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08 11:02:3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生物学科学研究方法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食品物性学是一门较新的课程,对学生的理论综合和实践动手能力要求很高。课程涉及知识广,如食品化学、胶体化学、高分子物理、流体力学、化学和生物流变学及各种食品加工原理。而且食品科学专业的学生源于不同的研究方向,数理基础差距较大P1。因此,有必要根据实际培养目标,确定适合本专业的教学重点,丰富食品物性学在食品加工中应用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中开展互动性专题讨论,开设食品物性学相关实验,并建立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块,以建立理论密切结合实际的教学法,培养学生的突破性思维和活跃思维能力。
1启发式教学的应用
由于食品物性学课程数学公式多,涉及流变学、数理方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将知识灵活地运用于实践中|31。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列举学生熟悉或经历过的物性应用案例讲述食品物性学的研究领域和发展前景。在实验室条件许可时,让学生亲自进行实验,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
例如,可以用牙膏来解释流变学的含义:使用牙膏时挤出要容易,挤出后要求挺括,在牙刷上不能下陷,刷牙时又要轻松,这就要求牙膏遇到剪切时黏度迅速下降,静止时又具有一定的屈服应力,以保持坚挺。学习液态食品的流动特性时,首先让同学回忆倒水和倒油的现象,油是稠的,流动慢;水是稀的,流动快。为什么出现不同的现象?若不让它们流动还会出现这些现象吗|51?可以用薯片的脆感、果冻带弹性的滑软感来解释食品质构对食品风味的重要性;用水果可制成原电池引出食品的电学特性;用通过加热可使食品失去水分引出食品的热学特性等|41。在进行质构学部分讲述时,可以先提问:为什么市场上的面包,同样的重量,大小差别很大?除了菌株以及焙烤工艺的原因,还有哪些影响因素?然后再介绍要想生产出好的产品,必须要了解原料的物性。在面包生产中,面粉的物性也起着决定性的因素,如面粉颗粒度、面粉的成分、添加水分的多少等,直接影响着面团的流变特性,从而影响最终产品的质构。
2学生专题讲座
研究生有别于本科生,他们课程压力相对小,时间自由度大,研究积极性高,自信心更强。因此,学生专题讲座是研究生教学的有益补充|3]。对于研究生来说,单纯地获得书本上的知识已经远远不够,他们必须关注学科前沿,并具备查阅文献和总结报告的能力。尤其对于一年级的研究生,这种训练十分必要,不仅锻炼学生査阅文献、阅读文献以及口头表达的能力,最重要的是让同学们了解食品物性学究竟在食品科研和实际生产中有哪些具体的应用。通过査找文献和阅读最新研究论文,
关教学资料,特别是关于食品物性研究使用的仪器设备和实验操作方面的信息,丰富食品物性学在食品加工中应用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强大实用性留下深刻印象。
笔者采取的具体做法是:根据食品物性学各个章节的内容,布置各小组的专题讲座题目(表1),要求每组成员分工完成相应题目的课件制作、课堂演讲和提问解答(30min)。教师提问、点评,肯定其优点并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综合考核作为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20%)。在分析和讨论的互动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培养科学型研究所需要的观察、思维、探索、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专题讲座题目举例见表1。
在食品物性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同时也进行着相关方向的科研工作,在课堂中可以将学科的最新研究动态穿插到各个知识点中,如在讲授食品的光学特性时,可讲述现代成像技术和现代光谱技术,如核磁共振、CT、超声、高光谱成像技术及近红外光谱技术在食品品质检测中应用的最新科研动态。
3加强课程设计提高实践能力
实验教学是食品物性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要在课程总学时中分配一定量的实验学时配合理论教学。在实验项目类型设计中应包含演示性、验证性、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并应覆盖理论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如果实硬度计、黏度仪、物性仪、色差计、热分析仪等。也可以自己动手设计制作实验装置,如空隙率测试装置、黏弹性模拟实验装置等[11。笔者在讲述“食品质构学”时,组织同学们进行了感官评定实验,实验由二年级的研究生组织,由一年级的研究生处理数据并上交实验报告(占总成绩的20%),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以实验促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更好地理解课堂知识,并为以后进人食品加工企业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若实验条件有限,可在教学过程中展示最新国外研究技术、高新设备、新推产品的大量图片和材料,并下载相关仪器运行的视频。例如在课堂上播放半固体食品生产加工过程,边播放边讲解其加工步骤和原理,尤其是涉及到的相关食品物理性质,以动态的画面、鲜艳的色彩、直观的图形与同步的声音,加深学生对最新研究动态和教学内容的理解。
1.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分离定律”,这四部分内容间的逻辑性很强,层层深入.本节教材的主导思想是以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的实验过程为主线,突出科学史和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而这也是必修2模块的一个教育侧重点,所以在模块2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地位.
2.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阶段已学习与本节有关的一些基础知识,对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相对性状等概念有一定的认知,这对于本节的学习有一定的帮助,因此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努力回顾旧知.但学生还不知道有关减数分裂的知识以及基因的本质问题,因此对于孟德尔提出的四点假说的理解和领悟上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做模拟实验来体验孟德尔假说.另外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验证假说的方案,让学生在分析讨论过程中,真正理解孟德尔测交实验的目的.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说明孟德尔选择豌豆作实验材料的优点;掌握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方法和对实验现象的解释及验证;区别自交、杂交、测交、相对性状、性状分离、纯合子和杂合子等基本概念;阐明分离定律的内容和实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课前调查和课堂模拟实验培养动手能力和分析、整理归纳能力;讨论孟德尔杂交实验的相关数据,形成科学的实验分析习惯;会分析孟德尔研究的步骤,形成对假说―演绎法的初步认识;能够运用分离定律解释和预测一些遗传现象,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对实验现象的解释及验证,阐明分离定律;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2.难点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假说―演绎法.
四、课前准备
1.学生分组完成两个任务
以班级小组为单位,两个组的学生通过书籍和网络等渠道查阅资料(内容主要包括孟德尔的生平事迹、孟德尔杂交实验的科学背景),其他组的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表格对本年级同学及其父母的眼睑特征(单、双眼皮)进行问卷调查,并以表格的形式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
2.设计问卷调查的两个表格
3.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的材料用具
两个相同的纸袋(甲和乙)、两种不同颜色的玻璃珠各20颗(如黑色代表含D的配子、白色代表含d的配子).
4.设计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的实验结果记录表
学生阅读课本上“问题探讨”中的资料,了解“融合遗传”的观点.
结合学生的汇报,教师适当补充,并作以下几点总结:①孟德尔自幼酷爱自然科学,通过对自然科学和数学的学习,孟德尔具有了杂交可使生物产生变异的进化思想,以及应用数学方法分析遗传学问题的意识.②在实践中孟德尔选用豌豆、玉米、山柳菊等植物,连续进行了多年的杂交实验研究,其中最成功的是豌豆实验.③当时科学界开展对多种动植物的杂交实验,孟德尔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创新研究方法,如从单一性状入手观察分析遗传结果;用前人从未在生物学研究领域用过的数学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敢于挑战传统的观点――融合遗传,提出了颗粒遗传的思想等.
教师设疑:豌豆具有哪些特点?为什么说孟德尔最成功的杂交实验是豌豆杂交实验?
让学生走近“遗传学之父”这一科学伟人,产生对孟德尔的钦佩和感动之情,体验孟德尔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坚持不懈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结合图片和课本上的示意图以及注解,尝试概括豌豆作为理想实验材料的一些优点,并思考两个问题:.杂交实验的含义是什么?如何通过纯种间的杂交获得杂种后代?人工传粉时要注意哪些事项?
请大家阅读课本“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并思考讨论:
1.为什么子一代表现高茎?矮茎性状消失了没有?如何来证实这一点?2.为什么子二代又出现了矮茎?
3. 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是必然还是偶然?是个别还是普遍现象?如何证明?
4.如果不用数学统计的方法分析遗传结果,会发现F2呈现3∶1的数量比吗?
教师通过幻灯片展示豌豆植株及花的结构图,师生共同总结优点:①自然状态下豌豆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产生纯种;②具有稳定遗传的、易于区分的性状,如课本上列出的7对相对性状,通过观察很容易区分;③豌豆花大,易于进行人工杂交,获得真正的杂种.
结合以上内容,教师引导学生联系初中的知识,介绍两性花、单性花、自花传粉、异花传粉,并给出相对性状、父本、母本、自交、杂交、正交和反交等基本概念.
找到了理想的实验材料,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孟德尔到底是如何进行杂交实验并揭示遗传奥秘的.
通过前面我们对孟德尔的了解,大家已经知道了,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还归功于其研究方法的创新,他在研究杂交实验的过程中,采用由简到繁的观察方法,即先观察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再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那么,如果选择豌豆的高茎和矮茎这对相对性状来研究的话,杂交实验该怎么做?杂交后代的茎高度可能是怎样的呢?
大家的实验设计和预测结果跟孟德尔的一样吗?
教师介绍孟德尔的正交和反交实验,强调孟德尔实验的严谨性.关于矮茎性状是否消失、如何证实的问题教师提出两个方案让学生讨论:1.用F1和矮茎豌豆杂交,看后代是否出现矮茎豌豆;2.让F1自交,看后代是否出现矮茎豌豆.
并给出性状分离的概念.
关键词:初中物理新课标学困生转化
一、初中物理学困生的存在是一种普遍的现象。
但新课标实施以来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也相应地被提到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日常事务中来。笔者根据自己在初中物理学困生转化工作所取得的经验,结合初中物理新课标的特点,对初中物理学困生的内部成因和转化策略进行阐述。
一个初中物理学困生的形成的原因是复杂的,但总体上说有外部原因与内部原因。事实上,在形成学业不良的过程中有些因素可以单独起作用,也可交互作用。大多数学生的学业不良是由于各种不良因素交织在一起而形成的。[1]在这些因素中,由于学生个人的内部因素造成的成分也比较复杂。笔者现主要从初中物理学困生(学业不良的学生)形成的个人因素特点出发,谈谈初中物理学因生的内部成因:
(一)畏惧困难
根据笔者与所结对的初中物理学困生共同分析寻找学业不良形成的原因和时间时发现,许多初三的学困生是在刚入初二时对初中物理畏惧困难的情绪造成的。从初中物理新课标安排顺序来看,虽然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课本是在原有教材基础上的一大飞跃性的大进步(首先体现出来的是合科教学,打破了传统的初中分科教学的很多弊端,减少学科界限),但是因为学科的特点而造成学生学习上的困难也是显而易见的。从教材的编排上看,初中二年级的学生所学习的是介绍性的有关物质结构的内容。这些内容一般仅要求学生对所教内容的认识、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般都结合自然界中的实物(或模型)进行学习,以学生的形象思维作载体进行学习;进入初中三年级后,学生首先学习的是具体较高抽象思维的物理学抽象概念的内容,如密度、功、能、压强等。一向习惯于利用形象思维方式的初中学生,突然要求其具有抽象思维,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对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学生对这一转变过程的畏难情绪。
由于学习内容的改变,必然造成学习方法、策略的改变。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很顺利地得以转变。学习方法、策略一般容易转变的人是很容易适应不同学习环境和方法的人。在我们的学生当中,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做到这一点。所以,做不到这一点的学生,容易成为学困生。
(二)不喜欢动手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发现不同的学生的兴趣爱好是不同的,有些学生喜欢具有一定思辩的问题,有些学生则喜欢动手做实验。虽然说并不是所有的初中物理学困生都不喜欢做实验,但确实存在一部分学困生与不喜欢动手做实验有关。这些学生往往在上实验课时是旁观者,只看同组的其他同学动手做实验,而自己则对动手实验毫无兴趣。
学好初中物理,学会观察和实验是最关键和最基础的技能,这里的实验不但是教师在探究课上要求学生动手完成的实验,而且要求在学习过程中怎样懂得发现问题、用实验解决问题。这就是科学实验探究性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
(三)独立学习能力差
我在教学就有遇到这样的学生,自己不能独立完成作业。这样的学生一般对自己不自信。初中物理的学困生一般就是这一类学生。独立完成一项作业,独立完成一个问题的思考、独立完成一个实验、独立回答一个完整的问题。这些对于一名学困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学困生缺少的就是这些方面的能力,他们在学习上总想有所依靠,完成作业时必须与同学坐在一起;即使偶尔能解决一个问题,但总是不自信,寻找答案或与别人核对答案后才放心;有一个问题时不敢单独提出来,原因是怕教师和同学笑话他
(四)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
对于一名初中物理的学困生来说,由于长期的得不到在学习上的成功的体验,学困生久而久之形成了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
(1)缺乏思维的毅力。
思维的品质中表明思维具有一定的持久性。在思考一个初中物理的问题时,思维的持久性品质对解决这一问题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学困生面对初中物理的一些问题普遍存在缺乏思维毅力的倾向,遇到一些稍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认真仔细地去思考的问题时,学困生往往显得很不耐烦。这样,很多学困生在面对一些稍难的题目或作业时,不是选择怎样去面对困难迎面而上,而是选择了逃避,有些学生为了应付教师的作业检查而去抄袭其他学生的作业。
(2)缺乏注意的稳定性。
心理学表明,每个人都具有一定限度的注意的稳定性,但是不同的人注意稳定性的强度是不同的,注意的稳定性也并不是一个人的先天,它是一个人后天在学习生活中"锻炼"的结果与产物。由于学困生在对待初中物理的一些问题时显得明显的不足,学困生对待一些问题总是"心不在焉"。
(3)学习态度差。
由于学生在学习时遇到一些问题,并然会引起一系列的学习不良反应:学生面对一些问题觉得无所谓、解题时马虎、书写潦草、作业完成后不检查等毛病。
(五)缺少好的学习方法与策略
学习需要一定的方法与策略。它是追求学习效率的学习者在特定的学习情景中为了达到学习目标,在认知加工过程中所运用的学习方法技能,以及对整个学习活动及其有关因素进行监控的方法技能。[2]显然初中物理的学困生普遍缺乏的是无认知的能力、即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监控的能力。比如说面对初中物理的整个学习过程,学困生对学习计划、学习过程的监视、学习过程的调节等很缺乏。
另外,由于初二学生所学习的初中物理的学习内容是物质的基本性质等的介绍性内容,一般的初中物理学困生的学习由于没有很好的学习方法作指导,学习过程中只重视对一些物理的概念、名称的"死记硬背",并把这种"死记硬背"带到以后的学习中来。针对初二学生来说,生物理学上的一个个概念与名称仅是文字上的抽象概念,没有实际上的现实意义。故此,学生根本无法理解这些内容,当然记忆的长久性就无从谈起了。
二、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针对上述对初中物理学困生的内部成因的分析,笔者采用了如下的转化策略:
(一)形象开路,抽象渐入:
从初中学生生理上的发展特点分析,初中学生已经逐渐地从形象思维转变为抽象思维了,这种转化对学生来说是一大难点。但是在转化初中物理的学困生时,我们要重视形象思维的训练,并作为学生学习初中物理概念、规律的基础,而抽象思维可在形象思维基础之上得以培训与提高。比如在学习光的折射规律时,学生对"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透明物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或其他透明物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的理解时,学生对于这一规律的理解是非常表面化的、是对文字面上的一种感性认识,根本不能够理解这句话的真正含义。但是,若教师引导学生以形象化的思维理解这一规律,则这一规律显得简单:如可以做实验,不管是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还是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在水的这个角(不管是入射角还是折射角)总是小于空气中的角。通过实验后,让学生形成固定的有关这一实验概念的"表象",则学生在以后应用到这一问题时自然而然地会想起这一表象。再比如,当学生在学习"物体的沉浮条件时,对于物体的上浮、下沉还是漂浮是液体与物体(实心)密度的大小比较有关",学生很容易混淆这一关系。所以,对于这问题,单纯从文字或公式的理解是很难的,学生不容易记忆。但当我们从形象的具体例子出发,从类比的方法出发,这一问题就可得以解决:如我们可以举例子进行类比,把木块浸没于水中,木块上浮,(木块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故可类推)其他同理。从上述的举例分析可以看出,以形象的思维去表达抽象的概念规律,是初中学生以形象思维为基础培养抽象思维的一种重要的方法。
(二)勤奋作基,方法作径:
一类初中物理学困生是因为学生本身不努力、不勤奋造成的,而有些学困生很勤奋地学习,但是缺乏必要的方法而使自己成为了学困生。要想学好初中物理这门学科,勤奋与方法这两者是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对于勤奋,不管是从一些伟人的事迹中还是从学生身边的例子中都能说明问题,这里勿需多言。但是一般的学困生都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的指导,下面简述之:
1.加强学习的计划性。
有计划的学习活动可以促使学习目标的实现,可以磨练学习意志,有利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也可以提高时间利用率。[3]指导学生制定一个科学的学习计划是非常必要的。
2.加强预习、复习活动。
3.培养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元认知能力。
不管是对整个学习过程还是解决某一个简单问题的,都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元认知能力。简而言之,元认知即是对认知的认知和监控。也就是说,人可以跳出一个系统来观察这个系统并且控制这一系统,通过元认知了解、检验、评估和调整自己的认知活动。[4]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学生若懂得怎样去反思、总结前一段时间的学习过程中的经验,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好打算或吸取教训,学生在下一阶段的学习效率和水平将会有所提高。同样,解决了一道初中物理的一个问题后,学生若懂得怎样去反思、回顾这个问题的解法、思路及自己解题时存在的优势与不足,这样,学生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将不断提高。
4.加强学困生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般说来,解决初中物理的问题有如下的步骤与方法:
(1)全面理清问题,通过较快速地浏览整个问题的整体框架大致了解问题的状况,但一定要明确提出了什么问题,这个问题提出的目的性是什么。
(2)以问题为思维的中心,以问题中已知各数量关系为主线,理清已知问题中的各数量关系与问题存在的关系是什么。
(3)从整体上把握问题的类型,大致以什么方式回答。
(4)初中物理的问题一般很注重思维过程。面对一个问题,我们首先通过明确问题的目的性,通过逆向推理的方法进行解题。如下题的解题思路:
题目:一金属块挂在弹簧秤的下端,弹簧秤的读数是0.89牛;若把金属块全部浸入水中,弹簧秤读数是0.79牛,求金属块的密度。
解题思路:
①解决什么问题:求金属块的密度ρ金;
②逆向思维:求金属块的密度,只要求金属块的质量与体积;求金属块的质量,只要知道金属块受到的重力(已知在空气中金属块的重量);求金属块的体积,则只要求金属块浸没于水中排开水的体积;求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则只要求金属块浸没于水中受到的浮力(浮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秤的两次示数差表示)。
(5)克服思维定势。从总体上说,初中物理中哪一部分问题应用哪一知识去解答,在学生的思维中已经有一定的思维定势,思维定势对于一般的解题是有好处的,它可以减少学生思维的时间;但是思维定势也往往把学生的思维带入了解题的"死胡同",故在解决一些问题时,有时要充分地利用思维定势的优势,有时则要克服。如上题中,求体积时并不能利用密度与质量的关系进行求解,则需要打破思维定势,利用浮力的知识。
(6)选择多种方法进行解题。每一个题目的解题都有一定的方法,且思路不同,这可以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形成这样的一种习惯:当以自己的方法完成解题时,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另外的解题方法。
(7)解决一定问题之后,培养学生总结问题,反思问题的能力。
(三)化整为零,化零为整
学习初中物理的过程就是"化整为零,化零为整"的过程。当学困生面对初中物理内容时,要把整体上的知识体系各个击破,从细处学习知识内容。但是,毕竟初中物理是一门有系统性的学科,这一学科中各知识点间存在必然的联系,通过理顺这一关系,学生对知识形成网络化。
(四)重视解疑,更重激疑
对于初中物理的学困生,学生的很多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帮助学生解决一些问题是进行学困生转化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在平时的学困生转化过程中,我们发现学困生的一个共同特点是:一般的学困生很难提出问题。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确实,对于初中物理的学困生,平时的他(她)们很少把时间投入到思考一些初中物理的学习问题上来,即使有些学生平时有思考学科上的一些问题,但由于其在思考的过程中,他(她)们所获得的失败的消极体验机会比积极体验机会多得多,所以这给他(她)们下一次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形成一定的障碍,教师在转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工作是如何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问题。有问题的学生往往是对某一个方面经过认真思考的。通过点拨后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并在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新的问题,使学生产生兴趣。
(五)倾情投入,师生共感:
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一个教育系统工程,转化过程是一长期的过程。这过程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精力。转化一名学困生,笔者认为教师在情感的投入方面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1.取得学困生的信任与支持。
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并不仅仅是学业上的指导工作,更是对学生心理上支持、理解、信任工作。我们不得不承认:由于受到社会、学校、家长等的升学压力的影响,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总是对学业优秀生比较重视,而对学困生则忽视了。长期受到这一意识的影响,学困生与教师之间形成了一条不可逾越的心理鸿沟。学困生的心理相对教师来说是封闭的。这时要转化这名学困生,首先教师的一切行为必须取得学困生的信任与支持。
2.相信学困生具有可发展的潜力。
笔者认为,"真诚地相信学困生是可以转化的"这一点是转化初中物理学困生的工作的基础。从人的发展与学困生的形成原因等角度分析,这一点是不难理解的。超级秘书网
3.与学困生建立类似于"互惠互利"的"平等关系"。
转化学困生时,教师不要以高姿态对待学困生,不要以为对学困生学业上的帮扶工作是对学困生的"施舍"。教师要以平等的身份加入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中来,使学困生感觉到教师与学困生的关系是一种"互惠互利"的"平等关系":教师可以从学困生身上学到很多知识,同理,学困生也达到了被转化的目的。
4.教师是学困生学业上的指导者,又是精神上的支持者。
任何一个学困生,其总是回避着自己在学业上的后进,总是以自我封闭的形态出现在教师的面前。其实学困生在班集体中的心理压力是无形的,也是非常大的。教师在这里的角色并不仅仅是对学困生进行学业上的指导工作,更重要的是给学困生以精神上的支持,使学困生走出"自卑、自闭"的心理。
总之,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一艰巨而富有挑战意义的工作,它需要更多的教师以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这项工作来。笔者相信,一名好教师不但能使优秀生更加优秀,同样能使后进生不再后进了。
参与文献:
[1]刘晓明傅贵芳编著中学生学业不良的评价与干预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10月21页
关键词:留学生 汉语写作课程 任务教学法
引言
在汉语写作中,涉及文字书写、词汇选择、组词造句、标点使用、语篇构造等内容,于汉语为非母语的留学生而言,学习内容非常庞杂,任务非常繁重[1]。在对高级班留学生的汉语作文进行分析后[2],发现即使是高级班留学生,其汉语作文中仍存在许多语用失误,如词汇语用失误、语言表达不贴切、书面表达口语化、固定语言结构掌握不足、语篇衔接连贯失误等,这与当前“教师命题―学生写作―教师批改”的传统教学模式息息相关。传统教学模式是单向教学,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不足,教师对学生学习成效的了解仅限于课堂、作业和考试中,难以对学生提出中肯的学习建议,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状态,学习积极性受到影响,学习效果不佳。要提高留学生的汉语写作水平,对外汉语写作课程的教学需做出改革。任务教学法具有激起学生学习兴趣、锻炼留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提高语言写作能力等优势,在留学生汉语写作课程教学中得到重视。
一、任务教学方法相关理论及观点
任务教学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以交际教学法为雏形,强调“在做中学”,得到了语言教育人士的关注和认可。Michae1 Long在任务教学的相关研究中对“任务”一词做出如下定义:任务是人们生活、工作、娱乐中所做的事情,而任务的完成可以是有偿的,也可以是无偿的,如商场买东西、图书馆借书等[3]。David Nunan则指出,任务具有交际性,在语言教学中,交际性任务是学习者在课堂上理解、处理、输出、使用目的语的语言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学习者看重的是语言的表达意义而不是语言形式[4]。Peter Skehan不仅明确指出了教师在提出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中“要”做的事,还提及了教师和学生“不要”做的事,如教师不要求学生在学习方式、过程、结果等方面保持一致性、学生不能重复他人的表达等[5]。国内研究中,也有许多学者对任务教学的定义进行阐述,如张笑难认为任务教学通过采用目标明确的“任务”来帮助学习者学习、使用语言,它看重学习者所学习语言的实用性,以现实生活为参照进行教学;它看重学习者学习的过程,并不单纯以考试成绩来评价教学效果;它首先强调学习者使用语言的流利性,然后才关注语言使用的准确性[6]。
本文认为,任务教学法是教师在保证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基础上,根据教学需要和教学条件设计出具体可行的学习任务,然后向学生讲解、布置学习任务,指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促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认知、应用目的语,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实现教学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应用汉语的综合能力。综上所述,任务教学法着眼于语言的交际性,试图将课堂语言教学活动与课堂外现实生活的语言活动结合,指导学生使用目的语解决交际问题,并促使学生在应用语言的过程中获得学习的乐趣,获得学习的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为此,任务教学应用过程中需坚持以下原则:实用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趣味性原则、形式与功能结合原则、连贯性原则、难易适中原则、循序渐进原则、激励性原则[7]。
二、留学生汉语写作课程任务教学方法
(一)写作之前的任务教学
在学生着手做写作任务之前,教师需向学生介绍课程内容的主题和完成任务可能应用到的词语、句式、格式等,并运用图片、PPT、视频、网络教学资源等向学生提供来自真实语料的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材料和信息,一方面适当减轻学生完成任务的难度,避免引起学生的畏难情绪,另一方面启发学生将生活经验、学习经验与任务联系起来,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以公文写作为例,教师在布置任务之前,可先分析、赏析范文,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公文写作词汇,然后向学生介绍写作文体的相关知识,如公文的组成要素(称谓、问候语、正文、署名、日期等)和书写格式等,并激发学生灵活运用有关知识储备如词汇、语法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向学生明确任务的内容、要求,根据任务执行的需要将学生分组,分组过程中要综合考量不同学生的性格特质、知识水平,尽量让小组成员优势互补,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任务的完成过程中,避免优生独干情况的发生。
(二)写作阶段的任务教学
完成任务执行准备工作后,教师将教学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解决问题;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并不是“无所事事”的旁观者,而需留心观察任务的执行情况,从学生的表现判断任务是否难易适中,如果学习任务过于简单则适当增加难度,如添加新的内容、制造干扰因素等,如果学习任务难度太大,远远超出了学生的实际能力,则及时降低难度,如允许学生利用图像代替文字说明,允许学生采用自己擅长的文体写作等。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容易因面临难以解决的问题而产生压力感和畏难情绪,这时,教师需帮助学生梳理思路,给予学生一定的提示,必要时适当调整任务小组的人数、分工、活动时间和方式,以减轻学生的压力,让学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学习任务完成与否影响着教学的进度,虽然当教师向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后,学习活动的主动权已转移到学生手上,但这不意味着学生可以随心所欲,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决定完成任务的时间和任务完成的程度。为保证教学的进度和质量,教师需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监督,督促学生按时保质地完成学习任务,对于表现突出的学生可进行表扬,对于表现较差或发生错误的学生尽量宽容,并引导他发现自身问题,从而改正。
(三)讨论以及汇报阶段的任务教学
学生完成活动任务后,需形成报告以向教师和其他同学汇报任务的执行和完成情况。在此阶段,允许任务小组成员之间自由讨论,教师不对讨论内容进行干预、限制,但需告知学生报告需包含的组成要素,如目的、内容、格式等,同时向学生强调,小组间的报告力避简单地重复。学生完成报告后,教师应在不改变报告原意的前提下指导学生做用词、造句、谋篇布局上的修改和调整,以确保报告语言用法的准确性、流利性和篇章整体的逻辑性、连贯性,如果学生的报告观点有可进一步深入挖掘的价值则适当引导。当完成任务和报告,任务小组成员则向教师和其他同学介绍小组任务的完成方式和完成情况,分享所知所感,提出所疑所惑,反思不足和错误;而聆听报告的教师和学生则需留意报告小组是否出现写作差错,并在报告结束后提出、讨论。对于学生没有发现的差错,尤其是学生未根据任务要求使用的语言形式,教师应明确指出,重点分析,要求学生重新审视自身的报告,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
(四)分析以及巩固阶段的任务教学
完成活动任务的讨论和汇报后,即进入教学的最后一个阶段――分析和巩固阶段。对教学任务进行分析实际上是对教学任务的评价。在留学生汉语写作课中,对写作任务的评价主要着眼于写作的质量和效果。写作质量和效果主要有三个评价指标,即语言形式是否准确恰当,表达是否顺畅,所使用的语言形式是否为了增强表达效果而相对复杂。一般而言,在评价过程中以上三个指标需综合考虑,不可偏废,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学目标不同,评价也应有所侧重。
任务评价包括自我评价、同学评价和教师评价三方面的内容。为了保证评价的公允,教师需事先向学生说明评价的标准,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以评价标准为努力方向,根据任务要求和评价标准不断调整方向以及完善内容。学生的自我评价主要以发现自身优势和不足为主,同学评价内容则适当放宽,可从写作思路、表达方法等方面入手,而教师的评价不仅要对小组学生的成果和不足做出全面、中肯的评价,还需对全体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强调,引起学生的注意,并要求学生再次修改写作任务,或者改变任务内容,要求学生重复相关任务,以巩固知识。
结语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和汉语推广事业的不断发展,汉语的国际地位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学习汉语。写作是汉语学习的重要内容,写作教学是一项综合教学活动,涉及字词句、标点、篇章结构等内容,学生需综合运用知识储备来准确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这对汉语为非母语的外国留学生而言,难度颇大。本文认为,任务教学法可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充分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应用任务教学法过程中,除了强调写作语言形式的准确性、流利性和篇章整体的逻辑性、连贯性,还需进行必要的跨文化知识教育,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往能力。语
参考文献
[1]孙荔.对外汉语写作教学的原则与模式[J].教育与职业,2011(11):104.
[2]李莉.留学生汉语写作中的语用失误分析及对策浅议[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0(1):125-127.
[3]Long,M.A role for instruction in second language,1985:77-79.
[4]Nunan,D..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10-12.
[5]Skehan,P.A Cogni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ning[Ml.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99-154.
[6]张笑难.基于任务型模式的主题单元教学在对外汉语写作课中的实践[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23(3):84.
心理学家特瑞切尔通过大量的实验证明: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的听老师讲要强得多。因此,在生物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多种感官去学习,怎样才能在生物课堂中激发学生多种感官去学习呢?我觉得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就显得至关重要了,下面我将从以下六个方面谈谈我是如何在生物课堂上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
1、和谐师生关系,营造生物氛围
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好多学生都是因为喜欢一位老师而喜欢一门功课,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拥有愉快的心情去面对生物课堂。一个被学生喜欢的教师,其教育效果总是超出一般教师。教师尊重和理解学生,宽容、不伤害学生自尊心,平等待人、说话办事公道、有耐心、不轻易发脾气等。即教师首先要有良好的素质,高尚的师德,渊博的知识,良好的亲和力。这样学生才能喜欢你,从而因为喜欢你而喜欢上这门学科。生物教师也理应如此。师生关系融洽的课堂是培养学生生物兴趣的基础。
2、挖掘学科特点,激发学习兴趣
生物学从狭义上来理解就是一门研究生命的学科,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如粮食短缺、人口的过快增长、环境污染、资源开发不合理等等,都与生物科学有直接的关系。作为生物老师在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明白生物这门学科的重要性,要让学生明白青少年要想更好的生长发育,保持健康,预防疾病,没有对生物知识的了解是绝对不行的。
3、讲述生物故事,了解发展历史
我们国家在生物科学领域从古到今涌现出不少的杰出人物,他们在生物科学领域做出了重要的成就。生物教师在课堂中应该多方面介绍这些名人大家以及他们的事迹,如:李时珍、华佗、针刺麻醉、中医中药养生等方面的小故事,学生觉得有意思,愿意听,自然而然的就会培养起对生物的兴趣。21世纪被称为生物科技的时代,生物技术飞速发展,世界上领先的生物名家,生物教师还可以给学生介绍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生物学家和他们的发现及成就,如青霉素的发现、保护树木的波尔多液的发明等等。
4、授课与实验结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分析能力、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许多学生正是因为爱实验才爱生物学的。实验除了真实、直观、形象、生动之外,还是一项目的性十分明确的操作活动。它对培养学生认识和理解生物学概念都起着其他任何教学方法均无法替代的作用。因此,要尽可能让学生多做实验,并力求使学生实验成功。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不仅满足他们的操作愿望,更重要的是,在操作过程中动手动脑,克服种种困难获得实验成功之后,此时学习成功的喜悦而产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能够转化为一种热爱科学的素质和志向,从而刺激学生更深入地探求。例如,在讲“植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鉴定”这部分内容时,我就让学生自己去完成课本上的实验,适当指导,让学生能顺利完成实验。毫无疑问,通过实验体现了活动情境,使学生在认识上产生了一种满足感,为形成稳定的学习兴趣奠定基础。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好课堂演示实验,做好随堂实验,上好学生实验课。
5、开展生物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现代生物教学理论提出的两个结合(课内外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观点,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结合实际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有其必要性和重大意义。学校可以开展生物课外活动小组活动,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与创新精神。在课外活动小组中,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阅读材料,内容可以包括生物学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生物技术如组织培养、食用菌的栽培等,用来拓宽学生的学习领域,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需要注意的是,阅读材料的编写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征和生活经验,并由学生选择阅读。并且带领学生参观花卉养殖中心,学习有关植物组织培养和无土栽培技术。通过生物课外活动的开展,理论联系实际培养了学生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人对事物的一种向往、迷恋或积极探索追求的心理倾向。”兴趣是对事物喜爱的情绪,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无形动力,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前提。作为教育者应充分利用各种课堂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创新人才而努力。
正如法国教育家卢梭说的那样“教育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学生一旦对生物学习有了兴趣,那么必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我们的课堂一定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总之,要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勇于实践,敢于创新,找到最佳的切入点,找到最好的学习方法,要在备课中充分地准备好能调动学习兴趣的资料、练习等,要在遵循教学规律、把握学生学习心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学机智和教学艺术,才能使生物教学达到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关键词】发散思维 生物教学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176-02
发散思维在生物教学中合理的运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中学生物教学质量。教师在教学中要采取相应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学生发散思维是在教师合理引导性和教育下进行的,因此,教师要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还要对学生进行知识讲解,与学生一起进行讨论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行为,让学生在学习中自由的进行探索,提高自己对生物的认知能力,拓展自己的思维能力,从根本上促进中学生物教学质量的提高。
1.发散思维的内涵及特点
1.1发散思维的内涵
发散思维是美国心理学家J.P.吉尔福特提出的,也称为扩散性思维。是指在考虑和解决问题中通过自己对问题的分析、判断,不受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目的的思维方式。发散思维在中学教育中非常重要,中学阶段也是学生思维能力比较活跃的阶段,教师通过对学生合理的引导和教育,能够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想象,拓展自己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自己在学习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1.2发散思维的特点
发散思维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第一,流畅性。主要是指学生面对问题时能够流畅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不受到其它因素的干扰,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对问题进行有效的探究。第二,变通性。发散思维与一般的思维有很大的不同,要求在对问题的思考中进行有效的变通,对问题举一反三,思考到一般人不能思考的领域。第三,独特性。发散思维与一般思维的区别就是发散思维在对问题思考中能够发现一般人发现不了的地方,能够对问题进行深入本质的思考。教师在对学生教育过程中要激发学生对发散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提高学生发散性思维培养的教学探索
2.1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生物教学与一般科目教学的差别就在于生物教学的实验课程比较多,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有课堂分析能力,而且要有动手能力,互相结合才能拓展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生物的思维动力。中学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自己参与实验,增加动手能力,这样学生对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就会积极的思考,从而能够激发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2.2加强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
中学生物教学离不开教师的引导,特别是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加强教师引导更加能够促进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比如在实验教学中让学生对实验进行自主设计、自己动手,分析结果。教师只是对实验遇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引导,对学生的思考进行启发,这样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就能够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激发自己的思维能力,促进发散思维能力的提高。同时,对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异常现象和结果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分析,比如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导致这些结果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这些结果与日常生活有没有必然的联系等等。这些都能够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2.3 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
专业的生物知识文化是教师吸引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效果能够给学生带来积极的影响。因此,教师不仅要具备基本的教学专业知识,而且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心理学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用心理理论与教学相关方法来指导对自己的教学实践。因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受自身学习能力的影响,而且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所以,教师要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学。教师只有调动学生学习生物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加学生的心理素质,中学学生才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有效的学习,促进自己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
发散思维在生物教学中合理的运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中学生物教学质量。教师在教学中要采取相应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在教学实际中教师要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加强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教师要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还要对学生进行知识讲解,与学生一起进行讨论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行为,让学生在学习中自由的进行探索,提高自己对生物的认知能力,拓展自己的思维能力,从根本上促进中学生物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卢文祥.新课程理念与初中生物课程改革[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一、实验目的的确定
探究实验的本质是根据某一合理假设,通过设计和实施实验,对作用主体与作用对象之间的内在联系作出分析和判断,从而得出科学结论的过程。因此,生物学探究实验的实验目的一般描述方式为:探究某因素对生物某方面特征(如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的影响。例如,探究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探究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插枝生根的影响;探究紫外线对草本植物植株形态和株高的影响等。
从实际应用出发,实验目的可以从两个不同角度分析确定。(1)可以从实验课题中分析实验目的。很多探究课题实验目的明确,不需要作进一步分析。但也有部分课题探究目标比较模糊。如,探究小麦生长中心与旗叶光合作用的关系。该课题既有可能是探究生长中心对旗叶光合速率的影响,也有可能是探究旗叶光合作用对生长中心生长速率的影响。因此,需要进一步细化,确定探究方向。(2)从实验步骤中归纳实验目的。从训练学生思维的角度出发,在某些情境下可能给定实验步骤,要求归纳实验目的。此种情境下的一般方法是:根据实验步骤找出实验中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将实验目的概括为“探究某因素(自变量)对某形态结构或生理功能(因变量)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的分析和归纳
实验原理是对实验的理论基础、操作方法和目标指向的高度浓缩概括。其内容应包含四个方面的基本要素:实验的科学理论依据;操作过程要点;实验结果的检测方法和指标;实验的结论目标指向。
在独立设计实验时,确定实验原理的基本途径是:(1)从生物科学的基本理论出发,深入分析影响因素与作用对象之间的内在联系。(2)分析操控影响因素的具体方法,确定自变量。(3)分析实验对象受到影响后可能发生的反应,找出与这些反应相关的外在表现,确定观测指标。(4)概括说明该实验能达成的最终目标。
如果是在已有的实验方案基础上归纳实验原理,基本方法是:找出实验方案中的自变量和因变量,从理论上分析二者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然后以方案中实验组为依据,描述对自变量的控制和对结果的检测方法,忽略掉对照组设置以及对无关变量的控制等细节,从而归纳出实验原理。
一个科学的实验原理可以对实验材料的选择、实验步骤的设计、观测指标的确定以及实验结果的预测分析都能起到有效的指导作用,是整个实验方案的纲领。
三、实验步骤设计的方法和原则
实验步骤是实验探究方案的主体内容。它直接决定实验过程能否实现以及实验目标能否达成。
实验步骤设计的一般思路是:首先要明确自变量和因变量,再结合探究目标确定变量控制方法和对照实验设置方法,最后确定对实验结果的检测方法和指标。如果是定性探究,则应该以被探究因素的有、无或者强、弱等典型条件设置对照;如果是定量探究,则应该以被探究因素的强弱程度设置一系列梯度实验进行探究。例如,若要探究“温度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就可作定性探究,此时只需要设置高温、常温、低温三个典型温度条件作对照实验即可。如果要求“探究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这就是一个定量探究课题。必须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设置一系列温度由低到高的梯度实验进行对照。检测方法要有可行性,检测指标必须是实验对象受自变量影响后产生的必然预期结果。
实验步骤设计必须遵循的原则主要有:科学性原则;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平行重复原则。
科学性原则的基本含义是:有确实的科学理论依据,逻辑推理严密,操作方法和顺序合理,变量控制可靠有效,观测手段简便易行。
对照原则:探究过程中要通过设置对照实验的方法来增强实验的说服力。可根据不同课题要求,在实验中设计空白对照、条件对照、相互对照和自身对照等不同的对照实验形式。
单一变量原则:实验组与对照组只能有一个变量差异。即除开自变量以外,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他所有无关变量应保持相同且适宜。
平行重复原则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进行探究实验时对生理状况相同的多个实验对象同时进行相同的实验操作,以减少偶然因素或实验对象个体差异带来的误差;另一层含义是指控制自变量在相同的变化幅度下,以同样的条件进行重复实验,从而体现过程与结果之间联系的必然性。
在上述原则下,实验步骤的设计可以大致上分为三个要点:第一步,准备和分组。对实验材料要进行准备和预处理,使其初始状态相同并达到实验要求。然后,根据实验需要划分为不同组别,为后续的对照实验做好准备。第二步,对照处理和变量控制。将不同组别控制在自变量的不同变化幅度之下形成对照,其余条件控制到相同且适宜的状态,并给予充分的后续反应时间。第三步,实验现象的观测统计。选定适当的观察测量指标对不同组别分别进行观察和统计,以反映实验结果。
四、实验结果分析和结论归纳
【关键词】生物课程 学科素养 科学探究能力
一、问题提出
新课程以来,生物学科的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造性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观念和思想方法。农大附中位于南昌主要风景区梅岭的脚下,位于美丽的江西农业大学校园内。这里物种丰富多样,学生的实践学习资源丰富,同时,江西农业大学有林学院和农学院,其师生都是专家,方便实际工作者与研究者共同参与,这样良好的外部环境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提高中学生生物学科素养的途径与方法的行动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目的是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自主、合作,乐学、会学,使生物学课堂真正充满生命活力,并为初中生物学教师的教学提供一点帮助。
二、生物科学素养的内涵
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参加社会生活,经济生活,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养,它反映了学生对生物科学领域中核心的基础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并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这是一个艰巨而意义深远的任务。
三、生物学科素养对学生未来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意义
知识经济时代,是学习型、创新型时代。只有具备一定科学素养的人,才能实现终身学习。只有终身学习,才能不断创新,才能不被知识经济时代淘汰。具备生物学科素养的人才能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可见,从小对孩子进行生物学科素养培养意义深远。
1.生物学科素养关系到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对原来知识技能基础上的超越。创新能力的高低,与人的知识积累密不可分。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创新也是海市蜃楼。一个人的生物学科素养在创新能力的培养中举足轻重。中学生如果以一定的生物知识为根基,掌握了一定的操作技能,他们就有可能产生超越自我的冲动。因此,在生物学科实际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不能忽视生物学科素养在创新教育中的特殊作用。
2.生物学科素养关系到中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提高
一个人获得知识的途径很多,学校教育是受条件制约的,人的一生,自主、合作、探究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摆在首要位置。大量事实证明:学生良好的生物学科的学科素养,能为今后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赢得主动,为实现终身教育保驾护航。
3.生物学科素养关系到生物科学领域的研究水平
学生在生物学课程的学习中,通过参与和解决现实世界中具体问题,来获取科学和技术的知识,形成正确的态度、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这样,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就知道如何把所学的知识和方法与实践相结合,如何对科技引起的新问题进行思考和判断。当他们参与社会活动时,就能够采取适当的个人行为。
四、提高中学生生物学科素养的途径与方法
培育生物学科素养,可使学生具备对生命现象及生命本质的好奇心,这种好奇心一旦转变成对科学和对学习科学的积极态度,将受益终身。因此,生物学科信息素养的培养要以生物课堂为主阵地扎实、稳步推进。
1、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
一个教师的教学理念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是深远的。教师作为教学的第一生产力,他们在具体到实施教学活动,教师的知识储备和教法方法,都是教学效果提高的保证。具有较高科学素养,是一名教师必备的素质。作为生物教师,如果不看百家之言,吸收更多养分,给自己不断充电,就不能将最新的生物科研成果带到课堂;如果不写作、不反思、不梳理自己的成败得失,就不能提升自己的教学理念及学科素养。这样的教师怎能培养出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学生呢?为改变这一被动局面,教师要主动参加学习,利用好图书馆、互联网、校园网等信息渠道,提高自身学科素养。
2、激发学生探究意识
生物教学是研究生命现象的科学,中学生物教学是为学生未来的生物研究打下基础。新课程标准也大力提倡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学生有了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才可以有探究的实践活动。探究意识离不开学生的感受力、判断力和洞察力。作为一线的生物教师,要利用生物学科和地域优势,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亲历生物生活的机会,让知识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相联,与美丽的大自然相联。学校可以考虑在校园内建立适宜的生物园,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实践空间和丰富的生物信息,还可以在郊外深入乡村的地方选择实验田,为学生实践探究搭建平台。
3、提高学生实验操作技能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操作为主的自然科学。在实际实验中,教师可直接演示实验,让学生重复;也可讲解实验过程、要领,让学生亲自去做。或者鼓励学生自己设计、操作实验,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其中最能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是让学生根据某一原理设计实验步骤,增强生物学实验研究技能,生物认知能力、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都得到提升。
【结束语】提高生物学科素养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我们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从点点滴滴做起,有目的有意识地帮助学生熟悉生物学知识,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进步,掌握科学探究方法与技能、树立科学态度和科学的世界观。教学是一门艺术,在生物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把这种教学理念贯彻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以积极的姿态、切实的行动去实践,去总结,去反思,才能真正,拓宽学生视野,锻炼学生能力,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生物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杨莉.浅谈生物学科素养的形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关键词】初中物理 问题 意识 创新 能力 素质 教育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大力提倡导学,就是强调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初中物理是小学科学的延伸和提高,是自然科学的新起点,而且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创设课堂情境,营造宽松学习氛围
任何学科的教学,要想创造最佳的教学效果,都离不开好的课堂环境,对于内容比较抽象、枯燥的物理课来说,创设一个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尤显重要。课堂情境的创设者是教师,一堂课上得好与坏,与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步骤、方法以及创设的课堂情境有很大的联系。在创设教学情境中,教师首先要根据学生求知、求动、求趣、求异、求新的心理特点,精心组织和设计课堂讲授内容,把课本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创设出引人入胜、妙趣横生的情境。这样就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很快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且牢固记忆。
如讲“平面镜成像”一节中,笔者演示了一个“猜牌”小魔术,学生的求知得渴望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在揭示魔术的秘密是“平面镜”后,学生立刻对平面镜成像很感兴趣,于是很愿意去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 并能取得了较好实验效果。
二、融洽师生关系,鼓励学生敢于提问
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内心迫切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鼓励,耻于在众人面前出丑,怕没把握答错问题招致教师和学生的奚落和耻笑,这就导致了初中课堂上学生不愿甚至害怕课上发言。教师应该了解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爱护和尊重学生,多和他们接触,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乐于和教师交流。在课堂教学中,要想办法消除学生的紧张和焦虑,创设放松、愉悦的氛围,对于胆怯不敢发言的学生多给予鼓励,对于基础差的学生降低问题的难度,预留更多的思考时间,另外可以给学生更多的自由争论的时间,用教师的鼓励和同学的善意鼓励更多的学生敢于质疑和提问。
如,在《电阻》一课的教学中,学习了铜是电的良导体后,有学生低声问为什么他家的铜丝不导电,引起大家一片笑声。此时我平息了学生的笑闹,引导他们对于不同的意见要用事实根据来说话,不能进行奚落和嘲笑。然后,让学生证明这个学生所带的铜丝为什么不导电,最终找到原因是铜丝的表面有层透明的油漆,起到绝缘的作用。并且要及时的给予这个提问同学以鼓励,告诉人家“今天知识的获得是人胆提问的同学带来的全班学生都要向这个同学学习。”这样既解释了学生的疑惑,又尊重了学生的不同意见,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提出问题的勇气。
三、培养质疑能力,调动学生探究兴趣
仅仅敢问远远不够,关键是要有问题可问,尤其是能问出有价值的问题。现在的学生,习惯了应试教育“师问生答”式的教学,再加上知识、能力的准备不足。特别是反思能力与发现矛盾的能力尚处在发展初期,对问题往往不能问到关键之处。为此教师还应注意对学生进行质疑方法的指导,使学生“会问”。
首先,可从生产、生活实践中去发现问题,比如学习摩擦力后,展示生活中所用的自行车、老虎钳等用具,让他们观察思考,引导他们提出“哪些地方应用了摩擦,哪些地方防止了摩擦,如果没有摩擦,我们的世界会怎样”等等问题。其次,由于物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初中物理涉及到声学、光学、力学、热学、电学五大板快,在生活应用中这五大板块知识交错穿插、相互联系,而应用中又与地理、生物、化学、数学、语文等知识有关联。
因此在物理课堂上应教会学生打开思路、大胆创新、多方面思考、学会提问。如在初步学了电能这一知识点后,我向学生展示了用电热水壶加热水的场景,让学生就电热水壶的结构和使用过程的具体情况,提出若干个与物理有关的问题,所提问题可以涉及力学、热学、电学等各个部分,并针对所提的问题做出简答。再次,从教材内容本身的不明确之处、 “矛盾”之处寻找问题。有很多探究活动只给予了探究过程,并没有结论,此时就可充分利用这一点,让学生大胆的去设想。在物理教学中经常性地通过此类开放性问题的探究,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更有效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而且强化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使之更深刻地掌握所学的物理知识。
四、紧密联系生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或生产,尤其是初中物理所涉及到的知识,大多都能在生活中找到直观的现象。教师在教学中要多采用学生身边熟悉的素材,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历和观察中去探究和认识物理现象和规律。将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引入课堂,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悉心观察发现问题,在充满困惑和矛盾的好奇中,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探究物理知识和规律。同时,教师要努力改变传统课堂让学生带着问题来,解决了问题完成教学任务的状况。每次课堂教学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余地,在课堂末尾也要注意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产生问题,让学生课下思考、探究和讨论,这是强化学生问题意识,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手段。如在做完“平面镜成像”的实验后,在课堂末尾,让学生提出几个在实验中发现的问题。学生
的问题自然五花八门,教师要从中选择具有物理和实际意义的问题,引导学生课下进行思考和探究,并在第二节课上进行讨论。
如“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为什么要利用玻璃片当平面镜?还有没有其他确定虚像位置的方法”等等。教师还要随时引导学生注意社会上和现代技术及生活中出现的新现象和新事物,不断发现和提出具有物理意义的问题,并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去解决这些问题,逐步培养自身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总之,“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教学活动中,老师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讨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上再提出问题,从而进入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良性循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问题习惯,不断提高他们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能力,从而提高其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方学胜.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科学大众,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