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15 10:12:3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现代通信技术专业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通信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得以发展和应用,它与计算机技术相互融合和渗透形成现代通信技术,如卫星通信、微波通信、移动通信、光纤通信等都属于现代通信技术,它与我们息息相关,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因此,《现代通信技术》课程不仅要在通信工程专业开设,同时还有必要在非通信工程专业开设。
1 现代通信技术课程的目标与内容
《现代通信技术》作为一门为非通信工程专业本科学生开设的课程,是通过知识的加工和优化,在原《现代通信系统》与《通信原理》等课程基础上整合而成,并向应用性方向拓展[1]。由于非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没有学习过《现代通信系统》和《通信原理》课程,所以课程目标是“轻理论,重应用”,使学生初步了解关于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数字通信系统的组成;了解现代通信系统中的电信交换、卫星通信、微波通信、移动通信、光纤通信等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组成框架和最新应用内容。
现代通信技术课程由通信网基础技术、电信交换、无线通信、移动通信和光传输网五大主要组成部分[2],详见图1。
图1 现代通信技术课程主要内容
通信网基础技术包括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强调数字通信系统)、数字通信系统设计的技术如信源编码技术、信道复用技术等、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调制技术和差错控制技术等;电信交换包括常用的交换方式如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数字程控交换、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和智能网;无线通信包括无线传播的基本特性、无线通信的关键技术、典型的无线通信微波通信系统、卫星通信系统的组成和应用;移动通信包括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典型的移动通信系统gsm、cdma和3g系统的原理、技术体制及应用发展;光传输网包括管传输系统的组成和原理、sdh光传输网技术、光波分复用技术等。WWw.133229.COm
2 传统的现代通信技术教学方式的特点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知识学科体系为中心,先讲述理论,在进行一些验证性的实验。《现代通信技术》课程的教学方式一致沿袭本科教育中学科体系的教学模式,从通信网基础技术到无线通信、移动通信等,都过于侧重理论,偏重知识的积累,内容丰富,公式与性质多,抽象难懂,这种教学方式的主要特点和弊端如下:
2.1 学生对学习感到枯燥,无法进行创新能力培养。对于现代通信技术课程来说,知识抽象、枯燥,特别是讲到通信原理等摸不着看不见的知识时,学生更是不知所云。很多学生仅仅是被动地在学习,没有主动参与的热情,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更谈不上创新能力了。
2.2 教学过程中以原理知识为核心,而忽略了学生的数学功底和理论推导能力,使其缺乏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方法也是以传授知识为主,忽视了学生的能力培养和工程设计锻炼,导致知识与能力不协调。
2.3 理论和实际没有很好地联系起来,对知识的实际应用只作点缀,学生动手环节较少,更缺乏现场操作的经验,无法满足岗位需求。
3 现代通信技术课程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
考虑到非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基本上没有学习过包括通信原理、信号与系统、随机过程等课程,在教学中必须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遵循深入浅出、易于理解的原则,力求简洁明了,突出科普性,激发学习兴趣[3]。采取“多挖坑少钻井”的方法,对现代通信技术课程中较深的知识进行必要的删减,比如通信网基础技术中的调制技术、语音编码,电信交换中的数字交换单元的工作原理、信令系统,无线信道特性分析、扩频技术等知识点,只能进行简单的讲解,使学生明白这些知识的基本概念。
3.1 教学内容模块化。
本课程对理论知识不要求过度深入,避免复杂的数学推导,建立模块化的教学模式,参考图1的课程内容,将现代通信技术作为一个整体任务,并按主要内容将这一任务分解成任务模块:通信网基础技术模块、电信交换模块、无线通信模块、移动通信模块和光传输模块,每个模块又分解为几个子模块。每个教学模块都以具体的项目案例引出教学内容,将枯燥的理论教学完全融入到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中,抽象的知识就得到了具体的体现。这种教学方案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教学方法多样化。
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现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而采用类比引证等深入浅出的方法进行多维立体教学,则可事半功倍,大大提高教学质量。
3.2.1 多维立体教学。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课堂上老师大都使用ppt进行教学,不停地播放幻灯片,授课信息量大,内容多,但这种教学方法很容易忽视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多维立体教学,就是灵活使用现代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网络+板书”的教学模式,采用多种方法展现抽象的知识点,在图、文、声、像等方面为学生提供直观感受,让他们在短时间内理解和接受大量的最新信息[4]。课堂上,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放映ppt、图片、动画和视频等,课后学生可以登录教学网站下载学习资料,通过网络、论坛与老师进行互动交流。例如,在学习卫星通信时,可以插入卫星通信系统的图片,播放最新卫星通信的相关视频等,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相关内容。
3.2.2 善于类比。
本课程设计很多的原理、概念,若只是将这些抽象的知识叙述出来则显得枯燥无味,学生不易理
转贴于
解,而将这些知识与现实生活中我们常接触的事物做类比则可以很好地理解[6]。例如,在讲解无线通信中电磁波按照传播方向的分类时可以将其与台球的运动做类比,如图2所示,这样将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的电磁波也可以很容易的知道它包括直射波、反射波、绕射波和散射波等。
图2 台球的运动
再如,在讲解移动通信中的切换技术时,切换包括软切换和硬切换,什么是切换?什么是软切换?什么是硬切换呢?同样也可以采取类比的方法。假设你在一个工作岗位呆久了,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想调整一下,但你不能终端工作,直接变成空闲状态,因为你很在乎工作所带来的收益,你不希望这个收益中断(切换的目的就是为了提供无中断的数据传输)。根据岗位变动时,交接工作地开展方式不同可以把岗位变动分为温柔换岗(类似于软切换)和强行换岗(类似于硬切换)。温柔换岗就是在和新的工作岗位进行联系时,旧岗位的工作也不已下载中断,而是进行相应的交接工作;强行换岗就是和旧岗位彻底中断,然后建立和新岗位的联系。根据类比引出软切换和硬切换的概念,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了。
这种类比的方法不仅可以调节课堂气氛,还可以深入浅出地将抽象难懂的知识让学生在轻松地气氛中理解并掌握。
关键词:现代通信; 分类教学; 启发式教学; 反思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TN911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73X(2011)23018503
Innovation and Practice in Moder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XIE Zhibin, TIAN Yubo, YAN Peiyu
(School of 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 Jia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henjiang 212003, China)
Abstract: Moder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s an important course for communication an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teaching quality and teaching reform project, and reduce the actual gap between the course conten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l of moder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urse is studied further. Based on the course content and knowledge, how to promote the reform of teaching methods, especially for content and experimental of teaching are discussed. The practic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eaching quality is improved, the good teaching effect is implemented, and a good foundation is laid for building a high level course by the teaching reformation.
Keywords: modern communication; category teaching; heuristic teaching; reflective teaching
收稿日期:20110726
基金项目:船舶工业国防科技预研基金(10J3.5.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8741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008143)0引言
当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现代通信技术承载着“信息化”这一重要使命,是当今社会中更新、进步最快的技术领域之一。为了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拓宽知识面和增强毕业后的就业能力, 目前在电子类专业中已广泛开设了具有交叉学科专业性质的现代通信技术课程。然而,随着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卫星和光纤等相关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与通信的有机结合,现代通信产业正经历着一场变革。在此形势下,如何在不断的变革中将各种新技术、新手段、新业务与新系统较好地融入现代通信技术课程的教学中,成为了本门课程教学过程中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并会对相关专业大学生将来的学习、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1目前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 技术革新快,内容更新慢。目前,现代通信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多是对诸多主流通信体系的介绍。与其他专业课程相比而言,现代通信技术课程的内容广泛、概念性较强。同时,当代社会中的通信技术及通信系统革新很快,相对来说教学内容更新较慢。所以,若仅以书本为课堂教学内容,则难以让学生将课堂知识与实际通信技术较好地结合。
(2) 系统知识与具体实现技术缺乏联系。现代通信技术课程的授课内容多以通信系统为对象进行阐述。相对而言,本门课程系统性很强,而对实现通信系统工作的具体技术手段介绍较为简单、笼统。这就使学生很难与其他相关专业课程所学到知识相联系。
(3) 实验手段相对单一。现有的实验常侧重于一些单元验证性实验,对于典型通信系统往往难以开设相应的实验内容,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积极性不高,实验效果不理想。
因此,如何改进现代通信技术课程的教学模式,以适应学生的需求及现代信息社会的要求,成为本门课程改革的当务之急。
2教学改革思路与解决方法
2.1教学内容改革
目前已有的现代通信技术教材基本涵盖了模拟、数字、数据、移动、卫星、光纤等通信内容, 并涉及到现代通信最新技术的原理、应用与发展等诸多方面。考虑到现代通信技术课程面向诸多理工科专业的问题,在保证教学大纲可靠实施的情况下,须针对具有不同背景知识的学生选取合适的教材,合理编排教学内容,进行不同专业的分类教学\[1\]。如自动化、测控类学生可选取较为基础的教材,在讲授各类典型通信技术前保证其获取一定通信预备知识,讲授过程中多侧重于系统级的专业内容介绍;而计算机专业学生则可从计算机通信网角度入手,展开诸如程控交换、数据通信、用户接入网等知识的讲解;而对于通信、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则可以立足本专业,选择内容较为深入的教材,着重对通信系统的新原理、新发展等知识进行讲授。
2.2教学方法改革
虽然现代通信技术课程所授内容较为新颖、覆盖范围较广,但其教学手段相对单一,多侧重于概念性知识的讲授\[2\]。这一普遍存在的教学情况,既缺乏理论上的深入分析,也未能建立起对实际系统的直观了解,使得学生对本课程所授许多内容无法深入理解。
针对这一情况,在课堂中涉及到新理论的部分,可采取深入浅出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利用数学分析工具或专业通信软件将所涉及的理论转化为一个图形曲线的直观分析,并以此鼓励学生课下对其编程,在这个过程中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的理解。同时,增加课堂演示部分,对某些较为抽象的概念、系统如电磁场理论等课程内容进行可视化教学\[3\]
2.3教师自身的提高
为做到前述的教学内容改革,则需要授课教师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广博的通信知识。特别是现代通信领域新技术新理论不断提出与发展,这些就需要教师能不断将相关最新研究进展及时融入到课程教学之中,进行教师层面的反思性教学,以此来弥补教材的不足,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如近阶段国内广泛展开讨论的“三网融合”与“物联网”技术,将这些呼声很高的信息对学生进行普及,探讨其发展前景和存在的问题,以此引发学生的共鸣\[45\]。在此基础上并可进一步将其所涉及的电信网络知识、传感器网络技术和RFID技术等深入浅出地做出进一步讲解。然而,这些不断出现的新理论新技术在常规教材中无法及时更新,这就需要教师自己去把握讲授的难易度,更加需要教师紧跟技术发展的潮流,及时提高与充实自己,真正地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2.4实验教学改革
目前,现代通信技术课程多利用实验箱来开设相应的验证性实验。在这种实验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动手操作的范围少,实验室一次投入资金较大,尤其对于典型通信系统的实验设计更加显得无能为力\[6\]。为此,在实验课程中需要引入Matlab,LabVIEW等仿真软件来弥补当前基于硬件所开设的实验内容的缺陷,增大实验内容的灵活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实现现代通信技术与计算机仿真技术相结合的实践教学\[7\]。如在设计卫星通信系统实验时,可以基于模块化的设计思想,将一个典型的卫星通信系统传输链路分解为如图1所示的几个基本通信单元,而在此基础上即可方便地采用仿真软件进行设计与实现\[8\]。这样的实验教学过程,可以实现老师提出实验任务框架,学生课前查资料,实验课堂师生互动交流,完成典型通信系统的实验目标。
图1卫星通信系统原理图同时,对于典型的通信系统,以往只是通过概念性的普及,使学生简单了解其工作原理。如CDMA系统,一般仅对扩频通信、系统组成等方面内容进行讲解,而相关实验一般院校很难完成。为此,在实验课程中引入仿真软件来弥补其无法开设的教学情况的不足是很有必要的。如图2所示,可以利用Matlab软件搭建系统仿真模型,完成一个典型CDMA通信系统的基本功能\[910\]。实验中,可以采取老师讲解各模块功能,由学生动手搭建仿真系统并对参数进行调试,加深对典型通信系统工作原理与过程的理解。
图2CDMA系统例证3结语
在《现代通信技术》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针对不同学生专业背景因材施教的教学思路,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如何将现代化教学手段进一步与课程教学相融合,如何更大程度上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本课题组老师认为有必要从有效利用校园信息化平台、进一步提高多媒体课件质量、积极探索课程教学模式三方面入手,继续深入展开研究和实践,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通信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于慧敏,黄爱苹,章献民,等.信息与通信工程特色专业教学改革[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0,32(3):9697,100.
[2]谢士敏.《现代通信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科技信息,2009(33):248.
[3]田雨波,钱鉴.计算机智能与计算电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4]方斌,孙大跃.三网融合的构想[J].现代电子技术,2003,26(22):2426.
[5]朱洪波,杨龙祥,于全.物联网的技术思想与应用策略研究[J].通信学报,2010,31(11):29.
[6]刘艳.通信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0(6):2426.
[7]康小平,仲元昌,李明琼,等.现代通信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12):7577.
[8]吕跃广,方胜良,李世忠.通信系统仿真[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9]窦中兆,雷湘.CDMA无线通信原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10]邓华.Matlab通信仿真及应用实例详解[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3.
作者简介: 解志斌男,1981年出生,内蒙古包头人,博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信号处理、智能优化。
【关键词】光纤通信 职业技术教育
建设现代信息化社会对通信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处理、信息交换、信息传输和信息存储更趋向一体化,传输带宽、传输速率和网络容量更趋向前沿水准。而传统的以电缆为主要传输介质的通信系统,在重量和价格方面没有优势,而且保密性差。光纤以其体积小、重量轻、宽带宽的特点成为现代通信系统主要的传输介质,构成了保密性好、生存能力强的通信链路,提高了通信系统的机动性和灵活性。所以光纤逐渐取代传统的电缆成为主要的传输介质,培养一批具有应用和研究能力的光纤专业人才对我国通信事业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一、光纤通信专业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意义
1、培养高素质人才服务的需要。专业人才一直是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因此深受关注和重视,然而当前光纤通信任职岗位人才短缺、任职教育发展缓慢是不争的事实,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就成为新时期社会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首要任务。
2、新时期建设信息化社会的需要。光纤通信以其巨大的承载带宽、优良的传输特性成为了信息社会里最主要的通信传输手段。作为现代通信技术的主要支柱之一,光纤通信技术已成为建设信息化社会的必备武器。掌握光纤通信技术的专业人才的培养就成为信息化社会建设的重中之重了。
3、适应和满足国际与国内差异性的需要。现代社会信息化水平的飞速发展,已经有先进的光纤通信技术,也培养了一批掌握光纤通信技术的人才。但是由于技术的特殊性,考虑到保密和安全工作,发展我们自己独立的信息系统和培养我们自己的技术人才以摆脱对外来技术的依赖性是必须要解决的难题,培养光纤通信专业人才是必须要完成的任务。
二、光纤通信专业职业技术教育的现状
1、课程设置缺乏新意。现代社会的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光纤通信专业理论部分难度大、内容更新快,给光纤通信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加大了难度,而光纤通信专业的课程设置还受着传统模式的制约,很难适应学科专业的发展和满足岗位需求,课程设置沿用传统的较多,现代前沿领域的应用几乎没有,不敢大胆取舍,严重制约着课程设置的创新。
2、学习没有针对性。课程开设多而杂,导致学员各方面了解的多,但没有精通的,学习没有集中的针对性和方向指向性。职业技术院校的学员更需要大量的实践经验,但是有针对性的知识尤其是实践应用很少,不能满足各个岗位的需求。
3、研究理念不够深入。在图书馆、现代教育资源和技术手段的利用上,只强调了其存在性,忽略了这些教育资源的针对性和功能性,没有做好开发利用。学员习惯于用一本教材学习,而忽略了使用图书馆中各种期刊和电子数据库了解光纤通信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和研究动态,没有自主学习的意识,更不知道如何开展科学研究,浪费了现有的教育资源。
4、考核方法过于单一。现在学员的主要考核方法还是考试,这种方式过于陈旧死板,不能充分考察学员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等重要能力,所以不能满足培养一专多能的光纤通信技术人才的要求。
5、教员教学方法过于传统。虽然大多数教员的课程都用到多媒体,比传统的教学方法有所改进。但是光纤通信专业作为工科专业,课程较艰涩难懂,涉及到很多原理应用,课堂上难免枯燥乏味,不能充分调动学员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光纤通信专业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几点建议
1、全面理论教育,扎实基础知识。职业技术院校培养的人才还是要回到实践岗位为社会服务的。因此,在培养专用型人才的同时,我们还要注重“专才”中的“全才”培养,奠定学员的知识基础,使其能有更深入的发展,在本专业内成为一个“多面手”。因此,传授扎实全面的基础知识就成为光纤通信专业技术教育者应该做的事情。
2、针对岗位特点,加强实践应用。职业技术教育是社会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岗位指向性,职业教育特色更加明显。所以,必须在理念上实现从学历教育向任职教育的转变,旨在培养适应不同岗位的应用能力型人才。因此,光纤通信专业职业技术教育必须有明确的指向性、针对性和实用性,最大限度地贴近工作岗位实际,以解决学习内容与实际工作“不对口”的问题。
3、深入研究理念,鼓励自主学习。职业技术教育具有明显特色,但是培养学员的研究理念依然具有很大意义。在学好基础知识和实践应用的同时,应组织学员利用好图书馆、电子数据库里的教育资料。这样不仅能加深学员对学习知识的理解,让学员了解到光纤通信领域中的最新研究成果,接触到最前沿的研究信息,更能有效改变学员由于长期灌输式教学养成的陋习,形成利用文献数据库进行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提升学员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对学员的未来发展大有裨益。
4、改进考核机制,培养实用人才。考核机制尽量做到灵活多样,避免形式主义,贴近课程实际来设计考核办法,比如开卷与闭卷并举、理论与操作并存、平时成绩与考试成绩相结合的办法。尤其注重对学员应用能力考察的考试方式,它有助于教员对学员做出更为全面、准确、客观的评价;同时,又能使学生对自身岗位所需的理论知识、应用能力等深入了解,从而变被动、机械地学习为主动积极地学习。
随着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改革的深入,建设现代信息化社会的需要,我们要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考核制度,加强实践实训环节,使学员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专业技能,这是我们今后需要深入探索的课题。
参考文献:
[1]黄艳华.高职《光纤通信技术》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讨.[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8(10)
[2]祁斌.浅析光纤通信技术及其展望.[J]科技创新,2010,(12)
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通信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很多高职院校组建了通信类专业。近年来,光纤通信技术发展尤其迅猛,从光缆作为主干线路、电缆作为接入网的媒介到光纤入户只有短短数年的时间。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通信设备制造商、运营商、通信工程服务公司等相关企业迅速扩张,行业人才需求的缺口很大,很多高职院校的通信类专业都开设了光纤通信方向的专业课程。然而,随着国家在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如火如荼的进行,传统的专业课程体系已不再适应现代社会对培养现代通信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同时,对于办学方向、教学模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在光纤通信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方面进行了探讨。
1 通信行业对高职层次人才的岗位要求
通信行业既是技术密集型又是劳动密集型,相关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规模都越扩越大,分工也越来越细。其中,适合高职生从事的工作有很多,如通信设备的制造、装配、调试、测试及销售;通信系统的安装、运行、维护与管理;通信工程的组织与施工;移动通信网络的规划、信号测试、网络优化等。据统计,这些岗位的人才缺口每年达数十万人,就业前景看好。为了胜任岗位需求,高职光纤通信类专业的毕业生必须掌握基本的通信理论,具备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和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能识度通信工程的施工图纸。高职院校光纤通信技术专业应围绕岗位能力要求,在专业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等方面做出改革,培养适合行业需求的专业人才。
2 教学改革的方向
1.着眼于应用,开设能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专业课
高职专业课的授课内容要让学生毕业后就能用得上,且具有可拓展性;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打好基础。从目前的光纤通信技术发展来看,3G/4G技术在若干年内仍占据市场主流,而且光纤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的联系日益紧密,专业课的开设必须考虑这些因素。可供选择的课程有:3G/4G移动通信技术、光纤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光纤数字通信设备、光纤通信设备的运行与维护等。授课方式宜采用教学做一体,边教边学,降低理论难度,强调技能的掌握。
2.实训内容必须紧扣岗位要求
通信行业的岗位一般不会接触具体电路,电子产品的装配、焊接这类实训内容对提升职业能力帮助不大,应该取消。可供选择的实训内容包括:交叉连接设备数据配置、网络设备数据配置、综合布线施工、仪表的操作使用等。实训课是集中一周或几周时间对某项技能进行强化训练的教学环节,也可穿插在理论课的教学当中。实训环境应尽可能接近真实的工作场景,这样培养的毕业生才能做到毕业即可上岗。
3.校企合作,建设光纤通信技术实践基地
通信类高职院校需要紧密联系通信行业,比如电信、移动、联通、通信规划设计院等单位,掌握用人单位对通信专业人才的需求,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将新设备和新技术补充至日常教学工作中,主动适应企业、社会的需要和发展。充分利用实习实训基地和企业中的各种资源加大实习实训力度,完成实践教学任务。校企合作有利于高职院校改善办学条件,更新教学环境和设备。在高职院校内建立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实训基地,并将企业一线通信设备设计、生产、测试、安装等岗位作为职业院校学生的校外实习基地,这是解决学生实践教学难得的有效途径。
4.建立全面的专业实验室
比如“光纤通信原理”课程,要把这门理论课中光纤通信系统组成和各部分工作原理、光纤的传输特性、光纤通信器件等内容都深入讲透是很困难的。如果想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获得最有价值的信息,就要在课堂教学上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做到主次分明、深入浅出。对于理论知识较难的部分,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就需要在实验中验证。“光纤通信原理”作为光纤通信技术专业的必修课程,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必须掌握光传输运维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同时还要求学生关注对未来光通信新技术的发展趋势。这样的教学工作就需要建立全面的专业开放实验室,并组建SDH/PDH、DWDM商用电信级网络传输系统设备,加上其他厂家光传输终端网络平台,构建成一个现代的、多种业务综合的光纤通信实验教学平台,利用这些实验平台进行实践,让学生真正理解到“光纤到楼,光纤到户”。
3 结束语
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对从业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而近年来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却呈下降趋势,如果仍沿用传统的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来教学,难以培养出符合行业需求的毕业生。采用传统课程体系教学的高职通信专业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专业界限不清晰,培养目标不明确,理论课难度偏大,实践课与岗位需求脱节等,这些问题都严重阻碍着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针对以上缺点,本文提出了高职院校光纤通信技术专业在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上的一些想法,教学改革在院校教学中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任何好的方法思路都知识适用于当时的环境与特点,只有根据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不断调整,高职院校才能适应社会发展,源源不断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
关键词:发展历程 应用 趋势 意义
中图分类号:TN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1(a)-00-01
随着社会的信息化发展,无线通信技术已经广泛的应用到各行各业的工作、管理、思想、交流、教育、培训等方面,纵观整个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无线通信技术从固定通信向移动通信复杂很难的整个进程。了解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进程、发展趋势和发展意义,可以让人们更好的利用无线通信技术来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1 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
(1)起步阶段
在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无线通信技术主要采用短波频的传送方法和电子管技术,在应用范围上主要是军用以及海洋船舰上的通信运用,一直到这个阶段的末期才出现了固定电话的无线通信系统。
(2)扩展阶段
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是无线通信技术的扩展阶段。刚开始,无线通信技术广泛的应用于电话系统、电报系统,其构造已经开始向半导体过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无线通信技术的频段不断扩大,数字化的无线移动通信开始发展并逐渐壮大,取代了以往的固定电话无线通信系统。在使用范围上,出现了内容复杂、系统庞大、结合领域多样的服务项目和业务内容。
(3)现代化发展阶段
从20世纪90年代到今天,无线通信技术进入了现代化发展阶段,发展速度在不断加快,发展规模在不断扩大,而且越来越广泛的向其他行业进行渗入。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无线通信技术积极的利用信息技术来促进自身的发展壮大,并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提升无线通信技术的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使无线通信技术能够与更多领域相结合,进入社会的功能多元化、网络一体化、服务综合化的发展阶段。
2 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意义
无线通信技术在现代社会具有重要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经济上,无线通信技术不仅可以完成数据信息的发送和接受,还可以对信息进行整合处理,分析预测,方便人们通过科学的、准确的数据做出正确决策;在科技领域,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提高了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有利于增强国家在国际上的综合竞争力;在文化领域,无线通信技术促进文化传播,提高了人们的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在生活领域,方便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使人们的生活方式更加便捷,更加现代化、信息化等等。具体来讲,无线通信技术的作用包括:
(1)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推动科技的进步
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工作需要和市场的多样化需求,无线通信技术就需要不断研究和开发新技术,来适应这种社会变化,而无线通信技术作为国家核心科技的一项重要内容,它的技术和水平的不断提高又可以增加国家综合科技的科技内容,提高国家的整体科技水平,对于增强国家的科技竞争实力,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2)有效改善人们的生活,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无线通信技术因其便捷性、快速性、准确性特征,大大改善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比如,以前人们交流信息要通过纸质媒介,到邮局寄信等等,而现在与其他人进行联系时,只需要运用移动通信手机、网络邮箱、即时聊天工具等方式就可完成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与数据传送,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密切了人们的人际关系网络。又如,为了给病人实施具有相当难度的手术,由于路程、时间、技术条件等方面因素的限制,不能请来专业的医生或者将病人转院,就可以通过无线通信网络来实现远程手术指导,对于挽救病人生命具有重要作用。无线通信技术不仅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还可以有效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比如在商业服务领域,通过开发适合人们需要的短息提醒、电话热线、网络评价等客服终端,有效提高行业的服务水平。
(3)推广信息化文化教育,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可以促进社会各阶层的文化交流,相关部门也可以借助无线通信技术平台对人们展开思想、文化、艺术等方面的教育。比如远程视频教学,由于学校课程设置的的局限性,使很多人无法接受到符合自己兴趣爱好的专业领域学习,通过网络提供的各类文本信息、音频信息、视频信息,人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领域来进行自学,比如有的人喜欢书法,可以通过网络书法教程的视频来进行书法的练习,有的人喜欢唱歌,但又没有经历过专业的音乐教育,就可以根据音乐视频教学来进行视听练唱,还可以通过下载安装歌曲录制软件,结合伴奏带,对属于自己的歌唱声音进行录制。又如,人们借助无线通信技术来进行交友、娱乐、休闲,可以有效缓解工作压力,提高以后的工作效率,对于培养人们健全的人格和阳光的生活态度都有很大帮助。这些无线通信网络服务都有效的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人们的文化修养和艺术修养。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我们要根据社会的实际,积极把握无线通信技术发展机遇,迎接未来社会的挑战,利用无线通信技术更好的为社会为人民服务。
参考文献
[1] 徐辉.浅析我国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与趋势[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8).
[2] 于泳.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及未来发展趋势[J].民营科技,2010(6).
关键词:通信技术;课程体系;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9-0203-02
随着通信行业的蓬勃发展,通信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很多高职院校组建了通信类专业。近年来,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尤其迅猛,从只有少数人拥有的模拟移动电话到今天几乎人人都使用的智能手机,移动通信的业务量逐年递增。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通信设备制造商、运营商、通信工程服务公司等相关企业迅速扩张,行业人才需求的缺口很大,很多高职院校的通信类专业都开设了移动通信方向的专业课程。然而,在通信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如果仍遵循传统的课程体系来教学,很难培养出现代通信企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针对传统课程体系的弊端,本文在通信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方面进行了探讨。
一、通信行业对高职层次人才的岗位要求
通信行业既是技术密集型又是劳动密集型,相关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规模都越扩越大,分工也越来越细。其中,适合高职生从事的工作有很多,如通信设备的制造、装配、调试、测试及销售;通信系统的安装、运行、维护与管理;通信工程的组织与施工;移动通信网络的规划、信号测试、网络优化等。据统计,这些岗位的人才缺口每年达数十万人,就业前景看好。为了胜任岗位需求,高职通信类专业的毕业生必须掌握基本的通信理论,具备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和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能看懂简单的科技英语文献。高职院校通信技术专业应围绕岗位职业能力要求,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培养适合行业需求的专门人才。
二、传统课程体系对人才培养的不足
目前,高职院校在通信专业建设方面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少数老牌的以信息类专业为主的高职院校跟上了通信技术发展的脚步,而很多以机电类专业为主的高职院校则仍沿用传统的课程体系或正处于课程改革探索中。传统课程体系对培养现代通信人才的束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专业特色不鲜明。有些高职院校的通信技术专业是在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基础上组建起来的。大部分课程与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相同,只是更换了几门专业课。如通信原理、程控交换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在理论教学方面,课程难度偏大,学生难学,教师难教。其中通信原理课程最具代表性,高职的通信原理教材虽然比本科的教材简化了很多,但仍然以讲原理为主,公式推导较多,以高职生的基础这些内容是很难掌握的。在实践教学方面,这些课程的配套实验与基础课实验没有太大区别,还是在实验室用教学仪器做实验,与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相距甚远。高职的专业课程不是本科的简化版,如果不跟企业接轨,不面向职业能力来设置课程就很难培养出符合行业要求的专门人才[1]。
2.实训内容与岗位要求不符。有些高职院校为节省办学成本,通信技术专业的实训内容与电子技术专业的毫无二致,如安排几周时间装配和焊接简单的电子产品。这与通信专业毕业生将来的职业定位是不相符的。现代通信设备几乎都是利用计算机来控制的,因而通信行业内的大多数岗位对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比较高,而对具体的电路知识和焊接技能要求不高。即使是设备维护和故障检修人员也只要查找有问题的模块并将其更换就可以,并不涉及到具体的电路层面。整个通信行业中,只有设备制造企业的生产线才需要装配、焊接、包装工人,这类岗位更适合电子类专业的毕业生。通信专业的毕业生虽然也可以从事这类工作,但不是主流方向。
3.基础课开设没有专业针对性,对专业课的支撑不够。现有的课程体系中,电路方面的课程占学时太多,如电路基础、数模电等。这些课程与电子类专业的学时一样,难度也相同,而后续的专业课实际上与这些基础课关系不大。这就造成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脱节,学生感觉前半段在学电子技术,后半段才学的是通信,最后二者都没学好。由于高职的实践环节较多,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又不强,上理论课的时间实际上是很短的。电路方面占用的学时过多,通信基础理论课的学时就会减少,专业课就失去了强有力的支撑,学生只能机械地接受,陷入“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境地,这对将来的职业发展是很不利的。
4.外语教学与实际应用脱节。如前文所述,通信行业的岗位对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较高,这类岗位绝不仅仅是会使用常用的办公软件就能胜任的。很多通信设备的操作界面是英文的,如果不懂英语,就无法操控这些设备。现有的课程体系中,大学英语通常安排两个学期,每周4课时,此外,还有一个学期的专业英语课。从学时来看,英语课占用的时间并不少,但是很多学生还是无法看懂通信软件中的英文,其中包括英语成绩还不错的学生。这说明,学生在现有课堂上学到的英语离实际应用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事实上,通信技术领域中有很多专业词汇以及表述句型在公共英语课上是学不到的,而专业英语课学时较少,词汇量也不大,难以达到熟练操作英文界面的要求。
三、课程体系改革的方向
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高职通信专业的课程体系必须紧跟技术和市场的步伐,以就业为导向,围绕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来进行设置。针对传统课程体系的弊端,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1.整合电子类基础课,增加通信类基础课学时,降低教材难度。电子技术专业中的电路基础、数模电课程学时多、难度大,通信专业也采用这样的课程体系显然是不合适的。可以减少电路基础的学时,将数字电子技术和模拟电子技术合成一门课程,降低难度,以概念介绍为主,不深入讨论电路设计方面的问题。高频电子线路可以作为通信专业的基础课,也应以介绍原理框图为主,尽量避免分析复杂的具体电路,强调高频电路与通信技术的关系。通信原理课程理论性太强,公式推导太多,不适合对高职生开设。可以将该课程改为通信概论,介绍通信领域中的基本概念。此外,还应开设移动通信概论、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介绍移动通信和计算机网络中的基本概念与基础知识。本科教材通常用数学工具来阐明通信理论问题,有些高职教材的编写也沿用了这一方法,只是删减了一些内容,但是高职生还是很难掌握。在教材选用方面应避免使用这些类似于本科简化版的教材,而应采用以概念介绍为主,理论与实践联系密切的教材。
2.着眼于应用,开设能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专业课。高职专业课的授课内容要让学生毕业后就能用得上,且具有可拓展性,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打好基础。从目前的移动通信技术发展来看,3G/4G技术在若干年内仍占据市场主流,而且移动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的联系日益紧密,专业课的开设必须考虑这些因素。可供选择的课程有:3G/4G移动通信技术、移动通信基站建设与维护、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移动通信网络优化、光纤通信技术等。授课方式宜采用学做一体,边教边学,降低理论难度,强调技能的掌握。
3.实训内容必须紧扣岗位要求。通信行业的岗位一般不会接触具体电路,电子产品的装配、焊接这类实训内容对提升职业能力帮助不大,应该取消。可供选择的实训内容包括:基站设备数据配置、网络设备数据配置、网络布线施工等。实训课是集中一周或几周时间对某项技能进行强化训练的教学环节。实训环境应尽可能接近真实的工作场景,这样培养的毕业生才能做到毕业即可上岗[2]。
4.专业课采用双语教学,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通信行业的岗位要求能看懂通信软件的英文界面,这仅靠学学英语是不够的,必须在学习专业课的过程中加以强化[3]。现有的专业英语课起到的实际效果其实很有限,不如取消,将学时分配到专业课中。专业课采用双语教学是提高英语应用能力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要求学生记住专业词汇和常用句型,并且将这些内容纳入课程考核体系。
四、结束语
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要求从业人员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而近年来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却呈下降趋势[4],如果仍沿用传统的课程体系来教学,难以培养出符合行业需求的毕业生。采用传统课程体系教学的高职通信专业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专业界限不清晰,培养目标不明确,理论课难度偏大,实践课与岗位需求脱节等,这些问题都严重阻碍着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针对传统课程体系的缺点,本文提出了基于职业能力来构建高职通信专业课程体系的几点思路,在课程设置、实训内容、双语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探讨。通信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不可能一劳永逸,只有根据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不断调整,高职院校才能源源不断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寿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内容与方法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1,32(11).
[2]白洁.校企共建校内实训基地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3).
二、高校通信专业教材面临的形式和问题
(一)从科技进步的角度看。新的科学知识正在不断涌现,新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手段的发展与更新也对高等学校教材带来重大影响。新的科学技术发展要求教材体系、内容和表现形式与之相适应。
(二)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市场经济对人才需要的多样化,对人才的知识结构有了新的要求,单一的专业知识很难适应未来的社会,复合型知识结构已成为21世纪大学生的必然选择,所以21世纪的高校教材应是趋向于不同学科的互相融合与渗透。
(三)从学生就业和社会需求的角度看。理论教学和社会实践应用脱节严重,实际应用的往往是较新的技术。我国大学“关门办学”、跟不上时代的现象严重,部分教材远落后于科学进展。
(四)从高校对大学生的培养目标来看。高校已由传统的精英型培养模式转向研究型和应用型并重、应用型需求更为突出的人才培养模式,高校教材的内容和形态也必须与之发生相适应的变化。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教育部2009年11月20日召开的“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指出,高校“要努力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从目前的我国大学教材看,可分为研究型大学和应用型大学等不同层次。然而,学生们使用的教材却没有明显的区别。加上现有的大学教材理论性普遍较强,实用性较弱,不符合袁贵仁部长近日提出的当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也是不符合21世纪教育发展规律的。
(五)从保证和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上来看。如何保证和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优质的高等教育需要优秀的教材。
(六)从教材编撰的角度来看。由于通信技术的发展的快捷性、不确定性,因此在通信技术专业的教材编纂上很多编者就会更加谨慎和慎重,教材中对有些通信技术介绍的内容就会更加谨慎,或简单介绍,或一笔带过,因教材更新较慢,相对落后与实际通信技术的更新于发展。如2006年1月20日,信息产业部正式确立TD-SCDMA为中国3G通信行业标准。但2008年前,大多数通信专业的教材在介绍我国的3G标准时,只是介绍TD-SCDMA的优点,直至2008年后教材才对此作了确认,远落后于实际通信技术的发展。
三、通信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通信领域是目前发展最为迅猛的方向之一。由于教材的更新通常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而通信技术的发展往往一、二年就会更新换代,如抱着一、二本教材照本宣科,必然导致教学内容严重滞后于学科技术和理论的发展,导致教学与社会需求脱节。因此在通信专业的教学中,要注重基础性和前沿性的结合。为了调节适应新的通信技术发展较快和教材更新较慢之间的矛盾,笔者在平时的通信专业的教学上不断做出调整,认为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精挑细选定教材。在通信专业教材的选择应注重权威性和时效性的结合,对通信教材的选择不仅要注重其理论性,而且要注重知识的新颖性,以避免知识的老化和教学的枯燥。
(二)洋为中用选辅材。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教材和科技书籍更新较快、理论性更系统、和前沿技术的结合更紧密,选用几本优秀的国外原版教材既避免了翻译不严密问题导致的理解困难,也无需大海捞针般搜集知识点材料。通过教师的理解、归纳和总结,渗透于课堂,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帮助他们无障碍的掌握专业的理论体系和通信学科发展。
(三)旁征博引找题材。在教学中,在讲述某个原理或知识点时,应尽量和当前的热点技术相结合,向学生讲述该原理或知识点是怎样应用于此项热点技术的。这样可引导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四)不断补充新的通信知识,注重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在平时的教学中最应该做的就是不断补充新的知识点并注重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理论脱离实际、实践环节薄弱、产学脱节等现象普遍存在,但这个对教师就有一定的要求,对教师的要求更高。
四、教师本身知识与能力需要迫切提高
教师在提高个人思想道德品质的同时,应注意个人业务能力与教学水平的提高,尤其是教师本人的实际实践水平,更需要社会的关注和国家、学校的支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工科教育与产业合作教席主持人、北京交通大学教授查建中说,“没有对教师产业背景和工程实践经验的要求,更没有对教师职位明确提出工程师资质的要求,教工程专业的人不是工程师,这样的师资如何能培养出产业所需要的人才、培养出真正的工程师?”北京工业大学安排有工程背景的教授为青年教师授课,组织青年教师去企业参观了解生产过程,另一方面,通过选派教师到企业“顶岗工作”、鼓励教师与企业合作开展工程项目等方式,增强教师们的工程实践能力。天津大学2008年以来聘用来自企业的专职教师14人,从事本科生的工程实践教学与研究生科研指导工作。学校还规定,在4年内,各工程相关专业达到每届学生有6门专业课要由具备5年以上在企业工作的工程经理主讲。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需要社会的关注,需要国家、学校的大力支持。
[关键词]专题课程;知识体系;前沿技术;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12-0141-03
专题课程是研究生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针对某一专业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对学生了解学科前沿、系统掌握专业知识结构具有重要意义。现代通信技术专题是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研究生的学科前沿课程,也是很多高校通信专业研究生的必修课,对于研究生建立通信系统知识体系和掌握通信方向的最新发展趋势具有重要作用。[1]
因此,有必要开展现代通信技术专题课程教学的研究和探索,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研究、课程评价考核等方面的研究,以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对课程基础知识的深入理解、掌握、运用和拓展,锻炼并提高学生学习和研究的能力。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教育及改革的不断推进,各高校把丰富学生知识、提高学生分析思考、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作为研究生教学改革的主要目的和目标。[2][3]通信专题课程是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的前沿课程,教学较为普遍,其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不尽相同。
在国外,通信类专业基础课多以理论教学和实验环节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教学,其实践环节所占比例较高;理论教学多以专题报告和技术研讨专题的形式进行[3];实验环节以课程设计为主线,在学习通信类仿真软件和硬件平台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题课程设计任务。
在国内,通信专题课程多数由多个教师共同授课,各自介绍自己的研究领域,而缺乏通信系统层面的讲述;且授课环节以理论授课为主,缺少与通信新技术匹配的实践环节[4],不利于学生对通信前沿技术和关键技术的掌握。而且,教学环节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分析如下:
(一)课程理论内容陈旧,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授课过程中本科化模式严重[5],基础性内容偏多,而忽视了研究生课程更注重专业性和前沿性的特点,不能很好地适应研究生培养的要求。在学习过程中,仍然是以教师为主的授课模式,学生在教学环节中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另外,学习内容偏重专业基础,学生不感兴趣,缺乏学习的主动性。
(二)理论知识不成体系
专题课程一般是教师介绍自己的研究领域,对于一个大的学科而言,研究方向很多,各个专题分属独立的研究方向,缺乏系统性。学生无法将各个独立的专题和整个学科系统地联系起来。
(三)研究生动手能力得不到锻炼,理论基础和实践解决问题能力培养脱节
专题课程90%以上以理论授课为主,缺乏与专题对应的实践环节,课程的研究成分较少。因此,研究生的研究主动性没有激发出来,研究能力得不到很好的锻炼。[6]
基于此,需开展基于知识体系构建的专题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以现代通信技术专题为例,要改变以往的以单纯经典通信理论教学为主或单纯进行新技术讲解而忽视整个通信理论知识体系构建,忽略激发研究生的研究兴趣和提高其研究能力的锻炼过程的做法,而以数字通信系统知识框架为基础,采用专题授课模式,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通信知识体系。同时,在各专题基本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要进行扩展性教学,引入对应通信专题技术的发展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在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进一步巩固其对通信专业知识的理解。并在理论教学过程中采用引导式、互动式、启发式等教学方法,加强课堂教学的效果。将理论环节和实践环节相结合、课内教学和课外自学相结合,实现掌握基本理论、了解前沿技术和实现关键技术等三个层次的课程学习。
二、构建知识体系的专题教学模式研究和探索
《教育部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意见》指出,要优化课程内容,注重前沿引领和方法传授。根据学科发展、人才需求变化和课程实际教学效果,及时调整和凝练课程内容,加大课程的教学训练强度。[7]因此在专题课程的教学模式研究和探索的过程中,要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加强学生对创新过程的理解,着力培养研究生的知识获取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教学内容上实现前沿技术与通信系统基本框架对接
改变以往专题课程中各个专题内容各不相关的情况,结合专业研究方向,形成一个主体系统。按照系统的工作过程或工作原理,将整个系统分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功能模块。在此基础上,引入各功能模块相关的前沿技术专题,让学生不仅了解到相关的前沿技术,也能够掌握该技术在整个专业体系中的作用,从而形成系统性的授课内容。
同时,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改变以往的基础性、理论性为主的教学内容,根据当前的研究热点和前沿技术开展专业性、创新性的培养。每一个专题都包括经典理论构建、关键问题突破和前沿研究进展等研究内容,形成从基础到专业,从理论到应用的专题内容。
(二)课程结构上将实践环节作为重要一环
在以往的教学环节中,教师都是采用纯理论授课的教学模式,学生仅仅对课堂讲解的理论内容有所了解,而无法学习与专题课程相关的关键技术的实现。理论与实践环节严重脱节,不能满足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发展能力的培养目标。因此,在专题内容理论授课结束后,设置相关的关键技术的模型设计和仿真实现,并在课堂上交流和演示自己的实现方案,能让学生在提升专业素养的同时,也锻炼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方法紧密结合
在研究生教学环节中,教师多以讲授式为主要的教学方法,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容易发挥。因此,在专题授课过程中,应采用引导式教学、研讨式教学和案例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整个教学过程不再是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而是教师主导,学生参与。由教师根据专题内容设置一定的课题,由学生自主学习完成方案论证和关键技术的仿真实现,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
三、基于现代通信技术专题的知识体系专题授课模式研究和探索
结合我校教学指导思想,研究生专业课教学改革的需求和通信专业的特点,以现代通信技术专题课程为基础,学院开展了基于知识体系构建的专题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和探索,主要对课程教学体系进行研究,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整合理论教学内容,开展系统性教学
以数字通信系统知识框架为基础,建立基于知识体系的授课模式,并结合目前通信技术的前沿理论和技术,开展系统性和研究性的理论教学体系。
1. 构建现代通信技术知识体系的基本理论
结合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和数字通信实现过程,将理论授课内容分为:信源编码、信道编码专题、数字调制专题、无线信道专题、多址技术专题、分集和均衡技术专题等。基本理论部分,主要介绍各专题的主要原理以及技术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关键技术,以信道编码为例,基本理论部分主要学习信道编码的意义、基本原理,以及在信道编码技术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的线性分组码、卷积码和级联码的基本实现过程。具体的基本理论框架及关键技术如图1所示:
2. 加强前沿技术研究扩展教学
结合现代通信技术的基本理论框架,将数字通信技术中的前沿技术融合到通信系统框架中。比如将喷泉码作为信道编码专题的前沿技术扩展,将协作通信加入到分集和均衡技术专题中,让学生在接收前沿技术的同时,能够清晰认识到该技术的特点、在通信系统中的作用,为后续的研究打好基础。各专题基本理论与前沿技术的扩展如图2所示:
以上两部分构成了课程理论教学的主要内容。在理论教学中,以教师授课,学生自学为主,采用引导式、互动式、启发式等教学方法,讲授现代通信技术中的基本理论、关键技术及其在通信技术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前沿技术。当然,具体的教学内容可以根据当前通信技术的发展动态调整,也可以扩展补充通信技术发展过程中的其他一些前沿技术,例如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融合产生的一些相关技术、物联网技术等。
(二)加强实践环节,开展研究型教学
研究生培养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知识获取能力、独立研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果仅仅停留在理论学习上,就不可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更无从谈起。因此,实践环节是研究生教学中必要的补充。要将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实现作为课程的重要一环,开展研究型教学,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结合现代通信技术基本理论和前沿技术,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能力为目标,设定前沿技术中的一些关键技术实现问题,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调研学习,完成关键技术的实现模型设计和算法流程,进行仿真实验验证并与所学理论内容进行对照和验证,然后在研讨课上进行讲解和展示。在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同时,也锻炼和提高他们团队协作的能力。实践教学流程如图3所示:
(三)创新考核方式,建立综合评价体系
改变单纯以报告结课的评价方式,加强对研究生基础知识、创新性思维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突出实践动手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建立综合评价体制。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重视教学过程考核,加强考核过程与教学过程的紧密结合;同时,加强对研究生基础知识、创新性思维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
1. 将课程学习过程计入评价体系中
重视教学过程考核,加强考核过程与教学过程的紧密结合。每个专题学习后都要求学生设计其关键技术的实现方案。这既考核了学生对该模块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又能够锻炼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2.将课外实践环节作为评价考核的重要一环
加强能力素质考核,将实践环节纳入课程评价体系中。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任选一个关键技术,按照设计的实现方案完成软件仿真。在加强方法学习和训练的同时,培养其独立研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3.将学生作为课程评价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课程评价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研讨环节中,学生对自己完成的关键技术实现部分进行交流和讨论,并将此部分作为课程考核体系的一部分。考核由学生和教师共同完成。让学生在此过程中能够很好地学习他人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总结
结合课程教学改革,对现代通信技术专题课程进行教学研究探索。结合通信系统框架,将前沿技术融合其中,并对其关键技术加以软件仿真实现,让学生能够从系统的角度来理解前沿技术的先进性、实用性、在现代通信技术中的重要性及其缺点,明确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实现了前沿技术与通信系统的对接。通过问卷调查和座谈调研,参与课程学习的学生都认为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能够满足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专业发展的需求,达到既掌握基本理论,又培养了知识获取能力、独立研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
当然,专题课程的教学改革过程中还会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探索和实践,例如个别学生的研究方向是信号处理方向,在下一步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相关调整。
[ 参 考 文 献 ]
[1] 吴伟陵,牛凯.移动通信原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1-8.
[2] 杨林,刘念才.中国研究型大学的分类和定位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8(11):23-29.
[3] 刘楠,申爱兵,赵韦仑.国外研究生教育对我国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的启示[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10):248-251.
[4] 张莉萍.浅析现代通信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22):38.
[5] 何礼果,夏雨,罗雅璐.试论研究生专题类课程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94):162-164.
通信技术专业主要课程 主要课程: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文化基础、C语言、工程数学、电路、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通信电子线路、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电子设计自动化、电子测量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程控交换技术、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移动通信系统及终端设备、通信网络、接入网技术等课程。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微机原理与应用、电子测量技术、数字通信原理、通信网络、光通信系统、移动通信系统、移动通信终端设备、程控交换原理、电子整机装配、CATV安装与调试、通信系统综合实验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课程和实践环节。
通信技术专业就业前景 通信技术是信息科学技术中发展极具活力的一个领域,尤其是数字移动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使人们在传递信息和获得信息方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便捷程度。通信工程具有极广阔的发展前景。
本专业毕业生可在通信运营商、现代通信设备制造企业、电子信息类等产业,从事通信与电子技术的开发、研究、应用、管理、设备调测维护、通信工程设计与施工等工作。也可攻读信息与通信工程和电子信息学科等方向的硕士、博士学位。
随着通信技术应用的日趋广泛,和信息化社会的逐渐发展,未来势必会给中国信息产业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所以通信技术专业人才成为我国参与国际间竞争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未来若干年,我国势必会更加重视通信专业人才的培养,重视通信技术专业的教育,提高教育水平。
通信技术专业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通信和电子、信息等行业的运营商、生产型企业从事通信设备、电子设备、系统和网络的研究、设计、开发、运营和技术管理以及通信设备的营销、装配、调试、维修和检验等技术工作。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新能源、计算机软件、互联网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 新能源;
2 计算机软件;
3 互联网/电子商务;
4 通信/电信/网络设备;
5 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
6 通信/电信运营、增值服务;
7 计算机服务(系统、数据服务、维修);
8 其他行业。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android开发工程师、硬件工程师、技术支持工程师等工作,大致如下:
1 android开发工程师;
2 硬件工程师;
3 技术支持工程师;
4 ios开发工程师;
5 网络工程师;
6 项目经理;
7 嵌入式软件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