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技术创新能力优选九篇

时间:2023-11-09 16:33:1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技术创新能力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技术创新能力

第1篇

论文摘要: 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科学技术对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是企业把握技术创新的本质和规律,在竞争中检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总结创新经验的重要手段,对企业制定正确的技术创新策略、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减少创新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介绍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基础上,对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做简要分析,并提出完善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措施和建议。

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必须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以技术创新提升企业竞争力。为了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就要寻找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方法,涵盖企业的方方面面。这就要求企业正确认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建立科学、完整的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以研究企业的技术优势和劣势。

1 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基本概念

Bargelmm M.A.Maidigue认为技术创新能力是知识企业技术创新的一系列特征的总和,它包括利用创新资源的能力,对行业发展的认识能力,对企业发展的认识能力,对企业外部和内部环境的认识能力,和对企业的管理能力。

D.C.Barton认为人力资本,技术创新体系,企业管理技术创新体系的能力和企业的价值观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核心。

王伟强认为技术创新能力是产品创新能力和工艺创新能力的组合,是两者的耦合及其决定的整体能力。

本文认为技术创新能力是产品创新能力和工艺创新能力的耦合,是一个系统的能力,以实现企业的创新战略为目标。

魏江(1995)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由6个能力组成,创新决策能力、R&D能力、生产能力、市场营销能力、资金能力和组织能力。

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不同学者有不同的方法,不同的国家对其评价的指标也是不同的。例如意大利采用的是专利、技术贸易和进出口额三个指标;日本则采用专利、技术贸易、技术密集产品输出和制造业总附加值四个指标。我国使用技术开发经费投入、科研人员、科研成果、技术转让、新产品销售、新产品出口作为技术开发的指标。这被大多数学者认识能够反映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被用于评价各个区域的技术创新力。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研究的相对较少,并且由于对于研究企业的相关指标很难搜集。远德玉等(1994)论证了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对技术创新能力的需求是不同的,因此,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也是不同的。Robert J.Watts,Alan L.Porter(1997)从三个方面预测了技术创新的前景:技术生命周期、创新环境和产品价值链,但这并不能运用于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王伟强将技术创新能力的两个子系统产品创新能力指标和工艺创新能力的指标的组合作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分别为企业产品研制周期、产品研制效率、综合商品质量;样机生产周期、模具生产周期、工艺准备周期。

国内学者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研究还不够深入,一些问题还存在空白。首先,对技术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认识不够清晰,结论差异性较大。其次,虽然意识到了环境和时间在技术创新能力中的重要作用,但没有将其纳入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中,缺乏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未来评价和外部环境的影响;最后,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没有反映各要素间的关联性,使得评价结果的现实意义降低。因此,有待对建立完善的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深入研究。

2 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重要性

技术创新能力通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企业技术开发的能力,给企业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的本质就是对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否使企业获得利益进行评估,对以往的技术创新进行经验总结,提高技术创新的效率。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是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系统评价,是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潜力的评价,为企业探索、发现和应用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提供依据,是企业未来技术创新的基础。对技术创新的消化吸收能力的评价,可以得到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能力,只有提高了消化吸收能力,企业才可以说是在技术引进后提高了技术创新的能力,否则知识提高了生产能力。对企业长远的技术要求的分析,有助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即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企业创新倾向的评价,反映企业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文化,且创新氛围浓厚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的可能性越大。对企业研究开发成果的持续性研究,可以看出企业的技术创新的饿持续性;自主创新产品的分析,可以看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对企业营销能力的评价,可以看出企业市场研究的水平、对消费市场的了解程度和营销体制适合度。这些因素对企业制定正确的技术创新战略都非常重要,而正确的技术创新战略将大大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在目前的技术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时代,不论是国家之间和一国内部,企业间的技术转移日益频繁,科学的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成为企业发现劣势,不断进步的重要途径,给企业和国家带来了巨大的利益。我国目前的技术转移主要以技术引进为主,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技术创新战略中存在诸多缺点。短期的技术引进有时并不会带来效益,反而造成了企业的损失,对我国经济和企业的长远发展不利。其次,种类繁多的技术创新,使企业对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理解不够,不能正确给自己正确定位。因此,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对企业是迫切并且是必要的。

3 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对企业的作用

3.1 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供战略依据

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在企业制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战略中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是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的,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受环境的影响很大。Fransman是技术创新能力支持系统研究的最早学者,他的观点是国家技术基础设施的薄弱和科技环境的不完善造成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不足。UNESCAP(1989)通过对国家技术能力的分析,认为要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必须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Nawaz Sharif(1994)通过研究企业的技术创新构成时,认为企业要进行有效的技术创新,受到四个方面的环境因素的影响:技术所有者和供应者、国家的政策法规、技术使用者和社会以及技术竞争者。首先,在现有的环境中,对企业核心技术进行优势和劣势分析,风险性分析以及市场前景分析,可以得出这一技术的创新对企业的影响究竟有多大,带来多少的利润,确定技术存在的瓶颈,给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规划和实施提供依据。

其次,通过对技术创新投入资源的分析,根据不同的资源的贫富程度,确定技术创新的方向。例如通过分析,可以找出哪些投入的增加可以减少企业的成本而提高利润,哪些投入的增加会增加企业的成本会减少利润,这就会促使企业进行技术创新,较少资源的使用量或者提高使用的效率。

所以,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对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有着很强的实用性,指引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发展的方向。

3.2 技术创新环境的分析,保证了技术创新能力与环境的协调性

通过对技术创新环境的深入分析,了解企业在国际、国内环境中的优劣势。同类企业的技术水平如何,现有的最高技术水平状况,自身技术的薄弱环节是什么。回答了这些问题,也就明确了企业的技术创新方向是什么,抱枕过了技术创新能力与环境的协调性。

3.3 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利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长远发展

企业对技术创新能力评价,进而制定的技术创新战略,是站在企业长远发展的角度。通过科学的评价模型,确立了技术创新能力发展的目标和方向,使企业在复杂的环境中不会迷失方向,不被短期的收益迷惑,保证了企业稳定健康的发展。

3.4 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利于国家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宏观管理

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转型时期,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迈进。国家不再对企业进行直接的行政干预,通过政策制定进行间接的宏观引导。国家通过经济政策和技术政策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方向。

首先,经济政策和技术政策是国内企业所处的宏观环境,也是企业技术创新环境的一部分。国家通过对宏观环境改变影响企业的发展。例如,日本就是通过反垄断法改善了宏观环境,给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有力条件,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

其次,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利于国家制定正确的技术政策。企业的技术创新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国家技术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为企业营造良好技术创新环境是国家技术长期发展的必要条件。日本战后实行的“科技立国”战略,不仅就科技战略,还从政策、财政、税收等方面,改善企业技术创新的环境,激发了企业技术创新的潜力,最终带来了经济的复苏。

4 推进我国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建设的建议

我国企业目前的技术创新水平还不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强,缺乏有效的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是其原因之一。因为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对企业和国家的发展都非常重要,因此,对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要从企业和国家两个层面着手。

4.1 从企业的长远利益建立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

企业建立完善的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最大障碍就是注重技术的短期收益。企业要保持持续的竞争力,就要从企业的长远利益考虑企业的行为,不能局限于当前的技术创新优势。其次,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机构建设存在空白。企业在注重技术创新的同时,并没有设立相应的技术创新能力评估机构,要想及时了解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企业不得不注重评估部门的设立。

4.2 国家加强技术创新能力评估推广力度

首先,国家要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评估创造良好的环境。从国家政策、法规层面确立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引进的法律地位,从根本上保证企业的技术创新,这样企业才会大范围地进行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估。其次,对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技术引进,政府要有相应的政策引导,对国民经济发展有巨大作用和长远的利益的技术,在政策上可以适当鼓励和指导性规定,这也是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作用之一。最后,国内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及其评价工作还相对不足,国家可以提供技术部门和专业人员的便利,给企业市场的帮助。

随着国内外技术竞争日益激烈,我国技术创新的不断的发展,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也逐渐受到重视,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工作必将在国家和企业的支持下越加成熟,推动我国经济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Xu Qingrui, Wei Jiang. The Concept and Assessment of Enterprise’s Technological Capability. Research Report. Research Center of Management Science & Strategy,1995.

[2]D.L.Barton.Core Capability & Core Rigidities: A Paradox in managing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Strategic Mgt.J.13,1993.

[3]王伟强,组合创新研究[D].浙江大学:管理科学研究,1995.

第2篇

[关键词]技术联盟;技术创新能力积累;联盟机制

[中图分类号] F273.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09)12-0026-04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升级,企业所面临的外部压力逐渐加大,具体表现为产品的生命周期、企业研发周期逐渐缩短,产品的复杂性增加,必然要求企业在技术、产品的研发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从而应对新的竞争环境。联盟的出现正是反映了企业的这一要求。联盟成为战略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已经有20余年的时间。目前,关于联盟的定义非常广泛,以至于人们很难将其与其他形式的企业合作契约关系相区分。战略联盟具体包括股权式联盟和非股权式联盟两种形式,合资公司(Joint Ventures)就是最常见的一种股权式联盟。尽管企业内部的合作包括很多种形式,但不少研究显示,企业合作研究领域讨论的焦点是与技术有关的问题(Dodgson, 1993),由此便产生了关于技术联盟的大量研究。

战略联盟的形成按照其目标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一是以掌握新技术为目标;二是以获取市场为目标;三是技术、市场兼顾(Vyas et al., 1995)。技术联盟实际上可以理解为基于技术因素考虑所形成的一种战略合作,技术联盟的核心是技术开发,技术联盟与其他形式的技术交易、技术合作的根本区别在于技术联盟强调联盟双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具有突出的战略意义,除此以外,企业之间随意的、低层次的技术合作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技术联盟。技术联盟的性质决定了联盟方合作关系的复杂性,联盟基于契约关系,但合作的深度又超出了契约所能涵盖的内容。由于技术联盟合作方式灵活多样,有效的实现了技术互补、缩短创新阶段时间跨度及获得市场等全球经济一体化下的战略目标,技术联盟已经成为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一种重要组织方式(罗荣桂等,2004;卢兵等,2008),[1][2]而联盟中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又与联盟中的知识转移密切相关。

一、技术联盟内部的知识转移

关于联盟内部的知识转移问题是随着联盟研究趋热才引起越来越多的人们重视,可以说,只有建立在知识转移的基础之上,联盟整体进而联盟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才能得到提升。

联盟内部的知识包括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Polanyi, 1996)。显性知识是指可以用语言、文字等形式记载在物质介质上并能以某种方式传播的知识,具有确知性、客观性、有形性和可表达性等特征,易于文本化且转移成本较低。所以,显性知识的转移障碍小且转化率高。以合资公司为例,在合资公司内部,公司经常选派员工到外方母公司接受培训,或者由外方母公司派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或者派专家到合资企业提供培训,这些都将促进显性知识的转移。隐性知识是指难以用文字、语言、图像等形式清晰表达的、不可能传播或难以传播的知识,存在于知识主体的潜在素质中,是知识主体长期积累的结果,具有高度个性化、非文档化、难以共享等特征。依靠联盟的组织架构,通过联盟内部公开交流与人员流动,显性知识的转移变得较为容易,而隐性知识的转移则是通过联盟内的多方位合作完成的。并且,当被转移的知识比较复杂,或者被包含在一系列复杂的技术或组织框架中,这种知识转移的复杂程度将进一步决定合伙人的合作关系(史占中,隋丹,2003)。

对于某一企业而言,合作则意味着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进行知识创造。从学习型组织的视角来看,技术联盟对于企业的重要意义所在即是建立了一种有利于企业学习、知识扩散的机制。目前,已有大量文献开始讨论合作的学习效果(Kogut, 1988a; Ciborra, 1991; Teece et al., 1992)。Pavitt(1988)认为通过联盟组织所建立起来的密切联系,合作将成为一种转移缄默知识和企业专业知识的有效机制。Dodgson(1991)也认为合作有助于企业应对新的技术变革,促进企业进入新的技术领域。由此可见,跨越组织边界的知识转移是技术联盟的核心环节。也正是因为联盟内部的知识转移,才决定了技术联盟的创造性属性。

技术创新是技术联盟的战略价值所在,与技术吸收、技术改进不同,技术创新主要依赖于“研究开发中学”,而技术吸收、技术改进则依靠“干中学”、“用中学”(陈劲,1994)。因此,技术联盟最核心的内容即是开展合作研发,合作研发是隐性知识转移的最高效的方式,原因就在于合作研发建立起了适合知识转移的情境渠道,更容易形成交流的共同语言。但是,技术联盟内部开展合作研发又受到很多条件的制约。首先,合作研发要求联盟方掌握一项擅长的技术,即要有足够的合作筹码。如果不具备足够的谈判筹码,难免会出现联盟“一边倒”的情况。其次是联盟方之间必须要有足够的信任度,这种信任可能是建立在一套恰当的收益分配与风险控制机制之上,也可能是基于伙伴企业以往的合作经历,一般有着良好合作经历的企业更容易获得对手的信任,从而来保证联盟内部知识转移的顺利进行。在我国,大多数企业还未能在与外方建立的合资企业中进行高水平的合作研发。大量研发只是针对本土市场所做出的适应性调整,知识、技术含量有限,从而制约了中方企业技术水平的提升。

二、技术联盟中知识转移的决定因素

现有文献关于合作中学习、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有大量讨论。Hamel(1991)[3]对影响股权联盟――合资企业学习的因素进行了总结。他指出,当合资者具有不同的学习特性时,他们往往会表现出不同的学习效率,他认为影响合资者学习效率,进而间接影响知识转移的因素包括:合资意图(Intent)、合资者的接受能力(Receptivity)以及合资双方之间的透明性(Transparency)。所谓透明性指合资双方共享知识的意愿和开放程度,主要由合资双方的信任度决定。

Hamel(1991)进一步强调了合资者的学习动力和吸收能力是影响学习效率进而影响知识转移程度的另外两个重要因素。通常,学习意图越强烈,越能有效地获取对方的知识。事实上,联盟成员的学习能力与其吸收能力密切相关。在技术联盟中,联盟方的吸收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获取知识的程度。Cohen & Levinthal(1990)[4]将吸收能力明确定义为“对新信息价值的认知、消化,并最终将其应用于商业活动”。而吸收能力又取决于企业之前知识、能力的积累,具有很强的路径依赖性。通常,企业的研发投资越大,企业的吸收能力就越强,吸收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投资研发的副产品。另一方面,Abemathy(1978)and Rosenberg(1982)的研究则说明企业参与生产经营活动更有利于其掌握与某一市场密切相关的新信息,因此,吸收能力也可以看作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副产品。Zahra & George(2002)进一步将吸收能力划分为潜在的吸收能力和现实的吸收能力,前者包括获取和消化知识,后者包括转化和开发知识。总之,对于吸收能力,现有文献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和大量讨论。企业吸收能力越强,越能较好地理解、应用联盟中的知识。

尽管吸收能力在知识转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就技术联盟而言,吸收能力仅仅是决定知识转移的客观因素。主观层面上,知识转移的结果受联盟目标的兼容性、知识移出方转移知识的动机强弱的影响,即与Hamel所强调的合资意图密切相关。

考虑联盟中的交易要素,技术联盟具体又可以分为三类:纯知识对称性联盟、纯知识非对称性联盟以及知识为主、资源为辅的联盟。后两种联盟本文将其统称为非对称技术联盟。在联盟中,掌握核心技术知识的一方称为强势企业,拥有资源或非核心知识的一方称为弱势企业。弱势企业的目标是通过联盟积累知识,提升技术水平。强势企业的目标多是降低市场进入壁垒或研发成本。可见,非对称技术联盟的重要特征即联盟方要素与目标的不对称。如果联盟双方提供同类产品或服务,在同一市场上进行直接竞争,就称此类联盟为竞争性联盟。

按照对称性和竞争性这两个纬度,技术联盟企业间的关系可以分为四种类型,见图1。当联盟属于对称性联盟,并且联盟企业又不存在直接地激烈竞争时,合作是联盟的主导关系。此时,联盟的主要意图在于技术上的优势互补,企业具有同等的讨价还价能力。当联盟企业在同一市场上进行竞争时,企业进行有保留合作,竞争是联盟的主导关系;当联盟属于非对称联盟,并且企业又可能在同一市场上进行直接竞争时,那么,联盟在生产合作的表象之下,强势企业会对弱势企业隐瞒核心知识,限制知识向弱势企业的转移,形成对弱势企业的技术遏制,此时联盟实质上是一种遏制关系。对于此类联盟,交易多发生在技术与市场资源之间,由于市场资源的可控性很低,即市场资源是一次性让渡的,联盟的控制权往往掌握在拥有技术的一方,尤其是在获得市场资源以后,企业转移技术知识的动机会大大降低。并且,隐性知识的转移过程是难以觉察的,在知识转移动机降低的情况下,强势企业可以轻易地采取消极的转移行为,使知识转移活动不能产生实质性作用并且不会受到违约的惩罚。对于非对称、非竞争性联盟,弱势企业往往为强势企业提供生产配套,依附强势企业而存在,本文不作进一步讨论。

实际中,很多跨国企业之间的强强合作基本都属于对称性联盟,联盟内部的知识进行双向转移,如General Motors(GM)和Toyota之间的联盟,不同时期合作关系与竞争关系交叉存在。而跨国公司在很多发展中国家建立的合资公司多属于非对称技术联盟,知识转移以单向为主,要么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知识转移,要么跨国公司知识转移的程度十分有限。

总而言之,就联盟内知识转移而言,包含知识移出方转移知识动机的联盟意图以及知识接收方的吸收能力决定着联盟内部知识转移的成效,进而决定着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的积累(见图1)。

三、联盟技术创新能力的积累

知识转移过程是联盟技术创新能力积累过程的关键环节,联盟内部知识转移的深度与广度决定了联盟创新能力积累的程度。作为技术知识集合的企业,技术能力不仅包含技术文件、技术蓝图等明晰知识,更多地体现为关于如何应用技术和开发技术的隐性知识(Kim, 1999),因此隐性知识的转移又在知识转移中占据主导地位。联盟企业的学习行为可以有效地推进知识转移,事实上,知识转移过程与联盟成员间的相互学习密切结合在一起,是同一过程的两个不同方面。根据联盟的建立目标,关于联盟技术创新能力的积累可以分为两个层面讨论:

(1)联盟整体层面技术创新能力的积累

联盟整体的技术创新严格依赖于联盟方之间的信任程度及由其决定的知识转移程度。联盟技术创新强调知识转移基础之上的新知识创造。联盟内知识转移的越充分,越容易进行技术的有效集成及创新。当联盟方旨在集成双方技术、从而开发能在与第三方竞争中获得优势地位的新技术时,联盟内部知识转移的程度将会大大增强,联盟整体的技术创新能力往往会有突破性飞跃。有着一致技术开发目标的技术联盟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联盟形态。

作为一个组织,创新能力的积累除了依靠内部学习之外,外部学习也是不可或缺的。外部学习指“组织边界跨越者”将外部新知识带到组织内部并为内部消化、吸收的学习过程。外部学习的重要性对于联盟而言体现在其联盟成员的构成上。当某一方对于联盟的技术创新至关重要时,其往往会被联盟所吸纳,成为联盟的一员。

(2)联盟成员的技术创新能力积累

有时,技术联盟是源于联盟成员对自身技术创新能力积累的关注,即希望通过参与技术开发积累知识,从而提升技术创新能力。非对称技术联盟中的弱势一方尤其关注自身在联盟过程中技术创新能力的积累,其主要采取的是获取性学习,以消化、吸收联盟中已有的知识为主。尽管联盟为知识转移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但在现实中,由于联盟方实力与目标的非对称,联盟中知识转移往往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前文提及的技术遏制就是一个突出问题。当联盟企业的技术能力悬殊很大,弱势企业不能对强势企业的造成威胁时,强势企业的知识转移水平会较高。随着弱势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强势企业转移知识的水平就会下降,从而强势企业转移知识的水平会与弱势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呈倒“U”型关系。

对于对称性技术联盟,在成员企业具有同等的吸收能力的前提下,联盟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通常随着整体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而提升的。另外,当对称性技术联盟成员的学习、吸收能力不同时,联盟成员的讨价还价能力就会在联盟的过程中逐渐发生变化,吸收能力强的企业就会逐渐在联盟中占据主导地位。

从我国企业的技术联盟实践来看,因为知识转移程度有限,我国企业没能通过联盟积累必需的创新知识,从而使得我国企业在联盟的过程中技术创新能力得不到提升,并进一步导致了长期的技术依赖。这些年来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在汽车行业中,联盟技术主动权掌握在外方企业手中,由于中国企业技术能力较低,中国企业在联盟中处于被动地位,外方企业则在一个很长的时间段内一点一滴地将次新技术转移到中国,从而使中国产业发展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恶性循环,实现了对中国企业的技术遏制。事实上,要想通过联盟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必须通过有效的机制保证联盟内部知识转移。

四、基于技术创新能力的技术联盟启示

目前,我国企业与外资企业的技术联盟大都属于存在遏制关系的非对称技术联盟,充其量这些联盟只能属于技术合作的范畴,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技术联盟。我国以中外合资企业为代表的技术联盟间的学习更能多的是停留在生产能力学习阶段,其中以提高生产率、改善产品质量和解决生产问题最为重要。常见的情形譬如,中方从外方引入生产线来生产新产品,外方派出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中方从生产线的操作中积累一定的知识,从而生产能力得以提高。其中开发性学习非常不充分,开发能力的积累是相当有限的(谢伟,2001)。[5]技术联盟间共同的技术攻关频率偏低,开发性目标以产品的本土化调整(包括零部件调整和整体产品的调整)为主,较少开发新的零部件或新产品(何玄文,张学鹏,2006)。[6]结果是,我国企业与国外企业的技术合作众多,但获得的却总是次优技术,并且在与他人的长期合作的过程中,自主的技术创新能力却逐渐弱化。

在技术联盟内部,尽管知识的转移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被动发生,但知识转移仍然是一个可以管理并加以完善的组织过程(Inkpen, 2008)。[7]因此,从组织层面加强对知识转移的管理,建立良好的知识转移渠道是十分必要的。对于对称性技术联盟,知识转移的讨论多处于组织管理层面。而对于非对称技术联盟,技术联盟知识转移有限的根源在于强势企业缺乏持续转移知识的激励,知识转移问题不仅仅存在于组织管理层面。以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在非对称、竞争性技术联盟中,联盟治理机制的设计需要关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看联盟设计是否有助于促使外方企业持续得将更为先进的技术转移到国内,二是看联盟设计是否有助于促使双方合作进行新技术研发。联盟的最终目标在于:一提高现有技术水平,二通过“研发中学”积累研发经验,提高国内企业技术研发水平以及学习、吸收能力。只有如此,才能在满足短期发展的技术要求的同时获得长期的技术创新能力。毕竟,掌握一项技术并不意味着拥有技术创新能力。在现实当中,一方面联盟方基于对可能形成的潜在竞争局面的担忧,会使得知识移出方尽力去阻止信息的共享和知识的交流,从而来维护其自身利益,但是,另一方面由于隐性知识转移不可控或者要分多次进行,而市场机会的让渡却是一次性的,这种客观情况强化了知识移出方遏制知识转移的机会主义倾向,即一旦凭借联盟方式获得市场准入的资格,从此也便失去了知识转移的主观意图。某种程度上,引入第三方竞争,为强势企业创造潜在的竞争对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非对称联盟中的技术遏制问题。换个角度看,市场在解决中外技术联盟知识转移的问题上存在失灵,由此政府必须要发挥应有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增强我国企业联盟的谈判筹码以及改善产业的竞争状况上。同时,在联盟组建之初,强调联盟方的共同利益也是尤为重要,以此来缓解联盟中的对立与冲突。本文在此只对以知识转移为基础的联盟机制的完善进行一个初步探讨,更为系统地工作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长期以来,我国走了一条“市场换技术”的道路。但实践已经证明,核心的技术是永远也换不来的。就我国实际情况而言,在组建中外技术联盟时,一方面应通过事前有组织的准备加强相关知识的积累,提高企业的吸收能力,另一方面就是政府通过产业组织政策的调整,提高行业的竞争程度,以激励跨国公司提高技术引入的速度。

[参考文献]

[1]罗荣桂,李文军.基于技术合作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强化研究[J]. 研究与发展管理,2004,(3):40-46.

[2]卢兵,岳亮,廖貅武.企业通过联盟进行隐性知识转移的三阶段模型[J]. 管理工程学报,2008,(1):16-23.

[3]Hamel petition for Competence and Inter-partner Learningwithin International Strategic Alliances[J]. Strategic ManagementJournal, 1991, 12: 83-103.

[4]Wesley M. Cohen, Daniel A. Levinthal, Absorptive Capacity: A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J]. AdministrativeScience Quarterly, 1990,(35): 128-152.

[5]谢伟.发展中国家技术学习过程的四个模式[J].科学管理研究,2001,(12):19-23.

[6]何玄文,张学鹏.中外合资企业技术学习的探索性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6,(6):37-40.

[7]Andrew C. Inkpen. Managing Knowledge Transfer in InternationalAlliances[J]. Thunderbird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 2008,50(2):77-90.

Knowledge Transfer and Accumulation of Techn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in Technology Alliance

Zhang Rongjia (Economic Department,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alian 116024, China)

第3篇

关键词:技术创新能力;核心竞争力;中小企业;技术服务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5)02-0013-02

收稿日期:2015-01-06

作者简介:张社就,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高级工程师,工学学士,本科。研究方向:模具设计与制造。(广东 广州/510925)

杨晓红(1968-),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高级工程师,工学学士,本科。研究方向:机械制造工艺。(广东 广州/510925)

高职教育有三大基本功能: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及社会服务。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的同时,应责无旁贷地开展技术创新与社会服务。随着教育市场的加大开放、生源数量的逐年减少和高职办学模式的趋同性,高职院校之间的竞争会日趋激烈。在核心竞争力理论视野之下,高职学院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就必须具备可持续的竞争力,而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正是形成和维系竞争优势的战略基础和外显影响力。技术创新在发挥社会服务功能的同时,对于促进高职院校建设、提升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和业务水平有着直接的作用,因此,技术创新能力也是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

一、高职技术创新的现状

1.服务意识薄弱

长期以来,高职受以教学为重的观念影响,从主管部门、高职领导到教师个人,普遍缺乏服务社会的意识,只满足于日常的正常教学,教师仅仅满足完成教学工作量,缺乏为企业技术服务的意识,虽然也有教师每年下企业的制度,但实际上是有名无实。实践是技术创新的源头,尤其是实用性技术研发,更是与企业生产紧密相关,脱离生产实际,没有实践工作经验,则无法技术创新。长此以往,必然影响到教师能力的提高、校企合作关系的发展,最终会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学校的竞争力。

2.技术创新文化缺乏

高职教育虽然强调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但在教师选拔、教师工作考核、职称评定等方面仍和普通高等院校一样,偏重于学问化,看重论文的刊物级别,重视教学改革项目,轻视校企合作技术项目;对企业开展技术服务的激励机制不够,校企合作项目科研分值和酬金偏低;教师系列职称和工程技术系列职称仍无法转换、流通不畅等。

学校建筑物注重华丽气派,缺乏实用性和科学性;校园景观多以假山假石装点,只顾营造园林情调,缺乏具有启迪性、创新精神的科技雕塑作品。反观国外的大学,在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的各个角落,都会因地制宜地设有座椅和桌子,墙上还配黑板等,便于师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和学术交流,在校园随处可见兼具科技性和艺术性的雕塑作品,令人在艺术欣赏之余,还有科学的思考。

3.师资能力不强

高职院校普遍存在教师队伍能力不强、结构不合理,大多数教师直接来自高校毕业生,缺乏企业实践工作经历和经验,尽管我们一直强调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但在实际执行中,重学历,轻实践经验的选择标准没有根本的改变,这对于以技能培养为主体的高职教育无疑是最大的缺陷。没有企业工作经验,又何谈技术服务企业呢?长期脱离企业生产工艺、技术研发,又哪来技术创新能力?另外,长期以来,高职教学任务偏重,科研经费不足,技术开发设备缺乏等因素,也限制了教师的科研水平的发挥。

二、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应从技术服务做起

1.树立为企业服务的思想

高职应该树立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思想,从制度建设、人员安排、工作考核等方面制定可行的措施,支持和激励教师为企业服务。高职教师应该走出校门,到生产实践中寻找服务课题,开展包括应用技术开发、科技成果推广、生产技术革新、管理技术咨询等技术服务工作,重视生产第一线的技术课题,充分体现高职教育为生产第一线服务的特点。在服务企业的过程中,不断提升高职的技术服务能力,扩大高职的影响力。只有具备了较强的技术服务能力,可以为企业解决技术升级、产品开发等难题,校企之间相互支持,产学研结合实现了双向互动的良性循环,才能进入到技术创新的阶段。因此,高职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应从技术服务做起。

2.培养“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

(1)去大企业学习工作和技术开发经验。一般而言,大企业规模大,设备工艺先进,技术力量雄厚,技术开发水平高,生产管理和技术研发体系完善,对行业和产业具有引领作用。因此,对于具有高学历而缺乏实践经验的高职教师来说,大企业无疑是挂职锻炼的最佳选择。高职院校应分期分批派遣教师到大企业挂职锻炼,并且不间断接续下去,做到换人不停岗,以保证该工作岗位的连续性。每期挂职锻炼时间应不少于半年,以保证教师在岗位上有足够的时间,熟悉岗位工作并做出一定的业绩,让企业在校企合作中得到实惠。教师通过在大企业挂职锻炼,获得实践工作经验和技术研发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能力和技术服务能力。

(2)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对于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由于设备和技术力量所限,无法形成完整的技术研发流程,技术开发能力薄弱,特别需要技术和人才的输入。具备扎实理论知识和经过大企业实践锻炼的高职教师,是中小企业极为需要的人才。因此,高职教师应该主动走出去,为企业解决生产工艺中的技术难题,为企业提品设计、流程管理、技术开发等全方位的支持,以弥补中小企业技术力量的不足。通过教师团队或与企业人员组团的形式,承担企业技术开发任务,对企业提供持续和稳定的技术支持,让企业在合作中得到利益。高职院校也在合作过程中获得科研成果和一定的经济收益,形成校企双方紧密的合作关系。

(3)政策和机制的支持。在与大企业和中小企业不同角色的合作中,高职教师将逐渐成为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其教学能力和技术服务能力将同步提高,使教师队伍达到100%的“双师”素质。如果高职在与企业的合作中,能得到国家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比如,以一定的资金资助形式,在大企业中建立高职教师实践基地,接收高职教师挂职锻炼;资助高职院校建立中小企业技术服务中心,为中小企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这对学校、企业以及区域经济都是十分有益的。高职也要改革学校内部人事管理分配制度,引导和激励教师主动为企业和社会服务。

3.建设技术服务团队

(1)技术服务“预备役”团队,要开展技术服务工作,必须随时能够拉起一支专业对口,时间相对集中的技术服务团队。因此,平时应按照专业类别,如生产工艺、装备技术、工程建设等,以专家或专业带头人为核心,在形式上组建起各专业技术服务“预备役”团队,学校应适当给予这个“预备役”团队的经费支持,平时做一些专业调研或专题研究,加强与区域产业、行业企业的交流互动。高职应把为行业企业提供技术服务、解决生产实践中的技术难题作为科研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方向。有需要的时候就可以组成一个技术服务团队,为企业提供专业和全时的服务。

(2)技术服务“无界化”团队。现代工业技术正在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一个项目往往需要多个学科的专业技术人员和不同单位的共同合作才能完成。因此,当实际进行技术服务运作的时候,技术服务团队的建设应打破学科专业界限、行政单位界限,以项目为载体跨专业、跨部门、甚至跨校企等方式组建,实现技术服务团队“无界化”的组合。实践经验表明,技术服务团队由学校教师和被服务企业的技术人员组成,由教师做理论技术的论证、计算和设计,由企业技术人员做制造验证、中间试验的组合模式,较易获得企业的信任,团队的运作较为顺利,项目容易成功。

4.建设技术服务中心

(1)技术服务中心应面向中小企业。为中小企业生产一线服务。成立于70年代的台湾工业研究院,以服务台湾中小企业为宗旨,开创了台湾工业发展的辉煌,值得我们借鉴。中小企业是数量最多、最有活力,而技术力量相对薄弱的经济体,对技术服务有广阔的需求,特别需要在技术工艺、产品开发、生产管理等各方面的支持。因此,高职应该利用人员和设备的优势,建立面向中小企业技术服务中心,以中小企业为主要的对象,开展技术服务。

(2)技术服务中心应实行市场化经营。高职院校作为学校的建制、尤其公办学校,在对外经营、财务管理等方面有诸多限制,对从事技术服务工作的激励不够,制约了教师的积极性。因此,每所高职院校应建立一个面向市场,专门提供技术服务的经济实体。技术服务中心应有专职的市场经营、财务管理架构,实行对外技术服务市场化的运作,以便能够更快更好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服务。

三、结论

高职要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必须树立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服务、为生产一线服务的思想,在意识、机制、环境等各方面营造技术创新的文化;通过教师下企业挂职锻炼,获得实践工作经验和技术研发能力,培养“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建设技术服务团队和技术服务中心,以中小企业为作为主要对象,开展技术服务;加强与区域产业、行业企业的技术合作,以此促进高职院校技术服务能力的提高。只有具备了较强的技术服务能力,可以为企业解决技术升级、产品开发等难题,产学研结合实现了双向互动的良性循环,才能进入到技术创新阶段,研制出创新性产品。因此,高职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应从技术服务做起。

参考文献:

[1]陈珉,陈珊.开展技术服务是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9):17-18.

[2]吴勤喜.论高职院校技术创新文化是其核心竞争力的基础[J].科技信息,2013(03):304-336.

第4篇

企业与科研院校在产学研合作中,其利益目标的不同和风险因素的未知性使他们之间的合作无法顺利进行。科研院校的优势是科研力量强,技术创新能力强,高新技术成果多,其弱势是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弱。因此科研院校与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上存在结构性矛盾。具有先进性的科研成果在现实企业的生产工艺上无法生产或转化成产品,二者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反映出产学研前后环节整体衔接的不顺畅。

2最后是产学研合作风险投资机制还未建立

对于产学研合作项目中的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存在着利润大、投资大和风险大的问题。这样大的投入主要依靠政府的投入远远不能满足其客观需求,而企业的自筹资金又非常有限。因此,若想做大的据对已开展产学研合作的企业调项目,必须使用过银行贷款、从股市中筹集、国内风险投资、发行企业债券、国外风险投资等融资形式,建立风险投资机制,加快企业的发展步伐。

3提升吉林省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研究

3.1转变政府职能,增强政府创新意识

要逐步转变政府职能,政府的主要作用体现在政策引导、激励和监督等方面,不要直接干预企业的创新活动,在企业、科研院所、中介机构以及投资者之间起到组织领导和间接调控的作用。要建立和完善一系列的财政、金融、人力资源管理等支持性政策,建立高效的创新激励机制和风险机制,政府不再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而把企业、科研院所和中介机构等培养成技术创新的主体,在企业和科研院所之间建设好创新中介服务平台,不断提高创新中介服务能力,以推动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

3.2完善技术创新的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

首先要制定科技投入政策。由于技术创新,特别是基础研究具有很强的外溢性和风险性,而单个企业的投资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有限,因此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能力和积极性不高。为了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可以由政府牵头建立立技术创新的风险基金,采取资金补贴的方式鼓励企业开发的新产品。其次要制定有利于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比如如果想鼓励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可在现有税收政策上进行减免,采取加速折旧制度和继续实行出口退税政策,以减轻企业的税负。对企业的新产品或者是高新技术产品实行低税率征收政策,以增强企业发展后劲。还要制定金融信贷政策。由政府牵头,带动企业、科研院所、银行及其他投资者合作投资成立风险基金,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或科研单位进行技术创新的投资或担保。

3.3建立和完善吉林省区域技术创新体系

第5篇

【关键词】技术创新 武钢 能力研究

一、技术创新能力构成

国内外学者根据分解技术创新能力的角度不同,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结构的研究结论也各不相同。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Cordero(1991)认为技术创新能力是组织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和技术与信息的获得能力的综合。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项目组的傅家骥把技术创新能力分解为创新资源投入能力、创新管理能力、创新倾向、研究开发能力、制造能力和营销能力。根据前人研究成果,笔者界定出为技术创新能力构成的三个关键要素:研发投入能力、R&D能力、市场营销能力。

1、研发投入能力

研发投入能力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研发经费、研发人员和设备。针对研发经费,笔者将了解研发经费的实际情况如何,对研发项目的开展有什么样的影响。作为主要的项目负责人,他们对项目开发人员的素质有什么样的要求,武钢技术开发人员的素质现状如何。这种研发现状对技术创新工作有什么样的影响。从设备的角度讲。现有技术创新设备状况如何,对研发有什么样的影响。

2、R&D能力

研发投入能力强调的是研发的投入,而研究开发能力则强调研发的过程。在研发成果产生的过程中,武钢技术人员如何获取技术信息;新产品的先进性或差异化体现在哪些方面;研发过程有哪些困难等等。

3、新产品市场营销能力

技术创新所需要的第一位的营销能力就是市场调查研究能力。企业在开发新产品或对产品进行重大改进时分析客户的需要、竞争态势等。其次是销售能力,对于钢铁这样的企业而言,销售能力更多体现的是一种推销能力,使目标消费者或用户了解并愿意接受企业技术创新成果。

二、武钢技术创新能力访谈结果分析

以这四个关键构成要素位基础,笔者根据武钢实际构建了一个结构化的访谈提纲,然后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访谈对象进行深度访谈,以查明武钢在这四个关键构成要素方面的现状如何。

1、访谈对象的确定

通过预访谈,笔者获取了武钢从2001-2005年与技术创新能力相关的一系列系统资料。其中,武钢的几个战略领域新产品的合同量呈现递增趋势,见下图。

所以在桥梁钢、管线钢、汽车板以及硅钢领域,笔者选取了11位资深课题负责人。这些访谈对象长期工作在武钢技术创新的一线,承担了多项产生重大经济效益的课题。在承担具体的技术创新的课题同时,这些被访谈对象也承担了相应的管理工作,对武钢技术创新机制方方面面都有一定的了解。他们的技术专业背景和管理背景使得本次访谈内容具有了一定研究价值。

2、访谈结果分析

(1)研发投入能力。研发投入能力包含三个方面:研发经费、人员素质、设备情况。①在访谈过程中,当笔者就研发经费对研发的影响咨询被访谈对象时,得到的答案几乎都是一致的,即在武钢,研发经费充足,对项目的开展基本没有影响。武钢这种技术密集型的制造企业,对人员现场掌控能力的要求是最高的。这种能力包含对企业现有设备的掌控能力,如果不理解、不熟悉现有实验室设备、现有生产条件,就无法开发出具有适用性的产品技术和工艺技术。②人员素质。有9位专家认为人员现场掌控能力是最重要的。但同时也有6位专家认为武钢技术人员的现场掌控能力最差。而专业基础以及实验室研究能力目前而言仍然是武钢的强项。这一强以弱导致技术人员在实验室阶段的开发做的比较好,但一旦转移到大生产线就会出现各种问题。③设备情况。有8位专家认为武钢的实验室设备很好;11位专家认为中试设备比较差。“中试”是新产品从实验室向大生产线转移过程中的一个过渡环节。过渡环节不强的直接后果是新产品研制周期过长。

(2)研发能力。研发能力包含立项驱动因素、以及产品差异化体现二个组成要素。①立项驱动因素。有8位专家认为课题组成员主动预测跟踪市场需求和技术动态导致新项目的产生,只有3位专家认为是客户的现实需求反馈到技术中心才导致项目的产生。从这个角度讲,武钢技术人员了解市场和技术的工作的做的比较好。②产品差异化。有9位专家认为武钢产品的技术指标、性能参数做的比竞争对手好,但同时只有2位专家认为武钢的产品质量比同一级别的竞争对手稳定。

(3)新产品市场营销能力。新产品的市场营销能力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新产品开发过程中与客户的沟通方式,另外一个是新产品的推销工作。①有7位专家提到技术人员研究人员主动与用户联系,只有2位专家提到与客户的沟通是通过互相之间已经建立了很好的互动关系。前者表明武钢技术人员主动寻求市场信息的意愿很强烈,后者表明武钢在与客户建立稳固关系方面的劣势,笔者了解到以宝钢为例,宝钢会定期走访用户,并且全国范围内进行客户分片管理,大客户有专人负责。武钢没有定期走访制度,只在个别企业设立了代表。②推销工作。有8位专家提到技术说服是最主要的手段。但只有2位专家认为技术人员通过在设计时考虑实用性能来推销产品。但就是这种考虑客户实用性能的定制化营销手段被竞争对手运用的比较好,例如前面谈到的宝钢,设立大客户代表及全国分区办事处,及时把握客户需求信息,与客户的联系非常紧密。

三、结论和启示

1、研发投入能力

综合研发投入能力的三个方面的研究,笔者发现在资金有保障的情况下,科研人员的实验室阶段的能力以及实验设备的优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这也是近五年来新产品开发量不断提升的一个重要基础。但同时由于现场掌控能力以及中试手段的落后,导致了技术成果转换过程出现了许多苦难。

2、研发能力

武钢在信息收集渠道以及产品立项方面做的比较好,这种优势的结果就是产品在技术指标、性能参数方面与竞争对手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所以武钢的研发实力是比较强的。但由于生产管理不够严格,导致产品质量稳定性方面不如同级别的竞争对手。

3、新产品营销能力

市场信息收集渠道比较单一,一线的研发人员多通过个人关系来走访用户,没有形成固定的沟通机制。包含定制化营销思想的推销手段使用不多。所以整体来看,新产品营销能力有所欠缺。

4、启示

第6篇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技术创新能力对于企业的成功与生存的作用愈加凸显,日益成为一个企业乃至国家赢得竞争力的核心因素。企业要想变得具有创新力与创造力,并将新的、改进的、具有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引入市场,从而使企业实现更高的利润是一项富有挑战力的事情。在技术创新研究中,技术创新能力的定义与评价指标的构建求解一直是一个热点和重点。本文从技术创新能力定义、评价指标及评价求解方法三方面对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评述其取得的进展、不足及今后的研究方向,以期认识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本质与规律,进而总结技术创新活动的经验,为企业以后创新战略的制定提供有益借鉴。

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理论界定

(一)企业技术创新概念的提出

最早明确提出技术创新能力概念的学者是约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1]。1912年,熊彼得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指出,企业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家对生产要素所做的新的组合”,总体来说,熊彼特对于创新的作用是肯定的,他认为资本主义正是由于创新而得到了发展。资本主义赖以生存的土壤就是不断的创新。《经济发展理论》发表至今已经一百多年,技术创新能力无论从定义的内涵,还是定义的外延,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二)技术创新能力的理论界定

在熊彼特提出“技术创新”的概念之后,许多国内外学者基于不同的研究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定义进行研究。

第一类是“从能力本身来定义技术创新能力”,这种观点认为技术创新能力是组织本身所具有的,并能帮助组织创造新思维、新想法的一种能力。从这一角度对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定义的主要是国外学者,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Burns等[2]最先从能力本身定义了技术创新能力一词,将技术创新能力定义为“组织成功地采用或实施新观念、新工艺或新产品的能力”。Barton[3]则从创新能力的核心层面定义了技术创新能力,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核心是掌握专业知识的人、技术能力、管理能力及企业的价值观。”

Burgelman等[4]提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支持企业创新战略的一系列综合特征的组合”,从创新能力构成上对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定义。另外,O’Connor等[5]从一种更为新颖的角度对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定义,认为技术创新是“资源(人力和关系)投入和中间变革资产”,该资源或资产是企业从事创新活动所必须的。

第二类是“从过程的层面来定义技术创新能力”,这种观点认为技术创新能力就是生产某种革新的、有意义的客体的过程。最早从过程层面来认识技术创新能力定义的是Mumford等[6],他认为技术创新能力是生产新颖的、具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一个过程。随后技术创新能力被定义成:多个人共同协作,从而创造有价值的新产品、新服务、新想法、新程序、新过程。该定义的创新之处在于将参与创新的主体引入到了技术创新概念之中,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认为“技术创新能力是一个由一系列活动组成的交互过程”。Fores等[7]则将技术创新能力阐释为“学习能力对企业经营绩效产生效果的催化剂”,这也从过程层面来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定义。

中文文献对技术创新能力定义的认识还处于一种探索阶段,我国学者魏江等[8]最早在企业研究层面对技术创新能力的概念进行了探索,认为“技术创新能力是支持企业创新战略实现、由产品创新能力和工艺创新能力两者耦合并由此决定的系统整体功能”。其次,王立新等[9]基于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现状,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定义为“支持企业创新战略实现,体现于企业创新全过程中的一种整体能力” 。

总体来说,从过程的层面来认识创新能力的本质是将企业创新比喻为一个流程,认为创新是一个管理过程,需要特定的工具、规范和纪律。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技术创新能力强调的是将具体的、新颖的并且有用的想法引进到一般的组织流程和步骤中的一种能力,组织通过运用这种想法,能够使组织产生显著的进步[10]。

第三类则是“从结果层面来认识技术创新能力”,这种观点认为技术创新能力能生产出某种革新的、有意义的客体,更侧重于创新的结果产出。Andrew等[11]认为,技术创新能力是指一些同以往相比具有新颖性和意义性的产出。Amidon在《知识经济的创新战略――智慧的觉醒》一书中将技术创新能力定义为“企业创造并使用好思想,好思想最终转化为市场化的产品或服务,并能够为企业带来利润的能力”。在一些学术与政策的辩论上,创新能力作为一种抽象概念,用来表示一个系统将知识转化为能够推动经济长期增长和财富创造的新发明的一种实际和潜在的能力,该定义也从结果角度阐释了技术创新能力的含义。

另外,我国学者张国良等[12]认为技术创新能力就是“多、快、好、省”地形成商业化创新产出的潜力,与以往研究所不同的是,技术创新能力被同时赋予了数量、速度、效果、效率四个维度上的含义。

虽然学者们的定义角度不同,但技术创新能力的定义都与新思维与新技术有关,并且这种思维与技术都能给企业带来长期的利益产出。总的来讲,公司通过技术创新能力对原始的、相关的以及有价值的新产品、过程或服务知识进行整合,使得组织能够将一些思维转化为新的或先进的产品、服务或者流程,从而组织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这是企业创新的关键所在。

另外,Burgelman等[4]在《技术和创新的战略管理》一书中提出了一种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刘鸿渊等[25]曾选用该评价体系对四川一家大型企业的创新能力进行研究,认为该评价模型的指标体系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企业创新能力的真实水平且具有系统性和简洁性等优点。

在国内检索到的文献中,采用体系指标来评价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文章占绝大多数,其核心指标包括“创新投入能力、研究开发能力、创新管理能力、制造能力、营销能力和创新产出能力”。一些典型的以系统观来评价技术创新能力的文献及主要指标见表 1。

表1创新能力评价系统观代表文献及主要指标主要指标1主要观点1文献作者创新决策能力、R&D能力,生产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和组织能力1从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来探讨技术创新能力。1魏江等创新投入能力、创新管理能力、创新研发能力、创新产出能力1通过对已构建的一个技术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实现评价体系中各要素在不同类型企业创新中的重要程度的比较,对这些要素进行排序,从而为各种不同类型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供更加客观公正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1陈广宇等外部环境、内部环境、研发能力、信息化水平、制造能力、营销能力、协同能力、经济社会效益1根据技术创新能力活动的一般规律和特征,考虑到企业创新活动的重要方面和关键环节,构建出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1董岗等企业发展战略、创新成果的扩散、企业创新的信息源和创新障碍、企业创新的投入、政府在创新中的作用、企业创新的产出1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创新能力各要素的诸多方面,可以说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都相关。1察志敏等企业投入能力、研究开发能力、生产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和创新管理能力1要全面考虑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特征因素,并结合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套完整、科学、全面的评价体系。1王立新等创新意识水平、创新投入能力、创新活动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创新风险控制能力、组织管理创新能力1不同的创新主体针对自身发展战略的目标,所选择的评测内容的出发点不同,因而指标评测因子体系设计中选择的侧重点各异。1孙立媛等

(三)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求解方法

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可以看出,学者对于技术创新能力认识的侧重点不同,技术创新能力指标分解也不同。在将创新能力分解成具体指标之后,就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对指标进行量化,从而来评价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模型的求解关键在于各指标权重的确定,权重是衡量某指标相对重要程度的量值。总的来说,存在两类确定权重值的方法,第一种为群体测试统计方法,该方法邀请相关专家对指标进行主观估计,进而应用统计方法对估计的结果进行分析,将得出的每个指标权重的统计值作为最后结果;第二种为个体直观判断法,该方法由某个相关专家直接估计指标权重,并把这种估计值直接作为最后结果。本文主要探讨群体测试统计方法。从检索的文献来看,存在多种求解方法,具体见表2。

表2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求解方法一览表方法1特点1代表文献作者线性加权和法1优点是该方法既考虑了人们主观上对各项指标的重视程度,又考虑了各项指标原始数据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它们对总体评价指标的影响且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缺点是计算量大。1曲国禹等 层次分析法(AHP)1优点是该方法能用于层次较多,指标较多的评价指标体系权系数计算,简单明了;缺点求解方法繁杂,计算量大,甚至要反复计算。1常玉等模糊综合评价法1可以构造三级以及多级模糊评价,能对不同企业的创新能力进行评价。1姜炳麟等多层次灰色评价法1精确度高,为直接方法,可克服模糊综合评判中有些白化值经特征化处理后信息丢失的弱点。1唐炎钊等综合指数法1可以使指标值标准化,进而可以准确地评价工作的综合水平。综合指数值越大,工作质量越好,对指标的多少没有限制。1郑春东等数据包络分法析1DEA方法直观性好、可比性强,且每一指标权重是根据决策单元的实际数据求得,而不是根据评价者的主观认定获得,可以科学地评价创新能力,而且有利于制定有效的创新策略。1李守伟等BP神经网络法1优点是:使系统误差达到任何精度要求,且有收敛性;随参评样本的增加和时间的演进,能进行进一步的时间学习和实现动态跟踪评价,具有自学习、概括能力、自适应能力以及强大的容错性等特征。1李文博等二次相对评价法1能够消除由于受客观基础条件优劣影响而导致的对企业创新能力评价的不客观性和不公正性,从而真正反映了人的有效主观努力在加强企业创新能力的作用。1曲世友等

从表2 可以看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的求解方法有多种。有些方法的提出是为了解决权重求解时的主观性问题,如“数据包络分析法”、“BP 神经网络方法”等;有的是为了解决指标本身可能存在的缺陷,如“模糊加权评价法”等。总的来说,每种方法都有其各自的优缺点,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用,也可考虑几种方法的联合使用,如“二次相对评价法”。

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存在的问题总结及展望

(一)关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含义

综上可见,国内外学者对技术创新能力含义进行界定时,无论是从能力本身,还是在过程和结果层面进行界定,都丰富了创新能力内涵,为今后研究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但仍旧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对技术创新能力含义界定表述不一,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本文认为,要想正确对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定义,就要把握企业创新的本质,并贴近企业现实状况,着眼于创新全过程,这样才更有利于进行把握技术创新能力的精髓所在。

(二)关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

在这个方面学者们的共识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一系列能力的有机结合,但不论是评价指标的要素观、过程观还是系统观,在对指标进行具体分析时,由于对创新能力本质的认识不同,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指标体系。本文认为原因有二:其一,随着国内外学者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一些新的指标会对技术创新能力产生影响,在构建评价指标时,除了考虑常规指标外,我们还可以向新型指标拓展。其二,在创建评价体系时,大多数学者把各基本要素放在了同一个层次来考虑,割裂了各层次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从独立的、静止的、分散的角度来研究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其结果很难反映企业创新的实际状况。鉴于上述两个原因,本文认为,在构建评价体系时,要将系统理论和企业创新理论有机结合,将新型指标引入到评价体系中,建立各层次指标之间的联系,并使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式来评价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这也是今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一种新思维。

(三)关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求解方法

第7篇

[关键词] 产业技术创新 评价指标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在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推进和产业优化的大背景下,创新研究必将与产业经济研究相融合,因为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综合反映,也是构成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因此,建立有效考察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并对其进行评价与分析研究必将成为技术创新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从而以此研究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提供中观视角和基础,为决策者制定产业政策和进行宏观管理提供依据。

一、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内涵及理论研究

1.技术创新的界定

关于技术创新问题的研究,最早是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J.A.Schumpeter)于1912年在其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的,但熊彼特本人并没有直接对技术创新下狭义的定义。此后的半个多世纪,关于此问题的研究一直是各国社会学家、经济学家探讨的热点问题,国内外学者对于技术创新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从各个角度对技术创新进行了定义。

1951年,索罗(S.C.Solo)在《在资本化过程中的创新:对熊彼特理论的评价》一文中首次提出技术创新成立的的两个条件,即“新思想来源和以后阶段的实现发展”。伊诺斯(J.L.Enos)在1962年出版的《石油加工业中的发明与创新》一文中首次直接明确地对技术创新下了定义,认为:“技术创新是几种行为综合的结果,这些行为包括发明的选择、资本投入保证、组织建立、制定计划、招用工人和开辟市场等。”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缪尔塞(R.Mueser)在搜集300余篇相关论文并对其主要观点和表述做较系统整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对技术创新的定义:技术创新是以其构思新颖性和成功实现为特征的有意义的非连续性事件。这一定义比较简练地反映了技术创新的本质和特征,但至今国内外仍未形成严格统一的技术创新的定义。

2.产业技术创新能力

国际上提出并研究技术创新能力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由于对技术创新能力所包括的因素认识不同,导致对技术创新能力的看法也不一致,但从产业层面对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并不多见。产业技术创新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产业竞争力为目标,从新产品或新工艺设想的产生,经过技术的获取(研究、开发和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工程化到产业化整个过程的一系列活动的总和。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是指通过引入或开发新技术,推动产业发展的能力。

同企业技术创新相区别,产业技术创新一般指特定产业在成长过程中或在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中,几个大型企业主动联手开展研发活动,或单个技术领先企业通过技术扩散进而实现产业内的共同创新。产业技术创新的目标不是单个企业的独立技术创新和发展,而是整个产业的全面进步,是以提高产业竞争力为目标的活动。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是指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手段开发新产品、新工艺使其形成经济效益的能力,是推动产业发展的能力。

二、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研究现状

国内外学者对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做了不少研究,但由于产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众多,结构复杂,所以至今仍没有一套完整的且能够被所有学者认同的评价指标体系。

美国学者Steele用核对表(Checklist)的形式对R&D活动进行了评价,而Ransley和Rogers则总结了企业的最佳R&D,提出考虑技术策略、项目的选择和管理、核心能力、有效性、外部意识、技术转移和人员。斯切尔(Scheerer)认为,技术创新最终实现的包含很广,而且创新活动方式极不相同,所以只能根据不同类型的技术创新而采用不同的评价指标,企图找到一种通用性的评价指标或体系是不太可能的。德国在进行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调查时,用产业技术创新费用(科研开发费、产品试验费、产品设计费、购买专利费、市场调研费和因产品创新而从事的人员培训费之和)占企业销售额的比例来描述。加拿大的Dehresson教授用8个指标来比较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它们是:创新资本投入/职工人数、创新资本投入/销售收入、非专门的创新资本投入/职工人数、专门的创新资本投入/职工人数、专门的创新资本投入/销售人数、出口销售收入/销售收入、企业的创新倾向。

国内关于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基本上遵循以下两个途径进行,一是对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表征进行综合和总结,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二是建立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试图对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分析。国家统计局在20 世纪90年代初主要以技术开发的经费投入、科研人员、科研成果、技术转让、新产品销售、新产品出口等为基础,建立技术开发能力综合指标体系。魏江、郭斌、许庆瑞建立的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有:R&D能力、市场营销能力、生产能力、资金能力。韩景元等把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划分知识生产块、直接效果块、综合效果块,共8个指标。常玉、刘显东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估指标体系分为创新投入能力、创新管理能力、创新开发能力、产品制造能力、市场营销能力等五大类13个子指标[3]。

综上所述,由于影响技术创新能力的因素众多,且某些因素是模糊的,具有不确定性,所以国内外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得出了不一致的结果,但这些指标体系对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提供了理论框架。

三、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构建

1.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众多,各个指标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多层次的动态系统。为了全面、客观、科学地评价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应力求遵循以下原则:

(1)科学性原则。评估结果是否科学很大程度上依赖其指标、标准、程序等方面是否科学。因此,设计评估指标体系时要考虑到产业技术创新要素及指标结构整体的合理性,从不同侧面设计若干反映产业技术状况的指标。

(2)全面性原则。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要尽可能全面、系统地揭示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全貌。在初步建立指标体系时应尽可能多的选取反映被评价产业各个层面的基本特征的评价指标,以便最终确定时有筛选的余地。

(3)导向性原则。在全面性的基础上,应尽可能选择具有足够代表性的综合指标和专业指标,根据当前中心任务和工作重点确定并突出相应指标,以引导该方面工作取得成效。

(4)可操作性原则。指标体系的设计应该建立在某产业技术创新的实际水平上,尽可能采用量化的指标,定性指标也要能间接赋值量化,以便于操作。

(5)动态连续性原则。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一个动态发展、不断提高的过程。因此,对其测定不仅要分析过去与当前技术创新行为的业绩,还要研究产业潜在的、未来的技术创新能力,利用静态指标反映产业技术创新的现状水平,利用动态指标预测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发展前景。

2.构建内容

技术创新不同于一般的物质产品,也不同于科研成果,所以评价技术创新能力要兼顾宏观评价与微观评价的结合,单项指标与综合指标的结合,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的结合等诸多问题。所以综合上面的观点,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如下,见下表所示:

(1)创新资源投入能力。即企业为技术创新而投入的所有有形和无形的物质资源,其投入的大小表现为投入数量的多少和质量的高低。国际上一般将资源投入划分为R&D投入和非R&D投入。主要从人员投入、资金投入以及除R&D投入以外的技术引进、市场研究等方面来进行衡量。

(2)创新产品产出能力。创新产出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直接体现,也是决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由于投入要素是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但未必导致创新成果的产生,因此创新产出要素能够最直接反映技术创新能力的高低,主要可以从新产品的销售收入以及专利和论文数量两方面来衡量。

(3)生产制造能力。生产制造是指把实验室中的研究开发成果转化为符合设计要求的可批量生产的产品的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包括三个基本方面:一是产业中大部分企业装备的先进性;二是工人的技术等级、适应性和质量;三是工艺设计和管理能力。只有将先进的技术装备和素质较高的技术人员相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创新技术的先进性。

(4)创新扩散能力。创新扩散是指对技术创新的一种“模仿”或“学习”行为。它包括二种形式,即企业之间的扩散、企业内部的扩散和总体扩散。这里所说的创新扩散主要是企业之间的扩散,通过这个过程,达到创新技术在整个产业中实现的目的。

(5)市场结构要素。任何形式的技术创新都不能脱离市场结构的影响。市场结构要素在很多方面对技术创新具有推动作用,成为技术创新能力大小的决定因素之一。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之间的关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竞争程度。二是企业规模。三是垄断程度。总之无论是企业规模还是垄断程度对技术创新的影响,都可以归结为竞争力水平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因此,可以通过竞争力水平指标来表现市场结构要素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

(6)创新环境支持能力。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受到该产业周边环境的影响,一个产业的经济支撑力不仅因资源约束可影响所有创新活动参与者的行为,而且对本产业创新意识、创新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也具有明显的促进或制约作用。因此,产业技术创新环境支持要素与技术创新能力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可以看到,创新资源投入能力、创新产品产出能力、生产制造能力是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角度出发,通过前人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成果分析,总结提炼处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但产业技术创新不只限于单个企业或者几个企业,而是整个产业中所有企业或者至少是大多数企业共同实现技术创新过程。因此,根据分析继续提出了后三个影响要素。

四、结束语

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决定了产业的发展速度和方向,而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真实属性的科学概括,所以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指标对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技术创新的过程出发,在总结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特征,从产业的层面上增加了影响因素,这样使整个评价指标体系显得更加科学和全面。

参考文献:

[1]傅家冀: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2]史清琪 尚 勇:中国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M].北京:中国轻工出版社,2000

第8篇

【关键词】IT 产业技术 创新能力 评价

一、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

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可大概分为定性指标以及定量指标两类。

定量指标包括R&D投入量、专利统计量、新产品有关指标量、开发研究人员投入以及开发经费投入。

首先,R&D的投入强度直接影响创新技术能力。由于技术创新也是建立在企业原有资本基础之上的,所以对于技术创新的实际投入难以单独的计算,R&D则不同,其投入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为后期的统计分析提供了准确的依据,所以R&D是反应技术创新评价的重要因素,同时经过对我国R&D投入量和销售额之间的对比,能够证实R&D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联性。

其次,当技术创新进入中后段的时候,R&D就难以反应出技术创新的效益,于是变产生了一种新的评价指标,即专利统计量,并且在世界范围内被重视,其依据专利的技术构成以及购买、申请的归类统计分析,能够得出企业相互间技术创新联系的评价结果,主要是因为专利具有较强的指向性,集中体现了企业的技术创新,当企业申请的专利越到,说明其技术创新的投入和水平都较高。

再次,新产品有关指标量,这项指标主要针对已经产出的产品评价,有关指标量是指新产品的收益、开发周期、技术水平、技术转让收益等等,当中开发周期以及收益是比较能够反映技术创新的质量和效率。指标量的大小的差异是因为技术创新中的差异。总的来说新产品有关指标量是一个较为有效的评价指标,具有可比性、实用性、规范性,但是由于是对最终产出产品的评价,无法对过程中的其他创新方式进行评价。

然后,开发人员的投入包括人员的数量以及能力,根据分析,人员投入比重与产品产值率有0.81的相关系数,由此可以得知,技术创新依靠人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必须适当的增加高素质人员的投入,尤其是新产品后期的销售人员投入。

最后,技术开发经费的投入和新产品的相关系数为0.8,同样为重要的评价指标。

定性指标主要包括企业整体的技术水平以及国家对技术创新的帮扶政策。企业整体技术创新是对原有产业结构的创新,技术创新的基础包括企业内部管理以及物化技术,这两点直接作用于企业创新的全过程。基础扎实会减少R&D的投入,并且能够完全理由新增的资源发展技术创新,促进企业尽快的转型为技术创新模式,而管理是技术创新的基础,是保证技术创新成功的基础。国家政策对于企业技术创新有很大的影响,主要因为:第一,企业技术创新受到外部环境的较大影响,而技术创新的结果往往也是服务于社会的,因此需要政策扶持使得社会环境更有利于技术创新;第二,政府能够改善企业之间因为创新引起的竞争困境;第三,政策能对新兴技术产业产生刺激作用;第四,政策能偶平衡技术创新的动、能力创新。

二、中国IT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

首先,R&D投入量以及人员投入量方面。随着我国对于信息技术产业的重视,已经树立了正确的发展理念,即利用高新技术产业优化整个产业机构,拉动整个产业的发展,所以R&D投入量较大,但是与外国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还较为落后。根据国际要求,R&D投入资金占销售收入的3%以下将难以生存,在5%以上才可以保持发展状态,因此我国IT产业必须要增强R&D的投入力度,将开发研究经费落到实处。

其次,我国当前R&D人员投入量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并且IT行业开发人员占有较大的比重,这说明我国IT产业的技术创新人员相比其他行业数量更多,而工程技术人员的数量少,但仅是与国内其它产业相比,而相比国外还存在较大差距。

再次,新产品产值率通过产品的创新能力以及新产品产值所占的比重等方面来反映创新情况。我国当前的IT产业创新能力明显高于其他行业的平均创新水平。

然后,我国IT产业的专利授权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体现在我国IT企业的自主开发能力不足,同时技术创新的力度不够,因此一方面必须树立IT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另一方面还需加大开发力度。

最后,随着我国IT产业的不断发展,我国IT产品在国际中的竞争力也得到了提升,并且不断缩小了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而在IT产业增加值所占总产业值的比重还是较低,比重增加的进程缓慢,但是从长远来开还是存在较大的发展潜力,只要坚持进行产业技术创新,便可以使这部分潜力得以发挥。

我国当前已经建立了大概的技术创新体制,技术创新能力有了较大提升。但是从局部来看,企业并没有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尤其是国有企业在创新的积极性不足,大多企业还没有从生产型企业转为创新型企业。由融资角度来看,风险投资薄弱,同时投资的约束、监督、考核以及效率都存在缺陷。对企业调查显示大多的中小企业任务资金不足是开展技术创新工作的最大难点,资金不足会导致后期一系列工作难以开展,除此之外人才分配、激励机制不健全一定程度也制约了我国IT产业技术创新的进步。

三、结束语

总的来说,我国近年IT产业经过多次的转型和调整,其发展进程、产业结构、出口贸易等方面相比之前都有了质的改变,产业结构得到了优化。我国当前电子产品出口的比重呈现明显的上涨趋势,在这样的大环境下IT产业的创新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直接关系到产业结构的优化、发展进程等等方面,所以必须客观分析我国IT产业的技术创新,实现企业向创新型企业的完全转型。

参考文献:

[1]欧晓华,张鸿,陈志强.基于价值网的IT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路径研究[J].西安邮电大学学报,2013,(6).

[2]孙中东.通往互联网金融的IT选择[J].金融电子化,2013,(12).

第9篇

[关键词]区域技术创新;自主创新;区域经济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经济的发展呈现了区域化特征[1]。区域经济在世界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产业集群的发展极具区域性,极大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随着国际经济竞争新格局的形成,区域创新已经成为区域经济竞争的核心要素,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区域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了获取国际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之一,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是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的根本途径。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创新能力的建设是决定经济发展的核心因素,不断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区域创新体系的所有要素中,技术创新对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起着重要的作用[2]。

一、区域技术创新的内涵及作用

创新是科技领域最重要的发展环节,也是科技不断发展的驱动力。区域技术创新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概念,更是一个经济范畴,其最大的价值是促进经济发展,技术创新是经济从萌芽到起步再到发展的过程。区域技术创新主要指在一个区域范围内进行生产技术的创新,主要包括开发新技术,或对现有技术进行应用创新。区域技术创新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第一,区域技术创新促进了生产要素结构的优化升级,主要是因为如果某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比较弱时,该区域就会依靠物资资源的投入来促进经济增长,这种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会进一步透支资源,恶化环境,经济增长举步维艰。如果一个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较强时,技术创新的成果会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利用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增长,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降低对资源的过度依赖,改善生态环境。第二,区域技术创新能够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实际上,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只能在产业链的低端徘徊,经济效益很难实现本质上的增加,导致的后果是该地区工业水平不高、农业基础薄弱和服务业发展落后,进而导致产业结构的失衡。只有提升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才能够为农业现代化提供驱动力,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发展与融合,增强工业竞争实力,促进服务业的发展,使经济增长单纯依靠第一与第二产业向依靠三大产业协同发展。第三,区域技术创新能够优化需求结构。由于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主要是依靠劳动力来赚取利润,实现产业链低端向高端的迈进,必须要加强我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通过技术创新来掌握世界核心科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打造世界名牌产品,不再依靠廉价的劳动力赚取利润。同时,依靠技术创新可以扩大国外与国内市场的需求,优化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的需求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二、吉林省区域技术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来,吉林省GDP增长率的排名与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排名比较接近,说明经济水平的发展与技术进步是息息相关的,吉林省技术创新能力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低,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落后。当前,吉林省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建设面临着诸多问题,认清问题才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

1.吉林省科研成果转化率低

当前,吉林省科技创新能力无法提升的根本是科技成果与产业脱节,科研成果无法实现产业化。虽然吉林省很多企业与科研机构不断开展合作研发,但是以企业为主的科研市场的投资机制还不健全,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很低,严重制约了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虽然吉林省高校与科研机构众多,每年会研发出大量的具有价值的科技成果,但是由于缺少企业的投资与开发,很多的科技成果无法转化为生产力,科技资源也缺乏应用价值,导致了科技成果闲置,科技资源浪费严重,同时很多企业不得不继续使用传统的生产模式或者引进国外技术,在产业链的低端徘徊,阻碍了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2.企业缺少自主创新的驱动力

尽管吉林省的企业规模不断扩张、数量不断增长,但是多数企业的科研实力提升非常缓慢,缺少科技创新的驱动力。主要的原因是企业的科技创新需要循序渐进,需要高投入与长周期,科技创新能力很难在短期内见效,很多企业宁可长期进行低水平的重复性生产活动,也不愿意花费大量的资金来加强科研开发,在科研资金方面的投入有限,生产的产品缺少差异化的营销策略,没有通过创新与服务来提升产品的效益,宁愿模仿与抄袭其他企业的成果也不愿意加强科技研发,走自主创新之路。值得一提的是,吉林省的很多国有企业受到人事制度与考核机制等方面的制约,国有企业管理人更加迫切希望提高短期业绩,利用大量的资金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保障国有企业的短期效益,忽视了能够带来长期效益的自主研发与技术创新,促使企业短期利润最大化。因此,吉林省的私营企业与国有企业都缺少自主创新的驱动力,缺少创新的活力,不能满足企业技术创新的现实需要。

3.吉林省技术创新人才相对匮乏

企业技术创新人才的不足是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企业自主创新的关键是人才的培养与使用,一流的科技人才是企业竞争制胜的法宝。近些年来,吉林省的经济发展迅猛,对掌握核心技术、具备研发能力的高层次科技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但由于地域及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限制,科技人才的数量往往不能满足吉林省经济发展的需要。另外,从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分布情况来看,区域差异明显,吉林省的中心城市往往能够吸引更多的科技人才就业和创业,但是相对偏远的地区却无法吸引更多的科技人才,人才市场供给不足,制约了吉林省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再者,吉林省的科技人才匮乏也表现在高校专业设置与吉林省产业结构、经济结构调整方面不匹配,人才培养的模式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出的科技人才往往“英雄无用武之地”,使吉林省陷入了“高校众多、科技人才匮乏”的尴尬境地。

三、吉林省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路径

要增强和提升我国整体区域创新能力,必须分集团而不是整齐划一地制定和实施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3]。吉林省要结合当前经济发展的实际,实现吉林省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强经济的结构性调整,充分发挥技术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注重技术资源的投入,健全相关法律政策,为技术创新营造良好的环境,从根本上解决阻碍吉林省技术创新的问题。

1.充分利用科教资源,针对性培养科技人才

吉林省高校与科研机构众多,具有良好的科教资源,其中国务院部属、中科院所属以及省属科研机构70余家、部属及省属高校40余所,有30余所国家野外观测站以及60余所省级重点实验室。吉林省在汽车、生物、光电子以及应用化学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科教资源优势明显。近些年来,沿海地区在创新能力排名方面名列前茅[4],但是吉林省区域技术创新优势却不明显,区域技术创新的环境远远落后于广州、上海等发达城市。吉林省要充分发挥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力量,将高校与科研机构作为技术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肩负起为吉林省培育技术创新人才的重任。高校要担负起服务地方经济的社会责任与使命,加强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在专业设置上要满足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将产、学、研一体化合作作为培养技术人才的新模式,为吉林省区域科技能力的提升提供人才支撑。例如,吉林省相关部门要逐步引导科研机构、高校以及企业共同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制定和实施科技人才培养政策,实施科技人才培养专项基金,对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提供资金支持等,夯实创新基础。另外,吉林省各大高校可以与吉林省各级政府、金融机构等建立信息协调与沟通机制,加强政府、高校与科研机构之间的沟通与交流,高校与科研机构要针对吉林省的优势产业开展创新技术、高新技术与应用基础研究并实现科研技术成果化。高校与科研机构、企业以及政府在加强信息沟通与交流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依托企业专业化的技术服务与市场实现对接,为吉林省的中小企业提供创新科技成果,为吉林省的国有企业以及大企业的技术集成提供充足的技术来源。

2.完善政策环境,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吉林省要为技术创新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据不完全统计,吉林省在技术创新能力方面远远落后于北京、上海等城市。吉林省的科技人才发展政策与科研开发扶持力度不够,没有构建完善的人才激励与评价机制,没有真正地调动科技人才进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科研成果的转化率远远落后于发达城市。因此,吉林省各级政府要不断营造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首先,吉林省各级政府要逐步转变自身职能,加强制度创新,减少对创新活动的直接介入与管理,逐步建立政策引导、监督及激励为主的区域技术创新机制。其次,吉林省各级政府要不断完善科技创新的金融与财政扶持政策,鼓励和引导企业、科研机构以及高校等积极开展创新活动,发挥政策的技术创新的中介服务作用,对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行为给予财政资金扶持,建立科技领军人才的奖励政策,加强科技成果的转化。再次,吉林省各级政府要不断完善科学的创新监督与目标考核体系,充分发挥自身的管理与协调的作用。例如逐步完善对科技人才的绩效考核制度,对企业的科研成果的应用于推广进行监督等。

3.明确企业科研主体地位,加强企业技术创新平台的建设

结合当前企业自身的经济发展状况而言,企业还无法完全依靠自身的力量进行技术创新,企业缺少自主创新的驱动力。从吉林省产业结构来看,传统工业占有很大比重,国有经济成分占主导地位,但是吉林省的工业企业与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较弱,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难度较大。吉林省绝大多数企业对技术创新不敏感,缺少技术创新的积极性。据统计,吉林省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考核结果处于国内下游水平,主要体现在吉林省企业对技术改造的资金投入较低、技术合作程度较低、拥有技术中心与研发机构的企业比重较小等。因此,吉林省企业要不断加强科技创新平台的构建与完善,依靠政府的公共财政扶持机制与监督考核机制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平台的强大服务功能,强化企业技术创新的服务体系。总之,吉林省企业急需加快科研体制改革,构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立企业研发机构,加强对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加强企业创新平台的建设等,通过多渠道确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

作者:曹玲 单位:吉林工商学院

[参考文献]

[1]梅梅,王小迪.吉林省技术创新能力:分析与评价[J].当代经济研究,2014,(9):46-51.

[2]王浩,王继红.吉林省区域创新能力分析[J].东北亚论坛,2006,(4):32-35.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