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12 15:17:5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视觉艺术的特点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数字媒体;语境;视觉艺术;创新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在人们精神生活日益丰富的同时,媒体传播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开拓了视野,视觉传播作为主要的传播方式,为数字媒体的发展及创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实际生活中,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发展,需要适应数字媒体时代的发展,才能有效的促进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进而是实现社会事业的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因此,在研究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工作中,相关管理部门应结合数字媒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不断提高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能力。
一、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发展的现状
众所周知,当今时代是一个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都急速发展的数字化时代,数字电视、互联网及手机终端等媒体的形式不断出现,促使我国媒体语境进入了一个全新发展的数字媒体语境时期。以文化为体、科技为媒的时代,逐渐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重点问题。简而言之,数字媒体语境主要就是以数字媒体为载体,通过数字媒体、互联网及移动网络的形式,融合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及视频等多种艺术形式,借助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进行互动交流的一种崭新的文化语境形式。在一定意义上,数字媒体语境具有全面参与、无界传播、可复制性等特点。在数字媒体语境的发展背景下,视觉意识传播的内容更加丰富、传播的速度更加快。因此,在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研究工作中,重视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发展现状的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
二、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的技术创新
在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研究工作中,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技术的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在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基础上,数字媒体艺术有效地将技术与艺术进行了融合及创新发展,同时增加了很多艺术门类,促使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获得了更好的发展。然后,在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发展的过程中,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在技术性艺术发展方面,并不是单一依靠技术发展的,而是在数字媒体的语境下,通过对视觉艺术进行合理的创新,逐渐提高其应用技术的。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获取的组成内容。因此,在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研究中,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的技术创新是非常重要的组成因素。
三、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的形式创新
为了更好的进行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研究,在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的形式创新,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研究问题。在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的活动中,重视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的形式创新,对于其本身的研究,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研究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的形式创新,可以有效的实现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的创新特征探究。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的形式创新,更多的表现在内容创新的方面。在实际工作中,只有切实的将视觉艺术创新落实到具体的环境中,才能有效的实现视觉艺术的形式创新。因此,在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工作中,重视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的形式创新也具有很重要的影响。
四、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观念创新
在信息时代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的创新研究,还应注意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的观念创新。在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中,进行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的观念创新,可以为视觉艺术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我们都知道,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其本身也具有一定的人文色彩和价值,其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更多的是需要实现心灵和艺术的融合。因此,在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研究中,重视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的观念创新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五、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媒体事业的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发展,成为传统视觉艺术发展改变的重要原因。在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发展的过程中,视觉艺术的发展有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在实际工作中,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文化事业的建设与发展,对于社会的稳定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发挥了积极的影响。因此,在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研究过程中,注重数字媒体发展的特点,并强调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发展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丁蕾.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D].南京艺术学院,2013.
[2]董蓉.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J].中国新通信,2014,(24):94.
[3]张柏安.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J].信息与电脑,2015,(6):75-76.
[4]王骥腾.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J].西部广播电视,2014,(19):20.
关键词:视觉艺术 平面设计技术 艺术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07-170-02
当前,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视觉艺术时代。当今的社会是一个消费为主的社会形态,消费时代不仅意味着物的空前聚集,而且意味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消费文化的形成。在消费文化时代,图像、影像等视觉内容与形式正在成为当今社会大众文化的主要形式,而这种文化方式的转变势必会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和文化认同认知过程。视觉艺术的消费性意味着社会必须大量生产承载视觉艺术的消费产品,为消费者提供视觉的愉悦和的体验,因此,艺术设汁成为了当前社会热门的实用技术和研究领域,艺术设计理论在社会范围内的应用领域也愈加宽广。
平面设计技术作为艺术设计诸多技术中实用性最强、审美功效最为突出的技术形式,不但被广泛地应用于报刊、书籍等印刷媒体之中,还得到了高校专业教育的高度重视。许多高校开设了平面设计专业,培养实用性和技术性专业人才。应当说,平面设计技术脱胎于视觉艺术理论,是视觉艺术是将视觉文化原理转化为为观赏者提供实物化艺术作品的技术,因此我们研究平面设计技术的应用问题,必须从视觉艺术理论的基本特点入手。
1 视觉艺术理论的内涵和基本特征
1.1 视觉艺术的定义
视觉艺术的定义是一个有较强争议的话题,由于对视觉艺术的认知角度不同,国内外学术界对视觉艺术的基本定义并不相同,而且由于视觉艺术的自身特点,这些定义只能是描述性和概括性的,无法做出精确的廓清。总结起来,国外专家对是视觉艺术的定义多从“后现代主义”理论的角度加以研究,认为视觉艺术是“超现实的”、“精英化的”艺术形式,这种说法肯定了视觉艺术的理论性,但是未免脱离了视觉艺术本身的发展规律。
国内专家多从视觉艺术的应用性和社会属性的角度定义和研究,例如陈龙认为视觉艺术的定义应从“文化学层面定义”、“传播学层面定义”及“哲学层面定义”三个方面着手,这种说法较有代表性。笔者认为,国内学者对于视觉艺术的定义比较符合其本质属性和规律。
1.2 视觉艺术的基本特征
视觉艺术与其他艺术门类相比,具有自身鲜明而独特的特征,这种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视觉艺术具有极强的真实性。视觉艺术中的图像信息实现了视觉的真实延伸,具有强大的真实感,特别是摄影摄像技术的诞生,完全超越了以往艺术形式对于人类感官的局限性。
(2)视觉艺术具有丰富的感染力。视觉艺术的感染力集中的体现于视觉技术对场景的还原和再现。例如电影技术可以使受众迅速进入艺术f青景和氛围之内,实现了以往传统的艺术形式所无法达到的艺术感染力。
(3)视觉艺术具有丰富的信息量。人类的视觉所接受的信息数量要远远大于其他感官的接受信息量,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视觉艺术承载的信息数量十分庞大,特别是在媒体的新闻报道中,往往一张图片所承载的信息量要远远大于文字,而且传播效果也十分良好。最后,视觉艺术突破了语言文字的沟通障碍,实现了艺术审美的全球化和有机融合。艺术是全球化的语言。视觉艺术突破了不同语言、文字间的沟通和理解障碍,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审美的全球化和有机融合。
2 平面设计技术在高校实训教学中应用的基本情况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平面设计技术在高校平面设计实训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基本情况
在我国,平面设计技术经过了一个较为漫长的发展阶段,从起初的美术、绘画为基础到当前的视觉艺术与科技相结合,应当说如何将科技手段与设计理论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是现阶段高校平面设计专业实训教学的主要内容。
(1)文字设计和运用技术。文字是平面设计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在平面设计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创作者必须要根据作品的内容和要求,运用文字进行信息传播和内容填充。以平面广告为例,字体的类型包括楷书、隶书、行书、草书等。隶书、草书、行书等属于古体字,能够为作品衬托出古朴典雅的意境,而楷书字体端正,能够为作品增添大气端庄的特质。还有一些设计作品,字体的设计要服务于内容的需要,因此产生了一些变体字、艺术字、旋转字等,突出作品灵动鲜活的特点。。
此外,字体的编排位置也是平面设计技术的重要内容,字号的大小、标题的位置、字体的编排等都是决定平面设计作品设计水平的关键因素。
(2)图片处理及运用技术。图片处理及运用技术是平面设计技术中另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视觉艺术理论认为,图片是视觉技术中最有代表性的形式,也是突破平面设汁技术局限性、拓展艺术空间的最有效方式,平面设计理论中“突破维度理论”即是以图片处理和运用技术为基础。在平面设计作品中,图片往往要和文字共同出现,互为配合,共同产生艺术效果。因此图片的剪切、修订、放置层次、放置位置都是决定设计效果的因素。
(3)版式设计技术。版式设计是将文字、图片等设计元素加以有机整合,从而达到视觉艺术效果的平面设计技术,也是平面设计领域的核心技术。一股来说,平面版式设计讲究稳重,力求展现一维化平面的广阔和稳定,而近年来国内外也出现了一批以跳跃式和混合式为理念的平面设计作品,力求通过打乱维度体现平面设计的立体感和生命力。版式设计除了要有机整合图片、文字等内容外,还要对颜色、面积、版面结构等进行统筹安排。版式设计服从作品需要,这是平面设计理论中颠扑不破的真理。
2.2 高校平面设计实训教学中的突出问题
作为一名高校平面设计专业教师,笔者从实训教学工作中总结出了一些主要问题。
(1)文字设计技术中对于文字的可读性关注程度不高,许多学生在平面设计作品中单纯强调版式的创新,对于文字的可读性关注不够。例如笔者在指导学生为某电子产品设计平面广告时,学生在实训教学过程中采用了翻转、套色等大量的文字设计技巧、图片的叠放顺序也经过了缜密的思索,版式上更是采取了较为先进的矩阵式设计。作品完成后笔者发现,如果从消费者的视角观察,这个作品无疑很好地体现了该电子产品的主要特征,但是最为重要的是作品功能介绍的文字信息却被学生刻意进行了压缩和调整。文字信息介绍是消费者了解产品功能最为直观的形式,也是消费者决定是否采取购买行为的直接参照,学生的设计作品恰恰忽略了这个最为重要的问题,因此这个作品是失败的,没有达到设计的根本目
的和要求。
(2)在设汁作品中存在滥用图片的趋势。虽然平面设计强调图片的重要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图片可以完全代替其他设计要素。在指导学生实训过程中笔者发现,许多学生倾向于在设计框架内大量叠放和堆放图片,试图以此获取视觉冲击力,达到视觉审美效果,这种设计理念有简单化的嫌疑。在平面设计理论中,视觉艺术不等于图片艺术,图片和其他设计元素是不能互相替代的,单纯强调图片的视觉冲击力会导致审美效果脱离设计初衷,而且图片叠放的逻辑如果没有经过周密思考,很容易使消费者产生错觉,进而影响到视觉艺术效果。
(3)高科技技术与现有设计技术的结合力度不足。笔者在指导学生进行实训的过程中主要运用了一些电脑软件技术,包括Dbotoshop、autoCAD、CorelDRAW、IIIustator、Freehand、Pag―eMaker等等,但是对于如何运用更多的高科技成果却缺少相应的手段。
3 解决高校平面设计实训教学工作主要问题的对策和措施
上文笔者所列举的当前高校平面设计专业实训教学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当前困扰我国高校平面设计专业教学工作发展的主要困难,笔者认为解决这些困难主要应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3.1 加强对学生视觉艺术理论知识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在我国,平面设计专业经历了一个脱胎换骨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植根于美术绘画专业到发展为独立的教学科目,视觉艺术的理论支撑作用十分明显,也就是说,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科理论体系有着不同于其他专业的鲜明的特点。因此笔者建议高校平面设计专业要加强对学生视觉艺术理论知识和审美能力的培养,以此作为实训课教学的理论基础。例如学生学习视觉传播理论,就可以明确掌握平面广告作品中文字、图片等构成要素各自不同的功能和作用,学生通过学习视觉艺术的社会消费理论,就能够进一步明确平面作品的设计理念,这对于更好地提高实训教学水平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3.2 进一步在实训课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艺术修养
当代平面设计工作不但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专业技能,而且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艺术修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审美能力、文字能力、观察判断能力等,学生的这些能力素质对于完成一部优秀的平面设计作品是十分有用的。实训课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样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艺术修养的途径。教师可以在实训课教学过程中通过案例分析等教学方式,帮助学习深刻剖析作品本身蕴含的设计理念及设计技巧,尤其是平面设计作品中的“节奏”,更需要教师通过实训教学训练及反复讲解进行培养。
3.3 引进系统化的实训教学平台
笔者认为,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实训过程中,除了要继续使用已有的软件技术以外,还要学习使用高端的平面设计系统,例如Solidworks设计系统,就是平面设计高科技化和系统化的综合性平台。因此笔者建议未来在高校平面设计专业教学实训过程中更多地引进和利用综合性设计系统,满足专业教学需求。
注释:
论文摘要:文章明确了视觉艺术的基本概念及其在教育中地位的重要性,重点探讨了我国视觉艺术研究的现状,即思维单一化,缺乏系统化和创新性的研究方法。提出今后研究者要在分析我国视觉艺术环境形成因素的基础上(受不同历史、政治、宗教、风俗等因素的影响),融会中外优秀的视觉艺术经验,才能避免研究方法的误区,使我国今后的视觉艺术教育健康繁荣地发展。
早在史前时代,人类就用图像模拟和创造自然世界,今天视觉艺术已经成为人们传达文化信息的重要系统,是人文科学的新领域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当代文化理论更称之为“图像的转换”。忽略了视觉艺术发展的有机整体必然造成文化的断层。到目前为止,对视觉艺术并没有一个完全合理的概念解释,一般是指人们将眼睛所看到的自然形象,进行有意识的描绘,完成某种功用,赋予艺术作品一种文化内涵,并通过不同的载体传播与交流思想。视觉艺术的形式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大类:绘画、影视、雕塑、服装、广告、摄影、动漫、建筑、多媒体艺术等。视觉艺术教育已经成为重要的专业教育组成部分。视觉艺术研究方法直接决定着其教育的科学性。本文将分析我国视觉艺术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一、我国视觉艺术教育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1.我国视觉艺术教育研究存在单一思维模式
我国早期的视觉艺术是在一个与外界相对隔离的半封闭环境中形成的,带有农耕经济特征和血缘宗法制度,是儒、释、道等不同文化形态相互融合的自发性独立文化体系。今天我国的视觉艺术产品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异常繁荣,视觉艺术研究却一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其中还包括基础文化艺术设施的建设,如艺术博物馆、大学视觉艺术的学科建设),这既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也难以推动文化艺术的整体健康发展。
例如,目前我国的绘画艺术研究就是一种典型的单一思维。由于我国的绘画艺术拥有传承数千载的历史背景并有人数众多的从业者,这造就了许多单一范围内(中国)根深蒂固的思维模式,违背了艺术的多样发展规律。学校的绘画教育甚至还停留在简单的基础训练和理论研究中,特别是我国油画的百年发展史,在缺乏对“真实”的学习和“文化断层”双重因素影响下,其功能性正逐渐丧失。
2.我国视觉艺术教育研究缺乏系统化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视觉艺术研究亟待与世界接轨。尽管有更多机会学习西方视觉艺术的先进经验,但目前有些人研究方法简单,不是拿来直接抄袭就是东拼西凑。主要原因是研究者在对视觉艺术学科间的比较研究中缺乏应有的联系,没有融会贯通,没有系统了解中西方视觉艺术及各种流派的变化,忽视系统的美学知识理论指导,而进行盲目的实践。长此以往,研究逐渐就会陷入尴尬的境地,没有自己的创新性和民族特点。
通过对我们本民族的视觉艺术与国外视觉艺术的研究可以发现,由于地域、民俗和宗教信仰的差别,在传统视觉艺术上存在明显的不同之处。缺乏系统化也表现在我国视觉艺术研究专著贫乏,难以在教育研究中起到指导借鉴作用。系统化研究就需要理顺视觉艺术发展的脉络,细致入微地从视觉艺术的绘画、图案、包装、招贴等方面比较研究中外在传统视觉艺术方面的不同之处,提高研究者的创作能力。
3.我国视觉艺术教育研究需要创新性的思维方法
视觉艺术的发展源自于人类无限的创造活力。长期的单一思维和缺乏系统化的研究方法从根本上阻碍了创造力的发挥,束缚了想象力的培养,其中包括创新性的思辩能力。因为创新性的观点来源于最少程度的思想限制和对课题的系统把握,有了丰富知识的指引,才能创新样式,保持视觉艺术发展的活力,并能指引健康的文化艺术发展方向。比如基础教育中强化构成艺术中的形式语言,而形式语言的图像符号就需要学生作为创新点展开无限想象的空间。视觉艺术的创新性思维方式的培养应当成为今后的首要教学目的。
二、我国视觉艺术研究误区及解决策略
视觉艺术的繁荣程度是一个国家经济繁荣的重要标志之一,而研究方法的科学程度从根本上又决定了视觉艺术的发展方向。我国薄弱的艺术教育力量和视觉艺术的历史经验无法适应视觉艺术研究发展的需求,一些行政干预也违背了市场规律。要解决思维单一化,前提是加强视觉艺术的基础教育,重视视觉艺术发展的文化地位,特别要排除行政思维等非专业性干预。
我国在视觉艺术研究中从根本上缺少跨学科、系统化的研究方向。目前在我国绘画艺术加速弥补文化断层的基础上,设计似乎也开始逐渐建立自身完整的研究体系,这主要得益于国际商业交流的频繁,促进了跨学科、系统化的进程。但视觉艺术设计较绘画似乎更加忽视自身艺术史的研究,对国外艺术史也存在断章取义,这必将使我国的视觉设计发展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比如研究传统图案在包装上的应用,思维不能仅限于传统图案,若将当代文化内涵和中外传统图案设计元素联系起来,发现共同点,去掉不适合现代社会的因素,效果会更好。不同设计能够体现不同国度的风俗变化,扩展品牌的国际声誉,视觉设计更能达到出奇制胜的目的。系统化提示我们在设计中不仅要考虑功能性、装饰性,还可以从其他不同艺术形式中寻找装饰语言。要很好地运用形式美的要素,把不同的表现形式运用在同一平面上,使之协调整合成为一个完善的创意。因为形式要素中点、线、面的运用一定是相通的。当然,由于时代的不同,艺术风格也要相应变化,要考虑地域、风俗习惯、民族性、宗教信仰等各种条件,并且涉及到社会学、心理学、宗教学、民俗学等多学科的知识,使之融会贯通,更加系统化,成为雅俗共赏的设计样式。这样才能设计出有创新性、国际性的大品牌产品,为产品走向世界奠定基础。
创新性依赖于完善的创作思路,而提升创新性的关键在于解放思想、深入探索,挖掘创作者的潜力。这也迫使我们的视觉艺术教育研究进入这一良性循环轨道。
结语
本文主要是探究我国当下视觉艺术教育研究的一般思维方法误区,从视觉艺术的图案、包装等应用方面及绘画艺术实例,比较分析我国在视觉艺术研究方面的不足,从中找到今后需要改进、提高的地方。研究时避免单一化,追求多元化、跨学科的思维方式;将知识整合,汲取中国传统艺术的精华,创造出更接近自然、更人性化的视觉艺术作品;学习国外的视觉艺术创新性方法,在借鉴之后提倡更富新意的创作。因此,研究者要能跨学科,互相取长补短、融会贯通,推动我国视觉艺术走积极健康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论文关键词:视觉艺术 单一思维 系统化 创新性
论文摘要:文章明确了视觉艺术的基本概念及其在教育中地位的重要性,重点探讨了我国视觉艺术研究的现状,即思维单一化,缺乏系统化和创新性的研究方法。提出今后研究者要在分析我国视觉艺术环境形成因素的基础上(受不同历史、政治、宗教、风俗等因素的影响),融会中外优秀的视觉艺术经验,才能避免研究方法的误区,使我国今后的视觉艺术教育健康繁荣地发展。
早在史前时代,人类就用图像模拟和创造自然世界,今天视觉艺术已经成为人们传达文化信息的重要系统,是人文科学的新领域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当代文化理论更称之为“图像的转换”。忽略了视觉艺术发展的有机整体必然造成文化的断层。到目前为止,对视觉艺术并没有一个完全合理的概念解释,一般是指人们将眼睛所看到的自然形象,进行有意识的描绘,完成某种功用,赋予艺术作品一种文化内涵,并通过不同的载体传播与交流思想。视觉艺术的形式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大类:绘画、影视、雕塑、服装、广告、摄影、动漫、建筑、多媒体艺术等。视觉艺术教育已经成为重要的专业教育组成部分。视觉艺术研究方法直接决定着其教育的科学性。本文将分析我国视觉艺术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一、我国视觉艺术教育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1.我国视觉艺术教育研究存在单一思维模式
我国早期的视觉艺术是在一个与外界相对隔离的半封闭环境中形成的,带有农耕经济特征和血缘宗法制度,是儒、释、道等不同文化形态相互融合的自发性独立文化体系。今天我国的视觉艺术产品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异常繁荣,视觉艺术研究却一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其中还包括基础文化艺术设施的建设,如艺术博物馆、大学视觉艺术的学科建设),这既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也难以推动文化艺术的整体健康发展。
例如,目前我国的绘画艺术研究就是一种典型的单一思维。由于我国的绘画艺术拥有传承数千载的历史背景并有人数众多的从业者,这造就了许多单一范围内(中国)根深蒂固的思维模式,违背了艺术的多样发展规律。学校的绘画教育甚至还停留在简单的基础训练和理论研究中,特别是我国油画的百年发展史,在缺乏对“真实”的学习和“文化断层”双重因素影响下,其功能性正逐渐丧失。
2.我国视觉艺术教育研究缺乏系统化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视觉艺术研究亟待与世界接轨。尽管有更多机会学习西方视觉艺术的先进经验,但目前有些人研究方法简单,不是拿来直接抄袭就是东拼西凑。主要原因是研究者在对视觉艺术学科间的比较研究中缺乏应有的联系,没有融会贯通,没有系统了解中西方视觉艺术及各种流派的变化,忽视系统的美学知识理论指导,而进行盲目的实践。长此以往,研究逐渐就会陷入尴尬的境地,没有自己的创新性和民族特点。
通过对我们本民族的视觉艺术与国外视觉艺术的研究可以发现,由于地域、民俗和宗教信仰的差别,在传统视觉艺术上存在明显的不同之处。缺乏系统化也表现在我国视觉艺术研究专著贫乏,难以在教育研究中起到指导借鉴作用。系统化研究就需要理顺视觉艺术发展的脉络,细致入微地从视觉艺术的绘画、图案、包装、招贴等方面比较研究中外在传统视觉艺术方面的不同之处,提高研究者的创作能力。
3.我国视觉艺术教育研究需要创新性的思维方法
视觉艺术的发展源自于人类无限的创造活力。长期的单一思维和缺乏系统化的研究方法从根本上阻碍了创造力的发挥,束缚了想象力的培养,其中包括创新性的思辩能力。因为创新性的观点来源于最少程度的思想限制和对课题的系统把握,有了丰富知识的指引,才能创新样式,保持视觉艺术发展的活力,并能指引健康的文化艺术发展方向。比如基础教育中强化构成艺术中的形式语言,而形式语言的图像符号就需要学生作为创新点展开无限想象的空间。视觉艺术的创新性思维方式的培养应当成为今后的首要教学目的。 转贴于
二、我国视觉艺术研究误区及解决策略
视觉艺术的繁荣程度是一个国家经济繁荣的重要标志之一,而研究方法的科学程度从根本上又决定了视觉艺术的发展方向。我国薄弱的艺术教育力量和视觉艺术的历史经验无法适应视觉艺术研究发展的需求,一些行政干预也违背了市场规律。要解决思维单一化,前提是加强视觉艺术的基础教育,重视视觉艺术发展的文化地位,特别要排除行政思维等非专业性干预。
我国在视觉艺术研究中从根本上缺少跨学科、系统化的研究方向。目前在我国绘画艺术加速弥补文化断层的基础上,设计似乎也开始逐渐建立自身完整的研究体系,这主要得益于国际商业交流的频繁,促进了跨学科、系统化的进程。但视觉艺术设计较绘画似乎更加忽视自身艺术史的研究,对国外艺术史也存在断章取义,这必将使我国的视觉设计发展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比如研究传统图案在包装上的应用,思维不能仅限于传统图案,若将当代文化内涵和中外传统图案设计元素联系起来,发现共同点,去掉不适合现代社会的因素,效果会更好。不同设计能够体现不同国度的风俗变化,扩展品牌的国际声誉,视觉设计更能达到出奇制胜的目的。系统化提示我们在设计中不仅要考虑功能性、装饰性,还可以从其他不同艺术形式中寻找装饰语言。要很好地运用形式美的要素,把不同的表现形式运用在同一平面上,使之协调整合成为一个完善的创意。因为形式要素中点、线、面的运用一定是相通的。当然,由于时代的不同,艺术风格也要相应变化,要考虑地域、风俗习惯、民族性、宗教信仰等各种条件,并且涉及到社会学、心理学、宗教学、民俗学等多学科的知识,使之融会贯通,更加系统化,成为雅俗共赏的设计样式。这样才能设计出有创新性、国际性的大品牌产品,为产品走向世界奠定基础。
创新性依赖于完善的创作思路,而提升创新性的关键在于解放思想、深入探索,挖掘创作者的潜力。这也迫使我们的视觉艺术教育研究进入这一良性循环轨道。
结语
本文主要是探究我国当下视觉艺术教育研究的一般思维方法误区,从视觉艺术的图案、包装等应用方面及绘画艺术实例,比较分析我国在视觉艺术研究方面的不足,从中找到今后需要改进、提高的地方。研究时避免单一化,追求多元化、跨学科的思维方式;将知识整合,汲取中国传统艺术的精华,创造出更接近自然、更人性化的视觉艺术作品;学习国外的视觉艺术创新性方法,在借鉴之后提倡更富新意的创作。因此,研究者要能跨学科,互相取长补短、融会贯通,推动我国视觉艺术走积极健康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关键词:视觉艺术;数字媒体;研究创新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360(2016)08-0123-01
在视觉艺术设计中运用数字媒体的技术,能够让视觉艺术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因此,利用数字媒体语境进行视觉艺术创新,也就成为相关领域的工作人员或者是爱好者比较关心的重点问题。
1什么是视觉艺术
我们常说的视觉艺术到底是指什么呢?所谓的视觉艺术就是指用一定的物质材料,然后进行艺术创作,创造出造型艺术让人们可以直接进行观看和欣赏,它主要包括各种各样的工艺品、实用装饰艺术、绘画、雕塑和建筑艺术等几大类。视觉艺术的造型手法是根据创作者的创作理念形成的,所以造型手法也各不相同,视觉艺术可以表现出立体的雕塑作品,平面绘画的作品,更重要的是动态的影视艺术形式也是视觉艺术能够表现出来的。有着非常明显的差异性的是听觉艺术和视觉艺术。传统的视觉艺术有服装艺术、绘画艺术、摄影艺术、雕塑艺术等,而具有创新概念的视觉艺术的种类也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影视艺术、环境艺术、动漫艺术。
2在视觉艺术方面进行不断创新
每个国家的进步和发现都离不开创新,只有拥有创造力的民族才是能立足于世界之上的。当然,我们想要更好的发展艺术就首先要注重创新,找寻能够让艺术进行不断创新的手段和方法,而数字媒体语境的出现为视觉艺术的创新开辟了崭新的道路,数字媒体语境是推动视觉艺术创新的重要动力。数字媒体语境发展对视觉艺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影响,不仅仅改变了人们的创新方式和思考,还为艺术的发展创新提供了许多有利条件。高科技的出现和应用支持视觉艺术发展创新,艺术的进步发展要依靠数字媒体提供的工具、材料和媒介,艺术创新的重要手段是技术,但是艺术的本质并不是技术。我们要学会运用创新的视觉语言和运用新视角进行观察思考的方法来对视觉艺术进行全面创新,让视觉艺术在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发展进步,继而能够让视觉艺术的创新在数字媒体语境下得到实现。
3将数字媒体语境正确作用在视觉艺术当中的方法策略
3.1艺术与科学技术的完美结合能够实现视觉艺术的创新
艺术与科学技术的完美融合能够推动数字媒体艺术持续进行发展,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人们善于运用高科技的手段和方法推动各个领域的进步发展,实践证明,通过使用这些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因此,互联网的传播技术、远程传输等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为艺术的发展和创新提供了新的发展平台。在新数字媒体的作用下,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距离被缩短,人们可以进行更自然的交流,随着社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视觉艺术也利用数字媒体语境不断提高创新速度。
3.2视觉艺术创新发展离不开虚拟艺术的创新发展对虚拟艺术进行创新能够改变传统的艺术形式,让虚拟艺术不再拘泥于传统艺术的束缚,在传统艺术模仿和复制的前提下实现艺术意境的构建。虚拟意境能够发挥作者的想象力,让作者将自己内心幻想的事物变成自己的内心事物,然后构建虚拟时空。虽然时间进度有所不同,但是这并不影响人们对不同事物的观察,通过观察到的不同事物可以获得更多情感体验。
3.3高新技术是实现视觉艺术创新的载体
视觉艺术通过不同的发展浪潮,取得的前所未有的发展,视觉艺术在数字媒体语境的环境下得到了很好的创新发展,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将高科技手段运用在视觉艺术当中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时代的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紧跟时展的脚步,现在的视觉艺术主要的传播形式是通过网络、数字技术、互联网、等进行传播,让人们得到更好的视觉享受。
4结束语
通过探讨研究关于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在社会不断前进发展的历程中,艺术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改变,并它们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深深地推动着艺术创新改变,我们迎来了以手机媒体、互联网、数字电视等多种高科技形式为代表的新时代,而这往往也为视觉艺术的发展带来了一些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在数字媒体语境下想要更好的发展视觉艺术,就要勇于打破传统艺术带来的各种禁忌和束缚,对于视觉艺术我们要勇于创新,大胆挑战,为视觉艺术的发展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王小琦,李东升,郑楠.浅析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J].才智,2015(5):313.
[2]红川,石钦.“云南元素”在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研究——以杨善洲、杨丽萍为例的艺术创作思考[J].包装世界,2014(3):124-125.
[3]徐圣超.基于数字媒体艺术环境下的视觉识别功能分析[J].美与时代,2013,11(15):89-90.
[4]王洪亮.当代媒体语境下的视觉文化特征[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4,36(2):87-88.
【关键词】粉丝经济;视觉艺术;传播;经济价值
一、互联网时代的“粉丝经济”
“粉丝”即热衷于某一事物或人物的人。他们不仅对这些事物或人有浓厚的兴趣,而且对其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在中国,“粉丝”概念最早产生于六间房秀场,其草根歌手在实时演艺过程中积累了大量忠实粉丝,粉丝通常会通过购买鲜花等虚拟礼物来表达对主播的喜爱。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人们通过网络社交平台,以文字、声音、动画、图像等视觉形式传播和接收信息,实现了人与人、人与信息之间无障碍的互动交流。在互联网的作用下,“粉丝”不再仅仅追随影视名人,而是关注自己热衷的对象,参与到更多的领域,如一个产品、一家网店、一个节目、一个微博、一个微信公众号等。这一现象为商家提供了更多的商机,他们借助一定的平台,通过某个兴趣点聚集朋友圈、粉丝圈,给粉丝用户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商品和服务,最终转化成消费,实现盈利。由此,粉丝经济广泛地应用于文化娱乐、销售商品、提供服务等多领域,并且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明星粉丝群体因互联网传播的无限扩大而迅速膨胀,促进了粉丝经济的发展。
二、粉丝经济与视觉艺术传播的结合
视觉艺术是指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表现形式,塑造直观形象的艺术,包含影视、绘画、雕塑、建筑艺术、实用装饰艺术和工艺品等。视觉艺术和设计学、计算机图形图像学、媒体技术等学科相互交叉,并与艺术设计学、视觉艺术设计、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门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1]
视觉艺术在互联网技术发展的不断突破下快速发展,其中视频艺术的发展尤为突出。眼球经济的强黏性在视频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从侧面印证视觉艺术在粉丝经济中产生的积极作用。例如,从最初的罗玉凤、芙蓉姐姐,到如今炙手可热的papi酱和叫兽易小星,她们和过去通过贴吧、BBS等PC端的热议而成为网红不同,如今的网红更多地依赖于视频这种传播性更强的媒介进行传播。
(一)视觉艺术传播的形式特点
在当代,视觉艺术以视频形式传播最为广泛,其传播特点在于受众广泛,同时结合读者心理将声音、动作、画面融合在一起,静动结合的方式十分贴切生活场景,容易引起受众共鸣,更容易引起爆炸式传播,从而催生粉丝经济。例如,网络视频制作者papi酱通过变声器制作的吐糟视频迅速走红,粉丝以每秒十位数的数字上涨,在很短的周期内暴涨到2000万。视频传播在这起网红案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视频的传播速度之快印证了视觉艺术发展到现在已经不仅仅是二维的天下,其三维视觉艺术的地位愈加重要。
(二)视觉艺术在网络传播中的作用
互联网时代催生了一大批平面设计师和三维动画师,他们的视觉作品脱离了平面印刷的桎梏而变得天马行空,更加丰富、有趣、直观。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兴起,为视觉艺术的传播提供了强劲良好的平台,视觉作品通过新媒体即时的传播来考验受众的审美情趣,受众根据个人的喜好关注作品,倒逼视觉作品制作者不断创新。在此过程中,视频的作用逐渐增强,它将传统的艺术综合在一起形成流动的、动态的视觉传播方式,通过直观的视觉体验、丰富的信息表达,满足受众日益增长的求知欲望。视频创意形式对品牌包装和传播引发行业的热烈追捧,它体现出信息时代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即视觉艺术与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所迸发的活力是所有传统视觉艺术所不能比拟的。
(三)视觉艺术加速粉丝经济的发展
粉丝经济和视觉艺术的结合提升了粉丝经济的品质和内涵,使得粉丝经济不再是一种简单的逻辑产物,增强了粉丝和影视演员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使得原本单调的沟通通过图片、视频变得立体而清晰,通过更丰富的信息传递,产生更多的经济效益。
Talkingdata发表的《2015移动视频应用行业报告》显示,2015年第一季度,整个移动视频应用用户规模为8.79亿,在移动互联网整体用户中的占比达77.25%。在所有移动视频应用中,短视频应用款数最少,仅占6.1%,但用羰的增长幅度却是最大的,同比增长401.3%。
新榜后台预估,截至2016年9月,“papi酱”活跃粉丝数已高达287万以上。《papi酱2015》共了24个短视频,累计总播放数达2192万次,评分高达9.4分。其中,《papi酱2015年度十大烂片最专业点评》除了在公众号上收获了10万 ,在优酷视频上的播放量更是达136万之多。[2]
papi酱的走红和视觉艺术密不可分。视觉艺术为粉丝经济的产生提供了最基础的传播方式,对粉丝经济的产生起着决定性支撑作用,也可以说正是新型视觉艺术的传播造就了papi酱。如果是一个简单的吐槽可能并没有那么多人关注,但是通过技术手段制作而成的短视频却迅速风靡大江南北,由此观之,互联网技术的视觉艺术所爆发的能量是难以估量的。
三、视觉艺术在粉丝经济中的表达
各种艺术都有自己的表现形式,在此我们着重探讨视觉艺术的表现形式。对艺术家来说,视觉不仅是通过人的眼睛来确定某一件事物在某一特定位置上的认识活动,也是努力寻找视觉形式的过程,表达造型元素的艺术多样化的体现。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以网络为载体的各种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了革命性的视觉体验。在当今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中,这些传媒载体的影响越来越重要。因此,视觉艺术的表现形式不断发生着变化,越来越丰富多彩。
视觉艺术的产生和发展一直以来是以粉丝经济为基础的。古今中外的书法和绘画名家,其作品之所以广为流传,源于其视觉形式的作品在时下广泛人群中的识别度,是受到大批人群审美肯定的结果,由此也就产生了粉丝群体。而之前的视觉艺术表现形式,是由绘画、雕塑、书法、戏曲等构成,进而随着时展和科技的进步扩展出新的传播渠道,以动态形式的视觉艺术表现形式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以媒体播放为主流的视觉艺术表现形式越来越多地被时代所接受。
随着数字媒体时代的迅猛发展,以视听艺术相结合的媒体表现艺术,将人们的审美体验推向了更高的阶层。视觉艺术的表现形式由初始平面形态、静态化,逐渐向动态化、综合化转变。从单一媒体跨越到多媒体,从二维空间延展到三维甚至四维空间,由传统印刷技术转化为新时代虚拟现实技术。正如电影、电视播放形式将画面和声音融为一体,使视觉艺术元素直接提升至个体的审美体验中,使观者产生更加清晰、更立体形象化的审美体验,其传播力度和直观的审美意识远超二维空间视觉形式的表现。现今的视觉艺术表现形式多以视听结合的媒体艺术迅速在粉丝经济中建立识别度和新鲜度,如同道大叔的同道星座大吐槽视频、罗辑思维脱口秀视频等就是以视频的形式,通过互联网传播至亿万网民,从而产生了巨大的视觉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
四、视觉艺术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边际效应
有原始记载的图形形式大约距今1.5万年,在法国南部的“拉斯科”洞穴画被认为是人类早期视觉传播的重要代表作,原始人作画并非审美,而是为了图腾崇拜。在中国远古时期,人们通过绘画形式为狩猎者预报天气和传播狩猎技巧,这可能是视觉艺术带来的最古老的实用性价值。远在古代,经商需有“幌子”(又名“望子”)和招牌,春秋时期的韩非子在《外储说右上》中记载:“宋人有沽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悬帜甚高……。”就指公元前六世o宋国的酒店“幌子”广告,并一直沿用至今。[3]然而这类广告的时空限制很大,传播范围有限。视觉艺术发展至今,已不仅仅是作为审美对象,不断丰富的视觉艺术形式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也正在不断扩大。它在大众消费中所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因此有人戏称当今社会为眼球经济社会。人们对目之所及的贪婪和热爱超乎任何一个时代,同样也促成了如今粉丝经济比过去任何一个时代都要繁荣。
在网络时代,视觉艺术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是非线性增长,视觉艺术的价值基于粉丝群和读者群的基数,互联网平台让传播变成一对多,一个视觉艺术作品通过互联网被全世界网民所观看,网民通过付费点击、广告浏览等多种形式与其产生黏性关联,视觉艺术被欣赏的过程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是不可估量的。[4]就如因短视频走红的papi酱,仅仅只是凭借着四十几条每条时间不超过5分钟的原创视频,就在短短的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吸引粉丝超过了500万,成为网红之后的她自带粉丝群体,很快被估值3亿元,获得1200万元巨额融资,被低估的短视频所带来的经济效益震动全国。
因粉丝群体的崛起,papi酱在各大网络的视频站点成为植入广告的载体,其阅读量成为巨额的广告收入的保证,因此拍卖广告竟成为2016年互联网大事件。在正式开始竞价之后,不到5分钟的时间价格就被抬高到1200万元。最终,整个广告被上海丽人丽妆公司以2200万元获得,成为媒体人罗振宇口中的“新媒体标王”。此次事件波及全国,受众涉及多个行业,其所产生的边际效应带动视频领域的疯狂创业,从而推动了视觉艺术形式向前继续发展,这些新视觉艺术形式未来将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值得我们期待。
五、结语
当前,视觉艺术形式得到了迅猛发展,其所带来的价值越发凸显。形式的创新推动着多种视觉艺术的综合应用,给视觉艺术从业者带来更多挑战的同时,也给从业者带来了更多的机遇。深刻地理解视觉艺术在粉丝经济中的传播效力,能够指导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梳理当下的视觉艺术价值,从而运用先进的视觉艺术理论于实践,适应市场需求,创造出更有价值的商品或者艺术作品。
参考文献:
[1]张炳刚.品牌视觉设计[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
[2]林小桢.浅析粉丝经济的发展[J].时代金融,2015(1).
[3]张成良.新媒体语境下传统文化的视觉传播研究[J].现代视听,2015(2).
[4]李文明,吕福玉.“粉丝经济”的发展趋势与应对策略[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6).
【关键词】大众流行文化;当代视觉艺术;全球性;信息
何为大众流行文化?可否解释为:是以社会为背景,经技术革命特别是传播技术革命而出现的一种文化,它是在充分的市场条件下,随着文化进入工业生产和市场商品领域而产生的新的社会现象,是由于大众传媒和信息技术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机制而催生的新的文化生产、传播和消费形式,是以城市大众为主要对象的复制化、模式化、批量化、普及化的文化形态。大众流行文化即消费文化,以大众消费作为流行基础,以商业运行来制造流行事物,以传媒为核心制造产生着流行符号的一个文化概念,它通过传媒语言将个别的思路转换为普遍的层面上来,它把流行当作是一种意义,使流行的过程成为其本质。
它充分尊重市场和商业规则,主动迎合不同受众的兴趣,从而形成了多元的文化形式和内容取向。作为一种全新的文化模式,大众流行文化借助于市场规则和现代科技,全方位的渗入了我们的社会生活,无论是从影视、广告、互联网、娱乐节目等文化产品的消费,还是到各种理念、趣味、形象等非物质文化的流行,大众流行文化产业在带来巨大财富和文化消费满足的同时,也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它无处不在的威力。
在这个时代中大众流行文化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之技术化、媒体化、娱乐化。商业化和消费化是大众流行文化的最大特点。在大众流行文化中人们的消费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原来的实物消费品转向情感、梦想和欲望等精神方面的感官消费。作为一种感性文化,大众流行文化的消费性是建立在大众本能的直接需求上,而大众无休止的消费欲望则成了大众文化不断发展的动力。
作为一种全球性文化风暴,大众流行文化是文化全球化与文化多样化的表征。大众流行文化是当代中国社会文化系统中一个相对晚出又个性鲜明的文化形态,充满生机与活力,是一股不可阻挡的历史文化潮流。流行文化的发展打破了中国长期以来的一元主义文化发展模式,从制度上与观念上确立了社会民众的文化主体地位,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多元化进程,开创了文化回归大众的新纪元。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流行文化席卷当今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形成有目共睹的特殊文化景观。
以视觉为主因的现代文化形态的大众流行文化,实际上是现代传播技术的直接产物和新兴的主导的文化艺术样式。其特点在于精确无误地对世界进行影像记录或是惟妙惟肖地创造一个影像世界,无论是忠实记录或是重新创造,大众流行文化都在借助现代传播技术制造一个日常生活形象的完美世界。
大众流行文化作为一种商业文化,必然遵守商业原则,这直接导致了艺术创作者的物化。艺术创作者在进行文化的生产时,不得不将文化当作普通的商品,按照市场规律进行创作。于是,生产代替了创造,摹仿与复制代替了想象与灵感。保罗・瓦莱利说:“伟大的革新将会改变艺术的全部技巧,由此必将影响到艺术创作本身,最终或许还会导致以最迷人的方式改变艺术概念本身”。由于技术的不断发展,复制技术对艺术品的欣赏、审美、传播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艺术的消费和占有的方式,同时也改变了人们对艺术品的性质特征以及原作界定的认识。
那何为当代视觉艺术?视觉艺术,是人类精英文化内涵和视觉艺术的自然结合所产生并为历史所传承的视觉呈现形式,渗透着历代文化精英的思想精华,是意识形态的历史沉积,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大众性、综合性、互动性都是当代视觉艺术的特点。
当代视觉艺术是一种艺术形式,是指本质上是以视觉目的为创作重点的作品,例如绘画、摄影、版画和电影。而牵涉到三维立体空间物件的作品,例如雕塑和建筑则称为造型艺术。许多其他的艺术形式也会包含视觉艺术的成份,因此在定义上并不是非常严格。
现如今的社会,由于物质的极其丰富,我们已经进入一个读图的年代。图像在信息记录与传播中的作用正在逐渐地增大,例如,从文字记录到图像传真,从静态图片到动态影片,从无声影像到声画合成,从平面记录到三维动画呈现等各式各样的媒介。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网络的进一步普及,图像记录和传播信息的途径不断增大,视觉符号在不知不觉的改变我们的生活。
每天有大量的信息通过各种渠道快速的传递到我们的面前,各种各样的艺术手段,各种各样的艺术表现方式和各种各样可以接触到艺术的平台的出现,让曾经与我们有一段距离的艺术来到了我们的身边。我们通过网络就可以浏览世界各大艺术博物馆,不像以往,除非很特意的了解和接触,才能走进艺术。而如今,标志、广告、卡通影像以及各种具有审美价值的生活用品纷纷涌入人们的生活。无论是行走在大街上,还是打开家中的电视机,随时随地都能获得艺术方面的信息。艺术已经大众化,平民化,商业化。手边的绝大部省商品或者图片都经过了艺术的雕琢。
大众流行文化是时代的产物,大众流行文化潜在地影响着人们各种观念的构建,进而影响了当代视觉艺术。
大众流行文化使视觉艺术的表现对象不断地大众化、平民化和商业化。架上绘画、影视作品、街头广告或者时尚海报等东西,都是大众流行文化展示的平台。它们以一种最为快捷、直观的方式提供给我们信息。甚至有一些被主流文化所遮蔽了的一些边缘文化也可以不被落下,使大众流行文化变得非常广泛。大众流行文化也是现代社会生活世俗化的产物,它不仅以商品经济发展为基础,而且直接构成一种商品经济的活动形式。
再有,大众流行文化使视觉艺术的表现形式在逐渐地多元化、直观化和模式化。
如今社会出现的媒体化生活和通俗艺术,它们对传统的文化等级秩序和深度追求构成巨大消解。全球化语境中的当代中国社会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文化元素,经典文化的失宠与对经典观念的消解成为潮流。在高科技和经济全球化的笼罩下,经典艺术受流行文化影响,与高科技、时代风尚结合衍生出众多的变种,经典美学的许多理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动摇,也加剧了表现形式的多元化。
当代视觉艺术以个性为特点,无论怎样的表现形式,都是以多元的,甚至光怪陆离地姿态正式进入当代视觉艺术的视野,使我们逐渐弱化了对语言的依赖,让我们的生活在一个越来越直观化的图像世界中。而这些图像无不在展示它的商业性和消费性。因为商业的目的,需要这些图像发挥引领我们消费流行的功用,所以我们不难发现,我们的生活正悄悄的被这些商业图片改变着。直接影响我们对生活的要求以及我们观念的改变。让我们的思想、心理和文化知识结构等都受到当下视觉艺术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并逐步模式化。
结论:大众流行文化使视觉艺术的传播载体发生巨大地变化,更多地以现代大众传媒为基本载体,并且迅速的流行和发展。
大众流行文化在整体上改变了传统视觉文化的生产和传播方式、接受模式和价值体系。与传统的文化类型相比,大众流行文化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大众流行文化以现代大众传媒为基本载体,并且在大众传媒的操作体制中流行、扩展;另外,流行文化是一种消费性文化,呈现出娱乐性、时尚化和价值混合趋向。
当代视觉艺术与大众传媒在制造作品上有着一样的架构,所以两他们之间有着相互促进和统一的前提。当代视觉艺术与大众传媒统一的发展,不仅构成了流行文化的主要景观,而且实际上是流行文化的主导形式。当代视觉艺术的流行化转型所产生的巨大商业价值是其他文化形式所不可比拟的。流行视觉艺术成为流行文化的主导形式,有商业动机的驱动,而且充分表现了大众流行文化的商品经济属性。
大众流行文化时代的当代视觉艺术艺术,在表现对象不断地大众化、平民化和商业化。表现形式上多元化、直观化。并且带来了更为新鲜的传播方式。
参考文献:
[1]马梦雅.新媒介对当代视觉艺术教育的影响[J].大众文艺(理论),2009(18).
[2]唐骅.当代视觉艺术的文化品格[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8(3).
[3]刘军辉.论流行文化对当代视觉艺术的影响[J].职业技术,2007(06).
[4]梁玉玲,王稼钧.当代流行艺术与文化[J].文艺理论研究,1989(04).
通过以上的分析了解到,当前印刷美术设计行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视觉艺术特色表现的不足,从而造成设计作品未能展现出更多的活力以及视觉美感,影响到印刷美术设计作品的发展,对此,应在印刷美术设计中充分体现出视觉艺术。
1.1形成视觉美感众所周知,优秀的印刷美术设计作品不仅可以将其自身的形象生动的表现出来,同时也能够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充分体现出印刷美术作品的美感。[3]通过大量的实践发现,在将视觉艺术有效地运用到印刷美术设计中之后,不仅可以有效地提升印刷美术设计作品的趣味性,同时对增强作品的流畅性也有着极大的作用,更有利于印刷美术设计视觉美感的形成,从而有效的促进印刷美术设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另外,在印刷美术设计的过程中,应加强视觉艺术的应用,从某个角度来讲,视觉艺术的应用能够增添美术印刷作品的设计表情,而设计表情作为印刷美术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凸显出视觉美感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印刷美术设计的过程中,应充分运用视觉艺术特色,这样更有利于设计师将各项因素进行有效的结合,实现良好的设计效果,并且对提升印刷美术设计的水平有着极大的作用。可见,在印刷美术设计工作中,科学的把握视觉美感,运用视觉艺术特色,不仅可以使作品呈现出良好的视觉效果,同时能够使印刷美术设计作品的整个结构充满灵性和美感,更有利于印刷美术设计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2营造视觉冲击对于印刷美术作品来说,往往会有其亮点吸引人们的眼光,从而使人们将视线停留在印刷美术艺术作品上,也就是所谓的视觉冲击。[4]只有具有良好视觉冲击的印刷美术设计作品才能更好地去吸引观众的眼球,人们的目光也才能够长时间的停留在该作品上,让观众心生仔细观赏作品的心情。而且,通过对优秀作品的观赏,对提升人们的审美能力也有着极大的作用,并且,通过对整部作品的欣赏,能够充分的了解设计师的设计理念,充分体现出设计师的设计情感。而要达到视觉冲击的效果,设计师则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合理进行图形之间的搭配,以此来彰显出印刷美术作品的特点,而且,在此过程中能够将印刷美术作品的特色展示出来,充分体现出印刷美术设计的视觉美感。第二,可以充分地突出印刷美术设计作品的主题,通过合理运用视觉艺术,将作品主题的视觉美感充分地体现出来,在视觉冲击下,印刷美术作品能够给观众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第三,合理处理好印刷美术设计作品的视觉中心,这样才能够实现更大的视觉冲击效果。因此,在印刷美术设计中应充分突出视觉中心,以此来提升印刷美术设计作品的价值。
1.3减轻视觉压力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美术艺术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在多元化生活中也产生了多元化的观赏者。而印刷美术作品如何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吸引人们的眼球,能够让人们更加关注该作品已是当前印刷美术设计中重点考虑的问题。[5]通过视觉艺术的应用,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吸引人们的眼球,同时,在巧妙的设计下,可以让人们在欣赏的过程中减轻视觉上的压力,并不会使人们在欣赏作品时产生视觉疲劳感,这对印刷美术设计作品的传播有着极大的作用。
2总结
关键词:数字媒体;用户界面;视觉艺术
数字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数字媒体越来越普及,成为了人们信息传递与交流的主要平台。随着数字媒体的发展,数字媒体与艺术不断整合,其中艺术性的表达的探索也是数字媒体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的重要标志,同时也让数字媒体的发展有了更多的空间。
一、数字媒体语境下的数字媒体界面
1.数字媒体语境。数字媒体是指以二进制数的形式记录、处理、传播、获取过程的信息载体,这些载体包括数字化的文字、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影像和动画等感觉媒体,和表示这些感觉媒体的表示媒体(编码)等,通称为逻辑媒体,以及存储、传输、显示逻辑媒体的实物媒体。不难看出,数字媒体是将数字技术与数字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这种语境下,必然会具有传播速度快、互动性较强、个性化突出的天然特征。在数字媒体中承载的内容的视觉化展示是数字媒体存在的必要因素,视觉表现的艺术化,能够使内容的高效传达的同时,也推动了数字媒体的发展。2.数字媒体界面。现在,数字媒体普及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使得人们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媒介熟练的完成指令或操作,从而实现交流。通常来说,数字媒体界面借助视觉元素来生动、准确的传递信息,是信息传播并实现交流的重要媒介,具有承载内容、引导用户等功能。也可以说,数字媒体界面是数字媒体产品中最为直观、也最多变的视觉表达形式,是人与机器进行信息传递的重要大门。每一个独立的数字媒体产品有其自身的使命,在方便人们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创作者们恰到好处的安排多种视觉对象,使界面能够最大化的无误传递信息,做到方便使用者清晰的理解并进行操作。界面的设计结合视觉艺术表现中图形和版面的设计原理,也越来越多的融入了视觉艺术中具有很强烈的冲击力的动态对象,使界面看起来结构更加层次分明,让视觉效果越发独特。
二、动态视觉艺术在数字媒体界面中的应用
视觉艺术在现代艺术领域也是最为普遍的存在形式。伴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不断提升,应用的空间和范围都在不断扩大,如此一来,视觉艺术的传播需求与范围也不断扩展,对于视觉艺术既是难得的机会,也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可以说,数字媒体语境之下视觉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随着现代数字化的进程加快,视觉艺术的创作方式早就不止一种。创作者们发挥不同的视觉艺术形式的特长,将多种视觉艺术形式结合,将作品更立体的展现在大众面前。在数字媒体语境的影响之下,数字媒体界面中视觉艺术创新的方式不仅仅借助静止的图像,更注重将技术融入创新。动态视觉艺术在数字媒体界面中的应用也不止一种方式,在界面中可以作为视觉对象出现,充当点睛之笔;有部分产品中将动态艺术的形式作用于界面整体框架,从整体形式构建动态之美;也有产品中广泛运用动态视觉艺术风格,创造独特艺术效果。在数字媒体界面中,传递文字与图像信息的动态视觉艺术以一种更加深刻也更包容的形式而存在,使得视觉艺术更强烈的刺激着人们的感官,让人们再次感受到视觉艺术的非凡魅力。
三、动态视觉艺术的创意表达
1.时间与空间的维度扩展。通常静止的视觉对象可以表现出二维时空里的信息,而动态视觉对象,是随着时间的流动而发生变化的视觉艺术。在数字媒体界面中,突破了对常规二维空间的展示,伴随着浏览与操作,动态视觉对象有序地将时间与空间重新进行编排。运用动态对象编排的数字媒体界面,信息读取时间不等于画面表现时间;画面中的二维空间随着动态对象的“表演”,将表现空间不断延伸。信息的承载空间,可能是一块手机屏幕,也可能是一块触摸屏,这些客观存在都是有具体范围的,可以说实际上的获取信息的空间是一定的、不变的、有限的。由于动态视觉对象的动态展示,将表现的空间的舞台由水平与纵向构成的画幅,转变成了有空间深度概念的视觉信息,甚至借助于创意的动态表现,可以将空间扩展至无限。在有限的区域内,伴随着视觉元素的动态属性的发挥,不断的随着变化去拓展空间,表现深度,产生虚拟的广阔空间效果。这样也给予界面更多可能性,更加丰富的表现多样的信息,做到准确传递信息,让信息传递更生动有趣。数字媒体界面中动态对象无论是用状态的变化来体现时间;用连续的动态影像组织界面;还是结合动态效果切换界面,都是在用符合主题要求的方式来多样的表达时间。数字媒体界面中动态视觉艺术可以自由的操纵时间,可以从不同角度表达事物过去、现在和将来,使大众可以更为全面的捕捉视觉信息。2.形式与内容的有效整合。数字媒体界面中的动态视觉艺术,一般用于表现界面承载的信息和辅助界面的视觉美的表达,从而让数字媒体产品更为整体和完整。阿恩海姆为我们指出“运动,是最容易引起视觉强烈注意的现象。”物理力相互作用使事物产生动态的同时,也能够使人们的眼睛知觉到这种力。由此可知,动态视觉艺术天生是受人瞩目的。这种明显吸引眼睛关注并带来刺激感受的视觉对象,若仅仅是作为视觉上的强调、突出之用,是单薄的,也是远离艺术的。动态对象的加入,对于数字媒体界面来说,丰富了界面的视觉形式。这种形式上的多元化,是将信息内容深刻分析过后的全面转换。内容的解析与转换是复杂的,需要将抽象的内容拆分成一个直观的视觉动态过程,在过程中,需要把握细节与整体。动态视觉艺术这种形式是服务于界面传达的内容的,内容的表现也是动态对象的强有力的支撑。信息动态化表现让形式变得更加生动,理解起来也比较容易。动态视觉艺术表现内容上,趋向个性化以及特色化,使视觉传达感染力更强。形式与内容的紧密联结,两者相互成就,构成数字媒体产品的内在平衡,将视觉表现的发挥到极致,将信息的传达的形式推向。3.技术与审美的紧密结合。在数字时代,人们在数字媒体产品中获得极其丰富的体验。数字媒体界面中的图形和文字等视觉对象的设计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受,是一种美的感受。审美可以理解为人认知不同事物的直接感受。不同的事物,人们会感受到不同审美上的感受,具有审美价值的事物是能够让人们在面对事物时,产生美的享受的,这种感受正是审美对象基于人对形象与情感的结合。在运用视觉元素创作数字媒体界面时,人们获得美好的审美感受作为重要的出发点,来满足用户在视觉和情感上不同的审美诉求。数字时代,人们认知事物的方式也是紧随时代步伐的,能更佳快速的获取动态对象的信息,不拘泥于动态形象中的微小部分,产生的是整体的、持续的感受。动态视觉艺术除了平面空间中的节奏与韵律之美,基于动态对象的运动属性,带来大量超出平面范畴的生动之美。在数字媒体中,动态视觉艺术属于视觉设计,但同时也受到计算机技术、信息科学技术的影响,存在着十分明显的时代特点和科技性,这就对于人们的动态信息接收方式和审美观念带来极大影响。动态视觉艺术有制作上技术的难度,也需要技术的支持与帮助,借用技术的背后也是为了完成美的传达,给人们带去美的感受。技术让美能得以实现,审美也会对数字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