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卧床病人护理要点优选九篇

时间:2023-11-21 11:14:0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卧床病人护理要点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卧床病人护理要点

第1篇

脊柱结核占全身骨、关节结核病的首位,其中尤以腰椎结核多见。腰椎结核多发于青少年,且病程长、致瘫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因此,护理工作的好与坏对治疗效果是至关重要的。现将我科的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我科3年中,共收治腰椎结核病人10例,最大年龄45岁,最小年龄16岁,平均22岁。入院时已伴有截瘫者2例,伴有寒性脓肿者7例,窦道形成者2例,10例患者均经病灶清除术或加以植骨、窦道切除术等治疗护理,而得到较好的疗效,无1例并发症发生(自带截瘫并发症者除外)。

2护理

2.1制定护理方案,明确护理要点。

病员入院后通过与病人及病人家属的细心交谈,了解病史及以往就医和家庭情况,以判断患者的身心情况。再经过医护交流和对检查结,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果的分析等全面收集资料,根据资料分析找出病人的护理问题,确定护理方案,明确护理要点。即:解除忧虑、恐惧的心理状态;重视疾病知识宣教;强调基础护理在该病中的重要地位;作好观察和出院指导工作。

2.2护理措施。

2.2.1心理护理:结核在旧社会称为“痨病”,曾一度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如今结核病虽得到了很好的预防和控制,但是病人仍存在着被别人厌弃的心理。尤其是对截瘫的恐惧更使他们郁郁寡欢。还有一部分病人为经济情况而愁眉不展。针对这如此复杂的心理压力,护士除了对待病人的态度要亲切热情外,还要多给病人例举一些成功病例,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更重要的是要作好病人家属的思想工作,取得他们在情感、经济等方面的大力支持,使患者缓解心理压力,能够安心的治疗与休养。

2.2.2术前指导及用药护理:很多患者因缺乏对疾病的认识,所以入院后就要求尽快手术,认为做手术疾病方可治愈。针对这种患者,护士必须认真进行相关的知识教育,使患者认识到术前积极的抗结核治疗的重要意义。对于不能安心卧床休息的患者,应讲解卧床休息的目的是减少对脊柱的压力,减轻畸形,防止发生截瘫,有利于病变的稳定和修复。在卧床休息期间,应训练床上饮食和大小便,以避免术后不适应而造成的痛苦。对于截瘫卧床的病人应协助其适当的活动,促进机体代谢,增加食欲,提高抗病力。

抗结核药物的应用原则是早期、联合、长期、不间断用药。护士应在监督用药的同时认真观察和询问用药后反应,及时发现药物的不良反应,根据情况调整剂量或更换其它药物。并应向患者说明有些药物服用时的注意事项和用后可能发生的反应。如有异常应及时反映,避免毒副作用的发生。

2.2.3加强基础护理,减轻病痛:对腰椎结核病人要求长期卧床休息,有些患者已发展至截瘫,生活失去自理能力。所以,护士应主动热情地进行生活护理。预防褥疮、便秘、泌尿系和呼吸道的感染等并发症。对于入院时已发生并发症的患者给予积极治疗,使之在短时间内痊愈,减少病人痛苦。

第2篇

【关键词】 老年卧床病人;便秘;相关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3)12-0283-01

1 便秘的相关因素

1.1卧床因素 老年患者由于创伤等原因制动等,卧床时间长、活动受限,使胃肠蠕动减慢,食物在肠道中停留时间延长,从而引起便秘。

1.2手术因素 老年卧床病人手术多采用硬脊膜外麻醉,使交感神经节前纤维受阻滞,胃肠蠕动消失,内外括约肌、肛提肌等松弛,增加胃肠张力,胃内容物不易通过大肠而导致便秘。

1.3 心理因素 老年患者多为意外创伤,由于发病突然和对预后的担心,患者通常会感到紧张、恐惧、焦虑等,从而抑制了胃肠运动,导致抑制便意的情况。

1.4 年龄因素 老年卧床病人中饮食过于精细,高纤维素食物少,肠道内水分缺乏,菌群失调,排便肌群收缩力下降,排便动力减弱,肠内容物在肠内的停留时间长,使水分吸收过多等,引起便秘。

1.5 饮食因素 骨老年新入院、术后病人,因禁食或进食量不足而导致的内容物缺乏,而术后进食时间过度推迟,老年病人食欲减退,只进少量流食或半流食,饮水量减少,这些都可以导致便秘。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对新入院患者做好入院宣教,缓解其紧张情绪。耐心向患者讲解便秘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及其重要性。指导患者床上排便,做好家属及陪护人员的思想工作,并协助做好生活护理。

2.2合理使用缓泻药物 对于3天未排大便者,服用缓泻药物。应用开塞露40~60ml,以刺激肠蠕动、软化粪便。超过4天未排便者,给予灌肠。

2.3 创造良好的排便环境 患者在床上排便时,应保护其隐私,用屏风遮挡;给患者提供充足时间,避免在排便时急于完成护理及治疗工作而催促患者,导致患者未完全排干净大便,使大便过长时间贮留于肠内而产生便秘。

2.4 健康教育

2.4.1排便训练指导 每天定时引导病人排便。指导患者进行腹式运动,可伴腹式呼吸进行, 4~6次/min,持续5~10 min,以增加腹压,增进肠蠕动,有利于粪便向下移动。排便训练法对于骨折卧床病人发生便秘,具有更为积极的预防和治疗效果[2]。

2.4.2饮食教育 指导患者饮食有节、定时定量,不能饥饱无常,软硬冷热相宜;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食物,多添加富含纤维素及维生素的水果、蔬菜、粗粮等;经常食用蜂蜜、核桃仁、山楂、香蕉等,以起到自然导泻的作用。鼓励患者多饮水,在无疾病禁忌的情况下每日饮水不少于2000 ml。

2.5.腹部按摩 每天早晨起床前、夜晚临睡前或排便前20 min自行按摩脐周。方法:患者取平卧位,双膝屈曲, 腹部放松,双手掌相叠,掌心向下,以大鱼际肌和掌根着力,于下腹,绕脐周呈顺时针方向按摩, 使腹部下陷1 cm,力度以自己能承受为准,每日1 次, 每次10~15min。

3 小结

近年来对老年卧床患者便秘的研究有了许多新的进展。护士应转变观念,对长期卧床患者进行预防便秘教育。对发生便秘的患者,能够做到及早发现和分析发生原因,尽量少用药物治疗,采用按摩、湿热敷等方法,减少药物对肠道的影响,既能有效解决便秘症状,又能增加患者舒适感,有利于患者的彻底康复。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健词】 骨科卧床病人;便秘;相关护理

1 便秘的相关因素

1.1卧床因素 骨科患者由于创伤和手术部位的持续牵引、制动等,卧床时间长、活动受限,使胃肠蠕动减慢,食物在肠道中停留时间延长,从而引起便秘。

1.2手术因素 骨科卧床病人手术多采用硬脊膜外麻醉,使交感神经节前纤维受阻滞,胃肠蠕动消失,内外括约肌、肛提肌等松弛,术后镇痛泵中芬太尼等阿片类药物,可刺激胃肠道的收缩,增加胃肠张力,增强肠腔内压,使胃肠推进性蠕动减弱,胃内容物不易通过大肠而导致便秘。

1.3 心理因素 骨科患者多为意外创伤,由于发病突然和对预后的担心,患者通常会感到紧张、恐惧、焦虑等,从而抑制了胃肠运动,导致抑制便意的情况。

1.4 年龄因素 骨科卧床病人中,老年病人占了很大一部分。饮食过于精细少渣,高纤维素食物少,肠道内水分缺乏,菌群失调,排便肌群收缩力下降,排便动力减弱,肠内容物在肠内的停留时间长,使水分吸收过多等,引起便秘。

1.5 饮食因素 骨科新入院或骨折术后病人,因禁食或进食量不足而导致的内容物缺乏,而术后进食时间过度推迟,老年病人食欲减退,只进少量流食或半流食,饮水量减少,这些都可以导致便秘。

1.6 环境因素:骨科卧床病人面对生活的改变,不适应床上排便而容易造成便秘。的改变,使患者不习惯床上排便,有意抑制正常的便意 。

2护理

2.1 心理护理 对新入院患者做好入院宣教,使患者尽快地熟悉环境,缓解其紧张情绪。耐心向患者讲解便秘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及其重要性。指导患者床上排便,做好家属及陪护人员的思想工作,并协助做好生活护理。

2.2合理使用缓泻药物 对于3天未排大便者,服用缓泻药物。应用开塞露40~60ml,以刺激肠蠕动、软化粪便。超过4天未排便者,给予灌肠。

2.3 创造良好的排便环境 患者在床上排便时,应保护其隐私,可让家属、探视者和工作人员暂时离开,必要时可用屏风遮挡;打开窗户和收音机、电视机,利用芳香剂除臭剂,避免患者因担心排便声音及气味影响同室其他病人而抑制排便;给患者提供充足时间,避免在排便时急于完成护理及治疗工作而催促患者,导致患者未完全排干净大便,使大便过长时间贮留于肠内而产生便秘。

2.4 健康宣教

2.4.1排便训练指导 每天定时引导病人排便,尤其是早餐后,“胃- 结肠反射”最敏感,最易建立生理条件反射,引发排便 ,可使患者养成规律排便的习惯。指导患者进行腹式运动,可伴腹式呼吸进行, 4~6次/min,持续5~10 min,以增加腹压,增进肠蠕动,有利于粪便向下移动。排便训练法对于骨折卧床病人发生便秘,具有更为积极的预防和治疗效果[2]。

2.4.2饮食指导 指导患者饮食有节、定时定量,不能饥饱无常,软硬冷热相宜;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食物,另外多添加富含纤维素及维生素的水果、蔬菜、粗粮等;经常食用蜂蜜、核桃仁、山楂、香蕉等,以起到自然导泻的作用。鼓励患者多饮水,在无疾病禁忌的情况下每日饮水不少于2000 ml, 晨起和晚餐前各饮水300ml温盐水以清洗肠胃,促进肠道蠕动。

2.5 按摩

2.5.1穴位指压按摩法 患者取卧位或坐位,于每日排便前10 分钟进行, 取穴位天枢穴( 位于脐中旁开2寸)用双手拇指指腹分别按压,由轻而重, 逐渐加重,3~5分钟后可有酸胀酸痛感和肠蠕动, 每次按压可持续数秒至1分钟。支沟穴( 位于腕背横纹上3寸, 尺桡骨之间) 手法同上, 3~5分钟后见效, 如一次按压效果不佳时, 可反复交替按压, 直至排便[3]。

2.5.2 腹部按摩 每天早晨起床前、夜晚临睡前或排便前20 min自行按摩脐周。方法:患者取平卧位,双膝屈曲, 腹部放松,双手掌相叠,掌心向下,以大鱼际肌和掌根着力,于下腹,绕脐周呈顺时针方向按摩, 使腹部下陷1 cm,力度以自己能承受为准,每日1 次, 每次10~15min[4]。

3小结

近年来对骨科卧床患者便秘的研究有了许多新的进展。骨科护士应转变观念,对长期卧床患者进行预防便秘教育。对发生便秘的患者,能够做到及早发现和分析发生原因,尽量少用药物治疗,采用按摩、湿热敷等方法,减少药物对肠道的影响,既能有效解决便秘症状,又能增加患者舒适感,有利于患者的彻底康复。

【参考文献】

[1] 石敏.骨科患者发生便秘的原因调查及护理[J].护理杂志,2004,21(5):21

[2] 张 丹,李一凡.排便训练法预防骨折卧床病人便秘的应用效果[J].黑龙江医学,2010,34(12):945-946

第4篇

2010年1~12月收治胸腰椎骨折中有37例病人术后出现便秘,男21例,女16例;年龄19岁~68岁,平均年龄39.1岁。为胸腰椎骨折术后引起的便秘25例,为胸腰椎骨折并不全瘫术后引起的便秘12例,便秘多出现在术后3d之后,多伴有纳差、腹胀、腹痛、周身不适、失眠等不适。2 便秘成因分析

表1

37例胸腰椎骨折术后便秘成因 (n)

2.1 心理应激反应占70.27%

胸腰椎骨折病人多因突发外伤所致,瞬间意外打击,改变了患者的生活状态。加之疼痛剧烈,大多数病人表现恐惧、紧张、忧虑等应激心理反应,情绪不稳易激动,担心预后,从而引起交感神经兴奋,迷走神经抑制,导致胃肠蠕动减弱,引起腹胀便秘。其次,胸腰椎骨折术后患者注意力在防护疼痛上,基本呈制动状,不愿活动,使肠蠕动功能减弱,导致便秘。2.2 手术因素占81.08%

胸腰椎骨折术后便秘的发生与手术及麻醉相关,由于手术牵拉、压迫、出血对消化管壁神经丛激惹,造成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反射性引起胃肠蠕动减弱或消失而发生腹胀便秘;胸腰椎手术麻醉阻滞腰骶段副交感神经(骶副交感神经支配结肠、直肠),对肠蠕动的抑制作用较强。胸腰椎骨折合并不全瘫人术后胃肠反射过程中神经肌肉功能障碍而致便秘[2]。2.3长期卧床占56.76%

胸腰椎骨折患者由于强迫,在床上排便环境又缺乏隐蔽性,患者不习惯,造成心理上排便障碍,影响排便反射[3]。排便姿势的改变,正常人采用蹲式或坐式排便,利用重力作用和增加腹内压促进排便。而脊柱骨折卧床病人只能在床上使用便盆排便,所需腹内压增高或不习惯床上排便,均抑制排便反射而引起便秘。2.4 饮食因素占29.73%

胸腰椎骨折后病人卧床制动,代谢降低,肠蠕动功能减弱,消化能力也随之减弱,食欲下降,导致饮食量过少;通过询问发现大多数病人和家属认为,骨折后应进食高脂、高蛋白有营养的食物能促进疾病早日康复,导致患者进食的粗纤维素太少、过于精细,不能有效刺激胃肠道蠕动,使胃肠蠕动减慢;加之患者制动时排尿不方便也不愿多饮水,因而引起粪石干结、堆积、便秘[4]。2.5 排便习惯因素占18.92%

这部分患者主要是外伤前排便不畅,常常发生便秘。多见于年长者和女性患者,术后疼痛及卧床加重了腹胀、便秘。3 护理3.1 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 胸腰椎骨折患者由于术后疼痛、卧床、活动受限,情绪焦虑不稳定,加之腹胀便秘,患者心情烦躁、焦虑不安而又无可奈何的状态。在这样的情形下,护理人员应早期干预,不宜待便秘出现后才干预施护,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引导患者配合护理人员积极落实各项护理措施,及早预防和解决患者的便秘痛苦。3.2 饮食调护

第5篇

【关键词】家属干预;护理卧床病人;预防;静脉血栓形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自本院2012年4月―2013年5月共165个病人,男96例,女69例,年龄57-93岁,平均(67.6±5.8)岁;脑出血55例,脑梗死8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5例,脑萎缩伴痴呆症3例,患者有0级―4级的肢体活动障碍,生活自理困难。用抽签法将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83例;对照组82例,住院达到1个月及以上,平均住院天数43天。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除观察指标,基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观察组采用护士认真督促家属干预护理卧床病人健康教育内容的落实。按摩肢体:双手放于踝关节,由下至上环形向大腿根部按摩10分钟,后握病人小腿,夹稳膝盖,做伸膝、屈膝运动10-20次,增加肌肉收缩;行伸足背、勾足背活动,顺时针、逆时针交替旋转踝关节运动,每环20次,可牵拉、锻炼肌肉[4];之后用40-45℃的温水浸泡双脚30分钟,浸泡的同时用毛巾揉搓病人双脚。3次/天,1.5小时/次。对照组护士将健康教育内容对病人家属宣教和指导,靠家属自觉遵护嘱行为去落实。两组患者入院后评估病情平稳后四肢行彩色B超检查观察观察入院前有无静脉血栓,入院前无静脉血栓才例为研究对象,住院期间每周行彩色B超检查,观察一个月。

1.3统计学处理 用SPSS13.0对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若资料不满足X2检验标准,则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或秩和检验进行假设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情况:观察组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4,P=0.03),见表1.

3 讨论

静脉血栓致病因素有血流缓慢、静脉壁损伤和高凝状态三大因素。神经内科卧床病人具备血流缓慢、高凝状态两大因素,静脉血栓10%~17%的患者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如足背屈痛、局部深处压痛,下肢肿,病人形成静脉血栓后,少部分可以局限在发生部位或者自行消融,大多数要扩散到四肢深静脉主干,如果不及时治疗,很多会演变成血栓形成后遗症,影响病人生活质量;如果并发肺栓塞,死亡率高达9%~50%,多数在几分钟到几小时内就死亡[2],肺血栓栓塞症临床分析,深静脉血栓形成占 68.75%[5]。神经内科卧床病人容易形成静脉血栓,预防方法有:不能在小腿下垫物品,因为小腿深静脉回流会受影响;要主动或被动按摩并活动病人肢体;指导病人多做咳嗽动作和深呼吸运动;饮食上应选择易消化、清淡、富含维生素低脂肪食物,忌食辛辣、油腻之品,严格戒烟;药物降低血液黏度[3]。

3.1 病人住院期间,家属主要关心疾病治疗和恢复上,忽视对病人的精心护理,护理依赖病房护士,医务人员宣教的健康教育、护理知识内容不认真掌握;在临床护士超负荷劳动强度下,要让护士去完成健康教育内容中的工作是很困难的问题,特别是要落实神经内科瘫痪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内容就更困难,所以临床工作中健康教育大多数流于形式,落实情况差;病人出院后,家属未掌握对患者的疾病护理要点,患者出院回到家庭康复,家庭护理人员对病人的疾病护理知识掌握少;病人回家后,家庭护理者因为对疾病康复护理知识了解太少,导致病人疾病康复护理措施落实不好,病人就会发生护理并发症,从而使病人的痛苦增加。医务工作者应该让家属在医院认真落实健康教育内容,病人回到家庭生活护理、疾病康复护理落实才能到位,最终达到病人、家属观念及行为的转变[6]。

3.2 观察组护士认真督促落实家属干预护理能降低卧床病人静脉血栓形成,医务人员及时发现家属护理患者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及时指导,降低卧床病人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从而减轻病人痛苦,也降低病人医疗费用,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形成“一人生病,全家防治”的家庭康复支持促进体制[6],使家庭康复促进工作发挥极大的作用。

3.3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病人及家属对医生更加信任,病人住院期间健康教育、康复护理知识由医生查房时多次进行宣教指导效果更好,医生与护士互补,健康知识宣教水准得以提高。资料中病人和家属疾病健康康复知识和病人自我护理及家庭护理能力的提高,与医生和护士认真督促和指导相关,研究人员在落实家属干预护理卧床病人健康教育知识内容时,不但把专科理论知识和自我护理办法教给病人及家属,主要是让病人和家属意识到病人健康康复知识内容措施的落实对他们的责任,这样既使健康教育工作得到应用和推广,又让医生和护士的工作得到社会认可。

3.4 护士的整体素质、专科护理知识得到提高。健康宣教和指导工作可以促进护士认真学习,提高护士专科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做好疾病健康教育宣教者,卫生保健知识指导者。

3.5 希望通过我院神经内科护士认真督促家属干预护理降低卧床病人静脉血栓形成,减轻病人痛苦,节约并发症发生产生的医疗费,而且让健康教育内容在病人家属心中根深蒂固,让健康教育走进病人家庭,为病人提供具有专科特色护理,降低病人家庭护理并发症及由此为病人带来的痛苦。此项工作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工作。

参考文献:

[1] 陈知音, 陈小平.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3,9:92.

[2] 王琴琼,杨丽君.股骨颈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3,7:79.

[3] 段冬梅.剖宫产产妇行护理干预对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意义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 ,2013,5 :79.

[4] 谢春芳,张志勤,崔文兰.规范化护理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探讨[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2,26( 5):103-104.

第6篇

关键词:异位妊娠,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6-0169-01

1护理措施

1.1抢救休克:

1.1.1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使患者休克症状得以及时发现并缓解,配合医师积极纠正休克症状,做好术前准备,注意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生命体征,并重视患者的主诉,尤其应注意阴道流血量,告诉患者病情发展的指针,如出血增多,腹痛加剧,坠胀感加重等。

1.1.2病人取中凹位,吸氧、保暖、建立两条以上的输液通道,遵医嘱迅速补充血容量、做好采血、配血和输血输液的护理措施,异位妊娠往往发病急,病情重,护士应严密注意患者神态,表情,皮肤的黏膜颜色和温度,有无面色苍白、心慌,四肢发冷等症状,

1.1.3迅速做好急救手术的术前准备,配合医生做好病人及其家属的思想工作,讲明手术的必要性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

1.2急性疼痛的护理:

1.2.1注意观察疼痛性质,演变特点,有无全身持续性疼痛伴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及时汇报医生避免搬动病人,嘱病人头高卧位,减轻腹肌紧张缓解疼痛。

1.2.2给病人及家属讲解禁用止疼剂的临床意义,争取病人及家属的配合,注意观察患者的情绪反应,加强心理支持,增强信心,,护士要耐心交谈,针对患者存在的焦虑不安情绪予以疏导和心理支持,耐心倾听患者诉说,对其内心疑虑做出科学的解释。针对病人的焦虑恐惧心理宫外孕术后护理准则 宫外孕术后护理是关键,护理人员应给予理解和同情、耐心安抚病人,解除病人心理压力,取得病人及家属的配合宫外孕术后护理准则 宫外孕术后护理是关键,讲明手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对患者加强心理支持,介绍术前、术后注意事项,增加患者安全感及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取得患者在手术及治疗中的最大配合。

1.3保守治疗病人的护理

1.3.1嘱病人绝对卧床休息,避免腹部压力过大,从而减少异位妊娠破裂的机会,勤巡视病房,注意病人神志状态,有无头晕、嗜睡等休克前表现,询问病人腹痛、阴道流血情况,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了解病人的生活需求,及时提供帮助,在患者卧床期间,给予相应的生活护理。

1.3.2在保守治疗时,病人应卧床休息,避免搬动及按压下腹部,同病人及家属讲解病情变化的特殊症状,如腹痛加剧,坠胀感,肩痛,尿频症状的出现是是腹腔内出血的征象,有此现象应迅速告知医护人员。

1.3.3遵医嘱做好血液、尿液标本的留取,及时送取化验单,以检测治疗效果,应用甲氨蝶呤时,病情变化,严密掌握药物剂量及给药方法,注意观察药物毒副作用,并做好手术治疗的护理准备。

2小结

当异位妊娠时,患者表现为一侧隐痛或酸胀痛,若输卵管妊娠破裂或流产,患者突感下腹撕裂样疼痛,进行性加重,疼痛可随后遍及全腹,病人因疼痛及内出血可伴有恶心,呕吐,昏厥,及休克,本病发病急,特别是失血性休克,是宫外孕发生的最严重的情况,必须紧急救治。原则上应立即手术,制止内出血,如有休克,应抗休克治疗的同时尽快手术,护士必须掌握关于休克的基本理论知识及抢救要点,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足量的补充血容量。输液、输血要及时、快速、准确,并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同时注意强心和调节血管张力。纠正休克的同时要做好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合理使用抗生素,积极预防和合理处理并发症

并进行健康教育的宣传,是患者术后康复的必要保障。护士应做好患者的保健工作,教育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预防盆腔炎的发生,同时做好心理护理,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增加患者的自我保健知识,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第7篇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长期卧床的患者,感到所患疾病难以治愈,而产生自卑、被遗忘的感觉,进而情绪抑郁,意志消沉而影响治疗,所以必须对其实施以良好的心理干预和优质的基础护理,下面谈一下自己长期以来这方面的护理策略。1 对长期卧床患者的心理干预策略

1.1 利用良好的首因效应使患者对医护人员产生信赖安全感,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我们医护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医学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在护理过程中能够很好地应用,配合以微笑服务,体贴的照顾、温暖的语言,让患者在和谐、信赖的心理状态下恢复;

1.2 对患者进行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知识的教育,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同时制定长期的护理计划,使患者树立恢复健康的信心;2 优质基础护理策略

2.1 要注重患者的卫生保健,对其病室应定期进行彻底清理,患者的皮肤、足部、手部、口腔等每日都应进行整洁。

2.2 维持患者舒适、安静的修养环境,保证患者有充足的睡眠,以促进其康复。

2.3 应指导患者如何进行饮食,在用餐之前应先洗手,可应用枕头等物帮助托住患者的背部,用餐时应注意调节好姿势,也可使用侧卧位的进行饮食。

2.4 保证患者营养的摄取,要针对患者的不同病情,对其进行饮食指导,既保证有充分的营养,又要预防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类的疾病发生。

2.5 对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定期进行清理,并应保障患者的各项安全,调整好患者床护栏的高度,以保护患者的安全。根据患者的日常习惯辅助其进行护理工作,患者的各项用品应整理好放置规定的位置,方便应用。3 护理策略

3.1 预防肺部感染 长期卧床或体质虚弱的病人,痰液不容易咳出,可引起肺部感染,在护理过程中,要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经常通风,还要注意保暖,防止感冒,应尽量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病人做深呼吸或拍背部以助分泌物咳出,痰液粘稠者可以行雾化吸入。

3.2 预防尿路感染 长期卧床的病人易并发尿储留或尿失禁,导致泌尿系感染。在护理过程中,排尿时按压下腹部帮助排尿及减少残余尿,可进行下腹部热敷法、按摩法等,必要时在无菌操作下进行导尿,从而减少尿路感染。

3.3 预防便秘 长期卧床的病人运动量减少,胃肠蠕动减慢容易发生便秘,用力排便容易造成脑血管疾病,所以应嘱患者多吃蔬菜、水果、多饮水,排便时按摩下腹部,或口服缓泻剂以防便秘的发生。

3.4 预防褥疮 褥疮是长期卧床病人的严重并发症,患者由于长期卧床经久不改变,使局部组织受压过久而造成血液循环障碍,皮肤营养不良而形成,局部护理可用15%红花酒精按摩受压处,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对于消瘦的患者局部可垫棉圈、气垫,有条件者可睡气热床。如患者不能进行活动,需绝对卧床,应对其进行定期翻身、按摩等护理措施,并对其的受压皮肤处进行观察,出现问题给予解决。

3.5 预防足下垂 可用外物进行托垫,以让其肢体保持一个舒服的,如在冬季应进行足部的保暖工作,并注意不可让其受到压迫,患者还应进行下肢的锻炼,可让患者自行或患者家属帮助其进行关节的锻炼,避免其关节出现僵直等并发症。

3.6 避免患者的膝关节出现畸形的并发症 在患者的膝关节之下放置一个舒适的垫子,以保护患者的膝关节。4 长期卧床患者护理策略

4.1 患者平卧时,在肩关节下方放垫子,以防止肩关节脱位;腿、臀外侧放毛巾卷,防止关节外展、外旋。

4.2 偏瘫病人健侧卧时:在患侧上肢内收于胸肘下放置垫子;患例下肢屈曲,腿下放置垫子;背后放置枕头,防止躯干痉挛。

4.3 偏瘫病人患侧卧时:患侧上肢伸展位,健侧上肢屈曲于胸,患侧下肢屈曲,足下放置垫子。

4.4 患者半坐位时:两臂离开躯干、上肢微屈,肘部下放置垫子,防止肩关节内收畸形。5 促进患者功能训练策略

为了防止患者关节僵直、肌肉萎缩、废用性变,运动是保证康复期到来时关节活动的重要条件。

5.1 被动运动方法适合病人不能进行主动运动时,进行床上被动操的锻练方法,通过对各关节(上肢:肩、肘、腕、指各关节;下肢:髓、膝、踝、趾各关节)、各方向的活动,活动顺序由大关节至小关节,运动幅度(屈、伸、旋)从小到大;各关节各方向运动3-5遍,每日l-2次;速度宜缓慢,手法宜轻柔,循序渐进同时配合按摩;

5.2 主动运动方法: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对不限制活动的部位都要保持主动活动,进行锻练。因活动可促进血液循环,是保持关节软骨面生理功能的基本因素,是预防关节面发生退行性变的有效方法。6 必须重视的几个要点

6.1 口腔护理的重要作用 患者因为需要长期卧床,其口腔中会有很多的细菌,故应做好各项护理工作,避免出现感染等并发症。

6.2 对患者的口腔进行护理 患者应每日都进行口腔的清洗,如患者为卧床,更应保证其的口腔护理,要保证如下几项原则。①患者在进行刷牙之后还要进行漱口,对其的咽部进行有效的冲洗,以有效控制细菌。刷牙和漱口可有效地避免患者发生呼吸道感染等疾病。②在漱口后还应对其牙齿上的残留物进行清理。③严重疾病的患者或患者有吞咽的障碍时,应在饮食之后进行漱口,以进行口腔护理。④进行卧床休养的患者在饮食之后一定要进行漱口的口腔护理工作。

第8篇

【关键词】颈椎骨折 脱位 护理 功能锻炼

1 临床资料

我院2010年8月—2011年2月收治住院的颈椎损伤病人7例,其中男性4例,女性3例,年龄在21岁~62岁之间,颈椎骨折、脱位患者绝大多数为青年,45岁以下的有5人。4例系从高处跌下所致,3例系车祸伤所致,其中有2例是颈椎骨折合并截瘫。7例中有1例颈椎骨折伴滑脱,经积极抢救,给予手术治疗,生命存活,生活能力完全丧失,四肢瘫痪,意识清楚,能够语言沟通;另有1例颈椎骨折伴不完全瘫痪,双下肢功能丧失,给予手术复位后行牵引,对症治疗,患者双下肢功能未恢复,仅有触觉和痛觉;其余5例给予颈部制动、牵引、康复功能训练等对症治疗,生活自理能力恢复,但不能负重。

2 护理

2.1卧位的注意要点 除尾骨外,颈椎是诸脊柱中体积最小但活动最灵活的椎节,在搬运中和翻身减压时告知病人有效配合,操作者用手固定患部成板壮型,使椎体保持直线位置,防止颈部震动和扭曲。颈椎骨折患者不可随意垫枕头,如高位损伤者,宜平卧不用枕头,根据病情,可在颈部或肩下加枕使颈部后伸。

2.2牵引的要点 对于稳定型颈椎骨折,压缩移位轻者,用额枕吊带卧位牵引复位;有明显压缩脱位者,采用持续颅骨牵引复位,牵引重量可增加6-10kg,复位后用头胸石膏固定3个月,寰椎骨折行枕额带牵引或颅骨牵引者,颈椎应放置于过伸位复位,要随时观察患者牵引后生命体征的变化,一般牵引重量为3-5kg。对于不稳定枢椎骨折行颅骨牵引采取中立位,不能过伸或过屈,牵引重量不宜随意增大,以免加重分离移位。在采用牵引时根据骨折的类型掌握好位置,如屈曲型骨折,在伸直位牵引;伸直型骨折,先于中立位牵引,逐渐改为稍屈位牵引;纵向挤压造成颈椎裂开时,其前后纵韧带未损伤,在较大重量牵引下可使韧带拉紧,骨折随之复位,宜采用中立位颅骨牵引[1]。

2.3皮肤护理的要点 颈椎骨折和脱位的患者,卧床时间较长,合并截瘫更是如此。牵引期间应在头后放置气垫和气圈,并保持头后受压部位干燥、通气,随时观察颅后受压局部的皮肤变化,以防压疮,并要注意身体其他部位骨突处的皮肤,如双肩、尾骶部及双脚足跟。翻身是最简单最有效的解除压力的方法,每2小时翻身一次,每日酒精按摩受压的骨突部位两次,保持床单元整洁、干燥,这样可有效防止压疮。

2.4防止呼吸道和泌尿系统感染 鼓励患者多做深呼吸和适当的正确咳嗽;痰粘稠不易咳出时,给予药物超声雾化吸入,每日2-3次;在给患者翻身后用空心掌拍背部两侧,减少肺不张的机会。对于保留尿管的患者,每日用碘伏擦洗尿道口2次,行膀胱冲洗2次;需长时间保留尿管者,定期更换尿袋和尿管;对短期内导尿管者要尽早拔尿管,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饮水1500-2000ml,以达到内冲洗的目的。

2.5功能锻炼 久病卧床会引起全身气血流通不畅、腑脏功能失调、骨质疏松、关节不利、肌肉拘挛等一系列并发症。因此,自卧床开始,鼓励患者进行力所能及的自主活动,指导患者做深呼吸及简单的扩胸(练心肺功能)、鼓肚(练肝、脾、肾功能)锻炼和活动关节、肌肉收缩练习[2],督促患者做腰背肌锻炼。对于截瘫患者每日被动关节松动锻炼3次,行肌肉按摩,有效预防下肢静脉血栓。指导和帮助截瘫患者进行功能训练和心理康复,调动患者主观能动性,使之尽快适应出院后的生活及工作。

3 结果

经过专科护理和康复功能训练,1例患者完全截瘫,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1例患者不完全截瘫,几乎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仅能活动上肢,下肢瘫痪,其余患者恢复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7例颈椎损伤患者均无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压疮等并发症发生。因此对颈椎损伤病人实施正确合理的专科护理和功能锻炼可明显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和改善患者的生活、工作适应能力。

参 考 文 献

第9篇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护理;要点;效果分析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406-02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具有起病急、进展快、临床病理变化复杂等特点[1]。随着生活方式不断改变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因此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和护理均较繁杂,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护理内容也较多,常见有引流管护理,心理护理,营养支持护理,胃肠道减压护理等。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的护理措施,探讨护理要点及其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41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为对象,患者平均年龄43岁,其中男性24例,占58.54%;女性患者17例,占41.46%。据统计,发病原因主要是胆道系统疾病引起22例,占53.66%,其次是特发性胰腺炎7例,占17.07%,酗酒所引起共有6例,占14.63%,剩余6例,占11.59%为高钙血症、高脂血症等其他原因诱发的重症急性胰腺炎。

1.2 护理方法

1.2.1 基础护理 告知患者要绝对卧床休息,以降低机体代谢率,减少胰液的分泌。指导协助患者采取正确的卧床方式以利于保持呼吸道通畅和减轻疼痛。做好生活护理,保持口腔清洁。保持病房室内清洁,定时开窗通风以保持空气清晰。引流管与导尿管应定时查看流通情况及管口的消毒护理以防止感染。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不管治疗前后,其病情变幻莫测,因此应密切监视患者各型生命体征的变化,定时测量体温及其他各项相关生化检查。

1.2.2 心理护理 重症急性胰腺炎起病急,在治疗前后均会出现剧烈的腹痛,因而可导致患者极度的情绪不稳定,极易出现烦躁、焦虑、恐惧等。继而患者可出现不配合治疗甚至因情绪而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那么护士对患者应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及时向患者及其家属积极沟通,讲解相关医学常识以消除患者及其家属的情绪问题,使患者保持较积极和放松的心情配合治疗。

1.2.3 营养支持 治疗后要求患者绝对禁食以减少胰液的分泌,但由于营养的基本代谢需要,必须给予患者营养支持。营养支持可以说是此类患者临床治疗的一个首要治疗原则[3]。合理的营养支持有利于患者度过危险期,并维持胃肠道结构和功能,提高患者的抵抗力。营养支持可以给予患者全营养混合液静脉输入,但应密切监视患者血糖和血脂情况。

1.2.4 整体护理 整体护理即在护士及病人的角度,以病人情况需要进行全面护理,本组病人实施的整体护理即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外加心理护理及营养支持为主,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引流管精心护理和胃肠道减压护理配合的护理措施。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17.0进行数据的录入与数据的处理、分析,检验方法均采用χ2检验(chi-square test),检验水准为α=0.05,P

2 结 果

3 讨 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诱发因素较多,是临床常见急腹症之一,且其又常常并发胰腺组织细菌感染和与感染相关的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病死率高达20%-30%[4]。SAP并发ARDS的发病率有报道达12%-18%,胰腺炎并发ARDS后死亡率明显上升,达42.85%,患者出现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生率在14%-43%,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死亡率高达58%-74.7%,是SAP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6]。

该病的护理措施要求较高且多。本研究主要探讨其护理要点,通过数据分析发现,营养支持和心理干预是护理的主要内容。营养支持和心理护理与基础护理相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护理内容较多,但应特别注重营养支持,这不仅是满足生理代谢需要,也有利于提高患者免疫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除此其他护理措施也非常重要,需要根据患者情况及要求进行护理。

参考文献

[1] 施雪松,时开网.急性重症胰腺炎53例临床治疗分析[J].中外医疗,2009,(29):2-3.

[2] 王星珍,何健,王云.1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1,9(5):1152-2253.

[3] 毛慧娟.重危胰腺炎患者营养支持的临床应用与护理[J].中国社区医生,2012,14(1):329.

[4] Gerlach H.Risk in management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J].Crit Care,2004,8(6):430-432.

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