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06 10:12:4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次贷危机的危害性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一 、熟悉掌握进口刺绣设备性能,保证设备尽快投产
1988年公司投资145万美元引进了2台当时国际最先进的刺绣设备—瑞士苏拉集团生产的saurer-1040自动飞梭彩绣刺绣机。1989年7月我从山东农业机械化学院机械工程系毕业后分配到石岛刺绣厂大机绣车间工作。我有幸参加了两台saurer-1040飞梭刺绣机的设备安装调试工作,与瑞士苏拉工程师一起按操作规程逐个部位检查校对,并参入了苏拉公司验收备忘录,设备保修,备件供应协议的谈判商定工作。在车间实习期间我翻译了《saurer-1040飞梭刺绣机操作安装方法》《pentamat自动刺绣位置器选择使用说明》,并交给车间班组长,保全工学习使用。我参加与刺绣机配套的专用生产设备,络简机.、表线机、中央空调器的安装调试工作。在进口刺绣机的安装、调试过程中,我充分发挥所学机械工艺与设备的专业知识,与瑞士高级工程师提皮钮斯,香港华嘉技术顾问洪申生先生一起克服重重困难,为刺绣机的顺利试车,正常运转创造条件。1989年11月当时在烟台,威海地区我们是第一家引进彩绣刺绣机的工厂,无经验可借鉴。设备油的采购方面出现了新的问题,国外技术资料要求按iso国际准化标准用vg68#抗磨机械油,它的参数是40度下运动粘度55-75mm2/s,然而国内的机械油,液压油的参数是在50度下测试的运动粘度指标,国外与国内的参数不相符。按苏拉刺绣机要求每八小时启动油泵喷油一次,要求主轴上各个凸轮、滚轮、上必须喷到油。如果油的粘度太大,油嘴喷不出油,雾化效果不好,不能形成扇形的雾化油膜,会导致凸轮面的磨损。因为机上使用的油必须满足说明书上的技术要求,否则苏拉工程师坚决不允许开机试车。此时从瑞士进口vg68机油成本太高且时间也来不及。我们成立了机械油攻关小组,与烟台油厂的技术员做实验调配机油,经我们十几次的试验选定用国产hj68#机械油与32#抗磨液压油按4:1比例调和,在苏拉机上喷雾试验,雾化效果很好,各个转动部件均能得到,苏拉工程师终于同意了我们的油调配方案。
二、精修瑞士苏拉1040飞梭刺绣机直流电机,减少停机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这两台苏拉刺绣机采用24 v 直流无级调速带自动刹车装置, 当时最先进的主电机。可实现 0-180转无级调速, 92年那时该型电机在烟台、威海地区没有一家电机厂给你修理,电机烧坏后只能送到上海进口电机厂修理。修理时要提前预约,派专人住到上海等候,最快需15天左右才能修好,且维修费很高,每台电机需 1.5万元。1992年5月一台主电机烧坏,无法运转了,我去聘请山东黄海造船厂电修车间的高级工程师和高级技师两名师傅来厂会同我厂技术人员,对瑞士直流电机会诊。我们在一起查询许多国外直流电流的说明书,查找有关直流电机的技术参数,最后确定按以下方案修理(1)卸下电机外壳抽出转子,高速精车铜头。表面车平后用细砂纸抛光。(2)用钢片消除铜头上各铜片间隙里铜粉、脏污。(3)铜头上涂抹牙膏用丝绸布手工打磨抛光,使铜头表面粗糙度达到 1.6。(4)将主电机安装上机将碳刷先轻轻地固定,让其与铜头在空载状况下研磨12小时,随时观察两个碳刷与铜头打出火花是否均匀,一切合格后,方能投入正常运行。我们采取方案修理进口主电机获得圆满成功,到目前为止这两台苏拉1040刺绣机已运转了二十四年,经过我们这一批工程技术人员一次又一次精心保养,主电机没有进行一次大修,为企业节省了大量的修理费。同时也创造同型主电机在中国北方地区工作时间新的纪录,据我所知中国长江以北地区用同型同时引进的主电机的苏拉刺绣机只有我公司还在正常运转,其他厂都进行升级改造或已报废,胶东地区比我厂晚两年的苏拉机;招远淸韵家纺、威海银洁四台机均重新改造了。多年以后苏拉集团的技术顾问对我司的设备保养工作,给予夸奖和认可。
三、以我执着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毅力,扎实的机械知识,向国外客户索赔,并最终赢得胜利
我司于1991年11月份从西德、日本引进了一批钉扣、锁眼机、万能机等服装专用设备,当时委托香港华鲁丝绸公司进口,设备到厂后我与威海商检局两位工作人员验货,包装完好无损,第二天开箱安装设备时,我发现有10台西德百福pfaff-118万能绣花机,存在质量问题与我厂要求的技术参数不等。我马上电话联系丝绸公司进口科及香港华鲁的领导,向他们反映情况,希望百福公司退货,傲慢的老外根本不理我方的合理要求,一口回绝。公司开办公会讨论此事,与国外客户打索赔官司,不容易也不现实,厂长们不抱希望。厂长还是责成我去处理此事,争取有一个好的结果。我马上
转贴于
去威海商检局请求复验设备,请他们出具品质检验证书,以此向西德百福公司索赔。带上这份证书我去青岛踏上了慢慢地与老外打官司的征程,历时三个月,经过十几次的谈判,与省丝绸、华鲁的经理反复提方案,并请山东省贸易会仲裁。我用所学的机械知识与他们据理力争,最终迫使百福公司同意我司的要求,全部更换10台pfaff-118万能机,最终以我灵活的谈判才能,执着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毅力,扎实的机械知识赢得了这场国际官司,为企业挽回了7.5万元的经济损失。
四、积极参加引进日本多头电脑绣花机的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谈判 、设备安装调试工作
我司于1991年为了提高刺绣设备性能,扩大生产规模,决定引进日本的多头电脑绣花机。我积极协助设备厂长编写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到威海审批,参与田岛、百灵达公司业务谈判。设备到厂后负责设备吊运卸车,送入车间安装调试。同时参加电脑绣车间1200平方米中央空调的管道设计、敷设,空调器安装试车等,顺利地交付使用。1991年我运用网络计划技术,指导设备科人员安装240台高速平缝机及其专用设备,节省工期20天,使这些缝制设备提前投入使用,为企业多创产值50万元。我编写的《运用网络技术,加快设备安装进度,提高投资效益》获得威海市现代化管理成果一等奖。
五、大胆采用国外先进的激光熔覆工艺,修复大型凸轮、连杆、齿轮等,为进口设备的修理开辟了新的途径
2005年9月苏拉刺绣机机头上双面凸轮,轮面有12mm宽,0.8mm深的磨痕,由于瑞士没有提供该齿轮的机械图纸,威海地区的加工厂不能加工这种大型复杂的球墨铸铁双面齿轮。从国外购件太贵,这一套齿轮、角度连杆、齿轮等需8万元人民币。根据我所学机械工艺方面的专业知识,查阅国外的技术资料,我决定采用国外先进的修复工艺激光溶覆复合沉积等高科技术,对双面凸轮面、齿条、齿轮的齿面、已磨损、划伤的部分进行修复再造。该工艺的特点是工件主体在修复过程中处于常温状态,不产生内应力,无热变形,无裂纹、无退火软化现象的潜在危险。当时这种修复工艺在我们同类工厂都没有试过,存在很大风险,经请示总经理同意,我与威海萱宁表面工程公司签订修复作业合同,到北京的厂进行修复,仅用三天的时间就修好运回工厂。修复后图轮面的表面硬度hrc-80nrl-6500mmbwn-3000mn。该套零件安装就位后,刺绣机运转一切正常,修复工艺取得圆满成功。这套零件已安全运转了两年多。此次应用激光喷覆工艺修复凸轮为工厂节省了6万元修理费。
其次,从“两房”的企业属性上来看,政府赞助的背景与私营企业利润最大化目标之间存在冲突。作为私营企业,股东需要利润,高管需要拿到巨额的奖金,因此,管理层时常存在冒险冲动,而他们确实这样做了。一是保留最少量的资本金,尽量把生意做大;二是经营激进,最近一两年就涉足了不少Alt-A贷款(介于优质贷款和次贷之间),其历史上甚至出现管理层操纵利润。在外部冲击下,其脆弱性自然很快就暴露出来了。
那么,“两房”危机到底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和教训呢?首先,它再次向我们提醒泡沫的极端危害性。由于独特的经营模式,“两房”的风险本来是比较小的,但在楼市泡沫破裂后,抵押贷款市场和融资市场全都陷入了混乱,原本正常的经营难以为继。
追根溯源,此轮次贷危机来自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脱节,来自于房价泡沫。在最近两三年楼市股市积聚泡沫的过程中,不少人鼓吹歌颂,一些颇有名望和影响力的人士也经常就房价和股价问题发表极不负责任的言论,一些证券分析师为了得到高额奖金,也发表大量的欺骗性报告和言论,推动泡沫膨胀。
对于正在高速成长的中国经济体来说,泡沫破裂或许只会导致至多两三年的经济低迷,尚不至于演化成长期萧条,而一旦日后中国经济体趋于成熟,泡沫破裂的后果很可能就是“中风”,而不是“皮外伤”了。因此,我国一定要从美国次贷“风暴”和自身近两三年股市楼市的泡沫中吸取教训,防止悲剧重演。
其次,应该动态地检讨住房政策体系。各国现有的住房政策似乎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比如香港的廉租房体制就曾遇到过“八万三风波”;即便是在新加坡运行得比较成功的公积金制度和保障房体系在移植到中国后也是问题多多;而美国一向以“两房”作为住房金融的核心,2003年布什政府又大举推动少数族裔购买住房,并从金融政策方面给予支持,没想到最终却酿成了一轮巨大的次贷危机。
这些例子说明,住房体制天然具有复杂性,要找到合身合体的好政策并非易事,因此,对于正在构建多层次住房体系的中国来说,应该认识到这种复杂性,经常进行检讨和动态改进,方能减少试错成本。(摘自2008年9月9日《证券时报》)
两房
――美国金融界的“支柱”
美国作为世界经济强国,金融业发展和贸易行业的发展更是遥遥领先,进一步证明了马太效应的科学性。从商品的结构来分析,倘若一个国家的金融行业越发达,从而对该国的技术密集型企业和贸易的发展越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这样就可以生产出充足的产品;然而对于那些金融行业较落后的国家,对该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贸易的发展具有很强的优势。显而易见,金融行业的发展可以有效地促进该国贸易结构的优化升级,以便完善出口贸易结构。近年来,随着我国不断加强金融市场的开放,社会经济得到了显著发展,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我国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
美国在2008年由于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危机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了严重影响,信贷危机由美国扩展到了全球很多国家。当时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华盛顿互惠银行倒闭、美林银行被贱卖等等,从而向我们证实了金融危机的危害性。随后美国的次贷危机对世界上国际贸易的发展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加大了世界经济的衰退。由于美国很多银行濒临倒闭,在经济一体化的现状下,国际贸易的结算也不能够独善其身。美国经济地位的变化严重影响到了世界各国之间的贸易关系。
一般而言,国际贸易风险、国际结算以及国际贸易融资都是国际贸易金融服务的范畴内。通常,国际贸易的金融服务不但能够促进国际贸易业务的发展,而且可以有效地降低企业之间的融资成本,与之相伴随的风险和损失也大大降低,从而就有效地提高了该国贸易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738(2011)12-0156-01
摘要:次贷危机的爆发是美国的经济周期发展的必然结果。次贷危机的深入发展,不但使中国金融机构投资及国家外汇资产更多地暴露在风险之下,而且会进一步影响中国的出口、增加中国通货膨胀和人民币升值压力、压缩中国货币政策操作空间。对于正处于经济繁盛期的我国来说,这一场危机为我们敲响了居安思危的警钟,应从中找出有益于我国的启示。
关键词:次贷危机;金融危机;经济影响
美国次贷危机又称次级房贷危机,也译为次债危机。它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风暴。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美国“次贷危机”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2007年8月开始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次贷危机目前已经成为国际上的一个热点问题。
这次美国金融危机最直观的现象就是美国的贝尔斯登、美国“两房”、美林、雷曼兄弟、AIG(美国国际集团)等大型金融机构相继陷入资金链断裂危机,而被政府接管,或被收购,或宣布破产保护。在此基础上引发了以华尔街为中心的金融恐慌;进而导致全球性信心动摇、金融恐慌。在这个过程中,由于金融恐慌导致的信用收缩,也开始使欧洲少数金融机构和部分发展中国家金融吃紧。期间,在美国联邦政府斥资7000亿美元开展救援金融机构之后不久,欧共体国家也宣布斥资万亿欧元帮助本区域金融机构度过危机。但是,在各方面认识混乱和市场处于信心下降进行式的时候,这种空前的大救援不仅没有提振市场人气,反而进一步加剧了恐慌心理,因此,金融市场危机状况日甚。受其影响,从2008年10月开始,持续多年的国际大宗商品期货市场牛市急转直下,价格狂跌不止。以至于外国人称现在的国际金融界是“哀鸿遍野”!
这场危机无疑给国内相关经济部门带来了不少启示。在金融创新、房贷市场发展和金融监管等方面―――美国次贷风波爆发以来,无论从全球资本市场的波动还是美国实体经济的变化来看,次贷之殇在美国乃至全球范围内都不容小觑。对于中国来说,这场风波为我们敲响了居安思危的警钟。
第一,次贷危机主要影响我国出口。
次贷危机引起美国经济及全球经济增长的放缓,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容忽视,而这其中最主要是对出口的影响。
在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出口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从经济总量上看,出口在GDP中的比重不断升高,2006年超过1/3,2007年虽然增速有所回落,仍增长了25.7%。从就业上看,外贸领域企业的就业人数超过8000万人,其中,加工贸易领域就业近4000万人。 由于外贸对目前中国经济增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美国又是中国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之一,因而美国经济放缓和全球信贷紧缩,将使我国整体外部环境趋紧。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国经济增长存在较大的下行风险,消费者信心快速下滑。尽管中国出口结构的升级和出口市场的多元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美国需求变化对出口的影响,但事实上,中国出口增速从未与美国经济增长脱节。只要美国经济出现衰退,中国出口就有可能明显放缓。美国次贷危机造成我国出口增长下降,2007年经济的数据也显示,我国月度出口增长率已从2007年2月的51.6%下降至12月的21.7%。因此,次贷危机可能会对我国未来的出口产生不利的影响,而对出口的影响一方面会直接作用于我国的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会通过减少出口导向型企业的投资需求而最终作用于整个宏观经济。
其次,我国将面临经济增长趋缓和严峻就业形势的双重压力。
截止到2008年12月,我国CPI已连续两个月低于4% ,分别为10月4.0% ,11月2.4% ,而PPI为10月3.2% ,11月2% ,经济形势非常严峻,第三季度的GDP增长率只有9% ,11月份的工业企业的利润率只有4.9%,实体经济尤其是工业面临巨大压力。而大量的中小型加工企业的倒闭,也加剧了失业的严峻形势,现在我们国家头等的经济大事就是保增长,促就业。
最后,次贷危机将加大我国的汇率风险和资本市场风险。
为应对次贷危机造成的负面影响,美国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弱势美元的汇率政策。美元大幅贬值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汇率风险。2008年中国的外汇储备已经从超过1.9万亿美元减少到1.89万亿美元,美元贬值10%―20%的存量损失是非常巨大的。在发达国家经济放缓、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美元持续贬值和人民币升值预期不变的情况下,国际资本加速流向我国寻找避风港,将加剧我国资本市场的风险
关键词:金融;脆弱性;系统性金融风险
一、四种基本均衡与四大金融危机
所谓系统性金融风险是一种全局体系的风险因素,相对于的是一种局部性风险。系统性金融风险是一种危害性较大的金融风险,其破坏性极强,极易导致金融危机的发生,是一种威胁国家经济安全的关键因素。一般来说,金融体系的稳定是建立在一定均衡的基础上。这种均衡体现在四个方面:货币供求方面的均衡、资金借贷方面的均衡、资本市场方面的均衡和国际收支方面的均衡。其中货币供求方面的均衡体现在币值稳定上;资金借贷方面的均衡体现在信用关系的稳定上;资本市场方面的均衡体现在金融资产价格的稳定上;而国际收支方面的均衡体现在汇价和国际资金流动的稳定上。如果这四种均衡被破坏,就会导致不同规模、不同程度的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根据其表现形式不同也可以分为四种:货币型金融危机、银行型金融危机、资本市场型金融危机、债务型金融危机。货币型金融危机是由货币贬值引发的金融危机,由于货币的贬值,导致外汇储备短缺,金融资本向国外转移,固定汇率体制被破坏,发生通货膨胀。银行型金融危机是由银行业自身出现亏损引发的金融危机,在银行体系中出现10%以上坏账,导致部分银行濒临破产开始倒闭,从而影响到整个银行体系的稳定。资本市场型金融危机是由于资本市场的崩溃所导致的金融危机,例如股市或楼市出现价格的暴跌。债务型金融危机是由无力偿还外债而引发的金融危机。
二、中国金融体系脆弱性主要表现
笔者上面分析了四类金融危机,那么我国现在的经济体制下,能否引发金融危机的发生?下面就分析一下我国潜在的金融危机。
(一)我国潜在货币危机
从我国现今的实际汇率上看,人民币一直存在一定空间的升值压力。而且通过与美国的对比,发现我国现今的通货膨胀率还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从经常账户上看,我国一直维持贸易顺差,因此经常账户保持盈余,说明国家具有一定抵抗风险的能力。从资本和金融账户上看,因为从2005年开始我国放缓了对外国投资资金的吸收速度,因此外债资本流入中短期外债比重不断攀升,所以应该引起对这一方面的高度重视,以防引发短期投机资金带来的系统性金融风险。从外汇储备上看,我国外汇储备很充裕,是现今世界上外汇储备最大的国家,这是我国一种金融保险的方式。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现阶段不会爆发货币危机。
(二)我国潜在资本市场危机
在资本市场发生危机的关键原因是投资者的投资信心,随着我国证券市场逐渐的规范化,上市公司的质量也得到了保证,证券市场投资环境不断完善,投资者的信心在不断提高。因此,我国证券市场应该在不断上升中,向“牛市”进发。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现阶段也不会爆发资本市场危机。
(三)我国潜在债务危机
我国现在的对外债务一直保持在安全的状态下,连续7年我国外债负担率、外债偿债率和外债债务率均低于国际警戒线。但近几年,我国对外债务的结构也在不断的变化,短期外债比例从2003年开始超出25%的国际警戒线。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要,但我国现今发生债务危机的可能性也很小。
(四)我国潜在银行危机
我国现在的系统性金融风险中最不安全的因素在银行业,是最需要关注和预防的。第一,我国现在银行体系中的不良资产率仍有可能反弹。虽然政府一直在干预银行的不良贷款情况,而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每年降低不良贷款2-3个百分点,,到2005年不良贷款率降到8.6%。但是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随着贷款力度的加大,不良贷款也会随之加大,因此在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下,会出现银行不良资产的新的高峰。第二,我国银行业的资本缺口仍旧巨大。虽然银行业股份制改革解决了一定程度上的资本充足问题,但资本不足一直是我国银行业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据有关估计,国内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要达标的话需要补充1·7万亿元。第三,我国银行业整体盈利能力依然偏弱。银行的盈利主要来源于存贷款利率之间的差额,我国商业银行的利润80%以上来源于此,其他收入只占19%左右。而在国外银行的盈余中其他收入占到35%以上。第四,政府解决银行危机的成本较高。从近几年国家解决银行危机的方式上看,基本上就是国家出资解决问题,政府掏腰包买单,可以输国家为解决银行业的金融危机承担了高额的成本。
三、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全面管理对策
(一)加强金融监管
从世界各国发展态势上看,金融监管正在发生质的变化,从分业监管向混业监管发展,从机构监管向功能监管发展。因此,我国应该设立专门的监管机构进行金融业的全面监管。我国可以考虑参照美国联邦金融机构检查委员会模式,成立一个专门的领导机构———国家金融协调发展与风险管理委员会,协调金融行业的风险管理,弥补现有金融监管的不足与缺陷。
(二)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人职能
现在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是把中央银行作为最后的贷款人来维护金融稳定,我国一般是由中央银行通过提供再贷款的方式,救助陷入流动性危机的银行。中国人民银行作为我国的中央银行,在救助危机银行机构时,先后多次履行了最后贷款人职责。
(三)建立与健全投资者保护制度
通过国际上先进经验可以看出,建立一些相关的投资人保护制度对系统性金融风险可以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一般来说可以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完善证券投资者风险补偿制度、建立寿险投保者风险补偿制度等等,来有效的预防投资者的投资风险,从而催动投资者的投资信心。
参考文献
1.苏锐.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思考[J].现代经济2008.(8):25-27.
2.马宇等.美国次级债危机影响为何如此之大[J].经济学家2008.(3):92-98.
关键词:金融;脆弱性;系统性金融风险
一、四种基本均衡与四大金融危机
所谓系统性金融风险是一种全局体系的风险因素,相对于的是一种局部性风险。系统性金融风险是一种危害性较大的金融风险,其破坏性极强,极易导致金融危机的发生,是一种威胁国家经济安全的关键因素。一般来说,金融体系的稳定是建立在一定均衡的基础上。这种均衡体现在四个方面:货币供求方面的均衡、资金借贷方面的均衡、资本市场方面的均衡和国际收支方面的均衡。其中货币供求方面的均衡体现在币值稳定上;资金借贷方面的均衡体现在信用关系的稳定上;资本市场方面的均衡体现在金融资产价格的稳定上;而国际收支方面的均衡体现在汇价和国际资金流动的稳定上。如果这四种均衡被破坏,就会导致不同规模、不同程度的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根据其表现形式不同也可以分为四种:货币型金融危机、银行型金融危机、资本市场型金融危机、债务型金融危机。货币型金融危机是由货币贬值引发的金融危机,由于货币的贬值,导致外汇储备短缺,金融资本向国外转移,固定汇率体制被破坏,发生通货膨胀。银行型金融危机是由银行业自身出现亏损引发的金融危机,在银行体系中出现10%以上坏账,导致部分银行濒临破产开始倒闭,从而影响到整个银行体系的稳定。资本市场型金融危机是由于资本市场的崩溃所导致的金融危机,例如股市或楼市出现价格的暴跌。债务型金融危机是由无力偿还外债而引发的金融危机。
二、中国金融体系脆弱性主要表现
笔者上面分析了四类金融危机,那么我国现在的经济体制下,能否引发金融危机的发生?下面就分析一下我国潜在的金融危机。
(一)我国潜在货币危机
从我国现今的实际汇率上看,人民币一直存在一定空间的升值压力。而且通过与美国的对比,发现我国现今的通货膨胀率还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从经常账户上看,我国一直维持贸易顺差,因此经常账户保持盈余,说明国家具有一定抵抗风险的能力。从资本和金融账户上看,因为从2005年开始我国放缓了对外国投资资金的吸收速度,因此外债资本流入中短期外债比重不断攀升,所以应该引起对这一方面的高度重视,以防引发短期投机资金带来的系统性金融风险。从外汇储备上看,我国外汇储备很充裕,是现今世界上外汇储备最大的国家,这是我国一种金融保险的方式。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现阶段不会爆发货币危机。
(二)我国潜在资本市场危机
在资本市场发生危机的关键原因是投资者的投资信心,随着我国证券市场逐渐的规范化,上市公司的质量也得到了保证,证券市场投资环境不断完善,投资者的信心在不断提高。因此,我国证券市场应该在不断上升中,向“牛市”进发。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现阶段也不会爆发资本市场危机。
(三)我国潜在债务危机
我国现在的对外债务一直保持在安全的状态下,连续7年我国外债负担率、外债偿债率和外债债务率均低于国际警戒线。但近几年,我国对外债务的结构也在不断的变化,短期外债比例从2003年开始超出25%的国际警戒线。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要,但我国现今发生债务危机的可能性也很小。
(四)我国潜在银行危机
我国现在的系统性金融风险中最不安全的因素在银行业,是最需要关注和预防的。第一,我国现在银行体系中的不良资产率仍有可能反弹。虽然政府一直在干预银行的不良贷款情况,而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每年降低不良贷款2-3个百分点,,到2005年不良贷款率降到8.6%。但是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随着贷款力度的加大,不良贷款也会随之加大,因此在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下,会出现银行不良资产的新的高峰。第二,我国银行业的资本缺口仍旧巨大。虽然银行业股份制改革解决了一定程度上的资本充足问题,但资本不足一直是我国银行业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据有关估计,国内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要达标的话需要补充1·7万亿元。第三,我国银行业整体盈利能力依然偏弱。银行的盈利主要来源于存贷款利率之间的差额,我国商业银行的利润80%以上来源于此,其他收入只占19%左右。而在国外银行的盈余中其他收入占到35%以上。第四,政府解决银行危机的成本较高。从近几年国家解决>!
三、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全面管理对策
(一)加强金融监管
从世界各国发展态势上看,金融监管正在发生质的变化,从分业监管向混业监管发展,从机构监管向功能监管发展。因此,我国应该设立专门的监管机构进行金融业的全面监管。我国可以考虑参照美国联邦金融机构检查委员会模式,成立一个专门的领导机构———国家金融协调发展与风险管理委员会,协调金融行业的风险管理,弥补现有金融监管的不足与缺陷。
(二)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人职能
现在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是把中央银行作为最后的贷款人来维护金融稳定,我国一般是由中央银行通过提供再贷款的方式,救助陷入流动性危机的银行。中国人民银行作为我国的中央银行,在救助危机银行机构时,先后多次履行了最后贷款人职责。
(三)建立与健全投资者保护制度
通过国际上先进经验可以看出,建立一些相关的投资人保护制度对系统性金融风险可以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一般来说可以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完善证券投资者风险补偿制度、建立寿险投保者风险补偿制度等等,来有效的预防投资者的投资风险,从而催动投资者的投资信心。
参考文献:
苏锐.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思考[J].现代经济2008.(8):25-27.
2.马宇等.美国次级债危机影响为何如此之大[J].经济学家2008.(3):92-98.
关键词:金融风险 难点问题 对策
“华尔街怎么会变得如此糟糕?”这是本次金融危机中无数投资者在盘点亏损时都不禁要问的问题。即使是风险管理水平一流的金融机构,也避免不了出现了巨额亏损,这些残酷的事实又再一次证明了金融业是一个经营风险的行业。那么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到底有哪些理论和方法上的不足让我们节节败退呢?我们来简单的探讨一下。
一、金融风险管理面临的主要难点问题
现在,在金融风险管理领域上面临的风险很多,例如:道德危险、政府监管、投资行为的群体效应和信息透明度等。下面结合这次全球经济危机介绍几点主要因素。
1、存在道德危险
它是金融体系中系统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所谓道德危险是指投资者在其所承担的风险被转嫁的前提下,为追求个体利益而进行的高风险投资行为。这种行为是把风险由某个体转向其他个体,是对社会整体风险的再分配,并不能减少社会整体所承受的风险。
规模大、专业性强的银行、保险公司和投资公司等是金融体系中的主要投资者。它们在社会经济方面起着关键性的联系作用,一旦破产其危害性相当大。例如一家大银行破产会引发许多公司出现财务危机,造成连锁反应,破坏整个经济系统的稳定。为了避免时局扩大政府要出面,以各种形式承担投资者的一部分风险,对投资者的债务提供信用担保、甚至主动承担其部分债务,这样投资者的风险部分转嫁给了政府。这种风险转嫁对投资者投资行为的影响表现为道德危险。对于投资者,如果赢了是自己的,输了是别人的,那么他就会进行高风险的投资,以牟取高收益。
道德风险的危害性我们不难看出在于风险转嫁,使投资者倾向于投资高风险的项目,使社会整体的投资风险增大。而这里政府作为风险的主要被转嫁者,一旦超出能承受的范围,容易导致信用危机。当风险从经济层面上升到政治层面,就会爆发金融危机。
2、政府监管力度不够
金融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没有国家经济安全,也就没有国家安全。因此,各个国家几乎无一例外地将金融安全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因此,建立灵敏高效的金融风险预警系统,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保证。例如对金融秩序的维护、对资金流向的监视、进行分业管理和对金融风险的监控。但是,政府监管也有弊端:一是管住了不该管的,妨碍了金融业的健康发展:二是该管的没有管好,即监管力度不够,效果不佳。对于发展中国家,第二个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和紧迫。政府监管实施起来不但有弊端而且有难度,因此,政府监管一直是现代金融风险管理的薄弱环节。
3、信息透明度低
发展中国家由于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信息的透明程度很低,现代金融风险管理手段发挥作用效果不是很理想。信息透明度低会使投资者无法对投资风险作出准确判断,影响投资决策。从国家角度讲,政府对市场运作的真实情况无法准确掌握,从而无法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化解已积累的风险。
4、投资行为的群体效应差
在金融市场上投资行为的群体效应主要表现在投资者对预期高收益项目的“一拥而上”和“一哄而散”。这种状况在股市交易中十分常见。在股市上,投资者在同一时间买卖相同股票,而不考虑自己所拥有的信息状况。这种行为在个体投资者以及机构投资者身上均有表现,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投资主体对市场不确定性的反映。当买卖压力超过市场所能提供的流动性时,则导致股价大幅波动,加剧市场运行的不确定性。群体投资效应的盲目性对金融系统的稳定会构成较大威胁。由于投资行为不是建立在对经济形势的理性分析之基础上,所以在市场效益预期较好时,资金会一拥而上,对某一行业造成投资过热。如果经济中出现泡沫,会有大量资金涌入房地产业和汽车贷款业,这两种产业很容易受市场供需的影相反,价格波动幅度很大,所以风险很高。一旦预期发生改变,投资者会纷纷抽逃资金,造成局势无法控制。
二、突破国内金融风险管理难点的对策探讨
1、关注国际局势
认真研究国际政治经济变化对世界经济乃至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在目前世界经济增长迅速放缓、金融危机加剧、发达经济体面对衰退的形势下,新兴经济体如果能够继续保持一定水平的增长,将成为世界经济新的支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依存程度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要以新的眼光看待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深入研究国际局势对我国经济所产生的影响,如亚洲金融危机和欧元的启动对我国经贸、金融、外汇储备等方面带来的影响,并及时制定应采取的对策。
2、保持国内政治经济稳定
国家政治经济的稳定,是维护金融市场稳定的重要因素。就投资者而言,政治、经济环境是否稳定,直接关系到他的投资回报。适度的经济增长速度,充足的外汇储备,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较小波动的利率、汇率,较低的通货膨胀率、失业率和社会犯罪率,无疑会使投资者对经济前景充满信心。稳定的政治经济基础,不仅是投资者增强信心和资本持续流入的基本条件,而且对金融市场的突变会发挥缓冲作用。
3、加强政府对金融的监管
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让我们看到,即使在美国这样市场机制相对发达的国家也不会没有危机的发生,而我们正在进入深化市场体制改革的历史新时期,具前瞻性的风险调控与监管极为重要。要求我们更加重视金融监管工作。要完善金融立法,建立和完善监管体系。严格金融执法,规范国内外投资者的经营行为,严厉查处违规经营,将害群之马逐出金融市场,维护公平的竞争秩序,保障投资者的利益和金融机构的安全运营,使我国的金融市场保持稳定和健康发展。
4、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交流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离不开中国。国家间进行广泛的合作与协调使各国间的经济联系加强和经济依赖程度加深。中国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将为世界各国提供广阔的市场和发展机遇。我们要按照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和中国的国情,继续加强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国际货币基金、亚太经合组织、国际货币基金、国际清算银行的合作,增强我国在国际经济金融事务中的地位,为我国创造一个有利的国际经济、金融环境。
5、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要彻底摆脱过去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外延扩张向内涵集约的转变。应对金融危机和全球失衡的调整,我国需要通过扩大内需、尤其是通过扩大消费来减少高额储蓄,进而减轻对投资和出口的依赖。要抑制虚拟经济的过份澎胀,挤掉经济增长中的“水分”,追求经济增长质量,使我国具备抵御金融风险的坚实物质基础。
6、道德危险的对策
我国目前对各种存款储蓄采用国家信用担保,即存款的安全性由政府负责,这一措施对于防止发生银行挤兑现象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时也滋生了一定的道德危险问题。对于这一问题,我们应加强对从业人员的职业教育,通过采用市场准人和经营许可证制度来规范从业机构的投资行为;另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国家信用体系,引入竞争机制,采用在媒体上曝光等方法对从业机构的投资行为进行监督。
7、投资的群体效应对策
如何将投资者从群体性投资拉回到理性投资的道路上来,信息的充分披露有助于这一问题的解决。当每个投资者都能根据有效的信息独立判断经济的走势,才能消除投资行为的盲目性;另外也可以发展各种形式的基金,将对股市不熟悉的投资者的资金吸引到基金中来,依靠基金的分散投资降低风险。
8、增加信息透明度
首先要树立一种观念让大家统一认识,无论是金融从业人员还是广大投资者都要建立信息公开化的思想,促使整个社会对信息公开化问题的关注;其次要采取强硬手段加大立法,走信息公开法制化、常规化道路;第三要加强执法力度,对于那些不公开、不及时公开、隐瞒或虚报信息的机构严惩不贷。
9、新时期应加快建立我国的金融风险预警系统
金融危机的破坏性是很大的,必须提早进行预防,而不是事后补救。我国加入WTO后,一方面,原有的金融风险将会逐步暴露出来,另一面外部环境也存在着许多威胁金融安全的因素。有鉴于我国在新的时期金融风险的生成机理,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并加快我国金融风险预警系统的建立。一要充分做好存款支付的准备工作,按规定交足准备金,留足备付头寸;二要建立多道防线,各金融单位要保持必要的资金流动性,立足自身解决支付问题。要层层建立金融风险防范准备金;三要层层签订风险防范责任制,实行风险防范分级负责,把风险防范和化解落到实处。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金融业逐步发展,特别是入世后,金融业与国际接轨的步伐进一步加快,我们应深刻认识金融全球化对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关注金融风险管理的主要难点问题,这将有利于我国防范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保障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宋逢明,对金融风险管理的几点认识国际金融研究,2001,(12)1
[2]徐卫中,论我国金融风险的成因与对策[J]经济经纬,2002,(5)
[3]王颖,等,我国金融风险防范的对策企业经济,2002,(6)
[4]李朝明,现代金融风险管理中若干难点问题;经济经纬;2004,02
【关键词】次级贷款 房地产贷款 危机
次级抵押贷款(简称“次贷”)是美国众多金融创新产品之一,主要指金融机构为信用分数低于620分、收入证明缺失和负债较重的人提供的住房贷款。在过去的几年间,次级抵押贷款在帮助低收入人群解决住房问题的同时,也使很多放贷机构获得了巨额利润。然而今天,它却造成了全球金融市场的震荡和投资者的恐慌。美国次贷危机引起了各方关注,其深刻教训足以让我国房地产贷款市场引以为戒。
一、警惕房地产过热的负面影响
房地产过热的直接表现是房价过度攀升,这是美国次贷危机的源头。20世纪90年代美国房价的年平均增幅不到3%,但自2001年1月起美联储连续13次的降息,吹大了房地产泡沫。然而,从2004年6月起,美联储又连续17次加息,最终导致泡沫破裂,次贷危机爆发。我国当前价格虚高的房产市场及相关的金融机构应该从中吸取如下的深刻教训。过快攀升的房价往往会使房贷的贷款人(商业银行)、借款人和投资者皆大欢喜,在评估抵押房产的价值时忽视风险,使房贷风险不断积聚。房地产不会永远高涨,一旦泡沫破灭就可能破坏整个经济系统的平稳运行,而持续的繁荣离不开对风险的控制和监管。商业银行应加强对抵押房产价值评估环节的控制,政府应重视对房屋估值机构的监管,恪守稳健原则,预防抵押房产价值的高估、甚至虚抬,这是控制房贷风险的关键。
二、商业银行应严格审核房贷条件,警惕贷款泛滥
自2003年以来,美国的一些抵押贷款机构在火热的房地产泡沫中,为了追逐高额利润,不惜降低贷款门槛,将抵押贷款推向那些不具备基本申请资格的群体。部分信用等级较低、收入不稳定、金融风险意识薄弱的购房者在利益的驱动下,也甘冒风险申请次级抵押贷款,期望房产升值带来的利润会远超次级抵押贷款的利息成本,甚至期望无本万利。这样,房地产市场泡沫和金融市场泡沫的互动,导致了次贷危机的进一步升级。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统计数据,自2003年以来我国房地产贷款的增长远远超过了人民币信贷年均14.8%以及名义GDP年均15.4%的增长速度。2002年末,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为6616亿元,到2007年末达到了1.8万亿元,年均增速22.2%;2002年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为8253亿元,到2007年末达到了3万亿元,年均增速29.4%。2007年末,这两项贷款余额已经达到4.8万亿元,在全国银行业信贷资产中的比重已经达到了18.3%,而在2002年末时仅占11.3%。可见,房地产业贷款业务对银行业发展的重要性日益提升,被我国商业银行视为低风险业务,目前仍在继续膨胀。利益的驱动也造成了银行间的恶性竞争,并出现了诸多风险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1、“假按揭”及虚假信用凸显道德风险。“假按揭”已成为个人住房贷款危害性最大的风险源。“假按揭”不以购房为目的,开发商以本单位职工或其他关系人冒充客户和购房人,通过虚假交易,套取银行贷款。据报道,2004年上海曾经发生过有人贷款7800万元,购买128套住房的重大违规贷款行为,就是通过虚假信用的方式操作的。
2、超支付能力贷款不断增加。按照银监会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指引,个人每月按揭贷款还款额不得超过个人家庭月可支配收入的50%。但实际上,国内居民及住房投资者在办理住房按揭贷款时,很多人不能满足这一基本标准。有人从单位或找他人随意开出假的工资收入证明。房产销售人员和银行信贷人员为提高房屋销售和贷款业绩,甚至明确告诉贷款者只要能开到证明就放款。用假的工资收入证明到银行进行按揭贷款,无疑埋藏了巨大的潜在风险。
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加紧个人信用体系建设,采取严格的房贷审核制度,加强对个人信贷资信的监管,重视对房贷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以及购房者的风险教育,警惕房贷泛滥,减少个人房贷市场安全隐患。
三、加强宏观经济运行的分析,高度关注宏观经济调控可能带来的风险
关键词:房地产泡沫 表现危害
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识码:A
中国房产市场自94年房产改制后,制度上使得配给制失效,转向市场化购买,特别是2003年中央将房地产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以来,房地产市场市场彻底被激活,大量的需求使得房价节节攀升,房价更是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虽然随后政府不断出台一系列的调控政策,仍遏制不住房价快速上涨的势头。房地产经济泡沫在我国慢慢积累,形势不容乐观。
房地产经济泡沫的表现。
(1)政策调控失控。据统计,十年来关于房产调控政策达43次。然而这43次调控政策竟对房价的上涨没起任何作用,广州2003年一手楼均价3888元/平方米,2012年14044元/平方米,涨幅261%;北京 2003年一手楼均价4456元/平方米,2012年20700元/平方米,涨幅365%;上海 2003年一手楼均价5118元/平方米, 2012年22595元/平方米, 涨幅341%;深圳 2003年一手楼均价5680元/平方米,2012年18900元/平方米,涨幅233%。
(2)房价与收入不匹配。国际上通用的房价收入比计算方式,是以住宅套价的中值除以家庭年收入的中值,合理的房价收入比取值为3-6。按此衡量,全国大部分城市的房价收入比都超过6倍,其中部分城市的比率甚至超过了20,特别是北京、上海、广州等地超过30。房价收入比过高作为我国楼市存在泡沫的一个依据理由是,房价最终要靠居民的支付能力来支撑,中国房地产市场不可能违背世界上其他国家通行法则。关于居民的隐性收入,很多城市在统计数据的处理当中已经考虑到了,而工资则是我国居民最主要的收入。如果考虑到我国居民收入巨大的两极分化,目前的高房价更加使得普通居民不堪重负。当然,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居民收入也在增长,但不能用未来可能的高收入来解释现在的高房价。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居民特别是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居民的收入会和发达国家差不多,那时出现高房价是合理的;但目前的高房价严重脱离目前居民的低收入,就是一种泡沫现象。
(3)房地产贷款超常规增长。今年1到9 月份,全国商品房销售金额5.4 万亿元,同比增长33.9%。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8.78 万亿元,同比增长28.7%。其中,国内贷款同比增长32.3%,个人按揭贷款增长45.8%,增速继续回落4.5 个百分点。今年前三季度主要金融机构累计新增个人住房贷款累计12492 亿元,占累计新增人民币贷款的17.2%。在当前贷款规模较为紧张的环境下,房地产贷款的超常规增长,反映了房地产经济的过热现象。
(4)商品房空置率居高不下。2012年北京市公安局人口管理总队的数据显示,北京已基本建成全市房屋标准地址数据库。据悉,该数据库共采集录入的房间量为1320.5万条,其中381.2万套空置,以此计算,北京空置房比例高达28.9%。
(5)房地产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过高。房地产价格不断上涨对GDP起到了明显的拉动作用,由房价上升带动了地产股的上升,地产股占股票总市值的10%,股票总市值约占GDP的80%,则房价对GDP影响在8%左右。地方政府也过度的依靠房地产经济,依靠出售土地和房产税作为地方收入的主要来源。
二、房地产泡沫的危害性。
(1)房地产光泡沫导致经济萧条。房地产市场“输出效应”的出现,不禁让人回想起20年前日本的状况。1985年到1990年,日本经过了5年的房价的疯狂上涨。到1991年左右,日本国内炒房人赚足钱之后,就开始向海外扩张。加上当时日元的升值,他们就到美国买房子,这甚至让美国人惊呼,日本人准备买下整个美国。但最后的结果众所周知,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经济经历了长期的萧条。
(2)房地产泡沫经济危害正常金融秩序。民间借贷危机、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高利贷崩盘……背后既与实业投资不景气、企业经营难以为继无法偿还借贷有关,也与当前融资极度困难有关,更与楼市繁荣带来的资金脱实向虚有关。可以说,房地产泡沫继续吹大,将意味着有更多社会资金从其他产业集聚到楼市,房价繁荣的背后,是越来越多的产业空心化危机,是越来越多的实业资金变身为投机“热钱”的过程。虽然房价涨了,地价也涨了,土地财政似乎有了保障;而且,房价涨了,房地产投资增加了,地方政府稳增长似乎也大可高枕无忧。但这些短暂的增长和短暂的收入,最后都将会以更长久的地方财政危机和经济减速为代价。没有实业支撑的经济终究是脆弱的、不可持续的。房地产泡沫继续吹大的更大危害在于,它将银行的房地产贷款置于高风险之中,银行贷款的不良率或将埋下超预期反弹的隐患。一旦经济不景气造成房地产金融泡沫破裂,银行信贷将首先面临大量坏账损失。而银行是金融的核心,银行出现问题,必然危害金融秩序的正常运行,,整个社会经济都会遭受严重影响,收入减少,失业增加,经济将会陷入衰退或萧条。2006年美国房地产泡沫破灭,2007年引发美国次贷危机,2008年终于点燃了美国金融危机,并迅速蔓延全球。三年后,欧洲债务危机爆发且演变成慢性经济病,目前仍在“重症监护室”观察。
(3)房地产泡沫会导致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失衡。过度的房地产投资和投机,会使社会上的相当大部分的资金涌向房地产业,令社会上大量的现金流集中于第二产业,使得第二产业的生产总值在GDP中比重加大,而第一、三产业却因为资金投入不足,在GDP中占有的比重降低,也就是说三大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失衡。众所周知,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第三产业所占比重通常是最高的,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支柱产业,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是国际经济增长的有力保证。但在中国,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本已较低,而现在第二产业因为房地产的带动,比重进一步加大,使得第三产业比重进一步压缩,这样失衡的产业结构是不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例如上世纪80年代90年度泡沫经济时期日本大企业的高额利润许多来源于土地投机和股票投机带来的营业外收益,结果放松了对本企业的经营和管理,造成企业素质的普遍下降。特别是电子产品类的企业创新,日本逐步的被韩国和中国赶超。
(4)进一步扩大贫富差距,并会引发社会问题。在房地产投资和投机日益盛行的大背景下,有能力买房满足住房需求之余,还有余力进行房地产投资或投机的人可以通过获取房屋交易中的溢价变得越来越富有;而一些没有能力购买房屋或是购房后没有多余资金进行房屋投资和投机的人,因为不能借助房屋的增值而获取额外资金,而且物价越来越高他们会变得越来越贫困,贫富差距的扩大会加剧社会矛盾和冲突之外。同时,房地产泡沫破灭后会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以香港为例,1997年房地产泡沫破灭后,以举报个案计算的犯罪率开始攀升,由1997年的每10万人有1,038宗,增加至2004年的1,299宗,增幅高达25.14%,直至2005年才开始同落。
(5)房地产经济泡沫也是腐败滋生的土壤。房地产泡沫带来的土地转让费用节节攀升,而政府做为土地转让的主要来源,是房地产商人重点行贿对象。近年来揪出的一些腐败案件,大都与房地产密切相关。一般来说管土地的官员富得最厉害。官员与开发商的勾结,主要是利益上的联系,即官员利用权力为开发商行便利,而开发商也相应的给出经济上的回报。例如河南省郑州市原副市长兼郑东新区管委会主任王庆海在土地出让和规划审批等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其涉案金额高达近2000万元。四川省成都市原政协副主席周学文利用职务便利,在土地出让、拆迁安置等方面为请托人谋取利益,收受贿赂折合人民币2200余万元。广东省江门市原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林崇中利用职务便利,多次主持召开会议,向某商人低价出让土地,从中收受港币65万元,造成土地收益流失高达940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