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13 10:03:0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科技创新环境建设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2-0124-02
创新文化是社会整体文化的一个方面,它既作为环境因素,影响或制约创新过程,又作为一种渗透到创新主体的潜在因素,影响创新者的行为和表达。高校科技创新文化环境建设是实施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战略的重要前提,也是实现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一、高校科技创新文化环境建设的内涵
创新文化是有利于开展创新活动的一种氛围,是科技活动中产生的与整体价值准则相关的群体创新精神及其表现形式的总和[1]。包括人才意识、价值观、行为规范、道德风尚、规章制度、精神面貌等,其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价值观念、道德风气等。
1.树立科技创新人才为本的人才价值观。人才是创新的主体,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是构建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性资源。高校要树立科技创新人才为本的人才价值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彻底转变以往“见物不见人”的观念,切实做到以人为本、从人出发,以人为目的,尽最大可能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在创新人才培养上,要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标准。牢固树立重实际,鼓励冒险,宽容失败的创新理念。在人才资源开发和利用上,既要重视高、精、尖人才的发现与培养,也要兼顾一般创新人才的发现与培养。通过发现与培养创新人才,实现人才资源利用率的不断提高和稀缺人才资源的重点培养。防止高、精、尖稀缺专业人才及技术骨干的流失,将其流失量控制在最小范围之内。对可发展人才要加速培养以及保护,确保人才资源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科技创新的可持续发展。
2.营造讲诚信守道德的良好学术氛围。科学道德、学术风气是创新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激励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有着重要影响。高尚的学术道德和优良的学风传统是每个科研工作者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激励他们无怨无悔献身科学、发展自己学术事业的精神力量,也是科研工作者学术生命的根本保障。在实践中,不乏捷径型人才。他们以追求个人名利为根本宗旨,把、出成果作为衡量自己成功的标准,其结果是抄袭剽窃他人的研究成果,侵占他人的科研成果,伪造篡改实验数据,重复,扰乱了科研秩序。有调查显示,77.39%的院士对我国学术界目前的科研道德状况给予了“非常严峻”和“比较严峻”的评价。[2]加强科研职业道德建设,遏制科学技术研究中的浮躁风气和学术不良风气,已列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有目的地进行学术道德建设并设立监督机制,在学术活动中将应遵循的道德原则化为学术主体的自觉行为,借助外部力量有针对性地的介入,促使学术活动者在自律与他律有机结合的作用下行为变得规范。
二、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成长文化环境建设的着重点
高校科技创新文化环境建设有利于科技创新人才实现可持续发展。鉴于目前高校仍大范围存在科研考核重量不重质,学术道德时有失范,宽容、开明、平等交流的制度、机制尚未完善等负面因素,建设高校有利于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创新文化环境的着重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更新高校顶层的思想观念。科技创新文化作为一种现代组织文化,在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领导者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起着导向性和决定性作用。科技创新文化建设是否能够顺利进行,关键取决于高校顶层对创新文化是否能够积极倡导、着力培育和身体力行。只有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观念,将人才意识和创新价值观贯彻到科技创新活动过程中,并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认清人才培养发展与国家创新发展相互依存的关系,自觉地将科技创新人才是科技创新关键的意识与思想反映在各项决策之中,才能积极实施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高校顶层要以人才为本,转变人才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制度、改革人才培养体制和机制,为创新人才成长提供切实保障。
2.不断完善和健全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科技评价机制。科学技术评价是科技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国家科技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促进科技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科技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和保障。它对科技活动有导向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健康成长。科技评价标准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各高校要针对自身不同学科的特点来完善和健全科技评价体系。要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不同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解决好数量与质量的关系。保证评价工作的客观性与公正性。对于探索性强、风险性高的项目和创新性强的“非共识”项目要通过合理的遴选机制来保障,使优秀创新人才特别是处于创新思维最活跃时期的年轻人能脱颖而出。科技评价机制的完善与健全特别需要有发展的眼光,科学的思维,需要有面向未来的前瞻性谋划,需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批评的精神。
3.大力加强科研职业道德建设。学术道德是科学研究的基本理论规范,是提高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的重要保证,对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学术繁荣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不仅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与学风、教风、校风建设相互促进、相辅相成,而且是社会道德的重要方面,对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形成具有示范和引导作用。各高校在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中,针对当前科研工作中的失范现象,必须综合治理,多管齐下。把遏制学风不正、学术不端的风气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抓好。要对科研工作者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使他们有较好的自律和道德养成,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同时加强制度约束,加强规范管理。通过不断地建立完善科学的评价机制和评价体系以及系列规章制度,使科学工作者的行为有章可循。另外要通过社会监督增加对科研管理的公开性和透明度。要进一步完善项目评审、成果鉴定程序,强化申报信息公开制、异议材料复核制、网上公示制和接受投诉制等制度,形成良好社会氛围,使人人自觉争当崇尚道德的模范。推进科学诚信,实现科技公平竞争,加强科研职业道德建设,关乎我国学术界的风气,绝非危言耸听,其任重道远,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余三定.三个“过分”破坏了学术生态平衡[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01-19.
[2]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学风建设委员会.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学术规范指南[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关键词】 教学环节;物理课堂;教学效果
构建高效课堂的核心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通过学生的自学与探究,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从繁重的负担中解脱出来,真正体验到学习和探索的乐趣。但是在构建高效自主学习的教学中,常发现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不足,目的性不强,甚至不知道如何学习,这样就达不到我们的教学目的,使自主学习优势很难体现出来,效果得不到保证。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优化每一个教学环节是很关键的,同时也是实现课堂高效的保证。
环节一:引课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动力,是高效课堂的前提。
巧妙的引课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把学习变成自己的迫切需求,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如果教师仅仅是出示目标安排预习内容,学生自然会出现动力不足的现象。教师的引课要抓住物理学的有用性和有趣性特点,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情景,缩短物理与生活的距离。如在学习压强内容时,教师借助多媒体播放载重汽车装有很多轮子、图钉的帽大尖小、坦克装有履带等画面;在学习流体压强和流速关系的内容时,教师介绍高速行驶的轮船引发的交通事故等等,激发学生主动探求“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意识。
环节二:预习是自主学习的开端,是发现问题的过程。
预习要有明确的目的,不少学生把预习看做一种过场,认为就是把老师要求的教材通读一遍,最多就是画画记号、背背概念和记记规律,因此教师对学生预习前的指导是必不可少的。教师的指导可以通过导学案来体现,如结合教材的前后内容和学生的前认知预设一组递进式问题,引导学生在预习中思考和探索,初步的认识或发现问题。在预习《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前,教师可预设这样一组问题:①你能找出图1―1.1几个物体发声时的共同特征吗?②举例说出常见物体的发声部位?③你能设计一个实验研究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吗?④你能举例说明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吗?⑤你能找出声音在空气中以一定速度传播的事实依据吗?⑥你会查表得出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吗?等等。教师的指导也可通过一组基础性习题来呈现。教师无论通过哪种方式指导学生的预习,都必须给学生明确的方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求要具体。
环节三:小组合作学习是让每个学生有事做,是自主学习的关键。
在学生进行了比较充分的自学预习,对所要学的内容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心中的疑问也亟待解决的时候,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是很重要的。小组学习真正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它能最大发挥每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之间通过讨论与交流、探究与辩论解决自己能解决的问题。由于学习内容的不同,小组合作可采用不同的形式,讨论型学习是最常见的小组合作形式,学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将每一个人在自学中遇到的困难和疑问提出来,让大家共同讨论和解决,已达到共同学习和进步的目的。竞赛型小组学习,通过小组竞赛的形式对一个较难问题或一系列问题进行研究和讨论,然后提出本小组的观点和意见,使课堂思维和创造性始终保持紧张活跃的状态。如在学习流体压强和流速关系时,各小组间开展“硬币跳高”比赛,讨论硬币为什么能跳起来?有什么办法使硬币跳得更高?学生在有趣实验中,借助竞赛形式使课堂思维更活跃。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习指导和问题发现双重作用。一是引导学生在既定的程序下进行小组学习,不能让学生放任自流或流于形式,教师要及时纠正偏见,消除误解,既不能过分追求场面的激烈,也要预防冷场和过度依赖,更要关注学习消极的学生;二是及时发现学生讨论中的问题,也就是了解学生的学情。学生和教师的认识是存在差异的,往往教师对学生学习的难点、学生前概念的错误把握不准,导致教学偏离学生实际。如在学习声音的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学生普遍认为用大小不同的力扳动直尺会改变了声音的音调,这是教学中很容易被忽视的。教师在学生小组讨论学习的基础上了解情况,并及时调整后段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有助于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环节四:学习反馈是课堂必须的环节,是课堂效果的重要保证。
课堂的落脚点在于效果,没有高效保证的课是难以想象成为好课的。学生的学习效果要靠练习来呈现,课堂作业反馈理应是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当的课堂作业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课堂作业既是学生学习的压力,也是动力,学生为了能够顺利完成课堂作业,必须上课时全身心的投入,在课堂有效的时间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同时课堂作业当堂完成,教师及时给予学生评价,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提高学习兴趣,达到教与学的有效双向互动。课堂作业也能让老师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便于及时调整教学和进行辅导。
关键词 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创新型综合实验;创新型专业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03-0144-02
Design of Innovative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 Course on Building Environment and Equipment Specialty//Fang Wu, Cheng Haifeng, Wang Yanping
Abstract The specialized course of building environment and equipment specialty is content much and area wide. Through setting up innovative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 course, the scattered knowledge would be systematized in practical teaching way, and the deficiency of the graduation design would be making up for, students’ engineering ability would be improved. Meanwhile, it is the requirement of the market to applied talents and stratified teaching students in accordance of their aptitude (individualized education). In this paper, a regional college has implemented innovative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 course, its teaching experience will be introduced.
Key words building environment and equipment specialty; innovative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 innovation talents
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是个学科交叉性较强的专业,专业知识涉及建筑、环境、能源、机械、电子等多个学科,专业知识的量多面广是其鲜明的特点。同时正是由于专业知识的范围广,所以其深度较浅,更侧重于各个学科知识的衔接和应用。针对这种特点,在专业实验课程的设置上就必须突出知识点的综合性和应用性。综合性是要将各门课程相对零散的知识加以融合,让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将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应用性则是通过贴近工程实践的实验项目来加强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这一点对于区域性高校尤为重要,因为区域性高校的毕业生多数是要到基层一线的岗位工作,没有过硬的实践能力,就无法迅速适应工作的需求。下面结合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开展创新型综合实验课程教学的过程,谈谈思路。
1 创新型综合实验课程的设计思路
如前所述,为了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设创新型综合实验课程必须要着重考虑两个方面,那就是实验项目的综合性和应用性。
1.1 实验项目在设计上必须考虑多个知识点的综合
实验的综合性主要体现在它要用某一门课程或多门课程知识, 对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验方法进行综合训练[1]。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是个应用型的专业,这一特点注定了教师在教学中无需加强单个知识点的深度,而要注意多个知识点的衔接与应用。换句话说,就是弱化其深度,强化其广度。因此,在设计实验时,多个知识点的综合就非常重要了。
1.2 实验要强调应用性,加强工程能力的培养
以往的实验多数是与课程内容相连接,也就是课内实验。这样的实验更侧重于基础知识的教学,而与实际工程是脱节的。当前的人才市场是需要能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人才,单纯的基础性实验教学显然满足不了用人单位的要求。教学中有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作为对学生工程能力培养的手段,却没有实际动手能力的训练。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可以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然而现在工程单位体制上的改革让多数的实习已经变成走马观花,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因此,设置与工程实践相结合,以培养学生实际工程能力为目的实验课程,是对毕业设计和实习的补充,同时也是针对当前社会需求对人才培养方式的改革与创新。
1.3 以设计性、综合性实验作为实验的主要形式
综合性实验前面已有提及,这里着重谈谈设计性实验。设计性实验是一种介于基础教学实验和科学实验之间的,具有对于科学实验全过程进行初步训练的较高层次的教学实验。设计性实验的实验题目由实验教师提出,学生在实验中要根据题目的要求自己查阅资料,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并操作实验仪器,记录整理数据,思考论证,最终完成实验报告。应该说设计性实验的教学在执行上要比基础性实验麻烦许多,然而它对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却很有好处,特别是当前提倡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此类实验就是很好的教学手段。另外,设计性实验也为开展开放性实验、分层次实验教学提供了有效的实施途径。以往的实验对每个学生都是一样的教学方法,这就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能力的培养。须知每个学生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将来的专业发展方向不尽相同,在教学中也应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别,做到因材施教。设计性实验在其教学形式上相对灵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将来的专业志向选择不同的实验项目进行学习、探索和思考,开放性、分层次的教学理念在此也就得到落实。当然,设计性实验在学生组织上相对松散,所以实验过程中对学生实验的引导和监督也是必要的。
2 创新型综合实验课程的内容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是以建筑环境科学为依托,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工程技术研究人们与建筑环境之间的关系,规划并创造人工环境的一门综合型应用学科[2]。既然作为专业综合实验课程,那么其实验内容应该对该专业的各个领域都有所涉及。这里从系统、设备、人工环境三个方面将实验内容列出。
2.1 系统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主要任务就是在做系统,优化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以使其工作协调一致。这里有4个实验项目。
1)空调系统的现场认识。此项目是要学生通过实验对中央空调系统有个全面的认识,认识空调系统设备,了解功能,根据现场布置画出系统原理图。
2)对暖通空调综合冷热源系统运行节能调试。这个实验项目包括有土壤源、水源、空气源等多种低品位热能的综合利用,学生在实验中不仅可以对空调系统中的各种能源利用方式有更为直观的理解,同时能通过实验掌握这些新能源利用方式的具体实施手段。也就是说,学生不仅知道空调系统中哪些能源可以利用以利于建筑节能,同时也知道如何实施、如何操作来实现这些构想。这也体现了实际工程能力培养的教学理念。
3)空调系统的故障诊断与自动化运行管理。随着智能建筑技术的发展和建筑节能要求的提高,空调系统的自动化程度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学生在课程学习上,空调课程与自控原理课程是分开的,这个实验项目将两者综合在一起正体现了实验的综合性这个特点。此项目可设置多种类型的实验,可以按教学要求设置深浅不一、内容多样的实验子项目供学生学习锻炼。
4)空调水系统和风系统水力平衡实验。系统的水力平衡是空调系统的老问题,然而管道网络在流量和压力分配的复杂性上也一直是设计者的难题。也正因为这样,这个实验项目是发挥学生创造力的良好平台,或许将来学生就在实验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2.2 设备
设备是组成系统的主要单位,通过实验对设备性能进行学习和研究也是非常必要的。设备方面设置4个实验项目。
1)风机盘管实际运行特性测试及控制。作为中央空调系统常用的末端装置,学生必须对其结构和工作原理非常熟悉,实验中还应了解测试和评价风机盘管性能优劣的方法。
2)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的性能检定。组合式空气处理机对空气的处理方式较多,可以对表冷器、喷淋、除尘等分别设置实验项目,同时也能对该设备进行综合测试,让学生在实验中有更多的选择和更大的自由空间。
3)风冷热泵系统运行控制。风冷热泵系统及多联机系统在工程中都有其应用场所,学生也应通过实验了解此类设备的结构、工作特点和测试评价设备性能的方法。
4)水泵运行调节特性分析。在流体输配管网课程的课内实验里有关于水泵和风机的性能测试实验,这里提出的水泵运行调节特性分析是研究水泵接入管网后其性能特点的变化,学生能通过实验了解水泵在管网中工作的情况,为其以后工作中水泵选型、水泵运行节能增加直观的认识,可以说更具综合性,也更有实际意义。
2.3 人工环境
人工环境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工作的对象,系统工作的好坏首先要看它实现的人工环境是否满足要求。学生要掌握测试评价环境优劣的方法,控制调节环境参数的方法。这里设置了两个项目。
1)室内环境的人工控制。要求学生首要掌握环境温度的控制,然后再向湿度、洁净度、气流流速控制方面延伸。在控制技术上,学生要掌握PID控制的方法。
2)室内气流组织与分布。学会实验测量室内流速的方法,并会利用CFD技术分析各种气流组织形式的特征。随着CFD技术的应用普及,让学生在本科阶段就接触先进的实验分析方法,对其以后的专业发展意义深远。
3 创新型综合实验课程的实施
由于该实验课程涉及整个专业相关课程的知识,所以需要在主要专业课程修完后才能开设本实验课程,时间可以选择在空调季节或供暖季节,集中2~3周时间来完成。由于实验多是设计型实验,需要前期给学生几天时间对实验进行构思和查阅资料。设计型实验在人员组织上比较松散,不利于组织管理学生,所以要制定一套有效的学生管理和考评办法。办法制定上必须把成绩的评定和实验的各个环节联系起来,同时应考虑办法执行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4 结束语
创新型综合性实验课程是专业实践性教学的重要环节,这对培养创新型专业人才有着重要的作用。此处的创新有两层含义:一是教学手段的创新,这是手段;二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目的。完全实现这两个意图并不容易,其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去探索和研究,因为这不光是单纯的教学问题,还有管理体制的问题。
参考文献
[关键词]公安院校 科技创新 问题 对策
[作者简介]欧阳洁慧(1977- ),女,广东韶关人,广东警官学院科研处,副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公安教育、公安管理、科技管理、社科管理。(广东 广州 510232)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广东警官学院院级一般项目“公安院校科技创新若干研究”的最终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1Y07)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7-0174-02
在公安机关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的背景和高等学校深入推进“协同创新”的环境下,公安院校要以此为契机,将教学实践与科研实践相结合,通过培养“具有较高科技知识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公安高素质创新型人才”①,为公安科技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和智力储备;充分利用人才和教学科研优势,发掘和展现科技创新功能,并通过提升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推动公安科技创新发展。
一、公安院校科技创新含义
1.公安科技创新主体界定。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企业家是创新主体”。从创新发展实际情况看主体范围虽过于狭窄,但以“谁来创新”为切入点研究和解决创新问题的思路是可取的。近年来,公安院校科技创新成果内容涵盖了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可见,公安院校在公安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是显见的。此外,还可按主体在进行创新活动时所采取的形式来分类,公安院校是群体主体,其教师是个体主体。
2.公安院校科技创新内涵。《关于加强公安科技工作的决定》指出:“公安高等学校要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加快教育改革步伐;加强科技研究,多出科研成果。结合民警的初任培训、专业与岗位培训、职务与警衔晋升培训、知识更新培训,开展科学技术知识的教育,不断提高民警的科学文化素质。”结合上述主体地位和成果类型,公安院校科技创新有三层含义:一是公安院校教师个体或群体综合运用公安科技知识和技术方法进行的公安科学技术创新;二是公安院校教师要把创新过程和成果中蕴含的科学技术知识运用并贯穿到各类公安教育培训中去,为广大民警和在读大学生所掌握;三是创新成果内容涵盖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创新成果对公安工作和公安高等教育起辅助支持作用。
3.公安院校科技创新任务。着力提升公安民警和公安院校学生科技应用创新意识和科技应用实践能力,通过大力发展公安科学技术创新,为公安科学理论研究与技术开发提供创新型人才、技术和理论方面的支撑,促进科技在教育及警务实战中的普及与应用是总任务。具体有以下六方面任务:
一要着力提高教师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一批公安科技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要在公安高等教育发展和以科技引领的现代警务发展中发挥引擎作用。
二要加强科技创新研究,力争产出更多的原创性成果。公安院校拥有公安机关实战部门无可比拟的优势,如人才和教学科研优势、学科交叉与融合优势、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优势等。
三要加速和强化科技创新成果的推广、转化和应用,为公安实战和公安教育工作主战场服务,这是公安院校的主要价值诉求。
四要大力加强校际、校局、校与公安部“公安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基地”之间的科技交流与协作并建立相关有效机制。
五要进一步推进科教互动,建立校局科技创新联席会议制度,构建公安院校科技创新平台体系。
六要加大实验室建设力度,探索公安院校科技园示范区建设,发展创新文化,培育创新精神。
二、公安院校科技创新现状
对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和浙江、江西、广东、云南等地警官学院展开公安科技发展状况进行调研,发现公安科技创新管理方面存在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不健全、公安科技项目低水平重复研究现象严重、公安科技人才吸引与激励不足、公安科技成果创新步履维艰等问题,公安院校科技创新呈现“分散、封闭、低效”状况,科技人才、资源等创新要素活力不能有效释放。
1.公安院校科技创新难点与困境。如何同时兼顾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协调发展始终是公安院校科技创新的难点和关键。此外,公安院校与公安机关之间的联动协同不足,尚未形成校局联动科技协同创新体系。具体表现在公安院校科技成果产出率与应用转化率比例明显失调;缺乏协同机制创新和策略研究,公安院校与公安机关难以开展有深度和广度的科技合作,难以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科技创新成果。
2.原因分析。首先,公安院校科技创新硬环境与软环境的相互渗透与融合不足。两类环境的相互渗透和融合程度决定了人性物境(主要由人才和体制组成)和物性人境(主要由研究方向和评价体系组成),它们渗透融合得越多,人性物境和物性人境的范围就越大,成果也就越显著。从公安院校的科技创新环境发展现状来看,公安院校的硬环境(如科技实验室、科技仪器设备、科技研究经费等物质环境)与软环境(如科学和人文精神、学术传统、学风和治学氛围等人文环境)之间的相互渗透和融合程度不仅没有对公安科技创新过程产生最佳影响,而且还产生了一些制约公安科技创新的因素,如科技创新氛围不佳、科技创新文化建设不足。
其次,公安院校科技创新的管理体制不健全。当前校局合作松散,且“在科技计划间的衔接不够紧密、关联性不强、缺乏连贯性”②,一方面导致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和科技人才成长的环境不够自由和宽广,难以形成校局科技协同创新双主体紧密联动和有效互动的社会系统,致使公安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和转化率难以提升。另一方面导致公安院校难以科学系统地掌握自身科技创新状况,尤其是科技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结构、分布、开发利用状况,因而难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再次,公安院校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稀缺。目前缺乏创新成果推介平台,公安院校科技创新主体不易发表研究成果,公安机关也不便随时获取技术支撑,在成果使用转化过程中亦无法及时提供讲解,成果使用成效无法及时反馈,不利于成果的改进和再创新。
最后,公安院校学生科技创新发展相对滞后。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于2006年起实施了“公安院校学生科技应用创新成果奖”的评选活动,对推动公安院校学生科技创新和促进科技应用普及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从我国警察教育30多年的历史来看,其积累尚浅,效用发挥仍有限。此外,从调研情况来看,公安院校普遍缺乏反映学生科技发展状况的具体数据,难以了解与把握学生科技创新发展总体状况。加之学生科技创新训练的经费问题尚未得到妥善解决,学生科技创新的平台创建、人才培养必然困难重重。
三、公安院校科技创新发展建议
1.转变观念,培养科技创新主体意识。首先,从主体出发,充分认识公安院校科技创新对推动公安科技发展的重要性。作为公安科技第一生产力和公安科技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公安院校科技创新发展在公安科技创新发展、国家高等教育创新发展和国家创新发展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党的“十”及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对公安院校今后开展科技创新工作指明了方向,公安院校要以此为动力,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要把提高科技创新质量作为公安院校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不断增强做好自身科技创新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其次,要着力增强科技创新主体意识,提升公安科技创新工作的主体效能。如:公安院校应当根据“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和《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尽快制订“公安院校与公安机关双主体协同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以实现公安科技人才“第一资源”与公安科技“第一生产力”的全面对接。公安院校要积极主动地与科研机构、公安机关组成战略联盟,探索不同“合作创新主体之间如何通过不断地相互作用寻求一个最佳的合作模式来使整体达到最优效应”。③从而真正实现资源共享,协同创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最佳状态。
2.增强主体素质,提升创新能力。首先,要明白科技创新主体与科技创新的关联性及相互作用。科技创新可分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以及现代科技引领的管理创新。不同类型的科技创新对创新主体的能力要求各有不同,不同素质创新主体在创新活动中的能力表现也不同。同时,任何创新都离不开机制创新,只有机制创新才能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的潜能。因此,公安院校必须明晰各类型科技创新对创新主体的具体需求,并在机制创新过程中从人才培养、成果产出和转化等阶段给予扶持。
其次,要加强公安院校科技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想合理开发、有效配置公安院校科技人力资源,提升公安院校整体创新能力,公安院校一要重新定位公安院校科技教育目标,在科技发展总体规划中明确培养具有较高科技知识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公安科技专门人才的目标;二要发动参与和从事公安科技活动的教师和学生一同回顾和总结过往在公安科技教育及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发现问题,共同探寻解决途径;三要总结经验教训,深入研究和科学评估公安科技教育效果,进而调整公安科技教育方式,并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
3.合理圈定科技创新发展的工作重点。首先,要强化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力抓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实施科技人才强校战略,明确创新型人才应具备的素质及其培养途径、科技创新的思维模式、新技术开发与新产品研制的思路和方法,进而要讨论研究专利技术研发、科研团队建设、科技创新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其次,加强公安院校与公安机关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建设。一要强化顶层设计,规划布局一批融合、开放的“校局科技创新平台”,尤其是要创建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争取更多的政府专项拨款。二要注重机制创新,进一步拓展平台内涵、推动开放运行,支撑公安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警务发展。
最后,要营造公安院校科技创新氛围和环境。加强公安院校科技创新文化建设有利于营造科技创新的氛围。公安院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达成创新文化建设的共识:围绕公安院校科研发展总体战略目标,落实科技创新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和内容;规范科技创新文化的建设原则;从院校层面对科技创新文化的整体建设和深入推进形成指导性意见。
4.科学选定科技创新发展的重点领域。首先,公安院校要着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和整体科技实力。一要分析现有的研究基础及实验条件,明确优势和不足才能因势利导地发展科技创新;二要以科研基地建设为载体,注重点(重点实验室或科研基地等)、线(跨校合作中心或校局合作中心等)、面(学校、地区)统筹考虑;三要重视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提高科技成果的实战性、适应性,增强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的驱动力,减少推广科技成果工作的成本和风险;四要争取国家和省级科技项目及学科建设资助项目,尤其要争取重点科技项目;五要重视基础研究,加强技术开发,力推成果转化。
其次,重点领域选择及技术专业的设置要与警务发展需求相吻合。从当前警务工作的应用领域主要涵盖国保、经侦、治安、刑侦、出入境管理、网络安全监察与维护、技侦、监管、交通管理、警用器械装备、禁毒、反恐、消防、综合性通信保障及系统应用。根据公安部组织实施的公安科技项目申报中的技术专业,结合公安院校科技发展现状及历史积淀,公安院校应当在着重抓好已开设的法庭科学、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技术、行动技术、道路交通管理技术、安全防范技术等专业的基础上,增设信息通信技术、制证防伪技术专业,对警用器械装备、火灾科学与消防工程专业。
最后,加强学生科技创新管理,推动学生科技创新训练体系建设。在学生科技应用创新的日常培育中,公安院校一要注意科技活动要符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的要求;二要优先考虑既能与警务工作联系紧密,又便于公安干警使用的科学技术类和软件应用类项目;三要注意科技成果要突出创新性、实用性、科学性、先进性,成果形式应当包括科技制作、学术论文、研究报告、调研报告、专著,并以科技制作成果为主。此外,公安学科建设要与培养公安科技创新人才目标相结合,还要解决好科技创新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与教材建设等问题。
5.推动公安院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首先,要明确公安院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意义。科学技术评价是科学技术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科学技术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科学技术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和保障,因此,公安院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工作对提高政府和公安院校科技管理与决策的科学性,对强化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科技创新能力等都有重大意义。
其次,要探索公安院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路径和措施。一要研究公安院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二要确定公安院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三要完善公安院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程序和做法。此外,公安院校应当主动与公安部建立的15个“公安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基地”及各省级公安机关科技管理部门积极互动合作,推动项目评价工作。
十报告明确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公安院校要根据自身科技创新研究的基础和优势,确立科技创新研究的重点领域,加强公安科技攻关,使各种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才能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再创新的能力,才能确保为全面提高公安机关“四个能力”“两个水平”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注释]
①王彦吉.公安科技创新:公安院校要当生力军[N].人民公安报,2006-03-03.
②汪志波.产业技术平台系统模型框架与构成要素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2(11):17.
③虞琼芳,孙锐.知识联盟企业合作创新模式的适应度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2(11):14.
[参考文献]
[1]欧阳洁慧.和谐社会视域下公安院校职能探析[J].广州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4).
[2]欧阳洁慧.协同创新:公安院校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初探[J].政法学刊,2012(3).
工程复杂性决定了工程管理难度,主要表现为工程管理涉及面广。每一项工程管理活动都必须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下进行,都要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包括资源、气候、地质与地形地貌等。从工程设计、工程建设到工程消费,工程管理活动的每个阶段都需要对生态进行考虑和分析。工程管理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受到社会普遍关注。本文从科技创新能力角度,探讨如何提高企业生态科技创新能力,并通过生态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实现工程管理活动过程中的生态文明建设。
1.工程管理的社会属性与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生态化转向
对于工程项目,企业往往更加关注其经济性和技术性。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日益受到社会关注,工程管理的社会属性对企业和公众而言将愈加重要。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自然、达成个人目的的同时,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所做的努力与取得的成果,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结果[13]。目前,我国处于城镇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大型工程项目正如火如荼地开展。这些项目对于环境的影响是巨大且不可逆的,正确对待和处理工程管理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工程管理的生态维度已成为影响项目建设的重要因素,甚至决定性因素。我国正逐步从粗放式经济发展方式向环境友好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关注工程的生态问题是项目管理理论和实践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科学技术创新是改变社会现状最直接的动力。当前,科学技术以工程项目为载体,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量改变着我们生活的世界,工程管理把技术的工具理性和工具价值发挥得淋漓尽致。但是,人类作为技术革新的发起点,往往很难在经济利益和环境保护间达成有机平衡。因此,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技术的两面性越发明显。一方面,技术创新不断改变世界,为人类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生活方式;另_方面,技术也使人类生存环境面临巨大风险和威胁。基于技术的两面性,我们更应将科技创新置于生态文明的背景下予以考察。科技创新在考虑经济性和技术性的同时,还应兼顾环境保护的责任与义务。
综上所述,工程管理与生态文明建设密不可分,而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科技创新。为实现工程管理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双赢局面,我们必须对科技创新进行必要的约束。树立生态文明的科技价值观,践行生态文明的科技发展原则,扶持和推广生态科技,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技进步之路,这既是生态文明建设对现代科技提出的新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成果。
2.生态科技创新能力因子分析
生态科技创新是指能为客户带来具有商业价值的新产品和新过程,并降低技术创新对环境影响的活动。不同于其它创新,生态科技创新除了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贡献外,其自身还能产生正向外部效应,降低产品外部环境成本。根据国内外研究文献的结论,企业的生态科技创新能力主要受法规、市场和企业内部三大因素的影响。
2.1有效的法律法规制度能够促进企业生态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根据新古典经济学的观点,法律法规是应对市场失灵的重要手段,是避免企业将环境成本强加给社会、确保企业主动承担该部分成本的重要约束。有效的法律法规可以强化企业的生态创新动机,激励企业不断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将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目标相统一。然而,这一逻辑的前提条件是违反法律法规的成本足够高,如果创新利益无法抵消技术更新成本,那么这种双赢局面就是不稳定的。法律法规从3个方面影响企业生态科技创新的积极性:法规强度、政策工具和法规可预见性。
(1) 强有力的法律法规能够促进企业不断加强生态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法律法规强度通常表现为对企业污染指标的控制上,定量指标越明确,法律法规的强度就越大,衡量企业违反环境法律法规的证据就越充分,工程项目违反相关环境法律法规的风险就越大。一个产业受到环境法律法规的保护强度越大,企业面临的违法风险就越大,企业增加科技研发的投入就越多。
(2) 因地制宜的政策工具组合能够更大限度地激发企业生态创新积极性[3]。政府宏观调控的手段主要分为三大类:直接管制、经济刺激、政策引导,其中,直接管制包括市场准入、环境标准等,经济刺激包括税收优惠、政府补贴等,政策引导包括信息披露、政策扶持等。国外研究成果表明,税收优惠政策等经济刺激比单一的直接管制更能够促进企业在生态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因此,综合运用不同政策手段,不拘泥于行政控制,能够更大限度地激发企业生态科技创新积极性。
(3)未来法规政策的可预见性对生态科技创新具有积极影响。创新必然伴随一定的不确定性和失败风险。根据收益成本法则,企业只有在创新收益大于成本时,才会继续在生态科技上予以投入。而企业在生态建设方面获取的收益往往与宏观政策走向有很大关系。如果政策持续趋于严格,那么,污染少的企业就比高污染企业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2.2 有效竞争的市场与企业生态科技创新能力正相关
古典经济学理论认为,产品是由市场供需关系决定的。作为生态科技创新能力的提供方,企业创新积极性与市场需求密切相关。影响市场需求的因素主要包括:市场结构、顾客需求和潜在的顾客利益。
(1)市场结构是创新的关键因素之一。市场结构可以用竞争程度或市场集中度来衡量。市场集中度越高,企业未来经营的不确定性就越小,企业就有更多精力投入到研发过程中。同时,集中程度越高,蒙混过关的可能性就越低。因此,企业必须加大科技投入以违法违规风险。另一种观点是,由于缺乏竞争,市场集中度高会导致企业更加懒惰,从而阻碍科技创新。
(2) 顾客需求是企业创新行为的强大推动力之一。古典经济学理论认为,产品是受供需关系决定的。随着社会越来越关注产品的绿色属性,产品生态化程度越高,越有可能受消费者喜欢,从而获取更高的市场份额,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因此,顾客消费习惯也是企业生态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推动力。
(3) 潜在的顾客利益是企业生态科研投入的后备动力。潜在顾客是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目标,兼顾潜在顾客利益,有利于洞悉潜在市场,促进企业在细分市场上取得成功。如果企业能够满足潜在顾客的利益,就更容易开拓新市场。
2.3 企业内部因素直接影响生态科技创新能力
无论是法律法规还是市场环境,对企业而言都是外部环境,而企业投资行为除了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外,更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自身条件。企业内部因素主要包括:发展战略、资产结构以及科研能力。
(1) 企业发展战略是影响企业投资决策的重要因素。企业经营活动、投资活动都围绕企业战略目标展开,因此,将生态科技创新能力融入企业发展战略中,能够使企业在决策时更注重环境保护,不断提高企业环境保护意识,搭建环境保护体系,从而增强企业生态科技创新能力。
(2) 企业规模和实力也是影响企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因素。企业资产规模越大,资金实力越强,盈利能力越高,企业可用于科研的投入就越多,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主动意识就越强。同时,规模越大、能力越强的公司承受研发失败风险的能力也越强,因而敢于在生态科技创新方面加大投入。
(3)企业科研能力也会影响企业生态科技创新能力。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需要企业拥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高水平科研人才。
国内外研究成果为我们提供了可借鉴和参考的思路。我国工程管理的生态科技创新能力要想得到提高,须从法律法规、工程市场、环保市场以及企业内部入手,在政府、企业、消费者之间搭建一座沟通的桥梁,促进我国工程管理向生态工程转变。
3.我国工程管理与生态文明建设现状
我国正逐步从粗放式的大规模建设向集约式的工程管理转变,具体体现为规章制度不断完善、工程质量不断提高和信息化建设不断突破。我国工程管理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两部分:国家环境保护法规和行业内工程建设标准。近年来,我国加快了工程管理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法律法规的颁布与实施一方面能够规范企业工程管理行为,提高工程质量,另一方面能够优化工程市场,提高整个行业的标准化程度。除了法律法规的逐步完善外,我国工程管理手段也日益多样化,促进工程管理行为更加精细化,工程预算更加科学合理,工程管理机制更加流畅,工程设计与质量明显改善。还有一个非常显著的变化就是信息系统的使用,利用信息系统能够大大提高工程管理效率,节约管理成本。
虽然经过不断的建设和发展,我国工程管理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与生态文明工程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不足。
(1) 工程管理市场发展不均衡,不同行业间差距较大,地区间工程建设标准不一。经济越发达的地区,越重视工程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而经济不发达地区往往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14]。这其中有政府的政绩考虑,也有不发达地区企业环境意识淡薄的原因。
(2) 工程管理制度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制度执行应更加严格。工程管理制度是提高工程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保障,虽然我国在完善法律法规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依然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有些法律、法规、政策的制定落后于市场实际需求;有些工程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虽已制定,但更新不及时;部分工程管理有总的法规和规章但缺少具体的实施细则,这给有关法规、规章的执行带来困难和不便。特别是有的地方政府环保部门未积极履行职责,导致法律法规形同虚设。
最重要的生产力。只有不断进行科技创新,不断将新产品、新技术用于工程管理实际活动中,才能进一步提高我国工程管理质量,提高工程生态化水平。我国科技创新力度不足,在科学技术应用上一直较为落后,主要体现在工程开工前的系统性论证不够,前期调研不充分,不合理的工程设计大量存在。这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还对环境造成了不可逆的损害。
(4)高级工程管理人才缺乏。人才是工程管理最宝贵的资源。人才缺乏导致企业在工程管理过程中只能兼顾一面,难以投入到环境保护上。与此同时,人才的缺乏还会制约企业的进一步发展。目前,国外工程管理团队已悄悄渗透到我国工程建设市场,而我国很多工程管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依然建基于低成本人力资源。要想继续在这个市场里生存,我国工程管理就必须转变模式,积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综合能力和整体思维的高级工程管理人才。
4.我国工程管理生态科技能力建设路径
我国工程管理现状离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5个方面入手,提高工程管理的生态科技创新能力,实现工程管理与生态文明建设双赢。
(1) 从顶层设计出发,强化政府组织领导力,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环境保护利益是长远的,但企业追逐短期利益的动机导致很多企业不愿意在生态科技创新上加大投入,这就需要政府作为社会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对企业行为加以引导。在制定政策时,考虑政策的前瞻性、风险性、预见性、科技关联性等特点,促进企业在工程管理中加大生态科技创新力度。在审批工程建设过程中,政府应当进行充分论证和合理的产业布局,更多地考虑工程建设项目对社会环境的影响。企业是生态科技发展中的主体,国家应该通过立法明确企业责任,提高企业违法成本,促进企业加大生态科技创新投入。
(2) 完善法律法规,设定强制性标准,推动工程管理的生态化转型。法律法规是外部环境失灵情况下促使企业按照规则办事的手段。虽然我国在工程管理和环境保护方面颁布了很多制度和规章,但是缺乏定性标准检验企业执行力。因此,在进一步完善我国法律法规的同时,应加速制定强制性标准,并通过法律法规对这些标准进行界定,保障行业标准得到有效实施。
(3) 加大科研投入、政策支持和激励,提高企业生态科技创新积极性。不同的刺激手段对生态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促进作用不一样。政府应运用多种手段对工程管理过程中的生态科技创新进行支持和鼓励,如:加大企业生态科技创新减税力度,加大政策性扶持,优先发展生态科技产业等,激励企业加大生态科技创新方面的支出。在保证国家安全的前提下,适当开放一些传统领域给私营业者和国外投资者,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加快科技创新进程。同时,应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构建校企联盟,及时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科技产品。
(4)加强市场培育,提高生态科技创新产品的市场地位。加强市场培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增强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提高生态科技创新产品的市场地位,调动企业生态投入积极性。加大媒体宣传力度,促进消费者养成生态消费观。政府、学校、媒体等单位都可以作为市场引导者,通过加大公共平台的引导作用,强化生态消费知识宣传,普及生态科技知识,在全民中树立生态消费观。
(5)工程建设企业应当主动肩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任。无论外部环境如何,最终起决定作用的仍然是企业本身。企业作为市场主体,也是科技创新的主导者,应当主动肩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任。企业应积极分析当前法律法规和外部市场环境,剖析自身的优势和劣势,结合企业发展战略,制定公司生态科技创新战略规划。目前,仍有很多企业认为生态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是对企业资源的浪费,没有认识到生态科技可以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对此,企业应该树立正确的生态工程管理观念和思维,将生态科技创新能力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和组织文化中,作为一项长期发展规划来实施。
【关键词】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创新发展战略;创新型城市
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创新能力已成为城市竞争的核心战略资源。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创新驱动发展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新形势下,产业转型升级成为突破珠三角区域发展瓶颈的必由之路,而转型升级必须依托创新驱动发展。广州是珠三角的核心城市,广州的创新驱动发展对珠三角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具有决定性作用和重要意义。当前,粤港澳大湾区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珠三角打造成为世界级城市群的目标都离不开创新能力的提升,广州自然成为该区域综合创新能力提升的发动机。在此背景下,广州在准确把握自身科技创新实力的基础上,提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枢纽”的城市发展战略,与“国际航运枢纽”、“国际航空枢纽”共同构成广州的“三大枢纽”战略。广州国际科技创新枢纽的发展目标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是带动华南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是建设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核心区的现实需要,是提升广州国家中心城市地位的必然选择,也是广州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的重要部署。如何更好更快地将广州建设成为“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因而,有必要对广州建设“国际科技创新枢纽”的基础条件、总体目标、基本原则、发展战略、实施方案、驱动模式等一系列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一、广州市建设“国际科技创新枢纽”的基本条件
(一)优势与机遇。第一,广州作为国际重要的商贸城市、国家中心城市、创新型城市、中国南方科技创新中心之一,其所具备良好的法治化环境、丰富的科教资源、良好的科技创新基础,具备建成国际科技创新枢纽的基础优势条件;第二,广州作为我国对外联系的重要门户城市之一,具有密切联络国内外各类要素、资源和市场的经验,更具有引进国外创新技术,输出国内创新产品的发展基础和区位条件;第三,在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市场体系和创新体系开放互动、中国经济转型和创新驱动升级背景下,广州建设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具备外部大环境的历史机遇;第四,当前工业4.0、互联网+、大数据、先进制造、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对广州市建设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将带来难得的产业环境机遇。(二)不足和挑战。第一,广州在资源、环境、土地、人力成本等方面依然存在瓶颈约束。同时,广州在创新投入、创新动力、成果转化、核心技术、领军人才等方面或多或少与国内外先进城市存在差距,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制约因素;第二,当今全球各个国家对技术、信息、人才、资金等要素的争夺加剧。发达国家力图维持和强化其创新资源的垄断优势,发展中国家力图进一步追赶和争夺全球创新市场,这对我国和广州的创新发展带来挑战;第三,国内的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其他同类城市也加紧实施国际性创新城市建设的发展战略,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广州建设“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形成竞争性挑战。
二、广州市建设“国际科技创新枢纽”的总体目标和发展战略
(一)发展目标和建设原则。从创新活动的创造、技术、服务三要素出发,本文建议将广州定位为“全球原始创新策源地”、“全球技术创新引擎”、“全球创新服务中心”。将其作为广州市建设“国际科技创新枢纽”的总体发展目标。在创新枢纽的建设过程中应遵循坚持自主创新和价值创造、坚持全球视野和开发合作、坚持基础培育和环境建设、坚持重点突破和循序渐进的四项原则,以保障其建设目标的顺利实施。(二)发展战略。基于目前的基本条件和建设目标,本文从以下4个方面提出总体发展战略:一是知识创新与应用技术创新体系完善战略。具体包括加强高等院校、研究机构、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工程研发平台、公共技术平台等建设,完善知识创新与应用技术创新体系;二是高技术产业化与创新企业孵化战略。具体体现在加快创新企业孵化器、加速器和国家创新产业基地建设,推动高技术产业化和价值化。三是科技创新基础支撑体系与环境打造战略。具体从推动标准化体系、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创新企业总部、金融服务体系、法律法规体系、政策环境体系建设方面推动;四是科技创新交易与服务平台建设战略。着力培育和支持研发、技术、认证、检测、孵化、咨询、知识产权等领域的交易、转化、服务功能,建立完善的创新要素交易市场体系,建立创新服务中心和服务节点,构建高效的创新创业服务网络。
三、广州市建设“国际科技创新枢纽”的实施方案框架和模式建议
(一)实施方案的基本框架。一是搭建创新平台。积极建设高科技园区、工程研发平台、公共技术平台、创新服务平台、企业孵化器、企业加速器等多种创新载体,为创新活动提供必需的空间和平台支持;二是支持创新机构。加强对大学、研究机构、科技创新企业、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创新机构的培育与支持,进一步激发其创新驱动能力;三是集聚创新资源。积极实施创新人才吸引、创新信息集聚、创新知识汇聚、创新经费支持等创新工程,为创新枢纽的建设提供持续的优质资源支撑;四是完善创新机制。改革、完善科技创新活动中的激励、竞争、评价和监督机制,为创新枢纽的建设提供制度保障;五是优化创新环境。进一步在政策制定、法律法规、金融政策、文化氛围、信息网络、科研设施等方面综合提升,打造优良的制度、文化、基础设施环境;六是强化创新服务。提升创新交易服务、投资服务、产权服务、标准体系服务、品牌运营服务等领域的发展水平,为创新枢纽城市建设提供服务保障。(二)推动模式建议。建议广州市采用“科技创新驱动+工业创新驱动+服务创新驱动+政府创新驱动”的“四轮驱动”模式推动其建设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其中,科技创新驱动模式是指依托科学城、知识城、大学城、研究机构等载体,推动科技创新;工业创新驱动主要体现在依托高科技含量、高增值性、低能耗和低污染的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引领创新;服务创新驱动重点在于依托生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保障创新;政府创新驱动的关键是依托政府引导,加强政策创新和管理创新。
四、结语
在对广州自身创新发展条件评价的基础上,提出建设广州国际科技创新枢纽的总体目标、基本原则和总体发展战略;在此基础上,从搭建创新平台、支持创新机构、集聚创新资源、完善创新机制、优化创新环境、强化创新服务六个方面提出了实施方案框架;建议广州采用“科技创新驱动+工业创新驱动+服务创新驱动+政府创新驱动”的“四轮驱动”模式。期望该成果可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进而推动广州更快更好地建设成为国际科技创新枢纽。
【参考文献】
[1]刘燕华,王文涛.新常态下的创新驱动———对创新服务体系的认识[J].工业技术经济,2016,35,1:3~11
[2]广州市人民政府.广州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1~2015年)[Z].2011
关键词:科技创新 创新型国家 金融体系 作用机理 问题 构建 自主创新
2006年,我国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随之公布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愈加突出了自主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建设上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将科技创新推上了一个极具战略意义的位置。技术创新在促进经济增长上有着关键性作用,这在理论上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论证和阐述。想要技术创新不断发展,必然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配套制度,最重要的是构建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而金融创新和金融制度的安排能够大大减少技术创新的不确定因素和交易成本,形成有利于技术创新的激励。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金融创新和金融制度安排对技术创新的作用越来越大,金融体系已经成为影响技术创新发展的主要制度安排之一。从经济学领域考虑,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资本是“第一推动力”,应充分利用资本的推动力带动第一生产力的发展。所以在全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当下,迫切要求构建金融支撑体系以推动科技创新的发展,促进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化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对此,有必要研究我国技术创新的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以探索适合于我国现状的科技创新金融支撑体系,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科技水平的增强提供强大动力。
一、我国科技创新金融支撑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第一生产力,技术创新是一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内在动力源泉与主导要素,在理论上已经得到了精辟的论证。可是技术创新的实现需要有强大的推动力予以支撑,而合理的金融制度安排则是推动力形成的关键因素,激励着科技创新工作的开展,是科技创新中一个不可获取的制度安排。但是就我国金融服务现状来看,尚未形成从科技研发到成果转化对接的完整体系,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撑服务明显不足,科技创新难以发展。那么,我国科技创新金融支撑体系存在着怎样的问题呢?将从下几个方面进行扼要阐述。
(一)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发展脱节
近些年,我国金融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使金融创新和改革不断深化。可是创新与改革的重点是向市场金融转型,忽视了实体经济和是虚拟经济之间的良性活动,尤其是没有注意培育创新资源金融化与创新知识资本化的金融机制,导致科技创新缺乏强大的动力机制和运行机制,使科技创新力有所不足。
(二)投融资体制的非市场化
一直以来,以政府和商业银行为主体的投融资机制主导着我国的技术创新,虽然在我国技术创新起步阶段发挥了积极作用,但这种投融资机制阻碍了风险资本的形成与产业化,将社会资本拒之于技术创新领域之外,导致我国技术创新对政府资本和银行信贷资本的过度依赖。可是政府资本数量有限,无法发挥有效的导向作用,加之银行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造成科技创新缺少足够的资金支持,后劲不足。
(三)金融支撑结构单一
就我国而言,科技创新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银行,资金途径相对狭窄。然而,西方一些国家的科技创新资金来源途径非常广泛,有个人、企业、银行及国外投资者等,比如美国。之所以呈现出这样现状,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充分利用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的投资力量来创造一个支撑于科技创新的体系和环境,从而导致科技创新工作开展不畅。
(四)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服务力度不够
一般而言,在科技创新上的金融投资存在着较大风险,金融机构出于资产保护的目的,往往不愿主动向高科技企业提供贷款,对科技创新工作的支持力度远远不够。
(五)主板市场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功能弱化
我国主板证券市场经过多年发展,虽然已初具规模,但是市场机制仍完善,市场形态和结构比较粗放,缺乏支持科技创新的制度和机制。
(六)财政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政府财政对科技创新的支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财政预算拨款,二是贷款投入。从虽然科技创新对政府财政有着很高的依赖性,政府财政投入对科技创新也起到了显著作用,但是这种支持必定是有限度的,不能满足科技创新发展的需求。而且从原则上讲,政府财政支持的主要目的是为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为国家长远发展而考虑,直接用于科技创新的投入实则并不多,更何况投资风险较大的高新技术。
二、关于科技创新金融支撑体系建设的几点看法
从上文中不难看出科技创新金融支撑体系建设中的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构建适应于我国国情的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撑体系对社会经济发展、创新型国家建设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更何况我国目前处于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关键时期,只有加强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升级,才能促进经济社会的长久发展。面对这样的形势,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金融支撑体系予以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持力量和保障,具体构建措施如下。
(一)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
外部环境主要包括政策环境、信用环境和法治环境。在政策环境上,在允许范围内要求中央和各级地方在政策上给予充分支持,引导金融支撑体系建设工作逐步展开;在信用环境上,全力提升科技创新主体的金融信用程度,促进资本不断投入到科技创新领域中;在法治环境上,加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步伐,为科技创新主体、投资主体及其它各方权益提供健全的保障。
(二)积极发挥政策性金融的作用
首先,积极设立政策性科技发展银行,专门为科技创新领域提供服务。由于当前我国银行机构对科技创新的支撑力度有限,为了拓展支撑力量,有必要设立政策性科技发展银行。然后,建立多层次的覆盖广泛的政策性担保体系,鼓励更多的投资者将资金投入到科技创新领域中来,从而拓宽资金渠道、增加资本投入,解决融资困境。最后,积极发展政策性科技保险。鉴于科技创新有着较大风险,就要对这一风险进行有效控制,而发展政策性科技保险的目的就在于控制科技创新风险,引导更多资金流入科技创新领域,降低投资风险。
(三)加大商业银行的支持力度
商业银行作为科技创新资金的主要来源之一,在科技创新今后工作仍然依赖于商业银行的支持,同时应该持续加大商业银行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商业银行对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首先,逐步提高商业银行在科技创新项目上放贷的积极性。为了做到这一点,可采取“基准利率加风险溢价”,即在科技创新贷款初期执行基准利率,待科技创新取得收益时再获得相应的风险溢价。然后,积极开展商业银行创新工作,包括管理方式、管理理念、业务模式等,商业银行整体实力的提升可以为科技创新带来更大支持。最后,设立科技银行。同前面提到的政策性科技发展银行一样,科技银行也是为开展科技创新项目的企业放贷,全力支持科技创新项目的开展。如果科技银行短时间内无法设立的话,可以考虑建立该服务内容的金融服务公司,再逐步过渡为科技银行。
(四)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并不断使之完善、健全
首先,逐步扩大创业板市场规模。创业板市场的存在能够为处于初创期的科技创新型企业提供资本市场的各项服务,促其快速成长并推动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从这一层面考虑,创业板市场规模的扩大可以强化对科技创新企业的服务力度,推动科技创新企业发展。其次,逐步完善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是多层次资本市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高新技术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蓄水池”和“孵化器”。这一系统的完善,提高高新技术企业股权转让的服务质量,使科技成果转化更为便捷。然后,大力发展企业债券市场。债券融资是企业外部融资的重要渠道,为了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需要全力发展企业债券市场,为企业以供更好的外部融资环境,使更多的资本流入高新技术企业。最后,完善科技产权市场。由于相当一部分高新技术企业缺乏科技成果转化的能力,为了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发展,就必须逐步完善科技产权市场,为科技成果转让提供规范场所。
(五)完善风险投资机制
在风险投资机制建立与完善上,要借鉴国际上一些成功的经验,逐步引导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资本流入科技创新领域,既可以满足其资金保值增值的要求,也可以促进风险投资的发展。与此同时,注意拓展风险投资的退出渠道,只有具备通畅的退出渠道风险投资才能实现良性循环并得以不断成长壮大。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科技创新需要金融业的服务和支持,因而为了全力开展科技创新工作,必须建立科技创新金融支撑体系,为此就要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积极发挥政策性金融作用、不断增大商业银行的支持力度、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完善风险投资机制,形成一套科学合理、可行性高的科技创新金融服务体系,为科技创新提供坚实后盾。
参考文献:
[1]鲍钦.论商业银行科技创新与金融市场业务创新的关系[J].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2008⑷
[2]邵同壳.风险投资、创新与创新累积效应――基于系统GMM估计的动态面板分析[J].软科学,2011,25
[3]卡萝塔・佩蕾丝.技术革命与金融资本――泡沫与黄金时代的动力[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4]彭风,马光悌.技术创新在证券金融服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J].中国科技投资,2011
[5]陈军,蒋明珍.中小企业的金融创新和科技创新机制与对策研究――江苏省科技创新协会“首届企业家沙龙”综述[J].江苏科技信息,2009
【摘要】科技创新是高校的功能之一,高校技术创新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具有整体性、开放性、动态性、不确定性和自组织性特征。提高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我们必须从系统论视角把握科技创新的要素、结构、功能、整体、环境等影响因素,加强信息、技术、人员、资金、政策等要素的互动,构建官、产、学、研协调发展的网络结构平台。
【关键词】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系统论;要素与结构平台
系统论创始人、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指出:人类社会是一个庞大的组织,“它的核心是系统的观念”。他认为,过去的认识论把人作为一个机械被动地接受外界刺激并做出反应的摄影机。[1]而实际上,人不仅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而且也是宇宙的主动创造者,在科技创新领域就表现为主客体的相互作用。
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和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新质。“系统论就是对‘整体’和‘整体性’的科学探索。”[2]系统论视角下的“整体”是指若干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一个特定功能的整体,这个整体至少包括要素、结构、功能、整体以及环境这几个核心概念,也包括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结构、结构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在这其中,结构平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素只有通过搭建的结构平台才能发挥作用,正是依托这种结构平台系统各要素才能实现其功能,才能与环境中的其他系统相砌合。整体性、关联性、结构性、动态性、目的性、时序性是系统的基本特征。
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本身就是一个系统,从系统论的视角,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应包括“高校知识创新系统”、“高校技术创新系统”、“高校人才培养创新系统”和“高校科技管理制度创新系统”四部分构成。创新是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各子系统变化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最终目的。
1系统论视角下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各子系统诠译
1.1高校知识创新系统。高校知识创新系统是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基础,其主要功能是知识的生产、扩散与传播,其作用是把高校对自然和社会进行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中所获得的新现象、新规律、新原理扩散与传递到需要它的技术创新系统中去,从而启发并产生新产品、新工艺、新产业领域。高校的知识创新系统由参与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专家、教授及其相关的学术研究机构所组成,其执行主体是高校的重点学科、基础研究重点实验室和重点研究基地等。其主要任务是开展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各类科学研究以及基础性自由探索研究,是以国家发展目标为发展方向的科技创新子系统。
1.2高校技术创新系统。高校技术创新系统在我国高校科技创新体系中是一个最需要提高的子系统。高校技术创新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创造、革新、学习和传播新技术,其作用是充分依靠和利用高校的知识创新优势,开展高新技术的开发研究,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实现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学校的技术创新系统由参与技术与产品开发研究的专家、教授和科技开发机构、科技产业及咨询服务机构所组成。其执行主体是高校的技术开发类研究所、应用研究类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开发与成果推广中心、中试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及各类产学研联合体等。其主要任务是使各类攻关计划、新产品开发计划、产业开发项目、成果推广计划尽快得到推广和应用。
1.3高校人才培养创新系统。高校人才培养创新系统是高校的一项主要功能,也是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人才培养创新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培育创新人才。重视人才、培养人才、合理使用人才,是实现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关键。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可以确保持续性的创新活动得以世代延续,它也是支撑科技创新活动的一个重要基点,保障创新系统动态均衡发展的必要条件。
1.4高校科技管理制度创新系统。高校科技管理制度创新系统是确保高校技术创新体系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高校科技管理制度创新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把高校科技创新进行制度安排,是高校科技创新工作不因校领导的改变而改变,也不因校领导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同时,高校科技管理制度创新系统又是高校进行科技体制改革,制定新的科技政策,使知识创新及技术创新系统得以高速运转的重要保证。其作用是合理、优化配置高校各类创新资源,在推动社会经济高速持续发展的同时使高校得到发展和壮大。高校科技管理制度创新系统的执行主体是高校科研管理机构。其职能是通过高校科技管理制度改革,在人才培养、制度建设、风险机制、激励机制等方面实现机制和制度创新,成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纽带和指挥系统。高校科技管理制度创新系统的建设责任重大,它关系到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成败,是党和国家各类方针、政策在高校中的具体体现,是高校知识创新系统和技术创新系统得以顺利运行的保障,是高校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科技创新资源,支持社会经济建设发展的动力源泉。
以上四个创新系统在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框架下,四个系统紧密联系,相互交叉、相互支持、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高校科技创新体系。
2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要素构成
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是以各要素的创新活动为基础,高校科技创新活动贯穿于高校科技创新的全过程,集中体现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品设计等阶段。高校的科技创新活动的关键并不在于某个科研人员的个人能力,而是取决于高校科技创新体系中各子系统要素、结构、功能、整体以及环境等因素的综合竞争力和相互的砌合。
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各要素充分发挥作用是提升高校科研创新能力的关键,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各要素至少包括学科、基地、团队和制度。各要素都担负着知识创新、知识传播和知识转化的功能,直接影响着高校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水平,同时,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互相作用又共同构成了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决定着高校的科技创新能
力。如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各要素(影响因素)作用模型图(图1)。
高校的科研管理制度和管理体制构成了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基础环境;高校科研创新发展战略规划了高校科研创新发展的方向,决定了高校的学科建设、科研基地建设等科研创新平台建设,也决定了
科研团队的发展方向和科研成果管理的知识产权战略。同时,学科建设、科研基地建设、科研团队建设和知识产权管理构成了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创新源和知识库。上述这些科技创新子系统和科技创新要素平台共同作用于高校科技创新过程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不断促进高校科技创新上水平、上台阶。学科、基地、团队等要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也间接的决定着高校的学术影响、科研实力、人才培养、经济效益和知识创新。可以看出,加强和丰富高校科技创新源和知识库建设,改善科研管理制度和环境,是促进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优化,实现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的有效途径。
2.1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制度环境。
高校科研组织和管理制度构成了高校科研活动的制度环境。学术氛围和高品位的大学文化是高校科技创新的外部环境。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环境要素往往制约着科研活动在人力、资源等方面的组织和配置。科研管理和科研制度也影响着高校科技创新过程的各个方面,更影响着高校科技创新网络结构平台的构建。
2.2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学科建设。
高校是集教学、科研、拔尖人才培养、团队建设和实验室建设于一体的综合性创新系统。纵观科学技术领域的重大发现及突破,社会各方面的每一进步以及任何一项新兴产业的诞生,都和学科的发展与创新密切相关。所以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学科建设是实现高校科技创新的关键。缺乏一流的学科,缺少学科的重组、综合、交叉、渗透、融合,既不利于对学科结构的调整,也不利于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一流的学科及学科群,更不利于高校的科技创新,尤其是影响高校的原始创新。
2.3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科研团队。
从高校科技创新网络系统的观点来看,科研团队包括科研人员的能力、科研团队的整体实力和结构、合作科技创新网络中虚拟的科技创新群体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的能力和资源又是相互影响和融合的,共同形成了高校科技创新活动的主体。科研团队的知识能力结构、科研分工和组织能力决定了高校科技创新的水平和效率。
2.4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科研基地。
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科研机构包括实验室、研究所、研究中心等。科研基地是高校科技创新的活动场所,为科技创新提供着物质支持。同时高校科研基地也是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网络系统的节点,为知识和信息的交流,知识和科技的创新提供了平台。
2.5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知识库和创新源。
高校科研团队和科研基地建设构成了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创新源。高校科技创新过程包括知识和信息、科技创新的成果的集聚以及科研团队的建立,它们共同构成了高校的知识库。
2.6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产学研合作机制。
根据学科的科技创新战略建立起来的知识产权战略系统将有效地形成高校科技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和知识技术的产业化。而科研基地、创新源和知识库为产学研合作机制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科研管理制度和环境要素为高校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的形成提供了制度的保障。通过产学研合作创新机制的建设,可以促进高校科技创新网络系统的形成,推动科技创新各系统的一体化和高校科技创新的产业化,从而建立高校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3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结构平台构建
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是一个包含着许多科技创新要素和子系统的大系统,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目标是将高校科技创新各子系统有机的组合起来,建成一个知识和技术创新的动态均衡平台,吸引和整合各方资源,实现高校创新体系中的资源汇聚,形成创新知识、技术和产品的发源地。
高校知识技术创新结构平台是高校科研创新体系进行创新的重要基础,高校知识技术创新结构平台分为紧密和松散两个层次,在紧密层次中,其核心部分包括各种研究中心与科研团队、研究院所、政府科技规划部门与基金项目和企业。高校知识技术创新结构平台紧密层次的科研主体的相互作用和交流形成了高校创新的资源聚集效应,高校知识技术创新结构平台因而成为企业孵化、研发机构的知识技术创新强势集群。高校知识技术创新结构平台的聚集效应将会进一步吸引层次的中介服务、风险投资和政府各相关部门,最终形成了以知识挖掘、科技攻关、技术转化、咨询服务为一体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
3.1产学研一体化的高校科研组织系统。
产学研一体化的高校科研组织系统的目标主要是通过产业和学界的合作,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进行知识挖掘、技术开发、技术咨询和技术转移。产学研合作有五个基本要素,即科技成果、资金投入、利益分配、商业规范、市场效益。科技成果决定合作能否成功,资金投入决定合作能否成立,利益分配决定运行发展,商业规范确定合作规则,市场效益是合作的最终目标。
产学研一体化的高校科研组织系统的运行需要社会知识科技创新环境的支撑。社会对高校知识科技创新的需求度,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教育、法律、制度等环境因素都直接或间接的对高校的产学研一体化科研组织系统产生影响。如影响高校产学研一体化科研组织系统模型图(图3)。
在高校产学研一体化科研组织系统中,对知识的挖掘和对知识的创造是高校科技创新的核心,他决定着高校技术创造和生产创新;对技术的创造是高校科技创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方法途径;对生产工艺的创新是高校科技创新的最要目标,是高校引领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社会,体现高校功能的有效途径。而高校对知识、技术、生产的创造又受社会对知识技术生产需求度和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教育、法律、制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高校产学研一体化的科研组织系统的合作范围可以涵盖知识技术生产创新的全过程,并形成高校知识技术生产创新的复合模式。高校知识技术生产创新复合模式由知识、信息、技术、生产、销售组成,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需要独立的创新。也即创新过程可以出现多层次持续反馈,使得创新过程得以在各个层次不断继续。我们用高校知识技术生产创新过程特征模型图(图4)来简单描述现代高校复杂的知识技术生产创新过程。
从模型图中我们可以看出,高校产学研一体化知识技术生产创新过程存在三个阶段,一是基础研究阶段;二是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阶段,即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阶段;三是从应用和开发研究到技术推广的产业化阶段。现代高校产学研一体化知识技术生产创新过程是产生于组织内外的基础知识、创新技术的融合过程,能否及时得到并且充分有效地利用知识技术,如何使组织内部成为知识的发源地和外部知识技术的集聚地,并将内外知识技术最大限度地融合在一起综合开发利用,已经成为推进高校科技创新速度的关键因素。复杂的高校知识技术生产创新过程中各环节单独创新的产生,势必使得高校知识技术生产创新的速度加快。
根据现有国际产学研合作理论和实践,产学研合作平台和组织体系可以包括以下各种形式:
“综合性的科技园”:其特点是以高校为中心、与科研机构、企业合作办高技术密集区,以开发新技术、新产业、新产品为中心,同时培养新技术人才,已成为发达国家推动新技术革命的核心力量。
“官产学”三位一体:是以政府科研机构为主导,以企业科研力量为主体,吸收高校参加的三结合体制,把基础、应用、开发紧密结合,形成从研究到开发生产一条龙,使三方面各扬所长,分而不离。企业在高校投资办研究机构,如德国汉诺威工科大学研究所等,高校接受企业委托的科研任务,与企业签订研究合同。建立学术交流中心,高校与企业共同举办学术研讨会,研究确定科研任务和计划,向企业和经济界推广科研成果,转让技术等;也可以通过高校与企业交流科研人员、建立博士后流动站;或者高校教师到企业担任顾问,给企业研究人员授课等,企业研究人员也可到高校兼课,使学生获得生产实践知识。
3.2高校大型研究中心,研究所和实验室建设。
现代化的高校研究所和实验室是高校知识技术创新的物质平台,它具备跨学科整合资源、进行大型项目和重大基础项目研究的能力。重点实验室、研究所和研究中心建设应打破院系的壁垒,以项目和重大课题为导向,制定研究计划,组建科研团队。现代研究院所制度应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的科研院所制度,建立与我国国情和现代科技创新进程相适应的研究院所制度。
3.3高校知识技术转移过程的组织管理。
知识技术创新平台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实现知识技术创新成果的转移和转化。知识技术转化是知识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知识技术转化过程中伴随着知识技术创新的专利化与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创新孵化机制、技术转化中介服务等关键要素。如高校知识技术创新转化过程模型图(图5)所示,一个完整的知识技术转化是与知识技术创新的提出、研发、评估等过程紧密关联的。
为了实现高校科技创新的顺利转化,在科研组织方面首先
要从专利战略实施、成果评估等方面切入,对科技创新成果进行
关键词: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C961;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9-0004-02
近年来,高校成为国家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个社会都在呼唤科技创新人才的产生和涌现。高校依托各种资源,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营造科技创新人才成长的和谐自由的环境,期望培养出一批批创新人才,使之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这些努力虽然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但与社会进步的要求相比仍然存在差距,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任重道远。本文分析我国创新人才的特点、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社会意义和成长环境,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高校培养创新人才工作的设想。
一、科技创新人才的内涵
科技创新人才,指具有科技创新精神的创造型人才,也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掌握创新方法和形成创新能力的人才。创新是创新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而创新素质是一种综合素质,科技创新人才应该是知识结构广博、好奇心强烈、想象力丰富、人格高尚的人才。
创新能力的形成必须以广博的知识为基础。科技创新人才应在掌握扎实基础知识的同时,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能够广泛涉足其他领域,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奉献新的知识、技术、工具、工艺、产品。从整个社会的发展看,所有知识的获得、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工艺的更新和整个社会的进步,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因此,没有广博的知识积累,创新就是一句空话。
丰富的想象力是创新思维的核心内容和动力,是创新行为的起点。只有具备丰富的想象力,才会有创新思维,创新行为才能进行。在一个以社会和经济改革为主要动力的迅速变革的世界里,更重视想象力。
好奇心是产生和发展创新能力的前提之一。只有具备好奇心,才能推动个体去不断寻求、发现、创新,达到对未知的理解和现实问题的解决。科技创新人才应拒绝思维定式的束缚,勤于不断探求未知,敢于怀疑既有现状的不足,不断提出新的见解,追求新的突破。
科技创新人才必须严于律己,形成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素质。创新活动不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一项创新往往是经过长期努力的结果,甚至是无数创新人才长期共同努力的结果。创新人才必须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经历失败的打击,百折不挠,愈挫愈进。只有具备这些品质,才能在艰难的环境中或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乐观、坚韧的态度,保持创新的热情。
创新人才必须具有高尚的人格,具有与人合作的精神。竞争与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社会趋势,人们相互依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任何个人的进步与成功很难离开合作。很多创新活动都不是某个人能够独立完成的,往往需要多个人的合作与努力。缺乏自主创造力和利他倾向的人很难和别人合作,离开了合作,就难以弥补自身的缺陷,增强自身的力量。因此,创新人才必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真诚的工作态度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养成宽厚和善良的性格,树立利他意识和无私奉献的崇高品格,增添自身的人格魅力。只有具备这些品质,才能在合作中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二、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发展的需要
人类已经步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科学和技术的创新能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是影响一个国家国际地位的重要因素,创新能力的竞争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发展的需要。高校是我国培养科技创新人才、进行知识传播的主体,也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及知识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唯有适应社会进步的要求,培养一大批科技创新人才,并实际地参与科技创新,才能获得社会的承认和接受,赢得自己的生存与发展空间。美国高等教育学家布鲁贝克(John.S.Brubacher)指出,高校走出象牙塔已经是一种历史趋势,必须平衡纯粹的学术研究和应用研究,既要追求知识,又要服务社会。其实,无论是追求知识抑或服务社会,本质上都是创新。高校的创新,理应同时并重两种指向的创新。我国高校历来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采取种种措施,利用各种渠道为学生进行创新活动提供机会。这些措施虽然有所成效,但发展不平衡,主要在于一些高校人才培养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不强,课程内容滞后,教师缺少独到见解,弱化了创新能力的生成机制,创新活动效果不佳,缺乏创新成果。高校竞争,最终是培养创新人才的竞争,是参与奉献创新成果的竞争。高校把握机会,培养优秀的科技创新人才,奉献高水平的科技创新成果,才能赢得竞争,获得发展的机遇和空间。否则,难以适应社会进步的要求,并失去竞争的优势和社会的支持。
从国际环境看,我国要适应世界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迫切需要培养造就科技创新人才。目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的水平上,表现在技术进步和创新速度、质量和水平方面。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国科技创新的能力。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是科技创新人才实力的竞争。要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必须重视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努力营造适合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主动适应国际竞争的要求。
三、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人才成长、生活和工作的环境
科技创新人才的成长与生活和工作环境密切相关,其所需要的环境是指从事科技创新活动时所需要的条件,社会环境直接影响其创新活动的进展。
社会文化环境是科技创新人才成长的土壤,是科技创新人才形成创新意识与发展创造力的重要背景。不同文化环境及由此产生的不同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对科技创新人才的创新观念和创造力具有深刻影响。应当鼓励和包容创新,以及具有创新的价值观念。没有这样的价值观念,科技创新、工作创新、机制创新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我国传统文化具有多重性质,既有“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思想渊源,亦有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创新的思想观念。因此,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和适应科技创新人才的文化环境,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创新活动必须拥有一定的政策环境保障。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激励了创新人才的工作热情,保证了创新活动的实施。但是,有时实施力度不足,机制不健全。因此,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需要建立和完善一系列相关政策。比如,分配制度是创新人才创新活动的重要保障,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政策环境应当是在保证创新人才基本收入的同时,对从事前沿性基础科学研究的人才,政府给予特殊政策。同时,重视提高创新人才的经济收入,使其具有舒适的生活环境,保证创新人才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
我国创新人才流动有时还存在障碍和壁垒,部门之间人才流动不畅通。因此,必须重视人才流动制度的建设,将之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为此,必须为人才流动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给人才流动以法律保障,使人才流动规范化和法制化,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一些地区创新人才的激励机制仍不完善,在人才晋职、评优、评奖等方面仍然存在重学历、重辈分的现象,忽视了人才的实际能力和贡献大小。在人才使用上,公平、公正的竞争激励机制未完全形成,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对创新人才的精神激励。因此,要完善对创新人才的精神激励政策。认识到精神激励是重要的激励方法之一,能给创新人才以精神支持,使其在进行创新活动时,免除后顾之忧,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创新活动中去。要完善驱动创新人才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倾斜政策,提供个人价值得到充分承认和尊重、个人才能得到应有的发挥和赞赏、个人贡献不会被忽略的氛围。要制定对创新人才的保护政策,逐步完善相应的法律体系。通过政策倾斜,真正使创新人才在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受到全社会的尊重。
创新活动必须有一定的投入环境支撑,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创新人才成长的投入环境建设,以巨大的科技投入保证创新人才创新活动的进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研经费投入不足,科研基础条件以及科技资源共享机制相对薄弱,存在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的问题。应当加大经费投入力度,着力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政策环境。
四、高校在组织建设管理中,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从某种程度上说,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贯穿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每个环节,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高校在组织建设管理中,尤其要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国际竞争,实质上是科技和科技创新人才的竞争,在社会的各种资源中人才是最宝贵、最重要的资源。高素质的科技创新人才作为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作用尤为突出。高校作为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高等教育的教育观、人才观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创新能力是创新人才的首要标准和核心能力,要成为新世纪的创新人才,就必须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转变观念,树立创新意识,大力提高创造能力。高校培养的创新人才必须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掌握科学工作的一般方法,能够正确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具备较好的国际交流能力、合作精神以及一定的组织能力;具备良好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创新精神与创业精神,了解科技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参与跨学科的研发创新工作。高等教育要建立起培养创新人才的机制,自上而下转变传统观念,建立起新的人才观,把具备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充分理解创新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高校创新环境因素众多,优越的实验条件、与同行之间的交流机会、拥有研究自、承担和参与富有挑战性的研究项目等,都是学生进行创新活动、养成创新精神和掌握创新方法的必不可少的因素。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创造开放、流动、竞争、合作的创新人才培养氛围,同样是知识经济时代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条件。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应多方面听取学生意见与建议,保持信息公开和资源共享,使科技创新人才成长拥有良好的硬性环境和软性环境。
培养科技创新人才,高校还应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经费支持,使大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创新活动中去。应当为大学生提供专项经费用于大学生的科技创新项目,为大学生设立创新基金,鼓励大学生参加科研活动。同时,应当面向世界办学,在教师招聘、人才引进方面与国际接轨,努力与世界一流高校保持同等水平,为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优良的教师队伍。应以更加开放的姿态,积极引进具有国际水平的优秀学术大师,以多样化的形式扩大国际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一些高校的教学评价过多注重量的考核,忽视质的把握;注重表面,忽视内在;注重知识传授的环节,忽视特殊能力的培养和考查,尤其是对教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考查尚没有一个科学可行的机制和办法。教学方法过死,对大学生的评价主要以课程考试分数确定优劣。这些现象束缚了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因此,必须改进教学评价制度,既要重视量的考核,也应重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
五、结束语
总之,高校应当深刻认识到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物质及精神上的支持,以培养出国家发展所需要的科技创新人才,为社会进步做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陈晓季.关于培养高科技创新人才的几点思考[J].湖南社会科学,2001(06).
[3]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4]高士琦.将培养高素质科技人才放在重要战略地位[J].党建研究,20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