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25 09:41:2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经营能力分析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维吾尔医院;经营业绩;经营能力;评价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要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长期稳定地发展,不仅要认真地组织好各项医疗服务活动,而且要及时准确地掌握自己的经营状况、经营能力分析是了解医院经营状况、发展趋势和潜在问题的基本方法[2]。本文通过对6所维吾尔医院近3年的经营业绩情况和经营能力水平进行评价与分析,了解各医院的现状,评价医院发展不平衡的原因,提升医院的竞争能力,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
1材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采用回顾性和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6所新疆维吾尔三级综合医院2008―2010年期间医院经营业绩、资产结构、偿债能力、发展能力4个方面的资料进行常规比较分析与评价。
1.2指标体系建立应用国外企业普遍采用的评价财务业绩的指标:净资产收益率(ROE) 、收支结余率、资产周转次数、权益乘数、资产负债率、比率、固定资产与净资产的比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增长率、固定资产增长率、资产收益率。通过以上12个指标来对医院的经营业绩、医院的资产结构、医院的偿债能力、医院的发展能力等4个方面进行评价与分析[3,4]。
2结果与讨论
2.1 医院的经营业绩分析
表22008―2010年新疆6所维吾尔医院部分财务指标分析
从表2可知,2008―2010年6所维吾尔医院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9.6%、20.9%和15.7%,2009年和2008年相比,除D医院略有下降外,其他各医院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2010年除F医院净资产收益率负增长( -0.6%),其他5所医院净资产收益率均在5%以上,但低于2009年的增长。收支结余率反映医院的经营规模大小及成本管理水平; 2008年的收支结余增长率,除B医院亏损外,其他5所医院的盈利率在2.8%~27.9%之间不等,而2009年6所医院均呈现不同程度的获利,且获利幅度较大,2010年3所医院呈现亏损。资产周转次数体现了医院的资产利用程度;5所医院资产周转率和历年相比变化不大。权益乘数(财务杠杆),可反映各医院的负债程度;各年的权益乘数的平均值分别为1.3%、1.5%、1.6%,表明从2009年开始各医院负债程度加大,同时反映出各医院成本逐年加大,盈利水平逐年下降。
2.2 医院的资产结构分析资产结构状况是影响医院财务状况稳定与否和获利能力强弱的关键,同时也能反映医院的实力水平;从表3可知,6所医院2008―2010年资产负债率均值均低于50%,但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此次调查表明,2008―2010年6所医院的比率的均值分别为72.7%、54.2%、51.2%,说明6所维吾尔医院的资本结构均较合理;从表3和还可看出,2008―2010年6所医院的固定资产占净资产的比率平均值基本在80%左右,均较合理。
表32008―2010年新疆6所维吾尔医院资本结构状况%
2.3 医院的偿债能力分析对6所维吾尔医院的资产变现能力及资产与负债之间的有机关联进行分析,就是对医院资产流动性的分析。其主要指标有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根据医院经营的经验,医院流动比率不能低于2,只有达到这个比率,医院才能有足够的偿债能力。此次调查结构显示,2008―2010年疆6所医院各年的流动比率的均值,均低于2,且2010年小于1,说明各医院都存在着偿债能力不足的风险。
医院速动比率不应低于1。6所医院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均在下降,流动资金较少;各医院资金使用较合理,但存在偿债风险。
表42008―2010年新疆6所医院的偿债能力分析%
2.4 医院的发展能力分析资产增长率、固定资产增长率和资产收益率3项指标具有相对稳定性,可反映医院的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医院经营能力的重要体现。从表5可知,6所医院的资产增长率、固定资产增长率和资产收益率3项指标呈下降趋势,且逐渐减弱,表明各医院的总体发展能力在减弱。
表52008―2010年新疆6维吾尔医院的发展能力分析%
3 结论
通过对6所医院比较分析与评价可知:①新疆维吾尔医院经营成本在逐年加大,营利水平在逐年下降。②新疆维吾尔医院资产结构均较合理,但发展较缓。③新疆维吾尔医院资金使用较合理,但存在偿债风险。④新疆维吾尔医院的总体发展能力在逐年减弱。
参考文献
[1]刘馨,张健.成都市综合医院的经营状况评价及发展战略[J].战略与对策2005,19(3):54-56.
[2]管延羡,马安宁.医院经营诊断和治疗方案的研究[J].卫生经济研究,2001(11):45.
[3]赵美君.浅谈医院财务分析的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20(10):589-592.
[4]钱东福,尹爱田,刘玉欣.医院经济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06,25(8): 63-64.
[5]丁建成.资产盈利指标与财务杠杆的关系剖析[J].冶金财会,2007(11):36-38.
[6]王云平. EVA评价指标在我国的应用[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5): 695-697.
[7]孙世敏.企业业绩评价指标的比较研究[J].财会研究,2002(9):46-47.
关键词:银行基层;营业;网点;运营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1
一、银行基层营业网点运营能力的分析
(一)运营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股份制的盛行,我国银行业的盈利水平以及资产质量也取得了明显的改善,不管是其竞争实力,还是其发展能力均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各银行的内部管理制度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开始树立起了一种“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观念,其经营管理也开始从以前的简单化和粗放化转变成为了精细化以及集约化,在其运营管理上也获得了较好的成效。通过建设管理会计系统,其信息的管理也更为集中,其决策效率与管理水平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尽管其在整体发展过程中获得了较大的成效,但是其基层的营业网点在运营上仍旧存在着相应的问题,和消费者自身的需求还存在着一定差距,还有很多细节部分没有落到实处。在银行基层营业网点的运营过程中,经常存在以下问题:自助设备的建设不够、服务的窗口较少、服务项目较少等,为何频频出现上述这些问题,经过调查与研究发现,造成上述这些问题频发生的原因主要在于产品的设计上、经营理念、业务流程、业务发展思想、基层营业网点经营模式以及其风险防控能力等各方面满足不了市场发展的变化,尤其是运营管理模式的不适应性。
(二)银行基层营业网点运营模式的不适应性表现
第一,在管理理念上,因受到“收益下移与责任下放”思想的束缚,使得基层网点在运营上受到影响和干扰。在银行基层营业网点的运营过程中,很多高层的管理人员将其改进服务的责任交于一线的工作人员,未深层次进行原因的分析,造成基层营业网点中的运营人员在进行业务办理、提供服务时,难以平衡业务的发展和风险的控制之间的关系,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得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随之加大,继而影响其工作质量和服务效率。
第二,网点管理制度不够完善,造成市场的反应能力较差且速度较慢,银行基层网点在运营过程中,其流程设计上和业务处理上存在着一定的缺陷,网点在功能布局以及业务结构还不够合理,且其效率较低。此外,在员工的绩效考核上与激励制度上还又待于完善与细化,在利润分成上还缺乏相应的规范制度。
二、强化银行基层营业网点经营能力的相关策略
(一)经营管理理念的转变,风险管理与内部经营管理制度的深化
转变以往单一的内控优先经营观念,坚持以客户作为中心,抓好风险管理以及业务发展,采取科学的管理和经营,平衡好银行基层营业的安全性和盈利性。做好其业务发展方面的工作和风险管理方面的工作,加强其在制度建设、系统建设、职责划分、产品开发以及流程改造等各方面和总行之间的协调、沟通,建立相应的责任分担制度,对其利益进行合理地分配,以防止由于分配的不公或者责任的不明确造成其风险管理落不到实处和其经营效率降低,最终影响其客户服务体系的构建。
在风险管理上可采取以下几点措施:第一,将各业务进行合理地划分,对不同层面的风险防控责任进行区分;第二,将城市作为其中心,逐步进行区域内运行中心的设立,对业务进行集中处理,将风险防控责任交予更加专业的工作人员来进行管理;第三,基于数据的分析,对交易风险进行控制,从监督中心逐渐向风险控制中心和运行质量管理中心转变;第四,构建统一且合理对账平台,通过对账系统来完成投产等工作。
(二)理顺纵横向管理制度与网点运营管理制度
第一,进行产品的创新,基于银行的整体发展,梳理业务流程,适度整合不同部门的各种需求,从而实现信息的共享。第二,各地区在实施改革管理的过程中,应对各地区低效作业环节进行精简,整合职能交叉流程,重点监控风险较为集中的各作业,制定出内控合规、市场营销、会计结算、资金营运、人力资源以及计划财务等各专业业务流程的相关重组方案,同时把网点信贷审、财务、资金以及账务等集中到分行进行管理和运营。第三,基于各业务自身的发展结构以及其业务量,对银行基层实施整合,根据其业务量的需求来设置相应的岗位,根据实际的业务量来进行人员的配置,使其财务核算更为标准化以及规范化,不断优化其人力资源结构,充分调动网点工作人员的创造性以及积极性,从而提升其市场的竞争力以及反应能力。第四,基于上述内容,采取两级机构网点管理模式,按照实际专业来重组业务流程,加大对组织结构的革新、支行职能的调整以及网点布局的优化等,建立一体化的管理会计和核算系统,制定完善的监督制度。
(三)加强营业网点的转型和加速其渠道方面的建设
第一,加大网点的规划和电子渠道的建设,详细调查区域内企业以及个人的金融要求,对多功能的自助终端、存取款一体机以及ATM进行合理地布局,对柜面的业务实施有效的分流,不断提高其金融服务方面的供给能力。第二,加大网点功能的创新和改造,对网点的功能进行准确的定位以及转型,实现一体化的服务,分离复杂业务和简单业务,扩大其单位面积内的服务效能,基于不同的服务需求进行分流。
(四)流程的改造与调整业务处理方法
合并重复且分开的工序,加大流程之间逻辑关系的研究,将其业务处理方法理顺,简化银行运营管理的业务流程,把以往串行的流程改造成为并行流程,明确责任。而在业务处理方面,可将运营中不合理的环节进行整合或者分离,有效整合对私业务以及对公业务。除此之外,还应构建合理且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增强银行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积极性,从而提高其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李征.浦发银行长沙分行营业网点转型研究[D].湖南大学,2010.
[2]颜涛.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网点信息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D].北京邮电大学,2011.
论文摘要:为研究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对盈利能力的影响,采用我国10家上市商业银行2004年至2008年的年报数据为样本,选取了影响盈利能力的5个指标,利用因子分析法对其进行综合得分评价,并与影响资本结构的主要指标进行回归分析,得出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资本结构与盈利能力成正相关关系的结论,最后提出优化上市商业银行资本结构的建议。
0引言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日益全球化,我国的银行业只有不断增强自身盈利能力才能避免淘汰,在竞争中赢取胜利。资本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盈利、长期发展等问题。上市商业银行作为通过经营风险来盈利的商业性企业,在一定程度上也适用资本结构理论,由于存款保险制度、法定准备金、监管资本等方面的严格限制使银行资本结构研究远比一般企业要复杂。有效的资本结构会促使经营者努力改善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制定合理的治理结构,进而提高整体的盈利能力。
关于商业银行资本结构与经营绩效之间的联系,很多西方学者做了深入的研究。Kareken和Wallace(1978)认为,银行业是一个垄断的存款服务提供商,在存在进入障碍的情况下,商业银行会不断增加负债,因为此时它们可以凭借提供给存款者的服务来获取利润,存款越多(即负债越多),银行的价值就会越高。
国内关于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和盈利能力关系的研究则较少。赵瑞、杨有振(2009)以10家商业银行2001至2007年的财务数据为研究资料发现:商业银行的融资结构与盈利能力之间呈正相关关系;股权性质与盈利能力负相关;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与资本利润率正相关,前五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与资本利润率负相关;资本充足率与资本利润率显著正相关。
由于盈利能力是财务分析的重要内容,资本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银行的盈利情况,资本结构与绩效的关系一直是财务经济学研究的热点。很多研究热衷于将盈利能力指标作为资本结构的解释变量之一进行研究;对于银行资本结构与绩效的研究通常使用单一的财务指标作为被解释变量,并且集中于对商业银行的治理、寻求补充资本等方面。随着我国上市银行的增多,对银行业的监管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如何更好地控制上市银行的资金风险是广泛关注的问题。因此从商业银行资本结构角度对盈利能力进行分析就显得十分重要。
1样本与变量选取
1.1样本选择本文将以我国10家上市商业银行为样本,分别是: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华夏银行、深圳发展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和南京银行,选取2004~2008年的年报数据为原始资料。由于有些年份部分数据不全,因此本文共有45组数据。
1.2资本结构与盈利能力指标的确定反映盈利能力的指标有很多,结合银行业的特点,本文选取营业净利率、营业毛利率、成本收入比、股本净回报率、总资产报酬率这五个指标作为评价盈利能力的指标。关于资本结构指标的选取,本文采用巴塞尔协议的框架对融资结构进行描述,选择附属资本与核心资本的比例这一指标;对股权结构主要选用股权集中度进行度量,此处选用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这一指标;另外选取资产负债率考察总资产中债务资本所占的比重;选取资本充足率反映银行能以自有资本承担损失的程度。
本文借鉴一般企业资本结构与盈利能力关系的研究模型,将盈利能力的考察作为一个整体,得出盈利能力的综合指标值,试图构建以盈利能力的综合值为被解释变量、资本结构的各指标为解释变量的商业银行盈利能力与资本结构相互关系的函数模型,并利用相关数据对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和检验。
2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对盈利能力的影响
2.1上市商业银行综合盈利能力分析采用因子分析法将反映盈利能力的5个指标中的公共因子提取出来,用这些公共因子对上市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再进行综合评价。
2.1.1是否适合因子分析的检验:判断是否适合运用因子分析的主要方法有巴特利特球形检验和KMO检验。利用这两种方法,对营业净利率、营业毛利率、成本收入比、股本净回报率、总资产报酬率进行了因子分析适合性的判断。由检验结果可知,巴特利特球形检验的卡方统计值的显著性概率是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这就拒绝了相关系数矩阵是一个单位矩阵的假设,证明了研究变量之间具有相关性;KMO值为0.705,略大于0.7,因子分析的效果会比较好。
2.1.2因子变量的提取:设定提取因子的标准是特征值大于l。因此,选取了特征值大于l的作为因子变量,结果显示有2个变量的特征值大于l,而且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了78.274%,解释了大部分的方差总值,符合构建因子变量的要求。由总方差解释表的结果来看,本文应该构建2个因子。
2.1.3盈利能力的综合得分:根据因子得分系数以及原始变量的标准化值,可计算出第一公因子和第二公因子的得分数,分数分别为Y1、Y2。其中,因子得分矩阵
Y1=0.329A1+0.260A2-0.074A3+0.239A4+0.327A5;
Y2=0.061A1-0.140A2+0.925A3+0.327A4+0.019A5
由提取公因子所产生的新生变量为Y1、Y2,由Y1、Y2的值可以计算出Y的值,进而可以得出各上市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综合因子得分:Y=(58.008Y1+20.266Y2)/78.274。
2.2资本结构与盈利能力的回归过程在上述分析中已得到盈利能力的综合值。为进一步分析上市商业银行资本结构与盈利能力之间的依赖关系,使用回归分析方法。以代表盈利能力的“综合因子得分”Y为因变量,以附属资本/核心资本X1、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X2、资产负债率X3、资本充足率X4为自变量建立变量之间的数学模型:Y=a+b*X1+c*X2+d*X3+e*X4+ε,其中,a为常数项,b、c、d、e为回归系数,ε为随机误差项。
采用逐步回归法,将F检验P值大于等于0.1的剔除出回归方程,小于等于0.05的选入回归方程,最终选入的变量剩下1个,为资本充足率。没有进入回归模型的各个变量的检验结果,其P值均大于0.05,无需再进行分析。由相关关系分析可得,相关系数为0.492,说明盈利能力与上市商业银行资本结构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由结果可以看出:方程的常数项为-0.925、系数估计值为0.084,均通过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此外F=13.748〉F(1,43)说明整个模型通过检验。方程为:Y=0.084X4-0.925+ε。
3结论与建议
我国上市银行资本结构与盈利能力关系实证结果表明:资本结构与盈利能力呈正相关关系,即上市银行资本充足率越高,其获利能力越强。商业银行经营的本质是盈利,要获得合理的资本结构,可以从以下几方面。
3.1降低风险资产数量增加低风险权重资产业务,降低高风险资产在资产总额中的比重,进而才能削减风险资产总量。大力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重视拓展投资业务、发展中间业务都可以是调整我国商业银行资产的风险分布结构的途径。此外,商业银行不能单纯地扩张资产规模,而应适当控制资产规模,提高资金的营运效率,降低不良贷款比例,改变粗放式经营方式。
关键词:高校;资产;经营;职能
高等学校具有脑力生产的特质,在知识经济时代,高等学校运用这股特质,实施有效的资产管理,是展现优势的可用作为,而面对新经济浪潮的来袭及教育市场化的竞争,教育产业如何创造最大的价值,学校想要提升并创造新的竞争优势,势必重视学校的资产管理,才能踩在知识经济的浪头,迎向下一波的成功趋势。但学校真的了解自己拥有哪些资产吗?学校如何衡量、管理各种宝贵的资产呢?这些疑问都有赖学校经营管理者,以不同的思维以及有别于过去的人力职能来加以因应,而专业经理人、首席财务长开疆辟土的职能发挥,更是扮演中流砥柱的角色。基此本文主要目的,将借由高校可用资产的来源探究,在现行相关规章为依据下以治理的精神,提出学校资产经营的工作分析,借以提出学校资产经营的人力职能体系,望在学校人力资本有效运用下,能发挥最大的资产经营效能,以达成学校追求「经营经济资产,产出知识资本的终极目标。
一、高校可用的资产来源
学校资产不光只是过去认为的实体资产,例如校舍、教学设备、土地等,应该还包括事实存在的学生顾客与教职员工等资产。而过去的资产强调管理,多半是谈有形的资产管理,但学校现在的竞争趋势,却是来自于无形的资产,包括知识的声誉与服务,强调的是能创造机会的经营模式,学校如能善用不同的资产组合,对于学校的竞争优势将有所提升。
学校资产经营必须植基于维护教育学术品质的范畴,并在此范畴下掌握经营的机会。基此,来探究学校可用的资产来源,其中包括政府的编列预算拨付,学杂费收入,捐赠收入,场地设备管理收入、推广教育收入、建教合作收入、投资取得等收入;以及在产学合作中产生的收入;再加上「政府科学技术研究发展成果归属及运用办法中所列的智慧财产权或成果收入(管理及运用研发成果所获得之授权金、权利金、价金、股权或其他权益),这些收入配置成大学院校可用资产的内容雏型。学校将资产从公部门投资,转化为市场化经营后,资产一般可分为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有形资产方面在金融财务体系的资产经营,所衍生的具体作为有争取政府补助、扩大学杂费及捐赠收入、融资、投资等获得报酬的方式;其次在支援设施的经营方面,则包括了场地设备、物资供应与延伸性的进阶服务(如:咨询服务、资讯供应、生活服务等)。无形资产方面在技术能力资产的经营,学校具备的教学活动技能(包括推广教育、教育训练、讲座演说等),产学合作研究成果的技术移转,乃至于研发成果的商品化,则都是建构学校技术能力资产的基本架构;而学校经营成效所建立的形象推广(如:学校形象、品牌推广)与延伸(如:品牌认同、延伸商品、品牌使用费)则造就了学校品牌资产的价值,这些经营的机会,形成了大学院校可用资产的结构。
二、高校有形资产经营的工作分析与人力需求
有形资产就是有形而可以估价的现金、股票、房子、车子等,学校在经营这些有形资产时,必须考虑资产的获利性、收益性以及风险,对学校而言,更需要重视这些资产经营时的教育功能。以下将依循上述金融财务资产,以及支援资产两方面来探讨大学院校有形资产的经营。
(一)高校金融财务资产经营的工作分析与人力需求
高校的金融财务资产就是资金的流动体系,在低自主收入方面,首先是政府补助经费,其主要目的是政府为维护教育健全发展需要,所给予的经费补助与奖励,在治理上学校应该强调预算的合理使用,并重视预算的目的达成率。其次是学杂费收入,在衡量学杂费时,除了考虑培养学生的直接成本之外,也应该考虑学生家庭的经济承受力,物价指数,区域经济差异等因素,务必使学杂费的征收更具合理。上述两项收入在经营上,处于相对被动的情况,受会计法、审计法、预算法、决算法等法条规范,并接受会计单位管辖,因此在人力的需求上,除了必须具备寻求资源供应的公关能力外,资金收纳流程提供便利收费制度的规划能力,以及发挥成本效益提升办学绩效的资源配置能力,乃至强化金融稽核管控的内控能力,都是经营人力必要的技术能力。
在高自主收入方面,可区分为浮动收入与融资两部分,在浮动收入方面,首先是捐赠收入,在经营的治理上,应致力提升教育品质,寻求社会认同,再以积极的教育营销,结盟相关社群筹划募款,以扩展社会人士参与学校的经营。其次,在投资取得收入方面,除了存放银行,购买公债外,其实可以积极的作为,参与增进效益的投资,然现阶段国内大学在金融资产的配置上,主要还停留在存款保守作为上,至于投入资本市场,则因顾虑风险而相形却步。另外在融资的部分,主要操作方式包括有价物抵押融资、银行信贷、内、外部融资,发行教育彩券、教育债券等,目的在增进学校资金的流通。上述收入,在现行法规中的管理,只授权各校订定收支管理办法,借以管辖经费稽核,因此在人力的需求上,除了必须具备寻求社会认同的服务营销能力外,营造最大获利空间的投资理财规划专业,以及保障资金安全的风险管理能力,都是学校经营治理时必要的技术能力。
(二)高校支援资产经营的工作分析与人力需求
我国大学支援资产经营获利的项目,传统上仍以场地设备管理收入为主,其营收纳入财务管理体系,受各校收支管理办法约束,高校在这个体系中,应建立主动经营的而非单纯管理的推动机构,以利用市场资本,提供服务。其次,物资供应也是可兹经营获利的项目,一般而言有餐饮服务、超商零售、书局、艺文展售、娱乐中心等,而未来在电子通讯、网路服务、交通运输、卫生医疗、学习就业咨询等因应个别学生需要的进阶服务上,都是值得开发的领地。上述资产的经营主要受学校规章规范,而在采购的过程中则受「政府采购法的圈限,因此在人力的需求上,首先需要具备特许经营的管理能力,以有效运用市场资金;其次需要具备服务营销能力,以活化学校资产利用,改善学生学习与生活条件;最后基于保护学校资产的需要,应具备风险管理能力,以达成成本控管的最大效能,这些技术能力对于学校支援资产的经营,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综上所论,高校并非营利组织,提供支援,必须以服务学生及相关社群顾客的态度来为之,才不致于流于市侩,总之,这方面无非给予师生最便利的生活条件,使学生的学习无后顾之忧,老师的教学更有效率;其次为因应个别顾客的需要,在型态上更必须把握活化的原则,使支援能更多元、更全面,以提升资产经营的最大效益。
三、高校无形资产经营的工作分析与人力需求
知识经济的资产与工业经济的资产完全不同,用管机器与厂房那一套来管,在现代资产的经营管理上,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格格不入,原来的有形资产,已经不再是学校创造竞争优势的唯一利器,反而是无形资产的价值显得愈来愈重要。因此,无形资产可说是现代产业创造价值的新兴势力,产业将借由创新的产品服务、前瞻的资讯技术、高效率高品质的作业流程、乃至绵密的顾客关系、形象塑造等无形资产的经营,去创造市场价值与竞争优势。高校具有脑力开发的教育本职,因此,技术能力的发展与经营,以及研发气质的品牌形象,这种无形资产可说是学校最值得开发的资产来源体系,以下将从此两方面来探究学校无形资产经营的工作分析与其人力需求。
(一)高校技术能力资产经营的工作分析与人力需求
教育产业化后所渗入的市场机制,以及知识经济、终生学习的推波助澜,促使知识生产、问题解决成为知识社会中,高等教育可兹运用的服务元素。依此概念高校技术能力资产的经营。首先是在教育行动方面,为提升公众学识技能,可依消费者导向管控课程设计与品质,以深化教育推广的目的,在经营上,学校必须在有限的人力资源与教学设备下,推动教育推广活动,除了因应学生顾客需求外,发挥学校资产的成本效益也是重要的经营思维。其次,在技术移转方面,则希望透过技术供需双方的动机效益,实施建教合作与产学合作,在经营上,如何使合作双方在增进技术与经济效益间取得平衡,是经营者所要思量的。最后,在技术作价方面,学校得将智慧财产权与成果所获得的效益,归属学校所有或授权使用,在经营上此方面如何促动学校研发动力,并转移成为创业投资的资本,以使研发成果发挥最大影响力,是经营者所要关注的。
依据上述技术能力资产经营的工作分析,在治理人力的职能需求上,首先必须具备教育服务产业经营的能力,以扩大教育经营市场;其次需要具备技术营销能力,以符应合作对象的需求,扩大技术市场占有率;再则需要具备成本效益的管理能力,以平衡研发成本及价值取得,增加收益,另外则需要科技管理能力,以对技术商品化程序的经营有所助益;最后则需要形象管理能力,以塑造学校品牌的价值,延伸未来的资源投入。
(二)高校品牌资产经营的工作分析与人力需求
高校品牌资产的经营,主要依据分配智慧财产权与成果的归属与运用,至于收支管理则依据各校订定的收支管理办法,加以控管。其次在交易过程的费用权责,则以「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等规定来加以界定。依据上述工作分析,在治理人力的职能需求上,首先必须具备市场定位能力,以区隔学校目标市场;其次需要具备形象塑造能力,以营造学校价值,建立学校优质形象;再则必须拥有品牌经营能力,以强化品牌营销,重视服务绩效;最后则必须熟悉产品定价的治理程序,以有效评估品牌价值,经营品牌所衍生的商品。由于国内学校品牌资产的经营仍停留于增加辨识度与知名度的传统「名牌思维中,对于学校品质、质感与美感的声望营销,尚在起步,未来学校应强化品味与认同感的营销策略,以增进学校品牌的经营价值
四、高校资产经营的人力职能
依据上述学校有形与无形资产经营的工作分析发现,大学校院资产经营的人力职能涵括以下几项专业技术能力。
在资产经营的运行专业技术能力方面,治理的人力必须具备学校总体经营流程的规划能力,使学校能在既定的策略规划下,于经营的流程中能有所依循;而面临资源来源有限的限制下,资源配置的能力相形重要,务使学校有限资源能转化为最大的有用资产,以作为经营的经济基础;而当资源成为有用的资产后,资产经营的运作能力,成为发挥经济效益的成败关键,学校治理人力是否具备将教育视为服务产业的经营能力,是否具备智慧授权的特许经营管理能力,乃至于是否具备技术移转过程的科技管理能力、技术产品定价能力,都是学校资产经营治理人力的重要职能。
其次,在资产经营的营销专业技术方面,学校资产经营,首先必须有资源来建置资产,才能谈及后续的资产经营,因此与相关教育社群维持良好关系的能力,是治理人力营销专业技术必备的职能;而当面对竞争对手呈现多样性的技术配置时,如何建立技术区隔,扩大市场占有率,以区隔学校的教育市场,定位学校特色,也是治理人力的重要职能;学校形象的定位来自于学校价值的营造,需要以专业的人力及时处理学校形象的管理,以作为后续服务营销的基础,教育服务的营销,除了服务流程的评估之外,教育产品的价值、成本效益管理、市场评估、乃至于技术能力衍生的商品经营,甚至是学校声望所形塑出的品牌经营,都是未来学校治理人力的重要职能。
最后,在资产经营过程的稽核管控方面,首要重视的是成本的效益管理,治理人力需要具备平衡研发成本及价值取得的能力,以增加学校资产经营的收益;收益的损益除了外在经营的成效之外,学校内部的控管能力,亦是收益是否回馈学校收入的重要因素,因此,学校治理人员必须具备金融内控的职能,以对学校经营流程有所控管;资产得来不易,经营必须关注风险的管理,在经营避险的原则中,风险管理机制的规划与执行能力,绝对是未来学校治理人力所要具备的重要职能。
五、高校资产经营人力职能分析的启示
本文除了提出学校资产经营人力职能的评估与分析外,以下也对学校资产经营人力职能分析的启示,陈述于后,以提供治理者经营时的参考。
(一)依据学校不同特色,评估人力需求,并设计训练课程大学院校资产经营,不同的学校可用资产也有不同的价值评估焦点,有形资产丰硕的学校,可能坚守于流动资金的预算执行,也可能视不同操作环境,在避险原则下着重于资金的评估分析。相对的,以无形资产为傲的学校,就可能着重于智慧资产的价值评估,及资源的开发流程、延伸流程、商品化过程、扩张过程、产权分配等技术能力上。可见人力职能的选择与后续的训练课程安排,首先需要依据学校经营目标从事工作分析,之后依据工作分析拟定经营配置方案,人力职能的选择与训练课程安排才能有所依据。
(二)透过部门的人力职能分析,协助职业生涯发展学校资产经营,从传统确保稳定收入政策的工作职能,到现代财务预算的资讯收集与筹划、成本控制,乃至校园资本的宏观规划,资产经营的风险管理、投资,以及技术商品的营销等等,工作内容的专业程度愈来愈高,相对的也代表着经营人员的职业生涯发展通路愈来愈多样化,因此,人力职能分析可以作为个人发展乃至个人职业生涯的规划参考,对于经营个人或是组织全面的职业生涯发展,是个重要的参考指标。
(三)人力职能分析在经营管理人力库存及接替的意义,在于学校资产经营具有长期延续的特性,人力的库存与接替必须有所依循,以对事、权的掌握能快速上手,无策略的摸索,可能造成宏观经营策略的无法延续,对于经营的整体绩效,势必无法全然呈现,人力职能的分析可以提供工作人力的动机、特质、自我概念、知识及技巧等五种基本型态的需求模式,对于经营的内容、工作掌握的特质、因应策略的选用,都能有比较全然的呈现,因此经营者在培训人力,或是选择适用人选如能依据人力职能的分析,将较有依循的标准,对于工作的接替也将具有较佳的延续效果。现行高校资产的经营,在管理与监督的机制上,主要受到会计法,审计法,国有财产法,事务管理规则等相关法规管辖,主要以查核、稽核及审核的管理为主,但在经营的成效与资产经营的安全保障上,相关法令则尚未有明确的规范,因此,学校一边在建立内部的控制与稽核机制之余,人力职能的提升相形重要,学校为了服务公众追求经济效益,如果能理解并落实风险控管,并提升经营人力的效能,相信对于日益紧缩的高等教育资源运用必能有更高的经营效益。(作者单位:福建江夏学院资产管理处)
参考文献
[1]童利斌.高校产业规范化建设工作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 2008(Z1)
[2]吴新明.资产经营公司是高校对产业进行有效管理的新型体制[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6(S1)
关键词:成长能力 环境会计信息 环境信息披露指数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其所产生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企业作为当代经济推动的主体,自然也成为了负担环境问题的主要角色。因此,企业需要合理的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承担起社会责任。从我国目前现状来看,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并没有完全强制性,同时,由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会影响企业经济利益,即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和企业的后续发展有着一定的关联,企业在披露环境会计信息时一定会有所选择。因此,处于不同成长阶段的企业对信息披露的态度是不一样的,在这种大趋势下,一般而言,成长相对较好的企业为了吸引更多的资本,所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可能更为详尽;成长能力较弱的企业为了回避企业环境会计信息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不利影响,有可能不愿意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也就是说,企业成长能力影响着企业面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时的态度,因此,研究企业成长能力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 国外关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是从研究环境会计理论开始,20世纪70年代,以英国比蒙斯的《控制污染的社会成本转换研究》和同年马林的《污染的会计问题》两篇文章为代表接开了环境会计研究的序幕。目前,国外学者已经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进行了大量的深入探讨,如Patten, Dennis M.(2002)认为上市公司应在年度报告中披露下列环境信息:环境政策、环境目标、为环境保护而采取的措施、近年的环境成果、环境费用与投资等内容。Denis Cormier, Irene M. Gordon, Michel Magnan(2003)认为影响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有两个原因:公司的财务状况以及企业经理人如何评估企业财务状况。Cheng-Li Huang, Fan-Hua Kung(2010)认为公司能够提供透明的环境信息披露一方面将满足不同的利益相关者群体,另一方面还能产生附加值,从而提高企业形象,并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国内研究 同时,国内学者从20世纪末也开始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做了规范性和实证性研究,这些研究有助于我们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了解,从而为探讨企业的成长能力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起到了引导作用。蒋晓改(2010)、刘海英(2010)和袁亚丽(2010)均认为受行业属性所限,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对各类企业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且起关键作用的变量是不同的,影响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主要因素有公司的财务状况、信息成本、股东的需求、法律规范、公众形象、企业规模、行业种类等。高红贵(2010)就以环境信息披露为核心,探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与披露环境信息之间的关系,从而提出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中加强环境信息披露的建议。朱小平、娄欣轩、陈仲威(2010)和梁飞媛、李娇娇、赵领青(2011)认为与环境有关的成本、收益、资产和负债项目对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影响越来越大,这就要求企业通过适当的渠道和方式充分披露环境会计信息。林晓华、唐久芳(2011),王小红、王海民、李斌泉(2011)和李艳华、王前锋(2012)等均研究了企业的偿债能力、公司的规模、所处的地区、国有化程度、独立董事规模等与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水平之间的相关性,但由于研究样本的差异性,从而导致研究结果有所不同。
三、成长能力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概述
(一)成长能力概述 企业成长能力是指企业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发展速度。企业成长能力也可以说是企业扩展经营能力,企业通过逐年收益增加或通过其他方式获取更多资金扩大自己经营的能力,因此,企业的成长能力和企业发展壮大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企业成长能力历来就是十分重要,对于企业在未来的后续发展可以说是有着决定性作用。企业成长能力不能够过快或是过慢,而必须是可持续性的,在利润和增长之间找到平衡,把“更多”和“更好”结合在一起,企业成长能力提高才能确保自身持续的成长。企业要时刻认识成长能力对企业生存的影响,注重企业成长能力的培养,促使企业更好发展。企业成长能力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包括企业在规模上的扩大,利润的增加和以及给投资者所带来权益的增长,这些衡量标准如果能够持续增长,则反映了企业未来有着良好发展前景。另一方面体现在企业软实力的增长,如组织结构的优化,员工素质的提升,内部制度的完善等。抛开企业成长能力中包含的企业软实力的增长,企业成长能力均可以用指标进行直观的判断。企业成长能力的衡量指标有:营业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每股收益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企业资产总额自然对数。
(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概述 根据我国环境保护法律,国家依照“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开发者保护、破坏者恢复”和“排污收费高于治理成本”原则,促使企业单位主动增加投入,自觉治理污染。因此,企业的年报应当披露与上述内容相关的环境会计信息,即环境会计信息是企业环境行为和环境工作及其财务影响的信息。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是环境会计工作的最终成果,也是环境会计核算体系中最重要的部分。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应当满足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环境责任履行情况的信息需求,这是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主要目标。由于当今社会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重视与要求,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也开始以一种固定形式向外界传递,其主要有四种形式:在年度报表中编制独立的环境报告;在年度的社会责任报告书中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在企业的招股说明书,临时报告中对环境信息进行披露;在会计报表内增加并单列环境会计信息。以上四种形式的披露,前三种形式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是具有定性描述和定量描述相结合的特征。第四种在会计报表中的披露是通过传统的会计理论和核算方法反应环境收支信息以达到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目的,这种方式简便易行,但对于目前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以及社会公众对环境信息的需求,该方式并不有利于环境会计信息的更好披露,从而并不有利于更加完善的考核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
四、企业成长能力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影响分析
(一)研究假设 根据企业成长能力的衡量指标:营业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每股收益增长率;企业资产总额自然对数。本文提出如下假设:企业的营业收入增长率是衡量企业成长性的主要指标之一,营业收入增长率高则表明企业业务量广,其产品在市场上的需求量相应也大,那么该企业的的扩张能力也强,成长能力也高,其知名度也相应提高,受社会群体的要求,其环境会计信息需求也相对要高,因此提出假设:
假设1:营业收入增长率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有正影响
净利润是公司经营的最终成果,净利润的增长是公司成长的基本特征,净利润增长率如果稳定增加,则表明企业正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成长期,利润增加,企业成长较好,就企业内部而言,更加愿意披露环境会计信息以透明企业内部信息,来获得更多的知名度,促使企业朝更好的方向发展;就企业外部而言,企业利润好,表明企业正朝更好的方向发展,其受群众的需求,也会相应披露环境会计信息,因此提出假设:
假设2:净利润增长率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有正影响
净资产增长率反映了企业资本规模的扩张速度,是衡量企业总量规模变动和成长状况的重要指标。净资产增长率在代表企业成长能力的指标时,反应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的情况。净资产增长率越高,表明企业扩张越快,成长能力越好,因此本文提出假设:
假设3:净资产增长率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有正影响
每股收益增长率表示企业每一份股权可以分到的利润增长程度,该指标是反应个股的成长性指标,同时也是反应企业成长能力的指标之一。每股收益增长率越高,表明每一股份分到的利润增长越快,表明企业盈利好,成长能力也越强,因此提出假设:
假设4:每股收益增长率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有正影响
从社会责任角度来看,公司规模越大,其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也应越多,所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需要满足更多利益相关者的要求。通常情况下,用企业资产总额自然对数代表公司规模。公司规模越大,证明企业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成长快,盈利多,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企业的成长能力,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5:公司规模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有正影响
(二)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就我国目前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和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由于行业性质对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较大,因此本文着重研究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的行业。本文依据中国证监会2013年一季度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选择了“制造业”和“采掘业”行业为本文的样本行业。本文基于2012年所选样本上市公司的年报、社会责任报告书和环境报告而展开,并依据以下原则对样本公司进行筛选:由于A股和B股存在的差异性,因此剔除只发行B股的企业;由于一些企业的财务数据不完整,故也将其剔除。本文共选取102家企业作为样本企业,所采取的财务数据均来自RESSET金融研究数据库“制造业”和“采掘业”以及巨潮资讯网所公开披露的2012年年报、社会责任报告书和环境报告。
(三)变量定义 (1)因变量的设定。本文在其他研究学者的研究基础上,主要查阅企业的年报、社会责任报告书以及独立的环境报告,确立了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12个项目作为计量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计量的参考项,即环保设施,项目、研发支出;环保拨款、政府补贴、税收减免、国家环境政策影响;排污费;绿化费;企业所面临的环境威胁;环保诉讼、罚款、赔偿以及奖励;企业通过的环境认证体系;三废的处理以及收入;环境治理计划与改善情况;获得的环境保护荣誉;其他。国际上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水平一般都采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指数来定义。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指数(EDI)的确定,本文计算过程如下:本文根据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12项内容,对每个计量项目的定量描述信息计值为2;定性描述信息计值为 1;定量定性结合描述计值为3,因此,本模型中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分值总分为36分,本文采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指数为因变量,因此,EDI=EDIj/36,其中EDI是某上市公司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水平指数,EDIj是该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计量项目得分总和。(2)自变量的设定。本文研究企业成长能力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因此选取代表企业成长能力指标作为自变量。五个自变量的定义分别如表(1)所示:
(四)模型构建 为了验证企业成长能力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是成正相关的假设,本文构建以下模型:
EDI= X0+X1OIGR+X2NPGR+X3NAGR+X4EPSGR+X5SIZE+e
其中,X0是回归方程中的常数项,Xi是各解释变量的待沽系数(i=1,2,……5),e为随机项。
本文通过EXCEL和统计软件SPSS19.0进行分析处理。
五、实证检验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在对数据进行分析之前,首先进行数据的描述性统计,以便了解样本数据的特征以及离散程度。首先我们引入描述数据离散程度最简单测量值的极差,如表(2)所示除资产自然对数外的其他变量极差都比较大,其中净利润增长率极小值为-231.6075,极大值为1558.7236,相差最大,说明这些变量的离散程度都比较高。然而在统计学上认为,由于极差只是利用了数据的两端的信息,不能反应出中间数据的分散情况,因而不能准确描述数据的分散程度,于是本文引入数据的标准差和均值得到了离散系数,如表(2)所示资产自然对数的离散系数以0.064646044居于最后一位,说明资产自然对数的离散程度较低,结合资产自然对数的均值也可以看出其集中度较好。而每股收益增长率的离散系数在变量之中居于第一位,说明其离散程度较大。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指数以0.20867288居于倒数第二位,其离散程度也较低,集中程度较好,但均值相对偏低说明企业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时披露的内容相似度较高。
(二)相关性分析 相关性是指变量之间存在的相关密切程度,自变量之间如果存在相关性,就会对研究结果有一定的影响。从统计学上分析,如果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达到0.5以上时,用这些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就有可能引起回归方程中多重共线性问题,如表(3)所示,本文中所列取的自变量相关性系数均没有超过0.5,因此其相关性并不显著,无需担心多重共线性的影响。
(三)回归分析 (1)整体回归结果与模型解释。在回归模型的整体模型解释中,如表(4)所示调整R方为0.482,证明本模型中因变量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指数解释力为48.2%,其他影响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因素还有待探寻。F=19.606,P
EDI=0.103+0.001OIGR+0.0002NPGR+0.001NAGR+0.0001EPSGR+0.011SIZE+e
在企业成长能力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研究中,本文利用统计软件中多元回归的研究方法,从“制造业”和“采掘业”中筛选102家企业进行实证分析,根据此次实证分析的结果,得出如下结论:在企业成长能力的指标中,营业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每股收益增长率和资产自然对数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结合模型参数,以及各自变量实证分析结果本文认为:企业成长能力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呈正相关关系,假设成立。
六、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结合本文实证研究结果来看,企业成长能力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有着正相关关系,为了更好的披露环境会计信息,促使资源有效利用,遵循可持续发展路线,企业应当从自身成长能力以及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两方面双管齐下,履行社会责任。一方面,企业应注重成长能力的培养。根据本文实证研究结果,企业成长能力越好,所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就越多,即说明企业成长能力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上扮演了引导的角色。因此,企业更应当注重自身成长能力的培养,从而更完善的做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工作。为了加强企业成长能力,首先企业需要制定长远目标。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外部的市场环境对企业成长的影响越来越大,然而,无论外部市场如何变化,企业归根到底还是需要对自身清醒的认知,充分认识到自身优势与劣势,制定企业长远发展目标,并且熟练的利用自身的现有资源,充分吸取市场提供的有利条件,综合平衡后做出决策,这样才能提高自身的组织效率和市场效率,实现企业目标,从而促使企业成长能力的提升。其次,企业要提高核心竞争力。目前全球的经济已经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企业广泛参与国际竞争,面对如此强大的国内外竞争对手,企业要想生存,就必须重视和加速培育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无论是组织与管理、知识与技能,还是技术的创新、组织形式的变革等方面,企业都必须在清醒认识自身的优势与劣势的情况下,进行相应改变或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必然使得企业具有更为强劲的成长力。另一方面,企业应完善内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就我国目前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来看,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还存在诸多问题,从整体来看,环境会计理论研究较为滞后,以及缺乏相应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准则,导致了我国自愿进行环境信息披露的企业数量较少。尽管企业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会带来诸多的附加值,如提高企业形象,吸引投资者,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业务,但是在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企业中,依旧出现环境信息披露的形式各不相同、内容简单、模式不统一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从宏观上说是政府机构监管松懈,微观上则是企业环境责任的道德理念尚未真正形成。因此,企业需要加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主动性。根据本文样本分析发现,大多数企业并不愿意主动进行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进行披露的企业大多也只有定性描述,内容一般集中于国家环保政策、企业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等对自身企业有利的环境会计信息,其追根溯源是企业未能正确认识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给企业所带来的长远利益。重视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拥有环境管理系统的企业,就有能力面对环境问题所带来的经营风险,甚至财务风险。树立一个勇于承担环境责任的企业形象,更加能够吸引投资者,为企业带来长远的经济效益。
(二)展望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分析出了企业成长能力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具有影响力,但在研究过程中还存在以下不足: 在样本的选择上,只选取了制造业和采掘业上市公司,这样的选择是否反映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总体情况还有待探讨。在设置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标准评分表时,只从社会责任报告书和环境报告书中收集信息,而没有统计企业的招股说明书、上市公告书、中期报告等公告里涉及的环境会计信息,这可能会对本文的结论造成一定的影响。另外,本次研究只选择了企业2012年度所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没有时间跨度,希望在今后的研究中结合其他的研究方法进行更加全面和深入的探讨,以保证得出的结论更准确,更具普遍意义。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厅一般项目“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与实证分析”(项目编号:11C0644)及湖南省情与决策咨询研究课题“基于成本分析的湘江流域生态补偿标准研究”(项目编号:2014BZZ25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蒋晓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经济效益影响分析》,《价值工程》2010年第8期。
[3]袁亚丽:《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动因探讨》,《财会通讯》2010年第11期。
[4]高红贵:《现代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环境信息披露研究》,《会计研究》2010年第12期。
[5]朱小平、娄欣轩,、陈仲威:《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困境与出路》,《财会通讯》2010年第10期。
[6]梁飞媛、李娇娇、赵领青:《基于国际视角的环境信息披露机制研究》,《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第8期。
[7]林晓华、唐久芳:《企业财务状况对环境信息披露影响的实证》,《统计与决策》2011年第4期。
[8]王小红、王海民、李斌泉:《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影响效应域研究――以陕西上市公司为例》,《当代经济科学》2011年第4期。
[9]李艳华、王前锋:《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水平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特区经济》2012年第5期。
[10]Patten, Dennis M. The Relation between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and Environmental Disclosure: a Research Note . Accounting, 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 2002.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8-0077-02
《西方经济学》作为旨在研究西方国家经济活动规律的一门经济管理类专业理论课程,一直以来都是面向财经类高校全校学生并为其各专业基本理论奠定学习基础的核心基础课程,在各专业教学中位居重要地位。客观上,该课程授课对象基本为新近入学的低年级学生,其学科知识体系处于初步建立和有待完善的阶段;而且,学生对社会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的接触和认识还十分有限和模糊,以上现实勾勒了教学对象的基本特点和实际条件。然而,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其具有十分鲜明的现实性和数理化的基本特征,这一基本学科性质,无疑进一步提升和加重了任课教师的教学难度。在此基础条件和现实情况下,如何科学、有效地开展《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也成为了任课教师的一项十分重要和迫切的研究课题。本文在总结《西方经济学》相关教学理论研究和课程实践的基础之上,依据经济理论与经济问题相结合、注重数理理论的分析和训练以及贯彻实践思维和培养应用能力这一逻辑主线,具体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出《西方经济学》教学设计的探索思路和具体方法。
一、经济理论与经济问题相结合
目前,传统经济学教学模式《西方经济学》是教师讲、学生听,课堂教授的主要内容围绕课本上的知识点展开,即所谓的“黑板经济学”教学模式,在此教学模式下,往往只是向学生灌输了一些理论知识,而严重与现实经济相脱离,忽视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自我分析潜能的开发,在经济学不仅需要具有大量数理论证而且还需要系统知识和一定经济实践经验的前提条件下,最终形成了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学生学得累,教师教的苦”的双败局面。对此,《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进应以具体经济问题与基础理论教学相结合为首要任务和突破口,具体包括:①理论教学知识点与具体经济问题特别是热点经济问题相结合。教学中,通过具体经济问题或案例引出学科知识点,让学生先有感性认识,使得教学对象产生真实感,以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浓厚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再逐步展开教学知识点的讲授。这样,学生就能带着问题去学习理论知识,并能强化知识点的记忆。②注重现实经济问题发展与理论验证的平行推进。在经济理论和与之匹配的经济问题提出后,应采用现实经济问题实际发展与理论推演和论证相结合的平行式、互动化的讲解方式,使得理论推演过程生动化和形象化。这不仅有利于强化学生对相对枯燥、复杂的理论推导过程的记忆,同时,还能进一步激发其对基础经济理论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
二、注重基础数理理论的分析和训练
在《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文字描述、图表直观表达和数学模型刻画是描述和解释经济学理论的三种典型表述方式。在经济学早期研究中主要以文字描述为主,图表表达为辅,数学模型方法则较为少见。而目前,国内外主流经济学学者都已广泛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来研究经济问题,计量经济模型分析经济问题的方法现已成为一种主流研究方法。然而,由于目前学生中大多数人数学基础较为薄弱,对教材中存在的大量图表、公式、数学证明等难以理解和掌握,如果授课教师忽视了将基础数学知识与具体经济理论分析的结合,随着基础理论教学的深入,学生将会对基础理论学习逐渐失去信心。加之,目前各个教学单位基本将《西方经济学》列为经管类基础专业课程,授课群体规模一般都较大,而且授课时间也非常有限,这无疑进一步地增加了授课教师的教学难度和降低了授课质量。面对以上问题,提出三点建议:①注重和强化数学基础理论的讲解,并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理论知识的能力。面对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较差,无法深入理解数学理论含义的实现,作为任课教师有必要将基础数学理论的含义讲深和讲透,并能指导和帮助学生将基础数学理论与经济理论分析实现平稳、有效的嫁接。②强化课后练习和计算机实验教学。在完成学习和基本掌握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必须强调学生能有足够的配套练习,以发现理论学习的空白和难点,并通过练习巩固和强化理论学习的成果,为后续理论学习奠定不可或缺的前期基础。并进一步挖掘学生对基础理论的理解深度和激发其对理论学习的兴趣。③严格保证理论学习和课后练习的时间安排。有必要提出的是,西方经济学教学和习题指导时间安排一定要充分,否则,教师无法在有限时间内将相关数理推导过程彻底诠释,学生也不能通过足够的课后训练掌握课堂知识,就更谈不上实现各章节知识点的融汇贯通了。
三、贯彻实践思维和培养应用能力
凯恩斯指出:经济学不是一种教条,而是一种方法,一种心灵的器官,一种思维的技巧,帮助拥有它的人得出正确的结论。萨缪尔森也强调:在人的一生(从摇篮到坟墓)中,你永远都无法回避无情的经济学真理。经济学真正的精髓不在于结论,而在于一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思维过程。为此,在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中应旗帜鲜明地贯彻实践思维和培养应用能力,并应遵循以下几项要点。
1.突出应用性教学目标。在教学目标制定过程当中,任课教师不仅要理清学生应该达到的理论知识目标及其检测方式,而且还应该要清晰确立和量化分析经济问题的应用能力指标;以逐步培养和锻炼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
2.注重和引入案例教学。在充分准备经济学素材的同时,精心选择教学案例是成功实践案例教学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障,通过对能反映经济学原理典型特征和一般规律并适应时代要求的案例层层分析和推演,不仅能将基础理论知识巩固与提高;同时,亦能有效培养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注重系统化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可有意识地设置一些经济问题调研、案例讨论、案例评价或辩论及研究报告撰写等教学环节,使学生真正具备综合性的实际经济研究和应用能力。
4.对于任课教师自身而言,在具备全面、准确地传授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能力的同时,还应不断提升组织、控制整个教学过程的综合教学能力。这无疑将对任课教师知识结构、教学能力及教学责任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加了教师的压力和动力,迫使教师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
《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应用性和实践性兼具的经管类专业的基础学科,这一学科性质对任课教师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工作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针对目前教学实践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和实际困难,本文认为,应将经济理论与实际经济问题相结合、注重基础数理理论的分析和训练以及贯彻实践思维和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三项教学重点作为改善传统教学工作的突破口和努力方向,从而顺利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培养出来具有较高整体素质和较强社会竞争能力的优秀学生,使之成为经济建设的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郑云.西方经济学教学模式的创新[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2]姚寿福,刘泽仁,袁春梅.本科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高等教学研究,2010,(2).
关键词:交警;英语;现状;对策
21世纪是全球化的世纪,是地球村的世纪,是网络信息的世纪。英语在全世界的广泛使用,已经毫无疑问的成为21世纪的国际共同语言,这就要求我们要培养出既有专业知识,又有较强的英语交流能力的复合型警察。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向前推进,我国的公安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新的挑战。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2008北京奥运会之后,随着我国各领域对外交往的不断深入,来华外国人的与日俱增,各种类型的涉外案件,涉外交往和治安接触不断增多,这就要求我们广大的公安干警具备更高的素质, 具有较高的涉外案件处置能力和涉外服务水平。因此,完善警察队伍建设,提高公安干警警务英语的应用能力显得格外重要。
而交警作为一个城市的形象代言人,在这样的大形势下,加强英语的应用能力就更加势在必行了。我国大部分的警察接受的是大专职业教育,这就意味着我国大多数交警的英语水平并不高,所以,提高交通警察的警务英语应用能力这项研究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且有着非常实际的现实意义。
1、 交警掌握英语情况的现状及原因
针对交通警察对英语的掌握情况做了一份问卷调查,通过这份问卷调查,得出了以下结论:大部分交警对自己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不满意,在工作中遇上外国人的时候无法用流利的外语顺利完成工作;大部分交警希望通过正规化的专业英语方面的培训提高自己的警务英语能力。
根据交警的实际情况,现对交警掌握英语的现状和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做了详细的分析,如下:
(1)在职交警的英语基础薄弱。大部分交警为中专、大专毕业生,英语入学水平较低,掌握词汇量远低于教学大纲要求,因为工作之后没有连贯性的对英语的学习,不少交警早已经把上学时候学习的词汇及语法知识给遗忘了,部分交警英语语音不标准,无法运用音标拼读单词。
(2)学习英语的主动性,积极性差。学习一种语言是为了交际和应用,大部分交警学习英语的动机不是很明确,表现在对学习英语没有兴趣。很多人怀着侥幸的心理,觉得平时很难遇到外国人,很少用到外语,所以学习英语多是为了应付各种考试,导致其对英语的学习是被动的,也就缺乏对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交警听说能力差。交警在工作中对英语的应用中,听力和口语占了很大的比重,比如会有外国的来宾问路,或者是有外国来宾违反了交通规则,很多情况下都需要用英语和外国来宾进行沟通和交流。而语言基础知识是否扎实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交警是否能够在口头交际中用恰当的词汇和正确语法表达自己的想法。然而由于语言基础知识的欠缺,语言功底不足,语音语调不准,词汇贫乏,语法错误,且在英语口头表达时会用汉语思维模式来组织语言,口语表达不到位。更多的交警在用口语表达时往往缺乏自信,害怕犯基本的语法错误,从而不敢开口。听不懂,说不出是现在交警在工作中遇到英语时存在的最大的问题。
2、 提高交警英语水平的策略
2.1在教学中应注重实用性和针对性,进行分层次有目的的教学。
由于交警工作忙,任务重,用于学习的时间不会很多,即使在脱产培训的情况下,英语培训所占比重也很小,大多数交警是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学习的,这就要求培训内容要有很强的实用性,能够与交警的日常警务工作相结合,以便使交警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学习内容,并灵活应用到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去。
根据参训交警现有的英语水平进行分层次培训。总体来说,大专院校毕业生的英语基础相对要好一些,干部及社会招聘民警的英语基础相对薄弱一些,应针对英语水平的不同,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此外,近年来中国的英语教育较以前更加普及,年轻的民警一般比老民警的英语基础好,这就要求在英语课程的设置上要有层次性。学员在入训时,应按其英语水平分为不同层次的班级,然后再确定相应的教学内容;可采取分班方式,交警可结合自身的实际水平和需要选择班级,待英语水平有所提高后,再进入更高一级班次学习。合理地将分层培训和分班教学二者结合起来,这样有利于交警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确实有用的英语,并更好的运用到公安工作中去。
2.2培养和激发交警学习英语的兴趣。
(1)加强学习目的的教育。要通过各种活动,思想教育,使学员们认识到,学习英语不仅是为了参加考试更是新时期每个警察掌握做好公安工作的必备技能。当前,随着国际间的交往不断扩大,公安干警与外国人的接触已经扩展到我们公安工作的第一线。如在繁华路段上的交警就会经常遇上外国人问路或求助,有的时候还会遇到外国人违背交通规则,如果不懂英语,没办法交流,工作也无法顺利进行,势必会影响到中国警察的形象。所以,应该让在职的交警认识到,学习英语是为了更好的做好公安工作。
(2)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创立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方式上要变说教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彻底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建立以学员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员参与的积极性,设立交警在工作中遇到外国人的各种情境,让学员在实际的情境当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激发学员产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这种教学方式能够营造出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使学员有更多的机会锻炼自己的英语听说能力。
除此之外,在传统的教学手段的基础之上,还应该引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教学方法,该方法形象、直观、容量大。通过数字化软件可以显现各种文字、声音、图像、场景,甚至还可以模拟各种活动。这样可以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生动活泼,既增强教学的可感性,激发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又使学生多渠道接受与公安专业有关的英语信息。
2.3加强交警的英语听说能力。
外语教学的目的是力争使学习者在听、说、读、写、译各方面得以提高,而交警学好英语主要是为了在工作中能顺利地与外国人交流能听得懂,说得出是最基本的要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特别注重听力和口语的训练。
传统的英语教学比较注重语法词汇的讲解,听力训练所占比重较小。要强化听力训练应从两方面入手:首先,加大听力课的比重,保证足够的课堂听力时间;其次,听力教材内容的选择也很重要。要注重训练的系统性和交警专业的结合,从基本的听力训练逐步过度到专业性较强的专题,循序渐进,使交警的英语听力逐步得以提高。
加强交警口语表达能力,是在职民警英语培训的另一个侧重点。由于缺少语言环境,“哑巴英语”现象在交警中较为普遍。要改变这种状况,使交警能够较为流利地进行英语表达,我们应该增加口语课的比重,使学员有足够的课堂时间进行口语训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挑选一些与交警工作紧密结合的对话内容,让每名学员都能参与到课堂中来,让学员扮演角色,进行情景会话,从而锻炼其口语能力。教师应该及时地对每组学员的演示做出评价,多给予鼓励,充分调动交警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杨凡.对外语高校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几点思考[J].外语界,2003(2).
[关键词] 阅读能力 现状 方略
一、大量的阅读对英语学习的益处
《英语课程标准》规定,“中学英语教学应该根据学生的交际需求和认知发展水平,着重培养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得体地使用英语的能力,用英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用英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阅读能力也是英语运用能力的一种,阅读在高中英语学习中的作用是不可小视的,对于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通过阅读学生可以巩固已学词汇、甚至扩大词汇量,熟练掌握学过的常用句型,同时阅读可以培养语感。语感是人们直接感觉和领悟语言的一种能力,很显然,英语阅读教学对培养学生英语语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通过阅读可以培养学生构建篇章的能力,有利于写作技能的培养。
二、当前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长期受传统教学模式及思维模式的影响,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普遍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语言形式和结构上面。很多教师认为,通过讲解课文出现的单词和词组以及解释每一句的意思,学生就能把课文的大概内容掌握了。因此,教师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于对个别重点单词的用法和分析句法结构的讲解上,就像语文教学中的“文言文”教学一样,句句翻译,字字讲解。在课堂上,学生只是忙于听教师对语言知识点的讲解,完全处于被动,毫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1)学生仅仅掌握单词和词汇知识与英语阅读教学的关系探究句子,并不能抓住句子之间的联系,不能够准确的把握句子和上下文之间的衔接关系。(2)学生只能理解课文的表面意思,缺乏对文章深层寓意挖掘的能力,当阅读材料的难度超出自己的理解范围时,很难根据语境的变化把单词的本身含义加以拓展。(3)很多学生虽然已经掌握了大量的词汇和较多的语法知识,也了解了一些与阅读材料相关的文化知识或背景,但是当涉及到作者的观点、态度以及篇章的结构等问题时,仍不知道如何去思考、去解决。总的来看,当今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偏低,并不能够很好的提高英语学习其他方面的能力。
三、英语阅读的教育指导方略
1.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心理学也告诉我们,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他才会积极开动脑筋,认真思考,并以最简捷、最有效的方法去获取必要的知识。而中学生正处于求知欲旺盛的年龄阶段,他们常常对自己熟悉或感兴趣的内容比较关注,因而,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
教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过程中应当选择一些饶有兴趣的英文读物,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渐地让学生在阅读能力过程中体验到快乐的情趣,真正地让他们认识到阅读并非空洞乏味的活动,而是一种既可增加知识,又能令人愉快的活动。真正做到“为学所乐”,自觉地克服阅读过程中产生的一些不良的心理因素,从而以旺盛的精力、饱满的热情、进取的精神投入到阅读活动中去。
2.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语感,就要求学生平时多读,背诵精彩语段和文章。此外,有些学生在阅读时要出声读,点读,这些不良的习惯都会影响阅读的速度和对文章的理解。所以,要使学生克服这不良习惯,做到不点读,不出声读等,指导学生默读时,要求他们尽可能避免嘴唇的蠕动或低声朗读,因为正确的默读,其速度可以比出声的读快三倍左右。此外给出一个文段,在规定的阅读时间内读完,这也是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的一个手段。读完以后,要求他们概括文段主要内容,从文段中获取有效信息,从而为自己平时训练或升高中考试时在规定的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限定内容奠定良好的基础。
3.指导学生掌握一些阅读技巧,培养阅读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许多学生在阅读文章时不能熟练地运用阅读技巧和方法,以准确掌握文章内容,导致解题正确率较低。在现在英语测试中,阅读理解所占分值的比重比较大,掌握必要的阅读技巧是相当实用的,甚至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阅读能力利用以下两个方面的方式来培养。
(1)培养学生把握词义的能力。准确地理解词义的能力是阅读的最重要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对词义的理解能力的。
①根据词语的意思或文章中对词语的解释。在一些文章中,有时有的作者在使用了一个难词以后,往往会对该词作一些解释或说明,这就就要求学生根据这一解释来理解这个生词的词义。如:Fill in committed time such as eating,sleeing,meeting,classes etc.从such as 后告诉我们的吃饭、睡觉、开会、上课,我们得知“committed time”是“指定时间”的意思。
②要求学生可以根据上下文的对比关系来理解词语。在特定的上下文中,作者往往可以通过某种对比、转折等关系,来确定一个词的意思。
③要求学生可以根据文中词语表述的同义关系来进行理解。有时,文章中常常通过词语的同义的关系来重现某一生词的含义。如:If you are fond of stories,you will,if you arelike me,read them quickly,you will“swallow”them.swallow 含有read quickly 的含义。
④要求学生根据构词的词法规律来理解词语。因为英语单词的构词能力很活跃,有很多词可以前缀或者后缀来构成一个新的单词。如果学生假若掌握有一定的构词知识,就能较为容易地理解一些生词。如:We could see the fog thicken as we went along. thick 加后缀-en 变成动词。
(2)培养学生的推理判断能力。在实际阅读活动中,为了使学生更快、更好地获取文章所传达的信息,有时可以根据文章所提供的事实和线索,来进行逻辑推理;有时还可以透过文章的字面意义来把握作者的真实思想,从而推断出文中没有直接明说的抽象信息或深层含义。在分析过程中首先要把握关键词语的理解,分清general和secific;找出key words 或key sentenses 作用下的内部关联,从而了解作者的意图,做出正确的判断推理。
总而言之,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此,笔者认为只有先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然后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给予他们一些阅读技巧的指导,以更好的提高学生阅读英语能力和运用英语进行简单交际的能力,为今后继续学习和运用英语打下较为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商场如战场,态势瞬息万变,没有永远的霸主,也没有永远的弱者,要想生存和发展,正如孙子所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说的就是要了解自己更要知晓竞争对手的情况。如今的市场竞争是多方力量间的博弈,而竞争情报已经成为企业资本、技术、人才之后的第四核心竞争力,关乎企业的生死存亡。正因为市场对于竞争情报的需求日益增多,因此,获取竞争情报的专业机构纷纷成立,专业的竞争情报分析员应运而生。
竞争情报分析员指的是“以合法的手段收集、整理竞争对手的相关信息,通过分析研究,提升为竞争情报,直接或间接服务于企业决策的专业人员。”竞争情报分析员不仅要对原始情报资料进行鉴别、剔选、整理、存储,而且还要根据企业情报内容的需要对企业宏观环境进行正常性分析,根据要求对某些问题进行专门的细分分析和挖掘,从而为企业决策做出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一个优秀的竞争情报分析人员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应该是具备多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和拥有出色的综合能力。
1.良好的竞争意识
竞争意识是指善于捕捉信息、抓住机遇、抢占先机的一种主观能动性,它是情报人员必备的首要素质。
竞争是无处不在的,而作为竞争情报分析员,我们需要在市场瞬息万变的庞大信息流中搜寻、判断、甄别,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从而形成有价值的信息以供决策参考,这就需要我们具有良好的竞争意识,懂得识别哪些信息可以作为竞争情报来利用,因为通常有效信息与垃圾信息鱼龙混杂,要将信息大浪淘沙,正如在滚滚而来的泥沙中拈出一粒沙金,稍不留神,有价值的信息就会被忽略,情报工作的这种时效性要求,决定了情报人员必须具备更强的竞争意识。
2.一流的竞争情报收集能力
竞争情报分析员的主要职责是对一切可能对企业产生情报价值的信息进行收集,并力求信息的时效性、可靠性和经济性。竞争情报分析员应对企业有用的一切信息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发现并了解关于竞争对手的一手信息和二手信息、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并懂得获取这些有用信息的不同途径,例如期刊文献、互联网、行业百科、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等。值得注意的是,竞争情报分析员在非公开信息收集过程中,应时刻注意使用合法的、符合伦理道德的收集方法。
3.优秀的竞争情报分析处理能力
竞争情报分析员所要做的不仅仅是收集情报信息,更主要的工作是负责将搜集到的大量零散的、离散的信息,借助各种分析工具进行分析加工,使其增值,成为可以为企业决策所利用的竞争情报。为了使分析结果更加令人信服,竞争情报分析员必须具备使用各种分析软件的能力,如excel、spss等;了解各种分析工具和模型,如PEST、波特五力、SWOT、定标比超等;知道什么时候,为什么需要使用某种分析方法,必要的时刻,可以进行跳跃式思维,将了解的知识和信息与相差很远的事情、外部信息与相关的内部情况联系起来进行综合分析,形成可靠并且有科学支持的竞争情报。
4.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
在收集和对竞争情报分析整理的基础上,竞争情报分析员需要将这些信息整理成一份情报报告,这就需要分析员具备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将分析、整理、对比和提炼的结果,通过客观、公正、准确的观点和规范用语,得出一份逻辑清晰、有说服力、有权威性且客观的书面报告。一份优秀的竞争情报报告,不仅仅是分析结果的简单组合,必须通过文字处理才能串联成章、论证有力,让用户信服。
5.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及服务意识
完成了对竞争情报的收集和分析,我们还需要将最终的情报产品给情报用户,并对情报用户的使用情况进行反馈。竞争情报分析员在情报产品时,首先,应该主动与用户进行沟通交流,充分了解客户的需求,根据每一位情报用户的特点采取适合的格式或方法准备定期的情报报告,清楚情报的内容。其次,在向情报用户汇报情报内容时,应知道如何迅速地、令人信服地进行陈述,并使用有说服力的演示技巧来确保情报用户理解情报报告。此外,竞争情报分析员还应善于倾听情报用户的意见,面对情报用户的疑问和质疑,给出合理的解释,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应及时向上级反映,并妥善解决。
说到底,竞争情报的提供毕竟是一项专业的信息服务工作,只有拥有良好的服务态度和质量才能获得情报用户的认可和赞扬。
6.主动的学习能力
市场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竞争格局也在不断转变,竞争情报信息也跟着不断更新,作为竞争情报分析员,我们更要走在市场的前端,把握前沿的竞争情报理论和分析模型,通过不断学习,来提高自身收集情报、分析处理、撰写报告等各方面的能力,这样才能满足岗位的要求,不为时代所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