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会计专业发展优选九篇

时间:2023-11-20 10:24:0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会计专业发展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会计专业发展

第1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就业现状;就业环境

引言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主要为社会培养应用型的会计人才,随着各地高职院校的不断扩大招生规模,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的人数也不断增加,很好的满足了市场对会计人员的需求,但由于高校的扩招具有盲目性,也使得高职会计毕业生的数量与区域经济的发展需求不适应;加上一些下岗人员的再就业需求,对高职会计毕业生的就业具有一定的冲击,所以,目前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面临就业难,和就业不理想的严峻局面。

一、高职会计类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及原因分析

从总体上来讲,高职会计学生的就业情况并不十分理想。由于近些年来,各行业对会计人员的需求不断增大,导致很多大专院校纷纷开设与会计相关的专业,例如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等专业,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在择业时和会计专业毕业生所选择的岗位具有共同的指向,造成求职市场上普通会计人才严重饱和,初级会计人员供过于求的局面。1.对于毕业生来说,对就业的认知和自己的未来都有很多美好的理想和期待。在当前用人单位和求职者双向选择的形势下,学生在选择就业地区时,往往盲目倾向于一些于大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在选择用人单位时又偏重于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一些大型企业给出的高薪酬。但高职毕业生由于涉世不深,对自身的能力和水平缺乏理性的认识和判断,当面对与自身预期差距较大的职位时,往往采取放弃的态度,从而错过了很多机会,是大多数毕业生不能够顺利走向会计岗位的一个重要原因。2.从用人单位的角度讲,刚毕业的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并不是首选。虽然,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各种新兴行业的不断涌现,给会计毕业生带来了一些新的就业机会,人才市场对会计毕业生的需求也有所增多,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能够很轻易的找到理想的工作。首先,许多会计岗位在招聘时,都明确要求专科以上的学历,这就将高职会计专业的毕业生挡在了门外;其次,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都要求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这种需求导致了大批刚毕业的高职会计专业的学生在招聘中缺乏竞争力。3.从学校方面来讲,大多数高职院校还都是传统的理论教学方式,会计专业教材建设不能与时俱进,专业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结构不合理。学生在参加实践的过程中缺乏导师的有效指导,实践效果不理想,导致会计专业毕业生离校时掌握的工作能力水平较低,直接上岗比较困难。

二、高职会计专业就业的发展研究

1.加强对高职院校招生的指导,控制会计专业招生规模目前全国普通会计人才严重饱和的现状,应该引起各级相关部门的重视,控制各院校盲目扩大招生规模。建议有关部门根据社会对会计专业就业供求关系的反馈,对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招生规模等方面进行严格审查并给予有效指导,促进各院校会计专业向良性的态势发展。2.转变教学思想,改革教学方法高职会计专业应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转变思想、改进教学方法,注重以就业为导向,进一步优化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在具体课程安排上,要在讲授会计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根据当前会计岗位对会计从业人员技能的要求合理确定并设置教学目标,增加会计实务操作课程的比重。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强化专业技能的训练,加强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结合,使学生在动手的同时将理论知识夯实。3.增加学校与企业间的合作为保障会计教学和就业环境的有效对接,各高职院校要进一步增加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开展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可以把行业专家请进学校,亲自给学生指导授课,或者让学生走出校门,进入到行业一线,参加实践。在锻炼学生工作能力的同时,积累工作经验,为毕业后的就业提供保证。4.加强对学生的就业宣传和指导高职学生应积极寻找机会多与社会接触,多了解宏观经济走势和就业形势。目前,我国各用人单位在招聘的时候,在对应聘人员学历要求的同时,更关注的是实践经验及是否取得职业资格证书,这表明市场招聘中不单纯是看学历,真正需要的是有能力的会计专业人才。同时,由于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在实际的会计工作中,用到英语的机会增多,所以很多企业对应聘者的外语能力也有所要求,这表明用人单位对具有会计职业资格证书及外语等级证书的高职毕业生更多青睐。5.加强高校会计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高水平的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是保证和提高会计专业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所以各高职院校要注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要求学生不断学习的同时,教师更应该注意自身专业能力的强化。

结语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长期存在于当今社会,当前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在拥有很多机遇的同时也要面对不同的挑战。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很多毕业生在毕业时都会出现“就业迷茫”的情况,这就需要政府、学校及学生均应做好应对工作,要立足实际,尤其是毕业生本人要在毕业前科学、理性的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提早确定自己未来的工作目标。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在毕业后要端正就业态度,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以便早日实现理想就业,实现自身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饶培培.高职会计专业就业现状与发展研究.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1).

第2篇

摘 要:中等职业学校的一大特点就是培养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的中级技术和管理人才。本文从学校、学生和企业三方面分析了职业中专会计专业的现状和学生实习与就业时的困惑,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与改进措施。

关键词:会计专业 现状 发展趋势

相对于培养专业理论知识丰富的本专科学生的高等院校来说,中等职业学校的一大特点就是培养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的中级技术和管理人才。本文从学校、学生和企业三方面分析了职业中专会计专业的现状和学生实习与就业时的困惑,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与改进措施,让职校会计专业学生就业有路、上岗有能。

一、职业中专会计专业的现状及其原因

时常会碰到自己已毕业的学生在商场里当导购员或其他无关本专业的工作,其中不乏在校时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这令作为会计老师的我非常困惑和不解。

(一)职业中专会计专业的现状

一方面,学校教学结构和开设的科目不合理,“重理论,轻操作”。教学重点放在理论的学习和报考会计从业资格证方面,认为学生在毕业前只要考出会计证就万事大吉了,导致学生只有书本上的理论,而缺乏实践训练。校内的模拟实习和顶岗实习只是走走过场,不能让学生了解到今后从事的工作的业务流程和实战性。

另一方面,作为一名会计工作者,不仅要具有会计的基本知识和理论,还要对管理、审计和法律知识具备一定的了解。而我们的学生毕业后动手能力弱,独立处理业务能力差,遇到问题无法主动出色地解决。用人单位对职校出来的会计专业的学生不放心,也不称心。

(二))造成职业中专会计专业现状的原因

1、教师队伍不专业

很多教师自己的实际业务操作能力就是镜里看花,水中望月,没有真正到企业或公司去体验过实际的会计工作,在教学生时也只是纸上谈兵。有的即使毕业实习时参与了企业会计工作,但也只是做做出纳,简单地记记账,没有涉及到整个会计流程,造成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在会计实习过程中,往往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来指导实习,有可能会和会计制度、会计规范发生冲突。

2、学校会计模拟实验室的资源落后

模拟实习这一实验教学手段模式单一、内容简单、方法落后,有的就是给学生几张凭证、账页,几套模拟业务,让学生机械地做分录、填凭证、登账簿。这些枯燥的工作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一些教科书中没有涉及的工作,比如如何与银行打交道、如何到税务局缴税和买发票、如何开具各种票据等,更是云里雾里。

二、职业中专会计专业的应对措施

(一)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专业教师不仅要具备深厚的会计理论知识,还要具备扎实的会计实务操作能力。可引进一批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和会计领域的学术带头人来为校内的老师充电,更新他们的知识库,扩展他们的专业视野。可聘请有经验、理论知识过硬的会计人员担任辅导老师,教授学生一些会计技巧,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增强学生迅速适应社会的能力。

(二)整合和改进学校的会计资源,建立全新的会计模拟实验室和实习体系

应健全会计档案资料,购置各种凭证、账簿、报表等,同时创建软硬件齐全的会计实验室,使会计实验室和计算机机房一体化并配备多媒体教学。在实习的组织形式上,可创建公司制的模拟实验室:一般以四到五人为一组,分别扮演出纳、会计、制单、审核及主管等角色,有序协同完成相应的业务处理,并定期进行轮换,通过财会角色的扮演,让学生亲身经历财务工作全过程。除了教授学生基本的会计模拟流程外,可开设各种兴趣小组,比如会计电算化、点钞小组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职校会计专业的发展趋势

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校外实习C会,可以尝试建立校企合作机制,与企业建立长期的人才培养和培训机制,使实习与就业结合起来,走见习与就业一体化道路,这样既可以解决毕业生就业时与实际脱节的现象,又能消除私企老板对实习生不放心的顾虑,从而达到双赢。

会计作为一个热门专业。由于其稳定和技能性,成为了很多即将踏入职专大门的学生的首选。会计掌握的是一个团体的经济命脉,每一个团体都需要他们。无论在企业单位还是事业单位,会计都必不可少,小到一般财物的管理,大到远景战略目标的制定,都需要会计参与并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三百六十行,行行有会计,会计的就业门路是最广的。随着各种经济实体不断涌现,社会对会计类人才的需求将会增加,尤其是熟知专业业务和国际事务的会计师将成为热门人才。具有会计、统计知识和财务管理能力的财会人才,由于在企业增收节支和避免企业财务危机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且擅长精打细算,成为目前企业急需人才。与其他的经济学专业相比,会计学作为一门实用型的学科,必须要接触很多统计学、审计学等数学学科的知识,所以必须拥有专而精的专业基础和专业知识,替代性比较小,会计学与一般的管理类学科有本质上的区别,会计学培养人才的方式是纵向培养,从初级会计学到中级再到高级财务会计,稳扎稳打,专业性强。

虽说会计是热门职业,作为专业技术性很强和个人素质相对要求较高,且是企事业单位最重要的经济信息系统和控制系统的财务会计工作,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对其从业人员有了新的期望和要求。所以增加会计专业人才的含金量相信可以为将来找一份好工作增加获胜的砝码。

综合来看,会计专业的发展前景是很可观的。同时正是由于会计专业的这个优势性,面临的竞争也是可想而知。所以,在学会计时,就要注重其专业化的技能提升,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度,不断的学习积累,在会计领域获得一片天地!

总之,面对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就业市场,想办法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是当务之急。这离不开学校、学生和企业三方面的共同努力。希望学校和企业能携起手来,共建一个和谐的就业新体系,达到校企共商、校企共建、校企共享、校企共赢的全新局面。

参考文献:

[1]谭利云提高企业规模实习的教学技能【J】.职业技术教育,2006,(29):84-86。

第3篇

关键词:技能大赛 技能型人才 “双师型”教师 持续发展

技能大赛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一项重大制度设计与创新,是各职业学校展示其教学成果的重要形式,同时已成为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评价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技能大赛已对职业学校的教学改革、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实训基地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起到了鲜明的导向作用,产生了积极的效应。逐渐形成了任务驱动、行动导向的“教、学、做、训、评”一体化教学模式。技能比赛已成为职业教育教学持续发展的催化剂。

一、技能大赛对会计专业教学的意义

自从山西省晋中地区的技能大赛举办以来,各职业学校已经充分认识到一所学校的地位如何,不仅在于它的规模、它的在校生数、它的教师的学历高低,更重要的是在一年一度的省市乃至国家技能大赛中的获奖程度、范围和等级怎么样。所以自从省里充分重视和狠抓这一项工作以来,各职业学校已经充分认识到开展技能大赛的重要意义,为提升自身的品牌效应,无不在精心组织,积极参与,为技能大赛提供必要的人力、财力的支持和保障。

通过对技能大赛的理论研究,能完善会计专业建设的理论体系,拓宽会计专业建设的理论视野,加深对专业建设本质性、规律性的认识,使会计专业建设走向成熟、走向丰富。在实践中将技能大赛与会计专业建设紧密结合,有利于探索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不断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完善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通过技能大赛反映会计专业建设存在的薄弱环节,寻找优化会计专业建设的路径,为适应当地经济建设培养合格的技能型人才。

二、技能大赛对会计专业建设的促进作用

技能大赛起到了指挥棒的作用,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多方面提升了师生的专业理论能力和动手能力,形成了良好的教学改革态势,促进了会计专业的持续发展。

根据需要,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学校每年应该举行一些生动有趣的会计专业技能竞赛:比如以猜谜等形式举行会计知识有奖竞赛;点钞竞赛;珠算竞赛;真假钞票;会计手工记账和电算化比赛,并评出各项专业技能能手,颁发荣誉证书,借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及就业竞争能力。

1.技能大赛引领职业高中会计专业课程设置调整

技能大赛项目分别有珠算、点钞和手工账务处理及会计电算化处理。这就意味着职业高中会计专业学生必须从高一年级就能涉及到会计的基本技能,计算机和基础会计业务的课程,而其中珠算和点钞是一个持续训炼的过程,没有一定的时间保证很难达到一定的水准。所以职业高中会计专业课程的开设必须重新定位,合理科学地开设。

我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认为学校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应以“强化实践教学,突出技能训练”为重点,大力培养学生的实训能力。在校内实训方面,除了进行珠算操作技能、点钞操作技能、计算机操作技能等基本技能之外,还要进行会计凭证的填制、账簿的登记、财务会计报表的编制等会计核算流程的模拟实训,将手工会计与电算化有机地进行结合,并掌握核心技能,如会计分岗位核算技能等。而以上这些正是作为一名会计专业学生能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所要训练的必修课程。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才是真正为了学生,也只有这样才会吸引更多的学生选择会计专业。

2.技能大赛促使职业学校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

会计专业教师的水平直接决定会计专业学生的水平,各学校只有重视会计专业师资队伍的培养与建设,努力打造一支理论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师队伍,才能给学生零距离上岗打下坚实的基础。有不少会计专业出身的教师在其技能操作上甚至还不如一些参加技能大赛的学生。所以培养德优技精的会计专业师资队伍,以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支柱,以行家能手兼职任教为辅助,建设一支专业理论功底厚、实践应用能力强,具有良好会计专业职业道德的,适应职业学校会计专业发展的“双师型”结构的教师队伍,就能够真正促进会计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3.技能大赛促进了学生职业技能跨越式的发展

随着技能大赛的深入展开,各职业学校更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又因多年的刻苦训练以及参赛经验的日积月累,学生的职业技能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涌现了一大批拥有实践经验的技能型人才。

4.技能大赛促进了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夯实了实训基地的建设发展

在“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环境下,技能大赛得到社会广泛参与和企业高度关注,很多参赛学校从校、省级赛事选拔开始,就与企业展开了积极合作。“企业积极支持大赛,大赛人才回报企业”,以“校企互动,学训合一”模式,培养新型专业会计人才,恰好是学校与企业直接对接、多点契合、实现双赢的最佳时机。

技能大赛已成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风向标。各职业学校积极与企业进行合作,共建实验实训基地,根据各校的财力,投入一定的资金购置设备和教具,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这些都在客观上对学校整体实训基地的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

5.技能大赛促进了课程改革由理论层面转向实践层面

第4篇

1.1社会客观现实与学生的主观性定位存在偏差

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由于对自身定位存在着偏差,这就使得其在薪酬福利、就业岗位以及单位性质规模等方面都存在着非常大的差距。因此,大多数的毕业生面对与自身预期存在非常大的职位时,往往采取放弃的态度,究其原因,就是由于学生对于自身定位过高而错过了机会。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地域因素也成为会计毕业生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比如,大部门的乡村以及中小城市等地理环境及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相对较差,使得很多学生放弃这些地方的工作,错过了非常多的工作机会。大部分的学生缺乏社会经验,使得其并没有充分的了解到社会发展实际需求,一味对社会抱有一种幻想,使得其对于自身的定位与社会的实际发展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别,缺乏就业竞争优势。

1.2学生综合素质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存在矛盾

从目前高职院校的招聘工作以及就业现状来看,大多数的用人单位对于招聘学历并不是非常高,但是在实际的招聘过程别的注重其实际的操作能力以及相关的工作经验,其中外语资格证书以及职业资格证书等方面则显得非常重要。从目前的就业来看,招聘单位更加注重现实性,也就是在进行实际的招聘过程中充分的考虑到自身的实际需求,其学历并不是最重要的,其更加注重毕业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但目前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学生只会“纸上谈兵”,缺乏实践操作能力,这就使得其在招聘中缺乏竞争力。在进行高职院校的实际工作过程中,由于培养目标过于单一造成整个教学的过程中缺乏特色性,或是过于重视书本知识,或是过于重视专业技能,整个教育过程中并没有实现综合性的人才培养。

2高职会计专业的发展研究

2.1转变传统的思想认知

在进行实际的就业过程中,学校只是承担着一个陪衬的角色,其中最为关键的则是学生,如果学生在实际的就业过程中缺乏主动性,这就使得其在实际的就业方面存在着非常大的困难。高职学生需要转变传统的思想认知,认识到实际能力与学历、理论等同等重要。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除了更加注重书面知识的学习,同时,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组织能力及创新能力等,积极参与各项活动,通过不断锻炼来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学生还需要根据自身的特点以及实际的就业意愿来不断完善自身,提高自身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此外,学生还要明确认识自身,不断调节自身的就业期望值,时刻保持良好的心态,同时还需要更加注重生活细节的培养,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和职业道德。例如,学生毕业后更加倾向于外企,其在大学期间进行专业课的学习之外,还要更加注重自身外语能力的培养,同时还需要转变过去的理念和工作方式,更加适应岗位需要,提高自身就业竞争力。

2.2注重对学生的就业宣传

企业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其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工作效率。学生参与高职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能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如果学生缺乏专业技能和专业能力,就会造成就业竞争力不强,就业前景不理想。高职院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明确自身所肩负的重要责任,在进行书面知识教育的同时,还需要不断提高其专业技术能力,开展相关的就业宣传教育,让学生更加明确就业形势,提高就业竞争力。例如,高职院校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将实际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相关就业管理部门需要保证就业经费重组,同时还需要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实现人力、财力上的充分调动,提高教职人员工作积极性,解决学生在实际就业过程中的问题。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如果一个学校缺乏知名度,那么就会严重的影响到学生就业,高职院校需要更加注重对外宣传,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为学生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结语

第5篇

〔关键词〕就业 导向 高职 发展后劲

《都市快报》2006年11月21日以非常醒目的标题《495万大学毕业生明年找工作》报道了这样一则新闻, 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495万人,比2006年增加82万人,也是历史上毕业人数最多的一年。11月19日,2007年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首场招聘会在郑州中原国际博览中心举行,此次大会有260多家用人单位招贤,但前来应聘的大学生却超过了3万人,其中包括研究生。由于现场人数太多,电梯被瞬间挤得变了形。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如此严峻,如何解决这一难题,以使毕业生能顺利实现就业,并不断挖掘其发展后劲,这是值得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

一、目前,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的社会认可度分析

1、传统观念制约职业教育发展,影响了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社会认可度的提高

目前,社会上鄙薄职业教育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一些人总认为职业教育是低水平、低层次的教育,不仅轻视中等和初等职业教育,而且对近几年发展的高等职业教育也持轻视的态度。有些人认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毕业生一般是第五批招生,生源肯定不怎么样;而且,学生在学校中也不好好学习,混个文凭而已。长期以来,认为记帐、算帐、报帐是会计职业岗位的主要工作内容,把会计工作当作一种被动工作。毕业之后,学生缺乏发展后劲。有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分配到生产一线工作,待遇不算低,但是后来他辞职了,因为他看到分配到研发部门的同学就心理不平衡。职业教育从它登陆中国的那一刻起,便不可避免地受到这一情结的左右。

另外,社会上对高职教育还有一个不断认识的过程。部分人误认为,高职院校的教育就如同一些培训学校,仅仅为了收钱,给一些下岗职工或者民工进行培训,其教学质量有待观望。目前,高职生普遍的外语水平比较差,而且尽管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面向基层一线的应用型的高技能人才,提倡“来之能干”,但不可忽视的是,高职生现在的社会地位仍不高,高职生的职业素质和技能与“应用型白领”还存在较大差距。同样,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发展还有很长一段曲折的路要摸索,高职教育培养体制还有待成熟完善。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的社会认可还有一个较长的过程。

2、近年来高职教育的大发展,使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的社会认可度不断提高

2002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加强了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领导和支持,以就业为导向改革与发展职业教育逐步成为社会共识。2004年4月2日,教育部了《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的文件;2005年11月7日,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了《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的讲话;2005年11月9日,国务院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2006年12月14日,《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刚刚出台。在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大发展的同时,高职教育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特别是党和政府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特别是高职教育,同时也逐步改变了传统观念对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偏见。

另一方面,近年来高职毕业生相对较高的就业率,使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的社会认可度不断提高。除了学院领导重视外,主要的原因是历届学生专业技能突出,工作作风扎实。不少用人单位反映高职毕业生上手快,动手能力强,流动性小,要求条件也低一些,比较好用,很受他们的欢迎。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会计专业按照学院提出的“关爱学生进步、关注学生困难、关心学生就业”的“三关”学生教育服务体系理念,用科学全面的人才观看待学生的成才,用因材施教的原则培养有差异的学生。历届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都在95%以上,社会反响良好,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声誉。

二、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发展后劲的重大意义

1、面临严峻的就业压力,高职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

本文开头出现的“2007年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首场招聘会,电梯被瞬间挤得变了形”的情形足以说明了这几年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之大。面对如此大的就业竞争压力,高职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因此,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根据市场情况,建立了以订单个性化培养为载体的 “三个零”的培养模式,即“教学与实践零距离、教师与学生零间隙、毕业与上岗零过渡”,使学生的就业率大幅度提高。

2、内涵建设与质量管理,要求培养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发展后劲

高职教育也应打好金字塔塔基,学生毕业后能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学生毕业了,但是学校教育远远没有完成。笔者认为,学校不能放手不管,学校教育要能使学生在工作岗位上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提升和发展,并能很好地工作。学校教育应该承担起这份社会的责任,而不是把这份责任抛给社会,由社会去承担。笔者认为,这也是现阶段提出的“和谐社会”中学校应承担的责任。因此,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发展后劲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这也是高职教育提出的“内涵建设”和“质量管理”的内在要求。知识经济时代、素质教育年代,学校培养学生应把目光放至学生整个人生道路,对学生负责,这也是对我们整个国家民族负责。反过来,这也为学院今后的快速发展打下了良好的社会基础。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会计专业几年来,一直朝着这个方向在努力,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为学院示范性院校的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因此,高职会计教育应建立“以就业为导向”和“培养学生发展后劲”相结合的运行机制,以就业为导向是前提,培养学生发展后劲是重要保障,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质量。因此,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发展后劲意义重大。简单来理解,那就是,学生毕业后要有工作做,并且在工作岗位上要有所发展、有大发展,成就一翻事业,成就一片天地。

三、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发展后劲的有效措施

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发展后劲,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会计专业进行了有效的探索,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重要创新及特色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强调创新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会计专业主要培养学生现代企业会计、现代银行和农村金融所需要的业务知识,掌握会计和柜员所必要的操作技能,具有较强的岗位适应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未来提升能力。具备包括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客观公正的职业意识,开拓进取的职业精神等人文素质,成为适应现代企业、现代银行和农村金融等基层一线的高技能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该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创新,其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教学进程表是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和以就业为导向的宗旨,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为出发点,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意向为前提,以实施订单式和个性化培养为路径而编制的。第一学年以专业群为基础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第二学年以各专业为基础进行专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第四学期完成订单班的组建工作,学院与用人单位根据行业背景、岗位业务标准操作系统、企业文化、特殊知识能力要求及职业资格考证等方面共同制定第五学期教学,进行订单式培养。对于其他学生,则充分尊重其意愿和就业意向,学生可以选择本专业方向深化模块进行个性培养,也可以选择一个非本专业的从业模块进行学习,即第三学年第一学期以用人单位的需求和学生个人意愿为基础,进行订单式和个性化培养;第二学期主要安排学生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以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实现“教学与实践零距离,毕业与上岗零过度”。

(二)毕业设计方面突出三种能力

1、沟通表达能力。会计数据需要通过大量的书面形式进行传递,书面表达能力强是从事会计工作的优势。一份毕业设计的完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答辩的口头表达则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口舌表达能力。会计是“商业语言”,本质上是一种沟通工具,会计专业毕业的学生如果具有了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能将会计数据组织起来并通俗易懂地报告给利益相关者,就会在经济工作中发挥其重要作用。

2、智力能力。毕业设计从选题、开题一直到答辩完成的过程中都面临不熟悉环境下如何解决非结构性问题。如果能够选择一个较好的题目,则说明该学生看问题有较强的敏感性,所以在选题上,他们反复强调题目的学术性和新颖性,强调内容的职业性和实用性,按照“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要求选题进行毕业设计。然后是提出方案解决问题,根据提出的方案进行比较,选择最优方案尤为重要。会计实务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与毕业设计中遇到的问题性质上是基本相似的,能够独立自主解决毕业设计的问题,相应也就能够独立自主解决会计实务中的问题。

3、人际交往能力。笔者认为,目前如何协调企业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也已成为会计人员工作的核心内容和提升价值之所在。企业有很多不同的利益相关者,会计人员需要平衡和协调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必须运用较强的技巧来传递企业信息。学生在答辩的过程中也需要说服答辩委员会相信自己提出并进行过论证的观点,由此也能够锻炼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三)学生活动方面体现专业特色

1、实施“三大教育”,促进学生素质再塑造

高校不仅仅是教学的场所,更应当是培养人的乐园。高等学校培养社会有用之才,就必须使其培养的学生既有正确的审美观、健康的心智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又有厚实的专业知识。教师要成为“学生欢迎之师”,就必须关注学生的专业知识需求和健康全面发展需求两个维度。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会计专业创新育人新机制,在大一学生中实施“美育教育”,在大二学生中实施“心智教育”,在大三学生中实施“职业道德教育”,并且与专业教学紧密融合,聚集专业教师和管理教师两支队伍的力量,全面推动专业教学。在“三大教育”实施的过程中,他们开展了“生生结对工程”、“情感结对工程”、“优秀名生工程”、“温暖基金工程”等活动、设立了“美育教育基地”、开设了“职业道德素养”课程,将“三大教育“落到实处,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和谐健康发展,为学生毕业后参加实际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举办“三个班级”,促进学生能力再提升

当前高职专业学生的社会认可度不是很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在某种程度上讲是比较欠缺的,而就业压力之严峻,这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根据实际,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会计专业走出了一条新路子,既举办了“岗位适应能力提高班”、“动手操作能力尖子队”、“人际沟通能力训练营”,促进了学生能力的再提升。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会计专业学生就业的方向主要是银行和企业,因此他们主要针对专业要求,让技能训练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会计专业的传统和特色;开设了技能特色班,营造技能训练的氛围,鼓励学生加入勤练技能的队伍中来。通过参加“岗位适应能力提高班”,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专业素养,同时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所长和所愿有针对性的培养自己的岗位适应能力。一技之长能让学生在就业时处于优势地位。只有拥有过硬的岗位适应能力,才能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社会为自己某得一份满意的工作,也让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会计专业从“岗位适应能力提高班”中挑选一批学生成立了“动手操作能力尖子队”,努力培养高技能会计人才。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会计专业经过几年的发展,学生毕业时基本上具备了较全面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其岗位适应能力也较强。考虑到学生人际沟通能力较弱、学生多为女生且性格大多内向、不善言词、缺乏交往技巧等弱点,该专业以市场对人才素质需求为出发点,为推动学生将来更好地、高质量地就业,高水平地发展,成立了“人际沟通能力训练营”。每次训练分两个环节:主题讨论和趣味游戏。主题环节将围绕一个“会计热点或经典”话题展开讨论,自由发表意见,从发言、辨析、联想、思考、判断中提炼学生对事物、问题及现象的看法和观点。通过“人际沟通能力训练营”的开展,为学生增添了不少乐趣、在个人素养上也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会计从业资格考试 成人中专 会计专业

一、成人中专会计发展面临的困境

自2012年开始财政部修订后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对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政策作出了重大调整,取消了会计类专业毕业人员免试部分科目的规定,同时规定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人员必须一次性通过所有科目考试,并且考试通过后(考试管理机构统一公布考试成绩及合格标准日期为界)必须在六个月内申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逾期未申领的考试成绩将自行失效。此政策的出台,对成人中专会计专业的招生和管理带来了较大的冲击。

1、招生困境

就我校而言,成人中专的会计专业以往招生一向都比较稳健。但是自从今年财政部作出重大调整之后,会计类毕业证书将不再享受从业资格考证的免试课程优惠。成人中专学员报名人数较以往有大幅度的下降,2012年秋季班的报名学员仅为186人,据了解,宁波地区其他成人类中专会计专业的招生也均不理想。

2、管理困境

成人中专大多采用面授的教学模式,课程安排的时间比较固定,课程的设置一般就按照考证的几门课程来,考生们往往为了通过考证而死记硬背,没有达到真正学习的目的。作为实践性较强的会计专业,如何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使毕业学生顺利走上会计岗位,成为学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结合专业特色的发展对策

成人中专会计专业对于会计从业资格考证已没有优势凸显,而学校的"成人高中"项目可以让学员在更短的时间期限内获得毕业证书,而且还可享受政府补助学费的优惠政策。如何在这个形式下对中专会计专业进行课程设置和培训模式上的调整,既能让学员拿到成人高中毕业证书,又能顺利通过从业资格证书的考试,还能将会计实践性环节课程加以渗透,提出符合专业特色的发展建议。

1、中专授课与考证课程并轨

据了解,目前我校培训部组织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证一律参加财政局的无纸化考试政策,《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通过率在50%左右,《会计基础与会计电算化》通过率在60%左右,相对于有纸化通过率有所降低,可见会计从业资格的考试难度有所上升。

我校的成人中专会计的教学计划表中《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基础与会计电算化》这两门科目都是属于考证课程。成人中专的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与考证相结合,且要努力提高考证的通过率,请资深的会计老师给学生进行授课,中专的这两门面授课程与会计培训并轨,教材也一并用财政局订的教材,从而"因材施教"。

2、加强实践性课程的教学

学员为应付考证,机构和学员往往对采用死记硬背的应试教育方式,而对会计专业相应的实践课程相对忽视。对于想获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后直接上岗,但不想获得会计毕业证书的学员而言,学校通过开设会计模拟实训等实务练习课程,让学员上岗能很快地熟悉出纳人员要做哪些工作、该如何去做、怎么获取成本核算的资料、怎样计算并进行纳税申报等实际内容,是吸引生源的又一重要举措。

3、缩小与培训考证班的价格差距

面对现在的趋势,很多培训机构报名会计上岗证考试的项目都很火爆,且这些机构对2门课程的收费也要630-800多不等(不包括考试报名和书费),时间一般是考前辅导2-3个月,而现在我们成人中专的收费一般在2000元左右,学制最短一年半,只要缩小两者的价格差距,那么就能吸引更多想考证的学员们来报读中专的会计了,也有利于他们更好地去考证。试想一下一个培训了3个月而考出的与学习了一年半中专会计知识而考出的从业资格证书,两者的含金量肯定是有所区别的,而且后者的优势显而易见。

建议学校在招生中可以承诺在学籍有效期内可以免费读考证课程,直到学员考出为止(学籍有效期是三年)。那么这些学员既可以拿到中专文凭,又可以拿到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性价比高,能吸引更多地学员来就读。而从两者的收费情况比较来看,其实读中专会计专业性价比更高,毕竟只经过一次培训而通过考试取得证书的很少。当然,现在一些培训机构也有一些书面承诺,若该学员上课的出勤率达到80%以上而考试没有通过的,可以再给一次免费上课的机会等。

4、做好学员的服务

笔者认为,最关键的还是服务和管理要到位,毕竟面对的是成人学员们,如何树立一个好的口碑,让学员们自己学完,再推荐他们身边的朋友和亲人们来就读,他们便成为我们招生宣传的主力军。在日常教务管理中,教务主管通过本校网站公告、群发短信、QQ群答疑、接待学员来电来访、面授课程辅导等多种手段实现与学员的无缝连接,随时和学员保持密切的联系,涉及课程考试等重大环节时,教务主管都要尽心尽职地为学员做好各项教学服务和保障。

学校通过为学员提供简单的快餐式晚饭,以解决上课前的后顾之忧;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的组织,让学员体会做学生的感觉;天宫庄园烧烤一日游活动、卡拉OK唱歌比赛等精彩丰呈的活动,让学员体察学校的温馨;组织单身的学员进行交流活动,让学员感受学校的用心。多种形式的课余生活,促进了师生沟通,增进了交流与感情。如今年2月份举行的10秋届的成人中专毕业典礼出勤率是95%。

三、期待会计专业迎来小阳春

我们必须在新形势下改变原有的运行模式来适应当前的需求,中专授课与考证课程并轨,提高考试通过率;缩小与培训考证班的价格差距;加强实践性课程的教学,吸引学员;做好学员的服务等等;尽可能多的体现成人中专会计专业的优势,让招生从而走出困境,希望成人中专的发展迎来一个小阳春。

参考文献

第7篇

摘要:高职教育是二十世纪九十年展起来的教育类型,主要特色为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高职教育改变了传统高等教育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教育模式,在高职教育中,会计专业是经久不衰的热门专业,应用性极高,但教育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而实践教学为会计专业的学生提供了提升自身综合素养的机会,有效的提高了教学质量。文章主要针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提升实践教学的措施。

关键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

0.引言

会计属于一门技术操作性较强的学科,教育形式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校内实践为辅,但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假如高职院校不能对自身的教育形式进行改革,将会严重影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计划,不利于学生就业。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之中,课堂是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随着会计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教学的内容与课堂体系的改革开始发生变化,实践教学逐渐开始得到各大高校的重视。

1.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特点

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方式通常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通过对实践教学内容的改革,增加程序性以及综合性的实习,逐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学生拥有专业技能、独立性以及操作技能等。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对于会计人才的需求,高职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方式应当具备可操作性、整体性以及先进性等特点[1]。可操作性通常是指高职院校会计专业采用的实践教学方式是能够付诸实施的,不是虚构的教学计划;整体性通常是指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采用的实践教学方式应当建立在对学生素质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及职业能力方面,应当按照学生的专业技能、基本技能等情况进行分层次的递进,分阶段实施,如此才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用能力以及解决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能力;先进性通常是指高职院校会计专业采用的实践教学形式应当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具有开拓意识,与时俱进,能够适应现代社会会计工作的发展。

2.会计专业运用实践教学的优势

2.1实践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

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求,高素质人才应当具有较强的处理事务的能力。各大企业事业单位不仅仅要求毕业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应当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与工作能力。通过专业实践教学,就能够加深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认识,还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学生通过在企业事业范围的实习,还能够使学生感受到实际的工作环境,锻炼学生的协调能力与配合能力。

2.2实践教学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有效方式

理论虽然来源与实践,但在实践的过程中可能与遇到理论不能解决的问题。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得到的是抽象的认知,难以消化,例如教师讲解基础会计中会计报表的编制以及会计账簿的登记等,通常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讲解,但学生听课后难以理解,但通过实践,例如会计模拟实训等,学生自己动手登记账簿以及编制报表等,能够加深对于理论的理解。

2.3实践教学能够使学生掌握会计知识与技能

由于学生在校期间接受教育的时间有限,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掌握更多的技能与知识是教育工作者最关心的问题,在此过程中,实践教学应运而生[2]。例如,教师可以将典型的经济业务浓缩成为某个企业的全部经济业务,编制出会计模拟实训教材,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的会计知识与技能。

3.促进会计专业实践教学能力发展的途径

3.1增强校间合作

会计专业性综合技能实训体系,通常是由会计专业多门核心课程实践能力教学相互联系构成的,因此创建会计专业性综合技能是较为复杂的工程,因此需要各大高职院校合作进行。由于实训教材是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保证,是实践教学内容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开展实践性教学的重要依据,因此实训教材的而编写应当慎重。教材的内容既要包括核心技能的基础内容,还需实现层析性、整体性以及有效性。

3.2转变综合实践能力的观念

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实践能力教学的理念决定了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践能力教学的目标以及内容等。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的教育观念较为狭隘,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发展[3]。因此高职院校应当转变教育理念,在会计专业内,将财务会计以及财务管理等列为综合对象,以此实现核心课程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核心课程的内容,达到综合时间能力的标准。

3.3培养教师的综合能力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质量主要取决于教师队伍的资质,教师的综合实践能力需要长期的锻炼才能形成,各大高校在聘请教师的过程中应当摈弃原先“凭证录取”的形式,转而对教师的综合实践能力进行考核。对于一些已经录取的教师也要定期进行定岗实训,以此培养教师的综合实践能力,提升教学质量。

4.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运作属于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因此各大高职院校、教师以及学生等都应当参与到实践教学体系中,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提升教学质量。(作者单位: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朱莲美,袁庆林.“管理型”会计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设置[A]. 中国会计学会会计教育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 2010,33(11);52-55.

第8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发展;创新改革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3-0-01

一、当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发展困境

1.目标定位不清晰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最明显的问题就是目标定位不清晰。定位低,覆盖面小,发展型模糊。具体表现在:第一,没有突出高职院校的特点,课程的设置与本科院校培养教研型人才同质化严重,过分强调理论的学习而忽视了实践的重要性。将自身的薄弱环节放大了。第二,在注重理论的背景下,培养人才的目标也从实用性人才的培养转变为理论性人才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大大降低。第三,会计专业反而没有突出会计的特色,没有体现出其教学特点。

2.课程内容与实践脱离

我国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一般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模块。但“很多高职院校在会计专业教学计划中,仍然把课程分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根本没有摆脱知识的系统性、学科性、完整性的制约,实施的课程也只是中职或本科课程模式的改版” 。在课程讲授的过程中,仍在大量存在着从理论到理论、从概念描述到概念描述的不良循环现象。这不仅与我国高职院校会计教学的方针相悖,并且与实际相脱离。当培养实用型、大众性人才为主的高职同社会实际和需求相脱离,那么后果是很严重的。

3.教学方法陈旧,方式僵化

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教学方法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仍然是教师为中心,现有教材为主要知识来源,教师讲述为主,学生被动听。这种按部就班的讲述不顾及学生的需求,课堂气氛低沉,信息量太少,缺乏同实际联系的环节,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师资水平的限制

高职院校的任课教师基本上都是毕业于普通高校的人才,随着知识和时代的发展,对教师的学历要求也越来越高,很多刚毕业的硕士、博士就开始在高职院校中任教。他们的理论知识过硬,实际具体工作经验比较少,和高职院校的特点——应用性相脱节。对于市场的需求和学生的需求定位不准确。

二、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发展方向

1.根据社会需求分析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发展方向要明确几点目标:首先培养人才的发展方向是应用型的人才,并且主要针对当前社会中的中小企业。其次,会计理论要注重更新,要突出会计专业的特色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最后,强调会计专业的职业性。培养目标要突出目标岗位能力。

2.与实践相结合

针对当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中实践教学中的困境,一方面要在会计专业教学上体现出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模块。另一方面加大校内会计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不断完善会计实训基地硬件和软件设施,保证实训质量;并积极拓展社会实践规模,增加学生社会实践的机会,加大高职院校与企业交流合作的力度,建立起校企无缝对接的合作关系。让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发展方向要把握理论的与时俱进同时加强动手能力的提高。解放思想,面向岗位,面向市场,培养高素质实用型复合型人才。

三、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创新改革

1.引入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和新的课程设置体系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网络电视、投影仪等方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引入了课堂常规教学中。这不仅使得课堂教学内容多加贴近现实生活,涵盖更广、更新的资讯,而且授课方式更加丰富灵活,形象化的各种教学短片牢牢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地积极性,启发式的教学方式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思考空间,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传统高职教育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实践课程通常只设置单项实训课,进行会计单项仿真模拟训练,这种训练,主要训练学生的会计实务操作能力,包括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等项专业技能的训练,缺乏全过程、全方位、综合职业能力的系统训练。新的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该死由实践到理论、由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到理论……反复螺旋攀升的过程。通过对理论的学习和实践的引入,更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更大、更广的发挥空间,有利于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的发展。这样学生学习到的不仅仅时候枯燥的理论知识,更有对知识的现实应用,使学生更加地社会化,适合社会的发展方向。

2.多元化的考试模式

考试最主要的目的是考察学生在一段期间对课堂教学知识的掌握程度素质教育不是不要考试,但现有的考试大部分采用期末考核的方式,考试形式多以客观题目为主,标准答案比较单一,这样很多学生可以通过考前突击等方式在期末考试中取得高分,而且某些老师也会为学生圈点考试复习内容,学生通过死记硬背及可以取得好成绩……这种模式考试并不能真正的衡量出学生对该门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程度,其弊端慢慢显现出来,所以现今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提倡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其目的就是培养出更综合的人才,更实用社会发展的人才,更能应对复杂多变环境的人才。考试模式的改革必将带动教学模式的改革,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发生变化,鼓励学生参加到课堂教学讨论中,积极地思考,提出自己对问题的独到见解,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解决问题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供。

那么,提倡素质教育是不是要取消考试呢?答案是否定的,改革现有的考试模式,但并不是取消考试。比如,为了更加客观的考察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可以采用平时表现加考试成绩综合评分的方式,更全面地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能力。另外,考试内容也不能拘泥于原有的形式,更多地采用实际操作案例的方法,真正的考察中学生对知识的现实应用能力。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发展方向要在认识清楚现有困境的基础上辨明,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教条,教学手段简单的做法,将会计理论知识提升到最前沿水准,并且要将理论同实际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和专业素养。同时,要注重现代化创新和改革,不仅要注重会计专业的发展需要同市场需求结合起来,更要注重学生思维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创新。真正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做出实质性有利有效的改革。

参考文献:

[1]李彦东.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与会计职业能力的探讨[J].硅谷,2008(12).

[2]王薛.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多媒体教学的局限性及对策[J].企业导报,2011(21).

第9篇

关键词:现代企业 会计 可持续发展能力

说明:本文是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2011THEGH008)的部分成果

一、问题的提出

可持续发展作为二十世纪末期出现的一种发展战略理论,得到国际和国内社会的广泛认同和支持,可持续发展也已经作为我国国家发展的重大指导方针和基本战略。国家要实现国富民强,教育就必须地发挥其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我们必须认真思考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总结其经验教训,尤其是应当以科学的发展观审视近些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态势,以市场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研究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诸多问题,这是摆在我们面前建设具有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课题。

一方面,近年来会计专业成为就业领域的热门专业之一,由于受高薪、高就业率的诱惑,报考人数在逐年增加。每年大批量的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的关注热点。另一方面,企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仍然存在着缺口,许多企业经常抱怨很难招聘到合适的会计专业人才。那么,现在的会计专业本科毕业生存在哪些普遍的问题呢?现代企业对会计专业的学生又有些什么要求呢?这些都是非常值得我们探讨和研究的。

二、会计专业本科毕业生普遍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而言,会计专业本科毕业生在刚开始走上工作岗位时,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第一,部分毕业生理论知识不扎实,在学校学习期间所学的专业知识百分之九十已经忘记了,所以工作起来入门很慢,再加上在学校实践机会比较少,所以动手能力也很差,有些同学还不愿意从底层做起,工作中常常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状态,不能很好地满足现代企业的需求.就业竞争力相对也比较薄弱。第二,有些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定位不明确。很多会计专业学生对于自己的职业缺乏规划,没有方向,没有明确的就业目标和定位。也有一些会计专业学生就业心态不端正.自身期望过高。据上海一家高职院校的调查,有49%的同学因为期望过高从而影响到就业。有些会计专业的同学不愿到小公司上班:更不愿意到经济不发达的地区上班;不愿从事基础性的出纳和会计工作等等。

另外,作为独立院校,我们的本科毕业生更是存在以下一些特殊的问题:例如,学生的择业观念比较差,因为独立院校学费相对都比较高,大部分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都非常好,这些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更容易滋生期望值偏高、看重经济利益、理想与现实相脱离、依赖心理过强等一系列的问题。从而使得独立院校的会计专业学生就业时更看重工作量小而福利好的单位,从而忽视了自己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工作经验的积累。再加上学校提供的就业信息不全面,独立学院的就业指导工作起步较晚,缺乏专业工作人员,工作经验不足。很难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作用。同时社会知名企业也很少到现场招聘,有一些学生一时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就会产生一些消极的情绪,而不是从自身的原因出发,努力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的综合素质。

三、现代企业对会计专业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要求

首先,现代企业要求会计专业学生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相关调查结果显示,现代企业普遍认为《会计学基础》、《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学》、《会计报表分析》等专业课程极为重要,掌握这些专业课程是一个合格的会计人员所必备的素质;而且,会计专业人员还要具备不断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因为经济环境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在不断地更新和变化,会计人员要随时做好学习新知识的准备。所以,作为会计专业的学生,应该从大学时代就开始着重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

其次,职业道德、沟通能力、职业判断能力、逻辑分析能力和明确个人定位对会计专业的学生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作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永远是第一位的,只有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够很好地为企业服务,而且,会计人员掌握了大量的公司的信息,要是其不忠于职守,出卖公司的信息,那将会给企业带来特别大的损失。此外,作为会计人员经常会和其他部门的人员核对数据、参与讨论,所以,良好的沟通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作为会计人员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判断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因为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会计已经不单单是记账那么简单,很多时候需要参与公司的经营和投资决策,这就需要会计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判断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而以上所有能力的培养,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培养和历练,作为会计专业的学生应该从平时做起,努力培养自己的这些能力。

最后,现代企业也很看重毕业生是否拥有专业的证书,比如CPA、会计从业资格证等,因为这些证书最起码可以说明学生在专业知识、英语和计算机等方面所能达到的水平,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学生的综合素质。另外,学生若拥有其他方面的特长,例如,歌唱得好或者舞跳得好,或者体育方面突出等等,也会很受用人单位的欢迎。所以,作为会计专业的学生,也应该注意加强这些方面的技能的取得和培养。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