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优质教育资源的重要性优选九篇

时间:2023-11-29 11:10:3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优质教育资源的重要性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优质教育资源的重要性

第1篇

[关键词] 农村教育资源 优质教育 潜心发掘 势在必行

优质教育是对学校教育质量和教育效果的一种评价标准,是学校教育的理想追求。它以教育品质为根本,以内涵发展为主题,以人人终身享受优质教育为目标,以追求教育质量最优化和教育效果最大化为标志,着眼于提升学习者的学习品质、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有效地促进教育与人的持续发展的现代教育理念与模式体系。那么,在农村学校怎样落实这一重要精神,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笔者认为,在农村学校实施优质教育,是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基本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

一、加快发展农村优质教育势在必行

首先,这是消除教育发展不平衡性的关键措施。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农村人口比重大,东部与西部、城市与农村、沿海与内地的差异很大,教育发展很不平衡。如何尽快缩小我国教育的“地区差别”,一方面要依靠国家宏观政策倾斜,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的投入;另一方面要充分挖掘内地、边远和贫困地区现有优质教育资源潜力,通过率先加快优质教育的发展,带动基础教育整体发展。这是我们这样一个穷国办大教育的关键措施。

其次,这是实现“人口资源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的宏伟目标对教育提出的严峻挑战。然而,与我国近些年来快速发展的经济和开放度相比较,教育发展的速度与开放度明显滞后。我国教育面临的这种形势,真的是“狼来了”,中国教育到真正“与狼共舞”并谋求生存和发展了。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快我国优质教育的发展,特别是农村地区优质教育的发展,可谓别无选择。

再次,这是市场经济体制对教育的必然要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教育的市场化运行开始启动。资源经济学认为:“资源的配置是由市场决定的”。因此,加快优质教育发展,利用优质教育在观念、信息、经验等方面的优势带动整个教育,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和自我保护的主人翁意识,应对市场竞争,完全是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

二、全面实施农村优质教育完全可行

从传统教育观来看,当前优质教育资源一般是指各级各类重点学校及其所具有的充裕的经费、优良的现代设备和设施及知名的教师等。但从现代教育观、教育与社会的关系角度来说,什么是优质教育资源,还必须重新探讨和认识。在一个终生学习的时代,社会中一切能够促进人的发展和社区发展的事物都可以看成优质教育资源。农村与城市相比,有其独特的优质教育资源:

(一)优质的自然环境

作为一种教育资源,学生拥有更广阔的活动锻炼场所,许多教育内容无需假设和实验,周围的环境就是最好的资源。除了课本的内容,当地的自然环境还可以开发许多城市中无法开展的内容和活动,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多、更丰富的源泉和学习材料。

(二)丰富多彩的人文环境

唱山歌、剪窗花、民间故事、地方戏以及许许多多数不胜数的民间传统和作品……,如此丰富多彩的文化源泉,是我国广大农村最丰富、最独特的优质教育资源。这样的教育活动将孕育出我国未来一代不计其数的民间艺人和民间艺术家,为文化传承、为下一代的生存都将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各种掌握技能的人才

我国农村蕴藏着大量掌握各种技能的人才,他们从生活中汲取,在生活中创造,几乎在所有的乡村都可以找到他们的身影。他们都可以成为教师队伍中的一分子,都可以成为学校的外聘教师或兼职教师。使他们娴熟而独特的技艺有正规的传授场所,而且学生们学到的是地地道道的最正宗、最原汁原味的民间技艺。

因此,不是农村没有优质教育资源,而是我们没有去发掘、去利用、去开发这些我们民族最优秀的传统。只有重视发掘并开发利用这些农村优质教育资源,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才有基础,农村教育也才能对新农村建设发挥作用。

首先,重视和开发利用农村优质教育资源,有利于人的发展。平等地看待和利用农村教育资源,才能使农村人口更有效地学习,才能提高农村教育的针对性和质量。在这一过程中,他们才能够获得自尊、自信、自强和自主能力,也更热爱自己的家乡。这将大大有利于农村人口利用当地资源主动发展自身,使他们能够有尊严地生活在这个世界,我们才能同等对待城市和农村的人口,同样承认他们都是我们国家的宝贵财富,才能给他们以相同的社会地位和待遇。

其次,重视和开发利用农村优质教育资源,有利于农村社区的发展。平等地看待农村教育资源,才能大大开拓农村的发展空间,才能充分发挥农村各种年龄、各种类型人才的作用。各类人才都可以利用农村教育这块阵地,传播和传授自身的技艺,不仅使农村人流了技能,提高了生存能力,更重要的是协调了农村人口之间的关系,凝聚了社区的人气和力量,使社区成员联合并团结在一起,共同建设自己的家园。

第三,重视和开发利用农村优质教育资源,还有利于农村学校的发展。平等地看待农村教育资源,我们就能发掘出许许多多民族的宝贵财富和宝贵人才。

第2篇

关键词 欠发达 教育信息化 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1 问题的提出

自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开始出现了“教育信息化”的提法。各级政府的文件也正式使用“教育信息化”这一概念,并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的工作。“教育信息化”的含义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对于欠发达地区而言,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存在诸多不利因素,不能满足教育发展的实际要求。一是缺乏统一规划,对教育信息化发展思路不够明确,存在硬件数量少、陈旧、缺乏管理和维修等普遍问题,而且购买硬件设备在缺乏统一部署和规划的情况下,容易造成盲目采购、重复采购等现象。二是常用的应用系统不足,使用效率低下。三是教师队伍综合素质不高,对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缺乏系统学习和领会,以致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不深,思想观念落后。四是优质教育资源贫乏,校本教育资源不但形式单一,而且质量不高。五是信息技术课程开课率低,学生信息素养不高。

基于以上各种因素,汕尾市在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中,深刻认识到本地区发展的软肋,并根据中小学教育发展的实际需求,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信息化建设做法和经验。

2 汕尾市教育信息化的实践探索

作为欠发达地区的汕尾市,在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从2004年完成建设汕尾市教育城域网信息中心以来,本着“把不需要钱的事情做好,把需要钱的规划做好”的宗旨,在经济上多方筹措资金,多部门联手合作开展教育信息化项目建设。在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边实践边探索、边研究边总结,寻求一条适合欠发达地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路子。

2.1 科学规划,分步实施

没有科学的规划就像上课没有备课一样工作做不到点子上,在建设中就会产生重复建设、资金浪费等现象。为此,汕尾市不但制定了《汕尾市“十一五”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和《汕尾市“十二五”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同时要求各县区教育部门和学校都要制定符合本地区和本校实际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在规划中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落实时间表。而在全市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具体项目上,2011年12月汕尾市教育局与中国电信签订了《“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战略框架协议》,在基础网络建设、校园网建设、应用系统建设、家校互通平台建设和校园安全平台建设等方面做了具体的规划和部署,由中国电信负责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全市教育系统的教育信息化基本需求。

2.2 注重实效,以用促建

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在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具体项目规划和建设过程中,汕尾市教育信息化工作着重把握“以人为本,注重实效,强化应用,以用促建”为原则,把最需要装配的硬件、最需要使用的应用软件先建设好。例如在基础网络建设方面,对2004年的基础网络进行全面改造和升级,通过架设市-县-校三级环形网络结构,进一步提升网络的安全性和畅通性,同时实现学校网络全面光纤化,并由原来10兆网速全部升级为20兆,主干网络由100兆提升为1000兆。

2.2.1 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提升课堂效率

明确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教育的根本,汕尾市教育信息化的每一项工作都必须围绕这一根本来开展。学校教育的基础为课堂教学,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成为学校教育的重点,而提高课堂效率的方法,一是提高课堂教学的“量”,二是提高课堂教学的“质”。提高课堂教学“量”的方法,主要是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但能大大提高课堂内容的信息量,而且节省了教师板书等工作的时间。而提高课堂教学“质”的方法,除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学内容的展现形式,同样是讲解一个概念,通过文字描述与通过图像、视频等教育资源展现或演示,学生理解和掌握的程度就大不一样。为了让教师在教学中使用更多的教育资源,汕尾市主要采取了以下四个措施的工作:一是宣传和引导教师使用各类免费教育资源网的优质资源,如“广东省基础教育资源网”、“名师网络课堂”等;二是建设市级教育资源库平台,通过收集本市教师的优质资源、购买其他优质资源等方法充实市级资源平台;三是发动和鼓励已经拥有教育资源库的学校免费、无障碍地向其它学校开放共享;四是加快落实教育信息化硬件配备工作。

2.2.2 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加强课题研究

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还必须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教师的信息素养,才能使教育技术更好地应用于课堂教学,才能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因此,汕尾市积极鼓励教师开展教育技术类的课题研究,在“十一五”期间全市申报教育技术类课题中,国家级、省级课题将近二十项,课题成果丰硕,并且这些成果都得到了推广和进一步研究;在“十二五”期间,不但继续申报国家和省级课题,同时鼓励中小学校结合本地实际申报市一级教育技术课题,仅2012年就有18个市级立项的教育技术课题。

2.2.3 以学校稳步发展为目标,提高建配实效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学校稳步发展的基础上,只有学校的各项事业取得好的成绩,教育信息化工作才能更快更好地发展。反之,教育信息化的稳步发展又会推进学校的各项工作又快又好发展。然而,欠发达地区学校的发展相对缓慢,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必须以“实效”为目标,用最经济的方法去实现最迫切的需要。例如,汕尾市陆河县(国家级贫困县)在2011年投入了资金16万元,为无经济能力装备多媒体电教平台的小学装备了5个移动式多媒体电教平台,使全县300人以上规模的学校都基本上有了一个电教平台,不但使用方便,而且能够多课室共享使用,大大提高了经费使用效益,在建设和装配中真正体现投入产出价值的最大化。

2.3 加大培训,更新理念

教育信息化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培养人的全面发展,而在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同样要体现这一目标。同时,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是人的教育信息化意识、现代教育理念和信息素养。因此,对师资队伍的培训显得尤为重要。汕尾市从教育城域网建设以来,通过大力宣传和加强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教师对教育信息化的兴趣,发生了从原来的“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各级教育部门及时抓住各中小学教师渴望新知识的时机,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不仅经常派遣学校领导和骨干教师参加国家级、省级培训,还专门聘请专家到市里开展培训,或者直接到县区、学校送教上门。但是,派遣人员外出培训的费用相对较高,许多学校仍然不堪重负,为此,汕尾市采取了网络远程培训和网上自学的办法。据统计,从2006年实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工作以来,汕尾市通过寒暑假和周末的时间,每年培训的中小学教师数约2000人,经过六年的连续培训,基本完成了初级培训,并正在继续开展中级培训。在其它培训项目中,主要采取对全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开展培训,再通过骨干教师对本校教师进行培训的模式,不仅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扩大了教师们的视野,还大大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

2.4 树立标杆,加强示范

对欠发达地区而言,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全部学校同时开展,因此,采取“树立标杆,带头示范”的思路有其特殊意义。汕尾市积极鼓励在教育信息化方面做得较好的学校申报省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市从第一批的2所到如今的24所,这些学校在探索和研究符合本校实际的教育信息化道路的过程中,不仅得到了教育信息化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也使学校得到了更全面的发展。与此同时,它们对周边的中小学校也起到了示范辐射作用,在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传授先进管理模式和技术方案等方面也给予了深入指导和大力帮助,充分发挥了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使全市教育信息化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2.5 先有后优,资源共享

网络的最大特点就是资源共享,对教育而言,建设优质教育资源库,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不仅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师和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还能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使农村地区中小学同样享有使用优质教育资源的权利。然而,优质教育资源库的建设是一项系统而长期的工程,必须经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过程。因此,在教育资源库建设中,汕尾市主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建设市级教育资源库平台,使教师不但能使用教育资源库中的资源,还能分享他们自己制作的优质资源;二是定期收集全市教师的优质教育资源,包括优质课例、优秀课件、教案等;三是从教案入手,落实教育资源建设任务,让教学质量较好的学校提供一定数量的优质教案;四是开展优质教育资源评选活动,提高教师制作优质教育资源的积极性。

3 结束语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发展的趋势,只有大力发展教育信息化,才能最终实现教育现代化。作为欠发达地区的中小学,只要充分认识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把握教育信息化工作重点,科学规划,稳步推进,就一定能够走出一条适合自身信息化发展的道路。

第3篇

一、社会分层理论回顾

有关社会分层在西方存在两个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即以卡尔・马克思为代表的冲突理论和以马克斯・韦伯为代表的多元理论。

(一)冲突理论。根据卡尔・马克思的观点,社会秩序的存在是因为某一在经济发展阶段上占优势的阶级能够通过自己对其他较低阶级的权力来维系这种社会秩序。其阶级划分是建立在“经济系统中群体与主要生产要素之关系”的基础上。此种观点强调经济要素的决定性作用。这种经济要素不仅决定了人们在经济关系中的经济地位,也决定了人们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

(二)多元理论。根据马克斯・韦伯的观点,社会分层由以下三个标准决定:经济标准――财富;社会标准――威望;政治标准――权力。这三个标准在不同的维度上形成人与人的差别,通过标准的组合与交迭,人与人之间的分层出现。

马克思强调经济因素的重要性,但什么造成了人们经济地位的不一样呢?前述的分析已经说明:很大程度上是由人劳动能力的不同造成的。众所周知,现实所强调的是脑力劳动而非体力劳动,在大部分人智力水平大体相当的情况下,后天的培养就显得十分重要。

同样,就韦伯的观点,无论是对经济、社会还是政治标准而言,教育都是十分重要的。教育对经济标准的重要性在马克思的观点中已经分析过;对社会标准而言,较高的受教育程度意味着更多的社会威望与社会尊重;对政治标准而言,掌握权力者,也就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政治进程的政治精英们,在他们的形成过程中教育也发挥了极大的重要性。

综上,无论从马克思还是韦伯的观点来看,教育对社会的分层过程及分层结果影响的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

二、教育在社会分层中的作用

孩子的家长们对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可能并不具备条理性和相应的深度,但无论从感情还是从现实考虑的角度,家长们都期待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受教育环境。良好的教育除了可以为处于社会上层的人们提供继续保持上层社会地位的可能性之外,也可以为处于社会中层和下层的人们提供向社会上层流动的机会。

(一)中国社会对教育功能的认同。中央电视台曾经播出过一系列的公益广告――知识改变命运。其中最大的诉求莫过于告诉能够看上黑白电视的小孩子:认真学习吧,发愤图强吧,只有读书才能让你过好日子。

《中国青年报》曾经报道了某省会城市小学的竞争态势――典型的马太效应――伴随着社会教育资源的进一步集中,强者更强、弱者弱者的趋势不可避免。有的小学因教育设施完备、教学质量高而严重超员,而有的小学甚至面临着因招不到学生而被迫关闭的危险。

无论在何处,优质的教育资源总是稀缺的。在城市中,处于社会上层的人们利用所处的优势地位占有并使用优质的教育资源,而社会中层及下层的人们很大程度上只能使用被选择后剩余的教育资源。这进一步加大了社会的两极分化,使社会分层的层间距加大。

教育资源不能较为容易地普及、流动。教育资源包括硬件和软件两方面。优质的教育硬件,如电教设施、体育设施、图书桌椅等,直接来自于政府的教育投入。当中国政府的基础教育投入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想要在社会各处都普及优质的教育硬件是不现实的,于是就出现了教育资源的不平等。优质的教育软件,如优秀教师、教材、教学方法等,也因为教育硬件的差异而变得更加不平等:如优秀教师为了自己的前途发展离开原执教地向教育硬件更好的地方流动;优秀的教材由优秀的教师利用优质的教育硬件在高素质的授课对象中实践得到。

总的说来,政府投入的相对有限性与对优质教育资源需求的相对无限性之间的矛盾造成了教育的差异,进而助长了社会分层的扩大。为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这种状况,人们开始寻求现代科技的帮助。大众传播媒介以其对人们生活的广泛渗透性、传播的方便性与低廉的边际成本成为人们用于改善教育现实不平等的工具。

(二)美国社会对教育功能的研究。美国学者C.R.赖特在《大众传播:功能的探讨》一文中围绕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问题提出了“四功能说”,其中大众传播的第三个重要功能是“社会化功能”,即大众传播在传播知识、价值以及行为规范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现代人的现代化过程既是在家庭、学校等群体中进行的,也是在特定的大众传播环境中进行的。亦被称为大众传播的“教育功能”。“教育功能”的意义一般在两个层面上出现:第一层指相对较宏观和抽象的社会化过程;第二层指相对微观的具体的教育的过程。而以下所谈的“教育功能”多针对第二个层面而言。

一般认为,传播媒介的普及可以改善知识传播和教育的条件,其结果将带来整个社会文化水平的提高,并有助于缩小社会各附层和群体之间的差距,扩大机会的平等。社会分层的差距在教育环节得到了缩小。

但大众传播的教育功能能在多大程度上弥补现实中教育资源的不足,减小社会分层的差距,在教育环节上提供向社会上层流动的机会,并不能依靠人们的主观臆断。对此,美国学者P.J.蒂奇诺等人的研究似乎可以回答这个问题。在1960年,美国要求实现教育机会平等的社会呼声不断高涨,背景之一便是学校中处于社会不同层次的儿童在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上的差距引起了社会的广泛注目。处于社会上层的富裕儿童通常在进入小学之前便接受了较好的学龄前教育,而处于社会中下层的贫困儿童由于经济能力不足,无法接受较好的学龄前教育,包括启蒙读物的购买与家庭教师的聘请。所以,进入小学以后,两者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上自然会产生明显的差距。相关研究表明,这种差距随年级的上升而不断扩大,并逐渐造成升学率、学历,当然也包括我们今天所谈的社会分层上的两极分化。

美国政府在强大的社会压力下推出了一个补充教育计划,试图通过大众传播和其他手段来改善社会中下层儿童的受教育条件。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项目是制作了一部题为《芝麻街》的儿童启蒙教育电视系列片。利用普及率已经很高的大众传播媒介来缓解社会下层儿童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是制作这部系列片的重要意图。

但大众传播媒介作为被日益重视的、为了减小日益扩大的社会分层差距的补充教育工具是否能起到人们所期待的作用呢?从美国来看,大众传播的信息传达活动无论是对处于社会上层的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还是处于社会下层的社会经济地位低者都会带来知识量的增加,但由于前者获得信息和知识的速度大大快于后者,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是两者之间知识差距的扩大,社会分层的差距也因教育差距而继续扩大。

除了接触媒介来学习知识的经济条件因素外,造成知识差距的原因还有:两者在传播技能上的差异――获得有关公共事物和科学的知识需要一定程度的阅读;已有知识储存量的差异――知识储存越多,对新事物、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就越快;社会交往范围的差异――社交范围越广,人际交流越活跃,获得知识的过程越能加速;信息的选择性接触、理解和记忆的因素――生活的水准、层次与媒介内容越接近,对媒介接触和利用程度越高。

以上无论哪个方面,处于社会上层者都处于较为有利的状况。所以,期待用大众传媒的教育功能来减小社会分层的差距是不现实的。这反映出人们对信息社会中的阶层分化问题认识不足。在信息社会里,信息就是财富,“知识就是力量”,它们带来了新的财富手段,信息的富足与贫乏造成了原社会分层进一步加大,并不利于社会中下层人员通过大众媒介的教育功能向上流动。

三、对教育功能影响的总结

社会分层在大众传播媒介技术的发展下又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第一,大众传播技术的采用将带来整个社会的信息流通量和信息接触量的增大,这对每个社会成员来说都是如此,无论其处于社会分层的哪个地位。

第二,大众传播技术的采用所带来的利益并非对所有社会成员都是均等的。处于社会上层的人们由于其强大的学习能力与知识基础,能够获得更多的信息。因为大众传播媒介以及网络等新媒介将会首先为那传播活跃、既有信息量大的社会群体带来更多的利处,并且对它们的接触与使用刚开始也是需要相关的知识,这对于处于社会中下层的人们是不利的。

第4篇

作者:王伟 程敬宝 单位:黄冈师范学院

推进有形资源的流动、转移与扩展;通过“三种形式”(会议、活动、媒体)开展经验交流、资料交换、教育研讨、教学竞赛、课堂观摩、参观考察、合作教研、示范推广、协作实验、改革联动、统考联考以及问题诊断、专题讲座等多种活动,促进教育思想、办学理念、管理模式、教学经验、课程资源、校风机制、特色传统、校园文化等无形资源的传播、扩散与渗透,带动黄冈中小学素质的提升,推动义务教育资源梯次滚动优化(不合格的到基本合格,合格的到较为优良、优良的到更为优质),向着义务教育相对均衡化发展,从而出现饮誉全国的“黄冈教育(品牌)现象”,并影响全国(“黄冈学校”遍地开花,黄冈教师各地流动,黄冈资料各地流传)。当然,以上概括是就其主流而言,在开发优质教育资源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也出现过误区,走过一些弯路。“黄冈教育现象”从本质上告诉人们,在教育基础较好的地区,通过开发优质教育资源,使其不断扩散、放大、升级,从而推动义务教育向着均衡化方向发展,既是一种有效的措施,也是一种可行的模式。因此,有教育专家提出:“应鼓励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积极探索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模式”[1],以促进人民群众“学有所教”到“学有优教”转换。

坚持资源配置输入与开发优化相结合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当下的现实问题是要着力解决义务教育各地、城乡及校际之间的资源差别矛盾。因此,首先要坚持资源配置向弱势学校、农村学校倾斜,使薄弱学校的教育资源得到充实,促使其达到国家或当地办学标准;其次是开发优质教育资源,在不削弱优势学校资源,保证其优质教育质量的前提下,促进优势学校的资源向薄弱学校流动、置换、扩散、渗透,尽快使薄弱学校的教育资源得到提升、发展和优化;另外,从长远看,要逐步取消“重点学校”、“示范学校”的优惠待遇,弱化优势学校与一般学校的竞争,逐步在资源上缩小两者之间的差别,最终趋向区域内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需要注意的是,无论资源配置的倾斜,还是优质资源的扩散,对薄弱学校而言,都是一种外部资源输入,至多只能解决存量的差别问题。要想解决薄弱学校教育资源优质化问题,还在于薄弱学校能够接受、吸纳、内化配置和输入的资源,使之能够“生根”;进而与本校资源融为一体,“开花”、“结果”,带动本校教育资源的优化与开发、再生。否则,配置、输入的物化资源就会闲置、浪费,思想精神文化资源也会遭到“排异”而“枯萎”,或者“变异”而“退化”。黄冈在资源配置和优质资源开发中曾经出现过这类现象,一些学校增补了经费用于非教育开支,装备了仪器设备闲置不用,拨购了图书资料束之书架,输送了优秀教师不予重用……,结果是薄弱学校依然薄弱,教育质量不高仍然不高。可见资源“输血”不能代替自我“造血”。因此,资源配置和优质资源开发、扩散,必须十分注重学校自身的资源生成与优化,尤其是薄弱学校精神状态和教育思想观念的改变和体制、机制的改革与建设,以形成自我“造血”机能,并为外输资源“扎根”创造优良“土壤”和“气候”。

坚持资源增量与结构优化相结合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无论是解决城乡之间、校际之间资源差别问题,还是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资源的增量与充足,无疑是首要话题,在教育“欠债”的情况下,更是如此。但学校育人功能的实现和质量的提高,是各种教育资源合力作用的结果。因此,在资源增量、充实的过程中,必须考量资源结构优化问题,不仅要注意物质资源与精神资源、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物力资源与人力资源等宏观结构优化,而且还要顾及诸如设施设备与实际管理,师资数量与结构比例,静态制度与活的风气,学校标准与优势特色,课程资源与教学实施,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教学模式与教学改革等等微观结构优化,“既要注意主要问题的解决,也不忽略次要问题的解决;既要关注差距方面的均衡水平的提高,又不放弃潜在差距方面均衡水平的提高。”[3]在某种意义上说,资源结构失调比资源不充足更阻碍着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提高。譬如一段时间,由于教育部门重校本研究,于是出现规章制度“满墙飞”,“校本研究”人皆参与,而无视制度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不管研究的适切性、实效性和可行性。这种罔顾结构、比例、协调、系统资源建设与开发的倾向,除了产生形式主义的风气和表面文章的“政绩”外,既无法促进教育资源的优质化及其积淀,也不利于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提高。坚持有形资源建设与无形资源建设相结合在教育资源配置建设和优质教育资源扩散过程中,无论是配置主体还是使用主体,一般都特别注意有形资源,把眼睛盯在经费财力、校园校舍、设施设备、图书资料、师资队伍以及规章制度、课程资源等有形资源上,而无视或忽视、轻视教育观念、办学思想、管理机制、师德师风、校风学风、校园文化、特色传统等思想、精神、文化、风气、机制无形资源的建设、更新、提高、开发与优化。在黄冈,一些学校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些问题。诸如有图书不向学生借阅,有设备不开实验,有设施不开体育课,有经费挥霍吃喝,有优秀教师得不到重用,有优美校园却无校园文化,有制度没能催生优良风气等等“怪”现象,都是不重视思想精神、文化以及机制建设的表现。出现这种偏向问题,主要是由于对优质教育资源理解的偏差,尤其是对教育育人活动中思想精神文化资源重要性的认识不足。须知有形的物化资源固然是教育的条件基础,但思想精神文化却是教育育人活动的灵魂,是教育资源是否优质、具有教育品位的魂魄。因此,教育资源建设和优质教育资源开发,必须坚持有形物化资源与无形精神文化资源的结合和统一。在配置充实有形资源的同时,注重教育观念的更新,办学思想的端正,管理机制的健全,教师作用的发挥,教育模式的改革,教学方式的创新,课程资源的开发,育人艺术的提升,校风教风学风的优化,校园文化的活跃,优良传统的发扬,办学特色的形成。

坚持一般资源开发与人力资源开发相结合教师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优秀教师则是优质教育资源的根本,所以知名学者资中筠一语中的地指出,所谓名校无非是师资和校风。然而,有的学校知道教师重要,却不懂得如何建设结构优化的师资队伍;有的学校注重严格管理教师,却不注意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的学校注意重用优秀教师,却不注意打造教师团队和梯队;有的学校只知道使用教师,却不知道去提高教师;其他诸如要求教师兢兢业业却不关心教师需要的满足,不断给教师施加压力却不知给教师添加动力,强调以教学为中心却没有服务教师的意识,优秀教师一出头就提拔为干部,脱离教学第一线,口头上说教师重要实际利益却没有倾斜教师等等“见物不见人”、“见人不见教师”的现象,都是忽视人力资源开发尤其是忽视教师资源开发的表现。因此,教育资源建设优化和优质教育资源开发,必须十分注重人力资源开发尤其是优质师资队伍的造就培养和优秀教师骨干作用的发挥。这就要求资源建设和开发,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办学以教师为本,育人以学生为本,学校一切工作和资源以“教学为中心”,服务教学,服务教师,服务学生,达到学生、教师、学校共同发展的境界;其次是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管理机制,使教师为人有尊严,工作尽其才,劳动得报酬,生活有保障,学习有条件,发展有机会,潜能得发挥,成就受激赏;在此基础上为学生营造学习、活动、生活的优良环境,形成尊重学生、服务学生、教好学生、发展学生的良好校风和校园文化。

第5篇

【关键词】信息化教育 偏远地区 信息化教育资源 整合与共享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031-02

对于偏远地区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源的信息化显得尤为重要,信息化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共享越来越受到各级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国家投入了大量的经费加快偏远地区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建设、整合和共享。理清教育信息化在改革创新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发挥的重要作用,建立完善的共享机制对实现中小学教育的新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信息化教育的重要性

1.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学校实施信息化教育,为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教学提供了条件和保障。让偏远地区学生也能在信息化教学中,通过检索、收集、分析、处理和创造信息改进学习方法,吸收和更新知识,同时提高他们学习能力和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探索精神、批判性、创造性思维的养成,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满足中西部地区对创新人才的要求。另外,信息化教育有助于课堂教学环境与现实社会联系,突破时空制约,利用信息技术使学校与社会连为一体,学生获得了接近现实社会的体验,缩小教育不平衡,促进东西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

2.促进教学、学习方式和教材形式变革

在传统的教育中,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设计的教学环节、内容和课堂活动。而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中,教师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习的组织者和协调者,教师通过网上“晒课”提高教育教学方式。师生通过开展多种活动建构知识、探究真理、发展能力、加强沟通、陶冶情操,实现“学生学,教师导”的教学方法,赋予现代教学过程的开放性特征,让偏远地区中小学生也能享受现代信息化教育的阳光。在教育信息化条件下,教材的概念已不再局限于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已被信息化的课程资源所代替,特别是现阶段建立的教育教学资源的平台,让静态的课本“活起来”。可以读,可以写,可以看,可以听。每个词语,每个单词,它都能用声音,视频或者动态图描述和解释,从感官、听觉、视觉上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既能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又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对于数理化课程来说,老师再也不用担心学生难以理解,每一个实验器材都生动的摆在了屏幕上,动动鼠标,轻松又快的做实验,立体形象的器材或者模型让学生能更直观的感受,避免了枯燥的讲解,让学生在轻松中就能掌握各种知识。既节约了教师的备课时间,又无限量地丰富了教学内容,还可以上传个人的教学设计,实现资源共享集体备课。

3.促进建立新课程评价体系、改善教学管理

建立科学的课程评价制度是确保中小学教育健康发展的关键。采用信息技术,发挥促进学生发展、改进教学实践的评价功能,以学生情绪、参与、交往、思维、生成等状态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对课程的计划、实施、结果、问题等方面作出价值判断,建立发展性的、非等级性的教学评价机制。将信息技术引入到教学管理实践中,加强“三通两平台”的建设,通过资源共享,可以进行远程教育,建立自己的校园网、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室等各种信息资源环境,从而加快了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学方法的变革,从而进一步提高偏远地区的教育教学质量。

4.促进教育与信息产业融合

事实证明,教育信息化大大促进了教育理论创新,促进了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不断应用,有力地促进着教育理论的发展,也为信息产业和教育理论融合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发展机遇。

二、偏远地区信息化教育资源整合与共享的制约因素

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推动着教育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全面创新和深刻变革。而我国中西部偏远地区教育教学信息化一直都处于劣势,严重影响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全面推进偏远地区中小学信息化教育资源整合与共享,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1.整合与共享规划、管理体制缺乏

偏远地区信息化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共享规划为当地教育资源全面部署和系统规划的各项行动提供有益的指引。内部的规划由于许多主观和客观的原因,特别是一些偏远地区,大多数规划内容主要集中在信息化资源的基础设施和网络环境建设上。个别市级、县级学校虽已把信息化教育资源建设作为一项主要工作,仍以资源的建设与开发为主,整合与共享工作还完全不够。资源的整合,平台的运行和管理,教育管理部门、学校、电教、教研等多元主体协调才使能整个资源整合与共享工作顺利进行。但在实施过程中缺乏相应的章程和规范指引资源的管理推广等工作,还未形成系统化的管理机制,有些学校甚至未成立领导工作小组及专兼职电教管理人员,特别是一些边远农村学校的校长缺乏对学校的长远规划,对加强学校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办法不多。

2.网络化程度低、平台互通性差

有些经济交通发达地区教育资源种类繁多,分类不合理;较落后的地区可利用的教育资源有限,甚至仅拥有DVD、CD光盘和少数静态网页资源,网络化程度较低;使用教材版本不同,部分地区和学校开发的信息化资源也不同。这些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资源的应用,加大了整合和共享难度。由于技术不同引起的系统兼容性差,还有部分地区的学校考虑到信息安全和知识产权保护,导致整体上普遍存在信息化教育资源没有建立资源库,互联性和互通性能较差等问题,使用户不能准确高效地检索、获取和应用,影响了资源的整合和共享。

3.经济投入不足、优质资源和共享模式欠缺

响应国家和教育部的号召,今年投入了大量的教育经费,但偏远地区资源数量和种类还远远不够,内容不够丰富,符合网络教育特点、适性强的优秀资源更是缺乏。有些教学课件只是以文字的形式放在网上,缺少吸引力,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学效果差,后期教育信息化建设没有持续充足的资金支持。分配到信息化教育资源整合与共享的资金尤为不足。虽然用于信息化教学的经费明文规定要占生均共用经费的5%,但很多学校都还没有完全达到。目前大部分地区在信息化教育资源整合与共享模式的创新实践方面欠缺,各项工作相对零散和无序,尚未形成自身特色的信息化教育资源整合共享模式。

三、偏远地区信息化教育资源整合和共享机制

1.开发优质资源,建立共享数据库

作为信息化教育资源建设以及整合共享系统中不可或缺的要素,持续的资金投入是优质教学资源开发、资源库建立的一系列工作开展的重要保障。鼓励广大教师参与到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中,首先教师对现有的资源进行甄选判断,对能满足学生需求,提高教学效果的优秀资源整合。其次,调动学校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在教学实践中作用显著的原创性优秀资源的教师给予奖励和补贴。在经费保障的前提下,集中各学校和教师的力量建成一定规模的资源库,既解决资源短缺,资源重复建设的问题,又体现了偏远地区内教育公平。

2.完善系统资源库

信息化教育资源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要使用户能准确高效地检索、获取和应用,必须对资源的属性进行统一描述,这也是实现不同资源管理系统对资源数据共享和互操作的要求。利用以资源库为核心的资源共享模式,促进各教育系统、学校之间的共享和交流。统一资源库建设的标准和对教育资源的描述规范,在确保系统兼容性良好的基础上,实现不同资源库间的数据共享和用户的精确定位查找。资源数据都存储在数据库中,安全性好,抗病毒能力强,并且对用户来讲,资源文件的存储方式是透明的,很难被盗用或直接访问。

3.建立整合与共享规划管理机制

建立信息化教育资源整合与共享系统规划机制,将偏远地区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共享纳入到提高整个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之中,分阶段、分步骤地推进各项工作,避免盲目建设。推动整个地区的资源共建共享工作有序开展的关键。建立一套系统化、可操作的管理运行机制,使各部门、各单位分工明确,协同合作,保证是整个信息化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工程得以顺利推进。对于较偏远的一些农村和农牧地区,尽快成立负责该工作的职能部门并完善相应的机制和章程以指导整合和共享工作规范可持续的进行。

4.建立质量监控与反馈评价机制

在信息化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共享中,保证资源的质量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组建以骨干教师、教研人员、资源开发者等人员代表为主体的质量监控小组并制定系统化的评价标准,监控小组定期对资源质量严格监督、评估、筛选,把不符合标准、教学实践性不强的资源淘汰,保证整合共享资源的优质。信息化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共享主要目的在于服务教与学,效果与效益只有通过用户的应用实践才能得到检验,也可以通过定期和一定期对学校进行相应的检查及评估,从而进行督促,建立相对应的评价反馈机制,为用户开设反馈信息的平台和渠道,广泛收集听取用户的意见和建议,为全面提升整个工作的成效,从用户的实际需求不断完善和改进,从而实现信息化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广泛共享。

四、结束语

信息化教育资源作为基础教育新课改的重要支撑,需求日益加大,而偏远地区的整合和共享其直接影响整个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进展和质量,所以其整合和共享工作越来越受到教育高度重视。实现偏远地区资源的整合和共享需要相关部门、学校、教师等多方主体的密切配合与合作,共同推进。完善信息化教育资源整合和共享机制,对资源合理配置、促进教学改革,实现教育创新和教育公平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尹睿.区域基础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的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7

[2]谢同祥,吴战杰.区域教育信息化系统规划框架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9

第6篇

【关键词】义务教育 教育均衡 教育资源

【中图分类号】G5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9-0049-03

【Abstract】The essence of the Compulsory Education Balance should be the allocation balance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which should conform to the necessary and probable regulations. The effective allocation should be reached by stipulating the reasonable index. On the base of the reasonable allocation of edcational resources, school should achieve the characteristic development. The advanced private schools should be built in order to satisfy the diverse need, attain the all-round educaiton equality.

【Key words】Compulsory education Education balance Educational resources

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1]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义和重要性的认识方面,社会各界已达成共识。但在均衡发展某些理论问题上,还存在各种不同的认识,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加以澄清,以便达成共识,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本文主要探讨教育均衡的实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教育均衡的指标等问题。

一、教育均衡的实质

有论者认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具有阶段性,四阶段理论认为有低水平均衡、初级阶段均衡和高级阶段均衡、高水平均衡阶段。[2]还有的认为义务教育普及、教育资源均衡到教育质量均衡。[3]诸多理论都认为,义务教育均衡最终是要实现教育质量的均衡。但是,关于教育质量及教育质量均衡含义的理解是含糊不清的,这就使得“教育质量均衡”成为可以质疑的东西。

“教育质量均衡”这种提法缺乏科学性,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会产生一些消极影响。首先,教育质量本来就是一个难以界定的事物,必然导致“教育质量均衡”也成为一个含糊的概念。“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1]这只是对教育质量的内涵的宏观说明,不能作为具有可操作性的衡量指标。

其次,把教育均衡理解为教育质量均衡,导致教育均衡无法落实。

影响教育质量的因素很多,主要有教育资源、师资水平和学生素质。实现教育质量均衡,要保证这三个方面相同。教育资源和师资水平可以实现基本均等,学生素质是不可能实现均等的。因为学生素质受到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因此,把教育质量均衡归结到学生素质均衡,会导致教育均衡没有落脚点。

再次,把教育均衡理解为教育质量均衡,会导致教育均衡无法实现。通过政策措施可以确保教育资源配置、教师配置基本相同,但是也无法保障学生素质相同。只要是学生素质存在差异,教育质量就不可能相同。因此,所谓的教育质量均衡是不可能实现的。

把教育均衡的实质归结为教育资源均衡,有利于实际操作。教育均衡的目标应该是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这一目标具有现实性和可行性,是实现教育均衡的切入点,有利于教育部门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推进教育均衡。因此,“教育质量均衡”这种模糊的提法应该被更具体、准确的“教育资源均衡”所替代。

教育均衡有理想的均衡和现实的均衡。理想的均衡就是所有学校的教育质量都是相同的,学校内部所有班级的教育质量都是相同的,当然也包括所有教师的素质和学生的素质都是相同的。现实的均衡是教育资源的均衡,即所有学校的教师素质和教育物质资源总体上都是相同的,不存在明显的差异。教育理想均衡(教育质量均衡)是教育平等追求的目标,但是是不可能完全实现的;教育现实均衡即教育资源均衡是可以实现的。教育资源均衡是教育质量均衡实现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因为教育质量均衡还要受到其他条件的制约。

二、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教育不均衡主要是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要实现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有三种不同的观点:“削峰填谷”、“造峰扬谷”和“低谷隆起”。“削峰填谷”做法遭到批评,被认为是搞绝对平均主义,“造峰扬谷”和“低谷隆起”没有受到非议。

教育资源配置均衡不仅涉及到如何配置,而且涉及有多少资源可以配置。如果教育资源很多,那么均衡配置方式就不是问题;反之,僧多粥少,配置的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在的教育质量严重不均衡主要是由教育资源不均衡造成的。具有优质教育资源的学校,能够吸引优质生源,产生优质的教育质量。反之,教育资源匮乏的学校,缺乏优质生源,教育质量也就一般。[注1]当前教育投入总体不足,在这种情况下,教育投入明显的偏向城镇、“重点”学校,导致城乡之间、“重点”和普通学校之间教育资源配置严重失衡。教育资源总量不足,要做到均衡配置,“削峰填谷”也是权宜之计。事实上,有很多地方也是这样做的。比如,减少对“重点”学校的投入,对“重点”学校的教师进行分流,减少“择校生”数量等,这些做法都是在“削峰填谷”。

教育资源配置均衡是为了保障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都能接受水平相当的教育,保证教育的起点公平。教育资源配置严重不均,严重影响了教育公平。“削峰填谷”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峰校”的教育质量,但这不是根本目的。因为教育资源总量不足,为了使得大多数学校达到一个基础的办学水平,只能“削峰”。要实现教育高水平的均衡,主要还是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扩大教育可配置资源。

教育均衡推进面临教育资源匮乏的困境。为了打破这种困境,有研究者提出通过内涵发展促进均衡。[4]依靠教育资源投入促进发展被称为外延发展,依靠结构优化、资源共享、效能提高以及制度保障促进教育均衡,被称为内涵发展。我们现在的教育发展面临着资源匮乏和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的问题,无论是优质学校还是薄弱学校这两个问题是同时并存的。优质学校教育资源相对丰富,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对教育质量产生的影响会小一些。而薄弱学校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对教育质量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薄弱学校有些是资源严重匮乏造成的,有些是由于资源匮乏同时资源利用效率低下、针对不同的情况要对症下药。因此,薄弱学校要通过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内涵发展和外延发展齐头并进。优质学校的进一步发展主要依靠内涵发展。

三、教育均衡的指标

衡量教育是否均衡需要一个指标,否则就难以确定教育是否均衡。就一个特定的地区来说,感觉会告诉我们:教育是不均衡的,至于不均衡到什么程度,单凭感觉是不可靠的,也不能作为政策制定的依据。因此,有些研究者就试图构建教育均衡指标,[5]也有研究者认为,没有必要为了教育均衡发展而非造出一个指数。[6]笔者认为,教育均衡需要一个指标,但是在制定指标的时候需要考虑一些基本原则。

首先,指标要简单。指标越简单越具有弹性,适应性就越强。比如,师资均衡指标,我们只要考察一下全县的中高级职称的教师占全体教师的比例,在就某一个学校的相应比例进行对照,确定一个范围,就可以确定这个学校在全县学校的师资配置方面是否有明显差距。再如,师生比、校舍面积、仪器设备等都是如此。指标体系太复杂,在实践中也就更难落实。

其次,指标要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学校电脑教育基本普及,生均拥有电脑的比例很高,多媒体配置率也很高。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电脑、多媒体教室等属于稀缺资源,只有少数好的学校才有。这时我们在制定指标体系时,可以忽略这些稀缺资源。这些稀缺资源不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必备资源,虽然很重要。因此,在资源均衡指标制定时,要把必不可少的教育资源作为指标考察的对象,要求所有学校在这些资源的占有方面一定要达标,以满足正常教学的最低需求。[注2]比如,教学所需的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实验器材远比电脑来得重要。对于一个学校来说,教育质量与教育物质资源的多寡有很大的关系,但是物质资源超出了必要的限度之后,对教育质量就不产生很大的影响。比如,塑胶跑道、空调,这些不影响教育质量。在教育资源匮乏的地方,要考虑“必需”,在教育资源充裕的地区,要考虑“够用”、“用好”。少了嫌不足,多了造成浪费。

此外,教育均衡指标应是教育资源,主要是指教育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有的研究者认为应当把辍学率、升学率等都作为教育均衡指标,这种做法就是画蛇添足。一个学校的辍学率和升学率与学校本身关系并不是很大。在我们做到教育资源配置均衡的情况,学校与学校之间的辍学率和升学率也不可能完全相同。以辍学率而言,儿童是否愿意上学与家长的期望、教育方式,以及儿童自身期待有关系,不是学校教育本身就能独自解决的问题。把这些作为教育均衡指标,显然有点越俎代庖。衡量一个地区的教育是否均衡,关键在于教育资源的配置是否均衡。教育资源配置均衡,就是一种均衡的教育,是一种公正公平的教育。

教育资源不均衡是长期的资源分配不公造成的,实行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会逐渐减少学校与学校之间教育资源的差异,最终,教育资源配置会达到一个基本均衡的水平。在此基础上,只要严格执行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政策,教育均衡就会成为一种常态。学校与学校之间即使有差别,也不是教育资源多寡的差别,而是办学特色、生源素质的差异。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教育资源的质量也应不断的提高,教育基本资源的标准也应不断的提高,使得教育均衡不断向更高水平迈进。

四、义务教育特色均衡

教育实现均衡,是否意味着所有学校的升学率一样,所有学校培养出的学生素质就是一样的呢?有研究者认为,把“均衡发展”理解为“一律化发展”或“整齐划一的发展”是非常有害的,只能把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引向歧途。[7]为此,有研究者提出,通过建设特色学校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8]作为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应在均衡配置教育资源的前提下,鼓励学校实现个性化发展。

特色学校建设与教育均衡没有必然的联系。有论者认为,现在教育不均衡主要是教育质量不均衡,把薄弱学校建成特色学校,那么薄弱学校与优质学校之间的差距就消除了,教育也就均衡了。这种认识存在逻辑上的混乱,把办学特色与教育质量混为一谈。即使把普通学校建成了特色学校,普通学校与“重点”之间的分数、升学率的差异依然存在,教育还是不均衡。现在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差距,首先应该消除的是教育资源占有量的差距,其他方面的差距现在存在,将来也会存在。因此,把建设特色学校作为消除教育不均衡、实现教育均衡的途径,没有找到不均衡产生的根本原因,无法真正的消除不均衡。

每个学校因地制宜创建自身特色,建设特色学校,建成有个性的学校,这是应该提倡的。但是,这要以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为前提,在此基础上,学校去创建自己的特色。教育均衡,不是鼓励平庸,不是提倡统一,更不是要把所有学校的教育质量人为的拉齐。为了促进义务教育高水平发展,有活力的发展,激发学校和老师发展的动力,要鼓励学校与学校之间竞争。在竞争中,取得优势的学校要给予奖励,落后的学校,要通过调整领导,制定合理的措施,迎头赶上,最终形成良性的发展态势,使得义务教育不断地向高水平迈进。

五、教育均衡的公平性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为每个儿童提供公平的教育起点。这是义务教育的宗旨。日韩的义务教育是尽量不在义务教育阶段提供富裕阶层歧视其他阶层的机会。[9]公立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均衡发展,保证基本入学机会公平,但是,无法满足多样化的教育需求。有些条件特别好的家庭愿意对教育多投入,希望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均衡教育就无法满足他们的要求。均衡化的学校教育对他们来说也不一定就是公平的。为此,部分国家给义务教育阶段的非公共服务留出一定选择的空间,即建立私立学校满足特殊需求。这样,既能满足一般需求又能满足特殊需求。

在我国,质量好的学校多数都是公立学校,这导致“好学校”成为人们竞相争夺的对象,成为一种稀缺教育资源。对优质教育资源的竞争涉及到财富、身份、权力、地位的竞争,使得大多数人在这种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造成了事实上的不公平。为此,在我国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利于消除教育不公平。但是,政府也应当制定政策,鼓励建立高质量的私立学校。这里强调,私立学校的质量一定要高于公立学校,否则,私立学校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如果存在,也会影响义务教育的质量。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不分,[注3]私立学校质量不高,是我国义务教育发展不健全的表现。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能满足大部人对教育公平的需求,私立学校能满足少部分人的特色需求,同时又不影响教育整体公平。

注 释

1 义务教育阶段有“择校”,生源有差别。生源的质量与学区的生活水平也有关系。即使没有择校,不同学区的学生质量也有差异。

2 满足正常教育教学的最低需求的资源称为教育基本资源。

3 公立学校之间教育严重不均衡。公立学校的教育应该是均衡的,私立学校的质量应该高于公立学校,不要求私立学校与公立学校的均衡。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 常淑芳.五年来关于教育均衡发展研究的新进展[J].河南社会科学,2008(1)

3 杨海松.关于教育均衡发展的思考[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5)

4 许 坚.以学校制度管理的不断创新推进学校自主内涵均衡发展[J].上海教育科研,2008(3)

5 李继星.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标体系的初步思考[J].人民教育,2010(11)

6 沈有禄.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我们真的需要一个均衡发展指数吗?[J].教育科学,2009(6)

7 左瑞勇.城乡统筹背景下重庆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8(5)

第7篇

【关键词】农村小学;教育资源;师资力量

科技兴国,教育为本。我国农村的教育问题受到了国家的广泛关注,而农村小学教育则是重中之重,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具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农村小学教育中,存在诸多问题,如教育经费严重缺乏、教学设施陈旧、师资流失、教师素质低下等等。这些都是严重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瓶颈,使得农村小学教育远远滞后。这些问题的存在也将严重拖累中国教育前进的步伐。当前农村小学教育的主要困境在哪里?有何对策?迫切要求全社会人的关注。现就此问题略陈管见。

一、农村小学教育面临的困境

(一)教育教学资源的欠缺

农村小学是为广大农村孩子提供不可或缺的公共资源的地方,随着教材改革,基础教育课程的逐步推进和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慢慢普及,农村小学对于优秀的教育教学资源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教育教学资源是否丰富直接影响着该地区基础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但是从总体上看,眼下能够完全适合我国农村小学教育教学需要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总量非常缺乏而且质量不高,有效的应用程度和有效的共享较低。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而且这已经成为约束村级小学教育发展的主要瓶颈。当前,农村小学教育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第一,农村小学教育资源建设欠缺国家的统筹规划、整体调控以及有效引导。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在村级小学教育资源建设的相关政策遗缺和具体协调、措施引导上的力度不够,也是造成现今低水平重复开发的问题始终无法有效解决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二,教育投入的问题仍是制约着资源建设的重要因素。这包括两方面:一是软件、硬件投入比例问题。相对来说软件方面的建设非常不足,甚至是贫乏。

第三,满足实际教学活动中所需要的优质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资源并不充分,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短缺。

第四,农村小学教育资源建设区域性不平衡现象表现非常明显。

(二)农村小学的办学不平衡以及规模萎缩

现在的村级小学布局并不合理,点多面广,办学规模日趋萎缩。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了让孩子从小就脱离相对落后的村级小学教育,希望自己的子女从小就能够获得更加良好的教育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以适应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另一方面,越来越多外出务工的父母们选择了让子女在其流入地借读。这种大环境的影响下,村级小学学生数量自然逐年减少、规模日渐萎缩。

(三)师资力量薄弱

其一,教授科目与教师所学专业不对口,教学手法落后。其二,一是村级小学教师整体文化素质偏低,师资力量不充分,工作量偏大,而且待遇也处在中下,教师队伍并不稳定。三是农村小学中,真正的大中专毕业生屈指可数,即使来到农村,相当一部分人在思想上根本就不愿根植于农村,而是把农村学校作为积累经验的场所和跳板,最终还是进入县城。

(四)留守儿童问题

农村家长为生计纷纷外出务工,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位现象严重。孩子多由祖辈代管,或溺爱有加,或放任过度。

二、改变农村小学教育困境的对策

(一)增加教育投入

首先,国家要逐步加大对农村小学的经费投入。

其次,尽可能把政策向农村地区倾斜,向薄弱、偏远的农村中小学地区倾斜。

第三,要进一步争取各类教育援建项目,不断争取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要以学校布局调整为契机,改善农村小学办学条件,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最大限度使小学教育得到均衡发展。

(二)合理调整农村小学布局

以解决儿童集中就读为切入点,加强农村小学建设,重组、整合农村小学教育资源,提高农村小学质量管理,大力促进农村小学以优质的教育吸引学生,这样不仅能够逐步缓解中心学校“人满为患”的压力,还可以缓解现在的农村小学的教学规模萎缩症结。

(三)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

一要考虑学校区域广、生源分散、班级少、平行班少等特点,合理核定各小学教职员工编制。二要依照上级文件精神,认真落实绩效工资,兑现对农村教师特别是偏远山区农村教师的补贴,鼓励教师在农村安心工作。三要继续坚持实行城乡教师交流制度。

学校在扮演教育学生中起主导作用的同时,也要扮演好引导家长教育孩子的角色。学校工作要把创建好家长学校作为重点,不可忽视家长学校的重要性。学校应当通过召开家长会、座谈会等形式加强家长的培训工作,使家长懂得党的教育方针和各种教育政策,明确学校的办学思路,理解学校的治校策略,掌握科学育人的方法,实现家庭、社会与学校合力育人。特别是在农村,家长们更需要学校在教育孩子方面的指导和帮助。因此,作为学校不仅有必要成立留守儿童管理和教育工作组,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加强与留守儿童家长和临时监护人的联系,以及时有效地了解留守儿童的思想动态,而且还应该对学习困难,行为和性格异常的孩子做好帮助引导工作,开展师生间、同学间结对的互帮互助活动。同时,应当切实减轻学业负担,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体系和内容,客观真实、公正公平的评价每一个学生。培养学生自信心,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强化教师的职业道德意识,努力提高教师的法律素质,决不允许体罚学生,是每一个教室都能真正担负起教书育人的重任。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鼓励、吸引留守儿童参加课外集体活动或兴趣小组活动,使留守儿童在集体的大家庭中得到关心,感到温暖。

农村教育一直就是在落后中步履蹒跚的前进, 虽然国家也出台了许多政策来扶持羸弱的农村现状, 但是农村的小学教育问题任重而道远,并不是片刻时间就可以完全解决的。这要依赖于全社会的帮助扶持。作为一个国家工作者对未来充满了期盼。

【参考文献】

[1]谈松华,朱小蔓等.《当前中小学教育改革中的六大焦点问题》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

[2]张进峰.《家庭教育重要性的哲学新论》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版

[3]藤田英典.《走出教育改革的误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第8篇

一、坚持“以学生为本”原则,凸显学校后勤工作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以梨树县教育为例,近年来中小学办学条件有了巨大变化,现代化教育水平不断提高:理化生实验室等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装备逐渐普及,新建和改建的食堂、宿舍达到了现代化的标准,校园绿化、美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教育、教学模式正在向优质教育资源迈进。学校也一改过去只重视分数忽视后勤、唯升学论好坏忽视综合素质的片面教育模式,继而转变为“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模式,全力打造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资源的教学模式。优质教育资源包括:优秀的师资、优秀的育人环境、优秀的后勤保障与服务。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要接受优质教育教学资源,还要改善和提高学习和生活质量。要在学校学得好、吃得好、住得好,保证校园安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说,学校后勤是优质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我们梨树县各中小学校有一大批具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爱岗敬业的后勤校长管理队伍。他们无私奉献,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持续提供优质的后勤保障服务,成为全县中小学教育、教学发展的有力支撑和保障。他们不论是在财务管理、校园校舍管理、食堂设施设备管理、环境生活管理以及师生福利等方面,还是在健全制度,构建寄宿制宿舍管理体系、开拓创新、勤俭办学、勤工俭学、提升服务效率等方面,都充分发挥了后勤保障作用和优质教育资源作用,成为我们做好后勤工作的宝贵财富。

二、拓展后勤服务空间,打造现代化后勤管理模式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现代化水平的不断发展,对我们做好后勤工作就又提出了新要求、高标准,赋予了新职能、新任务。因此,我们要在秉承传统管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继续锐意进取,拓展发展空间,思考新问题、接受新任务、研究新方法、探索新途径,不断提升学校后勤保障的服务水平。

我们梨树县教育局从教育现状出发,为满足现代化教育对后勤管理的需求,在后勤管理和服务上狠下功夫,各学校采取成立后勤管理组织、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投入资金、制定计划、培训后勤人员、确定目标、落实任务、明确责任、保障安全等措施,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注入了活力。比如,梨树镇城东中学、沈洋中学、双河学校、十家堡中小学、梨树四中等学校标准食堂、宿舍建成后,在配套物资和设备的提供、安全使用措施的落实等后勤管理上真抓实干,为师生生活提供了优质的食宿条件和服务,使高标准的食堂、宿舍发挥了最大的服务效能,真正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提供了有力的后勤保障。梨树镇第一实验小学、第二实验小学、十家堡中心校、郭家店第一初中、双河中学、城东中学等学校,充分利用电教设备开发教学资源,研究教学模式改革,对教师进行多层面的业务培训;利用电子备课室改善教师的备课条件;利用课件和多媒体教学一体机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电教手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梨树二中、十家堡中心校、城东中学等学校,充分利用体、音、美、卫等设施设备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丰富了教育、教学内容,拓展了教育、教学渠道,取得了显著的教育教学效果。还有学校利用新配备的理化生实验室和科学实验室,传授实践技能,改变了“黑板上种庄家”的教学局面,完善了实验课的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提高素质,集中全力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1. 综观学校管理工作,离不开学校后勤保障。学校管理工作做得较好的学校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有后勤保障和服务作支撑,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管理中后勤保障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 如何加强和完善学校后勤的各项管理制度,是现阶段摆在后勤工作者面前的首要课题。现代教育手段的普遍应用,需要后勤管理者深入学习和研究专业知识,掌握现代化的管理技术,提升科学管理水平;需要后勤管理者深入了解新情况,研究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做出新贡献;需要加强后勤管理工作的培训和科研力度、推广先进的管理经验,普遍提高后勤管理者的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3. 如何建设并维护好学校各方面资源,确保各种资源的有效使用和正常运转是后勤工作面临的新课题。如,学校房舍、装备、设施、设备的管理;水、电、气和器材、器械的供给保障和安全使用;防火、防盗、防毒、防爆、防腐、防鼠、防雷、防意外等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财产登记、建立档案、损耗报废、补充添置、相关记录、管理和使用制度、岗位职责等规范管理都是我们后勤工作的具体内容和任务。对这些建档建制的工作我们应该坚决做好。

4. 如何更好地提高现代化教育质量,为师生学习和生活提供优质服务是后勤管理工作的重要课题,也是后勤管理工作的宗旨所在。此外,我们认为还要做好以下工作:(1)要提高后勤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后勤管理工作涉及到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往往一人负责多岗,要求一人多能。这就需要从事后勤管理的同志要多学习、多实践;不仅懂后勤还要懂前勤、要发挥后勤服务育人的作用,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做出积极贡献。懂得管理的理论基础,如学习和研究各功能室的用途、实用要件、使用方法、注意事项、技术要求,维护和使用前的后勤准备工作等必备知识。(2)要制定长远规划和近期工作计划,以正确的办学思想和全面的育人理念为指导,结合实际制定出有利于学校事业发展的规划,按照规划制定出阶段性的工作计划。做到目标明确,分工合理,责任到人,讲究实效。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意识超前、积极主动,兵马未动而粮草先行,才能真正适应现代化教育、教学发展的要求,才能真正提高服务效率。

第9篇

【关键词】学前教育;弱势群体;公平

【中图分类号】G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7)04-0022-04

公平是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内核,教育公平则是社会公平的主要构成部分。目前,我国各地区之间、同一地区内部都存在学前教育发展不平衡现象,这是教育不公平的一种表现。本文通过对某城市幼儿园家长的问卷调查,多维度分析公有学前教育资源占有者的构成,以便为推进学前教育公平建设提供合理化建议。

一、调查结果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在我国华东某大城市的12个区随机抽样13所公办幼儿园进行问卷调查,其中示范幼儿园4所,一级幼儿园5所,二级幼儿园4所。每所幼儿园发放问卷50份,共发放问卷650份,回收问卷590份,回收率为90.7%。其中公办一级幼儿园和二级幼儿园的回收率较高,分别为95.6%和92%。示范幼儿园的回收率明显偏低,仅为75%。在问卷中,幼儿园的级别由高到低依次是示范幼儿园、一级幼儿园、二级幼儿园;家庭月收入2000元以下记为1分,2001~6000元记为2分,6001~10000元记为3分,10000元以上记为4分;受教育程度为小学及以下记为1分,初中记为2分,高中或中专记为3分,大专或本科记为4分,硕士及以上记为5分;当前户口为本地城镇户口记为1分,外地户口记为2分。

本文采用Microsoft SPSS 11.0英文版电脑统计程序进行资料处理,统计结果见下表。

二、分析与讨论

1.从家庭月收入情况进行分析

示范幼儿园幼儿家庭月收入平均得分为3.248,一级幼儿园幼儿家庭月收入平均得分为2.252,二级幼儿园幼儿家庭月收入平均得分为1.897,这意味着从示范幼儿园到一级幼儿园再到二级幼儿园,幼儿家庭的平均月收入呈递减趋势。

从下表可以看出,示范幼儿园幼儿家庭月收入在6000元以上的占示范幼儿园幼儿家庭总数的58.7%,其中月收入在1万元以上的占35.3%;二级幼儿园幼儿家庭月收入低于6000元的占总数的87%,其中月收入低于2000元的家庭占27.2%;家庭月收入低于2000元的家庭在该城市中基本属于经济弱势群体。

一般来说,家庭收入较高的家庭在社会上占有的可支配资源较多,除了物质资源外,还拥有人脉关系等软性资源,这为送幼儿进入高质量幼儿园就读创造了良好条件。而收入相对较低的家庭拥有的资源比较少,社会资源相对缺乏,很难在竞争激烈的示范幼儿园招生中获得优势。另外,经济原因也决定了收入相对较低的家庭在选择高质量幼儿园时会受到限制,因为高质量幼儿园通常意味着高价格。

值得注意的是,在示范幼儿园幼儿中,有6%的幼儿家庭月收入低于2000元。这些收入相对较低的家庭之所以愿意花高昂的费用让孩子就读收费不菲的示范幼儿园,是因为这些家长迫切希望通过接受高质量教育来改变孩子的命运。这些家长普遍认为,没有接受好的教育,就没有办法拥有好的生活,所以他们即使穷其所有也要让自己的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

由此可以看出,幼儿园在划分级别的同时也对招收幼儿的家庭作了区分,尽管这不是有意识的,却导致高质量幼儿园的幼儿家庭收入相对较高,而低级别幼儿园的幼儿家庭收入也比较低。属于社会强势群体的家长能为孩子选择好的幼儿园,让孩子接受好的教育,弱势群体则只能选择比较差的幼儿园。不同教育水平带来的差别又将在下一代的人生发展中得到延续,而且差距会越来越大。

2.从受教育程度进行分析

从受教育程度看,示范幼儿园、一级幼儿园和二级幼儿园幼儿家长的平均得分分别为4.076、3.266和3.103。示范幼儿园幼儿家长得分最高,这意味着这类幼儿园的幼儿家长受教育程度最高。一级幼儿园和二级幼儿园的差距不是很大,但是与示范幼儿园的差距比较明显。从标准差来看,在受教育程度上,示范幼儿园、一级幼儿园和二级幼儿园分别为0.57、0.864和0.844,这说明示范幼儿园幼儿家长的受教育程度差别最小,而一级幼儿园和二级幼儿园中幼儿家长的受教育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受教育程度与家庭月收入之间存在正相关,这也从一个侧面验证了为什么有6%的家长即使家庭月收入低于2000元,也要为自己的孩子提供高质量、高价格的受教育机会。

接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一般更懂得教育的重要性,因为他们是教育的直接受益者,所以会更加重视自己子女的教育。相反,没有接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不易切实体会到教育的重要性。因此,除了客观的经济条件限制外,这些家长主观上也没有特别重视教育,他们普遍认为学前教育并不重要,不必费心选择幼儿园。

3.从户口情况进行分析

在户口分值统计方面,示范幼儿园的平均得分是1.069,一级幼儿园和二级幼儿园分别是1.269和1.348,示范幼儿园的得分最低,这意味着在示范幼儿园就读的幼儿拥有本地城镇户口的较多,而在一级幼儿园和二级幼儿园中就读的外地户籍幼儿明显增多。从户口分值统计看,教育资源的地域垄断性依然较强。尽管国家已出台相关措施帮助外地户籍幼儿享有入园权利,但现实情况是外地幼儿基本无法进入高层次和高质量的学前教育机构接受教育。

本次调查发现,学前教育公有资源的分配存在不公平现象,优质教育资源基本被社会强势群体占有,他们的家庭收入和受教育程度高,而且户口大多在本地,享受着公有的高质量学前教育资源;而一些弱势群体的家庭收入低,受教育水平低,享有的社会资源有限,没有能力为孩子选择优质幼儿园,而且主观上也没有去为孩子争取优质教育服务。公有学前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会导致学前教育出现“马太效应”,即好者愈好,差者愈差,社会阶层的差距越来越大,并会在下一代中延续。“穷人由于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结果便形成了一套特定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诸如屈从意识、不愿意规划未来、没有实现理想的能力等。此种类型的文化一旦形成,便会对周围的人,特别是穷人的后代产生影响,从而代代相传,贫困本身也就得以在此种文化的制约与保护下不断延续。”〔1〕

三、对推进学前教育公平建设的建议

要消除学前教育中的“马太效应”,最好的办法是借助政府的宏观调控,将学前教育投资公开化、公平化,逐渐取消幼儿园评级制度,建立弱势群体保障制度,为弱势群体提供教育投资咨询服务,改善弱势群体的弱势地位,推进学前教育公平建设。

1.减少对优质幼儿园的投资,将学前教育投资公开化、公平化

“方方面面的差异使得重点学校和普通学校形成了‘两个迥然不同的集团,两种迥然不同的文化’,‘示范性’的预想在两种文化的分野中成了一种自欺欺人的童话。” 〔2〕政府不应该再人为地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和一般教育资源的投入差距,如果听任这种差距日益扩大,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平会使无数幼儿不能享有必要的教育,以致丧失发展机会,导致社会成员发展潜能的整体开发处于较低水平。〔3〕“形式的正义,应是管理平等地(即以同样的方式)适用于那些由他们规定的阶层的人们。”〔4〕政府减少对优质幼儿园的投资,将学前教育投资公开化、公平化,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教育投入,有利于消除“马太效应”。

2.借鉴国际通用的准入制度,逐步取消幼儿园评级制度

国际通用的准入制度是指凡是符合条件的申办人都可以申办幼儿园,这种准入制度可以避免幼儿园之间的硬件攀比,有利于节约原本数量有限的学前教育资源。准入制度的实施能够为更多幼儿创造接受高质量学前教育的机会。“对教育质量的追求绝不能以牺牲教育公平为代价,牺牲教育公平为代价换来的教育质量是得不偿失的,也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质量。” 〔5〕

3.建立相应的制度,保障弱势群体接受学前教育服务的权利

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费里德曼认为,教育具有“正邻近影响”,即“儿童受到的教育不仅有利于儿童自己或家长,而且社会上其他成员也会从中得到好处。儿童受到的教育由于能促进一个稳定和民主的社会而有助于福利的保障”。〔6〕为弱势群体接受学前教育提供制度保障,有助于和谐社会的建立。如果社会不和谐,“穷人会用公开的暴力手段使富人的财产减少到与自己相当,会在需求和恶意的驱使下去侵犯他人的财产”。〔7〕就儿童的受教育权利来说,一部分儿童,特别是弱势人群的孩子,他们受教育的基本条件如果不能得到保障,这将是社会公共权力的滥用,将会危害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4.建立中介服务机构,为弱势群体提供教育投资咨询服务

学前教育产品具有特殊性和专业性,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幼儿家长,尤其是处于弱势地位的家长如果能了解更多的教育信息,掌握更先进的教育理念,就会进行更为理性的教育投资,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目前,家庭教育服务市场还不成熟,市场上缺少相关服务机构。政府可以采用购买服务的方法,吸引民间教育资源投资教育服务机构,为弱势群体提供正确的教育方法、教育理念指导,引导弱势群体进行理性教育投资。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386.

〔2〕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何包刚,廖申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50,82,54.

〔3〕万俊人.道德之维:现代经济伦理导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356.

〔4〕袁振国.论中国教育政策的转变:对我国重点中学平等与效益的个案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

〔5〕朱家雄,张婕.教育公平:一个不容回避的学前教育问题〔EB/OL〕. 〔2006-06-02〕.省略.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