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30 10:27:2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新农村整体规划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农村小学家政体验;课堂方案
一、研究小学家政体验教育的初衷
本论文以湖南省永州市双牌县五里牌镇中心小学、泷泊镇明德小学、尚仁里乡中心小学为例,采集的数据作为依托,从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采访了小学学龄阶段六个年级的学员家庭,调查对象近一千二百人。
2016年1月1日,“全面二孩”政策落地,伴随着出现的是“产假式缺员”,二孩政策更带来生源数量结构性变动的压力。近期,教育“十三五”规划提出对策:继续扩大普惠性学前及小学学龄教育资源,鼓励通过政府购买岗位等方式解决保育员、保健员短缺问题,着力解决乡村教师结构性缺员和城镇师资不足问题。我们做此项调查研究旨在切实帮助小学学龄的学生掌握家政基本技能,合理管理自己、有效减轻二孩或非二孩家庭中家长的负担,主要研究对象就是二孩或非二孩的家长态度,作为家政学专业的学生,有责任更有义务做好此项研究工作,从而发挥自身学习内容的价值。
小学家政体验教育是基于“生活教育”理念,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生活知能,通过家政教育课程学习和实践体验,让学生在学校、家庭、社区中进行自然和谐的独立生活能力的锻炼。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成功、体验创造、体验自主、体验快乐,从而将家政教育目的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品质。进一步转变学习家政教育就是为了掌握家政技能的简单认识,树立通过家政体验教育来培养学生生活能力和责任感的科学思想。
二、农村小学家政体验教育存在的问题
被访者普遍对相关概念了解不多,我们无法确定这些被调查对象是真正了解小学家政体验教育的全部概念。可见在农村地区,即使是乡镇,也无法保证教育资源的更新,这就是农村教育中公平与效益的博弈意义之所在。简言之,存在的问题如下:
1.坚持要学习应先做人的观点,以家政体验教育载体,让学生回归生活,开展综合实践,增强独立生活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2.以家政体验教育为载体,形成学校、家庭、社区教育资源整合,并建立相应的学习实践平台,丰富家政体验的空间。
3.为学校开发校本课程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元的路径,实现了学校课程、家庭课程、社区课程三位一体的校本课程体系。
三、农村地区进课堂方案的方案探索
主要内容是构建家政体验教育特色文化和建立家政体验教育的评价机制。
特色文化包括:特色课程、特色活动、特色资源、特色校园文化环境的相关内容,其中“特色课程”和“特色活动”成为亮点。有家长提到“农村资源有限,该方案可向城市小学发展”、“校园文化在农村小学难以实现,孩子们放学一般就是群聚玩耍或者回家写作业、看电视,基本不会参与此类活动”,这些都给我们的调研工作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向。比如,在泷泊镇明德小学适宜在周一至周五的大课间开展家政特色活动,孩子们对评优评先较为敏感,态度积极、你追我赶、氛围良好,校园内宣传栏更新频率高,可通过多种方式推进家政体验教育。
评价机制有三点:1.家政教育内容更新。有家政态度、家政习惯、生活自理能力、家政技能、实践应用等五个方面。2.教师要从活动设计、小组实践、组织展示交流等阶段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性”自我评价、磋商交流式同学互评等。要利用“成L记录”加强实践过程指导,帮助学生找问题、看亮点,学会“温故知新”。3.按期举行学生自评。例如每学期对学生的家政表现设定评价指标,加之老师的评价结果的反馈,可以从正反两方面促进学生对自己进行自我评价。
四、针对农村地区进课堂方案今后研究方向的思考
“两会”之后谈教育,其中出现一个新词汇是“创新教育”,即以使整个教育过程被赋予人类创新活动为特征,以培养创新人才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带动学生整体素质的自主构建和协调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的教育理念与机制。不管是在农村地区还是在城市地区,家政体验式教育都符合“创新教育”这一理念,并终将绽放独特的活力和魅力。
我们有幸见到了双牌县团县委书记,和她汇报了此次调查的初步结果。政府部门表示大学生如有想法在此地谏言有关学校教育的内容,不止是“三下乡”义务支教,最好能接近农村小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有关家政教育的课题目前研究甚少,书记指示教育类的课题探索“任重道远”、“贵在坚持”,我们一定不会放弃个性化方案的探索,期待与三所小学的再次相见。
五、研究的反思
1.对建设特色课程的新认识
比如学校的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等都是连接家庭和学校的重要途径。通过“校本课程+体验活动+社会实践”的实施模式,将家庭有机地融入学校的特色建设和发展中来。
2.家政体验教育是学生自主性、主体性发挥的重要载体
生活的边界就是教育的边界,生活的范围就是课程的范围。家政体验教育是让孩子们回归生活、品味生活的实践活动,在自理能力、礼仪交往、情趣生活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认识和训练,而学生在这些活动就是学生自主性、主体性充分彰显的过程。
3.开展家政体验教育的思考
家政体验教育评价的思考:作为实践课程的评价,农村环境中可借鉴经验较少,而家政教育对学生的学校评价、家庭评价、社会评价的标准、体系和评价办法有待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设计理论;建筑景观
一 山东胶东半岛基本概况
(1)地理位置和基本概况
山东胶东半岛地处中国东部沿海 ,北临渤海、黄海与辽东半岛相对,东临黄海与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隔海相望,土地总面积 3万平方公里,占山东省的19%。胶东半岛地处平原,沃野千里,冬季干燥寒冷,夏季炎热多雨。本次调研的主要地区为青岛、威海和烟台地区的新农村规划设计。
(2)新农村的概念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主要表现是促进经济发展,增加人民收入水平,改善人们生存环境以及建筑改造、道路景观规划等内容。以此形成优美的人居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
(3)胶东新农村建设基本状况
新农村的规划和建设是整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在当前,对于城市规划建设方面有着比较完善的理论和实践,但是,对于新农村的规划建设研究是在探索中完善和前进,很多设计方面的理论都需在实践中总结。所以,目前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深入农村调研,按照当地气候条件、地域文化和风俗习惯等特点来探索胶东半岛的新农村的规划建设。胶东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经济发展有了很大的进展。但是与此同时,由于该地区受到地形地貌、经济条件等各因素的影响,在土地规划利用和农村土地管理方面相对缺乏。在道路用地规划、宅基用地规划以及排水设计规划、废弃物用地规划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对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和人民水平的提高构成了限制和制约,所以目前对其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科学化土地规划管理的要求迫在眉睫。
二 胶东地区新农村规划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通过对青岛、威海和烟台地区一些在建和完工的新农村规划设计进行了初步调研,发现目前还存在着如下主要问题。
(1)总体规划设计有待完善
此次调研中发现胶东地区某些新农村建设中道路用地、宅基用地以及排水用地和废弃物用地规划存在不合理现象,在某些社区的内部和周边出现了和社区环境不配套、布局不合理的现象,其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合理的统一的规划设计。在道路交通规划方面,有些社区中的道路性质不明确,缺乏依照社区功能分类安排路网设计;在民居规划方面,缺乏地域文化特色,房屋结构设计存在照搬城市民居设计问题;在排水用地及其废弃物用地规划上难以满足规范要求。
(2)景观设计呈现随意性
新农村规划中的景观设计是整个规划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满足农民精神生活需求和反映新农村审美层次的重要体现。通过调研发现有些城镇广场与社区的景观设计与整体规划风格、地域文化特色以及整体色调不统一、不协调,存在着设计的随意性和拼凑性。新农村的景观设计应将其纳入整体规划之中。
(3)农村居住环境设计单一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有些地区的建设一味照搬城市小区规划模式,不能体现农村社区环境自己的需求定位,所以当前新农村的居住环境形式要呈多元发展,不能让新农村的规划设计程式化,要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地制宜,这样才更突出不同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特色。只有立足于当地地理环境、文化传统、生产模式以及农民的生活习俗进行居住环境规划设计定位,真正站在农民的视角上思考设计的功能与形式问题,才能找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农村规划建设之路。
三 胶东新农村规划设计原则与设计理念探讨
(1)整体规划原则
通过对农村土地规划现状调研来看,整体规划是解决农村规划用地问题的有效途径。所以,必须要对整个村落进行统一的规划和改造,充分利用土地、提高土地集约化利用程度,按照农村自身的生产生活习惯,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整体规划设计的设计总体原则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规划设计要体现对农民的尊重和了解,加大土地的利用率,让居民拥有合理的交通空间、休闲广场、民生设施,使农民享受到新农村建设带来前所未有的功能与审美的满足感。要强调自然环境和人的活动相统一,使建筑与景观相协调。要以生活发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为设计指导方针。要遵循环境与资源,需求与供给可持续发展原则,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合理配置,对各项用地和基础设施做进一步调查研究,精心定位,合理规划。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规划建设不仅要有前瞻性,同时也必须保证其可实施性及实用性原则。
(2)规划设计要体现功能满足和审美感受
通过创造宜人的生产、生活空间和优雅的文化环境,为居民提供一个舒适的生存环境,同时让空间具有认同感和归属感。在居住、娱乐、基础服务设施、商业服务区域、交通体系等功能空间的设计规划方面,尽最大可能体现其服务功能的满足。在规划过程中,当地的风俗文化和喜爱的视觉形象应进行艺术加工,提炼概括,形成本土文化品牌形象,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地域特征,采用统一的形式语言,使文化主题、景观形象、色彩视觉设计系统相互融合,并且要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环境、经济效益和审美感受的统一。
(3)建筑规划设计
不论是基础建筑、文化建筑、服务性建筑还是民居建筑设计,都要对当地的地形状况、自然条件、生产方式以及风土人情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应立足经济实用、造型美观、节能、节地、节材等设计方针,设计出布局合理、配套完善并富有地方特色的新型社区住宅,要在城中村、园中村、城郊村大力推行适合农民生产、生活习惯的公寓式多层、高层和联户式住宅建筑,逐步控制独立式住宅。每一幢楼从设计到外装修、材料的选择,都要体现新农村新气象,充分参考本地气候等条件,比如夏季多雨地区,要注意房顶的倾斜度的造型设计以及房屋开窗大小和朝向等。要遵循节约性建筑、科技性建筑的设计理念,依照艺术设计形式美原理,给每一幢建筑赋予生命和灵魂,让建筑与生命更贴近,与自然更融合。
(4)道路规划
在农村道路规划中,要注意车行和人行两条道路,在此可采用新农村建设“人车分流”的道路规划理念。如果不实行人车分流,会造成道路的拥挤,带来安全隐患。容积率较高的社区,则尽量使农用车辆入户,在民居建筑设计时考虑设置车库。新农村社区应随着农民私家车增多而尝试设立集中管理的停车位。小区的步行系统应顺应景观系统进行设计规划,既能有效直接的达到每个片区,又能提高步道系统的趣味性及环境审美。
(5)景观规划
新农村社区着重强调社区环境塑造,把社区生活空间作为艺术研究对象,从而营造出具有园林生活情调的康居环境。将景观渗透到小区的每个角落,创造可达性共享性强的景观。要充分利用基地的自然状况,并加以研究和利用,注重空间关系的处理和发挥,使之与整体建筑风格相融合和协调,其中包括道路的布置,路面的铺砌,照明设计,小品的设计以及公共设施的处理等。社区景观规划设计应注意以下几点:1)充分考虑商业及小区的建筑﹑小品﹑铺装﹑种植等景观设计因素,处理好植物生态效益与环境功能﹑总体环境景观与局部﹑近期效果与中长期效果等等多方面的关系,力求植物景观与小区整体风格和谐统一。2)因地制宜,胶东地区地形地貌复杂,丘陵、平原、山区等地形相间分布,因此,对不同地区的土地整理要分别采取不同的土地建设规划方案。另外,注重植物品种在胶东地区的可生存性,根据植物的姿态﹑颜色和生长特性等进行不同的景观布置。注意多种多样种植形式的运用,注意乔木﹑灌木﹑花卉﹑地被植物多层次合理搭配,注意长绿和落叶的比例协调,从而达到立面层次丰富,平面曲折有致的视觉效果。同时,以人为本,突出现代居住小区新的姿态,生机焕发,赋予新的文化内涵。3)在儿童活动场所,要创造一个清洁﹑优美同时符合儿童生理审美特点的景观环境。在树种选择时,必须注意不要选用飞毛﹑飞絮的树种,并且注意不栽种多刺﹑有毒﹑有臭味及容易引起过敏的植物。儿童娱乐设施景观一定要注意其安全性。4)地被及草地,按不同位置地被栽植品种不同,主要选择阔叶麦冬,吉祥草﹑万年青。草地可按不同的位置选用草周期长﹑耐踩踏的地毯草或黑麦草和高羊茅混种;或选用耐热﹑厚、美、观赏性的早熟禾,在早熟禾的局部位置可加植金银花等则更美。5)公建配置以社区服务中心为主要的公共建筑,应选在小区的中心位置,同时与活动休闲中心有机的结合起来,最大限度的方便服务居民,通过室内外景观空间、展示宣传空间、居民交流空间和休息空间的营造,完善公建配置,提高购物、娱乐环境的使用率。另外可布置小型休闲广场和健身场地,营造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提高社区文化品质,形成特色的公共建筑环境文化区域,扩大在社区周边范围的影响力,提高社区的知名度。
作者简介:王东辉(1963-)职务:山东轻工业学院艺术学院副院长,职称:教授。
自我县启动新农村建设以来,县林业局深刻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解决我县“三农”问题的积极探索和创新,这对于改善农村面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展现人居和谐、环境优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大的意义。正是对新农村建设的深刻认识,县林业局积极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其中。
一、领导重视,齐抓共管,强化责任,形成全力
县林业局积极响应县委的决策部署,把参与新农村建设作为锤炼党员先进性、加强党员干部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把新农村建设作为一项主要工作来抓,切实加强领导,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县林业局根据新农村建设点不同时期的工作重心,将工作任务分解到每个股室和个人,使新农村建设人人身上有责任,有担子,每两到三天由副职领导带队组织10多名干部职工到点上劳动,并形成制度,长抓不懈。同时,把在新农村建设中肯吃苦耐劳,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成绩突出的干部列为后备干部,把“服务新农村,践行先进性”推向,使参与新农村建设成为每个干部职工的自觉行动。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县林业局共计派出1000多人次参与了新农村建设劳动。
二、整体规划,大力扶持,力争实效
xxxx镇xxxx村新屋新农村建设示范点,距xxxx圩镇1公里,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是xxxx钨矿扩建时的移民置房,现有农户23户,人口132人。村庄依山而建,二屋土木结构,建筑平面成长方形,前后两栋为农户住区,中间为厨房,左边为猪牛栏,右边为厕所,整齐划一,还有木质眺楼环绕房屋四周,檐阶、台阶一律由河石铺设而成,独具客家民居特色。但是,由于年代久远,这里的房子大都比较破旧,为此,县林业局按照中央提出的二十字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本着依山就势、保留特色、切实可行的原则,对新屋建设示范点进行了整体规划,力争把新屋建设成环境优美,设施齐全,产业发达,邻里和睦的具有客家特色的新农村建设示范点。
在对新屋进行规划的调研过程中,县林业局深刻认识到,基础设施差,交通不便,是制约新屋经济发展的瓶颈,也给当地居民造成了极大地不便。针对这些问题,县林业局根据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按照“五新一好”的要求,重点抓好通路和改善村庄周边环境、组内环境和家居环境为主要内容的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斥资8万多元修通并硬化了宽3.5米、长500米的通组干道,改变了以往狭小的黄泥路,方便了居民生活。二是改造户厕23座,拆除废旧房、猪牛栏等60多间计800多立方米,从而真正做到了人畜分离。三是粉刷装修房屋4900平方米,由县林业局提供木料100多立方米改造了眺楼336m,眺楼漆成朱红,窗子漆成草绿,保留了客家民居特色。四是新建花园3个,花草拼成“新屋欢迎您”五个大字,构建了人文气息。五是对现有自来水工程调整布局,进行扩建,改善了人居环境。六是积极引导和帮助村组建立以“五老”为骨干的新农村建设理事会,健立建全各项管理机制和长效机制。
三、因地制宜,做大做强农村产业
县林业局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大举措,而加强农村产业建设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如果没有农村产业作为支撑,农村就不会富裕,所谓解决“三农”问题也只是空中楼阁。为此,根据新屋的实际,按照市场的需求,县林业局为新屋完善了产业规划,确立生猪、脐橙为主导产业,并在新屋规划建设了50亩的生姜生产基地。同时,为切实提高新屋居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县林业局组织了林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为新屋捐赠书籍的活动,共为新屋捐赠全新书籍近4000册。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新农村建设;应用
1新农村园林景观设计存在的突出问题
1.1思想认识不到位,整体规划不合理
按照建设“山水长安、富强长安、和谐长安”的要求,长安区在新农村建设中已经着手于园林景观设计和整体规划,但起步比较晚,整体水平比较低,干部群众从思想认识上还没有引起高度重视,还处于对经济建设作用不大、与物质生活水平脱节等传统思想,导致在新农村园林景观设计中存在规划没有特色、形式表现单一、缺乏地方自然特色现象,破坏了生态环境、割断了视觉景观空间。
1.2与实际需要脱节,自然特色不突出
随着西安市主城区的逐步扩张,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商业聚集区在长安快速发展,城市绿化的优点进一步放大,新农村建设中的园林景观设计也一味地追求城市化模式,没有从大局考虑,没有真正设计出切合乡村实际的园林景观,忽视了农民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造成园林景观设计与实际需求脱节,没有体现因地制宜、风格鲜明、环境保护、兼顾效益的原则。
1.3管理维护力度不够,景观时效性不长
随着新农村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各地高度重视,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设计和规划新农村园林景观,取得了初步成效,建成了一批整洁而具规模的乡村园林景观。但是,由于建成的园林景观缺乏后续的维护和管理,没有专人进行管理维护,加之群众的爱护意识较差,甚至破坏园林景观,导致园林景观效果不强,在新农村建设中难以长期维持。
2新农村园林景观设计的对策建议
2.1强化思想引导,科学合理布局
在园林景观设计实施中,要加强生态景观价值的宣传教育,引导大众树立正确的思想认识,让群众认识到建设新农村有利于改变农村现有的生活环境和自然环境,有利于提高农村人们的生活水平,有利于实现人民群众的精神追求,激励人们自觉投身于园林景观建设、管护中。在进行村内道路线形、基础设施建设、绿化模块造型设计时,要充分考察研究,与村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风土人情相协调,实现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的有机结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将园林景观建设成科学合理、贴合实际、生态自然的宜居空间。
2.2贴合实际需要,突出自然特色
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与城市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不能与城市同步,所以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与生产生活等因素息息相关的实际需要,协调好人与环境,植物与动物,植物与植物之间的关系。同时,新农村建设中要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切实融入农村独特的自然风光和特色,根据当地的地理位置、经济条件和自然环境进行合理规划、布局,力求保护原有特色风貌和文物古迹,并结合包括休闲功能和生产功能等实际,因地制宜地进行开发利用,实现切合实际与突出自然特色的双重效益。以生态保护、恢复与重建等理论为依据,从尽量避免破坏自然环境和将对生态系统的影响降至最低的角度出发,充分保留原有的植被、地貌等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遗迹,从而确保新农村园林景观建设后生态系统的快速恢复。
2.3健全管理机制,坚持可持续发展
只注重前期设计,不注重后期管理维护不合理,也不科学。从当前普遍情况来看,由于园林景观的后期维护和管理不到位,难以发挥正常的观赏作用。因此,在设计园林景观时,要充分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彻到设计始终,不仅要考虑一次性投入的费用,还应考虑其建成后的日常使用和后期维修成本,在为农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观赏需求的同时,最大限度降低农民的经济负担,才能长效地发展园林景观。
3结语
综上所述,园林景观设计作为长安区新农村建设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要按照“一街一品、一路一景,多栽树、栽大树、栽乡土树”的基本思路,强化思想引导,科学合理布局;贴合实际需要,突出自然特色;健全管理机制,坚持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村大众的生活水平和精神追求,缩小城市之间差距,促进城乡园林景观的和谐发展。要坚持规划先行,引领科学发展;以山为核,做美秦岭北麓;以水为脉,做活碧水文章;以绿为基,做靓最美乡村,以长安独有的生态资源创建出山清水秀、大绿大水、宜居宜游的生态环境,彰显出大美秦岭、山水长安、生态南城的新品牌。
作者:刘美 赵牡丹 陈哲理 单位:西安市长安区五台街道农业综合服务站 西安市长安区细柳街道农业综合服务站 西安市长安区郭杜街道农业综合服务站
参考文献:
一、主要成效
(一)镇党委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工作,专题研究确定了新农村建设思路。建设新农村,规划是前提。好的规划是推进新农村建设这一系统工程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为此,我镇广泛进行调研,充分了解村情民意;组织外出参观,认真借鉴外地经验,为做好规划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规划中,我们立足高标准,做到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实施。在全镇的新农村建设规划中,我镇以整体规划为基础,侧重规划试点村的指导思想,对各村分别进行了周密细致的规划,一是从整体上,针对各村实际作出具体可行的环境整治规划、经济建设规划、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二是侧重对河洲村、竹山村两个试点村庄的全面规划,在镇整体规划的基础上,邀请有新农村建设经验的规划设计院对这两个试点村庄进行全面有效地规划,力求体现因地制宜,富于特色的建设理念,突出重点发展河洲村“农家乐”及竹山村“渔家乐”等特色农家旅游经济。
(二)是成立由书记、镇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并实行领导、干部包村负责制,确定各自的工作职责,层层落实责任,在全镇上下形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强大合力。
(三)是发挥农民群众主体作用,提高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我镇新农村建设项目资金以财政投入为主,引导与动员群众为辅,通过宣传发动,充分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激发群众参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调动各方面力量,有序推进我镇新农村建设;目前各村基本上都能做出自愿集资、配合政府、投工投劳等承诺。
(四)整合好资金及项目,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我镇以提高新农村建设效率为目的,优化整合水利、农业、交通、财政、新农办等部门的支农惠农政策及资金,集中投向环境整治、道路硬化、农田水利等建设项目,集聚和放大项目资金的使用效应,全面提升新农村建设的规模和层次。
(五)是加强农技服务,以针对性的服务促进新农村农业项目建设进程。镇新农办组织农业服务中心的人员深入到松柏、楠木山、牛轭岭、河洲等村,通过现场技术指导、交流经验等方式,重点帮扶解决新农村农业项目建设的技术问题。
(六)是统筹区域经济发展,大力发展“农家乐”“渔家乐”等特色农村经济。
二、具体做法
(一)拓展环境资源,发展优势新经济建设新农村,经济是支撑。我镇始终把发展经济作为实现生活宽裕目标的重要抓手,做到特色农业强基础,农家经济谋腾飞。我镇根据各村实际及地域优势,确定了四大块农村经济发展区域。一是在大田村河洲村江那村等山区村建立起经济林果经济基地为主,特色农业种植基地为辅的山区农业经济体系,具体是在大田村、河洲村、江那村建立起肉桂、八角、橙、柑桔等经济林果种植基地,面积达11227亩;在江那村建立起优质葛薯种植基地300亩;河洲村建立起优质“红姑娘”红薯种植基地1828亩。二是在沿海的松柏村、楠木山村、竹山村建立起粮食主产基地24158亩,淡海水立体养殖基地13742亩,无公害种植基地8000亩。三是开发自然资源,挖掘文化,凸显风情,努力培育农家乐地方特色。目前已确立河洲村及竹山村为农家乐试点村,并取得初步成效。具体是在河洲村建立“和谐大院”农家乐旅游及高朗生态休闲旅游项目,“和谐大院”农家游一期工程已初步完工,累计投资20多万元,已建农家旅社18间,烧烤场地5亩,并于“五一”期间已始试营运。高朗生态休闲游项目,主要依托东境岭自然资源优势,发展徒步登山游,体验农家游等项目,现已依据规划方案,具体实施。竹山村“渔家乐”旅游项目,已修建红树林观赏栈道,完成古榕部落环境整治和主要景观的美化,在景区内开发了生态观光、捕鱼体验、滩涂烧烤、渔家餐饮、运动休闲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旅游项目,并已于“五一”期间试运营,效益颇佳。四是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助农增收。培育壮大东兴市万丰实业有限公司,引导其辐射带动各村形成特色产业化经营。
经多年发展,目前各村已初步实现一村一品的格局,有效地拉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
(二)夯实基础,培育新优势。
一是实施村屯道路建设工程。抓住政策机遇,宣传发动群众,规范筹资筹劳,完成竹山、楠木山、河洲等村21公里道路硬化工程,总投资800万元。二是加快环境整治建设。完成江那、楠木山、长湖、竹山、河洲等村环境整治工程,总投入24万元。重点改造松柏、楠木山、竹山村及长湖等村脏、乱、差环境,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得到群众普遍好评。三是完善水利设施建设。完成河洲,江那,松柏,竹山等村的农田水利建设4.5公里。四是投资170万元,实施河洲村中心社区、高朗生态园基础设施及危房改造,改造茅草房315间。五是实施改厕工程,在河洲、楠木山等村屯建设沼气池80座,并以“一池三改”的要求带动村民改圈、改厕、改厨,彻底根治了禽畜粪便严重污染人居环境的问题,为下一步建设生态节能型家园创造有利条件。六是进一步完善了大田、江那、河洲等村屯的饮水工程,实施打大井、引山泉水等工程,极大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七是大力发展农村文化、广电、科技等事业,各村建设了条件较好的办公场所,相关硬件设施到位,建设有文化室、图书室、体育场等文化娱乐场所,为丰富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提供了便利条件。
(三)发挥优势,培育新农民
建设新农村,农民是主体。只有培养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新农村建设才是有根之木。提高农民素质是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重要途径。我镇把抓好农民素质教育作为解决农民增收和农村文明建设的重点,依托农业、人事、农业、科技等部门开展文化科普知识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劳务技能培训,提高农民致富本领和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能力。同时,积极搞好劳务输出,提升劳务经济,使广大农民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经受洗礼,得到锻炼。全年共举办培训班12期,共培训农民680多人次,全镇农民外出劳务达986人。
(四)规划建设新的农民聚居点,建设农民社区。
我镇以“融入河洲村生态体系,打造河洲生态村”为发展目标,将推进农民聚居点建设工作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在河洲村建设农民聚居点2个,分别是中心社区聚居点和高朗生态园区聚居点,其中中心社区规划面积达30亩。聚居点建设以乡村别墅型和公寓型为模式,道路、绿化、水利、休闲、路灯等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建设形式是由原建设地农户入股土地,再由政府统一投入资金进行整体规划,土地平整,排污排水,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河洲村聚居点已依据规划实施方案,进入具体实施阶段,聚居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正紧锣密鼓地着手实施,得到了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的认可和支持。
三、存在问题
(一)各村均未能形成集约化、产业化发展的产业支撑各村的经济发展,易受外部形势环境的左右,远未能形成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格局,制约了新农村农业项目建设的实施。
(二)在农村务农的劳动力以中老年农民为主,综合素质普遍较低,长久以来缺乏新生代青年农民的补充,农村生产力薄弱,是制约我镇发展特色产业的因素。
(三)广大农民缺乏富而思进,开拓进取的思想,存在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弊病,不敢投入新型农业、产业重组和产业化开发,致使广大农村生产活力衰弱。
(四)农村道路建设方面,通屯道路主要由农民投工投劳进行建设,缺乏有效的监管和技术支持。
(五)少部分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积极性不高,还存在“等、靠、要”的思想。
(六)缺乏项目资金投入。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要加强宣传。针对目前少数群众由于对上级新农村建设的政策缺乏了解出现的等、靠、要思想,下一步我镇将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让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更深入人心,让群众懂得在实施新农村建设中,政府主要是加强引导,搞好服务,而农民是主体。要千方百计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参与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国土资源管理;新农村建设;集约节约用地;农田保护制度;资金支持
0引言
随着新农村建设和精准扶贫工作的有序推进,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国土资源管理是十分必要的。这样不仅能实现国土资源的有效管理,对国土资源的使用进行科学合理安排,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还能促进土地资源更好发挥作用,满足农业生产需要,对推进新农村建设,提高扶贫开发工作效率和人们生活水平具有重要作用。但不能忽视的是,目前国土资源管理存在不足,制约其在新农村建设中作用的充分发挥,需要采取改进和完善对策。本文结合新形势,就加强国土资源管理与新农村建设提出相应对策,希望能为实际工作有效开展提供启示。
1新时期国土资源管理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新农村建设中,加强国土资源管理是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当地政府应该重视和关注的问题,其重要作用表现在以下几点。
1.1有利于保护耕地与基本农田
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是当地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也要认真履行该项职责,做好土地使用的规划工作,统筹城乡用地规划,避免因道路修建、企业建设等而盲目占用耕地和农田。开展新农村建设活动中,必须加强土地资源使用管理,严格审批,对各类工程建设占地进行严格管控,科学规划各类土地的使用方向。对于占用的土地资源,必须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给予一定补偿。并建立农村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监管系统,避免非法占用土地的现象发生,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为新农村建设各项活动顺利推进提供保障。
1.2有利于提高农村土地管理效率
落实国土资源管理规章制度,严格农田保护措施,对新农村建设用地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同时,通过制定科学的土地利用规划方案,加强国土资源管理,能实现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统筹土地规划与发展,为新农村建设用地进行科学合理规划。也有利于科学确定新农村建设用地,防止土地资源浪费,实现提高农村土地管理效率的目的。
1.3有利于提高农村地质灾害防治能力
加强国土资源管理,还有利于妥善解决农田占用补偿、土地征收征用方面出现的纠纷,推动农村工作顺利进行。此外,我国疆土辽阔,再加上气候、人为破坏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地区地质灾害频繁。因此,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必须重视地质灾害防治。而加强国土资源管理,做好地质情况的监测工作,通过现场考核和数据记录,能为采取措施防治地质灾害奠定基础,进而达到有效防治地质灾害发生的目的。
2新时期国土资源管理与新农村建设的不足
虽然加强国土资源管理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由于相关制度没有严格落实,一些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不强,对有效推进新农村建设产生不利影响,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点。例如,用地规划不合理,土地资源浪费现象存在,没有实现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保护不到位,尤其是农田保护制度没有严格落实;再加上资金投入不足,忽视农村环境保护,执法监察不严格,农村居民的土地保护意识淡薄。这些问题的存在,对国土资源管理和新农村建设产生了不利影响,需要采取完善措施。
3新时期国土资源管理与新农村建设的策略
为弥补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一步提升国土资源管理水平,有效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活动,结合新时期和新形势,可以采取以下有效策略。
3.1提高用地规划水平,推进集约节约用地
重视用地规划工作,合理安排新农村建设用地。遵守国土资源管理的相关措施,对土地利用进行整体规划,坚持以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为核心,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重视示范工程和示范基地建设的用地规划,保护耕地,方便生活,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便利。
3.2严格耕地保护尤其是农田保护制度
遵循《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的规定,完善并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规划并建设好农田保护示范区,为农业生产和新农村建设创造便利。明确村委会主任或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为基本农田保护的负责人,加强农田保护资料管理,重视农田基本设施的维护与管理,实现对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
3.3落实相关政策,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落实以基本农田建设为重点的土地整理政策,争取国家对土地整理的资金支持,积极开展农田、水利、道路、林地的土地整理工作,推进废弃地和宅基地的复垦整理。并根据实际情况,宜建则建,宜耕则耕,增加农村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
3.4重矿产资源开发,保护农村环境
重视农村矿产资源开发,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资源支持。禁止在村庄设置有毒、有害的矿产资源选冶企业,有效保护农村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加强农村居民的技能培训,引导采矿企业走产业化发展道路。
3.5严格执法监察,提高村民的土地资源保护意识
加强农村土地执法监察和巡查活动,坚决查处侵占农田的行为,构建长效的监督机制,发挥农村居民的监督作用。开展土地资源保护宣传活动,通过电视、报纸、广播等形式进行宣传,提升村民土地资源保护意识,提高土地资源管理水平,为新农村建设创造条件。
__县按照“加快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县城、小城镇和小康村集中,生产生活设施向城镇和小康村集中,实行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三化联动,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针对农村自然条件、产业发展、村庄基础等各不相同的实际情况,注重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特色,推广“四种模式十大类型”,建设新农村,取得良好成效。
依托产业建新村模式培育和依托产业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途径。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出路在工型。我县工业园、西牛、嘉定、大阿、铁石口、大桥6个乡镇临近县工业园、食品工业小区、铁石口工业小区、大桥工业小区的200多个村小组,组织大批农民到工业园、工业小区培训和务工,人均月平均务工收入800元以上,相当于务农收入的3倍以上。二是优势产业型。我县今年拿出近300万元扶持脐橙、烟叶、甜玉米、生猪生产,使脐橙、半夏等10大优势产业规模变大,据初步估算,今年脐橙可实现产值3亿元、甜玉米及加工产值2亿元、生猪1.8亿元、水产1.5亿元,等等,农民从10大农业产业中人均可获益1600元以上,加快了农民致富,发展了农村经济,推进了新农村建设。三是亦工亦商型。我县按照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三化联动的思路,引导农民进入城镇,发展非农产业。
搞好规划造!新村模式为引导农民走城镇化发展道路,我们按照“以人为本、合理布局、适度超前、城乡统筹、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把县城与小城镇、小康村、工业园区与农业基地、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作为一个整体来规划和建设,形成了一个县城、16个小城镇、240个小康村“三位一体”城镇化规划体系,加快农民向县城、小城镇和小康村集中,推行四种类型,加速城镇化进程。一是城市小区型。我们聘请了深圳设计院专家搞好了__县城第三轮总体规划修编。二是城镇商住型。我们用了两年时间完成了16个建制乡镇规划修编。在小城镇,规划了既有新农村特色又有商品房功能的社区化新城镇。三是山岗别墅型。我们坚持以布局优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住宅美化、过道净化、环境洁化为主要内容,按照“适当集中、科学布局、节约耕地、体现小康”原则,建设小康新村。四是农村社区型。按照“农村社区化、社区城市化、城市生态化”要求,用城市社区建设的理念指导农村新社区的建设。
整理改造变新村模式我县坚持把旧村庄整治与农村新社区建设结合起来,建设分布合理、环境优美、设施配套的新农村。一是扩建治理型。对规模较大、基础条件较好的村庄,采用部分保留、部分新建的方式进行改造,在其周围扩建新区,吸引周围自然村向新区集中。二是保留治理型。对原规划建设还好的村庄,按照“道路硬化、村庄绿化、环境净化、整体美化”要求进行改造治理,使旧貌换新颜,旧村变新村。小江镇新店子新农村示范点,按照“三横三纵、一溪两岸”整体规划,分住宅区、产业区、休闲区、服务区建设新农村,并搞好“三清三改”,建成了一个具有小桥流水、江南特色的新村。
自然和谐出新村模式通过长期不懈地植树造林,__县境内森林覆盖率高达66.8。我县利用和发挥绿水青山的自然山水优势,实现山水、田园、民居、道路、绿化和谐统一,建设生态庄园型新农村。如,大塘埠镇长岗上连塘新农村示范点按照“一座山头一幢房、一片果园一口塘、一栏生猪一个池”形式建设小康楼,建成了__独有的生态农庄型新农村。西牛镇牛颈村罗屋新农村建设示范点,采取“不推山、不填塘、不砍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办法,组织全体村民户平集资1300元,大规模地进行“三清三改”,建设了一个依山傍水、错落有致、绿树掩映、鸟语花香的自然生态新村。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新农村规划;产业规划;
产业经济;结构调整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3)02-0077-03
1、引言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举措。笔者认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展生产力是首要任务,而农村生产力发展则要以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为主线、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生态为目标、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目的而进行整体规划和分项布局,从而整合农村资源,培育壮大支柱产业,努力发展建设新型农村生态家园。
建设新农村的条件下,应有一些基本原则:一是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二是以市场为导向;三是兼顾生态平衡,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四是兼顾整体与局部、长远与近期利益;五是以科技为先导,以优质为核心,以比较优势为基础,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出发点和归宿。
归根到底,规划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以产业发展为龙头,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从而为新农村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在新农村规划建设过程中,要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本地发展的产业结构模式,应结合不同地区的情况、地区的特点和发展阶段例如人口、资源、技术进步、传统消费习惯、收入水平、市场需求变化等,形成合理的农村产业结构,推动新农村的全面发展。下面以衡山县白云示范片新农村规划设计为例,对产业经济发展推动下的新农村整体规划设计进行分析探讨。
2、项目概况
白云示范片行政隶属于衡山县福田铺乡,位于福田铺乡东南部、南岳七十二峰紫盖峰的山脚,与南岳水濂洞景区相邻,东距县城18km,南距南岳水濂洞景区约8km。东与金塘村、过路村相连,北靠泉塘村,西、南均与南岳区交界。示范片包括白云、中塘、云峰、尊胜、云岭5个行政村,范围总面积为12.07km2,总人口5536人,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700余元。
示范片临近南岳水濂洞景区,风景优美;区位条件优越,交通便利,云岩公路由东向南贯穿全境,东与省道$314相连,南至南岳水濂洞景区,目前已开通班车衡山一云峰、云岭;片内资源比较丰富,金矿、高岭土和花岗岩等资源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示范片基础设施比较完善,文化底蕴深厚,“皮影文化”闻名全国,新发现的禹王母碑与黄帝陵、炎帝陵同为中华三大瑰宝,大有开发利用价值。
3、现状分析
3.1 发展优势
在中央、省、市全面推动新农村示范建设进程中,有良好的政策支持。白云示范片作为衡阳市委、市政府重点扶持的示范片,获得各级领导和各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能得到优先发展的机遇,发展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示范片村民和村支两委强烈的求发展和积极参与意识。较便利的交通区位优势:云岩公路贯穿示范片中部,南接南岳水濂洞景区,距水濂洞景区约8km;向东接省道314线,距县城约18km。
2)产业优势:丰富的花岗石资源和石材加工是示范片传统产业。柑桔、桃、李、西瓜等小水果的种植近年来发展良好。衡山湘黄鸡群养发展较快。
3)水资源较为丰富:白云水库、云峰水库为示范片提供了较为充足的水源,水利设施条件较好。同时地下水水质良好,储量丰富。
4)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人文资源和纯朴的民风、民情,“皮影文化”闻名全国,禹王碑母本的探源更是使其名声大振。
3.2 存在的不足
1)公共配套设施欠齐全,服务配套标准偏低,文化娱乐设施、村部等公益性设施十分短缺,村民的文化生活较单一。
2)示范片居住点建设过于凌乱,没有形成成组成群的居住集聚规模,造成基础设施投入战线过长。
3)道路质量与等级较低,居民生活、生产、出行十分不便。
4)产业结构特色欠鲜明,种植品种单一,优良品种不多,品种有待改良,养殖业(养猪)过于分散,湘黄鸡群养户数不多,不利于规模效应的发挥,同时对环境造成较大污染。
5)环境卫生欠佳:由于没有公共环卫设施,生活垃圾、废水乱堆乱排现象普遍,造成一定环境污染。
6)村民住宅设施大多数比较简单、适用,但住宅功能布局和造型与新农村小康住宅的生活标准尚有一定距离,宅基地占地较多,土地浪费较严重。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白云示范片区规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不足之处是基础公用设施落后,产业经济缺乏引导和整体规划,尚须合理规划,挖掘其潜力。
4、总体规划设计
鉴于白云示范片区的发展基础及现状,本次规划制定了中长期规划,近期为2007-2010年,远期为2011~2015年,具体为白云、中塘、云岭、尊胜、中峰5个村的行政管辖范围,规划总用地面积为12.07km2,具体如下:
4.1 规划结构
示范片的规划结构可概括为“一个主中心,四个副中心、五个居住组团”。具体如下:
一个主中心即示范片的公共服务主中心,位于现状白云村老年协会地段,主要规划绿化中心广场、皮影文化活动中心、特色农产品工艺品购物街等,将其打造成一个集文化娱乐、医疗、服务、休闲、购物、住宿于一体等较为完整的示范片服务主中心。
四个副中心:在中塘、云峰、云岭、尊胜村结合村部建设各规划一个副中心。
五个主要居住组团:即在中塘、云峰、云岭、尊胜四个副中心周边及白云村靠近中心广场周边规划五个较大规模的居住组团。从而使白云示范片形成结构布局结构合理、脉络清晰,层次分明的整体空间结构效果。
4.2 居住区整体规划
新农村居住区规划建设是新农村规划的重点,通过整体规划、合理布局,从而建立良好的农村面貌和居住环境,实现农村居住环境的重大转变。
本次白云示范片区规划充分考虑耕作半径的要求、耕地整饬开垦情况以及现状居住情况,将原有分散的农村居民点规划到以组为单位的居民点和以村部为中心的居住组团,在示范片入口设片区公共服务中心,具体规划如下:
根据现状村民点布局情况以及对示范片的综合评价分析,规划在中塘、云峰、云岭、尊胜四个副中心周边及白云村靠近中心广场周边设五个居住组团,建设方式为如下形式:
1)白云村中心居住组团:位于白云广场西侧白云五组,总占地面积3.55hm2,由白云广场、文化中心、村民住宅组成。规划总户数44户,其中新建村民住宅39户,建筑面积8850m2。为以新建为主的居住组团,结合现有空地规划新建住宅,保留部分建筑质量较好的村民住宅,使新旧住宅保持良好的空间关系,在中心广场周边规划文化娱乐、医疗、金融服务、休闲、购物、住宿、垃圾站等公共服务和市政设施。白云广场占地0.3hm2,作为示范片村民的室外活动中心。
2)中塘村中心居住组团:位于中塘村十一组,靠近云岩公路和村部。总占地面积7.37hm2,规划总户数80户,其中新建村民住宅44户,建筑面积9480m2。为整治和新建相结合的居住组团,结合现有空地规划新建住宅,保留现有质量较好的村民住宅。通过改水、改厕和硬化入户道路来构建居住组团内建筑空间的和谐关系。拆除废弃和危旧房屋,见缝插绿,对保留的村民住宅进行装饰美化。结合村部改造规划建设村民活动中心、幼儿园,利用村部北面山体建设小游园,占地0.48hm2。
3)云岭村中心居住组团:在云塘公路以西,现状云岭村村部周边。总占地面积2.6hm2,规划总户数44户,其中新建村民住宅24户,建筑面积6110m2,主要考虑为云岭村五、六组从山上搬迁下来预留用地。为整治和新建相结合的居住组团,保留现有建设质量较好的建筑,拆除废弃和危旧房屋,依据现状地形,统一建设村民住宅,构建居住组团内建筑空间的和谐关系,对保留的村民住宅进行装饰美化。结合村部改造建设村民活动中心,利用村部东南面船形山建设小游园,占地0.89hm2。
4)云峰村中心居住组团:位于云峰十二、十三组,靠近云岩公路。规划总占地面积4.33hm2,规划总户数65户,其中新建村民住宅42户,建筑面积12400m2,主要考虑为禹王碑景区建设而搬迁下来的云峰七、八、九组预留用地。为整治和新建相结合的居住组团,保留现有建设质量较好的建筑,拆除废弃和危旧房屋,依据现状地形,统一建设村民住宅,构建居住组团内建筑空间的和谐关系。对保留的村民住宅进行装饰美化。改现状村部为幼儿园,搬在山角云岩公路边空地新建村民活动中心(包括村部),利用村民活动中心北面水塘、坡地建设小游园,占地0.35hm2。
5)尊胜村中心居住组团:位于尊胜三、五组,靠近云尊公路布置,规划总用地面积2.03hm2,规划总户数50户,其中新建村民住宅31户,建筑面积6600m2。为以新建为主的居住组团,结合现有空地规划新建住宅,保留现有建设质量较好的建筑,拆除废弃和危旧房屋,依据现状地形,统一建设村民住宅,对保留的村民住宅进行装饰美化,结合村部改造建设村民活动中心。
通过以上规划使白云示范片区居住建筑依山就势、层次分明、整齐俨然,呈现出良好的村容村貌。
4.3 产业经济和用地布局规划
4.3.1 产业结构调整和用地布局规划
农村产业结构是一个多层次的复合系统,它是指农村产业之间、产业内部各层次之间及其产业各层次内部的相互关系,包括农村三次产业之间、产业内部各部门之间、部门内部各项目之间、项目中各产品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白云示范片现状的产业分析以及白云示范片在福田铺乡域中的地位以及所处区位综合考虑,白云示范片的总体布局为保留现有中心区(白云、中塘)的高产水稻种植用地,对云岩公路两侧的耕地(云峰、中塘)实行产业结构调整,规划为烤烟基地(约2500亩)和特色果蔬基地(如西瓜、早白薯、生姜等),在云岭、尊胜村结合山地土质特性种植经济果园(小水果)和培养特色养殖场地(湘黄鸡、黑山羊等)。具体分解到各村为:云峰村发展成禹王文化村、白云村为群众文化村、中塘村为特色种植专业村、云岭村为休闲旅游村、尊胜村为石材加工村,详见图1、表1。
通过对产业进行统一规划,并制定发展策略,可以深层次解决农村经济无序的发展状态,促进农村经济朝产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4.3.2 旅游及文化产业规划
白云示范片风景名胜甚多,历史悠久,具备发展新农村旅游业的条件。相传南岳山最大的寺庙一云峰寺,有禹王碑、禹王桥,香火旺盛的观音岩,有传奇的禹王桥边18樟、望隐桥、亲生桥、乌龟塘等,还有一条通往南岳山峰进香的古道等等。旅游产业规划见图2,规划要点如下:
4.3.2.1 旅游景点规划
1)禹王碑景区保护规划:严格划定禹王碑景区保护范围;搬迁保护区范围内的村民至山下尊胜村副中心;拆迁附在禹王母碑上的村民住宅,修建亭楼保护禹王母碑;恢复重建隐真寺、云峰寺、紫云庵,建设禹王碑文化展览馆,展示禹王碑各个地方各段时期的拓本及渊源;局部调整进入景区道路,避开历史古迹――禹王桥,适当修建服务接待点和停车场、广场。
2)白云水库休闲度假区规划:搬迁度假区范围内的大部分村民至山下云岭村副中心;结合地形修建3.5m宽环湖道路和上云岭林场道路;建设适度规模休闲接待中心,改造部分村民住宅为“农家乐”,供游客、香客品云岭茶,喝山泉水,吃衡山豆腐和湘黄鸡、黑山羊;沿湖建设钓鱼台、茶桌、木船码头。
4.3.2.2 旅游线路规划
①上午参观云峰文化村,看禹王桥、云峰寺、隐真寺、禹王碑母本和周围山水风景――②参观尊胜村石材加工,购石材加工产品;参观中塘村特色种植,购特色农产品――③下午白云水库垂钓休闲避署,游览云岭林场的牧场,体验农家生活――④晚上白云文化活动中心看皮影演出,特色购物街购物(皮影人物影型)――⑤第二天上午游观音岩,烧香拜佛――南岳风景名胜区(水濂洞景区)。
4.3.2.3 旅游接待设施规划
在片区主中心规划设宾馆、家庭旅馆、饭店酒楼、超市、工艺品专卖店、邮政所、汽车站、停车场等服务设施;在白云水库休闲度假区规划设接待工作中心、度假村、钓鱼台、停车场等服务设施;在中心广场设室外皮影演出场、舞狮舞龙、大鼓表演场及锻炼健身区,在白云村部规划室内皮影演出场地,满足游客需要。
通过以上规划措施,可以使毗邻南岳衡山的白云示范片区发展颇具现代农村的旅游经济产业,且带动和保护具地域风情特色农村民间文化艺术――皮影文化”、民间剪纸、影型雕刻等的发展,促进农村第三产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
4.3 道路交通规划
白云示范片区村庄道路规划要达到三个结合1)与生产生活相结合,村道要穿过主要组团,组道应深入种植地;2)与现状相结合,主要采用在原有道路的基础上予以拓宽、取直、硬化;3)尽量与现状渠道相结合,形成路渠结合的农村特有景观风貌,具体如下:
整个示范片充分结合现状地形和居民点规划布置,采取环型与放射型相结合的的道路系统,形成“一纵两横两环”的路网结构。“一纵”即南北向的云岩公路;“两横”即东西向的云峰公路和云岭公路;“两环”即由云尊公路、云塘公路与云岩公路连接形成整个示范片的“两环”,能较好的解决整个示范片的生产和生活的交通需求,各村组及禹王碑景区、白云水库休闲区则通过放射型道路与环路联系。
为适应今后交通发展和禹王碑景区开发的需要,将现有的过境公路一云岩公路进行加宽改造,将现有5m宽路面加宽为7m。在云岩公路与云尊公路交叉口西南角规划一处汽车站,占地0.15hm2。
此外示范片内部道路分为三个等级,即村道、组道和居住组团的宅间道路。在片区主、副中心及村民居住点、禹王碑景区入口等处设公交候车点,在片区主中心、禹王碑景区、白云水库休闲区规划设4处停车场。
通过采取以上规划措施,使白云示范片区内外部道路交通系统呈现分级明确、结构合理、联系方便等特点,为实现白云示范片区新农村建设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4.4 绿化景观规划
对于白云示范片景观环境的营造,本次规划从村道、灌溉水渠、禹溪河、白云河以及山丘等要素方面加以刻画,同时通过公共活动中心建筑群按空间原理的有序布置,形成地域标志和个性场所。白云示范片总体上形成集镇景观区、村居景观区、特色种植区以及沿水库的生态休闲景观区等。
白云示范片空间环境的设计构思为:在示范片入口结合片区主中心规划白云广场及公共绿地,展现白云示范片的人口形象;结合村道、灌溉水渠、山体的绿化建设,形成白云示范片特有的景观风貌;通过地面铺装、配置阅报栏、灯具、座椅及健身游戏器材等完善公共活动场所。
通过充分利用本片区自然环境与乡土特色,从而达到营造山清水秀,田园多姿,果树飘香,民居整洁,反映地方风情特色的新型村落的景观规划目的。
5、结语
在县、乡(镇)、村三级管理机构中,县级领导机关是政策的制定者,自治县更有依据民族区域自治法制定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的权力。国家虽然颁布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但实际上各地村委会都是贯彻和执行县、乡(镇)领导机关政策,都不可能擅自变LilunYuDa招和出台自行规定的措施。因此,新农村建设中的具体政策性措施就需要由县级领导机关制定。就目前情况看,多数县的新农村建设除政治思想和组织建设等软件建设外,其硬件设施建设基本上着眼于上级补助项目的示范工程,对创造条件促进农民或激发农民投资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政策措施却研究不够或者说考虑不多。笔者认为对于农民为改善生产生活环境所闯出的路,领导机关可以研究,并制定出相应的引导性的政策措施。以江口县双江镇为例,这里临近县城,地理条件相对优越,一些外乡镇高寒边远山区的农民,用全家外出打工苦苦挣来的几个小钱,向双江的农民买旧房居住,但他们却因户口问题成为黑户。有的外来户买的旧木房,因年久失修而已成为危房,但由于不属正当户口而办不了建房手续,以至长期居于危房之中。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今天,农民向城镇转移得到了鼓励,在城镇购房也能得到认可。但转向城镇的农民毕竟是少数,生存条件恶劣的边远山区农民转向条件好的农村应大力提倡和推行,笔者认为农民通过自身奋斗改变生活环境值得提倡,政府应当完善相应的政策措施帮助他们发展。在江口县,几乎所有的村组在20世纪80年代承包的土地都划分得很零碎,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的农民尤其是农村老年人,他们心目中没有建设新农村的大局,在建设中的土地调整环节上往往纠缠于细枝末节的自身利益,往往因他们不顾大局而导致工程卡壳。这同样需要政府制定和完善相关措施,并辅以耐心细致的思想疏导工作,才能使新农村建设工作顺利开展。如闵孝镇在建设鱼良溪水库工程时,需淹没平坝等三个村寨数十户人家,由于是国家重点工程,必须实施,政府在交通便捷的地方建起了两个移民新村,还在就近工业园区为他们谋求职业,使他们离开了土生土长的山区,过上了城里人生活。
二、科学规划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
除政府补助的农村建设项目外,笔者了解到的土家族地区农村建设尤其是村民小组的道路修筑和个人建房基本上处于农民自发建设状态,不少村组公路弯弯拐拐绕着走,原因是占地问题无人协调或协调不了。建房也是以家为单位各自为政,谈不上整体布局,更谈不上近期或中长期规划。同制造机器需要图纸一样,新农村建设需要整体规划,方能显现其文明、合理,也只有通过整体规划才能节省资源、资金。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不是三五年就能完成的。规划必须满足长期发展需要,尤其是道路等公共设施的布局要合理,避免发生类似于城市中不断挖挖拆拆的现象,同时又要因地制宜地规划近期建设重点,避免纸上谈兵。如太平镇云舍村,这个土家山寨由于没有统一规划,以至建筑混乱、格式杂乱,游客冷落。近年来,该县聘请上海设计院专程前来设计,统一规划、建筑奇特,使土家老寨焕发出勃勃生机,来往中外游客与日俱增,成为中国土家第一村的乡村旅游示范村。老百姓通过乡村旅游人均收入突破8000元,比三年前翻了一番。
三、突出特色使新农村建设更具魅力
新农村建设是由“居者有其屋”向“居者有好屋”的飞跃,是由温饱型社会向小康型社会的转型。实施过程中要坚持环境保护与建设同步,水、电、路设施与住房配套,同时又要考虑农村人口生产劳作、文化娱乐及生活习惯的需要,因地制宜。土家族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在坚持各项共性的基础上,更要突出土家族村寨的特色。突出特色就是要突出土家族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或人文文化的有机结合。保护与利用同步建设,使土家族文化不被淡化,自然环境不被破坏,以打造较高品位的土家族宜居环境。新农村建设一味套用城市化建筑式样,既不符合农村实际,更显不出土家族民居的特点,在地理条件许可的地方,土家族吊脚楼是既符合土家族居住习惯而又有民族特色的建筑,不妨多多采用。在国家补助的新农村建设资金中,如将采用土家族特色建筑式样列为补助必备的条件,更能促进民族特色建筑群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