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21 10:15:0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生物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生物科学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要求我国拥有一大批站在生物科学前沿的创新人才。作为从事生物基础教育的教师,必须树立创新教育的观念,在培养学生较高生物科学素质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而在创新过程的实施中,尤其要注重进行情感的创新。情感创新是经济时代的要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景中产生的,具体的情景可以唤起人们相应的情感,在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情感,我们应当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设置相应的情境,以引起学生的共鸣。
一、创设良好的集体活动情境。
例如在介绍〈观察鼠妇活动〉的时候,根据来源于头脑中已有的知识,或者来源于别人的研究成果,或者来源于对客观实际的观察。让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思考:鼠妇的活动还可能和水分,以及其它外界因素有关,等等。学生互相讨论后踊跃发言,其中的中心意思是突出要团结合作,平时要互帮互助,这样才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并且利用大量的例证进行说明,我想,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进行情感的渗透,学生更能体会其中的深刻寓意。同时在进行研究性活动中,我组织学生观察校园的花草树木,将它们分门别类,并让学生一起制作了生物标本,培养它们热爱科学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生物的兴趣,以及在集体活动中的合作的精神。
二、创设良好的“德育”环境。
创设道德感的情感,以激发学生的道德感。比如,在学习“人类的遗传病与优生”时,除了了解一些先天性的疾病外,还要知道那些患者自己也没有选择的权利,我们不能鄙视弱势群体,我们应该对他们给予关怀和帮助。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自己独立思考,并要学会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我们知道,创新是在未知中求索,不可能一帆风顺,甚至可能是“千呼万唤不出来”,更有许多创新成果是在逆境中诞生的,经受了无数次失败和打击,有的甚至使人心力交瘁,例如,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教授在期间顶住政治压力,在水稻扬花的中午,冒着烈日,仔细寻找着几万分之一的雄性不育水稻。当极其难得的几棵雄性不育水稻被“小将”们夺走后,他还是继续寻找和研究,就是凭着这种顽强的意志,培育成了高产优质的杂交水稻,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国这个人口大国的粮食危机。这无疑是一堂道德教育的自然渗透课。
三、创设“美感”情境。
创设美感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在学习植物的有性生殖时,对绿色植物花的结构的学习,我向学生介绍了美丽的花冠,五颜六色的花瓣及它们的作用,播放了一些群蝶飞舞花香四溢的图片。在学习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时,我找了一些展现青山绿水的短片,伴随着优美动听的古点音乐,学生们从中体会到大自然的美,感受到清洁卫生环境保护给人们带来的无限的惬意与舒适,从而增强了学生对美的生活的追求感,也会自觉的爱护我们的生活环境,以及爱护大自然保护大自然。这样学生会感到生活是美好的,会更加珍惜和爱惜生命的,会知道如何努力学习,以让自己的生命更加的精彩。
四、创设“劳动”情境。
创设愉快的劳动情境,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比如,在讲述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时,播放不同发育时期的人类是如何制造工具,如何劳动的?让学生用老师提前准备好的材料制造工具,随着劳动及制造的工具不断的进步,人类也在不断的进化发展。从而让学生体会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作用,还播放了一些农民辛勤耕作的画面,使学生感受劳动人民的辛苦,知道衣食等物资的来之不易。使学生在体会人类进步发展的同时懂得了是劳动创造了美,也知道应该尊重他人爱惜他人的劳动成果,从而培养了学生热爱劳动的思想。
五、创设“体育”情境。
摘要我国现阶段教育总目标的要求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以及学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习惯的培养,卫生健康教育。这也是生物学教学大纲规定的目的要求之一,学校负有提高学生社会主义思想觉悟,使学生有崇高理想和道德品质,以及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任务,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针对生物学教学教材内容,发掘其中爱国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因素,搜集有关方面的资料,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教育。
关键词生物学教学;思想情感;教育
我国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要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爱国主义教育,因而各科教学必须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有机地进行思想教育。在中学生物学教学内容里,有着丰富的爱国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因素,生物学教师也要把思想教育寓教育与教学中。
一、运用生物学知识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在生物科学发展史中,曾经出现过形形的唯心主义理论,如目的论、特创论、物种不变论等,对生物和人体的种种现象作了歪曲的解释,影响了人们对生物作客观的正确的认识。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能使学生免受封建迷信思想的影响,以及各种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思想的侵袭,使学生正确认识生物和人体的生命现象及其活动规律,更好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并逐渐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结合教材可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教育。
1.生物界的一切现象的产生都有其物质基础
地球上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因此,一切生物都是由自然界最普通的元素所构成的,从而揭示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均统一于物质。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不仅从分子水平丰富了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唯物论原理,而且还指出生命现象的物质基础是分子活动。因而通过对蛋白质、核酸等分于结构的研究,以及它们在生物体内的变化活动,可进一步认识生命现象的本质。
2.生物界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发展、变化的
教师在讲述植物类群和动物类群时,使学生了解生物是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不断进化发展的。种子植物由胚发育成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植物体;昆虫的变态发育史;蛙的胚胎发育史;哺乳动物例如家兔从受精卵发育成胚胎,胎儿到成体等,使学生了解生物体都经历了由小到大,由幼体到成体的生长发育以至衰老死亡的过程。由此阐明生物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而不是静止不变的。
3.生物界的一切活动都是受一定客观规律支配的
例如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昆虫的生活史,遗传的三大规律,基因控制性状的规律等。人们认识了生物界的客观规律,就能主动地按照人们的愿望,利用、改造、控制生物,为人类服务。
二、运用生物学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热爱科学的教育
1.讲解我国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我国历史悠久,土地辽阔,地处寒、温、热带,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珍贵的种类。这些资源既为人们衣、食、住、行等提供了必需的生活资源,也为工农业、医药卫生事业提供了宝贵的原料。如银杏、杉、珙桐、水杉等珍贵植物,有“活化石”之称的大熊猫、白鳍豚等我国特有的珍贵动物。通过讲解这些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2.讲解我国作物栽培和动物饲养、医术医药方面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的经验,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
我国是研究、利用、驯化动物最早的国家之一,根据科学家考察,600多种经济作物中,起源于我国的占五分之一。我国是世界上水稻栽培最早的国家之一,禾本科稷、黍、粟等原产我国,大豆原产我国,很多柑橘类桃、梅、李、杏等原产我国,我国蔬菜更是举世闻名。猪的饲养,蚕桑的利用,家禽家畜的驯化也有悠久的历史。医药方面,明朝李时珍著的“本草纲目”是世界闻名的医学巨著。1千多年前名医华陀已经运用麻沸散为病人进行全身麻醉,施行外科手术。2千多年前,我国就有一部《内经》医书,对人体解剖病理诊断和防治疾病作了阐述。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介绍我国现代生物科学的研究成果和发展动向,激起学生热爱生物科学,献身于生物学研究的理想
通过讲解我国在人工合成胰岛素、遗传工程、细胞杂交、优生优育、仿生学、环境保护、生态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及其展望,使学生认识生物学科与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的关系,从而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三、利用生物学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及良好习惯
通过介绍生物科学的重要性,以及生动形象的直观教学,实验教学,观察动植物等课外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并从中发现生物学尖子学生,为培养和输送生物科学的研究人才作出贡献。还要在观察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不怕挫折、困难的探索精神,同学间互助友爱的协作精神,以及养成爱护实验仪器的良好习惯。
摘要: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重要的课程目标,在教学中需要花大气力才能做好。达到目标的要求决不能依靠讲解或讲授的办法,说教的办法应坚决摒弃。主要应通过各种教学活动的过程来体验、培养,应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经常性、实效性、趣味性和实践性。
关键词:生物教学,情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D631,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1)-07-0045-01
在最近几年的生物教学实践中,以及在和学生、学生家长交流时,我发现不少学生对家长的有些做法不能理解,而家长又认为孩子学习不努力,达不到自己的理想。父母与孩子之间在认知目标上存在距离,久而久之就产生了隔阂,结果是父母过多的呵护和过高的期望,却培养出既无责任感又无情无能的孩子。为什么现在有的孩子变得如此冷漠无情?
一、抓住恰当时机,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渗透
课题教学是生物学科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程目标的主要渠道。教学中,教师在充分熟悉教学内容、了解学生实际的基础上,结合知识目标、能力目标,自然而然地进行思想情感的渗透,使知识学习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有机结合,协调同步,以收到“水到渠成”的功效。一定要避免空洞说教、生拉硬扯、牵强附会的做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新课程三维度课程目标的一个重要内容。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是培养学生具有科学世界观,具有完整人格和高尚情操,具有优良的人文精神的必然要求。高中学生正处在心理断乳期,他们对一切事物都有好奇心,易接受新鲜事物。他们开始具有独立意识,开始有自己的观点和判断。他们对他人的观点会进行自主的选择。对他们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要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如果强加式地,直来直去的对他们进行理性教育,往往会招致学生的厌恶或心理对抗,产生逆反心理。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我们把这条规律看成是教育技巧的核心,是能够找到通向心灵之路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中充分运用隐性艺术,把有意识的信息隐藏于意识阈之下,使受教育者在无对抗中获得潜移默化,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境界。
在教学中还要抓住机会对学生进行随机教育。比如,在实验过程中,对不小心将仪器损坏的学生,可以先表扬其诚实的态度,然后再予以适当的批评,这种做法不仅对当事人,对全体学生来说,也是一种科学态度的培养与教育。
课堂教学中实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形式要丰富多彩,例如,讲一个生物科学家的故事,运用一句名言、穿插一个典故、剖析一句成语、看一幅挂图或一段录像片、引用一组数据、展开讨论等多种方式。使教育内容具体、生动、形象、丰富,避免单调枯燥、概念化、成人化的教育形式。情感教育就是让学生去体验诸如交往、信念、尊敬、同情、悲哀、快乐、爱和互助等情绪、情感的教育。这样的教育将人的情绪、情感汇合在一起便会促成学生产生一种情感的美丽,也就是形成一种“情感文明”。通过情感教育,能使学生产生爱国主义情感、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关心、关爱和尊重别人,学会用自己正确、健康的心理去体验社会,分辨真善美、假恶丑。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
二、进行情感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物课的学习内容如果较复杂或枯燥,就容易使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因此,在教学中将学生感兴趣的时事或身边的事与课文有机结合起来,适时地提出,不仅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用广博的知识熏陶学生
德高为范,学博为师。教师常被看做是知识的化身。没有渊博的知识就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渊博的知识是教师树立形象的必要条件,也是赢得学生尊重、树立教师威信的重要前提。在学生看来,教师首先应该是学识渊博、专业精深的人。而学生常常又会因为崇尚教师的博学多才,进而把对教师的敬慕之情迁移到对所学的课程上来。事实上,有很多学生就是由于受到所崇敬的老师的启发和影响才确定了自己的人生志向,增强了学习的信心。
例如,在学到“DNA”时,我先指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搜集有关DNA用途的资料,然后在课堂上相互交流讨论。通过学生代表的讲述,我发觉他们对DNA用于破案很感兴趣,于是就在这方面作了些扩展,介绍说:“据报道,DNA断案术己在数百起案件的技术鉴定中成功应用,但对于高度腐化的白骨化尸体、没有毛囊的毛干等却无能为力。”学生们均好奇地问:“有什么好办法吗?”我继续说:“大连市公安局刑警支队的一项科研成果填补了这项空白。”学生们都瞪大了眼睛,好奇地听我介绍,“mtDNA,即线粒体DNA分析技术解决了这一难题,它可以对毛干、指甲及内组织等生物硬组织进行个体识别,为打击犯罪活动又添了一件有力的武器。”在学习“温室效应”时,我又列举了中国科技大学的一项最新科研成果,那就是用二氧化碳合成钻石。在讲到“环境污染”时,我结合海湾战争给学生指出:战争也是生态环境的一大污染源。这些例子不仅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也树立了老师的威信。因此,教师应该用他那渊博的知识来熏陶学生,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四、用通俗的哲理点拨学生
关键词:生物教学;情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3-0211-01
一、情感教育在生物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1.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有严谨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培养团结合作精神
对于现代的中学生来说,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到大一直生活在宠爱之中,难免会变得孤僻、自私、冷漠、骄纵。这将会给他们的学习、生活以及今后的工作带来消极的影响。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团结合作精神是十分必要的。在教学中应重视并鼓励学生参加集体活动,这样才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团结合作精神。通过设计一些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还能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养成同学之间互相配合,互相帮助,共同商讨,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们体会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3.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情通理达,以情施教。教师在教学中要以积极的情感感染学生,从而实现教学的情知交融。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只有师生之间民主、平等,课堂气氛和谐,学生才能想学、乐学、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令学生感到老师可亲可信,使师生关系更加和谐,从而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同时,生物学老师必须具备较强的敬业精神,良好的师德,过硬的专业知识,扎实的教学技能和健康的心理。使学生对生物学习和生物学老师产生良好的情感,从而对生物课的学习产生一种等待和期盼的心理。这种感染效应往往会长期地起作用,甚至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
4.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
在教学中,教师要解放学生的大脑,让他们敢想、敢问。教师要巧妙组织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用以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教学中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结合生活实际对问题进行全面观察,促进学生由求同思维向求异思维转化。
二、教学设计中重视情感教育的培养
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时,要充分考虑到情感态度目标的实现,并在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中体现出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等要素,来确定相应的教学模式。新课标生物课程,在人文精神的培养方面做了许多尝试,如爱护生物,保护环境,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正确看待生物学的发展和生物技术对人类社会的作用和影响,体验生物界的多姿多彩给人的生活带来赏心悦目的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成为当代生物学教育的重要特点。
1.营造课堂的气氛,激发学生兴趣
大自然是陶冶情感的摇篮。教师在带同学们活动时,应重视培养他们的同情心和善良的情感。有调查表明,饲养小动物的会更快乐。同时患抑郁症的几率也明显降低。教材中提到的各种各样的生物给我们带来了给我们带来了绿色、宁静、和清新的空气,给我们营造了清洁、优美、温馨的环境;绿色植物有吸尘、杀菌、消声、调节空气湿度等作用。对于这些内容的教授,教师要把握时机,向学生贯穿热爱大自然的思想,倡导同学们保护花草树木,大力提倡植树造林。在这种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培养了学生关注自然、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热爱父母着手进行情感教育
在《人的生殖》一节中,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紧抓学生的心理,让同学们感知人的生殖过程,了解做母亲的不易。我告诉学生:进入母亲输卵管里的很多,但是只有其中生命力最旺盛的才能完成与卵细胞的融合,因而我们每一位同学都是最优秀的,以此激励同学们的自信心。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父母给予的,母亲在怀孕的280天中会有各种反应,母亲的各种生理负担都会加重。以此对学生进行热爱生命、热爱父母的教育。通过开展让每个学生负重由一楼至五楼,体验母亲怀孕期间的艰辛,增加同学们和父母的情感。
3.从珍爱生命入手进行情感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自然的渗透生命教育,从而引导学生关注我们生命,关注自我的行为,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
4.从环境保护入手进行情感教育
在讲授“生物与环境”一节时,可让学生欣赏优美的自然风光的图片和录像。提出,如果不注意保护环境,那么绝色的景色将成为过去,帮助学生树立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思想情感。同时,号召大家从自我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倡导环保,抵制污染。我们的森林资源正在被破坏,我们的小河深受污染,我们的环境越来越危急时,愤怒、焦急之情油然而生,他们急切地关注“地球危机”问题。这种情感是原文本的内容所不能产生的,通过资料补充,学生们很快接受环保教育,因为孩子的天性就热爱自然,他们充满热情,能积极行动起来。
5.从生物学家的人格魅力入手进行情感教育
我想情感教育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生活经验和实际思想情况。中学生各方面都在发展,正逐步向 “经验型”、“情感型”和“理论型”、“理智型”过渡的特点,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显著发展,加之生活经验的积累,对自然和社会已进入探索阶段。为了让学生产生爱国主义情感,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分辨真假善恶美丑,使学生能关心关爱他人,学会尊重他人,对学习生活产生积极的情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德育情感也有所提高。生物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中学生物教师责任重大。我认为情感教育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并融入生物教学中。
一、爱国主义教育
在中学生物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像政治老师那样大谈爱国主义理论,而不与教材内容相结合地空谈,这种情感教育是没有效果的。那么在生物课堂上怎样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呢?首先要注意理论结合实际,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我们的骄傲。教师要结合有关内容,如我国有鸟类约1258种,占世界鸟类种数的13%,鱼类约3800多种,我国约有30000多种植物,仅次于世界植物最丰富的马来西亚和巴西,居世界第三位。我国还有大熊猫、金丝猴、朱、华南虎、羚牛、藏羚羊、银杉、水杉,珙桐、红豆杉,紫杉等特有的珍稀动植物品种等。上课时告诉学生这样真实的材料、确切的数字,配以图片和影像资料以加强提高到爱国主义高度,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当代中学生对资本主义的实质知之甚少,认为外国科技发达很容易自我贬低,产生崇洋的思想,认为中国不如外国。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利用教材中涉及到的与中国有关的事例进行情感教育。我中华民族的文化光辉灿烂,源远流长。例如中国中医医学中的经络学说就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由于经络既不是血管,又非神经,只是运行全身气血、协调全身生理机能的多功能线,西方国家至今仍然对经络学说知之甚少。由此可见,中华民族同样对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我国科学家袁隆平主导的杂交水稻育种一直保持着国际领先水平,我国科学家还独立自主研究绘制出水稻基因组,这类似于人类的基因组计划,获得了世界的瞩目,更为解决世界粮食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我国人工合成牛胰岛素,自行研制的抗虫棉,抗虫水稻等抗虫作物已经用于生产。我国科学家所取得的成就足以让我们骄傲和自豪,会激起学生的爱国主义的热情,热爱我们的祖国。
二、环境保护教育
环保意识是一种很重要的公民意识,他能帮助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这也是开展生物教学的重要情感目标,也是生物课的价值所在,现在环境保护是热门话题,但是在目前的高考压力下许多学校没有专门开设环境保护课程,而在其他学科中很少有像生物学科这样贴近环境。生物课中就有很多与环境保护有关的知识点。在生物教学中通过这些环保知识的教育使学生逐渐形成并加强环境保护的意识,进而让这些能够付诸到实际行为中,让学生能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我想这是每一位中学生物教师都要在课堂上思考并付诸实施的。
现行的中学生物教材有很多章节都有生物学教学与环境教育结合的很好的知识和章节。这就要求我们生物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堂,借助教材,让课堂这个教育这个主阵地,进行环保教育。例如对日本的水俣病事件,伦敦毒雾事件,我国北方的沙尘暴天气等重大事例图片展示并进行解释,我们身边的环境污染事件让学生自己举例,让学生自己感同身受,进而提高环保教育的效果。实验是中学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份,重要的手段。那我们在实验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动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环境意识绝佳的方式。
三、意志品制教育
论文关键词:生物课堂教学;情感因素;情感教育
谈到情感教育,那到底什么是情感教育?在心理学中对于情感教学有这样一个定义:“所谓情感教学,从最根本的涵义上说,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结合这个定义,可以得出情感教育就是以情感教学为主线实施课堂教学从而达到一定的情感教育目标。在中学的课堂教学中可以渗透情感教育的学科很多,生物课堂教学因其独特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其在情感教育方面的独特魅力。中学的生物课堂教学是普及生物科学的一个窗口,教学中应该要把生物科学的课堂教学效果和日常生活相结合,和中学教育的情感目标相结合。那么,到底该如何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实施情感教学,渗透情感教育呢?下面结合个人的一些经验谈一谈这个问题。
一、正确定位情感教学的目标
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我们会碰到这样的问题,在备一节课,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时最不容易确定的就是情感教学目标,往往在很多观摩课或者新秀课中我们会发现情感教学目标过空过大。例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等,在小小的一节课中,我们怎么能够达到如此高的一个目标?其实,真正的每一节生物课堂教学中我们能够渗透的只是情感教育的一角。正确的定位情感教学的目标是实施情感教学,渗透情感教育的前提。
二、合理的运用情感教育,增强教学效果
(一)设置情感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掌握生物学知识
生物学是一门丰富多彩、贴近人本身的一门学科,如果能合理适当的设定一些情境,以情去激发学生,体现教师的爱心,触动学生的爱心童心,对于教学来说,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我在讲高中生物遗传与变异时,由于前面内容理论性很强,知识要求很高,学生掌握觉得很困难。而到人类的遗传病与优生时虽然教学知识要求较低,但是我抓住这节课设置了一个特定的情境:刚开始上课时,我播放了一段视频文件——周周的故事。音乐初响起时,周周的形象在屏幕上初露面,有学生在笑,我没有制止他们;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室里渐渐安静下来,同学们深深地被周周的故事所吸引。当音乐戛然而止时,教室里一片肃然,同学们闪动着一双双真诚的眼睛望着我。抓住这个时机,我告诉学生周周所患的先天性疾病以及他的经历,让他们体会健康的重要性,生命的珍贵。进而告诉他们优生、优育的重要性,学生一下子就特别感兴趣。我乘机强调了前面内容的基础地位,学生的情绪高昂,自己探索学习的动机明显增强,教学效果很好。
(二)人性化的作业批改,拉近与学生的情感距离
刚刚开始接触学生的作业,看着他们稚气的笔迹,我不忍在上面涂写,我总是小心翼翼在他们的正确答案上划上“√”,跳过错误答案。但是毕竟错的少,这样我的工作量很大。有人劝我,只打错的,但想起自己在中学时翻开满满都是“€住钡淖饕凳钡哪侵志谏ィ揖头牌恕L乇鹗窃谂硎保负醪淮颉皜住保皇乔崆崮煤毂驶坏馈=ソサ奈曳⑾钟行牡难傅拇碓诩跎伲蚁胨鞘歉惺艿搅宋业纳埔夂凸睦闹杏幸凰啃⌒〉穆恪6杂谀切蟠筮诌值拇永床蝗プ⒁馕业呐姆绞降难一岬ザ勒宜歉ǖ甲饕担媾堑淖饕担欢系毓睦牵峡问倍嗵嵛仕牵ソサ乃且不嵊谢蚨嗷蛏俑谋洹?
三、尊重每一个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学不仅是教与学的关系,同时也是师生双方感情和思想的交流,师生关系直接制约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影响学生的认知活动。初为人师,教育学的老师曾经这样告诫过我们,教育,我们的对象是人,这就决定了这份工作与其它的工作之间的差别。要教育好人,尊重和爱是第一位的。要学会欣赏学生,尊重学生,爱学生,只有这样才能拉近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才能让他们信任你,喜欢你,从而能喜欢你的课,有一句话说“亲其师而信其道”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除了尊重和爱学生以外,我们更要注意的是公平和平等,现行的新课程理念强调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由于我们的评价体系,教师在教学中很容易出现“功利化”,关注、关心的仅仅是少数尖子生,可事实上,大部分学生是中等或后进学生。如果教师能够公平、平等的去看每一个学生,用关怀和理解去帮助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学生都将得到均衡发展。在我的教学工作中,我一直很注意这一点,而且我发现受到我关注的学生学习成绩都有进步,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从不给所谓的“优等生”特权,对他们同样的要求,犯了错误同样批评,刚开始尖子生有意见,但是明显感觉到大部分人是信服的。平时的教学中,一直告诫自己,我和学生是平等的,无论在讲台上,还是在讲台下。这种平等的信息要传递给他们,对于自己的称谓一定要很注意。我从来不对他们说“老师”怎么样,“老师”怎么想,而是称自己为“我”,就像和朋友一样的和他们交流。这种平等得交流让他们很信赖我,虽然我不是班主任,但总会有学生来找我谈心。对于我的工作中,讲课中出现的纰漏,学生也会直言不讳的告诉我,在我精心营造的这种融洽关系中,他们得到进步,我得以快速成长。
四、课堂渗透情感教育,培养学生对于生物学科的兴趣
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最好的方法是渗透情感教育。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动态,经常教育学生鉴别是非真假,明确“什么对”,“什么错”,并通过富有趣味的教学把学生吸引到生物学习中来。这样做的同时也可大幅度地提高教学成绩。例如,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八章人的生殖与发育的课堂教学就是一节很好的情感教育课。
青春期是少年到成年的过渡阶段。中学生基本上集中在12-17岁这一年龄段。这一阶段的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经历着一个从不成熟到基本成熟的发展阶段。女孩子出现月经初期,男孩子出现遗精,性意识开始萌发,由此而产生对性的好奇、担心和恐惧心理。因而,在性机能趋于成熟的青春期,正确地引导他们认识和对待自己的性生理与性心理发展的特点,有助于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让他们明白在这一段时间自己的任务是什么。在教学中,围绕教材实际,我采取了以下的做法:首先,让学生自己先阅读课本关于生殖的内容,并提出问题“我从哪里来?”,引起学生的兴趣。第二,结合挂图,面对全体学生系统介绍男、女生殖系统知识,让他们先消除对性的神秘感、罪恶感。第三,在介绍“遗精”和“月经”的生理卫生时,指出保持乐观情绪的重要性。第四,解决疑问“我从哪里来?”,让学生体会父母抚养我们的辛苦,我们每一个人应该尊敬和疼爱自己的父母。第五,要求学生树立自尊、自信、自爱的独立意识。第六,指导交友原则,这有利于搞好学习,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发展。
五、培养具有环保意识的学生,使教学更贴近生活
看到学生平时随意丢弃垃圾,浪费水的习惯,我结合高中生物生物与环境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课间,有学生问我“赤潮、水华”的形成原因,我抓住这个问题给学生讲蓝藻,水葫芦,讲生物入侵,讲到可降解材料,学生们一个个听得津津有味。课后有个学生说,现在看新闻时碰到这方面的问题时他们可以给家里人讲一讲了,说学了就能用的感觉真好。同时他们也记清了原核生物蓝藻的结构和功能,达到了我的教学要求。
六、通过生物教学,激发学生的爱心、同情心、责任心,学会做人
关键词:课间;情境表演;歌声;熏陶
【中图分类号】G633.91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是一门基础的科学课程,它体现出了科学的本质和特征。我们在引导学生探究科学的道路上,往往就忽略了对学生情感的教育。下面就结合教学实例――北师大版初中生物教材八年级上册20章第1节《遗传和变异现象》,谈谈情感教育,主要是亲情教育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在本节教学过程中,我将情感教育作为知识目标的载体,将知识目标融入其中,让学生在爱的熏陶中能有所获。主要由以下几个环节体现:
一、课间欣赏
众所周知,学习是一种艰苦、紧张的脑力劳动。学生在每一堂课中都会接收一定质和量的新知识。从生物学角度来看,在学习的过程中,大脑神经细胞已经消耗了大量的氧气和养料,如果补偿不足,就会导致学生不适,影响下堂课的质量。如此看来,课间活动就尤为重要了。
课间活动,是调节学生学习节奏,缓解疲劳的重要时期。此时的学生,无论是在生理还是心理上都处于无比放松的状态。人在越轻松的状态中越能表现出内心深处最真实的东西。我就从很多老师都不在意的课间十分钟入手,让学生酝酿情感。往往,一首美妙的音乐可以放松人们的心情,陶冶人们的情操,培养健康的情趣。在课前,我利用教室多媒体设备,为学生精心挑选了一段音乐视频,泰歌和他女儿演唱的《我是太阳你是星星》。在歌声中,让学生去感受父亲与女儿之间那浓浓的亲情,让学生在歌声中能回忆到儿时那美好的时光,唤醒内心深处那份隐藏起来的最真挚的情感。在此,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这节课我们学习什么呢,为什么会放这段视频呢?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必定事半功倍!
二、课堂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情感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与质量。教师充分挖掘情感因素,通过恰当的途径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教学枯燥无味,学生就难以集中精力听课,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创设好情境,让学生在感兴趣的情境中去学习生物知识,体验和理解生物,在情感、思维、动作等方面自主参与了教学活动,让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充分体现,学习效果就会是最佳的。作为教师,必须叩开学生思维的大门,运用灵活多变的方式方法点燃学生求知的心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生物知识探索的愿望。
(1) 情境表演导课
课间欣赏激发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为了让这节课更有吸引力,我自编了一个情境剧《爸爸的烦恼》作为导课环节,让本班学生自导自演。如何让学生既能专心致志的看情景剧,又能让该剧在导课中发挥最大的作用呢?课间的音乐欣赏就起到了酝酿情感前奏的作用。我就抛出一个问题:孩子们,在刚才的课间欣赏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感受到的就是一幅幅温馨甜蜜的画面、血浓于水的亲情、一个和谐美好的家庭......老师适时引导:是不是每个家庭都和他们一样,生活的无忧无虑呢?显然不是,今天就有一位爸爸带着他的烦恼走进了我们的教室,让我们来看看,他有什么烦恼呢?这样的导入,既能让学生对情景剧剧情产生浓厚的兴趣,又能唤醒学生埋藏在心底的亲情。通过观看表演,学生从视觉、听觉、思维、动作上都积极参与,深刻体会到了孩子因为面貌和父母差异太大带来的苦恼,孩子的自卑,让爸爸无限烦恼。但父母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护,最终让孩子走出阴影。这样的导课,既认识了生物圈中普遍存在的遗传和变异现象,又让学生能用科学知识为爸爸解决烦恼,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看完表演,学生深知,每个父母都将爱倾注在了儿女的身上,我们必须牢记!这样,我设计情景剧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2) 材料选择
因为这节课《遗传和变异现象》内容的特殊性,在选择材料上,我都注重亲情的教育。现在孩子几乎都是独生子女,亲情淡漠,在家也是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往往对父母的爱视而不见,认为这是应该的。因此,在选择材料上,无论是图片、视频、案例,我都围绕一个中心:“亲情教育”来展开的,选择一些具有震撼力的材料,如身患绝症的妈妈为孩子制作从今以后十几年的衣物、一个智障父亲怀抱中的儿子等。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慢慢渗透爱、感受爱,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浓烈的亲情。让学生听了,看了就不会忘记!
三、课后熏陶
本节课的情感教育亮点就在这里。
这节课的知识很浅显,就4个知识点:1、性状、相对性状的概念;2、性状、相对性状的区分;3、遗传的概念;4、变异的概念;学生很容易弄懂,生活实际中的现象也很容易区分,因此,情感教育就非常重要了。经过一节课的材料熏陶,学生能够体会到父母的爱,但是还需要一根导火索将这种爱释放出来。我就用语言先感染,再让学生唱出爱,完全将爱释放出来。语言感染要结合本课知识,既回忆了内容,又进行了情感教育。我是这样设计的:孩子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因为遗传,我们流着与父母身上相同的血液;因为变异,我们又有着和父母不一样的外貌特征。不一样的外貌却掩盖不了我们那血浓于水的亲情,就让我们牢记那份情,感受那份爱,大声的唱出对爸爸的爱。
在课堂最后,我以全班齐唱《父亲》结尾,在歌声中,学生自己的情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释放,很多同学唱得泪流满面。我相信,每个孩子都是亲情的传导者,每个家庭都是温情满满!这样的结尾,使本课的知识目标和情感目标都顺利完成。
以上就是我在这堂课的教学过程中,以亲情渗透知识,知识融入亲情的运用。有很多环节都是初次使用,也存在了一些问题。但我相信,只要经过不懈的努力,就会把情感教育与知识结合运用的更好。学无止境,我一定会更加努力,加强学习和探索,让我的课堂情感更丰富,教学更得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情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7-259-0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对于各个学科而言都是如此。在传统教育模式下,高中教学中对于高中生物的教学模式显得较为的死板和生硬,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兴趣和教学质量是起到很大的负面作用的。因此,在新形势下,高中生物教师应该在生物教学中加入情感教育的因素,让学生通过生物学习收获到更多的知识。
一、情感教育的基本概述
情感教育出现的时间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世界各地的教育界对于情感教育的解释大都大同小异,综合起来看,情感教育主要是作为一种教育的模式,在教育过程中主要关切学生的情感、情绪和态度,并以这些情感因素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乐趣所在。换言之,通过情感教育,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全的发展,并在教师情感因素的引导下逐渐形成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高中生物情感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普遍欠缺生物方面的情感素质。二十一世纪是生物科技“唱主角”的新世纪,在当今每天都有日新月异的生物技术层出不穷,但是纵观我国高中学生,大部分都对生物的认识和理解存在着和一定的偏差。正因为如此,学生对于生物这门学科所保持的情感素质也是相对较低的。造成这个情况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社会、学校、教师甚至包括家长都不可避免的应该承担一部分的责任。而很显然,这些各方面的局限性都严重的影响着高中教师在生物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
2、部分教师的情感教育素质较为欠缺。教学之所以被称之为教学,很显然就是一个教与学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偏废都可能影响最终的教学效果。因此,纵观高中生物的教育界,之所以存在着情感教育比较欠缺的一个另外的原因就出在部分教师的身上。特别是一些年龄较大的教师,对于新知识、新理念的接收能力较弱,加之长期缺乏相应的在岗培训,直接导致其在教学的过程中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让情感教育的理念形同虚设。
同时,又由于我国长期应试教育的制约,我国很多教师就算已经认识到情感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其仍然不愿意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将情感教育融入其中。这部分教师认识情感教育是“花架子”,对于最终应试成绩的提升起不到太大的作用,因此其不愿意在自己的教学环节中加入情感教育。
此外,与其他教学模式相比,情感教学本就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很多教师不能在短时间内掌握这种方法的精髓所在,因此就算他们愿意在教学中使用情感教育,其最终的教学效果往往也存在着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三、高中生物学科教学中使用情感教育的主要策略
1、教师加强自身修养,提升情感教育的能力。要想高中生物的教学更加具有情感性,教师应该从自身做起,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修养。首先,教师应该从源头重视情感教育。不管是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没有爱的课堂都是死气沉沉,无法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因此,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提升自己的情感修为,让生物教学的课堂变得生机勃勃。
其次,教师还应该明确情感教学的目标所在,切勿在教学中目标不清,盲目行事。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情感教学的各个目的进行有效量化,逐渐建立起学生早已经丧失的积极性。
最后,教师还应该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并切忌不能对成绩不好的后进生进行情感歧视,在教学中做到一视同仁,不歧视任何一个学生。
2、深挖教材,寻求教学内容中的情感内容。目前高中学生使用的新版生物教材中有很多内容都可以与情感教育进行很好融合的,教师必须对其进行深挖,找出其结合点。第一,生物教材中有很多插图,这些都是与情感教育的结合点所在。在教材中,这些插图,比文字更加直观和简洁,也更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教材中一些生动的生物史学图,诸如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细胞学说的建立等如同一幅幅生动的电影镜头,将此情此景的一些情绪和历程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在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感受这些生物科学家严谨的科学态度,并逐渐树立其正确的人生观和科学观。
第二,除了插图之外,还有很多教材中的内容也与情感教育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也可以认真总结教材,将自己的教学内容与情感因素进行有效联系。例如,教师在进行细胞分化这一章节内容教学的时候,在其中就有一部分是关于克隆的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向学生说明科技其实是一把“双刃剑”的道理,在具体进行生物科技应用的时候应该时刻保持社会责任感和伦理道德,并学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之道。
3、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促进情感教育的开展。要想在高中生物的课堂上更好的开展情感教育,教师为教学创设一个恰如其分的教学情境也是至关重要的。在这个教学环节的创设中教师必须深入结合教材内容,切勿生搬硬套,与情感教育的衔接必须自然。同时,要想情感教育开展的效果更加事半功倍,一个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也是必不可少的。和谐的氛围才能让学生的学习情绪变得更加放松,并乐于在课堂上表现自己,展示自己。例如,教师在进行食物链这一章节内容的时候,可以使用现代化的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一段“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视频。通过观看这段视频,教师就可以将生物界中食物链的能量传递等进入一个简单易懂的讲解,并教会学生优胜劣汰的社会道理。此外,实验也是生物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教师也完全可以根据实验的内容在教学中适当的穿插一些情感教育的内容,并鼓励学生养成勤动手、勤动脑并与他人合作分享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 杨广军.高中生物情感教育的内容与方法[D].山东师范大学,2013.
2500 年前,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提到:“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意思是说不用细密的网到深池里面捕鱼,鱼鳖就不会被吃光。按照季节拿着斧头进入山林里砍伐树木,木材就会取之不竭,用之不尽。孟子教育后人要怜悯生物,表现了对自然和生命的珍爱之情。由此看来,我国的情感教育有着深厚的文化基础和思想渊源。陶行知先生认为“学校要办的是知,情,意合一的教育。”现在,新课程改革依然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新课程改革已经推进多年,教师在日常的研讨中也不断提到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但是,在实际教学中,重知轻情的现象依然十分普遍,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在理论上虽然已经很成熟,但在操作上依然薄弱。这是为什么呢?笔者认为,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受教育模式的影响,传统教学只关注知识的接受,技能的训练,致使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长期受到冷落。第二,认识不足,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看成一种负担,或是所谓的“软目标”,不能自觉落实。第三,受中考的影响,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可以通过测试来考查,然而,情感目标的考查却很难以考试的形式表现出来。以上三点导致多数教师在教学中忽略了学生的情感体验,那么,为什么要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呢?
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地位
“一个人用两个并排的梯子爬墙壁。一个梯子代表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另一个梯子代表情感目标。这两个梯子的结构,是每个梯子的每一级正好在另一个梯子的每一级的中间。通过交替攀登这两个梯子,从这个梯子上的一级踏到另一个梯子上够得着的一级,这样就可以向上攀登。”这段精辟的比喻阐述了情感教育的价值,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所关注的是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就“态度”而言,最根本的态度是对人生的态度。“价值观”则是指一个人一生所追求的价值,也就是生活的理想和人生目的。学生在积极获取知识,掌握技能的同时,其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不仅要关心学生学到了哪些知识,更要关注这些知识给他们带来的影响,让知识真正融入学生的生活。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在实践中开花
在讲述“人体的生殖”的时候,三维目标如下:知识目标,说出男女生殖系统的组成;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关爱生命,孝顺父母。在以往的教学中,我都是将重点锁定在前两个目标,强调男女生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对于情感目标只是一带而过。这次,我要求学生在课前采访母亲:“ 母亲孕育我十个月的感受”。在课堂上,完成知识目标后,请几位同学交流采访内容。A 说:“妈在怀我的时候总是呕吐,有时候喝水都吐出来,很辛苦。”B 说:“妈妈在怀孕的时候,夜里总是睡不好,白天还要坚持工作。”C 说:“妈妈是个特别爱美的人,自从怀孕,再也不用化妆品,不穿高跟鞋,脸上长了很多斑,也不介意。”接下来,我趁热打铁,播放了一段关于母亲分娩的视频,更是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了生命的来之不易。由此,顺利地完成了情感教育:一要尊重生命,因为生命来之不易。二要孝敬父母,因为父母给予了我们生命。
笔者在课后的反思中提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太重要了。不经意的一个课堂环节,却收获了可喜的效果。在班主任工作中,苦口婆心地教育学生要孝敬父母,可现在的中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父母给的关爱在他们看来都是理所当然的,学生不能理解孝顺父母的原因,更不能落实在日常生活中。然而,通过这节课,学生不但掌握了生殖系统的组成与作用,更多的是从心里真正认识到了父母养育自己的不易。几十年后,孩子也许记不住课上的知识,但会把这份感恩之情深深地埋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