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初中历史提分技巧优选九篇

时间:2023-11-08 11:02:3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初中历史提分技巧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初中历史提分技巧

第1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理解题;失分原因;解题技巧;分析

一、初中语文阅读理解题学生失分原因

1.缺少基础的阅读知识

在初中语文的教学目标中有一项要求就是要教会学生基本的阅读知识,使学生具备基础的阅读能力。初中的语文阅读理解题,在命题时充分考虑了初中生的理性思维与象性思维,并结合了学生的学习基础进行命题。所以,部分学生在平时没有跟紧老师的教学步骤进行语文的学习,自己本身的语文阅读基础较差,对已经学习过的基础的语文词汇不能很好的理解,对于词汇的一般应用方法及常见意义没有良好的掌握。这使得学生对文章中提供的信息不能良好的总结归纳,更谈不上理解文章主旨、说明文章使用的艺术手法了。不能理解文章提供的信息使得学生在答题时思维逻辑混乱,造成失分情况[1]。

2.逻辑思维较差

初中的语文阅读理解题不仅考察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考察了学生的逻辑思维。一些学生在阅读文章时,能够理解词语的字面意思,但是当这些字词组合成为一个句子段落时,就不能很好的在里面找出答题所需要的信息,对于上下文之间的关系不够明确,在对需要联系上下文进行作答的题目上容易失分。

3.缺乏常用文体知识

学生对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等一般常用文体的特点了解不够到位,在答题时不能按照文章的问题特点作答,也是导致初中生语文阅读理解题失分的原因之一。

4.答题没有按照阅读理解题目的基本要求

一些学生在阅读时能够理解文章的含义,但是在答题时对题目的理解有偏差,往往不能按照阅读理解题目的基本要求进行作答,造成失分现象。

5.解题技巧的缺乏

语文阅读理解在解题时有一定的技巧,老师在平时授课以及试题的讲解时也有过具体说明,并能够针对不同的体型教授学生解题技巧,但是一些学生在平时不注意使用这些解题技巧,不能对这些解题技巧进行总结,应用的不够熟练,导致语文阅读理解题失分。

二、初中语文阅读理解题的解题技巧

1.看准题目要求

初中生在进行语文阅读理解题的作答时,要想不失分,在答题时就要根据题目的要求进行作答,所以看准题目的要求非常重要。

学生可以在阅读语文阅读理解题提供的材料之前,先看一遍题目,并重点标注题目中具有关键信息的字、词、句,理解题目的意思,看准题目的要求,了解题目中想要你在文章中提取的信息,带着问题再读材料。这其中有些题目具有较强的独立性,需要学生根据自己的主观思想进行作答,这类题目学生可以直接作答,不用看提供的材料。还有一部分是针对某一段落的题目,这时学生在阅读文章时就要重点阅读这一段落再进行作答。还有一些题目是需要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的主旨在作答,这类题目就需要学生在阅读时,根据题目的要求,大致确定阅读方向,再进行阅读。这样了解了题目的要求,在阅读与答题时才能做到事半功倍[2]。

2.材料的阅读技巧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题答题的信息来源就是所提供的材料,如果在阅读时不注意运用技巧进行阅读,很难在材料中找到所需信息,然后在重复的阅读,很容易学生产生厌烦情绪。

之前说了在阅读材料之前要看清题目要求,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在读材料时要注意要想从文章中准确的提取信息只读一次材料是不够的,至少要读两次:第一次阅读讲求的是“快”,快速粗略的通读全文,大致理解提供材料的主题内容,理解结构层次、理清文章脉络,首先对材料的内容有一个整体上的认识,需要注意的是,第一遍虽然要求快,但不代表阅读可以马虎,需要标注好与问题有关的重点词、句,以便重点阅读及再次查找;第二遍阅读讲求的是“精”,这时读材料就要求学生认真仔细的进行阅读,并针对上次阅读标注的地方重点进行阅读,对上下文建立起联系,明确文章主旨,归纳总结每段含义,提取出答题的所需信息。

掌握好阅读材料的技巧才能快速准确的从材料中找到问题的答案,然后再对信息进行归纳总结,不仅可以提高答题效率,还能提高答案的准确性,避免失分。

3.修辞手法的解析

在初中阅读理解题中一部分题考察的是学生对于文章中修辞手法的理解能力,常用的修辞手法有:反复、拟人、对偶、反问、设问、夸张、排比、比喻,下面我们一一进行解析。

反复:这类句子格式整齐,大致意思相同,在阅读时能够感觉到表达的情感逐渐强烈。

拟人:通过对某种事物使用人类的特点加以描述,在阅读时对事物的印象会更加鲜明。

对偶:句式工整、具有较强的节奏感,语言较为精炼,一般以对仗的形式出现,有韵律美。

反问:阅读时可以明显感觉到语气的加强,关键词语有“难道”等。

设问:通常以自问自答的形式出现。

夸张:阅读时可以感觉到气氛的提升,对原本事物的描述有所夸大。

排比:句式整体较为工整,一般不以对仗的形式出现,阅读时可以感觉到较强的语言气势。

比喻:用通俗易懂的道理或事物特点描述另一种事物,或者将抽象的事物用具体的事物描述出来,关键字有“像”等。

了解了这些修辞手法有助于在答题时有针对性的回答这类问题,避免失分[3]。

4.先易后难进行答题

在答题时不一定非要按照题目顺序进行作答,如果碰到较难的题目可以先跳过去,先做简单的会做的,最后再做较难的题目,能得到的分尽量全部得到,减少失分。

结 语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题的是语文考试的难点,但是只要学生在平时学习中多多练习,提高自己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能力,在答题时运用相应的解题技巧,使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水平得到提高,使答题的效率及准确度得到提高,最终避免语文阅读理解题的失分,提高语文成绩。

参考文献:

[1]李培民.初中语文阅读理解题学生失分原因及解题技巧分析[J].教师,2014,18:26.

第2篇

【关键词】高铁桥梁;大体积混凝;裂缝;原因;防控

凭借其稳定性与安全性,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高铁桥梁建设中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但是同样要注意,如果因为水泥水化热反应、混凝土收缩等原因导致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就会影响高铁桥梁建筑的稳定性、耐久性,使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

1.高铁桥梁建设中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形成原因

1.1水泥水化热反应导致裂缝出现

在水泥发生水化热反应时,会因为温度在短时间内骤然升高而影响混凝土内部的温度结构。实践证明,水泥在发生水化热反应时,产生的温度可高达70摄氏度。这在大体积的混凝土结构中表现尤为明显。比如说高铁桥梁中大型的高墩台混凝土结构,因为其结构大,导致散热效率较低。这一现象带来的必然结果就是导致混凝土内外温度有异,进而导致混凝土内外不同应力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超出其抗拉极限,导致裂缝出现。

1.2混凝土收缩因素导致裂缝出现

所谓混凝土收缩,指的是混凝土硬化时伴随的体积缩小。对于高铁桥梁建设来说,采用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会在混凝土逐步硬化的过程中缓慢缩小体积,这是因为在此过程中,其内部的水分会逐步蒸发,进而导致混凝土体积减小。据调查发现,混凝土的硬化收缩过程会持续将近4个月。在这漫长的过程中,一旦受到不均衡的外力作用,则可能导致裂缝出现。

1.3其他因素导致裂缝出现

除上述两点原因外,其他因素也会导致裂缝的出现。其一就是桥梁基础的不均匀沉降。桥梁基础的不均匀沉降会致使混凝土结构受到难以抗拒的拉伸破坏力,这种破坏力无疑会产生较大规模的裂缝。因不均匀沉降而导致的裂缝会一直伴随整个沉降,直到沉降稳定后裂缝才不会继续扩大。其二是混凝土混合比搭配不合理所致,这会使得混凝土出现塑性沉降裂缝。塑性沉降裂缝不可逆性很强,一旦产生了塑性沉降裂缝,其后期的裂缝修复工作也会有很大难度。

2.高铁桥梁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科学预防

2.1优化结构设计

首先,要避免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就需要在结构设计时合理分布钢筋,把握好混凝土结构工程的主要受力点,根据分散受力原理将结构受力合理分散,这就需要合理分布钢筋;其次在结构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好拉应力与压应力的关系,比如合理设计膨胀加强带、后浇带、应力释放带等,从而确保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内部的应力平衡适中,避免裂缝的出现;最后,重视地基的处理工作,尽最大可能减少地震等地质因素对高铁桥梁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影响。

2.2优化混凝土配合比

一般来说,高铁桥梁施工中应该使用低热或者中低热水泥,并尽量控制水泥和水的混合比重。骨料的选择应该具有针对性,结合高铁桥梁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所处的地质环境和气候环境,灵活选择适宜的水泥类型。在混凝土原材料的选用上,要选用水泥水化热相对较低的低热硅酸盐水泥或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并尽量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的水化热低于270kJ/kg。为了避免骨料热胀冷缩现象导致的裂缝,骨料应该尽量选择不会过分热胀冷缩的材料。除此以外,粗骨料必须保证较大粒径,并降低低砂率。优化混凝土配合比时,还应该通过掺入一定的掺合料,从而减缓水泥水化热现象。在选择外掺剂时,要根据桥梁工程具体情况选择,例如选择缓凝高效减水剂。在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时,应综合考虑混凝土水化热、易性、稳定性三个施工目标。在确保结构强度的前提之下尽量降低水泥用量及水胶比,掺合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好能够反复试验,以便达到最佳配合比。

2.3严控施工环节

严控施工环节就要求在施工的各个环节都能保障混凝土的性能。在混凝土拌制阶段,需要着重考虑的是影响混凝土搅拌的温度因素以及配送时的时间因素。而在其浇筑阶段,必须使用符合实际情况的浇筑方法。这样可以避免在浇筑时出现中断的情况。振捣阶段,确保振捣质量,并在振捣之后做好大结构混凝土的收光处理。而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养护阶段,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养护方法。在浇筑过程中必须尽量缩短浇筑间隔时间,并保证在混凝土初凝之前完成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

2.4重视骨料的选择

混凝土骨料选择不恰当,则会影响混凝土性能发挥,从而导致裂缝的出现。所以,选择恰当的混凝土骨料是必不可少的。一般来说,石子应该使用较为坚硬、致密且没有裂缝的石料,这样才能保证耐久。而石子中的杂质含量理应符合相关规定标准。鉴于碎石混凝土性能优于卵石混凝土性能,因此在高铁桥梁建设中应使用碎石混凝土,以确保其抗裂性达标。

3.高铁桥梁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修复

3.1对裂缝进行温度控制并进行温度预测分析

要有效解决混凝土裂缝问题,最佳办法是采取未雨绸缪的举措,对混凝土施工结构所处的温度场进行实时的监测,并充分考虑施工地的环境和气候,结合温度监控反馈资料与施工环境和气候制定有针对性的温度控制标准和养护方案。如今,计算机仿真技术以其仿真模拟、精确分析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高速铁路桥梁建设工程当中并取得了丰厚的实际应用经验,我们要充分发挥该技术的优势来为施工期的混凝土质量保驾护航。

3.2采用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是工程中修复裂缝时广泛采用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的前期工作非常复杂,需要对浇筑过程的分块、分层顺序、浇筑物体的流向、浇筑长度、宽度、时间进行严格而精密的计算。此外,还需要强化振捣过程,增大振捣强度,防止过振和漏振现象。要保证混凝土的持续供应,严格控制混凝土温度。浇筑过程结束之后要做好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工作,用铁滚筒进行碾压,增强混凝土表面严实性,降低裂缝发生的可能性。

3.3采用通水冷却方法

修复混凝土裂缝时,往往会采取分层浇筑的方式,而通水冷却方法正好适合分层浇筑的需要。用带有冷却水管的薄壁钢管进行浇筑,不仅可以避免管道漏水和阻塞现象的发生,而且可以通过流通的水来判定漏水和阻塞现象是否存在,并且可以实现对冷却水水温、流量、流速的实时监控,同时也有效监控混凝土结构的内外温度。

3.4压力灌浆水泥灌注法

压力灌浆水泥灌注法在实际运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两点,第一点要详细、准确监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数量和范围,并根据监测结果确定钻孔位置和灌浆用量,钻孔时要保证孔深超过裂缝面一定深度,深度大小随结构的不同而不同。第二点是灌浆之后的表面清理,按照从上倒下的顺序,用水对钻孔进行逐层清理,最后用空气压缩机吹干。

4.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铁桥梁建设中,必须严格控制大体积混凝土裂缝,这是保障高铁桥梁质量的重要措施。因此,施工人员一方面需要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以及技能水平,另一方面也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通过优化结构设计、合理把握混凝土配合比、保证施工环节的质量并重视混凝土骨料的选择,只有这样才能严控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出现,保障施工质量。 [科]

【参考文献】

[1]贾宪伟.高速铁路桥梁工程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分析与控制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10).

第3篇

【关键词】 初中历史 教学现状 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12-047-01

历史是一门人文性强的学科,知识面广。中华五千年历史,源远流长;世界各国历史,纵横几千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通过学习历史,可以使我们了解过去、把握现在、赢得未来。

纵观现在农村初中历史教学现状,令人堪忧,形势十分不容乐观,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 学校领导不重视;2. 各学校没有专业的历史老师,任课教师往往是其他学科教师兼任;3. 学生对历史不够重视,缺乏学习兴趣。以上因素,导致学生的历史知识点记得不牢,考试起来就一味地翻书,直接影响中考的历史成绩。特别是2013年中考对题型的改革,并增加了中国古代史的考查内容,让学生非常不适应,从而导致整体水平为历年来中考最低。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现实的现状,是一直以来形成的;从只学不考到要学要考,再到要考深考透,这一过程令无数历史老师无比纠结。中考历史分值只有那么可怜的五十分,当然不能与语文、数学、英语这些大科目相比,“一直是在历史遗忘的角落”。可作为一名历史教学人员,心里自然不是滋味,我们不希望喧宾夺主,但也不容忽视配角的作用。为此,笔者在此提几点自己的想法,供参考:

一、教师专业化发展

学校要充分重视教师专业发展,培养专职的历史老师,并鼓励教师多参与历史教学研讨,促进教师成长;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应该多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对现行中学历史教材了如指掌;深刻研究历史新课程标准,在平时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

二、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许多学校因师资问题,对历史学科不重视,七八年级不作考查要求,这对九年级历史教学,特别是中考非常不利。许多学生认为:历史开卷考试简单,不外乎就是抄书而已;分数又不多,只有那么五十分。上课不认真,课后也从来不翻书、不复习,对要识记、背诵的知识点一无所知,更不要说理解与应用。因此,我每次在九年级第一节课上都会对学生做要求:学习历史与其它科目一样,要记忆与背诵,更要理解与应用;常规工作自然也不能少,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照常要做;并且让学生明白学习历史并不只是简单地抄书,更要注重方法与技巧。只有学生重视这门学科,才能认真去学习,也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记得自己初中时的一位同窗,对中国历史知识了如指掌,倒背如流。同学们羡慕不已,问其原因,兴趣爱好是其学习历史最初的动力。只有学生对历史有兴趣,才能取得好成绩。历史知识本身枯燥无味,如果教师采用一贯的教学方法,学生便会对你及你的历史学科丧失兴趣。因此,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如常规课与多媒体课相结合、历史课本知识与课外历史小知识相结合、制作历史小卡片与写历史小论文相结合……通过多渠道激发学习的兴趣,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注重学习方法与技巧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历史目的非常明确――中考,在中考中能取得好成绩。教师应把握这一心理,在平时教学中要渗透一些学习方法与解题技巧,让你的学生懂得如何学习,怎样去从容应对考试。就学习方法而言,最根本在于平时的积累,最常用的方法是用时间轴的方式,将历史知识建构成体系,一目了然;学习历史还要学会对比(古今中外),通过比较,找出其中的异同点,这是近年来命题的主要方向;对于解题技巧来说,直接关系学生成绩的好坏,因此教师在平时应着重对此进行总结,并在练习及试卷讲评中适当渗透,如选择题的排除法与时间排序法等。

五、及时做好信息反馈

第4篇

关键词: 初中历史 课堂改革 自主学习

要让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改为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学习”是当前新课改倡导的。学生只有个性张扬、主动探究才是改变的初衷。基于笔者多年教学经验,摸索出一种培养学生历史探究能力、促进课堂自主学习的方法。在此,笔者选取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案例,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探究能力、促进课堂自主学习。

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究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历史自然需要学生的兴趣,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离不开教师的激发。历史教师应针对教学内容,适当地创设历史大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如在讲日本侵华史专题单元学习时,那些大量日军暴行的照片是最真实的历史材料,教师可以通过大量的课前查找,在课前以PPT播出,让学生对照片提出思考、质疑。展播后再出示日军和当时军队的装备、人数等数据的对比资料。随着课程的深入学习,学生对日军侵华史的研究必然感兴趣。教师可以提出一系列问题:(1)日军在我国如此残暴的恶劣侵略,是否受到国内各种势力抵制?国际如何评价?(提示学生近几年的抗日战片作为思考的对象)(2)从军事力量对比看,军队其实不比日军差,为什么没有阻止住日军的暴行呢?(留这个有悬念的问题,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不急于评价)(3)抗战胜利后,战败的日本受到怎样的惩罚……这么一来,学生通过教师的课前问题,让学生对系列问题进行探讨,鼓励学生课前充分查阅相关资料,课堂上积极思考,促成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宽松、愉悦、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的营造是必不可少的。首先,师生关系要和谐。师生和谐关系是长久的,不仅仅是为了某节课,因此教师平时无论课中还是课后都与学生交朋友,多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处理学生的各种问题,甚至是心理的问题;其次,要让学生走进教材,多元解读文本。对于教材,学生需要足够的预习时间,只有学生深入理解教材,才会让学生有一种深入探究课文的学习欲望;最后,要创设良好的课文情境,结合历史情境教学法,适当地模拟当时的历史情境,与教材表达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或者让学生当演员、分角色表演等都能达到这些效果。

二、设疑激趣,培养探究能力

心理学家认为:“课堂上只有经常性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课堂学习是灵动活跃的。学生不参与课堂教学,教学效果肯定不好。教师要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自主探究教学活动,注意引导,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如学习“丝绸之路”名称的由来时,一位学生问:“我国古代的瓷器也很有名,大量出口到国外,有没有‘瓷器之路’的说法?”这个问题确实让人觉得耳目一新,教师首先需要肯定学生对教师的“发难”精神。教师借此展开学生提出的问题,再次向学生提问关于中国古代的丝绸、瓷器为什么能出口到国外?(教师提示可以针对这个问题让学生在课后查阅相关资料,让学生做个历史调查小论文。)

为此,教师面对学生具有“刁钻”或者“挑战性”的问题不能三言两语就回答完,教师针对问题能不能做简单地启发引导,能不能带出一系列问题呢?经过多次历史课堂的授课,学生久而久之会理解教师的用意,才理解准确课堂问题,让问题变得更深刻,教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学生才是课堂的主宰、学习的主体、探究的主体、习得历史方法的主体。

三、激发动机,形成探究能力

由于教材的安排设置,教师必要的时候挖掘教材中的激励因素。特别是上新课时,好的导入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便更好地让学生收心进入新课学习。例如在教学《难忘九一八》这课时,教师在课前播放《松花江上》的歌曲:“我的家在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首先给课堂打上凄惨悲凉的气氛,为本课教学给学生打下愤怒的情绪。这种情绪深深感染着,学生的求知欲被激发,迫不及待想了解“九・一八事件”的前因后果。另外,教师可以播放每年东北各地举行纪念“九・一八”悲惨历史的新闻事件或者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端木蕻良《土地的誓言》的节选文章,让学生从现实中感受“九・一八”的历史事件,通过音乐、新闻事件、教材相关文章的导入,让学生多角度地探究历史事件,逐渐形成自主探究能力。

另外,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较多,存在部分知识超过教师的认知,出现提老师无法回答的问题的情况。为此,对于教师而言,要不断地对教师各方面进行充电工作,在假期多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平时多参与网络教学,学习他人的教学经验,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课堂教学。老师不妨更新教学理念,允许学生怀疑学习、敢于发表个人的见解。教师可以试着引导学生开展合作讨论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经常运用的一种方法,让学生通过分组研读教材、探究发现,提出见解。

四、结语

培养探究能力,促进课堂自主学习主要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为此,教师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尝试构建符合新课改的教学理念,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进而留足自主探究问题的空间。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教师一定要相信每个学生身上蕴藏着巨大的创造潜力,从学生的视角创造自主课堂学习的环境,鼓励学生个性化探究学习,谋求自己的学习技巧,力促学生成为课堂主人,在长久的自主探究学习中达到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让每一堂课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张德荣.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几种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12(03).

[2]孟凡石.浅谈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J].中学校外教育,2012(23).

第5篇

关键词: 初中历史 中考 复习

一、明确复习目标,制订好复习计划

1.明确中考考试范围与考点。明确考试范围和考点,是初三历史中考复习开始阶段必须进行的工作。初中历史中考内容涵盖了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等多方面内容。明确大范围后,引导学生按照历史知识的六要素(原因、时间、地点、人物、经过、结果等)找出具体的知识点,然后指导学生针对每一个具体的知识点,思考怎样复习并找出一种最佳的复习方法。这样就使每个学生心中有数,有的放矢,提高复习效率和质量。

2.制订好计划,合理安排复习时间。我们在开始全面复习之前必须制订好详细的复习计划,把每一堂复习课的内容都安排好,还要把复习计划告知所有的学生,让学生也心中有数。这样,每一堂复习课都很充实,做到有的放矢,忙而不乱,不至于对历史复习产生畏难情绪。这是全面掌握历史知识、决胜中考的前提。同时还要指导学生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和内容,制订出阶段复习和整体复习计划,做到在每一个时间段都有一个主攻目标,按时进行复习,集中精力,各个击破。这样,通过定时定量,学生就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有效地完成大容量的繁重的复习任务。

二、要明确复习对象,精心编选复习题

1.明确复习对象。明确复习对象,主要是因材施教,对学优生多鼓励,对中等生、后进生多帮助。初三总复习阶段,后进生因基础差,学习自觉性和学习积极性差,面对如此繁重而困难的复习任务,更是畏难不动,往往不能按时完成复习任务,更不用说保证复习质量了。为此,教师应随时掌握这一小部分后进生的情况,对他们多一点爱心和耐心,多一份督促。要主动、热情地帮助他们整理知识、落实考点,在平时的课堂提问、试卷批阅和阅后的改错中,加大对他们的检查力度,让他们无懒可偷。同时还要对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地给予表扬,让他们有成就感,以提高其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2.精心编选复习题。第一要让学生明确考题结构;第二要在复习的每一个阶段都精心准备一套诊断性试题,使学生清楚中考试卷的题型构成与大致的分数分布。如近年历史中考的试卷都由单选题、综合题两大题型构成。分数分布为单选题48%、综合题52%。一般说来,在整个历史总复习中,教师至少要准备六套试题: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各两套,综合题两套。另外,教师还应做到每试必阅,每阅必详,每详必促其改之,从而及时有效地对学生的复习情况进行信息反馈,督促学生及时解决复习中出现的问题,纠正偏差。

三、要巩固知识和训练能力并重

初三历史总复习不能搞成学生的死记硬背,让学生一背到底,也不能一个劲地在课堂上给学生归纳知识点,满堂灌,搞包办代替,而应做到知识训练、思维训练和能力训练同时进行,让学生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把握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组织学生认真学习《中考说明》,特别是“考试目标”部分。了解测试水平的几个层次,以及每一个层次的具体涵义,并根据测试水平的不同层次来把握知识。如让学生整理知识,把历史基础知识分为具体的和理论的两大类。具体的历史知识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对学生的要求是再认、再现,一般通过选择题来测试。理论性的历史知识包括历史概念、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和意义,历史人物的评价,以及历史发展的规律,等等,对学生的要求是理解、运用,一般通过列举、材料分析、问答题等题型来测试。这样,学生对知识的把握就能达到一定的理论高度。

其次,总结学科的记忆原则和方法,让学生在复习中广泛而灵活地运用。对于讲述过程的动态性质的历史知识,一般采用的记忆方法有以时间为轴记忆、以地点为轴记忆、以发展层次为轴记忆、以事物情节为轴记忆等;对于静态性质的历史知识,一般采用的记忆方法有数字编码记忆法、口诀记忆法、图表记忆法、联想记忆法、对照记忆法等。有时同一个知识点可用几种方法记忆,看哪一种方法效果更佳。历史知识记忆的原则一般有以下几条:先粗后细、先大后小、层层深入步步展开;弄清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注意知识的前后连贯、同类知识联想扩散,等等。

再次,在复习过程中注重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把握概括归纳、分类比较、综合分析等能力,最大限度地灵活运用到复习中。例如在复习世界近代史时,我要求学生把早期的几次资产阶级革命进行对比,制作一个综合简表。先要求学生自己列出表中的比较项目(如时间、背景、领导阶级、简单过程、意义和影响等),再让学生根据简表思考,找出这几次资产阶级革命的异同点(如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共同原因、相同结果、领导阶级、代表人物、重要战役、重要文件等)。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能增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一举两得。而且学生通过自己梳理知识,能把知识点化零为整、化繁为简、化粗为精,真正做到知识过关。

第6篇

一、激趣揭题,故事导入

新课开始,用几句贴切而精炼的引语导入,不仅可使学生分散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创设生动而富有吸引力的情感,诱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这就好像交给学生一把打开新课大门的钥匙,为学生主动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学生怀着浓厚的兴趣进入学习新课的状态,变被动为主体,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研究表明,学生在上课后前几分钟注意力较为分散。于漪说:“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应敲在学生心灵上,象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初中学生大多爱听故事,故事对于学生来讲具有很强的吸引力。生动、形象、栩栩如生的故事,尤其是人物故事,即刻就能将学生的无意注意吸引到教师的课堂情境中。听故事使学生产生积极愉快的情感,兴奋指数达到最佳状态,大脑网状结构被激活,处于充分觉醒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的知识的教学就是最有效的教学。倘若每堂课教师都以故事开头,形成了一个惯例,则历史课上课铃响后,学生匆忙地从课间的吵闹玩耍中回到教室,无法迅速地集中注意力。遇到这类情况,教师如果说:“我先给大家讲一段故事”,学生瞬间就会安静下来,充满期待地听教师讲故事。

所谓故事导入,是教师运用与新知识相关,有故事情节的资源,呈现其生动形象的情节内容,让学生通过对故事情节的感知体验,对将要学到的知识产生极大的兴趣,产生对新知识探求的迫切心情和欲望,进入对新知识学习,为接下来的教学作更好的铺垫。故事导入的形式,根据各学校的不同条件,可以有多种形式:如老师运用精彩的语言讲述、运用视频故事短片、学生讲述等。

二、转轴拔弦三两声

对于故事导入的具体操作过程中,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关键词:巧立意、充分利用、善观察、抓时机、做好承接。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的原动力。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好和乐而产生的求知欲是克服一切困难的动力。因此,教师在上课伊始就要循循善诱,唤醒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意识到学习要达到目标及意义,激发内部学习动机。

《心理学》认为: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任何思维过程总是指向某一具体问题的。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变化过程。在进入新课教学前,教师如果能巧妙地利用问题设置悬念,由于中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对老师提的问题感到有兴趣,渴望知道答案,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会很自然地引导学生去关注将要学习的内容。可以顺利做好承接。在故事的讲述中设置悬念,触发学生产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诱发出探索性思维活动。有趣的故事,奇妙的悬念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点燃学生探索的热情,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获取,从而促进学生的认知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和谐、稳定地发展。

例如在上《北方的民族汇聚》这一课时,运用《孝文帝迁都》故事:

孝文帝迁都之心已定,为防止节外生枝,便假称要大举南伐。公元494年,北魏孝文帝亲自率领步兵骑兵20万南下,从平城出发,到了洛阳。正好碰到秋雨连绵,足足下了一个月,到处道路泥泞,行军发生困难。但是孝文帝仍旧戴盔披甲骑马出城,下令继续进军。大臣们本来不想出兵伐齐,趁着这场大雨,又出来阻拦。孝文帝严肃地说:“这次我们兴师动众,如果半途而废,岂不是给后代人笑话。如果不能南进,就把国都迁到这里。诸位认为怎么样?” 大家听了,面面相觑,没有说话。孝文帝说:“不能犹豫不决了。同意迁都的往左边站,不同意的站在右边。” 一个贵族说:“只要陛下同意停止南伐,那么迁都洛阳,我们也愿意。”许多文武官员虽然不赞成迁都,但是听说可以停止南伐,也都只好表示拥护迁都了。

在学生饶有兴趣的听完之后,给学生问题一:从故事中我们注意到有两个名称:北魏和齐,请大家课本P128《中国历代王朝表》,注意到这是在什么朝代?让学生有时间观念。问题二:从故事片中我们知道孝文帝是个什么样的皇帝?学生回答涌跃,由此可见,他们的注意力已转入课堂,课未始,趣已生,情已浓。可以顺利承接课堂。并抛出导读提纲。

总之,在故事导入时笔者认为几点感悟:?让导入“新奇别致”,教师立足于学生喜欢听故事的特点,要尽量以生动具体情境为基础,抓住学生心弦使起情绪高涨,有利于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让导入“不偏轨道”。必须要使故事传说的内容能自然地和讲课内容联系起来。富有情趣的同时,但要注意紧扣三维目标和要点。?让导入“有话可说”。教师让故事过程并没有一跳而过,充分利用故事情感铺垫,给学生大片留白,铺设了情感倾诉的平台,导入要颇有风趣,引人入胜,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学养与个性。④是要掌握学生特点,注意学生年龄特征,知识结构和接受能力,导入要切合学生实际。⑤要注意简洁性:导入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5分钟为宜。

三、未成曲调先有情

“施教之法,贵在引导,妙在开窍”。利用故事导入,可激趣、催思、生情,从而帮助学生建立健全人格教育,彰显历史教学价值。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化学生的思维”。教育家波利亚曾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 故事导入,能创设新、奇、异、趣的情境,吸引学生,吊住学生胃口,为知道故事的结果,学生欲罢不能、孜孜不倦地探求,在探究中获得思维的发展,学习的积极性自然而然就产生了。

这样利用故事导思,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的探索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智力和能力,进而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在上《改变世界面貌的蒸汽革命》这一课时,笔者用了一段视频《瓦特》的故事,这一课在多媒体教室上,因地点变换的缘故,上课初颇多声音,当这段视频一播,声音马上没了,看到他们一脸认真,我的问题就可抛出了:? 你从中学到了什么?学生回答相当涌跃。老师这时可以因势利导。?之后再抛出导读提纲,学生自学相当规模认真。引导他们在欢乐中进入学习。

同时,故事可以缓解压力,使学生提高和集中学习注意力。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教学中,一则融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短小精悍的故事,常常是点燃学生学习兴趣的火种,也是增进师生情谊,启迪学生智慧心灵的兴奋剂。如在学习古代希腊的内容时,“木马计”“马拉松长跑”的故事能给课堂教学增添不少的趣味性。再如讲拿破仑帝国时,可以讲“雾月”“滑铁卢战役”,一下子就能把这位具有传奇色彩,同时颇有争议的历史人物推到学生面前,由此进入新课讲授,学生必然兴致盎然。

人是社会这个大网中的一个结点,学生也不例外,而且我们学生的社会压力真的很大,这更要求他们要有十八搬武艺。做事先做人,这里强调一个人的“人品”,智力与人格的协调发展。在健全人格的教育上,历史教学中素材丰富,对学生的情感价值观的教育问题,历史有太多鲜活的事例: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常有这样一个命题:“从这个伟人或科学家学习中,有哪些值得你学习的优良品质?”比如:爱因斯坦、爱迪生、牛顿、达尔文等这些科学家有哪些共同的特质值得我们学习?有渊博的知识,协作精神,顽强拼搏的精神经及善于学习和吸收前人的优秀文化成果等。这就不在是简单的说教,而是将教化化于无形,充分体现着榜样的力量。

讲富于哲理的、充满悬念而又扣人心弦、故事导入新课,会令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神奇而曲折的故事情节中去,这样既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自然导入新课,又能启迪学生的心智,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欣赏力。生动形象的语言可以唤起学生的注意,假如在生动形象的叙述中再设计出科学的、合理的、恰如其分的、带有情趣的细节描述,那么这种语言的效果更突出。利用课外拓展阅读上的资料,故事导入,一个动人而凄美的传说故事深深地吸引了学生,为学生整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在上《第一次燃遍全球的战火》时,笔者运用了“普林西普”的故事,这故事,虽是一个事件,但其中普林西普在处理民族矛盾时采用了极端手段,把自己送进监狱,直接点燃了一战,由此说明:一个人对事件的处理方式不同,对事、对自己、别人乃至世界都会带来影响,就此教育学生面对矛盾时该如何处理问题,让学生走出教室,能走进生活 。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故事的运用也是见仁见智,但不能忽略的是设计者的立意和想法,一问一答皆应是思想的境界,三维目标融化于其中,让学生进出教室,能很好走进生活。巧妙地整合离不开教师自身深厚的学养、自身灵动的风格,这也有待于笔者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心理学》

2、《教育学》

3、《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第7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趣味教学;激发兴趣;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新课程标准强调: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并成为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

“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要实现这些目标,历史教师必须改变教学方法,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课堂教学应体现新课程理念,以适应、促进学生发展的需要,给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发展的空间。

1 将历史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活气息

学生不重视历史、不喜欢上历史课的现象在许多学校普遍存生。历史课程和教学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严重脱节,可以说是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实际上,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拥有的“生活”世界,是一个充满着“活力”的人的世界。但传统的课堂教学过多地强调知识的传授与考试目标的实现,将教学与生活完全隔离,脱离学生的生活和经验,使学生的生活经验不能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得到展现。教师通常根据自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将“过去的史实”硬塞给学生。学生为了应试一时记住了大堆的历史概念、原因、影响等知识,而后却浑然不知历史为何物,为何要学历史,使学生们日益感到课堂上学到的历史知识是“古董”,是脱离实际生活的。针对这一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新课程标准强调:“教育既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也不能简单地还原为学生的生活;教育必须高于生活,教育的内容和活动是对生活的提炼和对生活的超越。”因此,我认为,教师作为新课程实施的主角,应当尽可能地进行“二次创作”,将历史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活的气息。

2 教学过程情趣化,激发学生兴趣,体验学习乐趣

众所周知,相同的教学内容,常常会引发学生不同的学习态度,导致不同的学习效果,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历史教师只有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才能保持和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孔子说过:“好知者不如善知者,善知者不如乐知者。”爱因斯坦也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一旦激发起来,就会产生无穷无尽的求知和探索欲望。

传统的课堂教学更多地强调能否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把学生当作装载知识的“容器”,缺乏教学情趣,结果教师讲的口干舌焦,学生听得晕头转向。新课程标准则强调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安排教学内容,通过历史照片、历史图片、场景、资料等为学生的学习设置各种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好奇心和学习的兴趣并引发其深入思考。让课堂教学过程充满情趣,真正成为学生探索知识、发展能力、享受欢乐的乐园。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在学生溶于情景的过程中,教师要尽最大可能启发、帮助、鼓励他们。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开拓了视野,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3 适当组织活动,让学生接触社会,体验生活

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教学的活动化,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了解、收集、交流、分析、解决问题等各种丰富的活动,感受历史。根据这一要求,教师可以结合教材相关内容设计一些学生乐于参加的教学活动:如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纪念馆、纪念碑,开展社会调查,进行历史知识竞赛和历史故事演讲比赛,指导学生持之以恒地搜集、整理历史资料,有条件的还可组织剪报、集邮,特别是收集近年来的一些报纸、邮票,感受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等。我们学校曾经举行的纪念“60周年”历史知识竞赛就获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一度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还值得一提的是,《历史课程标准》“教学活动建议”中有多处都提到“利用板报”服务于历史教学。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把整个学期建立板报“历史园地”的任务安排给学生。我们教室里一般都有两块黑板,其中一块位于教室的后方,那里是学生的空间,历史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片资源,开辟一块属于历史学科的“历史园地”服务于教学。教师可指导学生通过浏览电脑、读报纸、翻杂志等方式获取与下一周要学习的课文相关历史的图片、报道、宣传口号及歌曲等素材,由学生自己筛选,放到“历史园地”中。这样每周更新的板报内容都是跟下周将要学习的历史课文密切相关,加之学生们参与了阅读课外材料、摘选材料及撰写板报和阅读板报,自觉和不自觉地预习了历史课文,并养成了读书、看报、记录、整理资料的习惯。

4 鼓励并指导学生撰写历史小论文,促进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创新、阐述能力

教师还可以鼓励并指导学生撰写历史小论文,这种做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收集、筛选文献资料的能力,还能锻炼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因为是初中学生,教师不必对论文的写作规范和篇幅作过多要求。在论文的选题和立意上,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不要人云亦云,并在写作方法、写作技巧上予以点拨和指导。学生完成小论文后,教师应及时、认真地阅读和讲评,多一些鼓励,多一些赞扬,对于小论文中的不足与缺陷,教师应单独予以辅导,帮助学生纠正。这样可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创新、阐述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多种渠道收集相关资料,开阔历史视野,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启发学生的思维,不断鼓励学生的学习表现,充分肯定学生的成绩,使学生在激励性评价中享受成功的喜悦。《历史课程标准》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是正确的,但是绝对不能理解成去鼓励学生去追求所谓的不合逻辑推理的“标新立异”。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撰写历史小论文时,要注意教导学生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杜绝不合逻辑推理的“标新立异”。教师要有意识地教导学生,所谓创新,只能是科学的创新,而不是缺乏充分事实基础和理论根据的所谓“标新立异”。

5 范式引领,正确引导学生的思维判断能力

所谓“范式引领”就是教师在课堂上选取那些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历史内容进行讲解,以此作为范例帮助学生举一反三地理解学科知识中具有普遍性、一般性的原理,并借助于这些原理和学习方法的“迁移”实现活学活用。

第8篇

【关键词】中考;学习效率;方法

一、加强对《考试说明》课本重要性的认识

1.认真研读《考试说明》

《考试说明》是中考命题的纲领性文件和依据,不但老师自己要认真研读,而且要引导学生学习,明确哪些知识点是考点,不同考点的不同层次能力要求。只有对《考试说明》有全面和深刻的理解,才能把握住中考命题的方向和趋势,增强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重视课本

这几年的中考试题都是立足课本,以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一些老师放弃课本,舍本求未,自己另外整理一本资料,寻找偏题、难题,进行押题、猜题,偏离了复习的正确方向和有效的学习载体,既增加了学生的学业负担,还导致学生依赖心理,迷信老师整理的材料可以让他们考好,结果放松平时上课学习的认真和用功,或只会死记硬背老师整理的内容,面对开卷试题束手无策,考试成绩自然不理想,也就是说学生开始复习的方法、途径一旦错误,要考出好成绩是不可能的。事实上中考题许多来自课本和《指南》。如2005年中考试题第29题:回答文艺复兴运动的有关问题。

(1)文艺复兴运动开始于哪一个国家?文艺复兴的先驱者是谁?(2分)

(2)文艺复兴运动在哪三个方面解放了当时人们的思想?(3分)

(3)有人认为,文艺复兴是复古。也有人认为,文艺复兴是创新。你的看法如何?请说

说理由。(5分)

再如2006年中考试卷第20题:图5是哪个组或集团的标志………………( )

A.欧洲联盟 B.国际联盟

C.北约组织 D.华约组织

这两道在当时的得分率都较低,可都是课本和《指南》的原题,这让大家尝到了舍本求未的苦果。因此,在第一轮复习时一定要以课本为主,重视教材基础知识,包括课本中的每课一得,解析与探究、自我测评、图片、名人名言、地图等。根据《考试说明》对考点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逐个消化,夯实基础,同时对《指南》的题目进行训练和讲评,全面把握历史知识体系。

二、加强对学生的学科能力的培养

(1)开卷考试和新课程改革要求试题要能够反映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和学科能力水平。这几年的中考试题也注意让学生从教材(包括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来考察他们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和文字组织能力。教师教学中应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教给学生读书和阅读材料的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真正把知识转化成能力;应依据考试说明,根据各班级的学情,立足课本,变换角度训练学生从课本(包括文字、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而一些老师平时的教学仅停留在讲授课本或划划课本内容,让学生死记硬背,考试时学生忙于翻看老师整理的材料,生搬硬套,这样的结果是老师累学生也累,但效果不好。学生的学科能力得不到提高,成绩也不理想。老师与其辛苦地整理材料,不如培养学生的方法和能力,给学生一把学习的钥匙,这也就是“鱼”和“渔”的区别。如2010年中考试卷第25材料题的第(2)和(3)问题:

材料二:二战后,美国经济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具体体现在对外直接投资即资本输出增加和跨国公司飞速发展。对外直接投资为美国获取了更大的利润,加强了美国在许多国家中的经济地位,但它同时也建立在对第三世界不公正掠夺的基础上。

――摘自北师大版历史九下《教师教学用书》

(2)指出材料二反映了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哪一主要特点?(3分)

材抖三

――摘自人教版历史九下《教师教学用书》

(3)读图l4,运用论从史出的方法,概括1955-1994年美国经济发展呈现的状态是什么?(3分)

这道题突出学科核心知识,以提供材料考查学生提取有效效信息的能力,运用论从史出的方法,考查学生从数轴图上概括美国经济发展状态,问题设计从理解分析到方法运用,突出了开放性试题重视学以致用的特点。试题提供文字和数据材料,体现了素材的多样性,要求学生运用论从史出的方法回答问题,把学习方法纳入考查当中,对初中历史教学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三、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不要满堂灌。要依据《考试说明》,立足课本和《指南》,研究教与学的方法,关注学情,巧妙创设问题情景,重视课堂教学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加强学习方法指导。引导学生学习不仅应知其然,而且应知其所以然。每节课不要讲满,课前用几分钟时间小测知识点,上课“讲、评、练”相结合,每节课留出1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对当堂课的内容进行巩固。及时检查学生学习效果,一旦发现问题,要分析原因并及时解决。那些较容易出现错误的题目,要帮学生建立“错题档案”。要面向全体学生,特别要关注“学困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给予其学习信心,引导他们走上学习正轨。在加强对学生的基础知识的训练和学科能力的培养的同时,注意进行有效学习方法(包括记忆方法、理解方法、读图方法、运用方法)的指导。这种知识+能力十方法的教学方式能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四、加强审题和解题的指导

在考试中,许多学生冈书写潦草或答题不规范,或审题不认真而失分。如辨析题要求学生从两个方面进行辨析说理,但是学生往往或把辨析题做成改错字,或说理只写一个方面。有些学生对题目的限定词或关键词没有认真审读,结果答非所问而丢分了。如2010年中考试卷第25题(3)读图l4,运用论从史出的方法,概括1955―1994年美国经济发展呈现的状态是什么?学生没有根据图14概括l955―1994年美国经济发展呈现的状态,而是从课本和老师整理的材料中找答案,导致失分。

第9篇

关键词:初三历史;复习;教材;深入浅出

中考是高中选拨新生的重要制度,显示出选拔人才的优越性。中考冲刺阶段的学生,由于时间和心理的双重压力,很难找到适合自己历史复习的方法,经常陷于盲目的题海战中,但是历史成绩往往不尽如人意。历史涉及的知识面非常的广,如果仅仅是大量背诵或大量做题是不能提高历史复习的效率,也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所以学生急需掌握一套历史学习的方法,提高历史复习的质量。教师要挖掘历史教材中的积极因素,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历史复习效率和学习能力。

1 深入

所谓深入就是教师在引导学生复习的过程中,能够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实现对教材的深化,将教材中的各种有效的信息内容能够最大限度的挖掘出来,以此对历史各史实的内在关系进行充分的探讨,增加对教材内容和重难点知识的掌握。另外,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加强对重要理论的研究,能够透过历史现象去发掘出问题的本质,尽量不要通过大量的题海战术来促进学生成绩的提高。

(一)要“读懂、读精、读深”教材

读懂就是学生能够将历史课本中的段落、文章、插图客观的联系起来,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尤其历史知识普遍以理论性的形式在初中历史教材中展现出来,具有很大程度的抽象性,不利于学生的记忆。所以学生要能够对历史事件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进行有效的联系、归纳和总结;读精和读深就是要求学生学会主动挖掘课本中的隐藏知识点,学会知识的迁移和思维的深化,这样可以提高初三学生的复习效率,为其中考奠定基础。

(二)要遵循“重两头、轻过程”的原则

在学习历史事件的时候,要注重对历史背景和原因的分析记忆,并且明确该历史事件造成的影响,至于历史事件的过程是怎样的只需要有简单的了解即可。例如,复习历史事件的时候,学生应该主要掌握1840年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先进的中国人开始追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斗争的历史背景,以及对我们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

(三)要“延伸知识,给疑难问题定位”

历史知识中有很多重难点内容,并且具有很高的抽象性,学生难以理解,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积极的翻阅历史资料,抓住历史资料中的主要矛盾,解释课本中的难点。例如,在学习西方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时候,学生对什么是资本主义没有准确的认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封建社会的市场资本的垄断,然后讲解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资产阶级一部分人的手中拥有大量资产及大量廉价货物,所以占得市场的先机,改变了封建垄断的现状,所以就产生了资本主义市场。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可以准确的找到“西方资本主义”的定位,能够主主观分析类似的历史问题。

(四)要“精选和设计习题、加大练习题的讲评力度”

习题是提高学生复习效率的基本途径,但是很多学生在演练习题的时候具有很大的盲目性,所以教师应该帮助学生选择具有针对性的习题,在习题中体现历史教材中的重点和把难点,有效的提高初三学生复习历史的效率,并且能够促使学生在习题的演练中,主动联系历史教材中的知识,达到复习的目的。

2 浅出

(一)对比分析找出规律

在历史复习的过程中,有很多需要记忆的知识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克服死记硬背的局面,学会对教材中的知识进行总结和概括,引导学生抓住教材中的关键词句,使学生更能对历史知识浅显易懂。例如,在学习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与联系起来,抓住二者之间的共同点,如:社会主要矛盾都是外国资本主义、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革命主力都是人民群众等。然后分析不同点:基本上是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领导者是无产阶级。果实被窃取,革命任务没完成,社会性质没改变。最后,让学生抓住的胜利成为社会主义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是必然结果等知识的关键点,加深记忆。

(二)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历史本质、历史发展规律

历史事件是非常复杂的,历史的发展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学生需要抓住历史的客观因素和历史发展的规律,也要看到历史结果的主观性和普然性。所以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剖析历史意义,看清历史活动的本质,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结合起来去看待历史问题。例如,神学史观,英雄史观都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意识产物,不能主观臆断的判断历史观正确与否,应该站在不同的阶级立场看待历史现象,通过现象了解历史本质,看到历史的偶然性和必然性。

一方面,在对历史人物在历史上活动进行分析时,教师首先应该引导学生对历史人物在阶级上的属性进行准确的定位,值得一提的是阶级属性在一定程度上并不是由历史人物的出身决定的,而是取决其本身的言论偏向于哪个阶级。另一方面,利用阶级本身的属性对评判一个历史人物或者团体,如的失败的根本原因还是与软弱的资产阶级有很大的关系。另外,要站在时代和阶级的角度上对历史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切记不要带过多的个人主观色彩,基于历史时代和阶级本身的差异性比较明显,所采用的方法、所持的观点以及代表的立场均会有显著的差异,由此得到的结论和认识也会有很大的不同。如:我们在评价和认识唐太宗时期的“贞观之治”和“轻徭薄赋”等政策时,需要看到的历代封建君主在统治初期往往比较重视前朝灭亡的原因,并且还会从中吸取一定的教训,而这些教训通常会以各种政策的形式被推崇出来,其根本目的主要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更好的实现对自己所代表的统治阶级利益的维护,进而有助于封建地主阶级统治地位的稳固。但是,由于封建地主阶级和制度本身的腐朽性,这便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王朝的盛世都是短暂的,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它终究会被先进的统治阶级所取代。

(三)摆脱死记硬背的泥潭,掌握历史学习的技巧

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站在历史的角度去分析历史教材中的知识和问题,才能吃透历史教材中的内容,摆脱死记硬背的复习方式。例如,历史年代记忆的时候可以将公元零年作为对称轴,进行前后对照。以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公元后221年蜀国建立。再如公元前467年我国奴隶制结束,公元后476年西欧奴隶制结束。公元前841年是西周共和元年,公元后841年则是唐武宗会昌元年等,提高复习历史的效率。

3 结语

综上所述,历史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仅仅依靠大量背诵或大量做题无法提高历史复习的效率,所以初三历史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读懂、读精、读深”教材,延伸知识,给疑难问题定位;对比分析找出规律,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历史本质,摆脱死记硬背,做到对教材“深入浅出”的复习。

参考文献

[1]江山.对高效提高初三历史总复习质量的探讨[J].考试周刊,2016(15)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