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艺术性优选九篇

时间:2023-11-22 11:08:3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幼儿园环境创设的艺术性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艺术性

第1篇

一、环境创设中艺术性、教育性有机结合

民间艺术教育环境应具有突出的艺术性,保证幼儿在积极美好的环境中受到熏陶,从而激发感受美、体验美的能力和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我们注重形式和色彩的结合,创设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民间艺术教育环境。因此,我们在色彩上较多利用红、绿、黄等对比色,或将这些颜色组成大色块的图案;在形式上通常利用剪纸、撕纸、染纸、迷宫、中国结等形式的作品表现主题内容,突出展现民间艺术的魅力所在。幼儿园环境应为幼儿所喜爱、理解并接纳。我们在设计民间艺术教育环境时,在注重艺术性的同时,尽可能地增加其童趣性,以真正引起幼儿的共鸣,唤起幼儿参与的愿望。我园班级和专用活动室环境的人物形象基本上是以儿童化为主,采用夸张的形象、幼儿喜爱的方式增强画面的视觉效果。使艺术性与趣味性有机结合渗透。如:壁画走廊中的《孙悟空》、《京剧脸谱》等。

二、环境创设中科学性、童趣性相结合

幼儿园的环境应为幼儿所喜爱、理解并接纳。我们在设计民间艺术教育环境时,尽可能地增加其童趣性,以真正引起幼儿的共鸣,唤起幼儿参与的愿望。我园班级和专用活动室环境的所有人物形象基本上是以儿童画为主,采用夸张的形象、幼儿喜爱的方式增强画面的视觉效果。例如教师在班级设计环境时尽可能采用艺术化、情趣化的娃娃体样式。如:壁画走廊中的《孙悟空》、《京剧脸谱》等。提供适宜、适度的各类材料;提供足够的、开放的时间、空间,支持、引发幼儿主动参与环境创设。

我园民间艺术环境创设在注重童趣性的同时还十分注重科学性,保证将最真实、准确的民间艺术教育信息传递给幼儿。如,在民间艺术专用活动室的染坊中,我们将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研磨染料、逐步扎染的过程,用照相机拍下来然后冲出照片布置在展版上,让幼儿清楚、生动地了解到最原始的扎染工艺,使幼儿对扎染艺术有一个全面、客观、科学的认识。

三、环境创设中课程内容与民间艺术相互结合

《纲要》指出:“应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在创设主题背景墙时,我们及时把一些民间艺术方面的内容有机地融入到教学课程背景中,在富有民俗文化特色的育人环境过程中创建了让孩子们乐而忘返的小天地。走进班级,也很容易捕捉到课程内容与民俗文化的相互渗透。班内环境不论从色彩还是主题内容都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来设计的,更多的体现家长的参与。如小班的主题《快乐大家庭》让刚入园的孩子感觉到幼儿园如同家庭的温暖,孩子们随时都可以从墙壁上摘下自己喜欢的虎头布娃娃;中班主题《小树叶找妈妈》墙壁上用废旧的凉席等材料制作出动感的各种树,引发孩子自发探索树的秘密;大班的主题《京剧大世界》用不同材料制作出的多种脸谱,展现出戏剧国粹的风采。好多材料都是家长和老师共同提供的,而且在制作过程中家长也直接参与了,环境的教育直接渗透给家长,为以后主题的扩展、家长的参与奠定了基础。

四、环境创设中内外环境的结合

第2篇

[关键词]幼儿园;环境布置;艺术性

幼儿园是幼儿启蒙教育的开端,它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幼儿的成长以及日后幼儿各方面的发展。广为流传的“孟母三迁”的故事有力证明了环境对一个人尤其是幼儿的影响的重要性。孟母为了让孟子有一个良好的环境,不惜三次搬家,也正是孟母的用心良苦才成就了“亚圣”孟子。幼儿园环境布置看似是一件简单、随心的事情,其实其中蕴涵了大量的道理。幼儿处于幼儿园中,就会不自觉地受幼儿园环境的影响。美观、大方又富有意义的幼儿园环境,将会有利于幼儿的游戏和学习,启发幼儿的思维和表达能力,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地发展。那么,如何使幼儿园环境的布置更具艺术性,怎样布置幼儿园才能使幼儿园环境符合幼儿发展的需要?

一、环境布置的色彩性

色彩是室内环境布置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色彩通过人们的视觉感受会产生不同的生理和心理反应。明快的颜色会给人以轻松、愉快的感觉,深色系则会给人沉闷、繁重的感觉。幼儿是充满活力的,所以在幼儿园环境布置中应该以明亮色彩为基本色调,再以暖色作为点缀。丰富绚烂的色彩可以刺激幼儿视觉和智力的发展。但是,在实际布置时要注意色彩的拼接和点缀,避免出现杂乱无章的现象。只有合理有序的规划点缀和拼接,才能使环境五彩缤纷,既能吸引幼儿对周围事物的探索,又能培养幼儿的审美感。

二、环境布置的主体性

幼儿园的环境布置在幼儿进园之前就已经完成了,而且陪伴着一批又一批的幼儿。这样的幼儿园环境布置往往具有陈旧性和不变性,不符合幼儿发展的需要。而这些陈旧的环境布置主要是以教师为主导,按教师的想法来布置。可是由于幼儿园环境的设计者和使用者不同,作为设计者的教师往往是从自身的角度出发为幼儿布置他们认为有利的环境,他们的想法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幼儿的需要。这种“一厢情愿”的做法,不利于满足幼儿的需要。所以,在环境布置上应该在注意安全的基础上,以幼儿需要为主导,体现幼儿的主体性。从生理上看,幼儿处于不断地成长阶段,不同的班级应该根据幼儿的年龄来分配不同尺寸的教具和玩具。小班的幼儿身体会比较小,可以让若干幼儿围坐一张桌子;大班的幼儿就偏大一些,那样就可以让两三个幼儿围坐一张桌子。户外大型玩具的摆放也应该充分考虑幼儿的喜好。教师可以先让幼儿自己选择如何摆放大型玩具,然后再结合具体情况做出既满足幼儿需要,又能更好防止意外伤害的科学性布置格局。幼儿园应该充分考虑到幼儿不同年龄段的特点,从幼儿的角度出发,教师可以同幼儿一起规划、设计、布置环境。这样既能创设出满足幼儿需要的环境,又能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动手制作的能力。

幼儿喜欢鲜艳的色彩,他们总是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受束缚。所以,很多幼儿喜欢在墙上乱涂乱画,但这又不利于整体环境的美观。于是,教师们便禁止幼儿乱涂乱画。但是涂画是幼儿天性的表现,那些所谓的“作品画”都是幼儿思考和动手的结果,所以应该积极引导,而不是一味地扼杀。只有教师的鼓励,幼儿们才能体现更多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幼儿园在环境布置时可以特意留出一面作为“涂鸦墙”,让幼儿们在墙上画出自己的想法,画出自己的世界。幼儿园定期清理“涂鸦墙”以便保证幼儿们正常的涂鸦行为。教师还可以将比较有寓意和思想的幼儿自己画的画,装裱起来,挂在墙上装扮幼儿园。

三、环境布置的艺术性

幼儿园是幼儿活动的小天地,幼儿身受幼儿园环境氛围的熏陶。只有处于浓厚的艺术氛围之中,才能培养幼儿的艺术气质及审美能力。所以,在环境布置时,应注重艺术气息的培养。比如,在室内或走廊上悬挂古代山水画、现代抽象画、古诗词或齐白石、徐悲鸿、王羲之等具有中国特色的书画家的作品,也可以选择凡高、莫奈、毕加索等国外著名艺术师的作品,让幼儿沉浸在艺术的氛围之中,愉悦身心,有利于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水平,给幼儿美的享受、美的欣赏。幼儿们在近距离接触多样化的艺术作品时,可以培养他们用多元化的眼光去观察世界,提高艺术接受力和艺术感受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所以,幼儿园应十分重视环境布置,为求知欲和探索欲强的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满足幼儿发展期的生理和心理需要。

参考文献

[1] 张黎华. 幼儿园环境布置的审美与互动[J]. 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 2009(02) .

第3篇

[关键词]室内环境;教育价值;原则

中图分类号:G4

幼儿园室内环境是指幼儿生活、学习空间内各种条件的总和,包含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1]。物质环境主要是指影响幼儿各方面能力发展的周边环境和教育条件。包括地面、墙面、顶面的环境布置和空间布局。它是满足幼儿学习、生活的需要,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是开展各种教学活动的条件和基础。精神环境指符合幼儿的审美情趣,适合幼儿的身心发展,是幼儿感到温馨亲切的气氛。良好的气氛可以更好的促进幼儿对“自我”开掘、发展和完善,促进幼儿对自身先天潜能最大限度的实现[2]。它们直接影响到幼儿生活的质量。幼儿园室内环境作为一种课程形式本身包含丰富的教育价值,对于幼儿的发展至关重要。

一、幼儿园室内环境创设的教育价值

幼儿是在与环境的良好互动中得到成长的,良好的教育环境对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一)有利于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情绪

幼儿的生活、学习决定着周围环境的创设,相反,周围的环境也影响着幼儿感知、认知的发展。良好的教育环境对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积极的作用,幼儿的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良好的环境能愉悦幼儿的心情,幼儿拥有良好的心情学习的效率将大大提高。另外,将学习的目标蕴含于环境的创设中,让环境与幼儿对话,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二)有利于培养幼儿团结合作与动手的能力

利用环境的作用让幼儿主动活动,让幼儿充分参与到环境创设中来。幼儿在参与物质环境的创设中,增强了师生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提升了师生关系的质量。同时,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促进了幼儿合作精神的养成。

(三)有利于对幼儿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安全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非常重要。如果用简单说教的方式向幼儿灌输安全方面的知识必定枯燥无趣。倘若将安全教育纳入环境创设,如教师在教室外的走廊上粘贴文明用语或行为规范;在班级里开设“每周礼仪小故事”栏目,形成浓浓的日常礼仪小氛围等,有利于发挥环境的教育暗示作用,诱发幼儿积极行为的产生,促进其文明习惯的养成。

(四)有利于幼儿获得多元化发展

良好的环境布置不仅能促进幼儿认知、观察、情绪等心理方面的发展,还能促进幼儿身体机能的发展。如,利用环境的美化引导幼儿欣赏美的能力;利用各种形状的装饰物引导幼儿认识图形和空间的能力;利用玩教具的制作发展其想象、机体协调能力等。

二、幼儿园室内环境创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室内环境是幼儿教育的重要资源,是幼儿健康发展的前提与保障。室内环境的创设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教育性原则

教育性原则是指在创设室内环境时要充分的体现其教育性,并要符合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需要,与幼儿园教育目标相一致。室内环境不仅仅有美化的作用,更是教师实现教育意图的重要中介。室内环境的布置隐含着大量的教育机遇,具有其他教育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在创设室内环境时,要让环境的每一部分都有利于幼儿各方面的全面发展。比如在装饰设计教室墙面时,要结合小、中、大班个年龄阶段幼儿身心发展、审美与情趣爱好的特点来选择装饰内容。在创设室内环境时,要有明确的目标意识,体现活动的主题。比如以“认识植物”为主题的活动,可以让幼儿搜集或动手设计各种植物叶子的图片展示在墙上,创造出认识、学习各种植物的情境,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和学习。

(二)安全性原则

安全性原则是指在室内环境的设计中安全是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幼儿安全健康成长的前提和能力发展的重要保障。幼儿的骨骼发育还不完全,他们的行为运动还比较笨拙,自我保护的意识还不强,这就需要教师给予必要的保护。在装饰物的选择上要避免有毒、棱角尖锐等有安全隐患的材料。教师还可以利用此机会向幼儿传输安全教育的知识,让幼儿在日常的生活中得到更多的安全知识。

(三)适宜性原则

适宜性原则是指室内环境的创设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适合幼儿能力、认知、兴趣等方面的个别差异,从而促进每个幼儿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要十分透彻的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既要了解共性,还要了解个性[3]。年龄阶段不同,对环境的要求也不同。例如,同样是娃娃家游戏,因小班幼儿模仿能力强,为培养其角色意识,通常让其佩戴角色标志。而大班幼儿认知经验丰富,社会接触面广,游戏的材料多是一些富有开放性和创造性的材料,让其在游戏中获得更多的经验与知识。

(四)趣味性原则

趣味性是指在室内环境的设计中,墙饰、悬挂物等要符合幼儿的审美情趣,其造型要充满童趣特征。环境的布置不能脱离幼儿已有的经验,也不能超越他们所能接受的界限。如墙饰内容不能枯燥,要接近幼儿的生活,要能很好的促进幼儿认知、理解、想象、创造能力的发展。墙饰的取材可以源于幼儿熟悉、喜欢的童话故事等。尽量采用夸张、拟人化的形象,这会让幼儿感到喜爱、亲切。

(五)艺术性原则

艺术性原则是指室内环境的创设在色彩跟形式上要富有美感,且环境是清洁整齐的,能很好的激发幼儿的情趣、陶冶情操。视觉上的形式美和色彩美对幼儿来说是很重要的。形式美让幼儿体验到对称、整洁、和谐之美。色彩的明亮鲜艳、纯净自然给幼儿带来的是美的享受[4]。

(六)参与性原则

参与性原则是指在室内环境的创设中,幼儿在教师的帮助指导下与教师合作完成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幼儿是积极的参与者,主动的学习者。正是在这种过程中,幼儿增强了自信,体验了成功,发展了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了创作热情及团队合作精神。

总之,幼儿园室内环境设计的目地是要为幼儿教育创设一个较为理想、合理、卫生、安全、丰富多彩且充满人文关怀的教育环境,促进幼儿更好地去生活和学习,不断得到各方面的发展。因此,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与时俱进,去创造性地开展环境的创设工作。

参考文献:

[1]何德能.幼儿园环境设计[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第4篇

【关键词】主题 共性 环境创设 环境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238-02

幼儿园是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一个重要场所之一,对幼儿具有特殊的意义,对于3―6岁的幼儿来说,他不具备成人对环境具有的那种选择、适应、改造等能力,决定了幼儿对环境具有广泛的接受性和依赖性,创设一个科学的幼儿园教育环境就显得更为必要。幼儿园环境的创设的目的,有利于用环境对幼儿进行生动、直观、形象和综合的教育,让幼儿参与和利用环境,激发幼儿内在的积极性,让幼儿直接得到一种情感体验和知识的启迪,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一、现状分析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要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幼儿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然而,目前一部分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1.只注意环境创设的单向作用。主要表现为一些幼儿园的指导思想与创设方法不是从教育幼儿的角度出发,较多的是停留在幼儿园环境整洁、有序、美观上。主要是为了装饰,完成布置任务,只追求外在的形式,而不注意发挥环境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2.环境创设内容的片面化。主要表现在内容都比较简单、零散,缺乏整体布局意识,给人一种不平衡,不系统的感觉。例如:只注重物质条件的提供,不注重教育过程对环境利用的需要进行创设,这种片面的环境布置,极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

3.环境创设的空间利用不够充分。表现在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只重视室内和墙壁的布置,忽视幼儿园内其他空间对幼儿教育所隐藏的作用,使幼儿园环境教育的功能大打折扣。

4.环境创设只注重成人的提供,忽略幼儿的介入。为了环境布置的完美性,往往由成人“自编、自导、自演”,很少让幼儿参与,只是让幼儿充当教师布置环境的观赏者,机械地接受成人的安排,这样的布置过程,不利于幼儿思维的发展,个性和创造力的培养。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环境创设者对幼儿园环境和教育的理解的片面性和狭隘性,忽略环境创设的整体性和教育性,缺乏对环境创设的研究和创新,则是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

幼儿园环境创设可以说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它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教育着孩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以“幼儿发展为本”,创设幼儿发展所需的幼儿园环境显得尤为重要。经过我们多次的研究与探讨,形成了我们对环境创设的一些共识与想法。

二、环境创设围绕“一个主题、五个共性”

1.环境创设与主题内容相结合,达到环境创设与主题一致性。

我们结合教学的进度,围绕主题教学内容进行环境设计。首先,环境的设置应随主题活动的开展不断变化,还可以与季节变化、节日活动等孩子身边熟悉的事物相结合。幼儿园环境设置的真正意义,也就在于利用环境进行教育,即利用环境中各种有价值的信息、因素对幼儿进行生动、直观、形象而又综合的教育,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

2.五个共性

(1)季节性

自然界在不同的季节向人类展现了无尽的美。孩子的天性是爱美的。面对变化万千的自然之美,他们总会投去欣赏,甚至是羡慕的眼光。因此,不论是春天的嫩草鲜花,还是夏天火热的太阳,不论是秋天丰硕的果实,还是冬天飘零的雪花,四季之美无不激荡着孩子的心灵。正因为这样,融合季节特征的审美环境创设,可以帮助助孩子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和探究去认识自然界的奥秘,培养孩子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爱护大自然的情感和态度,塑造孩子美好心灵。为此,例如“秋”的主题,我们在幼儿园的一楼长廊、楼层走廊、班级主题墙等都突显了秋天瓜果飘香、树叶飘舞等季节性

(2)参与性

《纲要》指出“要充分发挥墙饰的教育价值,激发、支持和引导幼儿与环境相互作用,主动获取有益的知识经验。”而在以往,幼儿园环境创设、班级墙面的创设往往是教师绘画技能和手工制作的展示,或是为美化活动室或是应付参观或是检查评比,经过老师苦思冥想而布置的,这或许能换来孩子短暂的关注,但缺乏孩子的主动参与,并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使孩子获得发展。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深人,环境创设中教师全包全揽的现象已越来越少,儿童开始逐步参与到环境创设中来,与家长一起构思、制作,真正做起了环境创设的主人,同时也增进了亲子间的感情。怎样让家长与幼儿参与到这一活动中呢?我们先是利用微信平台发起“寻找秋天的足迹”为主题的亲子创意作品评比的公告,家长们都踊跃参与,利用双休日带宝宝到附近公园去寻找秋天,收集各种漂亮的落叶,回家后坐下来和孩子一起讨论、一起构思,一起创作,最后将作品上交幼儿园参评。这次活动我们得到了家长的支持与认可,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例如小班段举行秋天的亲子水果布艺制作比赛,孩子们帮妈妈粘、贴,妈妈缝制,惟妙惟肖的秋天水果展示在了我们A庄楼的楼梯墙面上。中班段举行亲子水果制作比赛,利用番薯制作出小老鼠、土豆小刺猬、洋葱娃娃等展示在我们的植物角,不仅具有观赏性。而且能充分认识秋天的水果,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

(3)艺术性

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与实践的不断发展,我们已经认识到将艺术元素充分渗透到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重要性。幼儿园环境创设应注重美化、儿童化、立体化、情趣化,突显艺术性!利用艺术环境对儿童实施艺术教育,符合幼儿学习的特点和认知发展的规律,可以培养幼儿创造美、欣赏美的情趣和能力,使幼儿能在舒适的环境中逐步感受到巧妙的构思、色彩的美妙和丰富的造型。如我们A幢楼二楼的彩泥艺术设计、二楼的枫树林、水果布艺楼梯走廊、树叶贴画楼梯走廊、三楼的艺术纸浆画,B幢楼一楼至三楼的树叶艺术贴画、二楼金色麦田、三楼的向日葵走廊。处处展现了幼儿园环境创设的艺术美。

(4)动态性

幼儿园应创设动态的、多元的教育环境,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而变化,随着幼儿的变化而变化,充分顺应幼儿不同的发展潜智、学习方式以及学习需要,而且能够让幼儿在与环境、材料的有效互动中大胆地探索、充分地表达,获取各种有益的经验,最终促进幼儿多元智能的发展。就拿我们的大环境来说,我们是随着一年四季的变化来更换布置不同的环境;拿班级主题墙来说,我们根据各段每个月的教学计划,设立每月一个大主题4个小主题,一周一个小主题,主题墙设计根据大主题与小主题的教学内容展开,并把孩子的活动剪影和作品展现在主题墙上,做到图文并茂,并随着主题的变化而变化。每个班,我们都有一面主题活动版块,是用磁性黑板做的,根据每月的主题,我们设计不同的内容,孩子可以在这个版面上自由操作,操作性强,充分让主题环境创设融入到教学中。体现学中玩、玩中学。

(5)教育性

有人说环境是育人的隐性课堂。它在幼儿园教育环境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纵观所有办得有声有色的幼儿园,环境建设不是凌乱无序的,他们的每一堵墙、每一块草地乃至每一块花木都会“说话”,这是一种教育,一种更高层次的教育。它能感染孩子的思想,陶冶孩子的情操,启迪孩子们的心智。我们会根据教学大纲制定每学期的五个大主题、二十个小主题。并根据大小主题进行主题墙网络图设计,而且根据大小主题进行各个区域投放的设计计划。环境设计做到根据主题大环境主题设计――晨间活动设计――主题墙设计――五大领域区域设计。比如晨间活动我们也会围绕着主题设计,比如《秋天的主题》我们在晨锻活动中设计了摘果果、运秋天的瓜果等系列活动。教育一体化,充分展现环境的教育性。

让环境说话、让光彩绽放、让孩子成长、让快乐无限!这是我们环境创设的理念。实践证明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搞好幼儿园环境创设,就必须对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有全面透彻的了解,充分认识环境材料可能蕴含的教育价值,并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幼儿和环境材料相互作用。做好环境创设的“一个主题,五个共性”才能为孩子营造一个更加舒适、更加温馨、更加具有教育意义的环境!

第5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6A-0095-02

幼儿的成长离不开环境,环境对幼儿发展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乡镇幼儿园的环境不同于城市幼儿园的环境,为乡镇幼儿园创设良好的环境,对于促进乡镇幼儿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乡镇幼儿园环境的特点

从合浦县的乡镇幼儿园的情况来看,全县共有5所公立幼儿园,100余所私立幼儿园。在环境设置方面,乡镇幼儿园和小学学校硬件建设基本相似,乡镇幼儿园往往重视教室的黑板、桌子、板凳的布置,教具玩具不足,校园文化特色不明显,园舍环境根本体现不了幼儿园环境的特点,活动场所过于单调。而且大部分幼儿园重视的是教写字、做算术题等,教学的小学化倾向非常明显。

二、创设乡镇幼儿园良好环境的策略

要想针对乡镇幼儿园目前存在的问题创设适宜幼儿不同年龄阶段的教育环境,本人认为应当因地制宜,既要重视幼儿园内环境的布置,也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来拓展幼儿园教育环境。

(一)科学合理地创设幼儿园园内环境

为充分发挥环境对幼儿教育的积极作用,我园创设了一个健康丰富的生活活动环境,使幼儿园户外大环境和班级内的小环境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1.设置安全、优美的园内活动场所。我园的两块大操场都铺有塑胶地板,给幼儿提供了优美、安全的活动场所。此外,园中的户外场地有20多处活动区域,有可以锻炼身体的跑道、攀沿壁、蹦蹦床、滑梯等,并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开设新的活动区域,如幼儿非常喜欢玩沙子、玩泥土,我们就新建立了一个大沙池。教师在教学时,为幼儿配备各种各样的玩沙工具,帮助幼儿玩沙子游戏,同时通过解说,帮助幼儿在玩沙子的过程中掌握沙子的特征。我们还在大操场上投放许多体育器械(车轮、小车、投球篮、平衡木和很多教师自制的体育器械),每个班每天安排两次户外活动的时间,保证每个幼儿每天有两个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我们在走廊楼梯创设了富有教育意义和艺术性的环境:有认知性的环境,如认识各国国旗,认识我们的祖国、家乡、安全标志等;有观赏艺术性的走廊挂饰:脸谱、窗花等;有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图片;幼儿平时的美术作业经过教师包装后也用来装饰校园,让幼儿既可以欣赏到自己的作品,增强审美情趣,又能激发积极参与、展现自我的乐观态度和信心。

2.教室环境的创设以教室环境和区域活动材料为主、以师生合作布置为原则。各班教室的后面是一幅相对固定的装饰性的背景图。该背景图的制作技巧有三个:一是创设的墙饰要蕴含有教育的意义;二是区域的材料由教师和幼儿一起设计,其中教师负责框架,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制作;三是设计时一定要给幼儿留有空白的地方,让幼儿在设计时留有想象空间。每个班基本都能按评比标准合理地设置相应的区域,设有语言区、益智区、科学区、装扮区、美劳区等。如区域材料在选择上要求:①材料丰富、新颖;②考虑活动的用途;③体现幼儿的兴趣特点;④可供操作性。每天安排有40分钟以上的区域活动时间。一段时间过后,幼儿敢于把自己的经验和内心的想法大胆地表现出来,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室环境中幼儿的作品也越来越多。

3.开辟种植园地。我们把园内的旧沙池改造成了植物园,给各个班级设立植物园地,由教师与幼儿共同种植植物。一般选择色彩鲜艳的花卉,如牵牛花、向日葵、等,以及种植四季常绿的万年青、芦荟、仙人球等。各班轮流值日,给花浇水。另外,我们分别给每个班安排了一块菜地,让幼儿种植各种各样的蔬菜和瓜果,如冬瓜、丝瓜、南瓜、玉米、红薯、萝卜、白菜、大蒜、葱等。教师带领幼儿轮流给蔬菜浇水,并对蔬菜生长的过程做好记录,让幼儿讲述其变化,了解蔬菜生长的特征。这样既可以培养幼儿从小热爱劳动的情感,也使幼儿养成了主动参与的良好习惯。

4.建立家园饲养区。我们在幼儿园内开设了一个家园饲养区,养有鸡、鸭、鹅、小白鼠等小动物。幼儿和教师一起喂养、观察并做好观察记录,并自由畅谈自己看到的小动物的成长过程。由于互相谈的是幼儿熟悉的事物,幼儿的学习兴趣浓厚,时间长了,观察能力、交际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都能得到了提高,认知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二)充分挖掘幼儿园周围环境的教育资源

1.利用幼儿园周边的大自然环境。对于乡镇幼儿园来说,大自然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俗话说,大自然是孕育智慧的源泉,作为乡镇幼儿园,在教具玩具等资源与大城市幼儿园差距过大的情况下,应当运用好大自然这一资源优势。如我园的旁边就有一个比较大的广场,教师可以就地组织幼儿到广场去玩,开展放风筝、欣赏花卉等活动。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幼儿到郊外踏春、秋游等,使幼儿在自然的观察中丰富各种知识。在金秋十月,可组织幼儿去野外观察,让幼儿在教师预设的“美丽的秋天”“丰收的秋天”等主题活动中采集各种树叶、花瓣,然后,教师再组织幼儿描画、粘贴秋天的美景,或让幼儿把自己观察到的、寻找到的告诉教师。这样既有效地完成了教学内容、充实了乡土教材,又丰富了幼儿的生活,使他们获得丰富的知识。

2.设置幼儿家长自助服务区域。我园的幼儿家长来自各行各业,他们的不同知识水平和职业背景都为幼儿园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如我园专门设置有家长自助服务区域,成立了家长自愿服务小组。该区域设计由家长把其工作中最有代表性的物品带来幼儿园,作为教具,介绍给幼儿。这些物品有农产品、农作物、工具、标志性的图画等,使幼儿逐渐掌握很多方面的知识。此外,我们还建议在幼儿园附近上班的家长向单位提出申请,把本单位的工作场所建设作为幼儿服务区域,让教师带幼儿去参观其工作场所,观看劳动过程,听其讲解,让幼儿在生活中感知、发现、捕捉新信息,为幼儿创造自由地看、说、想的机会。

第6篇

关键词:墙面设计;艺术性;参与互动性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5-0076-01

一、当前幼儿园墙面设计存在的问题

当前幼儿园的墙面设计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大多以墙绘形式表现童话故事内容,反映现实生活的内容少。2、形式化的内容多、联系教育的内容少。3、过时过旧内容多、具有时代性的内容少。4、单独孤立形式内容多,情节形式内容少。5、教师一手完成的内容太多,幼儿参与的内容太少。

二、幼儿园的墙面设计的要点

(一)幼儿园的墙面设计应该注重幼儿参与创作性

在进行幼儿墙面设计时,应该避免幼师一手完成的情况,这虽然注重了墙面的装饰美化,却忽略了幼儿在墙面设计中的参与性。因为幼儿在布置墙饰的过程中能自然而然地提高动手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合作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通过组织幼儿讨论,按照幼儿的想法、看法,这样的方式能够把幼儿的作品组合起来进行环境布置,也能够使每个幼儿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体验到合作的乐趣。同时幼儿对自己的布置的环境也有一种非凡亲切感,这样会更加激发幼儿充分地与环境相互作用。

(二)幼儿园的墙面设计所选内容要有时代性

墙面环境不能随心所欲,不根据实际情况想什么就设计什么,能够反映教师的先进教育观念。应多设置一些具有时代特征,反映当代社会发展进步的内容或者重大政治题材,如:可幼儿园装修一幅机器人和一幅登月火箭的画面,使孩子从小受到文明的熏陶。(图1)

(三)充分的利用废旧材料,增强环保意识

幼儿园《新纲要》提出“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如何利用废旧材料布置幼儿园的环境?不但要推陈出新,还要有欣赏美感,既能开源节流,又能让幼儿从中接受和体验到环保意识,知道废物可以再利用的道理。这样不仅为幼儿园教育教学和环境创设提供丰富的物质资源,还能让更多的人、更多的家庭投入到环保教育的阵营中。以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以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在环环联动中最不起眼的废旧材料也许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教育价值”例如废弃纸箱盒的利用(图2)随手可以的到的废弃纸箱可以将其作为墙面装饰的材料,给人意想不到的效果,也能很好的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墙面所设计的内容要有教育价值

墙面环境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在开发幼儿智力、促进幼儿个性发展方面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我们不应该只只注重墙面环境华丽的外表,不重视它的教育价值。墙面环境的设计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潜在的综合教育过程,要能够激发幼儿思考想象的欲望,在鼓励幼儿积极参与的同时,教师也要善于抓住契机,适时引导,逐渐拓展,让孩子在观察—思考—探询—再思考中体验墙面环境设计。

(五)幼儿园的墙面布置应具有艺术性

第7篇

【关键词】本土 民间艺术 环境 办园特色 区域游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6A-0128-01

当前,许多幼儿园在环境创设上存在诸多问题,如“重观赏,轻教育”“重教师,轻幼儿”等,如何创设幼儿园的教育环境,彰显办园特色显得尤为重要。2011年,我园成功申报了桂林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本土民间艺术资源在幼儿园游戏活动中的实践研究”,在本土民间艺术的众多门类中筛选出最典型、最本土、最有代表性,与幼儿日常生活知识经验相接近的、能为幼儿所接受并有助于其综合素质发展的本土民间艺术活动内容,将其融入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对幼儿进行系统的民间艺术启蒙教育,努力构建幼儿民间艺术游戏课程,从而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一、挖掘本土民间艺术资源,创设民间艺术教育环境

1.公共区域的环境创设。我园在这方面煞费苦心,专门设计了“幼儿园厅堂文化”。为了开阔幼儿眼界,让幼儿了解国内外民间文化艺术,我们重新设计布置了“放眼世界”主题墙,从不同侧面展示从世界到亚洲、从中国到广西的民间艺术资源,让幼儿感受国内外民间艺术的魅力。大班M楼道以桂林彩调为主题,展示了各种彩调角色人物的脸谱,让幼儿既感到新奇又开阔了眼界;中班组楼道两侧挂上各色剪纸、窗花、青花瓷等民间艺术作品供幼儿欣赏,增添了艺术性和童趣;小班组楼道以桂林童谣为主题,用独具桂林特色的方言展现了“桂林米粉”“桂林地名”等桂林童谣,真正实现了“让每一面墙壁会说话”。

2.班级教育环境的创设。我园主要通过创设班级主题墙、民间艺术区角体现教育环境与民间艺术的结合。例如,大班的民间艺术特色为青花瓷,班上为此专门设置了青花瓷艺术区角,在主题墙、区角标志牌、家园联系栏、班级吊饰等环境创设中均以青花瓷的蓝色和白色为基调,提供有序、可操作的游戏材料,采用渐进式活动区域操作法,提高幼儿的主体性。

二、创建特色艺术区域,激发幼儿艺术活力

区域活动是幼儿园一种重要的自主活动形式,它是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以操作、摆弄为途径的自主性学习活动。我园虽然积累了一定的区域活动经验,但还存在区域设置形式化、材料投放目的性不明确、教师对自己在区域活动中的角色把握不够准确等问题。为给教师树立正确的区域活动理念,将区域活动作为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基本活动,我们通过深研细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心中有目标、眼里有孩子、处处有教育”为理念,挖掘本土民间艺术资源,创建了壮锦乐、扇吧、绣坊、桂林彩调、桂林童谣、瓷吧、漓江石坊等一系列民间艺术区域,以丰富的游戏材料呈现本土的民间艺术。通过班级区域游戏及跨班区域游戏,让幼儿自由选择、自主参与活动,有效激发幼儿的艺术活力,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引导幼儿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三、开展民间游戏活动,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我园以环境为基础,以特色区角为依托,系统挖掘民间游戏并进行分类,与幼儿园课程和一日活动相结合,让幼儿积极、主动参与游戏,发展身心。民间游戏主要有几类:民间益智游戏,主要有拼图和棋艺类;民间美术游戏,如剪纸、折纸、撕纸、编织、民间玩具及废旧物品的合理利用等;民间体育游戏,如跳方格、跳皮筋、跳绳、踢毽子、打沙包、滚铁环、跑垒、捉迷藏、丢手帕等;民间童谣说唱游戏。其中童谣有着很长的历史,韵律和谐的童谣不仅强化了游戏的节奏感,更增强了游戏的情景性、生活气息和娱乐性,幼儿特别喜欢。在开展民间游戏过程中,我们提供丰富多样的游戏材料和玩法,激发幼儿的游戏自主性,让幼儿全身心投入游戏中。如让幼儿利用课间操用的小棉棒摆成各种图形,开展跳房子的游戏;幼儿自主选择道具开展滚铁环、走板鞋、踩高跷等游戏,在彰显办园特色的同时,促进了幼儿的健康成长。

第8篇

幼儿园可根据本园及本地区的实际情况,通过多种途径挖掘社会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当地民俗文化及自然资源,挖掘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民间艺术教育元素,开展民间工艺美术教育。

挖掘;社区资源;幼儿园;民间工艺;美术教育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福安是著名的闽东畲乡,当地畲民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因此,2012年我园申报了省级课题“民间工艺美术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实践研究”,力求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充分挖掘社区民间工艺美术教育资源,开展幼儿民间工艺美术教育活动,探索帮助家长指导幼儿参与各类民间工艺美术活动,培养孩子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一、挖掘社区自然环境资源中的民间艺术教育元素

民间工艺美术的内容主要反映了人们生活的所见所闻,如剪纸作品中的花鸟鱼虫、亭台楼阁、人物形象等,无不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幼儿园民间工艺美术教育更要突出儿童经验与发展的需要,要贴近幼儿生活,因此,要充分利用社区自然资源拓展生活经验。福安的种植业、养殖业、造船业发展很快,走进乡村,阵阵水果飘香,随处可见鸡、鸭、猪、狗、猫等动物,这些都是民间艺术表现的主题和题材。所以我们先从生活入手,开展“我爱福安”主题活动,组织孩子参观造船厂、养殖场、农场,观察各种小动物可爱的形状和生活习性,参观成片的桃花、竹林及各种树木、果园,形成丰富的感性认识,为民间工艺美术教育积累感性经验。赛岐镇还有许多亭台楼阁和廊桥等古迹和仿古建筑,万寿寺、炮楼寺是我镇历史悠久的江南古寺,飞檐翘角,红墙绿瓦,具有江南古建筑的对称美。我们多次开展秋游和亲子活动,请家长带孩子参观闽东的名胜古迹,欣赏廊桥、古寺、古民居的建筑艺术,培养幼儿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为民间工艺美术教育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

二、充分整合家长资源开展民间工艺美术教育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民间工艺美术的教育更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与配合,更要注重与家长的密切联系。第一,通过家园联系栏、“家园直通车”宣传以及家长开放日等,向家长展示民间艺术的种类、内容以及幼儿园开展民间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争取家长主动的理解、支持和配合。第二,我们有意识地根据主题活动的进度设计亲子活动,家长们在与孩子共同完成民间工艺美术作品的过程中,感受到民间工艺美术教育对孩子动手能力、审美感知等能力发展的重要作用。第三,请家长协助幼儿调查、收集资料,担任老师讲解,与孩子共同制作表演、分享等。如:亲子制作活动“水果拼盘”“豆豆艺术”“元宵花灯”“青花图案服装秀”, 亲子表演活动“民间戏曲表演”“民间刺绣比赛”“民间工艺小制作比赛”等等。第四,我们在创设民间工艺美术特色环境中,请家长共同规划设计,在幼儿园的教室、走廊、过道分区域展示剪纸、青花瓷、刺绣、编织、布艺等亲子作品,家长成为教师开展民间工艺美术课程的有力支持者、合 作者。

三、开展多样化的活动形式,构建民间工艺美术园本课程。

第9篇

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01―0121―01

幼儿园的环境承担着形象定位、凸显幼儿园园所文化的重任。因此,幼儿园应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活动环境,使幼儿的个性充分、和谐、全面地得以发展。那么,幼儿园如何搞好色彩环境的创设呢?

一、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来确定主题的颜色

幼儿园要了解每个年龄段幼儿的年龄特点。小班需要温馨、静谧的环境;中班需要愉悦、欢快的环境;大班需要以抽象的文字符号为支架的人文环境。

如,以小班幼儿为例。小班幼儿年龄较小,刚入园时原有的生活规律被打乱,生活失去秩序感,难免会有焦虑的情绪。因此,小班在班级环境上要营造温馨、静谧如家的环境,首先在颜色上要定位好。在颜色中粉色系最能营造温馨的氛围,在粉色系里,粉红和粉蓝搭配是最理想的;或是粉红系列点缀白色,或是粉蓝系列中点缀白色。

二、根据主题中的某一个关健词来确定颜色

幼儿园环境主题确定后,并不是所有主题的颜色就能自动生成,这需要教师考察资料来进行确定。根据主题创造出与之相适应的环境,这样能够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发挥环境的教育功能。

例如,在“民俗”主题中,首先要凸显一个“俗”字,还要能体现民间文化。要凸显“俗”字,在颜色中首选红色和绿色,最传统的图案就是红牡丹配绿叶。在找准红色和绿色之后,接下来就要剖析:什么样的红色搭配什么样的绿色?两种颜色在空间位置上各占什么比例?如何使这两种对比色放在一起后变得调和?显而易见,淡绿配玫瑰红,玫红配翠绿加白,朱红对淡绿或大红颜色为主,淡绿色为辅。再结合色彩的初步知识得出红与绿是一对对比色,要使对比色变调和就要采取以下策略:①一方或双方加黑、白、灰色以改变一方或双方的彩度;②一方或双方各加对方的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以求得类似;③通过一方或双方渐变缓冲对比;④以金、银、黑、白、灰色隔离,即我们通常所说用这种颜色的笔勾画物体的外形,就比较有鲜明舒畅的效果。

三、根据主题颜色确定其他颜色

环境是大课堂,是看不见的老师,而教师应该做的是让幼儿成为生活的主人,为自己生活的环境付出智慧和能力,成为自己的主人。在环境色彩创设上应重视从认知、技能方面的发展,也要重视环境色彩对幼儿情感的熏陶;更要重视精神环境对幼儿情感、品德方面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就是说,教师在环境创设上要力求各方面的颜色协调统一、形成合力、体现主题教育的整合力。

例如,在我们开展主题活动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以季节、昆虫、植物为主题的主题活动,在深挖主题的同时,教师也可以关注此类主题所蕴含的颜色。如,一提到秋天,我们就会想起橙色、黄色,即同种色配合。黄色系列中有中黄、柠檬黄、偏黄色的橙色、偏红色的橙色,等等。根据这些我们来确定此次主题教育所需要的颜色,秋天的季节特征就非常明显了。

四、根据事物所处环境来确定颜色

现在,幼儿园环境创设已不再是用简单的纸、胶水、剪刀、刻刀等工具进行环境布置,而是一种多元材料合理配置完成的环境创设。在我们提倡注重优美、环保、低碳环境的同时,也对色彩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以我们兰铁第三幼儿园为例:我园周围长了很多爬山虎,到了夏天,我们开展了爬山虎的科学活动。在孩子们认识完爬山虎以后,我们把爬山虎摘一两枝,插到教室中让幼儿继续观察:让爬山虎放在教室的哪个地方呢?和什么搭配在一起更能凸显它的教育价值呢?于是幼儿仔细回忆爬山虎的生存环境,最后得出爬山虎和墙壁搭配在一起最适合。这样的搭配就具观赏性、艺术性了。

五、运用颜色特质,创设互动性环境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