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高级档案管理优选九篇

时间:2023-11-11 09:14:3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高级档案管理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高级档案管理

第1篇

[关键词]高级中学;课题;档案管理

前言

高级中学科研课题的档案管理是学校科研课题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所学校对档案工作重视与否的一个重要考查指标。它如实详细地记载了学校内科研课题开展的全部过程,包括从课题的构思策划、立项申报、过程研究到最后的结题工作。它不仅是课题成果的佐证材料和课题验收时的重要依据,并且更是能否顺利开展科研工作的有力保证,同时也是课题研究的基础和依据,是实践升华为理论的中介。课题材料的客观、真实、可靠程度直接关系到课题研究的结论和成果的质量,是课题能否顺利完成的重要因素和保证。因此,课题档案的建立和管理就突显得尤为重要。

1.加强与课题组的沟通联系、注重档案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工作

1.1专人协助、专题负责

高级中学的学科较多,各课题组所研究的内容也非常丰富,如何加强与各课题组的沟通联系,及时有效地将课题资料进行收集与整理是我们要认真考虑的问题。我们在实际的操作中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从课题开始的策化、立项到实际研究和结题都有专人进行跟踪和协助,每一个课题都指定到专题专人负责,课题组的研究日程安排都要做到“心中要有数,文字、音像有记录”,在整个课题研究过程中,及时地把各种材料和信息收录在档,这样就避免了课题材料的遗漏、缺失和空洞。

1.2注重材料收集的真实性是全面性。

在学校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课题资料的占有量及资料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决定了课题研究成果的最终质量。所以全面收集整理和保存课题研究资料,是课题档案管理的中心工作。

课题的研究资料一般包括事实资料、历史资料和文献资料。

课题的大量事实资料是通过在实际研究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是课题研究过程中的第一手材料,也是课题档案的主题部分。如:教案、个案调查、观察记录、研究课实录、学生心理测评资料、调查问卷、访谈记录、考察资料,各种统计数据等都属于事实资料。另外,如果对学生或被调查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就需要对问卷进行认真系统的统计和分析,形成文字材料留档保存。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还会出现一些影像和图片、声音资料,我们统称为“多媒体资料”,这些资料的收集与保管也要做到及时和妥善。无论是什么资料,这里需要着重强调的是:收集事实资料必须做到原始、全面、完整和真实。而文献资料则是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它重点收集与课题研究相关的理论资料,比如:教育行政部门的文件、教育教学理论专著、报刊文章和会议资料等。文献资料可以是原件,摘录,节选,网络下载、裁剪或文献索引等。历史资料则是指曾经在国内外教育史上发生过的与课题研究相关的材料,如对同类问题的观点、认识、经验、做法、教训等。

我们要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认真整理,在大量的原始资料中筛选出真实、典型、有用的资料,为课题研究得出科学结论打下良好基础。

2.要细化课题档案建立的范围与类型

2.1细化课题研究的建档范围

对课题研究建档的细化可以提高课题档案管理的质量,加强和促进课题组对课题的研究工作。细化后的课题档案应至少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①立项选题阶段(表1)、②实践研究阶段(表2)、③反思提高阶段(表3)、④总结鉴定阶段(表4)、⑤成果推广阶段(表5)⑥成果获奖材料(表6)。

2.2细化课题的建档类型

高中课题研究是属于教育科研的一部分,课题档案的建立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应该形成独立的档案体系,我校的基本做法是:

①独立建档,实施“一题一档”制。学科的不同决定了课题研究的范围和特点不同,而学校课题的建档应与学校其它教育教学工作档案区分开,实行独立建档,这是构建完整的教育课题档案体系的基础。

②分期建档,体现课题研究轨迹。我们根据课题研究的不同阶段,采用分期建档的形式,分别建立前期、中期、后期档案,便于通过课题档案能更好地呈现出课题研究的整个轨迹。

前期档案就是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所形成的各种档案材料,主要包括:课题申报立项材料、开题论证材料、课题实施方案等。中期档案是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档案材料,它是课题研究过程中的真实材料,也是课题档案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实验记录、实验数据资料、教案、教学计划、撰写的论文、课堂实录、中期报告等阶段性成果等。后期档案是课题研究结题验收阶段形成的档案材料,主要包括:课题研究的总结、结题验收材料、成果鉴定及推广等。

③分卷建档,形成档案系列。在课题档案的管理上,为了使档案更加条理化、系统化,便于查阅和研究,我们将课题档案应分主卷和副卷进行存档保管。主卷是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主要文件和阶段性反思及总结材料,是永久保存的课题档案。其中包括前期资料、中期资料和后期资料。副卷是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形成的全部实验资料,是形成主卷中结论、文件的原始依据,是主卷的佐证材料。如:作业、会议记录、调查问卷、访谈纪实、备课笔记、实验课录像、学生试卷、考查记录、文献论文等等。

3.加强课题档案管理工作、提高档案对课题研究的促进作用

3.1课题档案由课题负责人建立,应有专人负责收集、整理和保管

定期进行检查,确保材料完整、准确、系统,凡归档的文字材料,要求格式统一,工整清晰、规范,便于保存和查阅,所有材料必须有纸质材料和电子文档。归档工作要及时,一般一个阶段结束后就要进行归档,待课题研究全部结束时,再一并综合调整,把全部课题资料完整无缺地归档保管好。

3.2挖掘课题档案潜能,提升课题档案价值

第2篇

根据工作需要,现拟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书记员、档案管理员、驾驶员,由派遣机构以劳务用工方式派遣至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派遣人员不具备国家公务员身份,不具备执法资格,属于辅岗位。根据有关规定,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特制定本招聘简章。本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派遣至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人员共计16人(含贵阳铁路运输法院2人)。

一、招聘名额:

1、书记员9名,其中贵阳铁路运输法院2人;

2、档案管理员1名;

3、驾驶员5名;

4、洗车工1名。

二、招聘对象及条件:

1、书记员: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年龄在26周岁以下,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较强的学习能力,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进行中文录入、编辑等工作,中文录入速度要求每分钟60字、正确率95%以上。同等条件下法学(法律)专业优先录用。

2、档案管理员: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年龄在26周岁以下,工作认真细致,熟悉档案工作者优先。

3、驾驶员:熟悉汽车驾驶,驾龄3年以上,身体健康,年龄在45周岁以下,A1驾照2名、A2或B1驾照3人。

4、洗车工:身体健康,踏实肯干,吃苦耐劳,年龄在45周岁以下。

5、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户籍不限。

6、守国家法律法规,品行优良。

7、身体健康、品貌端正,无口吃、无色盲、色弱、无肢体残疾、无听觉障碍、身高要求男168厘米以上、女158厘米以上。

8、无违法犯罪记录。

三、报名方式:报名时间2018年2月26日上午9:00至3月9日下午4:00,报名采取网上报名的方式进行,网上报名请登录贵阳人力资源网gyrc.cn,报名时须上传本人近期免冠证件照。

四、资格审核:凡在网上进行报名人员在3月12日上午9:00至下午4:00到贵阳市解放路117号(贵阳市考试指导中心2楼)贵州林城人才派遣有限责任公司进行资格审核。报名人员须带本人学历证书(毕业生就业推荐书)、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等相关证件,报考驾驶员的考生还须带机动车驾驶证原件及复印件到现场进行资格审核。

考生应对提交的信息和材料负责,如个人填写错误或填报信息失真,不符合应聘条件和岗位要求的,或与其他用人单位已签订劳动合同,未经用人单位同意,隐瞒真实情况,擅自报考的,造成的一切后果由本人负责。

五、考试内容:

派遣制书记员职位考试包括中文录入测试、笔试和面试,成绩分别占总成绩的30%、30%、40%。

档案管理员职位考试包括笔试和面试,成绩分别占总成绩的50%。

驾驶员职位考试包括驾驶技能考核和面试,成绩分别占总成绩的50%。

洗车工职位考试为面试。

中文录入测试、笔试、面试的标准和时间、地点及相关要求另行通知,详见贵阳人力资源网gyrc.cn。

六、准考证领取时间及考试时间、地点:

网上打印准考证及中文录入测试、笔试和面试时间、地点另行通知,通知将在贵阳人力资源网gyrc.cn。

七、面试:书记员职位考生按照中文录入测试及笔试总成绩,档案管理员职位考生按照笔试成绩,按聘用人数由高分到低分1:3确定面试人员。驾驶员职位考生按照驾驶技能考核成绩,按聘用人数由高分到低分1:3确定面试人员。洗车工直接进入面试。

八、体检:参加招聘体检的考生按照拟聘用人数1∶1的比例,根据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确定。体检标准参照《贵州省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参加体检的考生,体检费用由考生自理。

九、考核:

体检合格人员,按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顺序,按招聘职位人数1:1比例确定考核对象。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注重工作实绩,以现实表现和学籍档案为主要内容。考核做到全面、客观、公正。在考核中发现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取消考生的聘用资格:

(一)被司法机关确定为犯罪嫌疑人的,存在违法犯罪前科的,因政治、经济问题被追究党纪政纪责任的,具有该三种情形之一者;

(二)组织纪律涣散、严重违犯劳动纪律者;

(三)不符合报考岗位的资格条件;

(四)经招聘单位和用人单位研究确定不能聘用的其他情况。

体检、考核出现不合格情况是否递补,由招聘单位和用人单位研究决定。

十、聘用及待遇:

办理聘用手续:经中文录入测试、笔试、面试、体检、考核、政审合格的人员,确定为聘用人选。被聘用人员与派遣机构签订《劳动合同书》,由派遣机构派遣至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

本次经招考聘用人员将按照《劳动法》及《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聘用人员实行试用期制度,试用期二个月。试用期满,经考评合格后正式聘用,聘用单位为聘用人员缴纳有关社会保险并发放劳动报酬。书记员、档案管理员工资标准:基本工资(1650元)+绩效工资(0-1000元)+工龄工资+值班费(0-320元);驾驶员工资标准:基本工资(1530元)+绩效奖金(按公里数核算)+工龄工资+值班费;洗车工工资标准:基本工资(1300元)+绩效奖金(0-1000元)+工龄工资。试用期间,基本工资按80%发放。以上工资待遇均含社保及住房公积金个人承担部分。

咨询电话0851-85280358 联系人:游老师

第3篇

1 现状分析

1.1 部门间信息系统无统一标准,不互通

当前多数高职院校的各个业务部门的信息资源管理基本是从自身需求出发,没有全局统筹与规划,信息共享无法实现。另一方面,各部门之间的数据没有统一标准,系统的数字格式、 结构不统一,导致信息的不兼容, 资源共享的瓶颈出现。各部门信息系统管理各自为政, 导致了档案信息重复开发、建设,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无法避免,有时个别部门存在占有信息的心理也导致信息无法共享。

1.2 档案管理人员水平参差不齐

档案管理人员的基本要求是能够有效地管理档案馆的各项业务,主管人员要求具备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任职资格条件,在档案业务素质和档案学术科学研究上具有一定权威和成果。但是目前高职院校的档案管理人员以及部门的负责人大多来自学校的其他部门,不是专门的档案管理专业科班出身,有的甚至只是兼职管理档案人员、实习人员或临时编制的工作人员。他们不具备档案专业的知识和水平,会使档案管理工作任务的完成造成障碍。

1.3 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建设需进一步加快

信息时代,数字化技术由于其经济、方便等特点将纸质的文本文件取代已成为趋势,数字化档案损耗少,查找利用率高。但部分高职院校的档案管理工作中实现数字化管理的相对还比较少。一些高职院校的行政人事档案、学生的学籍资料还是以纸质文档为主,在查找时需要档案管理人员在档案库房花费很长时间,造成工作效率底下。

1.4 档案意识不强,普及度不高

很少有高职院校特别重视档案工作,比如在校园进行档案基础知识的宣传等,师生不了解档案对子的的作用和意义,造成其档案意识不强,在获得奖励和成果时没有承担起很好的保管责任,不能及时将证书原件归档。需要使用证时由于材料的遗失不得不找各种途径去补开证明,费时费力,甚至耽误前途。

2 高职院校档案管理工作的若干建议

2.1 健全档案管理机制

《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中规定,高校档案馆应当作为与图书馆同级别的独立机构而设立,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准入门槛,引进专业的档案专业管理人员,这样学校的档案管理才能为其服务功能的实现创造可行的环境,增强档案在校园内和校园外的影响力。作为学校来说,档案管理工作要做到对过去负责、为现在记录,为将来传承,从档案形成的最初到材料的收集保管,再到文档的利用和销毁的各个环节都要制定和执行有效的规章制度。

2.2 重视档案管理人员培训,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

可组织档案管理人员参加档案工作的集中学习和培训,重点学习档案工作的数字化,将文档数字化整理和归类。学校应出台措施,将校内各类文件进行统一规范,让各类档案实现规范化和归档及时化,可购买符合自身档案特点的管理软件进行档案的管理。这还有利于对各类档案的及时更新和维护,实现无纸化办公。另外,对现有的纸质文件应通过扫描等数字化手段尽快进行归档和整理,满足师生调阅和查询的需要。

2.3 加强档案意识的普及和宣传力度

档案管理人员应增强服务意识,提供档案的管理和查询服务,提升工作态度和服务成效。多为师生宣传档案的重要性,深化大众的档案意识,增强师生对档案和档案管理重要性的认识,让全体教职工和学生支持和配合档案管理工作,提高档案的利用价值。

第4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学籍档案管理

近年来,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高职院校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急需的技能型、应用型、实操型的高级专门人才的任务。要实现这一任务,必须加强和完善学生学籍管理工作,因为学生学籍管理工作在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学效果、优化育人环境、保证办学目标的实现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认为,为加强高职院校学籍档案管理,可采取以下有效措施:

1. 提高重视程度, 健全规章制度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各个企业、各个部门的竞争, 更是各类专业人才之间的竞争, 而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 高职院校学籍档案发挥着重要的价值与作用, 直接关系到毕业生的就业与前途。高职院校领导、各职能部门以及学生本人, 都应提高对学籍档案的重视和认识, 自觉收集、更新、完善学籍档案。高职院校构成比较复杂,学籍档案种类多、形式多样,涉及的系、部、实训中心特别多,学生成分复杂, 时间跨度大,给收集整理、立卷归档、档案转递和管理利用等环节带来一定的难度,因此校领导要切实加强对学籍档案的建立和管理的督导工作, 在人、财、物配备上给予支持, 挑选有责任心的专职或兼职人员担任学籍管理工作, 改善办公、管理环境, 加强关于学籍档案工作的宣传, 为高职院校学籍档案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提供有力的保证。科学化、正规化管理学籍档案的前提是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以及遵循各高职院校学籍档案形成的规律, 制定、完善学籍档案从产生、收集、保管、归档到查询、借阅、利用以及安全保密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 规定专职和兼职档案人员的工作职责和任务。如制定 “学籍管理规定”、“学籍收集整理制度”、 “学籍管理人员岗位职责”等, 使学籍档案管理做到有章可循, 有据可依, 照章办事。

2. 搞好学籍档案的开发利用,做好档案信息的社会化服务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学籍档案管理也逐渐实现信息化。以往以保密和单纯保管为主的管理方式已逐渐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高职院校学籍档案管理工作必须跟上时代步伐,改革不适应现代化管理要求的方法,将计算机技术引入学籍档案管理工作中。高职院校可以建立先进的教学管理系统,集排课、选课、学籍等教学管理工作于一体,通过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建立一个学籍管理平台,将新生录取名册、学生学籍、毕业生登记表、毕业证书编号等,由教务部门的总网站下辖各系的分网点,随时检索所需的学籍档案材料,从而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工作效率,使学生学籍档案管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

3. 加强档案管理队伍建设,提高学籍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

加强档案管理队伍建设,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是学籍档案管理科学化、现代化的关键所在。高职院校必须采取切实措施,重视学籍档案管理人员的岗位培训和专题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和业务素质。首先,在思想政治方面,档案人员要努力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热爱档案事业,爱岗敬业,认真学习档案法律法规,维护学籍档案的真实面貌;其次,在业务方面,学籍档案管理人员不仅要熟悉掌握学籍档案管理方面的政策和规定,还要努力学习档案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熟练使用计算机等现代化管理设备,与时俱进,优化知识结构,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成为学籍档案管理方面的行家里手;另外,还要保持学籍档案人员队伍的相对稳定,关心和激励学籍档案管理人员,使其安心本职工作,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学校要努力创造条件,充分调动学籍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高职院校学籍档案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

总之,高职院校学籍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涉及学生个人、高校、社会机构等多方面利益的服务工作,学生就业、提干、晋级、考评、学历认证等都离不开学籍档案,只有充分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现代的管理技术、合理的管理手段,健全和完善学籍档案的管理,加强学籍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才能使高职院校学籍档案的管理工作适应学校教学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主要参考文献

[1] 李玉萍. 高校学籍档案管理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29(17).

[2] 黄锦旺. 谈谈高校学籍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z2).

[3] 陶改兰. 浅谈技工学校学籍档案管理[J]. 数字与缩微影像,2008(1).

第5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对策

为规范高等学校档案工作,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有效保护和利用档案,教育部和国家档案局共同制定了《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以教育部第27号令的形式公布,自2008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办法》是新时期新阶段促进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指导新时期新阶段高校档案工作科学发展的法规性文献,对于加快推进现代大学管理制度建设,深化高校档案工作管理内涵建设,提高档案服务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职院校在实施《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办法》的精神和要求,2008年12月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档案局联合印发了《关于认真贯彻实施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的意见》,目前全省高校中已掀起了一股贯彻实施《办法》的。虽然同为高等学校,但与普通高校相比,高职院校在学校的历史沿革、办学方向、办学性质和学校规模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在贯彻实施《办法》过程中,高职院校应当从自身的实际出发,有效地将《办法》的精神和要求落到实处。通过几年的实践,笔者初步感到高职院校在贯彻实施《办法》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档案机构的设置问题

关于高校档案机构的设置、性质及其职责,《办法》都作了具体的规定。其中对于档案机构的设置规定了两种形式,即档案馆和综合档案室。而且要求只要具备建校历史在50年以上、全日制在校生规模在1万人以上、或者已集中保管的档案、资料在3万卷(长度300延长米)以上三个条件中的任何一项,就应当设立档案馆。未设立档案馆的高校应当设立综合档案室。从目前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院校都基本具备上述三项条件,理应按照《办法》的规定设立档案馆或综合档案馆。但一般高职院校都如同笔者所在的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一样,均是由中专学校升格成为高等学校的,所以在规格上比普通高校要略低一些,这就决定了高职院校在教学机构、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置上都与普通高校都有所差别。尤其在设置专门的档案管理机构上,往往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限制了档案工作人员工作创造性的发挥。档案工作由于其工作性质的缘故,在短期内工作的好坏对学校大局影响不会很大,因此其重要性容易被忽视。正是由于这些原因的存在,在贯彻落实《办法》中关于档案机构的设置问题上没能很好的得到解决。

(二)档案人员的配备问题

关于高校档案机构负责人的配备及应具备的条件、专职档案工作人员编制及职数等,《办法》也作了具体的规定。其中对档案机构负责人的条件也有具体要求,应当具备热心档案事业,具有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经历;有组织管理能力,具有开拓创新意识和精神;年富力强,身体健康等条件。这为高等学校档案干部队伍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非常有利于高等学校档案干部队伍的建设。

档案管理人员专业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档案事业的发展。高职院校档案工作者中大多毕业于非档案专业,有些人根本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缺乏档案的基本理论,也缺乏档案管理工作的实践,只能起到简单的保管作用,不能真正做到档案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

对于普通高校来说,选拔任用具有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经历的人员担任档案机构负责人,可以说丝毫不成问题。但是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其教学、管理人员数量规模和结构层次都相对局限,具备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经历的人员本来就有限,所以要求档案机构负责人也具有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经历,就显得比较苛刻,一般高职院校都难以企求。

(三)归档门类的确定问题

《办法》对高等学校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作了明确规定,包括党群类、行政类、学生类、教学类、科研类、基本建设类、仪器设备类、产品生产类、出版物类、外事类、财会类等若干门类,这是从全国高等学校的整体考虑而确定的,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普遍的针对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广泛适用于各类高等院校。高职院校主要从事高级技能教育,培养能独立处理工艺技术中的“疑难杂症”,能手脑并用有较高心智,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理论视野的应用型高级技能人才,它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技能教育,很少承担科研任务、开展产学研合作和外事往来。但目前高职院校还未能从实际出发,更为科学合理地确定归档门类。

同时《办法》还指出高等学校实行档案材料形成单位、课题组立卷的归档制度。目前高职院校在进行归档相关文件材料时,没有形成切实有效的归档制度。档案管理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对文件材料系统整理组卷,编制页号或者件号,制作卷内目录等工作还没有形成制度性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档案学术研究缺失问题

《办法》进一步加强了档案工作的学术性要求,指出要将“编研、出版档案史料,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列入了高校档案机构的管理职责,同时指出“有条件的高校,应当在相关专业的高年级开设有关档案管理的选修课”。从目前高职院校档案工作的学术研究来看,对档案工作深入研究的力度不够。大多数高职院校只是简单的把相关档案材料归档整理,没有很好的对档案资料和管理进行研究,没有进行相应的编研以及出版相应的档案史料。在没有系统的对档案工作进行学术研究的基础上,对于在《办法》中提及的开设有关的档案管理的选修课更是难以实施。

二、解决《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的路径分析

(一)成立综合档案室来为学院保存和利用档案提供服务

高职院校档案机构作为学校行政管理机构的组成部分之一,理所当然在规格上也比一般的普通高校的档案机构要略微简约一些。有鉴于此,笔者所在的学院并没有设置档案馆,而是设置综合档案室,隶属于院长办公室领导。同时明确规定,综合档案室作为学院保存和提供利用档案的专门机构,全面履行《办法》规定的高校档案机构应履行的九个方面管理职责。从运行状况和实际效果来看,采用综合档案室这一机构形式,更加适用于高职院校,完全能够保证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

因此,各高职院校结合自身情况设置相应的档案管理机构,充分发挥档案工作在高校中的作用。

(二)选配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人员,增强档案开发技术力量

稳定专兼职档案人员、提高其整体素质是做好档案工作的基础。档案事业发展的关键在人,在档案管理过程中,人始终是最重要的,档案管理水平的高低、质量的优劣,取决于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只有选配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人员,才能增强档案开发的技术力量。

笔者所在学院现共有教学、管理人员56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经历的不足80人,仅占总数的1.4%,而且他们都在教学第一线。随着招生规模逐年扩大,他们都担负着繁重的教学任务。因此要从教学第一线抽调本来有限的高级人才到档案机构工作,显然有些不太现实。为此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从实际出发,选用一名具有馆员任职经历的同志担任综合档案室负责人,由于该同志十多年来一直从事本院档案工作,具有较好的政治素养和较高的档案管理业务水平,完全适应工作需要,胜任综合档案室负责人这一职位。同时学院各系部均明确兼职档案员,负责做好各自所在系部文件材料的归档和移交。在选配兼职档案员时既考虑了人员素质,又考虑其业务水平。学院鼓励专兼职档案人员学习新技术、新知识和参加业务培训。各种培训注重针对性和实用性,重点加强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管理新技术以及计算机网络知识的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不断提高学院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和稳定档案管理人员队伍。

(三)准确进行归档分类,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化与规范化

由于高校各项活动的特殊性,其档案具有多样性、客观规律性、周期性等特点。因此应针对其各种特点进行科学化和规范化管理。从而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以及有效利用档案。

笔者所在学院在确定归档门类时,对《办法》规定的相关门类作了一些调整,省略了产品生产类,并将外事类归入行政类、科研类归入教学类。同时突出记录学院主要职能活动和历史面貌的党群类和行政类、涉及民生的人事类和学生类、体现学院学生培养水平的教学类,使得学院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科学合理,更加符合高职院校的实际。

(四)加强档案工作学术研究,推进档案管理工作的蓬勃发展

档案管理的工作不仅在于各种文档的归档整理,还要求对档案工作进行一定量的学术研究。只有丰富档案管理工作的研究,才能更好的对档案科学有效的管理与利用。

笔者所在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档案管理工作。学院积极组织专兼职档案管理人员参加相应的学术交流活动,提升其业务水平以及加深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学院出台各项政策鼓励档案工作人员申报研究课题,以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水平和档案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档案管理人员应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的研究平台,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学术研究,进一步推进档案工作的蓬勃发展。

三、小结

在贯彻实施《办法》的过程中,高职院校要秉承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办法。从硬件与软件两个方面来加强高职院校档案管理工作,发挥档案工作在高校中的作用。由于实践比较有限,笔者将不断摸索,继续深化对贯彻实施《办法》的认识,逐步解决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把规范的精神和要求与学院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更好地推动学院档案工作的科学发展,为创建全国示范高职院校作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7号,2008年9月1日实行.

[2]张明香.档案管理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办公室业务,2009,(8).

第6篇

【关键词】基础工作;档案管理;现代化

1.档案管理基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我国档案管理基础工作存在的不足。

总体来讲目前我国的综合性档案馆大多是馆藏内容庞杂案卷数量繁多时间跨度长且由于多年来一直处于封闭式管理之中档案管理仅以保管为目的以案卷不丢失为原则再加之每个历史时期档案的整理质量要求不同整理的规格不统一等情况形成了档案基础普遍较差的局面。主要问题集中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档号不规范没有目录号一卷多册现象较多。

二是案卷标题不规范有标题但不能反映主题内容或标题缺少基本要素甚至没有案卷标题等现象较为普遍。

三是大部分案卷缺少卷内目录以至于部分未被案卷标题涵盖的内容永远无法检索而难以利用。

四是许多案卷未标页码如果使用中掉页很难发现。

五是组卷混乱现象比较严重如有按时间组的也有按职能部门管辖权限组的还有按文种组卷的。

六是案卷厚薄不一有的一、二页纸一文一卷有的五六百页纸一类一卷。总之综合性档案馆建馆时间越长馆藏量越大的存在的类似问题就越严重。从以上情况来看我国综合性档案馆目前还未具备实现计算机管理的充分条件需要尽快地、科学地解决这些问题。

2.实行标准化、规范化的工作程序和方法,提高档案管理基础工作水平

从科学与经验中都可以获知要想提高档案管理的水平就必须实行标准化、规范化的工作程序与方法即要求档案管理的收集、整理、鉴定、著录、保管等各个环节都要按照统一的程序和科学的方法进行工作。

2.1全面普查案卷,去糟取精

这是实现档案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的第一步工作。因为一般的综合性档案馆由于多年来未做全面的清查加之移交单位划分保管期限不准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重份或无查考价值的文件所以首先要剔除这些无用的文件才能避免今后实行计算机管理时出现重复与低效率的情况。

2.2重新组合案卷实现案卷规范化

将那些组卷过厚内容混杂的案卷进行重新组卷。重新组卷的原则是尽可能将那些相互存在某种联系的文件组合在一起。在重组案卷的过程中还应对那些无页码、无卷内目录、无案卷标题或标题不清楚的案卷要重新加工填写以保证全部案卷更加规范。重新组卷不仅可以优化馆藏、科学保管而且亦可以提高实行计算机管理档案后的利用效率。

2.3结合本馆实际规范著录工作

著录是实行计算机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也是直接影响输入计算机数据与信息的准确性的一项重要的前期工作。1986年国家颁布的《档案著录规则》是规范著录工作的最基本依据。但是由于各个档案馆的条件存在差异再加上计算机管理又提出了新的技术性要求所以各个档案馆应该以《规则》为依据,并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计算机管理的技术要求制定出适合本馆著录工作的著录细则。我们根据这一原则制定了《北京市档案馆著录细则》从目前实施的情况来看已经起到了提高基础工作水平的作用并对我馆实行档案计算机管理工作有很大的促进。

2.4统一分类号保证检索查全率

计算机检索的显著优势就是能够满足人们族性检索的需要。为了确保检索的完整性我们在分类过程中,首先根据《中国档案分类法》进行分类再因事制宜制定出一些具体细则。例如“物价”问题涉及的行业较多我们就统一归入“J”类然后再根据每一文件具体特征辅以关键词标识加以区分。另外在分类的过程中还应加强校审力度以便及时校正分类人员的错误。并且还应经常组织大家统一认识统一标准尽量做到前后标引一致同一类文件标引一致从而达到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

2.5规范题名保证检索查准率

档案的分类号保证了检索查全率而题名准确才能保证检索的查准率。但仅保证查全率是不行的,还须同时保证查准因此在著录时要统一规范题名。我们认为规范题名应掌握的原则与要点是在填写题名项过程中要规范机构简称尽量避免在检索时出现含混不清、文不对题和计算机识别不清的情况发生。如北京市计划委员会简称为市计委北京市计划生育委员会简称为市计生委而不能都简称为市计委还要统一题名中应具备的要素。我们结合计算机检索需要在著录过程中将题名中责任者、事由、文种,必要时加上人名、地点和时间)等要素都填写完整。如果题名要素不完整。则要补齐如果题名冗长则删除多余的赘词。还要统一文种题名中经常有“请示报告”等含义不清的文种出现很影响检索的准确率。所以我们便规定凡是要求批复的文件写“请示”凡不要求批复的文件则写“报告”等等这样就可在检索中区分出每份文件的实质作用。

另外我们还利用计算机一次输入多次输出的功能将关键词项中的人名、地点、时间与机构分别著录为日后制作《人名目录》等检索工具打下了基础。

3.加快数据准备推进档案现代化管理进程

在档案管理基础工作的各个环节中计算机数据的准备工作是一个大工程尤其是对于那些建馆时间较长的综合性档案馆来讲由于馆藏案卷多著录工作不仅量大而且复杂如果没有一整套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工作程序与方法会使计算机因数据准备不足而无法使用甚至直接影响档案管理工作现代化的进展速度。在著录工作中只要掌握了以下重点便基本可以取得著录工作“多”、“快”、“好”兼而有之的效果。

3.1分清轻重缓急,循序渐进

档案管理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使档案为社会所用而实现计算机管理档案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档案的利用率。综合性档案馆在推进计算机管理的过程中应先根据各全宗的重要程度、价值大小、利用率高低和是否开放的情况对所有全宗进行排队将那些可以开放的核心档案和社会利用率较高的档案进行优先加工整理。这样就可以加快档案管理计算机化的进程和提高社会利用的效率。

3.2分级次著录,省时省力

在著录过程中可以将案卷分为三个层次进行著录即将那些反映问题单一或查考价值不高的档案进行案卷级著录对那些一卷内几个文件涉及同一个内容且又排在一起的档案进行文件组合级著录而对那些重要文件或反映问题庞杂的文件则进行文件级著录。这样处理不仅能将揭示档案的主题内容和特征而且也可以减少著录条目和录入条目既节约了时间、人力与财力又提高了效率。

3.3分门别类,充分利用档案原基础

对于那些案卷基础较好又具备全引目录的案卷在著录时可以直接在全引目录上面分类标引而对那些特殊形式的档案如“房档”、“案件”等则可用计算机程序将人名、地址、时间用案卷目录直接录入然后用计算机统一给出分类号。这样分门别类地充分利用档案目录的原有基础可以减少著录环节大大地提高著录速度。

第7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学籍档案;管理创新俗话说,教育使国家发展的根本,是民族进步的源泉。近年来,随着社会各方面的发展进步,我国对教育事业的工作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尤其是对于担负着我国技能型、应用型等具有专业操作技能的高级人才的培养的高职院校的建设工作,国家投入了极大的关注。学生的学籍管理工作是教学秩序稳定进行的有效保障,对于确保办学目标的实现、优化高职教学环境,以及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都具有非常积极的影响意义。

一、高职院校学生学籍档案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

学籍档案是由学生在校学习、实习、参加社会实践、毕业等方面的动态构成的,全面记录了学生在学习期间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它是学校对学生活动情况的掌握途径,同时也是学校为实现合格人才培养目标,对学生进行规范化管理的主要依据。学籍档案作为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职院校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加强完善学籍管理工作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学籍档案还是社会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能力、性格、优缺点等进行全面评价的重要依据。完备的学籍档案对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就业服务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二、现阶段高职院校学生学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纵观各大高职院校中的学籍档案管理工作,都还是处于很不完善的状态,在管理中也有非常多的漏洞和缺陷,究其原因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高职院校的领导阶层对学生的学籍档案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学生的学籍档案在管理中和使用的时候具有潜在性和滞后性,再加上对它的投入往往不能够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很容易被管理者忽视。

其次,高职院校学籍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管理观念落后,专业素质较低。目前高职院校学籍档案管理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详细的规章制度,也没有统一的标准,每个院校基本上还是沿用老模式,老方法进行学籍档案的管理。另外,管理的不严格导致工作的随意性比较大,档案的保管保密性、信息利用和归档整理等工作都很不规范。随着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档案管理也逐渐向网络化发展,但是大多数档案管理人员都没有受过专业的培训,对网络管理手段不熟悉,这些因素都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不便。

再次,学籍档案管理人员的队伍不稳定。大多数高职院校由于对学籍档案管理员的培训和管理不重视,往往会导致管理人员的频繁调动,再加上在管理的过程中又缺乏相应的规范制度,缺乏统一的标准,管理职责不清不楚,甚至还有一些部门只按照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学籍档案管理,使学籍档案管理出现脱节的现象。这些现象最终使学籍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可利用性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最后,学籍档案的开发利用还不够充分。

三、高职院校学生学籍档案管理模式进行创新的一些可行性措施

1.加强完善学籍档案管理制度的完善,对学籍档案进行规范化管理

高职院校学籍档案管理是一项复杂且系统的工作,各大院校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完善学籍档案管理有关的各项规章制度,实现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使学籍档案管理能够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另外学籍档案管理制度还要与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有效的结合起来,改革以教务部门管理为主的管理模式,使其实现以各个教学系为主实行管理过程。

2.加强宣传力度,从学生、学校、管理人员等全方面加强学籍档案管理意识

学籍档案是学生在校学习情况的真实反映,同时也是教学水平的真实体现,对学校教学工作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的领导要高度重视学籍档案管理工作,有效的利用学籍档案对学校的管理状况进行分析和改善。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有关学籍档案的重要性教育,使他们在进行档案填写的时候能够更加的慎重、认真,保障学籍档案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3.加强档案管理队伍的建设工作,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学籍档案管理工作不仅是一项具有技术性特点的工作,同时也是一项服务性的工作,是学校对学生切身利益进行保护的体现。档案管理队伍在学生的档案管理中起到关键作用。高职院校要通过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宣传和教育,使他们能够充分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树立良好的管理意识,在学籍资料的整理中能够认真、及时的对资料进行收集、归档和保管等工作,以确保学生学籍档案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另外,还要对他们进行计算机技术的培训,使他们能够熟练的操作电子信息系统,对学生的学籍档案进行更好的管理。

4.采用电子信息技术进行学籍档案的管理

高职院校在进行管理模式创新的时候尤其要注重将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到学籍档案管理工作中,采用先进的软件管理系统,通过计算机网络建立学籍档案管理平台,并且通过教务管理等部门对学籍档案的查询和记录进行授权,从而能够实现档案资源的共享、保密和一定程度的开放性,增强学籍档案的利用率。学籍档案从形成到使用要经过很多个环节的处理,我们要在档案的登记和管理工作中对档案备份、密码设置、身份验证等方面进行有效的设置,以保证档案的真实性和原始性。

四、结语

总的来说,高职院校的学生学籍档案管理是一项需要得到高度重视的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子信息技术渗透到各个领域,学生的档案管理也不能例外。另外,高职院校还要加强对学校领导、学生以及档案管理人员的教育工作,加强对档案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不仅能够有效的促进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还对学生未来的就业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对策

        为规范高等学校档案工作,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有效保护和利用档案,教育部和国家档案局共同制定了《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以教育部第27号令的形式公布,自2008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办法》是新时期新阶段促进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指导新时期新阶段高校档案工作科学发展的法规性文献,对于加快推进现代大学管理制度建设,深化高校档案工作管理内涵建设,提高档案服务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职院校在实施《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办法》的精神和要求,2008年12月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档案局联合印发了《关于认真贯彻实施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的意见》,目前全省高校中已掀起了一股贯彻实施《办法》的。虽然同为高等学校,但与普通高校相比,高职院校在学校的历史沿革、办学方向、办学性质和学校规模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在贯彻实施《办法》过程中,高职院校应当从自身的实际出发,有效地将《办法》的精神和要求落到实处。通过几年的实践,笔者初步感到高职院校在贯彻实施《办法》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档案机构的设置问题

        关于高校档案机构的设置、性质及其职责,《办法》都作了具体的规定。其中对于档案机构的设置规定了两种形式,即档案馆和综合档案室。而且要求只要具备建校历史在50年以上、全日制在校生规模在1万人以上、或者已集中保管的档案、资料在3万卷(长度300延长米)以上三个条件中的任何一项,就应当设立档案馆。未设立档案馆的高校应当设立综合档案室。从目前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院校都基本具备上述三项条件,理应按照《办法》的规定设立档案馆或综合档案馆。但一般高职院校都如同笔者所在的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一样,均是由中专学校升格成为高等学校的,所以在规格上比普通高校要略低一些,这就决定了高职院校在教学机构、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置上都与普通高校都有所差别。尤其在设置专门的档案管理机构上,往往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限制了档案工作人员工作创造性的发挥。档案工作由于其工作性质的缘故,在短期内工作的好坏对学校大局影响不会很大,因此其重要性容易被忽视。正是由于这些原因的存在,在贯彻落实《办法》中关于档案机构的设置问题上没能很好的得到解决。

        (二)档案人员的配备问题

        关于高校档案机构负责人的配备及应具备的条件、专职档案工作人员编制及职数等,《办法》也作了具体的规定。其中对档案机构负责人的条件也有具体要求,应当具备热心档案事业,具有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经历;有组织管理能力,具有开拓创新意识和精神;年富力强,身体健康等条件。这为高等学校档案干部队伍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非常有利于高等学校档案干部队伍的建设。

        档案管理人员专业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档案事业的发展。高职院校档案工作者中大多毕业于非档案专业,有些人根本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缺乏档案的基本理论,也缺乏档案管理工作的实践,只能起到简单的保管作用,不能真正做到档案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

        对于普通高校来说,选拔任用具有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经历的人员担任档案机构负责人,可以说丝毫不成问题。但是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其教学、管理人员数量规模和结构层次都相对局限,具备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经历的人员本来就有限,所以要求档案机构负责人也具有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经历,就显得比较苛刻,一般高职院校都难以企求。

        (三)归档门类的确定问题

        《办法》对高等学校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作了明确规定,包括党群类、行政类、学生类、教学类、科研类、基本建设类、仪器设备类、产品生产类、出版物类、外事类、财会类等若干门类,这是从全国高等学校的整体考虑而确定的,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普遍的针对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广泛适用于各类高等院校。高职院校主要从事高级技能教育,培养能独立处理工艺技术中的“疑难杂症”,能手脑并用有较高心智,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理论视野的应用型高级技能人才,它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技能教育,很少承担科研任务、开展产学研合作和外事往来。但目前高职院校还未能从实际出发,更为科学合理地确定归档门类。

        同时《办法》还指出高等学校实行档案材料形成单位、课题组立卷的归档制度。目前高职院校在进行归档相关文件材料时,没有形成切实有效的归档制度。档案管理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对文件材料系统整理组卷,编制页号或者件号,制作卷内目录等工作还没有形成制度性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档案学术研究缺失问题

        《办法》进一步加强了档案工作的学术性要求,指出要将“编研、出版档案史料,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列入了高校档案机构的管理职责,同时指出“有条件的高校,应当在相关专业的高年级开设有关档案管理的选修课”。从目前高职院校档案工作的学术研究来看,对档案工作深入研究的力度不够。大多数高职院校只是简单的把相关档案材料归档整理,没有很好的对档案资料和管理进行研究,没有进行相应的编研以及出版相应的档案史料。在没有系统的对档案工作进行学术研究的基础上,对于在《办法》中提及的开设有关的档案管理的选修课更是难以实施。

        二、解决《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的路径分析

        (一)成立综合档案室来为学院保存和利用档案提供服务

        高职院校档案机构作为学校行政管理机构的组成部分之一,理所当然在规格上也比一般的普通高校的档案机构要略微简约一些。有鉴于此,笔者所在的学院并没有设置档案馆,而是设置综合档案室,隶属于院长办公室领导。同时明确规定,综合档案室作为学院保存和提供利用档案的专门机构,全面履行《办法》规定的高校档案机构应履行的九个方面管理职责。从运行状况和实际效果来看,采用综合档案室这一机构形式,更加适用于高职院校,完全能够保证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

        因此,各高职院校结合自身情况设置相应的档案管理机构,充分发挥档案工作在高校中的作用。

        (二)选配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人员,增强档案开发技术力量

        稳定专兼职档案人员、提高其整体素质是做好档案工作的基础。档案事业发展的关键在人,在档案管理过程中,人始终是最重要的,档案管理水平的高低、质量的优劣,取决于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只有选配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人员,才能增强档案开发的技术力量。

        笔者所在学院现共有教学、管理人员56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经历的不足80人,仅占总数的1.4%,而且他们都在教学第一线。随着招生规模逐年扩大,他们都担负着繁重的教学任务。因此要从教学第一线抽调本来有限的高级人才到档案机构工作,显然有些不太现实。为此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从实际出发,选用一名具有馆员任职经历的同志担任综合档案室负责人,由于该同志十多年来一直从事本院档案工作,具有较好的政治素养和较高的档案管理业务水平,完全适应工作需要,胜任综合档案室负责人这一职位。同时学院各系部均明确兼职档案员,负责做好各自所在系部文件材料的归档和移交。在选配兼职档案员时既考虑了人员素质,又考虑其业务水平。学院鼓励专兼职档案人员学习新技术、新知识和参加业务培训。各种培训注重针对性和实用性,重点加强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管理新技术以及计算机网络知识的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不断提高学院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和稳定档案管理人员队伍。

        (三)准确进行归档分类,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化与规范化

        由于高校各项活动的特殊性,其档案具有多样性、客观规律性、周期性等特点。因此应针对其各种特点进行科学化和规范化管理。从而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以及有效利用档案。

        笔者所在学院在确定归档门类时,对《办法》规定的相关门类作了一些调整,省略了产品生产类,并将外事类归入行政类、科研类归入教学类。同时突出记录学院主要职能活动和历史面貌的党群类和行政类、涉及民生的人事类和学生类、体现学院学生培养水平的教学类,使得学院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科学合理,更加符合高职院校的实际。

        (四)加强档案工作学术研究,推进档案管理工作的蓬勃发展

        档案管理的工作不仅在于各种文档的归档整理,还要求对档案工作进行一定量的学术研究。只有丰富档案管理工作的研究,才能更好的对档案科学有效的管理与利用。

        笔者所在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档案管理工作。学院积极组织专兼职档案管理人员参加相应的学术交流活动,提升其业务水平以及加深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学院出台各项政策鼓励档案工作人员申报研究课题,以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水平和档案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档案管理人员应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的研究平台,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学术研究,进一步推进档案工作的蓬勃发展。

        三、小结

        在贯彻实施《办法》的过程中,高职院校要秉承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办法。从硬件与软件两个方面来加强高职院校档案管理工作,发挥档案工作在高校中的作用。由于实践比较有限,笔者将不断摸索,继续深化对贯彻实施《办法》的认识,逐步解决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把规范的精神和要求与学院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更好地推动学院档案工作的科学发展,为创建全国示范高职院校作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7号,2008年9月1日实行.

[2]张明香.档案管理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办公室业务,2009,(8).

第9篇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档案管理也进入信息化时期,信息化在档案管理中的应运越来越广泛,在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如何有效利用信档案管理资源,实行个性化的档案服务工作,是目前高职院校档案管理重要课题。然而,我国高职院校的档案管理队伍人员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管理队伍缺培训制度与激励机制与高职院校管理进行有效的融合,规范档案管理,加强档案管理人员培训研究工作,是目前高职院校档案管理工作之重点。

二、档案管理队伍存在的问题

档案管理就是对个人的经历,在社会活动中各个方面的表现,以个体为单位按档案制度进行整理与保管,以便查询使用的信息载体。是各组织了解使用的参考依据,加强对档案的管理,发挥应有的职能,需要高职院校对人事档案管理队伍进行制度化建设,保障教职员工的合法利益,进行人事制度调整等各个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现行的档案管理队伍中还存在诸多问题\[1\],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员结构问题。由于我国高职院校建校历史不长,对于档案管理还初在初级阶段,组成结构存年龄偏小,职称太低,专业知识不强,学历不高等许多不合理象。主要体现在档案管理团队未形成,管理层次不清新,缺少领导管理人才,档案管理专业人员配比严重不足,并且人员流动性大,队伍缺乏稳定性。

2.高职院校管理与档案管理缺乏相融性。档案管理是服务于组织机构,是对高职院校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记录,档案管理的好坏是学校今后发展规划的参考依据,两者密不可分。当前高职院校的档案管理工作是为收集信息而注重档案管理,在对高职院校管理的同时忽略对档案的管理,未能将院校管理与档案管理进行有机的结合,为了应付档案管理而进行队伍的临时组建,无法将档案工作进行系统化,档案管理不具有适用性,不能服务于院校管理。

3.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缺乏培训机制与激励机制。档案管理工作在高职院校管理中视为非技术工种,专职的档案员在高职院校中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通常担当一个文件整理员的角色,划为后勤管理类工作者\[2\]。由于得不到重视,使得档案管理员的没有工作激情,思想长期被压抑,工作单调而乏味,不能参与享受职称评定,优秀评选,培训,学习交流,绩效考核等许多的学校政策,导致档案管理人员流动性大,管理队伍不具有稳性。

三、建设高职院校档案管理队伍的几点建议

高职院校档案管理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坚持创新的管理方式,才能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在档案队伍建设的过程中,努力探索,创新管理理念,改革管理模式,才能体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与适用性,如何加强高校档案队伍建设提出以下几点可行性建议:

1.改革创新是建设高职院校档案管理队伍的新思路。要重视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把档案管理工作视为学校重点管理工作之一,坚持专兼结合的方针,即在档案管理队伍中配备一些兼职人员,以专职工作为重心,实现档案管理与院校管理的高度协调与统一。由于高档案管理具有两面性,既要遵守学校教育管理规定,同时又要符合档案管理之规定与档案管理操作规范\[3\]。因此高职院校档案管理队全应配备专业的档案专职人员与高素质的管理人员,高技术的档案管理人员负责监管档案管理过程的技术指导,同时还要负责培养一批专业的档案管理员,具有综合素质的档案技术人才既是管理者又是导师,负责组织人员,技术指导,专业培训起好带头作用;兼职的档案管理人员负责档案的管理与收集,而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实现信息化管理手段,改革传统档案管理模式需要专业档案管理员提供现代化的技术支持。高职院校的职能是培养专业高技能人才,档案管理的工作重心就是记录记载人才培养的过程,因此档案管理队伍的管理必须与高职院校的管理完美结合,需要复合型的档案管理专业人才为领头军,配备档案管理岗位需要的各种专兼职人才,形成一支具有综合实力的高级档案管理队伍。

项桂芳,计娜:加强高职院校档案管理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第26卷第4期2.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档案管理人员积极性与创造性,需要有效的激励政策与体制。首先,激励机制的创建要根据员工的生活需要,心理需要,分析员工心理状态,实行激励机制;其次,根据实际的工作状况建立激励机制,让档案管理工作者参与到学校绩效考核,职称评定等各个环节之中,运用物质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方法,充分的激发员工的主动性与使命感,让员工感到成就感与不可或缺性。改革档案人事管理制度,实施聘用制,使管理团队向职业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4\]。增加档案管理的硬件设施,改变档案工作条件,加大资金投入,同时大力宣传档案管理重要性,营造管理文化氛围,采取不同的方法转变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激发工作热情。

3.加强档案人员管理培训工作,打造专业的管理团队。培养档案管理人员有服务意识,奉献意识,敬业精神,专业的档案管理知识,高度的组织协调能力,应辨能力。档案管理培训工作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改变思想。通过培训转变思想,调整心态,树立一切以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思想;以服务为光荣的档案管理理念,增强档案管理的责任心;以良好的心态,奉献的精神投入到档案管理事业之中。

其次,加强综合素质培养。通过专业的培训,加强档案管理员有组织能力,协调能力\[5\],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书写能力。

最后,加强专业知识培训,通过对档案管理学,档案管理技术,档案管理法规等各个专业的知识的培训,加强档案管理者的管理意识,创新意识,打造一支具有技术过硬的高素质管理队伍。

4.加强高职院校档案管理手段,创新档案管理模式。档案管理工作随着科学信息的发展在不断的改变,改变传统的经验管理模式,创新科学管理方法,做到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柔性与刚性相结合,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三结合管理模式对高职院校档案进行管理,有效的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与现代化目标\[6\]。

四、结束语

总之,做好高职院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必须加强档案管理队伍的建设,把档案管理队伍建设做为高职院校行政工作之重点。首先从现今队伍建设现状中分析发现,主要存在人员结构、高职院校管理与档案管理缺乏相融性、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缺乏培训机制与激励机制等问题,因此必须要结合高职院校实况采取改革创新管理队伍思路、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加强档案人员管理培训工作等各种措施,努力实现档案管理服务于院校管理,打造专业的高素质的管理队伍,为高职院校的战略规划打下坚实的基础,推动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平.档案管理的学习型团队组织建设\[J\].南北桥,2009(6):173.

\[2\] 曾苇.论高校档案人员激励机制的构建\[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10):54.

\[3\] 陈鹏.论档案利用与档案队伍建设的关系\[J\].兰台世界,2009(24):103.

\[4\] 吴晶.以人本思想建设档案编研的创新团队\[J\].机电兵船档案,2007(5):28.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