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科学发展的意义优选九篇

时间:2023-11-06 10:11:3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科学发展的意义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科学发展的意义

第1篇

1、农机化决定农村农业生产发展的程度

新农村建设把生产发展作为先决条件,生产的发展靠什么,靠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相互作用。农业机械是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先进生产工具,是农业生产力中最具有活力的要素,是农村、农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搞好农业现代化建设,要求合理配置和综合利用农业资源,不断改善和增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和基本条件,这就需要农机化的支持。在大规模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机械化施工可加快工程进度,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投资;在土壤改良、深耕深松等机械化作业中,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减少水土流失,在农作物秸秆还田、青贮氨化、气化等综合利用措施和化肥深施技术中实现机械化,可减少秸杆焚烧和化肥流失对水质、空气的污染,增加土壤有机质;在旱作农业综合开发,节水灌溉等机械化技术中,可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充分发挥水资源的效益。所有这些,都是农业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因此,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2、农业机械化是农民生活宽裕的保障

农业机械化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替代农业劳动力,节省劳动时间,把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农业机械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不仅代替人力,直接创造财富,而且它的载体功能、改造功能、开发功能等都能直接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如小麦等小籽粒作物的精播,可以大量节省种子、化肥、农药及水。节支就是增收,农民收入提高。可见农业机械化为农民增收做出了突出贡献,为建设新农村,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及强大的保障。

3、农村村容整治需要农业机械化来提升设施水平

农业机械化在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中的作用。如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既减少土壤的风蚀水蚀,又抵制地表扬尘,防止水土流失,使农村最根本的两种自然资源--耕地和水得到保护和利用。又如机械化秸秆综合利用,通过机械化将秸秆直接粉碎还田、秸秆青贮等工程技术的应用,不仅使秸秆变废为宝,直接为农民增加了收入,而且从源头上清除了污染源,不仅避免了因秸秆堆放引起火灾现象的发生,而且也避免了因焚烧秸秆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而且促进了农村村容村貌的整洁。

4、农机化代表农业的先进生产力

新农村建设是把生产发展作为先决条件,生产力必然成为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因此,抓住了开放和发展生产力,就抓住了生产发展的关键和根本。具有科学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同一定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是生产关系中的两大构成要素,简单地讲就是人和工具。人运用工具的程度,促进或决定着生产力的发展。开放和发展生产力,关键是创造和运用先进的生产工具,而农业机械就是最重要的农业生产工具,是农村、农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因此大力发展农机化,用现代科学技术装备农业,提高农业装备水平,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最直接、最有效、最重要的途径。

5、农机化是生产发展的重要支撑

“生产发展”的核心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而农机化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关键,综观发达国家农业发展进程,机械化都是农业现代化的先导环节,农业实现机械化普遍比实现现代化早20―30年。从我国来看,农机化在农业增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为25%,尤其是在抢农时,抗灾害方面,农机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继续稳定发展农业生产,不断提高生产能力,除严格保护耕地和依靠生化技术外,必须通过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集约化、标准化和规模化水平,在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上下功夫,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2篇

关键词:科学定位;高职院校;科学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6-0-02

在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百花齐放、千帆竞发的大好形势下,高职院校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一枝独秀,实现科学发展,取决于学校的对自身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社会环境、办学目标与发展战略的科学定位。科学定位是高职院校保持持续健康发展、办出特色和水平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科学定位,才能使高职院校在百舸争流的教育市场竞争中,认清方位,抓住机遇,科学决策,加快发展。高职院校的发展定位包括办学理念定位、培养目标定位、发展战略规划定位、服务取向定位、办学特色定位等诸多方面。本文以鹤壁职业技术学院办学实践为个案,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层面试图对科学定位对于高职院校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进行阐述。

一、准确把握办学理念定位,确保高职院校正确的办学方向

办学理念是一所高职院校对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办什么样的学?如何办学等一系列重大和根本问题的比较系统、比较成熟的理性思考和认识;是学校的办学思想和灵魂,是学校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与核心所在。高职院校要确保正确的办学方向、实现科学发展目标,必须要首先解决好办学理念的科学定位。 然而,办学理念作为一种价值判断和理论形态,是学校长期办学经验、思路及理性思维的总结和结晶,它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及价值判断、取向及追求,是学校在长期办学发展过程中的不断认识、积累、提练、升华的过程。所以, 办学理念的确立不是一筹而就,而是一个反复凝练、与时俱进的过程,而其一旦确立,就成为高职院校这艘教育航船在茫茫大海中航行的罗盘和风向标,确保其正确的方向,使其顺利到达成功的彼岸。

鹤壁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一所地方性高职院,在经历十年的办学实践与曲折发展中,经过不断总结、提炼,完善确立了“立足地方,面向市场,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办学理念。这一办学理念定位是学院长期办学经验的总结与升华;是学院关于高职办学发展规律性的认识传承与发展;是学院上下对新的形势下和历史方位中,如何办学、如何发展的正确判断与科学认识。从总体上说,这一办学理念表述简捷,内涵丰富,解决了学院为谁办学、如何办学以及如何发展等重大理论问题。立足地方,是学院建设的立足点和发展的出发点,学院人才培养、科技研发、专业教学始终都要紧紧围绕地方企业、行业、产业需要,主动担负起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任务和使命。面向市场,是以市场对人才需求为风向标,引领学院办学的指导方向,包括国内、国外两个广阔的人才市场,以此设置和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使学院的人才培养始终紧跟市场、紧贴市场和服务市场。以人为本,就是学院一切工作都要尊重人、依靠人、凝聚人、为了人,学院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人和发展人,这是学院办学的价值取向与办学理念的核心。科学发展,是学院办学的总体要求和努力方向,要始终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协调可持续发展,在不断创新中努力实现学院科学发展。

办学理念定位核心是要解决好学校的办学发展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等重大问题,关键是要解决好学校的办学类型与层次定位,人才培养规格定位以及发展战略定位等问题。 对此,鹤壁职业技术学院在确立上述四重办学理念的基础上,确立了“三个坚持”的办学定位。即,在办学类型与层次上,坚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办学方向,突出高职办学特色,逐步发展成为高职、应用型本科以及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贯通衔接的多层次、高水平职业院校;在服务面向上,坚持立足鹤壁,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优先服务地方主导产业,适应河南中原经济区建设需求,同时,辐射国内、国际优势企事业;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坚持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毕业生在基础理论知识、专业技能、人文素养等方面明显高于或优于其他同类院校毕业生,满足社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力资源不断扩大的需求。正是基于科学的办学理念与办学目标定位,使学院党委在学院处于新的历史发展起点上,根据鹤壁新一轮产业优化升级的战略需要和服务鹤壁“加快两个构建,实现率先崛起”的战略要求,果断提出“全面实施二次创业,促进学院科学发展”的“十二五”战略规划,并适时提出“扩张规模,提升内涵,创新机制,科学发展”的二次创业目标。

二、准确把握人才培养模式定位,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针对性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首要职能,也是其核心职能。作为高职院校,要完成好这一职能,必须要搞清楚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重大问题。实际上,这就必须要解决好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模式科学定位问题。只有准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形成科学高效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有效保障教学质量 ,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 ,提升办学水平,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结合学院的办学实践,我们认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与高职院校的教育类型、办学层次相匹配,在高等职业教育理念引领下 ,以社会需求和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 ,依托自身的办学条件 ,在特定时限内为学生达到一定职业人才规格 要求所预设的知识 、能力和素质结构 ,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较 为稳定的施行范式 。它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的教学模式、管理模式和课程模式的集合体 。在人才培养模式中 ,课程模式 是基础 ,教学模式是表象 ,管理模式是保障;三者相互关联 ,相互制约 ,缺一不可 。

鹤壁职业技术学院在近年来的办学实践中,完善实施了“政校企行合作,产学研创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收到较好的效果。政校合作,就是学院依靠政府支持,与政府相关部门合作,实施以技能培训、实用人才培训为主体的合作办学,近年来,先后为地方培养培训实用人才万余人次,得到政府的充分肯定与大力支持;学院依托地方及周边的知名企业与行业,牵头组建了河南省豫北高等职业教育集团与鹤壁校企合作集团,大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加强校企以及与行业的交流合作。目前成员高校9所,企业、行业协会、科研院所达276家。特别是成功与与深圳中兴公司合作创办中兴通讯NC学院,与武汉美的公司、安徽奇瑞汽车公司联合招收“奇瑞班”、“美的班”,实现了校企共同确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建设课程、共同开发教材、共同实施教学、共同开展技术研发,构建了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与责任公担的合作办学机制。有力实现教学与产业、科研以及人才培养创新的有机结合,真正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的深度融合。近年来,学院连续三次代表河南省参加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取得优异成绩。毕业生首岗适应能力、转岗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毕业生就业率均达93%以上。学院培养模式不断优化,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三、准确把握办学服务定位,提高高职院校办学服务水平

我国职业教育先驱黄炎培先生曾明确指出职业教育的目的“一为谋个性之发展,二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三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四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为经济社会服务是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之一,而为高校所在地区服务是高校职能最直接的体现,也更是地方性高职院校办学根本职责所在。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职业教育的实践属性和高职院校的举办体制决定我国高职教育必须立足地方,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地方产业行业、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高职院校只有真正贴近地方、积极参与、有为服务,才能与地方和人民建立和谐互动的良好关系,赢得各方的广泛支持,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为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鹤壁职业技术学院在办学服务发展中,深刻认识到、体验到办学服务定位的重要性与全局性,着力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特别是按照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积极为行业、产业、企业服务;按照职业教育服务人人的要求,积极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按照职业教育教学规律的要求,积极为教师、教学服务;牢固树立“办学为社会服务”、“教学为学生服务”、“管理为教学服务”的服务理念,不断强化“机关服务院系、行政服务教学、教师服务学生”的意识。积极打造优质服务模式体系,努力实现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促发展的良性格局。

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基本方式是通过培养应用性技术型人才,促进知识的应用与转化,为地方社会发展提供人力和智力支持。为此,高职院校首先要研究和分析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硬件状况,明确其产业结构、区位特征、资源状况、经济基础等客观条件;其次要研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软件基础,明确其人才结构和科技水平;第三要分析自身的办学条件,明确自己的服务能力。在此基础上,做到科学定位,既不盲目攀高,又要合理发挥,有的放矢地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最大限度的服务。

对此,鹤壁职业技术学院的专业设置、教学和科研始终紧紧围绕服务鹤壁发展的宗旨,特别是按照服务好鹤壁特色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要求,紧紧围绕煤化一体化、汽车及零部件、食品工业、金属镁精深加工、电子信息、新型陶瓷等产业发展需求,调整优化专业设置和布局,着力加强专业建设与课程 教学建设。通过采取发挥优势、优化整合与重点突破等积极措施,巩固强化医药卫生、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等传统优势专业;做大做强经济管理、人文教育等文科专业;培育打造了化工材料、食品工程、土木建筑等新兴特色专业,构建与鹤壁产业结构与布局相匹配、相适应的专业群。在加强专业建设的同时,积极加强院系整合力度,不断提升学院院系建设、专业结构与地方产业发展的对接度与融合度。

四、科学把握办学特色定位,提高高职院校科学发展水平

高职院校办学特色是学校办学理念和内涵建设的集中体现,是长期办学过程中独有的优秀品格的积淀,对学校的生存、发展将产生深远、持久和积极的影响。教育部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指出,办学特色是指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是一所学校的整体个性和独特标识 ,反映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和办学风格,主要指办学理念、校园文化、特色专业、教师素质、人才培养模式和质量、社会服务能力、社会认可度等方面表现出不同于其它院校的持久的强项或稳定的优势。办学特色体现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和软实力,一旦形成,将成为促进学校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高职院校越来越重视办学特色的定位与建设,把办学特色纳入学校发展整体规划中,并把办学特色的指导思想贯穿教学、科研、管理等学校工作各个方面。

高职院校办学特色,主要包括专业建设 、人才培养、校园文化、社会服务等显性特色和办学理念、服务宗旨、教风学风、管理制度等隐性特色。其中,办学理念特色是特色建设的灵魂,决定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特色、人才培养特色、科研特色和社会服务特色等。在十年来的建设发展中,鹤壁职业技术学院始终高度重视办学特色建设,坚持以特色建设为先导和载体,以办学理念特色为龙头,强力打造以产业与专业相结合、岗位与课程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相结合为标志的人才培养模式特色,以“盟院合作”、校企校际合作为主导的开放带动办学发展特色,以服务地方产业发展为宗旨的专业建设特色,以学生技能大赛为主体的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特色,以量化考核机制为重点的基层党建工作特色等,构建了学院鲜明的办学特色体系,有力加快了学院的科学发展,促进了学院的二次创业。

第3篇

本文从人居环境发展的时·空特性入手,研究和思考人居环境科学理论的发展和人居环境建设中的时代性和地域性的把握,以及人居环境科学研究的新思路。

关键词:人居环境时空特性时代性地域性 弹性空间

中图分类号:B845.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正文:

关于时·空特性的思考

众所周知,建筑的地域性和时代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不仅是在建筑领域,其他如:形式、符号、文化等很多领域中都存在时间和空间上演进性和差异性。 空间和环境类科学在这方面就体现的更加明晰。这是由研究对象‘空间’ 本身的时空特性所决定的。

从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来看:由于时间演进和地域差异的特性建筑和城市规划的发展都在其自身的发展框架上展现出一定的时空差异性。这种时空差异性,以时间演进性差异为主流。地域性差异为次枝和延续,且不断影响和推进着时间性差异的的演进。

同样,人居环境科学作为‘人类生存空间、环境’这一课题的前沿,同样具有鲜明的时·空特性。即:人居环境的时代性与地域性。

吴良镛先生曾在《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一书中对道萨比亚斯的道氏学说进行了这样的评价:“必须指出,道氏的理论主 据西方国家的现象与经验,其对战后第三时间人口稠密、资源进展、发展迅速、经济贫穷的国家,如亚洲发展中国家等,涉及不多。因此,我们在借鉴道氏理论的同时,应该积极从中国实际的问题,探索适合中国发展的具体道路。此外,道氏理论由于体系庞大,往往难以抓住问题的核心,并留有一些机械的线性思维的痕迹,这种认识上的时代局限可能与道氏的早逝有关。”

吴良镛先生提到的这种学术上和实践上的时代局限性和地域局限性,是空间环境类科学发展(建筑、城市规划、人居环境)必然存在的特性。我们的研究和实践活动不可能是与时·空演进完全同步的,也不可能是永远滞后或者超前的。所以在空间环境类科学的学术研究和实践上,没有任何一个理论或者创作是永久性先进和绝对完美的。只能说在特定的一段时间内的有限空间内是正确和科学的。

一个科学的学科研究,一定要有时间上(时代性)的继承、发展,也要有空间上(地域性)的继承与发展。才可以更好、更准确的解决问题。而人居环境科学,是一门一人类聚居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目的是了解、掌握人类聚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以更好地建设符合人类理想的聚居环境。现在我们的人居环境并不是很尽如人意,因为我们的一些片面、不合理的、盲目的行为,已经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如何才能做到,尽可能合理、正确的解决现今的人居环境中存在的问题是十分重要的。这就是时·空特性对于人居环境科学发展的重大意义。

人居环境理论理论概况

第一位系统的提出人类聚居概念的是希腊学者道萨比亚斯,吴良镛先生对道氏理论特点有精炼的总结:

对时代及其所面临的任务的认识。道萨比亚斯所在的那一时·空背景下所面临的时代任务就是指:逐渐加速的城市化革命。

考虑问题的整体观和系统观。道萨比亚斯认为:城市发展问题的错综复杂有客观的原因,也有主观的原因。“人们总是试图把某些部分孤立起来单独考虑,而从未想到从整体入手考虑我的生活系统。”因此,注意到病状,却不研究产生病状的原因。他认为,应该吧人类聚居环境视为一个整体,将它作为完整的对象来考虑,否则,就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能理解事物的客观规律,不能理解失误的复杂性,从而片面、简单的理解和处理问题,结果则事与愿违。

3.在建筑与城市科学总,较早的有意识的运用交叉学科的观点,入多学科理论方法,从事城市研究。拓宽了城市规划研究范畴。道萨比亚斯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从政治、文化、社会、技术等各个方面,系统的、综合的加以研究。

4.初步建筑里其理论框架。 这一点十分重要,也对学科的发展和传承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理论系统框架的建立,就如同种下了一颗充满活力的种子。是学科发展和延续的种子,当然这颗种子可能结出‘大小’、‘颜色’不相同的新果实,但对整个学科体系和理念的而传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使后继学者能更清晰和明确学科的研究思维和核心理念,从而能够更好的继承和发展。

通过对人居环境理论形成过程来看,人类的探索研究并不是总是和时空的演变同步的,这几位先驱的很多观点不仅在当时的规划领域和人居环境的研究和探索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就是在时·空演进到的今天也给与我们很多启发和研究价值。所有先进的理论思想,是来源于人类智慧的主观能动性和对客观因素全面、准确的分析的综合结果。是对时代特征和发展动向敏锐把握。

但人居环境理论的发展是多元的,在同一大时代背景下,理论和实践在时·空的维度上也不是完全同步的的。理论指导实践,但理论的产生,由于研究条件和范围的限制,以及研究者自身的局限性,造成理论的发展在具有先进性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时空局限性。这就需要,我们对优秀学术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时要综合考虑时·空演进的差异性。

3.研究环境‘时空特性’给我们带来的启示以及关于‘弹性空间’理论的提出

时间的演进性是客观存在,不可逆转的。但空间的差异性虽然是客观存在,但却因为有时间和人类活动的演进性,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现在空间维度上的多样性和调节性已经因为我们的一些不恰当的发展和改造遭到了破坏,有些破坏是连锁性的,且短时间内无法修复和改变。所以保护空间的差异性是研究和建设人居环境所必须遵从的前提。然而空间的多样性(差异性)是要在空间的演进过程中进行保护和发展的。而空间的演进性的动力主要是是源于时间演进中的人类活动。所以传承和发展时代价值,保护和优化地域特色。 就成了人居环境科学研究的主要工作。

而地域特色本身就是已经成为历史的时代特征在特定的空间地域范围内的消化与沉淀。是每个时代中最优价值、最符合当地人居环境发展的精华的积淀。继承是肯定的,发展也是肯定的。而且在注重地域特色的同时,人居环境的发展在空间维度上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值得我们重视,那就是关于弹性空间和资源可持续问题的考虑。

也就是说,在我们怎样才能做到在人居环境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

尽量不犯不易于修复的错误,给子孙后代留有充足的空间资源和生存资源。这就是弹性空间设置和资源可持续工作的必要性。

弹性空间是指在人居环境发展和建设的过程中,要预留具有可塑性强,可更新再生的,易于生态恢复的空间领域。对这一领域要有意识的保护和‘留空’。以适应人居环境发展的需要,以及空间和生态的再生。

资源可持续这一论题,我们已经早有觉醒,但迄今为止,我们还没哟取得实质性的成果,是需要我们在人居环境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综合的,系统考虑和分析资源紧张与可持续的问题。

当今人居环境已经发展成一个极其复杂、综合的有机系统。其存在的问题是综合性的;,其问题产生的原因也是综合性的和复杂性的;其问题形成的过程也具有时·空演进性,存在是时间上和地域上的差异性。所以,面对综合、复杂、具有时·空特性的问题,我们就要用历史和发展的的眼光去探求人居环境发展演进的时代脉搏和发展动向。用综合,有机,系统,弹性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才能够避免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付出巨大的实践代价,甚至难以挽回的自然和资源的代价。

时代性和地域性对人居环境发展和探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注重人居环境发展的时·空特性,才可以更准确、更优化的处理人居环境现存的问题,以及更加合理和有机的引导人居环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科学发展;异化理论;反思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7)07-0012-05

科学是社会过程和认识过程的统一体。唯物主义历史观把科学理解为人对世界实践掌握基础上对世界理论掌握的历史产物,科学的进步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现在,人们已越来越认识到生产力的进步所依赖的几乎都是科学研究成果向物质生产的转移。然而,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一方面必须发展科技,提高生产力,另一方面生态环境问题、人口问题、现代战争等又使我们必须不断应对科学发展的负效应。对科学发展进行反思就是希望找到科学发展的轨迹以控制科学在未来发展的形态和对人类社会的作用。

本文从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出发,试图用批判理论的方法研究科学发展,即立足于现实,通过扬弃科学在现实社会中的异化形态来确立未来科学发展的理想形态,从而确立科学发展的轨迹。这样,对科学发展的思考就摆脱了本体论的思维框架。而且,这其中所蕴涵的从抽象到具体和从具体上升到抽象的辩证法为研究科学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方法。

西方学者从两条思路对科学发展的负效应进行了批判。论证之一是在援引和求助于克拉格斯(Klages)或者海德格尔较旧的社会理论观点前提下,把科学和技术称为永恒持久的异化因素,即把科学作为生产力这一事实看成是万恶之源。按照这一理论的逻辑,科学发展必然产生人与自然、人与劳动手段、人与技术的不断异化,进而导致反对科学技术的斗争。另外一条论证路线是以法兰克福学派的思想传统为基础。这一传统的理论出发点是:科学变成资本主义社会直接的和主要的生产力。这就使得围绕着工业革命的巨大机器而形成的旧的阶级矛盾和冲突趋于消失。于是,科学成了资本主义社会最主要的意识形态。这两种论证隐含着一个假设性问题:究竟是科学正在转变为一种直接生产力,还是科学已经是一种直接生产力。这就意味着科学是从精神文化领域向着物质文化领域转变,还是科学按其本质仍是原来的科学。科学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科学的产物更加重要。以上两条论证路线各执问题的一端,将理论论证的基础指向了对科学本体的预设。

从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探讨科学发展,就是从异化的角度批判科学的现实异化形态,通过扬弃科学发展的负作用得出科学发展的未来理想形态,进而得出科学发展的轨迹。这体现了用辩证的“总体分析”方法观察和分析科学,即将科学置于社会的与历史的总体过程当中,从科学在社会和历史的总体过程中所具有的地位与作用确定科学的性质和意义,从而考察科学的产生、变化和发展,用批判理论的方法探讨科学发展,摒弃对科学本身理想状态的预设。这样,对科学发展的反思就突破了本体论的思维框架。而这其中所蕴涵着的辩证法更体现了用批判理论反思科学发展在方法论上的创新。

人们一般从三个方向描绘科学的特点。第一个方向是把科学与特定认识的生产联系起来。第二个方向是把科学家的活动放在首位,并以此也把科学在这方面的社会特征放在首要位置。第三个方向是把科学确定为未来的一种直接生产力。每一种规定都选择了科学这种“无穷无尽的现象”的某个确定方向。这三种理解之间似乎并没有一种确定的关系可以统一。而通过异化理论就能从现实出发把握科学这三个方面规定的特定关系。用异化理论反思科学发展所提供的理论方法包括从抽象到具体和从具体上升到抽象这两个环节。把对科学超越具体历史条件的抽象理解转变为对科学具体化、对象化的认识,就是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批判科学的具体形态并予以扬弃,得出科学发展的理想形态,进而超越特定的历史条件,达到科学的本质特性,就是从具体上升到抽象的过程。

异化理论首先揭示了科学异化现象背后的物化基础。这就使对科学发展的反思进入第一个环节:从抽象上升到具体。“马克思在指出社会现实中的物化现象的同时,首先肯定了它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一种客观的社会现实性,在这个基础上,他才进而从主体的角度,从价值选择的角度对它做出价值的评价和分析。”[1]15科学的物化是科学异化的客观基础。科学的异化形态是在科学的物化过程中产生的。科学在社会中所展现的是对象化、具体化后所呈现出的形态。所谓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环节,就是把科学认识作为脱离全部历史特点的这种抽象放置到具体的历史条件下来考察。以科学的物化为理论前提审视科学,意味着从现实出发反思科学发展。这不是进行抽象的价值批判而是做具体的事实判断。

用异化理论批判科学的现状还具有超越现实的意义。科学在现实中的异化状态是进行扬弃的基础和前提。科学的理想状态的获得需要将对科学发展的反思推进到第二个环节:从具体上升到抽象。如果把科学认识看成是用确定的、条理化的方式反映整个世界或部分世界的精神生产与“知识”这个概念的融合,那么科学发展的具体形态就是由历史决定的认识过程在特定社会条件下的产物。这样,所谓从具体上升到抽象的环节,就是将科学从具体的历史条件中剥离出来,进而抽象出科学作为精神生产在超越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特点。这一个环节充分体现了异化理论批判方法的超越性。

科学发展需要同具体的物质条件相结合,而这种结合伴随着科学发展的异化过程。按照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异化的第一层含义是:“相对于人的意识和意志而言的异化,凡物质性的东西都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因而对人的意识和意志来说是异在的、异化的。”[1]13科学的异化发展首先有一个对象化或物化过程。从这层含义上分析,科学异化发展的特点就在于:科学是在人有目的的理性活动中实现了自我具体化或自我对象化。正是在具体的物化过程中,科学作为“一般劳动”,即人类思维的精神产品形成了独立于科学创造者意识和意志的客观力量,并且,科学的异化发展使得科学的创造性越来越受到科学物化产物的制约。

科学是在同物质生产的结合中实现自我具体化或自我对象化的。科学生产的是知识,物质生产的是物质的使用价值。如果把科学纳入到劳动的视野中,那么科学在精神生产层面和在物质生产层面的区别就相对化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这样写道:“附带指出,应当把一般劳动和共同劳动区别开来。二者都在生产过程中起作用,并互相转化,但是它们也有区别。一般劳动是一切科学工作,一切发现,一切发明。这种劳动部分地以今人的协作为条件,部分地又以前人劳动的利用为条件,共同劳动以个人之间的直接协作为条件。”用从抽象到具体的辩证法理解马克思的这段话,则可以把科学的具体化、对象化看成是和特定的物质生产结合的过程,科学作为一般劳动使科学认识超越全部历史特点。共同劳动是以直接协作为条件,也就是在特定历史社会条件下的具体劳动。“一切科学工作、一切发现、一切发明”只有在对象化,即和现实的条件相结合下才可能对生产发生作用。也就是说,科学的生产作用是其具体化、对象化的产物而不是科学的抽象性质。所以,马克思此处虽然没有对科学做出明确的定义,但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科学作为“一般劳动”与“共同劳动”的联系和区别只是在对生产发生作用下、两者转化的过程中才会出现。把科学理解为“一般劳动”是科学本身对象化、具体化的需要。

科学对生产所起的作用是科学物化的结果。在科学发展的异化过程中,这种作用却被强制到发展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方向上。科学作为“一般劳动”的具体化、对象化被限定在以特定的方式来提高社会劳动生产力的规定中。在马克思看来,协作能达到作为孤立的个人所不能达到的生产率,所以协作是一种“社会劳动的自然力”。这种力量只有在共同劳动中才能产生。诚如马克思所说:“如果说单个人的力量的联合能够增加他们的生产力,那这决不是说,他们只要全体加在一起,即使他们不共同劳动,就能在数量上拥有这种劳动能力。”[2]80基于协作而产生的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有两个方向:其一是改变共同劳动的方式;其二是提高在特定方式下共同劳动实现的条件。这两种都是科学物化有可能进行选择的方式。但在科学发展的异化状态下,科学只对社会劳动生产力在第二个方向上的发展起作用,这就必然导致科学发展的片面性。

现实中“共同劳动”的实现条件制约了科学作为“一般劳动”向“共同劳动”的转化方式。科学的具体化和对象化是在一定“共同劳动”的条件下发生的。从“一般劳动”向“共同劳动”的转化,首先是由于创造了能更好地实现现有的“共同劳动”而得以完成的。于是,科学便成为生产的重要要素发挥生产力作用。科学的生产力作用不是体现在促进“共同劳动”的先进的合作方式上,而是以消失着的而又同时不断更新的中介形式出现。这种中介被包括在(作为社会个体的物质知识的)社会劳动生产力的运动中。也就是说,科学的发展被限定在以特定的合作方式基础上,不断提高这种“共同劳动”实现的条件规定之中。可以说,正是由于科学为已有的“共同劳动”提供了更好的实现条件,从而才产生了外在于科学的力量。这种力量控制了科学的发展并和科学的创造性相对立。科学发展的片面性导致劳动方式的单一性。科学作为“一般劳动”陷入了异化状态。

科学发展的异化状态现实地体现为:科学为在特定的“共同劳动”模式下促进劳动分工和提供更大的生产动力提供理论上的支持。基于协作的社会劳动生产力的发展如果被限定在特定的劳动协作模式中,就只能通过更精细的分工和更大动力来提高它。这样,科学的主要任务就是为人们释放潜在的自然力提供智力支持。大规模自然力的使用必将促使改进机器体系的设计,促进劳动的分工和协作,从而激发由分工和协作而产生的“社会劳动的自然力”。科学和技术的紧密结合可以从十九世纪末叶以来技术的科学化趋势日益明显中找到明证。科学发展的这种状态在西方者阿多诺看来:“生产力的解放,那种支配自然的精神的行动与对自然的暴力统治有密切关系。这种统治可以暂时地告退,但没有它,生产力的概念就是不可思议的,更不用说生产力的解放了。‘解放’(derentfesselten)一词具有威胁的含义。”[3]科学技术对人类所产生的巨大危险性,如果从异化的角度看则可以这样理解:正是由于科学的这种异化发展才使生产力的“解放”显示其威胁性。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科学和技术结合成体系变成第一位的生产力,是科学发展的异化产物并以此获得科学的社会存在形式。科学发展的异化产物以各种形式进入社会层面,并表现为科学技术的“双刃剑”作用。

科学在具体的社会关系中获得发展的同时,科学自身也成了社会权力的组成部分。按照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异化的第二层含义是:“在社会关系异化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社会权力的异化。”[1]13从这层含义分析,科学发展中的异化则意味着科学作为精神生产的产物成为了独立于精神生产者的社会精神特权,并且变成与工人相异化、相对立的社会力量。这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表现为由于物质生产的发展产生了只有用科学的方法才能解决的问题。所以,“科学的物化模式变成了社会文化的生活世界,并且通过自我理解赢得了客观的力量”[4]。科学也就获得社会精神文化特权。科学理性变成了现实的力量,制约了科学研究者的组成和分工协作。另一方面,科学被纳入资本的逻辑范畴,且转化为构筑社会关系的因素,从而导致科学与工人相对立。

科学作为社会权力的异化首先体现在科学作为社会精神文化特权,制约了科学研究者的组成和分工协作。起初,技术人员从经验性技术知识中提炼、抽象出科学的因素促进生产,提高单个具体劳动的生产力。科学的探索者主要是技术人员。社会劳动生产力的形成使科学研究再也无法离开实验室。因为只有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式,才能为自然力的发掘和使用提供理论支持。科学知识和科学理论逐渐发展成只有“圈内人士”才可能理解的形态。对自然现象背后规律的探求成为独立的职业,并有专门从事科学研究的科学家来担当。科学家把观察和实验的结果用有别于日常生活的语言加以描述。于是,科研活动和日常生活分开,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科学家共同体。

建立在工业生产之上的学科分工制约了科学研究者的分工和协作。围绕工艺技术的改进,科学以力学作为自身发展的起点。一旦社会劳动建立在工业大机器生产上,就意味着必须采用能量高的动力源以驱动庞大的机器系统。发掘并释放自然界潜在的能量使科学产生了学科分工:首先是化学,其次是来自用显微镜进行基本研究的物理理论。磁场中导体的运动实现了机械能、热能和电能的转化并构筑了电磁学。以电磁学为基础产生了作为新能源和其它能源相互转化的理论。能源的开发利用围绕着大功率、高能量和低成本、高利润。于是沿这一发展趋势,磁流体动力学便产生了。随着各门学科的诞生,科学家就被分配在不同的研究方向上。

科学作为社会权力的异化还体现在科学与生产者相分离、相对立上。科学的这种异化表现有一个客观的异化基础。生产者与自己的产品及劳动手段的客观异化状态同时也转移到包含在它们之中的科学上。在特定的异化状态下,科学被纳入资本的逻辑范畴,变成与工人相异化、相对立的社会力量。随着科学发现成为新的发明或生产方法改进的基础,生产过程就成了科学应用的过程。资本的无限扩张需要把自然因素列入资本的组成部分。自然科学为直接的生产过程服务的同时,科学也就被当作资本自我保存的条件。这里包含的“不仅是科学力量的增长,而且是科学力量已经表现为固定资本的尺度,是科学力量得以实现和控制整个生产的范围和广度”[2]20-21。于是,便出现了这样的现象:科学越是和生产相结合,就越是成为资本获得财富的手段,也就越是和工人相对立。

对生产者而言,生产与科学的结合可以有千差万别种形式来实现。而在以机器为基础的大工业中,生产过程中的智力同体力劳动分离,智力变成资本支配劳动的权力。正如马克思所说:“变得空虚了的单个机器工人的局部技巧,在科学面前,在巨大的自然力面前,在社会的群众性劳动面前,作为微不足道的附属品而消失了:科学、巨大的自然力、社会的群众性劳动都体现在机器体系中,并同机器体系一道构成‘主人’的权力。”[2]268-269对这种现象的理解,在海德格尔的社会理论观点前提下,科学和技术成为永恒持久的异化因素。如果从西方理论出发,则是把科学和技术的合理性本身看作统治的合理性基础。这两种理论都从外在的标准批判了科学技术本身。前一种理论将生产者在社会中的地位从科学发展过程中外化出来,并把使社会和生产者“畸形发展的异化压力”的原因归于科学这种异化因素。而后一种理论则表明,“当代资本主义自动化生产中物役性的主要方面,已经不仅仅是过去的死劳动――资本,而是一种以合理的科学规律面目出现的科学理性本身。”[5]这实际上把科学理性看成是独立于科学发展过程的因素。从这种立场讲,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解放却更深地加重了对人的奴役。诚如“阿多诺与霍克海默曾明确断言这种解放将走向自己的反面,即从对自然的奴役滑到对人自身的奴役,这被指认为‘启蒙辩证法’”[6]。然而,仅仅做出抽象的批判是没有现实意义的。所以,从人本主义出发对科学做出价值批判并不能对科学发展起到建设性的作用。

科学的现实形态是其内在发展和社会过程交织作用的结果。科学本身的内在发展使科学有可能为直接的生产过程服务。同时,生产的发展反过来又为从理论上征服自然提供了手段。科学和生产的结合不是外在力量的强制,而是科学发展的内在过程和社会过程的统一。从异化的角度解剖就能发现,一旦资本把科学纳入自身的逻辑范畴,那么这种结合就可以借助机器体系把科学作为对活劳动进行占有的合理性基础。因为生产对科学发展具有了决定性意义,即“发明就将成为一种职业,而科学在直接生产上的应用本身就成为对科学具有决定性的和推动作用的要素”[2]216-217。这样,就把科学和人相对立的现象看成是客观的、必然的,并可以超越的历史过程的一部分。这一视角所提供的不是本体论预设的价值批判,而是立足于客观现实的事实判断。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为科学发展理论提供了跳出本体论预设的新思路。对科学所进行的这种事实判断是在从抽象到具体,再从具体上升到抽象的辩证法中产生的。对现存科学所产生的负效应的批判需要一个科学的理想形态。但是,科学的理想形态并不是某种价值判断的结果。从价值悬设下的“应该”来批判科学的负效应只是一种思想上的批判,而无法从根本上改变科学的状态。科学摆脱具体历史条件的理想形态实际上就存在于现存的具体科学形态之中。科学的负效应正是科学形态扭曲的表现。从价值悬设下的“应该”走向现实中的“具体”只是完成了第一步,第二步就是要对具体的科学形态予以扬弃并获得科学真正的理想形态。由此所得到的科学发展轨迹才能够成为科学发展的方向标,并为现实中的科学发展提供合理的指导。

参考文献:

[1]孙伯.卢卡奇与马克思[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3]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305.

[4]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71.

第5篇

学习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农业综合执法,是农业工作者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任务。科学发展观对于我们推动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就在于,用发展的思路来解决实际工作中谋求健康、快速、持续、协调发展所遇到的问题,用前瞻性的眼光从源头上解决好根本性的发展问题。由此,客观上要求我们在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过程,边学边干,学以致用,以实践促学习,在学习创新中谋求发展、促进发展、保障发展,以解决问题为切入点和落脚点。脱离了需要解决实际问题,就离开了实践载体,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就成为纸上或口上谈兵,这样的科学发展只能是一句空话。

作为农业执法工作人员,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强农业执法和推进农业综合执法为抓手,全面履行法定职责,着力创新农业执法体制机制,大力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强化组织领导和执法保障。

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从执政理念上看,曾存在不少影响我们发展的观念和行为,有些执法部门未能准确地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约束那放任膨胀已久的权利,没有放弃“官本位”的思想观念,没有按照要求提高执政为民的能力,没有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全局意识。民生问题的解决还有许多历史欠账;为谋职升迁而谋划政绩观,却与客观实际、与人民群众迫切需要、与持续健康的发展脱钩。由此带来的矛盾与冲突也日益凸显,社会管理的压力增大,维护稳定和谐还任重道远。这些问题的需要我们用科学发展的眼光去审视对待,更需要通过务实有效的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态度去加以解决。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以实践载体为支撑,在深入理解科学与发展的关系基础上,以解决问题为切入点,在实践中检查我们是否真正践行了科学发展观,从而以此来检验我们的执政能力、执政理念、发展理念、社会控制能力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

一、以解决问题为切入点才能真正实践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不能妙笔生花,纸上谈兵,只谈发展不谈问题,只报喜不报忧。正是以往存在这些避重就轻的做法,导致留给人们的印象就是学习实践只喊口号不办实事,流于形式而不求真务实,搞一阵风式的运动而难见长效机制。正是由于只谈科学发展观而不践行科学发展观,有些地方谋求发展的过程中往往无视已经存在的各类历史遗留问题和现实潜在的矛盾,急功近利,追求经济高速度,结果引发新旧矛盾交织并发,影响着一个地方科学、健康、持续地发展。只有我们把以解决问题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动力和着力点时,我们的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活动才能显现其有效作用,我们的科学发展观才能贴近民意、顺乎民意,我们才能用实践这一公正的尺度去衡量在发展中我们科学决策成分的含金量,才能把握发展的正确方向而不会出现发展冲动和盲目发展。

二、实践行科学发展观,以相应的实践载体为支撑,以解决问题为切入点,才能真正体现人民群众得实惠这一学习实践活动的根本目标,真正彰显改革发展成果惠及于民发展理念。在农业执法过程中,我们要急农民群众所急,想农民群众所想,扎扎实实工作,为农民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科学发展观要以为农业民解决实际问题为切入点,我们才能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发展为民,才能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凝聚成强大的发展合力,才能实现人本、和谐与全面发展的共赢。

三、实践行科学发展观,以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现实问题为切入点,才能真正转变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提高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眼下,群众集体性集体聚众诉求事件时有发生,有诉求就意味着矛盾的潜在,就表明有不符合、不适合科学发展的地方,就表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不能简单理解为从形式上向社会和人民作秀,就表明不能把掩盖矛盾、回避矛盾、压制矛盾,脱离实际、脱离群众、无作为、乱作为的现象简单地归纳为不适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一句空话。而更现实、更直接、更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做法就是践行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使科学发展观真正在执政发展过程的始终得以实践,要勇于正视现实、正视矛盾,千万百计去解决各类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要沉下身听取群众意见建议,要静下心反思决策是否科学,要以身作则,自觉转变工作作风,以实际行动克服各种困难,在发展上实现质的突破。

第6篇

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笔者体会到,贺国强的“统领观”,应从三个方面进行感悟、理解、践行。

首先,要统领我们的学习。是非明于学习,理论上的清醒才能保证行动上的坚定。新时期各种新情况和新问题不断出现,各种矛盾互相交织,各种思潮纷至沓来,腐败现象的“高智能化”、“国际化”等情况,对纪检监察干部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如果不注重学习,必然导致嗅觉失灵,解除思想武装,被糖衣炮弹所击倒。因此,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把勤于学习同勇于实践结合起来,使理论真正进入改造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实践过程,增强对腐朽思想的辨析力。

第7篇

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过程。我认为学习好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对于我们更好地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运用科学发展重要理论,创新工作,构建和谐,科学制定适应企业发展和符合职工意愿的发展战略,带领职工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地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关系到企业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企业的本质是经营,目的是发展。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解决企业经营与发展中各种矛盾和问题的基础和前提。

就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与企业发展而言,我认为它不仅包括要发展企业,而且包括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企业发展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做到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黑龙江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哈尔滨卷烟总厂自成立之初提出的从咬住低档烟生产思路不放松、坚定低档烟发展不动摇的思想,到“走特色路、打特色牌、构建特色型和谐企业”的特色战略,每一个战略决策都饱含了企业领导者睿智的抉择,是适应时展要求、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特色之路,是对企业客观条件的准确定位,更是企业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产物。实践证明,王董事长提出的思路和战略经受住了考验,使龙江烟草工业在行业改革的大潮中勇立潮头,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企业重组整合四年来,产量由原来的70.5万箱,增长至84.5万箱,增长了14万箱,税利总额由7.5亿元增长到现在的15.9亿元,增长1.12倍,利润由5000万元增长到现在的2.15亿元,增长四倍多,职工收入稳步提高,增长一倍多。这些辉煌业绩的取得,正是我们秉承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打造出的崭新局面,正是其在企业得到真正落实的硕果。

二、把“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作为总方针,指导企业发展,夯实思想基础。

对于企业而言,在新的历史时期,把坚持“以人为本、贯彻科学发展观”作为总方针,既是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又是全面建设和谐企业的需要,也是顺应企业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因此企业的各项工作都要服从于、服务于这个方针,用这个方针指导企业的发展实践。要在“以人为本”上做文章,牢牢抓住“以人为本”这个核心,把构建和谐企业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作为根本来抓,从改革和完善机制入手,从教育培训、提高职工素质做起,促进企业长期稳定发展。要广泛深入地联系职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正确处理各种关系,高度重视职工的精神和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尊重职工意愿和民主管理权利,鼓励和支持职工技术创新,关心困难职工,关爱离退休职工,切实解决好他们最直接、最现实、最关心的热点问题,实事求是、真抓实干,认真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努力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把发展的成果惠及到绝大多数干部职工。要逐步树立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教育人、引导人、激励人的观念,通过讲纪律、讲原则、讲责任、讲团结、讲学习、讲正气不断加强企业党员干部职工的自身修养和队伍建设,为企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努力践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和谐班组,推进企业又好又快地和谐发展。

企业发展是个动态过程,但是在这个动态过程中恒久不变的是要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来强化基础建设,而班组是构成企业的最基本细胞,是企业的最前沿阵地,是生产经营和方针目标的具体执行者、实践者,因此我们要全面建设和谐班组,为企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和谐班组建设是推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载体,在这项工作中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为此我们要按照“重心下移、着眼基层、突出服务、加强基础”原则,切实加强企业的班组建设,把班组建设作为一条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主线。

要全面建设和谐班组,就要制定严格规范、切实可行的和谐班组建设实施方案,并从以人为本的观点出发,逐步确立人际关系和谐化、工作程序规范化、生产维护标准化、技术指标最优化、效率目标最大化、素质提升全面化的“六化”标准。

第8篇

一、深刻理解认识在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当前,内外环境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我市在发展中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挑战,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现状,面对城乡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不够协调的矛盾,面对改革发展中的各种利益调整,我们必须更加自觉地深刻认识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和紧迫感,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作为我们武装脑、应对挑战、解决问题、统一思想、科学发展的重大契机,积极投入到学习实践活动中来。

一个先进的政党,需要科学的理论来指导,一项伟大的事业,同样需要科学的理论来指引。科学发展观既是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必将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加快建设“三个适宜”现代文明城市的巨大动力。我们要通过学习实践活动,使全市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深刻领会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自觉用科学发展观武装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形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加快建设“三个适宜”现代文明城市的思想基础、组织基础、体制基础和群众基础。

二、实践科学发展观,是探索建立科学发展体制机制的重要途径

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树立强烈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尽最大努力把试点工作做得更好、更具特、更有实效,努力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当好先行、做好示范,通过学习实践活动进一步推动我市的更好更快发展,取得更多的实践果、理论果、制度果,这样才能不辱使命,不负重望。

(一)要使活动为推进新一轮加快发展的生动实践。通过开展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一是我们要更加深刻地领会科学发展的立场、观点、方法,更好地结合我市的实际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进一步增强科学发展意识,破除制约科学发展的旧思想,树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新理念,使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获得新解放。二是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自觉对照科学发展观要求,进一步创新发展思路,完善发展规划,强化工作措施,着力破解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使全市的科学发展平得到新提升。三是全市广大员干部要更加深入地了解民群众的新愿望、新期待,强化以为本、以民为先的执政理念,着力解决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全市民的生活实现新改善。

(二)要使活动为理论武装和理论创新的广阔平台。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要采取学习科学发展观读物、组织专题调研、听取专题辅导报告、举行学习讨论、设立科学发展观论坛等多种形式,组织广大员干部进一步全面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努力掌握科学发展观所体现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深入探求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精髓,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理论平与政治素质。在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的基础,紧密结合我市的实际,科学分析市、县和单位的况,创新思维,努力找到本地区、本行业、本单位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结合点和着力点,使理论武装和理论创新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

(三)要使活动为探索建立科学发展体制机制的重要途径。要通过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试点活动制定一整套保障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念和根本要求融入到抓工作、抓落实的体制机制中,形有效的、长效的制度保障。

三、突出社会保障工作特点,扎实搞好学习实践活动

这次学习实践活动关系全局、关系长远、意义重大,我们要认真按照中央的要求和省委的部署,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突出实践特,坚持做到六个“贯彻始终”,就是把理论学习贯彻始终,把查找并解决突出问题贯彻始终,把创新实践贯彻始终,把创新体制机制贯彻始终,把发动和领先群众贯彻始终,把促进当前工作贯彻始终。

一要坚持深化学习与深入实践相结合。坚持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在学习中深入实践,在实践中深化学习,组织各级领导干部,围绕“背离科学发展的现象有哪些,如何实现科学发展”等问题,深入调查研究和进行个案分析,查现象、找原因、谋对策、写报告,促进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的紧密结合,使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过程为统一思想、解放思想,解决问题、促进工作,进一步推进“三个适宜”现代文明城市建设和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过程。

二要坚持高标准做好规定动作和创造设计自选动作相结合。

三要坚持立足当前和着眼长远相结合。既要切实解决现实问题,又要着力建立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大胆破除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障碍,积极探索建立支撑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参加活动的单位和对象要认真对照中央提出的要求,查找差距,剖析原因,解决问题,做到边学边改、边议边改。重点解决思想观念和精神状态问题、解决利益驱动问题、解决服务效能问题,引导广大员干部增强发展意识、增强大局意识、增强服务和效率意识。

四、突出实效,着力解决困惑工作的实际问题

要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重点解决各种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实际问题,务求学习实践活动取得新效。

一要在加快思想解放、树立科学发展理念求效。这次学习实践活动的首要任务就是解放思想。我们要紧紧围绕推进科学发展这一主题,认真查找和解决思想观念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问题,认真查找和解决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认真查找和解决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开拓思想解放的新境界,树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新理念,开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第9篇

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不是以满足人的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反映了人们在发展观上的不同价值取向。“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对我们党所倡导的科学发展观作出的高度概括。它明确告诉人们,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价值取向,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以满足人的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把以人为本确立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价值取向,既是唯物史观的内在要求,也是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人们片面地把经济社会发展等同于经济发展,把经济发展等同于GDP增长,忽视了经济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之间的密切关系,忽视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忽视了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人,既是经济社会活动的主体,也是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享有者。发展说到底是人的发展,是人的素质的提高、生活水平的提高、生命质量的提高和生存价值的提高。不以满足人的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发展,既没有意义,又无从谈起。

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应当坚持以人为主体,以人为前提,以人为动力,以人为目的。具体来说,有这样几层含义:其一,充分肯定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既要强调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又要强调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其二,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尊重人、解放人和塑造人。尊重人,就是尊重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尊重人的独立人格、不同需求、能力差异,尊重人的创造和权利。解放人,就是不断冲破一切束缚人的聪明才智充分发挥的体制、机制、观念。塑造人,就是既把人塑造成权利的主体,又把人塑造成责任的主体。其三,在研究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时,既要坚持并运用历史的尺度,又要坚持并运用人的尺度,真正着眼于依靠人、为了人。

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应当始终关注人的价值和意义。人的价值和意义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由人的有目的的活动创造的。劳动和创造是一切价值的源泉,人只有在劳动和创造中才能实现自身价值,最大限度地创造价值。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就是要在肯定与重视人的价值和意义的同时,想方设法为人创造更大的价值提供条件。科学发展观的落脚点在人,归根到底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程度和素质高低,决定着社会全面进步的速度和水平。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标准,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形成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最大限度地释放人的潜能,使人们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激励人们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

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应当把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贯穿于发展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以人为本是发展的目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只有坚持把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贯穿于发展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才能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才能在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基础上,不断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从而使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成为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使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成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动力。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