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29 11:10:2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课程设计建议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RC楼盖;课程设计;MATLAB语言;楼盖手算校核系统
DOI:10.16640/ki.37-1222/t.2016.08.252
0 引言
RC楼盖课程设计是《混凝土结构》课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及有很强的实践性、实用性,对于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1]。刘雁和邹小静分析了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2]。王强、陈慕杰和陈宜虎针对近年来课程设计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该课程设计改革的一些思路[3]。魏晓针对建筑学专 业建筑结构课程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革创新措施,旨在能够有效地提高建筑结构课程的教学水平[4]。
针对学生在课程设计实践中存在的缺点,本文采用手算为主、计算机计算为辅的教学方法,编制了CDSSRC软件。通过该软件,教师可以发现学生在课程设计计算过程的错误,并且加以干预与纠正,为后面的评阅打好基础,做好成绩评定的客观性、公平性与公正性;学生可以提高对该课程设计的兴趣,还可以提高的课程设计质量与效率,在课程设计中少走弯路。
1 CDSSRC软件介绍
目前《混凝土结构》RC楼盖课程设计的教学停留于表面的讲解上。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水平的提高、计算机技术的猛进、可视化软件的发展,高校、科研院所、设计院对于RC楼盖课程设计的认识有强烈的需求,对于高校老师RC楼盖课程设计的知识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传统的以板书讲解为教学手段的教学方法已经远远满足不了这种强烈的需求。MATLAB同时具备科学计算和可视化的优势,既能进行科学计算,又能开发出所需要的图形界面。如果用MATLAB来开发CDSSRC教学演示软件,可以发挥的这两方面的优势,使高校老师将板书、PPT和可视化的图形用户界面GUI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够看到类似视频化的教学演示软件,相信会有助于提高和加深学生对RC楼盖课程设计的认识水平和掌握程度,达到优良的教学效果。
本教学演示软件,简称CDSSRC软件,主要研究了RC楼盖课程设计的内力计算和截面设计,计算结果以Excel表格的形式给出,软件界面如下图1所示。该软件,既可以帮助高校教师讲解RC楼盖课程设计的内容、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又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理解和掌握RC楼盖课程设计的教学内容。
2 RC楼盖课程设计的实例
(1)教学实例简介。楼面的活荷载标准值为6.5kN/m2,混凝土采用C30, 主梁及次梁钢筋:采用HRB400级钢筋;板内钢筋采用采用HPB300级;课程设计要求如下:①确定柱网尺寸,柱截面尺寸,主次梁布置及截面尺寸,并进行编号,绘制楼盖结构布置图;②按塑性分析法进行板设计,并绘制板配筋图;③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方法进行次梁的内力和正截面及斜截面极限承载力计算,并绘制次梁配筋图;④按弹性方法计算主梁内力,绘制主梁的弯距、剪力包络图,根据包络图计算正截面、斜截面的承载力,并绘制主梁的配筋图[1]。
(2)计算结果。CDSSRC软件计算结果和手算计算结果的最大误差:
①楼板为(304.5-302.6)/302.6×100%=0.63% ,可以忽略不计。
②梁为(456.1-434.0)/434.0×100%=5.09% ,可以接受。
3 结论
本文通过手算和计算机计算进行了RC楼盖课程设计的教学实例,得出了如下结论:
(1)RC楼盖课程设计手算是土木工程专业大学生必备的能力,也是该专业大学生了解《混凝土结构》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有效手段;手算的误差有时可以忽略,有时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可以接受。(2)虽然计算机程序的计算结果比较精确,但不能完全依靠计算机,计算机计算只是辅助手段;建议采用手算为主、计算机计算为辅的教学方法,可以大大提高RC楼盖课程设计的准确性和效率。(3)利用CDSSRC软件,教师为后面的课程设计评阅打好基础,做好成绩评定的客观性、公平性与公正性。
参考文献:
[1]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混凝土结构》(上、中册) [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
[2]刘雁,邹小静.混凝土结构中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2012,21(01):107-110.
[3]王强,陈慕杰,陈宜虎.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教学改革探讨[J].新课程,2013(08):74-75.
[4] 魏晓.建筑学专业建筑结构课程教学设计与改革创新[J].教育界,2014(03):106.
[关键词]课程教学目标课程建设精品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6-0099-03
陕西理工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从2004年启动了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大局出发,以精品课程建设为抓手,深入研究课程的本质和核心要素,推动其它课程的建设。并以此带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使专业综合建设水平不断提高,有力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本文以省级精品课程典型零件工艺设计为例,对其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目标的层次结构以及教学目标的表达与实现等问题的探讨有助于我们明确课程于人才培养上的价值与意义所在。
一、教学目标的制定依据
(一)泰勒确定教育目标的过程
泰勒认为,教育目标的来源有五点,分别是: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对当代校外生活的研究,学科专家对目标的建议、哲学、学习心理学。这五点构成了泰勒确定教育目标的过程,如图1所示。
■
图1泰勒确定教育目标的过程
也就是说,在依据学生需要、社会需求以及学科专家建议的基础上,可以初步确立大量一般性的教育目标,这些教育目标远远超出了学校想纳入教育计划的目标,因此,应该选择少量既彼此一致又非常重要的目标,选择的依据就是教育哲学和学习理论,他们如同两副筛子,从大量一般性教育目标中筛选出适合学校教育的精确的具体教育目标。
(二)戴诺选择教育目标的标准
戴诺于1970年提出了选择教育目标的四条标准,分别是:第一,构成教育目标的该能力(行动)所起作用的领域的广度及其时限;第二,掌握该能力的难易度;第三,该项能力的有效性及其价值;第四,该项能力对于情意方面的影响作用。这四条标准实际上与泰勒确定教育目标的标准有相似的地方,都认为在确定教育目标时,要综合考虑学习者、社会、学科等多方面的因素。
陕西理工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在修订培养计划时,分别对近五年本专业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进行了问卷调查,并请第三方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作了《陕西理工学院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通过对调查问卷和年度报告的分析,围绕企业需求和学生成人成才的需求,形成了学生应具有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实现矩阵。这个实现矩阵不仅是整个课程体系设计的基础,也是每门课程设计的依据。
二、教学目标的层次结构
(一)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确定教学目标
1.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一个专业对于人才应然状态的期许,是需要大量时间与教学努力才能实现的复杂的和多方面的学习结果。这类目标的作用是为未来提供愿景,并为决策者、课程开发者、教师等提供战斗口号,它是“目标不能达到,而要为之奋斗,向其迈进或要实现的结果”。
陕西理工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培养目标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完善,确定为:立足陕西,面向西部,服务基层,为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能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典型零件工艺设计课程教学目标
典型零件工艺设计课程是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培养计划中规定的机械制造模块必修课程,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依托于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旨在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典型零件工艺路线及常见的工艺问题和解决办法,培养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从事机械制造技术工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的纵向分解
1.教学终极目标
典型零件工艺设计课程的教学总目标是按制造工程师要求培养工程应用人才。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机械零件工艺方案的制订,工艺路线的确定,常见的工艺问题和解决办法及工装设计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使学生树立独立思考,勤奋工作,吃苦耐劳的意识和诚实守信的品质,为适应机械制造技术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2.下位行为目标
为了实现典型零件工艺设计课程的教学终极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每一章节的学习开始之前,都对学生提出了具体的行为目标,以期在整个课程的学习结束之后,能够实现教学终极目标。以第1章《机械加工工艺编制基本知识》为例,在章节开头,提出了“了解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及工艺规程制定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步骤和原始资料”等五条本章学习目标,每一章的章节学习目标构成了本门课程的教学终极目标。
3.关联与整合
教学终极目标与下位目标之间存在着“总―分”的关系。同时,各个下位行为目标彼此之间也并非是独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甚至前后递进,构成一个有机的目标整体。
典型零件工艺设计课程的教学终极目标的实现,依赖于各章节下位行为目标的实现,各章节中,后一章节行为目标的实现,又依赖于前一章节行为目标的实现。各章节行为目标之间形成一种递进关系,在递进实现的过程中一步步接近并最终实现教学终极目标。
(三)教学目标的横向分解
1.知识目标
主要指学生在该课程学习结束后对本课程领域各种现成知识的识别和再现。具体而言,典型零件工艺设计课程的知识目标包括以下几点:第一,掌握机械加工工艺和工装设计的步骤和方法;第二,准确陈述机械加工工艺和工装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则;第三,准确陈述机械加工工艺和工装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第四,熟练陈述机械加工工艺和工装设计中的相关技术规范;第五,了解机械加工工艺的发展趋势及相关先进制造技术。
2.能力目标
主要指学生在完成该课程的学习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要求。具体包括:第一,熟练完成机械加工工艺和工装设计的方案设计;第二,完成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第三,运用图纸准确表达设计思想;第四,规范编制设计说明书。
3.过程与方法目标
指学生经过课程的学习,应该达到的思维方式与学习方法方面的要求。主要有两点:第一,养成质疑和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第二,观察与思维、推理与判断、分析与综合等能力有明显的提高,发展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主要指学生在结束该课程学习后,在兴趣、态度、理想、欣赏、适应方式及价值判断,价值组织方面应达到的标准,包括三点:第一,提高人际和交流沟通能力;第二,提高团队合作能力;第三,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克服困难与挫折的信心。
5.职业道德与素质目标
主要涉及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所应具备的职业理念与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包括以下四点:第一,养成积极思考,从实践中学习的习惯;第二,具备收集、整理、分析工程资料的能力;第三,具有工作效率和质量意识;第四,具有绿色制造意识。
三、教学目标的表达
(一)目标表达法
教学目标的表达直接选择内容和经验提供依据,并为教师组织课程与教学实施和既而进行的课程与教学评价提供基本准则。教学目标的表达方式主要有三种:行为目标的表达方法、表意目标的表达方法以及内部过程和外显行为相结合的表达方法。典型零件工艺设计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采用行为目标表达法,该表达法包括以下四个因素。
1.行为主体
行为主体指完成教学所预期行为的行为人。行为目标描述的应该是学生的行为而不是教师的行为。虽然很多时候书面上省略了主体词,但观念上应明确是学生。以典型零件工艺设计课程知识目标的第一条为例,“掌握机械加工工艺和工装设计的步骤和方法”,虽然省略了行为主体――学生,但该目标在表达时明确以学生作为行为主体进行阐述。如果该目标表达为“教给学生机械加工工艺和工装设计的步骤和方法”,就是不恰当的。
2.行为动词
行为动词用描述学生所形成的可观察的,可测量的具体行为。如“陈述”、“完成”、“编制”等。
3.行为条件
行为条件又称行为情境,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等。是目标表达句中的状语。例如“运用图纸准确表达设计思想”这一目标中“运用图纸”就是行为条件。
4.表现程度
表现程度是指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用以评价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如“熟练完成机械加工工艺和工装设计的方案设计”这一目标中的“熟练完成”,再比如“规范编制设计说明书”中的“规范编制”,都是对行为表现程度的要求。
(二)教学目标表达的两类基本方式
1.结果性目标
结果性目标又称为达成性目标,指通过一系列指导,期待在学习者身上发生明显的变化。主要包括掌握特定的知识、技能,对特定的对象发生兴趣等。例如典型零件工艺设计课程知识目标中“准确陈述机械加工工艺和工装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准则”就属于结果性目标。
2.体验性目标
体验性目标不是以学习者表现出某种变化为直接目的,而是期待学习者自身产生某种特定内容的体验。例如典型零件工艺设计课程过程与方法目标中“发展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再比如职业道德与素质目标中“具有绿色制造意识”、“具有工作效率和质量意识”,均属于体验性目标。
(三)教学目标表达的要求
教学目标的表达,需要遵循以下两点原则:
1.整体性原则
教学目标是一个有机的系统,它由教育宗旨决定,包括学科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内容目标四个层次,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课堂教学中具有操作性的目标,主要是学科教学目标和课时目标。依据整体性原则,教学目标的表达应体现教育宗旨,以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为基础。
2.明确性原则
在进行教学目标表达时,必须对学习者通过每一项从属知识和技能等的学习以后应达到的行为作出具体、明确的表述,也就是说,教学目标表达的基本要素――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表现程度必须清楚、明确,合理且可操作。
四、教学目标的实现
教学目标具有两个基本的功能侧面。其一是学生中应当发展的行为的种类――行为侧面;其二是表明这种行为赖以实现的教育内容领域――内容侧面。判断教学目标是否实现,也就是从教学目标的行为侧面和内容侧面对学生进行评价。
(一)学生知识技能掌握情况
教学目标依托于一定的教学内容表达。判断教学目标实现与否,首先要评价作为内容所选择的事实、技能、知识,学生是否实际地掌握了,如典型零件工程设计课程在每一章讲授结束后,都会布置给学生一定量的作业,以期加深学生对所讲授课程内容的理解,可以通过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分析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再比如,教师针对机械制造技术发展趋势和工程应用等内容,定期在课内组织讨论,教师可以观察学生的课堂讨论表现,判断学生知识、技能掌握情况,从而推断教学目标是否实现。
(二)学生行为变革情况
泰勒认为,教育的本来课题,不是教授者完成某种活动,而是要在学生的行为中引起重要的变化。既然教学目标是要在学生的行为中引起所期望的变化,那么,这种行为变化是否在学生身上产生了就成为判决教学目标实现与否的依据。在判断学生是否习得了某种行为的唯一办法,就是给他展示这种行为的机会。也就是说,教师需要创设一些情境,不仅使得行为的表现成为可能,而且还会实际在何种程度上得以实现,比如典型零件工艺设计课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中提到“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就需要教师设置能引起学生合作的任务情境,并观察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的各自表现,最后判断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
[参考文献]
[1]黄甫全,王本陆.现代教学论学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Ralph W.Tyler著,罗康,张阅译.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关键词:课程设计依据;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课程结构;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人地关系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是反映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对地理基础教育的规范和质量要求,是国家管理和评定地理教学的基础,也是教材编写、教材实施和考试命题的依据。地理课程标准主要内容涉及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以及课程内容和实施建议等。本文侧重对2003版和2016版《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以下简称两版本)的“课程设计依据”和“课程结构”进行比较。以其为地理课堂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 课程设计依据的比较
“地理课程设计”是对地理课程的规划,它结合地理课程指导理念、地理课程学科发展、学生多元需求等内容,体现出了对地理课程的设计蓝图。表1为两版本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设计依据”的比较。
通过表1可以看出两版本“设计思路”的相同点。
首先,两版本课程都由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部分内容组成,注重体现对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联系与融合。课程框架仍然沿用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基本结构,都涵盖现代地理学的基本内容,强调知识整合要注重时代性。
其次,两版本在课程内容设计上注重与社会紧密联系,都涉及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地理知识,并具备可持续发展思想。
再次,两版本均体现满足学生的多方面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通过设置必修课程保证学生基本地理基础知识的掌握,设置选修课程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并强调理论与实际结合,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同时两版本设计依据也有不同之处,主要反映在以下几点。
第一,指导思想有所变化。03版设计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16版在可持续发展思想基础上更强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进一步深化地理课程改革。
第二,选修和必修设计结构有所不同。由03版的3个必修课程和七个选修课程变为16版的2个必修课程和选修Ⅰ三个模块和选修Ⅱ九个模块。丰富地理选修课程类型和层次,满足不同学生的多样化需要。
第三,学科体系有一定充实。在原有地理课程基础上综合考虑并融入地球科学教育、科学发展观教育、国家安全教育、海洋权益教育等,不仅充实扩展新知识内容,还注意增强学生对世界变化发展的关注意识以及增强时代感、前沿性和新颖性的教育。
第四,课程目标有新变化。03版强调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达成,16版则以原有课程为基础,更强调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反应出国际教育改革的趋势和基础教育地理课程课程的探索创新。
二、 课程结构的比较
课程结构即指课程体系中各种知识体系的组织、搭配形成的合理关系与恰当比例,是一个有机的完整的统一体,同时也体现地理课程的内部构成和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强调了地理课程的基础性和选择性。表2为两版本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课程结构”的比较。
通过表2可以看出两版本“课程结构”的相同点。一是两版本都设置了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且必修1均侧重自然地理、必修2均侧重人文地理。二是两版本必修课程均以人地关系为主线贯穿整个高中地理知识内容。
两版本“课程结构”也有较大不同。一方面是必修内容不同,主要反映在以下几点。
首先,16版必修1内容上更洁,由之前五部分内容变为三部分内容,难度相对之前较低,且强调地理知识的基础性、终生性,以确保学生学到适应其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知识能力和品格。
其次,16版必修2内容更加细化。如03版必修2中“人口与城市”内容在16版中分为两部分:“人口分布”、“城市与乡村”。把城镇与乡村单独作为知识点进行讲解,突出“城镇与乡村”的重要性等。
最后,16版没有必修3。其目的是通过减少必修课程和课时量从而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知识的繁琐性和复杂性,留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
二是选修部分内容不同,主要反映在以下几点。
首先,16版选修课程分为选修Ⅰ和选修Ⅱ两个层次,选修Ⅰ分为三个模块,选修Ⅱ分为九个模块。这是16版与03版在选修课程上的最大区别。通过新设选修Ⅰ内容对必修基础部分内容的补充与提高,以满足高校招生、自主选拔测试的需要;通过对不同层次的选修课程学习达到相应的地理核心素养水平,使教育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其次,把“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单独作为一个模块展开学习。这表明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日益受到重视,也是时展的需求和学科发展的必然。通过对本模块知识的学习,一方面可增加学生对环境、资源、区域发展不平衡、国家安全等意识,提高关爱社会和家国情怀。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必修课程的难度和广度,同时增加选修课程的难度,对选修部分内容提出更高要求。
再次,新增“地理政治”模块也是因为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世界之间的联系不断缩小,学生必须了解世界的政治格局,增强个人的国际竞争力,以便在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多方面展开有效的合作。所以“政治地理”理所当然在地理课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最后,新增“地理野外实习”模块大大加强地理实践。其目的是拓展地理学习途径,增强地理学习的现实感和主体感,也是发展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基本要求和培养学生生存能力的重要指标。相比其他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等,我国中小学学生的实践能力相对很弱。因此增加“地理野外实习”是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必然要求,也是深化地理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 李晴.中学地理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6).
关键词:建筑节能;建环专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5-0069-02
一、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我国建筑能耗的总量逐年上升,在能源总消费量中所占的比例已从上世纪70年代末的10%,上升到27.45%,逐渐接近三成。这其中用于供暖、通风、空调系统的能耗约占到建筑能耗的30%~50%。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质量要求的不断提升,该比例还有进一步加大的措施。如果不开始注重建筑节能设计,将直接加剧能源危机,同时也会间接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1,2]。
建筑节能是指在建筑物的规划、设计、新建(改建、扩建)、改造和使用过程中,执行节能标准,采用节能型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和产品,提高保温隔热性能和采暖供热、空调制冷制热系统效率,加强建筑物用能系统的运行管理,利用可再生能源,在保证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减少供热、空调制冷制热、照明、热水供应的能耗[3]。由于暖通空调系统是建筑耗能的大户,对暖通空调系统的进行节能设计和节能运行就成为降低建筑能耗的关键,其中节能设计是系统能节能运行的基础。
培养能从事建筑物采暖、空调、通风除尘、空气净化和燃气应用等系统与设备以及相关的城市供热、供燃气系统与设备的设计、安装调试与运行工作,具备建筑节能设计、建造、运行管理的基本理论与专业技能的专业技术人才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之一[4]。作为培养暖通空调系统设计和运行专业人才的对口专业,建环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从各教学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节能概念和节能意识,以便为其将来从事建筑节能工作奠定基础。
培养学生的建筑节能观念可以通过相关专业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来实现。但相关理论课教学可能涉及的问题都是局部的,很难从系统整体入手揭示建筑节能本身的规律,而实践教学中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环节为建筑节能整体观念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教学平台。
二、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中节能概念的培养
我校建环专业的课程设计为综合课程设计,非传统意义上的完成单科的大作业。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将大学前期所学的与本学科相关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工程设计方法和原则,综合应用于实际工程设计的能力。其主要内容是每个同学独立完成针对某城市办公楼的建筑设备(通风、空调、供暖、锅炉房、制冷、室内给排水、建筑控制系统)的工程设计。而毕业设计是在生产实习与综合课程设计的基础上,通过对完整的、实际的、建筑设备工程的设计和专题研究,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及深化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且受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学生在指导教师和设计院工程师的指导下应独立完成供热(含供暖)、通风(含除尘)、空调(含净化)、制冷(含中、小型冷库)、中小型供热锅炉房(含热力站)工艺、小区给排水(含建筑消防)等建筑设备系统的工程设计,毕设的题目全部来源于设计院的实际工程。相对而言,毕业设计涉及的工程类型更广,学生受到的锻炼更广泛。
对某工程的暖通空调系统进行设计,其设计的主要内容涉及:冷热负荷的计算、空调采暖方案的确定、水系统与风系统的水力计算、房间的气流组织计算、设备的选型、控制方案的确定等。如何将节能概念贯穿在各设计阶段,是设计节能系统的前提。
1.确定冷热负荷时的节能考虑。单纯的冷热负荷计算看似简单,但学生在此阶段应该了解设计对象围护结构的热工参数、体型系数、窗墙比等是否符合相关的节能标准;建筑物的朝向可能对冷热负荷的影响;遮阳对夏季空调负荷的影响;室内设计参数取值的高低,与能耗的多少有密切关系。加热工况下,室内计算温度每降低1oC,能耗可较少5%~10%;在冷却工况下,室内计算温度每升高1oC,能耗可较少8%~10%。为了节约能源,学生在此阶段应了解在保证室内人体舒适的前提下冬季应避免采用过高的室内温度,夏季采用过低的室内温度。负荷计算完成后,通过各负荷分项分析,提出节能的改进建议。
2.系统的方案确定阶段的节能考虑。应考虑当地的资源、环境等因素以及建筑物的使用功能、结构特点,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来选择并确定适合所设计建筑物的空调系统方式、冷热源方式、以及空调系统控制方式。
在冷热源的方式选择上,应根据建筑的规模、使用特征、结合当地的能源结构及价格政策、环保规定等尽可能地利用基于太阳能、地热、废热等可再生能源或低品位能源驱动的冷热源,减少电能的直接利用。
在选择空调、采暖系统时,应考虑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建筑物本身的结构特点、当地的气候特点、负荷的特点,选择合理的采暖及空调方式,达到运行节能的目的。对于公共建筑的高大空间的采暖,尽可能采用辐射供暖的方式。建筑高度大于或等于10m,体积大于10000m3的高大空间建筑,应采用分层空调系统。空调系统有集中排风系统时,应考虑设置排风热回收装置。有条件时,可采用自然通风来消除建筑物内的余热、余湿。
3.风管、水管系统、房间气流组织设计的节能考虑。风管、水管系统设计时应考虑尽量减少阻力损失,在管路通过不需采暖或空调的房间或空间时,相应管路需设置保温措施以防止冷、热量的散失。对于复杂或高大空间的气流组织,应尽可能借助于数值模拟来优化空调房间的送、回风方式,以达到优化节能的目的。
4.设备选型的节能考虑。在空调系统中,冷水机组的能耗是最大的。选择冷水机组时,机组的COP值应满足标准的要求。然而,实际测试表明,冷水机组的COP随部分负荷的大小和机型的不同而变化。存在冷水机组在部分负荷下运行COP值不高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众所周知,机组实际运行性能系数COP是由机组内部因素和外部条件共同影响的,而通常在部分负荷下运行时,其外部条件较满负荷时优越,环境温度相对较低。在不考虑传热性能变化影响的情况下,可充分利用环境温度的降低来降低冷凝温度、缩小压缩机的高低压力差以改善系统性能系数,COP最大能提高20%。
冷水机组的单台容量及台数的选择应能适应空调负荷全年变化规律,满足季节及部分负荷的要求,当空调负荷大于528kW时,所选择的机组不宜少于2台。
在供暖系统中,严寒地区的燃油、燃气或燃煤锅炉选择时应保证单台锅炉的容量确保在最大热负荷和低谷负荷时都能高效运行,以充分利用锅炉产生的多重余热,锅炉台数不宜少于2台(除小型建筑)。锅炉的额定热效率燃煤、蒸汽热水锅炉不小于78%,燃油、燃气蒸汽热水炉额定热效率不小于89%。
在空调系统中,一般系统设计输送能耗约占空调总能耗的20%,而实际运行能耗占到了空调总能耗的30%~40%。在系统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是水泵选择扬程过大,造成“大马拉小车”,高扬程的泵用于低扬程场合,便会出现流量过大,导致电机超载。若长时间运行,电机温度升高,绕组绝缘层便会逐渐老化,甚至烧毁电机。因此该环节中,要重视变频系统的选用。但也应注意到在冷冻水系统中,对于水泵选择变频技术固然有利于水泵运行节能,但是,过小的流量会造成制冷机效率的严重下降,而制冷机是系统的主要耗能设备,因此必须从整体上考虑系统的用能情况。
当通风系统使用时间较长且运行工况(风量、风压)有较大变化时,应考虑采用双速或变频调速风机。
通过上述各个设计过程对节能概念的灌输,学生可实现从课本上介绍的常规空调系统设计到节能空调系统设计的转变。经过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两个设计环节的锻炼,在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学生对暖通空调系统设计过程中各环节的节能设计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这将对其以后从事暖通空调实际工程的设计和运行将会有较大的帮助,对一些节能概念和理论的理解也会随着实际工作的逐步开展进一步加深,为设计更好、更节能的空调系统奠定基础。
三、结论
随着建筑耗能量的逐年提高,实施建筑节能已刻不容缓。建筑节能中的关键是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对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是降低其能耗的基础。作为培养暖通空调系统设计和运行专业技术人员的建环专业,应从各教学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节能观念和节能意识。本文从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两个环节出发,探讨了在系统设计过程的各个阶段如何培养学生的节能意识、设计节能系统,以便为其将来从事建筑节能工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江亿.中国建筑能耗现状及节能途径分析[J].新建筑,2008,(2).
[2]余晓平.建筑节能科学观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博士论文,2011.
论文关键词:建构主义;网站建设与维护;课程设计;项目教学;自主学习:协作学习
一、《网站建设与维护》课程特点
计算机网络专业和计算机软件专业在高二第一学期开始开设《网站建设与维护》课程,包括Flash、Dreamweaver、Photoshop三门具体课程。该课程具有非常强的实用性。学生在学习《网站建设与维护》课程的同时,几乎每天都会跟Internet打交道这就给他们提供了应用的舞台。例如.学生可以为自己建立个人网页.维护自己的“博客”.为班集体建设网站等等。
建构主义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指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所学知识的意义:为使意义建构更有效.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因此,笔者在《网站建设与维护》课程教学中安排学生进行课程设计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学生自己提出任务.以小组自主、协作完成的形式开展教学。为了让学生在阶段教学中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笔者使用项目教学法,组织学生分组为学校9个科组进行网站建设与维护。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强调刺激——反应.并把学习者看作是对外部刺激做出被动反应.即作为知识灌输对象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已逐步让位给强调认知主体的内部心理过程并把学习者看作是信息加工主体的认知学习理论随着心理学家对人类学习过程认知规律研究的不断深人.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备受关注。
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的是“学”;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的是“教”。这是建构主义理论和传统教学模式两种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的根本区别所在传统的教育模式比较,注重知识的传授: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动性:教育方法上往往满堂灌,造成学生被动学习。课业负担过重。时代的发展,正在促使教育从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向以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主动发展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注重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培养。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学习伙伴和教师等)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问的协作活动.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提供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对象。
三、课程设计的具体操作过程
目前,在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下.较为成熟的教学方法有很多.笔者采用的是项目教学课程设计在项目教学的教学模式下具体应用.包含以下三个阶段。
(一)准备工作
确定教学目标《网站建设与维护》课程是Flash、Dreamweavel"、Photoshop三门具体软件课程的综合课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综合这三门课程.用实际项目归纳总结所学知识.并由此获得更多具有实际意义的新知识。应用是最终目标.网站建设可以贯穿整个知识体系.是学习该课程的最高目标学生在学习了三门具体的软件课程后.可以进行课程设计.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开展课程设计正是这阶段的教学目标所在.是学生所学知识的“主题”。
创设情境.确定任务教师根据课程特点.探索创设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问题笔者把为学校9个科组建设网站作为具体项目.将学生分成9个学习小组.每组选出组长。每个小组以完成一个科组的网站建设为任务.具体的网站设计需求.由各小组对相应科组进行调研后讨论确定网站设计围绕任务展开.这个确定的任务就是项目教学中的需求分析学生通过项目过程中的需求分析.培养团队协作意识.了解到社会对网站建设与维护的具体需求.从而进一步了解自己尚未掌握的知识点.从而查找资料加以学习各小组必须在三天内确定任务.然后选派代表进行全班交流,交流的内容主要是:网站的主题、用户(各科组)的具体需求、主色调、布局、小动画、课程设计的大致时间安排和进度、小组成员的分工等等。所有的过程教师都不参与.教师需要做的是仔细听取并详细记录学生交流的内容。
(二)自主式协作学习
以小组确定课程设计的方法.最大程度上体现了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小组长领导全组成员在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大环境中开展小组的所有工作:小组发言人负责小组对外的交流沟通工作:小组资料员负责与对应科组进行沟通获取网站建设的文字资料、图片资料以及具体的设计需求等工作小组成员之间明确分工,共同协作。互相磋商。在课程设计的整个过程中.笔者要求学生每天早上第一节课进行交流交流的方法是每个小组将课程设计在班级上进行演示讲解.进行阶段性成果汇报。
交流的时候需要讲清对应科组的具体要求、小组对用户具体需求的理解、颜色搭配的原因、各组成部分的意义等等当然也可以提出遇到的新问题.寻求帮助。交流讨论中好的建议和方法都会得到应用学生掌握了项目中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法。同时表达能力、协作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不同观点的交锋.不同方法的展示.加深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也学到了他人的先进方法和成功经验。
(三)课程设计的效果评价
关键词:绿色建筑;建筑设计;建筑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2-0134-02
一、引言
随着绿色建筑的蓬勃发展,绿色建筑教育也引起了国内高校师生的广泛关注,各种关于绿色建筑的教学实践和教学改革也如雨后春笋在各大院校兴起。
本次教学选择三年级上学期的博览建筑进行了绿色建筑设计的专题教学实践。根据博览建筑所涉及的乡土文化、科技艺术、民俗风情、著名人物及历史事件等主题,自拟设计题目。地理位置位于华北地区,要求结合当地风土人情和气候特点,进行绿色建筑设计。
二、教学方案
本次教学活动结合中国绿色建筑协会主办的第六届全国绿色建筑设计竞赛组织,历时八周,分六个阶段完成,在不同的课程设计阶段,要求达到各分项的教学目标,分步骤地完成各阶段的具体任务。
(一)第一阶段(前期准备1周)
教学重点:学习绿色建筑相关知识、实地调研分析。
教学目标:掌握博览建筑与绿色建筑的基本理论和技术规范。
教学内容:(1)专题一:绿色建筑概述,以及绿色建筑案例的讲解与分析。(2)布置任务书,讲解博览建筑设计要点及注意事项。(3)组织学生进行博物馆的实地参观调研,4~5人一组。收集绿色建筑和博览建筑相关的设计资料。
学生作业:(1)每组完成一份实地的参观调研报告PPT。(2)收集相关资料(博览建筑的优秀案例、大师作品、绿色建筑等作品),每个学生完成一份读书笔记,要求包含2~3个典型案例分析。
(二)第二阶段(总体设计1周)
教学重点:案例解读、场地分析。
教学目标:掌握场地日照、采光、风环境等的知识和分析模拟软件,完成总平面设计。
教学内容:(1)专题二:场地日照、采光、IAQ、风环境的分析模拟,对绿色性能比较推敲。(2)组织学生对调研和资料收集的成果,进行汇报讨论。(3)组织学生课堂讨论,汇报总平面构思和设计初步构思,确定场地布置与竖向设计,完成总体设计任务。
学生作业:(1)制作场地地形模型,分析场地的植被、水文、周边环境等,分析朝向、风向、高差、土方等对建筑的影响(场地分析图)。(2)完成总平面图的构思图(出入口位置、流线组织、场地布置等情况)。(3)完成方案的初步构思图(平面功能图)。
(三)第三阶段(概念设计1周)
教学重点:概念设计、多方案比较。
教学目标:掌握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设计,完成一草方案设计。
教学内容:(1)专题三:建筑围护结构热工设计(墙面与屋顶)讲解。(2)进行建筑概念设计的多方案比较,确定设计思路和框架;研究绿色建筑构成及空间设计要点。(3)设计讲评。
学生作业:(1)制作若干构思的工作模型,推敲建筑的体量关系、体块组合形式。(2)完成一草方案平面图的构思(各功能组合、流线组织、动静分区等)。(3)完成建筑形体分析图。
(四)第四阶段(方案深化2周)
教学重点:功能深化、表皮建构。
教学目标:掌握绿色建筑材料与水处理的基本知识,完成二草方案设计。
教学内容:(1)专题四:绿色建筑材料的选择与利用,以及水处理等相关知识的讲解。(2)修改和深化方案,完善二草的方案设计,并确定绿色设计的内容。(3)设计讲评。
学生作业:(1)继续制作工作模型,修改一草的方案设计,完成二草的方案设计内容(平面、立面、剖面)。(2)立面设计进行多方案比较,建筑表皮使用绿色技术和绿色建筑材料。
(五)第五阶段(方案完善2周)
教学重点:绿色设计、结构设计。
教学目标:掌握建筑室内环境控制系统与绿色能源的知识,完成三草方案设计。
教学内容:(1)专题五:建筑室内环境控制与能源应用(暖通空调系统)的讲解。(2)继续深化方案,确定三草方案(包括结构设计方案和绿色建筑设计内容)。(3)设计讲评。
学生作业:(1)完善二草,进行立面的多方案比较,查阅并搜集相关的方案资料,推敲模型。(2)制作反映建筑整体形态的模型,完成三草的方案设计内容,进行结构设计。(3)深化并完善绿色建筑设计(绿色技术的节点设计图等内容)。
(六)第六阶段(成果表达1周)
教学重点:模型制作、成图绘制。
教学目标:完成最终方案成果的绘制和模型制作。
教学内容:(1)绘制正式方案图。(2)成果模型制作。(3)评图。
学生作业:(1)绘制2~3张A1的彩色渲染图(包括有关绿色建筑设计的分析图、设计图等)。(2)制作正式模型,图纸上不少于2张模型照片。
三、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建立绿色建筑设计观
长久以来,国内大多数院校的建筑学教学仍然是沿用“形式与功能”为核心的传统教育理念[1]。教师和学生把精力集中于“形式与功能”的问题上,而忽略建筑本应关注的环境协调性、室内舒适度、建筑能耗、能源资源利用、经济性等问题。由于缺乏成系统的讲解和训练,学生没有建立起建筑的绿色设计理念。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专题时,仅仅把绿色技术当作是一种装饰性的、补救的技术手段,没有把建筑的绿色性能作为建筑设计的基本目标;到下一个设计专题时,又将建筑的绿色设计理念抛于脑后。
(二)相关课程缺少绿色建筑知识的教学
建筑学专业学了设计类课程之外,还有相关理论、法规以及技术方面的课程学习,例如建筑概论、建筑历史、建筑构造、建筑材料、建筑物理等相关课程。在传统建筑学专业的课程构架中,设计课之外的理论及技术课程多着重介绍建筑设计的相关理论和一些传统的建筑技术,内容不够系统且略显陈旧教条,几乎没有介绍绿色建筑的相关内容。
(三)各门相关课程教学脱节
虽然许多高校设置了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等相关课程,但是与建筑设计课程可谓是“各自为政”。各科教师只关注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而忽略相关知识间的衔接,教学内容与教学进度间缺少必要的联系。这样就造成了设计与理论、设计与技术的分离,最终设计成果又落在“形式与功能”上,而忽略了绿色建筑的设计意图和技术特征。“无效教学”与“空白教学”产生,使得绿色建筑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四、教学建议
(一)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绿色建筑设计理念
1.培养学生的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就要调整建筑学本科生的培养计划,从二年级开始,陆续增设与绿色建筑相关的必修及选修课程,使学生系统地学习绿色建筑相关的理论、技术与实践。
2.培养学生的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就要调整建筑设计课的教学目标,改变长久以来建筑学的传统教学理念,要从以“功能、空间与形式”为主的职业技能训练转向培养适应新时展的绿色建筑设计人才。
3.培养学生的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就要彻底改变目前建筑设计课的评分体系,把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加入到衡量学生建筑设计课的评分标准中,才能培养和加强学生建筑设计的绿色意识。
(二)融合绿色建筑的理论技术课程教学
通过一、二年级相关理论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及绿色建筑设计观。在建筑概论中,加入关于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的背景知识及基本理念的介绍;在二年级增设绿色建筑概论的课程;在中外建筑史中,引入传统民居的生态观、地域文化、被动及适宜技术的介绍;在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课程中,结合绿色建筑案例进行分析等。
通过三、四年级相关技术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绿色建筑技术在设计中的应用。通过建筑物理、建筑结构、建筑构造、建筑设备、建筑材料等一系列技术课程相关章节的安排,重点强调学生对绿色建筑技术及理念的了解与掌握;增设绿色技术、建筑节能、可持续建筑等专门课程介绍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的技术要点及应用;在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中,加入环境模拟分析软件的教学,例如Ecotect、Revit、Doe等软件。
(三)融合绿色建筑的专题教学
在现有的以建筑类型分类的教学“纵向”教学体系保持不变的基础上,可以尝试将建筑设计专题与绿色技术专题相结合,组成“建筑+技术一体化设计”。通过此种方式,在特定的时间内结合设计实践,学习专门性的绿色建筑知识。
另外,在设计课前期阶段,也可以通过设计分组安排不同的专题调研作为小组工作的内容,如被动式太阳能技术专题、遮阳技术专题、通风专题、水处理专题等。
(四)融合绿色建筑的其他形式教学
1.鼓励学生参加绿色建筑的学科竞赛。鼓励学生参加“绿色建筑”的学科竞赛,例如全国绿色建筑设计大赛、加台达杯国际太阳能竞赛、零能耗建筑竞赛等,促进学生与国内外行业内专家的学习与交流,增长见识、开拓眼界,促进了高校绿色建筑教育的发展。
2.学校举办绿色建筑的相关活动。可以学习国内外某些高校的绿色建筑教育方式,在校园中举办建造节、模型展览、学术论坛等活动,如澳大利亚的生态小竹屋、美国的校园生态住所、天津大学的零能耗建筑等,增加学生动手、讨论、研究的环节,达到自我教学、教学相长的教学目的。
3.增加绿色建筑的实践研究。可以在本科三年级设置大学生创新训练环节,或者通过导师制来指导学生对绿色建筑进行实践和研究,使学生能更深入地学习掌握绿色建筑的知识。
五、结语
发展绿色建筑,培养绿色建筑的设计人才,需要建筑教育工作者以建筑学为核心,整合相关学科以及各专业绿色建筑的知识,加强学生对绿色建筑、绿色技术、结构设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计算机模拟分析等相关领域课程的学习,需要我们研究和建立符合新时代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广西纺织工业学校,广西 南宁 530007)
【摘要】 按照“五个一流”的标准,广西纺织工业学校建设了《民族印染技艺》品牌课程。经过2年的建设,课程文本建设配套齐全,教学资源丰富,课程教学顺利并高质量地进行了实施,为培养学生的民族印染技艺技能和创业能力,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 染整技术专业;民族印染技艺;品牌课程建设;中职
Doi:10.3969/j.issn.2095-0101.2015.03.025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101(2015)03-0064-04
收稿日期:2015-05-07
基金项目:本文是2013年广西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一级立项项目《〈民族印染技艺〉品牌课程建设》(桂教职成[2013]44号)阶段成果
作者简介:刘仁礼(1968.10- ),男,广西巴马县人,在职研究生班毕业,高级讲师、染整工程师、染色高级技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主要从事染整技术专业教育教学工作。
0 引 言
扎染和蜡染是我国民族印染技艺的瑰宝。扎染古称绞缬,织物通过扎捆、线缝、对折和串缝等防染技法,染成的图案纹样神奇多变,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较高的艺术价值。蜡染古称蜡缬,古人以蜡画工具,饱蘸熔化的蜡液在织物上绘制图案,然后放入靛蓝、茜草等植物做成的染液中浸染,染后除去蜡质,形成蓝白两色花纹织物。扎染和蜡染作品本身蕴涵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承载着传播文化的功能,从图案设计到手工制作都离不开我国少数民族的特色。手工扎染、蜡染的纹饰自然活泼、清新优雅、独具特色。扎染、蜡染作品既可制作围巾、方巾、衣服,还可以制作壁挂、屏风等,具有广泛的应用。如今,云南大理的白族扎染、贵州安顺苗族蜡染,均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几年来,我校染整技术专业一直把扎染和蜡染等民族印染技艺融入专业教学中,为建设《民族印染技艺》品牌课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民族印染技艺》品牌课程的建设,首先要进行文本开发,即制定课程标准、开发校本教材,然后进行教学设计、制定教案和制作课件,再进行文本审核;同时开发课程资源库,建设民族印染技艺实训室,加强对专业教师“双师素质”培养。在课程教学实施上,采用任务驱动法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和生产性实训,锻炼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体验民族印染技艺的独特魅力,从而培养学生传承和保护民族印染技艺的意识及审美意识。中职学生在制作扎染、蜡染作品过程中,不仅可陶冶情操,还可以增强自主表现能力和自我创新能力,为将来自主创业奠定基础。
1 文本开发
1.1 人才培养方案修订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质量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开发和建设《民族印染技艺》课程,必须开展人才培养需求和社会调研,结合本专业的实际情况,制定或修订本专业的人才培养与专业教学改革方案,将该课程纳入课程体系中,才能使课程建设更好地为人才培养目标服务,才能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1.2 课程标准制定
课程标准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为核心,是该课程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和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其内涵主要包括课程内容标准和课程考核标准两部分。因此,制定《民族印染技艺》课程标准,是该课程文本开发的基础和前提。
1.2.1 课程定位
将《民族印染技艺》课程定位为中职染整技术专业的一门拓展课程,同时也适用于中职纺织技术、服装设计、民族服饰等专业的拓展教育,可安排在第一学期和第四学期两部分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和生产性实训,其主要功能是使学生掌握民族印染技艺中的扎染和蜡染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审美能力,初步具备运用民族印染技艺进行创业的能力。
1.2.2 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以中职学校染整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典型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染整企业人才需求以及中职学生的认知特点为依据,以扎染和蜡染基本技法为主线,紧紧围绕民族印染技法和民族印染图案两大特色,基于“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而开发,实现了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形成了“教、学、做、评”一体化的模式,注重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锻炼、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审美能力的提高。
1.2.3 课程目标确定
本课程教学活动的设计分为知识学习活动和技能训练活动两大类,每类活动的设计根据课程目标关于知识、技能和态度的不同要求,设计不同的活动方式及载体。
知识目标以“能描述、能识记、能解释”等可测量的动名词结构形式进行描述;技能目标以“能使用、会模仿、会操作”等可测量的动名词结构形式进行描述;情感态度目标以“能与人合作、能认真完成”等动宾结构形式描述。
1.2.4 课程内容确定
课程内容分为四个项目12个学习性工作任务。项目一为“民族印染概论”,内容分为“扎染发展历史认识”和“蜡染发展历史认识”两个学习性任务。项目二为“扎染作品制作”,内容分为“扎染工具与材料认识”、“扎结基本技法练习”、“染色技法练习”、“扎染手机袋制作”、“扎染方巾制作”、“扎染T恤制作”和“民族图案扎染作品制作”等7个学习性任务。项目三为“蜡染作品制作”,内容分为“蜡染工具与材料认识”、“蜡染设计与制作”、“蜡染小工艺品制作”等三个学习性任务。项目四为“仿扎染、仿蜡染作品制作”,内容分为“数码印花仿扎染制作”和“数码印花仿蜡染制作”两个学习性任务,将传统民族印染技艺和现代高新技术结合起来,在传承中创新。
课程内容从易到难,从基本技法到技艺的综合应用,图案融入了《花山壁画》、《铜鼓纹》和《壮族绣球》等具有广西少数民族特色的元素,既是对民族印染技艺的传承,也有对民族印染技艺的创新;既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也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和创业意识。
1.2.5 其他建议
在制定课程标准时,必须对教材编写、教学方法、教学条件、课程资源和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出明确、可行的建议,校本教材编写、教学实施均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保证了不同的教师对同一课程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1.3 校本教材开发
校本教材的开发必须依据课程标准编写,教材以充分体现理论“必需、够用”、实践“培养岗位技能”为原则,以“项目引领,任务驱动,工学结合”为指导思想,注重实践性、操作性和实用性。
教材在内容上应简洁实用,以学生为本,操作体验和训练贯穿全程,激发学生的学习扎染和蜡染技艺的学习兴趣。教材图文并茂,彩色印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色彩应用和色彩搭配能力。教材还附录有学生作品欣赏,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1.4 课程单元教学设计
为增强和提高教学活动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可控性,必须在实施教学活动之前对其进行全面周密的策划和精心巧妙的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必须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以解决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的问题。
课程设计包括课程整体教学设计与课程单元教学设计两部分。课程教学设计也称为课程整体设计,是对课程教学过程的系统设计。课程单元教学设计内容包括课题名称、授课班级、授课教师、授课时间、授课地点等基本信息及单元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情况与学习重难点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准备、教学流程、教学进程及安排、教学评价、教学反思和课后练习等11个方面。而教学进程及安排包括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和时间分配等内容。本课程对三个项目的12个学习性工作任务进行了单元教学设计,覆盖了整个课程内容,为课程教学提供了依据。
1.5 教案制定
教案是教学设计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一般先进行教学设计,后编写教案,一份教学设计可演绎成不同的教案。教案又叫课时计划,是教学的内容文本,也是教学设计的最核心的部分,它解决“怎么上”的问题。教案主要是对教学目标、内容、环节进行备课,也是考察教师备课的一个依据。
教案包括课程名称、课程类型、计划学时、课题、授课班级、使用教材等基本信息及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使用教具、教学流程、教学评价、教学特色、作业布置等十个方面内容。本课程对四个项目的12个学习性工作任务编写了教案,覆盖全部课时,一般是一次课(2课时)做一个教案,实训课4课时做一个教案,为课程教学提供了详案。
1.6 课件制作
基于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化环境,通过课件明确任务目标、创设教学情境、布置任务、演示操作步骤、提示注意事项、任务评价标准和作品展示等,经过课程建设,制作了课程的全套PPT课件,课件与教案和教学设计相配套。课件的制作言简意赅、图文并茂、动静结合,既要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又便于学生完成学习性工作任务。
1.7 文本审核
教学文本主要是指课程标准、校本教材、授课计划、考核方案和习题库、全套教学设计和教案等。文本必须要经过评审这一关。评审人员包括了企业行业人员、外校同行教师以及修读学生各2~3名。评审人员对文本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审核,对本课程的内容设置、文本建设、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建设均给予了充分肯定的同时,也提出了较为中肯的修改意见和建议。随后,根据评审意见,再次对相关文本进行了修改、完善。
2 教学资源库建设
2.1 静态教学资源建设
静态教学资源建设内容主要是指教学规范必不可少的文本及教学使用的图片。文本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校本教材、授课计划、题库以及全套教学设计、教案等教学资料;图片内容主要是教学、实训、生产等场景及扎染设备、蜡染工具、扎染蜡染作品等用于教学展示的图片。
2.2 动态教学资源建设
动态教学资源主要是指课件、微课、操作演示和课堂实录等动态资源,除了制作全套课件外,重点制作了《T恤扎染制作》、《绣球图案扎染》、《蜡染》和《数码仿扎染作品制作》等7个微课,录制了《绣球图案扎染》课堂实录。此外,在校园教学资源网站上,还链接了学习扎染、蜡染的网址。
3 民族印染技艺实训室建设
为《民族印染技艺》课程教学创造一个有利于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平台,将染整实训基地的原有的基础实验室改造成为了民族印染工艺实训室,配置了多媒体白板、特制的扎染中样染色机2台、扎染工具和蜡染工具各60多套,实训工位达到60多个,完全能满足教学需求。为营造民族印染文化氛围,开辟了民族印染文化墙,介绍扎染、蜡染历史文化及实训室功能,设置了学生作品展示区。
4 “双师型”教师培养
优质课程教学离不开优秀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扎染和蜡染等民族印染技艺,表面上简单易教,实际上要把古老的民族印染技艺做到惟妙惟肖,并能娴熟地教给学生,实属不易。为此,组织专业教师赴中国民间扎染艺术之乡——云南大理巍山拜访民间工艺大师,学习民间扎染技艺,大大提高了专业教师的操作技能和技巧。同时,通过组织专业教师制定课程标准、编写校本教材、制定教学设计和教案等校本培训及外出教育教学理论培训,提高专业教师理论素养;通过开展业务学习、传帮带、教学技能比赛以及指导学生社团——“七彩染艺社”开展活动,提升了专业教师的教学技能。
5 课程教学实施及其效果
5.1 教学对象分析
《民族印染技艺》课程教学对象为中职染整技术专业学生,第一学期安排理实一体化教学,第四学期安排生产性实训。
第一学期,新生刚入学,尚未学习专业课程,对染整技术专业并不了解。通过展示精选的扎染和蜡染作品和介绍民族印染传统文化,激起学生对《民族印染技艺》课程的学习兴趣。因为学生对学习本课程怀有极大的热情和充满好奇,就有较强的表现欲望;通过讲授、演示及播放操作示范视频,学生就能够顺利地进入学习。
而到了第四学期,学生已基本学完专业课程,掌握了较为熟练的操作技能和技巧,对进入创造性较强的生产性实训充满了期待。教师通过提示和引导,学生就能自主完成一幅幅扎染和蜡染作品。
5.2 教学方法
以“项目引领,任务驱动,仿岗培养”的教学模式统领全过程,利用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将专业知识、制作流程、操作技能、基本技巧和民族文化融为一体。
第一学期采用任务驱动教学为主,立足于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民族印染技艺、审美能力的培养。第四学期生产性实训,以项目教学法为主,进行仿岗培养,着重培养学生创作能力和创业能力。
5.3 教学过程
在教学中遵循“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原则,如以《〈绣球〉扎染制作》公开课为例,教学流程为:学习情境导入学习目标提出任务布置任务实施教学评价。
5.3.1 学习情境导入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通过展示广西壮族绣球实物、多媒体播放学生制作的获得东盟教育联展优秀奖的《绣球》扎染作品,预设问题,师生互动,导入新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表现欲望。
5.3.2 学习目标提出
教师简要讲解知识和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与态度目标,并提出要求,学生了解学习内容和要求,明确学习目标。
5.3.3 任务布置
教师讲解制作流程后,播放示范操作视频,并强调安全操作事项,让学生清楚制作流程、操作技艺、操作注意事项、安全事项。
5.3.4 任务实施
采取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合作探究,培养团队精神。而每个小组里,每个学生均要求动手描图、缝扎、点色、 针缝、扎结、染色,但在色彩搭配、染色技能上可以小组互助、教师巡回指导及答疑;学生亲身实践,从而学会了针缝扎法、染色技能,体会民族印染技艺的神奇和魅力。
5.3.5 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目标达成检测。先是小组内自评和互评。小组成员填写任务评价表,注重过程性评价,即对工作态度、合作精神、卫生纪律、安全操作和作品质量等方面进行自评;组内成员共同对本组作品进行A、B、C等级评价。再通过小组作品展示,开展小组互评及师评。每个小组及教师对质量优秀小组用“笑脸”标签投票,评出小组第一、二、三名。
5.3.6 总结归纳
各小组长先简要总结本组学习过程的整体表现,教师则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点评和对教学内容及过程进行总评,表扬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的的良好表现,指出不足之处及努力方向。
5.3.7 教学反思
学生对本次学习性工作任务怀有极大的兴趣,在任务实施及评价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十分亢奋状态,这是一次较为成功的课堂。成功之处在于学生认为任务充满了挑战性,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奋战,制作出的《绣球》扎染作品质量效果出乎学生意料之外,激发了学生学习民族印染技艺的兴趣,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完全达到了原来设定的学习目标。
学生渴望成功,教师贵在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及小组间对作品进行评价,大家都争着给自己打“A”等级。在小组间投票时,每组都渴望别的小组特别是老师把“笑脸”票投给自己。获得前三名的小组同学极度兴奋,而“落后”的小组学生脸上往往会有所失望,老师觉察学生的微妙表情后,在总评时特意在语言上也给予“落后”小组恰当的表扬和鼓励,当即发现这些学生得到肯定后,脸上表情马上“阴转晴”,而且对下一次课充满了期待。
5.4 教学效果
《民族印染技艺》课程开课以来,成为了染整技术专业学生最喜爱的课程之一。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高,技能提升快,获得了较大的成就感,从而提高了自信;在学习中,体验到了民族印染技艺的魅力,从而喜爱民族文化,达到了课程标准设定的教学目标。
6 课程建设成果
《民族印染技艺》课程经过两年的建设,文本建设配套齐全,教学资源丰富,并通过了企业行业专家、课程专家以及修读学生的评审。课程教学得到了很好地实施,师生教学相长。学生经过理实一体化教学及生产性实训,均能亲手制作、完成了具有民族特色扎染和蜡染图案,并在中国-东盟教育联展中获得了优秀奖,2名教师的作品也获得优秀奖。学生在生产性实训中所创作的扎染和蜡染优秀作品,在学校染整实训基地的展示窗及民族印染工艺实训室的展墙上展出,学生社团“出彩染艺社”成员的作品在校园中“热卖”,师生身穿自己制作的扎染T恤点辍了校园,成为学校亮丽的风景线和专业名片。教师主讲的本课程中主题为《〈绣球〉扎染制作》的课堂参加由学校举行了“锦虹杯”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中,区内著名职教专家评委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并获得了比赛二等奖。
与此同时,有三位参与《民族印染技艺》品牌课程建设的专业教师,发表了4篇相关研究论文,参与了制定课程标准,编写了校本教材;创新性地制作了7个微课,并尝试把传统民族印染技艺图案与数码印花结合起来,在传承了民族文化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高职;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改革;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2-0103-02
2009年1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发放了第三代移动通信(3G)牌照,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3G时代。3G发牌后,形成一条包括3G网络建设、终端设备制造、运营服务、信息服务在内的通信产业链,对相应的业务技能人才需求将呈现阶跃型的增长态势,这对高职高专层次通信专业的学生而言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但同时也对其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以学校为主体,以岗位能力培养为出发点,改革与建设《移动通信技术》专业课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工学结合,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科学精神以及利用移动通信技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传统《移动通信技术》课程的弊端与改革思路
传统的《移动通信技术》课程以无线与移动通信理论为主,采用章节教学,缺乏实践应用环节,已经不能适应高职院校专业化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高职院校的学生日后的就业面向多集中于一线操作岗位,因此,基础理论方面应以理解、了解为主,不必做深入的研究与探讨。课程中应该多介绍移动新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更为重要,所以,在课程设计中应体现理论教学内容改革,理论与实践教学比例的变化以及实践教学改革。
任务驱动的课程建设方案
(一)课程定位
《移动通信技术》应该建设为通信技术专业(或称移动通信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无线电波传播特性,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掌握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移动通信系统的结构、组网技术以及工作过程;掌握3G的系统结构和关键技术,以及基站设备运行与维护基本技能。
(二)培养目标及要求
本课程目标应该面向移动通信、无线通信制造业及通信业务部门、应用部门以及工程安装部门。通过移动通信技术及设备运行维护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具有能实现简单设计方案的生产一线的工程技术岗位、设备运维服务岗位,以及销售服务岗位所需要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三)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设计
本课程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需求和学生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以校企合作为途径,以职业标准为依据,采用模块化结构构建课程内容体系。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按照“社会需求分析——岗位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学习领域转化——教学情境设计——教学组织——评价体系建立”七个阶段进行设计和开发,使整个开发过程形成一个良性有序的循环过程。
(四)根据典型工作任务设计教学模块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建议将学习领域主要知识点分为三大部分共4个模块,如表1所示。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设置模块,由理论和实践内容共同构成,两者学时比例约为1∶1。在课程内容的取舍上,基础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以实训项目加强学生对理论的感性认识和理解。表1中的4个教学模块分别对应4个学习领域——专业基础、GSM网络基础、CDMA及3G基础、3G基站运维知识提升。
(五)多情境教学方法
工学结合法 以工学结合为教学理念,将日后本专业学生就业所需岗位技能与知识体系融入教学之中,开设多个实训项目,将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结合在一起。
任务驱动教学法 对于理论教学的重点内容,采用任务驱动法。通过教师设计感知性、验证性实训项目,促使学生自己去体验,去理解网络的布局与关键技术,以此开展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通过学生在任务中发现问题来引导理论教学,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和解决问题,最终培养学生的理论能力和创新思维。
实境模拟教学法 在学生掌握一定知识、具有一定问题分析能力的基础上,由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精心策划和指导,布置实际工程案例任务,模拟企业实际工作环境,以达到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目标。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培养学生正确的工程规范、工作作风、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从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动手实践能力。另外,应利用现网运行的设备环境,进行设备专业实践知识的讲授。通过这个方法的应用,可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的兴趣,便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实践技能的锻炼。
讨论交流与激励教学法 在讲授理论教学内容时,可尝试运用讨论教学法。在实施讨论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先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精心拟定富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讨论问题,在上课前向学生布置课题。课堂的讨论过程可分小组进行,每小组一般5人,小组讨论后,再由各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最后,教师做讨论的总结工作。
(六)实践教学环节改革
实践教学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主要目标,是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它对提高学生的方法能力、专业能力、社会能力以及发展能力,对学校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人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基本上都依据专业教学计划来组织。实验大多是结合理论课程开设的,实验方式大多是由教师先讲,学生按照教师的布置或指导书上的步骤,按部就班地完成实验操作。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虽然也参与了实践教学活动,但实质上是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
要实现项目化教学,必须改变现有实践教学方式,以任务单的形式分配实践任务,由学生自主完成某个项目,从而改变“灌”、“压”、“束”为主要特点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其创造性应用能力。项目化实践教学可以遵循如图1所示的8个步骤。
(七)360度考核方法
采用过程化考核方式,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包括学生课堂考勤、课堂表现考核制度;学生课程作业评价制度;学生实训操作评价制度;理论、实践过程化考试制度。其中,学生课程作业和实训操作评价应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主要由学生自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和企业评价四部分组成,既要重视结果的正确性,又要重视学生学习和完成工作任务的态度、做事规范程度、完成作业等过程评价。通过这个过程,学生能够懂得公正评价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公正地评价,并能够坦然地接受表扬和批评,可让学生更自信,更懂得尊重他人。
课程发展设想
该课程改革在我院已经实施两期,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也在不断修改和完善。第一批毕业生实习单位已落实,用人单位反映良好,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基于当前课改现状,笔者提出以下设想。
教材建设 目前市面上与专业教材配套的实践技能教材严重不足,理论内容过多过深,适合高职高专使用的具有实用性、前沿性的教材缺乏。只有与相关企业合作开发教材,才能保证教材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反映企业生产岗位最新技术要求。
实训室建设 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科交叉融合。因此,要加强移动通信技术课程与程控交换、光传输系统等课程的联系,搭建能够体现实际运营网络“全程全网”概念的通信技术实训室,加强与其他专业课程的融合,由课程改革推动专业改革。
职业资格认证 引入国内通信行业的相关认证项目,如华为认证或中兴认证等。教师应以习题课的形式向学生提供相关认证考试的理论和实训题目,并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训练。
参考文献:
[1]程宁.高职专业教学改革浅议[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0(8):15-18,21.
[2]李贤政.对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几点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17):52-53.
[3]徐淑芝.高职高专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探讨[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4):19-20.
[4]欧阳凤,李明.基于南洋理工学院经验的移动通信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探索[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5):101-103.
[5]徐文.项目驱动教学模式下高职课程考核方法改革实践[J].科技信息,2010(33):263,246.
[6]马晓霞.高职院校电子信息专业校内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路与实施[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23):134-136.
关键词:建构主义;情境教学;酒吧运营与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大众化时代的高等教育是需求主导型的,这是它和传统精英化高等教育的最根本差别。[1]与此同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从20世纪80年展至今,已成为西方国家教育学科各领域研究和应用的热点,也是我国近年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理论依据之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3]。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教学的启示
1. 学生地位主体化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活动不是有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在教学中,通过设置一系列的学习活动环节,不仅促进学生知识的获取,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形成获得酒吧运营与管理知识的学习能力
2. 教师指导支架化
建构主义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不是盲目地探索,而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进行主动意义建构的过程。教师在对学生原有知识基础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制定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并以范例、问题、激励、解说、建议、图表、合作、点拨等形式为学生提供教学“支架”。根据学习者的学习情况支架会逐步减少,直到学生完成教学目标,掌握了所学的知识和经验之后,才会被完全撤离。
3. 学习内容情境化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要把所学的知识与一定的真实任务情境挂钩。在教学中,教师根据酒吧企业典型工作任务设置学习情境并组织学习内容。
4. 学习方式合作化
建构主义认为“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学习者可以同坐相互沟通和交流、相互争辩和讨论,合作完成一定的任务,从而形成更丰富、更灵活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可使学生共同活动,最大限度地促进自己及他人的学习。
5. 效果评价综合化
由于建构主义不仅强调知识的意义建构还强调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进行的教学活动,其效果评价不再局限于期终考试成绩,而是呈现出一种多维度、全过程的评价。
三、《酒吧运营与管理》课程教学设计
本课程包含了基础知识、操作技能和管理方法三个部分。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不仅应掌握酒水与酒吧管理的基本知识、工作标准、管理方法,还应获得良好的职业意识和职业态度,逐步提高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成为高素质技能型酒店服务与管理人才。
(一)课程设计的思路
根据酒吧企业具体岗位要求,本课程的教学活动将分解设计成若干项目,分析典型的工作任务、行动领域和学习领域(见表1)。本课程采取情境化教学模式,需要把大的学习情境细分成小的学习子情境。
(二)教学组织方式与方法
本课程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其教学组织方式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注重新知识发现型教学。(1)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重点放在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上;(2)教师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揭示知识的形成过程上,让学生经过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认识活动去获取知识,训练思维,发展能力;(3)教学中,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激发学习动力、培养学习兴趣、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上,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4)教学以人的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体验。
教学方法: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演示法、案例分析、分组讨论、启发引导、问题解决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教、学效果。
(三)课程评价
注重过程评价和多维度全面评价,除了课程成绩的量化评价外,还有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等质化评价。评价内容不但关注学生知识的接收与掌握,更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曾亚强.从会展产业到会展专业—— 由会展业引起的对高等教育发展的若干思考[J].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05(5):249—251.
[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3] 赵洪.研究性教学与大学教学方法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