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文化旅游产业策划优选九篇

时间:2023-11-13 10:03:0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文化旅游产业策划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文化旅游产业策划

第1篇

一、四川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文化旅游产业的基本经验

改革开放30年来,省委省政府从我省实际出发,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投入文化旅游产业,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舆论上给予积极引导,环境上给予大力帮助,吸引了大量民间资金投向景区开发、旅行社建设、会展建设、酒店餐饮、旅游纪念品开发及文化娱乐设施的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和成功的经验。

(一)解放思想,政策支持

1.不断更新观念,树立支持民营企业办旅游就是发展生产力的先进理念。

2.省委省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促进社会资本投资文化旅游产业的相关政策。

3.省委省政府积极组织国内外旅游重大项目招商活动。

(二)体制创新,企业运作

坚持旅游投资开发体制创新,是我省实现社会资本大量投入文化旅游产业的一条重要经验。例如著名的“碧峰峡模式”就是在全国率先推出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的经营模式,它开启了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先河。绵阳市的“猿王洞”风景区、遂宁“中国死海”旅游区、宜宾“世界地质公园”和“石海洞乡”风景区的创新体制,都是大综社会资本投入旅游景区开发的先河,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实现了社会资本投资文化旅游产业的突破。

(三)市场导向,民众参与

随着国内旅游市场的蓬勃发展,旅游产品的大力开发和所需资金的巨大缺口的矛盾,要求通过多种途径解决投资资金问题。大力发展“农家乐”旅游,吸引和组织农村集体和个人的社会资本,成为我省大量吸收社会资本开发旅游市场的成功举措。几年采,仅成都市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文化旅游产业就有100亿元以上。成都周边地市和偏远的阿坝、攀枝花、达州等市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旅游景区建设也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四)转换职能,优化环境

为了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旅游产业,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政府职能的转换,努力为社会资本进入文化旅游产业提供良好的服务。省旅游局和省招商局多次联手举办社会资本招商活动。成都市把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融人加快城市化建设步伐之中,以多种方式吸引民间资金投入旧城改造、交通设施和旅游景区景点建设,市旅游局加强社会资本投入文化旅游产业的相关政策研究,努力为社会资本投入文化旅游产业提供公平合理的政策环境,取得了明显的成绩。雅安市旅游局和宜宾市旅游局积极改革项目审批制度,简化审批环节,减轻民营旅游企业经济负担,为社会资本投入文化旅游产业创造了丰富的经验。

二、社会资本投入四川文化旅游产业的难点

尽管我省在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文化旅游产业方面勇于开拓创新,坚持积极的政策导向,努力转变职能和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与我省丰厚的旅游资源亟待开发的资金缺口相比,还有很大的投资空间,吸引社会资本投资难的问题还比较突出。

(一)思想认识不统一,是制约社会资本投资文化旅游产业的首要因素

在要不要大力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文化旅游产业和怎样投入文化旅游产业的问题上,一直存在着不同意见。这主要表现在旅游景区经营权能否出让的问题上,一方面业界掀起了出让、买断景区经营权的狂潮,另一方面也在社会上和一些政府部门引起了巨大的争论,甚至招来了坚决的抵制和强烈的指责。这种认识极不统一的现象,成了严重制约着社会资本投资文化旅游产业的精神桎梏。

(二)四川地处内陆,缺乏吸引国外财团投资文化旅游产业的区位优势

不论是与沿海发达省市相比,还是和周边省市相比,四川在吸引国外投资商,特别是一些大财团投资文化旅游产业方面缺乏明显的区位优势。

(三)本地民营经济实力不足,缺乏投资文化旅游产业的底气

据有关资料介绍我省民营经济发展与沿海省市相比,存在着很大差距。比如,在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方面,我省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7%以上,但沿海地区一般都在55%以上,有的甚至高达80%一90%。再从规模上看,在全国500户最大私营企业中,浙江就有170户,而我省只有十多户。从民营经济本身实力来看,确实存在着“块头”不大,“底气”不足的问题。再从我省文化旅游产业吸引社会资本的实际效果来看,也确实存在着“小、少、散”的问题。比如,在投资旅行社建设方面,就存在着类似的问题(见下表)。

地区名称投资总额(万元)就业人数(人)收入(万元)缴税(万元)

广安299566390.91

自贡6501181393.945.8629

绵阳22274.7261011738.5122.35

泸洲2061800.13236.9888

雅安17528216.60.566

乐山932362870.915

遂宁9021440.15

阿坝168534010903.3

资阳413924901.8

德阳901.322928215.5

宜宾1015101510181

巴中16235320.80.88

攀枝花9018540.81

达州13521218.51.23

广元1561176071.07

眉山28910717193.53

总计8353.02287025533.3823250.9477

根据省旅游局2004年调查资料整理。

(四)盲目投资的现象比较突出

比如一些投资商对于有些旅游项目投资的法律、法规不是很熟悉,都江堰高尔夫球场的投资就是这种情况。再比如,在旅游投资项目上,一些投资商旅游投资不专业,低水平重复,走老路,郫县世界乐园、金堂野生动物园都属此类情况。

(五)体制障碍是刚性制约因素

旅游资源国家所有、多职能部门管理的体制,是民营企业和社会资本投入旅游企业的一块心病。这种体制的最大弊病是:进入市场的审批程序复杂、协调难、运作周期长、遗留问题多。企业收益的制度成本投入大,机会成本高,边际效益低,严重挫伤了社会资本投入文化旅游产业的积极性。再就是企业经营过程中的资本所有权、资源使用和开发权、资源管理和保护权、收益权等权属问题始终难以界定,一些地方为了吸引社会资本进入文化旅游产业,采取了先进入、后界定,结果往往让社会资本受损,这些做法不仅严重挫伤了企业的经营积极性,损害了企业的利益,而且成为了社会资本转向文化旅游产业的主要担忧和最大的体制障碍。

(六)社会资本进入文化旅游产业的政策门槛过高

基于旅游资源国家所有的认识,对进入旅游市场设立了较高的门槛,如旅行社的质量保证金问题、旅游汽车运输的资质问题等,对社会资本都有较高的要求。文化旅游产业自身的发展却需要有多层次的资本投入和参与,这些适合社会资本额较小和分散投资的特点,却与旅游市场准人的高门槛相冲突。

(七)地方及行业保护主义比较严重

一些地方政府及行业管理部门往往为了狭隘的、局部的和短期的经济利益,采用各种手段推行保护主义。如有的交通部门禁止外省旅游车辆在四川境内营运;有的地

市规定旅行社只能使用指定旅游车辆;有的规定旅行社不得异地经营;有的景区规定禁止旅行社车辆进入景区,而必须换用景区指定车辆等等。这些地方保护主义现象的直接和间接后果,就是增大外地资本、特别是社会资本的交易成本,起到了阻挡外地资本进入我省旅游业的负面作用。

三、大力吸引社会资本投向四川文化旅游产业的建议

(一)更新观念,树立大力吸引社会资本投向四川文化旅游产业的新理念

更新观念是大力吸引社会资本投向四川文化旅游产业的首要问题。作为西部旅游资源大省,资金短缺将是我们长期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单纯依赖财政拿出足够的资金对旅游景区、景点等资源实施无偿保护是不现实的。因此,要求全省上下特别是与旅游发展密切相关的职能部门,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1.破除为保护而保护的观念,必须树立旅游景区资源首先是一种经济资源的观念。实践证明,合理的旅游开发,不仅不会对文化资源造成破坏,而且有利于环境和文化资源的保护,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事实上,文化资源不同于其他资源,它的历史价值和现实功能本来就具有文化资本的特质和意义。这种资本的本质,就在于它是文化产业的资本基础。而旅游业作为文化产业的一个大头,是以创意策划为前导,通过文化资本的意象和形象作用吸引人们对景观资源的注意和体验,产生心理和身体上的愉悦和满足,进而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对文化旅游资源不能单纯的看作一般性的资源,而应看作经济资源,在工作实践中,既要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也要坚持合理利用的方针。

2.破除鄙薄社会资本的观念,树立大力吸引社会资本投向文化旅游产业势在必行的观念。在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文化旅游产业的问题上,要克服社会资本靠不住,不可轻信的观念,树立大胆吸引,正确引导的思想。

3.破除“等、靠、要”的思想,树立“主动吸引、主动服务”的观念。传统的扶贫方式,使一些贫困地区形成了“等、靠、要”的依赖政府的思维定式。我省旅游资源富集的地方,恰恰是老、少、边、穷的地区,那种躺在财政身上吃救济,一说到开发投入仍然“等、靠、要”的思想观念,在一些地方还在顽强地起着作用。这是影响大力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文化旅游产业的一道障碍。在新的历史阶段,各级地方政府特别是贫穷地方的党委政府务必自觉破除那种“等、靠、要”的思想观念,牢固树立“主动创造条件、主动吸引、主动服务”的先进观念。

(二)打破垄断,制定社会资本投资文化旅游产业的相关政策

要认真贯彻国务院于今年2月出台的《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建议有关科研部门和实际工作部门,共同研究制定四川大力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文化旅游产业的配套细则和具体措施,有针对性的解决行业垄断严重,基础设施投资难,金融支持渠道少等社会资本投入文化旅游产业的突出瓶颈。努力为社会资本投入文化旅游产业创造公平、健康的政策环境。

(三)财政支持,加大政府对文化旅游产业的总体投入

财政对文化旅游产业的投入具有决定的意义,政府财政在这些方面的投资做好了,就为社会资本进入文化旅游产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避免盲目投资,制定各种旅游产品投资开发的指导意见

由于旅游投资周期较长,从做出投资决策到最后产品产出有一定的时滞,在此期间会有许多投资商同时进入同一个旅游产品投资,这可能导致在某个时间段内某个区域个别产品大量出现并产生恶性竞争的情况,从而降低了资源的效益,提高社会交易成本。因此,为了避免盲目投资,旅游主管部门应该制订各种旅游产品投资开发的指导意见。’

(五)拓宽融资渠道,为社会资本投资文化旅游产业提供多方面的支持

1.金融部门要加大对旅游行业民营经济的支持力度,使现有的旅游行业的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比如旅行社和旅游商品生产企业规模过小的问题,希望能够通过金融部门,主要是商业银行对这类中小企业信贷的支持力度,积极发展中小企业担保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进一步扩大基金的投资领域,解决中小企业担保难,贷款难的瓶颈问题。

2.扩大民营经济直接融资渠道,增强民营经济投资文化旅游产业的直接融资能力。比如能否允许信用良好的民营企业在经过信用中介机构的信用评级后,发行企业债券;能否通过二级市场使更多的民营企业筹措资金壮大实力;能否打破所有制界限,允许并创造条件为社会资本进入文化旅游产业在资本市场上进行股权融资方面有所作为等问题,都是值得探讨和突破的一些问题。其目的在于通过建立一个多渠道、多样化的金融市场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文化旅游产业,使文化旅游产业能够及时获得发展所需的资金支持。

3.以旅游城市建设为中心,大力拓展社会资本融资渠道。在大力推进旅游城市的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不动资产融资、可动资产融资和无形资产融资。不动资产融资,除了城市(城镇)的旅游房产资源外,主要就是指通过城市(城镇)的地产(土地资产)来为城市(城镇)旅游开发寻求更大的发展、融集更多的建设性资金;可动资产融资,除了通过城市(城镇)旅游景点、景区的门票收入等可变为流动性资金注人城市(城镇)旅游开发建设中去之外,还可通过吸纳社会资本和通过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如公共债券)为城市(城镇)旅游开发建设注入更多的资金;无形资产融资,即通过买卖旅游景点、景区冠名权、规划权、经营权、管理权、开发权等,为城市(城镇)旅游景点、景区建设(包括城市城镇旅游景点、景区基础设施建设)融集资金。这种融资方式,是具有新观念特征的且具有更大潜力、活力的新型融资形式,因而也更具有生命力和发展空间。

4.以精品旅游景区建设为纽带,主动吸引社会资本投人文化旅游产业。根据我省特色旅游资源异常富集的实际情况,可以考虑在原来确定的五大旅游精品景区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确定一些新的旅游精品景区建设项目。比如蜀南竹海一石海侗乡精品旅游区、川陕苏区一英烈故居精品旅游区、川黔渝“福宝金三角”一赤水河精品旅游区、泸定桥战场遗址一海螺沟冰川森林公园精品旅游区、纪念碑园一红原大草原精品旅游区、泸沽湖一攀西阳光生态精品旅游区等。形成若干精品旅游区的大规模旅游精品开发项目,以吸引实力雄厚的民营企业和社会资本的投资。

(六)突出重点产业要素,围绕“行、住、游”旅游硬件设施建设展开招商引资活动

影响我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模的最大问题是硬件建设跟不上,产业要素结构不合理。“行、住、游、吃、购、娱”六大要素发展得都不充分,但最为突出的仍然是交通、住宿和游乐设施短缺和薄弱。比如交通问题虽然经过多年的努力建设,特别是近几年高速公路、通县油路、支线机场的建设有很大进展,但蜀道难和“旅长游短”的局面仍然没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因此,不能不看到交通问题仍是我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首要因素。只有把这个“行”的首要问题解决好了,游客才能进得来、进得快、出得快、散得开、流得动,形成较大的旅游规模。住宿设施短缺也是制约我省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又一弱项。比如,2004年约有上万境外游客到甘孜州的丹巴、稻城等地旅游时,就出现了住宿设施严重不足的问题。这种现象说明由于我省文化旅游产业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相当高,而受自然资源制约的程度也相当高。因此,许多资源优势特别突出的区域还不敢进行大力宣传推广,担心一旦宣传开来,游客蜂拥而至,而住宿条件短缺影响旅游形象问题的发生。在“游”的设施建设上我省也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主要是“游”的“吸引力”不强,“活力”不够,潜在的魅力发挥不出来。究其原因关键的还在于诸多核心景区、景点吸引游客的硬件设施和文化创意跟不上。不管是硬件设施建设或文化创意都是需要大量经费投入的。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办法就是要把招商引资的触角伸向民营企业和社会资本。要敢于把交通建设(包括航空建设)、酒店住宿设施和核心景点景区的建设面向民营企业和社会资本敞开大门。比如有目的的设计和编制一些大型项目,划定交通和宾馆饭店和核心景区集中建设的一些项目,专门引导民营企业和社会资本进行投资,比如,目前已经建成的一些航空支线机场,由于长期经营不善,变成了“鸡场”,处于濒临倒闭的现象,能否通过委托经营、租赁承包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主体经营或参与经营,使其成为旅游交通设施。

(七)大力推进“引进来”战略,设法吸引国外财团投资我省文化旅游产业

1.要紧紧抓住贯彻落实国家旅游局会同商务部研究修订的《设立外商控股、外商独资旅行社暂行规定》的机遇,积极引进外商控股、外商独资旅行社,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帮助他们解决投资过程中的所有难题。与国内机构驻境外的办事处合作,借用这些办事处的场地与设备,聘用当地人员作为我省旅游企业的人,开展相关业务。

2.充分运用外资银行在我国开办服务机构的政策,积极主动的和外资银行进行沟通,争取外资银行对我省文化旅游产业多种投资。

3.建立外资进入我省文化旅游产业的融资担保基金,可采取政府出一点、企业出一点的办法,建立外资企业信贷担保基金,为外资进入我省文化旅游产业提供资金安全保障。

4.建立吸引外资的信息服务体系,在吸引外资投资开发的问题上,信息不畅往往是影响投资方和需求方不能达成交易的关键所在,尤其在地理位置上处于较为封闭劣势地位的,我省,注重信息服务显得更为重要。因此,有必要在精心设计招标项目的基础上,千方百计做好信息传播这篇文章,努力使境外投资者获得更多的信息,为他们创造更多的投资机会。

(八)在普查资源的基础上,确立和推出旅游招商引资项目

普查旅游资源,建立四川旅游资源库,省政府和旅游主管部门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基础工作。为了配合招商引资工作的深入开展,有必要结合文化旅游发展报告的编制,进一步选定旅游招商引资项目,以开展新一轮大规模的招商引资活动。

1.要在旅游资源普查的基础上,对各类可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登记建库;按旅游资源的所属区域和类型分别归类建档;对已开发、开发中和未开发的旅游资源分类建档;编制四川旅游资源地图。

2.依据旅游资源普查资料,修订四川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依据四川旅游资源普查资料,修订四川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总体规划应明确四川旅游的区域特色和发展定位,体现四川旅游资源的优势、明确四川旅游发展的目标和四川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和方向。

3.依据四川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确定旅游开发项目。四川文化旅游产业开发项目的确立应体现四川旅游资源的特色、符合四川旅游总体规划和四川文化旅游产业的产业链的发展需要。开发项目应该明确开发的重心、相关的配套项目、标明开发的时间表。对所设立的四川旅游开发项目做好开发论证和投资可行性报告。可行性报告应要求具体真实,要明确项目的直接资本需求、配套资本需求、投资期、投资回收期及预期投资回报。

第2篇

[关键词]文化产业;旅游产业;中原经济区;融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2.6;G124[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2.04.020

要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实现河南省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大有作为。河南省是一个拥有姓氏文化、文字文化、功夫文化、根亲祖地文化等丰富文化资源的文化大省,同时也是一个古迹遍布、交通便利的旅游大省,但并非文化强省和旅游强省。因此,探索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对策,对河南省实现“文化强省和旅游立省”的战略目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产业融合理论的研究回顾

产业融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正逐渐改变着传统产业,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边界的模糊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力是追求效益的最大化,技术创新和技术融合则起着催化剂的作用。当前,产业融合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已引发学界的广泛关注和研究。

1.对产业融合的界定

国外最早对产业融合的研究源于数字技术的出现而导致的产业之间的交叉。1978年,麻省理工学院的NicholasNegroponte用3个重叠的圆圈来描述计算、印刷和广播三者的技术边界,认为3个圆圈的交叉处将是成长最快、创新最多的领域。[1]1980年代,Yoffie等[2-4]学者从不同视角对产业融合的涵义进行了界定。根据欧洲委员会“绿皮书”(GreenPaper)的定义,融合是指产业联盟与合并、技术网络平台和市场三者的融合[5]。国内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产业融合的定义。厉无畏[6]认为,产业融合是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的不同行业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最终融为一体,逐步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是产业融合的强大助推器,1+1>2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则是产业融合的高能发动机。马健综合了国内外学者对产业融合的研究,提出产业融合是“由于技术进步和放松管制,发生在产业边界和交叉处的技术融合,改变了原有产业产品的特征和市场需求,导致产业的企业之间竞争合作关系发生改变,从而导致产业界限的淡化甚至重划产业界”[7]。

2.产业融合的方式和程度

厉无畏等[6,8,9]认为,产业融合有不同的方式,但都能促成整个产业结构的升级,并构建出融合型的新产业体系。产业融合主要形式有三种:一是渗透融合,即高新技术向其他产业渗透,形成新的产业;二是延伸融合,即通过产业间的延伸和互补,实现产业间的融合;三是重组融合,即原本各自独立的产品或服务通过重组完全融为一体的整合过程。

马健[10]提出,根据融合后对原有产业的替代程度的不同,可将融合程度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完全融合,指通过融合,新产业逐渐替代原来产业,使原来产业不断缩小,直至最后完全消失;二是部分融合,指融合后的新产业部分地替代了原来产业的市场需求,与原来的产业之间形成替代且互补的关系;三是虚假融合,指融合只是发生在产业内部,没有发生在产业的边界处,融合后的产业不能替代原来产业的市场需求。

通过以上文献回顾可以看出,现有的产业融合研究涉及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者很少,结合河南省省情的就更是凤毛麟角了。本文拟从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理据出发,通过对河南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促进河南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

二、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理据

1.文化与旅游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文化与旅游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旅游的灵魂和魅力在于文化,文化通过旅游这一载体得到传播和弘扬,文化与旅游的融合构成了不同地区的旅游特色,且可以产生叠加放大的蝴蝶效应,旅游使文化更富活力,文化使旅游更具吸引力。旅游以文化为底蕴,丰富的文化资源既可以拓展旅游的发展空间,又能够呈现不同地域的民俗风情和旅游特色,提升旅游的文化品位。它不仅可以使游客摆脱社会角色的束缚,缓解工作上的压力,身心得到放松和调理,而且能满足游客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使游客在旅游中获得文化享受和精神愉悦。文化以旅游为重要载体,旅游景点是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游客的集散地,是各类文化得以传播和弘扬的重要场所。因此,挖掘保护文化资源,让地下的文化走上来、书本的文化走出来、死的文化活起来、静的文化动起来,通过旅游这一载体加深游客对不同地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有利于促进文化的发掘、传承与繁荣。

2.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具有共生性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能够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一方面,文化产业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对文化内涵的挖掘可以使旅游资源的品位得到提升、旅游的精神文化内涵得到丰富、旅游产品的差异性得到增强,对于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和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旅游业助推文化产业的发展。优化升级后的旅游业以文化产业为依托,活力进一步增强,市场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体现,可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巨大的市场空间和资金支持,从而促进文化产业向纵深发展,实现文化产业的市场化、规模化、高科技化和精品化发展。

三、河南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与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和当前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相比,河南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还不够深入,仍存在着诸多问题。

第3篇

[关键词]文化;旅游;互动;对策措施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09-0090-04

文化和旅游具有本质的内在关联性,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是旅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旅游是文化实现产业化,产品走向市场的重要载体和途径。云南能为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共同发展所利用的资源丰富多彩,相对于其他省份,其资源突出表现为民族文化、历史文化与自然山水紧密结合、三位一体的独特性,共同支撑了云南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互动发展。

一、云南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的现状

云南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互动发展起步较早,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在理论研究和实践上都积累了一定经验。

(一)对互动发展形成共识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将云南省建设为旅游大省、民族文化大省。在20多年的旅游产业发展中,旅游与文化的互动发展实现了文旅两个产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文化与旅游结合产生的巨大综合效益在全省已经形成共识。

(二)互动发展已进入高级融合阶段

一般来说,文化与旅游互动有三个阶段:初级阶段、一般阶段、高级阶段。当前云南旅游业已经走出了初级阶段,在与文化的互动上开始进入有意识的融合发展阶段。云南省旅游产业“二次创业”明确提出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与旅游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打造具有民族文化底蕴又有时代精神的旅游精品的战略思路,同时在推动民族文化大省向民族文化强省转变的进程中,着力强调文化与旅游的紧密结合是实现这一转变的重要途径,使云南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互动发展迈入新的发展阶段。

(三)互动发展促进产业规模扩大和体系健全

云南旅游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基本形成了包括食、住、行、游、购、娱在内的较为完善的旅游产业体系。在六大产业要素发展中,均与当地的特色文化紧密结合。旅游业的发展,一方面为发展民族民间工艺品、旅游纪念工艺品产业、演艺产业和休闲娱乐业等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通过外来游客向云南各地传播了新的消费理念,进而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市场需求和动力,推动和加快旅游工艺品、民族民间工艺品、民族演艺、餐饮、休闲娱乐、特色节庆等产业门类的发展,极大地延长了文化与旅游的产业链。

(四)文化与旅游的互动形成了一批文化旅游精品名牌

云南省以旅游市场为导向,根植于独特的民族历史文化中,开发出系列化的旅游和文化相结合的精品。如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云南印象》《丽水金沙》《蝴蝶之梦》《印象丽江》等原生态表演剧目,以巨大的文化包容性向游客展示了云南的独特魅力,丰富了旅游内容和内涵。大理、丽江、香格里拉、腾冲和顺古镇等,被评为最美或最受旅游者喜爱的城镇和景区。这些旅游精品名牌为云南文旅产业深入互动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发展模式。

(五)文化与旅游的互动发展促进文化产业体制改革

当前云南省文化产业发展中面临体制机制不适应、市场发育程度低、经营主体竞争力弱等问题,文化与旅游的互动发展一定程度上促进文化产业体制改革和相关问题的解决。借助旅游产业的市场平台和载体,增进文化产业市场主体培育和中介组织、文化经纪制度的发展,促进政府从“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增强市场对文化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的发挥,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文化资源闲置和浪费的现象。

(六)文化与旅游互动发展促进了群众脱贫致富

山高路险、对外封闭是导致云南大多数边疆民族地区贫困落后的主要原因,正是这些原因促成了云南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旅游业的发展使这些地区的独特文化资源得以开发和运用,同时也使不少边疆民族、贫困地区依靠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如新华村年接待游客超过150万人次,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民族工艺品市场。

二、云南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的主要任务

根据云南省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互动发展的现状和总体思路,制定出云南省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互动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改进管理体制和机制

目前云南省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基本处于各自为政的情况,要想实现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良性互动发展,必须在省和各个州市级的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方面有所突破。两个产业要想实现真正的互动发展,有大的作为,需要其管理和运行体制的有效对接。可以考虑尽快在省级层面建立文化产业和旅游业“一体化发展”的协调指导机制,整合两个领导小组,共同建立文化旅游办公室,从管理体制和机制上进行创新,不仅节约行政运行成本,同时还降低了协调沟通难度。

(二)形成文化―旅游产业互动发展的合理格局

在云南省较为成熟的六大旅游区域规划的基础上,立足国内外旅游区域大格局,对两个产业互动发展进行区域布局,找准互动发展结合点,确立一批重点项目和重点区域作为全省文化―旅游产业互动的试点范围,再由点向面推开、由基础向纵深拓展,努力构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共享资源、共享市场、互为支持、互为促进、共同提升、共求发展的新格局。

(三)提高旅游景点的文化含量

提高现有著名旅游景点的文化含量,组织国内外文化专家,对昆明、大理、丽江、西双版纳、香格里拉等著名旅游景区进行以增加文化内涵为目的专业策划,以提升旅游景点的文化附加价值。开发历史文化纪念品,鼓励和扶持民间资本与文博单位合作,研制开发云南省历史文化纪念品以及文物仿制品。抓好历史文化名城建设,重点抓好昆明、大理、丽江、巍山、建水、景洪、瑞丽、香格里拉、楚雄、沧源、西盟、腾冲、会泽等一批民族风情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

(四)整合资源,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一体化发展

云南省目前在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方面已经形成了一批著名品牌,旅游品牌如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腾冲火山热海、红河元阳梯田、十大魅力名镇之首的和顺侨乡等,文化品牌如石林《阿诗玛》、大理《五朵金花》《云南映象》、三江并流、茶马古道、大理南诏文化等一批著名的文化品牌,其中一些品牌兼具旅游和文化特征。而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互动发展需要找到最佳结合点,由“自发式”转为积极主动地去整合这些资源和品牌,最终达到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一体化发展。

三、推进云南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

动发展的对策措施

针对云南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措施的建议。要想实现两个产业的深层次互动发展,我们面临的困难依然很多,需要在各方面积极努力。

(一)加强领导。形成协调推进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的合力

1 进一步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加快发展文化和旅游产业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断整合全省文化旅游资源优势,积极探寻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项目开发的结合点、切入点。突出云南多民族文化的特色,努力提升云南旅游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品位,大力开发具有云南鲜明文化特色的旅游文化产品,使全省各地文化旅游避免同质化竞争,实现差异性发展。

2 加强组织协调管理。整合各方力量,打破部门分割、条块管理的格局,广泛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合力,共同做大做强文化和旅游产业。建立相关政府职能部门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的联动机制,重点在两个产业的发展规划、产业投资项目、扶持政策、宣传推广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协调,使之相互促进、彼此协调、综合配套。

3 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坚持规划先行,对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一并考虑、一同规划,做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实现双赢,改变目前各地在文化和旅游产品开发上各搞一套,缺乏统一规划和监控的现状。建议各地各部门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做好两个产业互动发展的规划和各项实施方案。

(二)加大扶持,创造文化和旅游产业互动发展的坚实基础

1 建立多元化资金支持机制。鼓励民间资本和社会资本对文化旅游领域的投入,多渠道筹措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资金,建立财政投入、民间资本、社会资本以及国外资本多渠道的投融资机制。积极筹措和安排一批文化和旅游企业上市融资,另一方面,鼓励和促进上市公司参股、控股、兼并、收购文化和旅游企业。同时,鼓励支持风险投资进入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领域,采取发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债券、募集设立文化旅游专项基金等融资方式,增加各类资本进入云南省的文化和旅游产业。

2 整合全省文化和旅游产业项目。充分发挥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市场对文化旅游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打破地区、部门、行业、所有制界限,对文化旅游资源重新进行整合,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和产业集中度。充分利用财政、税收、信贷等经济杠杆,重点扶持一批示范性、导向性的重点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对重点文化旅游产业项目的开发与运营,给予资金补助和信贷贴息等支持。

3 加强文化和旅游无形资产管理。通过完善政策法规,加强文化和旅游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盘活云南省的文化和旅游无形资产,并以此来吸引和整合其它资本的投入。

(三)打造精品,推进文化和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1 加快文化旅游产品结构调整步伐。实施精品名牌战略,加快云南民族文化和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保护和开发,充分利用各种文物古迹、历史文化名城(镇)、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科技馆,培育和建设一批民族文化旅游基地和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村(镇),鼓励和支持创办文化旅游娱乐公司、文化旅游演出公司,推出一批以民族风俗、民族歌舞、地方文化为特色的旅游表演项目,着力建设一批文化旅游产品基地,加快培育一批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名牌文化旅游产品。

2 做大做强做精一批文化旅游企业。实施集团化发展战略,加大对现有文化旅游企业进行改造和整合的力度,支持文化旅游企业跨地区、跨行业投资和经营。鼓励有实力的文化旅游企业,运用联合、重组、兼并、上市等方式,整合优势资源,重点发展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创新能力、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文化旅游产业集团。同时鼓励支持中小文化旅游企业的发展,大力发展各类“专、精、特、新”的中小型文化旅游企业。形成以大企业为主,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

3 大力开发特色文化旅游商品。在文化旅游“一体化发展”战略层面确立“大产品”观念,通过积极挖掘和开发既有民族文化内涵,又有观赏实用价值,便于携带、纪念性强的文化旅游商品。有关部门要加强市场调研,制定文化旅游商品生产和开发规划。重点扶持一批集设计、开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有一定经营规模和市场开拓能力的文化旅游商品重点企业。

4 鼓励优势企业进行文化旅游经营。鼓励省外、境外优势企业通过投资、兼并、参股、收购、迁移总部等方式来滇进行文化旅游经营。加快有优势发展潜力的文化旅游项目论证和招商,积极吸引国外和省外资金参与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和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重大文化旅游项目绿色通道,实施“一条龙”、“一个窗口”全程化服务。

(四)深化改革。增强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后劲

1 加快国有文化旅游企业改革步伐。加大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以股份制为主要方式的改革力度,推动国有文化旅游企业的改革。积极推进经营性文化产业单位的改制和公司化改造进程,促进文化企业的产权交易和业务、资本重组,尽快形成一批符合资本市场要求、具有竞争力的现代文化产业市场主体。积极推进旅游景区景点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改革,采取拍卖、招标或者协议的方式,依法有偿出让给国内外企业、其他组织或个人,按照统一规划进行旅游开发、建设和经营。鼓励和支持有实力的大企业以集中规划、成片开发的形式取得旅游景区景点经营权。

2 完善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大力引导非公有制经济进入文化旅游领域,不断提高文化旅游产业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打破所有制界限,打破地区封锁和部门封锁,对非公有制企业与国有、集体文化旅游企业一视同仁。允许非公有制经济进入法律法规未禁止进入的文化旅游产业领域。同时,抓紧制定文化旅游产业投资指导目录,明确国家鼓励、限制和禁止投资的项目。

3 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中介组织。鼓励成立跨文化、旅游行业的管理协会以及各种综合性和专业性行业协会、专业服务机构等文化旅游中介组织,充分发挥其自律、监督和服务作用。文化旅游中介组织要按照公开、公正、诚实、信用的原则,规范服务行为,并将服务规程、收费项目和标准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五)扩大促销,拓展文化和旅游产业市场

1 创新宣传促销机制。实行整体宣传促销战略,树立统一的云南文化旅游宣传促销形象。发挥云南省旅游业具备完整营销网络和营销策略的优势,建立和完善部门联合、企业为主、上下联动的宣传促销机制,加大文化旅游宣传促销力度。加强与国际文化旅游组织、旅游客源地的旅游部门、主要旅行商、新闻媒体和中介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建立和发展文化旅游营销联盟。

2 创新宣传促销方式。对重点海外客源市场集中力量,加大促销力度。与文化旅游宣传促销有关的部门要结合各自业务,利用多种渠道,大力宣传云南。新闻媒体要策划制作文化旅游宣传节目和栏目,扩大公益性文化旅游宣传。邀请和欢迎世界各国特别是云南省主要海外客源地国家或地区的主要新闻媒体、重要旅行商、文化团体来滇考察、采访和报道。加强对电子商务、卫星电视、国际互联网在文化旅游营销中的运用。

3 创新节会赛事组办方式。充分发挥节会赛事活动的宣传促销作用,继续办好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云南文化产业博览会、中国昆明国际文化旅游节等重大节会赛事活动,组织好各类文化活动周和“黄金周”假日旅游,不断创造新的文化旅游“热点”和“亮点”,吸引和招揽海内外游客。加大节会赛事的市场化运作力度,鼓励社会各界举办各种形式的专业会议、博览交易、文艺演出、体育赛事、科技交流等会展活动。

(六)科技先行,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

1 推进高新技术成果与文化旅游产业的结合。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文化旅游产业,提高文化旅游产品生产和文化旅游服务手段的科技含量。大力发展音像业和网络文化业等与高新技术密切结合的新兴文化产业,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文化产品,全面提高云南文化旅游产业的科技含量和水平,不断增强云南文化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第4篇

关键词:一带一路;文化旅游;发展;对策

秦州区作为天水市政治、经济、文化、旅游中心,近年来,坚持把旅游产业放在第三产业的龙头地位,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培育,着力打造“羲皇故里”、“秦州古韵”、“]上江南”三大品牌和以始祖文化为核心的全球华人寻根祭祖圣地;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依托,以“一带一路”国家经济政策为背景,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平台,西北乃至全国知名的生态旅游休闲胜地的“三大基地”,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力促进了全区文化旅游产业的转型跨越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已经成为秦州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

一、秦州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秦州区人文历史文化十分丰富:三皇之首、人文始祖伏羲的诞生地、先秦文化的发祥地、三国文化的集中地、中华文明发掘地、中华石窟艺术的聚集地。概括起来即: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秦早期文化、石窟文化、三国文化等五大文化。这些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以及历史文化名城古韵文化,多元化兼备的淳朴民风民俗文化等,与天水市境内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交相辉映,成为发展旅游业宝贵的优势资源。

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不断突出的地域特色,以及旅游产品的开发,为秦州区文化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新天丝毯、宾乐地毯、飞天雕漆、景晟轩漆艺、吴氏女红荷包、赵氏泥人、“略普”竹雕、“熊氏古琴”、“诗圣萍踪”写生、《伏羲庙》砖雕等旅游商品誉满省内外。同时,秦州区通过在高速公路过境段制固定宣传橱窗、依托伏羲文化旅游节等载体,举办“走进名城看天水,秦州人游秦州”等旅游节庆活动,制作大型文艺歌舞剧,大力宣传秦州文化胜景和旅游风光,有力提升了秦州区旅游文化产业对外知名度。

目前,秦州区现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6处,其中4A级旅游景区3处,2A级旅游景区3处;星级宾馆饭店16家,旅行社及其门市24家,农家乐乡村旅游经营户近60户等文化旅游产业配套设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秦州区文化旅游产业综合收入均位居天水市各县区第一位。

二、秦州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优越的区位交通条件,便捷的中心城区位置,广泛的文化旅游群众基础,造就了秦州区得天独厚的文化旅游优势。但是,影响文化旅游产业深层次发展的问题依然艰巨。

1.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配套服务能力不强。一是交通设施条件相对滞后。宝兰客专正在建设中,天(水)平(凉)高速公路还在做前期工作;“陇海铁路”预留客票少;天水机场由于导航设备陈旧、跑道强度不够,大型客机无法降落;市内交通公路密度小,路况较差;景点间的旅游专线公路不畅,道路等级低,通达深度不够。二是旅游服务配套不足,接待能力较差。现有的16家星级宾馆远远不能满足旅游旺季黄金周游客入住需求,尤其是天宝高速公路开通后,随着游客日益增加,接待能力显得严重不足。部分旅游景区及城区的公厕、垃圾箱等服务设施数量少、档次低,旅游标识不齐全、不规范。旅行社小乱散问题突出,难以适应旅游产业发展的要求。

2.旅游产品结构单一,开发层次低。旅游商品开发滞后。全市现有的53家旅游商品生产企业中,年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只占11%,500万元以下的占70%。大部分企业规模小,旅游商品制作粗糙,旅游商品的地域化、特色化、系列化水平低,独特性和创新性不足,缺乏物美价廉、便于携带、具有天水地域和文化特色的旅游纪念品,也没有较大规模的旅游定点商场和旅游纪念品市场,难以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要。

3.文化资源开发散乱,旅游形象不鲜明。一是景区规划执行不够。许多景区都编制了发展规划,但受资金及拆迁问题的制约,规划实施不到位,甚至随意变更,使景区发展难以上规模。二是旅游资源开发程度不高,文化品位有待提升。秦州区虽然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规模不大、设施落后,普遍存在有点无景的问题。景点多以观光为主,旅游资源开发程度低,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游客参与的互动性游玩娱乐项目少。旅游品牌的吸引力不强,游客滞留时间短,旅游市场人气不旺。三是特色旅游休闲场所较少。农家乐在秦州区旅游产业中虽然形成了一定规模,但起步晚、规模小、分布散,目前全市星级以上的农家乐仅有34家,其他规模较小的时开时停,普遍存在盲目经营、缺乏农家特色、卫生条件和服务较差,农家化程度低。

4.景区管理体制改革滞后,缺乏主动发展意识。秦州区旅游产业目前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管理体制不够成熟,在已开放的36处旅游景点中,属文化部门管理的有14家,属建设部门管理的有6家,属林业部门管理的有9家,属宗教、农业、卫生等部门管理的有7家。各景区多头管理造成景区各自为政,步调不一,管理难到位,协调难见效,导致旅游服务不到位,出现问题相互推诿扯皮,损害了游客利益。

5.各类旅游人才短缺,智力支持不足。面对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从业人才匮乏、旅游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滞后的问题日趋凸显。现有的几千名旅游从业人员中,导游、讲解员数量少,文化层次较低,大专以上学历的不到15%。宾馆饭店服务人员行业培训力度不够,服务质量和水平不高,旅游产业链的整体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

6.旅游资金投入不足,对外宣传有待加强。旅游业是高投入高产出的产业。由于旅游发展资金投入不足,城市整体旅游形象宣传、基础设施改善、旅游人才培训和旅游产品营销显得力不从心。再加之宣传促销方式单一,市场定位和营销策划不够,力量分散,整体形象塑造不够。县区之间、景区之间缺乏品牌共创、联手宣传促销意识,品牌效应不突出。

三、秦州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对策与思路

秦州区如何利用《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主动融入大关中经济圈发展文化旅游资源政策优势;如何利用国家级文化发展战略平台,做强做大“以始祖文化为核心的陇东南文化历史区”政策优势;如何利用“一路一带”发展战略,充分利用丝路重镇、丝路节点的深厚历史文化资源的政策优势,紧紧围绕“丝路文化长廊建设、打造文化旅游高地”发展思路,突出“三大品牌”,打造“三大基地”,经过近七个月的调研,提出以下思路对策:

1.打造“文化旅游高地”。要充分挖掘伏羲文化、秦早期文化、古民居文化、苏惠文化、宗教文化等文化、旅游、宗教资源,做好产业融合发展的文章。首先要坚持规划先行,做好总体规划和规划监管,明确“路线图”和“施工表”。其次要依托文化谋划项目、建设景点,以景点带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再次要健全完善景区景点管理体制,积极探索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文化、旅游、宗教各尽其职的产业融合发展模式。通过组建秦州区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整合文化、旅游、建设、宗教资源,建设文化产业园区,明清建筑文化产业园―胡氏民居、贾家公馆、后街清真寺、三星巷片区等,文化生态休闲旅游产业园―玉泉观、南郭寺、天福圣境、太阳山及李子森林公园等,华夏文明传承创新文化园―藉河生态湿地公园、秦州印象,将秦州区打造成为全球华人寻根祭祖的旅游圣地,实现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

2.打造旅游精品线路。以中华始祖文化产业园建设开发为依托,打造四条精品旅游线路:即以伏羲庙、玉泉观为中心的北山区寻根祭祖文化旅游线路;以南郭寺、邓宝珊将军纪念馆、李广墓公园为中心的休闲娱乐观光、爱国主义教育为一体的旅游线路;以木门道、天水关、祁山堡、太阳山森林公园、李子园森林公园为中心的农家乐生态文化旅游线路;以南北宅子、张氏民居、何家大院、赵家祠堂等古民居中心的古城区文化旅游线路。以这四条精品线路为旅游支柱,以西关古城区抢救性保护与复兴项目为依托,对西关片区内的育生巷、务农巷、飞将巷、士言巷等历史文化街区挖掘改造,在古巷道口制作古色古香、特色鲜明的标志性建筑牌饰、标志牌和简介,建设天水明清古民居文化旅游专线;以开发南北二山、太阳山、李子园、齐寿山等景区为依托,建立农家乐生态观光文化旅游休闲专线;以诸葛军垒、木门道、天水关开发建设为依托,建设三国古战场风情文化旅游专线;以佛公桥、杨家寺西田寺景观为依托,建设先秦文化农家乐旅游专线。

3.打造文化旅游产业精品。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天水雕漆、天水丝毯为主体,省市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为依托,通过传承发展、培育整合、挖掘提升、打造包装,创新开发出一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精品,编排创作一批适合走进景区景点的具有秦州地域特色的歌舞、文艺节目,积极开展说、唱、写、画文艺活动,进一步提升旅游景区景点文化内涵,促进文化旅游消费产业的升级。依托伏羲文化、三国文化、先秦文化、明清建筑文化、民间民俗文化五大文化,开发笔记本、旅游手绘地图、便签、台历、挂历、扑克牌等文化旅游创意产品,推动文化内容创新创造,推出高质量的文化产品,扩大秦州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4.打造宣传品牌栏目。以秦州电视节目上传至天水市城域网为契机,发挥辖区内文化传媒单位多的优势,通过精心策划包装、创意设计,全方位、立体式、多视角进行宣传,形成秦州地域特色广播影视传媒品牌谀俊

5.实施人才培养工程。依托辖区内大中专院校和文化单位,有选择性地引进文化创意、动漫产业经营运作、网络媒体监管、重大活动策划包装、文化资本运营等层次高、理念新、懂经营的“综合型”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培训机制、激励机制、人才引进机制,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繁荣提供坚强有力的机制和人才保障。

6.完善产业扶持政策。引导大众化文化经营,培育文艺演出、图书、音像、文化旅游、文化娱乐等市场,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研究制定出秦州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相应的政策措施,走社会办产业,科技兴产业,品牌立产业的路子。围绕伏羲文化等历史文化和民间民俗文化等地方特色做文章,重点发展文化旅游业,改造和提升传统文化产业,创新拓展新兴边缘文化旅游产业,逐步形成门类齐全、地域特色鲜明,整体效益显著的文化旅游产业体系。

参考文献:

第5篇

前言

黔西南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有很多的文化遗产,其地理位置也就有很大的特色,近年来其旅游业不断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黔西南地区文化,走进黔西南地区了解民俗民风,旅游度假。这不断发展的旅游业慢慢的带动了黔西南地区的经济和文化,让黔西南地区的经济不断的发展,文化也得以快速的传播。为此,研究黔西南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故,本文重点的探讨了黔西南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旅游产业渗透文化内涵,提升旅游行业的生命力;旅游文化渗透更多的影视演艺精品文化,让旅游行业根据吸引力;重视民族节日,促进旅游行业发展;政府加强文化和旅游保障机制的健全工作。

一、黔西南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原因分析

黔西南地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有效地融合有利于该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快速发展,同时其融合发展也是有其地区原因的,主要表现在:第一,地方政策营造产业融合的优良环境。黔西南地区具有古老的文化,还有很多古老的建筑,非常适合搞旅游行业,地方政府也抓住了地区的这一特色,不断的开拓旅游资源,创办各类文化旅游企业,同时这些企业也为了招揽顾客不断的创办各类活动,比如古老文化知识竞赛活动,根据地方风俗创办的各类节庆比赛活动等等。第二,地区的经济发展是两者融合的有效的物质基础。第三,城市化建O对产业融合发挥带动效应。黔西南地区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建设也逐步的快速推进,在通过旅游创收的基础上,不断的提升旅游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将该地区打造成旅游文化相融合的旅游城市。第四,地方政府不断的扶持基础建设,为两种融合提供了有利的发展条件。比如,近年来,该地区不断的完善交通设施,不断完善该地区的出行条件。

二、两者融合发展的途径分析

黔西南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旅游产业渗透文化内涵,提升旅游行业的生命力;旅游文化渗透更多的影视演艺精品文化,让旅游行业更具吸引力;重视民族节日,促进旅游行业发展;政府加强文化和旅游保障机制的健全工作。

(一)旅游产业渗透文化内涵,提升旅游行业的生命力

旅游地区要想招揽更多的游客,必须有其吸引人的地方。黔西南地区要想发展其旅游行业,就必须重视其地区文化,将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有机的结合。一个旅游点吸引人的地方不单单是其优美的环境和舒适的居住条件,还得有其特色所在,黔西南地区可以发挥其文化产业,将旅游点更加突出其历史文化特色,这样可以更多的吸引人的眼球,促进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提升旅游行业的生命力。

(二)旅游文化渗透更多的影视演艺精品文化,让旅游行业更具吸引力

黔西南地区是少数民族居住区,该地区很多的少数民族舞蹈,少数民族音乐等都受人们的青睐。为此,黔西南地区可以将旅游文化渗透更多的影视演艺精品文化,让少数民族舞蹈和音乐爱好者更加青睐,更具吸引力,让旅游行业更具吸引力。

(三)重视民族节日,促进旅游行业发展

在旅游点开展各种各样的民族节目表扬,通过具有地域特殊的表扬来带动旅游业,让节日文化更加有效的融入到旅游行业发展中。比如贞丰“六月六”布依风情节、兴仁“八月八”苗族风情节等等节庆活动。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提升旅游者的兴趣,还可以让旅游者学习到更多的地区文化。也是对地区文化的有效传播。

(四)政府加强文化和旅游保障机制的健全工作

要想将黔西南地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有机融合,政府必须有效的健全保障机制,通过合理的文化渗透,来有效提升旅游业的发展。加大对不可再生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力度,逐步形成谁开发、谁受益、谁保护的机制。

三、结语

第6篇

关键词:秦皇岛;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对策

位于中国河北省东北区域的秦皇岛,是首批全国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亦是京津冀的后花园,四季气候舒适,历史文化丰厚,汇集了北戴河、老龙头、山海关等诸多旅游景点,为旅游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环境基础。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的旅游消费热情与日俱增,各地旅游产业异军突起。秦皇岛文化创意旅游产业作为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的突破口,更符合人们的消费心理及需求,发展意义重大,因而得到了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1秦皇岛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模式

文化创意是一种隐存于心的思维、情感、观点等,就其特点而言具有类型多样、核心价值差异化的特点,因此在发展模式方面与旅游产业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主要对秦皇岛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的类型、发展现状两个方面展开研究,具体如下。

1.1类型

综合来看,秦皇岛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可以分为渗透、延伸、重构三种不同的融合发展类型。具体来讲,渗透型的融合发展模式主要倡导旅游与文化创意在产业发展上的相互渗透融合,并借助对各种互联网科技以及表现手法的运用,在传统旅游产品当中体现出文化创意的元素。从而实现创意世界与真实景点的交融,继以带给受众全新的感受。从产业内容维度分析,我们可以将旅游与文化创意在产业发展之间的融合看作是科学技术时展的结果,不仅极大地拓展了旅游景点的传播渠道,又增强了文化创意产品的真实体验性。而文化创意旅游产业重构融合型发展模式,更多的以节庆会展为纽带,是第三产业领域的内部融合,亦是大数据时代市场经济创新发展的必然结果。这样就可以在秦皇岛当地的旅游形象得以树立传播的同时,促进了当地旅游销售业绩的提升,可以通过文化创意独特的魅力来吸引大量受众群体消费,如著名的爱登堡艺术节提供了成功典范。相比于传统旅游业,文化创意以更加新颖的方式满足了大众精神追求,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具体表现。延伸融合型发展模式主要是文化创意产业价值链向旅游产业领域的延伸,其凭借强大的吸引力创造出题材新颖的旅游项目,从而获得经济效益,可以说是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最彻底的表现。

1.2现状

在产业融合的大时代背景下,文化创意旅游产业逐步迈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其附带的价值和未来潜力毋庸置疑,因而得到了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尤其是对于秦皇岛地区而言,其天然的生态旅游环境与丰厚的文化历史积淀,都为其大力发展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奠定了良好条件基础,但是由于尚处于萌芽时期,依然面临着重重困难和阻碍,分别体现在能力、技术及体制等方面。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在精神领域的消费日渐增长,对相关服务品质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但现实状况是,无论传统或新兴景区,似乎都无法摆脱客流量增加而旅游收入、服务及设施停滞不前,消费与满意程度不成正比的现象。究其根本,主要原因在于同质化竞争问题恶化,文化创意旅游的价值根本未能得到全面体现。与此同时,旅游产业发展科技感不足亦是导致秦皇岛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不理想的一个主要原因。如上述分析,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建设,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创新科技,是经营宣传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只有被大众认可和熟知,才可能实现游客数量大幅增长,由此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此来实现旅游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我们还必须认识到建立健全秦皇岛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将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各相关层级的有效管理及参与。体制方面的障碍,如权责分配不清、资源分布失衡、部门沟通不力等,都不能直接体现秦皇岛文化创意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2促进秦皇岛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

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在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得到了深刻体现,两者相互依存。因此,秦皇岛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必须要着重解决产品供求关系,同时各相关层面积极介入。笔者基于上述认识,结合秦皇岛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下几种发展对策,以供参考和借鉴。

2.1推进产业融合

本质上,文化创意旅游产业是文化创意企业与旅游企业深度合作关系的具体呈现,双方可持续发展都因此而大受裨益。体验经济时代,各利益相关方都应准确、深刻地认识到在秦皇岛旅游产业以及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进程中,产业融合都必将其是其新时期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必须通过主动参与,建立彼此间紧密的合作关系,来开拓更大的发展机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谋求生存与发展。以此为基础,文化创意企业与旅游企业应理性客观分析自身资源优势及特点,结合现实情况,选择包括渗透、延伸、重构三大融合发展模式在内的合适的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并以长远的战略目光审之视之,讲求循序渐进,打造文化创意旅游精品,进而谋求双方更深层次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过程中,注重把控好文化创意旅游产品核心,即“标新立异”,以新形象、新概念、新形式刺激游客消费欲望,通过对秦皇岛文化价值的整体分析,准确地抓住其中极具历史意义和文化氛围的地方对旅游创意主题文化点进行创建,如涂鸦墙、各种博物馆、动漫城、艺术街、音乐街等,以打破同质化竞争怪圈,体现文化创意的价值本质。

2.2加大政策支持

市场经济体制下,各行业企业的自主发展特点得到了有效释放,政府作为引导主体,其在政策支持及法规保障方面的建设,亦是推动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更是进一步促进产业模式优化升级的重要推动力。通过对近年来秦皇岛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情况的总结分析,我们发现不同时段政府分别扮演着开拓者、规范者以及协调者三重角色。其中,在秦皇岛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初期,政府作为开拓者,应充分利用行政制动员所掌握的一切资源,来对多样式、内容丰富的文化创意旅游平台进行构建,并通过集中化管理模式,施行规范的市场运行机制。同时,面对严重的同质化竞争现象,政府作为市场经济规范者,应依据我国知识产权、版权维护等相关法律文件,出台一系列细化实施规则,有效规范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内部企业间的竞争行为,推动产业创新,提高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此外,秦皇岛地方政府还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协调功能,通过对社会各方力量、资源的整合,出台相关法规政策,来对企业创新发展的行为予以激励,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提升地区旅游形象、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尽快解决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之间的行业壁垒问题。

2.3应用信息技术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网络作为重要的信息传播工具,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同时也给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带来了更多机遇。新形势下,秦皇岛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相关企业应审时度势、紧跟潮流,加强信息化建设及技术应用,藉此扩大产品服务宣传范围,夯实广泛的市场基础,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具体而言,秦皇岛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可借鉴韩国济州岛创意宣传成功典范,着力从宣传手段多样化入手,采取灵活多变的产品服务营销模式,如电视、广播、报纸以及网络等,及时更新行业动态,并与游客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了解他们深层次的精神追求与需求,扩大创新主体,积极听取他们的意见或建议,以更加“接地气”的方式实现“标新立异”的文化创意旅游。从产品服务质量维度讲,秦皇岛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人才,其综合素质能力水平高低,将对该产业的良好发展构成直接的影响。为此,在对秦皇岛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模式进行构建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注重相关人才队伍组建工作,通过对其工作理念的更新,促使其在工作中树立其产业融合创新发展的意识,培育员工坚实的知识与能力基础,为后续发力提供持续保障。

2.4引导消费转型

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科技发展水平的提升,网民整体数量逐渐攀升,在信息传播领域的影响效力与日俱增。受此环境影响,传统旅游产业发展模式迈入了快速革新时代,这也极大地加深了其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程度。为此,面对此种情况秦皇岛文化创意旅游产业需进一步夯实发展基础,通过对互联网旅游平台的构建,来拓宽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受众面,促进产业发展的多元化、大众化、普及化可能性,为产品服务消费的发生创造有利条件。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在心理需求方面消费者具有着极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有待我们通过创新来对其进行激发。而就目前秦皇岛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来讲,这也是其发展根本所在。严格意义上,文化创意旅游属于精神需求产品,其产品服务的设计应以顾客价值创造为引导,结合顾客需求及价值认同差异,有针对性地推出更多创意产品服务,扩大经济市场占有率,从而创造新的财富。

3结语

总而言之,秦皇岛发展文化创意旅游产业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其未来发展潜力不可估量。由于个人能力有限,加之随着秦皇岛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深入,而且发展模式中暴露的问题不断增多,本文作出的研究可能存在不足之处。因此,笔者希望学术界持续关注此研究项目,结合秦皇岛文化创意旅游发展模式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更多有效对策。

参考文献

[1]薛兵旺.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融通效应与发展模式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01).

[2]田菲.需求视角下的旅游创意产业驱动力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5(08).

[3]姚湘晖.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的动力机制与对策[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5(03).

第7篇

关键词:旅游经济;婺源;傩文化

1引言

“中国最美的乡村”——江西省婺源县属于徽派建筑文化圈,在1949年解放后划归江西省管辖。婺源境内有着众多的徽派建筑,还有依附以其上的“婺源三雕”——木雕、石雕和竹雕。婺源是一个多山的地区,森林覆盖率高,自然生态好。因为多山和丘陵,所以种茶业发达,婺源绿茶也是远近闻名。婺源有着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保存较好的明清古建筑,良好的自然生态,还有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诸如徽派建筑文化等),这些因素促使婺源在近些年内迅速成为国内知名的旅游热点地区。婺源县全境几乎都是景点,每个乡镇都有特色。在婺源的秋口镇长径村和段莘乡庆源村至今还保留有延续千年的傩舞、傩戏,以傩舞、傩戏等为载体的傩文化资源丰富,为当地的旅游产业带来了发展契机。傩文化植根于农业文明的深厚土壤,在我国已经绵延数千年之久。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傩文化作为原始宗教的一面正在逐渐淡化,作为民俗文化的一面正日益凸显。随着近年来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傩文化已经在我国很多地方被挖掘利用,为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把文化资源和旅游经济结合起来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除了发展当地经济之外还能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还绿色环保,是当今最值得提倡的经济发展模式。

2旅游经济和文化资源的有机结合

旅游经济与文化资源的融合发展模式首先要求做到旅游经济和文化资源的有机结合。要做到两者的有机结合就需要充分挖掘文化资源与旅游经济的“结合点”。一般情况下,旅游可能只是观赏优美的自然风光,如果在好山好水中融入文化的元素,一定会为旅游业的发展增光添彩,游客也会“乐在其中”。近些年来文化旅游日益被大众认可推崇就是明证。婺源的旅游业发展正可利用当地丰富的文化资源做文章,使文化资源和自然生态很好地结合起来,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让游客流连忘返、回味无穷。要把文化资源融入旅游经济之中,需要找到发现两者的“结合点”。婺源傩文化资源与旅游经济的“结合点”首先在于它的民俗性很强,容易被游客和大众所接受。傩舞、傩戏是婺源傩文化的主要载体,傩舞、傩戏的民俗性很强。它来自于民间、已经传承延续了数千年之久,当地百姓世代相传,傩舞、傩戏已经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当地百姓每年都会自发地举行傩舞、傩戏表演,他们自娱自乐,借傩舞、傩戏来表达着美好的诉求。其次是傩文化大众参与性强,在当地傩舞、傩戏和傩仪式表演几乎是人人参与,特别是在大年初二的那天。大年初二一大早,傩仪式就开始了,人们请出傩面具、穿上傩服,然后挨家挨户去“收耗”(所谓“收耗”就是以驱凶纳吉为名到各户人家收取一定的报酬。主要是驱凶纳吉。)。在这个过程中,全部村民都参与其中,每家每户都是“表演者”,热闹非凡。这种全民参与性可以很好地提升游客的“体验感”,让游客身入其中,获得最大的乐趣。最后是傩舞、傩戏的表演性、大众狂欢性和独有的神秘感会带给游客独特的体验,让他们感觉耳目一新,甚至是震撼。傩舞、傩戏是表演艺术,但又和传统戏剧表演不同,它不受舞台的约束,表演者戴着傩面具(通常是面目狰狞的),跳着几千年来约定俗成的舞步,给观者带来非常独特的体验。

3打造好傩文化资源与旅游经济融合发展所需“环境”

旅游经济与地域文化融合发展模式离不开一个好的环境,这一“环境”主要指旅游经济发展所需的软硬件。包括政府政策的扶持、外部资金的注入、文化创意人才的引进培养、对文化资源及其传承人的保护激励措施、文化创意公司企业的创立、管理等。对婺源旅游产业而言,政府的作用可表现在保护与开发的方方面面。婺源傩舞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早在2006年就取得成功,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地政府加大对婺源傩文化保护开发力度,制定相关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对非物资文化遗产最好的保护就是发展与之相应的文化产业,使其产生经济效益,这样不仅对当地经济发展有利,还会形成良性循环,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新的生机。政府通过扶持几个傩文化旅游产业重点项目,如把傩文化基础较好的婺源段莘乡和秋口乡长径村等地打造成民俗文化村、建设傩文化博物馆等,使这些地方成为旅游观光点,既推介宣传了傩文化又可以作为旅游热点吸引游客。政府作用还表现在对人才的引进激励上。旅游经济与地域文化融合发展离不开相应的人才。这种发展模式需要创造性人才,需要既懂得文化又具备经济头脑的文化创意型人才。政府应该想方设法引进人才,通过好的待遇和政策留住人才。如婺源县政府通过改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待遇,制定激励措施。通过多种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解决各类人才的后顾之忧,提高他们的待遇,激励干劲,这样才能切实打造好旅游经济与地域文化融合发展的软环境、软实力。除上述举措之外,旅游文化创意公司的创立、管理制度的引入也非常关键,毕竟旅游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组织者——旅游公司企业集团等,这些公司企业集投资者、生产者、管理者于一身,是旅游经济与地域文化融合发展的主体。诸如婺源乡村旅游经济与当地傩文化资源融合发展催生的各种傩文化旅游公司、傩面具雕刻工艺厂、傩文化传媒公司、傩艺设计公司、傩舞傩戏剧团等等。这些旅游文化产业主体的创立和发展是一个地区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繁荣程度的晴雨表和标志,是旅游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硬件。

4打好“文化牌”,把傩舞、傩戏艺术中的艺术文化与旅游产业结合起来

第8篇

>> 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分析 基于SWOT分析的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构想 浙江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的思考 山东省文化产业核心层发展趋势与比较 金融创新支持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山东省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现状分析 山东省文化产业金融支持研究 山东省文化产业链的优化整合研究 山东省竞技体育产业发展的思考 山东省文化旅游业态创新与城镇化建设研究 云南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的对策措施 山东省旅游产业政策发展探析 山东省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选择 河北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保罗.安德鲁中标山东省文化中心 京沪高铁对河北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影响及对策 江西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研究 山东省旅游产业对经济的影响分析 山东省兖州市文化产业发展的调查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08-01-19/2013-12-10.

[4]崔志英,杜洪锦.城市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整合——以淄博市为例[J].科技信息,2011(33).

作者简介:李振松(1979-),男,山东德州人,硕士,山东万杰医学院中文教研室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文化与中国文学。

刘 强(1982-),男,山东莱芜人,硕士,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初等教育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文学与地方文化。

第9篇

关键词:文化旅游业;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2)04-0126-04

文化旅游泛指以鉴赏异国异地传统文化、追寻文化名人遗踪或参加当地举办的各种文化活动为目的的旅游,它是一种特殊的综合性产业,因其关联度高、涉及面广、辐射力强、带动性大而成为21世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目前,文化旅游业已成为兰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带动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手段和方式。

一、兰州文化旅游新业态正逐步形成

文化旅游不仅是在自然景区体验,而且是和当地经济社会、文化活动等紧密结合的特色文化体验。经过多年发展,世界各地旅游业已经进入“产业融合化”发展阶段,越来越多地与其他产业相融合,衍生出各种新的旅游热点和旅游形态。同国内外旅游业发展的趋势一样,兰州旅游业横向、纵向合作的态势进一步增强,除了与传统古文化的结合外,还日渐与工业、农业、民俗、演艺、饮食、商务、教育、宗教、节会赛事等文化元素相融合,文化旅游业的元素日渐丰富和多元化,兰州文化旅游新业态正逐步形成。

(一)旅游与演艺文化加速融合

优秀的演艺文化能集中表现地方文化、特色民俗,兰州在这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近年来,兰州舞台艺术精品演出、春节文化庙会等大型文化演艺活动精彩纷呈,在国内外有一定知名度,其中,《丝路花雨》、《大梦敦煌》等文化旅游演出剧目曾轰动海内外,已成为兰州城市形象名片。《丝路花雨》的创作和演出标志着中国“敦煌舞”诞生,被誉为“20世纪华人舞蹈经典”,《大梦敦煌》荣获“五个一”工程奖并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初选剧目,享有“西部艺术第一品牌”、“可移动的敦煌”等美誉,敦煌文化由此也成为海内外旅游团体追崇的目标。另外,30立体风光与歌舞完美结合的《炫彩之旅》,强烈的视觉冲击与文化震撼吸引了大批游客,成为我市在全国有影响的文化旅游相结合的品牌演艺节目。旅游与演艺文化的日益结合,吸引游客,拉动消费,极大地促进了兰州文化旅游业的繁荣。

(二)旅游与节会赛事文化日趋融合

节会赛事是文化与旅游融合的最佳载体,一些有影响力的展示地方特色的各类节会赛事文化活动,不仅能够吸引大批游人参加,带动文化旅游,而且成为集中展示地域历史文化、自然风貌、民族民俗风情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等的平台。多年来,兰州通过举办一些大型节会赛事活动,“节会经济”的综合效应显现,加速了兰州文化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兰洽会、兰州国际马拉松赛、环青海湖自行车兰州段比赛、中国MBA黄河(兰州)漂流赛、中国机器人大赛、兰州水车节、兰州黄河文化旅游经贸洽谈会等节会的举办吸引了来自各方的游客。据统计,2010年国庆期间,水车博览园游客人数同比增长101.2%。旅游与节庆会展的对接,充分展现了兰州丝路重镇的文化底蕴和独特魅力,有利于提升兰州文化旅游的品位,对加快兰州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旅游与非物质文化逐渐结合

兰州历史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厚,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资源。从已公布的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可以看到,社火、花儿、傩舞等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具有很强的地域特色和较深的文化底蕴,对游客有着神秘的吸引力。依托丰富的非物质文化资源,兰州已建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秦腔博物馆等,通过展馆和演播大厅让游客穿越时空隧道,获取精神享受,构成美好回忆,深刻体验兰州民俗文化的厚重感。另外,兰州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被开发成旅游商品,不仅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研究价值和教育价值,而且经济价值也十分可观,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魅力有力地推动了文化旅游的发展。

(四)旅游与工业文化不断结合

近年来,工业旅游日益兴起,被誉为“朝阳中的朝阳”产业。兰州是我国近现代工业的发源地和西北重要工业基地之一,工业遗产资源丰厚,一些老厂房、老设备具有大量有价值的历史记忆和工业生产、建筑、美学及其他人文信息,它们记录着兰州这座城市的“历史足迹”。从近代开始到“三线”建设中,涌现了一批工业企业,这些工矿企业及手工业作坊给兰州留下丰富的记录,已成为兰州发展文化旅游业最具特色的文化资源。此外,现代工业生产与旅游有机结合的文化体验博览园已成为兰州文化旅游业的一大亮点。为传承、弘扬葡萄酒文化,莫高公司打造的专业葡萄酒文化博物馆和中国葡萄酒文化中心,是集参观、展览、旅游、品鉴、窖藏、体验为一体的酒庄,已成为兰州-张新的工业旅游名片,游客可以以参观、互动等多种方式体验葡萄酒文化与酿造过程。目前,工业旅游已成为吸引游客,做大做强兰州文化旅游业的又一片“区域”。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