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10 10:18:4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风俗文化常识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元旦】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此节乃一岁之首。古人又称元日、元正、新春、新正等,而今人称春节,是在采用公历纪元后。古代“春节”与“春季”为同义词。春节习俗一方面是庆贺过去的一年,一方面又祈祝新年快乐、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多与农事有关。迎龙舞龙为取悦龙神保佑,风调雨顺;舞狮源于镇慑糟蹋庄稼、残害人畜之怪兽的传说。随着社会的发展,接神、敬天等活动已逐渐淘汰,燃鞭炮、贴春联、挂年画、耍龙灯、舞狮子、拜年贺喜等习俗至今仍广为流行。
【元宵】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正月半、上元节、灯节。元宵习俗有赏花灯、包饺子、闹年鼓、迎厕神、猜灯谜等。宋代始有吃元宵的习俗。元宵即圆子,用糯米粉做成实心的或带馅的圆子,可带汤吃,也可炒吃、蒸吃。宋朱淑真《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社日】农家祭土地神的日子。汉以前只有春社,汉以后开始有秋社。春社在春分前后,秋社在秋分前后。社日这一天,乡邻们在土地庙集会,准备酒肉祭神,然后宴饮。王家《社日诗》“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上巳】原定于三月上旬的一个巳日,所以叫上巳。曹魏以后,这个节日固定在三月三日。早先,人们到水边去游玩采兰,以驱除邪气。后来,演变成水边宴饮,郊外春游的节日。杜甫有《丽人行》诗:“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寒食】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日里严禁烟火,只能吃寒食。在冬至后的一百零五天或一百零六天,在清明前一、二日。相传,春秋时晋公子重耳流亡在外,大臣介子推曾割股啖之。重耳做国君后,大封功臣,独未赏介子推。子推便隐居山中。重耳闻之甚愧,为逼他出山受赏,放火烧山。子推抱木不出而被烧死。重耳遂令每年此日不得生火做饭,追念子推,表示对自己过失的谴责。因寒食与清明时间相近,后人便将寒食的风俗视为清明习俗之一。元镇《连昌宫词》:“初过寒食一百六,店社无烟宫柳绿。”
【清明】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按农历算在三月上半月,按阳历算则在每年四月五日或六日。此时天气转暖,风和日丽,“万物至此皆洁齐而清明”,清明节由此得名。其习俗有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等。历代文人都有以清明为题材入诗的。
【端午】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端阳、重午、重五。端午原是月初午日的仪式,因“五”与“午”同音,农历五月初五遂成端午节。一般认为,该节与纪念屈原有关。屈原忠而被黜,投水自尽,于是人们以吃粽子、赛龙舟等来悼念他。端午习俗有喝雄黄酒、挂香袋、吃粽子、插花和菖蒲、斗百草、驱“五毒”等。杜甫有《端午日赐衣》:“端午被恩荣。”
【乞巧】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少女节或七夕。相传,天河东岸的织女嫁给河西的牛郎后,云锦织作稍慢,天帝大怒,将织女逐回,只许两人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夜晚在鹊鸟搭成的桥上相会。或说:天上的织女嫁给了地上的牛郎,王母娘娘将织女抓回天庭,只许两人一年一度鹊桥相会。每年七月初七晚上,妇女们趁织女与牛郎团圆之际,摆设香案,穿针引线,向她乞求织布绣花的技巧。在葡萄架下,静听牛郎织女的谈话,也是七月七的一大趣事。和凝《宫词》:“阑珊星斗缀朱光,七夕宫嫔乞巧忙。”
关键词:传统文化;文化常识;教学实践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高中阶段要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为重点,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在“大语文”教学的背景下,语文教育目标的实现一大重要根基就是对文化常识的积累和掌握。笔者针对文化常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具有的重要地位,对“文化常识”题的备考提供一些建议,以请教于方家。
一、文化常识的社会学内涵与概念范畴
“文化”是“人文化成”一语的缩写,出自《易经》贲卦:“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所以,我们可以把“文化”理解为能被传承的国家历史地理知识、民族风土人情、传统生活习俗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文化常识就成为传承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的载体,可以陶冶、教化学生,影响学生的思维习惯与行为方式,帮助他们成长为有知识修养和道德信仰的“文化人”。
二、对高考语文“文化常识”考查的梳理
1981年,高考语文试卷中首次出现“文学常识”题;1983年将“文学常识题”改为“语文常识题”,除“古代文化常识”外,还包括默写、文体知识、作家作品常识、汉字构字知识等。1984年以后历年高考都有文化常识题,逐渐涉及历史知识(1986年)、历史典故、传统故事、对联(1987年)、史地知识和古代文献知识(1989年)、古诗中描写到的传统节令(1993年)、传统礼貌称谓(1994年)、古代人物称谓(1995年)等中国传统文化常识。①
从近三年高考试卷来看,2014年大纲卷考查“解褐”、“南面”、“故事”、《春秋》。
2015年新课标卷Ⅰ考查“登进士第”“兵部”“庙号”“太子”;新课标卷Ⅱ考查“男子名、字”“谥号”“嗣位”“阙”。
2016年全国卷Ⅰ考查“首相”“建储”“有司”“契丹”;全国Ⅱ卷考查“中宫”“陛下”“吏部”“移疾”;全国Ⅲ卷考查“礼部”“教坊司”“致仕”“两京”。
可以看出,全国大纲、课标卷侧重对古代传统文化常识中“官职称谓、继承制度、科举司法、古籍常识、历史地理、风俗节日”的考查,内容广泛,范围不定,考查内容不具规律性,内容零散细碎,对考生的知识储备量和识记准确性的要求很高。
三、文化常识积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现状
一直以来,文化常识因在高考内容中占比有限、内容庞杂不易总结规律而在教学中被忽视,只有个别内容会因高考涉及而被从教材中截取出来进行割裂语境的识记掌握。由于各个知识点内容孤立,且不定时出现在各篇章中,教师教起来蜻蜓点水,学生记起来费时费力,且成效不大。
四、文化常识积累在教学实践中的方向和思考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高中语文教学应让学生阅读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在必修的五册教材及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古诗文教授中,应注意挖掘古代文化知识,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适度讲读其与现实相关的深刻内涵。
高中阶段涉及的文化常识可作如下细致划分:
(1)制度与职官:宗法制、分封制、禅让制、客卿制度、古代官员的俸禄、退休、三省六部制、九品官人法、三公九卿等。
(2)教育科举:察举、征辟、孝廉、院试、童试、乡试、会试、殿试、进士、举人、秀才、连中三元等。
(3)经济制度:井田制、屯田制、占田法、均田制、均输、平准。
(4)古籍常识:纪传体、编年体、起居注、方志、类书、善本、十三经、二十四史、《四库全书》与七阁。
(5)历史地理:“华夏”“中国”“九州”由来,四大名镇、洛阳史话等。
(6)古代礼仪:封禅、宗庙、丧葬习俗、五服、夺情、冠礼、笄礼等。
(7)风俗节日:元旦、人日、元宵节、花朝节、上巳节、社日、寒食、清明、端午等。
对于以上这些细致分类的文化常识,教师应该对其进行纵向分析和横向比较,梳理出各概念之间内在的关联性,努力探索学习积累文化常识的方法并总结有益经验,教会学生积极主动探索发现其内在深刻文化意蕴,了解感悟其时代意义,摒弃死记硬背,采用灵活记忆、分类识记,条理清晰,提高效率。希望通过本篇文章的探讨,对高中语文教学中文化常识的积累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议,为大语文教育目标的实现贡献一丝微薄之力。
注释:
①⒅一.文化常识: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载体[J].社会科学论坛,2009(12下).
参考文献:
1.沈霞.在古诗文教学中渗透文化常识的实践与思考[J].文学教育,2010(7).
2.任浩之.国学常识全知道[M].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0(9).
关键词:民俗文化;高中;语文教学
民族习俗是一个民俗发展至今流传下来的习惯行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这也是全民族人民引以为傲的一种传统,是人们的精神支柱。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有不一样的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习惯能够勾起人们的灵感,同时也诞生了优秀的文学成就。在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引入风俗文化学习,恰到好处,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掌握中国传统习俗,提高学习的效率和实用性。
一、课堂氛围需要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带动
丰富多彩的当地民俗文化可以带动课堂氛围,让课堂氛围精彩热闹。由于语文教学的特殊性,一些文章的理解,需要依靠深厚的民俗文化背景进行思考理解。这里可以《林黛玉进贾府》作为实例,由于教师的特殊性,需要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由于《红楼梦》是一个历史性的作品,大多数文字、习俗一些学生并不能理解到位,不知道为什么出现某些行为和动作的原因,因此,就造成了读不懂文章大意的情况。这种情况下,老师就应该从传统的民族习惯出发,让学生充分理解民俗习惯,理解当时的传统文化,这样才能理解文章中人物的某些做法。教师同时还可以结合实际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感受科技带来的变化。教师可以在备课过程中准备一些关于《红楼梦》的相关资料,视频、图片、音乐等,还有课文中涉及的一些民俗文化,让学生生动形象地掌握一些课文中需要的信息,对学生深刻的理解和感受民俗有很大的帮助。同时教师应该注意细节,比如,文章中涉及的人物穿着、打扮等等,文章中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等,结合当时情景,人物心理以及传统风俗民俗,就可以让学生切身地体会到出现这样表现的原因,更加了解人物的形象。
二、语文课堂上需要让学生了解所述地方的风俗和人们之间的情感
一个地方的风俗习惯和当地人们之间的情感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的。这种关系能够让人们更加团结亲近,更加幸福。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能够让学生清楚地了解人们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这里以《胡同文化》加以详细说明。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在北京的一些历史悠久的弄堂里出现的有意思的事情。通过这些事情的分析体会,能够展现京城人民的道德修养、性格特征等。进而看出整个中华民族的整体氛围。由于并不是所有学生能够了解胡同这个概念,所以,在讲课之前教师可以先询问学生,让学生说出自己心目中的胡同这个概念,然后再播放适当的图片进行展示,让学生印象深刻。同时,这篇文章也细致地描绘了北京人们平时的生活习惯,老师可以通过分析人们的生活习惯,剖析京城人们的性格、特质等,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即使没有去过北京,也能够深刻地体会到北京的文化、底蕴,也足够了解北京这个城市。这样也就达到了语文学习的目的。
总而言之,民俗文化是一个地区整体风貌的体现,教师在教授学生学习语文课程的同时,让学生充分了解课文的背景习俗,了解相关的民俗文化,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文章,同时把学到的民俗文化应用到课文当中,也提升了学生学以致用的本领。
冰岛国家的饮食文化知识
冰岛人缺乏食材,不过,在冰岛也有骇人听闻的另类小吃--臭鲨鱼(Hákarl)。臭鲨鱼是用和中国人做臭豆腐类似的方法做成的,人们把捕来的鲨鱼埋在沙子里,经过3至6个月长时间腐烂,然后再晾干切成小方块而成。这种小吃对很多外国游客来说,味道不敢恭维,不仅臭而且有强烈的氨水味。但是冰岛的朋友说,臭鲨鱼闻着臭,吃着香,很多冰岛人离家万里,仍忘不了吃臭鲨鱼的美妙感觉,听起来很像北京人谈王致和臭豆腐时的情感。
Hákarl在冰岛很受欢迎,做这个小吃要进行对无危害的鲨鱼晒干后发酵的过程,鲨鱼往往要晒4到5个月。Hákarl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叫做glerhákarl,它是红色的,来自于鲨鱼的腹部;另一部分叫做skyrhákarl,它又白又软,来自于鲨鱼的身体。
由于冰岛禁止化学肥料和生长素的使用,也严禁肉类进口,所以,在冰岛吃的都是纯正的冰岛肉。冰岛传统的餐桌食物是鱼和羊肉,熏鱼和干鱼是世界闻名的特产,三文鱼和熏鳟鱼是味道最好的美味。
冰岛人通常喜欢将黑线鳕鱼清洗干净再风干,配奶油当零食吃。在冰岛还可以品尝到世上少有的鲸鱼肉,味道有点像羊肉,但鲸鱼肉却不像羊肉那么细嫩。
格陵兰鲨鱼,皮肤好似遭到侵蚀的石头。格陵兰鲨鱼的寿命超过200岁,最深可潜到北极海冰下方600米。它们的身长超过大白鲨,可达到23英尺(约合7米),生性凶猛,会捕食北极熊。几百年来,冰岛和格陵兰居民一直捕杀这种鲨鱼。它们的皮被制成靴子,牙齿则被制成切割用的工具。格陵兰鲨鱼的肉是冰岛的传统美食,被称之为"hakarl".
冰岛国家的饮食文化常识
对于很多冰岛游客来说,食物在他们的冒险旅途(冰川行走、雪地摩托、登山和骑马)中,并不是很重要。但不断升温的旅游业,逐渐让冰岛的餐饮业变得异常火爆,在全球美食界的影响力也与日俱增。
大量富人的涌入,寻求冒险的旅行者都促使当地的厨师为了迎合旅游者复杂的口味,改进了臭名昭著的发酵鲨鱼和烤羊头等本地菜。
挪威和丹麦一直是北欧地区美食的主导者,冰岛则处于边缘地位。冰岛厨师 Gunnar Gislason在雷克雅未克的 Dill餐厅被认为是最好的冰岛餐厅之一,他和 Kopar 餐厅的主厨 Ylfa Helgadottir 都在积极推动冰岛美食。
冰岛是一个水火交融的国家,Kopar 的菜式旨在让游客能吃到冰岛陆地和海洋中的美食。例如:鳕鱼搭配大蒜味的奶油干酪和柠檬,把甘甜的扇贝用奶油和冰岛鱼子酱腌制。
在雷克雅未克最热门的餐厅之一 Messinn,可以吃到在铁锅中油炸的菲力鲽鱼片,再配上黄油土豆,酸豆和西红柿;在冰岛南部的四星酒店,会用平底锅煎羊羔,配上土豆泥和豌豆酱;在雷克雅未克以东 45公里的小镇Hveragerði 上,著名餐厅 Skyrgerðin的菜单中有冰岛最古老的食物脱脂酸牛奶,可以被当作低脂版希腊酸奶。
现在,冰岛美食的影响力不可小觑,伦敦 Texture 餐厅、纽约 Agern 餐厅以及柏林 Dottir 餐厅菜单上,都能看出冰岛食品的印记。
一个标志性事件就是 Gunnar Gislason 被任命为丹麦名厨 Claus Meyer在纽约中央车站 Agern 餐厅的厨师长。
冰岛国家的饮食文化特色
以深海鱼、虾类为主
冰岛人的饮食以深海鱼、虾类和牡蛎为主。我们知道,鱼蛋白结构与人的蛋白结构很相似,深海鱼脂肪与人脑的脂肪很接近。深海鱼含有大量的DHA和EPA,人脑的60%是脂肪,大部分是DHA脂肪酸。虾蛋白是蛋白质中的极品,弹性极好。牡蛎是含锌最丰富的食物,而锌参与人体200多种酶的合成。没有锌,就没有酶,没有白细胞。
看了冰岛国家的饮食文化哪些的人还看:
1.安徽的饮食文化特点 安徽的特色美食
2.蚌埠饮食文化 有关蚌埠的饮食文化
3.川菜饮食文化风俗有哪些
4.中国饮食文化礼仪常识有哪些
香港仍有“土豪劣绅”?这是近年一个热门话题。“土豪劣绅”一般是指仗势欺人的地主恶霸,而今天却被用作形容一群享有政治特权的新界原居民。原居民的“特权”由来已久,早在1898年英国租借新界时,殖民政府知道无法完全接管幅员广阔的新界地区,便改以怀柔政策,容许原居民乡村保留原有文化风俗和社会结构。于是,原居民中本来具有声望、财力和宗族权力的望族和乡绅,在殖民政府的授意下,便继续维持其在原居民宗族内的领导角色。时至今日,这些望族乡绅长期控制着新界广大地区的土地和自然资源,并成为了他们跟政府交换利益的政治筹码。
“”和“地产霸权”早就是今天香港社会矛盾的根源,而近年新界问题也成为其中议题之一。可惜的是,香港对新界的认识所知甚少。对于生活在香港市区的绝大部分香港人来说,新界通常只意味着两种东西:乡郊游览的经验和近年新市镇的发展。近年原居民的政治特权问题,开始成为舆论所关注的课题,并让他们被冠以“土豪劣绅”之名,这可算是超越了过去对新界的狭隘想象。然而,对于原居民历史中的文化传统,以及由这些既定的城乡想象所引发的城乡矛盾,我们仍然所知很少。虽然很多人都知道,新界原居民有邓、侯、廖、文、彭五大氏族,可是,对于他们的历史文化、传统风俗和社会结构等,却从都不算是香港人的“常识”。
学术界对新界原居民的文化向来都有一定兴趣,可惜相关研究的著作多以英文发表,亦只在学术界之间流传,一般人很少会读得到。《乡土香港:新界的政治、性别及礼仪》虽然是一部学术著作,但两位作者华琛和华若璧用坚实的人类学研究方法,以详尽而浅白的笔触,生动地写出了新界原居民的生活。两位作者曾分别于1969至1970年及1977至1978年对新界“新田”及“厦村”两个乡村进行长期的田野研究,而本书内容正是根据这两次田野研究的经验而写成的。全书分为“乡村社会组织”、“性别差异与妇女生活”和“宗教、礼仪及象征”三大部分,除导论外,共分18篇专题文章。书中大部分文章早已发表,但多已绝版。将这些三四十年前的研究文章译成中文,并结集发表,正好是一次有趣的“学术钩沉”,也为读者重新引介了这些“新界研究”的重要材料。
关键词: 中国 韩国 七夕节风俗
每年阴历七月七日的七夕节是我国汉族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节日,特别是近年来称为“中国情人节”,而在与中国一衣带水的友邦韩国,作为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的汉文化圈国家,七夕节同样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中韩两国的七夕文化既有相似之处,又各有特色。本文将从中韩两国七夕的由来、风俗、食俗等方面分别进行比较,探讨中韩七夕文化的异同。
一、中韩七夕节的由来
在中国,七夕节原名为“乞巧节”,和凄美的牛郎织女爱情故事相关。据记载七夕节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是我们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节”的记载。“七夕”最早来源于古人对自然的崇拜。从历史文献上看,在三四千年前,随着对天文现象的认识加深和纺织技术的产生,就已经有了关于牵牛星、织女星的记载。古人将东西南北各七颗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称为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间辨别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叫魁星,又称“魁首”。后来,科举制度产生以后,状元被称为“大魁天下士”,读书人把七夕称为“魁星节”,又称“晒书节”,保持了最早七夕来源于星宿崇拜的痕迹。七夕也来源于古人对时间的崇拜。汉字里“七”与“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给人以时间感。古人把日、月,以及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称为“七曜”。“七”在民间表现为时间上的阶段性,在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终局。以“七曜”计算现在的“星期”这种方式,在韩国语、日语中都尚有保留。“七”又与“吉”谐音,“七七”又有双吉之意,是个吉利的日子。在台湾,七月被称为“喜中带吉”月,因为喜字在草书中的形状好似连写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岁又称“喜寿”。
在韩国,受我国文化影响,同样将阴历七月七日作为传统节日七夕节。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最早由专门记载我国汉代怪谈故事的《斋谐记》流传至朝鲜半岛。被挖掘出的建于公元408年的高句丽古墓中发现画有中间为银河,两侧为牛郎织女的壁画,这也是七夕节极早传入朝鲜半岛,在韩国有着悠久传统的证明。崔南善在《朝鲜常识》中称牵牛星和织女星一年一度的相遇是早在中国周代人们通过年复一年地观察天象得出的经验。
二、中韩七夕节的风俗
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在中国即使同为七夕节,各地的节日风俗也不尽相同,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特色。举例来说,在江苏嘉兴塘汇乡古窦泾村,有开七夕香桥会的传统。每年七夕,人们都会搭制香桥。所谓香桥,是用粗长的裹头香(以纸包着的线香)搭成的长约四五米、宽约半米的桥梁,装上栏杆,于栏杆上扎上五色线制成的花。人们在夜晚祭祀牵牛织女双星,乞求福祥,并焚化香桥,象征双星已走过香桥,欢喜相会,这是由传说中的鹊桥传说衍化而来的。在陕西,七夕晚上女孩们将稻草扎成一米多高的“巧姑”之形,并给“巧姑”穿上女孩子的绿袄红裙,坐在庭院里;女孩子们供上瓜果,并端出事先种好的豆芽、葱芽,剪下一截,放入清水中,使之浮在水面上,看月下的芽影,以占卜巧拙,并穿针引线,竞争快慢;举行剪窗花比赛,以争智巧。在福建,妇女、女孩子们摆设香炉和茶酒等祭品,还有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和脂粉。祭拜双星后,把脂粉分为两半,一半投向屋顶给织女,一半自己梳妆美容。相传与织女共用脂粉,可使容貌保持不衰,而五子的摆设,寓有求生育之意。妇女们吃茶食瓜果,玩乞巧游戏。
在韩国,七夕节最具代表性的风俗就是妇女们为了获得更好的织布手艺向织女乞巧。在七夕节当日的清晨,妇女们将香瓜、黄瓜等瓜果摆在桌上,向织女行礼并祈祷女红技艺提高,之后妇女们观察供桌,如果供桌上挂有蜘蛛网的话则认为是天上的织女接受了自己的请求,会感到十分高兴。或是少女们在酱缸台上舀好清水,在清水上摆设一个盘子,盘内铺设平整的香灰,如果说第二天香灰上有什么东西经过的痕迹的话,就相信这是织女显灵。相信织女在天上掌管针线手艺并进行乞巧源于中国唐代的传统风俗,但是韩国人的七夕节并不与中国完全相同,在七夕节的当天韩国各家各户摆设煎饼和当年摘的水果,妇女们在酱缸台上舀放清水,祈祷家人长寿和家宅安宁。在一部分地区还有着在七夕当天举行大规模的祭祀或到农田里举行祈求丰收的田祭。在韩国阴历七月酷暑已经逐渐消退,农家除草等农活结束后直到秋收之前相对比较清闲,因此,在经历了梅雨季节之后的七夕之际,韩国农家有着晾晒梅雨季节里变得潮湿的衣物或书籍的习惯,称之为“书曝衣”。《东国岁时记》中记载着这种七月七日晾晒衣物的古老风俗。这一天人们凭借各家拿出来的衣物和书籍用来评价各家生活状况的好坏。
三、中韩七夕节的食俗
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特别是传统节日里各种食俗文化非常发达。七夕节的传统食品以南方的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花样丰富,主要材料为油面糖蜜。《东京梦华录》中称之为“笑厌儿”、“果食花样”,图样则有捺香、方胜等。在七夕这一天晚上,人们在打扫干净的庭院里摆上巧果、莲蓬、白藕、红菱等,家中亲友围坐在一起,祭祀牵牛、织女二星乞巧。有的地方饮酒,有的地方过去流行未婚女子趁天黑结伙偷菜,回家做成一锅炖菜,或者做成包子或饺子,包子或饺子里放顶针或针,谁能吃到包有顶针或针的,就会变得手巧,但是近年来七夕节经常被商家利用进行一些营销活动,大肆炒作,古老的节日渐渐变了味。
韩国的七夕传统食品主要为面条和煎饼。这是因为韩国人认为七夕过后如果说开始刮冷风的话,小麦制作的食品就是过季的食物,食用这种食物是一种忌讳,所以在这一天要使用小麦制作的面条和煎饼,意味着珍惜一年中最后品尝小麦食品的机会。
四、结语
尽管中韩两国民族不同,七夕节的习俗各异,但是乞巧、祭祀等活动都包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憧憬,反映了两国人民的生活面貌、优良传统,但是随着社会节奏的日益加快,现代人对于传统历史的重视渐渐减弱,无论是在中国还是韩国,七夕节等传统节日都更多被商家视作销售的大好时机,“节”味减退,“钱”味渐浓。无论采用何种表现形式,通过和家人共度传统节日,享受合家团圆的同时延续传统文化,这对忙碌的现代社会人来说都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许顺峰.我们的岁时文化和传统游戏百科辞典[M].迦兰文化社,2006.
[2]rose1001.duri.to/.
[3]张帮俊.日本的“七夕”节[J].农家之友,2011.8.
[4]baike.省略/view/8489.htm?fr=ala0_1_1.
关键词:高考英语改革;问卷调查;英语实际应用能力
一、选题背景
我国目前的英语教育属于高耗低效型,有诸多弊端。通过高考英语题型改革,原先英语听力题后的语法单项选择题被新题型取代,这就有可能改善目前的英语教育现状。众所周知,考试是通过特定的题型来测量学生能力的。考试开发的主要任务是设计题型结构,并以此来测量考生的语言能力。所以,考试题型的改革将会影响学生的语言能力。而由于传统的英语教学受到传统考试模式的限制,致使写作训练的僵化,语言思维的汉化,选择题应答的流程化,因此改革势在必行。
二、研究方法
针对高中英语改革目的和实施内容,项目组组员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对学生掌握和深入了解英语以及除语言本身外的知识情况做了问卷调查,分别在上海市不同区的五所市重点高中进行,并通过学生的反馈进行分析和研究。
1.问卷调查法
由于受地域及多方因素的影响,项目组选取了长宁区市三女中,黄浦区大同中学,嘉定区嘉定一中,奉贤区奉贤中学以及静安区民立中学的高中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调查问卷的对象完成问卷的时间在10~20分钟。在此次调查中,共收回问卷总数526份,其中有效问卷505份。问卷共设置16题,前8题是语法题(选择题);后8题为文学常识题(文化背景),有7道选择题和1道填空题。文学常识(文化背景)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很重要。对于一门语言的学习,除了要掌握其语音、语法、词汇之外,更重要的是了解使用这门语言的国家以及文化背景,而不是单纯的语言本身。因此,项目组希望通过考查学生对英语语法和英语文学常识的掌握情况来对英语高考改革进行研究。以下图表是此次问卷调查的结果。
从图1看,语法题得分情况主要集中在3分~7分,其中6分和7分的人数最多。语法一直以来都是学生考试的强项,而纵观往年高考,失分最多的均不是语法题。而常识题得分情况主要集中在2分~5分,其中不乏凭借运气得分的成分;而得到7分或是8分的人更是寥寥无几。对于UK的全称,能写全且拼写完全准确的不超过20人。由此可见,现在高中生对于语法的掌握远多于常识的掌握,而常识的掌握也是英语综合能力体现的一部分。现阶段实行的语法题改革,对于学生实际掌握英语语言的帮助并不大。限制产出题(选择题)给考生提供一定的语言输入和范围,要求他们根据所读到的内容进行回答或完成任务。拓展产出题型(填空题)给考生较为大的发挥空间,他们可以自由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目前在学校的语法考查中使用较多的是选择回答题型。它的优点是题量大,每一题考查目标明确。但最大弱点是注重语言形式而轻视语言运用,把现实生活中的语言分解成无上下文的单句,脱离了实际。因此测试结果很难反映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不利于培养学生在语境中使用语法知识的能力,而语法填空题型弥补了这一缺陷。语法填空题的区分度却是高于语法选择题,但语法形式的改革仍是换汤不换药,换一种形式考学生语法知识对英语语言学习以及实际运用能力没有太多实质的作用。
2.文献研究法
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困难因素之浅析》一文中,作者耿晓云认为,每种语言都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前景下存在,都具有一种文化内涵,对于成年人而言,往往已经在母语中获得了一种思维定式,要学习第二语言,心中的抵触排拒情绪往往导致学习效率低下。而单纯地强调语法和重视语法改革不仅不能提高学习效率,而且也不能使学习者提起兴趣。没有背景知识的依托,单纯的语言学习意义并不大。因为任何语言都反映了该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同时也蕴含着该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只有让第二语学习者了解了历史文化背景,才能使其逐渐消除心中的抵触排拒情绪,从而高效地学习第二语言。
因社会文化差异产生的文化障碍对第二语言的习得具有很大影响,造成了许多困难。中英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英语中名词有单数、复数的变化,而在汉语中名词就没有这种区分,只是在名词前加上适当的量词;在动词方面,英语中有现在时与过去时之分,而汉语中则没有这种区分;在句子表达方式上,汉语是“先总体后局部”,而英语中则是“先局部后总体”,等等。这些文化差异都给学习者第二语言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障碍。因此,单纯的语法不能满足学习英语和英语能力提升的需求。
在《论高中生英语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的培养》一文中,作者指出,语言,作为传承同一特定民族文化的交际工具,是对文化本身、文化表现形式、人们风俗习惯以及生活方式最可见的、最有效的说明和呈现。所以英语教学不仅要培养语言基本技能,更应该把这种学习和训练置于文化教学的大背景之下,最终使学生获得社会交际能力。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并不应仅将其作为一门考试科目来看待。学习英语的本质,在于一门语言的习得,进而实现与他国人的实际交流。在跨文化交际中,词汇及语法是构成语言的基本形式,而文化、风俗等是语言交流的重要构成部分。在人与人交流的过程中,更多的是文化思想的碰撞,而基本的词汇和语法则是起到媒介的作用,将文化思想转化为可接收和交换的信息。成功的跨文化交际,不仅仅是简单的连词成句,更在于个人对文化了解、思想探索的深度。所以说,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文化背景知识与基础性的语法知识同样重要。
三、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提升
1.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
在目前的高中英语课堂上,老师与学生的课程目标仍是以训练高考答题技巧为主。相对地,高考题型的单一化限制了课堂教学的多样化,无法全面地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所谓个人的英语能力,即个人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而该能力的提升,不仅仅是基本的听说读写技能的提高,还涉及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概括归纳能力,对英语国家文化、风俗、历史等各方面知识的探索研究能力的提高。
中英逻辑思S习惯的不同体现了两种语言的不同表现形式。在实际应用英语时,个人要摆脱中文的逻辑思维,转换为英语的思维习惯表达。从中文的繁复向英语的简洁转变,从中文的以人的主观意识为焦点,转向英语中以客体思想为焦点。在高中英语课堂上,老师鲜少会与学生探讨中英逻辑思维的差别。而正是因为不区分两种语言的思维差异,导致了学生在实际使用英语时常常出现中式英语,或是无法用英语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以使对方理解。学习并懂得运用英语逻辑思维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也是英语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学生在培养英语逻辑思维时,可以参阅中英对照的文本,通过对比两种语言对同一内容的不同表达形式和逻辑关系了解两种语言的差异,从而提升自己的英语素养。
而英语国家的文化、风俗、历史也是学习英语时的重要背景知识。正如外国人学习中文时理当同时学习中国文化历史一样,这些知识有助于个人了解一个国家的意识形态、发展历程,从而获悉该种语言的深层次内涵。在实际应用英语时,只有充分了解这些文化历史,才能理解英语语言内在的本质。
2.高考英语改革的方向
现在的改革仅仅将语法选择题改为语法填空题,并未脱离只考查语法能力的范畴。为了让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够有实际收获而不是停留在书本和考卷上的知识,首先,要扩大考查知识点,例如英国的历史和地理、英国的组成部分、国旗,等等,这类题目可以按照难易程度分为填空题和选择题,让学生在学习一门语言的同时了解该国家的概况;其次,多增加知识面和常识背景题,例如学生需要掌握五大洲、洋的地理位置,主要英语国家的名称表示和相关重要城市等,该类题型多以填空形式呈现;再次,需要注重书面和日常生活口语相结合,让学生全面地了解和学习英语文化,“How are you?”的回答不再是“I’m fine, thank you.”而是增设给定情景,自主编写对话或短文题型,或是看图写话,不再设定标准答案,一切合理的答案都能得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类题型能通过学生所答的内容来考查思维深度和广度,通过语句的流畅和通顺程度来考查其语法能力。改革阅读题型,应将单项选择题改为概述文章内容和主旨,或是对文中某句话的个人理解。这类题型有助于考查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能力和思辨能力。
因此,笔者认为,此次改革没有改变以考查语法为主的考试内容,对于提升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影响不显著。建议适当减少客观选择题的比例,增加主观题的题量,激发学生多思考、多表达。主观题的增加有利于了解学生对于考题的理解及其逻辑思维能力。学生的语法能力也能在主观题中体现,不需要单一的没有语境的语法题来考查学生。
综上所述,高考英语是为测试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而设,应当注重考查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而非仅侧重于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由调查问卷的结果看来,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偏重对语法知识的学习,但在相关英语背景知识方面鲜少涉及。而这类背景知识也是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英语教学应当培养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高中英语教学的考查方向在未来应当更多关注跨文化交流能力,包括逻辑思维的转变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了解等各个方面。然而此次改革未能体现这一点,期待英语考试改革在不断的探索中得到全方位的改善和进步。
参考文献:
[1]曾用强.英语语言测试基础[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33.
[2]冯翠.浅谈高考英语题型变化[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8).
一、江宁的民俗传承背景
1.江宁地区的基本概括
“南京猿人”的发现,使江宁的历史可追溯到50万年前。长江文化、秦淮河文化、湖熟文化在这里融汇;秣陵、丹阳、湖熟西汉侯国的历史文化在这里积淀;牛首山佛教、方山道教、湖熟伊斯兰教等宗教在这里生存发展。曾是“六朝金粉地,十代帝王家”,在明清两代中大规模的人口流动,造就了兼容并蓄、包容豁达、宽厚开放的秉性。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给江宁增添了浓郁的文化氛围。改革开放以来,江宁人继往开来,勇于创新,文化事业稳步发展,文化设施全面改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成为全市文化强区。
2.理念探索
调查研究主要采用的理论框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美国人类学家罗伯特•雷德菲尔德的大传统与小传统理论,另一个是布尔迪厄的场域与惯习理论。根据罗伯特•雷德菲尔德的分类,将文化分为大传统与小传统两个不同层次。大传统,也就是上层社会的传统,包括诸如史料撰写、文人墨客的文章、贵族名仕的生活记录等。小传统,即民间传统,包括民间艺人的口头传唱、民间风俗习惯传承、民间风俗典故的传递等。在江宁区春节调查中,不仅有知识分子阶层对于春节文字记录的内容,同时也有民间口头传唱、民间艺术的内容。春节活动呈现一个立体式的变迁内容。布尔迪厄认为,个体行动者只有通过惯习的作用,才能产生各种“合乎理性”的常识,而惯习则是一种“外在的内在化”。群众的春节活动还与其个体的具体利益驱动机制相关联,在文化、利益等多方因素的共同影响发生参与或者组织春节活动的可能,并在一定时期中逐渐形成惯习,这种惯习在传播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群体,民风民俗就此形成。
二、常见民俗项目
调查小组自1月26日进驻调查点,记录的春节内容主要包括腊月二十三祭灶、腊月二十四扫尘,从该日开始到除夕洗浴,腊月二十九、除夕开始贴门神、年画、对联、门头,除夕中午进行祭祖,晚上放烟花炮仗、看春节联欢晚会、守岁。除此之外,还有年货的准备,包括杀猪宰牛、杀狗宰羊、鸡鸭鱼肉腌制、做肉圆(当地又称“开油锅”)、龙须面粉丝年糕的制作、包水饺蛋饺元宵、什锦菜准备、各种干果糖果、扎花灯等。新年大年初一抢富水、吃元宵,从初一开始亲戚相互之间开始拜年,初五接财神,十四送茅姑娘娘,十五元宵节,十六爬城楼。中间包括各种民间活动,民间艺术类如送春、玩龙灯、玩麒麟、唱花船、打神鼓、玩狮子,民间娱乐活动,包括各种游艺、猜灯谜等。其中年货的准备工作是最忙碌的了,因为春节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也是一家团圆、喜气洋洋的节日。家家户户都开始准备各种肉类、干果类、蔬果类年货。杀猪宰牛、杀狗宰羊、腌制鸡鸭鱼肉,当地狗肉比较出名,很多外乡人都前来购买。除此之外,地方特色的小吃中还有制作龙须面、粉丝以及年糕。当地有一个风俗就是开油锅,俗称炸肉圆,将猪肉或者鱼肉或者藕片切成块状,放入淀粉,搅拌至粘稠状,用勺子一个个放入油锅中炸。在炸油锅之前,是将买来猪肉中的肥肉部分放入锅中,炸出油来,一部分油是要分装到很多瓶瓶罐罐中,以后日后食用。另一部分就是用来炸圆子的。通过油锅将围绕自己家人的晦气、污秽之物统统炸干净,吃下去有阳气护体,百邪不侵。什锦菜又称十样菜,当地的一道特色素菜。意思是将香芹、金针菇、黄豆芽、胡萝卜等不少于10种蔬菜炒制而成,讲究一点的人家会选16种或19种蔬菜,取“和顺长久”寓意。十多种蔬菜也各有说法,黄豆芽形似如意,寓意“事事如意”;荠菜音似“聚财”,寓意招财;芹菜读音与“勤快”相近,取“勤劳致富”之意;黄花菜寓意花样年华、前程似锦;香菇意为“和和美美”;就连豆制品千张,也有“千秋百代、代代兴旺”的说法。
三、中国未来民俗的发展
民风民俗的出现与社会的发展紧密相关。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民俗逐渐消失,另一些新的民俗逐渐形成了。春节在中国传统文化占据了重要位置,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在这个节日中,各种民俗得以充分展示。这种内容与形式的惯习在历史的长河中开始形成了中华文化模式,对于一种重要节日的内容仍然存在很大的相似性。就春节而言,腊月二十三送灶,除夕贴春联、守岁,初五接财神、十五闹元宵等,各地就基本相同。就具体的调查而言,随着人口流动的加快,各地的民风民俗又呈现一个逐步相同的过程,很多传统的约束逐渐消失,在调查中仅初一或者除夕团圆吃的内容也是各异,同一村子中有吃元宵,也有吃水饺、也有吃年糕的,北方的馒头、包子,南方的春卷等,在很多家庭里都有,而不是一种很单一饮食结构。这充分反映出社会经济的发展,将对一些民风民俗产生很大的冲击作用,特别是市场流通、信息时代的到来,很多人不一定需要遵守传统约束,而是选择自己喜欢的风俗来过节。 新时代春节呈现出一个以个体自我需求为主、传统需求为辅的特点。
在调查中,笔者通过与多位当地居民访谈,发现春节并不是想象中热闹场景,这可能是历史发展给人的一个错觉,或者是因为历史或者说正史是由贵族知识分子阶层所撰写,其春节内容也仅仅是描写了或者反映了贵族知识分子阶层的春节状况,并没有真实反映出普通百姓,尤其是下层劳动人民的春节活动状况。很多老人回忆说,解放前后,农村的生活非常艰苦,常常是吃不饱穿不暖,春节能吃一点好东西就很不错了。解放前是的苛捐杂税、地主的盘剥,基本没有什么过节的概念。比如,我们采访唱送春的一位老同志,他就说过去唱送春、玩麒麟就是为了赚点养家糊口费用。解放后,由于、以及运动,生活也是比较艰苦的,那个时候很多参加群众性活动也大多是为了吃口饱饭或者增加公分才去的。真正热闹的春节是从改革开放之后开始的,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春节从物质层面逐步过渡到精神层面,春节从一个物质匮乏时代的产物逐步过渡成为一个中华文化的符号。
结语
中国地方民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的长河中,历代劳动群众为了表达他们的理想和愿望,以他们不息的创造精神,在他们的生产活动和生活中自觉地传承和发展着他们自觉的视觉艺术,创造了无数不同品类的艺术形式,那些粗犷、单纯的表面形式,不仅顺应着他们所处时代的审美需求,也充分反映出劳动群众的审美意识和智慧,显示了积极、向善、健康、乐观的民族心理,寄寓着劳动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并伴随着他们的生产活动和生活,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来。
参考文献:
【1】易心、肖翱子.中国民间美术.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
【2】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南京市江宁区资料汇编
南京市江宁区文化局.2009
【3】[美]唐纳德•A•诺曼.设计心理学[M].(梅琼)译.中信
[关键词]维吾尔族;阿布杜瓦与其拉甫恰
维吾尔族从古代就有各种各样的风俗习惯及精彩独特的生活方式。 接待客人的阿布杜瓦与其拉甫恰习俗是维吾尔风俗习惯中的重要习俗之一。
接待客人的习俗是人类长期以来相互交往,相互沟通的产物。不同的民族都有着不同的接待客人的方式。维吾尔族接待客人的习俗主要表现在于他们的热情,尊敬客人,讲究卫生等方面。接待客人的阿布杜瓦壶与其拉甫恰习俗是维吾尔族风俗习惯的独特特点之一。
一、 阿布杜瓦与其拉甫恰与维吾尔族
洗手是维吾尔族家庭人际交往中的一项重要的习俗,一般用阿布杜瓦(洗手壶)和其拉甫恰(洗手盆),这是一种配套的洗手工具,是专门给客人或自己洗手用的。 阿布杜瓦与其拉甫恰是用铜、青铜或铝为原料,由专业工艺人打造,比起其它家用品更有独特的工艺特色。其制作非常精美,花边鲜艳,常在喜庆之日或各类聚会、娱乐场所使用。
阿布杜瓦的形状有圆形、长方形、扁形,其上段像鹅脖子一样细长,有把手,使用时用手掌抓起把手即可。阿布杜瓦壶口有盖,而且倒水的小口处也有盖,为防止污水玷污到衣服上。其拉甫恰的形状是口大、体大,存水处小圆形,上有盖子,盖子上有许多漏水的小孔。洗过后水从小孔流进盆腔。
阿布杜瓦与其拉甫恰平时用铜来做,上面刻各种各样的花纹,不会容易腐蚀,这是维吾尔手工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维吾尔族用阿布杜瓦与其拉甫恰的目的就是为了尊重客人,讲究卫生。这也就是接待客人的良好的风俗习惯。阿布杜瓦与其拉甫恰不仅是一种风俗习惯,而且是具有极强艺术感的文化遗产。
吃饭之前洗手是维吾尔族最重要的风俗之一。吃饭之前一定要洗手。这时家里的母亲或者是孩子用阿布杜瓦壶与其拉甫恰给家人倒水,洗完后要毛巾拭擦。吃完饭以后还要洗手,但是洗手时候不能甩水,甩水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
随着维吾尔风俗习惯的发展,维吾尔族人创造了用专门的工具来倒水的习俗。大约在青铜时期,维吾尔族出于讲究卫生和审美追求的目的,就制作阿布杜瓦壶与其拉甫恰。用阿布杜瓦壶是很方便,一方面可以避免脏水溅到别人身上。其拉甫恰也有这样的好处。所以维吾尔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一直使用阿布杜瓦壶与其拉甫恰。“洗三次手”是维吾尔族形成的一种风俗习惯。阿布杜瓦壶与其拉甫恰几乎家家都有,来客人时用阿布杜瓦壶与其拉甫恰倒水,倒水时候不考虑社会地位,人人平等,不管是谁,主人都为客人倒水。因为维吾尔族人认为给客人倒水是一种吉利的行善行为。但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男人不能给女人倒水,女人也不能给男人倒水。
二、吐鲁番地区有些地方用阿布杜瓦与其拉甫恰的现状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导致了维吾尔族的一些传统风俗习惯的消失,近几年笔者注意到维吾尔族接待客人习俗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使用阿布杜瓦壶与其拉甫恰的变化。
我去吐鲁番市广汇团结区,青年路,广汇路,人工湖,吐鲁番亚尔乡等地方,调查这些维吾尔族对阿布杜瓦壶与其拉甫恰的认识。访谈了部分维吾尔人使用阿布杜瓦壶与其拉甫恰的情况。通过调查笔者发现以前在吐鲁番维吾尔族举行各种仪式时候都会使用过阿布杜瓦壶与其拉甫恰,这次调研过程中笔者参加了几次仪式活动,发现在吐鲁番市现在大部分维吾尔族家庭已经不再使用阿布杜瓦壶与其拉甫恰,在城市里不仅没有阿布杜瓦壶与其拉甫恰,连给客人倒水的习俗都逐渐消失了。一般如果客人年纪较大的话,主人还是会给客人倒水的,但使用却不是阿布杜瓦壶与其拉甫恰,年龄小的客人则自己直接去洗手池洗手。
笔者去吐鲁番市亚尔乡几个村调研,在参加一些仪式的过程中发现,在农村基本上还保留了客人倒水的习俗。但是也很少使用阿布杜瓦壶与其拉甫恰。只是用现代的一些塑料壶和盆子代替了阿布杜瓦与其拉甫恰。有些孩子们则反映只在书本中看到过上阿布杜瓦壶与其拉甫恰。
三、不同年龄段的吐鲁番维吾尔族对阿布杜瓦壶与其拉甫恰的看法
调查中发现年龄60岁以上的老年人当中80%以上的人都知道阿布杜瓦壶与其拉甫恰,年龄35岁以上维吾尔族知道阿布杜瓦壶与其拉甫恰的人占60%。但是年龄在20岁左右的年轻人几乎不知道阿布杜瓦壶与其拉甫恰是什么东西,用在什么地方,年轻人当中知道知道阿布杜瓦壶与其拉甫恰的人数不到10%。
四、不同行业的维吾尔族对阿布杜瓦壶与其拉甫恰的看法
笔者还了解看不同的行业维吾尔族人对阿布杜瓦壶与其拉甫恰的看法,其中包括个体户、护士、警察,教师等各种行业的人。他们当中教师等平时从事文化教育的人虽然知道阿布杜瓦壶与其拉甫恰是什么东西,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并没有使用阿布杜瓦壶与其拉甫恰。
被访者中的很少一部分人认为使用阿布杜瓦壶与其拉甫恰是一种麻烦,还有少数被访者把阿布杜瓦壶与其拉甫恰作为一种家居装饰品摆在家里。阿布杜瓦壶与其拉甫恰如果继续这样人大众所忽视,我们在不久的将来有可能会失去这一传统的风俗习惯。维吾尔族使用阿布杜瓦壶与其拉甫恰的历史一直延续至今,我们应该尽我们所能来传承这一古老的风俗习惯,而非让它逐渐消失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参考文献:
[1]编著买买提・玉苏普, 比力克孜・木沙,维吾尔族家藏鉴赏[M].新疆科学技术出版社发行,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