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15 11:18:1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教师的经济地位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一、研究资料:从“入世”到“入市”:中国考过四级之后又考六级
中国经济要走向国际化 , 就像参加一场又一场的英语考试 , 加入世贸组织只不过是表明中国已经通过了“四级考试”, 而要进一步提升自己 , 还必须再参加“六级考试”——取得“市场经济地位”。
6 月 3 日 , 美国商务部就是否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举行了第一场听证会。在此以前 , 新西兰、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已先后承认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此外 , 中国还加紧了对欧盟、澳大利亚、日本等的游说工作。中国在通往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之路上 , 突然把“市场经济地位”作为一个重要的外交目标 , 展开了一场为争取“市场经济地位”而进行的外交活动。
按理说 ,WTO 是一个由市场经济国家组成的组织 , 加入 WTO 本身就意味着成员国的市场经济国家地位。但中国为了打破中美入世谈判僵局 , 在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上做了重大让步 , 在中美入世协议第 15 条的反倾销和补贴方法条款中 , 明确规定“美国和中国同意美方将来碰到反倾销个案时可以维持美方现时的反倾销方法 ( 把中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 ), 而毋须遭遇法律挑战。这个条款在中国进入世贸之后 15 年内维持有效。”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第 15 条确定补贴和倾销时的价格可比性时 , 也做了内容大致相同的规定。这使中国从入世一开始便处于应付他国反倾销的不利地位。
这种不利地位使中国使用仍然被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 由此给中国外贸的正常发展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
其一 , 中国的非市场经济地位使中国企业在应诉他国反倾销时往往使用“替代国”提供的价格数据 , 从而容易导致较高的败诉率 , 被迫退出或者大大减少在该国的市场份额。2003 年以来 , 美国对中国的家具、彩电、纺织品等一系列产品加征高额反倾销税 , 其判定依据就是中国的非市场经济地位。
其二 , 恶化了中国外贸企业出口面临的国际环境 , 使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出口遭到众多国家的“围追堵截”, 成为中国外贸由大额顺差开始走向逆差的重要原因 , 给中国开拓国际市场带来了极为严重的阻碍。根据商务部公平贸易局的统计 ,2003 年 , 国际上针对中国的反倾销和保障措施立案就有 59 起 , 涉案金额约 22 亿美元 , 创历年最高。而到了 2004 年一季度 , 国外又对中国发起了 11 起反倾销和保障措施调查 , 同比增幅高达 83.8%, 涉案金额 3.3 亿美元 , 同比增长 15.6 倍。
其三 , 市场化程度实际上已经很深的中国仍被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 , 不仅与客观事实不符 , 而且使中国在对美经济关系中处于受歧视地位 , 造成中美双边经济关系中对中国的不公正。
二、制度分析:为何一定要让别国承认?
为什么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需要别国的承认?其背后的经济、政治涵义是什么?这种承认会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造成什么影响?
上文已经提及 , 中国今天的“市场经济地位”之争实际上是当年中国“入世”的遗留问题 , 即为尽快加入世贸组织 , 中国同意签署了四个附加的条款 , 包括:反倾销案件中非市场经济地位规定 , 期限 15 年;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机制 , 期限 12 年;纺织品限制措施 , 期限 8 年;还有一个就是过渡性报告审议机制。这些条款的基本思想就是不承认中国是市场经济国家 , 别国“有权”对中国采用歧视性手段。
这种歧视性手段最直接的表现方式 , 就是在倾销案中核定成本时 , 以非市场经济国家的定价受政府干预为理由 , 不拿该产品的国内价来衡定 , 而是选取一个他们认为与中国类似的市场经济国家为替代。比如在最近的中国彩电倾销案中 , 美国选取印度为替代国 , 结果最高征税幅度达到 78.45% .而且 , 所有的 WTO 成员国都可能以此为“合法理由”来扼制“中国制造”的浪潮。与中国有着巨额商贸往来的欧盟、日本、澳大利亚也频频动用此条款 , 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巴西 , 也开始运用这个武器对付中国。据商务部提供的数字 , 中国成为遭受反倾销诉讼最多的 WTO 成员 , 国外反倾销已成为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
这四个“不平等条款”为何强加给中国 ? 回溯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并非甘愿自缚手脚 , 而是箭在弦上 , 不得不发——当时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到了一个全新的攻坚阶段 , 内部动力比较弱了 , 急需引入外来机制增加改革动力;另一方面 , 中国入世谈判一拖十数年悬而不决 , 美国始终坚持在一般保障条款、特殊保障条款和反倾销条款等三方面卡紧中国入世的“咽喉”, 所以 , 从大局考虑 , 中国采取的策略是“先付点代价 , 多争取时间促进发展”。再者 , 中国当时还处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 , 要让西方国家一下子全部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 , 也是不现实的。从这一点上看 , 中国在当时做出一定程度的让步是有必要的。
实际上 , 早在今年的 4 月份 , 美国国会就开了一个小型论证会 , 不少保守派强烈反对给中国“松绑”, 理由很简单 , 他们认为这是中国应该履行的 WTO 承诺。但中国有理由对此提出异议 , 因为自从入世之后中国已经大大加快了开放改革的步伐 , 市场经济框架已全面建立 , 不该再受到“非市场经济”的歧视性对待。
三、理论探讨: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学术问题
中国的“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很复杂 , 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学术问题 , 而更是一个政治问题 , 对它的判定不是按照几个指标的衡量就能完成的。
美国认为中国不是一个市场经济国家 , 其判断依据是美国《 1930 年关税法》规定的六条标准 , 即该国货币与其他国家货币的可兑换程度;雇员与雇主谈判工资的自由程度;该国对合资企业或其他外国投资的准入程度;政府所有权或对生产资料的控制程度;政府对资源分配的控制程度与决定价格和产量的程度;以及行政当局认为合适的其他因素。
而中国则认为自己于 2001 年底已正式成为“发展中的市场经济国家”。中国社科院的《美国贸易政策评估报告》对中国市场经济建设的进程进行了充分论证 , 该报告指出:中国经过了 20 多年改革开放 , 经济和贸易体制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早在 1999 年 , 中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 , 由市场调节和实行国家指导价的比重已达到 95% 左右;在生产资料的销售总额中 , 市场调节和国家指导价部分占约 85%;在农产品收购总额中 , 市场调节和国家指导价的比重约占 90% .到了 2001 年底的时候 , 由中央政府控制的价格 ( 包括服务价 格 ) 只剩下约 15 种。据此 , 我国著名经济法专家刘大洪教授指出 , 有充分证据和理由认为中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已经远高于许多世界贸易组织成员 , 决非“全部或大体上全部由国家垄断贸易并由政府规定国内价格的国家”。
实际上 , 美国并不是不知道中国的市场化程度己经远高于世贸组织里的许多其它发展中国家 , 他们担心的是如果轻易就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 会有损美国的所谓“国家利益”, 不利于再找合法的借口来扼制中国强劲增长的出口量。所以 , 这场关于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博弈更是一个政治问题 , 而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 , 更不是一个纯粹的学术问题。我们不能因此而认为我国还不是市场经济。
而对于中国来说 , 让美国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 , 除了是基于反倾销等经济考虑外 , 还蕴涵了丰富的政治诉求;这是对我们改革开放多年成绩的认可 , 有利于树立良好的大国形象。
四、对策前瞻:决不能使这场“六级考试”一拖 15 年
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前 , 中美经贸关系中一个最棘手的问题就是美国国会每年都要讨论是否给予中国贸易最惠国待遇。而现在中国加入 WTO 以后 , 这个“老问题”消失了 , 但“新问题”又出现了:美国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
中美两国在入世谈判中 , 中国为了大局考虑 , 曾做出一定的让步 , 同意在中国入世后 15 年内 , 美国可以继续把中国当作非市场经济国家对待。美国正是抓住了这一点 , 作为它对中国提起反倾销诉讼的国际法借口。在历史上 , 中国、越南以及一些前苏联国家都被美国裁定为非市场经济国家 , 而根据国际商法 , 当美国公司要求对“非市场经济国家”征收倾销税时 , 美国商务部往往是根据“第三国”的类似生产标准和价格制定反倾销税率。这种通过参考第三国价格而制定的反倾销税率往往畸高 , 对中国出口企业是不公平的。
美国认为 , 中国在几乎所有市场经济体系标准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 , 离市场经济还有很大的差距。所以 , 他们坚持有关 15 年的过渡规定是“合理的”, 中国经济在入世后还需要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努力才能达到“完全市场经济标准”。
——如果按照美国的观点 , 中国的这场“六级考试”就至少还要再拖 15 年。这是明显不符合中国利益的 , 也是无视中国市场经济建设成就的。
但是 , 关键在于:美国对 15 年过渡期的解释是不准确的 , 因为 WTO 协定所规定的是最长期限 , 而不是起码的期限。协定有具体规定 , 要求美国等国家在中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后不再把中国看作非市场经济国家 , 而不是一定要等到 15 年结束的时候。15 年期限是“极限”, 而不是“必须经过的期限”。
原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孟奇指出,自从中国通过了入世那场“四级考试”之后 , 改革速度就一直在加快 , 在完善法律、保护知识产权、降低国有经济比重、保护私有经济、进一步开放市场、改善投资环境等许多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进展。早在 1992 年 , 中国就确定了市场经济的目标 , 到 2002 年 , 中国已经初步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的生产和物价基本上已经完全受到市场的调节。世界银行最近在其对中国经济的评估报告中指出 , 中国经济已经从对国有和集体经济的完全依赖转移为一种混合经济模式 , 私营经济已经在中国经济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美国改变对中国的歧视 , 把中国看作是市场经济国家 , 受益的不仅仅是中国 , 还会有美国 , 美国的经济、消费者和工人也将因此而获得更多的增长空间、更多物美价廉的商品和更多的就业机会。
五、解决路径:先“小考”, 再“中考”, 最后“大考”
据悉 , 美国商务部高级官员表示 , 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要获得美国承认还需要再等几年 , 美国不会轻易就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现在 , 美国只是处在考虑是否缩短这个“15 年期限”的初期阶段。
也就是说 , 中国要想得到美国的正式承认 , 必须在外汇政策、劳工权利、国有化程度等方面进行“一系列基础性改革”。在 2004 年 6 月 3 日的听证会上 , 美国称:美国商务部用于确定市场经济地位的六项指标中 , 中国没有一项达标。更有人认为“中国甚至还没有迈入门槛 , 更不要说已经进入 , 以便获得市场经济地位”!
可见 , 中国要想通过美国的这场“六级大考”, 在短时间内似乎是难以做到的。这种情况下 , 中国应积极进行一些“小考”和“中考”, 先练练兵。
实际上 , 中国的“六级小考”在一些国家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04年4月14日 , 新西兰正式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 , 从而使“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在发达国家中实现了“零的突破”。 5 月 14 日 , 新加坡也正式宣布 , 成为东盟第一个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国家。在新加坡的示范下 ,5 月 29 日 , 马来西亚也承认了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预计在今后的三年内 , 将有更多的小国家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
除了在这些“小型考试”中顺利过关外 , 中国还加紧了“中型考试”, 即催促欧盟、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尤其是欧盟有可能成为中国“中型考试”的最早突破口。欧盟在 2003 年就曾应中国的要求 , 向中方索要“中国市场经济状况的基础文件”, 以进行相关的评估。欧盟在对该材料进行审议评估之后 , 再次向中方提出了“一长串”问题清单 , 要求中国对此做出陈述。可以想见 , 欧盟作为世界重要的经济巨头之一 , 其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对美国等其他国家有非常重要的带头和示范作用。它意味着欧盟对中国商品的成本计算更加准确 , 对中国企业的“倾销”调查更加透明、可操作和公平。中国企业的自卫能力将得到相应的加强 , 并由此带动中欧贸易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区域经济地方高校定位
一、地方高校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一方面使经济逐步全球化,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区域的崛起及其经济的个性化。发展区域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我国“十一五”纲要也做出了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积极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进一步支持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把区域经济的均衡、协调发展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目标。
区域经济作为一个相对完整的有机体系,其内部各要素之间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具体表现为各区域内部的经济、教育、科技、文化等的有机结合与协调发展。不同的区域经济在发展并形成各自的经济特色时,迫切需要高等教育与其配合,为其服务,形成一个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高等教育系统。地方高校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地方高校之所以能够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是由其基本属性所决定的。从教育的角度看,由于地方高校培养对象是未来知识和信息的创造者,因此,地方高校就担负着为这些未来知识和信息创造者奠定基础、提供创造知识和智能方面的储备能量。爱因斯坦认为:通过学校教育,“如果一个人掌握了他的学科的基础理论,并且学会了独立地思考工作,他必定会找到他自己的道路,而且比起那种主要以获得细节知识为其培训内容的人来说,他一定会更好地适应进步的变化”。所以,现代大学通过教育思想、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的不断改革,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他们的创新热情,为学生未来的独立判断和创造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地方高校所进行的科学研究本身就是对知识信息的创造与加工,教学过程既是对知识信息的传播,也是通过教学激发科研灵感与科研能力和动力,地方高校利用其科学技术方面的优势所创办的高科技产业和为企业提供多种多样的技术咨询与服务,则是知识信息的共享与应用。特别是地方高校通过知识的创新,将创新成果落实到生产领域,实现产品更新以后,将从深层次意义带动区域经济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成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支撑点。而这些作用能够得以发挥的关键是地方高校的发展定位。
二、地方高校在发展定位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地方高校发展定位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是在战略发展目标上好高骛远。近年来,我国地方高校的发展突飞猛进,一些地方大学,将学校建设与发展目标定位在追求“世界一流”“全国一流”“全省一流”上,这种定位是否科学合理,有多大的可能性,不得而知。并且目标难于分解,操作性差。第二是在规模上求大。随着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并困惑我们多年的高等教育“条块关系”得到基本解决,高等教育与市场经济体制、政府职能转换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得到明显增强,但也带来一些负面效应,地方万人大学随处可见,对一所地方高校来说,规模不宜过大,规模与效益不总是成正比。第三在办学层次上一味求高。许多地方高校在办学层次上具有盲目性,不顾自身的条件,专科、本科、研究生教育,越高越好。第四是追求经济利益。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发展,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高科技支持,科学技术成果越来越多地转化为生产力,不少高校误导了这种转化,在地方高校产业化的掩盖下,片面追求经济利益,使自身的优势难以发挥,甚至丧失。第五是地方高校在定位中的类型同质性和学科上的同构性。地方高校在定位中的类型同质性和学科上的同构性现象比较普遍,几乎每个学校都是“教学型”“研究型”或“教学研究型”“综合型”“开放型”“国际化”等等,学科越全越新越好,使得地方大学千校一面,缺乏特色。第六是地方院校的发展定位缺乏传承性和连续性。每所地方高校都有自身发展历史,而很多高校在制定战略发展定位时,往往更多注重的是未来的发展,忽略原有的办学理念、办学经验、文化底蕴、历史积淀,缺乏应有的传承性和连续性。第七是学校类别定位不明确。我国的高等教育就学校的类别分为综合大学、理工院校、农业院校、农林院校、医药院校、师范院校、语言院校、财经院校、政法院校、体育院校、艺术院校、民族院校等。在国家制定的评估标准、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中,不同类别的学校在一些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要求学校对其类别做出选择,这一定位对于学校的办学规模、学科专业结构等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第八是缺乏政府有效的政策引导。我国虽然有五年、十年的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但缺乏对高等院校类型、层次的明确定位,很少提供与大学层次、类型有关的、未来社会发展对不同人才需要的政策信息;不能体现政府对高等教育类型结构、层次结构、区域布局及行业布局的要求;更缺乏相应的评价体系来指导发展定位。
三、地方高校发展定位的策略
地方高校发展定位要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入手。宏观方面指政府应该根据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发展规律,借鉴高等教育成功的经验,考虑区域经济发展的平衡性,制定相应的政策。如对各经济区域未来发展状况、产业结构、人才需求、高校分类、高校评价指标体系等出台一系列政策,建立起网络信息平台,对地方高校发展给予政策性指导。在这方面,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成功的经验,如英国政府的《高等教育的未来》白皮书,就为大学的定位提供了科学指南,通过立法引导大学定位,建立起科学、公平、发展的环境。对地方高校的发展定位,其主体是高校本身,而政府则是定位的客体,所以说地方高校的发展定位要在国家宏观政策指导下自主进行。地方高校发展定位在微观上应考虑以下几方面:第一,战略目标的定位。地方高校战略目标定位应以国家宏观政策为指导,以所处经济区域的特定状况为立足点,战略目标要适当,便于分解、便于执行。在战略目标的制定过程中,要征求全体教职员工的意见,使目标具有深厚的群体基础,更重要的是要使目标层层分解,细化到每个人的工作中。这样的目标才能实现。第二,办学规模的定位。地方高校在办学规模上,要量力而行,考虑学校的服务区域,学校的发展,学校的现有条件等。第三,地方高校办学层次的定位。我国的高等教育在学历教育中有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高职高专教育三个层次,在学位教育中有博士、硕士、学士三个层次。这个定位是指学校要在学历或学位的三个层次中选择发展方向,同时选择多个学历学位层次时一般也应确定占主导地位的办学层次。地方高校办学层次的定位也是要研究本区域对人才需要的情况及自身办学能力等做出选择。第四,地方高校分类定位。地方高校应当面向本区域的产业结构及其他需求设置专业,主要为地方培养各行各业的应用性高级专门人才。第五,地方高校历史传承性和连续性的定位。地方高校在发展定位中要尊重历史,要充分挖掘历史传统资源进行合理定位。办学理念是学校办学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学校办学的灵魂,包括学校的价值理想、办学目标和管理的基本原则等,而大学的办学定位应是对传统办学理念的继承与重塑,历史传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校的办学方向和办学理念。挖掘学校历史传统对地方高校进行定位,能够使地方高校更加明确自身的目标、价值和追求。
[参考资料]
[1]刘献军 .论高等学校定位[J]新华文摘,2003.(6).
[2]童泽芳.高等教育分流问题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3,(9).
[3]睢依凡.大学校长的教育理念与治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关键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双服务;双培养
一、创建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导向的立体化校企合作模式的背景
(一)高职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高职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主体地位不突出
高职教育的专业课程一般分为专业基础课和专心核心课,其中专心核心课多是操作性、实务性较强的技能课程,需要通过大量的课程实践来认识、体验与提升。但目前专心核心课的实践课时在总课时中的比例是比较低的,甚至在某些院校存在着实践课程开设率低、随意调整实践教学内容及模式的现象,尚未真正摆脱理论教学为主的传统讲授方式,严重影响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2、实践教学的师资水平有待提高
高职院校所需的双师型师资一般要求相对优良的工作环境、优厚的薪资报酬、良好的实践教学设备,这就成了各职业院校聘请双师型教师的阻力。很多职业院校的教师多属于“学院派”(从学校到学校),缺乏企业一线的具体工作经验,实际动手能力不强,实际工作经验不足。导致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陈旧、模式单一、体系不完整;教学方法欠缺、教学手段墨守陈规,严重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效果及质量。
3、专业教学理论与实践没能“无缝对接”
经济的发展与企业环境的变化使得专业的相关知识也随之改变,专业相关课程的理论知识也随之产生一些更新与外延,实践技能更是产生较大的变化。职业教育要求以行业执业标准导入教学内容,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无缝对接”。由于专业教师多数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各门课程实践培养标准、内容及教学计划的制订没有很好地协调、递进与衔接,造成职业教育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这样,就很难将各门课程理论教学所支撑的职业技能汇总在一起形成的综合岗位职业能力,达到提升高职学生的岗位核心能力和就业核心力的目的。
4、没能充分建设专业工学结合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由于高职院校资金投入有限,校内的试验环境基本以机房和模拟环境为主,无法实现真实操作,因此,建立完善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目前多数校外实践基地基本停留在参观、实习的层次上,无法真正的纳入到实践教学体系中去,更谈不上产学研结合的深层次合作。
(二)高职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突破点
工学结合难,难在什么地方?难在工学结合的一方高职院校的积极性较高,而工学结合的另一方,企业的积极性较低,高职院校处于“一厢情愿”的“单相思”状态。这是因为企业是以生产、经营为中心,是以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为目标的。尤其是以私营为主的中小企业更是如此。因此,高职院校要与企业结合,要遵循“先服务、后合作”的原则,放下架子,了解企业对人才和管理的需求,通过多方面为企业提供主动、周到、无偿的服务,让企业首先获得利益,见到成效,才有与企业合作的基础条件。所以,在工学结合的实践中,探索出“双服务”模式。在为企业服务的基础上,与企业合作,走“双培养”模式之路,实现“把需要工作的学生培养成具有岗位综合能力的合格职业人”的培养目标,使学生“零距离”上岗,尽快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达到校企双赢,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二、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导向的立体化校企合作模式的内容
(一)双服务模式
双服务模式的内容是: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指导,发挥高职院校的资源优势,积极主动地为地方企业提供双服务。一方面为地方企业培养各类技能型人才,满足地方企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为地方企业提供技术、管理的咨询、策划、培训等多项服务,解决企业技术、管理的难题,满足企业发展对技术、管理方面的需求,使企业首先受益,密切校企关系,逐步建立校企合作关系。
1、为地方企业培养技能型人才
高职院校运用自身的资源优势,有针对性地调整专业、专业培养质量体系、培养内容和培养方法,为地方的生产企业、流通企业、服务企业以及其它企业定向培养各类创新型技能型人才,满足地方企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2、为地方企业提供技术、管理服务,引导地方企业健康发展
高职院校在为地方企业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同时,成立专家服务团,首先引导地方企业的技术、管理健康发展。其次帮助地方企业解决技术、管理方面的难题,进行咨询、策划。再次,为地方企业进行全员职业培训,提高全员素质。采取上门服务、跟踪服务等方式,为地方企业无偿免费服务。
(二)双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
1、高职院校专业培养
高职院校通过专业定向培养地方企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式包括: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培养课程体系、专业培养课程标准、专业培养教学体系与专业培养课堂体系和专业培养质量体系。
2、学生自我培养
通过学生自我培养,使学生明确专业培养方向与目标,根据自身的优势与劣势,环境的机会与威胁,确定自我培养的目标与方法,处于明确学习状态,主动配合学院专业培养实现培养目标,成为一个合格的创新型、技能型职业人。学生自我培养的途径和方法包括:通过自我分析,制定自我培养方案;运用闻、见、训、战立体化自我培养模式;日常的成功心理激励训练。
三、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导向的立体化校企合作模式的应用
(一)高职院校要在工学结合中起先导作用
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的必由之路。高职院校要在高职教育激励竞争中得到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走工学结合之路,发挥先导作用,放下“架子”,主动地、积极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与地方企业“联姻”,才能使专业具有地方特色、专业特色,才能使学生具备职业岗位需要的综合能力,与职业岗位“零距离”对接。这样企业才会满意,学生才会满意,家长才会满意,社会才会满意,高职院校才会受到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和重视,高职院校发展才能有生命力。
(二)高职院校要不断创新“双服务”的内容与形式
高职院校在工学结合中的先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为地方企业提供双服务,通过双服务打通校企合作之道。但是,要巩固和发展校企关系、工学结合,还要坚持创新的原则,根据企业战略发展的需要,急企业所急,排企业之难,不断创新双服务的理念,创新双服务的内容与形式,才能不断提高双服务的绩效,巩固和发展校企合作。因此,高职院校要确立服务创新理念,不断提高专家服务团的能力,创新双服务的内容和形式。
(三)及时跟踪市场、社会、企业的需求信息,有针对性地落实与修订“立体化校企合作模式”
根据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人才市场公共信息网提供的近年就业信息看,企业的岗位对学历要求大部分集中于大专及以下学历。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形成对技能型人才需求旺盛的态势。企业最需要那些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再学习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一定专业理论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这就要求高职学生在校期间必须认真思考如何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如何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准确定位等问题,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与培养质量则必须思考如何为学生提供有效服务问题。高职专业就业目标可以锁定各类地方企业。地方企业各类岗位的工作思路与工作流程有一定规律可循,工作内容却千差万别,有极大的创新空间。高职院校在进行工学结合的实践研究探讨时,应当顺应这一职业特征,注重对学生社会能力、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范贵德.工教结合先导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刍议[J],广西大学学报,2010,(S1).
一、创设情境,引感
情境教学讲究的是积极情绪,强调兴趣的培养,以形成主动发展的动因。在体育活动中创设具有一定情境的活动,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趣味活动中认识客观事物,并在不知不觉中发展学生的协调性、灵敏性和基本活动技能等。同时,创设情境还能优化体育课内容,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乐中学、趣中练,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如把单调的“蛙跳”创设成“小青蛙学本领”,在课中我没有一味地教给学生“1、2、3”机械的动作,而是从学生日常生活中了解、观察到的小青蛙来进行情境模仿,并且在练习过程中,把练习场地划分为练习馆、挑战馆、竞赛馆三个场馆。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来选择不同的练习场馆,从而达到最终的学习目标。这样由单一运动形式变成有情趣、有激励、有竞争的多种活动形式,让每个学生在一定的角色中,有兴趣地进行练习或比赛,使他们始终保持积极的热情,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练习。
二、角色模仿、再现情境
通过角色模仿和情境的过程活动,发展学生身体的协调性、灵巧性以及走、跑、跳跃、投掷等基本活动能力。如在教一年级立定跳远时,我微笑着问学生:“小朋友,你们看过青蛙跳吗?”话音刚落,就见学生都学起了青蛙跳,边跳边说:“呱!呱!呱!”我接着又问:“小袋鼠是怎么跳的呢?”学生更加欢蹦着,双手放在胸前边跳边说:“蹦!蹦!蹦!”在原地连续做了几遍。接着我就跟学生一起来模仿青蛙跳,在模仿的同时讲解双脚要同时起跳,手臂摆动与蹬地要协调,落地时要轻巧的道理。另外,我还为学生准备了漂亮的头饰,课堂气氛立刻热闹起来,学生一个个欣喜若狂,争相扮演。最后还组织了比赛,小袋鼠、小青蛙的角色活灵活现地再现,学生成了热情的演员或观众,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小袋鼠加油!小青蛙加油”,一下子全部进入了情境之中。
三、技能训练,体会情境
低年级学生天真好动,静止的时间短,易受外界环境影响,有注意力不易集中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要设计趣味性的情境教学,使学生的无意注意变有意注意,使他们在快乐的“玩”中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如在教一年级投掷――持轻物掷远时,我让学生每人准备了一架纸飞机,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启发学生展开想象,比一比谁的飞机飞得又高又远。此时,学生的情绪被激起,在操场上自由结伴练习比赛投掷纸飞机,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肩上屈肘、自然挥臂投掷轻物的动作。接下来,我拿出准备好的小木头、羽毛球、小沙包等轻物,让学生二人一组,自由组合练习投掷活动。在整堂课中,师生用饱满的情绪,投入到教与学的活动中来,课堂中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学生持轻物掷远的技能得到了训练与提高,学生真正体验到体育运动的乐趣,产生了满足感,学生的个性也得到充分的发展。
四、运用游戏,渲染情境
英国教育学家洛克说得好:“教育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都变成一种游戏。”小学低年级体育课中,教师要想把知识讲清并不是件难事,难的是让学生长时间保持一种活动兴趣的状态。
关I词:职业教育 地方经济 人才输送
地方职业院校的职业教育需要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服务地方经济,为了院校自身的发展,也要将人才培养工作融入地方经济,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高职院校服务的人才培养要融入地方经济,为地方行业提供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并提供持续的继续教育。
1、职业教育办学特色和企业人才需求分析
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希望通过校企合作实现技能培养的宽度和深度的加强。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劳动力资源的结构性变化,使得学校在与企业交流合作中有了更多的主动权。企业一方面寻求产业升级,另一方与学校合作的主动意向不断增强。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的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符合经济发展的市场实际需求,办学定位准确,毕业生在就业中更能获得企业的青睐。
现代社会的产业升级造成了结构性岗位空缺,特别是近年,“技工荒”愈演愈烈,这需要通过职业教育来填补断档。
我校所在的滁州地区,身处在南京、马芜铜经济发展相对发达地区边缘,自身经济略显落后,历年的毕业生更多去了外地就业。毕业生流向外地,这会不利于学校的发展,不利于校企合作的健康发展,不利于为地方经济发展输血,因此,从解决本地市场急需人才的短缺问题入手,为地方企业输送适用型技能人才,校企合作的实践意义才能实现。
2、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人才的模式和实现路径
企业对学校毕业生的招聘主要是现场招聘的方式。企业是希望积极主动走进校园以利于寻找到合适的人才,为此越来越多企业愿意设立冠名班,或者为学生提供企业奖助学金。在实践中,不能忽视的一点是,本地的企业由于综合实力、地域、宣传等方面的因素,毕业生对其认可度较低。探索出行之有效的紧密合作方法,吸引毕业生留在本地就业,支持本地经济的发展,这一努力需要企业和学校共同探索。
2.1企业订单班
订单式培养可以借助企业的技术、设备资源以及人力管理资源,实现订单班的学生学习和生产实践相结合,校内学习可以完成相关技能的培训,通过技能鉴定,保证毕业能持证上岗,上岗就能胜任。企业与学校建立冠名订单班的好处之一就是,学生从进班伊始,就有了企业的印记,而且,通识课程之外的专业课程,根据未来企业岗位需要进行设置,实践课程教学由企业承担,顶岗实习可以直接安排到对应工作岗位上,实现了学与做的无缝衔接,实现生、企、校三方共赢。安徽康佳电子有限公司、滁州博西华家用电器有限公司与我院进行校企合作,从招生环节开始即明确培养目标、教学内容、考核指标,订单班的培养方案由校企共同制订,通识课程由学校负责,顶岗实习为期一年进行专业技能训练,对应相关岗位进行操作技能证的鉴定。成熟而有效的企业订单班,可以提高学生对企业的认同,也增强了学生工作之后对企业的忠诚。
2.2校企联合办学
有别于企业订单班,联合办学模式近年来也蓬勃发展。联合办学模式让企业在办学过程中,获得人才技能培养的收益。毕业的学生,可以在联合培养企业工作,也可选择相应的专业对口企业谋求工作。我校电子商务专业,引入了与本地一家规模较大的跨境电商企业联合办学,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得到企业的业务技能培养,由于毕业生具有全面而踏实的技能功底,毕业时基本上被本地相关行业企业预订,只要学生有意向,无需到外地寻求就业机会。
2.3学校加强就业指导
学校应当重视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就业指导可以针对性地帮助学生了解市场,了解企业,明确就业方向。学校当主动邀请本地企业参与到就业指导课程中来,让企业骨干员工介绍企业文化和职场规则,组织学生参观企业生产基地,感受氛围的同时也是将指导课开到了生产岗位第一线。我院的就业指导课通过邀请企业家、人力资源专家、工作经验丰富的企业校友,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做出理性的就业选择。
2.4 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职业院校的教师绝大多数还是从课堂到课堂的纯“温室型”教育工作者,理论知识的确丰富,但是实践操作动手能力较差,行业视野的宽度和高度不够。《2014年安徽省高等教育发展概况》中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达到61.7%,这其中也有一些集学术和技能于一体的高级技能型教师,但也因为教学和市场的脱节,还不能真正完全算得上是行业的行家里手。
职业院校专业设置还存在着多而不专、全而不强的情况。部分专业因教师和设备等资源严重不足而导致办学效果一般,即使是“以市场为导向”开设的新专业,也存在着教师的配置和转型不能与本地企业同步的状况。专业教材中的知识也滞后于实际需求,有的理论知识陈旧过时,有的案例与现实情况脱节,直接导致了部分教师不了解本专业的前沿知识,依旧是照本宣科式的念经教学,造成传授的知识与现实需求脱节。
2.5重视招聘会的作用
校园招聘宣讲会影响和决定面临毕业而并尚未走向社会的在校学生的选择,校企双方要重视招聘宣传工作。很多本地企业对此并不太重视,招聘宣讲只是带一个招聘简章,并不能把企业自身的优势全面的展现。在吸引人才方面,本地企业对比周边经济发达地区,并非没有绝对的优势,但是应当把自身的区位优势进行重点展示,比如:经济发达地区,工作节奏快,基层员工流动非常频繁;很多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很难从事所学专业相关的技术性岗位,虽然工资较高,但是不利于个人长远发展;经济发达地区的生活成本过高。本地企业有自己的区位优势,工作稳定,从事的基本上都是技术性岗位,较低的生活成本,易于立足。
职业学校应当尽量了解当地经济发展的状况和趋势,关注当地经济发展和规划目标,这样才能科学的确定学校的办学方向,做到定位合理、准确,把握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培养出适销对路、保证质量、受社会欢迎的高级技能型、应用型人才。
高职院校的重要职责就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要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校企双方共同努力,构建校企之间人才输送的通道,实现学生就业、企业用人、学校教育三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 林克松、 石伟平. 改革语境下的职业教育研究 ─ ─ 近年中国职业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分析[ J ] . 教育研究, 2 0 1 5 ( 5 ) :9 0 - 9 7 .
[2] 黄衡.高职园区实践性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研究以常州科教城为例[D].苏州大学,2012
[3] 刘晓. 利益相关者参与下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研究[ D] .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 2 0 1 2 : 1 9 7 .
【关键词】多媒体;实施;灵魂;辅助;门面;
当前,以改革传统的教学、建构一种即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模式为主要目标,并逐步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正在进行着,这是一项十分急迫和复杂的工作。在这改革的过程中,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是有效的推动力,我仅结合制作课件和教学实践,谈谈在信息技术的大环境下对教师素质及能力的要求以及在此环境下教师的角色与地位的确定。
一、教师的素质和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现代的社会正是一个日益更新日益发展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手段及方法的创新显得日趋重要。在日常的教学中,主要表现为将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技术与传统的教学相结合并逐步加以提高、完善。现在应用信息技术实施教学已经日益普遍,它的优势更是显而易见,多媒体教学即能做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认知的主体作用,即注重教师的“教”,又注重学生的“学”,把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其最终目标是要通过这种新的教学方法来优化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
为了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作用,要求我们运用信息技术实施教学的人应具备一定的素质和能力。
首先,是计算机应用素质。我们通常说的多媒体教学就是指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并借助于预先制作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来开展的教学活动过程。它又可以称为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即CAL)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是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像、影像等多媒体信息,把多媒体的各个要素按教学要求,进行有机结合并通过屏幕或投影机投影显示出来,同时按需要配上声音,以及人机交互操作,完成教学过程。正是因为如此,才要求我们教师要掌握起码的计算机软件操作,Powerpoit,Authware、Flash、3Dmax等以及图片处理软件Photoshop,声音处理软件豪杰解霸等。如果教师不具备这些最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术就不可能游刃有余的运用信息技术实施教学工作。信息技术就像一个有待发掘的大宝藏,如果相物尽其用,就需要我们懂得发掘,有效地开采。当然,并不要求每一位教师都成为计算机专家,只需要我们操作软件的有效应用者,就能使我们的教学更完善、多彩。
其次,是艺术素质。术业有专攻,每一学科的教师其学科素质应该说是不容置疑的,我们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其目的之一就是充分利用它的直观形象性,从而化解本学科中教学难点,减少教学坡度,提高记忆效果。因此,我们在制作教学课件时,要注意美感、要发现美,欣赏美,由此提高课件的视觉效果,使课件充分发挥它的辅助作用。一个好的多媒体课件除了要求内容精湛之外,在界面设计上、色彩搭配上也是很有学问的。当课件启动时,从人类的生理角度讲,首先是它的独特的形势吸引听者,然后才是内容。因此我始终认为,在日常的教学中每一个课件的制作过程就是一个提高个人艺术修养的过程,每一张投影片的制作过程都是构建美的过程。精心挑选每一个背景,精心操作每一个按钮,精心安排每个图片,精心设计每一段文字的字体,颜色,以及放映的方式……将人的智慧与计算机最大程度的结合,充分实现虚拟教学与现实教学的结合。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要喧宾夺主,以多彩的形式掩盖了教学内容,相反,这对教师的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教师的角色与地位
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主动探索的过程。一个人的知识是由他们自己在一定的环境中及在一定的知识基础上建构起来的,因此,学生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则是学习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和评价者,这是长久以来不容置疑的。在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随着信息技术与教学结合的步伐加快,又出现了另一种现象:即多媒体课件代替了教师的地位,成为了课堂的主角。为了有效地避免在教学活动中这种本末倒置的现象,我认为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为我们工作服务的同时,首先就要明确在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教师,学生三者的角色与地位。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信息技术是辅助,三者之间的稳固关系不能打破,更不能弄混、弄乱,特别不能使形象的多媒体课件成为课堂的主角,课堂的主导者。
首先,教师是学习过程的设计者,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对学习过程(或教学过程)进行精心设计,除了要将关键的知识设计到问题之中,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把知识接受下来,并让学生在亲身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这就是要求我们在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时候,要考虑其引导作用,因此每一段文字的放映方式就显得很有学问,它要随着教师的讲课速度相伴出现,如果在教师还没有讲到的时候知识点就己经出现,课件就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得不偿失的。
其次,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在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引导进行独立思考,主动地去探索,让他们在探索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他们逐步学会在探索过程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任务更加艰巨。这样做尽管有这样做的好处,但问题也随之出现了,由于小学生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了学生的注意力特别容易受外界新鲜事物的影响,所以当电脑中出现了一些和他们的现实生活相距甚远或者以它们的思维难以想象的图片或影像资料时,教师的讲解常常被迫成了辅助。要很好的解决这一矛盾,对教师的工作要求就更高了。比如恰当的肢体语言、生动的语言表达,鲜活的面目表情……都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重新吸引到教师身上,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更有效的发地发挥,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才能更完美的体现。
在网络时代要提高多媒体课件的开放性和互动性,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的时候要充分利用网络的特点,课件可以是几个地址也可以是一个论坛,可以让师生充分对话、交流。
运用信息技术是为了优化学习,而不是脱离教学而独立,所以在运用信息技术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要避免信息技术是学科课程“两张皮”的现象,要使信息技术渗透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资源、课程结构及课程的实施的方法中,要避免将信息技术装“门面”,盲目追求“高、精、尖”从而滥用。
二十一世纪的教育,需要有的是高层建瓴地教育家,而不是照本宣科的教书匠,信息技术本身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实践环境,非常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信息技术环境为教师提供了一片翱翔的天空,为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提供了一个场所,然而需要明确的是在这个优胜劣汰,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教师只有明确自身角色,不断加强学习才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创造学生自主识字的空间
多媒体技术以动态的形式改变了教材形式的单一,尤其多媒体技术的图形、文字、声音等融合,以动画的形式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拓宽教学范畴,为学生创造自主识字的空间。传统教学中,学生识字都是通过教师将字写在黑板上,借助教师的“教棍”逐字进行朗读、背诵,形成对字的记忆;多媒体出现以后,笔者尝试将字与图形或者字的故事相结合,运用多媒体技术建立动画,以播放的形式在视觉上给予学生冲击,再让学生通过感兴趣的画面对字进行自主分析、学习、想象、记忆,等等,同时鼓励学生结合这些字对其他字进行创新表达。如:学习“山”字时,笔者运用多媒体出示山的图画,让学生观看山的样子,有近的、有远的,当学生对山的图画有初步认知之后,再运用多媒体播放“山”字,让学生将“山”字与山的图形相对比,感受字体与实物图之间的关系,在识字过程中很容易掌握了象形字。最后,教师鼓励学生找出类似的象形字,并做表达,促使学生的思维发散、发展。这样便在很大程度上为学生创造了自主识字的空间,有助于调动学生自主识字的积极性。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整合识字资源
教材是教师教、学生学的主要依据,不是唯一的。生活中不乏识字资源,笔者认为,教师应运用高科技整合识字资源,拓宽学生自主学习的范畴,促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主发现字、记忆字。笔者观察发现学生无论对教学模式还是其他新鲜事物都比较感兴趣,鉴于此,笔者运用多媒体播放名师教给学生识字技巧,一方面创新了教学方式和模式,另一方面调动了学生深入学习识字技巧的积极性,让学生从中掌握一定的实际技巧,并鼓励学生开展实际识字实践。如:学习《小小的船儿》教学内容时,笔者通过网络收集一些名师的识字技巧。诸如:一些名师在教“蓝”字时,将其分割,让学生掌握这个字体的结构,即运用多媒体将“艹”赋予黄色,之后移入下面部分,最后“皿”运用红色,三个部分整合起来就是一个“蓝”字;之后,名师引导学生将相关字“篮”出示,让学生对比,整合适合学生接受能力范围的资源,强化学生对字的认知和运用。
三、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多媒体识字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想学生完全进行自主识字,就必须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自主识字方法。我国汉字本身有着明显的结构特征,诸如:象形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特点的字,等等。信息时代,可以运用这个资源和手段引导学生通过信息技术自主识字,拓展学生识字的空间和范畴。笔者分以下步骤完成。
第一,引导学生探索、发现、认知互联网,让学生明白互联网的学习功能。
第二,引导学生掌握信息技术背景下的识字途径和方法。诸如:通过互联网的那些网页、网站可以搜索和下载相关识字技巧、识字方法;可以通过互联网识字(网上有专门的识字动画教材)、与相关的识字教学专家或者小伙伴进行交流信息,等等。
第三,让学生就自己掌握的字进行拓展,并运用信息技术对自我识字的正确与否进行认证、检验(网络上有这样的识字检测及矫正资料和平台)。
通识教育,也称“普通教育”“一般教育”“通才教育”等。19世纪的欧美学者鉴于现代大学的学术分科太过专门,知识体系被严重割裂,于是提出了“通识教育”这一概念。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且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以便能够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最终培养出完全、完整的人。通识教育的思想源远流长,中国古代的《易经》《中庸》《论衡》中曾对“君子多识”“博学”“通人”等通识教育思想进行过零星的阐释,西方文化中也有对通识教育的阐述,如亚里士多德主张的“自由人教育”等。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在积极探索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通识教育的理念着眼于塑造全面发展的人,对我国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有积极促进作用的。
对于“通识教育”的理解,潘光旦先生提出,即“今日而言学问,不能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三大部门”,“通识教育”就是使学生“对此三大部门,分而言之,则对每门有充分之了解,合而言之,则于三者之间,能识其会通之所在,而恍然于宇宙之大,品类之多,历史之久,文物之繁,要必有其一以贯之之道,要必有其相为因缘与依倚之理。此则所谓通也”[1]。“通”一方面指的是知识的范围要涵盖自然、社会与人文,还有一方面是能够将这三部分知识“融会贯通”。通识教育是要将自然、社会、人文视为一个整体,突破界限,客观地思考人生与世界,认识规律,培养学生对知识整体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总体性把握,培养学生从宏观整体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不仅如此,现代大学教育制度下,通识教育还要求培养出来的人才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丰富高雅的情趣,范围涉及语言、数学、计算机技术、文学艺术、历史、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公民教育等等,最终目的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通识教育作为教育精神的最本质体现,一直都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通识教育追求知识本身的价值,致力于人的心智解放和思想自由,我们在对待通识教育问题上,不能将“通识”概念随意泛化,它不是简单地等同于素质教育,也不仅仅是代表国家意志的思想道德类课程的学习,更不是为了配合专业教育而设的象征性点缀。
二、培养创新型人才,通识教育是基础
从通识教育的性质来看,它是所有学生都必须接受的教育。从通识教育的内容来看,它强调知识的全面性、普遍性、非功利性,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为学生进行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提供知识储备。从通识教育要求的认知方式来看,它要求教师用联系的、宏观整体的思维方式对知识进行把握,并对学生传统意识的突破、创新视野的拓宽提供良好的条件。
通识教育基于塑造全面发展的人,打造人的“社会属性”,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先决条件。而创新型人才绝不是一个被赋予超强技术能力的“自然人”,有创造力的人首先应具备较高的素质和较强的责任感。通识教育是使学生在学习“做事”的同时,教会他们如何“做人”。同时,它还强调人的个性的自由的充分的发展。
通识教育探究生存的意义和人生的根本,指导人们形成积极的价值观,引导人们走向正确的情感方向和知识生产的伦理维度。在知识爆炸的时代,如何让知识的创新最终服务于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越来越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的话题。知识的分化带来价值观的多元化,大学教育不仅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要承担运用知识为全人类服务的责任。通识教育作为教育精神的最本质体现,除了要保证学生视野的宏阔、情操的高尚、知识的完整,更承担着引导学生拥有正确的价值取向,让其学习与实践朝着服务社会的积极方向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任务。
三、积极开展通识教育,服务创新人才培养
大学作为知识生产与传播的重要阵地,积极有效地开展通识教育,以持续服务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工作,主要从三种途径入手。
1. 科学设置课程布局,加大通识课程权重
通过调整课程布局,保证通识教育的地位和重要性。大学在课程设置上要有硬性规定,通过课程制度有力保障通识教育的稳定性。合理分配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的比例,将通识教育课程纳入核心课程范畴,使通识课程不再只是作为专业课程的补充而存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通识课程在大学课程中的核心地位。
加大通识教育力度,除了保障通识课程“量”的呈现之外,重视“选修课”这一学习途径也非常重要。选修制度是大学发展史上的一项重要的创新改革,主张课程平等,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以选择适合自己或自己喜欢的课程。但目前我国在关于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的设置和划分上,几乎都将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以及和专业知识技能紧密相关的课程控制在必修课的范围内,而留给学生自主选修的课程寥寥无几。基本上,真正意义的通识类课程都归在选修课程范围里。而且“必修课程优于选修课程”在大家的观念中也已经根深蒂固,因而,通识教育与选修课捆绑在一起,呈现逐渐边缘化趋势,通识课程的质量也可想而知了。这需要彻底改变我国高校课程中长期存在的以必修为主、选修为辅,专业为主、通识为辅的陈旧观念。无论是专业学习还是通识教育,都应平等地纳入选修范围,保障选修课程的数量和质量,为学生提供足够的、高质量的、可自由选择的、真正感兴趣的个性化学习内容。给学生更多自主选择的机会,使学生做自己的主人,只有这样,才更容易挖掘学生的天赋与潜质,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而通识课程本身也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变通教学方式,根据不同的课程性质进行课程设计,做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集中授课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通过不同的考核方式检验学习效果,以实现通识教育的目标。
2. 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加强通识课程的管理
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教师承担着课程开发及课程讲授的重要职责,他们对各类知识进行的不断探究和创新是保障大学课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重要途径。在通识教育课程上,学校应给教师以充分的课程开发权,在课程选题、讲授方法、成绩考核等方面给教师充分的决定权,而不能用标准形式来限制教师在课程开发上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通识教育还要求教师自身具备较高的素质和丰厚的知识底蕴。教师作为传授知识的主体,要通过不断拓宽自身的知识面,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以确保课程内容的丰富性、生动性和深刻性,以期能够吸引学生、启发学生。与此同时,通识教育因为涉及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培养,因而为了避免由于对特定立场的明显偏好而导致教育精神的偏离,教师要不断地提升自身修养,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在此过程中,学校也需要在以教师为主导的前提下,做好相关课程的评估和审查工作,以确保通识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在通识课程的遴选环节,要仔细核查开课教师资历、认真审查课程教学内容,论证课程开设的可行性,采用学生评价与专家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程教学的评价,确保通识课程的质量。对于评价较高的通识课程,学校还要出台相应的课程管理制度及配套政策,将优秀的通识课程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对于开设效果不符合要求、教学质量相对较差的课程,要限期整改,直至逐步淘汰,以巩固通识课程的整体建设质量。
3.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通识教育氛围
创新需要学生的个性得到释放,实现全面的发展,这就需要营造相对宽松、自由的环境和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识教育可以渗透在整个校园的文化生活中,通过各种轻松灵活的方式进行,例如开设一些人文讲座和科学讲座。不同的学者、不同的思想、不同的视角会传达给学生不同的观念,可以极大地丰富学生的人文和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支持学生开展社团工作,通过学生自发、自愿地形成多样的兴趣共同体,以合理建议的方式,引导学生社团活动的内容及发展走向,营造浓厚的交流氛围。鼓励学生利用第二课堂,并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主动参加丰富多彩的创新实践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不断提高创新意识,提升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轨道交通;土地利用;廊道效应;南京市
1 引言
面对我国大城市的扩散和都市区的形成,快速交通系统建设是实现有控制发展的有效手段[1],轨道交通的大规模建设必将对城市土地利用产生深刻影响。南京市提出要在2010年建成“十字放射”形的轨道交通骨架,在新街汇,向河西新城区贯通,并向东山、仙林和江北三个新市区延伸。到达江宁的轨道交通1号线南延工程将争取在2010年前付诸实施。2010年至2020年,南京将全面推进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建设形成“井字放射”形轨道交通网。南京轨道交通1号线将形成南京主城区中轴线的快速轨道交通走廊,线路贯穿南京主城区的中心腹地,把城市中心区商业、金融、文化、综合服务等繁华区及对外交通出口等客流集散点连接起来,同时连接南北两个工业区,是南京南北线客流走廊的骨干交通线。
本文以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为例,选取南京轨道交通1号线作为研究对象,旨在从空间角度研究轨道交通1号线沿线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异情况,以求得更为合理的城市土地利用模式打破传统的功能分区结构,使线路走向与城市发展方向相结合,轨道交通建设与高强度土地开发相结合,以利用发展轨道交通的机遇,引导大城市空间的合理发展。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依据建设部城市用地分类标准[2],参考南京市实地调查成果,利用2002年土地利用图、2002年修整的南京市总体规划图、美国Landsat7地球资源卫星ETM数据(2001年)、2002年江苏省南京市城市建设用地遥感分析数据、南京市社会经济统计数据。选取2002年的土地利用状况是因为其基本代表了轨道交通1号线建设中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能较好地体现轨道交通建设与土地复合利用的情况。
2.2 研究方法
2.2 1 轨道交通的廊道效应
1990年代杰夫等人在对美国俄州大都市空间扩展分析时提出了城市廊道效应的概念[3];宗跃光(1998)把城市廊道分为人工廊道和自然廊道,并指出廊道效应是指交通廊道产生的各种自然、经济、社会综合效应,由此决定了影响交通用地价值的类型和强度;而且廊道效益由中心向外逐步衰减,遵循距离衰减率[4]。周俊、徐建刚(2002)以上海市轨道交通明珠线为例对轨道交通的廊道效应与城市土地利用进行了分析[5]。
Forman(2000),宗跃光①等人研究了交通廊道影响区的范围,认为交通廊道周围的因子受影响区是由各种规则型和不规则型区域共同组成的。穿越型(A)、分离型(B)和偏离型(C)3种映射关系(见图1),利用映射区与交通廊道的空间关系来研究交通对城市用地斑块的影响,交通廊道用地没有被映射到的部分应该视为与农业用地价值相同[6]。
2.2 2 土地利用信息提取方法
本文利用廊道效应原理,基于缓冲区分析和空间叠置分析提取了南京市轨道交通1号线两侧的土地利用信息。
缓冲区分析是GIS空间分析的基本方法,即通过空间中的某一对象影响范围波及到周边一定距离范围内的区域,通过给定的宽度值划出这个影响区域,再统计区域内的一定特征。空间叠置是指两个地图数据库直接的复合关系分析,整个过程表现为对应空间上以一幅地图的多边形为工具对另一幅地图上的多边形实施裁剪工具的地图多边形属性的全部内容。
利用上述数据提取了南京市中心城区2002年的土地利用数据,具体方法如下:利用Mapinfo的编辑功能,参考南京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图,在解译出的2002年土地利用图上标出轨道交通1号线以及所有轨道交通站点。研究表明:轨道交通站点地区的土地利用情况受到轨道交通线的影响最大[7]。因此以轨道交通站点为圆心,做500m的缓冲圆,可以发现,各个站点的吸引圈基本连成一片,500m以上的吸引圈已连绵成带状。因此以1号线为中心线,分别以500m(相当于步行换乘吸引图)、1000m、1500m、2000m(自行车换乘吸引图)为半径建立缓冲区,通过各缓冲区之间的分割,得出0-500m、500-1000m、1000-1500m、1500-2000m四个具有共同中心、宽度为500m的带形区域。
将以上矢量数据转为Arcinfo8 3的coverage格式,在Arcinfo8 3环境下利用外挂的空间分析模块(SpatialAnalyst)的叠加分析(Overlay)功能进行叠置运算,得出各缓冲带内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进而求得其在相应缓冲带内的面积比重,通过对各环带数据的对比分析得出研究结论。
3 南京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土地复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