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中西方的文化优选九篇

时间:2023-11-13 10:03:0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中西方的文化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中西方的文化

第1篇

本文对中西方的数字文化进行了比较,分析了中西方禁忌差异产生的原因。认为这是受宗教影响、历史与神话影响、民族文化心理影响而产生的差异。了解这些文化差异,有利于跨文化交流。

【关键词】

数字文化;数字禁忌;中西方比较

数字,作为一种语言符号,来源于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观察以及对物质世界的总结,人类文明来源于文字,而文字来源于数字。千百年来,人们利用数字来计数和运算,但是,在特定的民族文化中,数字的含义被深深的烙上文化的印记。数字,就像一个媒介,一面镜子,反映出浓厚的民族特色、地方色彩和特殊的文化内涵。因此,本文通过对中西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数字进行对比,探讨其中蕴含的不同的文化内涵及其不同的民族文化根源。从而更好的了解中西方文化,有助于增进跨文化交流和加深相互理解。

一、中西方的数字文化比较

1、数字崇拜文化

(1)共同崇拜的吉祥数字。在中国及西方大部分国家中,“3”和“8”是两个受欢迎的数字,但其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中国古代许多重要的思想哲理都与“三”有关,如“三辰(日、月、星)”“三才(天、地、人);“三纲”(君臣、父子、夫妇);“三教”(儒、道、释)等。文学中有很多成语也与3有关,如人们说“三生有幸”来比喻自己非常幸运,刘备“三顾茅庐”才请得诸葛亮出山。由此可见,“三”对中国人来说是吉祥的数字。

而在西方,基督教“三位一体”(the trinity)的宗教传统赋予“3”神秘的文化内涵。人们习惯于把事物的存在或其发展过程一分为三,来追求吉利的效果。在古希腊神话中,宇宙被三位神灵统治着;世界由大地、天空和海洋三者构成;大人体包含有肉体、心灵和精神三个方面;这一切似乎都在说明数字3是上帝有意安排的吉祥数字,它是大自然规律的集中表现。常常会听到西方人说The third time’s the charm(第三次准灵);Number three is always fortunate(第三号一定运气好)这样的吉利话。

中国人对“8”的喜爱是有目共睹的,由于“8”的发音和“发”的发音很像,寓意着发大财,交好运。于是电话号码,驾照,车牌号,甚至门牌号码,只要和8扯上关系,立马身价大增。而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时间也特别设定在2008年8月8日晚8点整,体现出“8”在中国人心中的重要地位。西方的“8“寓意吉祥也有宗教渊源。早在古希腊,人们就认为8意味着丰硕、成就和长寿。《圣经》中讲上帝惩罚人类的大洪水,只有8个人靠诺亚方舟逃生,8意味着幸运;“福音书”上说耶稣的兄弟雅各生了8个孩子,8意味着多子多孙;两个戒指上下靠在一块构成8,意味着婚姻美满。

(2)中国文化中的吉利数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对“六”、“九”这两个数字有着特殊的感情。“6”在中国是个吉祥的数字,对6的崇拜自远古便开始了。如先秦时期六部儒家经典称为六经,汉代官职有六曹,朝廷军队统称六军,我们在古语中也能找到很多与六有关的词,如六腑(six organs),六根(six senses)。人们驯养六畜(six family animals),培育六谷(six crops),学习六艺(the six arts),品尝六味(the six flavors)。而六六大顺(the happiness of smoothness and success)更是被用来恭祝朋友。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9”也被视为是个吉祥数字,中国人对9的崇拜早从春秋战国时代便开始了。《素问》中说:“天地之数,始于一,终于九。于是九被赋予权力、强大、神圣的含义。我们常常拿“九州(china with nine states)来比喻疆土的辽阔,中国古代的官有九品(nine ranks),中国人讲话注重一言九鼎

(3)西方的吉利数字。西方人认为7是个神圣而又充满神秘色彩的数字。他们认为上帝七天创造了世间万物,圣玛丽亚有七喜、七悲,一星期有七天等等。西方宗教和文化中则有七大美德、七宗罪、七重天;人有七感,世界有七大奇观。在生活中还有“lucky seven”的说法,即幸运之七。由此可见,西方人对于7是十分喜爱的。

2、数字禁忌文化

中国的禁忌数字及习俗与西方文化完全不同,数字“3”又和“4”在中国被视为不吉祥的数字。

很多与“3’相关的词语或成语都有不好的含义。例如:三只手(pocket-picker),三八(stupid and stubborn woman),三不管(come within nobody's jurisdiction/care),三姑六婆(women whose professions are either illegitimate or disreputable),不三不四(abnormal behavior),三朋四友(friends that behave badly),一问三不知(to know neither the beginning,the middle,nor the end of a matter when asked),三脚猫功夫(unskillful arts or techniques),三只眼看人(to look down upon somebody)。

“4”由于与“死”谐音,所以人们常常对它唯恐避之不及。特别是海外华侨,特别忌讳用4作标志,即使到非说不可时,也多用两双或两个二来代替。而电话、车牌号码要是含有4也都不受人们待见,特别是14(谐音“要死”),514(谐音“我要死”),174(“要气死”),都是让人退避三舍的数,唯恐沾了晦气。而词语成语中也能找出很多这样的例子,如四不像(neither fish nor fowl),;四六风(the diseases a newly born baby may suffer),四失(the four mistakes in study),四分五裂(disunited),危机四伏(be beset with troubles and crises),四面楚歌(be utterly surrounded by enemies)等。

“13”被西方人认为是最不吉利的数字,从英美民间流传的谚语中我们便可窥视一二。如:“Thirteen is an unlucky number)(13是个不吉利的数)。在西方文化中,耶稣被处死的那天是星期五,那天刚好是13号,夏娃和亚当偷吃禁果也是在13号和星期五的日子。上绞刑架有13层阶梯,就连支付执行人的酬劳都是十三个硬币。所以“13”成了凶煞倒霉的象征。西方人总是想方设法在生活和工作中避开13或与13有关的数。在西方的电影院,你甚至找不到编号为13的座椅。每月的第13日都不宜进行庆典等喜庆活动。

二、中西方禁忌差异溯源

数字本无好坏、褒贬、吉凶之分。但由于历史原因、环境因素、等因素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各国人民,因而各国的数字文化禁忌也有所不同。

1、宗教影响

道教和佛教对中国数字文化的影响十分深远。老子认为,凡事都是互相对立的。如好和劣,对和错,中国的人们认为好事成双,因此对双数有着特殊的喜爱。另外,如三生有幸,三生(前世今生来世)则来源于佛教。西方的数字文化则受古希腊、基督教文化的影响,人们对数字“3”“13”的禁忌与宗教有着密切的关系。

2、历史与神话影响

古代神话传说对数字文化也有很大影响。在中国神话中,传说哪咤有三头六臂,拥有非凡的神力,能一分为三。因此,数字“三”便有了“强大的”、“神奇的”文化内涵。而农历七月七日禁止嫁娶则源自牛郎织女的传说。西方文化深受古希腊、罗马神话影响,如夏娃让亚当吃禁果是在星期五;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是星期五。因此星期五就成了西方国家所禁忌的数字。

3、民族文化心理影响

中国古代哲学宣扬“天人合一”,和谐在中国文化中占据重要位置,因此,中国人们崇信好事成双,对双数有着特殊的喜爱。而西方人恰恰与中国人相反,由于西方人受《圣经》的影响,认为不对称才美,所以西方人崇尚奇数,认为单数是吉利数字。

三、结语

数字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数字,数字与民族文化息息相关,在特定的民族文化中,数字的含义被深深的烙上文化的印记,反映出浓厚的民族特色、地方色彩和特殊的文化内涵。探讨中西方数字禁忌的差异,了解差异的文化根源,有助于我们在对外交流中相互尊重,减少误会与磨擦,从而达到交际与沟通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安德,杨元刚著.英汉词语文化对比[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2]陈文伯,戴晨编.简明英语谚语词典[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

第2篇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中西方文化;差异

1前言

全球化促进了“跨文化交际”的发展,“跨文化交际”一词最早在美国著名人类学家霍尔的《无声的语言》中出现,指文化背景各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活动。不同的民族因独特的社会历史环境和地域环境形成了风格迥异的民族文化,这些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体现在思维方式、交流方式、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给“跨文化交际”带来的天然的屏障与阻碍。文化价值观和行为文化特征是国际间“跨文化交际”的主要内容,结合当前“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误解和冲突,接下来笔者将从思想观念和日常生活两个方面出发多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做一详细分析,并探寻有效解决文化交际冲突的方法途径。

2中西方思想观念上的差异

2.1思维方式的差异

中西方在对待事物的理解和看法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内在的表现在中西方思想观念的差异。我们中国的思维方式在注重直接感受的基础上实现从一般到具体的认识过程,而西方的思维方式恰恰相反,西方的认识过程是从具体到一般的过程。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还体现在认识的模式上,中国素来重视“天人合一”,即人的发展与自然和谐统一,整体性思维中国认识世界的基础;西方在自然科学的指导下,建立了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的关系,保护个人的利益和自由、独立发展等西方观念体现出了西方的个体性思维。

2.2价值观念的差异

有学者提出“跨文化交际”的核心是价值观念,要想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真正发展,必须正确认识中西方价值观念上的差异。在家庭观念上,中国传统的家庭有浓厚的家族观念和血脉观念,家庭内部长幼有序、辈分有别。但是在西方的家庭中,儿女18岁后就离开父母,对父母也不承担赡养的职责。在对待个人隐私上也存在很大差异,中国人注重团结和坦诚,隐私观念比较薄弱,而西方人比较注重个人隐私的问题,贸然问一名西方女子的年龄,会引起西方女子的极大反感。

2.3法律观念的差异

法律是在文化土壤中盛开的鲜花,不同的文化催生了不同的法律精神,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还体现在法律观念的差异上。中国注重“以和为贵”和“家和万事兴”,打官司在中国人的意识里是有伤和气和不光彩的事情,制定法律的理论基础也是中国传统的纲常伦理,由于缺乏明确的公共意识,法律的执行也要依靠道德的规范。西方的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比较浓厚,法制精神已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在西方法制化国家里有一个著名的例子,一所大型商场因建筑不恰当形成旋风致使老人摔倒,商场被告上法庭,老人获取了高额赔偿金。

3中西方日常生活中的差异

3.1风俗习惯的差异

在跨文化交际中要十分重视中西方文化在风俗习惯上的差异,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尴尬和误会。“狗”在中国的语言环境下多用于贬义,影射坏人、笨蛋或背叛的人,如“狗东西”、“狗屁不通”和“走狗”。但是西方的语言环境下,从“a luck dog”中即可看出与中国的“狗”意象就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再如中西方在数字使用习俗的也存在很大差异,中国人喜欢偶数,例如“好事成双”“十全十美”等都寄予了中国人的美好愿望,而在西方国家了人们偏爱奇数,认为单数是吉利的数字。

3.2交往习惯的差异

跨文化交际加深了国际之间的交往和交流,强调了把握中西方交往习惯的差异的重要性。首先在称呼上,中国重视“长幼有别”,所以不能直呼长辈的姓名,而在西方亲属之间直呼姓名是亲切和礼貌的表示。其次在见面问候时,中国人为了表达自己的关心之意,常常说“你去哪里?”或“你吃饭了吗?”,而面对西方人“你去哪里?”明显冒犯了他人的隐私,“你吃饭了吗?”西方人会误解为你要请他吃饭。最后再告别用语上,中国人注重表达自己的关心和感激,例如在告别时说“多谢您的指点,学生我受益匪浅!”,而西方在告别时多说“Happy talking to you !”来表达自己对他人的欣赏之意和交往过程的评价。

3.3教育方式的差异

教育方式直接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教育方式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中国对孩子进行教育的目的着眼于未来找到一份高薪、稳定的工作,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在这一教学目标的指导下,片面注重学生的成绩高低,忽视了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此外,中国孩子缺少必要的社会教育,造成社会使用能力比较低。目前,中国教育不断进行素质教育的改革,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西方的教育重视孩子多元化的发展,希望通过教育培养出具有自由民主精神和探索精神的人才,在教育目标和教育方式上与中国的教育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3.3饮食文化的差异

“民以食为天”,中西方在饮食文化上的差异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中国具有悠久的饮食文化,对食物强调“色、香、味、意、形”俱全。中国人习惯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吃“团圆饭”,中国人的饮食工具“筷子”成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形象代表。西方人在饮食上追求简单和营养,十分重视进餐礼仪。西方人出于卫生的考虑,在进餐是实行分餐制,以“刀、叉、匙”为饮食工具。

4在中西方文化差异下实现跨文化交际的途径

4.1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加深中西方之间的沟通了解

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加深中西方之间沟通和了解,是在差异下实现共同发展的根本途径。文化没有贵贱之分,跨文化交际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实现世界人民之间的平等交流和共同发展,在文化交流中,我们中西方要相互尊重对方的文化,尊重对方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对话,最终实现世界文化的多元化。

4.2在坚持入乡随俗的原则上提升和完善自我

“入乡随俗”是跨文化交际过程避免出现误会和尴尬的有效方法,实现“入乡随俗”的前提是了解西方的文化和风俗习惯,即通过交流和学习不断完善和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有效的语言交流要考虑特定的语境和交流环境,如见到中国朋友仍旧以“你吃饭了吗?”的形式打招呼,见到西方人则说:“How are you !”此外,跨文化交际者要汲取世界文化营养,不断提升自身的社交知识和社交技能,扫除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阻隔和文化障碍。

5结语

综上所述,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交往习惯、饮食文化等方面,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加强沟通交流和完善自身文化素养是扫除文化差异障碍的有效途径。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中西方的文化不断交流和碰撞,跨文化交流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和共融,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最终也将在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逐渐消失。

参考文献:

[1]董芳.跨文化交际背景下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比较研究[J].理论观察,2012(4)

[2]邵彤.中西方社会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表现[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3]黄耘.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J].南方论坛,2010(3)

[4]陈星伊.论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4)

第3篇

【关键词】中西方 面子文化 差异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6)02-0003-02

面子观是礼貌原则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人们十分重视面子的问题。由于中西方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且历史文化和思维习惯也不同,所以中西方的面子文化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作为中国人,从西方的面子观中取长补短,是十分必要的,此外加强对西方面子观的了解,认识到中西方面子文化的差异,可以帮助人们在中西方的文化交流中更加顺利。

一 中西方的面子观

1.西方的面子观

国外学者对于礼貌做了诸多的研究,提出许多理论模式及研究方法。高夫曼对面子做出的解释为:一个人积极、正面的社会价值。他认为人们追求面子,是为了获取更正面的社会价值,是为了展示自身的优越。布朗和列文森在1978年提出面子理论,并且在1987年对这一理论做出修改和进一步的阐述,认为面子有消极和积极之分,并对礼貌现象与面子问题做出系统的论述。具体表现为,当掌握话语权的一方认为自己的行为对对方产生威胁时,那么他就会考虑这个行为的实施程度以及对对方的实际威胁效果;人在说话时会考虑双方的亲密程度、社会地位以及考虑自己的行为给对方带来的强求感。说话人最终决定采取的礼貌方式、交际策略都是由此产生。

2.中国的面子观

中国人类学家胡先缙用语义分析的方法对面子做出研究,她认为面子代表的是人们的声誉,是通过人的成功和不断进步获得的良好评价,也是人们用努力和聪明才智构建起来的声誉。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十分看重面子,甚至有人爱面子胜于生命,很多中国人认为面子是荣誉、声望,也是自尊和尊严,为了维持和保护面子,人们有时可以付出任何代价。面子就好比中国社会的道德戒律,面子表示着一个人的道德完整性。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对于面子有关的行为相当重视,譬如“赏脸”“丢脸”“给面子”“照顾面子”。此外,中国人在人际交流中习惯贬己扬人,而对于别人的不当之处,在批评时又习惯先扬后抑,先给予肯定再指出不足,充分顾全和维护他人的面子。这种面子很大程度上标识着一个人的社会地位、群体认可度。

3.中西方面子观的差异

综上,可以看出中西方首先在对面子的定义上存在差异,中方强调个人在群体中的形象和个人的社会地位体现,而西方则更加倾向于个人为中心的社会价值观,看重个人的行动自由和个人的愿望满足,不受约束。前者以社会为中心,后者以个人为中心,存在明显的不同。中国人的面子多赖于外界所给予的认同和肯定,没有布朗和列文森所讲述的消极面子这一点。比如中国人习惯在宴客时劝酒、劝吃,相互夹菜,虽然是热情好客之举,实际却又有妨碍他人自由之嫌,也就是布朗和列文森所讲述的消极面子。西方更加看重个人的自由发展,解放天性,重视个人隐私。

二 中西方面子观存在差异的原因

由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社会、历史、地理等因素的不同,中西方文化存在不同的价值观,中西方礼貌也就存在差异,中西方对于面子的不同看法也源于此。

1.中西方历史文化的差异

受中国古代长期存在的小农经济影响,中国人强调集体合作,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存性很高。在这样的历史背景影响下,对集体的重视显得尤为突出,由此产生的集体主义价值观也就顺理成章。突出集体能动性,强调人的社会属性,人的利益与社会利益是统一的,人应该受集体约束。与此同时,儒家礼教应运而生,强调人与集体、社会的和谐统一。儒家礼教倡导个人应最大限度地服从集体、社会。中国人的面子主要是建立在社会群体的意识上,是与社会群体对个人的认可程度、认同程度相挂钩的。

西方国家的历史主要是以民族迁徙为主,在不断的迁徙中开拓领域,融合各个民族之间的文化、历史。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显得独立、立体,逐渐看重人的自我价值。在这样的历史大环境下,强调和突出个人的能力体现,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价值主义。同时,西方社会产生与其环境相适应的基督教,基督教推崇自我实现,重视个人的思想,这些都对西方人有着深远的影响。西方以资本主义经济为主,更是加深了对个人主义和自我意识的重视。西方人的面子是建立在个人的行为自由,权利、隐私、愿望得到尊重和满足的基础上。

2.中西方人们性格和思维模式的差异

西方人经常对中国人的某些行为处事,表示不理解。中国人的性格与西方人相比较为内向、含蓄,不像西方人那样直接、张扬。中国人在利益受到威胁时,不会直接点明,而是会谦让,比如孔融让梨。中国人有时习惯牺牲自己的利益,而使别人的利益得到满足,习惯顾全大局,重视集体利益。然而,西方人不一样,他们习惯主动争取自己的利益,不希望自己的利益受到侵犯和威胁,努力捍卫自己的消极面子。

中国人的思维习惯是从整体到部分的考虑,讲求圆满,追求和谐和辩证,思维上会比较笼统、模糊,做事喜欢“留一线”,这一点从中国人平常的说话习惯上便可发现。而西方人的思维属于线性思维,习惯先有部分再到整体,擅长逻辑思考,条理分明地进行分析,可以很好地解决具体问题。在合作有冲突时,一般是更加看重实际利益,尽量传递给对方足够的信息,让别人尊重自己,保全自己的积极面子。

3.中西方人们价值观念的差异

中国文化的一大来源是儒家文化,其对中华文化的影响是十分久远的,一直延续到今天。儒家文化十分倡导群体之间的相互协作,即强调团体的作用,无论是谁都要尽自己所能去服从团体,为团体服务,最终形成团体之间的共识。中国人十分崇尚集体的力量,追求集体荣誉感也正是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甚至有的时候,宁可用个人利益来换取集体的利益。西方国家由于其地理环境以及受到基督教影响较为深刻的因素,人们所向往的是个人的自由、民主以及独立,其体现出的是西方文化的个人主义。这具体体现在西方人特别讲究个人的隐私和权利。从这个层面来讲,中西方面子文化的差异正是其不同价值观念所作用的结果,中国注重集体的面子,而西方注重的是个人的面子。

总而言之,中西方面子文化的差异只是其文化差异中的一个方面,受到各自历史发展的进程、人们的思维模式以及价值观念不同的影响。随着世界开放程度的加深,各国之间文化交流的深化,不同的文化之间也呈现出相互包容的现象。对于面子文化的中西方差异,只有深入到双方的文化内涵中才能挖掘出其本质,了解各自的言语策略,这样才能有效地避免因不理解而造成的交流障碍,最终促进中西方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包容。

三 面子观对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启示

每种文化的存在都是经历长久的历史演变聚积而成的,不能因为差异化的存在,就做一味的排斥或抵触。作为中国人,从西方的面子观中取长补短,并对自身的面子观做适当的扬弃是必要的。世界经济发展全球化、一体化、多样化,是大势所趋。中国要更好地发展自己,就要与西方积极地合作与交流,通过合作与交流发展彼此。而前提是尊重对方的文化、习俗和信仰。在中国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含蓄委婉的,但西方的面子观与中国不同,在中西方的文化交流中,应该充分考虑西方人的面子,尽量做到客随主便,或者主随客意,这样才能更好地合作交流。

四 结束语

面子观是一种文化现象,因文化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面子观,它反映了不同地域范围内不同的行为规范以及语言表达方式。中西方的面子文化呈现出很大的差异,双方之间的文化背景不同,在其对人们的思维模式以及价值观念的不断影响下,继而形成了不同的面子观。作为中国人,要在充分了解西方面子文化形成过程的基础上,给予对方充分的尊重,促进中西方文化的和谐交流。

参考文献

[1]刘亚茹.跨文化交际下中西方“面子”文化差异探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23)

[2]黄金德.试论中西方面子文化的差异[J].琼州学院学报,2009(6)

第4篇

关键词:男士配饰 礼仪文化 差别 中国 西方

中图分类号:G13/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5-0457-01

一、从中国的男士配饰看中国的礼仪文化

1.中国男士配饰

“古之君子必佩玉”, “君子如玉”。中国人之爱玉,佩玉,时年久矣。玉贵为统治者专有,以此来彰显佩戴者的高贵的身份,所以玉叶被当着尊贵的象征。同时“温润而泽”的玉被用来象征佩戴者的“仁”。喜欢玉的并非只是在中国古代,而在现在,许多人仍然喜欢把玩玉佩,认为玉是与人想通的一种有灵性的配饰,所以不仅老者和喜爱古物的玩家,连时尚男士都好之不已。

汉代时期,出现了双印这种配饰。人们在双双印上刻上文字咒语,据说把它挂在身上,可以祛除瘟疫。

宋朝时,在祭祀、寿诞等这样重大的礼仪活动中,群臣都要在幞头上簪花。

古人还喜欢在身上佩挂香袋,后来多称香囊。袋子里面放入香草香料,不时散发出阵阵幽香。

男性除了在宗教礼仪活动中大量的佩戴首饰,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佩戴首饰。由于首饰大多由贵金属和宝石玉石等材料制成。

2.从中国男士配饰中所投射出的礼仪

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礼仪文化几乎贯穿了整个中华文明史。礼仪即礼节和仪式,可分为政治与生活两大部类。佩饰都各有要求,将服饰与社会地位结合起来,是古代华夏礼仪制度的又一重要内容和标志。饰物的佩戴有着严格的等级要求。而在一些祭先师先圣、尊师乡饮酒礼等的场合,服饰可以相对随意,参加者通常除了佩戴表示身份的饰物,还会佩戴表示个人风格和品位的饰物。古代文人雅士喜配玉,《礼记・玉藻》:“古之君子必佩玉”,又说“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玉因其温润无暇的品相被古人视为有君子的品格,“言念君子,温其如玉”,人们用玉来象征伦理观念中的高尚品德。在很多的礼仪场合,玉饰成为必不可少的饰物,有的甚至全身各处都佩戴不同的玉石,配饰是不可或缺的物品,它不是简单的承担一种装饰功能,而是社会礼仪交际的一种符号。不同身份不同社会阶层的人所佩戴的饰物都有其各自的特性。

二、从西方的男士配饰看西方的礼仪文化

1.西方的男士配饰

西方的男士配饰更加追随潮流,其种类繁多,式样大多也很新颖。这些男士配饰大致有以下几种。

领带,在男性的众多衣物中被认为是最重要的饰品。每天早晨都有千百万男性在打领带。20世纪初,蝴蝶领结和带式领结一样常见。款领结是一种比较小,轻便,扣在领口的一种领带。

手表,男人的手表不会镶很多钻石,但是一定是经典的牌子,而且有许多的功能。男士手表最重要的是工艺和历史。

公文包,一款质地良好的公文包,不仅能体现你的气质与魅力,更能凸显你的品位与地位。

皮带,一个在意形象讲究品位的男人总会在皮带上花点心思,而不是随意对待。

袖口,就是扣在袖子纽扣地方的一种扣子,用袖口钮的衬衣很平时穿的衬衣在袖子处会有一点差别。

2.从西方男士配饰中所投射出的礼仪

从以上的男士配饰可以窥见西方国家的礼仪是什么样的。

佩戴领带时应该有这样的礼仪: 1:三原则: 高品质面料、图案含蓄、深蓝酱红保底2: 五不宜:日常工作不宜佩带纯黑色领带不宜佩带图案、色彩繁杂的领带、不宜佩带面料出现破损、皱折的领带、非公务领带夹不宜外露不宜选择简易式领带。

如何正确佩戴手表:1正式场合:需要一款端庄和优雅的腕表。 2 上班工作不锈钢或黄金制作的粗大腕表在会议桌上最能吸引人的视线。 3 社会聚会穿休闲装时需要佩戴大号腕表,无论是t恤还是粗花呢都能与之搭配。

使用公文包时应注意的礼仪:1用包不宜多。2用包不张扬。3用包不乱装。4用包不乱放。

使用皮带所注意的细节:要考虑皮带的装饰性,不要挂过多的物品。、皮带尾长度应介于第一和第二的裤扣之间,宽度应保持在3厘米。

使用袖口时的礼仪: 水晶玻璃袖扣因其 透明,最好搭配白色衬衫;开紧急会 议的时候:白色衬衫,最好搭配低调的包边白色 袖口。红色衬衫搭配金色袖扣;暗斜纹的粉色衬衫搭配同样有斜纹的金色包边的紫色袖口;横条衬衫搭配金色袖口;蓝色衬衫搭配金色袖口。

从这些搭配细节可以看出,西方的礼仪是以小见大,从细节之处给人以视觉的美,同时以细节之处让人舒服,同时也看出,西方的礼仪也是很注重人文关怀的,不仅使自己感到舒服,同时也要让所接触的人感到舒畅,这才是西方礼仪的宗旨。

三、从男士饰品看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

礼仪,是整个社会文明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规则,是一种语言,也是一种工具,是社会文明最直接最全面的表现方式。由于形成礼仪的重要根源――――的不同,使得世界上信仰不同宗教的人们遵守着各不相同的礼仪。中国的礼仪,始于夏商周,盛于唐宋,经过不断地发展变化,逐渐形成体系中国被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礼仪在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而在西方文化中,关于礼仪的记载也源远流长。《荷马史诗》中有关于讲礼仪的章节,例如讲礼貌、守信用的人才受人尊重。

中国传统礼文化强调谦虚谨慎,西方是在得体的基础上强调个体和个人价值。中国传统文化提倡尊卑次序,西方社会提倡自由平等。在中国,传统的君臣、父子等级观念在中国人的头脑中仍根深蒂固。比如父亲在儿子的眼中、教师在学生的眼中有着绝对的权威。在西方国家,除了英国等少数国家有着世袭贵族和森严的等级制度外,大多数西方国家都倡导平等观念。

四、小结

礼仪对个人,团体,国家都是至关重要的。中西方男士配饰的起源、发展、着重点都有所不同,从而投射出的中西方的礼仪文化也是有很大的差别。造成中西方礼仪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中西方文化环境的不同,使得各国的人民有着完全不同的道德标准体系和价值观。中西方的礼仪文化都是以一个基本点而传承下来,那就是:知礼仪、懂礼仪、在生活中以礼仪的准则来规范自己。所以作为社会中的一份子,每一个人都应该做一个讲礼仪的人。这样社会才能发展地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邓晓娟.中西方礼仪文化之比较.兰州大学.2012年3月1日

第5篇

【关键词】中西文化;差异;衣食住行

从一名高三学生的角度来看,文化差异是影响其英语学习成效的关键因素。所以,在面对这一问题的前提下,应引导高三学生更多的关注中西方文化中关于衣、食、住、行方面的文化差异,让学生不再禁锢于用自己民族的思维方式思考西方民族的交际行为,避免偏见的产生。同时,加强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理解,也可让高中生在英语学习时,不再出现中式英语问题,并可轻松的记忆英语课文,翻译英语。

一、衣

从中西方文化中的服饰文化角度来看,两者差异较大。即中国服饰讲究的是“天人合一”。服饰发展初期,它追求的是御寒、蔽体。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服饰的功能开始由最初的御寒、蔽体转换为民族文化标志的彰显。包括政治文化、习俗文化、经济文化等等。同时,中国服饰更强调的是“天人合一”,以服饰文化来体现人的“气质”、“神韵”等等。此外,在中国服饰设计过程中,注重遵从色彩和谐,款式呼应的原则,增强服装的社会功能。同时,中国服饰中的色彩也是有所讲究的,其中,青蓝、赤红、黄、白、黑主要是用来彰显人的尊贵气质[1]。西方服饰与中国的“天人合一”理念有所不同,讲求的是个性解放和人文主义思想。即西方服饰作为西方文化中的一种,它写实性较强,主要为了彰显人的个性,并注重通过服饰色彩、造型等的设计,突出人体胸、腰、臀等形体。中西方文化中的服饰文化差异性较大,所以,作为一名高中生,在国际交往中必须意识到这一问题。

二、食

饮食文化也是中西文化差异的一种体现。其中,中国饮食文化讲究是“全”。同时,从请客吃饭方式角度来看,中国注重的是饮食共享,并把聚餐作为了一种交际行为,旨在利用聚餐寻找人际交往中的归属感。而西方则不同,西方的餐桌多数是长方形形状的,这便可以看出,西方聚餐不注重寻找归属感和集体温暖。同时,西方的聚餐不会按照长幼顺序对座位进行安排,更强调的是“人人平等”聚餐氛围。此外,从菜名角度来看,中国饮食的菜名也讲究集体主义。例如,“烧全鱼”、“四喜丸子”、“桃园三结义”等等,均是饮食中“全”的一种彰显。而在座位安排时,注重选择一个圆形桌子,并按照长幼顺序,安排座位。这样一来,可以给人们带来一种凝聚力,而西方聚餐就显得十分冷清,如同每人一盘“自扫门前雪”一样。除此之外,从付账习惯来看,中国习惯于争前恐后的付账,而西方则是倡导AA制消费,各付其账,体现个体独立性。

三、住

中西方居住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中国建筑设计过程中,融入了集体理念,并注重把“儒、释、道”渗透到建筑中,采取花园式、庭院式的建筑结构设计方法,这种建筑设计方式,会让人们产生集体意识,共同努力营造和谐的居住氛围。同时,在中国建筑设计时,倾向于采取全封闭的设计形式。而西方,与中国不同,建筑的个性更加明显,倾向于把建筑设计成严密的几何形态,呈现“院包房”建筑设计形式[2];第二,中国建筑更多地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整个建筑较为沉稳、含蓄。如,紫禁城、四合院等建筑的设计,均采取了较为含蓄的设计方法。西方则不同,它的建筑会给人一种与自然相对立的感觉,个性过于明显。

四、行

中西方的出行文化也是有所不同的。在中国,人们外出旅行时通常会考虑“家庭”、“集体”对这一种出行方式是否感到舒适。同时,中国有句俗语:“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3]。所以,在外出时,人们更在意与他人之间的交往,想要通过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共同完成出行计划。即对于中国人而言,外出旅行中的团体构成比游玩更加重要。只有是和好友在一起,才能体会到旅行的乐趣。而西方则与中国完全不同,它倡导追求个体的生活享受,以出行经历为主,不太在意身边是什么人。认为,只有个体生活品质提高了,才能算是一次相对满意的出行经历,个体主义较为明显。

五、结论

综上可知,对于一名高中生而言,了解中西方文化中衣、食、住、行的差异,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绩,让学生不再受中西方文化差异的阻碍,产生文化冲突等交际问题,学会包容、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为此,应提高对中西方文化差异性问题的重视,引导学生仔细分析差异之处,而后,运用自身已掌握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内容,学习西方语言和文化,善于与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沟通、交流。

参考文献

[1]孙萍.中西方文化差异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02):85-86.

[2]李智.文学作品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分析[J].名作欣赏,2014,13(08):111-112+125.

第6篇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不同的国家有着具有自身特点的文化,这些文化通过语言表现出来,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也影响着语言之间的交流。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是非常大的,在大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要把握两者之间的差异才能有效地避免语言使用的错误,因而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导入西方文化是非常有必要的。

(1)中西方的思维方式和文化心理的差异思维方式是联系文化和语言的重要基础,思维方式是通过一定的方式体现出来并表现在某种语言形式中。从本质上来说,思维方式上的差异就是文化的差异。对于不同地区的人来说,他们有着不同的文化特征,也因而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文化心理。而中西方思维方式和文化心理上的差异是比较明显的。例如中国的思维方式比较偏向于女性的温柔,而西方的思维方式则比较偏向于男性的阳刚。在文化心理上,中国文化心理的主要特点就是人际关系的和谐,而西方文化则比较主张自我,更加重视独立的人格和个性。思维方式和文化心理的差异是造成语言差异的重要原因,在大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只有让学生理解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才能对英语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2)中西方的语言差异中西方的语言差异是比较突出的,尤其是体现在词义上的差异,一些具有文化差异的词需要从文化的角度才能理解其中的实际含义。例如和动物相关的词汇,中英的语言差异就非常大,“mouse”也就是老鼠,该词在汉语中多表示鼠目寸光等贬义的含义,而在英语中,老鼠的形象就有了很大的转变,米老鼠等卡通形象就是儿童心中机智和智慧的象征。再如一些颜色的词汇,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也有着不同的含义,“red”红色在汉语中往往代表着喜庆、热情和吉祥,而西方人则认为红色是不祥之兆,“redfordanger”就代表的是此类意思。“blue”蓝色在汉语中往往代表的是天空和海洋,有着辽阔和宽广的感觉,而英语中往往代表忧郁的情绪。中西方在词语上的差异是非常多的,在跨文化的交往中,由于文化背景上的区别,在理解上也会产生一定的差异,从而增加了沟通的障碍。因而在大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西方的文化背景,学习地道的英语知识。

(3)中西方文化中非语言因素的差异非语言因素就是指在语言交际中除说话外的表达形式,在这些表达形式中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首先从身势语的角度来说,伸舌头是中国人失言时常用的一种表达方式,但是在一些欧洲国家,这种方式表示的是对对方的一种蔑视和侮辱。在语言交际的过程中,中西方之间还存在着很多的差异性。要想真正的理解英语语言,对于非语言因素方面的学习也是非常关键的,这也是语言交际过程中需要尤为注意的。

2大学英语教学中导入西方文化的基本原则

(1)选择性原则在大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语言能力和实际的应用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西方文化的导入对提高这两种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因而教师需要基于实际情况的需要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作为教师需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学方式。而在文化导入的过程中,注意摒弃其中较为落后的文化信息,注重选择对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文化信息。教师所选择的文化内容要具有一定的正面性和积极性。

(2)差异性原则在跨文化的语言交际中,需要正确地看待不同文化之间所存在的差异性。为了保证实际的语言交流能够顺利的进行,需要选择一定的比较方式,将母语和目标语进行合理的比较,从而提高学生对跨文化交流的敏感程度。从上述内容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是比较明显的,并且体现在诸多方面。在大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来了解这些差异,从而在语言交际的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由于文化差异所带来的误解,帮助学生有效地改善语言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阶段导入原则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导入西方文化需要循序渐进的进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逐渐将西方文化的相关知识导入到课堂教学中。一般而言,可以将这个导入过程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是初级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对学生的文化意识的培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中西方文化在日常生活交往中的差异,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逐渐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而在下一个阶段,教师则是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在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以此来转变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思维。在不同的阶段导入不同的西方文化来满足大学英语教学的需要,对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效果是非常有帮助的,同时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

3大学英语教学中导入西方文化的方式

(1)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大学英语教学是多层次、多功能的综合性的教学活动,是教与学双向作用的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就我国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绝对的主导作用,并没有意识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学内容也主要是语法和词汇的学习,学生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是比较薄弱的。要想真正地将西方文化导入到英语教学中,教师就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意识,这样才能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障碍,同时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培养文化意识。传统教学观念的转变对西方文化的导入是非常重要的,教师需要尽可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来丰富教学手段,通过英语歌曲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听力能力。同时教师和学生在课堂尽可能使用英语,逐渐转变学生的传统思维方式。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才能真正地实现英语教学的目的。

(2)在教学内容中增加交际文化的导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西方文化的导入一直是被忽略的部分,很多教师都只注重语言知识的教学。语言学家将文化背景知识分成了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其中知识文化是指政治、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文化知识,而交际文化则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际过程中,影响信息准确传达的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因而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语言知识的学习,交际文化的学习同样重要。交际文化的学习首先需要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开始,教师可以让学生主动去了解中西方日常生活中的差异,以此来提高学习的实践性,使得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提高自身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教师在教授教学内容的时候,要注重新的教学内容和传统教学内容的融合,使得其更加符合学生的需要。

(3)引导学生广泛接触一些西方文化材料大学英语的学习不能仅限于课堂教学,要学会真正的学以致用。传统的英语教学内容中的相关知识比较狭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学习视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有了更多的机会来自主地学习更为广泛的知识。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来阅读一些西方文学著作,从中领略西方文化的特点,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同时还可以利用英语与同学针对某个文学作品或者是西方文化的某种习惯进行讨论,以此来逐渐提高自身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加深对西方文化的了解。

4结语

第7篇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中西方文化;差异

文化作为人类活动的方式及产物,本身就具有很多超地域和超时代的共通性。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以及交通、通讯、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当代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日趋频繁,其规模之大、范围之广、速度之快及影响之深为任何时代所无法比拟,不同文化间的共性增多、差异减少将是必然的大趋势。怎样把它们有机结合起来,避免因思维方式、价值观以及民族信仰的不同而造成理解的困难乃至失误,是语言工作者应该高度重视的,要求语言工作者对源语言和目的语都有较广的知识面和较深的文化底蕴。

文化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是一种历史进程反映人类的文明程度;是一种社会现象反映社会的发展情况;是一种生活方式,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是一种民族现象,反映民族的独特风格。在对文化的理解过程中,我们应该立足本国文化并穿梭于他国文化,争取做到“双面手”甚至“多面手”。

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1.语言差异

语言常常被认为是映射文化的一面镜子,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存在着差异;同一种语言在意思上和表达上也存在巨大的差异;语言本身可被认为是一种社会制度。如果在国际上语言使用不恰当,就会造成歧义,引起误解。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福娃”的英文名字由friendlies更名为FUWA,最主要的原因是:其一,在其发音上,friendlies与friendless(没有朋友)发音雷同容易造成误解;其二,在单词读音上会认为friendlies=friend(朋友)+Lies(撒谎)会产生歧义。

2.思考方式

英语注重运用各种具体的连接手段以达到语法形式的完整。这些句子组织严密,层次井然有序,其句法功能一望便知。比如,If winter comes,can spring be far behind?(冬天来了,春还会远吗?)一见到if,两句间的逻辑关系便一目了然。而汉语则很少使用连接手段,句子看上去松散混乱,概念、判断、推理不严密,句子间的逻辑关系从外表不易看出。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这些差异反映了英汉民族思维方式的不同。英民族重理性,重视逻辑思维,而汉民族重悟性,注重辩证思维。

3.价值观差异

价值观念的不同表现在人们对时间观念的差异方面。中国文化认为冬去舂来,周而复始,昼夜更迭,季节交替,是一种环形的运动状态,总体上有时间充裕感,做事慢慢来,因此常常向后看,立足于历史。语言中许多都是慢字当头:慢走,慢用,慢慢欣赏,慢慢来等等。中国人总是与过去的老朋友保持长久的联系,认为老朋友是他过去的历史人脉,中国文化中还有一种倾向,相信轮回,认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间未到,”认为这辈人可以为下辈人积德行善。

西方文化认为时间是一切事物的吞噬者,它是一种线性单项持续运动,根据犹太一基督教的传说,事件不是圆形的周而复始的运动,它是有始有终的。线性使西方人总觉得时间一去不复返因而有着强烈的紧缺意识。这种紧缺意识使西方人凡事向前看,一切着眼于未来,他们的意识中多是展望未来,认为“如果我们做事就过去和现在进行争论的话,那我们就没有未来了。”

4.个人隐私差异

对西方人来说,他们从不向陌生人或不大熟悉的人提出How old are you?How much do you make?Are you married?等谈及年龄、收入、婚姻状况、、家庭情况等个人隐私问题,以示对对方的尊敬。西方人寒暄最频繁的话题是天气的状况或预测。但汉语里的寒暄有时还表示对对方的关心。如“你今天气色不好,生病了吗?”“好久不见,你又长胖了。”“你又瘦了,要注意身体啊。”若西方人听到你说:“You are fat”或“You are so thin”等话语,即使彼此间较熟悉,也会感到尴尬,难以回答,因这是不礼貌的。而中国人见面三分熟,在半小时内,对方的家庭情况、个人状况便了解得清清楚楚。这又是双方所处的不同文化背景在起作用。西方人认为个人的事不必让别人知道,更不愿让别人干预。而中国人千百年来住在一个村庄里,离得近,接触得多,个人生活或私事很难不被人知道或干预。再加上中国人团结友爱,互相帮助,认为个人的事即家庭乃至集体的事,故而他们很愿意了解别人的酸甜苫辣,别人也愿坦诚相告。

5.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差异

同一个概念在不同的民族里,它的文化意义是不同的。例如:“牛”和“cow”。“牛”在西方的概念里,是必须在主人的吆喝声中做苦力的,因此常常比喻人的笨拙。如“COW”有“肥胖者、难看”的意思,“calf”有“呆头呆脑的年轻人”意思。而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从战国起就发明了“牛犁”,大大推动了农业的发展。传统的“农耕”思想一直影响着中国人,因此便有了“牛劲”、“牛气”、“牛性”等等。“牛”在中国人眼中象征着勤劳。“老黄牛”比喻勤勤恳恳,不计报酬,埋头苦干的人。“老黄牛精神”指甘愿自我牺牲奉献的人的思想品质。“牛”也象征着固执倔犟。像歇后语“过了河的牛尾巴――拉也不回头”指的就是这个意思。

6.风俗习惯差异

各国不同的风俗习惯必然造成文化意义的不同。风俗习惯是某个地域的人们的生活方式,涉及范围很广,包括该民族的政治、经济、宗教、文学艺术等方面。

以中西方颜色习俗为例。“红”,它的理性义是“像鲜血一样的颜色”。在汉语中,它是“成功\顺利\喜庆”的颜色。而英语中的“红”则恰好相反,一般多表示“危险,愤怒,极端和犯罪”,如“red alert”红色警报,“red flag”危险的信号灯。四川牌的榨菜因为在包装上印有“红旗”,销售受到了阻滞,而中国的著名喜剧“红灯记”如直译为“The Red Lantern”,那么西方读者一定会大惑不解,因为国外的“red lantern”是妓院的意思。

第8篇

关键词:谢谢 差异 文化

礼仪、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规则。由于形成礼仪的重要根源的不同,使得世界上信仰不同宗教的人们遵守着各不相同的礼仪。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是唯一传承千年的文明和民族。西方社会,是几大古代文明的继承者,曾一直和东方的中国遥相呼应。中西方有着截然不同的礼仪文化。那么表示感谢的词汇谢谢,是礼貌用语当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一、谢谢的使用

汉语中的“谢”在最初时多表示拒绝、辞谢、谢绝、辞别、告诉等意义。早期道谢义有一定的歉意,对方承担了某种付出或损失给自己带来好处,顾表示感谢。明清小说中已经很少见有辞别、谢罪、告诉等意义,这些意义都各自有更加牢固的词来表达。道谢的对象也往普通人、普通事扩展,道谢虽然还远不是一般人每日生活必需,也成为日常生活的内容了。一般认为影响道谢的有三大因素:人们的地位高低、关系亲疏和事件大小。传统上首先重视高地位,只有大事才对地位相仿者及其以下道谢。现在仍然是部下向领导道谢太多,而领导向部下道谢太少。一般人对小孩的帮助不道谢,比如跑腿买烟找人,有人甚至在车上对小孩的让座也不道谢。

在西方,不论正式场合还是普通场合。除了对别人的帮助要说外,比如,亲戚或朋友打来电话,接电话的一方常常会对对方表示感谢。无论在哪家商场购物,买完后双方都会以谢谢来相互告别。而这不仅仅局限在陌生人或朋友之间,在美国家庭成员之间,也常常是彬彬有礼的。比如,儿女回家吃到父母准备的丰盛的晚餐,那么饭后大家都会称赞晚餐的可口并感谢母亲的辛劳。而当饭后孩子们清理了餐桌之后,母亲又会反过来感谢大家的帮忙。正是这种彼此间的感激和对他人劳动的尊重,是的家庭成员之间充满了温馨。家庭成员之间很懂得感激他人的劳动。他们认为只有在家里养成了习惯,长大后才不至于在社交场合出丑。

二、原因

中国有句古语“大恩不言谢”,因此在国内是很少听到彼此说谢谢的,尤其熟人之间更是稀有。但是随着各国间的相互合作日益密切,西方人凡事谢不离口的习惯也在慢慢的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目前谢谢的使用仍然没有西方频繁,中国家庭成员之间也很少说谢谢,这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有关。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1. 面子问题

面子系统涉及某一文化群体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和组织关系。它包括亲属关系、对自我的认识、内部与外部关系、以及礼俗社会与法理社会[1]。东方文化中的等级观念很强,言谈举止非常注重礼貌,以此体现双方在地位等级上的差别;而西方文化在交际过程中更重视平等,谈话举止相对轻松随意。东西方文化的成员在处理面子关系时采取的不同方式, 从而造成语篇方式的差异。东方人与陌生人交谈时往往表现出礼貌和尊敬;而西方人则倾向于平等待人[2]。在交际中, 他们首先考虑他人的面子问题。而西方人强调个人的独立, 他们在交际中更关注个人的面子需要。他们也就不像东方人那样突出内外的区别。通常在选择雇员时,东方人更多地会选择管理该公司的家庭内部成员, 而西方人更多考虑雇员的经验和教育背景。前者被社会学家称为礼俗社会,后者为法理社会[3]。因而,在中国我们更多看到的仍然是部下向领导道谢多,而领导向部下道谢少。孩子向长辈道谢多,长辈向孩子道谢少。这也体现了面子问题。

2.个人本位与家庭本位

近代西方人文主义是在神学背景上产生的,原罪观念在西方根深蒂固。因此,西方人的道德指向是个人向自己负责,通过个人奋斗向上帝赎罪,由此引申出一条基督教义,即“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当上帝被否定了时西方又产生了社会原子观念:个人就是原子,不依靠任何人而存在,个人权利任何人不得侵略,信奉个人本位,自我中心。这种个人本位的思想影响了生活的各个方面,亲人间界线划分明确,老少聚餐,各自付款,对孩子也非常尊重,进孩子房间首先要问:“我能进来吗 ?” 强调以子女脱离父母独立生活奋斗为荣,乐于谈论个人意见。

而中国以家族为本位。家在中国人心目中是生活的中心,具有至高无上的凝结力。家庭中有长幼关系,夫妻关系,要各安其分,各尽义务。使家变得如此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孝,“百善孝为先”,孝道是中国的国粹,中国自古就有孝的文化,有以孝治天下之说。家与孝原本有伟大的理性意义,但由于过分强调,而忽略了个人自由的发展。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西方家庭观念的不同,西方的个人本位思想强调个体的价值和权力,而中国传统的家庭本位思想,强调了家庭的价值和权力。中国传统的一家人里面或者关系很好的朋友之间很少会用到谢谢,如果用了,意味着相互关系上有了距离。说不说谢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说话双方关系亲疏的反映。而西方家庭成员之间说谢谢则表达了相互之间感激和尊重。当然,并不是说中国家庭成员之间就不表达感激和尊重,只是表达的方式不同。

三、结论

随着跨国交际的日益增多,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更是越发显露,这种差异带来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些文化的不同。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谢谢的使用场合和范围也大不相同。本文主要探讨了“谢谢”在中西方的使用区别,旨在能够更好的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高一虹.语言文化的认识与超越[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170-201 .

第9篇

关键词:中西方;传统节日文化;比较;传承

中图分类号:K8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4-0210-01

一、引言

中西方传统节日文化是中西方各自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借以表达文化情怀的载体。中西方的传统节日文化,是在其各自相对独立的文化系统中发展成长起来的两种文化形态,它们形成了各自独具一格的鲜明特色和自成体系的丰富内容,以及多姿多彩的表现形式。但由于文化内涵上的不同,中西方形成了两种不同的传统节日文化。本文主要通过研究中西方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不同,来探讨当前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建设,从而指导我们在挖掘和弘扬我国传统节日,尽可能的了解西方节日蕴含的文化信息的同时,更好的进行中西方的文化交流。

二、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上的不同

(一)节日文化背景不同

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是农耕文化背景下的文化,人们的生存形态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式与内容,例如:立春、正月、寒食、清明、端午、三伏、立秋、七夕、中秋、重九、冬至、腊日、岁除等。节日活动的目的都与农事生产直接相关。而基督教文化背景下的西方传统节日文化,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例如一月的主显节,二月情人节、狂欢节,四月复活节,五月耶稣升天节、生灵降临节,八月圣母升天节,九月圣母圣诞节,十一月有万圣节、万灵节、感恩节,十二月圣诞节等。随着基督教跨文明的普世化和欧洲移民向世界各大洲的播散,这些节日大多成为了世界性的节日。基督教文化将整个西方世界连结为一个文化主体。

(二)传统节日内容不同

中国是以饮食为主题的节日文化。我国任何一个传统节日,无论是春节、清明、端午,还是立春、夏至、重阳和腊八节,饮食风俗是节日文化的重要内容。 西方是以玩乐为主题的传统节日文化。西方节日尽管也有一系列的节日食品,如圣诞烤鹅、复活节彩蛋、感恩节的火鸡、南瓜饼等,但更多表现出西方人的精神追求---以玩乐为主题。

(三)价值取向方面不同

从本质上看,中西传统节日文化体现了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体现了儒家的集体主义,西方传统节日文化体现了个人主义。中国的集体主义文化对民间节日风俗产生了长期的、重大的影响。中国节日强调的是阖家团圆、圆融完满。“团圆”、“亲情”、“全家平安”是中国传统节日的主题词。西方人侧重于对“人性”、“自然”的推崇,热衷于挖掘个体的价值,追求自由主义,个人主义。西方的“人文主义”重视个体的价值,强调个人的权利与自由,实质上是一种个性主义。

三、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建设,必须坚持继承、吸收、创新

中国传统节日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反映了中国人民在改造自然和社会中的一些高尚品质,是应继承的。如今,随着全球化的来临,大大促进了中西方文化交流,西方的一些节日和习俗,如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母亲节等己传入中国。与之相反的是,中国的一些传统节日,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由于洋节的盛行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冲击。如今,在某种程度上,中国传统节日已经蜕变为“吃”的节日,国人记忆中的风俗似乎除了吃饭,鲜有其它。春节吃饺子,十五吃元宵,中秋吃月饼,端午吃粽子---似乎只要吃过这些食品,节日就算庆祝过了。但如果春节不守夜,十五不观灯,重阳不登高,中秋不赏月,传统节日和其他日子有什么区别?与之相对应的传统民俗文化又靠什么去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特定时期形成的,必定有其时代局限性,任何夸大其辞,都是错误的。中华文明是要复兴,但绝不是去复兴古时候的儒家文化,而是建立在科学、民主、崇高的尊严和价值的新中华文化中。

要过好传统节日,就要做到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也就是说,在保持传统文化基因的同时,要重视与时俱进。这就要求我们创新,创新是事物发展的关键环节。没有创新,旧事物不会灭亡,新事物不会发展,世界永远原地踏步,不能前进。

四、结语

中西文化的差异表现在各个方面,节日文化只是其中一斑。这种中西文化差异的互补增添了世界文化交流的动力,为世界文化的丰富多彩增加了靓丽的色彩。我们应在不断弘扬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借鉴并利用西方文化中的精华,从而更好的发扬传承灿烂的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文化,为当代的先进文化建设提供力所能及的有益借鉴和指导。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