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30 10:27:2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文化产业运营策划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云南省;农业产业化;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1-0029-03
一、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现状
云南省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农业标准化、专业化程度明显提升,并初步建成了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传统产业得到巩固提高,新兴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发展,也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一)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化程度提高,龙头企业实力逐渐增强
云南省对农业产业化十分重视,促进了本省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涌现出了一批运行规范、管理科学、分配合理、成员增收明显的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据统计2002年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仅1 560个,龙头企业426户。到2012年,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增长达4 700个,龙头企业达到2 500户,实现销售收入1 150亿元。其中省级重点龙头企业467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实现产值和销售收入分别达到755亿元和878亿元。其中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6户、省级龙头企业467户、州市级龙头企业1 372户,全省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增加了871亿元、增长7倍;与2007年相比,五年来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增加了440个 、增长10%,龙头企业增加660户、增长36%,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增加了767亿元、增长2倍。
云南省龙头企业在数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实力也不断增强。目前,云南省百强企业中农业龙头企业占10户。营业收入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有160户,其中,10亿元以上15户、5~10亿元20户、1~5亿元125户,分别比上年增加3户、6户、16户。
(二)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发展,基地建设快速推进
随着农业产业化发展,云南省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迅速,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全省特色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已超过4 500万亩,甘蔗、茶叶、橡胶、咖啡等特色经作位居全国前列。甘蔗种植面积520万亩,居全国第二,产量达到2 200万吨。茶叶面积575万亩,居全国第一;茶叶产量26万吨,居全国第二。橡胶种植面积820万亩,干胶产量40万吨,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第一。蔬菜播种面积1 235万亩,产量1 685万吨,出口5.7亿美元,超过烟草,跃居全省大宗农产品出口第一位,成为南菜北运、滇菜外运的重要基地。马铃薯种植面积1 000万亩,居全国第三位;鲜薯产量1 150万吨,占全省粮食总产的13%;总产值86亿元。水果面积535万亩,产量达510万吨,综合产值达200亿元。咖啡种植面积134万亩、产量8.4万吨,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第一。蚕桑面积150万亩,居全国第3位,鲜茧产量4.7万吨,居全国第五位,总产值15亿元。
(三)产业布局逐步优化,产业集群初步形成。
近年来,高原特色农业发挥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全省初步形成了滇中、滇东北以烟草、畜牧、花卉、中药材、马铃薯为主的产业带;滇南、滇西南以优质稻米、甘蔗、茶叶、橡胶、咖啡为主的产业带;滇西、滇西北以畜牧、药材为主的产业带;滇南、滇东南以热果、药材为主的产业带。烟草、甘蔗、茶叶、橡胶形成了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为云南农业生产专业化、特色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目前,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的产业聚集能力提高,产业集群初步形成。辣椒、茶叶、马铃薯等一批优势农业产业化企业群和加工产业带逐步形成,建立了元谋无公害特色蔬菜、思茅茶叶、大理野生食用菌、西双版纳天然橡胶、曲靖马铃薯及宣威市特色畜产品等6个国家级加工示范基地,丘北辣椒系列产品加工基地等6个国家农业产业化创业基地,产业集群已经初步形成。
二、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存在的问题
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龙头企业动力不足,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
龙头企业的发展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云南省龙头企业数量较少、规模较小,在2010 年以来云南前后共认定了303家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产品加工省级重点龙头企业,但其中仅有19家是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产品加工重点龙头企业。且龙头企业与农户间的利益关系缺乏制度保障,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商品基地、农户之间难以形成比较稳定的产销关系,农业一体化经营水平低。全省农产品加工企业“小而散”、“档次低”、“有质量无批量或有批量无质量”的问题十分突出。在农产品结构上,多以资源型的传统产品为主,农产品加工程度低且链条短,产品附加值较低,影响了农民的增收,更影响农业产业化向更高层次的发展。
(二)农村融资体系不健全,严重阻碍了农业产业化发展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需要有大量的资金积累和再投入,这都离不开融资体系的支持。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融资体系经过多次改革,基本建立了以政策性融资、商业性融资和合作性融资为基础的融资体系,但是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并未得到有效整合,农村融资体系的诸多不完善之处中最主要问题是资金支持严重缺乏,农业产业的产出水平很大一部分取决于资金的投入,因此资金问题是阻碍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瓶颈问题。农户、农业企业、农业基地、农业合作组织等贷款难,农业产业化信贷投放量不足,支农金融体系不健全,农业产业化贷款满足率低,金融产品创新不足,抵押物品单一,农业金融保险业务发展缓慢等也影响着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三)企业与农户利益机制联系不紧密,产业组织形式有待完善
由于农户与公司之间的实力悬殊,缺少其他力量予以平衡,使得两者处于不对等的市场关系。导致农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缺少话语权,自主意志得不到体现农户与公司之间的条约显失公平,利益分配仅由公司单方决定,农户与龙头企业之间很难真正形成“风险共担、利润均沾”利益分配机制,影响和制约着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分散的、经营规模普遍较小的农户,作为相对弱势的群体在农业一体化经营利益共同体的相关谈判中,往往处于不利地位。而公司的以利为先,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本质,更让农户的利益受损成为了常见之事。
(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层次不高,科技含量较低
目前云南的粮食等农产品看似供应充足,但农产品的品质却不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生产加工占了绝大部分比重,而市场开拓不足,投入集聚在生产加工环节。从生产加工内部来看,由于注重短期效益,多数农产品主要以单一原料和初级产品生产为主,精深加工层次低,技术装备差,技术创新能力弱,产业链短,农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较低,品牌效应和产品知名度不高。
三、加快云南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培育重点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优势
在农业产业化的组织模式中,龙头企业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要推动产业化的发展,必须重点培育龙头企业。一是要依托自然优势培育优势产品,围绕优势产品打造优势产业。且每一个区域性的特色主导产业,都要重点培育一个省级龙头企业、建设一个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基地、配套一个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完善体系,在全省形成不同层次、各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化体系;二是要把加快龙头企业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上,加强与龙头企业的联系,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提供及时信息服务,以提高企业对市场波动的预防能力,降低风险;三是应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引进新品种、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开展面向基地和农户的技术推广,做好服务、协调和运用工作,指导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建立互惠互利的联结机制,营造共同发展、利益共享的“和谐创业”局面;四是要大力推进龙头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联合与合作,鼓励龙头企业创办或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进龙头企业与合作组织有效对接,为基地农户提供多形式、多层次的服务。
(二)构建完善的农村融资体系,强化财政扶持力度
建立农业产业化发展专项经费投入机制,加大农业信贷投放力度,拓宽农业信贷领域范围,逐步放开对中小金融机构的准入限制,完善支农金融服务体系,建立金融惠农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建立农业保险体系,最为重要的是政府的积极参与,适当介入推动企业、金融机构以及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的形成。实施财政补贴政策,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经济效益好的产业化项目,予以必要的直接扶持;实施税收优惠政策,扶持和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设立专项资金,制订企业技术创新与开发计划,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专项扶持。
(三)建立龙头企业与农户新型利益关系,实现和谐发展
目前,农云南省农业产业化还处于起步阶段,利益分配机制还很不健全。农户与公司的市场关系不对等,时常出现农户违约不将产品卖给公司,或公司不顾农户利益拒收或压价的现象。在市场行为中,价格是最敏感最核心的话题。所以,把好价格关才是影响建立龙头企业与农户的新型利益关系,真正做到“村企互动”,达到“以企带村、以村促企、村企共赢”的目的的重要因素。首先可以建立特色订单农业,农民与公司在进行交易的时候,可以放宽价格锁定。其次应发展“农民转租”模式,让农民采用流转土地承包权的方式,将土地租给技术更先进的企业来进行生产,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的农业。再次应推进农业推广,让农民学习到更先进的种植技术,了解到最新的市场需求,同时还可带动周边村庄的农民参与到该企业的配套种植、运输、粗加工中来,进一步引导农户、合作社以资金、技术、劳动等要素入股龙头企业,形成产权联合的紧密型利益关系,形成农户和公司“共赢”的良性利益循环机制。
(四)积极发展品牌战略,拓展国内外市场
立足资源优势和产品优势,强化品牌建设,加快与国内、国际市场接轨。通过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高优势农业产业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在稳步发展传统市场的同时,积极开发新兴市场。省内市场加强行业自律,形成规范的贸易体系。国内市场强化品牌建设,稳步提升知名度和竞争力。组织龙头企业参加国际上知名度大、影响广泛的各类产品展洽会、博览会、推介会等活动,加快与国际市场接轨。切实把打造龙头企业产品品牌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产品加工工作的重点工作,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和国内市场竞争能力的名牌企业及名牌产品。支持龙头企业开展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产地认证,加强地理标志建设。以优质农产品品牌为重点发展对象,狠抓优质农产品品牌的扩张覆盖。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品牌予以重点扶持,打造 “绿色云南,生态产品”整体品牌,发展一批具有国际和国内市场竞争能力的名牌企业及名牌产品。
参考文献:
[1] 樊云香,李亚荣,刘江晏,杨建波,靳红.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经济视角:下,2013,(6):116-117.
[2] 牛若峰.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观察和评论[J].农业经济问题,2006,(3):8-15.
[3] 余涤非.中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战略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2.
关键词:文化产业项目;策划;管理;开封古城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3-00-02
一、项目背景
第一,旧城改造。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之后,开封市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从而需要对旧城进行持续的改造,这也是程式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于旧城改造能够重新规划定位城市不同区域的功能。开封市的城市格局早已形成,有着浓厚的古城风貌,并且有着悠久历史以及多姿多彩的文化。不过古城区当中的居民住宅主要是五六十年的建筑,危房以及旧房数量众多,乱搭乱建的问题非常突出。当前在开封老城当中,仍然有数百万平方米棚户区等待改造。因此开封市决定彻底拆迁老城区当中的棚户区,同时改建老城区为休闲旅游城市,在一定程度上重现北宋的“汴京风采”。各大媒体相继报道开封市的老城区改造工作吗,并将其称之为“千亿豪赌”。
第二,文化资源丰富。开封有着悠久的立时,是有名的“六朝古都”,尤其是宋文化的内容多姿多彩,宋代历史遗存非常丰富,国家级保护单位包括铁塔、东京城遗址以及繁塔。省级的保护单位包括相国寺以及宗公祠等,市级的保护单位包括古州桥遗址以及午门石狮等。地下历史遗址包括古州桥遗址以及新郑门遗址,同时还有珍贵的馆藏宋代文物。除此之外,各个朝代的文化遗存还包括开封城墙、刘青霞故居、开封东大寺、延庆观以及龙亭等。开封城拥有的宋代的文化名人数量众多,例如赵匡胤以及包青天等。开封市拥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14类共80项。
二、项目目标
文化产业园区项目的开发目标主要分为土地以及文化两部分。第一,土地开发目标。开封市的文化产业资源集中分布在老城区,规模比较大的文化产业项目在开发的过程当中需要通过政府批准,从而实现统一规划并且审批获得土地,然后进行一级开发。因为土地所有者属于开封市政府,所以在建设园区的过程当中,政府通常会通过二级开发从同企业进行合作。开封市的文化产业园区在二级开发的过程当中主要目标是商业地产以及旅游地产。
第二,文化资源开发目标。开发文化资源的目的在于实现文化资源再生产,也就是将文化资源当作原料,借助于一系列的建设开发操作,让文化产品面向市场,通过这样途径获取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开封市在文化产业园区的开发过程当中,将宋文化当作出发点,在已有历史遗迹的前提下,塑造有着鲜明特色的文化产业园区,从而拓展文化产业的内涵,并且具体文化产品的重要也比较多元化,例如宋宫廷文化、宗教文化以及民俗文化。在开发文化资源的过程当中转换文化资源成为资本,从而实现文化资源的增值。在各个文化产业园区当中,从总体上文化资源产业化的开发从总体上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第一,文化旅游业。将宋文化当作园区旅游的支撑产业,已经形成完整的文化旅游景点。第二,文艺演出业。这也是园区当中比较优势较为明显的文化产业,并且品牌产品以及演艺资源比较丰富,优则会广阔的市场前景。第三,书画工艺业。这也是园区重点开发的文化产业,比较典型的包括书画、宋绣以及朱仙镇年画等,这部分工艺美术品逐渐发展成为闻名全国的文化艺术品牌。第四,饮食文化。开封的小吃全国文明,尤其是夜市受到游客的普遍赞扬。除此之外还包括会展、收藏以及休闲娱乐等,都是在宋文化为基础上开发的文化产业。
三、基本流程
第一,管理运营流程。园区管委会在管理组织的过程当中,转变过去政府办文化以及政府管文化的模式,实现了“管办分离”。具体而言就是在园区管理的过程当中,政府抓哟负责出台政策、做好规划以及后期的监督监管,其中的实务则由企业来具体负责。鉴于此,古城文化园区成立开封市旅游投资公司以及宋都古城投资公司,由两个公司来当作管理运营的机构,具体负责园区文化产业的运营管理以及建设管理。园区当中的管理组织借鉴一套人马以及两块牌子的模式,形成园区管委会以及城投、文投工作人员根据一体化发展的目标,通过独立干礼的机制,来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以及园区项目建设之间的密切联系。
第二,融资流程。资金可以说是策划管理文化产业园项目最为关键的影响因素之一。开封市的文化产业园区属于战略性的园区,因此在开发的早期阶段,最为主要的资金来源是政府。不过因为整个园区需要的投资金额规模庞大,仅仅依靠政府资金无法满足要求。为了确保园区能够正常完成开发建设,开封市政府借助于各种不同的途径来融资社会资本。在此过程当中,开封市政府出台了相关的投资融资扶植政策,并同时借助于市场机制实现项目策划以及融资渠道之间的衔接对接,从而力求能够吸引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到园区项目的建设当中。这些优惠政策包括满足文化产I的信贷需求、丰富融资渠道、降低信贷门槛、完善金融支持的奖励机制。在具体运营的过程中,文化产业园区的重点项目同社会资本进行深度的合作。例如清明上河园同海南置地公司联合成立股份公司,御河水系则由宋都水系公司同建业集团联合开发。这些项目在开发以及管理的过程当中都搭理吸收民营资本。
四、商业模式
开封市的文化产业园区在商业模式放,首先由政府进行规划,然后进行开发建设,有着典型的行政特色。文化产业园总体规划的范围是古城墙当中的所有区域以及古城外部清明上河城基地、生态度假区、大宋博物馆、朱仙镇文化旅游区。园区将宋文化当作买点,将全城一景作为特色,以两环以及八区当作布局,建立起一城两环八区的商业模式。第一,一城。将古城区建成成为宋文化公园,将宋代的建筑当作主题,修缮保护当前的各种文物古迹,根据内在时尚以及外在古典的要求,来兴建文化旅游项目,建设成为全城一景的主题公园。第二,两环。将城墙当作主体开发环城风光带,同时将六河五湖当作文化景观带。城墙为主的环城风光带通过整治附近的环境,改造护城河并且复建四个角楼以及豁口,来实现墙体的贯通。通过治理疏浚护城河,达到城外河以及城内水系的疏通,这样一拉就实现了健全的城墙规划格局。
第三,八区。开封古城文化产业园共包括宫廷文化区、府衙文化区、开封府、大相国寺、铁塔文化区、延庆观、鼓楼商业文化区以及清明上河城影视基地区等。依托种类丰富的文化资源,古城文化在产业园区当中将不同的文化资源进行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塑造了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区,一方面明显丰富宋文化,另一方面也丰富了文化产品的类型。根据这一布局理念,并且借鉴其他文化产业园区的经验,开封市的文化产业园区选取了“园中园”的商业开发模式。宋都古城产业园区在2011年被批准为国家级的文化产业园区,积极引进企业来参与运营或者是投资建设,从而推进了大批的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同时取得非常理想的收益。2016年春节黄金周当中,开封市一共接待接待游客将近2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高达3.6亿元。
五、风险及对策
第一,旧城改造方面的风险及对策。开封市的宋都古城产业园区在开发的过程当中同旧城改造实现了合二为一,因此同普通意层面的城市建设规划存在这一定的区别,最为关键的是思路是通过引进社会资本来实现产业化的运作。从开发的主体而言,是由政府来从整体上负责项目的规划以及管理,并且分步实施。在此过程当中根据不同项目的条件实施不同的政策,提供相应的优惠措施来招商。重要的园区文化产业项目则由文司进行策划,在必要情况下需要控股管理。从开发对象而言,文化资源在开发过程当中将宋文化当作核心,从而打造文艺演出、文化旅游、饮食文化以及书画工艺美术等产业,实现土地开发过程当中旅游地产以及商业地产之间的结合。从开发的机制而言,管理运营以企业作为主题,融资的机制是通过出台投资融资的优惠措施,来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到文化产业园的建设。宏观层面的文化产业园区能够概括为政府规划、项目包装以及企业运营。这一模式在开封文化产业园区策划管理过程当中的效果令人满意。
第二,开发模式方面的风险及对策。清明上河园属于国家级的主题公园,是由开封市政府以及海南置地公司联合开发的一个项目,在此过程当中存在着一地你给的风险。从开发的主体而言,海南置地公司在参与之前,清明上河园是由开封市政府负责开发。在海南置地公司参与之后,开发的主体就是企业以及政府联合成立的股份公司。政府仅仅是指导性提供政策支持以及管理支持。从开发对象而言,开发文化资源是对宋文化中当中的各种民俗文化实现深层次多角度的挖掘,土地开发则主要是开发旅游地产。从开发机制而言,管理机制是将市场作为导向,由企业来管理运营,其中融资机制是政府使用土地入股同海南置地公司展开合作。在后期运营当中,融资模式是滚动开发。
第三,古城保护方面的风险及对策。为了充分保护古城风貌,并且有效改善古城区的景观,在此基础上发展旅游经济,开封市政府先后组织水系工程开发。其中大宋御河属于二期工程,开发过程是政府主导的资本运作以及资源整合。水系工程开发以及旧城区改造是同步进行的,因为涉及棚户区的拆迁,所以只能通过政府主导将展开。除此之外,作为市政工程的一部分,规划设计同城市发展战略需要相互融合,有政府审批通过。从开发主体的角度而言,御河开发是由政府成立的公司当作主体,社会企业t能够参与协助。从开发对象的而言,文化资源开发主要是营造北方地区的水城特色。从开发机制而言,运营管理是将宋都水系公司当作主体,融资途径是政府鼓励社会资本的积极参与,从而政企合资进行开发。水系开发在很大程度上丰富宋文化内涵,连通城区的主要景点,带来理想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不过开发过程当中也出现了水质差以及水系边商品化过度的问题。
开封市借助于大手笔的资源整合以及旧城改造实现文化产业项目的发展,同时借此提升了城市品位。文化产业项目开发模式的选择,应当结合地区的社会发展背景以及经济水平,同时地方政府对文化产业项目的目标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文化产业项目的开发模式以及开发理念也不断变化。
参考文献:
[1]赵汐.风险控制视域下的文化产业项目策划及管理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5,3(1):451-452.
[2]侯方园.文化产业项目策划与管理风险控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14):163-164.
[3]陈璐.从项目策划看湘潭红色资源如何多元开发[J].中国商论,2015,5(30):106-108.
[4]王华.“文成公主”大型实景演出项目策划的运营分析[J].当代青年月刊,2015,3(9):150.
[5]杨吉华.县域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研究--以蓬莱市八仙过海旅游公司为例[J].枣庄学院学报,2016,33(4):125-129.
[5]曹蔚,卞波.智慧旅游的“南京模式”――“智慧夫子庙”文化产业项目研究报告[J].江苏商论,2015,3(6):40-43.
体育文化产业的概念和特征
(一)体育文化产业的概念
体育文化产业是国民经济产业体系中的组成部分,我国国家标准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中的16个门类,体育位列第12大类“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对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第三产业附加值起到积极作用。有研究者提出:体育文化产业在总体上被看作是经济、体育文化一体化的产物,是具有体育符号特征,从体育文化发展的角度推动经济增长,用产业手段发展体育文化,以体育文化为主要资源进行生产,以经营性方式向社会提供体育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新兴产业形式。从广义上被界定为“以提供体育文化服务为主要内容的行为和组织的总和”。①
(二)体育文化产业的特征
1.附加值高。体育文化产业离不开三个元素:体育、文化和科技。这三个元素决定了体育文化产业比一般的传统产业有更高的附加值。体育文化产业相比于一般的赛事,在知识产权方面有独特性,这种独特性包括赛事的电视转播或网络转播、赞助品牌的营销策划和形象宣传、赛事的多渠道推广等,这些活动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融合性高。体育文化产业形成以体育为核心的产业链,涵盖了众多与体育相关的行业,如餐饮、服装、金融、汽车、钟表等,体育行业对这些行业有较强的依赖性。同时,这些行业也依靠体育提升自身的知名度。它们相互间形成彼此依存的利益关系。
3.创新性强。体育文化产业强调创新,从生产方式来看,文化产品包括内容和载体两个部分,其中载体的生产方式与一般物质产品没有太大区别,都要遵循标准化的要求;而内容生产则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看成是个性化生产,更需要独创性。这种独创性的诉求,“不仅源于经济领域内的供求关系,同时,也是文化自身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②
4.影响面广。社会上爱好体育的人群巨大,人们在工作之余对体育的钟爱,是现代社会人们释放情绪、放松心情的一种重要方式。而媒体对体育的广泛报道,让这种影响力更为明显。
报业经营体育文化产业的优势
北京奥运会的带动作用和健康理念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使得一些传统报业瞄准了体育文化产业。报业发展体育文化产业有诸多优势。
(一)两者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在报业纷纷发展新媒体的同时,发展文化产业也如火如荼,实力雄厚的都市报更是如此。以北京青年报为例,该报近年提出了以“三跨”(跨媒体、跨地区、跨行业)为核心内容的发展战略规划,其中强调“跨行业”发展的方向是选择与传媒主业具有比较好的关联性和互动性的行业。
显然,要达到这样的要求,新选择的行业必须与报业资源良好结合;需要强力的对外推广,潜在客户与北京青年报客户有所重合。北京青年报因此选择了体育、娱乐、教育三个行业,而中国网球公开赛(以下简称“中网”)项目就是其体育行业的主打产品。
(二)报业强大的媒体报道资源
报业多年来形成的媒体报道资源是经营体育文化产业最显见的优势。当然,体育文化产业最根本的发展点在于赛事本身,但是强大的报道资源必不可少,尤其在产业的发展初期更是如此。报业发展体育文化产业,可以较容易地做到赛事活动与传播活动的互补、互动,形成赛事的“活动营销”与报业的“广告营销”的协同效应。
(三)报业有宣传策划人才
报业自身有丰富的策划、宣传人才,可以为经营体育文化产业初期的宣传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但要实现可持续、健康的发展,也要引进高素质的专业体育经营管理人才,形成符合行业规律、与报业母体具有本质差别的商业运营和企业管理模式,甚至可以是独立的企业文化体系。
(四)政府和企业的支持
这一点尤为重要。在中国发展具有一定规模的体育文化产业,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将会遭遇诸多发展壁垒。政府主要给予政策支持,“整合相关领域,其中包括税务方面的法规、知识产权等,以此为产业的发展创造条件;致力于寻求国际上的交流与合作,加强本国与其他国家在产业领域的合作”。③此外,还要争取企业的支持。
北京青年报运营中网的尝试
后奥运时代,北京的体育文化产业孕育巨大潜力。如何将这种潜力挖掘出来,实现报业真正的跨越式经营,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中网的创办
2003年TOM集团计划将其持有牌照(男女赛事牌照分别由TOM集团所属公司CHIMPION、SWIDON持有)的香港沙龙杯公开赛转到中国内地举办。在与国家体育总局、北京市体育局进行了接触并获得认可后,TOM集团出于业务开展需要,开始在内地寻找合作伙伴共同举办赛事。
2003年12月11日,通过谈判,TOM集团与北京青年报社达成协议,合资成立了由北青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控股(51%)的北京中国网球公开赛体育推广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网公司”),并确定2004年9月在京举办首届赛事。
赛事权利成功引进后,经北京市政府申请,国家体育总局正式批准了“中国网球公开赛”的赛事名称,由此确立了中网赛事唯一国家冠名的特殊地位。
此后,2007年,北京青年报社收购了TOM集团持有的中网公司49%股份,同时收购了CHIMPION、SWIDON两家境外赛事权利公司100%的股份,最终实现了中网赛事所有权、运营权完全自主拥有。
(二)中网的盈利模式
和诸多大型体育文化产业类似,中网的盈利模式主要分为这样四个部分:电视转播、品牌赞助、票房和授权产品。
电视转播收入是澳网、法网、温网、美网四大满贯赛事最主要的收入,占到总比例的近50%。不过和中网不同的是,四大满贯赛事是各国网协的赛事,转播权是他们自己销售的,而中网的转播权由国际组织WTA和ATP负责,转播区域覆盖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由于中央电视台的特殊地位,中网在中国内地几乎没有电视转播收入,中网用转播权换取中央电视台的电视信号,相互都不收费。目前中网与一些视频网站已经洽谈合作,力图在视频领域打开盈利空间。
中网最主要的收入来自于品牌赞助,这一部分收入占据总收入的80%,这样的比例与国际上其他的体育文化产业相比显然偏高。这带来一个问题:当其赞助名额全部用完时,形成难以突破的瓶颈。以2012年的中网为例,有北京奔驰一家首席赞助商、中国人寿和劳力士两家钻石赞助商,另外还有8家白金赞助商、6家合作伙伴、15家供应商和2家纪念品供应商。④
中网的票房收入近年来逐步提高,但仍然有待加强。2012年票房收入为2000万元左右,具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授权产品开发在国外四大满贯赛事中是重要的盈利模式,目前中网这一部分占比很小,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中网的成本由申办费用、球员奖金、场地租赁、赛事推广和组织等多项费用构成,经过10多年的发展,收入已经接近成本,但仍需要一段时间方可盈利。
(三)中网运营面临的问题
通过以上的产业盈利分析,已经能看出北京青年报在运营中网过程中面临的部分问题,当然还有其他一些问题。
从国际化程度看,中网的运营团队人员偏多,且缺乏在国际网球界具有影响力的运营总监,赞助品牌方面也是国内品牌居多,国际品牌较少。
从运营收入看,上文已经提到,中网赛事的收入过度依赖赞助商,门票和特许商品销售收入所占比重较小,这是影响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从场馆使用看,这是目前中网面临的一大瓶颈。目前中网的举办地国家网球中心的业主单位是朝阳区政府。中网赛事自创办以来,在场馆使用方面一直采用的是赛时短期租用的模式。这种赛事运营与场馆运营分离的现状,造成了合作各方因经营目标不同,无法形成利益共同体。
从政府扶持看,也有待进一步完善。“政府对中网的扶持政策停留在体育产业引导基金的资金支持方面,针对中网在世界城市建设中的定位而言,政府的扶持应进一步加大。”⑤
对报业发展体育文化产业的建议
报业发展体育文化产业优势不少,但难度也相当大。笔者对报业发展体育文化产业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尽快和国际接轨
体育文化产业只有做大做强,才能有大收益。这种收益既包括经济收益,也包括社会收益。实现这样的目标,需要加快国际化建设。如公司的人员配置,可以考虑专业化和本土化结合;在盈利板块方面,应该向国际通用法则看齐。
从中网的现状看,授权产品方面可以进一步加快发展力度。法国网球公开赛的授权产品工作做得较为成功,与法网场地相匹配的一小瓶红土经过包装后,销售价为30欧元,富有创意的授权产品让产业的创新性和文化性得到体现。
(二)前期需政府必要支持
体育文化产业,特别是重大赛事的运营具有商业性,同时也具有非常强的公益性,其高额的成本开支在市场培育阶段很难由一家报纸企业完全通过商业方式承担,一段时期内必要的政府财政支持不可或缺。
报业发展体育文化产业,毕竟是跨行业发展,整合相关硬件、软件资源实现综合产业化发展,打造专业化、差异化的产业链条,是体育文化产业形成良性竞争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而在国内现有的体育管理体制和体育市场环境下,这种资源整合的复杂性和难度均比较高,所以更需政府参与协调。
(三)与报业集团内部资源结合
除了体育文化产业,报业还有一些其他的文化产业项目,比如地产文化项目、旅游文化项目、教育项目等,这些项目可以和体育文化项目有机结合。
以旅游文化项目和体育文化项目的结合为例,既可以组织中国观众到海外观赛,也可以组织海外观众来中国感受中国的赛事。网球界的四大满贯赛事,一般观众购票非常困难,中网可以利用自身与国际组织联系紧密的优势提前拿票,并通过组织国内球迷去国外看比赛的方式,让中国球迷有机会一睹大满贯赛事的场面。这一方面是对中网的推广,另一方面也尝试了新的盈利模式。
(四)有意识增强对城市文化的影响力
“从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以及城市居民文化消费状况可以看出,城市居民的文化消费演变先后经历了‘粗放型消费’阶段和‘集约型消费’阶段,目前正在进入更加注重消费品质的‘舒展型消费’阶段。文化消费占人均消费的比重越来越大。”⑥随着人们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以及对体育运动的关注,体育文化产业已经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领域。在人们提高这部分消费的同时,体育文化产业公司应因势利导,做好相应工作。
体育文化产业的影响力,一方面自然是赛事本身,这是核心资源;另一方面需要通过系统性的工作来完成。这些活动形成合力,共同构成体育文化产业对城市文化的影响。
注释:
①:《体育文化产业策划与创意》[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9年版
②欧阳坚:《文化产业政策与文化产业发展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年版
③何其聪主编:《融汇创意的力量》[M],中国书籍出版社,2012年版
④北京中国网球公开赛体育推广有限公司:《2012中国网球公开赛赛事总结》[R],2012年11月版
⑤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网球公开赛综合效益评估报告》[R],2012年5月版
关键词: 文化产业管理 瓶颈问题 对策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为满足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需要而成立,也因国家重视文化产业而受到关注。从2004年教育部第一次批准4所高校设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至今十年时间内,已经有100多所高校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数量上发展迅速。但作为新专业,在内涵发展上还不容乐观。目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发展面临三个瓶颈问题:师资力量不足问题、培养模式不科学和教材缺乏。
一、师资力量不足问题与对策
目前很多文章注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培养模式、培养目标的讨论,却忽略了一个关键的师资问题。师资力量是专业发展的基础,没有专业过硬的老师,就无法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师资问题是基础问题,师资问题解决不好,培养模式、培养目标及培养出适合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等问题都无从谈起。
1.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特点与对师资的要求
文化产业在我国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文化产业管理的实践经验还不是很丰富和成熟,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只有十年发展历史,所以对这个新产业和新专业的特点很多人还不是很了解。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主要有两个特点,即跨学科性和实践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第一个特点是跨多学科,跨文化、文学、艺术、管理、经济、法学等学科,融合很多学科,不是单一学科。需要有多学科的师资力量支撑,不仅需要文化艺术类师资,还需要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的师资。而且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如文化产业概论、文化投资学、文化产业项目策划、文化品牌运营、艺术市场营销、文化资源开发等课程,每门课程都跨学科,不仅要求任课教师有文化艺术的专业知识,还要有经济、投资、管理等专业知识和视野,任课教师必须具有综合的学科知识结构才能胜任。因此,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跨学科特点决定了对师资的要求,不仅需要来自文学、艺术、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学科的师资承担专业基础课,而且需要融合上述多个学科的师资承担专业核心课程。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第二个特点是实践性和应用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不同于其他以理论为主的传统基础学科,实践性很强,强调应用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而且目前我国高校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绝大多数是为了满足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践需要,很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很关键。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特点要求师资必须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较丰富的实践经验。
2.目前师资力量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目前很多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是匆匆上马,师资条件并不具备,因此一旦批准专业设置后,只能有什么师资开什么课,因人设课现象严重。目前,全国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程五花八门,各不相同,这里面有各高校优势学科不同、区域性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侧重点不同等原因,但主要原因是缺乏专业师资,没能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因此培养目标设定的所谓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只能流于口号。目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师资主要来自文史哲、艺术、管理、经济等专业,极少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科班出身的。传统学科文史哲、艺术等知识背景的师资大多缺少产业经济与管理学的知识结构,也缺少文化产业的实践经验,尤其缺少经济头脑和商业市场眼光,因此很难把实践性强的专业核心课程讲好,而且不懂得实践的重要性,自然培养不出实践能力强的学生。同时,经济学与管理学专业背景的师资由于缺乏文化艺术修养和创意方面的相关理论和实践,因此很难胜任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教学。
如何解决专业师资短缺问题呢?指望高校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培养出目前急需的师资还有待时日,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最为现实的做法是必须意识到师资培养的重要性,大力培养现有师资力量。师资过硬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应根据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特点针对性地培养师资。第一,对现有师资进行培训。这些师资大多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而且很多已具有副教授、教授职称,所以已具备很强的学习能力,稍加系统培训就能产生效果。目前专业核心课程的师资主要是通过自学进行专业转型,但自学比较慢,学校应该对这些专业教师进行系统培训。一是让他们补充学习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二是送他们去国内外文化企业单位进行调研和学习,深入了解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运营情况,实现产学研结合。弥补专业知识单一和实践性弱的不足,让师资在知识结构上既有理论又有实践,这样才能胜任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教学任务。通过培训和实践调研与学习,帮助教师实现专业转型,增强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学与科研的能力和兴趣。第二,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业界精英来校任教,把专业核心课程分出一部分课时请业界人士来讲,或者开讲座,以此弥补师资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同时需要学校出面进行协调,打破院系隔阂,综合多学科师资力量通力合作,承担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2013年教育部出台文件规定,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如果从艺术生招生,文化课成绩必须达到该校最低批次录取分数线,并在《2014年教育部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规定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一级学科是管理学,挂在工商管理类,可以授予管理学或艺术学学位。教育部文件出台之后,很多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停止招收艺术生,改成招收普通高考生,并把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从艺术学院、文学院划归到管理学院,使管理学院错误地认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质就是管理,所以很轻视甚至认为不太需要文化艺术类的师资就能办好这个专业。结果导致很多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放弃原有的办学基础和经验,在管理学院另起炉灶,造成时间和资源浪费,其实这样做是不科学的。因为,对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文化是基石,创意是灵魂,没有文化和创意,只有管理理论的师资不能独当文化创意产业专业的教学任务,同样,仅靠管理学院办不好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应与文化创意类专业一起成立文化创意学院,这样便于形成创意氛围和产业实践基础,对于文化产业管理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比较有利。对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要新专业新对待,跨多学科专业,就要多学科教师去教。如管理学课程聘请管理学院专业老师教,经济学课程聘请经济学院的专业教师教,文化基础课由文学、艺术类专业老师教,专业核心的跨学科课程如文化产业概论、文化投资学、文化项目策划、文化企业管理等由转型到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教师授课。这样综合多方力量才能胜任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教学和发展。
二、培养模式不科学问题与对策
1.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特点对培养模式的要求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跨学科与实践性强的特点要求建立多学科课程体系和大量有效实践教学环节。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目标是培养适合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实际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这样的人才必须具备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良好的文化艺术涵养与鉴赏能力,同时具有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基本知识和敏锐的市场眼光与商业头脑,重点是具有较强的创意和策划的实践能力,懂得文化产业经营与管理等。因此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对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培养都有较综合和实践性的突出要求。因此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在培养模式上具有如下要求:第一,多学科的课程设置,学生要有多学科基础知识。第二,在教学内容和方式上,注重应用性和实践性。重视实践教学,加大实践教学比重,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在学生能力结构上,尤其注重创意能力和策划能力培养。第三,课程考核方式应多注重考核实践能力。
2.目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目前培养模式上存在的问题是培养目标不很明确,没有建立起科学的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环节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学生的创意能力和策划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培养。教学方式传统,以“满堂灌”式理论传授为主,未能有效开发学生创意能力和策划能力。考核方式单一,仍以试卷考试为主,不能科学考核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真实水平,达不到检测和激励学生学习的目的。
那么培养目标应该如何制定?到底是宽培养还是专培养?实践教学如何有效加强和落实?教学方式与考核方式如何改进?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有如下一些对策:
第一,调研区域性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发展特点,了解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结合本校学科优势,制定明确的能满足区域性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和本校优势特色的培养目标。
第二,在专业方向上是宽培养还是专培养,还存在一些争议。有专家认为必须专,理由是文化产业范围很宽,包括很多方面和具体行业,如果是宽培养,那么学生对文化产业只能是大体了解,并不能对文化产业内某个具体行业的经营与管理有深入了解和掌握。如某些高校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分为几个专业方向,并要求学生在大二时进入专业方向课程学习。笔者认为其实文化产业管理相对于旅游管理、会展管理、艺术管理等专业的优势就在于宽,文化产业管理专业面宽便于学生就业选择。对于本科生来说,就业压力是一座现实存在的高山。而且在本科阶段,不可能特别专,对于专业更深入了解应该是在工作中历练。因此,学生在大一、大二应该注重厚基础、宽口径,大三开始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方向,这样做到宽、专结合。如果过早选择专业方向反而限制学生以后的就业范围。本科生的可塑性很强,宽、厚的知识结构,容易就业,至于专业知识在从事某一专业后,会很快掌握。因此在课程体系设置上要体现宽度,在专业方向课程中可以多设方向课,给学生尽可能多的兴趣选择。
第三,在实践教学上,增加并有效实施实践教学课程和环节。比如:多建立实习基地,多带学生进行专业见习和实习。定期带学生去文化企业深入调研,了解最新行业信息,写出调研报告。定期举办实践教学活动如文化项目策划比赛、文化项目活动等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如南京艺术学院和安徽财经大学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每年举办大型画展与拍卖会活动,既锻炼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又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同时扩大专业知名度。还可邀请业界精英来校上课、举办系列讲座,并参与课程设置,更好地体现专业实践性和应用性。
第四,在考核方式上,对实践性强的专业核心课程,摒弃传统试卷考核方式,改用创意和策划类项目考核及采用调研报告等形式考核。同时以实践能力替代课程学分制度。如学生的艺术作品获得省级奖励,可以免修艺术类相关课程学分;学生的文化产业策划项目被某个公司采纳实施,就可以替代文化产业项目策划课程学分,甚至可以免修这门课程;学生自己创立了文化公司并获得良好业绩,就可以免修相关的专业课程。学生的创意实践和策划实践如果获得省、部级奖励就可以替代毕业论文,等等。通过上述方法有效激励学生主动进行创意和策划等实践,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意能力。
三、教材跟不上的问题与对策
目前,文化产业管理教材比较缺乏,很多课程没有教材,权威的可读性的教材更是凤毛麟角。教材很重要,有好的教材,学生学习时才能有据可依,有章可循,所以教材建设是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的教材大多出自没有文化产业经营管理实践经验的教师之手,理论较多,缺乏实践基础和实战经验,教材的实践性不强,看后有隔靴搔痒之感,比较空洞。甚至很多教材在很短的时间内草草编成,作为某些教师的学术成果,成为评职称的支撑,但教材质量很差,有的简直是浪费纸张,没有价值。对于实践性较强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材必须重视实践案例的深入分析,在编写教材时要广泛邀请业界精英人士的参与,丰富实践内容。台湾文创产业实践比大陆早,很多文创产业的书籍出自业界精英人士之手,实践性较强,比较有价值。所以可以联合海峡两岸力量甚至吸纳国外力量一起来编撰教材,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总之,要联合专家、学者和业界精英等多方力量,打造出高质量的教材。
小结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只有从源头上解决好师资问题,培养出高水平的专业教师,编撰出高质量的教材,采用科学的培养模式,才能培养出合格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这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顺利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张秋月.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解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1(6).
[2]魏莉.新时期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J].商业时代,2013(1).
[3]张铮.我国高校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分析[J].艺术学院学报,2014(4).
一、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对河北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河北是一个经济大省,但是在当前,“河北省第二产业是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工业化过程滞后于京津两市……第三产业比重过低,第一产业比重偏高。”这种产业结构制约了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对于河北省来说,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意义不能仅从产业结构方面的10+1去认识,而要从河北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去认识。第一,通过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尽快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实现整体产业结构优化。第二,文化创意产业不仅是绿色、节能型产业,设计、广告业还能够大力提升产品附加值、产业知名度,对企业文化建设与品牌的成长起着巨大推动作用。第三,河北是文化资源大省,通过环境设计、影视艺术等文化创意,可以使文化资源不断提升其自身的文化价值,并在实现经济价值的同时,获得更好的保护。
二 发展河北文化创意产业的对策研究
1.发展核心文化创意产业是提高河北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重点发展核心文化创意产业的意义。2006年,中国国家统计局把不同类型的企业划分为核心层、层和相关层三个层次。其中新闻、影视、出版、动漫等行业是文化创意产业核心层中的重点行业。所谓核心文化创意产业,指具有广阔国内外市场的产业,这些产业有以下三个特征:①以广大的文化消费市场为支撑。②以具有创意才能的人才和知识产权为核心,并且依托数字化高新技术的发展。③通过新型商业策划与规模化运营方式推向市场。电视、电影、新闻、出版、动漫等核心文化创意产业,以知识产权和新技术为依托,并且对竞争力的基本要素要求高,需要人力资源、文化资源、资本资源和基础设施的综合优势构成。因此,上述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是当代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
发展核心层文化创意产业的关键在于政府的推动。我国文化事业向文化企业转制、向市场化运作过渡的特殊时期,政府的重视与相关鼓励政策是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目前,河北省的电视、电影、新闻、出版行业,从传统的、分散的国有事业单位已经通过重组,形成几个大型产业集团,这些行业迈出了较大的步伐,但仍处在规模扩张阶段,发展仍旧滞后。政府要从经济全球化的视野、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来看待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制约河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问题以及京津对河北人才吸空的问题,都需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政府方面协调才能够解决。
2.鼓励民营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鼓励民营文化发展公司,提高文化产业的市场竞争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是成功的创意与商业运营。目前,我国新兴的民营文化(娱乐)发展公司和影视公司,对影视娱乐业的发展起到巨大作用,是文化产业真正的运营商。在中国还没有形成众多完全依靠商业运作的大型文化产业集团的时候,成功的商界人士创办的民营文化发展公司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可以通过与民营文化发展公司合作,通过跨地区、跨行业的合作,实现资金、技术、人才的引进,创造国内外文化产品的品牌。
鼓励民营设计公司的发展,促进二、三产业的共同发展。设计创意领先是经济发达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企业竞争力的体现。同样作为后起国家,韩国于1998年提出“设计韩国”的战略,此后,韩国政府大力推进设计创意,经过近十年的努力,韩国成功地从制造大国成为设计大国,拥有了全球知名的三星、LG等著名品牌。
河北是制造业、纺织服装业大省,要提高河北工业产品的竞争力,亟待大力推动设计产业的发展。以服装业为例,一直是河北的重要支柱产业。但是,河北服装企业一直以贴牌生产和来料加工为主,处在服装业的低端。根本原因是河北服装企业一直不肯为设计付出代价。一个重要原因是支持鼓励发展民营服装企业的政策力度不够。因而,要抓住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契机,鼓励各类设计公司的发展,推动相关企业建立设计机构,并鼓励设计专业的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河北省科技厅课题)
参考文献:
①祁述裕主编:《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8,
②窦宗军、宋辉、李彦彪:《京津冀区域及环京津地带产业现状及发展》,《中国统计》2006.9。
关键词: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人才 高职 培养策略
近年来,我国积极实施文化强国战略,推动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文化产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和支柱性产业。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符合要求的文化产业人才队伍作为支撑。从文化产业的产业特性和基本属性上讲,文化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多层次、多规格的。高职作为文化产业人才链的重要组成单位,理应主动探索高职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规格和途径,承担其应有的责任。
一、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建立相应的人才支撑体系
本世纪以来,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全球经济发展趋缓,而具有高知识性、高附加值、强融合性的文化产业却发展迅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从国家层面到地方政府层面,都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和促进文化产业繁荣发展。资料显示,“十二五”期间,我国文化产业每年都保持20%左右的增长速度,远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速。2014年更是实现增加值2.4万亿元,占GDP的3.77%,北京、上海、江苏、广东等省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超过5%,成为新常态下经济稳定增长和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推动力。“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加快文化改革发展”。
文化产业以生产和经营文化商品和文化服务为主要业务,一般包括影视制作业、出版发行业、印刷复制业、广告业、演艺娱乐业、文化会展业、动漫产业等。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人才,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迫切需求大量文化产业人才。文化产业人才是指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创意能力,能够运用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推动文化产品的生产、传播和服务的复合型人才。按照文化产业对人才的需求规格,一般包括这几种层次的人才:策划型人才、技能型人才、经营管理型人才。策划型人才具有较强的策划和创意能力,尤其是原创能力,是文化产业人才结构中的顶尖人才,对文化产业发展的真实水平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技能型人才具有熟练的技术操作能力,能运用各种技术手段以作品的形式再现文化创意,是文化产业人才的主体和中坚力量;经营管理型人才是综合运用其他学科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对已有的文化项目和文化服务进行运作和实施的人才,这是文化产业人才的基础力量,专业化程度较低,综合素养较高。这三类人才直接指向文化产业不同的发展层次和水平,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必须同时依仗这三类文化产业人才的智力支持。
二、高职文化产业人才的需求规格
高等院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定位和方向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学历结构和专业设置的差异方面。根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高职学生的实际特点,结合文化产业人才需求的情况,高职文化产业人才主要以技能型人才和经营管理型人才为培养目标。这既不同于本科院校,本科院校要求学生要有扎实的学科理论功底,对文化产业属性、发展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有深层次的逻辑观照,能够由此及彼,由表入里,对文化产业发展方向及内在原因有清晰的认识和独到的判断,从而产生创造性的想法和见解,突出表现为注重学生原创能力的培养;又不同于一般的技术培训学校或机构,技术培训学校突出学生技术操作能力的反复演练和形成,具有明显的程式化色彩,按部就班,跟着师傅手把手地学,达到“照葫芦画瓢”的效果。高职文化产业人才首先要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和知识涵养,熟悉特定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和历史沿袭,能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个性化地或差异化地以文化作品的形式来呈现创意思路,即有一定文化创意能力的复合技能型人才,其基本特征有两个:一是既精通技术又具有一定创意能力;二是既懂文化又懂审美。文化产业发展既需要能够引领产业发展方向,捕捉产业发展动态的原创性人才和策划人才,又需要壮大文化产业规模,支撑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真正的支柱性产业的技能型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这是文化产业人才需求规格的主体部分和基础部分。
三、高职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策略
1.关键:构建指向文化创意与技能操作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是课程,人才培养的关键也是课程,课程的设置原则和依据来源于特定的培养目标。通过以上分析得知,高职文化产业人才是具有一定文化创意能力的复合技能型人才,所以,课程设置就要围绕“文化创意能力”和“复合技能”这两个关键词展开。围绕文化创意能力的培养,可开设创意思维、文化活动策划等课程,因为文化创意能力的前提是要有基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所以,可针对性地开设文化艺术鉴赏、美学鉴赏等相关的基础课程。围绕复合技能的培养,可沿着文化创意表达技能、文化项目经营管理技能两个方向展开,开设文化创意口头表达、文案表达、影像表达、文化产业管理、文化市场营销、文化项目运营等方面的课程。在实际的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一般分通用模块、基础模块、职业模块、拓展模块四大模块来设置课程。
2.模式: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实践性教学模式。
校企结合、工学结合的实践性教学模式,是高职院校普遍采用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是由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的。高职教育注重对学生实际职业能力和岗位能力的培养,而职业能力和岗位能力也必须遵循一般能力形成的基本规律,通过单纯的知识讲授并不能形成,必须在真实或者仿真的工作环境中通过完成工作任务,逐步培养职业技能,形成工作能力。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必须也应该把工与学、校园与文化企业、知识讲授与职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广泛探讨适合自身的工学结合模式。应该强调的是,无论哪种模式,最终都要以创造各种能让学生进行职业实践的机会,完成实践性项目并最终培养文化创意能力和复合技能为目的。
转型之路
《出版参考》:近几年,教辅发行越来越艰难,不少民营公司都在谋求转型发展,在这种形势下,您对民营书业的发展有什么看法和思路?
毛文凤:据我的观察,近十年这个行业都没有很多新的资本、人才、企业的进入,这说明,业外资本对民营书业兴趣不大。这是因为,这个行业从管理理念到技术等各个方面都相对比较滞后,无法吸引更多的人才或者资本。
但这并不是说行业就没有希望了,我对这个行业还是充满信心的。因为出版始终是文化产业的核心,现在的转型阶段是在进行量的积累,它的核心地位决定了以后的质变将更具爆发性。而我们所说的转型,一定要是立足于本行业的转型,是通过寻找、探索、利用一系列新的方法、模式而实现的转型。
一段时间以来,国家也在政策上对民营书业进行了大力支持,使民营书业可以通过内容提供、合作出版、挂靠等形式参与出版流程,拓展了民营书业的发展前景。目前的政策障碍主要在于,具体经营上,民营文化公司还不能合法支付印刷费,只能作为图书发行企业,在经营层面运作,即所谓的向出版社采购图书,这就人为地把经营链条断开,不利于民营书业的发展。所以,我们一直在向政府争取赋予民营书业租型权。
《出版参考》:可一对自己的定位是如何的?
毛文凤:可一文化主营业务是出版发行,2007年之前,是一个纯教育图书出版发行商,2007年开始涉足社科工具书、期刊新媒体、幼教少儿类图书的出版发行和运营。目前的定位是一家专业致力于全民人文素质培养,以文化教育、文学艺术和古籍典藏类产品为主的内容策划提供商及产品运营商,凭借多元化立体销售网络,在纸质图书、报刊、数字出版等全媒介,实现了创意策划、设计制作、广告发行的全产业链运营。
《出版参考》:请谈一谈可一这些年来,是怎样从一家单纯的教辅图书发行商成功转型为一个多元的民营文化产业集团?
毛文凤:自成立以来,可一文化先后与海内外数百名学者、作家、艺术家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可一文化创意策划内容,提供了有力的支撑。近年来可一文化还通过“天下阅读网”举办了全国性的“可一杯”文学大赛、艺术大赛、包装设计大赛等,培养并签约了一大批新生代作家、画家、设计师,为可一文化今后数字产品的内容策划设计,储备了大量的优秀人才。
本着“弘扬经典,传承文明”为己任,可一文化先后参与了近万种图书和20余种期刊传媒的策划与投资运营。其中图书年均策划投资运营能力在千本以上,其策划投资运营的《文学名著经典》(100本)、《中小学艺术教材》(18本)、《国学典藏》(100本)、(《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通典》(40卷)、《频伽精舍校刊大藏经》(414册)等丛书,和《海外文摘》《读天下》《艺术财经》等杂志在业内均引起很大的反响。
在坚持自主策划运营的同时,可一文化一直致力于建设完全自主的销售渠道,目前已在全国建有近30家直营连锁批销分公司,销售网点6000余家。
未来发展
《出版参考》:可一未来发展的侧重点是哪些方面?
毛文凤:可一文化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是数字出版和艺术品经营。自2009年起,可一文化就开始打造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阅读产品和全力推进电子书包的研发建设。首先,可一文化把过去17年来的内容策划的海量积累,进行数字化开发利用,并通过自主研发的数字阅读产品(点读笔、学生平板电脑、多媒体教学一体机)作为载体进行销售,2012年8月,仅在部分地区进行试点,就获得近千万元的销售收入。11月份刚刚上线的“赶考网”“空中课堂”等教育培训网络平台,也因强大的内容支撑,创新的教学设计,迅速获得了江苏市场的认可。预计可一数字产品的销售收入2013年将突破2000万。
此外,可一文化围绕以电子书包为核心内容的教育现代化系列产品的投入开发初见成效,这些产品既可以为教育现代化提供数字化校园、教室的系统集成和软硬件优化服务,实现“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还可以提供不间断的教育内容更新服务,构建切实可行的电子书包解决方案,以解决学生负担过重以及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该项目现已在江苏部分地区成功试点,下一步将在省内乃至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建设。我们的目标是2015年电子书包的销售突破传统纸质图书。2013年可一数字化教室电子书包的销售预计突破3000万。
在艺术品经营上,可一文化将通过每年举办“全国美院毕业生联展”“全国美院青年教师联展”,发现寻找未来的艺术家,开展艺术品PE项目,然后借助可一文化运营的图书、报刊、数字媒体广泛推广和宣传包装艺术家,使可一文化成为艺术家的培养基地和艺术类图书期刊出版摇篮。同时,可一文化还将利用独家专利艺术品类别技术对中国书画作品和古籍国宝级图书进行限量复制和仿真出版,引导艺术品消费的重心从传统的一、二级拍卖市场转向普通消费市场,从而释放出对复制艺术品和仿真图书的巨量购买力。复制品销售的渠道之一就是充分利用现有的图书网络。
上面就是可一文化板块的主要发展方向,集团旗下的可一教育目前有幼儿园、初、高中各一所,其发展方向是网络培训。可一医药目前从事网上药城批发的运营,年底将上线网上零售业务。可一地产目前从事江苏可一文化艺术产业园近30万平米别墅和工作室的开发,今年10万平米预计10月份开盘,未来发展是配合可一文化从事艺术品经营。
《出版参考》:您刚才提到艺术品的仿真出版,这方面雅昌、荣宝斋等已经有先例,你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吗?未来的赢利空间大吗?
(一)以市场为导向,明确培养目标[1]培养目标决定了专业建设的思路。我们经过几年的专业建设探索和毕业生就业信息反馈,得出了此结论:培养目标必须和市场结合,市场需求就是培养目标的导向。偏离了市场需求,培养出来的学生就难以找到工作。专业的名称虽然是“文化产业管理”,但从学生的就业情况看,大多数学生从事的都是基础性的具体工作,一毕业就从事管理岗位工作的很少。刚毕业的学生缺乏管理经验,因此也就难以从事管理工作。相反,很多学生从事的是房地产、影院、电脑、电视机等的营销工作。学生就业不只限于文化管理部门,而应有多种选择。根据这些信息,改革课程设置,就应该不局限于管理范畴,应该管理与经营并重。加强市场营销课的建设,特别是老师在讲课时,不能只讲授与文化市场有关的营销,而应扩大到整个市场营销,包括案例、市场调查。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学懂普通营销,就业时扩大就业范围。
(二)教学模式创新1.采用“2+2”创新教学模式。“2+2”创新教学模式是我们专业试验园区的实验项目,本模式指的是学生在入学的前两年学习基础课程,后两年根据其爱好和特长分小班、分方向授课,在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细分,学习专业课程。所设的专业方向有:影视经营与销售方向、编辑出版方向、广告策划与文案方向等。分方向的目的是让学生进行更细致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一个专业方向的理论知识,具备相关的专业实践能力,就业时就可以找到对口的工作单位。2.主辅修制、双学位制培养模式。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是属于“管理学”学科。为了让学生具备更多的能力,我们正在尝试采用主修辅制、双学位制培养模式。学生可以选修学校其他的专业课程,通过系统学习,取得其他专业文凭,学生取得双学位,有利于学生顺利就业。没有实行双学位制的学校,可以采用辅修课程的办法,让学生辅修有关专业,通过系统学习,拿到结业证书,这样也有利于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能力。3.采用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充分运用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突破传统课堂教学思路,建立数量充足的优质实习基地,聘请实习基地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实习。学生的实习分为见习与毕业实习两种类型。每个学期学生到实习基地见习一段时间,熟悉企业环境,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锻炼自己的能力。毕业实习时间相对长些,半年或一年。毕业实习,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实现专业教学和产业建设互动,实现教学与就业的有效链接。4.教学方法与考试模式的改革。打破教师一言堂式的传统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法、讨论法、情景模拟法、任务驱动法、演示法、自主学习法等方式授课,增加学生的参与程度,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考试形式不局限于试卷考试,如写作课能考查学生的写作水平,可以让学生发表文章作为考核成绩;策划课可让学生写出具体的策划方案等;摄影课让学生交自己的摄影作品;影视制作课让学生拍摄短片;市场营销课的考试可采用教师出题目,学生进行市场调查,撰写研究报告的形式。总之,就是通过对学生能力的考查,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体现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构建较完善的课程体系[2]为了使课程设置科学合理,我们对课程设置运用了课程包的形式。根据文化产业专业培养目标,具体的课程设置可以分为4个课程包:1.文化基础课程包。这一课程包的课程主要是文化基础课,通过基础课的学习,让学生形成宽广的文化视野,培养学生深厚的文化素养。如:中国文化史、外国文化史、中国文学、外国文学、民俗文化、文化资源学等。2.经济、管理类课程包。这包括管理类课程及文化产业管理类课程。这一课程包的主要课程是让学生掌握管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尤其是文化产业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为学生将来从事文化产业的人力资源、市场营销、品牌运营、广告营销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如:管理学、文化产业管理概论、文化经济学、文化市场营销学、人力资源管理教程、会展产业概论等。3.传播、策划类课程包。这一课程包的课程主要让学生掌握传播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学会宣传、写作;掌握策划原理与方法,使学生掌握实用的工具与技巧,提升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制定市场策划方案的能力。如:传播学概论、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广告策划与文案、创意思维、应用写作等。4.技术类课程包。这一课程包的课程主要是让学生掌握与文化产业相关的技能,学生不仅掌握了理论知识,还有专业技能,使学生走上社会后能尽快适应工作的要求。如摄影摄像、网页设计与制作、影视后期制作等。学校课程的设置是有限的,对不断出现的新技术、新知识,可以用讲座、学术报告等形式介绍给学生,以拓宽学生知识面,不断吸收新东西。
二、建立健全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实践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建立实习基地是加强实践教学的基本保障。在实践教学方面,我们主要加强了校内实验室建设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一)建立完善校内实验室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实践教学体系的要求,我们建立了校内实验教学基地传播学院苹果机房,购置了数十台苹果电脑,配有播音、录像设备。学生利用实验室进行网页制作等课程的学习。不断完善了实验实训的管理工作,实验、实习有完善的规章制度,有专人负责管理。
(二)建立完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目前建成的校外实习基地有:世界之花文化传播公司、济南新世纪电影院线、鲁信影城、百丽宫影城、中国美术馆、山东美术馆、中国军事博物馆、北京铁路博物馆、长城国际广告公司山东分公司、山东教育台等。每一届专业学生都要进行为期半年的毕业实习。学生在实习中吃苦耐劳、遵守纪律、工作扎实,以良好的表现赢得了实习单位的好评。实习成绩好的学生直接与实习单位签订了就业合同。
[关键词]江苏省;文化产业;人才队伍
在经济全球化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的文化产业也获得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人才是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更是文化产业的发展的重要因素。人才的缺失会严重束缚我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所以解决文化产业人才短缺问题刻不容缓。
江苏省文化产业近年来在不断取得一定成绩,但文化产业人才的缺失也是困扰本省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难题。就当前来看,文化产业产业化总体程度偏低,处于领导地位的文化产业的大企业还缺少文化产业化经营基础与经营经验;而在文化产业人才方面的状况是整体的人才文化知识层次较低。
1江苏省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现状
1.1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
江苏省文化产业人才资源丰富、储备力量雄厚,但通过人才结构、人才行业与地域分布的分析发现,江苏省文化产业人才队伍结构还有待改善。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职称结构上,缺少中高级职称的文化人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第二,学历结构上(见下图),仅从文化系统所属人才队伍的构成来看,本科以上高层次文化人才比例较小,主要为中专和专科学历为主。第三,行业分布上,传统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庞大,主要集中在文化产业生产制造环节,创意研发和营销环节人才匮乏,呈现两头小中间大。
1.2缺乏优秀领军人物
文化产业人才还可以根据创新能力与价值大小分为领军人才、拔尖人才与辅助人才等。其中,领军人物、拔尖人才具有很强的创新与战略思维能力,能在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点石成金、引领企业立足国内、冲出亚洲、走向世界。而这样的人才,一要具有企业家的创新精神、战略思维与外向型经营能力;二要熟悉国际市场惯例和规则,以及财务、资本的管理,能够展开大型项目策划、资本运作与经营等经营活动;还要懂技术与文化,能够进行产品的研究与开发。江苏文化产业领域内,具有上述三维复合型才能的领军人才奇缺。即使有也大多集中在省市一级、少数的国有文化企业集团中(如谭跃)。中小型文化产业企业中,能够将企业做大、做强、脱颖而出的优秀领军人物就更少。
1.3缺乏高级复合型人才
1.3.1缺乏高级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
文化产业企业的发展既要能立足国内市场,也要能熟练地徜徉于国际文化产业市场。所以,江苏文化产业企业的经营管理人才,既要有企业家的创新精神与外向型思维,熟悉国际市场惯例,还要能够对企业进行熟练的运营与财务管理。江苏省文化产业人才队伍中,懂经营、会管理的高级人才很少,致使企业发展缺乏创新意识,只能进行少量规模的资本运作与发展。大多数文化产业与企业中,经营与管理人员知识与能力结构单一,经营人员与管理人员分离,使得江苏文化产业发展活力不强。
1.3.2缺乏高级复合型人才
新兴文化产业不仅是文化与科技结合的产业,也是科技研发、创意、策划的结合。目前大多数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是专业性人才,懂技术不懂市场,不能按照市场潮流设计开发出符合市场审美需求的文化产品。谙熟市场潮流与发展趋势的又不懂技术,不能通过现代科技制造出绚丽的艺术精品。致使江苏文化产业的发展不能开发出高端产品,只能游走于产业链的中低端。
2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制约因素
2.1缺少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与项目
就文化产业发展的局面看,缺乏领军人才已经成为江苏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在传统文化产业、新兴文化产业领域,如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网络文化服务等行业有一些文化产业领军人才,但主要来自外资行业或者民营企业,相对缺乏本省自己培养的文化产业领军人才。因此,文化产业领军人才的缺乏不仅成了江苏文化产业发展的短板,与文化产业较为发达、领军人才较多的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省市存在较大的差距,也影响着江苏文化强省建设、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目标的实现。
2.2缺乏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计划与项目
文化产业企业的发展需要企业家,也需要懂经营、会管理的复合型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研发、创意、策划人才,还需要具有复合型能力的文化艺术大师。但是依据上文所述,江苏省文化产业人才队伍中缺少复合型高级文化产业人才,因而难以引领文化产业的市场潮流。而这也反映出江苏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缺少复合型人才培养计划与项目。
2.3缺少文化产业高级人才中长期培养计划
江苏省文化产业取得了高速增长的成就,但主要是投资和体制改革推动的结果,而非人才资源的创新与创造。因为,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投入很少专门用于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尤其是大部分文化产业企业,在接受扶持资金后,多用于具体的项目,很少再有相关的人力资源的培训和发展投入,因此难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故而造成部分文化产业人才流失。
上述这些原因的存在,既影响了江苏高端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也影响了江苏文化产业基础人才的发展,更影响了江苏文化产业的后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唐普.大国策――文化产业发展战略[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