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临床医学心理学方向优选九篇

时间:2023-11-06 10:11:3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临床医学心理学方向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临床医学心理学方向

第1篇

摘要:高等医学院校教育规模的扩大和发展要求对医学心理学课程教学进行改革[1]。医学心理学课程具有深化医学教育改革和开展医学立德树人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总结近几年医学心理学改革要明确其自身地位和作用,构建并合理调整学生的咨询技能课程的内容和方法。

关键词:医学心理学;教学改革;新教学模式;课程教学

一直以来,国家对高校发展高度重视,大学规模逐步扩大,部分高等医学专科学校被合并入综合性大学。随着医学模式的变迁和改革,临床医学心理学的要求已经跨越理论的需求、观念的更新阶段,更多的要求解决实际问题[2]。我校已经将医学心理学作为选修课程纳入授课计划,主要针对临床、口腔等专业的学生进行教学。但作为选修课纳入医学生的教学大纲实际上是不能满足当前高校和社会的需要。那么,医学院将如何正确的开展心理学课程?怎样的改革才能紧跟社会“潮流”?

1明确心理学教学的作用,适度增加教学时数

在综合性大学的医学院开设医学心理学课程,是深化开展立德树人,高校改革、学科发展的重点分支。长期,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中更多的侧重于对学生医学理论知识和技术的培养,比较而言,对生命、患者、患者家属的人道主义的培养空间较小,社会道德、医患关系等因素重视程度低。以致少数医生渐离对生命的重视,医患关系紧张,各种矛盾频发。进一步深化学科建设,加大课程的覆盖面积,是引导医生关爱生命和患者的必修课程,也是向伦理、社会、法制的新医学模式变更的必要。医学在校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的基础医学、心理医学、人际沟通等价值观都融汇于教学当中。医学心理学可以辅助在校学生改变思维逻辑、情绪控制和沟通方式,让医学生在毕业后的职业生涯中重视医患关系、缓解各方纠纷、和谐医疗环境。之所以,长期以来医学心理学的内容已被执业医师考试定位必考科目,是因为在综合新大学医学院的教育和社会对医生能力的需求医学心理学地位非凡。

2改革教学方式,构建形式多样的心理学实验课程体系

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3]。但与医学相关的心理学实验在各高等医学院校开设比例较少。因此,医学院校的临床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实践相融合,才能让医学生更深层次的体会理论学习、增强其动手操控热情和能力。心理治疗与咨询所接触病人属于非一般人群,治疗手段异于临床的基础医疗方式,多数案例只能一对一治疗,案例可用于课堂但不可实验观察教学,心理学实验能把各种案例直观形象的呈现给学生,提升医学生对心理学实际应用感触和理解,提高学生科研和创新的意识。心理学是一门自然学科,多数人把它当成一门文科来学习,这和心理学教学只注重传授理论知识而不进行实验研究有一定的关系[4]。心理测量、咨询、诊断各个方向的理论和实践,在当下的各种文献中也少有提及。这些实用性、灵活性很强的技能如果学生都可以掌握,一方面,能提高学生研究的热情和对医学和心理学的进一步认知,另一方面还能让学生更深入地关注你、我、他,从而更好的为自己和他人服务。教学方式的改革,采用展示、讲授、交流、实景剧、转换角色等多种学习方法,应用当前先进“个性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方面,在教学中注重理论与经典案例进行组合。另一方面以合理的科学研究进一步改进教学。医学的实践技能与科学研究是相互依靠、同仇敌忾的。科研课题的辅佐,老师能够及时掌握专业的研究动态,把科研中各种成果和专利应用于教学研究,为理论与实践增添不同的“色彩”。大力提倡在校师生积极申请学校“各种课题基金”,老师申报的项目可带领部分学生进行研究,学生申请主持的课题要求选定教师在各方面进行学术指导。在一起进行学术研究的过程当中以学促教,学教相辅。既为科研学术的开展做好前期准备,又可以多方面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增添学生咨询技能培训课程,提高心理咨询技能

医学心理学的应用也就是利用心理评估与各种治疗手段的过程中,既学习书中理论也需熟悉对应的操作技能,即心理咨询、各种检测的使用。临床医学通用的心理测验包括应激及相关问题、人格、智力、心理与行为问题四类,其中自陈式量表可以指导来访者自行填写,而他评式量表需经过严格培训方可实施操作。在心理咨询中,学生要收集来访者的资料,学会初诊接待,然后掌握相关具体的咨询方法。学习如何与来访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制定个体或团体咨询方案,并结合具体问题采用相应的心理治疗方法,最终评估咨询效果。各种咨询技巧,各种有效的方法主要要求训练者熟悉掌握训练放松和放松想象法;认知方面的疗法要求训练者适度把控相应的情绪疗法,帮助来访者明确突发事件、不合理信念以及不适的情绪和行为,领悟该理论,及时修通和再教育。

在今后的医学心理学理论与实践中,提高医学心理学在大学课程的覆盖面,并侧重引导其独立进行实践、咨询的能力,个性化的教学模式使得医学生拥有独特的创新思维和针对性学习的热情得到很大的上升,这种新型教学方式正符培养创新性医学人才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要求,通过培养的医学毕业生将更具有“个性化”的思维和职业潜能,更能适应社会对医务工作者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刘畅栾树鑫李敬阳.“医学心理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初步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12):8-8.

[2]李朝晖.当代心理学危机———从理论心理学视角[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4(6):221-222.

第2篇

关键词:医学心理学;心理治疗;神经康复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3-0427-02

心理学家曾统计出了这样一个惊人的数字:在人群中,80.0%的人都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甚至一生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人格缺陷和习惯性不良行为。如何保持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和成熟的心态,是现代人类面临的人生及社会问题。我们身边的大多数人(包括我们自己)都已切实感到,在经济、文化、价值观等社会因素急剧变化的时代,人际关系、夫妻关系、父母与子女关系以及病后产生的抑郁、焦虑、恐惧、悲观……等我们所面临的心理问题已愈来愈突出。

作为二十世纪后期我国现代医学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复合的医学模式转变的具体表现形式,医学心理学康复医学是我国现代医学发展的重要体现。这一现代医学新贵的出现对于解决日益严重的社会心理问题和患者康复治疗有着显著地积极效果。

1 临床心理学与心理治疗

1.1 临床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研究是利用心理学的研究理论及方法,对临床疾病进行分析、治疗的一门学科,也是心理科学乃至脑科学的重要部分。在21世纪的今天,多学科合作研究已成为当今世界科学研究的潮流,临床心理学与精神病学、神经病学、康复医学以及神经生物学和电生理学的新技术、新方法相结合,为各科临床医学的进一步发展拓宽了研究空间。但不管临床心理学如何发展,其心理学基本理论仍将是临床心理学研究的基础,而心理治疗是临床心理学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需要我们掌握的一门实用性临床技术。

1.2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即精神治疗,是指应用心理学理论及方法对心理疾病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人类所具有的一切亲密关系,如理解、同情、支持等心理反应都能起到“心理治疗作用”,就是生活中的“心理药师”。狭义的心理治疗,是在确立了良好的心理治疗关系的基础上,由经过专门训练的施治者运用心理治疗的有关理论和技术,对求治者进行帮助,以消除或缓解求治者的心理问题和人格障碍,促进其人格向健康、协调方向发展的过程;广义的心理治疗泛指一切影响人的心理状态、改变理解行为的方式和方法。心理治疗的目的在于解决患者所面对的心理困难和心理障碍,减少焦虑、忧郁和恐慌,改善病人的非适应,使患者能以较适当的方式来处理心理问题,以更好地适应生活。

心理治疗的方法已经有数百种,多数治疗方法是短程、整合的治疗手段,如认知行为治疗和认知分析治疗。心理治疗最初仅限于精神病人的应用,发展至今,已扩展为各个领域的心理障碍、社会人际关系、婚姻家庭等一系列心理卫生问题的处理。

2 康复医学与神经康复

2.1 康复医学:康复的定义,即综合地和协调地应用医学、社会、教育和职业等各方面的措施,对患者进行指导性训练和治疗,使患者能最大限度地发展其自身潜力,逐渐从生理、心理、社会和职业等各方面恢复正常生活能力。

正所谓“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生命活力的表现形式,也是康复治疗的核心。许多疾病临床治愈出院时已经形成了严重的运动功能障碍(脑血管病、脊髓损伤所造成的后遗症,骨伤疾病的致残等),还有一些现代文明病、老年病、身心疾病的功能障碍也与缺乏运动有关,光靠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不能达到满意疗效。康复医学不仅强调主动的功能锻炼,而且强调在生理功能无法恢复的情况下,应该采用代偿或替代的途径,增强患者的适应能力,以利于患者逐步恢复实际运动及生活能力,并建立起战胜疾病、顽强生存的自信心。康复医学的出现和发展弥补了传统临床医学的不足,从某种意义上讲,康复医学就是临床医学的一种扩充和延伸。

2.2 神经康复:神经康复是康复医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份,而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的脑血管病、脊髓病变)是康复最重要和治疗最早的适应症。另外,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进程也在加快,有资料显示,我国的老年病患者中有超过一半需要康复医疗服务,而脑血管病是老年病的常见症状,其致残率相当高。这些情况都体现出了神经康复治疗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神经康复是神经瘫痪、各种脑病、老年病最关键的医疗服务之一,它的实施和应用对个人、家庭、社会的幸福、安定都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3 心理治疗与神经康复治疗

一个人的思想、行为、情感、认知、社会活动等都对临床治疗有很大的影响。神经疾病中由于残疾发生、身体功能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下降,使日常生活与社会活动受到影响,婚姻与家庭的责任难以完成,而且患者病后长期脱离与社会的交往,家庭、社会支持不良,易使患者自我评价偏低,产生心理、情感方面的障碍。这些患者出院后在进一步的神经康复治疗中,如果能辅以认知疗法、行为疗法、生物反馈疗法、支持疗法等一系列的积极心理治疗,对于减少患者由身体功能障碍带来的心理负面影响,并提高他们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等功能有着显著地积极意义。不仅能使他们在挫折中能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而且有利于患者自我调整,产生足够的战胜疾病的信心。如此可见,心理治疗对神经康复的潜在影响是其它治疗方法所替代不了的。对神经系统瘫痪病人进行恰当的心理干预,引导他们接受现实,并积极、主动地配合医师进行心理治疗及康复训练。随着患者神经功能的逐渐恢复,各种心理障碍会逐渐消除,神经抑制也会逐渐的解除,从而使得神经-肌肉调节达到最佳状态,使他们完全恢复社会功能,融入社会环境。

综上所述,心理治疗与康复治疗的结合,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而且还可减少医疗费用,节省大量的卫生资源,提高病床的周转率,这对国家、集体、个人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易法建、彭剑飞、杨丹燕.《心理医生》.重庆大学出版社,1998

[2] 朱镛连.《神经康复中的运动疗法及现状》.《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4:17(1)

[3] 张海霞、乔天梅、高萍.《浅谈医学心理学在临重的重要性》.《当代医学》,2009(09)

第3篇

(一)对象

本研究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我校2009级临床医学七年制专业大四学生共计68人。

(二)方法。

1.教学设计。本次研究选取的教学章节为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姚树娇、杨彦春主编的《医学心理学》(第六版)中的“第十一章医患关系与医患沟通”(6学时)。

2.工具。自编巴林特小组主观评价问卷,该问卷从三个方面进行问题的设置,包括:参与者的情绪体验;参与者在与他人互动中的感受;参与者在认知上的领悟。该问卷包括10个问题(见附表),采取五级评分的方式,以“很符合、比较符合、不确定、不太符合、不符合”五级为选项,各选项所对应的分值为5-1分。所有的问卷都是匿名的。

3.实施过程。巴林特的案例讨论小组(共三次):每次共有12人参加巴林特小组活动,10名由学生自愿报名,一名主攻医学心理学方向的研究生,一名组长(心理学教授,经过巴林特小组主持人培训)。所有参与者在教室前方的讲台上围坐成一圈,其余学生则在座位上观摩学习。活动时间约一个小时。每次活动讨论一个案例。讨论的案例由组长邀请,在小组中自发产生,鼓励学生报告那些他们在早期接触临床时使他们反应强烈的关于患者的人格、心理及人际关系方面的案例,考虑到医学生接触的临床案例还不是很多,组长也会准备适宜的案例,提出引导性的问题,以创设讨论的情境,提供一个轻松、愉悦的活动氛围。

4.统计分析。教学活动结束后,所有学生填写主观评价问卷。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

二、结果

在巴林特小组活动中呈现的问题和讨论后的收获不一而论。在小组活动结束后,我们对几名参与者进行了简单的访谈。他们对活动的感受和评价列举如下。小组成员1:“我一直以来很后悔学医,因为我实习的时候看到一个患者家属情绪暴躁,嫌护士换药慢,唠叨两句觉得不解气上去就打了那个小护士一巴掌。让我气愤的同时心里留下了阴影,当我参加巴林特小组后,发现医患关系没有想像的那么可怕,医生首先要有疾苦心和同情心,要能与患者及其家属达到共情。现在我又重拾了对医学专业和职业的信心。”小组成员2:“我时常困惑,医患之间为什么就不能相互信任和理解,人与人之间到底如何沟通、交往才能达到最佳状态。参加小组活动,医患困难的交往模式突然清楚,学到了应对医患沟通的方式技巧,我感觉我的心理素质得到了提升,人格也更加成熟了,收获颇丰。”根据巴林特小组主观问卷的统计结果,我们验证并肯定了巴林特小组活动对成员有效应对患医关系、解决患医矛盾、改善服务态度的积极影响。参加巴林特小组活动的医学生可以从活动中获益,参与者能从心理学视角观察困难的医患关系,产生改变患医关系的新的想法,而且具有了自信心和心理学技术。

三、讨论

(一)医学心理学肩负的使命

在人文学科相对薄弱的医学院校,医学心理学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承担着培养医学生人文素养、传播人文精神、促进“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医学的思维模式的建立和完善等任务;担负着促进心理学知识在医学中的应用,促进医学的人文关怀等重要任务。医学心理学要求授课教师要具有扎实的医学和心理学理论功底,同时又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医学心理学的教学不仅要满足学生理论学习的需要,还应把心理学应用技术建构到学生的认知体系作为教学的基本价值取向,强化医学生的“医生意识”,以适应未来临床工作的要求。医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会经常碰到患医沟通问题,需要丰富的专业知识技能和较高的职业自我效能。本研究将巴林特小组应用到医学心理学教学实际中,与患医关系教学模块整合,结合PBL开展教学,为提高医学心理学教学质量和大学生自身的人文素养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二)“巴林特小组”案例会议讨论的优势

处理患医关系的技术对医患交流是至关重要的。巴林特小组中案例报告的焦点是“感觉”与人际互动上,直接地关注患医关系,而不是病史和医学资料上。这可以帮助小组成员对患者和特定患医情形形成新的理解,发现自己在患医关系中的盲点,进而提高其与患者相处的能力,也可以发展医学生的人格,将心理学思维整合到医学活动中,加深自我知觉。本研究表明,短期的巴林特小组在医学心理学教学中能有效的开展,能矫正传统填鸭式教学方法的弊端,有助于增强医学生的心理分析能力。作为新式的教学方法,巴林特小组对于传统的课堂理论讲授式教学可以起到很大的补充作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会有更多的认知和情感的卷入,会使学生对教学充满更多的期待。实践表明,通过问题创设学习情境,“巴林特小组”案例会议讨论将心理咨询与治疗理论及技术重点如精神分析理论、家庭治疗理论、人格理论和人际沟通理论,有机融入到医患互动中,具有可操作性。

(三)本研究不足

第4篇

临床医学专业主要课程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物化学、神经生物学、生理学、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病理学、药理学、人体形态学实验、医学生物学实验、医学机能学实验、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循证医学、卫生法学、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医患沟通与技巧;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英语、高等数学、医用物理学、化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毕业实习安排一般不少于48周。

临床医学专业就业前景

临床医学专业在医学类专业中属于高考报考中热门的专业。医学生是就读于医学院校的学生,临床医学专业是医学生中的一种,其他医学生专业还有药学、护理专业、针灸推拿专业、医学影像专业、口腔医学专业、中药专业等。高考报考医学类专业目前来说已经成为了热门中的热门了,因为如今社会的发展速度,人民生活步入小康社会,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并且人类的进步永远离不开医学所以报考医学类专业的人数越来越多。临床医学专业作为医学类专业之一发展从古至今已经相当成熟,因此临床医学专业作为医学类专业报考的人数也是相当之多。

临床医学专业在医学上是必不可少的一项专业,并且该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专业,当然临床医学专业作为综合型实践性专业也是需要很大的知识量的,一般临床医学专业的学制都是五年制的也就是学士学位,但是这并不影响在毕业以后从事医院中一份重要的工作。因为临床医学专业的必不可少所以它的就业前景是一片光明的。

临床医学专业就业方向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医疗卫生单位、医学科研等部门从事医疗及预防、医学科研等方面的工作。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医疗、制药、新能源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 医疗/护理/卫生;

2 制药/生物工程;

3 医疗设备/器械;

4 新能源;

5 美容/保健。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医药代表、销售代表、护士等工作,大致如下:

1 医药代表;

2 销售代表;

3 护士;

4 内科医生;

第5篇

[关键词]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后发优势;策略

全国第一批9所医学院校在2001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置应用心理学专业,突破了此前应用心理学专业只在师范院校和综合性大学设置的局面[1]。截止2009年7月底,根据教育部网站公布的信息,全国开设心理学、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医学院校(含专业方向)已达50余所(这里主要指未合并入综合大学的独立医学高校,且不涉及精神卫生专业)[2]。医学院校开设心理学专业是新的时代环境下,社会发展、医学模式转变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相比较师范院校、综合性大学的心理学专业,医学院校开设心理学专业起步晚、起点低,面临着专业特色不鲜明、人才培养模式落后、教学模式难以统一、课程设置左右为难、毕业生就业门路狭窄等问题。虽然医学院校设置应用心理学专业存在先天不足,但也有自身特有的优势,医学院校若能把握好自身的后发优势,在短期内赶上甚至超越师范类或综合性大学的心理学专业是很有可能的。

1何谓后发优势

后发优势(late-moveradvantage;Second-moveradvantage;又称为次动优势、后动优势、先动劣势)是由美国经济史学家亚历山大•格申克龙(AlexanderGerchenkron,1904-1978)于1962年提出的,他在总结德国、意大利等国经济追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后发优势理论[3]。后发优势是指相对于行业内先进入企业,后进入者由于较晚进入行业而获得的较先动企业不具有的竞争优势,表现为“观察先动者的行动及效果来减少自身面临的不确定性而采取相应行动,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4]。例如:避免行业风险,减少研发成本等。在经济领域中,存在进入市场的次序优势。先进入的企业享有先动优势,后来者有后发优势。先动优势指的是先进入企业抢先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竞争较弱。“后发优势”,也被称作“落后得益”、“落后的优势”、“落后的有利性”等。对次序优势的研究,早期集中于先动优势,后来才慢慢注意到先动劣势或者说后发优势的研究。20世纪末对后发优势的研究逐渐深入,1990年两位学者Lieberman和Montgomery对后发优势进行了总结,指出后来者在三个方面存在后发优势[5]:1)后动者的“免费搭乘”效应:在市场开发、顾客消费习惯引导、人员培训、基础投资、产品研发等方面,相比先动者,后动者可以节省大量的投资,却可以从中获得更多的收益。2)先动者锁定了错误的技术或营销战略:早期进入的企业,由于市场未知,没有先例可循,对于产品的技术和顾客的需求不够了解,在决策过程中容易犯错;而后动者有了前人的经验,可以从先动者的失误中吸取教训,避免犯先动者犯过的错误,更容易走捷径获得成功。3)在位者惯性:先进入企业一旦占领了市场,由于沉没成本的存在和组织惰性,不再愿意做新的变革;而后动者没有任何包袱,作为一个追赶者,会利用一切机会发展壮大,挑战先动者的地位,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后发优势现象在社会的其他领域也同样存在。医学院校开设心理学专业相比其它高校,也是后动者。作为后动者,同样也享有上述后发优势。

2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发展的后发优势

医学院校开设心理学专业相比较师范类院校和综合性大学而言,劣势是不言而喻的,当然也具有后发优势。它的后发优势主要体现在心理学学科发展已经成熟,人们对心理学专业的认同;社会对心理学人才的需求加大;师范院校和综合性大学提供了成功的办学经验和办学规模效应等。

2.1心理学学科发展的社会前景广阔

心理学学科发展趋于成熟为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社会前景。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从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到目前为止,学科体系已成熟,分支学科日渐增多。我国的心理学在引进西方心理学成果和研究范式的同时,也展开了本土化的研究,努力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进行心理学中国化的探索。目前,国内师范院校、综合性大学几乎都开设了心理学专业,培养了大批心理人才,并且创办了大量心理学刊物。应该说心理学探索、揭示人类心理的奥秘已被众多学科所认可,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正越来越多的被运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教育到医疗;从人员选拔到工程设计;从企业到社区;心理学已被人们所接受。人们越来越清晰的认识到,人的健康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其中离不开心理的健康;心理学知识的社会普及率也越来越高。基于这样的社会环境,医学院校开设应用心理学专业,培养心理学人才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成熟的学科体系,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编撰精良的教材,大量的研究成果,社会的认同,其他学科的认可,这些都为医学院校心理学专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资源和广阔的前景。医学院校可以免费搭乘其它高校已经建设好的应用心理学发展模式,享受后动者所特有的免费搭乘效应。

2.2心理学人才需求缺口巨大

社会对心理学人才的大量需求促使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发展。按照国外的标准来计算,我国目前心理学人才的缺口巨大。在发达国家,专业心理医生与人口比例约为1∶1000;同比计算,我国至少需要2百万心理医生[6]。而国家卫计委日前公布的数字显示我国精神科执业(助理)医师有27733人,心理治疗师5000余人,总计只有3万多人;而我国精神心理疾病患病率达17.5%,总体呈上升趋势。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的增强,广大民众对心理健康的需求度和重视度不断提高,再加之学习、就业、工作、住房等诸多压力的增加,心理疾患的人群不断增加[7]。人们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是医学院校心理学专业发展的强大动力。现有的培养模式和速度赶不上需求,此时,医学院校加入到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行列中,前景可谓一片光明。

2.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师范类和综合性大学心理学专业多年的办学经验和效益有利于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发展。早在1917年,北京大学就建立了现代意义上的心理学实验室,紧接着南京高师于1920年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心理学系。经过近一百年的发展、普及、壮大,到目前为止,几乎所有的师范类院校都开设心理学专业,一些综合性大学也设置了心理学系。这些院校在近百年的发展中,对于心理学的专业方向、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材建设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得到社会各阶层各方面的认可。尤其是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中国的心理学发展可谓精彩纷呈,人才辈出,对于心理学人才的培养已经从本科逐渐延伸到博士,形成了相对系统、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这些都为医学院校心理学专业的后发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照,让医学院校享受后动者的“免费搭乘效益”。

2.4医学模式的改变,需要具备心理学知识的新型医务工作者

社会的高速发展促使医学模式悄然发生转变,现今的医学模式已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社会—心理”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现代医生的培养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医生不仅要具备生物医学的相关知识与技能,还要掌握心理学、人文科学、社会学的知识和技术,这样才能全面满足病人身心健康的需求。可现行的医学教育中对临床医学、中医学专业学生的培养,依然是按照生物医学的模式在进行。在医学专业的本科教育中,大多数的内容还是生物医学的知识,极少涉及心理学、人文科学、社会学的内容。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医生,很难利用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知识、技能去服务病人,满足病人的心理需求,也间接造成了医患关系紧张的局面。而师范院校、综合性大学培养的心理学专业学生,他们虽然具备了心理学、社会学的知识和技能,却不能考医师资格,无法在医院工作。因此,医学院校应开应用设心理学专业,培养既有医学知识和技能,又能利用心理学知识开展心理咨询、治疗、干预工作的新型复合型人才迫在眉睫。

3医学院校心理学专业发展后发优势发挥的保障

医学院校开设应用心理学专业,虽然没有师范类和综合性大学的先动优势,但是作为后动者,可以“免费搭乘班车”,学习它们的办学经验,可以从师范类和综合性大学的经验教训中减少失误,从而更好、更快地发展。作为后来者的医学院校,要想把上述后发优势发挥出来还是需要一定条件的。

3.1社会层面的保障

作为后动者,医学院校开设心理学专业,想在短时间内追赶上,除了发挥后动者的优势外,还需要社会层面提供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适度的宣称报道以及科研经费等的支持。首先,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卫生部门口要强强联手,营造公平、公开、有序的竞争环境,让医学院校和师范类院校、综合性大学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不能因为医学院校是后来者,就对它们轻视、歧视、甚至无视。在招生、人才培养、办学经费、师资配备、科研立项、教学改革等各个环节都要创设公平、公开的环境,让所有院校的心理学专业都能健康成长。其次,要扩大对医学院校开设心理学专业的宣传报道。由于医学院校开设心理学专业时间短、影响小、师资力量薄弱,人才培养没有形成规模,大众和用人单位对医学院校培养出来的心理学人才社会认可度不高,因此,新闻媒体要加大对医学院校心理学专业的相关宣传力度,对医学院校心理学专业办学、科研、社会实践等方面成果及时地予以报道,让社会和大众逐渐了解,加深印象,从而达到提高医学院校心理学专业的办学社会效益。再次,科研主管部门要加大对医学院校心理学专业科研立项和科研资助。要想办好现代大学,离不开科研软实力。医学院校开设心理学专业,除了培养高素质的医学心理学人才,在科研立项、科研成果方面也应有所建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卫生部门可以联手合作,共同设立一些跨心理学和医学的科研课题,让医学院校心理学专业在课题申报过程、立项、实施过程中享受有一定政策倾斜,为医学院校心理学专业“后发”提供科研力量发动机。

3.2医学院校心理学专业自身的努力

作为后动者,医学院校开设心理学专业,劣势和优势兼备。如何避开短板,发挥长处,需要医学院校自身不懈地努力,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三大方面都要有所侧重,归结到一点,医学院校开设心理学专业,一定要有自身特色,只有走特色化之路,才有可能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建设要有特色化。首先,要明确专业发展方向。从广义上来讲,应用心理学专业培养的都是心理学的应用人才,但是新世纪才设置的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其培养目标定位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宽基础复合型人才,因此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的教育模式更应该具有未来性和特殊性。通过专业课程的科学设置,使学生具备基础医学知识、临床知识和技能,同时,削减部分划分过细的临床专业课程,增加学生在心理咨询科室或者专业机构实习的时间,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掌握较系统的医学基础知识,又兼具心理学知识和技能;具备未来在临床机构中从事心理工作的能力。其次,课程进行模块化组合,将医学类课程模块和心理学类课程设计打包成不同的模块,在不同年级进行模块化组合教学,因此,需要对课程进行重新加以梳理、整编,剔除一些生冷僻繁,与实践联系不紧密的内容,对医学类、心理学类课程进行打包处理,更好将两个学科的知识点关联起来,从而满足医学心理学或心理治疗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以便更好地促进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的发展,实现后发超越。再次,教学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见习、实习紧密相连。在教学过程结合医学心理的实践案例,让学生在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之间能较好的结合起来。还可以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另外,要加强见习、实习基地建设,除了在医疗机构设立实践基地,还可以在心理咨询公司、心理教育培训机构、社区、军队等企事业部门,广泛设立见、实习基地,让学生在掌握了理论知识后,有临床实践的机会。作为一个后动者,医学院校开设应用心理学专业,面临着诸多不利因素,例如,传统就业市场被瓜分、办学时间短、社会知名度差等,但是也有自己的优势,如果能抓住机会,利用好后发优势,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医学院校一定能赶超师范类和综合性大学,培养的医学心理类人才一定能得到社会的认可。

[参考文献]

[1]申俊龙,陶林.论高等医药院校非医药类专业的课程设置[J].中医教育,2005,24(1):29~32.

[2]王挺,杜文东.医学院校设立心理学专业的思考和建议[J].医学教育探索,2010,9(1):42~44.

[3]单晓娅.贵州少数民族地区人才资源开发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9.

[4]胡成.新时期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基于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对外经济贸易视角[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3.

[5]刘笃池.自主创新企业与后进模仿企业竞争策略模型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9.

[6]林大勇,王凌志,王路,等.中医院校医学心理学专业就业前景及主要问题分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10):219~220.

第6篇

您好!我是xx学院应届本科毕业生,专业是临床医学。明年6月我将顺利毕业并获得临床医学学士学位。近期获知贵公司正在招聘人才,我自信我在大学五年的学习情况会助于我来应聘这些职位。以下是我的个人自我介绍:

经过大学x年的北上求学,南下学医,怀着严谨谦虚的专业态度,本着医者仁心的职业道德,加以带教老师的指导,我相信自己能往卓越的临床医生及针灸师方向发展。

久闻贵院是专业的医疗水平,娴熟的诊治技术,优质的服务态度而获得社会的认可。贵院不断的进取精神,舒心和谐的工作环境,为人师表的教学方式,追求医者仁心的职业理念也让我十分的敬仰。希望自己可以化身为其中的一员,这一平台上在为共同的理念而坚定地完成自己所选择的职业。

我的学业成绩都处于中上游。中医西医英语多范围的学习,可以容纳繁琐,打破常规,却富于创意。本人应试能耐或许不出众,但乐在治学,不断自我充电。

求学近x载,初步具备了迈向临床医生的基本素质。在实习的同时,结合临床,自我钻研中医针灸耳穴疗法,期间给多名患者进行治疗,并且取得一定的疗效,获得好评,更深刻的体念医者仁心的从医之道。

期间曾到广西蒙山中医院内科门诊跟师见习,初步掌握针灸手法,参与诊治病人达200人次,熟悉了内科及针灸的常见病,拓宽思维;在广西中西学院附属瑞康医院实习,掌握了临床基本技能及常见疾病的诊治,领悟了临床辨证施治的思维和与患者沟通的技巧;此外在与中国乐凯,中国游戏中心等大公司的策划合作项目,使我形成比较系统全面的思维和与社会,人际,公司沟通的一定能力;去北京著名高校求学的经历,丰富了阅览,并且学会了淡然的面对挫折的能力。这些使得我坚信能在即将的工作中多方位的思考,灵活协调的处理团体协作和人际关系。

当今,医疗体制,医患关系在不断的完善中,期间也会存在暂时的复杂纷纭,医生面对的不仅仅是治疗疾病,还有一系列问题,故有责任感,思维跳跃,洞察力,忍耐力和强适应性的我,针灸,医学心理学,环保,摄影及策划编辑,瑜伽是我的特长。一直希望可以实践医者系仁心的理念,从事医疗相关职业为医患多方寻求彼此所需.殷切期盼能够在您的领导下为这一有价值的事业进取。

随信附个人简历表,期待与您的面谈!最后,请接受我最诚挚的谢意,祝工作顺利!

第7篇

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展开我的自荐信,我是XX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应届毕业生。

经过大学六年的北上求学,南下学医,怀着严谨谦虚的专业态度、职业道德,加以老师的指导,我相信自己能往卓越的临床医生及针灸师方向发展。

久闻贵院是专业的医疗水平,娴熟的诊治技术,优质的服务态度而获得社会的认可。贵院不断的进取精神,舒心和谐的工作环境,为人师表的教学方式,追求医者仁心的职业理念也让我十分的敬仰。希望自己可以化身为其中的一员,这一平台上在为共同的理念而坚定地完成自己所选择的职业。

我的学业成绩都处于中上游。中医西医英语多范围的学习,可以容纳繁琐,打破常规,却富于创意。本人应试能耐或许不出众,但乐在治学,不断自我充电。

求学近六载,初步具备了迈向临床医生的基本素质。在实习的同时,结合临床,自我钻研中医针灸耳穴疗法,期间给多名患者进行治疗,并且取得一定的疗效,获得好评,更深刻的体会着医者仁心的从医之道。

期间曾到XX中医院内科门诊跟师见习,初步掌握针灸手法,参与诊治病人达200人次,熟悉了内科及针灸的常见病,拓宽思维;在XX医院实习,掌握了临床基本技能及常见疾病的诊治,领悟了临床辨证施治的思维和与患者沟通的技巧;此外在与XX等大公司的策划合作项目,使我形成比较系统全面的思维和与社会、人际、公司沟通的一定能力;去著名高校求学的经历,丰富了阅览,并且学会了淡然的面对挫折的能力。这些使得我坚信能在工作中多方位的思考,灵活协调的处理团体协作和人际关系。

当今,医疗体制,医患关系在不断的完善中,期间也会存在暂时的复杂纷纭,医生面对的不仅仅是治疗疾病,还有一系列问题,故有责任感,思维跳跃,洞察力,忍耐力和强适应性的我,针灸,医学心理学,环保,摄影及策划编辑,瑜伽是我的特长。一直希望可以实践医者的理念,从事医疗相关职业为医患多方寻求彼此所需。殷切期盼能够在您的领导下为这一有价值的事业进取。

最后,请接受我最诚挚的谢意,祝工作顺利!

此致

敬礼!

第8篇

本次研究通过国家教委有关部门从国内医学院校收集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和教改情况等有关资料。由于部分院校所提供的资料项目不全,故统计时,作了技术处理,在有关表格及讨论中不再一一说明。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现状。

本次调查共收集到49所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的学时情况。资料显示:(1)必修课总学时都比较高,最高达4593学时,平均也达3575.80学时,明显超过其他专业;(2)实践(验)学时较少,与理论课的比例均不到1∶1;(3)选修课学时所占比例较低,各校差别也很大。

2.临床医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情况。

本次调查收集了69所院校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情况,现将总体情况统计列表。调查结果表明,必修课从总体上看要多于选修课(选/必比例为1.62);考试课明显多于考查课。调查资料还表明,在临床医学本科专业的必修课课程设置中,各医学院校开设的课程(必修课)有74门,其中有45门为30%的院校开设,有37门为50%的院校开设,有33门为80%的院校开设,有19门为100%的院校开设。这19门课程可分为公共基础、基础医学、临床医学3个类别。它们是:政治课(含原理、社会主义建设、中国革命史)及体育、英语、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医用物理学、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病理解剖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实验诊断学、体检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其中有11门为主干课程,它们占国家教委规定的临床医学专业主干课程的91.67%。根据69所院校提供的资料表明,作为临床医学专业主干课程的医学免疫学有14.4%的院校未开设。资料显示:(1)在必修课程中,新兴学科、边缘学科、综合学科课程比较少或没有,只有极少数的院校开设了分子生物学(4.35%)、社会医学(5.80%)、临床药理学(4.35%)、急诊医学(2.90%)、老年医学(2.90%)、病生(1.45%)、临床营养学(1.45%)、卫生管理学(1.45%)、临床免疫学(1.45%)等课程,少数院校开设了理疗康复学(11.59%)、专业英语(17.39%)以及文献检索(26.09%)、卫生统计学(27.54%)、法医学(28.99%)等课程;部分院校开设了医学伦理学(34.78%)、卫生学(34.78%)、细胞生物学(37.68%)、局部解剖学(37.68%)、医学遗传学(46.38%)、外科总论(46.38%)、流行病学(47.83%)、医学心理学(47.83%)、医学遗传学(46.38%)、生物学(57.97%)等课程,整个课程体系与以前相比变化不少;(2)开设的选修课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课程门数也明显少于必修课;(3)各院校的课程内容都有一定差异,在平均开设的38门课程中,只有19门相同(50%)。课程设置上的相似与差异反映了临床医学专业的共性,也反映了地区与办学院校的个性。

3.课程及课程设置的改革情况。

从本次所收集到的资料看,不少医学院校对课程设置进行了改革探索:

(1)试行学分制。部分院校在临床医学专业试行了学分制。例如在课程设置中,将临床医学专业的所有课程根据学科性质分为7个学科群(包括理论及思想教育学科群、公共基础学科群、医学基础学科群、专业基础学科群、体育学科群、人文社会学科群),每一学科群都规定了应修学分,每个学生只有修满各学科群的规定学分才能毕业。

(2)设置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课程。80年代中期,我国已有少数医学院校根据国外教改经验,推出以临床问题为定向的基础医学课程改革方案。其做法改变了传统课程中以学科为基础的课程组织形式,而是以问题为基础。在教学中,各门课程采用综合性的以问题为基础的辅导、上课、实验室训练和社区为基础的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教学,以帮助学生把理论学习同临床实践相结合[1]。

(3)开展预防医学教学。近年来,部分院校在临床医学专业开展了预防医学教学,并在实践中建立了非预防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学体系。这个体系包括:以防疫站、社区保健所为主的预防医学教学基地;以群体医学、三级预防、全科医学、2000年人人享有医疗保健、整体医学观、初级卫生保健等为内容的课程设置;以数据统计处理、开展健康教育、发现和处理社区卫生保健问题为基本机能,强化医学生预防疾病为主的观念和能力[2]。

(4)开设社会医学实践课。为了加强教学环节,一些院校在临床医学本科教学中,利用每学年的第三学期,有计划地增设了社会医学以及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统计、计算机课程,同时组织学生参加社区实践,让学生学习和了解社会卫生保健现状,参与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建立大卫生观和大健康观,提高社区工作能力,以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

(5)组织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少数院校安排一年级学生进临床,接触病人,了解与医疗活动有关的各个方面,增强他们对临床医学及医疗卫生工作的感性认识,进一步明确学习动机,端正学习态度,稳定专业思想。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与课间见习和实习相比,有着不同的要求,其目标是让学生较早进入专业环境,解决与专业相关的社会、心理等问题。

(6)优化课程结构。部分院校根据21世纪的社会发展需求和教育规律,在优化课程结构方面作了尝试。例如,将临床医学本科专业的所有课程分为专业素质课程、思想文化素质课程、身心素质课程、自然科学素质课程及隐形课程等几大模块,并规定了每一模块的基本要求。学校在学生的不同阶段,通过对各模块间的课程进行有机组合,实施教学,使课程的结构得到优化,进而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近几年来,我国的部分高等医学院校在临床医学专业的课程改革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未从总体上改变我国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中存在的不合理状况。这些改革的影响面还很小,其适用性、科学性和普遍性还需要在实践中进行验证和完善。但不管怎样,这些改革和探索对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讨论

1.临床医学教育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在当前形势下,我国的高等医学教育正面临着新的挑战。这个挑战主要来自3个方面:(1)不断增长的社会医疗卫生保健需求使医疗服务的内容和范围不断增加,服务的对象由原来的个体逐步扩大到群体、社区乃至全社会,服务的内容也由原来的生理方面扩展到社会、心理方面,并由此建立了新的医学模式,这就对医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医学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向上迅速发展,宏观的研究已经由个体上升到群体和社会,并出现了整体化、综合化、社会化的趋势,微观的研究也从原来的器官组织深入到细胞和分子水平,这使得医学教育课程所涉及的内容更为广泛;(3)医药人才市场的形成,以及就业竞争机制的出现都对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提出了新的要求,并使得医学教育原有的封闭式办学模式开始向开放型现代教育模式转化。面对这些挑战,近几年来,我国的高等医学教育已经进行了改革和调整,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从总体情况看,也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是医学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差;知识结构不合理,知识面过窄或知识过于陈旧;思维不活跃,缺少创造性思维;综合素质不高等,这些都与临床医学教育的课程设置和课程体系中普遍存在着课程内容陈旧、实践课比例太少、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薄弱、选修课太少且不规范、总课时太多等问题有关。

2.课程设置和课程体系改革的指导思想。

课程设置改革的指导思想是:拓宽基础,优化专业,注重实践,加强人文,形成特色,促进医学人才素质的全面提高。其中,前5句是方法和手段,也是改革的具体要求;最后1句是改革目标。这个目标是与我国高等医药教育的总体培养目标一致的,是课程体系改革的总要求。

3.几点建议。

课程体系的改革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为了进一步推动临床医学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1)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教育思想、观念渗透于教学工作的各个方面,贯穿于教育改革的全过程。因此,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是课程改革乃至整个教育改革的思想基础和先导。当前,高等医学教育思想观念转变的重点是:确立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最终实现相互结合、全面发展的辩证统一的思想;确立加强素质教育特别是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努力提高综合素质的思想;扩大与强化实践教学,进一步加强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思想;确立在教师主导下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和加强学生创造精神培养的思想;确立在一定的教育目标指导下,加强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思想。临床医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与体系应当在新的教育思想的指导下,通过不断改革,更好地适应21世纪的社会医疗保健需求。

(2)从宽度和深度两个方面,加强基础课程。基础课程应包括自然科学课程、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及医学基础课程。这3类课程,前2类以拓宽为主,后者以加深为主3类课程的相互结合,以及部分课程的交叉融合将形成宽厚的临床医学基础课程。

(3)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应根据医学科学的进步和社会卫生保健需求的变化,调整、发展和优化课程结构。具体要求是:从人才培养目标整体出发,根据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打破学科课程间的壁垒,加强学科间在逻辑和结构上的联系[3]。精炼、浓缩临床医学专业的传统课程,增设医学的新兴学科课程和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对于这一点,国外的医学教育改革经验值得借鉴。日本的医学教育通过改革,建立了4种类型的课程[4]:即学科型(单科型、传统型),主要有解剖学、生理学、药理学、病理学、内科学、外科学等课程;部分跨学科型,主要有脑、神经外科学和诊断学等课程;跨学科型(综合型),主要有器官系统综合课、以症状为中心的课程和以疾病为中心的课程等;需要型课程,主要有以问题为中心或以专题为中心的课程。美国医学院校则在传统课程中,开设了某些综合课程,其综合的方式有3种:一是将相互关联的2门学科综合开课,如微生物和传染病、病理学与实验室医学等;二是按器官系统或医学问题设计综合课程[5]。因此,结合国情和医学发展的新趋势,应增设分子遗传学、社会医学、家庭医学等新型课程和以系统、症状、某一专题或某种地方病为中心的综合课程,以改革传统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模式。

(4)增设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培养医学生的文化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加强人文教育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热点。在美国,人文科学已成为医学教育的一部分,到1995年,几乎所有医学院都开设了人文科学课程[6]。我们可结合国情、校情,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在临床医学专业教育中开设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可以必修课、选修课和隐形课程等多种形式进行,并贯穿医学教育全过程。

(5)加强实践教学课程,明确课程实践目标,注重能力培养。这就要求在专业教学中,授课学时与实践学时之比达到1∶1,并合理安排课间见习和实习(验),对集中见习的做法应作进一步的研究;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安排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和社区卫生工作。在加强实践教学过程中,还应注重实践课程目标的层次性和系统性,正确区别和把握早期接触临床、实验、课间见习与实习等不同课程要求,以保证不同内容之间,理论课与实践课之间,乃至实践课目标与培养目标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协调发展。

(6)有条件的院校可试行学分制或主辅修制。实行学分制可以增加学生选课的自主性和灵活性,进而发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但考虑到临床医学教育课程体系的复杂性,也可以建立学年制与学分制相结合的课程模块,既能调动学生积极性,也能稳定教学秩序。要适当减少总学时,在此前提下,根据社会需要和办学条件,建立若干课程群和专业方向,允许学有余力的学生辅修其他专业方向或选修跨专业课程,以增强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

(7)在适当减少必修课总学时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和规范选修课。一方面,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解决原有课程体系中的某些问题。选修课要坚持“二多二化”,即多方向、多学科,系统化、规范化。要注意选修课与必修课,以及选修课中专业与非专业课程间的相互联系、组合。

第9篇

关键词:全科医学;本科教育;培养模式

全科医学是以人为中心,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向个人、家庭与社区提供连续、综合、便捷的基本卫生服务的新型医学学科。它是一个面向社区与家庭,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专业学科。其主旨是强调以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范围、以整体健康的维护与促进为方向的长期综合性、负责式照顾,并将个体与群体健康融为一体。目前,我国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方式包括:转岗培训、毕业后教育、成人教育及本科教育等,本科培养将成为主要的途径。我们从2010年开始开展了全科医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就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等进行了探索。

一、明确培养目标 紧跟行业标准

全科医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采用优化整体设计、推进整体改革、追求整体效益,紧贴我国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需要,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适度结合,形成全科医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临床医学通用标准:全科医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是根据《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中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参照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GMER),包括7个宏观领域:①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②医学科学基础知识;③沟通技能;④临床技能;⑤群体健康和卫生系统;⑥信息管理;⑦批判性思维和研究。同时还要结合行业标准。新医改方案第三项任务就是要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站)是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责任主体,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包括10大类41项。全科医生的主要职能是以公共卫生服务(包括健康档案、健康教育和管理、预防及传染病报告和处理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为主体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专业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能应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开展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为一体,毕业后能在社区及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全科医疗的实用型卫生人才。

为实现培养目标,全科医学部分教学内容分为全科医学及社区卫生服务相关理论、医患关系与人际沟通、社区康复、社区心理卫生、预防医学和卫生信息管理六个模块。全科医学本科培养要求:掌握临床医学、全科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等的基本理论与技能;具有分析影响人群健康的各种因素和疾病的流行规律,制定预防疾病和增进人群健康措施与计划的能力;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熟悉临床医学、全科医学、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技术;掌握实施全科医疗及开展卫生防病、健康促进、心理咨询、计划生育、卫生管理以及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卫生调查、计算机应用及统计分析的基本方法和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二、加强素质教育 改革课程体系

全科医学专业整个课程体系应注重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指导,注重医学与人文、生理与心理、预防与治疗的有机结合,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人文素养和科学研究贯穿在整个过程中,注重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培养。课程设置的原则紧扣全科医学行业需求,教学内容以适用、够用、能用为原则,注重实际能力、职业素质和敬业精神培养。采取“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综合型课程模式,该课程模式是以人体器官系统为中心,根据临床需要综合和重组医学基础各学科知识,实现机能与形态、微观与宏观、正常与异常、生理和病理等多种综合,淡化了学科意识,强调了基础和临床课程之间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体现了知识与能力、道德与情感的相互关系。“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医学教学模式紧扣医学生培养目标,围绕各个器官系统的解剖结构、生理功能、生长发育、病理改变,以及常见疾病的典型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等问题进行教学,加强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相互渗透,早期接触临床,使学生把各学科的知识有机地整合起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培养目标的实现。课程体系的构建突出全科医学特点、体现当代医学教育的最新理念、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打牢医学专业基础上,更加重视对全科医学实践技能、自学能力、积极进取的态度、求实创新的精神、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全科医学专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在重视系统性、理论性的同时,还注重实用性。我们根据全科医生有关原则和社区健康问题的范围、类型及特征,把各种基础、临床学科的内容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专科知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独特的全科医学专科知识体系。课程设置为:①生物医学基础:主要课程包括人体发生学、人体结构和机能学、医学病原学和病理生理学等,约占总课时的20%。要求学生掌握人类生命过程、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及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掌握疾病的概念以及疾病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②临床医学:主要包括诊断学、药物治疗学、临床常见病症处理、急救学、中医学和老年病学等,约占总学时数的50%。要求学生掌握常见病症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确定治疗方案,能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和保健,掌握急重症的处理技术和常用的护理技术。③行为医学:主要开设社会医学、流行病学、社区医学、全科医学概论、社区卫生服务技能学、医学心理学、卫生学和卫生管理学相关学科等,约占总学时数的30%。要求学生掌握社区工作的基本知识,正确处理好医疗保健活动中的各种人际关系、社会与医学、家庭与医学的关系,掌握社区病因的调查方法、社区病因诊断、社区病因预防及社区病因治疗,要求学生掌握有关卫生管理知识,并应用这些知识解决社区中医疗保健的实际问题。

三、注重能力培养 更新教学方法

全科医学本科教育基于“基于器官-系统”的课程模式在教学方法上的改革可采取“互动式教学方法”,如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教学方法。结合临床专业的具体的特点采取“模拟临床式教学法”、“以问题引导式教学法”和“主题式教学法”等互动式教学法。“模拟临床式教学法”即模拟医生工作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接受知识的程序与临床实际工作中的思维程序基本接近。“模拟临床教学法”是使理论贴近临床的手段之一,让学生从中学到诊断疾病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临床的思维特点及发展学生的智力;“以问题引导式教学法”是采用案例为引导,提问讨论,教师归纳、精讲结合的形式,由浅入深,启发提高学生思维;“主题式教学法”,在临床各系统疾病的教学中,症状学一直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对学生而言,只有很好地掌握各系统疾病常见症状,才能为进一步学习各种疾病做好铺垫,以某一共性“症状”(主题)为主线,横向联系各学科、各系统可能出现的疾病诊断与治疗进行临床思维,发现该“症状”的本质,确定临床诊治。采取“互动式教学法”改变原有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富有个性地学习,培养全科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四、强化考试功能 考核实践能力

考核评价方式,建立起学业成绩全过程的评定体系,其中包括多站式的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计算机模拟病例考试、测验、观察记录、查阅实习手册、笔试等,主要课程采用过程和终结考试及综合考试(基础综合、临床综合和技能综合等),以全面评价学生的知识、技能、行为、态度和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获取知识能力及人际交流能力。对学生的总体评价,包括基本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能力、临床能力、职业行为、学术潜能等。这些评价来源于导师、各选修课教师。

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