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14 11:22:5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影视后期行业发展现状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影视制作 电影特效 特效影响 特效发展意义
电影制作中的影视特效,在图形技术的开发、三维动画制作及数字效果合成各方面技术的进步推动下,得以更大范围的扩展。美国好莱坞电影的巅峰创作更是在电影特效的发展中推波助澜,使得电影制作为赢取更高票房而加大对于影视特效的投入。特效制作逐步代替了电影特效场景的布置,场景的特效合成取代了实地取景拍摄,种种特效技术的应用有力提高了影视拍摄制作效率。
一、现今影视特效发展现状
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为当前诸多行业提供了快速发展的捷径,计算机图形学在国内的迅速普及及广泛的应用,使影视行业的发展逐步具备足够能力保证画面的精确、逼真和操作方面的简捷化等技术进步,创作出了一系列像《惊涛骇浪》一样的特效出色的影视作品。同时,在世界影视界发展中,美国电影对于我国国内的冲击影响,也促进了我国影视制作上,特效应用的开放学习与进步。
但就现阶段国内影视发展趋势分析,更多大众媒体关注的是电影中引入的美国影视特效因素,忽略了对中国影视行业的整体关注,无法做出客观上的评定审核。实际上,国内影视特效水平相比于国外有着悬殊的差距,国内多数影视特效制作人员的技术水平都常年停留在初级阶段,没有能力更深层提高,电影的制作也以低成本的初级特效为主,无法实现影视特效上质的飞跃,在市场中难以具备足够的竞争能力。
我国影视行业发展各方面仍处于缓慢发展的阶段,在影片制作过程中尚未建立起成型的发展模式,影视制作各阶段组成成员对于影视特效的认知存在着一定范围的局限性,加之以受到美国大型特效电影的影响,使得国内一些影视公司制作电影特效时忽略现状而盲目追风,在发展中无法认清自我而难以得到提高。
二、影视特效对于电影的影响
(一)影视制作效率提高
电影制作中,数字特效的引入能够制造还原出原本不存在事物,在经过技术处理进行细节雕琢后将其完美展现在银幕上,满足人们的视觉需求。电影拍摄的后期制作通常借助众多软件实现特效场景的制作,这有效提高影视制作效率,避免了电影拍摄冗长的场景制作工作。现今市场中越来越多的软件制作更是为影视效制作提供了愈加便捷的方式。
(二)提高影视质量
特效制作中,影视的剪辑是制作的重要工序。在所有场景拍摄完毕后,全部镜头将被收集整理至素材库中,在其中对其进行制作合成。在场景的合成中,不同素材的叠加会营造出不同的影视效果,在对镜头进行不同场景复合后,反复进行对比筛选,才能选择出最适合场景的素材,进行合成,进而提高影视作品的质量。
三、影视特效的影响意义
影视制作发展至今,特效已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相比于旧式的现实布景,特效制作节约了成本,也做到了环保。计算机技术在绿屏跟踪技术的基础上能够实现场景的拼接合成,这也实现了室外拍摄向摄影棚内影视制作的转变。影视拍摄及制作过程的转变在特效发展中具有着重要的影响意义。
(一)特效制作的设计意义
与多数人们的认识不同,影视特效的制作不仅仅是拍摄后期简单效果的叠加应用,有些特效场景需要在经过严密规划后设立跟踪点,以便使摄像机能够在最合适路径中捕捉场景动作进行拍摄,为后期场景的数字技术处理做好基础,其制作过程的反复可能耗费几天甚至更多时间,另外,场景拍摄过程中各种超出预期的变化,如天气、光线、场地等,都要通过特效来得以弥补,以便为影视拍摄提供有利条件。
(二)蓝绿背景追踪应用的意义
现代摄影棚内多设有大块蓝色或绿色的幕布,演员在幕布前完成动作拍摄后,经计算机抠像技术与另外的背景相结合,营造出真实场景事件的特效。需要值得注意的是,特效对于幕布的设计有着严格的要求,表面的光滑度、对光线的反射率以及阴影的处理等等。蓝绿幕布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场景制作的飞跃,对于相同的演员内容,能够在不同环境下得以发生,幕布与演员身体颜色的发差能够有力帮助机器追踪演员的动作,与崭新的场景进行结合,这大大丰富了影视事件情景的来源,也为未知场景的创意设计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
(三)3D特效的应用意义
3D影视制作对拍摄过程的规划设计与执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拍摄需要对两台摄像机的同步率进行精密计算,并对事件进行追踪拍摄,实现人眼的立体视觉效果。对于观众来说,它能够进一步加强场景的真实感,渲染出影视场景中的氛围,带来更多视觉刺激;从影视制作角度分析,3D效果的实现意味着摄像过程数字化发展的进步,影视制作水平的提升。3D效果突破了平面电影的发展局限,是影视特效发展史上的一大里程碑。
四、结束语
影视制作过程中的各种特效应用使得电影内容得以大范围丰富,也拓宽了影视制作素材的来源,这使得电影特效有着更为美好的发展前景。为保证我国影视得到更好发展,特效技术的掌握在当今显得尤为重要。为适应世界领先的影视潮流,我国应加强特效技术的深层掌握与利用,整体提高电影制作团队的技术水平,是我国电影能够在世界的影视发展中独树一帜。
参考文献:
[1]W.T.Reeves -Particle systems--a technique for modeling a class of fuzzy objects.
[关键词]高职院校;动画专业;课程设置
动画设计作为一门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新兴专业学科,越来越受到各高等、高职、高专院校的热崇。自2000年始至今,全国开设动画专业的学校有三四百所,各种职业培训学校不下几千家。尽管每年有大量的毕业生涌入社会,然而中国企业依然面临困惑――找不到高素质的动画师。业内分析,目前我国动画人才结构不合理,国家院校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在整个行业中还占不到1%。许多人认为,根源在于动画教育的发展滞后,无法培养出动画产业发展所需要的真正专门人才,优秀的动画创意人才甚少。因此,直面今日中国高职院校的动画艺术教育,探索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建构具有高职特色的动画专业课程体系,这是动画教育者不可避免的课题。
一、动画专业建设背景
1.行业发展现状。 动漫产业是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是继IT产业后又一个经济增长点,规模有望成为国民经济第一支柱产业。在此背景下,动画专业人才成为人才市场上最紧俏的人才之一。据保守估计,我国动画片存在20万分钟的缺口,这意味着市场需要2.5万名动画原创设计人才,而辅人才的缺口更是高达8-10万人。随着我省苏州、无锡、常州等国家级动漫产业基地的落成,游戏、动画企业大量涌入江苏,使得对游戏、动画人才的需求一升再升,很多企业每月开出6、7千甚至上万的高薪都招不到人。
2.专业结构设置状况。
在我国,高职院校动画专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课程还是沿袭国内外优秀本科院校同类专业课程设置,没有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具体表现在:教学方案、教学计划不完善;专业教材、师资缺乏;教学硬件设备、动画资料不足。在相关课程设置上,大多数高职院校或偏重于素描、色彩等绘画课的学习,或偏重于计算机软件的学习应用,这就造成学生的独立创造性以及敏锐意识感觉的匮乏。这些年,大多数动画院系采取这种教育模式,但是实践证明教学效果并不是很好。前段时间有报道称,上海某家动画公司,需要一批动画制作人员,于是通过媒体刊登了一则“培训、招聘”的启事。启事上称,将针对动画制作有偿培训一批人员并择优录用,录用后将返还部分学费。这则启事吸引来将近10所学校的就业指导办公室的老师,他们愿意让自己的毕业生再交纳数千元的学费参加公司培训,然后就业,以上这种情况在我国许多城市已是屡见不鲜。由此可见,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直接上岗就业,却走进了再培训的怪圈,归根结底是学校培养的学生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可以说:高职院校的动画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并不合理,动画人才结构性不足,与“学生就业实现学校到企业的无缝对接的高职教育”的理念相违背。
二、动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构想
动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主要目标是探讨课程体系建设原则、动画专业建设特色,构建具有离职特色的动画专业课程体系,使学生通过在校期间的学习,成为具有一定专业知识技能和创意思维能力的高级实用型技术人才。
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具有高职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是研究的核心问题。主要研究以下内容:
1.课程体系建设原则。
科学合理地建设动画专业课程体系,总体上应遵循以下原则。
(1)实用性原则。以培养高级实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由用人企业和学校共同承担培养人才的教学任务,企业参与学校课程的设计,按照企业对职业技能的要求组织教学,强调教学计划适应社会需要。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还可以将企业文化融入课堂教学,工学结合,理论联系实际。
(2)毕业证与职业资格证相结合原则。课程设置应与动画从业人员资格考试紧密结合,将动画公司的专业证书课程嵌入动面专业教学计划中,根据动画从业人员资格考试的科目与要求设置课程与专业方向,并选用相应教材,让学生在校期间获得职业资格证书。
(3)创新能力培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毕业后能适应不同工作环境。
(4)模块化原则。以动画制作流程为导向,将课程设置为几个主要模块的课程结构,具有很强的开放性,有利于学校课程开放,可及时删减陈旧重复课程或课程内容,吸收最新科研成果,调整课程重心,保持课程的最佳适应性、先进性与时代性。
(5)开放性原则。加强与各动画院系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国内外动漫节、动漫展览、动漫比赛等专业活动,努力学习世界各国,特别是日、韩、美等动画生产大国迅速发展的经验和动画衍生产品的动作模式。
2.动画专业建设特色。
(1)动画专业教学建设分两个方面。
第一方面,大专业平台下的专业群建设。动画专业将依据行业特色建立以下四个专业群:FLASH动画、三维动画、连环画漫画插图、平面设计。专业群的目标瞄准行业中对应或相关联的职业技术岗位。
第二方面,以项目为引导的课程结构建设,吸引企业用人单位。通过校企合作、顶岗实训、学工交替、订单培养等人才培养模式,组建优秀教学团队,提高教学水平,建设满足校企共用的校内实训中心。
(2)根据动画专业综合分析行业和企业对岗位人才的各项使用指标,确立专业教学方向,建立专业群平台下的核心课程群。通过动画角色与场景设计、动画运动规律、原动画设计、计算机软件应用、动画短片创作五个集技能与创意为一体的专业课程,用三固(动画角色与场景设计、动画运动规律、原动画设计),一群(计算机软件应用,包括动画软件应用与平面软件运用),一实践(动画短片创作)的教学体系,培养学生职业岗位技能。
(3)动画专业教学以项目实训为核心,理论教学为实践服务,在实践过程中理解动画理论。建立三段式教学基本框架:第一段,实施过程性课程,以专业通用知识为主要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行业和行业发展的多元认识;第二段,实施企业性课程,课程结合企业分工,突出行业现行技术能力的培养,紧密结合行业的发展,形成优质核心课程群,完成从学生到员工的孵化过程;第三段,实施项目实训课程,可以以企业技术骨干为主导的兼职教师对学生进行职业培训,也可以安排学生到企业中进行顶岗实训。
3.具体课程设置研究。
在课程设置上,高职院校应把握这样一个原则:第一学年强调专业基础课,而这些基础课并不是指绘画课,它指的是动画的基础,动画的观念,动画的思维这些内容;第二学年,让学生把动画里的动作设计(原动画设计)与动画角色与场景设 计结合起来进行专业设计;第三学年和企业合作,安排学生进行企业项目实训。根据动画专业的特殊性特制定以下三大块的课程设置,作为培养我国动画专业人才的培养计划。具体内容如下:
(1)过程性课程(含专业基础课与学科基础课)。过程性课程是动画学科体系的基础层,是培养高级实用型技术人才的素质课,学生刚入校的第一学年以开设专业基础课程为主,可以巩固学生的美术基础知识,并为下一环节的原动画设计、动画角色与场景设计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主要开设的课程有:艺术设计史、设计基础、设计透视、艺用人体解剖、动画赏析、动画概论、动画运动规律。学科基础课主要培养学生的文化涵养,提高他们的思想境界,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升认识水平及影响到未来的职业建树。主要开设的课程有:政治、专业英语、思想道德修养、计算机基础及应用、大学体育。
(2)企业性课程(专业设计课程)。企业性课程是与行业内优秀企业共同建立现有紧缺和潜在职业岗位所对应的课程体系,以企业动画制作流程为核心,以动画前期企划、中期制作、后期合成剪辑为基本依据来设置课程,集中在第二学年,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专业设计课程包括动画专业课程与计算机软件应用两部分课程,这两部分课程可以并行开设。动画专业课程开设顺序是:分镜台本设计、构图设计、动画造型设计、动画场景设计、原动画设计、影视后期合成。计算机软件应用课程开设顺序是:PHOTOSHOP、ILLUSTRATOR、INDESIGN、FLASH动画、3DMAX、MAYA、AE影视后期编辑。
(3)项目实训课程。第三学年,离职院校与动画企业合作办学,能够有效地使学院的专业建设、课程设置与行业的用人标准相结合,尽量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要,与企业优势互补、共同受益。学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人才培养的模式,以适应动画人才的培养。
第一,高职院校采取特殊的训练方式,安排学生到动画公司进行顶岗实训。通过顶岗实训,他们可以了解动画公司职位的需求以及需要掌握的技能,并在实际的学习中强化自己的职业能力。
第二,由于学校在硬件配备上的投入是有限的,一些高尖端的设备引进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学校可以联合国家动漫产业基地,针对产业的地区发展,人才的培养方向和规格、交流和合作、科研和产学结合、机制和资源等进行规划。
第三,学校成立动画实训中心,吸引企业进课堂,带项目培训完成课程教学,要求每个学生深入了解将要承担的工作,为自己设计培训计划,在与小组合作的基础上独立完成计划,然后通过检查和考试验证能力,并把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直接运用到工作中去。
作为中国广播影视设备展(BIRTV)的重要板块之一,历经十余年发展的数字电影论坛已成为促进国内外数字电影专业人士技术交流、探讨前沿科技的年度集会,并向业界传递着国际数字电影技术的最新发展动向。今年的论坛不仅汇集了科技委专家、工程技术人员、院线代表、后期制作人员、制片人等国内外数字电影专业人士,也吸引了携新技术、新产品而来的电影技术设备厂商。论坛上,众多领导、嘉宾也围绕电影的信息化网络化、放映技术、电影拍摄、后期制作等议题进行了交流,其中激光放映技术成为讨论的最大热点。
激光照亮大银幕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副局长毛羽在致辞中指出,中国电影历经十一年的产业化调整,取得了突出成绩,从年产百余部电影到年产六百部电影,银幕数从千余块发展到两万余块,年票房则从不足十亿人民币发展到了2013年的突破217亿。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的电影产量大国和票房大国。这些成绩的取得,与电影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他也希望电影技术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们能继续努力提升国产技术在中国电影发展中的份额,发挥电影技术对电影艺术的支撑作用。
伴随着科技的发展,激光光源技术给电影行业带来了新的变革。本届论坛上,中国数字电影行业新军――中影光峰激光影院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宣布成立。中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喇培康在成立仪式上表示该公司的成立“正式开启了电影激光放映技术的普及进程。”
此次论坛还邀请到了激光光源放映协会联合创始人、巴可公司高级顾问Bill Beck先生,他也详细介绍了激光技术在电影放映行业的应用和发展现状。
“五位一体”助推中国电影大发展
随着全球电影数字化进程的发展,世界主要影院市场即将全面实现数字化放映,数字电影已经迈入网络化、信息化的新阶段。在全球电影数字化浪潮中,中国毫无疑问走在了前列。中国目前已经实现了数字电影放映的全覆盖,影院票房市场也呈井喷之势。电影数字节目管理中心主任李枢平在主题报告中指出,促进我国电影由数字化向更高层次的信息化转型发展,推动电影产业信息化是实现电影强国的重要途径。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高度重视网络化信息化在电影产业的发展应用,正在组织起草制定《中国电影产业信息化发展规划》。李枢平在论坛上介绍了我国电影信息化的发展现状,也分享了他参与起草信息化发展规划的几点思考,强调了即将出台的该规划在推动电影产业信息化有序、快速发展的指导意义,并指出通过顶层设计和合理布局,完成电影发行、放映和管理的信息化体系建设,将使中国电影的技术、管理和运营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合作:电商与电影院
从今年初开始,电商在电影市场的作用有目共睹。“BAT”在电影产业的布局尤为引人瞩目。本届论坛上,主办方特邀微信电影票、格瓦拉等互联网企业,与中影影院投资公司以及金逸院线等代表进行了“大数据时代电商对电影票房的影响”主题对话。在80分钟讨论时间内,专家们不仅对时下热议的互联网、大数据、电商、营销理念等进行了视角独特的看法分享,更对未来数据时代影院、发行、制片等领域的发展前景发表了宝贵意见。论坛的这一“变革”板块也凸显出网络化、信息化对电影行业发展的刺激作用。
电商对中国电影市场的贡献不容忽视。目前,电影市场的关键问题在于影院的空置率居高不下,这需要电商和影院共同努力,一起提升观众的观影体验,让更多观众走进电影院。未来,合作共赢做大市场将成为电商和电影院共同的努力方向。
新增影片推介展映单元
关键词:二维动画;有效捷径;创作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也越来越高,压力也越来越大,有时候需要缓解压力,想看不仅小孩能看,大人也能看的动画,因此,动漫行业也随之迅速发展起来,要成功制作一部动画片,是很多动画创作人前进的目标。动画创作知识繁缛复杂,这在制作过程中分三期(前期、中期、后期)才能制作完成,因此,为动画创作这个门槛设立了很高的。每一个动画工作人员,都在寻找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这也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二维动画创作的有效捷径是需要我们共同去研究的问题。
1 二维动画创作的发展现状
在上个世纪50年代,我国动画是世界上最大最强的创作基地。也许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日本的动画在慢慢发展起来,主要是针对性比较强,动画中的情节比较相连贯,在角色上创作也很符合年轻人的审美特点,因而,我国的年轻人就慢慢被日本动画给吸引成为忠实观众。从卡通消费市场调查中了解,一般青少年喜欢日本动画的人占60%,中国原创动画占11%,欧美动画占29%,这个调查结果也有七八年了,如今,我国动画也有巨大的变化。市场上很多的动画都是中国加工完成的,如《死亡笔记》中的动画部分就是我国某些动画公司完成的,不仅如此,包括最受观众喜爱的《柯南》《功夫熊猫》《网球王子》等中间的一些动画也在中国制作的。最近几年,我国原创的动画也在国际市场逐步发展走红,如《喜洋洋与灰太狼》《风云决》等一些,现在我国动画行业不再只满足加工外国动画了。自从2007年我国广电总局发表《关于发展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若干意见》后,动画行业发展很迅速。就在同年中,我国原创动画产量比往年产量翻倍甚至更多,目前,我国动画制作规模已经超越日本了。
如今我国动画产业发展迅速,是因为有政府的支持,并巩固了我国动画与原创剧情在世界动画行业的地位,让青少年的课余生活更丰富,同时增强了精神文明创建,更为动画产品创造了更大的市场和展现的平台。
2 二维动画创作的设计
(1)二维动画创作的前期设计。所谓动画的情节都是根据生活中某些片段而创作出来的,因此,动画里面的内容要参考现实人物的生活写照和运动规律,例如照相、照片、文字记载等一些。不管是什么创作的影片,在做场景设计之前都要对剧本很熟悉、很理解,俗话说:“从剧本出发,从生活出发”。我们在了解历史的背景,知道了地域的民族特征,时代的特点,人物的特征,了解了影片风格特点的前提下,才能明确的把握主题设计需要的场景。
在动画创作初期,我们首先要知道动画创作不同于影视创作,更不同于文学的创作,因此在创作剧情时要夸张,简单明确,思路清晰,要使在电影中无法大胆实现的一些效果。用个性的手法来表现出动画剧本的特色本质,并通过动作的方式表达出人物的特征,语言的夸张与动作表现剧情的发展变化,整个气氛就需要场景的结合来渲染。在创作剧本时,有些和故事本身无关的情节能不要的尽量都不添加,要注重动画的完整性。
(2)二维动画创作时题材的选取。一部动画的成功,首先在选择题材上是很重要的,如要在动画剧本设计的质量与动画影片上的质量提高,主要就是题材在选取上要跟的上时代的流行元素。通过一部有时代流行元素的动画,观众在观看影片时就能体会到时代的流行元素,感受到编者创作时的心情。比如:日本的动画大师宫崎骏很多作品,《天空之城》《幽灵公主》系列的影片,突破了传统的动画片以儿童为核心观众的理念,也收获了不同年龄层次的观众,得到了大人的喜欢和认可。宫崎骏通过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动画电影的特色,给人们带来更广阔的视野效果,作品本身也有很深刻的思想含义。动画剧本的创作基本要来自于生活,更要高于生活。
(3)二维动画创作的人物造型设计。动画创作中不仅剧本要源于生活,而动画中的人物造型也来自于生活,这是一种很多的元素构造的艺术。在动画创作里,出色的动画人物造型设计是整部动画片成功的一半。任何造型的方式是很多不同样式的,但是基本的本质还是离不开的,就是夸张与简单这两种基本的手法。造型的夸张与现实不相符而形成的视觉效果,更能突出人物个性特点,从而赢得观众的视野。
3 二维动画创作的有效捷径是模仿
事实证明,动画创作方面的知识是很难通过文字、语言和符号来表达的,因此,在物理上很难传播与复制。通过语言知识所描述的行为活动来模仿,让知识所描述的场景、环境用二维动画创作出来,在实际的生活中反复训练,并在短期的时间里了解与知识所描述类似的技巧能力,从而产生了“复制”,“传输”的效果,我们称之为间接传输,也称为模仿,这是对一些没有结构性知识间接传输的方法。这种情况目前还未得到理论上的解释,这种模仿的方法在实际中被很多的实践证明,并被广大人们所运用。比如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学习到人类本身的生活技能。然而,学习到的生活技能并不是自己摸索的,也不是从书上或者从别人口中所讲而学习的,而是通过模仿别人的行为而了解的。例如小孩子在开始学习说话时,并不是通过学习说话的语法,而是经过模仿大人的发音和平时的说话而练习的。我们在练习写字时最主要是练习别人的字。长时间下来,小孩子的一些言行举止,思维方式的都是通过模仿而获得的。有位西方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人是最善于模仿的动物。人是借助于模仿来学习他最早的功课的。”不光是小孩会模仿,大人的许多生活技能也是通过实践模仿而学来的。比如,在学习绘画的时候,也不只是通过阅读书与教材,而是更多的是经过模仿名画家的作品学习的。因此模仿是人们学习某种技能最有效的捷径,所以二维动画创作首先也是通过模仿他人的作品,而慢慢成长的。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二维动画创作最有效的途径还是模仿,通过不断模仿,从中掌握二维动画创作的技巧性的二维动画制作知识,得到了各种动画创作的设计技巧,好为将来的创作做基础和准备。我们通过了解二维动画创作的设计流程,模仿别人的动画作品,是我们创作二维动画的最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徐斯军.闪客制片厂:FlashMAX经典动画实例教程[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
动漫产业发展迅速,动漫人才紧缺成为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借助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契机,本文对动漫人才需求数量和岗位能力进行分析,提出了校企合作动漫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详实的企业调研,分析动漫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人才需求分析;高职教育;动漫设计与制作
一、京津冀地区动漫发展现状
北京是我国经济文化中心,也是最早发展动漫产业的城市,目前已有石景山、东城区、中关村、亦庄等多个动漫产业聚集区。北京将以产业基地建设为依托,拓展动漫产业链,积极培育优秀产业集群,将北京建设成“全国动漫和网络游戏制作交易中心”。动漫行业在天津扎根时间不长,却以惊人的速度崛起壮大,逐渐形成一定规模,各种与动漫相关的事物和衍生品相继出现。动漫行业由娱乐消遣,发展成为天津的一种文化和时尚,天津的动漫产业在快速稳定的发展。动漫产业的蓬勃发展也辐射到了华北地区,这也是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过程中文化领域的重要规划之一。河北省动漫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目前已取得一定成绩,形成石家庄、保定两大动漫产业基地,但与全国其它动漫基地相比仍处在层次偏低、规模较小、理念更新较慢的状态。同志作出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决策,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北京以其特有优势发挥引领作用,政府部门将努力搭建平台,推动三地文化产业合作共赢。
二、京津冀地区动漫人才需求分析
1.动漫人才数量需求
近几年动漫行业迅速发展,使得动漫人才缺口巨大,尤其能够将设计与制作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需求更大。同时,动漫技术更新较快,制作软件需要不断升级更新,迫使从业者不断提高自己,参加多种技术培训,才能紧跟行业发展步伐。动漫产业链条较长,涵盖面较广,人才需求层次丰富,高层次的原创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编导人才、市场拓展人才、管理人才等都有较大缺口,动漫应用领域日益拓宽,除专业动漫企业以外,游戏、传媒等其它行业也需要大量动漫人才[1]。据不完全统计,未来五年京津冀地区对动漫人才需求量高达15万左右。可见动漫人才的匮乏,已成为制约我国动画业发展的关键要素。
2.岗位与能力需求分析
通过对动漫企业调研不难发现,动漫行业的人才需求较前几年出现了较大的变化。首先,二维动画制作逐渐被三维计算机动画制作和无纸动画制作代替,人才需求量开始减少,三维动画制作、影视后期及特效制作等相关人才需求量增大。第二,动漫编剧和导演在动画制作中处于灵魂岗位,市场需求并不大。由于层次较高,高职毕业生很少涉及,基本由具有行业丰富经验人员担任。第三,场景设计师和角色设计师需求也不旺盛,这两方面岗位需要较强的绘画功底和较高的艺术素养,能够敏锐洞察顾客心理,这些岗位倾向于设计型人才,而非技术型人才,基本由资深从业经验人员担任。最后,适合高职层次动漫人才多为专业技术性岗位,如动画师、着色师、剪辑合成师等。这类岗位门槛较低,从业经验要求不高,仅需熟练操作专业软件,具有动漫相关知识即可,同时这些岗位市场需求量极大。此外还有一些新兴岗位,如漫画师和插画师,这些岗位都要求极好的手绘能力和动画基础,未来也有很大需求。随着网络技术发展成熟,Flash短片设计已经渗透到各个行业中,国内未来几年Flas短片设计人才的需求量也会逐年增大.
三、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思考
国内目前开设动漫专业的院校不少,虽然学历层次的不同,地域特点也不一样,但各院校都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设置了不同的专业方向,如:二维动画、三维电脑动画、网络动画、数字多媒体、影视后期等。由于动漫产业发展有其自身特点,动漫企业运转模式也各不相同,因此我们要以系统详实的调研结论为依据,确定动漫专业就业岗位群,以京津冀区域一体化为基础,以发展技能型人才为导向,对动漫专业特点和现状分析,梳理知识结构和职业能力,修改动漫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合作完善人才培养对策。1.存在问题动漫人才紧缺促使动漫及相关专业成为高职院校的热门专业,这繁荣景象的背后却呈现出高职动漫教育的现状,大部分高职院校开设动漫专业存在盲目性和功利性,由此引发许多弊端,在实际教学中己经愈发明显地暴露出问题的普遍性和严重性。
(1)专业建设投入不足
动漫教育跨艺术与技术之间两个领域,这为众多院校开设动漫专业提供了契机,使得动漫专业遍地开花。经过仔细调研不难发现,除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等名牌高等院校外,其他多数院校动漫专业都是在近几年内匆匆开设的,在教学体系、师资水平、教学设施等方面存在不足。
(2)人才培养目标不准确
从高职院校动漫人才方案中不难发现动漫专业毕业生就业范围非常广,大部分高职院校都会提出学生毕业后适合在游戏公司、动画公司、广告公司、电影制作公司、电视台、杂志社、出版社以及培训学校、自主创业等方面工作,可以看出很多高职院校在动漫专业的培养目标上过于宽泛,而且完全没有针对性。这些空泛的培养目标,实际上等于没有培养目标[2]。造成高职院校对动漫专业整体理解模糊,教学体系混乱,专业定位不合理。
(3)专业特征不够明显
部分高职院校既没有对职业教育特征切实分析,也没有对该区域人才需求认真调研,而是直接参照其他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这种盲目的专业设置培养出的学生“眉毛胡子一把抓”,造成学而不精,毕业后不能与岗位需求相适应,造成资源浪费。
(4)课程体系结构不符合企业岗位需求
有些高职院校在整体课程体系上,学科本位思想严重,缺乏适合自身特点的改革和创新,课程之间内容交叉重复,缺乏有效整合,教学内容不明确;课程编排不合理。课程设置与企业需求联系不够紧密,课程开发很少参考企业意见,这种封闭式的课程开发方法制约学生创意性思维发展,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不协调。
(5)实习实训环节薄弱
动漫教学注重实践,因此对软硬件配套要求较高,特别是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更为重要。实训基地又分为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内外实训基地两种模式,校内实训基地主要以产学结合、工学交替、项目导入教学为主;校外实训基地以企业内部实训为主,很多高职院校存在资金不足,导致校内基地的建设更是有心无力,学生仅依靠企业实训来支撑实习[3]。使得毕业生实践能力不足,造成企业与毕业生的磨合期较长,给企业生产带来不便。
2.对策与建议
按照“对接产业、工学结合、提升质量,促进职业教育链深度融入产业链,有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职业教育发展战略[4],构建新型具有高职特色的“1+1嵌入式校企合作”模式,让企业真正参与人才培养,通过学校和企业双方嵌入式合作,促进专业建设与发展,有效提高动漫专业人才培养水平。
(1)动漫专业培养多元化
“动漫设计与制作”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动画片制作,包括二维动画、三维动画、多媒体艺术、网络动画、动画广告、漫画创作等多个领域。学院应该根据培养目标不同,将专业进行细化,根据动漫教育多元化特点,在学生低年级时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分方向培养,更好适应企业需求。
(2)重视综合型人才培养
努力培养适应企业不同规格的人才,需要提高学生实训水平,加强动手能力培养,丰富学生项目制作经验,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出企业能够“用得上、留得下”,可持续发展的高职高专综合型技能人才。
(3)工作任务为载体组织教学
将企业真实项目应用到教学中,按项目制作流程组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仿真模拟”企业完整的工作流程中完成教学项目。学生在完整生产流程中,明确企业管理规范,合作完成项目任务,对动画片制作流程深入了解,提高专业技能,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
(4)将企业要求融入课堂,课程结构细化
积极开展本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更新教学内容,以“能力本位”为基础,将专业课程体系结构进行细化,构建“职业化三级递进”教学方式,即“认知—掌握—拓展”逐级递进能力要求,以职业能力为基础配置课程,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满足职业岗位要求。
(5)校企合作,创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调研和人才需求分析,了解企业对人才需求,确定动漫专业就业岗位群,以京津冀区域一体化为基础,对动漫专业特点和现状分析,梳理知识结构和职业能力,修改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完善人才培养对策。根据人才需求规格,构建高等职业教育“1+1嵌入式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动漫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用人需求实现“无缝对接”,为京津冀区域动漫产业的发展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杨帆.河南动漫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艺海,2011,(8).
庞瑾.高职院校动画专业人才培养分析与对策[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08.
久福.高职院校动画专业发展的瓶颈与突破[D].河北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3.
一、VR人才的市场现状
从全球范围看VR人才数量及分布状况会直接影响到VR行业的成败荣衰。近日,全球最大的职场社交平台LinkedIn(领英),按照VR人才聚集区域、行业职能分布以及人才供需特点等要素进行了“全景式扫描”,发现全球VR从业者主要分布在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印度等以IT高科技为主导的创新型国家和地区。其中美国的VR人才占全球总数40%,多见于谷歌、微软、英特尔等大型IT企业;而中国仅占2%,以建筑与规划、互联网和电子产品领域为主。从数量看,中国的VR人才总量低于世界发达国家;从层次水平看,国内高质量、职业化的VR人才严重匮乏。但从VR在中国的发展现状不难看出:中国的虚拟现实发展速度并未落后于世界,而是紧随发达国家之后。正如大朋VR创始人兼CEO陈朝阳在第二届网易未来科技峰会上表示:“国内外产品差距不大,在硬件的其他方面已经与国外企业保持在一样的起跑线上了。”但人才数量不足,高层次、高质量的专业化人才的匮乏严重制约到中国VR产业的发展后劲。
同时,据领英平台(LinkedIn)的VR职位需求量显示:中国的VR需求占世界的18%,仅次于美国,排名世界第二。作为世界第二的VR大国,VR人才数量仅占世界的2%,高质量、专业的VR人才储备严重不足。在VR即将进入爆发期的特殊背景下,企业出于业务需求,在从其他行业或部门抽调技术人才的同时,也不断各类招聘信息,甚至搭建?C诺?VR招聘平台以广纳人才。VR人才网是专业的VR人才招聘平台,它为求职者随时提供最新的VR招聘信息,成为VR时代用户找寻工作的新选择。罗永浩的锤子科技也意欲在VR领域抢占先机,不仅组建了VR团队,还在官方微博上发出消息称VR团队开始招贤纳士,其中包括软件开发工程师、软件测试工程师、WEB前端工程师、技术美编、3D美术设计等职位。在看似无限光明的新兴行业面前,VR各类具体岗位人才也是高薪难求。商家不惜抛出橄榄枝,高薪聘请VR技术、内容、市场、运营等岗位人才,以高出互联网行业整体平均工资水平吸引关注。以技术岗位为例,全行业薪水平均为13500元/月,而VR平均薪水可达18500元/月。行业发展带来的人才空缺、市场供需失衡的人才现状,由此导致部分企业主动出击,探求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甚至高校和专业培训机构也积极加盟,搭建多层次VR人才平台,以此缓解VR人才需求压力。
二、VR人才的培养模式
高等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同样是VR人才的前沿阵地。如何打造出适应VR及其相关领域的交叉复合型应用人才,为VR产业提前进行人才储备,这不仅是各大行业的新布局,也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趋势,其中校企合作为最常见的模式。另外,专业培训也成为最快速有效弥补专业人才不足的有效手段,部分高校还围绕VR人才培养及课程实训展开自主探索。
1.校企合作。为缓解人才饥渴,企业将目光投向高校,定向培养VR人才,从而开创“校企合作办学”的新模式。超凡视幻作为一个专注于游戏开发的平台,目前与东北大学软件学院合作成立国内首个VR游戏实验室。该平台的参与对象均为东北大学大四和研二学生,他们在超凡视幻的实践沃土上,不仅可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还能直接、快速地转化为超凡视幻的现实人才。正如超凡视幻COO郭娟所言:“我们最希望的是留住这些人才,因为对企业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人才。”另外,风魔镜与北京电影学院各自发挥优势,搭建VR影视领域研发与应用平台“北影暴风VR联合研究中心”,双方按照“产学结合、校企合作、资源互享、互惠共赢”原则,围绕VR影视标准制定、人才培养等方面予以引导扶持,这给国内VR电影事业创造了无限机遇。南昌大学6月2日召开“VR人才培养及行业运用”论坛,计划与江西铭信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全方位的VR战略合作,实现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2.专业培训。VR作为热门的新兴行业,当前面临巨大的人才缺口。给立志投身VR的行业人士及广大业余爱好者提供系统的专业培训,成为缓解VR人才不足的快速手段。但目前缺少正规、成熟、完善的培训服务,正规培训机构数量不足。其中龙图教育作为龙图游戏全资投资唯一教育品牌,不仅推出“VR设备+硬件+内容”的培训课程,还旨在打造全国首家完整VR教育产业化产业链。龙图教育总经理王?D表示,未来不仅要与HTC、三星等知名VR眼镜设备厂商合作,还要扩大VR教学规模,采取与高校合作等模式培养更多VR人才,还要为毕业学生提供创业孵化基金,扶持VR产业新秀。
3.自主探索。高校目前尚未有成型的VR人才培养机制,仅有个别院校计划将VR引入高校,纳入课程体系。慧科教育集团携手暴风魔镜在5月31日“国内首个VR人才培养高等教育解决方案”,其中覆盖硕士、本科、专科三个层次的VR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制作。对大多高校而言,搭建的校内VR实验室,不仅成为自主探索VR人才的基本出路,还是寻求与业界合作的惯常手段。最早投身人工智能、机器人和计算机图形学研究的当数麻省理工学院,该校1985年就在校内成立了媒体实验室,探讨如何减轻头戴设备带来的眩晕问题。斯坦福大学也于2003年就成立了虚拟互动实验室,重点解决如何利用VI的硬件和软件改变世界。还有南加州大学互动媒体实验室及该校电影技术学院和虚拟现实内容制作商Jaunt合作的Jaunt虚拟现实电影实验室均属国外高校对VR人才培养的探索形态。
三、VR新闻人才的培养模式
围绕目前市场对VR人才需求及采用的三种常规培养模式,VR新闻人才也可从这三方面入手,积极探索多层次、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满足VR新闻人才市场蓬勃发展的需要。
1.媒校联合。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理应承担VR新闻人才培养的重任。由于新闻实践总是领先于新闻教育,国内高校暂无与VR相关的专业和人才培养方案,但如何围绕市场需求,实现与媒体联合培养成为人才培养之首选。其中已经有部分企业围绕未来VR人才布局与建构,实现与国内知名新闻院所实现联合办学模式。如2016年的圣丹斯电影节上Oculus Story Studio宣布将在美国大学内开设讲习班,以培养下一代具备拍摄VR电影人才。乐视网也在计划与清华大学展开VR领域的深度合作。新浪VR频道,宣布与北京师范大学、中??传媒大学等多所高校合作,共同建立VR实验室,将VR课程正式带入相关专业课堂。这种通过与高校达成战略合作关系的办学模式,既可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又能向社会输送专业VR技术人才。
2.短期培训。VR新闻实践已经着手布局,而新闻人才还停留在传统思维模式和操作技能层面。如何适应传媒实践的人才需求,短期培训不失为一种缓解人才压力的有效手段。其中已经有部分数量不多且呈间断状态存在的培训活动正在成为专业培训的构成部分。如Topanga Film Institute与Innovation Lab牵头组织了一场旨在传播VR影视制作技术与实际经验的大型VR培训,围绕360度全景模式下让故事更精彩、如何导演VR电影、如何进行电影的后期编辑与制作等主题,由全球一流的TFI顾问、VR行业领导者进行VR影视领域创新培训。另外,北京一拍作为专业提供全景拍摄和交互技术的科技有限公司,筹备于6月25日联合业内专家联合打造VR视频拍摄制作实战训练课程,具体围绕VR技术、360度全景视频技术和VR叙事方式、镜头语言、选景、美术、灯光、短片剪辑进行为期4天培训,力求为VR内容制作、内容创意公司导演、剧本创作、拍摄、设计等从业人员提供指导。
关键词:中职学校;平面设计;课程设置;改革
现阶段我国现代职业教育飞速发展,国务院在相关文件中明确指出,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职业教育是重要组成部分,要结合时展趋势,大力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促使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技能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而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会对专业生存发展产生直接影响,为了促使人才培养方案与市场需求更加贴近,课程设置实践性得到提高,需要积极改革中职学校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课程。
1企业对平面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
1.1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当前,平面设计行业涉及面广,对消费及经济增长起到了有效促进作用,如广告设计、海报设计、书籍装帧设计、包装设计、画册设计以及网页设计等都属于本范畴的内容。一般情况下,可以从三个层次划分平面设计行业,印刷厂、写真公司、小工作室等属于低层次的设计,专门的设计公司、广告公司等则属于中层次的设计,现阶段属于高层次具有专业设计资质的企业还较少。而从行业发展趋势的研究可知,对于大众传媒及设计行业来讲,如报纸、杂志、出版社、广告公司等,属于平面设计工作的不同层次,具有较大的人才需求。现阶段平面设计从业人员队伍体系中,只有部分人员接受过系统的平面设计专业培训,而有一部分设计人员却并非相关设计专业毕业,主要原因在于我国高校设计专业开设年限较短,培养出来的平面设计人才较少,庞大的市场需求得不到满足。因此,对于职业学校来讲是一个极大机遇,需要创新专业课程设置模式,结合市场需求,将培养低层次与中等层次平面设计人才作为培养目标。
1.2平面设计行业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及素养要求
现阶段的市场中,对具有较高技能水平、较强创新意识及责任心的人才需求量大,但是很多平面设计专业的毕业生却处于失业状态,找不到对口工作,存在着严重的供需矛盾。企业需要高端和低端两种类型的设计人才,前者设计水平和艺术素养较高,能够独立开展项目设计;后者从事较低层次的工作,没有较高的设计要求。职业学校需要顺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科学设置人才培养目标,保证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基本理论与实践操作,能够加入到生产、建设、管理等一线工作中来。具体来讲,包括如下方面的能力要求。首先,需要具备一定的美术基础,它是平面设计行业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因为该专业涵盖了诸多领域的知识,有机综合了计算机技术、数字技术、艺术创意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平面设计的开展,除了让人们获得视觉享受之外,还借助数字技术将相应信息与理念传达给消费者。因此,平面设计需要有机融合信息传达和视觉审美。其次,要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企业要求设计从业人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如果理论知识丰富,但是却没有足够操作能力,也无法在求职过程中获得竞争优势。因此,对于职业教育来讲,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并满足职场需求。
2平面设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和问题
2.1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
职业学校的学生群体比较特殊,文化课基础较差,职校生普遍对理论学习不感兴趣,学习目的不明确。现阶段独生子女占据了较大比例,大多在优越环境下长大,吃苦耐劳意识欠缺,心理素质相对较差。他们虽然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却不愿意动脑思考,对枯燥无趣的理论知识比较厌烦,但却乐于学习软件操作。他们的观察审美能力尚可,但是美术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参差不齐。因此,在设置平面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明确学习目的,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出来。
2.2充分考虑学校办学特色与发展需求等因素
在时展过程中,中职学校不能停滞不前,需要结合本校办学特色,将平面设计专业打造为优势专业,将其课程定义为精品课程,从而促进学校发展。在平面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中,需要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职业岗位的要求等纳入考虑范围,依据学校办学特点及优势,对平面设计专业发展方向合理规划。同时,还要积极联系平面设计行业实际,科学把握专业培养项目,从而制定长远规划和短期目标。
3中职院校平面设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与目标
现阶段,平面设计行业需要专门的复合型人才,他们需具备较广的知识面、较强的适应性、扎实的专业基本功以及良好的沟通能力等,这样必然对中职学生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必须结合这些能力要求,科学设置平面设计课程体系。
3.1学习基础准备阶段
第一学年,江苏省南通中等专业学校根据实际情况,一方面为了让学生牢固掌握文化知识,另一方面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用了适合本校学生特色的校本教材,并实行弹性学分制。第一学期,开设的公共基础课有语数外、政治、物理、体育、计算机基础等,尽量缩减公共课的数量。学生入学后首先应了解本专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对人才的一般需求,了解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学分制教学计划,逐步构建自己的发展方向,以此进行课程学习。鉴于中职生入学时美术基础参差不齐,为了科学培养学生的美术基础,第二学期开设的相关专业课有基础素描、广告设计欣赏、摄影基础等。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选择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贴近的教学案例,具有较强的代表性与实用性。例如广告设计欣赏这门课程,课上可以采用直观丰富的案例展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为二年级系统学习专业课程打下基础。本阶段内的相关课程,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发挥辅助引导作用。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独立完成任务,且分享小组之间的作品,教师科学客观地点评与引导,这样课程理论知识得到有效传播的同时,学生也能够获得成就感和自信,从而达到增强学生专业课学习兴趣的目的。
3.2专业技能学习阶段
第二学年是专业课学习的高峰阶段,让学生通过专业课程的系统学习,掌握平面设计的基本知识。第一学期开设的专业课程有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版式设计、广告设计、广告摄影以及影视后期等,促使学生系统掌握平面设计的相关专业知识。同时在教学中,加入广告设计理论,即文案策划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文案策划能力。第二学期设置的专业课程有包装设计、室内装潢设计、网页设计以及企业形象设计等,譬如对于网页设计里的美工、布局以及制作等工作,要求学生有效完成,结合企业要求,开展针对性的图文信息处理等教学。第二学年结束前,学生们要通过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平面设计)考试,取得平面设计ATA中级工证书,这也是毕业的必要条件。通过本阶段的课程设置,能促使学生对平面设计的基础学习需求得到满足,行业技能水平得到提升。
3.3专业技能实践阶段
要将循序渐进、由浅到深的原则贯彻到本阶段学习中,以促使学生能够独立开展设计工作,顺利通过行业考核,提升就业率。在第三学年第一学期,设置数码摄影、后期特效、毕业作品设计以及岗前证书培训等课程,使学生能够做到熟练处理美化影集、写真画册以及婚纱摄影等,完成企业后期处理及数字成像等方面的要求。第二学期是学生外出顶岗实习,结合学生专业类型,在对口企业进行顶岗培训,了解和熟悉行业发展特色、企业实际工作流程等,通过动手实践,提升业务技能水平。总之,平面设计课程具有较强操作性,不能够单单传授理论知识,需要有机结合实践操作。要结合课程要求,购置相应设备,完善机房,促使课程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4加强校企合作
企业与行业是职业教育的母体,因此,职业教育需要充分考虑企业需求,增强平面设计专业与企业合作与交流。首先,实施引进来原则。引入相关企业的资深设计师作为兼职教师,对学生实训开展进行有效指导,对于院校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提供针对性指导意见。邀请行业专家,定期举办一些讲座培训活动等,将市场最新动态传递给学生。结合院校特点,引进企业项目,将其作为教学案例及实训项目,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提高动手实践水平。引入企业生产模式,校内实训室的建设模拟企业工作环境,同时积极与企业合作,构建校外实训基地,学生通过在企业实习,体验企业的实际工作流程与环境氛围。其次,实施走出去战略。学校要定期选派教师深入到企业生产当中,积极参与项目生产建设,熟悉企业项目的运作流程,对企业优秀管理模式积极学习和借鉴,以达到双师型教师的目的。对于计算机专任教师来讲,需要深入学习广告学方面的知识,积极努力提升个人专业素质,深化专业课程改革,提高教学活动开展的有效性。
5结语
综上所述,进入新时期,对中职院校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优化课程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缓解人才供需之间的矛盾。要充分考虑行业要求及学生特点,充分凸显院校优势和特色,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加强校企合作,从而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妹燕.中职学校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课程设置与探究[J].科教导刊,2014(10):123-125.
[2]宋菁菁.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港澳经济,2016(14):55-57.
[3]淡睿.探究中职学校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艺术科技,2015(19):144-145.
[4]刘丽华.浅谈中职院校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中的教学问题[J].网友世界•云教育,2014(9):8.
关键词:动漫专业;调研;教学改革;建议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12-2889-03
The Animation Specialty Teaching Reform to the Suggestions and Considerations
YU Rong
(Chenzhou Vocationl Technical College, Chenzhou 423000, China)
Abstract:In this paper, a survey of jobs, the market demand of the animation specialty of research and analysis, the animation specialty teaching reform to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and considerations.
Key words:animation specialty ; research ;teaching reform ;suggest
1调研基本情况
1.1调研目的
以“校企一体、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市场为导向、行业需求为依据、以能力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全面改革课程体系。
1.2调研内容
1)目前本地区及国内动画相关行业就业岗位需求;2)目前本地区及国内动画相关行业岗位结构;3)目前本地区及国内动画相关行业岗位要求及能力体系。
1.3调研时间
调研时间:2011年9月~10月。
1.4调研范围及对象
所调研单位主要是郴州红网郴州鼎丽装饰公司、郴州市电视台、郴州高斯贝尔数码科技有限公司、郴州航宇电脑有限责任公司、郴州21世纪新娘精品婚纱摄影公司以及长沙、广州等地区。主要以从事平面设计、视频后期处理、影视动画、游戏软件设计、网络多媒体动画业务的企业中的设计部门主管、设计师及一般员工为对象。
1.5调研方式
以现场采访、电话交流、网上调查、个人工作体验为主要方式。
2调研结果详述
2.1就业去向
本专业学生就业单位主要有:电视台、动画制作公司、游戏设计开发公司、IT行业多媒体设计部、广告公司、影视制作公司相关部门。
2.2动漫行业发展现状
从全国来看,我国具有广阔的动漫市场,但国外动漫形象和产品占据了我国90%以上的市场份额,我国原创动漫占有率只有不到10%。我国现代动漫业尚处于初级阶段,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市场竞争优势基本被美国、日本和韩国企业所控制。制约我国动漫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创新型动漫人才的缺乏。因此,要实现我国动漫跻身于世界动漫强国行列,必须培养大量的优秀动漫设计与制作人才。
从全省来看,动漫产业是我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湖南是我国最大的动画制作基地,生产能力约占全国60%左右。目前,省会长沙已有11家动画制作企业,15家动漫相关企业,300多家动漫制作工作室,2万多动漫从业人员。其中,金鹰卡通卫视覆盖全国14个省会城市,收视人口1.5至1.8亿。因此,要源源不断的为“动漫湘军”输入活力,强大我省的动漫产业,必须培养大量创新型复合型动漫人才。
从本地区来看,郴州位处湘粤赣中心,湖南是我国最大的动画制作基地,江西的原创动漫产业发展势头正强劲,广东的动漫产业更是中国动漫市场的佼佼者。作为湘粤赣中心城市、拥有“色金属之乡”的郴州,拥有大量工业产品制作基地,人口众多。因此,要把郴州建设成“湖南最开放城市,湘粤赣省际区域中心城市”,需要大量的工业产品展示动画、广告动画、网络动画、教育培训动画设计与制作及视频剪辑合成等等的创新型复合型动漫人才为郴州添光增彩。
2.3岗位及用人情况
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动画制作本身的规律要求大部分人力要求集中到中间画、上色、合成等劳动密集型的中间工种。随着近几年国内动画市场的升温,一些靠对外加工的制作公司纷纷转型到进行国产原创动画生产,而这些企业原有的大多数从业人员都集中在中间工种的工作岗位上,估计占全部动画从业人员的60%~80%。
调研中我们还得知动画制作机构对人才的需求普遍看重实际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对文凭和学历看得较轻。由于政策对国产动画的大力支持,国内动画播出平台进一不扩大,国内动画市场的前景被逐渐看好,市场规模逐渐扩大,对各种人才的需求也进一步增加。有60%的制作机构认为,目前企业发展最需要的人才是专业的高级策划人,如导演、游戏策划;有30%的制作机构认为,目前企业发展最急需的是高层原创人才,如原画设计师、原创动画设计师等;而有10%的企业认为最需要的是加工人员,如中间画、上色、合成等人员。
2.4岗位群对能力、素质要求
在调研中发现,动画行业制作机构因从事主要业务方向不同,其岗位的需求以及员工的能力要求也不尽相同。(如表1描述)
表1
2.5专业方向设置及岗位、岗位群
根据动漫行业相关领域岗位结构、素质要求及岗位需求的分析,我们确定以动漫设计与制作为主要培养方向。与其相关的的有游戏动画设计与制作;影视动画片期剪辑、合成设计与制作;多媒体动画设计与制作等岗位和岗位群。
2.6本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是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毕业生应具备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的美术功底,能够从事影视动画、广告动画、建筑游历动画及影视片头、多媒体制作、网页设计与制作、游戏制作等领域相关职位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熟悉国家信息产业的政策和法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与创新精神。
3对动漫专业教学改革的建议与思考
3.1继续实行“校企一体,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坚持按照“对接产业(行业)、工学结合、提升质量,促进职业教育链深度融入产业链,有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职业教育发展战略,按照“职业岗位明确、层次定位准确,培养模式先进,专业特色鲜明,人才质量优良”的专业建设要求,以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结合“校企一体,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逐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3.2动漫专业课程设置原则
1)以学生获得职业行动能力和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能力为课程建设的总体目标。
在采用“能力本位”课程观的基础上,朝“多元整合型”方向发展,形成一种“多元整合”的课程观。突出专业课程的职业定向性,以职业能力作为配置课程的基础,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真正满足职业岗位的需求;注重知识和技能的结合。基础理论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专业知识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强化学生职业能力训练,综合开发学生的职业能力,强化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就业上岗和职业变化的适应能力,把职业技能训练与职业资格认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现“双证书”制度。增强课程的灵活性,形成模块化的课程体系,适应行业和社会对应用人才规格多变的需求。
2)以典型的工作任务、项目(案例)、工作过程为线索,确定课程结构,以专业核心技能和最前沿的技术为主线,确定课程内容。
本专业所有教师都要积极参与院级精品课程或“六位一体”(课程教学以职业能力需求为导向,确定明确、具体、可检验的课程目标;根据课程目标设计职业能力训练项目、构建教学模块;以真实的职业活动实例做训练素材;以职业能力训练项目为驱动;根据职业能力的形成和认识认知的规律,“教、学、做”一体化安排,促使和指导学生进行职业能力训练,在训练中提高能力,掌握知识;课程考核以平时项目完成的情况和学习过程的考核为主)的课程教学改革工作。
3)以典型产品(工作项目)为载体,设计教学组织形式
采用从企业引进的共享项目作为教学内容,在项目教学实践中,按设计与制作流程组织项目教学,由课程群指导教师组成教师团队,对项目分解成几个教学模块,集体备课。从项目导入,分组合作,到案例分析、设计制作、修改完善、后期合成等,让学生在“动态”或“全真”的职业环境和企业完整的工作流程中完成项目或课题方案。按企业生产要求设置实训内容,营造职业氛围,从项目导入,分组合作,行业考察到设计制作、综合测评,使学生在真实的职业工作环境和企业完整的生产流程中,明确管理规范,完成项目任务,了解动画片制作流程,提高专业技能,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和语言交流、创新思维等综合能力。
4)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将企业对员工的职业素养要求融入课程,并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积极开展本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改革,使教学适应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要求,更新教学内容,增加新技术和新知识。学校严格执行省教育厅在教材选用与管理方面的有关文件精神和制度,对本专业教材的选用实行规范化管理,及时进行更新,并结合实际编写部分校本专业教材和实训教材。
建立了以真实的职业活动实例做训练素材,以职业能力训练项目为驱动合理地设计教学组织形式。注重综合运用知识、技能、态度来完成工作任务,形成了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以真实的作品、任务、项目驱动的课程特色。
5)教学方法和手段
通过“六位一体”教学方法的改革,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师生员工的教、学积极性和知识、能力、素质的可授性,更重要的是极大地提高学生应用知识,发现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要求教师根据课程与教学内容的特点,灵活地采用多种教学模式。例如:利用探究式教学法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利用讨论式教学法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新精神;利用案例教学法直观性强的特点,把所学知识马上付诸于实践,使学生容易理解、容易掌握,而且印象深刻;利用现场教学法,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学习与驾驭能力、沟通能力、职业能力和协作精神,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与能力。这种灵活多样的适应高职教育的教学模式,变以教师为主体为以学生为主体,提高了教学效果。
3.3加强动漫专业师资培训
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动漫专业教学的希望也是在教师。教师不仅是教学工作的执行者,也是教学改革的参与者和推动者。因此,要推进动漫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就需要有高素质的专业教师。对教师的培训情况是关系到当前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
教师的培训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教育教学理念;二是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这二者应该是密不可分的。我们应该以当前的课程改革推动专业教师的培训工作。以具体的教学活动为载体进行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进行职业技能的提高。根据学习动机理论,当原有的知识和能力解决不了现在的问题时,学习就有了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时的学习最有效。因此,对动漫专任教师的培训应该与他们具体的教学活动联系起来。
3.4不断改善实践教学条件
1)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为保证培养计划的顺利实施,高度重视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与郴州多家外向型企业探讨合作办学事宜。按照“共建、共享、共赢”的原则,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建设“厂中校”和“校中厂”。
2)继续加强建设教学型实训基地:根据专业特点,按照“理实一体”的原则,在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教学中加大投入力度,建立仿真职业环境的绘画实训室、二维动画实训室、三维动画实训室、视频特效合成实训室等项目教室,并配备内容广泛的各种应用软件和设备,使专业技能训练项目都有对应的实训室。
3)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为了充分发挥实训基地功能以达成更好专业教学效果,校企合作系统设计与实施实践教学体系,继续完善基础实践+综合实践+顶岗实习的实践教学体系。
4)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管理:校企合作不断完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管理制度,借鉴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与职业文化,以保障校内实习、实训教学工作有序、顺利地进行,也便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校内实践教学基地课余每周向学生开放实验实训室的时间达10小时以上,并有专业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开展实验实训。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一带一路”;影视文化;对外传播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是主席于2013年9月和10月出访中亚和东南亚期间提出来的。此后,“一带一路”战略引发了经济和文化发展领域专家学者的热门讨论。因为“一带一路”不仅仅是经济发展之路,同时也承载着沿线国家的文化记忆。正如刘奇葆同志所指出的,丝绸之路的商队和郑和下西洋的轮船,不仅带出去了中国精美的丝绸和瓷器,也传播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因此,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既要注重经济交流,更要注重促进中国文化与丝路国家文化的互动融合。影视文化作为富有活力的文化形式之一,在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传递我国核心价值观等方面一直承担着重要的使命。在此背景下,“一带一路”战略将对我国影视文化传播带来怎样的影响?
一部影视产品必然反映某一特定时期的历史文化、某一区域的社会生活或者一个特定人群的生活习惯和风俗人情。①因此,作为社会文化产物的影视产品必会显现某种社会文化的特征,烙上某种文化印记,并受其所属社会文化的制约。在世界文化交流和合作中,影视艺术传播是使中华文化“走出去”,提升中国文化国际话语权的助推器。把影视文化对外传播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整体布局,既能达到传播文化、建立文化身份认同的目标,更是检验中国影视文化发展水平,推动影视产业发展百年不遇的大好机遇。
一、我国影视文化对外传播现状审视
在电影海外传播方面,根据中国电影海外推广公司的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电影的年产量超过700部,但年出口海外影片仅仅75部,销往80个国家(地区),其中合作制片46部,所占比例高达6133%;海外票房及销售总收入为1063亿元,不到国内票房的10%。2013年上半年国产影片出口海外共计88部,出口19个国家(地区),从海外票房收入来看稍微有所反弹。②2014年,中国国产电影海外销售额约187亿元,全国电影总票房29639亿元,海外销售额占比不到7%。而根据美国电影协会最新出版的票房报告显示,2014年北美以外票房占总票房比从2013年的70%进一步提高到了72%,美国电影过去五年海外市场整体上涨了25%。总体来讲,相比美国电影的海外票房业绩,我国电影海外票房惨淡,国产电影“走出去”之路还举步维艰。
在我国电视剧海外传播方面,中国是电视剧制作及播出大国,年均制作电视剧15000多集,数量居世界第一。然而,我国“播出大国”的头衔似乎只局限在国内。自2010年以来,我国电视剧年均对外出口额约1亿元左右,海外销售收入仅仅占总额约5%,而且销售区域范围窄、价格低、市场格局尚存在盲区。国产电视剧主要出口到东南亚和我国港澳台地区,这些地区的华人社区是我国电视剧的主要观看群体,约占总量的2/3,而欧美国家的观众寥寥无几。相比电视剧的出口量,海外电视剧进口量却一直保持在2亿~3亿元,约为出口量的25倍甚至3倍。总体来看,我国电视剧出口与美国电视剧出口的全球霸主地位遥不可及,即便在亚洲电视荧屏上,与韩剧、日剧等进口电视剧也无法相比,国产电视剧能够称得上成功“走出去”的少得可怜。
2012年国产电视剧集中涌现出一批优秀作品,在世界上赢得了一定的声誉,影视剧产品对外输出取得了很大成效。如华录百纳的《媳妇的美好时代》《金太狼的幸福生活》在非洲播出获得了较高的收视率。2012年以来,我国电视剧贸易逆差有所减小,但仍然很严重。
在动画产品和电视节目海外传播方面,数据显示,2011年以来我国动画出口稳定增长,但出口企业数量出现缩减的趋势。以2010―2012年为例,2011年,我国出口动画片146部20万分钟,销售额2800多万元;2012年中国动画出口企业数量为215家,海外销售额3273万美元。动画出口额稳定增长而出口企业数量减少是因为我国动漫产业的整合正在加快,整个产业正在经历由制作数量上的竞争向制作质量的竞争转变,只有那些生产优秀作品的企业才能最终从竞争中胜出。③在电视节目出口方面,目前中国电视节目在全球播放量不超过5%。
总体而言,中国影视文化对外传播力度不够、主动传播不足,相比欧美和其他国家的影视文化海外传播,我国仍处于弱势地位。
二、“一带一路”战略下影视文化对外传播的机遇和对策(一)将推动沿线国家间文化融合,增进影视文化认同
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和社会政治背景不同,使得各国、各地区的文化具有多样化、多元性的特性,然而这也意味着各国文化之间存在差异和矛盾,因此也导致了海外受众对他国文化产品消费过程中的“文化折扣”现象。这是我国影视文化对外传播的主要瓶颈所在。我国电影和电视剧在出口到海外时,虽然经过配音和影视字幕的翻译,但由于语言、认知结构、审美需求等文化方面的隔阂,使得我国影视文化产品在海外市场的文化折扣度依然很高,传播范围窄,传播效果不强。
多种多样的文化交流和合作有利于减少海外受众对异国文化产品消费中的“文化折扣现象”。曾经的古丝绸之路在促进中西思想交流、文化交融、经济合作、人类文明多样化方面就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通过丝绸之路上商贸往来的驼队,中国的文学作品、学术思想等各种华夏文明传播到世界诸多国家。同时,西方和欧亚的哲学、天文学、宗教等各种西方文明也都曾沿着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极大地影响了各国彼此间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如今,“一带一路”战略下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的国家、地区、民族的交流更为密切,为各种优秀文化的传播提供了途径,也为各国文化融合创新疏通了渠道。“一带一路”为我国影视产品海外传播带来了新的机遇,有利于增进各国影视文化交流,有利于我国影视产品“走出去”,有利于提升我国影视文化的引领力和增进影视文化认同。我们要研究沿线各国风土人情、民族习惯、文化渊源、审美趣味和风俗因素。要充分考虑各类文化背景下的影视文化消费习惯,对不同观众群体的文化传统、价值取向和接受心理进行研究,找出他们的关注点和兴趣点,进而有针对性地创作市场化的影视文化产品,最大限度地降低“文化折扣”现象。将“中国故事”“中国声音”融入影视作品之中,更好地传播我国文化,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
(二)将促进我国影视贸易发展,拓宽影视产品市场
影视文化消费需要广阔的市场,消费主体越广泛,影视文化对外传播的范围就越广泛,带来的文化影响力就越大。
一直以来,中国的电影和电视剧出口疲软,与欧洲、美国、日本和韩国等发达国家都有严重的贸易逆差,因为这些国家自身的影视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影视文化输出能力都相对较高,加上其固有的文化偏好,使得这些地区成了我国影视产品无法踏入的“”。而“一带一路”战略,涉及中亚、南亚和东南亚大部区域,而且还延伸至西亚、欧洲和非洲,沿线国家大部分为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总人口约44亿人,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约占全球的63%和29%,这无疑为中国电影电视文化产业开拓市场、扩大影视贸易提供了新的历史契机。
自2013年“一带一路”战略提出以来,随着丝绸之路电影节、影视论坛等活动的举办,提高我国影视产品出口份额的举措已经初见成效。根据2015年中国国际电影电视节目展“丝绸之路影视桥国际合作峰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影视节目海外销售超过10000小时,销售到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电影票房收入187亿元人民币,电视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总额达12亿美元。
同时,由于地缘关系,“一带一路”战略沿线国家与中国文化有着天然的联系,包括东南亚地区和其他新兴市场都是我国国产影视剧的主要买家,是中国今后开展对外影视文化贸易的良好合作伙伴。另外,“一带一路”战略还扩展到非洲,据Patrick Jucaud(DISCOP电视节创办人兼总经理)解释称,除了发达国家,非洲是世界上最大的电视剧新兴市场之一。
因此,根据“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影视产业发展情况,加强我国影视文化对外传播还需要因地制宜地调整措施,按区域分类规划布局,确定最佳切入点,打通影视文化交流的合作入口。丝路国家之间可以在合办电影节、合拍商业电影、开展教育合作培养电影人才等方面展开全面合作,提升我国影视文化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与非洲国家,我们可以进一步输出影视作品,丰富当地文化生活。与欧洲,我们也应进一步促进多方面的影视合作和文化交流。
(三)将从国家层面加大扶持力度,加强影视文化对外传播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提出了“沿线国家间互办文化年、艺术节、电影节、电视周和图书展等活动,合作展开广播影视剧的创作和翻译”等内容,可以说,“一带一路”战略从国家层面上加大了对中国影视产品“走出去”的扶持力度,将中国影视文化的对外传播纳入了整体布局。
美国、法国、韩国等国家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大力支持影视文化“输出”,影视出口产生巨大的文化价值离不开国家层面的支持。如在美国、法国等国,电影“走出去”首先都是国家行为。韩剧出口引发的“韩流”也与韩国政府鼓励韩剧出口的很多优惠政策息息相关,例如,为了支持电视剧制作,政府无偿提供制作资金;为了支持电视节目出口海外,企业可以凭借出口海外节目的合同向政府申请出口需要的后期制作成本,政府通过申请后,将为企业提供80%的资金;为了支持韩剧和韩国电视节目的海外销售,企业如果要出国参加电视节展销售自制的电视剧和电视节目,韩国政府免费提供机票。
2014年,我国通过与丝路各国政府间的高层互访、媒体合作、广播电视合作论坛、丝绸之路影视桥工程等平台,从国家层面拓宽了影视文化海外传播的多样化形式。因此,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我们应在影视制作、影视节目翻译、海外发行营销等方面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为我国影视产品的对外传播提供更好的平台和更大的发展空间。
由此可见,在“一带一路”总体战略之下,影视文化对外传播大有可为。我们应抓住这个影视文化发展和传播的战略机遇期,将中国文化依托影视产品这一载体在更广泛的区域内传播,进一步加强影视文化产业发展,从而更好地培育和提升中国的软实力和国家形象。
[课题项目]本文系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中国‘一带一路’战略下对外文化传播研究”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 杨苗苗、赵玉闪:《电影字幕中文化因素的翻译》,《中国电力教育》,2008年第10期。
②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发行的《文化蓝皮书》(2014)整理。
③ 《2013年中国电视动画行业发展现状解析》,中国动漫产业网,2013-11-25,http://.cn/2013/1125/41038.shtml。
[参考文献]
[1] 胡智锋,杨乘虎.引领力:中国影视文化软实力的核心诉求[N].光明日报,2015-06-29.
[2] 卢冉.中国影视文化对美传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青年记者,2013(05).
[3] 隋笑飞,张正富.2014年中国电影总票房296亿元,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5-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