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微观经济学教案优选九篇

时间:2023-11-23 11:04:0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微观经济学教案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微观经济学教案

第1篇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4-0122-02

一、前言

一直以来,各大高校财经等各个专业学生开设核心课程之一就是微观经济学,但是传统教学模式上大都是以理论为中心,致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到既广泛又空谈,极难理解。而且相关专业学生毕业走上岗位似乎也极难将微观经济学知识付诸实践,这样就造成了许多学生对该课程厌学情绪。因此如何提高微观经济学课程成为了相关教师探讨和关注问题,经过实践发现实践教学还能够取得显著成效。因此,在这种形势下探析微观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具有现实意义。

二、微观经济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意义

在西方国家,微观经济学课程已经成为了各大院校经济类本科学生必修的课程,在我国其重要性也是日益增加。但是从各种渠道调查显示,目前微观经济课程的教学和学生学习反馈却存在诸多问题,并不如人意。因此对微观经济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成为了重要的热点问题。

(一)将理论和实际应用有机结合

事实上,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处处都有微观经济学知识,经济学中知识和日常实践状况联系紧密,运用微观经济知识更易解决日常生活中许多经济现象。因此必须要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就必须要教会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将理论实际有机联系,学会如何运用微观经济学处理日常经济现象。

(二)强化西方经济学

对于各大院校所开设经济学专业,学生必须要以西方的经济学作为基础,也是该专业学习的核心知识。因此要让微观经济学跟上社会发展的现代化步伐,就必须要进行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这种改革影响着整个经济学。同时也只有通过改革实践教学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掌握必要知识报效国家和社会,这也是经济学专业开办的最终目标。

(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需要

微观经济学在西方市场上运用了几百年,而且一直相对比较成功,积累合理做法与成功经验,通过做法与经验真实反映出市场经济体制的规律。而且根据微观经济学知识探索出的规律,提出了许多主张与制度的框架,成为了国际上经济活动、交往之中大家遵循的通行做法与国际惯例,这些都是值得学习与借鉴。但是我国经济学专业学生所反映却存在较大差距,必须要进行实践教学改革,让大专院校经济学专业学生掌握微观经济学知识,对我国发展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三、微观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

事实上,任何一门学科要想有发展前景,都必须将理论合理运用到实践中去,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目的就是为了在实践之中使用。也只有通过实践得出真正现实创作的理论才是值得人们学习和感兴趣的知识。自然,微观经济学知识也应该如此,才具有它存在的真正价值。而且微观经济要实践难度较大,必须要体现做好教学实践计划。本文使用的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实践改革上大体分为了三步模式:(1)夯实基础理论知识;(2)分析经典案例;(3)模拟企业实践运行。

(一)夯实基础理论

对于所有的教学辅助都有一个共同重要目的,那就是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标。对于任何实践的前提必须要有足够理论进行支撑,如果没有理论的实践就是胡整。比如,要安装一个万能充电器,但是不懂基本电路又如何能够安装呢。微观经济学课程中实践大都是通过软件来进行模拟实验,就必然需要开发软件。

因此,学生必须要具有坚实的基础知识才能够进行软件开发。虽然教科书中有一些软件知识,但如果仅仅是机械的模仿就不能够起到开发学生思维能力。因此,开发软件不能全部模仿书上的内容,仅仅是一次知识移位。在开发软件上要着眼于现实社会中的大大小小实例,同时也不能完全脱离书本,必须做到现实生活与书本相结合,趁机加深学生对微观经济学知识的掌握。

事实上,许多经济现象大都能够体现出经济概念,在开始软件之时一定要将微观经济知识进一步深化,进而通过实践教学改革来加强记忆性与理解性。在这个方面也没有所有知识来个遍地开花,而是有选择性的挑选出有代表性概念和实践结合起来分析。而且要尽量将知识与现实生活之中现象联系起来,和现实市场联系起来。这样不但增加了学生对微观经济学知识的了解与记忆,也有效发挥了教师的辅助作用。

(二)分析经典的案例

现在很多院校开设微观经济邜课程中所使用教科书,大都是由我国一些专家学者专家编著的,因此如果编写之时闭门造车,这样的教材实在只有理论知识而缺乏了使用性。因此在进行微观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之时,一定要补充一些西方真实微观经济知识,让他们对西方经济体系了解一些。在编写实践教学软件之时也要从教科书上需找一些国内外的经典教案,再结合一些微观知识对教案进行详尽的分析。下面就以一个较为经典案例进行分析。

在微观经济学课程中有一个较为经典的案例,即是囚徒困境。在开发这个软件之时,就应该让一些学生参与到模拟案例之中,还原其真实情景。只要学生参与进来了,就一定能够加强他们的理解能力和领悟案例过程。在还原整个情景之时,学生是两种角色都可以扮演,一是扮演囚徒,他们将自己视为囚徒进行选择,不同的选择最终答案和结果肯定就不相同了;二是扮演警察角色,这个事实学生就要将自己视为审查人的警察,就要想方设法制造出“困境”。比如,在2004年美国某公司中国分公司就出现过“贿赂门”的事情,其实这种现象发生的较多,国外很多公司向要挤进中国这么大的市场,大都会面临着“囚徒困境”现象。

在实践教学课题之上,可以假设有两个跨国公司都在同时抢夺同样的项目,他们就必须要和相关公职人员交往,因此他们在办事之时就有两方面的选择:不行贿或者行贿。教师就可以安排学生一起模拟这种情景。从实践教学中去学生,不但是学生所渴望的,也是教师要达到的最终目标。因此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就能够为学生创造了动脑、动手之平台,也为教师提供了实践教学案例资料。

(三)模拟企业实践运行

在实践教学之中完成了上来两个步骤之后,接下来就要通过模拟公司来对学生动手能力进行训练。这一个步骤主要是通过运行软件,学生亲自动手来做完后面的难题。微观经济学中比较看重个量分析,区别于宏观上整体调控。因此如果是模拟企业就要重点在内部,如果是市场也是内部。比如以企业为例子,实践教学软件就要给出某公司一起背景资料,同时提出运行要求。接到运行要求之后,学生就要根据所学微观经济学知识与其他各个方面综合知识,按照要求进行运作与经营。首先,学生要按照企业要求对市场进行调查,分析目标市场的需求情况,之后结合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分析营销个案以及分配福利进行设计。而且在实践教学中,不仅仅是使用所学微观经济学,还要和其他学科进行交叉使用,使用综合知识对市场行为、结构以及绩效关系做详尽分析,并且最终得出具有现实意义的结论。在实践教学之中,只需要给出初始的资金、资本以及人力后,其他运行与经营就让学生独自去完成。在规定时间中,企业效益评判标准就是经营效果,最后要根据实施情况而出合理评价与建议。

事实上,微观经济学让学生掌握理论情况下,多通过实践教学让他们体会到现实生活中如何运用理论知识。这个过程不但能够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出微观经济学专业真正人才。本文就是结合实践教学现状提出三步式教学改革,让学生通过模拟企业进行实践,掌握实践中如何运用微观经济学知识。

四、结束语

由于多方原因,我国所使用西方经济学课程阐述的西方经济学并不全面,因此学生在了解书本知识外还应该从其他方面多学习西方经济学。同时为了提高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效益,实现教学目标,教师还要多实践教学多思考多革新,通过实践教学改革来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兴趣。只有让他们从实践中领略到微观经济学重要性,能够在生活中付诸于实践。那么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增强微观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质量是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董霞.微观经济学的本科教学思考\[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6,(3):101-102.

\[2\]金学钧.实验经济学\[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

\[3\]初凤荣.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9,(20):92-94.

\[4\]李晓庆.微观经济学课程特点及教学方法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0,(31):34-36.

第2篇

 

案例教学是一种有效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教学方法,是现代高等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教学方法。《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方法的应用,在掌握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使学生主动地分析社会实际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既增强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一、明确教学目标

 

《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设计的首要任务,是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案例的选择都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只有目标明确了,《微观经济学》的教学才有章可循。本门课程案例教学的目标就是要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使其具有运用现代经济学原理、方法和技术手段进行社会经济调查、经济分析和实际操作的能力。同时,使学生能够开阔视野,更新观念,扩大知识面,理性地参与经济,科学地做出决策。

 

二、选择适合案例

 

《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选择适合的案例,既要选择那些能够充分解释经济理论、被反复引用的经典案例,例如在介绍效用理论时,引入“水和钻石之谜”的案例进行探讨。又要选择当下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热点、焦点问题,设计成新的案例进行讨论。案例的选择要紧扣教学目标的需要,与经济理论紧密联系,并不能仅是为了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另外,案例呈现即教师选择最合适的方式把案例情境呈现给学生,需要选择恰当的方式。案例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案例呈现方式是文字呈现方式,教师通过PPT或者网络资源,将文字材料传递给学生,请学生阅读以做好个人准备。对于简单的案例,教师通常采用的是口述案例的方式,上课时直接叙述案例,并提出案例所需讨论的问题。最吸引学生的一种案例呈现方式是视频呈现案例,视频呈现的案例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生动的情境,有利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三、提出相关问题

 

提出需要学生解决的问题,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呈现案例之后,要根据案例内容、教学目标提出相应问题,以便学生在案例讨论环节有方向、有焦点、有任务,对案例有更深入了解。当然,教师在设计出有价值的问题后,在提出问题这个环节,要注意以下几点:其一,提出的问题要面向所有学生;其二,问题要清晰、明了有引导性;其三,问题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思考的欲望;其四,问题能紧贴案例内容和教学目标;其五,问题能促使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四、案例讨论

 

案例教学是基于讨论的教学法,在案例教学的课堂中,最常见的教学方式是课堂讨论,分析讨论案例是案例教学课堂最精彩的环节,一般以学生讨论为主,教师引导为辅。目前实际课堂教学中的课堂讨论有两个环节,一是小组讨论, 另一个是班级讨论,其中小组讨论把个人准备和班级的讨论紧密联系起来,让每个小组成员都有机会对案例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这种合作学习小组,有利于学习者能力的养成。小组讨论能够调动所有成员的积极性,在成员提高分析问题能力的同时,提高归纳总结能力,最终每组选择一位表达能力强的成员对本组讨论成果进行统一汇报。

 

五、归纳总结提升

 

在案例讨论的最后,教师应该留下足够的时间进行总结,没有做出任何结论就下课是不适宜的。总结是师生再学习的过程,在整个案例教学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总结阶段,往往要揭示出案例中蕴含的经济学理论,教师应设法将案例讨论引向深入,使讨论不止停留在表面或是一些细节上,而是将学生的思路引向纵深方向,力求让学生真正有所思考、有所启发、学以致用,分析现实经济问题,最终做出理性的经济决策。

 

总结时尤其需要注意两方面内容,一是总结讨论的现场,对讨论中表现好的学生、小组进行表扬,鼓励全班学生有更好的表现;二是总结出学生呈现的基本观点或具有代表性的意见,肯定正确,剖析错误,同时对讨论中学生遗漏、理解不深刻的问题要进一步进行剖析,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深刻了解,把所学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教师对讨论的总结能加深学生对案例的认识,加深对经济学基本理论的认识,并引发学生的进一步思考。另外,教师在总结时更应该关注学生对案例的分析思路、学生对案例理解的程度、学生对案例的个性化解读,而不仅仅是学生的讨论结果正确与否。

 

六、结语

 

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因其对学习者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而备受关注。但是没有任何一种教学方法是完美无缺的。因此,案例教学法并不能取代系统的经济学理论学习。在《微观经济学》教学过程中使用案例教学时,我们并不能因其具有独特的优势而排斥其他教学方法的使用。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的需要,可以将案例教学方法和其他教学方法完美结合,取长补短,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微观经济学》这门课程,为继续学习专业课程奠定良好基础。

第3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微观经济学;探讨

一、问题的提出

对于经济管理类学科的学生来说,微观经济学是学习其他各门课程的基础,在经济学的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非常重视这门课程的讲授,需要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使学生能够融会贯通,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夯实基础。由于微观经济学本身的抽象性,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探索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方法,而案例教学法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这种教学手段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吸收。案例教学法是指把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例或历史事件带到课堂之中,并利用与本课程相关的原理分析生活事例和历史事件,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也可以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将某一问题抛给学生,通过课堂讨论的形式达到教学目的,从而把枯燥单调的理论章节,变成解决真实问题的公开讨论[1]。案例教学一般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案例评审型,就是给出案例中的问题及问题评审的方案,让学生自己进行评价分析;二是讨论分析型,就是只提出问题而没有给出解决方案,需要学生进行分析讨论;三是发展理论型,就是通过案例发现新的理论生长点,发展并不断完善理论体系。案例教学法对老师有很高的技能要求,对学生也有很高的要求,学生应成为积极的参与者,而不是被动接受的聆听者。比如在案例讨论中,老师要尽可能让更多学生参与进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案例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形成一种师生互动、学生为主的课堂教学环境。根据笔者自身在微观经济学教学中对于案例教学法的运用经验,总结了以下两种主要的微观经济学教学案例的形式。一种是现实性教学案例,即把现实生活中的经济学现象以及有关经济的时事热点进行总结归纳,和微观经济学理论中的知识点结合起来作为教学案例,让学生能够通过身边发生的事情及经济事件掌握经济学知识。另一种是历史性案例,即通过对历史上所发生过的经济学领域的事件进行学习和讨论,理解经济学原理,比如在讲完赋税的归宿问题之后,可以让学生讨论在1990年,美国国会针对游艇、私人飞机、皮衣、珠宝和豪华轿车这类物品通过了一项新的奢侈品税[2]。这两种教学案例应该相辅相成,才能更好地发挥案例教学在微观经济学中的作用。

二、案例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年微观经济学教学经验总结以及与其他经济学专业老师的交流探讨,发现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案例教学法应用不当

将案例教学法混同于举例教学法,片面的认为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入现实生活中的相关现象的讲解就是案例教学。然而案例教学不仅仅包括举例教学法,它有着更加丰富的内涵,还包括学生对某个知识点的深入思考和讨论,需要师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学生对某个问题的独立思考,并非仅仅只是举例子的教学手段[3]。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做好案例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法的平衡,也就是说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以下两种问题:一种是过分强调传统教学方法的重要性,没有充分发挥案例教学法的作用。微观经济学相对其他学科理论性较强,涉及到大量图表和公式的推导,这使得理论知识讲解占用了较长时间,压缩了案例教学的课时。另一种是在教学过程中过度依赖案例教学法,学生自主讨论占用的时间过多,使得整个微观经济学教学过程中理论学习的时间被压缩。教师把握不好案例教学的环节。在案例式教学环节将主动权都交给学生,使课堂处于“放羊”状态,这种脱离了教师指导的教学方法也有一定弊端,使学生不能认识到自己在思考问题时出现的偏差。这两种倾向都会影响到案例教学效果的发挥。

2.案例质量不高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从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案例的选择、整理和分析等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缺陷,例如案例的选择没有与最新经济动态和政策相结合,具有一定的时滞性,与当前的社会发展状况不能达到协调适应。案例的选取没有经过认真的筛选,直接采用报纸、杂志等的内容,缺乏专业性的审视和洞察。二是教师使用的案例过于陈旧。直接使用国外相关案例,比如在对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进行讲解时,大多数老师都会引用吃馒头解饿程度的例子,随着吃馒头数量的增加,所获得的解饿程度也就逐渐减少,这样的案例比较陈旧,很难使学生参与到课堂的互动中来。

3.本土化的案例少

在我国案例教学的过程中,使用的教材以及教学案例几乎都是基于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微观经济实践编写的,还没有形成与我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案例的教材,老师在课堂上使用的微观经济学案例大多都来自国外的一些经典教材,这些案例虽然都能很好的反映相应的经济学原理,但是由于文化底蕴以及生活习惯的不同,学生在理解相关知识点的时候还是存在一些难度,这就使得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4]。比如对经济资源稀缺性进行讲解时,多数教科书上直接引用大炮和黄油的案例,这两种商品虽然能够说明相关原理,但大炮和黄油不切合生活实际,这样的案例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4.案例教学中缺少师生互动

(1)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仍然占有充分的主导地位,在案例的讲解、问题的提出以及分析的整个过程中都是教师在讲、学生在听的状态,虽然在讲解知识点的过程中运用了实际案例,但是并没有引导学生参与到整个案例的分析过程中来,从而没有完全发挥案例教学法的效果。(2)学生处于被动地位。首先,教学案例过于陈旧,或者完全引用国外案例,使得学生不能切实感受到该经济现象与相关理论的联系,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在教师主导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善于独立思考,过分依赖老师的讲解,从而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有一定的束缚性。案例教学法并不只是教师对于某个现实案例的讲解,而是需要学生参与进来,以学生为主体;最后,学生在参与讨论的过程中存在搭便车的现象,真正参与到案例讨论中来的总是固定的一部分学生,在小组讨论中,从案例的选取、分析和总结都由小组中某一个或几个同学完成,其他同学并没有完全参与进来。

三、案例教学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

1.学校对案例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没有认识到案例教学对于提高微观经济学课程讲解的重要性,因此对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没有投入相应经费保障和网络服务,也没有出台相应的教学文件对案例教学予以支持,进而导致案例教学的相关设备投入不足。一般来说,在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过程中,除了多媒体的应用,更多的是需要老师在讲解相关知识点的时候运用经济学软件,也需要对相关网络资源的链接,但是由于学校对于案例教学法资金投入有限,导致相关设备的运用受到一定的限制,例如我校教师讲课用的电脑不能访问互联网,从而影响案例教学法的质量。与此同时,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法实施较其他教学方法而言,比较费时费力,加之学校没有相关的考核政策,因此教师在使用案例教学法进行讲授的积极性会受到限制。

2.经济学案例教学团队经验不足

微观经济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要求教师能够将专业知识与相应的现实案例完美结合起来,这对教师的学术水平和实践能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在经济学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还需要能够充分发挥案例教学法效果的能力。但是对于教师来说,一个微观经济学讨论式案例的编排一般需要两三个月的时间,比较费时费力,这也是阻碍案例教学法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

3.微观经济理论与现实案例的结合度不强

由于微观经济学本身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同时又面临着与现实中微观层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对接,具有一定的实用性。面对大量的图表和公式,教师在授课方面有一定难度,既要让学生记住相关图表公式,又要通过一定的案例教学让学生理解其实际应用,在这两者的权衡过程中容易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5]。并且在上课时所列举的微观经济学案例尚未结合我国目前的实际状况做出理论上的创新。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在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出现了许多典型的经济学案例素材,但是这些案例都处于一种动态的发展过程之中。因此,要想收集到能够反映我国经济现象的相对稳定而又具有典型意义的经济学案例往往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应当加强关于中国本土化的微观经济学案例研究,使微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能够更好地与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四、提高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效果的手段

1.案例教学方式的选择

(1)故事性案例。故事性案例是指以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微观经济学某个知识点的案例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在某章的开始以讲故事的形式引入章节的讲解,也可以穿插在本章重点知识的讲解过程中,提高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点的理解程度,强化学生运用相关经济理论解释现实问题的能力。比如在讲需求的价格弹性时,如果老师只是简单的说需求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而没有用我们生活中十分形象以及实实在在的例子即现实性案例来说明,学生就可能会理解不透彻,感觉生涩难懂。到底什么是需求的价格弹性呢?比如现在风靡全国的“双十一”购物狂欢节活动,这个活动想必大家都会在淘宝上购物,而在“双十一”这一天最大的消费人群是没有收入的大学生,这是为什么呢(抛出问题给学生,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到这个案例的讨论中来)?大学生是没有收入又有很强的消费需求的人群,因此他们更加关心商品价格的变化,他们会在一种商品价格下降时增加购买量,而在价格上升时明显减少购买量,也就是说大学生有很高的需求价格弹性,因此在“双十一”商品价格相对优惠时,大学生就成了“双十一”购物狂欢节的主力军。另外,通过经典的经济学小故事和历史故事来讲解经济学相关原理也有非常好的效果。比如在讲到消费者行为理论时,可以通过为什么会产生“口红效应”来说明,“口红效应”是说在经济有下行压力时,口红的销量反而比正常年份增加,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的掌握消费者行为理论;在讲解均衡价格形成时,可以引入黄牛票贩子的案例,由于需求大于供给,同时价格又受到管制,实际交易价格低于市场自发形成的价格,从而催生票贩子的产生。故事性案例能起到加强学生理解知识点的作用,但这种教学形式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故事性案例的引入虽然可以一定程度上增加学生学习微观经济学的兴趣,但是课堂以教师为主的现状依然没有改变,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提高。(2)讨论式案例。讨论式案例是指教师在讲解了某个知识点之后,通过将现实中存在的与该知识点相关的问题引入到课堂中,并设置相应的问题,通过学生分组讨论的形式,给出最终的解释或解决方案。这种案例教学方式在实施过程中,可以先将案例材料及问题以书面的形式发给学生,通过学生课下的讨论和准备,将最终结果进行课堂展示。在讨论式案例的进行过程中,教师可以对整个过程进行相应的把控,将主导权交给学生的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比如在讲述了价格弹性的相关概念之后,可以通过国家限电方案来讨论为什么国家在过年等节假日用电高峰期控制居民用电量时,不需要其他限制用电量的手段,只需要适当提高电价即可达到限电的目的,这是因为居民对于用电量的价格弹性加大,适当提高电价,会使居民在保证正常生活的用电情况下减少电量的使用。通过讨论式案例的教学形式,使学生加深对价格弹性的理解。在讲到税收问题时,可以让学生们讨论我国营改增给各行业带来的影响,从而使学生能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现实问题。(3)辩论式案例。要全面掌握所学的微观经济学知识,进一步拓展学生知识面,可以采取辩论式案例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案例相对于故事型案例和讨论式案例来说,更加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更加有利于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潜力。首先,辩论式案例的开展需要建立在知识点较为综合的案例之上,选取合适的案例之后,学生需要在课下搜集相关资料充实自己的观点,最后持不同观点的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辩论,使学生们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并能够增强用理论解释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在讲到不同市场的类型时,可以让学生探讨2007年发生的兰州拉面涨价事件,拉面行业接近于完全竞争市场,但同时对于兰州人民来说拉面是每日不可或缺的主食,提价会带来重大的民生问题,不提价又会扰乱市场秩序,那么政府是否应该干预兰州拉面价格呢?通过抛出问题让同学在探讨过程中掌握相关知识。但是辩论式案例也有一定的缺点,一方面教师需要花费较大的精力去搜集和整理适合辩论的素材,还要合理的引导学生进行辩论;另一方面,辩论式案例教学对学生的要求较高,需要学生花较大精力做准备[6]。因此,辩论式案例教学可以在微观经济学的所有基础知识学习完成之后组织一次,加深学生对于重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2.案例的编排

(1)可以将故事型案例安排在每章的开始,用来引导学生进入本章正式内容的学习,由于是导入型的案例,因此在案例的选取过程中要注重案例是否具有吸引力,是否贯穿全文。要通过导入式的故事型案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到本章要讲的内容与哪类经济现象有关,并且要涉及到本章的重点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2)为了让学生巩固每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可以在每章内容的讲解过程中穿插一到两个故事型案例,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另一方面可以在枯燥的理论讲解之后,用与相关理论知识对应的小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但是要注意主次,引入的故事性案例的数量要适当,太长或太多都会对理论教学时间造成影响。(3)在每章内容讲解完之后可以编排一个讨论式案例,增进学生对于整章内容的宏观把握和理解。讨论式案例要与本章的重点内容紧密联系,并且要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与生活中的经济现象要密切关联,目的是让学生培养运用本章知识点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整个微观经济学教学完成之后,可以通过大作业的形式编排一个辩论式案例,将经济问题引入到课堂讨论中,老师也应该努力营造宽松开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问题的讨论中来。

五、案例教学法使用应注意的问题

(1)在案例素材的收集过程中,应该尽量贴近生活,并且要能够反映当前国内国外经济发展热点,让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同时能够把握经济发展趋势,了解最新的经济动态[7]。在确定案例设计方向之后,教师应该根据案例所对应的教材内容,对案例进行设计,清楚案例分析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习和掌握哪些方面的理论知识。(2)在案例教学过程中,要注重适量原则。也就是说要把握好理论教学时间和案例教学时间的度,要明白案例教学是为理论教学服务的,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理论。因此在案例设置过程中,要注重案例的质量,而不是案例的数量[8]。(3)运用多媒体配合案例教学。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播放与相应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并通过与学生互动增强学生用理论知识解释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讲完理论部分后,可以利用十到十五分钟的时间截取相关视频中的重点部分让学生观看,如央视《经济半小时》以及农产品价格波动等新闻。在播放前,先提出几个与本节课所讲相关的问题,看完视频后,让大家结合视频,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就视频中的问题进行分析。综上所述,目前在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在对案例教学的应用中应该针对不同的经济学原理选择不同的案例教学方式,并能够结合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深入浅出地讲解理论,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只有在各个方面充分考虑,才能够有效地将案例教学法科学应用到《微观经济学》教学实践中去,真正发挥其作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史美兰.体会哈佛案例教学[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2):84-86.

[2]符晓燕.关于《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法的思考[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6):95-95.

[3]谭赛,罗登辉.“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12):55-56.

[4]谢琦.宏观经济学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0,24(6):107-110.

[5]符晓燕.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时代金融旬刊,2016(5):332-342.

[6]王业雯.案例教学在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教导刊旬刊,2012(8):104-104.

[7]徐小飞.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5(2):166-168.

第4篇

关键词 微观经济学 案例教学 课程

微观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属于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而案例教学法合理应用于微观经济学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知识应用平台,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了解到经济学和生产、生活等经济活动紧密相连的关系,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经济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在生活中分析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

1 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微观经济学课程涉及面较广,内容较抽象,而授课对象一般为大一或大二的学生,对于处于低年级的大学生来说理解难度较大。

首先,微观经济学内容面涉及较广,包括价格理论,弹性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市场失灵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市场结构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论等。学生在学习和理解过程中很难将这些理论与模型和现实生活相联系,理论多又容易混淆,比如说,理性人通常通过比较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做出决策,学生在刚开始学习时对边际的概念理解起来有些难度,这时可以运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为什么水这么便宜,而钻石如此昂贵?”来使学生加深对边际决策的理解,所以如何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并运用到实际中是值得推敲的。其次,微观经济学是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在对现实经济问题进行分析时一般要进行假设,很多理论只有建立在假设基础上才能成立,而不同的假设又会导致不同的理论结果,这使得学生对理论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再次,微观经济学在分析问题时使用的工具较多,有些理论需要借助数学公式进行推导,有些理论需要运用图形来分析,有些则需要构建模型进行理论推导。这就要求学生有较强的逻辑思维和扎实的数理基础,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对数学知识掌握不牢固学生的学习和理解难度。最后,尽管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但如果不将理论知识与现实问题相联系,学生掌握的只是空洞的理论,无法理解学习微观经济学这门课程的现实意义,也就无法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鉴于微观经济学的以上特点,通过案例教学,可以使抽象的经济学理论知识更易于理解,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理解和掌握微观经济学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2 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的方式

案例教学法越来越多的运用到理论课程的教学中,实践证明,案例教学的运用能产生积极的教学效果。经过几年案例教学在微观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笔者总结了以下三种主要的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的应用方式。

2.1 案例讨论式

教师在讲完某个章节或者某个理论知识后,将与该理论相关的案例让学生进行讨论,并且适当的提出问题引导大家,鼓励大家表达自己的观点,最后再加以总结。比如在讲到“供求弹性”问题时,提出为什么会“谷贱伤农”(农民丰收反而收益下降了)。通过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可以使学生深化对“弹性和收益之间关系”的理解。在学生讨论案例时,教师应该营造宽松、开放的氛围让大家各抒己见,这样有利于更多的同学积极参与讨论。还应注意的是,教师所选的案例应贴近生活,让学生容易理解,尽量避免采用复杂的案例,紧扣知识点足矣。

2.2 案例导入式

所谓导入,即通过案例来导入即将学习的内容。理论化的经济学知识较抽象,通过先引入案例,可以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例如,在讲“公共物品和公有资源”这章前,先引入经典的灯塔案例,以及提出“为何鲸鱼濒临灭绝而鸡却无繁衍之忧?”让学生先思考并讨论片刻,然后进入到理论部分的学习,这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经济学理论知识的理解。

2.3 案例专题辩论式

在微观经济学教学中,采用专题辩论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寓教于乐,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爱上这门课。教师可选择贯穿各章节的综合性案例,将学生分成两大组,分别为正反两组,每大组又分成若干小组,以每小组五到六人为宜,确保小组人员的分工。比如,在讲完“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后,组织学生辩论“政府对价格进行管制的行为是利大于弊呢还是弊大于利?”这样,学生会在课后大量收集资料,进行讨论,理清辩论的观点,这有助于提高学生主动分析问题的能力。在采用这种方式时,教师应注意对时间的控制,以及明确辩论规则,并且可以采用激励法,对最后被大家推选出的最佳辩手给予平时成绩加分的奖励。

3 案例教学中应该注意的主要问题

(1)在选择案例时,教师应尽量选择能反映当前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作为案例,以国内经济热点为主,可以适当结合国外案例进行分析。在确定案例后,教师还应进行案例设计,弄清楚案例所关联的章节内容,清楚案例分析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习和掌握哪个方面的理论知识。教师可以截取案例中的重点部分让学生讨论,避免案例过分冗长和复杂,达到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经济问题的目的即可。

(2)适当运用多媒体配合案例教学。教学活动应与时俱进,贴近生活,通过播放社会热点问题的视频与所学知识点串联,可以增强学生用理论结合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讲完理论部分后,可以利用十到十五分钟的时间截取视频中的重点部分给学生观看,如《财经郎眼》《经济半小时》等视频。在播放视频前,提出几个与知识点相关的问题,看完视频后,让大家结合视频,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就视频中的问题进行分析。

第5篇

 

微观经济学是商学院大学生必修的一门核心课程,也是一门基础课程。就目前微观经济学的教学来看,仍然延续着传统的教学方式。因此,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对策显得非常重要。

 

一、微观经济学教学现状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许多高校为了顺应社会的需求,都开设了微观经济学作为商科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由于微观经济学有其独有的特点,沿用传统教学模式使得课堂教学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

 

第一,微观经济学要求学生要掌握一定的微积分、统计学、计量学的基础知识,而微观经济学授课对象通常都是低年级的大学生,对于这部分础知识,学生掌握得往往不够扎实,与微观经济学的理论难以很好地结合,对模型和概念不能做到完全理解。

 

第二,微观经济学的许多理论为了讨论简便,常常都会进行假设。不同的假设会推断出不同的结果,理论性较强。由于缺乏逻辑思维,部分学生没办法很好地理解。

 

第三,微观经济学的案例多取自国外,不贴近学生生活,导致学生在接受知识的时候很难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难以接受课本抽象的理论。

 

二、微观经济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式陈旧,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

 

微观经济学的授课形式常常是“填鸭式”的,也就是教师讲课,学生被动地听课。微观经济学是一门体系庞大、抽象化概念较多的课程。一个学期64课时,因为课时有限,教师很难将每个问题都讲细致、讲深入,没办法详细分析案例。同时,微观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还会出现许多图像的推导,学生只有对绘图过程清有晰地理解,才能对最终推导出来的结论深刻体会。但是,这种以教师为主角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学生一知半解的情况非常常见。由于缺乏互动和提问,枯燥的课堂难以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陈旧的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对理论不能充分掌握,更谈不上实际运用,不能满足高等教育对大学生培养的要求。

 

2.教材内容过时,缺乏贴近现实的案例

 

首先,微观经济学是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而出现的学科,我国高校使用的教材多是参考西方书籍编写,或是直接采用相应的译本。这种做法虽然保持了微观经济学原理的原汁原味,但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某些问题的理解存在一定程度的障碍,因为课本里的案例多来自国外,与我国的国情、经济发展情况、规章制度以及国民的生活习惯等都是有一定差异,这对学生把握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对我国现存经济问题的分析都是不利的。其次,微观经济学的许多推论都是基于一定的假设作前提的,而有些假设脱离当前的现实状况,最终的结果就是导致学生无法联系实际去吸收知识。再次,经济学这门学科对数据的分析要求相对较高,但是我国高校采用的教材对数据的更新比较慢,不能跟上经济的发展。

 

3.考核方式单一,不利于学生发挥创新性

 

大部分学校的微观经济学的考核方式,多以期末考试与平时成绩相结合为主,期末考试一般都采取笔试的形式。笔试常常是由任科教师命题,题型包括:名词解释、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和计算题。考试内容单一,许多题目答案都是标准化的,真正需要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去分析的极少。这就导致部分学生存在侥幸心理和应试心理,考试前死记硬背,没有真正地将课本知识联系到实际中。这样的考核方式,对学生学习微观经济学这门课程非常不利,使学生缺乏分析能力,盲目地应付考试,最终失去对知识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

 

三、提高微观经济学教学质量的对策

 

1.注重师生交流,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要改变传统微观经济学“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授课模式,就应该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

 

首先,教师要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可以在讲解一个知识点之后,适当地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讨论。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控制时间,还要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避免出现无人参与的现象。同时,还需要关注学生讨论的内容是否出现离题的现象,如果出现要及时加以引导。其次,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适当给予点评,多肯定学生的讨论结果,也要指出不足之处。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总结回顾教学知识点,让学生在讨论中巩固理论知识,合理运用知识。再次,可以开展知识竞赛或演讲比赛,让学生有机会站上讲台表现自己。知识竞赛的内容可以是针对近期所学内容的一个知识抢答,演讲比赛则可以要求学生针对当今热点经济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这两种形式都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

 

2.灵活列举案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微观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要让学生能够更加充分地理解枯燥的理论,就要求教师要适当地列举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开始新课之前列举一个常见的生活例子让学生思考,经过一番讨论正式引入新课。例如,在讲消费者偏好之前,可以举这样一个例子:为什么QQ和微信都具有聊天功能,但是有的人喜欢用QQ,有的人喜欢用微信呢?从而引出不同的消费者有不同的偏好。

 

第二,针对抽象的理论,列举具体的例子让学生加深理解。例如,讲到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可以给学生讲述这样的现象:在一家固定的厂房里,保持其他要素的投入不变,一直增加雇佣工人的数量。一开始,因为员工数量的增加产量也会增加,当工人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产量反而开始减少。这是因为有限的厂房里增加过多的工人会导致生产效率的降低。

 

第三,可以采取小组形式,让学生针对所学的案例讨论生活中是否还存在相关的例子,由学生代表发言,这样可以使学生多关注发生在身边的经济学。以双向互动的方式,让学生掌握知识。

 

第四,教师要及时更新教案,列举的案例要与时俱进,数据要跟得上经济的发展,让学生接受最新的资讯。

 

3.合理运用设备,丰富教学手段及方式

 

如今的大学教室,都配备有多媒体,教师可以充分地利用现代多媒体设备,并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结合,让微观经济学的课堂更加生动。现代多媒体设备能让课堂更加生动,有助于教师将声音、视频、图像方便快捷地展示给学生。

 

首先,教师可以将一节课要讲的内容罗列在课件上并将重点内容用鲜艳的颜色标出,让学生有个总体的印象。其次,课本中复杂的图像,也可以运用相关的软件绘制在课件上,直接展示给学生。将现代多媒体应用到课堂可以节省一部分上课的时间。再次,如果教师结束新课还有剩余时间,则可以播放与本节课相关的小视频给学生观看,让学生在放松的同时巩固知识。此外,传统的教学手段也有它的优势。例如,遇到公式的推导,如果直接把过程展示在屏幕上,学生可能很难在短时间内接受,有时候反而会被华丽的课件吸引,没有留意讲课的内容。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进行板书,将公式推导的过程一步一步写在黑板上,这种方法更具有逻辑性,对学生接受知识也更有帮助。由此可以看出,传统的讲课方式和现代讲课的方式各有优缺点,所以应该两者相结合碰撞出新的火花,让学生更有兴趣去学习微观经济学。

 

4.丰富考核形式,多种方式检验学习成果

 

针对微观经济学这门学科,可以采取多种考核制度相结合的方式,避免学生盲目背诵概念应付笔试。学生最终得到的分数可以由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作业成绩及期末成绩,这样的成绩构成对于那些平时认真上课的学生更加公平。

 

首先,教师可以根据平时学生上课的态度给予一定的平时成绩,主要针对考勤情况、讨论问题的积极性、回答问题的情况以及课下对不懂的问题是否请教教师等进行评价。其次,作业成绩由学习小组统计,学期结束由教师审核。再次,就是常规的期末考试,考试内容应以基础知识为主,结合部分运算及材料分析,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情况,而不是靠死记硬背来回答问题。

 

把这三个部分的考核情况相结合,给出一个最终成绩,这种考核方式比传统的更加合理,能更全面地考核学生微观经济学的学习情况。

第6篇

一、绪论

应用型普通本科院校培养目标定位是培养专业基础扎实、知识结构合理、创新实践能力较强、潜心服务基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高素质的会计类专业人才则需要应用型普通本科院校的高端培养。在课程知识传授过程中,注重采用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多种评价方式,考试评价的作用是有组织地提供调节教学活动所需要的信息的过程。分析会计类专业学生在微观经济学课程中实施动态评价考试的效果,是实践性强的课程讲授急需教学改革的创新方式,能满足专业的实习实训与教学研究能力培养的需求。同时近五年,我校先后组织人员到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等十余家省内外高校、深圳中联房地产评估有限公司等十余家大型公司进行专业考察学习和走访调查,邀请邵阳市财政局、审计局、税务局以及部分大中型企业、会计师事务所召开两次考试评价方案专家座谈会,针对会计类专业学生的特点提出了优化动态考试评价方式的改进途径,达到会计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微观经济学是会计类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包含了政治经济学、会计学、西方经济学和高等数学等各方面的基础知识。应用型普通本科院校微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评价仍主要采用考勤10%、作业10%、课堂提问10%、期末成绩70%,实质上是将期末卷面总分作为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总评分情况,评分结果过于静态和片面。然而,微观经济学课程是运用相应的经济学理论知识解释当前的政治社会文化现象的应用性极强的课程,若仍采取过往的静态评价方式,将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二、理论基础和研究现状

动态评价过程中,教师通过与学生上课,了解学生的动态认知过程和随时的认知变化,进行适当干预和互动,推动学生进步。Lantolf&Poehner认为,动态评价模式可分为干预式模式和互动式模式(2004)。动态评价在心理学、中小学教育、高等外语教育等领域研究硕果累累,彭湃,周兰兰(2016)发现学生反馈和自我评价是研究最多的主题,其次是评价方法以及教育测量等主题,而且更多聚焦于微观教学过程中。在经济管理类教学评价大多集中在实验教学中。张夏(2016)通过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和同行评价达到经管类实验教学互动、师生互动的目的,而对于微观会计类理论课程教学研究并不多。有鉴于此,本研究尝试建构微观经济学课程动态评价模式,对该课程过程性动态评价设计方案、设计方式进行探讨和应用。

三、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评价模式建构

本经济学博士论文针对应用型普通本科院校会计类学生的特点,在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中,以动态评价为理论指导,通过建立“课程学习档案袋”,运用按照预先准备的案例教学设计的干预式模式,同时课程设计和答辩的互动式模式,教师评价学生,学生互评、学生自评和教师的三位评价的全方位评价,建构微观经济学课程动态评价模式,以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一)建立课程学习档案

课程学习档案记录的是学生的基本信息和该课程的每次课的学习情况,包括课前学习、课堂学习、课后评价,以及这门课的课程评价、自我反思。另外一方面,也记录着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的干预和课程反思等。

(二)干预式模式———案例教学设计

干预式教学模式可运用案例教学的方式进行。一般操作程序是:“教师课前选编典型案例→学生自主解读案例→师生就案例进行课堂讨论→教师总结理论提升→学生交流推广”的思路展开研究。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案例,教学全过程师生应该是全程参与的。案例教学的优点是一箭双雕的,不仅满足了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而且提升了学生的各方面的应用能力。但是案例教学中的“案例”是需要根据学生的自身理解能力和课堂大纲共同决定的,需要将这三个因素有效的融合在一起,才能发挥教学案例置于为教学目的服务作用,若应用不当,案例教学就会像“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

(三)互动式模式———课程设计和答辩

互动式动态评价模式强调学习是教师、学生和学习任务三者之间不断相互影响的过程;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内容有意图的安排和设计相关知识点,适度放开教学范围,唤起学习者的求真意识和追求知识的想法,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下进行多方面的评价和指导,最终实现学生学习潜能的评价,使学生在获得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获得专业能力,拥有人文、科学和专业素质。

(四)全方位评价

(1)教师评价学生。微观经济学课程动态评价过程中运用干预式模式时,每章节的主要知识点,教师在网络社交平台通过在线测试的形式或在上课的时候通过课堂测试和课后作业的方式,了解该课程的运用情况和学习效果。运用互动式模式评价时候,适度给学生设置积分奖励,锻炼学生的各方面的应用能力。(2)学生互评。微观经济学课程动态评价过程中运用互动式教学模式,将一个班分成若干3人左右的小组,小组之间的合作与互相学习是以学习任务为主题开展的。以PPT或WORD的方式向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答辩。在这些课前讨论和课堂答辩的过程中,学生不再仅仅是学生,更是合作伙伴。学生在伙伴式互动学习中内化知识结构的同时可以进行打分。学生合作撰写课程论文或PPT答辩是打分的主要依据,学生在与其同学交流的过程中,可以注重各类专业知识的积累、专注相关知识,同时培养自己团队合作的精神。(3)学生自评。从学生的角度结合制度建设、学习内容及课程收获等多个因素进行调查问卷,设计评价教学效果的指标,培养学生反思学习的能力和自学的意识。学生自评过高或过低都将引起师生的重视。(4)教师的三位评价。在严格执行学校教学质量监控的各种规章制度基础上,学校坚持“评教”、“评学”与“评管”“三位一体”的工作方针,建立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在学校领导和督导听课查课的同时,学院领导听课、教师同行评教、学生网上评教已经实现了常态化,学校每年公布评教结果,加强课程主讲教师的被评价效果。

四、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评价模式应用

(一)每个学生建立课程学习档案

作者选取了本校会计学院17级会计1班和会计2班共计99人,运用了动态评价法作为动态评估的推行对象。17级会计3班和4班作为参照组,仍采取过往的考试评价方法。本校教师让实验班学生登记好课程学习档案的基础资料,并让学委统一汇总。在参照组仍让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结果表明,建立了课程学习档案组的班级学习效果更佳,师生互动效果更好。

(二)采用案例教学方式加强干预式模式

由于本校是武陵山片区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生源质量以及学校品牌效应较东部地区和省会城市高校较低,学生理解力不强,干预式模式的应用要注重不要设置的太复杂深奥,因此,在讲授第三章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概念和应用这一节时,课前选取了与学生日常生活相互融通的“请客吃饭”案例教学,让干预式评价更接“地气”,学生更容易理解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教师要求学生对该案例进行衍生和拓展,上课时该小节的内容是由一名学生讲授,5名学生代表进行点评,使得学生明白了效用的不同计量方式和方法,若讲课学生讲的不够好,则要求其他的学生进行补充和解释。最后,教师对学生自己讲授的内容和方式进行打分,明确学生的不足和优点,并将学生自评的部分计入到个人课程学习档案。

(三)采用课程设计和答辩加强互动式模式

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师根据不同的学习情境进行课程设计和答辩。在讲授第二章供应和需求理论时,课前在社交平台上组织学生明白该章节的知识结构图,因为该章节比较特殊,属于学生过往已经学过的内容和知识,因此,在具体问题的探讨和理解时,就会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在讲授第九章市场失灵的时候,该章节的内容从未讲过的陌生章节,有些学生由于理解力较差或个人原因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不太明白,因此就会针对性的先鼓励成绩优异的学生和表现一般的学生组成项目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探索感兴趣的微观经济学的专题,主动查阅资料和搜索信息撰写课程论文和进行答辩。答辩的时候,每个人就自己各自所作的工作和内容进行阐述,教师将根据答辩内容计入到个人课程学习档案。微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评价评分准则现在调整为考勤10%、作业10%、课堂提问10%、课程设计40%,期末考试30%。

(四)扎实推进全过程评价,教学评价全覆盖

在学校质量监控处的统一领导下,学校建立学校督导、二级学院督导、教研室三级教学督查制度。会计学院建立了由教学副院长牵头、各专业教研室主任、实验室主任、教务秘书、学管秘书、教师代表组成的教学质量保障工作小组,对教学中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保证制度的顺利执行。会计学院对教案、教学文件、课程PPT、学生课程档案进行检查。在学校领导和督导听课查课的同时,会计学院领导听课、教师同行评教、学生网上评教,作者讲授的微观经济学公布评教结果时,评教等级达到优秀,学生对动态评价方式反应较好。

【经济学博士论文参考文献】

[1]彭湃,周兰兰.高等教育教学评价研究的进展与热点追踪———对AEHE期刊2011-2015年发文的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6(8):60-69.

第7篇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教学改革;教学质量

1微观经济学课程案例教学的作用

1.1提高学生理解能力

微观经济学理论性很强,都是抽象的知识点,分析工具都是图形,需要用到较多的高等数学知识,知识点较为枯燥又过于抽象,学生学起来较为困难。案例教学可以让枯燥的理论生动起来,将知识点更加直观地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爱上学习。

1.2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大学教育不单单是理论知识教育,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相对于传统的授课模式,案例教学让学生去分析实际问题,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经济现象,致力于提升学生的素质教育。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授之以渔,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案例教学,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通过案例去认识现实经济生活,并且让学生自主地去寻找经济生活中的案例,进行分析解决,提高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

1.3提高学生学习经济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枯燥的知识没人爱学,有趣的案例人人都喜欢。微观经济学是抽象的理论与实证原理相结合的学科,通过案例可以将抽象的理论形象化的展示出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被调动起来,变填鸭式教育为主动求知的教育,学生的主动性会被充分地调动起来,自主自发地钻研知识点,提高学习的能动性。

1.4有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案例教学把经济生活中的相关案例引入课堂教学中来,教学按照教学大纲学时安排案例教学环节,以理论知识点为导向,切入案例,通过问答、讨论、情景剧呈现等方式完成教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不同思想在课堂上自由碰撞,擦出新鲜的火花,让理论知识点深入学生的记忆当中。融理论于实践,融实践于理论,通过案例教学创新的方式不断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2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

2.1课时安排不当,影响教学进度

由于微观经济学教学内容较多,课时安排上有8章内容,每一章又有很多小节,课时教学安排非常紧凑。在既定课时安排下把基本教学内容教好已经有些吃力,加入案例之后,会占用课时,课程进度会放缓,案例教学课时和既定教学课时之间存在矛盾,严重影响教学进度和教学效果。再者,教学进度放慢后有些课程章节必须加快,这就导致学生对于所学知识没有太多时间吸收,学了后面忘了前面,案例教学既没有实施好,知识点也没有掌握,学生学习积极性也就得不到提高。

2.2青年教师经验不足,案例设计水平有待提高

湖北文理学院主要是青年教师,教学经验不足,教学方法也不是很得当,而案例教学对教师要求相当高,要求对于知识点非常熟悉,而且能够把知识点熟练地运用到所讲知识点中去,能够分析并延伸,而不是简单地把案例硬生生地放进去,没有任何的延伸,为了案例而教案例,这样没有任何意义。

2.3学生参与度有待提高微观经济学针对的是大一的新生,新生没有太多的知识储备,不能寻找合适的经济现象分析,再加上学生对于高数的抵触,导致学生认为经济学很难学,进而不愿意学习,就算教师精心准备了案例,学生也只是当成一项基本的学习任务,不愿意配合教师参与到案例分析中来,积极性不高,参与度不够。而且很多学生大一的时候参加课外活动,没有足够的精力去钻研案例,对于课后的案例作业也不重视,达不到案例教学的效果。

2.4案例选取陈旧

微观经济学是由国外引进的学科,教材大多也是采用国外的经典教材,而教材中的案例很多都是20世纪的案例,比较陈旧,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更不能适应“00后”的学生。比如机会成本中选取的案例是老虎伍兹的案例,很多同学根本不知道老虎伍兹是谁,那肯定对于这个概念就不感兴趣了。再比如说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讲解,很多教师都是用的吃包子的案例,虽然经典,但是老生常谈,没有任何的新意,学生觉得和他们的生活没有多大的联系,不能形成强烈的共鸣,缺乏创新。由于案例的陈旧,学生不能共鸣,缺乏吸引力,自然也就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学习也就没有兴趣了。案例教学中的案例应该与大学生的实际生活接轨,扎根于学生的实际生活,让他们耳目一新的同时更觉得很有用,自然就会好好学习了。

3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改革对策

微观经济学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案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微观经济学的教学效果,所以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改革很有必要。笔者认为应该从教师、教学设计、教学模式、案例选取等方面进行改革,具体如下:

3.1组建优秀的教师团队,合作交流

因为青年教师经验不足,不能够很好地完成案例教学的任务,一门课程可以由多个教师讲授,年长教师指导青年教师,大家相互交流,合作教学。每周一次的教学交流讨论研究,每一章节的案例一起共同研讨,找出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互相切磋,思想碰撞,设计出最好的案例教学思路。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大家的智慧是无限的,在教学团队的共同研究下,案例教学的效果也会得以提升。

3.2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

微观经济学教学中图表和公式较多,知识点较为抽象和难懂,所以教学过程中要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案例分析和多媒体教学结合、案例分析和情景教学相结合、案例分析和研讨式教学相结合。有一些经典案例比如说囚徒困境的案例可以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讲授,经济政策的教学案例可以采用观看当下热门的财经视频呈现,需求供给理论可以带领学生深入各大商超让学生研究讨论商品价格的形成和弹性理论。案例教学不是单一的教学方式,教学过程中要多种教学模式结合,形象生动地把知识点教授透彻。

3.3优化案例教学设计,克服课时不足的问题

微观经济学的内容较多,课时有限,所以一定要优化案例教学设计环节,针对不同的章节设计不同的案例教学内容,走出课时不足的困境。3.3.1线上线下结合课前线上布置相关案例,让学生自主收集资料,形成自己的研究成果。课上讲授知识点后再集中谈论,解答学生的疑问,课后再布置课后作业深化知识点和案例的理解。3.3.2专题调研研究在系统性讲解完知识点后,给出相关命题,让学生组成相关的学习小组,去收集资料,实地调研研究,比如市场结构这一章,让学生去当地调研各种市场结构的企业,分析其优劣势,找出发展问题并提出对策,形成专业的研究报告,这也是在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3.4选取案例要做到经典且新颖

选取案例时不能过于陈旧,结合当代大学生比较关注的问题选取经典新颖的案例,切合大学生的生活和感情需要,引起大学生的共鸣。案例多样且新颖,比如在讲授边际效用递减时可以采用“难忘初恋”,这可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再比如讲授机会成本和沉没成本时可以采用“相爱容易相处难”“毕业季即分手季”这些话题,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的参与度。

【参考文献】

[1]颜靖艺.基于建构主义的民办高校“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6):77-79.

[2]曹雪荔.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的探讨[J].智富时代,2018(12):211.

第8篇

微观经济学是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中普遍开设的核心课程和基础课程。这一课程本身内容覆盖面较广,涉及知识点较多,一些概念和理论分析过于抽象且难于理解和消化,因而,对于本科生而言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导致课堂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又由于这一课程普遍是在大一、大二年级开设,对于刚刚入学的大学生难度就更大。因此,有必要改革、改进目前的教学方法、手段,着重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激发其积极学习、主动学习的意识和潜能;同时,调整和优化教学内容,加强重点难点讲授和训练;注重理论分析和现实问题分析紧密结合,学以致用,提高经济学理论的现实分析力和解释力,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一、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好的教学方法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为此,要根据教学内容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从多角度强化知识的传授和讲解,提高学生理解能力。笔者根据日常教学实践,建议综合使用以下教学方法。

1.大量运用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哈佛大学商学院,案例教学的优点在于将理论联系实际,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在教学中要尽量多举现实生活的实例来说明和阐述微观经济学中的抽象概念和抽象理论。通过案例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进行思辨能力,提高实际问题分析能力,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教学效果。如微观经济学研究微观个体即消费者和生产者的行为规律和特征,在实际生活中这方面的案例很多,因此,教师平时就要经常收集整理相关教学案例,在教学活动中尽量用案例形式展开分析和讲解。每次在讲授新课过程中也可要求学生准备案例并阐述其经济意义,教师可通过总结和点评让学生真正理解问题的本质,从而加强对经济学基本理论的理解。应当注意到,案例教学的目的是要更多地激发学生的思考主动性,调动学习积极性,便于理解经济学知识,因而,教师不能仅仅利用理论解释所列举的案例,而是要引导启发学生发散思考、深入思考,然后给予解答。在案例教学中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教学效果。

2.善于启发教学

在启发式教学中,教师是主导,而学生是主体,因此,要充分引导和发挥学生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启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所学的理论知识,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需要灵活设置多种问题或疑问,以吸引学生思考和回答。在上新课之前,首先要求学生提前观察若干与即将学习理论相关的现象;其次是要求学生在观察现象后提出问题,即通过观察到的现象让学生总结其中所表现出的经济理论、规律;再次,要求学生运用逻辑推理能力来说明或证明其从观察中所得到的结论,即锻炼学生根据已学过的知识推导归纳其结论,这一环节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尽量用规范的经济学语言表述,少用生活化语言,训练其表达能力;最后是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要求学生能够用自己探究出来的结论进一步解释已有的现象或对其未来发展做出预测,使学生们体会到经济理论的重要性,充分感受学习的乐趣。

3.重视讨论式教学

这一教学方法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要提倡学生多多思考和多多发问,鼓励学生敢于质疑甚至于否定经济学中的部分观点和思想,发表和阐述自己的不同见解,以发散思维、创新思维来思考现有理论的优点与不足,在讨论式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有宽容的态度,要努力保护和鼓励发表不同意见的同学积极性,借此来启发和调动学生在听课过程中积极思考,长此以往,学生们的主动思考习惯就会养成。

4.积极开展慕课教学

慕课是起源于美国的一种新型在线课程教学模式,它是将过去那种零散的各种学习资源、学习管理系统以及将学习管理系统与更多的开放网络资源综合起来的新式课程教学模式。在微观经济学的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把一部分或全部的教学资源如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讲义、教案等等全部共享到网络上,供学生自我学习、自我评测,教师则通过在线辅导或答疑检查督促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效果。同时,利用年轻人求知愿望强烈的特点,教师也可定期组织开展与经济学理论紧密相关的研讨话题和同学们平时感兴趣的热点话题。在研讨课、讨论课活动中,教师给出一些具体题目,要求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就一些社会热点问题、难点问题,则要求学生提出解决对策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样,通过经常性的教学研讨和师生对话,就可以帮助解决学生的各种学习困惑,加深对微观经济理论的理解和运用,从而实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标。

5.加强社会实践教学

经济学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于理论联系现实,更在于实际中的学以应用。因此,需要将课堂所学理论用以指导社会实践活动,以丰富课堂教学效果,增加课程吸引力。如通过到企事业单位学习参观、邀请企事业单位管理者举办专题讲座、利用假期参加社会生产实践等形式来体验经济学理论的现实解释力,领悟经济理论的独特魅力。结合目前高校普遍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师可指导同学通过申请创业课题、社会实践课题、参与课题研究等等形式加强社会实践教学。

二、调整、优化教学内容,加强重点难点知识讲授

微观经济学内容涵盖面较广,涉及知识点较多,加之教学时数所限,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有所取舍,因此,要重新优化教学内容、教学结构,突出和强化重点难点知识讲授,突出和强化经济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传授、训练。

1.微观经济学教学应该主次分明、突出重点

根据微观经济学主要内容体系和结构安排,在教学内容与时间的安排上要主次分明,重点突出。重点讲解如均衡价格理论及应用、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和市场结构理论等基础知识,要做到精讲并讲透。其他内容可以做简单扼要介绍,或者以课外作业形式要求同学自己阅读,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经济学相关的财经类文献,并进行简单分析,从而加深对经济学的了解。通过讲授内容调整和优化,力求培养学生对微观经济学的学习兴趣,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2.侧重基本理论内容讲授,淡化数学内容讲授

尽管现有教材中有很多数学知识运用于日常教学,如图表、公式等,用以推导、证明经济学中基本理论、原理,但数学只是辅助用于说明经济学理论,因此不能过多讲授数学。对于初次学习这门课程的新生而言,重要的是学习理解基本理论和原理,基于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讲授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规律,淡化数学方面讲授,要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只是经济学的分析工具,经济学不是数学,学习重点在于掌握基础理论,而不是单纯的数学计算或公式化推理。

三、创新微观经济学课程作业设计与学业成绩考核方式

课程作业是学习的重要环节,完成作业是学生对所学知识巩固加深的过程,也是检验其学习效果、学习水平的过程;而学业考试考核更加重要,在教学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它既是测评学生的成绩,也是检验教师教学效果、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和参考,因而也相当重要。为提高教学质量,我们也需要加强课程作业设计与考评,创新作业方式和考试方式,改变以往单纯笔试的考试方法,采用多种考核方式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

1.创新课后作业和课堂练习形式

要学好微观经济学,一定量的习题必不可少,通过大量思维能力训练,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融会贯通。因此,教学过程中要重视课程作业的布置和批改,将作业完成情况及时通报学生,既督促学生的学习活动,也能增加师生双方的教学互动。通常,教师可以小论文、案例分析或者专题报告、调研报告形式给学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紧密结合当前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查阅相关资料与文献资料撰写专题报告,这样做可以充分调动学生查阅资料和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增强对所学经济理论的认识和应用,使课程目标得以顺利实现。总之,教师不仅要注重课堂教学组织展开、实施及其效果,更要加强课后作业和练习环节的规划设计,通过多种形式、体裁多样的课后作业和课堂练习提高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第9篇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12年度天津工业大学校级课题:《微观经济学》教学案例资源库建设――基于对我院试题库的补充

《微观经济学》课程是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作为后续开设相关专业课程必不可少的知识储备。但由于该课程理论深度较强,出现了学生难懂、教学效果欠佳的尴尬局面,而案例教学法合理应用于微观经济学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可搭建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知识平台,能够使微观经济理论深入浅出、融会贯通,既保留其特色和理论体系,又能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一、《微观经济学》的教学特点

1.微观经济学理论性强

微观经济学以经济概念、经济原理为主要内容,主要介绍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它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时有相应的假设前提,否则结论难以成立。其系统性强,内容庞杂,包括供求理论、弹性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市场结构理论、市场失灵理论、一般均衡理论、分配理论等,同时也会牵涉到大量的经济学家和学派的学术继承与争议等,也会给初学者带来许多困惑。

2.数理方法运用较多

在教学中《微观经济学》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它不同于一般的社会学科,需要使用大量的图表、函数等数学工具来表达经济学思想,借助数学模型推演各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而且变量间的逻辑性也很强,很多理论需要借助数学公式进行推导,很多知识需要通过图形来进行分析,这就要求学术具备扎实的数理基础。整体来看,学生普遍对于复杂的数学公式感觉很不适应。不仅如此,微观经济学借助数学模型来推演各变量之间的关系,大量经济模型的构建更加大了初学者的困难,使学生感觉该课程枯燥乏味,难以掌握。

3.教学过程多关注模型的推导

通常情况下,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多关注于模型的数学推导和几何图形的解释,但微观经济学和其他社会科学一样,是一门学以致用的学科,因此,要求教师不应过度关注模型的数学推导,而应将精力集中投入到讲解模型中的变量相互关系,以及模型背后的时代背景和经济含义。否则,学生会迷失在大量的图表和公式里而不能自拔,只会机械套用教材上的结论而不知其所以然。不仅如此,微观经济学还是其他专业课程的理论基础课,如宏观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货币银行学、管理学、财政学、证券投资学等都需要微观经济学做前期的理论铺垫,因此,如何根据微观经济理论和运行规律,探索一条适合的教学模式尤为重要。

二、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案例教学法主要通过模拟和再现真实生活中的一些场景,把学生引入案例场景,通过讨论或者研讨进行学习,主要运用于管理学、法学等学科教学中。微观经济学课程涉及面较广,内容较为深奥、抽象,文字、公式以及图表较多,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因为学生缺乏兴趣而效果低下,如何能够生动形象地讲好相关理论,使学生摆脱困惑或厌学情绪,并能喜爱上该门课程,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其优点如下:

1.弥补理论教学的不足

微观经济学中涉及到抽象的经济理论和模型,没有扎实的数学和经济学基础,难以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体系。通常,在微观经济学的授课过程中,多采用抽象的讲授法,在进行数学推导的过程中,使得本就抽象难懂的理论知识会愈发显得枯燥乏味,课堂气氛沉闷,使学生原本充满期待的热情度迅速降低。如,在“消费者行为”中,会使用到无差异曲线、预算线;在“生产者理论”中,会运用到等产量曲线、等成本线以及TP、MP、AP曲线、市场结构中不同类型市场的需求曲线、均衡状况等多条曲线,学生掌握起来往往非常困难。若根据相应的知识点,进行案例的选择,必然会涉及相关的经济热点问题,足以吸引学生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拓展学生视野

微观经济学课程的设置多在大学一年级时进行,对于刚刚接触经济类专业的大学生而言,由于其社会阅历尚浅,也缺乏对经济生活现象的敏感,通过适时引入与微观理论相关联的现实案例分析,把学生带入案例场景并进行讨论或研讨,可帮助学生理解并牢记和应用相关知识,利于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和对经济政策的分析能力。如在讲述弹性理论时,关于“需求弹性和总收益之间的关系”时,可以通过“谷贱伤农”的现实实际进行案例分析,能够使学生意识到这些理论并非“空中楼阁”,而是真真切切地渗透在我们生活周围。在讲述“公共物品和公有资源”时,可以引入经典的灯塔案例,以及提出“为何鲸鱼濒临灭绝而鸡却无繁衍之忧?” 。在“寡头垄断市场”中引入“博弈论”的囚徒困境,便可以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寡头垄断市场上厂商之间的相互依存性。 这些相关知识的导入会极大地拓展学生视野,增强其相关知识的积累。

3.注重双向交流

合适的微观经济案例通常来自现实生活,有充足的真实数据和媒体评析,便于学生开拓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微观经济学中包含诸多理论模型,单一的理论阐述和推导枯燥乏味,难以使学生掌握理论真谛,更谈不上客观分析现实中企业的经营发展、不同行业所在的市场结构以及竞争特点、市场失灵等问题。而采用案例教学,其优点是很明显的,它可以使得刻板生硬的课堂氛围提升到丰富多彩的感性认知,便于将大量抽象枯燥的理论消化吸收并灵活运用。

三、微观经济学课程案例教学方式的应用

1.案例的选择应恰如其分

首先,在案例的选取上,必须紧扣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的要求,所取案例应恰当地服务与教学内容,作为理论教学的辅助资料。其次,案例的选择应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所选取的案例应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有一定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能较好地解释理论模型。用恰当的案例引入教学内容,会激发学生对案例的思考并引起对理论知识的高度关注,课堂氛围很容易被调动起来,学生注意力会集中到该堂课内容上,并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2.可对案例进行分层选择

根据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和课程特点,进行案例的选择、编排。如关于经济理论热点与当代中国、现实生活中的经济学案例、故事中的经济学案例等进行归类。通过对不同案例的分层与归集,能使学生了解到经济学与生产、生活等经济活动密切相连的关系,有助于加深学生的经济学素养。教师用分层案例对不同章节的教学案例进行强化说明,可激发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趣,并对理论知识进行巩固。如对于贯穿微观经济始终的“边际”一词的理解,学生在最初接触的时候很难以理解,这时可运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为什么水这么便宜,而钻石如此昂贵?”来使学生加深对边际决策的理解。 如在讲授蛛网理论时,可选取现实生活案例进行分析,如结合近些年我国农产品价格的变化来进行阐述。在讲授劣质品的收入效应时,1845年爱尔兰发生的吉芬现象就是一个十分经典的案例,这是采用历史事件进行佐证的相关例子。

3.注重案例与实际的结合

虽然微观经济学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分析体系和逻辑框架,但并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精确,经济理论在分析过程中,往往有很多假设前提,目的是进行简化分析,但是假定越多,偏离现实就越远。从表象上看,理论和实际并不能完全吻合,教师在进行案例讲授的过程中,要针对相应理论进行分析,并且应让学生明白被简化的理论与现实实际的差距与关系,并解释案例中某些细节偏离理论的原因。同时,可采用新闻事例、国内外重大经济事件以及身边的经济现象对知识点进行描述,这些是学生易于接受和产生兴趣的兴奋点,达到理论和实践的充分结合。

4.适当运用多媒体配合案例教学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迅猛发展,其图文并茂、时效性强、信息容量大、传播速度快等优势决定了其理应成为案例选材的重要渠道。所以,在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过程中,不应仅局限于平面媒体,对于经济社会的热点问题等,则可通过播放视频的方式来进行。通过借助多媒体教学,用图像、声音感官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将相关的概念、原理反复映射到学生头脑中,教学效果则大大优于传统教学模式。如对相关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分析后,教师可播放《新闻联播》、《经济半小时》、《财经郎眼》等视频进行播放,对于较长的视频资料,可截取其中重点部分给学生观看,视频播放结束后,请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结合视频中问题进行探讨,可以有效在增强学生运用理论结合现实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钱静:案例教学法在宏微观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4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