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08 10:17:1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一、医学生人文素质内涵
医学的本质在于对人的关怀,不仅要求医者具有广博的自然医学知识,还必须要从生理、心理、社会、经济等方面把患者视为一个整体,对患者做到尊重、诚信、同情和耐心。因此,对医学生的人文教育是不可或缺的。
医学是与人打交道的“人学”,这就要求医学院校在培养医学生时,更加注重人文素养教育。我们所说的人文素养,主要是指专业技能和理论之外的其他文化涵养和素质,“既要有对人的医疗权利、生命价值、健康利益、人生需求和人格尊严的关怀,又要培养医学生的爱国主义、民族认同感、职业品格、道德情操和创新精神”。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是一种多层面、全方位的综合教育,这种教育不是单一地增设某一类课程就能解决的,它应当是一种文化、精神的渗透,是一种由外而内潜移默化式的浸润教育。检验这种教育的效果,不是看学分高低,而是看医学生修养、人格的提高和升华与否,是看医学生的嘉言懿行是否由内而外地自然流露。
二、我国医学人文教育现状
我国医学生是从参加全国统一考试的高中毕业生中直接录取的,人文素养教育比较薄弱。我国现行的医学教育中大多专注于医学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而对那些与医学相关的执业能力普遍重视不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医务工作者医学人文知识的浅薄。由于人文文化不能直接产生成果,一段时间以来不被人们所重视。有人认为科学技术才是实学,而人文社会科学只是“空头理论”。正是由于这种观念的误导,致使一部分医学生排斥人文素质教育,忽视人文素质的提高。中国医学协会有一项调查显示:90%以上的医疗纠纷是由于医患沟通不当或不够所引发的,提示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刻不容缓。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医学教育者已逐渐认识到开展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国内一些高校建立了医学人文研究所,对医学课程体系整合也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在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护士规范化培训及医学继续教育中也逐渐渗入了医学人文教育的内容。但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受重视程度、教育的系统性和规范性等,还存在明显的不足。为此,医学院校教育者们提出了从树立意识、改革课程体系、探索专业课程中的人文教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途径来培养和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
三、提升医学教育新理念,将人文与医学精神并重
人文素质的形成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的,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最直接的目的是培养、塑造和弘扬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精神。探索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是时代赋予医学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交融。人文素质教育对医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医学教育要塑造医学生的科学精神,更要塑造医学生的人文精神。重视人文教育,培育医学生的人文精神,成为越来越紧迫的工作。从事医学工作的人在具备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的同时,还要具备人文精神和人文态度;医学教育在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是个系统工程,应贯穿于学习的始终,融入各门课程之中,深入到各个教学环节之中。
在传授知识中注意渗透医学人文教育,注重课堂中的人文互动。医学生在进入临床课程后,实践课和见习课增多,可充分利用和病人沟通采集病历的同时,引导学生尊重患者,关爱患者。同时进行医德教育,在讲授的基础上采用病历讨论法、情景模拟教学等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基于问题的学习(BPL)”等先进教学方法,把教学的主体――学生放在主要地位,让学生与教师探讨在临床中如何与患者沟通,在最大限度地保证临床诊断和治疗需求的前提下,为患者做出伤害和经济负担最小的临床决策,这种方式的人文教育可以让学生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记忆。在教学实践与见习课中,带领学生对患者诊断、治疗和护理的同时进行分析和讨论,实事求是地让学生感悟医学人文相关的临床决策,在教与学中渗透医学人文教育。
四、加强医学生人文教育的对策
1.营造浓郁的校园人文环境
良好的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氛围是实现医学生人文素质启迪和引导的重要形式。学校的校容校貌和人文环境,都能带给学生美的熏陶,是提升医学生素养的生动教材。正所谓“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蓬生麻中,不扶自直”,优良的校园文化可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学生的价值取向、思维特点和行为方式,振奋其精神,完善其人格。我校作为一所少数民族地区的医学院校,秉承“大医精诚”的校训,有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校风、学风、校训等。刚入校的大学生就要进行医学生誓言的宣誓,通过学校的校园网、宣传栏、广播电视等,加上丰富多彩的文化广场、人文讲座、职业道德讲堂、文化艺术节、志愿者服务等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多样的学生社团组织,打造一个高雅、快乐的校园。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2.提高医学生培养自己人文素质的意识
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校园的文化与教师的讲授是帮助医学生提高人文素质的推动力,只有自身增强学习,提高人文素质方面的意识,才能通过课堂上的学习,增加对人文知识的了解,主动弥补自己人文方面的不足,树立起关怀人、尊重人的意识和高尚的职业道德。
3.纳入学校的教育的课程体系
加强人文教育,首先要将其纳入学校教育的相关课程体系。从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战略高度出发,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素质课程教育体系,让学生接受比较完善的人文素质教育。例如,开设《艺术鉴赏》、《人际沟通》等人文修养与医护礼仪课程,引导学生思想升华,培养真善美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4.在专业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
《礼记》中说到“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不仅需要一支优秀的人文社科类教师队伍,还需要提高医学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的人文素质,这对医学生有重大影响。作为一名医学院校的教师,首先应加强自身的人文素养,充分认识和挖掘自己所授专业课程中潜在的人文内容和人文精神。教师不仅要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还要兼备浑厚的医学素养和人文素质,在医学课程中有意识地把人文知识有机地融入教学内容中;提倡终身学习的观念,加强自身的继续教育。
5.开展读书活动
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近年来,我校每年都进行相关的活动,今年为增强我校师生员工的学习能力,提高大家的综合素质和医学人文素养,结合当前开展的“中华经典诵读”和“我的中国梦”两项主题教育活动,举办以“传统书香润杏林,中国梦圆塑大医”为主题的“读书活动周”活动;举行了“中华经典诵读比赛”、“当医者变成患者”的读书征文比赛和师生座谈会;组织开展“中国梦――梦圆右医”的征文摄影大赛、主题宣讲活动、主题班会等系列活动。采取了新闻报道、横幅、板报等多种形式,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倡议全院师生多读书、读好书,引导师生与书为友,同大师对话,同历史对话,去了解优秀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并从中接受心灵的洗礼,获取前进的动力,汲取人生的智慧。
6.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大学生深入社会、深入生活。通过一系列的社会实践,让学生感受真的力量,体验善的高尚,领略美的魅力,把对人文知识体验内化,升华为人文精神。
7.培养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探索科学活动的灵魂和生命,医学要发展,就需要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医学生通过接受医学人文教育,了解和感受张仲景、华佗、孙思邈等医学先驱身上所体现的创新精神,激励他们不断进取,培养善于创新的能力。我们应该紧密联系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和医学生的特点,以人文素质培养为基础,职业道德教育为核心,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传统,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优秀成果。以人文素质教育为支持,促进医学生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协调发展,引导学生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科学与人文高度结合才能造就一名优秀的医学生,并使其日后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务工作者。
总之,只有加强以人为本,尊重生命的医学理念,注重医学院校人文教育和专业教育的相通相融,才能培养出“懂医术、修人文、有道德、能创新”的优秀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黄伦峰.论医学院校优化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系列研究(一)[J].语文学刊,2013(2).
[2]殷大奎.人文医学精神与医师职业责任[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9,22(2):3-6.
[3]罗海欧,晋献春,崔烨等.浅析西医院校《中医学基础》教学中医学人文渗透[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14):61-62.
人文素质包括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是一个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的,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是我国医学教育发展的趋势。实践证明:优秀的医学人才不仅需要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更需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否则就很难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要求。198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罗尔德•霍夫曼教授在谈他的人生经历时说:“一个人要想成为优秀的科学工作者,必须具备人文修养。因为,一个科学家只具备自然科学素质,就只能是一个‘残缺不全’的人。缺乏人文修养,很容易使人从简单的角度片面地看待世间的一切事务,使自己的事业很难成功,自己的人格也不可能完整。”未来社会的竞争,表面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对一个人而言,学习某种知识是重要的,培养某种才干也是重要的。但更为重要的是学会做人。
人才素质主要是由自然科学技术素质和人文社会科学素质构成,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医学教育只有与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并接受其社会价值导向,才能培养医学生关注现实、关爱生命、关怀平民的医学人文态度。医学发展的历史证明,没有良好而深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就不可能有医学的卓越成就。失去人文精神的医学至少会导致两个严重的后果:一是医学本身会朝着其目的相反的方向发展,从而变得越来越不关心人,二是人文医学发展的滞后会成为医学科学整体化趋势的瓶颈。只有向医学注入某种人文精神,让医学更关心人,对人注入更多的爱,医学才能走出自己的阴影,突出日益围困自己的围墙。当今医学科学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医学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互渗透,趋向融合。其实,医学的本质属性就包含着人文性,它是研究人并最终服务于人的科学。它与人的生命、健康、幸福、安危及社会文明进步密切相关,是多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高度综合的复合体。医学的发展也要求人文社会科学为自己的发展创造出和谐的人际环境和文化环境。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就越来越成为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
2医学生人文素质存在的不足
长期以来,我国的医学教育过分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教育而忽视人文素质教育,突出知识的积累,轻视能力培养。由于人文知识的缺乏,使部分医学生追求物质享受,只讲实惠,不讲精神。由于在社会历史、现实人生、医学史和人际关系方面缺乏系统的学习,导致部分医学生整体文化素养有所下降,性格孤僻,心胸狭窄,自控能力差。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医德修养等方面表现不佳。对待患者缺少同情心,表现得比年长的医生更加冷漠、无所谓和不负责任。医学研究的对象是人,职业的崇高性决定了医学生必须是一个人性丰满的大写的人。否则关爱人,抚慰人,尊重人,都会因人文素质的缺乏而化为空谈。
3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
现代医学教育主张在更高层次上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从生物学、社会学、心理学及人文学等诸多学科考察人类的健康和疾病,认识医学的功能和潜能,从而对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几十年来,我国的医科院校大多数是单独办学。在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中,人文社科课程短缺,专业课程繁重,使得医学生片面追求生物医学的知识、理论和技能,忽视了生物医学的伦理、社会和审美价值,严重制约了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这与国际医学教育是脱节的。国际上,高水平的医学院基本上都在综合性大学内,而一流的综合性大学都设有医学院。实践证明,一个只有自然科学而无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学校,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个专门的技术学校,而远非一所从事高等教育的大学。为与国际高等教育接轨,我国不少大学在原有文史哲和理工等学科的基础上,将医学纳入学校的发展目标中。同时,医学也看准综合大学的优势,也先后与综合大学合作办学或并入综合大学内,以培养高质量的医学人才。利用现有教育资源,采取医学院校与综合大学联合办学、合作办学或合并的方式,形成医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人文社会科学并存的全方位教育结构,可以弥补传统单科医学院校教育造成的医学生人文素质的短缺。
近年来,我国各地医科大学与其他综合大学的合并就是医学教育改革的良好开端。如新北大、新西安交大、新吉大等。值得关注的是,认为“一并就灵,一并就能创一流”的想法是不切合实际的。合并后的大学如何“进一步发展医学教育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有关研究表明,我国医学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学时大约占总学时的8%左右,而国外医学院校医学课程基本上是由自然科学、社会人文科学、医学三大类组成,其中人文医学类课程占总学时的比例,以美国、德国为多,达20%-25%,英国、日本约为10%-15%。对比来看我国医学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比例偏低。人文学科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建立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较强的思维能力方面功不可没,因此,医学教育要将人文素质教育和与之相对应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贯穿于全过程之中。在课程设置上,增设人文类选修课,如社会学、行为学、史学等,增加与医学交叉形式的边缘学科课程,如医学哲学、行为医学、医学逻辑学等,定期举办文理交叉渗透的专业讲座,逐步建立起系统的具有医学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体系。但要注意避免出现形式主义,如盲目追求人文社科类课程在总课程中的比例,课程讲授只是进行概念性介绍等。
因为人文素质教育决不是让学生记住几个历史事件、几本名著的名称,而是教育学生把一种科学方法、坚韧不拔的毅力、较高的文化陶冶内化于心中,外在表现为一种能力,一种人生的态度。要全面培养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质和完善的人格品质,使之成为既有竞争意识,又有协同合作精神;既具有专业技术能力,又能体现人文精神的医学人才。我国医学院教授人文社科的教师多数缺乏医文渗透的知识结构,或对医学知之不多,或对人文社科了解不深。师资队伍通常按照“两课”的模式配备。有的教师没有接受过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方面的系统学习,还有的教师缺少医学伦理及计算机应用方面的知识,教学过程中或忽略科学素质教育的内涵,或不重视人文素质教育。教师的知识结构、学历层次等不能很好地满足现代医学模式的要求。是否具备素质优良的人文社科类教师,是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因此,配备各方面的师资力量,拓展教师的视野,加强教师综合素质培养,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学校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引进和挖掘校内外人文素质教育人才,合理组建人文社科类教师队伍。对现有从事人文社科教学的教师,通过主讲导师制,外出进修,校内集体备课,跟班听课等途径提高其业务水平,以达到胜任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人的素质包括多个方面,有认知的,也有情感、态度等方面的,任何单一的教育都不可能达到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因此,在加强人文社科类课程建设的同时,要进行校园文化建设,融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于校园文化环境之中。
【关键词】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格、气质、修养等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素质[1]。临床工作中,合格的医师除了要具备精湛的医学知识和专业技能之外,人文素质也不可或缺。尤其是上世纪现代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医学-心理”模式的转化,以及国内日趋紧张的医患关系,对于我们医务工作者提出了更早层次的要求,这也更加凸显了新时期下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与紧迫性[2]。目前,人文素质教育在部分医学院校中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并且部分医学生不重视自身人文素质的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应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探讨。本文就新时期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缺失的现象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并提出了相应的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可行性措施。
1新时期强化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紧迫性
1.1特殊的职业属性对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要求
医学是以人类生命和健康为服务对象,其本质为“人性化的医疗”。“救死扶伤”是亘古不变的医学职业精神。人不仅具有生物学属性,而且具有社会学属性。医学相应的亦具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双重性。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S.E.Luria教授提出,“医学在本质上具有二重性,它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人文学,需要人文滋养”。医学不仅是针对病理生理的学科,更是关注人心理和生命意义的学科。所以对于一名优秀的医师而言,只有优秀的人文素质与过硬的专业素质相结合,我们的临床、科研工作才得以顺利高效的开展。医师特殊的职业属性决定了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至关重要的。Trudeau医师著名的墓志铭“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提醒我们,临床工作中,医务工作者要从生理和心理双方面去帮助患者,不仅具备高超精湛的专业技能,而且关怀和尊重患者的生命与健康、权利和需求、人格和尊严。
1.2现代医学模式转变对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要求
自从1977年美国Engel医生首次提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以来,现代医学模式逐渐由工具化的“生物-医学”模式发生了转变,并获得了业界广泛认可。现代医学模式认为患者不仅是单纯的生物个体,同时还是生活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具有不同心理学特点的个体。医师对患者的救治过程,不是一个单纯的“修理机器”的过程,而是一个医患互动的复杂过程,而这需要医务工作者的良好的人文素质为基础的。因此,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要求,医学生的专业培养必须融合于人文素质教育的大环境里进行。尽管如此,目前在我国的医学院校中不同程度的以生物医学模式为指导,部分医学教育者仍然抱有“重专业轻人文”的人才培养和教育观念。这样培养出来的医学人才往往是只见“病”不见“人”的“偏才”,明显落后于现代医学的需求。
1.3解决医患关系困境对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要求
当前我们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尤其是近年来国内暴力伤医、甚至暴力杀医事件层出不穷,引发了诸多社会关注和思考。日趋紧张的医患关系不仅影响到了医疗服务质量,而且严重威胁了临床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究其原因,医院的公益性、国家法律制度建设、医生的技术水平、患者的经济条件与人口素质、媒体的错误引导等等,是不可推托的深层次原因。但是,部分医护人员在医疗过程中道德水平低下与人文精神的缺乏,也是重要的诱发因素。诚然,解决医患矛盾主要依靠政府的“多管齐下”的医疗改革,但是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使其充分认识到临床工作中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对于避免或减少可能的医患纠纷,也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3]。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不仅能帮助医学生掌握与患者沟通的技巧[4],更能让医学生认识到“人性化医疗”的本质,对患者施以充分的爱心和耐心,并且能够理智和长远看待医患矛盾。只要这样,才能取得患者的理解、信任与支持,积极地配合医生的治疗,才能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总之,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至关重要。
1.4提升医学生综合能力对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要求
医学同时具有科学属性与社会属性。现代医学教育应该是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的综合教育,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现代多元化社会中,医学生应该在全面积淀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专注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实现“术业有专攻”。1988年的《爱丁堡宣言》指出:“医学教育的目标不是培养仅仅治疗某些疾病的医生,而是培养促进全人类健康的医生,同时他还应该成为专业的倾听者,仔细的观察者,敏锐的交谈者”[5]。这对于新时期的医生提出了更高要求,医生诊治工作不是简单的“治病救人”,而且同时是优秀的管理者、有深度的思想家、掌握社会科学和行为科学的学者。目前,部分医学生在繁重的医学课程的压力之下,在社会趋利的现实和实用至上的理念指导下,思想上不予重视人文素质的学习,自觉或不自觉放弃了人文精神的学习。部分医学生学习的动机是临床医生的“高社会地位、高经济收入”,认为一切学习,都是为了获得医师资格证书、掌握临床技能,缺乏对自我的高标准、严要求,这样的医生明显不能满足现代多元化社会对于医生的全方位人才的需求。医学生教育中,只有一手抓专业素质教育、一手抓人文素质教育,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才能培养出一名“通融识见、术业专攻”的合格的“白衣战士”。
2新时期强化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分析
2.1重视医学院校人文社科类课程建设
一直以来,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奉行的教育模式,是仅仅重视医学专业知识的教育,忽视人文素质教育。究其原因,社会发展阶段和前苏联大学教育体制的影响所致我国高等教育“重理清文”。再者,我国目前高中阶段的基础教育与大学本科教育并没有合理地衔接,尤其是人文素质教育方面显著欠缺。因此,医学院校应该重视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优化课程结构,在满足医学生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加大人文社科类课程的比例,以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医学事业接班人。
2.2注重对医学院教师人文素质的培养
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前提是重视对医学院教师人文素质的培养。医学院校往往专业氛围浓厚,但是部分人文类教师受重理轻文思想同化、学科信心不足,这也是目前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效果差的主要原因。“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只有高校教师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医学生人文精神贯穿于理论授课与实践教学的始终,才能有效地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另外,医学是一门实践学问。临床实习阶段的人文素质教育,会使医学生受益终生[6]。在医学生实习课程教学中,带教老师应该重视人文精神教育,注意增加医学生与患者的接触机会,培育学生关爱生命的情感。带教老师在临床授课及临床工作中表现出的“仁心仁术”,带教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医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自信的、积极的老师带给医学生是满满的正能量。
2.3引导医学生自身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视
引导医学生自身重视人文素质的提高是强化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因素。人文社会知识在塑造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虽然对于医学生而言,专业成绩和专业技能的高低是校内评优的关键考核指标与求职的重要评价,但是长远来看,未来职场乃至社会大众将会越来越看重医师的综合能力。医学生人文素质的缺失,不仅影响到其综合素质的提高,而且还不可避免地会进一步影响其职业技能的提升。因此,医学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引导医学生对于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视,以人文素质渗透入到医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当中。医学生应当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努力成长为关注时代、关爱生命,并且“博闻强识、术业专攻、妙手仁心”的人间大医。
2.4强化社会注重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积极引导
当前医患关系日趋紧张,部分媒体为吸引眼球而将注意力过多地集中于医患冲突的报道上,并且负面新闻屡见不鲜。这虽然刺激医学生意识到提高自身人文素质的重要性,但是负面的新闻报道不可避免的会给医学生带来巨大压力,使得原本不够成熟的医学生产生消极的甚至退缩情绪,反而容易不利于其人文素质的提升。如何充分利用媒体资源,对良好医患关系进行正面宣传,利用名医名家的榜样的无穷力量,激励医学生包括人文素质在内的综合素质的提升,则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社会媒体更应该利用舆论优势,创设提高全民族的人文素质的社会大环境,则更加有利于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塑造。综上所述,新时期下对于临床医师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相应的对于未来的医师-医学生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合格的医学生除了加强医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之外,强化人文素质的教育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尤其是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化以及国内日趋紧张的医患关系,更加凸显了新时期下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强化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需要社会、学校、教师,以及医学生自身的努力。只有重视医学院校人文社科类课程的设置;注重提升教师人文素质并强化临床实习中的人文教育;社会舆论积极引导,创设和谐的社会大环境;医学生重视自身人文素质的提升,才能真正解决医学技术先进而医学人文素质缺失的困境,而这对于将来更好的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乃至和谐社会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杨京华,刘泽英.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及对策[J].继续医学教育,2015,29(8):73-75.
[2]崔立谦,叶慧玲,余金龙,等.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并贯彻医学教育始终[J].继续医学教育,2009,23(4):22-24.
[3]王瑞涛.论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性和举措[J].继续医学教育,2014,28(7):110-112.
[4]刘志红.人文教育之于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35-36.
[5]李艳芬,马兆明.医学素质教育与人才全面发展[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3,10(2):42-43.
关键词 人文素质教育 教育体系 职业道德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Medical Students' Humanities Quality Educa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MU Ke
(College of Pharmacy, Xi`an Medical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021)
Abstract We analyze the importance for the conflicts between doctors and patients from the pattern of humanities education in all directions to paying attention to both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humane quality, and strengthen management of teaching internship, in order to find the way to cultivate the student of high skills and professional ethics efficiently.
Key words character building education in humanities; education system; professional ethics
分析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索有效可行的新理论、新方法,是一个迫切而现实的课题。由于医生职业的特殊性,我们的患者不仅希望给自己主治的医生医术精湛、经验丰富,更希望医生宅心仁厚、医德高尚。因为只有当医生的品德高尚、素质修养水平高,才会竭心尽力地为患者服务,才能将自己的医学技能充分发挥,给病人看好病,从生理、心理上去治愈患者、服务病人。但是往往在一些医学院校中,没有将人文素质教育摆在首位,更没有将其渗透到医学教育体系当中,因此很多学生在人文素质教育上有所缺失。这也为以后医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留下了巨大的隐患。近多年来,医患矛盾和纠纷频频发生,并且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善。究起原因,与医生人文素质的缺失有着密切的联系。①因此,我们不仅希望医学生能在学校或者实践中熟悉医学的各种知识和掌握精湛的医术,更希望学生培养自己高尚的医德、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从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关注病人的各层次的需求,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因此,在医学院校构建合理的人文素质教育体系是很有必要的,为社会提供合格的医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构建“全方位”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格局
人文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总体设计,多角度思考,坚持科学化、系统化原则,与实践相结合,构建全方位的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模式。根据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特点,其教育模式的基本架构至少应包括三个方面。②第一,加强课堂教学,因为课堂教学对医学生是最基本的人文素质教育途径,其作用直接关系到人文素质教育效果。改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存在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利用不充分等问题,将人文课程纳入医学各专业的教学计划,走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整合与渗透之路。第二,大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创造一个充满朝气、健康向上的氛围,优化育人环境,这样可以有效、保质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人生追求、价值取向、思想品德会在不知不觉中提高。③第三,积极进行自我反思。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一方面需要接受专业知识的灌输同时也接受价值观方面的信息,更重要的一方面是自己在成长中需要“反思”与“启悟”,只有当教育是两方面,从外因转为内因的时候,学生的人文素质才会得到提高和升华。
2 采取专业知识与人文素质融通并重的教育理念
医学生素质教育的核心主要包括两类,即医学专业素质和医学人文素质。医学专业素质包括医学科学知识和技能,医学人文素质是指以人为本,尊重人生价值的医学人文精神和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在我国的医学教育中,长期以来重视医学科学素质教育,忽视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而医学教育的目是将医学生培养成为能服务于社会的优秀医生。因此,医学教育必须遵循人道主义精神,不能将医学教育仅视为获取医学知识和技能的手段,进而为个人谋取名誉和经济利益,背离医学人文精神。④医学人文精神离不开医学科学精神,不具备医学科学知识和技能,谈何治病救人和人文关怀。因此,对医学生的教育和培养不可把专业素质与人文素质截然分开。值得注意的是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不只是形式上增加几门医学人文课程或增加人文教学课时,重要的是从骨子里对学生人文素质的修炼,培养学生高尚的医德。充分认识专业素质与人文素质并重,相辅相成的教育理念,才是现代医学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⑤
3 加强临床实习环节的人文素质教育
为了确保人文素质的提高,应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对教学医院进行质量监控,帮助教学医院逐步建立规范的教学保障机制,为社会输送优秀人才。应以人文素质教育为主线贯穿整个临床教学,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因此,根据这一原则,在临床实习阶段,首先选择带教老师时,应选派医德医风高尚的人进行带教,通过带教老师的一言一行来熏陶学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以老师为榜样,展现优良的医德医风,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其次,加强学生的日常管理,增加平时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因为老师与见习学生接触机会较多,感情上容易沟通,他们的言谈举止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具有决定性的先导作用。再次,对医学生的人文素质的考核要融入到学生平时的学习、生活、见习的过程中,全方位、多角度地考查学生,并且坚持与学生期末考核成绩相结合,纳入管理体系,每学期进行一次,特别是对临床见习学生,见习单位要每个科室对学生进行考评,结果记入临床见习档案。
本研究受研究水平、时间精力等原因的影响,缺乏更详尽的实践资料支持,缺乏进一步的实践检验,对于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还有待深入。培养一名政治坚定、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合格的医学大学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从业后作为一名医生的职业道德,进而影响到医患关系之间的矛盾。可以说医学生的医德医风教育是解决目前医患关系矛盾的根本。因此,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应引起医学教育界的高度重视。
注释
① 李红杰.韩国国民素质考察报告[M].广西人民出版社,1999.
② 刘鹏.浅谈现阶段高等学校教师素质[J].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04(2):24.
③ 胡涵锦等.人文社会医学教学:理论思考的深化及时间构建的探索――写在《关于加强高等医学院校人文社会科学教学与学科建设的建议》三周年[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6.27(4).
一、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
1.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医学教育目标的要求。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最终目的并不只是让人学会认识若干条自然规律或习得一两种技能,而是使人得到全面有效的发展,成为一个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学校的目的应该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仅仅用专业知识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们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忱的感情,那是最根本的。1999年国际医学教育研究会(IIME)制定了本科医学教育“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GMER)。GMER规范了世界各地院校培养的医学生都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即科学基本、临床技能、群体保健、职业价值与批判性思维、信息管理、沟通技能。可见,一个合格的医学人才,其基本素质应该得到全方位有效地发展,除了掌握知识和技能外,还要具备高尚的医德、积极的人生态度、高度的创造精神和能力、有社会责任感与合作精神、富有同情心和人道主义精神等等,这也是医学教育的目标要求。
2.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适应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21世纪,医学模式由传统的生物学模式转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这种新的医学模式要求医生从生物―心理―社会等各方面综合观察分析病人、疾病和健康人群,从不同的角度探索与解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共同问题,以及医学自身的问题。如现代社会的竞争加剧,工作压力的增大,生活方式改变等使得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精神障碍等成为人类健康新杀手。如果单纯从人的自然属性综合研究人的病因的发生、发展、变化,就很难完全了解、掌握疾病的动态发展。一个合格的医生,既要具备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和良好的服务艺术,又要善于从心理、社会、生物等方面因素综合观察和分析病人的情况。新的医学模式对医学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自然科学素质和人文科学素质要求。
3.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医学的本质要求。古人云,“医乃仁术”。医学不同于其他科学,它的研究对象和服务对象都是人。医学是人学,是社会科学。医生的职业是“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职业。它虽然具有极为鲜明的专业性与技术性,但作为一门人类生命的学科,与社会是密切联系的。因为在医学领域,无论是从健康、疾病的概念、临床决策的过程,还是从对患者的关怀,都蕴涵着深厚的人文关怀。
二、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面对着医学教育对人文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我国医学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还没有能够主动适应这种需要。主要表现在:
1.单科性医学院校限制人文学科的发展。单科性医学院校的办学模式,存在着过分强化专业意识、专业教育的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医学人才的全面发展。而绝大部分医学生在高中阶段主攻数理化,忽视人文社会科学,可以说他们的人文素质是“先天不足”,入学后又相对缺乏人文素质教育导致“后天发育不良”。由于“先天不足”加之“后天发育不良”,医学生的素质结构总体上存在着以下缺陷:
第一,理想信念比较淡薄,不愿意去追求崇高的信仰;第二,道德水准滑坡,特别是公德“缺钙”现象较严重。存在随地吐痰;吸烟;带手机上课却不开振动档;说粗话;在宿舍楼道上乱倒垃圾和污水;在自修教室、图书馆等公共场所聊天、吃零食;用书本占桌位等现象;第三,文化素养欠缺,对文史哲的基础知识知之甚少,不少学生连基本的语言表达能力都没过关。例如一些学生连最起码的请假条都写不好。第四,审美趣味低下。对高雅艺术不懂、不问、不感兴趣,对低俗文化、流行文化却津津乐道。第五,心理素质不佳。存在着人际交往障碍、情绪困惑、自我评价障碍等问题。有的学生稍受挫折,甚至会采取自杀的极端行为;第六,功利意识过强,关注经济效益。一些医学生把看病当成挣钱手段,将“医生”当成了“商人”,缺乏白求恩式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精神,还不能清醒地认识到做为一名医学生将要承担的社会责任;第七,社会适应力较差。“书生气”浓,不会问诊、不知道如何与患者沟通,缺乏解决复杂问题和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等。
2.受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现行的医学教育模式存在着形而上的“3个分离2个目中无人”现象。第1个“分离”是指医学与教育分离。“医学教育”本应是一个整体,而事实上并非如此。从师资素质上看,医学院校的师资大多只学过医学知识,而从未学过认知心理学等教育理论;从教学过程来看,教师大多只是“说书”,深入研究并运用教学方法的不多,课后关注学生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的不多。可见,“医学”与“教育”是相对分离的。第2个“分离”是指器官与人体分离。现在的教学模式只注重教学生“分拆”人体,却不注重教学生“重组”人体。比如,解剖学从系统上“分拆”了人体;内科学与外科学以是否“动刀子”区分了疾病;妇产科学从性别上“分拆”了人体与疾病;儿科学则从年龄上“分拆”了人体与疾病。本来,通过“分拆”来加深对人体和疾病的认识是必要的。问题在于,我们的教育往往到此为止,把拆散的“人体零件”扔给学生了事。而没有重视教育学生“重组”人体,在教学模式、过程上没有体现整体――局部――整体的完整过程,没有完成否定之否定的认识论过程。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养成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第3个“分离”是指专业与人文分离。从本质上是指没有在教学中贯彻现代医学模式的要求,口头上要学生树立新医学人文观,却没有体现在课程结构上。
所谓“2个目中无人”指的是医学教育过程和临床过程的“两个目中无人”:一是指老师在课堂上目中只有知识,而没有作为“人”的学生――没有把学生当作学习主体看待,没有完整的人格教育;二是指在上述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到临床上必然表现为眼里只有疾病,却没有“病人”,只会“看病”,不会“看人”。
三、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
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应着眼于帮助他们通过医学和人文知识的学习,克服医学与教育、器官与人体、专业与人文的分离,使学生理解疾病与健康,理解生命与人类,理解职业价值和人生意义,并且内化为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高尚道德情操和精神境界。具体的途径有:
1.构建新的医学教育模式。学校应组织有关人员,深入研究教育模式的创新问题,在课程体系改革与调整上突破、削减课程中不必要的重复内容,加强实践技能训练,加强医学前沿理论和人文选修课设置。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医学教育模式的改革,重视人文关怀。在构建新的医学教育模式上应追求科学内涵与专业素质的结合,人文教育与文化素质的养成,心理个性与社会责任的融合,创新精神与应变能力的培植。
2.完善医学人文课程。在完善医学人文课程中注意构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的课程,是“两课”、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美学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主要是培养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二层次的课程,是医学伦理学、医学社会学、医学心理学、医学史、卫生法学等,属于人文社会科学与医学交叉的边缘学科。主要是让医学生运用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方法,探讨与医学、医生职业、医疗卫生保健事业发展有关问题,关注生命与健康的价值。第三层次的课程,是生态与环境、社区卫生保健、卫生事业管理、人口学等综合课程。这个层次的课程就是将人文素质培养运用于医学实践中,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三个层次课程相互打通,拓展了医学生的人文知识结构,有助于医学生真正做到“精医术、懂人文”。
3.提升教师人文精神,用良善品性去感染学生。医科院校的大部分教师毕业于医科院校,同样缺乏相应的人文学科熏陶。如果在他们“为人师”后不加强学习,势必会造成他们只会“教书”不会“育人”和“见病不见人,治病不治心”的局面。特别是临床带教老师的医德医风,他们是不是以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和真心诚意的热忱、耐心细致的人文关怀去对待患者?他们是不是有收“红包”,接受“吃请”,乱开处方的现象,都会直接影响学生们的价值取向。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思想境界、学识修养、人格品质、言谈举止、教师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全的人格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灵魂。所以无论是公共课、基础医学课还是临床教师,都必须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以自己良善的品性,通过课堂内外的渗入,去影响和感染学生。
4.营造浓郁的校园人文环境。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校园内无处不在的文化氛围的熏陶。古代书院大多依山傍水,起到“借山光以悦人性,假湖水以静心情”,陶冶情操、完善人格作用。良好的校园文化品位能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有着催人奋进的激励作用和潜移默化地教育人、培养人的功能。比如说好的校训、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和班风,象一种无形的力量吸引、感染、塑造、鼓舞着医学生,激励着他们奋发向上;这种人文影响会逐渐根植于医学生心中,内化为他们的价值、理想和信念,会在医学生走向社会后成为一名医生时仍旧彰显其精神动力,特别是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会给予他们精神上的鼓舞和激励,牢记“精于医术,诚于品德”,向人间大医的奋斗目标迈进。
1.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先天不足”。与欧美国家的医学生选拔方式不同,我国的医学生生源几乎都是来源于参加高考的高中毕业生,而我国的中学教育因为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高中时期就过早的文理分科。造成从文理科生源比例上医学生以理科生居多,尤其是临床医学专业只对理科招生,造成大学生入校时艺术、文史、伦理等基础人文素养整体缺乏,直接导致学生在考入医学院校后偏重专业理论知识的积累,机械式的背读,缺少对史诗、名著、时事的兴趣,轻视对社会历史的研究,对现今政治的剖析了解,遗失了对现实人生和人际关系方面的认识。相关调查显示,大部分医学生对人文素养和人文服务知晓度甚低,完全没有听过的占41.1%和54.6%,仅听说过但完全不了解的人占55.6%和45.1%,这些数据充分体现出了医学生人文素养知识的匮乏[3]。2.医学生培养模式影响。长期以来,我国的医学高等教育侧重知识、技能的传授,是生物医学模式的体系,注重知识的完整性,但未将对人文知识、综合素质的教育列为重点[4]。医学院校注重医学生的专业知识教育而忽视了人文素质教育。在课程设置上,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比重过多,由于这些课缺乏生动性,显得枯燥乏味,学生大都“一心二用”。人文类课程门类少,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中关于政治教育的课程占据了较大比例,而社会经济类和历史文化类所占比例较小,同时人文教学缺乏连续性,绝大多数院校在入校时开设大学基础课,大二以后的辅修课程门类十分有限。不同院校间开设的课程各不相同,开设课程较多的有原上海医科大学,人文课程的学时数在医学教育的总学时中占到了17%~20%,国内院校的平均水平在7.54%左右。[5]3.独立院校校园文化薄弱。人文素养教育是需要长期培养、多方协作方可完成,良好的人文环境也是推进人文教育和提升人文素养的重要推力。一个大学校园要有自己的文化底蕴,需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努力。而独立院校作为一种中国特色的办学模式,成立于20世纪末,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办学资历浅、历史积累少等等原因,导致独立学院并没有足够的时间来积淀和形成自己特有的校园文化,难以让“三本”学生接受校园文化的熏陶,因而很难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形成助推力。4.“三本”学生自身原因。“三本”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大多本身基础知识稍显薄弱,或者在高考中发挥失利,或者志愿填写失误,因此独立学院学生与公办本科院校的一本、二本学生相比,存在文化功底较浅、接受能力差、学习目标不够明确、自卑感和依赖性较强等特征[6]。他们对于人文知识的接受比较被动,且接受能力有限,学生接受人文教育的机会少。尤其是医学类学生,专业课知识繁多,同时还要接受各种医学技能、实验操作的训练,完成基本的专业知识学习尚且吃力,人文知识的加强更加无从谈起。
二、医学生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人文素养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它影响着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影响人们的认知活动、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人文教育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它能够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以其独特的感染力,引领人们前进。1.人文素质教育是大学生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受“重理轻文”思想的影响,当前医学教育注重要求学生机械的复述书上所提到的知识经验,刻板的学习先辈的经验总结,尤其是在生物医学、技术医学、实用医学等观点的影响下,医学生的培养过分注重专业技艺化,强调各类化学检验和机械检查等方面的方法和能力的培养,使得医学生往往只是高级技术人员,而不是人格全面发展的个体。社会的发展包含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二者相辅相成,医学生的教育过程也应该包含知识技能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两个方面,这样培养出来的医学生才能具备独立健全的人格,才能胜任治病救人的职业要求。因此,人文素质教育对医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人文素质教育对医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起着促进作用。现代医患关系强调尊重病人,将医生诊治病人的过程,看做是一个双方交流互动的过程,是一种主体间交互的心理和社会过程。一位优秀的医生,首先要有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这样才能关怀和理解病人所处的情境,才能对病人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而不是用机械、淡漠的态度面对病患。医生如果不能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将病人看做鲜活的生命个体,就无法对病人的病痛产生同情,对病人的心情形成体会;医生如果没有浓厚的人文素养做依托,就无法与病人进行交流,无法给予病人人文关怀,专业技能的提高必然会受到限制。因此,优秀的医务工作者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熟练的临床技能,更为重要的是要有一颗“仁爱之心”。3.人文素质教育能够进一步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的和谐发展。近年来,医患纠纷不断,医生与病患之间的信任危机一触即发,这也反映了医生人文素养的提高迫在眉睫。因为在缺失人文素养的医生眼中,病人将变成“待修理的机器”,而不是具有知、情、意的鲜活生命。生命得不到应有的尊重,病人得不到预期的人文关怀,就会更加加深医患之间的误解,这也是造成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的根源之一。因此,新的医学生教育模式,应该更加注重引导医学生学习最新的文化成果,不仅学习先进的医疗知识和技术,也要不断加强人文素养教育。从维持病人自我尊重的人文精神出发,尊重病患,爱护伤者,真正做到医者仁心,重建患者对医者的信任体系。不断增进医患之间的有效沟通,形成机制,让医患之间有进一步了解的机会,从而不断缓和当前的医患矛盾,进而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的和谐发展。
三、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美比较;经验借鉴;疾病防治
[中图分类号] R05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6)31-0150-04
医学服务的对象是人,所以医学教育不应该是单纯的自然科学教育,还应该重视它的人文社会性和服务性。西方国家很早就很重视医学生的人文教育,旨在培养和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医学人文素养培养主要指通过人文知识的学习来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精神,使医生能将医德与医术很好的结合起来,达到对患者最大程度的人文关怀。医学人文教育自20 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20 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医学人文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在各医学院校陆续开展起来。但是,与美国先进的人文医学教育相比,我国的医学人文教育则显得比较落后。学习和借鉴美国的先进经验,有利于促进我国医学人文教育,缓解医患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1 中美两国医学生人文教育的比较
1.1 人文素质教育的基础
美国大部分医学院校的学生在入学前,就己经积累了较深厚的人文素质基础。首先,报考美国医学院的考生,一般已经在理工科大学学习了3~4 年,获得相应的工学或理学学士学位,再参加医学院入学考试,学习四年医学,授予 MD学位[1]。这样的学习背景保证了美国的医学生具备较好的以人文素养为主的综合素质。其次,美国医学生具有较高起点的人文素质也与其入学考试方式有关。比如美国大部分医学院校在录取学生的时候,不是只关注医学院校入学考试成绩,尤其关注学生在学士学位阶段的综合成绩、个人表现以及教授推荐。入学面试主要考察学生学医的动机、责任心和献身精神以及人际交往的行为和方式等内容,从而可以使主考官了解到申请者对医学的热爱程度、献身精神、学医动机、对他人的关心程度和在群体活动中的能力、忍耐力、自信心等。通过这样的考核方式录取的医学生一般都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基础。
与美国相比,我国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基础较为薄弱。首先,我国在校医学生是通过高考入学直接学医的,没有专门的医学院校入学考试及面试。这些学生从小学到高中一直接受应试教育,导致学生知识面相对较窄,人文底蕴不足。虽然我国现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但更多的只停留在口号上。其次,导致我国医学生人文素质先天不足的另一重要因素是我国学医的学生均是高中时的理科生。高中时期的文理分科导致理科学生不学习历史、地理等文科课程,导致理科生的人文素质普遍偏低。再次,我国普遍实行的是五年制医学本科教育模式,大学一入学就学习医学知识,相比美国通行的4+4年制的医学教育模式,中国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学时数明显偏少。
1.2 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
美国医学生的医学人文课程设置表现为纵向的序贯性,大部分人文课程开设于临床前期,临床教学后期也有少部分,人文教育延续到医学教学的全过程中。美国医学人文课程占总学时的比重也较高,达20%~25%[2],课程内容特别注重将社会发展紧密融入到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不断推陈出新,理论与现实密切联系是美国人文素质教育的显著特点。如将现行的医学热点问题中的精准医学、医患关系、生殖伦理问题等内容纳入人文教学中,进行讨论学习。另外,从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方面,美国高校医德教育非常强调与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并及时调整,使人才培养更符合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3]。
美国医学人文课程的交叉性和跨学科性很强,要求学生综合运用人文知识和医学知识去分析论每门课程的论题。如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开设的公共卫生基础课,主要由伦理学、流行病学与卫生保健课程三部分组成,使学生在学习掌握流行病学和伦理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提高他们对患者健康方面和卫生保健系统改革的兴趣[4]。课堂上采用课前阅读资料、自拟讲座、互动小组发言、反思写作与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教授的教学也是根据医学专业课程的教学进度,渗透、融汇在整个医学教育的全过程中。哈佛大学医学院在医学四年都开设“医生-病人关系”的人文课程[5]。一年级主要学习讨论医患关系的社会、伦理和心理的基本知识;二年级主要学习医患沟通的技巧;三、四年级则由医生结合临床实践与学生就此问题再做更深层次的研讨。
而我国医学生的人文课程学时比例偏少,据统计,大部分中国医学院校的人文社会类课程平均为总课时的8.85%,教学重点以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两课”内容为主要内容,大部分学校在前一年半开设[6]。人文社科课程一般分为三大类:政治、哲学类;社会、经济类;历史、文化类。教材和教学大纲全国统一,教学内容和方法注重考虑单门课程的理论性和系统性,很少有课程间的交叉融合。医学院校自主设置医学人文必修课的自主性较小。在后两年的临床实习教学阶段基本没有医学人文必修课[7],对于医学生的实用性不强,忽略了医德医风与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特点的长期性,不利于医德医风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可能导致医学人文课程仅停留在理论上,缺少与医学实践的融合。
1.3教学手段
美国医学院校的人文教育教学方法灵活多样,除了常规的课堂讲授外,尤其注重讨论式教学,还要求学生做专题讲座、写论文甚至参与教学等。美国的人文教育中也大量采用以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的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形式, 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材料,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课堂上和老师一块分析与解决问题。这样让学生充分的自由学习,教师在这里成为导学者。在此过程中,通过广泛地收集、整理及分析相关资料,提高思维能力及团队协作意识。
我国的医学人文教育仍采用以班级授课制为主的课堂讲授授课方式,教师主要为承担“两课”教育的教师。教学的手段也主要以教师上课满堂灌、学生上课记笔记为主,存在“考前背笔记,考后全忘记”的现象。很少的老师采用以社会医学为主要内容的讨论式教学,不重视学生上课的人文关怀,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的人文素质综合能力提高不快,而实践教学才是真正意义上σ窖生关怀人文品性的躬尝践履[8]。
1.4 师资条件
每门课均由 3~7名教师在美国医学院校的医学人文教学,一部分教师既是人文社会科学专家,又是医学专家。如在哈佛大学医学院医患关系课程的任课教师中,50%为内科医师,22%为精神科医师,19.5%为儿科医师,2.4%为外科医师[9]。
我国医学院校普遍存在重视医学专业教师的培养,而忽视对医学人文学科师资的培养,导致医学人文方面的师资力量较为薄弱,他们的专业背景主要为“两课”教育。同时,我国医学院校缺乏跨学科领域的教师,医学专业教师往往缺乏人文科学知识,忽视医学生沟通能力、思辨能力、道德品质人文关怀等方面的能力培养。而人文社会科学的老师的医学知识相对缺乏,讲授课时不能很好得将医学知识融入到社科教学中,降低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较差。这样就导致专业课老师在医学专业讲授时缺乏人文教育;人文课程教学时,又不能很好的运用医学案例,两边的老师不能将医学知识与人文内容融会贯通,学生感觉学习人文课程不能“学以致用”,成为制约医学生人文素质提高的因素之一。
1.5课程评估
美国医学人文教育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灵活多样,撰写心得论文、个人讲座、小组讨论成绩、参与教学研究考核等是他们的主要考核方式。采用口试、定性评价、开卷考试与能力测试相结合的方法更加能够反映学生对医学人文知识的掌握程度。合理多样的评价方式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具有良好的促进与监督作用。
近年来,我国医学院校通过精心组织的“两课”教学及适当人文选修课的开设,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医学人文教育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考核还是主要以期末笔试的成绩为主,考核方式单一,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考核的标准设计不科学,很难有效的评价人文教育的效果,也难以为以后改进教学方法积累经验。
2 美国医学人文教育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2.1重新认识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尽管在宣传上强调要更加重视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但事实上却常被边缘化。我国众多医学院校对人文素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还有些滞后,仍然采用较为落后的医学人文教育的管理和考核方式,严重地制约着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目前我国正在实行的“5+3”模式的医学教育综合改革,强调更加强化医学人文教育和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医学教育模式。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切实更新观念,必须将人文素质教育是医学教育的必然要求内化于心,大力推进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改革。科学精神教育追求的对客观真理的认识,其终极目标是求真求实。而人文精神体现的是“志在超威”,目的是对整个世界和人类的终极关怀,追求的是唯善唯美。医学教育应该是人文教育与自然科学教育的内在统一体,这样培养出来的医生才能真正体现出高尚的医德修养。
2.2 通过改革课程体系达到人文与医学实践的有效融合
2.2.1 建立人文课程比重加大的系统连贯性医学教育体系 由于高中理科生的人文素质先天不足,在大学时期更需要加强对人文课程的教育。各医学院校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将人文课程学习贯穿到医学教育的全过程中,适当加大人文课程的比例。在课程设置上,要兼顾人文、社会与医学,要充分考虑医德教育,开设一些既能掌握人文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又将医学热点问题融入到人文社会科学的教学中,从而达到课程少,但涉及面广、又与医学专业水融的目的。如设置中西医学史、近代医学的哲学基础、医学人类学、医患沟通概论、医疗社会学等[10]。这些课程可以分为必修课程、任选课程和限选课程来供学生选择。
2.2.2 建立实践性教育为特点的人文医学课程培养体系 医学人文课程的性质决定了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和实效性。除了专业学习外,开放型的人文社会实践基地对于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的提高也是必不可少的,让学生拓宽视野、接触并体验社会。国外很多医学院校已经在医学职业素养训练方面开发了很多优秀成熟的项目[11],如一二年级医学生到医院进行早期预见习,到社区福利院进行义工活动等,多数为通过学生向缺医的多元文化社区提供医学人文服务,使学生融入到医学人文教育实践中,值得国内学习借鉴。
重视临床实习阶段的人文素质教育。很多学生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了解不多,缺乏沟通方法, 对医患关系认识不深。有研究认为通过有效的沟通可以重塑良好的医患关系[12]。这个阶段的人文教育更能增加学生的真实感受,学生开始真正的与患者接触, 切身感受未来的工作环境和氛围。实习培训基地应该营造良好的医风环境去熏陶学生。实习医院应选派医术好、医德好、服务佳的医师承担带教任务, 教师以“身教”影响学生。
2.3 培养一批适应医学人文教育改革的师资队伍
加强医学专业教师的人文素养与提高人文课程教师的医学知识双管齐下。在医学专业课程教学方面,选拔德艺双馨的教师来承担教学任务,并定期参加人文课程的培训,鼓励参加医学人文社科方面的学术会议。医学院校应积极引进和培养同时兼备人文社会科学和医学背景的教师,增加人文教学与临床实践的有机联系。
医学院校要制定相应政策开展人文课程教师与医学专业教师相互听课制度,如专业课老师听伦理学和社会学方面的课程,人文教师听医学概论、医学心理学等专业课程,这样既能增长知识,又能达到交流授课技巧的目的,从而达到人文与医学教育的和谐交融,形成全员育人的大环境。
2.4 采取多样化的教育方法和教育过程
人文教育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实践应用能力。应该多采取启发式、发现式、情境教学及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中。多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确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与学关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学生的人文精神、个人道德素质和职业态度的培养要贯穿于t学教育的全部课程中,加大后期实践教学的人文教育。临床实践中培养学生与患者的换位思考,促进医学生更好地认识与反思其所从事的职业的人文性,培养他们的“仁术”与“仁德”。临床实践更能够让医学生感知“生命存在”的意义,从而培养他们生命化的思维方式[13],从生命的视域出发理解和关爱患者。
利用学生容易接受的网络载体形式开展有效的医学人文教育。建立专门的医学特色的校园网络平台,内容包括医学、社会学、伦理学、历史学等内容。在网上开展形式多样的医学与人文学知识竞赛。经常就社会热点的医患关系、伦理问题等开展在线讨论,引导同学们积极参与。在线播放一些医学人文方面的视频。另外,近几年“慕课”在人文社会课程教学中开始使用[14],可以将“慕课”教学手段引入医学人文教育中。采取多种数字媒体形式,来适应网络时代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教学的需要。
2.5 建立健全监督评估体系
应研究建立现实可行并能够量化的人文素质教育考核方法。建立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考核制、第二课堂实践活动考核制、人文竞赛认证书制等。在专业课教学质量的评估上适当结合人文素质教育评估,如解剖实验课程中对标本的尊重、动物实验课程中对动物的关爱作为考试成绩的一部分。临床实习期间考核与病人的交流沟通能力、对病人的关怀程度等。同时也要改革对专业教师的人文素质考核,老师要在医学教育实践中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通过潜移默化向学生传授对病人的关怀与沟通技巧。
2.6 营造浓厚的医学教育校园文化环境
无处不在的校园文化氛围能够长时间的影响学生,对医学生的文化熏陶具有重要意义,医学院的文化本身就改变了学生看待世界的方式[15]。在校园建筑上、宣传上都要考虑医学人文教育的特色。如建立医学名人广场、医学文化长廊等,宣传栏里多宣传医学人文的内容。校园电视台、广播台都播放医学人文教育的内容。通过这些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彰显全方位培养医学生的大环境。
3 结语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的医学人文教育应该实现医学人性化和生命化。通过比较中美两国医学人文教育的现状,从中发现我们医学教育的弊端和不足,从而改变之,适应目前正在进行的“5+3”临床教学改革。通过转变观念、重视医学人文教育、强化师资力量、人文教育贯穿医学教育全阶段、加强临床实践中的人文教育、充分利用发达的信息化手段和重视医学院校校园医学文化建设等诸多方面,将医学自然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效融合,培养出真正具有仁心仁术医德高尚的优秀医生。
[参考文献]
[1] 李筠萍. 中美八年制医学教育的比较与启示[J]. 当代教育论坛,2011,(2):8-10.
[2] 李治中,张桥. 高等医学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研究-以福建医科大学为例[J]. 宜春学院学报,2010,32(5):52-53.
[3] 袁力,张敬军. 中美高等医学院校医学生医德教育的比较及启示[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10):128-129.
[4] 王雁菊,刘春雨,曲必成,等. 中美医学人文课程内容和课程设置比较研究[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12),74-75.
[5] 曾贞. 国外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对我国医学类院校的影响[J]. 医学信息学,2010,23(6):1561-1562.
[6] 张俊. 当下高等医学人文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 医学与哲学,2011,32(8):64-66.
[7] 刘万路,赵世鸿. 地方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调查与思考[J]. 医学研究与教育,2010,27(5):105-107.
[8] 时统君. 悖离与重建:走向意义关怀的医学人文教育[J]. 医学与哲学,2015,36(2A):16-19.
[9] 肖琳,鲁晓擘,张跃新. 英国医学教育模式带给我们的启发[J]. 西北医学教育,2005,13(6):644,673.
[10] 赵书峰,滕志香,景学安,等. 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J].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5):130-132.
[11] 吴雪松,张雪,王,等. 追寻医学人文教育的生命力-哈尔滨医科大学医学人文课程改革与实践[J]. 医学与哲学, 2015,36(6A):12-15.
[12] 方木水,肖凤,刘丹,等. 我国医学人文教育的价值取向[J]. 医学与哲学,2014,35(3A):74-76.
[13] 操奇. 论医学人文教育的核心:科学的生命思维方式[J].医学与哲学,2015,36(4A):4-7.
[14] 史晓普,崔文香,程丽楠,崔香淑. “ 慕课”(MOOC)在医学人文教育中的应用[J]. 基础医学与临床,2016,36(3):424-426.
(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医学教育开展人文素质课程教育已有较多实践。美国将原来仅注重于就业能力培养转移到注重个人终身持续发展方面来,学生入学后首先接受即人文教育,其次才能研修专业课程;法国将人文科学教育融入自然科学、工程科学教育之中。职业院校在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培养教育的同时,还全方位拓展学生人文视野,教育内容涵盖公民教育、文化教育、智能教育等多个方面;韩国在教育目标中强调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精神,将高职院校伦理课程设定为个人伦理、社会伦理、国家伦理、伦理思想和统一课题等5个部分,培养强化学生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感、使命感。在课程设置上基础医学课、临床医学课、人文社科课各占1/3。充分认识到,在医学领域实践中,无论是从健康、疾病的概念、临床决策的过程,还是从对患者的关爱,都蕴涵着深厚的人文关怀。可见,国外高等医学教育呈现出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逐渐融合的态势。
(2)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的高等医学教育是以专业教育目标,着眼于专业技能的掌握,注重于业务素质的培养,从课程的设置、教学的安排来看,已不能适应培养现代化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需要。重视医学的基础知识达成,忽视人文社科知识修养,人文学科在课程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偏少。一些院校医学专业课程目标,仍着眼于传统生物医学模式下设置的课程,多以疾病为中心,较少关注人的心理、环境、人文关怀等方面的内容,课程设置单一、体系陈旧,大部分院校一直延用公共课、基础医学课、临床医学加实践技能课的“老三段”过时模式,存在着过分强化专业技能意识、专业教育的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医学人才的全面健康发展。
2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意义
(1)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医学教育目标的要求。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的最终目标,并不只是让学生掌握、认识、了解若干条自然规律、一两种专业技能,而是使学生得到全面、有效、健康的发展,成为一个完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
(2)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适应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
21世纪,医学模式由传统的生物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这种新的医学模式势必要求医生,从生物—心理—社会等各方面全方位,综合观察分析诊治疾患,从不同的角度探索、创新、解决人类生存、发展以及医学自身的问题。
(3)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医学的本质要求。
古人曰“盖医之为道,所以续斯人之命,而与天地生生之德不可一朝泯也”。医学不同于其他科学,它的研究、服务对象都是人。医学既是人学,又是社会科学。医生的职业是“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圣神职业。它虽然具有极为鲜明的专业性、技术性,但作为一门人类生命的学科,与社会是紧密联系的,“君子以厚德载物”,“医乃仁术”,积淀着深厚的人文关怀底蕴。
3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解决的关键问题
(1)寻找医学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之间的融合点。
任何学科思想的延续、发展绝不是孤立、封闭的,而是在时空融合交流中创新发展的。从精神层面的视角上看,医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是相容的、同一的,求真、求实、求精,“教以惠生、学以达仁”,既是人文教育的终极目标,也是医学教育的终极目标。医学人才的培养、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选择都要以此为目标来进行改革,努力使医学人文精神,成为沟通医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与未来生活的一条纽带。
(2)探明影响医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主要因素。
现代医学本身就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但由于种种原因,使从事医学专业的技术人员在思维理念及研究对象、方法等方面导致了科学与人文的盲目割裂。因此,要实现医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教育一体化的现代教育理念,关键的因素是医学院校的专业教师要以反思、批判的意识,努力改变过去那些相对狭隘、陈旧、分裂的思维模式,建立起适合医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渗透的教学模式。
(3)寻求破解医学院校人文教育尴尬处境的应对策略及可行路径
构建与医学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相匹配的人文教育科学体系,进一步促进医学生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升医学生综合素质,实现顺利就业,进而推动我国现代卫生职业教育快速发展。
(4)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要在“化”上下功夫。
人文课程开设的目的,不在于使学生选修了多少门课,而重在通过学习让医学生学会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养成良好的人文品格和精神。正如《学记》所说:“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返。”要求医学生内化价值,触类旁通,养成每时每刻都把患者的安危放在首位的良好品行。
4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的思路方法
(1)人文精神的培养要贯穿于整个医学教育的过程。
医学院校学生入学的几乎都是高中毕业,而高中学习阶段的教育是文理分科,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基础普遍较薄弱。因此,不仅要重视医学生前期人文素质的培养,重视医学生后期人文素质的养成,而且还要重视医学生实习阶段人文素质的内化。
(2)构建新的医学教育模式。
学校应组织各教学系部有关人员,深入探究医学教育模式的创新问题,在课程体系调整与改革上有所突破,删除课程中不必要的累赘、重复一些内容,加强专业实践技能训练,加强人文社科课程的开设。
(3)完善医学人文课程。
在完善医学人文课程中将人文素质培养运用于医学实践中,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拓展了医学生的人文知识结构,有助于医学生真正做到“精医术、懂人文”。
(4)提升教师人文精神,用良善品性去感染学生。
医学院校的大部分教师毕业于医学院校,同样欠缺人文学科熏陶,如果在为“人师”后不加强人文修养,势必会造成只会教书,不会育人。特别是临床带教老师的医德医风,会直接影响医学生们的价值取向。
(5)开展教学内容连续性、关联性、实用性的探索。
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在课程内容设置方面,人文社科课程与自然科学、医学、社会医学相互包容、相互渗透,呈现出融合、交叉性。伦理学、哲学、法学、医学与文学等课程,不应孤立地讲授,而应彼此融为一体紧密结合,推进医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
(6)营造浓郁的校园人文环境。
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校园文化氛围的熏陶。良好的校园文化品位能提升医学生的精神境界,有着催人奋进的激励作用,潜移默化地育人功能。这种人文影响会内化为价值、理想、信念、精神动力,特别是在遇到困难、挫折时会铭记“精于医术,诚于品德”。
5结语
关键词: 新形势 医学生 人文素质教育
努力把医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人民群众的健康守护者、卫生事业的推进者,是高等医学教育的根本任务。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旨在促使医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树立正确的医学价值观,增强对医学社会价值、道德价值的判断能力,以及对医学行为的抉择能力,确保医学科学技术更好地造福于人类。目前,高校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仍然落后于医学专业知识技能教育,理念上重视不够,依然把人文素质教育放在从属位置,实践上落实不到位,在课程设置、教师配备、教学方式和评价途径等方面达不到要求。因此,有必要对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进行更深入的探索。
一、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一)人文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现代大学诞生于西方中世纪,初始以教学为中心,课程以“七艺”为主体,注重绅士教育,强调人文素质培养。19世纪初,随着科学技术知识进入高校课程,柏林大学、剑桥大学、哈佛大学等在对学生进行科学训练的同时,尤其重视人文素质的教育,期望学生能够以理性驾驭科学技术,造福人类。20世纪以来,针对人才日益“技术化”、“工具化”的倾向,美国大学更是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学“通识教育”,如哈佛大学的“核心课程”,芝加哥大学的“名著阅读运动”等,进一步加强了对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我国现代高等教育是“舶来品”,初始也十分强调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在20世纪50年代院校调整后,随着过细的专业教育发展,人文教育便逐渐弱化,在一段时期,甚至被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代替。20世纪90年代第二次院校调整后,人文素质教育又逐渐进入大学教育视野。可以说,一部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人文素质教育的历史。
(二)医学教育的特殊性,要求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医学的发展建立在自然、社会、人文学科发展的基础之上,是众多学科交叉发展的结果。医学研究对象和直接服务的对象是人。医学是人学,更是“仁学”,无论是从健康、疾病的概念、临床决策的过程,还是从对患者的关怀角度,都蕴涵对人类价值的关怀。因此,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学职业,要求高校在对学生进行医学专业知识技能培养的同时,还必须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就医学教育而言,人文素质教育不仅是高等医学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与专业知识技能培养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西方很多医学院,在课程体系建构上,都包含了自然科学、社会人文学、医学三大部分,把社会学理论、医学法律学、心理学、社会医学、行为医学、伦理学等列为必修课。有的高校还建立了医学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研究机构。本世纪,随着医学模式由传统的生物学模式转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人文素质教育与医学专业知识技能教育并重已经成为教育界的共识,并愈来愈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2011年末,中国教育部、卫生部联合召开了高等医学教育工作会议,2012年上半年,又联合发文,部署医学教育改革工作,提出要采取措施,进一步提高医学生的包括人文素质在内的综合素质。
(三)当前医学实践中不断出现的医疗事故,客观上要求对医学生加强人文素质教育。诸如此类的医疗事故,出现原因主要不是医学技术水平不高,更多的是由于医学价值观不正确,对病人缺乏关爱,没有坚守住医学职业道德的底线。这些方面,都属于医学人文素质的范畴。这表明了医学高等教育对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二、当前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比较多,以下三个方面表现比较突出。
(一)观念上不重视,人文素质教育让位于专业知识教育。新的医学模式,要求高等医学院不仅教会学生诊断和治疗,而且对学生进行社会医学、行为医学、环境医学和医学心理学等人文学科的教育。但受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我国现行的医学教育仍然强调注重人的生物特性,忽视人的社会属性;强调学生的智力训练,忽视德育培养;重专业教育而轻人格修养;重知识传承而轻创新能力的培养,并没有将医学与人文统一对待。另外,由于人文素质类课程的效果难以像临床课程那样在人才培养上即刻体现出来,使得人文素质教育成了“软指标”。总体上看,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仍然处在医学知识技能教育的从属地位。
(二)课程体系设置缺乏系统性,不利于人文素质教育开展。一是人文素质类课程所占比例小。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教材为例,只有《医学伦理学》、《卫生法》较多地体现了人文素质教育的某些要求。很多高校在课程体系建构方面,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更多的是起“陪衬”、“应景”作用,人文素质教育类课程大都是以选修课的身份存在。有的高校以思想政治类课程代替人文素质类课程,把二者混为一谈。二是医学专业知识课程没有充分发挥人文素质教育的功能。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贝克说:“当真正反映事物本质的知识按人类的需要组合起来并满足人们的希望时,智慧就会从知识的背后呈现出来。当这一过程完成时,科学家的发现就转化成为人文科学。”也就是说,医学专业知识课程,比如《系统解剖学》、《生理学》等,也在一定程度上蕴含了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但学校在课程教学要求中忽略了这一点,只是对任课老师在单纯的知识和技能传授方面提出了要求,使得医学人文教育失去了宝贵的一类载体。
(三)教师能力水平和教育教学方式难以胜任医学人文素质课程教学要求。部分医学专业教师往往只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教师知识面狭窄,知识结构单一,难以把课程讲授提高到人文素质教育的高度。比如解剖学老师,只是单纯讲授人体解剖学知识,对本学科发展进程很少涉及,对学科中伟大而又鲜活的事例不涉及,知识上升不到智慧层面。更多的任课老师,则是来自于思想政治类课程的老师,这些老师,更多的是以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方式讲授人文素质类课程,致使效果大打折扣。且人文素质类课程主要是要求理论讲授,缺乏实践的锻炼和升华。因此,总体上看,作为综合性很强的人文素质类课程,最后要么缺乏理论的系统性,要么缺乏实践的生动性,内化成为学生素养的效果不显著。
三、改进和加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
(一)树立适应新医学模式要求的教育观念。人文精神的培养取决于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这是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先导。确切地说,努力把人文与科学结合起来,摈弃传统医学模式将医学仅仅视为生物医学、自然科学的观念,更好地理解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逐步建立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的教育理念,用系统观念指导确立人文素质教育目标,领导、行政管理人员、教师统一思想认识,齐抓共管,在医学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的同时,传授人文医学知识、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精神,把提高医学生的全面素质作为教育工作的核心内容。
(二)构建新的科学的人文课程体系。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医学院校应根据社会与医学发展的要求,遵循教育规律,优化和重组医学课程结构,建立一套合理的人文课程体系,既要有必修课,又要有选修课。不仅要开设医学史、医学文化学、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医学社会学等传统的医学人文课程,而且要开设美学、文学、艺术、礼仪等课程。同时,要开发解剖学、生理学、外科学等医学专业课程中的人文知识内涵,把专业知识技能培养与人文素质教育紧密融汇、相互渗透。大一、大二阶段,以学习人文素质类课程的理论知识为重点,大三至毕业阶段,以实践类课程为主。
(三)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人文素质教育的直接实施者是教师,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教师是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高等医学院校应将人文素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纳入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总规划,定期组织培训,开发多重渠道,提高教师人文修养水平,培养出一支专兼职结合,专业、年龄、学历和职称结构合理的人文素质教育师资队伍。一方面,引进专门的人文素质课程教师,另一方面,对担任医学专业知识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老师,加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能力的培训。同时,建立比较科学的考评机制,对老师实施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增强教师的工作责任感。
(四)构建有效的人文教育方法。作为一种体验性和反思性知识,人文知识是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出的是一种主观感受和智慧。单纯讲授式的人文素质教育虽不能完全排斥,但这种方式往往让受教育者生厌。可采用对话、讨论等方式,借鉴各种传媒技术,使教学活动生动活泼,这比单纯的知识传授,更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更有利于人文知识的内化。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发展,必须改变单纯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的方式,协同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隐性教育作用,多渠道、多层面地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和体验人文精神的价值,发现和反思内心矛盾与冲突,最终形成医学生丰富的精神世界。
(五)加大社会实践教育的力度。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人文素质教育模式,多领域、形成合力开展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充分发挥团委、学生会、学生社团的作用,以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社会主题实践活动等,促进医学生尊重他人、团结互助、平等友爱等人文素质的养成。要有计划地举办专题学术活动,如各种人文专题报告、辩论会和人文艺术节等,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另外,充分利用学生到医院进行临床见习教育、实习教育的机会,促使学生与患者面对面交流,亲身体会“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学生誓言,体会医学职业的庄严和神圣,从而增强献身医学事业、呵护人类健康的信念。
四、结语
目前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的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还处于比较低的层次,高等医学院校需准确把握时代对医学赋予的新要求和内涵,从整体设计、合理安排,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在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作用,努力培养高素质的优秀医疗卫生人才。
参考文献:
[1]徐辉.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革新之研究[J].上海高等教育,1997(2):38-41.
[2]刘献君.知识经济呼唤人文素质与科学教育的融合[J].高等教育研究,1999(2):12-16.
[3]张锡昌.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探析[J].学海,1997(6):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