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17 11:23:1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不久前,有人预言心理疾病将是21世纪之患,有关调查表明,当前中小学生中存在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比例也相当高。1998年天津师大教育学院对1782名中学生的调查表明,有心理问题的比例平均为35.31%,有明显问题的比例为16.72%。而笔者在从事班主任期间也深刻体会到许多学生在行为表现中成表现的种种异常如:好动、多话、厌学、打架等并不是单纯的品行问题,而往往是由心理问题引起的,因此,将班主任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显得尤为重要。
一、了解当前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是教育成功的前提
经过长期观察,笔者认为当前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情绪方面的极不稳定,喜怒无常。当其情绪喜悦时,学习积极性高涨,与别人相处和谐;当其情绪烦躁忧郁时,学习积极性低落,与别人难以友好相处,甚至出现逃学、打架、斗殴等现象。
2、意志方面一般为忧柔寡断、虎头蛇尾,自制力差,易受暗示。当其情感冲动时,自制力较差,不能正确对待自己和控制自己,当外界诱因强烈时,容易动摇。当学习中碰到困难,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就表现为悲观、失望,甚至退缩,意志崩溃,破罐子破摔。
3、性格方面的因素是中学生心理问题中较为典型的一种,一般表现为:(1)自私狭隘型,常为一点小事而跟别人闹意见,斤斤计较,并且在很长时间内不能自解脱,甚至耿耿于怀;(2)自大自负型,自以为是,瞧不起人,缺少对别人的欣赏与尊重,且受挫能力差;(3)自卑怯懦型,这类人较为孤僻,不合群,做事忧柔寡断,唯唯诺诺。
4、青春期综合症。表现为:(1)中学生进入青春期后,随着生理的发育发展,心理上也发生变化。一些学生情感上有了纠葛,情绪变得不安和烦躁,有时感到孤独、忧虑和苦闷,抑称为青春烦恼;(2)从某个时候起很快失去学习的兴趣和意志,打不起精神听课,称为青春抑郁,还有青春期幻想与所谓的“早恋”的问题等。
这些主要的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尽管十分复杂,但由于中学生心理的可变性与可塑性、过渡性与动荡性等特点,因此只要班主任有的放矢地加以正确地引导、扶持、帮助和教育,这些学生所谓心理问题是能够得以纠正与调整的。
二、对症下药,开展良好的集体活动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良好的集体活动是富有教育力和感染力的课堂,它能使学生在活动中消除心理障碍,相互沟通,它能使师生在互动中产生潜伏的积极影响,同时它还有利于教师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其一,针对一部分学生缺乏恒心、毅力、对学习存在惰性,从而使他们智力因素受到极大束缚的特点,我开展了“学习为了什么”、“磨砺坚强的意志”等主题班会,帮助学生制定了不良学习习惯治疗卡,制定了系列监督机制,并配合“学习竞争伙伴”、“进步之星”,经验交流会等活动,使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在活动中,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起到动力、定向、引导、维持、调节、控制和强化的作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习两极分化的局面。
其二、针对一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冷漠、自私的心理特点,我又先后开展了“九班的故事”,让每个学生寻找、发现本班的故事,让每个学生共同创作班歌,唱班歌,共同参与班级公约的撰写与讨论,让学生与兄弟班开展辩论赛、拔河比赛、篮球赛等,在活动中,学生开始变得热情,开始团结,开始互相关心帮助,整个班集体开始形式较强的凝聚力。
其三、笔谈——开启学生心理的一把钥匙。我发现,要想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要想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笔谈比个面谈更加行之有效(特别对于一部分特殊生而言)。
笔者在开学伊始就让每个学生制作一本“交心本”,要求字数、内容不限,一周与我交流一次,刚开始学生并不习惯,东搬西凑或词不达意,渐渐地,学生敢说悄悄话,知心话了,每次与他们的交流都是一种心灵的对话。
笔者曾经有这么一个女学生,成绩优异,能力强,却过于要强,要斤斤计较,一次在“交心本”中她谈到自己竞选班长落选后颇多微辞的看法,我随即也在交心本中写了一封诚恳的回信,其中信的末尾我是这么写的“一个人衡量能力的大小不在于职位的高低,只有输得起的人才可能赢得真正的人生,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得失,然而与年龄不相称的衡量得失实在是最大的悲哀。”此后这个女学生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变,爱计较的毛病也收剑了不少。
一、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幼儿认知发展状况。
3-6岁幼儿情绪体验已相当丰富,一般成人体验到的情绪大部分已为幼儿所体验[1],只是在引起情绪的动因、情绪表现方式上还有许多不同。幼儿的情绪表现完全是外显的,缺少控制,情绪常常极度强烈和高涨。他们有时会出现极度的恐惧,有时会莫名其妙地发脾气。他们对声音、陌生人或陌生人的东西、疼痛或身体失去平衡的害怕渐渐减弱,而对想象中的事物,比如黑暗、危险的动物、鬼怪的害怕则有所加剧。对讥笑、斥责、伤害等威胁的焦虑也增加了。
幼儿人际交往能力发展状况。
幼儿与同伴活动在生活中所占的比例在不断增长。而且同伴的数量也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多。游戏已从平行性游戏转向联合性游戏和合作性游戏,社会化程度大大提高。幼儿在没有同伴的情况下会假想一个同伴跟自己玩。
幼儿自我意识与个性发展状况。
幼儿在成人和同伴的交往中自我意识有所发展,他们已对自我形成某种看法。幼儿已知道自己是聪明的还是愚笨的,是勤快的还是懒惰的,是漂亮的还是丑陋的,等等。儿童的这些自我认识基本上就是家长、同伴、教师平时对幼儿评价的翻版。一直受到周围人肯定,积极的幼儿评价会对自己产生一种满意感和自信感,反之容易产生自卑感与孤独感。
二、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是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外在因素也就是它既有主观的能动性,幼儿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都有是由于心理矛盾被激化或不良刺激持续影响的结果,其中以需要动机、情绪与情感、意志和性格影响为甚[2]。每个人都有自己人想要,客观的东西,就在这时产生了“需要”, 而你为什么会有这样, 也就是你的“动机”是什么,目的何在?当然,一定的情绪与情感也影响到你的“动机”和“需要”,因为它是人对客观事物反持有的主观体验嘛! 如学龄儿童在学校生活中遇到较易的情绪困扰和情感挫折,容易导致,惧怕以不良情绪体验。情况严重时还会出现学校恐怖症以病态情绪。做某件事情要达到什么境界;什么标准,我们还需要有一定的意志力;也就是我们克服困难;调节支配自己的行动的能力;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目标。最后要谈的就是性格与气质,每个人都有一定的性格特征,人的性格特征一旦形成就以较稳定,其中有些是积极的,有些是消极的。例如:生活中有的人诚实,谦虑、勇敢、热情、乐于助人,而有些人则狡猾、傲慢,虚弱,冷漠,自私自利,得到的结论,心理因素也是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环境因素。
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三是环境因素,而所谓环境又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就家庭因素而言,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场所,家庭的自然结构,文化经济背景,人际关系,教养方式等是造成人的心理产生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家长的文化素质直接影响着子女的健康成长。
学校是重要的活动场所,作为幼儿他一半以上的时间几乎都在学校里渡过的,因此学校因素,也就是学校教育指导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教学方法,师生关系,学校风气成什么样, 都对学生装心理健康的影响起至关重要。如果学校只重知识学习轻能才培养,只重智育轻德育,只重课内轻课时,片面追求升学率。搞题海战术,随意延长学习时间等,就会造成学生学业负担过重,身心劳累,体质下降。厌学情绪上开场,如果课程计划安排不合理,会降低幼儿的学习兴趣,教材难度太大或编排不合理,容易挫伤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等。如果采用填鸭式,满堂灌诸不良的教育教学方法,会使幼儿处于被动的局面,形成幼儿依赖性强,死记硬背的不良习惯,师生关系是学校生活中最具有影响的心理环境。
幼儿是未来社会的主人,他们将来需要应付等目前更加严峻的心理问题,因此对心理健康的教育无显得重要,首先我们诬陷不必须要清楚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才能从根本上采取积极,主动而有力的预防和矫治措施,同时要清楚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因素并非是单一的,而是复杂及样的,各因素之间又相互制约和影响,这就给我们提出在进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将面临这极大的难度,必须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采取一切有力的措施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三、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利用榜样,对幼儿进行抗挫折教育。
幼儿的思维具有年龄越小其思维的直观性和动作的模仿性越明显的特点。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他们这一心理特征,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幼儿身边的事例随时进行教育,树立榜样。如在游戏中有的小朋友不小心摔倒后自己爬起来不哭不闹继续游戏,这时教师要及时进行表扬;教师还可以通过童话故事中的角色形象给幼儿树立榜样,因为这些故事的内容和情节与幼儿日常碰到的困难相似,幼儿易于接受。
〔关键词〕心理关怀;生命;精神;成长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2)08-0018-03
生命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价值取向。在教育中要以人为本,直面人的心理内在层面,善于回归人的生命本体,顺应人的生命发展规律。这是生命哲学的衣钵,是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本质,更是促进人的生命健康、快乐、幸福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使命。心理关怀直面的是学生内在的生命发展,其本质是一种生命关怀。它是把心理健康教育置于“以人为本”“以人的生命发展为本”的高度的一种教育理念与健康实践。心理关怀不仅是心理健康教育的起点也是归宿。
一、心理关怀的起点与追求:关注生命,完善精神
生命哲学观认为,“万物起于生命,而人却达于精神”,倡导把生命的“原始力量”视为教育的人性基础,认为教育起于生命,始于生命的陶冶,“教育应基于生命活力的原初创造性,进而企盼由人的生命冲动转向对精神创造的追求。”可见从生命出发“追求教育的精神建构,正是教育的理想追求”。
(一)关注生命情感
《心理学大辞典》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其中安全与健康情感、受他人尊重与自尊情感、自我发展与自我实现情感是其主要价值。生命情感论者认为,生命情感关涉个体在世的一切作为,是建构个体人生的基础,生命情感的充沛、丰盈、活泼、亮丽、博大,是奠定幸福人生的基础。良好的生命情感“使个体生命向世界保持良好的积极开放姿态,个体乐于与周遭世界进行活泼丰富、富于爱心的交流,使个体在与世界的交流中充满感动、激情和想象,这些都是追求真、善、美的内在基础”。而积极的生命情感“引人振奋、达观,昂扬向上,朝气蓬勃,充满勇气,富于爱心,把人引向与周遭世界的活泼交流,成为人生的动力和光明之源”。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应创造积极的生命情感体验的时空,关注个体作为活生生的生命体的真实存在,关注、尊重个体的身心价值需要,切实使人“在与外在世界的交往中对自我生命回眸关照,对自我生命状态乃至他者生命进行积极探询、品悟,萌生个体的生命情感”。促发“个体对自我生命的体认、肯定、接纳、珍爱,对生命意义的自觉、欣悦、沉浸(沉醉),以及对他者生命乃至整个生命世界的同情、关怀与钟爱”。从而增进个体的生命情感体验,促发学生对真、善、美的自觉追求,使“安全与健康情感、受他人尊重与自尊情感、自我发展与自我实现情感”的价值得到真正落实,走向人生的幸福与欢乐。
(二)关注生命实践
教育本质上是实践的,教育的起点与终点是对生命的体悟与关怀。关注生命是教育学的基本品格,也是心理学智慧的源泉。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创立的“新基础教育”以“生命・实践”为主旋律,以直面生命、关怀生命为基本价值追求,以“生命”“生活”“生成”为主要线索,直指“生命的体悟”,以对“生命”的理解和尊重为基本价值取向。他认为“真正的教育智慧就是建立在对自我生命、他人生命和对两者沟通的体悟的基础上”,倡导“教育是促进人的生命发展的一种独特的实践活动,即生命实践活动”。这为实施心理关怀、提升生命活力提供了一个理想的范式。教师要以生命的眼光看待教育教学工作,善于分析和理解孩子,切实把“爱”转化成为发现和挖掘每个学生生命独特价值的欣赏能力、透析能力,转化成为促使学生的生命获得主动健康发展的推动力,转化成为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感染力,通过与学生平等对话、坦诚交流,建立生命发展的共同体以及相应的运行机制。
(三)体验精神文化
日本学者池田大作基于生命的精神文化理念指出“文化的本质理所当然就是对人类生命和精神的开发。”而人类世界“当然不是指理论上可以认识到的世界,而是指在生命的进程中可以体验到的世界”(叔本华语)。笔者认为,生命的进程就是站在尊重生命的高度,把生命体验看作是理解人的一切活动的根源。从生命哲学意义上理解,体验精神文化正是生命焕发的归依,当然也是心理关怀的终极目标。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我们要立足构建生命文化的视野,让心理健康教育能真正触及到学生的‘生命世界’,珍视学生的生命,视透学生内在的‘生命发展需要’,由此带给学生的是真正的‘精神幸福’,促进学生精神和心灵的发展,形成一种底蕴深厚的心理健康‘生命文化’教育追求范式”。其本体追求就是要进行“深层的心理追问――关注人、完善人”,实施“理性的价值关怀――辩证地看待人、强调主体存在的意义、达成非功利性的意义指向、去‘泛知识化’的心理教育、去‘泛技术化’的心理治疗”。真正走向生命本真、生命体验和生命完善,从而全面塑造学生的精神人格,创设生命关怀的绚丽文化景观。
二、心理关怀的建构与实施:自主发展、积极教育、健康促进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一)开展爱的教育,播撒爱的阳光
1. 教师要“心向孩子”
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德国著名现象学家舍勒认为:人是爱的存在,爱在人的存在中起着根本性的奠基作用。并将爱理解为感官之爱、生命之爱、精神之爱和信仰之爱,强调人的爱之丰盈、层级、差异和力量。心理健康教育要实施心理关怀,其实质就是通过爱的教育实施生命关怀、精神关怀。而爱意味着理解、尊重、关怀、支持、鼓舞、召唤等,这正是提高人的心理机能、提升人的精神品质的重要内容与途径。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要做到师爱无垠,大爱无痕,基于学生心理健康、人格提升、精神丰盈,尽心尽力,永远“心向着孩子”,即向着孩子生存和成长的固有本性与规律,想孩子之所想,做孩子之所做,与学生平等交往,尊重学生的人格,理解学生的言行,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及时消除他们的内心烦恼、心理障碍,引领他们健康安全、积极愉快、负责有爱心地生活,动脑有创意地生活,以爱育爱,以心育心,让孩子在生活中体验积极的生命之爱、精神之爱和信仰之爱,从而优化积极心理品质,促进生命健康发展。
2. 引领学生学会关心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诺丁斯的《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一书中指出,关心是个人的一种重要的心理品质,是处于关系之中的生命状态,它能够贯穿起生命最本质的部分,连接那些我们真正重视的东西:激情、态度、连续性、忧患和责任感。他还进一步强调“教育应该围绕关心主题来重新组织,关心是一切成功教育的基石。当代学校教育可以借助关心而重新焕发生机”。学会关心不仅是一种教育理念,更是一种教育追求,心理健康教育就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关怀,引领学生学会关心,善于在生活中与周围的人建构积极健康的人际关怀网络,一方面善于“在富有关心性特点的人际关系和文化心理氛围中学习”,一方面善于在“践行关爱中学会关爱”,并且懂得以理解、尊重、信任、负责、合作、利他的精神去关爱他人,感受生命价值的无限美好。在班级活动中,善于与更多的同学、老师交往,培养健全、合群、乐学、自立的健康人格;在校外要多关心自然、社会、他人,培育“无限的人、无限的远方都与我有关”的崇高精神和高雅情趣,从而达成“教育的主要目的应该是培养有能力、关心人、爱人、也值得人爱的人”的美好理想。
(二)构建“主体―发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范式:注重人本关怀,促动积极发展
1. 构建“主体―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人是自我的主宰,是发展的主体。“主体―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正是心理关怀或是生命关怀的最有效的教育范式。积极心理教育的宗旨是“优化心理机能,提升精神品质,形成和谐人格,服务人生幸福”。因此,在教育中要基于关怀,直面发展,以人为中心,尊重推崇学生的发展,弘扬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主体独立自觉的价值,学校教师要创造一切条件满足学生的正常心理需要,加强积极引导,给予积极帮助,为学生创设快乐学习、幸福成长的环境,并充分去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引领学生主动体验积极情感,主动改善心理机能,主动培育积极心理品质,切实让儿童时代是“欢乐、和平、游戏、学习和生长的时代”。(联合国《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1990)
2. 倡导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
国学大师梁漱溟先生认为“生命本性可以说就是莫知其所以然的无止境的向上奋进,不断翻新”。“人之初,性本善”,从本质上说生命原本是以积极的状态呈向上向善发展趋势的。而积极体验有利于树立正向的体验价值。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孟万金教授提出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十四项核心内容和途径,即增进主观幸福感、提高生活满意度、开发心理潜能、发挥智能优势、改善学习力、提升自我效能感、增加沉浸体验、培养创新能力、优化情绪智力、健全和谐关系、学会积极应对、充满乐观希望、树立自尊自信、完善积极人格。可见,积极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开发人的积极潜能,注重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塑造积极向上的心态,为幸福人生奠基。
为此,在教育过程中要面向全体,坚持从正面的积极的因素入手,用发展的视野,用积极的方法去开展教育活动,预防心理问题,消解心理障碍,发展多元智能;启用积极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促进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发展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实现“从只关注于修复生命中的问题到同时致力于建立生命中的美好品质”的生命关怀价值,切实从“生命”出发,用“积极的视角发现和解读问题的积极方面,用积极的途径培养积极的品质,用积极的思想浇灌积极的心灵,用积极的过程提供积极的情感体验,用积极的反馈强化积极的效果。
(三)开展学校健康促进活动,营造心理关怀大环境
学校健康的环境文化是激发和促进学生参加健康活动、主动培养健康意识、树立正确的健康信念、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形成良好的健康行为的重要内容。如完善物质建设场,提供物质保障;创设人文环境场,培育完整的有教养的人;营造人际环境场,建立催人奋发、和谐和乐、互尊互爱、尊重团结的人际环境,形成高雅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等等。
心理关怀(生命关怀)关怀的是人的身心健康。在心理建康教育中我们可以借鉴学校健康促进理念,通过对健康行为,即人在身体、心理、社会各方面都处于良好状态时的行为表现的培育,达成健康促进,即在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旨在提高自我保健意识,降低健康危险因素,以达到尽可能高的健康水平和良好生产力状态的过程,以及心理关怀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甘剑梅.关于教育起点观的哲学阐释[J].教育研究,2003(1).
[2]刘铁芳.生命情感与教育关怀[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5).
[3]李政涛.追寻“生命・实践”的教育智慧――叶澜“新基础教育”[J].中小学管理,2004(4).
[4]阮成武.“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课程篇章――评叶澜教授主编的《教育学原理》[J].教育研究.2008(11).
[5]莫杰. 关注生命・回归生命本体――心理健康教育新视野[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6(1).
[6]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Z],2002(8).
[7]马克斯・舍勒.爱的秩序[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
[8]朱晓宏.重新理解教师之爱[J].教育研究.2009(11).
[9]美内尔・诺丁斯.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10]班华.在关心性关系中学会关心[J].思想理论教育,2005(9).
[11]孟万金.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研究,2008(5).
[关键词]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德育;融合路径
2014年9月19日,同志在接见云南民族大学留印学生时指出:“要砥砺品德,笃志好学,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正确方向的指引,为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全面发展增添了正能量,同时也为民族高校“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赋予了新的涵义。近年来,民族高校将心理健康教育、德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列入学校总体发展规划,纳入日常教学实践。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均归属于育人体系,是高校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建设,有效融合施教路径,有助于高校课程改革创新,有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对于民族高校来讲,应促进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研究,促进施教主体种好综合育人的“责任田”,担当核心价值培育的“承载体”及推进民族团结的“动力源”。为此,准确理解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内涵,认清两者之间的关系,明确融合构建的根本原则,探讨推动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融合发展的科学路径,显得尤为重要且迫切。
一、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概述
(一)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
心理健康教育又称心理素质教育。它是教育者运用心理科学的方法,对教育对象心理的各层面施加积极的影响,以促进其心理发展与适应、维护其心理健康的教育实践活动。[1]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根据民族高校大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穿插运用课堂讲授、心理干预、校园文化熏陶等方法,宣讲心理知识,增进民族感情;在教育目标上,旨在帮助民族高校大学生挖掘认知潜能,进行自我适度调控,防治心理困惑,提升环境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身心抗挫能力和职业生涯规划能力,进而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民族高校开展系列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既完成了教育教学课业安排、开展心理学术研究、培育良好人格等工作,又满足了民族高校大学生端正动机、培养情感、心理矫正的主观诉求;结合大学生身心特点,按年级和所学专业的不同,帮助其消除心理障碍,改进亚健康状态,提高心理素质,开发潜能,培养其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2]同时,针对民族高校大学生来自不同民族地区,具有不同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化、思维模式等特点,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使各民族学生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形成正确的民族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民族高校德育的内涵
德育在宏观上是指所有有目的及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3]微观层面的民族高校德育是指民族高校按照国家和社会的要求,基于自身教育属性,本着教育人、引导人、塑造人的原则,结合不同少数民族学生的个性特点,对受教育者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4]帮助其走出自我闭塞和自我放任的心理误区,有效消解“心理贫困”,[5]加强自我约束,克服厌烦情绪及疲倦、敏感、依赖、逆反心理,确保其心理行为不偏向、政治觉悟不降低、人格品行不脱轨。对于民族高校来讲,德育是一种细节、一种关爱、一种责任,在少数民族学生点滴的日常行为、教师的为人师表、高校的育人环境中,无不蕴含着人性的塑造、品行的规正、核心价值的引领。从本质上讲,民族高校德育具有施教目的一元及学生诉求多元、内容认知及内化体悟、体系精神及方法精确等特性。民族高校应注重吸收优秀传统民族文化,从培育“人”的德性出发,将“民族文化特色”融入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
(三)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关系
1.涵容与内驱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健全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完善道德培育方式,丰富立德树人内容,持续增强德育的熏陶力和教育力。《纲要》对德育工作职责、教育目标、担负任务、施教方式及内容的进一步明确,旨在通过对大学生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引导和影响,使其知、情、意、行与时代要求相合拍,与品德修养相吻合,与实现“中国梦”进程同节奏。心理健康教育侧重于解决学生心理层面的问题和维护其心理健康,有利于缓解大学生心中的压力和消除不良心理,使他们能从容地面对各种磨难与压力,防止其采取错误、极端的方式解决问题,[6]塑造其民族精神,提升其人格素养。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虽然施教发力角度不同,教学内容、具体目标及施教路径存在差异,但心理健康教育被德育所涵容,内驱德育顺畅开展,为高校立德树人提供精神滋养和文化补充。
2.支撑与依赖
在高校课程体系中,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均被纳入通识教育必修课。当前,有的高校将两者进行量分细化,与学业衡量相挂钩,与评比优秀大学生和取得奖学金资格相联系;注重规范考核制度,调动学生勤奋好学、积极向上的主动性,促使其自觉参与各种学生团体活动和社会实践。纵观德育发展历程,其本身具有较强的民族性,其施教基本原理、原则、内容前后衔接,一脉相承。本质上,它是一种“大德育”,涵盖着思想、政治、道德等内容。[4]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能够助力德育施教主体转变观念,主动将系统的心理知识寓于以学生为本的德育体系。实践证明,教师由权威者到指导者角色的转变,可以有效拓宽德育的理论传授、榜样示范路径,发挥品德塑造功能,帮助大学生在顺利完成学业的过程中,进行适度的心理调整,克服自我发展障碍,使其思想上更加成熟、心理品质上愈加丰富和完善。
3.独立与一致
民族高校德育依托于“两课”,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基础,将哲学原理、政治建设融于其中,注重打牢思想品德基础,促使大学生德、智、体、美综合发展。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培育良好的性格品质、开发智力潜能、增强心理适应能力、激发内在动力、维护心理健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7]为此,两者在施教目标上有着本质的相同性,又存在运行渠道的不同。从施教内容看,两者有着明显的区别。德育以转变民族高校大学生道德理念为基点,宣传思想政治理论,加大优秀品德的塑造。而心理健康教育则将心理专业知识与心理辅助活动有机结合,关注民族高校大学生情感的培育和个性的形成,开展预防性和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优化其心理素质,促进其健康心理潜能的最大开发。[8]两者各司其职,互为借鉴提升,良性推进民族高校整体育人工作。
二、加强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所需
高校要发展,改革创新是必经之路。实践证明,不管高校位于何种层次、何种学科领域,只要定好位,瞄准突破点,坚持内蓄正能量,聚力治理短板,就能充分发挥“科研”与“服务社会”的职能,创出高水平的治学之道和办学之路。民族高校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也有着厚实的民族学科基础和人文底蕴。事实上,民族课程构建运行的基础,在于育人本体功能的发挥。当前,民族高校正以“中国梦”为牵引,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有机结合,并站在立德树人的高度,倡导爱国、敬业、奉献理念,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内化于心、外践于行。[9]民族高校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两类学科的有机融合,不断优化育人路径,调整教学资源配置,进而夯实学术研究的着力点。建立心理与德育双轮驱动的融合发展路径,对于拓展与其他学科内在的衔接面、促进民族高校课程体系改革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另外,在教学改革中,坚持交叉内容不平行、互补方法不偏颇、融合目标不孤立的原则,通过两者教学理念、路径、手段的融合,形成了特色鲜明、符合民族高校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育人体系。不仅做到了以人为本、以心育德,使两项教育价值实现有机统一,而且能够增强民族高校的“话语权”,提升学科创新的“显示度”。
(二)学生健康良性成长所需
民族高校大学生作为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量上占有一定的比例。他们具有真挚的民族情感、刻苦的学习精神、强烈的求知欲望。但同时部分学生存在心理上的自我封闭、盲目的民族自尊或自卑、单一固化的思维方式、狭窄的人际交往理念等特点。[10]这些个性特征,在心理品质塑造、核心价值观培育等方面面临着较多的问题和困难。为此,基于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具体教育目标,将两者教育内容、方法、理念与教育制度相融合,以心理健康教育拓展德育的路径,以德育模式承载运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构建将心理、品德、思想、政治等因素融为一体的教学模式,进而在民族高校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土壤中栽培心灵的“生长树”。另外,在推进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融合中,民族高校要将其作为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按照实地调研、归纳分析、合理排序、科学重组的思路,既要搞好与其他学科、校园文化、课程体系、学术研究、高校改革发展的无缝对接,又要有组织和有计划地进行融合任务分析、教学领域归纳、学习领域转换、教育情境设计和实地论证,通过高校系统规范地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融合的教育体系,促使民族高校大学生健康良性成长。
(三)增强民族团结教育实效所需
民族团结教育在民族高校教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育人作用。反观我国历年来的民族问题,一些民族冲突难以在短时间内彻底消除,究其原因,部分是由于社会个体思想道德滑坡、人生观和价值观偏移、心态扭曲变形导致。民族高校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和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力量,肩负着历史赋予的责任,需要其固守民族团结的底线,不越违法乱纪的红线。而这些基本素养的获得,既需要民族团结教育,更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支撑,[10]否则高校教育工作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融合,要注重启发师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发两者对教育融合创新的主动性,营造浓郁的融合氛围,探索科学的施教路径,形成前瞻性研究成果,以提升指导实践的实效性,增强心理健康和德育教育融合的可行性。本质上讲,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归属于文化范畴。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融合发展,切合了各种文化渗透发展的现实需求,进一步凝练了学科教育发展方向,能够有效解决大学知识生产、养成、传播的时代问题,孕育民族团结要素,增强民族高校人文教育功能。
三、构建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融合路径的基本思路
(一)在教学路径上“融”,增强互补实效
构建运行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融合路径是大势所趋。当前可从三方面入手。
1.解构原有体系
针对当前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平行发展且既成体系的现状,应以德育实效为融合的起始和归宿,强化心理知识的内化和心理干预活动功能,消除心理教育着力面窄的问题。畅通思想道德修养与形势政策教育主渠道,将理论知识与心理问题案例相结合,努力在网络、科技、环境道德宣讲上下工夫。
2.重建融合体系
结合民族高校学生心理特点,以明确教育目标、灵活课堂教学、丰富学习资源、增强育人实效为基点,破解两项教育融合瓶颈,对接学生现实心理、文化、实践活动需求,对学校课程设置进行动态调整,形成“综合育人牵引、民族专业支撑、施教内容补充”的新格局。
3.搭建渗透式教育平台
要固本守基,找到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融合的理论依托,夯实综合育人的“点”;以道德养成教育为主,规范施教主渠道,链接社会、高校、家庭的“线”;加强校园心理文化建设,整合施教目标与内容,拓展融合的“面”。同时,可运用收集、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等方式,积极融入社区、企业、军队及外来文化,增强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融合的普适性、综合性和完整性。通过这三方面的立体构建,推进两项教育深度融合。
(二)在施教主体上“合”,打牢素质基础
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有机融合,涉及内容多、涵盖范围广。然而,最关键的就是施教主体上的“合”,既要规避简单的拼凑、机械的组合,又要防止施教主体入口无标准、考核无依据的问题。
1.人无我有,健全队伍
分类优化两项教育教师结构,将熟悉民族政策、精通教学业务、了解心理知识、掌握德育技能的教师吸收进来,并按照学校、机关教辅、二级院(系)、班级四个层次,调取不同民族的学生骨干,组建团体,增强融合教育的力量。
2.人有我优,提升素质
改变当前的“柔性”学习为“刚性”培训,定期组织专题教师学习研讨,并与教师晋级、评定职称相挂钩,使其教有劲头、研有盼头。针对辅导员队伍薄弱的问题,在把好“入口关”、“培训关”的同时,组织其深入学生中间,了解其心理动态,摸清德育底数,增强心贴心、面对面帮带效果。
3.人优我专,突出特色
针对一些民族高校学生自我封闭、自信心不强等问题,创建融合教育的质量论证制度,坚持“韧性”原则,注重保持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连续性。树立勇于担当、善于担当的意识,将两项教育融合机制纳入民族高校育人工程,大力排解学生的烦心事、挠头事。通过“惠生工程”的实施,激发大学生奋发向上的正能量,达到“水利万物生”的效果。
(三)在学术研究上“统”,搭建融合平台
创办有特色、高水平的民族高校,需要规避同质化的问题,打造特有的办学理念与风格。当前,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相融合是民族高校办学的一条创新之路,而创新的层次与领域必须在学术研究上进行有效的“统”,进而统一搭建融合的平台,提供创新施教的舞台。
1.加强“以心育德”实施办法研究
要以学生综合发展为研究课题,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校正思想偏差,使其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的基本道理,进而夯实其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础。重点在“以心育德”的教学工作计划、教学内容、教学组织上下工夫,特别是将融合内容进行目标分层、过程分层、练习分层、考试分层、辅导分层。同时,要特别关注集体备课、课堂观察、练习、作业等工作重点。
2.加强破解“各自为政”模式研究
民族高校要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衔接,尤其在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上,要打破“各行其道”教学模式的桎梏。比如,针对部分少数民族学生不善交际的问题,要分析主客观原因,找到心理干预的契合点,引导其树立良好的交友观。
3.加强“以德育人”的路径研究
在加强“以心育德”实施办法和破解“各自为政”模式研究的基础上,巩固研究成果,使民族高校师生自觉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工作实践。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横到边、纵到底”的融合教育机制,探索知行合一教学实践模式,引导大学生加强社会公德的培育和实践,进而实现以德育人的目标。比如,在民族高校建立德育基地,利用升国旗仪式等活动抓紧抓实传统美德教育的日常行为规范,特别是与政治课、各科教学、社会实践活动等相结合,使学术研究的成果自觉运用于育人环境体系中。在社会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融合路径必须动态构建,持续改进。为此,民族高校要准确把握融合的规律,不断加大课程开发力度,汇聚多方资源,优化教学过程方案设计,增强施教主体功能,加大学术理论研究,通过多维构建、科学推进,完成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融合。
[参考文献]
[1]刘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成功(教育版),2013,(20).
[2]众心.心理健康教育要以人为本[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4,(6).
[3]聂美琦.试述社会化心理机制及对改进中学德育的启示[J].金色年华(教学参考),2013,(6).
[4]檀传宝.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5]金荷香.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的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索与创新———以西北民族大学为例[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3,(6).
[6]李娅.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实践探索[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11.
[7]吴盈英.基于主体性教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美与时代(下旬刊),2014,(4).
[8]汪满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就、困境、出路[D].河海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4.
[9]陶元.以美育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J].前沿,2013,(8).
各二级学院:
为深入贯彻落实江苏省关于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部署(x教办学[2017]x号),进一步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树立大学生关爱自我、勇于成长的心理健康理念,展示学生阳光心理,营造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校园文化氛围。经研究,在全校开展“3·20咱爱您”心理健康教育周和“5·25我爱我”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绘制精彩 创意人生 关爱你我 感恩生活
二、活动时间
2017年3月6日—6月10日
三、活动内容与安排
(一)心理健康节设计大赛
为配合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建设,举办心理健康节设计大赛,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与资讯中心LOGO设计、海报设计、书签设计,进一步宣传心理健康的服务理念,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到心理健康活动中,该大赛具体安排将另行通知。
承办单位:艺术与设计学院 联系人 夏xx
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 联系人 娄xx
(二)辅导员心理技能提升专题培训
1.校外培训: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主题培训
时间:2017年3月6日 地点:xx大学
参加对象:相关辅导员等
2.聘请专家开展校内专题讲座
时间:2017年4月下旬 地点:待定
参加对象:全体辅导员等
3.校外心理素质拓展训练
时间:2017年5月上旬 地点:待定
参加对象:相关辅导员等
(三)心理委员培训
1.主题培训:我是小小咨询员
通过心理咨询技能简单训练,提升心理委员的专业素养,指导心理委员在班级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开展以心理为主题的活动,实现自助助人的目的,保障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的有效实施。
参加对象:全校16级班级心理委员
时间:2017年5月上旬
2.校外心理素质拓展训练
参加对象:学生骨干
时间:2017年5月上旬
(四)大学生心理健康关爱工程
1.主题与内容:对心理普查筛选出来的需要关爱的学生进行回访反馈(附件1),及时掌握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关爱他(她)们的身心健康,预防心理危机。对因心理问题在家休养或者经治疗后复学的同学(附件2),进行定期回访并反馈其思想动态。
2.时间:3月10日—4月30日
3.回访表汇总后于4月30日前将电子稿发至xx,跟踪表每月30日将汇总表电子稿发至xx,有特殊情况说明或者病例诊断的请将特殊说明和复印件交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回访表和跟踪表汇总表见附件)。
(五)心理阅读沙龙
1.主题与内容:普及健康心理学知识,阅读心理学刊物,关注心理健康,体验生活中的有趣心理学现象,交流好书读后感等。
2.参加对象:全校各班级心理委员
3.时间:3月10日—5月20日;每周一中午12:30—13:15。
4.成果:每班推荐一本心理读物,包括书名,作者,推荐理由(至少5人推荐)等,心理好书推荐表(附件4)发至xx
5.承办单位:数理与化工学院 联系人周晓飞
(六)母亲节“感恩父母”现场互动活动
1.主题与内容:让同学们把平日不能或不敢对父母说的真心话表露出来,一声“感谢”,一份“祝福”,一语“道歉”,用最简单朴实的语句表达子女对父母的爱。
2.时间:5月12日12:00—14:30
3.地点:xx路校区 第二食堂门前;巫山路校区 学生生活区
4.承办单位:电气与光电工程学院 联系人 周xx
外国语学院 联系人 陆xx
(七)心理健康主题班会
1.非毕业班主题与内容:“大学,我要这样度过”。非毕业班级以此为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大学生活过得充实而有意义,帮助学生正确适应大学生活,适应环境,健康成长。
2.毕业班主题与内容:“毕业、就业、创业”。各毕业班级要紧密围绕该主题,通过班级心理互动恳谈会,引导学生理性平和、客观辩证地认识创业、就业形势,合理调整就业预期,形成恰当的创就业期望值,增强学生直面挫折、接纳挫折、自我调节的能力,激发他们走向社会、服务社会、为国家建功立业的积极性。
3.时间:5月下旬
(八)现场心理咨询及有奖知识问答
1.主题与内容:引导大学生们正确认识自我和社会,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2.时间:5月25日中午11:30—13:30
3.地点:xx路校区 第二食堂门前
巫山路校区 学生生活区
4.承办单位: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联系人 郭xx
大学生心理协会 联系人 鲍xx
(九)心理电影赏析
通过心理电影的欣赏,让同学们在放松的同时学到心理健康知识,进一步认识和挖掘内心空间,完善自我人格;同时,活动有助于活跃校园文化,营造健康的人文环境。影片播放具体时间地点另定(详见各时间段的宣传海报)。
承办单位:经济与管理学院 联系人 冉xx
教育与人文学院 联系人 陈xx
(十)校园生活心理情景剧大赛
心理情景剧将紧密围绕上级文件主题展开,具体活动安排将另行通知。
承办单位: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 联系人 刘xx
一、有关实施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背景
1999年8月13日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进行了论述;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任务、途径、方法及基本原则做出了规定;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领导、师资队伍、条件保障及需要注意的问题提出了要求。2002年8月1日,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内容、途径、方法及组织实施等都做出了更加明确的规定。许多地区、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大胆探索。在探索过程中,大家发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比如,行政推动不够,科研指导力度缺乏,机制不健全,心理专兼职教师无职称系列可走,心理老师师资队伍出现了这边培训那边流失的严重问题等。
二、有关实施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是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加强全面素质教育、坚持“健康第一”,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是教育工作的首要职责。随着社会发展和升学竞争的加剧,广大小学生的心理负荷不断加重,心理问题呈现上升趋势。目前,在小学心理教育活动中,多数教师在实施心理教育时,凭借的是教师自己对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主观判断,很少把心理学界所界定的心理健康标准与其结合起来加以考虑。这种主观判断的依据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以学习为主的在校行为,如学习用功、乐于学习、遵守纪律、求知欲强等;二是以品行为主的处事行为,如乐于助人、不损人利己、与教师相处融洽等;三是以心理特征为主的个体行为,包括少有逆反心理和乐于交往、不固执己见等。由于理论界对何为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心理健康应包括哪些内容等,至今为止还没有统一说法,再加上小学教师缺乏对心理学界所界定的各种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深刻认识,小学教师自己对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主观判断与心理学界所界定的标准比较起来,往往表现出许多差异,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在当前形势下,制定科学的心理发展特征标准,能够判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是解决小学教师实施心理教育的依据问题的关键,而制定科学的小学生心理发展特征标准应注意:(1)体现发展性。在不同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下,小学生心理发展特征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同时,又会发生一些变化,表现出新的特征。心理学界要加强对小学生心理发展特征的研究,制定的小学生心理发展特征标准,要及时地体现发展了的小学生的心理特征。(2)富有阶段性。人的心理发展特征是有阶段性的,不同年龄阶段的不同时期的人的心理发展的特征也是有差异的。(3)具有全面性。制定的小学生心理发展特征标准在内容上要全面,能够反映出小学生心理的各个维度的发展特征。
三、当前在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近些年来,小学心理教育逐步深化,取得了可喜的效果,但许多小学校在开展心理教育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1)认为心理教育就是搞心理测验。不少学校把心理测验作为学校心理教育的主要内容,要求学生参加心理测验。这种片面的做法,不仅没有解决学生已有的心理问题,而且有时有意无意地制造了学生新的心理障碍,甚至引发新的心理疾患,从而使心理教育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2)认为心理教育就是进行心理咨询。许多学校根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建立了心理咨询室,要求心理咨询教师向学生、家长开展心理咨询活动。这种做法,表面上看来是对心理教育工作的重视,实质上是把实施学校心理教育的责任推卸到个别心理咨询教师身上,致使广大学生需要心理服务的要求得不到满足。(3)认为心理教育就是开设心理教育课。不少学校每周安排固定的课时开展心理教育课堂教学。这种做法,不仅很难深入解决特殊的、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而且不能灵活、及时地顾及每个学生各方面的心理问题。因此,解决好实施小学心理教育的策略问题是获得心理教育最佳效果的必要前提。从学校这个角度来讲,为了实现心理教育的目标,小学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注重实施两个策略:一是全面动员,多渠道、全方位地将心理教育贯穿于小学各项工作之中,形成专门与非专门渠道;二是家庭、社会形成合力,变学校“孤军奋战”为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大合唱”。只有形成小学心理教育网络,才能促进心理教育工作的全面开展。
总之,当今社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日益受重视。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理念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平台。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建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成了当前业内工作者一个重大的现实课题。教师只有掌握科学的小学生心理发展特征标准,才能准确、深刻地了解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现状与趋势;教师只有准确、深刻地了解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现状与趋势,才能有的放矢地实施心理教育。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文件.《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
[2]江海燕.中小学心理教育基本原理[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7:1-2.
[3]李建平,金志明.《认清功能明确目的》,《中国教育报》.
[4]林建华.《中学生心理教育原理与教程》,南京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德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7-0104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巨大的压力使人们感觉喘不过气来。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心理健康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青少年是未来发展的栋梁,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都是为了根据科学的方法与理论,帮助学生缓解压力、消除负面影响,使学生的身心健康积极向上地发展。
一、高中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别
高中德育教育c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别在于:德育教育是以理论为基础,注重以社会共同认可的品德和方式为标准对学生进行教授和感知;心理健康教育注重的是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对学生自身心理状态进行评测,同时对学生进行情绪的诱导与宣泄。
二、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1. 社会发展的需要
我国是处于高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在时代不断发展的同时对于人才的全面性也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目前,社会最需要的便是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当企业在选择员工时,不仅仅会看工作技术或者学历高低,还会对员工的三观和心理素质进行鉴定。将高中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二者相融合,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与此同时健全学生的心理精神发展。作为一个有着正确三观与健全心理的优秀人才,才会更容易被社会所接受。
2. 顺应德育教育的现状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的教育方式存在相应的区别,德育教育的教育方式侧重于教授,这种方式容易引发学生的抵触情绪,而心理健康教育是主要以科学的引导方式来进行诱导发泄的,这种方式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因此,将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也是顺应德育教育的现状。
三、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途径
1. 提高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
教育的主体便是教师,教师承担着对学生培养及塑造的重要任务,学校的教育核心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素质。教师的道德品质以及行为习惯对学生都会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因此教师不仅仅需要有专业知识同时也要有正确的三观与健全的心理。
班主任是在校园中与学生接触最多的岗位,目前专业的心理教师资源严重匮乏,很多学校将班主任作为德育教育者与心理健康教育者。学生绝大多是的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班主任与学生的生活、学习紧密相关,是学生良好品德与健全心理的关键教育者。因此,学校应帮助班主任提高综合素质能力,尤其是提高教育学、心理学的素质。要求教师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掌握心理健康知识以及正确的诱导方式,并将这种教育方式与德育教育相融合,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2. 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
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主题文化精神的重要反映,学校的教育氛围离不开校园文化。学校应根据自身校园环境,积极打造有特色的文化氛围。
3. 建立心理咨询室
因心理教育学专业教师严重匮乏,许多学校都是班主任或者任课教师担任德育心理教育师的情况。这种情况有一个很大的弊病,当学生需要情绪疏导时,只能去办公室寻找教师,办公室除教师外还有学生来访,很多学生因为这种情况而不愿意去进行疏导。因此,学校应建立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室的开设能帮助学生心理品德的发展,也是实现德育心理疏导的有效场所。高中生处于青春后期,面临着高考的压力与对未来的迷茫。此阶段要求充分发挥心理教师与心理咨询师的作用,可以在心理咨询室举行心理讲座活动,给学生积极的引导。同时,因为有了专门的环境,需要单独沟通的学生也有了隐秘和放松的地方来发泄自己心中的困惑。心理咨询室的建立有助于学生正确处理生活、学习、人际关系等方面所遇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培训学生正确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4. 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对于一个人的一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孩提时代还未接受教育时,受到的教育是来自家庭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每个学生的行为习惯、个体性格、思想品德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的差别。家庭教育主要是家庭成员之间互相相处的作用,如:家长的言传身教,这种方式就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感染;而家庭成员的亲情感化会对学生的心理情感进行影响。由此可见,学校应通过各种方式来帮助家长提升素质,如:教师进行学生家访,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传达培养良好心理品德的观念;教师与家长电话互访,进行问题交流;学校组织年级家长会,将同年级的学生家长组织在一起进行心理品德的讲座;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家长之间互相交流。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在学校的行为活动并与家长进行交流,使家长了解孩子在校园的各种情况,积极配合学校进行教育工作。
四、结语
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
今年十月份,我们对全校一千二百名中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有厌学情绪”的占15.3%,其中年级越高比例越大;“有许多烦恼而无处诉说”的占63.4%;有45%的同学经常觉得在“许多方面不如别人,因而感到自卑”;甚至还有8.9%的同学有厌世倾向。尤其是刚入学的中学生,由于生理成长和知识水平的制约,对读书的目的认识不足,他们认为自己读书是为了老师、父母,不明白学好知识是为将来适应社会和为祖国作贡献的道理。因而新生报到后,班主任通过班会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使学生明白自己为什么要读书,使学生知晓社会的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人才,一个人有了渊博的知识才能立足于社会。学生有了正确的认识,我们就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理想。第一步:努力学习文化知识;第二步: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习上精益求精;第三步:发现特长,促其变为专长,长大后报效祖国。从中学生本身而言,进行正确的理想教育,能使他们产生一种激情,产生不断追求的思想动力,有了这种动力,才能积极进取,奋发向上,使每个学生健康成长。
我校经常开设居里夫人、爱迪生、华罗庚等伟人奋斗成才的知识讲座,在班级中开展“昨天、今天、明天”、“我的理想”等主题班会,请校外成功人士进课堂作报告,组织学生进行讲演,从而鼓励和鞭策学生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努力拼搏,并作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二、培养师生情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常言道:“亲其师而信其道”。这就要求教师们具有忠诚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诲人不倦的态度;为人师表的道德追求;团结协作、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因此,学校领导要求教师对每节课都要充分准备,精心设计,不打无把握之仗。事实证明,教师偶尔一次疏忽,都将影响学生学习的热情,如:教师上课迟到,作业不及时批改,对同学讽刺挖苦,都会挫伤其学习积极性,所以教师要从各方面以身作则,通过耳濡目染,使学生养成一种勤奋好学的行为习惯。
师爱是激励和调动学生情感的“金钥匙”,老师要善于用爱心去拨动学生的心弦,用饱满的热情和真挚的关爱去影响和感化学生。
我校学生大多数是寄宿生,远离父母,对家长有依赖心理,因此,其个人的自理能力较差。来校后,我们的老师,特别是班主任在生活上和心理上都应给予亲人般的关心与帮助。
培养师生情感,要求教师在课堂上通过亲切的语言,关爱的目光,欣赏的表情,流露出对每位学生的尊重。教师要放下权威和架子,尊重学生人格,绝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老师只要不失时机地抓住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动之以情,示之以爱,与后进生产生情感的共鸣,并逐步形成内驱力,成为他们前进的力量源泉。
三、开展青春期生理健康教育,建立异性间正常的人际关系。
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往往对自身的一些生理变化缺乏必要的认识,从而感到困惑。个别同学出于好奇,从书刊、影视等渠道获得了一些不健康的内容,以至于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成绩直线下降,甚至出现早恋现象,针对这些情况,学校政教处十分重视学生青春期健康教育,请校医和生理卫生教师开设“性生理、性心理”等方面的知识讲座,在一年级侧重于生殖系统结构和生理、青春期的卫生保健教育,二、三年级着重讲授性道德、审美方面的知识,使学生了解青春期性生理、性心理的变化规律,让学生自我调适,保持心理健康,正确引导学生与异性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并在这种和谐的关系中获得品德的良好发展。本学期,我校聘请卫生院院长来校作中学生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诱惑。
四、重视学生道德品质教育,促使学生道德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
首先,心理健康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基础。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认识道德,许多道德问题往往是与心理问题相关的,尤其是与个性及其发展的阶段性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在学校教育中积极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是有效开展德育工作和道德教育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其次,道德教育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方向。帮助未成年人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是道德教育的主要目标,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可以为未成年人提供正确认识世界的武器和人生目标,为避免心理问题的出现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方向。
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一是从要达到的目的来看,道德教育是通过提供模范人物或道德榜样,使学生认同高尚无私的价值观,模仿先贤、英雄的行为表现,培养学生大公无私、先人后己等品质,使之能协调好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塑造高尚的心灵与社会责任感;而心理健康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健全、独立的人格,它力图使学生自知、自信、自立,善于选择适合于自我发展的最佳目标,并具有保持情绪稳定、承受挫折失败等优良品质。二是从所要解决的问题实质来看,道德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人生观问题,而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健康成长问题。道德教育力图使学生接受和认可社会的某种特定价值观或道德实践,并使之成为自己心理生活的一部分。而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是帮助学生在正确地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逐渐学会选择;三是从开展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来看,道德教育是一个教导过程,其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示范与社会学习。而心理健康教育则主要是一个讨论沟通的过程,它不试图扮演师者的角色,是在与当事人处于平等地位的基础上,通过尊重、理解取得当事人的信任,推动当事人进行积极思考与自我反省,增强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之能妥善解决其成长过程中的问题,并在此过程中逐渐成熟起来。
可见,尽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途径、方法、手段上有所区别,但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上是相通的。德育除了坚持以往的政治导向和道德导向外,还必须关注中学生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落实德育目标的基础和重要方法。从小培养学生正确的认知能力,社会行为的判断能力,单独依赖传统思想教育是无法完成的,只有通过心理健康指导以其自身特点和优势弥补了德育教育的不足,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例如,对于“如何增进人际交往”、“学习怎样克服焦虑”、“如何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怎样面对遇到的困难”等问题每天都在影响或困惑着学生,这些问题正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那么,如何培养和构建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呢?
一要多一些关爱。作为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家庭环境和年龄特点,多给予孩子关爱,多给孩子创造发言和表现的机会,对孩子的点滴进步及时赞扬和鼓励;对学困生和留守学生,多给予鼓励,多启发诱导,少冷言冷语,给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健康向上的氛围。
二要相信孩子。无论在校在家,都要引导学生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去做,这样,既能培养孩子独立的个性和人格,又能使孩子在做事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使他们懂得珍惜,懂得感恩。
三要重视榜样的力量。定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用英雄的事迹感染学生。让学生在缅怀前辈的过程中,心灵受到震撼,从而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完美人格。同时要善于发现学生身边的榜样,引导学生学身边人、做身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