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半导体资金流向优选九篇

时间:2023-11-28 16:00:1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半导体资金流向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半导体资金流向

第1篇

1. 行业资金流向

分析

今日资金流入前五的行业板块分别为保险及其他、计算机应用、半导体及元件、生物制品和计算机设备。保险板块流入超过10亿元,主要是中国平安大涨超过4%,对资金起到了一定的引领作用。

今日资金流出前五的行业板块分别为房地产开发、建筑材料、钢铁、煤炭开采和有色冶炼加工。几乎全部都是周期类的板块,而且从技术上看,不少周期股都出现了破位的情况,资金抛售情绪十分强烈。

2. 港资动向

分析

今天沪股通和深股通均是呈现出净流入的状态,其中沪股通净流入4.81亿元,深股通净流入5.41亿元。港资今天基本处于观望状态中,沪股通和深股通的流入规模都在10亿以下,没有明显的趋势性动作。

3.  赚钱效应

分析

今天上涨家数1848家,下跌家数1249家,涨跌比为1.48。涨停板家数40家,其中次新股18家,独角兽概念7家,工业互联网4家,其他类别11家。

今天市场的热点非常清晰,短线资金基本就是围绕独角兽、工业互联网和次新股这三个方向展开攻击,万兴科技打出8连板的高度,为整个“新经济”的炒作保驾护航。昨日涨停板溢价2.46%,虽然不算高,但维持在了2%以上的正反馈水平,说明热点股依然存在着不错的赚钱效应和持续性。

4. 游资动态

第2篇

关键词:异常外汇 资金利用 价格转移方式 新动向

“价格转移” 作为一种调拨跨境资金流动的有效工具,被广泛应用于规避税收和套利。通过对近期辖内几个“价格转移”案例分析发现,经济主体利用“价格转移”进行异常资金跨境流动的手法不断翻新,给外汇监测管理、抑制“热钱”非法流动带来了新难题,因此,研究异常外汇资金利用价格转移方式流动新动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异常外汇资金利用“价格转移”流动新动向

(一)利用畸高股权溢价转让 “价格转移”,大额资金迅速流入

东莞市某实业有限公司通过外方增资和并购畸高溢价进行“价格转移”,实现大额资金迅速流入。该公司目前正处于上市前准备阶段,外方为一家风司,因看重公司上市前景采取溢价并购收购股权。据了解,外资审批部门对交易金额的主要审核依据是企业提供的相关增资扩股及并购合同,对增资溢价的比例、依据等并不要求提供相关中介部门的证明,且外资审批部门对相关交易股东是否存在关联性也不进行审核。由于上游部门对交易金额管理较为宽松,因此极易出现随意溢价问题,从而产生外汇多流入和异常流动的风险隐患。

一是成立时外方增资并购高溢价。成立之初,公司外方今日资本投资十八(香港)有限公司外方合计支付21000万元,占比为10%,即拥有1000万元的注册资本的份额,交易溢价达20倍。包括:以人民币6300万元的价格向中方的5名股东购买原出资额为人民币300万元的股权,结汇后资金流向分别是股权出让方支付股权溢价税款、补缴各股东所欠缴注册资本、还股东个人房贷及部分备用金,由于出让方均为自然人股东,其资金用途广泛,无法有效监管;以人民币14700万元的价格向该公司增资,占注册资本700万元。

二是再次增资提升溢价水平。公司于2011年9月追加注册资本317.18万元人民币,其中今日资本以等值于13500万元人民币的外汇货币认缴注册资本309.28万元人民币,溢价高达42.65倍。

(二)采用进口不付汇不抵扣 “价格转移”的手段,多收汇资金套取汇差利差

贸易项下业务发生的频繁性与贸易金额的数额较大化,为异常资金隐蔽性流动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对于“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方式,在贸易双方为关联方或准关联方时,交易价格由于仅由双方进行议定,海关申报价与实际成交价往往存在差异,加之加工贸易的货物进出口不涉及关税和增值税的征收,海关对报关价格的管理相对宽松。一些实行差额核销的企业在仍有大量进口报关单没有抵扣的情况下,大量收汇并结汇,利用法规未明确、业务系统不完善以及监管环节脱节的漏洞,逃避核销管理制度的约束,实现资金的流入套取汇差利差。截至2011年6月末,东莞某电器机械有限公司进口未付汇未抵扣余额为0.4亿美元,且未办理延期付款登记手续,该公司用出口收汇结汇所得人民币资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余额为0.87亿元人民币。该公司采取进口不付汇不抵扣方式多收汇,存在多收汇资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套取汇差利差的嫌疑。

(三)利用非贸易项下资金真实性难以审核的特点“价格转移”,实现资金跨境流动

外汇指定银行及外汇局会遇到企业一些特殊的服务贸易收付汇项目,真实性难以把握。非贸易资金“真假难辨”较易成为异常资金的流入渠道。例如,东莞中资企业与香港某公司签订一高达1500万元人民币的期限为5年的厂房租赁合同,合同约定由香港公司的关联方-美国公司申请开具的境外银行备用信用证作担保。香港公司单方面申请中止上述厂房租赁合同,东莞中资企业于是以对外索赔外汇的名义申请提取信用证项下150万美元并结汇。究其实质,不排除上述操作是境外短期外汇资金“借道”非贸易项目进入境内并结汇套利的行为。

(四)利用外债结汇资金流向难以监控,规避汇兑监管,实现异常资金跨境流动

现行制度下,外汇局审核企业外债结汇凭证时只能就其表面要素进行核对,无法区分其是属于有真实交易背景的结汇支付行为还是企业为规避外汇管理而进行的异常交易,加上对资金流向难以监控,易成为个别企业谋取人民币升值收益的手段。如某半导体公司与东莞市某装饰工程装饰工程公司签订了厂房装修合同,合同总金额为人民币23,805万元。该公司从向母公司借入外债资金合计1,290万美元,以支付上述厂房装修工程款的名义全部结汇。检查中发现,该公司外债结汇资金支付装饰公司后,再以向对方借款的名义回流人民币资金高达9,273万元。由于外债结汇后资金是支付给交易对方后的返程式划转,使得资金的真实流向和用途难以监测。在企业与对方有真实交易背景的情况下,资金回流往往被解释为企业间的资金往来和借贷,难以定性为违规行为。

二、存在问题

(一)现行法规对价格转移管理相对滞后,时效性有待加强

第3篇

【关键词】并购;整合;财务风险

一、跨国并购案例的分析

TCL在2002年9月开始了其国际并购之旅。先是收购了严重亏损的德国施耐德公司,2003年11月4日,TCL集团与法国汤姆逊公司在广州就彩电业务合并重组意向签约换文并联合对外宣布,成立一家合资公司。2004年10月9日,TCL集团与阿尔卡特在北京签约成立合资公司,这是国内手机行业迄今为止最大的企业并购案。经过如此一系列的跨国并购,TCL一跃成为全球第一大彩电生产厂商和第七大手机生产厂商。虽然表面上看,TCL在全球范围内的实力大大增强了,TCL品牌打入国际市场了,但TCL盲目扩张背后隐藏的财务危机,在并购后的若干年内会慢慢显现出来。

TCL并购汤姆逊用的是换股方式,但并购阿尔卡特却支付了5500万欧元(约5.5亿元人民币)的现金。并购前的汤姆逊彩电业务和阿尔卡特手机业务就已处于亏损状态,并购后整合效应的迟迟不能释放使TCL承担了巨额的亏损成本。2004年TCL与汤姆逊的合资公司TTE亏损1.43亿元,与阿尔卡特的合资公司T&A亏损2.83亿元;2005年TTE亏8.2亿元;2006年中期TTE实亏7.63亿元,总亏损额高达15亿元。由于海外业务多采用信用证等方式结算,平均结算期87天,显著长于国内业务,受此影响,2004年公司应收账款周转期延长了15天,应收账款额增加了30多亿元,即使考虑了海外业务对存货的消化作用,因海外业务多占用的资金也相当可观。2003年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入为6.7亿元,2004年为负13亿元,2005年为负20亿元,2006年中期为负30亿元,三季度重组压缩欧洲业务后仍为负10.7亿元。从上面的几组数据我们已经看到海外并购的高风险以及对现金流的高消耗。而对汤姆逊CRT技术的过度重视已经导致公司在平板电视上落后于国内其他主要厂商,甚至因此让出了全球彩电销售第一的宝座。借助资本市场,TCL获取了大量的金融资源,但遗憾的是多业务间的平衡使集团总体的金融资源被分散了,结果导致单个分业务上的投入不足。以2004年整体上市募集的24亿元为例,按计划,其中10亿元将被用于兼并收购以支持核心业务发展;1.94亿元用于多媒体业务;1.77亿用于通讯业务;1.95亿元用于非相关多元化的半导体项目;3.8亿用于集团整体的物流和信息化改造。但实际实施过程中,由于海外并购产生的现金流紧张,集团公司终止了无绳电话和半导体项目,拟用于并购的10亿元资金中也拿出6亿元补充流动资金。伴随着大量的现金流消耗,TCL开始出现投资不足的迹象: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投资现金支出非但没有增加,反而呈逐年减少趋势:2002年,TCL净投资现金支出高达12.6亿元,2003年减少一半到6.4亿元,2004和2005两年均只有3亿多,2006年三季度只有9400万元,紧张的现金流阻碍了公司各业务的成长。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2006年中期报告显示:TCL集团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5.76亿元,净利润-7.38亿元。各界关注的两大并购项目,手机已经扭亏,彩电则继续亏损。不过公司预计第三季度经营业绩将有明显改善,经营性亏损会比去年同期减少50%以上。2006年上半年TCL集团彩电全球销量达1088万台,以11%的市场销量份额位居全球第一,国内市场则以21%的市场份额继续保持领先地位。TCL并购的汤姆逊项目(TTE),今年上半年在北美市场份额持续上升,通过一年的整合,北美业务在去年减亏6000万美元基础上,今年将进一步减亏3000万美元以上。但彩电项目(TTE)公司在欧洲的业务仍在亏损。TCL多媒体(TMT)2006年上半年为欧洲业务提取拨备8.31亿元(国内会计准则口径),加上欧洲业务本身亏损7.63亿元(国内会计准则口径),按持股比例对TCL集团合并净利润影响为-6.18亿元,占公司净利润的83.7%。

由以上案例可以看出,企业并购的初衷都是好的,并且一旦并购成功的话,势必会给企业带来丰厚的收益。在财务方面主要体现为降低资金成本,改善财务结构,提升企业价值。但是一些没有经过深入调查和研究的企业并购会给企业带来沉重的负担,影响企业的正常发展,甚至是将企业拖入破产的深渊。不成功的并购给企业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在并购整合方面体现的比较明显。例如战略整合,财务整合,人力资源整合以及文化整合等。

二、企业并购整合面临的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又称资本风险,指并购方不能及时地以合理的资本成本和资本结构获得预期所需要的并购资金及多付并购价款的可能性。包括财务信息不对称风险、支付方式选择风险以及融资资金分配风险,其突出表现是现金支付方式并购造成的资金短缺。

1.并购整合中的财务信息不对称风险

在企业的并购活动中,由于并购企业与目标企业之间经营理念、组织结构、管理体制和财务运作方式的不同,在整合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摩擦,如果未能妥当处理将不仅抵销并购所带来的利益甚至会侵蚀原有企业的竞争优势。特别是在购买方缺乏经验和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卖方叮能有意或无意地隐瞒一些对买方非常重要的信息,而买方如果没有对此进行充分洞察的能力,则可能在并购后的整合中尝到“苦果”。

2.支付方式选择风险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多采用现金、承担债务或现金加资产作为支付手段,支付方式的证券化程度较低。被并购或交易的资产多为实物形态资产,而非证券资产。这种以实物资产作为并购或交易标的交易方式,往往由于被并购上市公司的人员安排、债务处理等一系列具体问题,使得上市公司并购谈判过程和交易过程复杂化,从而导致并购的低效率。同时这种支付方式使得公司的现金流出现问题,影响公司的发展。

3.企业融资资金分配风险

我国上市企业通过股票市场能够融的大量的资金,这些资金的利用和分配关系着企业的正常发展与规模的扩大。这也直接影响到了企业的长远发展。若企业在资金分配时出现估计不足或者分配失衡的问题,企业的一些急需资金发展的业务部门会受到阻碍,在很大程度上也使得集团整体的发展受到了打击。

三、财务风险的防范

1.调查并得出准确的财务信息

对目标公司的财务状况调查是并购前调查的重中之重。我们需要对目标公司的股本规模及股本结构进行调查,对目标公司股票市场价格进行分析,股票价格直接影响收购成本。最重要的是对目标公司财务状况的分析,目标公司的财务状况直接影响了收购公司收购后的后续经营成果。收购方要十分谨慎的分析目标公司的财务状况,识别其财务报表时要注意其利润表是否增报了收入,低报了费用,主并企业可以聘请经验丰富、信誉高的中介机构根据企业的并购战略进行全面策划,对目标企业的产业环境、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进行全面分析,从而对目标企业未来收益能力作出合理的预期,在此基础上作出的目标企业估价较接近其真实价值,以降低对其定价的风险。

2.选择安全的支付方式

从全球来看,目前混合支付方式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国随着并购法规和并购操作程序的进一步完善,并购企业应当立足于长远目标,结合自身的财务状况,将支付方式设计为现金、债务、股权等方式的不同组合。如果主并企业发展前景良好,对并购后的有效整合有较大的信心,有更大的赢利预期,可以采用以债务为主的混合支付方式。另外,更深入地发展混合支付方式,学习采用公司债券,可转换债券和认股权证等多种证券进行组合支付也是降低并购中财务风险的重要手段。由于目前我国企业的并购支付方式多采用现金支付,所以应当充分重视因现金支付过多而出现的资金流动性风险。

3.合理安排融资所得资金

企业各业务部门应当针对自身业务发展所需资金编制出资金需求报告,企业管理层应当在此基础上进行拟融资总量的估算。企业通过股票市场或者其他融资平台进行融资所获取资金后,应当制定详细的资金分配方案,将这些资金流向正确的部门。同时,企业管理层应当将多融的资金作为储备资金,对企业未来面临的不确定事项进行资金支持。

参考文献:

[1]王连娟,龙成凤.田旭.民营企业并购实务与案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肖小虹.并购企业的价值链整合[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

[3]王小英.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分析[J].发展研究,2009(12).

第4篇

风险投资行业摇摇晃晃走过了2009年,似乎整个行业正在从经济危机的泥沼中爬出来,而美国的风险投资人们却不这么认为,虽然他们对崭新的2010年会比2009年更加乐观,但是面对行业的未来,他们依然表现出了沮丧的情绪。

美国风险投资协会(NVCA)在最新进行的一年一度的Venture View调查中,用了“谨慎乐观”这个微妙的词来形容目前美国风险投资人对2010年投资环境的态度,可以看出投资人的自信心还未从经济危机导致的衰退中完全恢复,连续两个季度零上市的惨况依然历历在目。

绝大多数投资人都表示,风险投资行业在2010年会在投资规模和退出交易方面逐步提高和增长,但未来五年内,风险投资机构及募资规模都将持续收缩。“Vc圈的人现在有一个共识,那就是行业将在收缩中前进。”NVCA总裁Mark Heesen表示,“虽然这将意味着行业的投资机构肯定会越来越少,但这并不意味着更少的公司获得投资。那些有过融资记录的风险投资人还将继续被委以重任。大多数风险投资人都同意‘更小规模的VC行业将会更好’这一观点。”

更多资金扶植更多项目

大部分风险投资人预测2010年将有更多的风险资金投入更多的项目公司。62%的投资人认为,风险投资的总投资额将与2009年持平或增长,其中44%的投资人预测投资额将小幅增长达到210亿至250亿美元。有将近一半的投资人认为更多的公司将获得融资,三分之一的投资人相信2010年将投资的项目公司的数量与2009年会保持一致,只有18%的投资人将减少项目公司的投资。

继续看好清洁技术

清洁技术领域依然获得了最多投资人的青睐和关注,54%的投资人坚信2010年该领域的投资将增加。互联网(46%投资人预测投资将增长)、媒体和娱乐(33%)和软件(32%)也排在受追捧行业的前列。

而对待生命科学领域的投资,投资人的观点没有达到统一。在医疗设备和生物技术两个细分行业,预测投资增长、下降和持平的投资人数量基本都在三分之一左右,这表明了投资人对这个领域的投资具有很明显的分歧意见。以医疗设备为例,38%的投资人认为投资水平会持平,而29%的投资人认为将增加,33%认为将减少。

半导体行业是大多数投资人不看好的行业,64%的投资人预测投资水平将降低,而无线领域的投资也不太乐观。

更多资金流向亚洲

大部分的投资人相信,将有更多的风险资金投入到亚洲市场,其中70%的投资人认为中国排在投资增长的首位,印度排名第二。与此相对应的,53%的投资人认为投向以色列的资金将在2010年有所减少。

晚期项目投资增长

在投资项目阶段的调查中,数据显示投资阶段后移的趋势很明显。“在所有的预测中,对种子期及早期项目热情的缺乏值得我们关注。”Mark Heesen表示,“退出渠道的阻碍,以及美国政府正在提议的税收政策,都将影响长期投资者向晚期项目的转移,从而给风险投资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如果国家还要鼓励创建创新型的公司,那么就必须支持那些处于种子期及早期的公司。我们现在急需为那些早期投资者改善投资环境。”

改善的退出渠道

在退出市场的预测中。大多数投资人表示2010年有风险投资支持的IPO项目数量将适度提高,呈现“温和”的态势,预测的一整年的平均IPO数量为26.3宗,只有10%的投资人抱有多于50宗IPO的非常乐观态度。

投资人对并购市场的乐观显而易见而且观点统一,有91%相信并购交易的数量将增加。63%相信交易总额将提高。

矛盾的行业未来

接受问卷调查的投资人一如既往地坚信风险投资行业将收缩,87%的投资人表示2010年募集的基金规模将小于之前募集的基金,他们还认为美国的LP基础将有所改变,在未来会有更多的外国LP投资美国的风险投资基金。

投资人的悲观情绪能从数据直接体现出来,他们其中的90%预测未来的五年内风险投资公司的数量将减少,78%的投资人相信行业的收缩幅度在1%~30%之间。

第5篇

广东绿色照明节能减排改造再添200亿元

日前,广东省绿色产业投资基金、深圳市国能新源节能投资有限公司、光大银行广州分行三方签署了200亿元的银企合作协议。

据悉,这200亿元的银行贷款将配套绿色产业投资基金50亿元,总规模250亿元,通过深圳市国能新源节能投资有限公司,运用合同能源管理的模式,全额投向广东省绿色照明示范城市公共照明系统节能减排的改造中去。(来源:中国能源信息网)

三安光电签订6亿元LED应用产品销售合同

三安光电 1月20日公告称,公司于2010年1月15日与芜湖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签定了《LED应用产品销售合同》,具体内容为,经芜湖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确认,公司设计并生产的大功率LED路灯产品,符合芜湖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的采购需求,芜湖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决定从公司采购大功率LED路灯,规格型号为90W-200W,总额6亿元, 2010年、2011年、2012年每年各采购2亿元。(来源:世华财讯)

>>行情指数

2010福布斯中国潜力企业榜 两LED公司上榜

福布斯近日了《2010福布斯中国潜力企业榜》,有两家LED公司上榜。景观照明领域的广茂达排名57,LED显示屏制造商华海集团排名127。另外,第三方检测机构华测检测排名60。 (来源:高工LED新闻中心 )

三安光电“见光死”LED公司需规避风险

LED的市场龙头企业三安光电近日公布年报。年报一如预期的亮丽净利润同比增长246%,同时抛出了10转增10股的优厚分配方案。但是市场的应对却是跌停,这里主要原因还是由于前期市场对三安光电的大幅炒作,从2008年11月份开始5.89开始起步,到最高的78元,三安光电在一年时间里竟然上涨12倍之多,股价严重透支。

由于LED灯前期的恶性炒作,目前该板块个股的市盈率除了浙江阳光和法拉电子在30倍左右外,其他个股的市盈率都普遍高估。2009年这些公司的业绩预告显示,业绩不容乐观。在业绩并不支撑的情况下,大部分LED相关个股今年以来还走出了强于大盘的走势。目前该题材炒作目前风险巨大,股价也大大超出了其业绩预期。只有在估值下行到合理区间后,才可以适当关注本行业中部分具有LED芯片生产核心技术的企业如华微电子,振华科技,法拉电子等。(来源:证券时报)

美国能源部2010-2030年LED产品节能潜力评估报告

2月22日消息,美国能源部日前了一份报告,分析了部署固态照明之后的能源节省潜力,主要针对LED和OLED产品。能源部认为,按今天的能源价格计算,SSL能够带来1488TWH的电能节省,相当于1200亿美元。

能源正在积极资助各种SSL照明计划,一方面为了节能减排,另一方面为了让美国在SSL技术方面取得全球领先地位。这份最新的报告对以前的预测做了更新。

这份全方位的报告从照明灯具和流明需求谈起,它继续关注了传统照明灯具的技术改善和安装基础。

DOECALiPER项目第九轮测试结果

美国能源部(DOE)商业化可行LED 产品评估及报告(Commercially Available LED Product Evaluation and Reporting,CALiPER)项目的测试时间是2009年1月至2009年9月。这一轮共测试了30种商品,代表了一系列不用类型的产品和技术,并采用分光辐射测试法(spectroradiometry)和测角光度测量法(goniophotometry)。所有固态照明(SSL)产品的测试都参照IESNA LM-79-08测量方法。(来源:东方LED网)

上海节能灯抽检 格能和三浦等品牌 不合格

近期,上海市工商局分别对白炽灯 、节能灯 2类电光源进行了质量监测,共抽取了50个批次的产品,合格的38个批次,合格率为76%。其中,白炽灯19个批次合格率为73.7%。节能灯31个批次,合格率为77.4%,整体质量状况较前几年明显提高。

监测结果显示,耐扭力矩、防触电、初始光通量、光通维持率、标识标注等指标不达标是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标注为上海川美电器有限公司(永明电器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批次“丰户”普通照明灯泡测试中灯头与玻壳脱落。标注为佛山市格能照明电器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批次“格能”节能灯,灯头尺寸不符合标准要求,不能正常旋入标准灯座,消费者使用时,易发生因金属灯头带电体外露导致触电。标注为安徽世林照明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批次“ECO”球形灯泡不能达到应有的发光亮度,使用寿命短。标注中山古镇强盛电子节能灯厂生产的“HY”纯三基色电子节能灯光衰大于标准,这就意味着这批灯的寿命很短,即消费者所说的“节能不节钱”。标称为深圳三浦电器(照明)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批次“三浦”电子节能灯灯功率不合格。(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湖北12批节能灯具被查处合格率33.3%

湖北省工商局近日的质量抽检结果,12批次节能灯产品质量不合格被曝光,涉及玛兰士、大丰、欧日、东南照明 、欧和、索明、公本、好时光、益众照明、恒盛、精采、钟华等品牌。

此次抽样检验节能灯商品18个批次,其中,6个批次节能灯合格、合格率为33.3%。12个批次不合格商品中有11个批次为实际功率不合格,功率的大小反映了灯的功耗及亮度大小,有部分产品实际功率偏小,损害了消费者的实际利益。有6个批次初始光效不合格,初始光效是评价节能灯是否节能的主要指标,国家标准要求节能灯的初始光效不得低于相对应的灯颜色和瓦数的标准值,并规定节能灯在2000小时的光效要高于100小时时初始光效的80%。有5批次机械强度不合格,主要是灯头存在问题,在标准规定的扭力矩下产生松动或脱落,容易导致消费者在安装或更换光源时发生意外触电事故。还有个别产品功率因数、一般显色指数、能效等级、互换性等项目不合格。(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北京今年将对5项景观照明工程按热讲 计量收费

北京市市政市容委昨日召开2010年工作会议,今年政府机关、大型公建将全面实行按热计量收费,并力争在新建、新竣工小区进行热计量收费,相关居住建筑的热计量改造价格标准正在制定中。此外,今年北京市将对朝阳、海淀、丰台区29个城乡结合部地区进行整治,并将促进中心区向南城发展,优化完善城市照明体系,完成光明桥、长虹桥、赵公口桥、白纸坊桥、鼓楼桥等5项景观照明工程。(来源:北京晨报)

>>应用动态

港铁136辆列车计划增设LED照明系统

2月24日消息,为进一步扩展LED环保灯光节能计划,香港的港铁日前宣布将为行走市区的136列列车换上LED照明系统,同时更换129个广告灯箱,预计每年可减少1.800吨二氧化碳排放量。

广州主城区10万路灯将改LED节能灯

广州计划从今年开始对主城区10万盏路灯进行节能改造,而南沙的首批高效LED环保路灯已经在近日投入使用。新型路灯芯片的开发企业昨日透露,广州市的路灯改造,也将采取更换LED灯具的方式进行。(来源:南方日报)

河北平山县城亮起400万盏“低碳”彩灯迎新春

平山县城夜景升级工程告竣亮灯。夜幕降临,近400万盏五颜六色的LED 节能彩灯、840盏红艳艳的灯笼和640个火红的中国结等灯饰 ,映出一座亮丽迷人的“不夜城”,洋溢着浓厚的节日喜庆气氛。

天津千盏景观灯被“拔萝卜”

近日,海津大桥至奉化桥一段的海河带状公园惨遭黑手,上千盏景观灯被人“拔萝卜”。节日期间,本该灯火璀璨的海河带状公园一片黑暗,景观灯被盗后,的电线和留下的地坑,给来此散步的天津市民造成了不小的安全隐患。然而,这些丢失的景观灯近期根本无法补装。记者了解到,海河沿岸的地灯、座椅、果皮箱等景观设施在移交前,都是由建设单位城投集团海河公司代管,可每年为了维护和补装这些设施,公司要搭进去几百万元。此次丢失的景观灯造价昂贵,如今,公司已经没钱再去填这个窟窿了。(来源:北方网)

赣州首次采用LED节能环保路灯

江西赣州市章江新区文武坝路、西华山路和寻乌路路灯工程已竣工。三条路共安装路灯110杆(盏) ,开挖和铺设电缆线路7189米,安装护导线1884米。其中。西华山路和寻乌路安装LED节能环保路灯78盏。

据悉,江西赣州市政工程管理养护处为积极响应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号召,在该市章江新区西华山路和寻乌路招标安装LED路灯。这是该市除了景观照明灯外,首次在功能性照明上安装使用LED节能环保路灯。(来源:照明中国网)

古镇镇“灯饰一条街”将正式命名

中山“灯饰一条街”拟重新改造又有新进展。日前,古镇召集“灯饰一条街”的商铺业主召开有关“灯饰一条街”改造提升的动员会。记者获悉,为提升“灯饰一条街”整体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该镇推出相关的优惠政策,“灯饰一条街”的改造商铺,凡土地资源整合利用改造达3亩以上,一律免收占8成的镇属超容费以及公建配套费等。同时,该镇引导商铺业主将店铺转型为大卖场,走集团化的经营发展思路。(来源:中山日报)

太阳能LED 节能路灯“走进”安县柏杨村

2月4日,由四川省科技部、省科技厅共同建立的“科普走廊”在绵阳安县柏杨村建成。“科普走廊”根据灾区需要,制作了节能减排、科技小常识、环境与健康等40个板块。

“我们尽可能体现科技元素、乡土风情、农民增收、城乡环境、 构建和谐社会等内容,特别在养殖、种植和农村普法方面加大了科普宣传力度。”四川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他们还组织有关研发单位和企业,集成最新科技成果,在柏杨示范村小区内全面安装了太阳能LED 节能路灯。(来源:LED环球在线)

佛山市照明灯具协会6月将挂牌

据透露,佛山市照明灯具协会已在近日成功注册,今年6月将正式挂牌成立。该协会将致力于整合行业资源,打造佛山灯具产业的时装会。

据了解,该协会旨在推动佛山照明灯具产业各方信息和资源的挖掘、集中和整合,培育灯具需求市场。同时,开展对国内外同行业发展状况的调研、参与本行业的产品展览与订货等,为企业提供国内外技术、经济和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和业务咨询等。(来源:佛山日报)

LED点亮新香积寺

元宵节前后,运河沿线将全面亮灯,其最大的亮点就是新香积寺夜景 。前期的试亮灯,独特的铜殿在琥珀色灯映衬下光芒四射,让探访的记者大开眼界。 值得一提的是,新香积寺的这些灯具都采用了“低碳灯”。估算整个工程的用电量将是采用常规光源的1/3。同时LED 的光源寿命也是普通光源的3倍。(来源:照明工程师社区)

首台国产LED芯片制造设备在佛山南海成功下线

佛山在LED芯片的核心技术领域取得了新突破。日前,由南海民企昭信集团自主研发制造的国内首台半导体照明芯片核心设备成功下线。这意味着,国内长期依靠进口LED芯片制造设备的局面将被打破,填补了国内的核心技术空白。(来源:南方日报)

>>产业投资

大庆2009年推广高效节能灯节约电费271万

截至去年年底,黑龙江大庆市超额完成2009年省里安排的高效照明产品推广任务,共完成推广高效照明产品13.5万只,超额35%,这些节能灯每年节电542万千瓦时,按电价每千瓦时0.5元计算,预计可节约电费271万元。

据了解,大庆市2009年推广的高效节能照明产品中,大宗用户消费46847只、城乡居民消费88564只。这些高效照明产品的使用,有效降低了废气的排放,使得该市少排放二氧化碳72吨,二氧化硫12吨。(来源:大庆市政府)

山东省投资20亿实施LED等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计划

山东省努力发展LED产业,日前召开全省科技奖励暨技术创新工程推进大会将实施LED等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行动计划,3年内安排20亿人民币专项资金以保障该计划的实施。

在保障20亿专项基金的同时,还将以政府投入为引导,拉动市、县及各类金融和投资机构、企业配套投入600 亿元以上,以期到2012年底,山东省十大战略性高技术产业产值达到1万亿元。(来源:LEDinside)

2015年台湾绿色能源产值将达1.15万亿

台湾能源机构负责人王运铭3日表示,2015年台湾绿色能源产业产值将达1.15万亿元(新台币,下同) ,可促进民间投资2000亿元,并提供11万人就业机会。

据台湾媒体报道,按照台湾有关主管部门的规划,台湾绿能的主力产业为太阳光电、LED(发光二极体)照明,一般具有潜力的产业包括风力发电、氢能与燃料电池、能源资讯、电动车辆等。

据悉,台湾今年重点将发展新能源与再生能源产业,仅推动LED及电动车产业一项,5年内就将投入250亿元的经费。(来源:中国工业网)

中国兵器绿色照明“掌灯”焦作光电产业园

年前,由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河南平原光电公司设计承制的“焦作市高新区神州路LED大功率路灯工程”,正式通过焦作市高新区管委会组织的工程验收。从此,中国兵器 LED绿色照明景观路灯将正式“掌灯”中国兵器焦作光电产业园的夜空。(来源:国资委网)

南京河西万达将建“世界第一LED天幕”

河西新城将建“世界第一LED天幕”。预计开工日期将在今年的6月左右,国庆期间完工。 “世界第一LED天幕”将建设在建邺万达广场的东南角,预计开工日期将在今年的6月左右,国庆期间完工。这个巨大的“天幕”其规模、档次、清晰度都将超过苏州同类项目。此前,建设在江苏苏州工业园区圆融时代广场的被称为“世界第一天幕”,南京这个“天幕”建成完毕后将会把这个“世界第一”囊括下来。(来源:金陵晚报 )

第6篇

一、东莞市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概况

(一)东莞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

近几年,东莞一直在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尤其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结合产业发展实际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东莞明确将电动汽车、半导体照明、高端新型电子信息和太阳能光伏产业作为近期重点突破发展的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目前东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已具有一定的基础。其中: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规模较大;有近250 多家各类型企业进行太阳能光伏产业的研发和生产。完整的薄膜太阳能光伏生产基地就在东莞;LED产业链已较为完整,一共有130多家企业从事 LED 照明技术和产品开发、生产;新能源动力产业具备一定的基础和规模,拥有多家锂离子动力电池生产大型企业。

(二)东莞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现状分析

最近几年,东莞金融业发展较快,有各类金融机构129家,其中银行类机构37家(含1家代表处),保险类机构52家,证券期货类机构40家。但保险?I、证券业和信托等金融机构发展较慢,金融结构发展不均衡。风司也只是刚刚起步,企业外源融资方式比例不协调,结构不平衡。金融机构提品服务缺乏动力,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对外公开信息较少,银行研究调查实施成本较高;而战略性新兴产业有一定的技术含量,银行需配备专门的技术人员,增加了人力资源成本。

东莞市2000年贷款余额为630.84亿元,地区生产总值为820.25亿元,而到2014年,东莞市贷款余额为5331.63亿元,地区生产总值为5881.18亿元。15年间东莞市金融机构信贷额度增长8.5倍,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2倍。按登记注册类型分,国有经济投资209.33亿元,增长18.9%;集体经济投资92.79亿元,下降22.8%;民营经济投资949.68亿元,增10.9%;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223.47亿元,下降6.2%。其中第二、三产业完成投资分别为397.45亿元和1029.39亿元。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民间资金并没有有效地被引导进入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范围;而从集体经济投资和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的增长速度来看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大量的外资在转移,形势不容乐观。图1-1表示东莞市贷款余额增长要缓于GDP的增长速度。

由图1-2中可看出金融支持规模衡量指标一直处于上下波动状态,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0年至2003年,规模衡量指标一直稳定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第二阶段2003年至2008年,规模衡量指标的增长速度明显放缓,甚至开始收缩。2008年以后,东莞市把产业升级作为经济工作的核心任务,促使2008年成为东莞市金融业发展的一个转折点。

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虽然东莞存款规模高于贷款存款,但资金利用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外流;但从民营经济投资的增长速度可以看出,民间资金仍比较充裕,资金还没有完全得到有效的配置,民间资金并没有有效地被引导进入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范围;而从集体经济投资和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的增长速度来看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大量的外资在转移,形势不容乐观。

二、国内外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融资模式

(一)国外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经验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形成了市场主导型和银行主导型等两种不同的融资模式。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市场和风险市场,以市场主导型为主要融资模式。反观日本以金融政策为主,市场资源配置为辅的银行导向型融资模式。

1.以证券市场为主导的融资模式(美国)

08年金融海啸后,美国以发展实体经济为经济增长点,奥巴马政府实行“再工业化”路线,期望带动新一轮实体经济增长。在金融支持模式上:美国主要以证券市场为主导的融资模式。分为:以VC(风险投资)、纳斯达克为核心,通过良好的市场竞争机制为新兴产业发展获得资金支持,而中央政府主要以政策向导为主要管控。该运行过程可以总结为图2-1。

(1)风险投资(VC)和纳斯达克为主要融资手段

风险投资资本推动了美国科技的进步;而美国证券市场活跃的资本也带动了美国新兴产业的发展。其中,1998年美国泛美股票交易所和全国证券经纪商协会正式合并组成了现在的“纳斯达克”。极大的增加了美国证券市场的融资广度和深度,目前已成为各国新兴科技企业上市的首选市场,已然成为世界上最富活力和竞争力的证券市场。

(2)中小微企业融资体系较为健全

美国的中小微企业较为发达,其生产产值占其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一半以上;美国国内50%的新增就业岗位和科技创新都是由中小微企业完成。其中美国“硅谷”闻名世界,对此美国政府成立了中小微企业管理局(SBA)。对于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监管难”等问题起到了较好的解决作用。

2.银行主导型的融资模式(日本)

近几年,日本政府把通信工程、环保节能和新能源动力研发、生物科技、宇宙航空和海洋等产业作为重点发展方向,制定了一系列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法律法规,构建了较完善的法律体系,使银行系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同时也抑制了证券市场的发展,并最终形成了以银行主导型融资体系。银行主导型融资模式:企业资金的来源高度依赖银行贷款,银行与企业间的相互依存性非常强,在再融资、持股、信息交流和公司治理等方面有长期稳定的关系。日本的银行主导型新兴产业融资模式的运行过程如图2-2所示。

(二)国内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经验

深圳:

1.推动科技创新和金融支持

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主要依托深圳市强大的科技创新实力和高新技术产业优势,同时发达的金融服务业也给产业提供了多元化的金融支持,在“科技创新+金融支持”的双重推动下,深圳加快了产业转型升级。

目前,深交所上市公司近1600家,中小微板首发上市公司数保持全球第一位。深圳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险机构、创投、私募机构的数量及资产(或管理)规模等核心指标均位居全国前三位。而对比香港国际金融中心,深圳更有利于本地的金融机构借鉴境内外成熟的金融服务模式,为深圳新兴产业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支持。

2.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金融支持

截至2015年6月,深圳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29498亿元,比年初增长5.33%,且信贷资源逐渐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倾斜。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税融通、智融通、上板贷等多样化的金融产品继续加大支持具有自有知识产权、掌握核心技术、市场需求广阔、竞争能力较强的深圳本地优势企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以前海为契机,利用跨境贷等境内外联动优势积极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发展。

三、推动东莞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建议

(一)建设合理的制度保障新兴产业健康发展

1.关注中小微企业,优化金融支持规模

金融支持规模的增长对于第二、三产业的发展都有比较清晰的支持作用。但这不一定是件好事,很多时候“大水漫灌”的形式会掩盖更多的问题。所以在产业升级过程中,重视金融支持效率与质量比关注金融支持规模的增长更有现实意义。因此,从金融支持效率来看,优先发展股权融资,提高直接融资的比例;其次要定制多元的差异化产品及服务。东莞市金融支持虽然在近年不管是信贷规模还是资金配置效率都有了较大的提高,?S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产业升级和知识经济的的迅速推进,针对产业部门不同的特点,地方金融机构需要不断对中小微企业和新兴产业开展调研,根据发展特征、产业所处阶段创新开发更适合企业发展的产品体系,优化产品设计方式。充分运用“大数据”和“收益覆盖风险”等手段,在产品设计初就要充分考虑经营诚信、经营考察等方面,不设置过多的门槛,以此来满足多层次的融资需求。创新信贷产品来降低风险成本与管理成本,关注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和优质的专业市场比如东莞的电动汽车、半导体照明、高端新型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根据行业特点设立具有行业特色的信贷产品。最后,设计具有中小微企业和新兴产业特色的信贷利率定价制度,从贷款额度、担保方式、存贷积数等方面制定评价标准,并根据客户的变化积极调整产品的定价水平。

2.推进金融支持的市场化改革,提高金融支持效率

通过对东莞市金融支持效率分析,发现金融支持机构设置相对单一,服务对象受限,行业内部竞争性不强导致资金流向不能较好的反映产业发展的趋势;同时投资投入集中在传统优势产业,新兴产业投资不足,影响产业结构升级。另一方面,应优化金融支持的资金配置,规范金融机构的市场化行为,优化企业投资并购核准或备案程序,减少企业的行政负担同时对国有企业的预算约束要严厉、要硬化,避免新一轮的债务与高杠杆。

第7篇

奇怪的是,在美国,不但很少有人问这些问题,甚至没有人这样思考问题。不仅如此,美国人还在2009年6月份这样说:“过去三个月的股市上涨是造成经济意外复苏的主要原因。由于股市的上涨,新增加出来的12万亿美元的股权价值显著地改善了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从而支持它们去扩张债务 & &”显然,它们先涨出来的那12万亿美元的价值不是所谓“真实财富”,可是那又怎么样呢?由于美国金融机构资产增加了,负债就同步扩张,信贷就放出来了(信贷伸缩是经济周期型波动的短期驱动力),美国居民证券账户里的资产多了,他们就去消费;消费一增加,企业发现东西卖出去了,他们就增加生产、增加投资;企业一增加生产、增加投资,居民收入和就业就改善了;居民收入和就业一改善,就再增加 & &就这样,伴随股市上涨,美国经济如今不是已经趋势性复苏了吗?

为什么在美国股市一上涨,人们就欢呼,就认为股市上涨会促进金融扩张、促进消费、促进投资,而中国人却一上来就想到“虚拟经济”、“现实经济的纸质副本”、“本末倒置”、“泡沫”呢?这显然不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这是我们几十年、几代人的计划经济学教育留给我们的“遗产”。

事实上,即便是计划经济学,也只是从较长的时期内,要求股市与宏观经济保持一致,而不是要求股市和宏观经济机械地对应关系。比如美国股市,在过去100年时间里,大部分时期还是反映宏观经济走势的:1917年到1929年,经济景气,股市大牛市,钢铁汽车飞速发展;1946年到1965年,经济繁荣,股市大牛市,化工电子半导体产业崛起;1990年以后,新经济、大牛市,电子信息、互联网技术股票狂涨 & &然而,股市和经济的长期一致关系,不能被理解为机械化的对应关系,某几年、某一年、某一个季度、某一个月都按着宏观经济指标走?那不是股市,是笑话。有个比喻很形象,股市和经济的关系就像海边遛狗的老人与狗的关系:狗跑前几百米、落后几百米都很正常。而“机械对应论”要求狗和老人并排甚至齐步走,老人迈左腿,狗也必须迈左腿,这种对经济和股市关系的理解不但是幼稚的而且是荒唐的。

关于经济和股市的关系,还有一种错误理论叫“本末论”。这种理论要求股市大部分时间只能被动反映经济,股市对经济的影响叫作“反作用”,也就是说要求狗必须跟在老人后面,不能跑到前面引领。天下哪里有那么笨的狗?哪里有那么死板的老人?

假定中国股市2015年从2000点涨到4000点,则企业持有的股权价值增加10万亿,这些企业到银行抵押贷款的能力、自主投资能力会增加五、六万亿;假定股市从2000点涨到4000点,居民持有的市值也将增加10万亿左右,即便按照20%的消费率,也可以增加2万亿内需。显然,在中国股市已经连续下跌了七、八年,中国股市总体处于严重低估的水平,此时股市的上涨是最廉价、最不需要任何政治资源、最立竿见影的刺激投资、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稳增长措施。当然,股市的上涨还有很多其他更深刻的作用,就如同新华社社论说的“搞活股市是振兴实体经济的需要、是深化改革的需要、是结构调整的需要、是推进创新型经济发展的需要”。由此可见,“经济不好,股市就不能好”是对股市和经济关系最幼稚的认识。

对2015年的中国股市而言,决定其走向的不是经济基本面,而是利率走向和货币流向;股市上涨不但不会伤害中国经济,反而有可能提振居民消费刺激企业自主投资,从而迅速拉动内需并成为2015年中国经济意外复苏的主要原因!

悲观是悲观者的墓志铭,乐观是乐观者的通行证。今年上半年,我们看多A股的核心逻辑已经得到市场的验证:随着持有房地产的预期风险加大,预期收益减少甚至为负,沉淀在地产市场的十几万亿资金将逐步流出这个市场;随着高利率的影子银行风险逐步增加,预期收益逐步回落,过去几年沉淀在影子银行的十几万亿资金也在逐步撤出;而中国A股市场,在经过五年下跌、两年横盘震荡,空方连续多次进攻2000点都无功而返之后,人们终于确立了对这个历史性长期底部的信心,可预见的风险大大减少,而实实在在的收益却在不断增加!

以上三大资产市场的风险收益关系逆转,终于在2014年第三季度转化为资金供求关系的逆转,进而引发资产价格的趋势性变化:全国房价普遍回调、影子利率下行、股市脉冲式上涨―完全兑现了我们关于A股进入牛市战略进攻阶段的核心判断。

从2014年7月到12月,短短的四个月时间,A股已经从2000点附近上涨到3000左右,考虑到三大资产市场风险收益的逆转带来的资金流向变化,未来将有十几万亿的资金从房地产、影子银行流向股市―这个趋势至少可以持续三年以上,中国股市的牛市才刚刚开始,这时候不用急于预测涨到多少点,因为牛市不言顶;也不要太早设置预期收益率,十年前人们买房子的时候,有谁想过它会涨10倍么?

在确定了牛市的判断之后,第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资产配置的节奏。

生活经验告诉大部分投资者,在一个不太熟悉的操作领域,最好先试一试,等熟悉了再放开手脚、大规模投入。如果是开车,一开始学一定要慢慢开,然后技术纯熟之后才逐步加快;如果是经商、经营企业,也应该先从小做起,练习练习,熟练了再做大。那么在股市呢?是不是应该也小额投入,再逐渐加码呢?

问题的关键在于,牛市的盈利是取决于天时呢,还是取决于投资者的操作技巧?投资股票,投资者是想凭你的交易技术赚钱吗?上一轮牛市很多人是这么干的:1000点的时候不信,2000点的时候信了,先拿个200万试试,赚了200万;4000点的时候,再进来200万,又赚了200万;6000点的时候再投入500万,结果,到顶了,一个向下波动,就输个惨痛!这在金融学里也叫作“大尾理论”,就是牛市前期不敢投入,后面越赚越兴奋,等市场进入顶部区间才大规模购买,最后造成大幅亏损。上一轮牛市为什么很多家庭最后亏钱?大部分都是这么亏的。

那么,牛市来了,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呢?假定这一轮还能够涨到6000点,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这么投的:2000点,先投入本金100万,融资100万;涨到3000点,假定赚到100万了,把融资的还上,用本金200万继续玩;到4000点了,假设又挣到100万了,把本金100万撤出,用盈利的200万继续玩;如果涨到5000点了,把盈利的部分也逐步撤出,剩下的钱让别人去赚吧!这样才是面对牛市正确的资产配置之道。

最后一个问题是,牛市的到来不能错过,但是牛市来了就没有风险么?

上一轮牛市的上升过程中,有多少次百股跌停的黑色交易日?单2007年1月12日到2月2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有四个交易日单日跌幅超过100点;2007年5月、6月,更有多个交易日单日跌幅超过200点、300点。

牛市总是这样,市场浮躁,涨的急躁,跌起来也凶狠!牛市里,各路牛鬼蛇神都活跃起来了,各种投资陷阱也多起来,即使大盘不出现暴跌,结构性的风险陷阱也层出不穷。所以,牛市来了仍然应当将风险控制放在第一位,尤其是通过融资渠道进入市场的资金、带杠杆的资金必须将风控放在第一位。牛市投资的盈利前景很广阔,投资者在起步阶段完全无需计较10%、20%的收益差,而是稳健、稳健、再稳健!切忌攀比短期收益放大风险,而应该比谁在这一轮牛市投资早、谁在下一个“那样的时刻”再到来时毫不犹豫地下船。

第8篇

1.制定明确的战略发展目标,进行总体规划.

政府根据经济情况制定与产业发展相联系的贸易和投资政策,如确立高科技产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为重点出口产业,确立国家吸引外资的行业选择和海外投资的区位,可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引导外资的流向和产业发展的方向.美国按照"国家出口战略"的要求,成立了由19个职能部门组成的"贸易促进与协作委员会"及"出口援助中心"和"出口倡导中心",通过政府各部门间的合作,强化政府的商贸信息服务和金融服务功能,为企业提供便捷的商务查询和速效服务,以帮助企业占领国外市场,获得海外大笔合同,特别是外国政府的大宗采办项目.

2.通过各种政策激励,扶持企业开展贸易和投资活动.

(l)运用产业政策促进贸易活动.用产业政策对国内的与进口商品进行竞争的行业依法支持,是可以被国际社会接受的一种做法,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选择对本国未来国际竞争力有重大影响的产业作为出口重点产业,通过金融、财政、税收、信贷等一系列的优惠政策给予支持和扶助,如给予高技术产品出口补贴、63税收减免、出口融资等优惠.通过一定程度上的产业倾斜,确保本国出口产业的国际竞争力(2)运用各种优惠金融、财税等政策促进出口和吸引外资流入.各国政府为促进本国产品出口,往往积极拓宽融资渠道,不仅以财政拨款作为援助基金,还尽力协助出口企业获得来自各种国际金融机构的融资支持.如美国每年从联邦政府资助出口计划中为进出口银行用于贴息而增拨专款1.5亿美元,作为大型项目的出口援助基金.新加坡贸易发展局的市场开拓援助制度,鼓励新加坡公司产品进人出口市场.日本金融机构根据政府各个时期制定的法律向电子等基础工业和新兴工业部门提供重点贷款,特别是对重点产业部门的大型企业提供特别优惠贷款.日本的开发银行就是一家主要对企业提供长期低息贷款的银行,它长期稳定的6.5%左右的低利率刺激了民间企业高技术投资的积极性,促进了企业从国外引进新设备、新工艺.

(3)进行政府采购.政府本身就是贸易产品、尤其是高科技产品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用户,尤其是在技术不确定性与市场不确定性倾向于限制新产品的发展时,政府的采购政策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一定量的需求是企业投资的先决条件.虽然WTO规定政府采购不能歧视外国企业,但政府采购实际上仍是用各种方法支持本国企业,尤其是高技术企业的方法.例如在世界客机市场上,欧洲各国政府就是通过政府订单等激励形式,支持空中客车公司通过创新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来同美国波音飞机制造公司抗衡的.可见,政府的需求引导了生产的方向,并且稳定的国内市场成为产品保持国际竞争力的强大后盾.)3.对贸易和投资活动进行协调管理.

(l)完善各项生产服务体系.一方面表现为完善港l、保税区及墓础设施建设,为贸易和投资活动创造良好的硬环境;另一方面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向社会提供充分、迅速和便利的信息服务.美国政府在这方面堪称典范,美国商务部几乎在所有的城市都设有贸易促进中心,向当地的企业提供世界各国的贸易环境、国际市场状况、贸易途径和商业信息等.下设有出口管理局和国际贸易管理局,主要负责对外贸易,是外经贸信息的主要部门,其中国际贸易管理局还专门设有国际贸易信息中心和出口支持中心,汇集了100多个政府采办项目的资料供出口企业查询,并注重提供各国需求最大的商品和服务部门名单供企业参考.

(2)保护知识产权,为技术贸易创造良好的法律环64境.政府通过制定健全的法规保护知识产权,如《专利法》、《商标法》、《着作权法》,反对不正当竞争,这样可以维持本国高技术产业的竞争力,促进和鼓励发明创造及其有序的技术扩散.美国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保护风险投资和技术发明创新的法律体系,80年代以来先后颁布了《史帝文森怀特勒创新法》、《小企业技术创新发展法》、《加强小企业研究发展法》、《联邦技术转移法》等,形成了对风险投资、知识产权、技术转让、技术扩散等强有力保护的法律体系.

(3)以进口保护来促进出口.促进贸易自由化是大势所趋,但是由于各国竞争力不同,自由贸易体制受益的程度不同,出于对本国利益的考虑和对本国产业的保护,贸易保护主义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一个受到保护的国内市场使国内厂商能够借助有保障的国内市场来扩大生产,使利润足以覆盖和补偿研究、开发成本,从而降低边际生产成本,获得静态的规模经济效应,为进一步打入国际市场奠定了基础.这样,进口保护不仅起着进口替代的作用,而且发挥着出口促进的战略作用.

二、行业协会等民间商务性的中介机构在贸易促进和投资促进中的作用作为企业与政府的桥梁,企业和市场的中介,行业协会等机构在促进各国开展贸易和投资活动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这是由它的两大基本职能所决定的.

1.为行业内企业提供服务.

随着产业的逐渐发展成熟,国内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国内外竞争加剧,市场变化及其前景预测,往往是单个企业难以把握的.行业协会凭借自身与政府和相关单位的特殊关系,可以帮助企业开展同世界各国经贸界的联系,特别是发展同对口商会、工商会、其他经贸团体以及有关国际组织的联络和合作,负责与外国在本国的对口组织办事机构和商(协)会的联络工作;协助本国政府组织经贸洽谈、招商引资及其他形式的促进经贸交流与合作的活动;组织和承办各种经贸研讨会、洽谈会、技术交流会、展览会、博览会;接受海外企业、团体的委托,代办在本国设立代表处或办事处;为海内外企业开展市场调研与分析,提供企业资信调查报告;出口商品商标海外注册;为企业提供与对外贸易及投资相关的咨询服务等.

2.规范行业内企业的商业行为.

(l)规范本国企业的贸易和投资行为.企业出自盈利的驱动性和认识上的偏差,在树立企业形象、打开产品市场方面可能存在一些短期行为,导致了低价倾销等无序竞争行为的发生.这对企业树立长期的良好形象是极为不利的,也不利于行业整体的良性发展.行业协会通常会依据政府的有关法令、政策,拟订行业标准,加强国内有关产业部门之间的协调和沟通,建立良性的产业协调机制,通过调整产业布局、合理配置资源,解决行业内企业之间的利益矛盾;通过保证执行国家政策的广泛性和公正性,建立起平等的竞争环境,维护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合理权益,提高行业的整体素质.

(2)创造公平、有序的国际竞争环境.行业中介组织规范出口经营秩序,完善外贸出口的监测预警,从源头上遏制倾销等无序竞争的出现;还适当运用反倾销措施抵制进口产品不正当竞争,来保护本国产业部门利益;并协同政府和企业共同组成反倾销应诉体系,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滥用反倾销措施,搞贸易保护主义倾向的情况下,及时运用世贸组织框架内的争端解决机制,使本国的利益得到充分保护.如印度在商业部、反倾销管理总局和行业协会的共同努力下,鼓励国内企业采取反倾销和"反"反倾销措施,很好地维护了国内厂商的利益三、贸易和投资促进的国际通行做法-可供借鉴的经验入世以后,我国各项产业更大程度的开放是我国促进贸易和投资活动的一大契机,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并不排斥而且更加需要政府和行业协会的引导和协调.以下贸易和投资促进的国际经验总结,为我国今后开展投资贸易促进活动提供了借鉴.

1.建立WTO全球性的多边贸易开放体系,扩大各类产品的出口市场.

实行开放的自由贸易战略和开放的资本、劳动力市场,可以使发展中国家充分运用其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发达国家充分运用其资本和技术优势,使国际贸易市场上产品的交易、资源的配置达到最优.目前,发达国家致力于参与和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进程,以维护其在新的国际贸易和投资格局的利益份额.如美国作为WTO和GA竹的创始缔约国,一直倚仗其超级强国的实力,利用全球多边贸易谈判,在国际贸易领域主导着游戏规则的制定,迫使其他国家降低关税,为美国产品进入外国市场创造有利条件,从国际贸易体系中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而积极开放、审慎保护则是发展中国家的主要贸易战略.各国政府在对外关系方面开展多边谈判,积极参与WTO的创建活动,减少贸易和抽资的障碍,通过产品市场、资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逐步开放,获得更多产品以及服务贸易领域的市场准人.

2.通过区域内或区域间经济合作,促成服务市场的进一步开放.

随着经济全球化,特别是信息技术和金融服务领域的贸易不断增加,近年来各国兴起了以双边或区域形式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以此作为WTO框架的必要补充.这种新经济合作形式代表了新时代多边贸易体系发展的方向,就WTO框架未作出明确规定的领域,如投资、人员流动、环境问题、技术合作和竞争政策等提供了适当规则和制度保证.

从全球范围看,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已发展比较成熟,日本一贯推行的仅强调多边贸易自由化的基本贸易政策近期出现向多、双边并重转向的趋势,转变的重要标志是与新加坡签订《新时代的经济合作协定》,其主要内容不在商品贸易领域,而是侧重包括资讯科技、金融服务与投资等新领域.2000年底东盟-中、日、韩旨在加速贸易、投资和技术转让的东亚"10十3"合作机制已开始启动.世行研究表明,90年代以来地区贸易协议在整体上减少贸易壁垒,增加了贸易政策的协调性,在促进扩大全球贸易中所起的作用起来越大.尤其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这类协议有助于促进经济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为降低关税提供了可能性,扩大了出口市场,增加外资流量,增加技术转让,并带动其他部门的发展.

3.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用创造发明、取得专利、商标保护来积极占领国际贸易市场.

知识产权制度既是有效保护知识成果的重要制度,又是激励知识生产、传播和应用的制度.世界贸易组织已把知识产权列为世界贸易体系的三大支柱之一.正因为如此,美国、日本和欧共体成员国等工业发达国家,为了争得更大的市场份额,拥有在高技术及其产业竞争中的主动权,纷纷研究制定面向21世纪的知识产权保护战略,并将其纳人国家经济、科技的总体发展战略.如美国301条款授权总统采取适当的行动消除违反国际协议或影响美国贸易的外国贸易壁垒,其目的在于加强对美国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的保护.美国在国际半导体市场的激烈竞争中,正是运用这一条款,向日本施加压力,迫使其开放半导体市场,使美国对日本出口的半导体增加了20亿美元.

4.实行以出口为导向的贸易发展战略.

一贯推崇自由贸易的欧美政府在帮助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方面,开道护航,不遗余力.发展中国家也十分重视出口,采取了多种鼓励措施.如泰国规定免除外贸企业、公司所得税3一8年;出口企业直接或间接用于出口生产的进口投人可免除进口税、商业税和地方税;对用于出口生产的国内材料投人,其间接税可以减少;有潜力的出口产业可得到政府贷款计划的支持;发展出口加工区;提供营销资助,为大型私营外贸企业建立良好的银行服务支持系统等.这些措施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特别是出口的不断扩大,对泰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韩国早在1962年就提出了"出口第一"和"贸易立国"的口号,大力实施以出口为导向的发展战略.韩国首先降低国内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产品的保护,人关不久就将名义关税税率和工业品关税税率分别下调至14%和12%,并相应放松外汇和金融方面的管制,银行业加快对外开放,政府和企业都积极采取加快经济国际化的措施,从而使韩国出口贸易规模急剧扩大,大量外资流入,推动了经济发展.

5.建立完善的投资环境以吸引国际资本的流入.

首先,完善市场和法制环境是吸引外资必不可少的条件.一方面,通过扩大基础设施和城市化投资,创造更多适合企业发展的条件和市场机会;在着手进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把重点放在见效快的投资项目上,以实现资本的快速积累.另一方面,给予外资优惠待遇.如印尼政府1999年恢复鼓励投资的"免税期"政策,对纺织、化工、钢铁、机床、汽车零件等22个行业的新设企业给予3一5年的所得税免征;对于以超过30%的规模进行扩大再生产的项目,减免其资本货物以及两年生产所需原材料的进口关税;国家优先出口项目和有利于边远地区开发的项目,政府将提供一些税收优惠;对出口加工企业减免其进口原料的关税和增值税及奢侈品销售税;对位于保税区的工业企业政府还有其他鼓励措施.印度对外商投资的税收优惠主要有减免关税、减免公司所得税和酌情延长免税期等.

从1995年开始,对交通运输设施建造项目采取BOT方式的,还有5年的不纳税优惠期.

其次,推进服务业自由化进程,扩大市场准人.各国存在的服务业贸易障碍,以限制外资股权比例为最多,且普遍存在于金融、保险及电信等行业.东盟各国在经历了亚洲金融风暴之后,除着手进行金融服务业重整外,已经加速放宽外资股权比例,积极研究修改有关投资法令,以吸引外资进入,恢复经济成长.例如,马来西亚提高了外国人保险业及批发零售业的持股比例;泰国开放外国人经营批发零售业;印尼允许外商与印尼业者合作设立拍卖公司,经审核合格的批发零售业和已登记注册的新银行外资可拥有100%股权.

6.加强外国投资管理,保质保量的引进外资.

各国多有一套严格的外国投资管理体系,外资进人必须首先接受政府的审查和批准,有些行业和活动是禁止外资进人的,外资的股权比例也受到限制.通过这些规定,政府可以有效地调控外资的流向,防止资金雄厚的外国大企业冲击和威胁本国的中小型企业和不发达产业,还可以保证外汇收支的平衡.比如印度汽车工业就得益于政府的投资政策,外国汽车公司在印度投资必须和当地公司合作,联合开发生产的新款车型既部分实现国产化,又保留国外原车型的优势,在价格上与交纳了较高关税的进口车相比又有较大的优势,避免了印度国产汽车市场受到外国产品的过大冲击.

马来西亚对外资在一些重要领域的参股作了十分明确的限制,如在电信业和银行业,外资的股权限额为30%,在保险业,外资的股权限额为51%.菲律宾在向外资开放本国市场方面,十分注意循序渐进,充分利用世贸组织给予发展中国家的缓冲期,如金融业方面,外国资本虽然可以拥有个别银行的全部股份,但外资在菲律宾整个银行业中的投资比重则不许超过60%.菲律宾的零售业也是长期保留给本国人经营,直至不久前才决定有条件地对外资开放.韩国单纯劳动密集型和保税加工产业的外商控股权限制在50%以下,全部出口的产业和代替进口的产业中对其他行业技术影响较大的产业以及与韩国企业的投资合作需相当长时间的产业,允许外资投人占50%以上.

7.利用全球和本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吸引外资和进行海外投资.

经济全球化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浪潮在发达国家、先进工业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形成了一条产业转移的链条,发达国家制造业的成熟化使实际生产过程具备被剥离和转移的可能.20世纪80年代,美国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将产业发展重点从制造业转移到服务业,将具有国际竟争力的资源要素从边际生产率低的国家向边际生产率高的国家转移,从而带动了技术权利使用权转让和金融服务业输出,并促进了资金流动以及原材料商品交易.东亚是发达国家制造业向外转移的最大受益者,从60年代到90年代初,整个东亚地区的制造业迅速崛起,其产值已占全球制造业产值的三分之一,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之一.以此为基础,东亚逐步扩大了区内贸易,到90年代中期区内贸易已达到东亚外贸总额的一半.在制造业的发展过程中,东亚依赖产业转移形成了一种被称为"东亚模式"的增长机制,形成一了一条特殊的产业转移链,"亚洲四小"作为中间环节,接受工业发达国家转移来的产业,同时将自己失去竞争力的产业转移到东盟和中国大陆.随着"亚洲四小"的制造业逐步向周边地区转移扩散,使其制造业在经济中的地位开始下降,服务业同时相对上升.与之相应,中国大陆和东盟国家的制造业吸引了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资,在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并成为世界中低档制成品的重要生产基地.

8.发展风险投资业,吸引国际创业投资机构到本国运作以吸引高技术产业的投资

风险投资政策,是科技与金融相结合的投资机制,由风险投资机构将大量的社会闲散资金聚集起来后通过严格的筛选、评估,向具有专门技术而无法筹得资金的极具增长潜力的高科技企业投资.由于科技成果转化阶段市场、技术等不确定性的存在,加大了投资风险,迫切需要风险资本的投人,为企业进人高新技术领域提供资金支持.成熟的风险投资体系不仅吸纳了国内的闲置资金,其自由的退出机制还吸引了国际资本流人高科技产业.各国政府发展风险投资的主要经验之一就是建立体系完善的法律环境.如美国的《小企业技术法》和《技术创新开发法》,英国制定的《贷款担保计划》和《企业扩大计划》,日本制定的《小企业法》等,不仅为高技术科技成果向商品的转化提供了法律保证,而且将政府有关税收减免、信贷担保等政策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下来,保证政策的稳定和贯彻实施,另外,实行强有力的税收、政府补贴等政策支持措施.美国80年代后期对税制进行了改革、规定风险投资额的60%免征税,其余40%减半征税,使总风险投资税率由49%降到20%.新加坡在创业投资税收优惠方案中规定,创业投资机构在当地开始运营的前5一10年间完全免除所得税.韩国政府给所属的创业投资公司增加低利贷款1000亿韩元,专门用于对风险企业的投资.

第9篇

关键词:海外R&D投资;跨国公司

R&D(Research and Development),即“研究与开发”,简称“研发”,是指为进行知识创新和技术应用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工作,是人们不断探索、发现和应用新知识的连续过程,对科学技术进步和将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至关重要。跨国R&D投资是指政府或企业R&D主体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和地区投资R&D活动,是国际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科技全球化的发展,在国际资本流动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跨国R&D投资是随着R&D国际化浪潮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是全球新一轮先进生产力转移的必然趋势。R&D国际化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80年代得到迅猛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一股不可逆转的滚滚洪流,对世界各国、各地区正产生着日渐深入和广泛的影响,它表明在世界范围内进行R&D活动、在海外投资R&D已成为一种潮流和趋向。各国特别是跨国公司为把握此次全球先进生产力转移的良好机遇,都纷纷加大了对外R&D投资的力度,使海外R&D投资成为当代国际投资的崭新亮点,而且呈现出诸多典型特征,总体上表现为五大发展趋势。

1 投资动机多样化

跨国R&D投资的动机基本上可归纳为4大类型:一是为了实现技术本地化,以支撑其在海外的生产经营活动,即生产支撑型动机;二是为了在海外建立技术信息情报窗口,跟踪或获取东道国和竞争对手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即技术追踪型动机;三是为了利用东道国的科技人才和研发环境,降低研发成本、提高研发效率,即资源寻求型动机;四是出于对外交往和地缘经济、文化等关系的考虑,即对外交往型的动机。

当前跨国R&D投资的动机日益明朗化、多样化,具有下列共同特征:(1)发达国家和地区对外R&D投资,基本上是为了支撑其在东道国的生产经营活动,属于生产支撑型的动机;(2)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海外R&D投资,大部分是属于技术追踪动机,也有少部分是资源寻求型的动机;(3)对外交往型动机在一国政府对外R&D投资中比较常见。

需要指出的是,跨国R&D投资的动机多种多样,且受到诸多因素和条件的制约影响,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不同投资主体的动机一般不同,就是同一投资主体在不同地方和不同时期,其投资动机也不尽相同,如日本在我国投资R&D的基本动机是为了支撑其在我国的生产经营活动,而其在美国则主要是为了寻求某个领域内的先进技术和利用美国良好的研发环境与资源。

2 投资方式灵活化

跨国R&D投资的方式,按其资金注入的形式可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按海外R&D机构的性质可分为独资形式和合资形式两种;按海外R&D机构建立的方式则有新建、跨国并购和跨国战略联盟三种。当代跨国R&D投资的方式灵活多样,呈现下列新特点:

(1)R&D资金一般采取直接注入的形式,这是因为直接投资更有利于投资主体自身对R&D活动全过程的管理和控制,从而降低R&D成本和R&D投资的风险性,也有利于形成R&D活动的集约规模效应,提高R&D活动的效率。

(2)海外R&D机构的建立在前期较多地采用合资形式,在中后期则多数选择了独资方式,因为母国或跨国公司对东道国情况的逐渐了解,使得采取独资的形式成为可能,而且独资的R&D机构更有利于母国或跨国公司对R&D活动的监控,以防止技术外泄。

(3)跨国并购日益成为对外R&D投资的主要形式,跨国并购是指外国投资者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取得东道国某企业的全部或部分所有权的投资方式,它可以使母国或跨国公司降低投资成本,直接进入东道国市场进行高效率的扩张,所以近年来有逐渐取代新建R&D机构等方式而成为对外R&D投资的主要形式的趋势。

(4)跨国战略联盟也是跨国R&D投资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跨国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有着共同战略利益和对等经营实力的企业或特定职业和事业部门为实现共同拥有市场和共同使用资源等战略目标,通过各种协议、契约而结成的优势互补或优势相长、风险共担、生产要素水平双向或多向流动的一种松散的合作模式,建立跨国战略联盟能有效维持和增强投资主体在某一领域内竞争的比较优势,这是因为:①通过同一领域内几家R&D机构的联合,有利于获得某项技术的国际领先地位;②通过建立战略联盟可以缓和与竞争对手在研发市场上的激烈竞争,也可以减少该领域内竞争者的数量,从而有利于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③联盟合作可以共同分摊昂贵的研发开支,缩短研发时间,分散或共同承担研发投资的风险。

3 投资行业集中化

跨国R&D投资的行业选择并没有固定模式,不同投资主体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时期,其投资R&D的行业不尽相同,这主要受东道国和母国或跨国公司的经济结构或经营活动特征的影响,其次受到东道国的产品规格或技术标准的限制。从一般情况来看,当代跨国R&D投资的行业高度集中在医药化学、汽车制造和电子通讯等技术要求较高行业。以美国为例,1997年,其所有行业的海外R&D支出与国内R&D支出的比例达13%,其中对外R&D投资最多的行业是医药化学和汽车及零部件,这两个行业的海外R&D支出额均超过37亿美元,合计约占所有行业海外R&D支出的70%;这两个行业的海外R&D机构数量也是最多的,其中汽车及零部件32家、医药化学41家,合计约占美国海外R&D机构总数的10%。1997年,外国附属公司在美国的R&D支出也集中在医药化学、电子和生物技术等行业,医药与生物技术、电子和工业化学三个行业的外资R&D支出约占外国附属公司在美国R&D支出的60%,尤其是医药与生物技术行业,外国公司R&D支出额高达57亿美元,约占同期美国境内所有公司R&D支出额的50%。

需要指出的是,当代跨国R&D投资行业的分散化趋势也不容忽视。如跨国公司在中国的R&D投资,虽主要集中在电子通讯、生物医药等几个主要行业,但也开始向农业、制造业和采矿业等领域渗透,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数百家跨国公司在我国的10多个个行业领域建立了600多家R&D机构。

4 投资流向多元化

以美国、日本和欧盟等为主的发达国家和地区是R&D国际化和跨国R&D投资的主要推动者和参与者,近年来,发达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相互投资在世界全部R&D投资中虽然占主导地位,但其所占比重已开始下降,发展国家和地区吸引的外商R&D投

资和对外开展的R&D投资不断增加,R&D投资主体和资金流向表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首先,发达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相互投资仍占主导地位。如在美国投资R&D最多的国家和地区,几乎同时也是美国对外R&D投资最多的国家和地区。从R&D机构的数量来看,目前在美国的751家外资R&D机构中,有667家来自日本和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其中日本251家、德国107家、英国103家、法国44家、瑞典42家;美国在海外的R&D机构也基本上分布在日本和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其中日本45家、为第一位,英国、加拿大、法国和德国依次为27家、26家、16家和15家。

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吸收的R&D外资和对外开展的R&D投资不断扩大。其一,发达国家和地区流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R&D投资大幅度增加,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尤其是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正日益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对外R&D投资的重要区域,如美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R&D支出的年平均增长率已超过了36%(见表1)。其二,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也开始对外R&D投资,且动作较快,以韩国为例,从1993年到1996年韩国在美国的R&D支出由5500万美元猛增到3.5亿美元,韩国除在俄罗斯建立了3个研究中心外,还在我国、澳大利亚和英国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多个联合研究开发中心,目前,其在海外的R&D机构已遍布美国、日本、英国、俄罗斯和我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相互投资也有增长的势头,如韩国在我国投资的R&D项目,1997年为8个,到2003年已经超过20个。

5 研发全球网络化

当代跨国R&D投资发展的第五个趋势是:跨国公司的研发活动和投资日趋全球网络化,一个最明显的例证是其R&D全球体系的成型和迅猛发展。一个完整意义上的R&D全球体系是由若干个本土R&D机构和若干个海外R&D机构共同组成的全球网络,它们在地域上分布于世界各地、在功能上明确分工、相互协调。随着R&D国际化进程不断推进,R&D的全球网络体系日臻健全和完善。以通用汽车公司(GM)为例,其R&D机构不仅数量多、规模大,而且遍布全球各地,业已形成了统一的全球网络体系,该体系由3个全球性技术中心和9个地区性技术中心组成。3个全球性技术中心是指设在GM总部所在地美国密歇根州底特津市的瓦伦汽车工程中心(Vehicle Eneineering Center)和庞第亚克卡车工程院(the Pontiac Truck Engineering Faeulty),以及位于德国Russelsheim州的国际技术开发中心(the Inter-national Technical Development Center);9个地区性技术中心分别设在加拿大奥沙瓦、墨西哥哥托卢卡、澳大利亚墨尔本、巴西圣保罗、南非伊利沙贝、英国Millbrook、我国上海和瑞典托尔哈坦斯。

当代跨国R&D投资所形成的R&D全球网络体系发展迅猛。

第一,海外R&D支出急剧增加且增长速度超过国内R&D支出。美国商务部统计资料显示,美国跨国公司在海外的R&D支出从46亿美元(1986年)增加到147亿美元(1997年)只花了10年时间,而同期国内R&D支出仅增长了2倍;1997年,美国公司在海外的R&D支出占公司全部R&D支出的比重为10.5%,而在1990年和1985年这一比重分别只有9.7%和6.4%。

第二,海外R&D机构数量迅速增加。海外R&D机构是R&D投资主体在其所在国家之外的国家和地区建立的专门从事R&D活动的部门。各国对海外R&D机构的界定标准不同,但从整体上看,近年来海外R&D机构的数量是在不断增多的,以日本为例,1990年,其在欧洲的R&D机构为100家左右,到1995年就超过了300家;1993年,其在美国的R&D机构为141家,1997年则增加到了251家。

第三,海外R&D机构的本地化水平显著提高。海外R&D机构的本地化水平越高,就越能有效地利用东道国在人才资源和研发环境等方面的优势,降低研发成本、维持和增强研发竞争的比较优势。海外R&D机构提高其本地化水平的途径有两个:①建立独立型的R&D机构,以最大限度地弱化母国或母公司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这是海外R&D机构提高本地化水平的最主要途径,独立型的R&D机构是海外R&D机构发展的最高形式。进入21世纪以来,海外R&D机构的独立强度(即独立型R&D机构占全部R&D机构的比重)和边际独立倾向(即新增加的独立型的R&D机构占全部新增加的R&D机构的比重)越来越大,例如,2002年1~6月在上海新成立的6家R&D机构中,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就有4家,边际独立倾向为67%。②实现研发人才的本土化。研发人才本土化水平越高,就越有利于避免与东道国的文化习俗产生摩擦,越有利于提高研发效率和降低研发风险,因而近年来海外R&D机构都非常重视从东道国招聘专门人才。

第四,海外R&D机构的功能日益健全和完善。早先的海外R&D机构一般以产品开发为其主要功能,大多数海外R&D机构与母国或母公司或母体在东道国的生产、销售和服务部门有着密切联系,但现在一些大型跨国公司已开始注意不同区位的R&D机构之间的分工与协作,海外R&D机构的功能日趋完善,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如IBM在东京的Yam-ato研究实验室主要从事计算机科学、存储和半导体制造技术的研发,在苏黎世的研究实验室主要从事通讯系统及其相关的信息技术、光学电子和物理学的研究,在我国的研究实验室则主要从事汉语认知和数字图书馆的研发。

第五,海外R&D机构的规模不断增大。虽然不同行业的R&D机构有着不同等级大小的经营规模,但却有一个共同的不断增大的发展趋势。如摩托罗拉中国研究院在1999年11月刚刚成立时只有10多个研发中心、到2001年底则已多达25个,其研发人员在2000年时为650名、2002年就增加到了1000名之多。

参考文献

[1] 杜德斌.跨国公司R&D全球化的区位模式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2] 熊志根.关于跨国R&D投资战略若干问题[J].投资研究,2003(1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