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农村经济综合管理专业优选九篇

时间:2023-11-08 11:02:3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农村经济综合管理专业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农村经济综合管理专业

第1篇

关键词:农村经济管理专业、“模块式”整体课程体系、“3+1”教学模式一、独立学院农村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

农村经济管理专业是农村管理、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积聚于一体的综合性较强的专业。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而又繁琐,涉及的问题具有综合性的特点。我国有少数公办一本学院与二本学院开设了农村经济管理专业,但其培养目标主要是定位于培养农村经济管理理论研究,不能解决农村实际问题;一部分高职高专近几年也进入农村经济管理方向人才的培养,其培养目标主要是解决农业生产技术问题,具有一定单向性,所以效果都不太明显;独立学院是由普通本科高校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的进行本科层次教育的高等教育机构,长期以来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自己的办学目标,所以适用于农村经济管理人才培养。

作为一名优秀的农村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必须具备以下知识与能力:

(1)能够领会国家相关的农村政策。农村经济管理者在开展经济管理过程中,会涉及许多国家相关的政策及法规,所以应全面掌握农村方面相关法律法规,如农村政策法规、农村环境保护、财政与金融(农村)等。

(2)具有一定的农业技术知识。作为一名合格的农村经济管理人才,除了应该掌握农村政策外,还应该能掌握农业种植技术、了解农作物特点等技术知识,能够及时解决一般的农业技术问题。做到上能写字做文章,下能指导种田插秧,提升农业的管理水平。

(3)必须具备经济管理知识。随着农村经济的大发展,多种经营业务的开展,优秀的农村经济管理人才还要能够掌握农村经济管理、财政与金融学、农业资源经济学、农村市场营销等相关知识,能充分开发利用本地资源,将本地资源产品加工推销,为农民增收创造机会,根本解决农民的生活水平。

(4)具有融资、财务管理等知识。农村经济管理人才,要能解决农村融资和财务管理问题,做到精打细算,开源节流,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农村经济、壮大农村的建设。

所以,独立学院农村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是“懂经济,善管理,会技术”的应用能力为主线的全能型复合人才。

二、独立学院建立具有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与能力的培养

独立学院农村经济管理专业应以“懂经济,善管理,会技术”人才培养目标为宗旨来构建的“模块式”整体课程体系、“技能化”专业课程体系和“梯进型”实践课程体系:

(1)建立“模块式”整体课程体系。

农村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可分为“三种类型、五大模块”, 即基本素质类、专业素质类和综合素质类。基本素质类由政治人文体育模块和基础知识及信息模块构成,主要课程有英语、计算机基础、农业信息、农业政策、就业和创业指导等课程。基本素质类课程设置是解决人才培养“共性”能力问题,即学生能够领会国家相关的农村政策和掌握农村方面相关法律法规能力,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准确把握日常人际交往中的交谈技巧等基本能力。专业素质类课程设置是解决人才培养中“个性” 能力问题,体现了专业特色,是针对学生未来就业方向而设置的,它由专业素质基础模块、专业素质技能模块和专业素质拓展模块构成,主要课程有农业经济学、农业管理学、土地资源管理、乡村社会学、植物生产技术、畜牧概论、水产概论、设施农业概论等课程组成,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解决农业产业中基本的技术问题;其中,专业素质拓展模块课程开设主要是根据农村对管理人员的要求,实现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而设置,主要课程统计学、农村财务管理、农村会计学基础、农村投资项目评估、农业推广学等课程。综合素质类课程是解决人才培养中“应用”能力问题,主要通过设置实践教学模块来实现,即校内专业实训类课程和校外课程实践环节。主要课程有“农村投资项目评估”、“ 农村会计学”仿真性模拟实训等,在寒暑假期间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与调查、建立“班村共建”农村、技能比赛等一系列社会活动。

农村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要立足于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必须与农业产业发展、农村经济结构、农民技术需求相适应,培养全能复合应用型人才,才能够满足农村人才市场对多元素的要求,才能够解决农村经济、管理、决策、营销、融资等遇见的实际问题。

(2)设置 “技能化”的课程体系,建立科学的理论教学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设置“技能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要与农村生产经营、实际管理相结合,在体现“农”的专业特色基础上,课程设置的顺序、时间应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将专业理论课程和相对应的专业实验课程、实践课程一一对应,做到理论与实际结合,提高学生解决农业生产中技术性问题的能力和农村经济管理能力,进而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农村经济管理专业采用“3+1”教学模式:即三年课程教学和实训加一年社会综合实践,共设置45门课程,其中基本素质类课程15门、专业素质课程19门、课程实训课程5门、社会实践课程6门,具体课程设置如下:

第一学年第一学期基本素质类课程:计算机基础、英语、数学、体育、农村政策、农村应用文写作、礼仪规范。第二学期基本素质类课程:网络技术、英语、数学、体育、农村信息、微观经济学;专业技能课程:植物生产技术。课程实训:植物生产技术实践。

第二学年第一学期基本素质类课程:时事政治、农村法律法规;专业素质课程:乡村社会学、农业管理学、农业推广学;专业技能课程:设施农业概论;课程实训:设施农业实践。第二学期基本素质类课程:农村经济常识;专业素质基础课程:农村产品营销学、农村经济统计分析与应用、农村财政与金融;专业技能课程:农村会计学;课程实训:农村会计学全真模拟实训。

第三学年第一学期基本素质类课程:计量经济学;专业素质课程:土地资源管理、农村财务管理;专业技能课程:新农村规划与科学发展、农村干部领导艺术、水产概论;课程实训:农村财务管理。第二学期基本素质类课程:就业与创业指导;专业素质课程:农村投资项目评估、税法、电子商务;专业技能课程:农村经济纠纷处理、畜牧概论;课程实训:电子商务。

第四学年组织学生进行社会综合实践,其方法可采取专题调研和分析、农村市场调查与预测,并撰写毕业论文。

科学的设置“技能化”专业课程体系,才能培养出服务“三农” 经济管理人才,既能做一名农村生产技术人员,又能当好一名“村官”,解决农村一些现实问题。

(3) 突出“分层实践、逐层提升”的“梯次型”实验课程体系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关键问题的能力既是实践教学设置的目的,每学期对核心专业课和技能课应安排相应的实验、实训课程,形成“梯次型”实验课程体系。

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核心内容由以下三大模块组成:①基本技能训练模块:包括统计分析软件应用、财务分析软件应用和科学研究基础训练三方面内容;②专业技能训练模块:以建立实验、实训平台,进行仿真性模拟实习为核心内容演练,如投资项目分析模拟、现代企业经营决策仿真系统等内容;③综合能力训练模块:以大学生社会实践与调查、专业素质拓展训练、实践教学基地和实验室建设为主要内容。

大学生社会实践与调查可利用寒暑假期间组织学生进行“大学生寒暑假回乡公益活动”、“走进千村万户,回乡社会调查”、“中国农村社会经济调查”等系列调查活动。

三、独立学院农村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应注重以下问题

1. 突出专业特色,解决好农村管理课程与经济类课程的平衡问题

农村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必须注重农、经、管知识复合,以系统的观点科学处理好各课程之间的比例关系。根据农村经济管理现状,在增加农科类课程的门数的同时,使农业技术与管理各门课程与经济类各门课程学时比例合理,突出其专业特色,这样,才能提高和拓展农村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经济管理素质、知识与能力。在教学内容上,应从各门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作用及其相互关系入手,进行系列课程优化与整合。

2. 强化实验实践教学,建设校内外教学实习基地

第2篇

中国是世界农业大国之一,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产业支柱,不仅为人类社会提供基本的社会生活资料,还能大力推动其他产业的快速发展,因此加快推进农业发展,可以促进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促使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对国家的发展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农村经济管理;农业发展;管理水平

农村经济发展作为目前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农业的发展主要是指农村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国家推出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加快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步伐,但由于我国在农业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导致惠农资金和技术的缺乏,为解决这一问题,提高农村经济管理水平,使其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文章针对当前农村经济管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对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发展的具体措施进行了阐述。

1农村经济管理

农村经济管理主要是指针对农村经济、政策、计划、土地、统计、审计、生产体制、农业承包、发展、扶贫、分配、产业化、销售、农产品加工、农民专业合作社、信贷、二轮土地承包、土地纠纷合同仲裁、农民负担、农业保险等诸多方面的管理

2农村经济管理的工作职责

2.1农村财务管理工作

2.2农林项目管理

2.3研究指导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指导农业产业化

2.4各类农经统计报表的编报工作

2.5相关项目申报工作

2.6撰写农经材料和信息

2.7贯彻执行上级文件精神,对农村经济收支、农民收入以及农民负担情况进行监测,减轻农民负担工作,落实减轻农民负担有关政策,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

2.8管理土地承包、耕地、荒山使用权流转和承包合同管理等工作

2.9有关农村、农业、农民各类来信来访调处工作

3农村经济管理的意义

3.1只有大力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发展,才能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从而推动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的信念,才能保证农业的整体发展不受影响。

3.2农村经济管理是在物质资料再生产过程中进行的,社会再生产过程即是人与自然结合的过程,又是人与人结合的过程,因而决定着经济管理的双重重要性。

4农村经济管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1农业的发展缺乏主动性由于中国一直以来坚持的计划经济体制观念,导致农业的发展一直处于被动的状态,农村经济管理局面很难打开,虽然近年来各级政府虽然加大了对农业的支持,但在很多地方却没有得到具体的落实。

4.2农业的相关知识缺乏由于我国目前对于农业管理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各级管理部门以及广大农民群众对于农业的相关法律意识淡薄,严重影响我国农村经济管理的进行。

4.3缺少专业的管理人员目前农村经济管理人员,思想保守,缺乏专业知识,管理观念落后,不能充分认识农业经济发展必须向产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思路,大大阻碍了农村经济发展的管理。

4.4农村资金管理不规范目前我国财务管理的实施主要是由村干部负责完成,但是由于多年来农村承包土地没有合理的合同规范,而且目前农村的财务还不能做到所有的财务活动都公开透明,导致承包租金无法及时回收,集体财产得不到保障,也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5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发展的具体措施

5.1宣传农村经济管理的理念现阶段我国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就是发展农村经济,只有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才能增加农民的收入,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才能更好的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为了更好的加快实施这一任务,高质量的发展农村经济,相关部门就应该对负责各项工作的部门以及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加强对农村经济管理的认识,只有充分的学习才能更深入的了解。

5.2实施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要想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就必须实施农村规模经济和产业价值链条的延伸,为此,我们必须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及大型企业,建设优势产业生物链,并将其拓展延伸,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经济的发展,推动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加快农业建设的步伐。

5.3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素养针对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人员,必须加强他们对农村经济业务知识、理论以及科学技术等综合业务水平的了解,完善业务范围,对他们进行针对性的培训,特别是针对金融财务管理以及心理咨询方面的知识,必须做到全面了解,才能更加有效的针对性开展经济管理工作,更加有效的提升农村经济管理。

5.4提升应急处理能力突发事件作为农村比较常发生的事件之一,作为农村经济管理人员,必须能够及时拥有及时解决危机的能力,积极听取广大农民群众的意见,不偏不倚,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实施农村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农村经济民主化、科学化发展的进程。

5.5扩展农民增收渠道加快农业发展,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是关键要素之一,只有农业发展的条件得到充分改善,才能加快更新现代农业生产资料的步伐,进而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5.6提供服务指导以及资金扶持成立专门的农民合作社,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与各乡镇、各部门签订目标责任书,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法设立、规范运作进行全程跟踪服务。研究制定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奖励办法,积极推荐评审市、区、国家级示范社;鼓励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产品质量认证以及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并给予相应奖励;对合作社及其社员贷款发展农业产业项目建设,并符合相关条件的,给予贷款贴息等。只有加快农村发展,才能有效的发展农村经济管理。

提高农村经济管理,不仅需要对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人员进行系统的专业知识培训,加强整体团队的专业素养以及综合素质,还应有健全的法律法规相配合,各级政府部门也应加大财政投资力度,充分发挥政府惠农政策的大力实施,从而才能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加快该站农村经济管理的步伐,快速有效的推荐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参考文献

[1]韩忠;;探讨加强农村经济管理的有效措施[J];经营管理者;2013年21期

[2]武卫敬;;现代农村经济管理的核心内容浅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2年02期

第3篇

【关键词】农村经济;管理现状;对策分析

农村经济是我国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与发展状况直接反映了我国综合国力与经济实力,为进一步推进现代农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始终坚定不移地推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与进步,以创新眼光改革与调整经济管理方式,构建系统、科学、完善的经济管理体制,促进农业经济繁荣、健康向前发展。

一、我国农村经济管理现状分析

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完善农村的土地管理制度, 宣传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国家土地政策; 建立农村财政和资产管理制度, 公开农村的财政状况; 制定农村经济发展目标,着眼于未来的经济发展要求;并注重农村干部领导层的管理,致力于创建一支高水平、专业化的经济管理团队。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管理模式不断优化,管理方式与管理手段不断丰富,但是依旧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分析探讨:

(一)对经济管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认识不够。当前我国大多数农村受到传统管理体制与管理模式的影响,对经济管理缺少必要的关注与深入认识,甚至依旧沿用旧有的经济管理体制,不仅不适应现代农村经济建设的内在要求,同时也因为管理体制的滞后性与盲目性损害农民的合法权益,加剧农村内部矛盾,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前进脚步。

(二)专业经济管理人才极度缺乏。现阶段,农村领导管理层文化水平较低,综合素质较差,缺少引导与推行经济管理工作的专业人才团队,一部分农村的经济管理工作由村长或是支书等全权掌控,限制了经济管理工作的实际功效与价值意义,使农村经济管理工作长期陷入进步缓慢、闭塞落后的尴尬境地。

(三)相关经济管理法律法规不完善。经济管理是一项内容繁杂、项目众多的系统工作体系,具体到农村经济管理中来,既包括土地承包管理、农村企业引导监督,也包括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等等工作,但是我国农村经济法律法规不完善,致使管理工作缺少必要的法律支撑与帮助,不能有效缓解诸多现存经济问题。

(四)农业产业投资后劲不足。近年来,农村企业不断增多,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增强农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整体实力是推进农业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但农业企业诸如农产品加工、种植业等等周期长、收效慢,又极易受到自然气候的影响与限制,因此对市场融资缺乏吸引力,增大农业企业不安全、不稳定因素,加大了农村经济管理难度。

二、推进农村经济管理改革与进步的对策分析

(一)增长资金投入与加大政府支持,确保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为从根本上保障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与推进,必须增加资金投入,加大对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经费补贴,维持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正常花费(包括人才引进花费、专家培训费用、学习深造费用、调查分析基本花费等等),使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正常运作、另一方面,政府要通过政策倾斜、为农村企业招商引资、减免农业企业税收等等方式,减少农村经济管理的压力与阻力,使农村经济管理工作赢得农民的认可、理解与支持。

(二)完善农村经济管理相关政策与法律法规建设。推进与完善农村经济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是加强经济管理工作的根本保障,首先,地方政府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与现有经济管理模式,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诸如经济监督制度、经济执法制度、企业管理制度、土地承包制度等等,确保经济管理工作有法可依。同时,必要的经济法律法规可以监管农村经济管理人才工作行为,杜绝、人情关系、走过场等现象的发生,在保障农民合法权益与经济利益的前提下有效解决农村各种矛盾。

(三)注重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开发与引进,构建高素质、高水平的经济管理团队。人才是各项工作发展与进步的动力源泉,是增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实力的根本保障,因此,必须注重农村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开发与引进,充实农村经济管理人才团队,提高经济管理工作的精确性与科学性。首先,要以开放的姿态,通过增加薪资水平、提供社会福利保障、提供深造机会等形式引入经济管理人才;其次,要注重经济管理团队职业素质与道德素质的提高,提高工作团队的沟通技巧、语言技巧、危机处理能力与协调能力;最后,要为经济管理团队提供多种形式的、高质量的培训学习机会,邀请经济管理专家现场讲解最新工作方法,面对面解决工作人员的工作难题与困惑,加强工作人员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增强协作意识与合作能力,提高农村经济管理部门的整体实力。

(四)提高农村干部对经济管理工作重要性认识。在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过程中,为进一步优化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村经济收入与农民生活水平,必须坚持开展经济管理工作。当地政府与领导干部要树立经济管理意识,将经济管理工作置于各项工作的首位,确保各项经济管理政策的落实,并根据实际状况与农民意见及时调整工作计划与工作方式,使经济管理工作始终与农村经济战略发展、农民根本利益、和谐社会主义农村建设相一致。同时,要时刻关注农民对经济管理工作的态度与情绪变化,做好农民的思想工作,使农民能够深切认识到开展经济管理工作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从而改变对当地经济管理工作的态度,实现“从反对到支持、从否定到认可、从片面误解到全面认识”的根本转变,使农村经济管理工作获得广泛群众支持。

为了实现农村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相关的农业管理部门必须要探索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诸如开发与引进专业的经济管理人才、加强农村经济管理资金投入与政府支持力度、完善农村经济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等等,提高农村经济管理质量与效率,推进农村经济的科学化、综合化、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第4篇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农村经济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经济管理的需求,管理人员必须要在经济管理过程中不断创新管理模式,扩大管理范围。农村经济管理工作还应该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让群众参与到经济管理当中,多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进而提高农村经济管理水平。

一、新形势下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管理体制不健全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经济也得到了迅猛发展,而且国家相继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从农村经济管理现状可以看出,农村经济管理中存在很多问题,农村经济管理制度还不健全,而且管理制度缺乏针对性,无法解决农村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如今,农村经济结构日趋复杂,农民增加收入的途径正在逐渐增多,这也给农村经济管理增加了难度。在新形势下,农村经济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导致经济管理无法充分发挥出作用。

(二)土地制度不健全

在很多地区,土地制度也不够健全,土地产权比较混乱,缺乏科学的管理机制。在农村,很多土地都是荒废状态,这些土地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这对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也有很不利的影响。农村地区土地制度的不完全,导致国家其它政策的实施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案例:王庄村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交通也很便捷,整个村庄拥有575口人,村庄以养殖业和种植业为主,经济状况相对稳定。但是,随着王庄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该地区人数不断增多,人口的流动性也比较大,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很多土地上堆放着生活垃圾,大量废水被排入荒地中,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这不仅严重影响了王庄村经济的发展,也给该地区经济管理工作带来了挑战,增加了经济管理工作的难度。种植业是王庄村农民增加收入的途径之一,但是现在大量的土地被荒废,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人们的经济收入不断下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

(三)资金利用率较低

虽然国家比较重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国家对农业种植的资金投入相对较少,农民收入一直不高。国家对农村地区的资金投入相对分散,降低了这部分资金的利用率,也出现了资金浪费的现象。

二、新形势下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增强农村经济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

在新形势下,要想加强农村地区经济管理工作,提高经济管理水平,首先要增强农村地区人们的经济管理意识,贯彻落实国家经济管理政策,解决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推动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其次,经济管理部门应该鼓励农民参与到经济管理当中,管理人员也应该多听取农民的意见,从农民的实际出发制定经济管理方案。最后,国家和当地政府应该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创造条件,国家也应该不断制定和完善经济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农村地区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政策保障。

(二)提高资金利用率

在新形势下,国家还应该不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事实上,农村经济管理的目的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要想增加农民的收入,就要不断增加农民增收的途径,首先,国家要加大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扶持力度,制定和完善农民补贴政策,增加农民的收入。其次,国家还应该结合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特点调整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结构,鼓励群众自主创业,进而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最后,国家和经济管理部门还应该在农村地区建立合作社,增加农民增收的途径。

(三)提高经济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

在新形势下,农村经济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对农村地区经济管理工作质量有很大影响。要想加强经济管理工作,提高经济管理水平,就必须加强经济管理人员培训,不断提高经济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进而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农村经济管理正在向信息化发展,这就要求管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信息技术,提高经济管理工作效率,推动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

第5篇

经济的飞速发展极大的提升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农村经济管理在以农业为重心的基础上,农业发展道路逐渐走向市场化,虽然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但是由于现阶段农村经济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使得农业的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为了更好地掌握农村经济管理,就需要及时的发现农村经济管理中的问题,以解决问题为主要目的,改善农村经济管理的现状,促进农村经济管理水平的提升。本文主要从分析现状、提出对策的角度进行研究,主要目的就是增强农民法律意识,维护农民的自身权益,以更好地开展现代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

农村经济;经济管理;管理现状;研究对策

农村经济发展主要从改革开放之后的开始的,不仅极大的提升了农村的生产力,也是的农村的经济发展获得了最大的效益。从根本上来说,农村经济的发展应该受到国家的重视,因为它是稳定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一系列关于农村经济管理与发展的政策不断出台,扶持农村发展的经济建设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但是问题是,因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农业的分散小规模经营方式,导致了农村经济管理不能保持可持续性,再加上大多数的农村地理位置较为偏僻,经济发展的文化部分相对落后,由于这些客观问题的存在,现代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亟待治理。

一、现代农村经济发展的各方面需求

1.财务需求。

现代农村经济发展中财务管理逐渐趋于复杂化,主要原因是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逐渐由传统单一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为农业、畜牧业以及加工产业形成的多元化发展模式,形成的综合性的经济管理形式使得财务管理的复杂程度增大,另外,农村经济对外接点的逐渐增多,各方面的财务交流以及资源流动与市场的发展联系逐渐密切。总之现代农村经济管理中财务需求逐渐增大,也要求经济管理水平的逐渐提升,所以,农村经济管理亟待提升自身的复杂化程度和细致化程度。

2.土地管理需求。

现代农村经济管理中,农村土地流转现象逐渐平常话,虽然这一举动提升了农村土地的利用效率,但是也为土地管理需求和经济管理增加了负担。现阶段,农村地区的土地可以说是一切的根本,土地流转现象的发生必然引起农村经济管理的调整,这种动态化的需求,需要不断的加强农村土地管理和经济管理之间的联系,将土地流转与经济管理直接链接,以方便农村土地的规划、承包以及转让情况发生时能够在第一时间做出正确的反映。

3.经济发展需求。

现代农村经济管理的发展需求与传统的农村静止化、停滞化的发展模式不同,这种需求主要体现在经济多样化的需求,应该进一步的拓展农村经济的发展领域,以金融业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的长期性需求,农村已经不再是将农业看做发展的附加物,而是将经济发展与农业发展融合起来,实现长期化的发展目标。

4.管理人才的需求。

现代农村经济发展的复杂化、动态化、多元化以及长期化要求引进高素质的经济管理专业人才,但是也应该考虑到原有的经济管理人员能否满足现代经济发展的需求,而专业性的经济发展人才并非都能够在农村地区工作,目前,针对这种情况,我国农村经济管理中对不同程度的管理人才的短缺现象正在进行针对性的解决。

二、现代农村经济管理的现状

1.缺乏科学有效地管理机制。

现代农村经济逐步发展的基础上,随之而来的是能否因地制宜的建立符合经济发展需求的管理机制。但是通过调查发现,缺乏科学有效地管理机制正是现阶段农村经济管理的缺陷,时代的发展已经不能容留传统经济管理方式,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已经完全不能维护农民的利益,农民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矛盾就会日益激化,这也是现阶段农村科学经济管理机制缺乏的表现。

2.专业管理人才的稀缺。

现代农村经济管理中对于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较高,而面对当前管理人员文化水平低下,对于文明执政、执法并没有足够的认识的情况下,农村经济管理对于专业人才的发展不能满足市场化需求,不能够为农民提供更为周到的服务,导致农村经济管理的落后性。

3.缺乏资金支持。

现代农村经济管理已经亟待进入市场经济的时代,农村产业结构直接影响了企业融资问题,而资金的缺乏导致融资困难,产生的经济效益少之又少,使得农业部门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困难。因为农村基础建设具有周期长、成效慢的特点,不具备融资吸引力,而分散的农户由于资金的缺乏,使得农业投资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另外,农村的经济发展主要是以土地为重心,对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以及教育事业的投入微博,这也是导致农业投资不能得到良好结果的原因。

三、加强现代农村经济管理的对策

1.建立科学的资金管理体制。

现代农村经济管理主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寻求更为可持续的发展道路,首先就是要进行农村资金的筹集,建立科学的资金管理体系,进行资金管理改革。农村经济管理人员应该及时的了解农村经济发展的状况,及时清算资金的总数,加强对资金审计的管理,保证资金的合理使用,最重要的就是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因为腐败最会导致资金的大量流失,农村经济管理需要将集体资金激活,盘活现有资金,利用现有资金将现行农村基础建设、教育建设等专项投资项目扶持起来,农村经济管理的加强需要建立资金的科学管理体制,以推动农村经济取得更好地效益。

2.建立科学的农村经济管理机构。

自从改革开放依赖,农村土地实行的就是联产承包责任制度,也为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一条可行的发展道路。但是现阶段,农村经济管理中的各种问题的出现,继续建立科学的农村经济管理机构,搭建科学化的经济管理平台,在国家经济政策的保证下,努力加强农村经济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为农民提供更好的服务。科学的农村经济管理机构的建立能够带领农民开展更好地农村基础建设,增强农村经济发展的稳定性,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科学的理论道路和技术支撑。值得注意的是,农村经济管理机构的建立需要引进综合素质较高的经济管理人才,专业的人才能够保证农村经济管理的稳定性,从不同的角度为经济管理提供良好的建议。

四、结语

总之,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综合管理形势下,现代农村经济管理工作需要从农村基础建设开始,从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入手,建立科学的资金管理机制,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另外,专业化的管理队伍的建立也是构建科学农村经济管理机构的主要部分,能够及时的解决农村经济管理中现存的一些问题,提升农村经济管理的重视程度,带领农民不断的稳定经济发展,做好农业工作,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科学的实践经验和技术支撑。

作者:胡舒瀚 单位:四川农业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甄国荣.现代农村经济管理的现状和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3,34:196.

[2]陈秀娟.浅析农村经济管理的现状与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05:177.

[3]刘赛平.农村经济管理的现状及对策浅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02:39-40.

第6篇

一、我国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弊端

1.认知水平不足

在农村经济持续增长中,需要设立专门的农村管理部门进行管理,但是由于受到传统理念的限制,对于农村经济管理工作认知水平偏低,农村经济管理中,多数工作人员认为土地承包制和财务管理制度实际意义不突出,无法有效降低农业负担,影响到工作效率。故此,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无法有序开展。

2.管理体制不科学

在农村经济持续增长中,由于管理体制不科学,未能顺应时展需要,加之管理理念较为陈旧,所以实际工作无法有序开展,工作效率不高。最为典型的表现为经济管理方式单一、陈旧,无法顺应经济发展需要。如果农民自身的利益受到侵害,甚至产生更加严重的矛盾,这些问题,多数是由于管理体制不科学导致。

3.专业管理人才匮乏

由于农村经济水平偏低,生活条件较之城市而言存在明显的差异,很多专门从事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人员专业素质不高,文化水平偏低,所以在实际工作中无法切实履行职责,严格遵循制度要求,切实将工作落实到实处,文明执法。尤其是在当前农村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和责任意识不高,无法为农民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制约农村经济的良性发展。

4.农村债务负担严重

纵观当前我国多数农村地区来看,债务负担严重,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我国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有序开展,甚至会对农村经济增长带来严重的影响。究其根本,是由于很多客观因素影响,导致农村财政工作出现问题,甚至负担着较为沉重的债务问题,不利于农村经济的持续增长。

二、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应对措施

1.加强农村经济管理认知水平

在新时期农村经济持续增长背景下,做好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显得尤为关键,尤其是在党和政府的政策引导下,有针对性解决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为农民切身利益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增加农民收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和保障。基于此,相关农业部门应该充分发挥农村经济管理工作重要性,推动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有序开展。

2.健全和完善规章制度

在国家政策方针的指导下,为了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增长,应该健全和完善农村经济管理规章制度,完善法律法规,严格遵循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要求,促使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有章可循,逐渐朝着规范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为农村经济持续增长做出更大的贡献。

3.打造高素质的农村经济管理队伍

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中,应该协调各级乡镇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开展,吸收更多高素质的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定期组织培训和考核,调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能够全身心投入其中,切实提高农村经济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责任意识,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同时,还应该建立工作管理体系,确保各项工作能够有序开展,推动经济持续增长。

4.降低农村债务负担

农村地区债务较为严重,在无形中给农村基层单位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甚至会制约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基于此,可以通过精简人员,降低不必要的费用支出。同时,还应该加强债务审批制度的完善,综合经济能力,有针对性提升农村经费的利用效率,为农村经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7篇

关键词:农村;经济管理;重要性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基础性保障。“三农”问题一直是国家和政府关注的重要问题,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农业迅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也显著提高。但是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农业及农村经济还有一定差距,目前的农村经济管理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因此要改变传统管理观念,加强农村经济管理,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1当前农村经济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使得农村经济管理所包含的内容越来越复杂,不仅对农业生产中各种设备及原料的资金进行归纳整理,还要对土地流转承包等进行管理,相对于其他行业的管理,农村经济管理内容非常繁琐。农村经济管理的各个环节都与农民相关,处理不当会导致农民利益受到损害。但目前我国法律体系中涉及农村经济管理的还比较少,造成农村经济管理出现问题时没有法律依据,不能实现有效约束。

1.2农村经济管理人员缺乏

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相对于城市还是比较落后,所以农民更愿意进入城市发展,导致农村人才缺乏。许多农村的人才在接受大学教育后更愿意留在城市工作,不愿意回到农村发展,使得农村经济管理人才缺失严重。其他行业人才也是如此,这就导致农村经济管理人才缺乏、文化素质低,最终由于专业技能不足工作经常出现纰漏。

1.3资金投入不足

国家非常重视“三农”问题,对农村发展的投入也在加大,但是资金方面明显不足。农村经济水平较城市来说比较落后,国家每年都在加大农村经济管理资金投入,但仍不能满足农村经济管理资金保障。再加上农业的特殊性,不是投入资金就很快有收益,需要经历一段时间才能取得经济效益,这也是农村资金投入不足的原因之一。

2做好农村经济管理的对策

2.1完善法律法规

做好农村经济管理工作,首先要健全相关法律法规。要对当前农村经济管理做深入了解,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健全的法律法规,使相关工作人员在工作时有法所依,为农村经济管理提供保障。健全的法律法规既能为经济管理工作提供工作依据,同时也为农民提供一个了解自己合法权益的途径。国家对农村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资金投入也在不断增多,个别管理人员经不住诱惑挺而走险,这些问题都需要法律法规的约束和严格惩戒。

2.2引进并培养专业经济管理人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人口逐渐向城市流入,要采取一定措施来防止农村人才的流失,为农村经济管理提供优秀人才,注入新鲜血液,帮助农村经济管理工作顺利有效的开展。一是加强农村的竞争力,在经济、环境和文化方面追赶城市的生活状态,为优秀人才的引进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二是要解决薪酬问题,薪酬是吸引人才的最关键因素,有了高薪酬的保障,人才在农村才能发挥自己的最大能力。对于一些地区经济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的情况,可以不定期进行培训,让经济管理人员参加培训,提高其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以便更好地处理工作上的问题。农民是农村经济管理中的主体,在农村经济管理中要做到使农民有更多的经济收入来源,以减少他们的生活负担,最终达到农民更好地配合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3深入调查研究农村基层工作

农村经济在快速发展,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各类问题,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为农村经济健康发展清除障碍,提高农业发展水平。解决问题前提是深入到农村进行相关调查,切实了解问题发生的原因和背景,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依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使经济管理人员在工作时有法可依。

2.4加大资金投入强化审计管理

农村经济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农村经济管理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所以要加大农村经济管理资金投入。一是保障经济管理基础设施的建设;二是经济管理人员的工资等。同时,要强化农村经济管理的审计工作,对于国家投入的每一笔钱都要合理运用,要记录详细的资金去向明细,以方便上级监督部门更好的监督。而且要做到资金都用到点子上,达到资金利用率的最大化,利用先进技术和管理方式对资金流向进行监控,以促进农村经济管理更健全。

3结语

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中,农村经济的发展是综合国力提升的关键,但是目前我国农村经济管理工作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引进优秀管理人才,加大资金投入,做好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促进农业快速健康稳定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孙辉.浅析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路[J].中国农业信息,2012,8(13):85-86.

第8篇

1农村经济合作社的意义

农村经济合作社是农村经济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组织,对于农村经济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农村经济合作社的类别很多,例如根据合作社开展业务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机专业合作社等,这些合作社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十分显著,以农机专业合作社为例,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农机推广以及农机服务过程中的重要�M织,是一种新型服务组织,对农机推广以及农机售后服务有很大帮助,比如农业机械化推广覆盖范围不广,农机专业合作社可以承担一部分任务,促进农机设备的推广和应用。再比如农机专业合作社可以开展对农民的教育,成为推广应用新机具、新技术的“学校”,组织农民学习机械设备的操作技术,在日常生产过程中学会使用机械进行操作,减少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农村经济合作社是改变农村经济面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进一步加强农村经济合作社建立,完善管理制度,真正发挥出农村经济合作社的作用和效应。

2农村经济合作社发展面临的问题

2.1对农村经济合作社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

农村经济合作社的建立与发展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只有对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形势进行分析,对农村经济合作社的发展方案进行充分、科学的规划设计,才能为农村经济合作社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当前有的地区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盲目采取其他地区的经验方法,建设农村经济合作社,但是疏于管理,没有真正发挥出农村经济合作社的作用。

2.2发展规模较小,带动能力不强

农村经济合作社是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领导者、带动者,必须要发挥带动作用,产生集聚效应。但是当前很多农村经济合作社的规模较小,对农民的服务功能较弱,组织化程度较低,带动能力有限,没有发挥出引导作用。

2.3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

在农村经济合作社建设过程中,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是影响农村经济合作社发展的主要原因,有的农村经济合作社缺乏技术指导,有的合作社管理体系不健全,使得农村经济合作社发展受阻。

3农村经济合作社的发展策略

3.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建立农村经济合作社是未来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要途径,必须要加强对农村经济合作社的认识,一方面要对农村经济合作社建立的紧迫性产生认识,近些年来,玛纳斯县始终围绕着兴农富民的发展目标,不断调整当地农业产业结构,将发展重点放在主导产业的基础上,也积极加强龙头企业规模化建设。但是农村产业化经营理念深入发展的过程中,原来的生产方式和市场变化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多,开展适合农村发展形势的经济合作社的建立是一个十分紧迫的任务。另一方面要认识到农村经济合作社的重要性,各级党委、政府应该要对农村经济合作社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将合作社的建立与发展当做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任务来抓,与农村经济发展目标协同起来,给予农村经济合作社更多扶持,为农村经济合作社发展“开绿灯”。

3.2加强扶持力度

农村经济合作社的建立离不开政府的支持,省、市、县各级政府要形成合力,各部门和单位之间要相互合作,为农村经济合作社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节、社会环境。例如工商部门要抓好农村合作组织的登记注册工作,简化登记注册流程,改进注册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农村信用社以及金融机构要积极发挥作用,给农村经济合作社提供多样化的贷款服务,为合作社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3.3加强农村经济合作社人才队伍的建设

农村经济合作社的发展不能形成带动作用,一方面与合作社的规模不大有关,另一方面也与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水平有关。为了促进农村经济合作社持续发展,必须要加强管理队伍的组建,形成一支高素质、高能力管理队伍,切实解决农民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用更广阔的视角来看待农村经济发展问题,招聘更多专业化、复合型人才,尤其是一些懂经营善管理,又懂专业技术的人员,吸引他们到农村经济合作社中,为农村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3.4加强督促检查,确保运行质量

为了提高农村经济合作社发展水平,政府部门应该要加强调研,深入到乡镇地区,对农村经济合作社建设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解决,并且产生监督作用,让农村经济合作社的作用真正发挥出来。例如在农民合作社建设过程中,可以落实技术培训任务,将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农民的培训“学校”,安排专业的技术人员对农民开展培训教育,引导农民掌握更多生产新技术,并且改变思想观念,学会使用农机设备进行生产。政府部门要在社会范围内形成良性引导,发挥引导者作用,确保农村经济合作社沿着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方向不断发展。

第9篇

1.1缺乏人才

农村经济信息化建设是最近几年才推行的工作,所以这方面技术专业人才也相对缺乏,特别是缺乏不仅懂农村经济又懂网络技术的人才。基层单位只能采集和初级信息,不能更好的开发,导致不能充分发挥农村经济信息的作用,直接阻碍了农村经济信息化建设。

1.2应用能力差

农村文化程度较低,信息化程度较低,很多农民都没有具备信息化的意识。目前出去务工的农村青年也日益居多,剩下的劳动力文化水平、科技素质、接受能力都相对较低,限制了农民掌握信息技术的能力,忽视了信息的作用。

2.加强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策略

2.1加强政府职能作用

农村经济信息化是技术综合的系统工程,其特点是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多种业务相结合,所以需要政府进行组织和领导,充分发挥各个方面的作用,促进合作,共同发展,才能顺利完成农村经济信息化的管理,因此政府是整个建设中的主要角色,要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加大农村经济信息化建设的开发的资金投入。正确规划资金,统筹管理,避免资金浪费。政府还要积极推行相关的优惠政策,鼓励通信网络运营商、引导社会资金都能有效的帮助农村信息化建设,鼓励企业、集体、个人都能参与其中。对有关农村经济信息建设方面的贷款实施优惠政策,降低税收等等来引导社会力量的投入。

2.2加强合作,提升服务水平

建立和规范农村信息交流共享的制度,统一颁布制度,逐步推进农村经济信息网站、系统、资源方面的整合和集成,实现整个农村经济信息的共享。同时要重视农村经济信息的收集和加工,抓住各个地方的农村经济特色,掌握农民实际需要的情况;开拓农业信息渠道和信息源,加强信息整理工作,去伪留真,去粗留精,保障农村经济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适用性、完整性,保障农村经济信息网络能够为农民需求提供最贴切的服务,让相关政府部门、企业、农民都能得到有效的农村经济信息。通过不同的方式与社会各界加强合作,特别是网络运营商、媒体传播等单位的合作,让农村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够实现降低成本、提高服务、开拓渠道的目的。

2.3重视培训,加强队伍建设

如何能让农民具有现代化意识,就必须要加强培训。通过培训才能全面加强农民素质,才能对农民实施信息化的普及;对农村生产经营者加强培训,可以提高其科技素养,加强对农村经济信息掌握和使用的能力。扩大农村经济信息服务队伍,将各个乡镇经管、农技推广站等部门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将各个相关部门有机结合起来,利用经营大户和龙头企业、村干部、村经纪人、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力量,逐步构建农村经济市场信息服务团队网络。不断加强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通过各种有效的培训方式,进行远程培训,在线培训,再从省到市再到县的逐级培训,保障各级信息人员都能受到有效的培训,以提高各级信息人员的能力水平。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