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30 11:22:0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土木工程的方向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毕业设计 改进 道路工程 选题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3.089
本科毕业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大学期间所学知识的全面复习和综合运用,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综合实践教学环节,也是学生步入工作岗位前的实践演习。道路工程作为土木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道路工程的本科毕业设计旨在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设计思想,掌握工程设计的一般程序和方法,提高学生在路线设计、结构计算、工程制图、编写技术文件、正确使用设计规范、设计手册等方面的能力。同时,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紧密联系工程实际去分析和解决一般工程技术问题[1]。
1 现状分析与存在问题
我校土木工程路桥方向本科毕业设计安排在第八学期,持续时间为14周,由一名教师单独指导6~8名学生,要求指导教师对学生指导每周不得少于2次。道路工程的毕业设计一般采用“假题真做”的形式,对给定地形图指定路线起终点,并提供交通量、自然地理条件、材料供应等资料,让学生进行公路等级的论证和路线方案的比选,根据技术经济指标确定最佳方案,再对最佳方案进行施工图设计,包括路线的平纵横设计、路基设计、路面结构设计和排水设计等。
鉴于我校土木工程路桥方向的办学历史较短,而学院定位培养服务地方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根据以往学生毕业设计完成情况,总结道路工程方向毕业设计存在问题有以下几点。
1.1 选题内容陈旧
课题过于规格化、程式化,与工程实际有一定程度脱轨,对部分毕业后不从事设计工作的学生指导意义不大。设计课题缺少多样性,学生对毕业设计的兴趣与积极性不高,大部分学生只将毕业设计作为拿到学位的最后关卡,认为毕业设计对今后工作帮助甚微,缺乏温习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动力和激发自己创新意识的激情,对毕业设计马虎了事。
1.2 毕业设计管理模式过于宽松
目前毕业设计的模式为指导老师布置每阶段任务,学生自行完成,定期检查学生的完成进度,学生有问题时请教指导老师。首次接触毕业设计时,大部分学生会产生一定程度茫然感,对设计任务知晓程度不高,对各环节联系感差,面对任务书的要求无从下手,产生逃避情绪,造成时间安排不合理。另一方面,大部分学生在第八学期忙于找工作、考研复试、工作实习等,学生设计进度前松后紧现象普遍存在。部分学生甚至做毕业设计期间都不在学校,从未与指导老师接触,只能在提交成果的最后阶段敷衍了事,严重影响成果质量使毕业设计流于形式。
1.3 设计成果质量不高,照抄照搬现象严重
在当前道路的毕业设计中,路线设计、路基路面设计、土石方数量计算和挡土墙计算等内容均可通过软件实现,绝大部分学生对软件依赖程度过高,对计算环节的原理、参数选择和适用范围懵懵懂懂,而且学生设计时一般参照上届师兄的模板,依葫芦画瓢,造成设计成果的雷同和质量下降。
1.4 设计指导和答辩过程存在知识结构单一片面
我校毕业设计辅导模式是由一名指导老师辅导多名学生进行毕业设计工作,但各个老师的专业领域和研究方向不同,青年教师的知识结构涵盖面各有差别而且自身缺乏工程设计实践经历,单独指导毕业设计时某些方面往往不够全面,例如研究路基路面的老师在指导路线设计时会略显吃力,又如答辩时结构方向的老师对选线的内容可能稍显生疏,因此,一名指导老师单独负责制,容易造成指导环节的片面和设计过程局限。
2 我校道路方向毕业设计的改进建议
2.1 以就业为导向,实现选题多样化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实践能力,选题是关键。因此毕业设计选题在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前提下,实现多样化,以就业为导向,面向实际应用和社会需求,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体现学科的发展性和应用性。我校可借鉴其它高校经验,根据学生不同就业发展取向,实现毕业设计选题多元化,将学生的毕业设计与就业相结合,可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适应工作环境,尽早进入角色,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2.1.1 根据社会的需求确定毕业设计内容
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大形势下,毕业设计选题必须紧扣社会和工程实际的需要,有一定工程背景和实用性,将毕业设计的实践操练与学生今后工作业务有机结合。为此,高校教师在教学研究同时必须重视工程资料的收集、整理和资源的整合。
2.1.2 毕业选题与教师科研一体化
对于已经考取研究生或是对科研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结合教师的课题从事研究工作,完成研究型毕业设计,挖掘自己从事科学研究的潜能[2]。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式的毕业设计,有助于增进老师与学生间互动,加强教师的责任心,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1.3 系企联合的毕业设计课题
通过学校或院系与企业建立校企培养的教学模式,对于已经找到工作或是正在企业实习的学生,鼓励他们直接参与企业课题,或根据今后承担的工作内容选择合适的毕业设计题目,由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与学校教师联合指导。企业指导教师工程经验和专业素养是保证毕业设计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2.2 加强毕业设计管理,实现全过程质量控制
2.2.1 做好前期毕业设计动员
在第七学期提前下发毕业设计任务书和指导书,让学生先熟悉课题内容,先与指导老师进行交流沟通,开展资料文献查阅工作。邀请设计院高工和学院教授开设辅助学生做好毕业设计的系列讲座,让学生在毕业设计不同阶段对自己任务有宏观的认识了解。
2.2.2 实行全过程质量控制,增加中期答辩
制订严格而详细的进度计划表,不定时抽查和定期检查,落实毕业设计进度情况,严把毕业设计每个阶段的质量,把问题解决在平时。加强中期检查,不流于形式,增加中期答辩,作为最终成绩一部分。对成绩末位学生采取二次答辩,答辩过程坚持标准化,专业化,防止蒙混过关,老师心慈手软现象。相对严格的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毕业设计的重视程度,提高成果质量。
2.2.3 选线方案施行向导师汇报制度,严防抄袭雷同
我校规定毕业设计实行每人一题,但常规型道路工程的毕业设计地形图一般难以逐年更新,学生在设计时一般会照抄上届学生的模板,为了杜绝抄袭现象,在选线阶段,对每个学生的路线方案应先向指导老师汇报,再由教师进行点评,通过自我陈述和一问一答的方式尽量杜绝方案雷同,防止照抄照搬。
2.3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倡导指导模式多元化
2.3.1 努力提高中青年教师工程实践水平
刚走出校园的青年教师,无论是教学经验或是工程实践水平都会略显青涩,即使是在高校工作若干年的中年教师,因其主要工作是教学与科研,工程项目的设计和施工经验与企业从事设计和施工的技术骨干也有一定差距,因此,在指导实际工程性的设计课题上还是缺少经验的。针对这种现象,学校和系里应该提供渠道,鼓励中青年教师利用假期时间深入企业学习,努力提高自己专业水平和工程经验;或是学校创造条件,加强学校与企业的资深高级工程师联合指导毕业,从中汲取更多的工程经验。
2.3.2 倡导指导模式多元化,实现多名老师联合指导
一名老师指导多个学生毕业设计,虽然权责明确,但鉴于各老师专业领域不同,指导过程难免存在知识结构片面单一现象。实行多名教师联合指导,不同专业方向的老师包括校企合作的工程技术骨干形成小组模式,对毕业设计不同阶段根据自己专业特长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重点辅导,不仅可以克服单个教师知识结构局限性的制约,也可以充分发挥各自学术专业,学生接受的信息量也不断扩大,可以获得更好的指导效果。
3 结语
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实操能力一个综合教学过程,也是检查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结合我校是地方办学的应用型本科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当地经济对毕业生的需求,充分了解青年教师知识结构和学生就业形势,对我校土木工程道路方向毕业设计的改进做出一系列探讨,希望有助于推动毕业设计中不足环节的改革,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增强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竞争力,培养出合格的工程建设专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罗玉虎,何兆益.对改进道路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思考――以重庆交通大学为例[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3):109-111.
[2]吴旷怀,包秀宁,李燕枫.道路工程方向毕业设计多元化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05,(4):70-72.
[3]赵永平.公路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集对策[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2):104-106.
[4]高笑娟,李跃辉.图例工程毕业设计质量的全过程控制方法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11,(1):127-129.
【关键词】土木工程;现代土木工程
一、现代土木工程发展趋势的表现特点
适应各类工程建设高速发展的要求,人们需要建造大规模、大跨度、高耸、轻型、大型、精密设备现代化的建筑物,既要求高质量和快速施工,又要求高经济效益。这就向土木工程提出新的课题,并推动土木工程这门学科前进。它的发展趋向具体地表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1、 工程地质和地基方面。建设地区的工程地质和地基的构造及其在天然状态下的应力情况和力学性能,不仅直接决定基础的设计和施工,还常常关系到工程设施的选址、结构体系和建筑材料的选择,对于地下工程影响就更大了。工程地质和地基的勘察技术,目前主要仍然是现场钻探取样,室内分析试验,这是有一定局限性的。为适应现代化大型建筑的需要,急待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来创造新的勘察方法。
2、工程规划方面。以往的总体规划常是凭借工程经验提出若干方案,从中选优。由于土木工程设施的规模日益扩大,现在已有必要也有可能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以提高规划水平。特大的土木工程,例如高大水坝,会引起自然环境的改变,影响生态平衡和农业生产等,这类工程的社会效果是有利也有弊。在规划中,对于趋利避害要作全面的考虑。
3、建筑材料方面。高强轻质的新材料不断出现。比钢轻的铝合金、镁合金和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玻璃钢)已开始应用。但是这些材料有些弹性模量偏低,有些价格过高,应用范围受到限制,因而尚待作新的探索。另外,对提高钢材和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虽已取得显著成果,仍继续进展。
4、工程施工方面。随着土木工程规模的扩大和由此产生的施工工具、设备、机械向多品种、自动化、大型化发展,施工日益走向机械化和自动化。同时组织管理开始应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日益走向科学化;有些工程设施的建设继续趋向结构和构件标准化和生产工业化。这样,不仅可以降低造价、缩短工期、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可以解决特殊条件下的施工作业问题,以建造过去难以施工的工程。
5、工程设计方面。人们努力使设计尽可能符合实际情况,达到适用、经济、安全、美观的目的。为此,已开始采用概率统计来分析确定荷载值和材料强度值,研究自然界的风力、地震波、海浪等作用在时间、空间上的分布与统计规律,积极发展反映材料非弹性、结构大变形、结构动态以及结构与岩同作用的分析,进一步研究和完善结构可靠度极限状态设计法和结构优化设计等理论;同时发展运用电子计算机的高效能的计算和设计方法等。
二、土木工程在未来如何发展
1、指导理论的继续发展。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土木工程工程技术理论的核心部分仍然是力学,新的分析方法和新的数值处理方法将是土木工程中力学的突破方向。在对复杂结构、流体介质等情况下的受力分析和近似上,现有的方法仍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更加专门化的数学在将来也应该有很大的发展,用以处理土木工程技术中复杂的数值问题。更先进的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使得对复杂的情况的模拟更有把握,更接近于现实。力学也会突破宏观框架,向微观发展,控制论,虚拟现实等技术也在力学中加深影响。
另一方面,土木工程学科将向周围继续发散,与材料,环境,化学,电子信息,机械。 城市规划,建筑等相关学科进一步的交叉,融合,互相支持,互相服务。土木工程内部的次级学科也同时会在现实需要的推动下产生出新的学科,如对城市地下空间的大规模利用就使得新的地下规划学科有了产生和发展的必要。不同次级学科的理论也会相互渗透,比如现在就有一些大型体育场馆采用了类似桥梁的悬索结构。
2、工程实现的变化。土木建筑的最终目的是建设出合乎设计要求的工程构造物,从设计到成果中间需要一个很长的工程实现的过程。这也是土木工程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是土木工程最重要的方面,有了好的理论和设计,没有好的工程实践,一样不会产生一个优秀的作品。
信息时代正在迎面走来,其他学科和其他方面的新观点新技术,必然的也会影响到土木工程。并且为这一传统学科注入新的活力。包括控制理论,施工技术,新材料,环境工程,经济理论等等。
2.1全过程信息化。信息化的特点将更深的渗透到未来的土木工程中,重点不仅仅限于CAD方面,也包含对工程进度的管理、运行中数据资料的收集,分析,整理;对建筑物结构,强度,可靠性的分析和相应对策的决策等。这些也是主动控制和智能化实现的基础。
全过程信息化对今后的土木建筑构造物的维护有很大的意义。比如可以使用植入的传感器配合电子计算机实现对建筑全方位的实时的监控,及时掌握整个建筑物的状态。我国现在正是基本建设的,20~30年后,现在这些建筑物逐渐进入维护期。如果能在现在建造过程中就做好各种信息化准备工作,对今后维护也大有帮助。
三、土木工程未来发展趋势
1、三S系统应用发展
三S系统由HS遥感技术、GIS地理信息技术系统与GPS全球定位技术系统构成,可实时、整体、动态的对地展开判别观测、应用分析,因此在土木工程领域该系统发挥了显著的优势作用,同时具备广阔的发展提升前景。数字化城市发展理念的提出正是基于这一三S系统发展而来,也就是说其综合了遥感、GIS、遥测、多媒体、网络与仿真虚拟技术对城市各项功能机制、基础设施展开自动采集、发挥决策辅助作用并实施动态化管理监测,很明显,当前数字化城市便是以该类数字化的处理信息技术、通信网络技术作为发展背景的科学服务技术系统。
2、单机方式顺序科学转变至网络协同控制与并行设计
就复杂大型的项目工程来说,其很有可能需要较多设计部门、众多成员的共同参与,同时还需要良好的协同合作并提供在线咨询服务,还可由不同地域分布的分支设计机构、设计人员、协作部门单位应用多样化平台软硬件与设计方式在相应规定时段内良好完成。为有效解决该类复杂系统问题应良好的应用开发土木工程设计的协同并行技术。另外,智能化建筑工程与检测结构亦是土木工程基于信息化发展背景的未来发展的趋势。项目管理与电子数据同样是土木工程实现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工程建设施工是当今土木工程应用计算机技术的重要领域,基于系统复杂工程在施工阶段中由报价投标、预算到签订管理合同、评定分析质量直至竣工验收各阶段均需要进行大量数据信息的处理,整体施工单位控制与辅助管理均会被纳入至辅助计算机施工技术体系中。当前土木工程领域信息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已经令国际承包商真正跨越了地域壁垒,实现了共享式、协同式、智能化的行业发展。
综上所述,随着信息化社会的飞速发展土木工程实现了质的飞跃,我们只有科学遵循其内涵特征、发展现状把握工程建设未来发展趋势动向、制定科学实践发展策略,才能真正推进土木工程实现可持续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社会需求为导向;职业院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向
职业院校土木专业是一门实践教学大于理论的学科,学生走出校门面对的是建筑工程方向的工作种类。但是大部分土木专业学生不能适应社会岗位,这使得学生就业困难。学校土木专业教学应该以社会需求为教学导向,将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一、土木工程人才需求简述
随着建筑行业不断发展,土木与建筑业逐渐成为了国民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国家逐渐推进西部大开发建设,这一举措促进了土木工程专业教学目标的具体落实,专业教学应该以学生教学为本,面向社会市场的基本需求,以社会职业需求为教学的基本导向,培养优秀的土木专业技术人才。而近几年来,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逐渐呈现了多元化的趋势,为职业院校土木专业教学提供了便利。
以社会为导向的土木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社会需求就是,学生应该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职业规划等素质,并且自身乐于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学生应该具备以技术知识为核心,以学校专业知识为支持的综合性技能。在土木工程生产实践中,需要土木专业人才在拥有专业知识的同时,需要具备英语、计算机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将在校所学知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不断发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1]。
二、职业院校土木工程人才培养现状
目前,我国职业院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高,在教学上追求人才培养专业化的现象。职业院校在设定人才培养目标时,着眼于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上,盲目认为学生拥有良好的理论知识基础就能适应社会职业发展。这使得学生教学不能基于社会需求基本导向。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普遍存在与职业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教学中。
“宽基础,厚理论”是当今职业院校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中主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系统化、结构化和理论性的专业知识指导,不能从社会需求角度出发,无法寻求理论教学与实际社会需求之间关系。学生在校期间的专业课程非常多,教师在教学中过于追求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对学科知识的综合性运行甚少关注。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被大量的理论知识包围,疲于应对各种考试,职业院校出现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是当今社会教育的普遍现象。因此,在专业知识课程设置下,学生是知识的上的强者,但是确是实践中的弱者。
三、基于社会需求为导向人才培养策略
1.调整专业教学结构
职业院校土木工程专业的服务对象是建筑行业中企事业单位的基本建设部门,需要学校教学中应该充分了解这些事业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和人才知识结构的基本要求,并且根据这些特点,对学校专业知识进行有针对性的结构调整。
首先,这些企业主要是基层单位,其工作内容比较复杂,对专业的划分不详细,很多部门都是多种专业相互交叉。例如,当今很多职业院校的学生大部分都是理论知识强,动手能力比较弱,施工企业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土木工程建筑方面的技术人员,但是在实际的施工中,并不是单独的土建方面的工作,还涵盖了很多装饰、给水系统、电气以及空调设备安全施工方面的问题,这样一来就需要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知识网要大,学生的专业知识需要拓宽,才能应对工作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从故障中找到自己知识储备的不足,并不断改正错误,提升自己的动手能力[2]。
其次,企业事业单位需要是实际的施工人员,而不是研究性开发人员,学校需要主要培养是工作在第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因此,学生不仅懂得专业知识还应该懂得建筑施工工艺。
最后,学校根据企事业单位的工作特点,在土木工程专业设置上,基础课开展程度不需要与高等院校教学模式一致,而是基于社会需求导向,有自己的教学准则,因材施教。在职业院校课程设置与开发中,应该不断坚持将对学生成长有用的策略作为基本原则,所有的课程改革都需要为学生技能成长服务[3]。
2.调整实践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实践性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学校应该不断完善实验设施,建立校内外的实训基地,实际的教学计划中合理安排实习环节,对学生开展全方位、全过程的跟踪式生产实习模式。换言之,学生可以从工程的基础开挖、主体施工、装饰抹灰、门窗安装、屋面防水防火水暖电施工,做到从内业到外业等方面的实习工作,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能够充分了解施工全过程,并能从参与实习中找到工作中应该注意的关键点。该教学方式在培养策略上注重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受到社会以及学校的好评。这种岗前磨合的过程,为学生将来正式走向工作岗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职业院校在培养专业人才时,应该尽可能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聘请一线工程师亲自带领学生学习,并指导实践,树立正确土木工程建筑思想[4]。
四、结论
综上所述,土木工程人才培养需要顺应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还需要满足社会岗位的专业需求。此前,很多职业院校土木工程专业教学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养成相互脱节,使得学生就业困难。而基于社会需求导向的教学改善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尴尬局面,在学生教学中多引进优秀工程师指导,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养成,逐渐形成了规范的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培养方案。
参考文献:
[1]汪峰,张国栋,杨俊,刘鸿琳.基于社会需求的土木工程专业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04:63-66.
[2]杨小岑.高职院校土木工程应用文写作教学问题与应对[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4.
关键词:土木工程;管理;教学法
土木工程专业工程管理人才能够胜任银行和政府建设主管等金融机构以及房地产开发企业与建筑企业以及工程咨询机构与国内外重大工程项目的管理与项目可行性策划与研究以及市场调研与行政管理和头荣资决策与分析,还包括其他一些与工程项目管理有关的一些工作。
1.运用案例教学法增加学生的管理体验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提高与培养学习者知识能力的教学方法。也就是把将要发生或者将来有可能发生的问题作为案例让学写着去研究以及分析同时要求提出各种问题的解决方案,最终是学习者解决问题能力得到提高的一种教学方法。土木工程专业工程管理方向开设了各种想工程监理导论与工程项目管理以及工程造价管理与建设工程法规等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课程等,主要讲述一些工程管理过程当中所应用的实际操作方法与管理的原理。工程管理者要提高管理的智慧以及工程建设经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虽说原理内容偏多,可是多数的原理都是工程管理实践,并在实践中发挥积极的指导作用。
工程管理方向有很多专业课,像建设工程法规与工程造价管理,工程项目管理与工程监理导论以及管理学原理等,实际工程实践和课程教学内容联系很密切,并具有非常强的时效性,强制性的法律规范与工程规范的变动通常会对教学内容产生巨大的改变,形势的变化会远远快于教材的变更的速度,要求授课教师能及时把专业动态与教程同步起来及时广泛的进行专业资料的搜集。要让学生正确领会这些改变,仅仅在理论上的讲述很难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建议专业课教师在课程的某些章节采用案例教学法。在案例教学法的应用过程中,专业课教师来布置任务,创造场景,事先向学生布置题目,要求学生阅读案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工程管理方向课程学习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学生是主体,教师主要是引导讨论与组织课堂。在教师指导与辩论中学生的知识得到了提高,才干得到了锻炼。教师能通过随机点名的方式来发现问题并回答问题,对必要的基本的原理以及理论知识进行指导。案例教学法使学生能充分表现自己,是思维方式得到锻炼,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又提高了语言的表达能力以及快速的反应能力与胆量等。这些能力对管理实践的工作非常重要,有助于为学生在将来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2.利用虚拟工程软件拓宽学生的视野
虚拟工程是一个在空域以及时域中可变的虚拟世界,以此来延伸与增强以及扩大自己来认识世界的一门学科。立交道路桥边坡地基处理会随着桥梁造型的复杂程度增加困难度。社会的发展对工程管理方向学生的管理与工程施工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故在教学中既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又要对学生的基础理论加强教育。要达到这个目标,不能只依靠有限的实习于书本上面的知识的讲授,还须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宽,借助虚拟工程的软件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学到更多复杂的施工原理与结构的分析以及看到更多较为复杂的结构存在于虚拟的世界当中。
虚拟工程软件引入施工课程教学意义重大,过去的施工课程教学包括课堂讲授施工原理和工地实习两个部分,这对于土木工程专业工程管理方向的教学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两个重要环节,问题是在有限的课堂教学和施工实习中,学生不可能接触到各个施工环节,更不可能学到甚至看到目前的高新技术,如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生态技术等在施工中的应用。学生要学到给多更为先进的施工知识在有限实践内需要借助虚拟工程软件。虚拟工程软件不仅可以仿真各种建筑结构的施工过程,例如前文所提到的那些已经建成的高层建筑和桥梁的施工过程;还可以仿真建筑的信息化施工,包括利用传感设备从施工现场收集质量信息、设备运行状况等技术数据进行监测,运用网络技术使施工的各协作部门之间实现高效信息传递与共享,遥控进行项目施工管理,并对施工作业面实行视频监控等。已有国内的先进企业在工程项目管理中采用信息技术实现了施工信息化、工作流程标准化与技术管理规范化。但并不是每一个在校学生都有到大型先进企业去实习的机会,因此,在教学内容中加入运用虚拟工程软件制作的这方面内容,可以丰富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内容,让学生学到更多更先进的施工工艺和施工管理技术。同时,在有限的实习时间里学生也只能学到一些基本的施工技术,例如轧制钢筋、浇注混凝土等,而一个工程项目一般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学生不可能有时间参与一个工程项目从基础开挖到内外装修的全过程。借助于虚拟工程软件,可以让学生在虚拟世界中完成一个工程项目的施工全过程的每一个细节。在施工课程中加入虚拟工程实习的环节是非常有必要的。
3.结语
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较好的满足社会需求,因为土木工程专业管理方向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的改革是土木工程专业工程管理方向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方面,借助案例教学法、虚拟工程软件以及工程技术与管理软件开展土木工程专业工程管理方向的教学改革可以使得传统的教学融入高新技术手段,课程设置多元化,教学方法多样化,从而在有限的教学学时内给学生更多信息,拓宽视野,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所学专业知识,以适应社会和行业飞速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苏永强,黄玲. 与注册工程师制度相适应的教育改革[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2008.
关键词:土石方;土石方工程;施工控制;监控要点
一、土石方工程的涵义及在工程建设中的意义
土石方工程通常是指在土木工程建设项目中,对土体进行开挖、运送、填筑、压密以及弃土、排水、土壁支撑等相关工作的总称。在土木工程中较为常见的土石方工程主要包含平整场地、开挖基槽和管沟、开挖人防工程和路基、填筑路基、回填基坑、进行密实度检测、土石方平衡及调配以及保护地下设施安全等内容。由于土石方工程项目较为复杂,所以必须科学安排施工的计划,选择安全环境下作业,施工要避开雨季等对工程有影响的天气,同时要合理施工,降低土石方工程的施工成本,遵守国家建设施工原则和标准,尽量少占用可耕地和农田等良田面积,做出积极、合理的土石方调配方案,整体统筹施工安排。土石方施工方案主要涉及工程施工方法、工程爆破方案、土石方平衡调配与运送、工程施工程序、组织施工现场、架构项目组织、相关环节布置、对基础设施保护方案等。
控制好土石方的施工方案对工程项目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只有实现工程项目的场地平整,才能为整体工程项目的基础开工创造有利条件,同时才能保证完成场地景观的初步构建。土石方施工方案为完成项目后期的土石方平衡调配有着重要作用,还能在场地允许的情况下,为后期的路基和基坑储备资源。更为重要的是土石方工程施工方案是整个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关键环节,能最终完成施工场地的标高控制。
二、土石方工程项目的设计及技术要求
1、土石方工程项目的基本设计要求
土石方工程项目施工要严格依照基本的设计要求进行,才能保证整个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同时保证工程质量。土石方工程项目的基本设计要求包括:要合理利用自然条件,比如地形条件,尽可能地节约土石方工程项目的施工量;要确保能实现工程项目的功能布置要求,满足工程管线敷设、建筑基础埋深的要求;同时要解决好施工现场排给水等相关问题,确保现场排水系统顺畅,保证地面干燥无积水;要满足工程项目技术指标要求,确保工程项目建设和使用期间的安全;根据具体施工项目的难易程度,灵活、合理地设计平场施工图的比例;总体平面图以及平场施工图要综合考虑现场与周边环境的连接、协调关系;在平场施工图中要反映建筑底层总体平面图,反映建筑物与挡墙的关系,建筑桩基与锚杆的关系等。总之,在满足工程项目的景观效果和整体功能的基准下,尽力做到经济合理。
2、土石方工程项目的相关技术指标要求
土石方工程建设在遵循基本设计要求的同时,施工建设中也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技术指标参数,才能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在土石方工程施工前,要进行综合平衡测算,选择土石方运程最短、最合理的施工程序,做好平衡调配,减少工程施工量;对岩土区进行挖方时,若开挖区高差大,标高较为复杂,且岩石硬度较高时,通常需要爆破,在进行爆破时要采取减震措施,以免因爆破行为破坏建筑物基础持力层和原岩的完整性;对填土区进行挖方时,要按1:0.5~1:0.75对临时土质边坡进行放坡,同时采取加固斜坡土方的措施;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采取有效措施对周边和场内下管网,同时完成平基工作;回填土方前要确保清除基底杂物,选用砂夹石、碎石、土夹石、黏性土及破碎的岩石作为填料;在灾害性季节施工时,要采取有效的防水、排水措施,避免出现“橡皮土”而影响施工进程;对场地表面的坡度进行平整时要遵循合理的设计规范要求。
三、土石方工程的施工控制要点分析
因为土石方工程在整个工程建设项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搞好土石方施工控制,按照设计原则以及质量控制要求施工是实现整体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下面主要对土石方工程的施工控制进行简要阐述。
1、土石方填筑质量控制要点
为了确保土石方的质量满足基本设计要求,提高整体工程质量,就要对土石方填筑的质量进行控制,主要是指对土石方的填筑材料性质和压实质量进行控制,在施工中结合施工程序随时检测土石方填筑质量,并参考设计标准对不符合标准的环节采取及时的调整措施,选择最为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法。
2、土石方填料材质控制
对土石方填筑材料要进行严格把关,除在规定范围内进行开挖取料外,也通常在现场进行抽样检测,对材料的性质、防渗料的含水量、塑性指数、黏粒和最大粒径以及粗粒含量等进行控制,对于过渡料、反滤料要对颗粒组成情况进行检验。土石方的填料不得使用生活垃圾、含草皮或者树根的土,也尽量避免使用易溶性岩石、崩解性岩石、强风化石料等劣性不稳固的材质,若选用的填料岩性相差比较大时,要将岩性不同的填料进行分层分段填筑。
3、对现场质量进行控制
对现场质量进行控制一般通过控制试验进行,质量控制试验的基本要求是快速和准确,主要包括容重试验和含水量试验两种方式。容重试验基本包括灌砂法、环刀法、γ射线密度计、压实计、灌水法等;含水量试验主要以快速测定为主,通常采用电炉炒干测量法、红外线灯泡烘干测量法、酒精燃烧测量法、高电波电流干燥法以及中子湿度计等。经过不断的改进技术,中子湿度计和γ射线密度计已经达到了快速、安全和准确的性能要求,将中子湿度计和γ射线密度计融为一体就是核湿度密度计,在施工现场质量控制试验中应用较为方便,在土石方的工程质量控制试验中已被广泛采用。有些国家也会采用压实计,压实计是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左右的电子仪器,在实际工程的现场测量中也被普遍采用。
4、土石方工程全面质量控制
全面质量管理也被称为全面统计的质量控制,是在20世纪50年代新兴的质量控制方法,是把数理统计和经营管理结合在一起而建立的一整套体系,包括生产施工环节的有效质量管理体系。全面质量管理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对施工的质量、工程成本、施工工期进行的综合的质量控制;工程施工全程的质量控制;全部门、全体员工参与的质量控制等。
关键词:土建工程;项目管理;可行性管理;造价管理
1.当前土建工程的项目管理问题分析
建设监理制、项目法人责任制和招标投标制作为我国基本建设领域的三大改革制度,对规范建设市场、建立投资责任约束机制、提高投资效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我国建筑业的项目管理制度体制中仍存在不少弊端。
一是投资管理体制不善。现阶段,我国工程建设领域的投资主要来源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公有制企事业单位。但建筑市场上最大的买方仍然是政府,各级政府在项目建设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项目法人的领导班子大多由各级行政领导和主管部门负责人组成,投资体制仍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和极强的计划性。
二是对项目法人的约束不够。非经营性建设项目的项目法人,除了项目建设资金外,无其他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没有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并且,项目法人不具备资金的自我积累能力和向外部融资的能力,没有独立的投资决策权。项目建成后如没有工程的所有权、收益权,项目法人通过正常渠道在项目建设成本中列支的管理费用和开办费用不能反映其为管理项目所必须的开支。权、责、利失衡,使得项目法人只管花钱不管还钱,投资决策失误后,无法追究赔偿责任。
三是相关单位总体水平不高。目前我国现有的设计单位多为综合性设计单位,包含着建筑、结构、机电等多专业工种。由于组织过于庞大,使得这些设计单位不适应目前国际上流行的以设计为龙头的总承包体制。监理单位人员素质不高,对监理的性质、任务、机制认识不够,监理不力,局限于对施工质量的临控。令人遗憾的是国内众多工程项目,如小浪底水电站、大亚湾水电站、深圳地王大厦以及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许多大型项目的项目管理,被国外的项目管理公司或项目咨询公司所包揽。
2.加强土建工程项目管理的对策
一是强化观念创新。当前,随着市场竞争白热化,企业必须适时调整战略,更新观念,加大管理力度。特别是各级领导必须牢固树立坚持做大做强主业的思想不动摇的经营战略理念,高度重视经营开发工作,要把经营开发工作作为企业发展第一要务,要在企业范围内形成全员经营、全方位经营的浓厚氛围。各级组织要在加大经营开发力度和优化配置经营管理班子和经营队伍的同时大力加强经营网点、区域阵地建设,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经营战略目标和措施,努力构筑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化的“大经营”网络格局。在经营管理方面要做到“五要”:一要关注国内外的政治、经济形势、市场趋势,不断调整和完善适应本企业的经营发展战略。二要把经营开发工作和资本运营、多元经营工作有效地结合起来,形成主业精、多元经营为第二支柱产业的发展态势。三要重视发挥技术创新和人才效应在经营开发中的作用。要通过重点工程建设,通过高、精、尖、科技含量高的项目建设,培育一批科技拔尖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显示出企业雄厚的技术实力和良好的企业形象。在技术装备上要从经营战略上来考虑,超前谋划争取尽量进入新的施工领域。
二是加强激励机制建设。激励调控机制,作为工程项目管理的保证。发展才是硬道理,追求最佳综合效益是企业的根本宗旨。为此,工程建设企业要保证项目生产经营良性运转和健康发展,必须建立健全强有效的激励调控机制。(1)分配激励。分配激励是激励的主要手段。应突出强调内部承包合同的严肃性,应该做到:政策明确、考核到位、帐目清楚、兑现及时。避免将内部承包合同当儿戏,或久拖不决,或敷衍了事,影响项目班子的积极性。(2)思想激励。即要加强对项目经理和项目班子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他们的荣誉感、责任感和危机感,使他们认识到自己所施工的每一项工程,不但是对自己、对企业、对业主负责,更重要的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用这样的责任感激励他们干优良工程、干名牌工程、干人民满意的工程。(3)评价激励。即每一项工程完成交付后,企业都应该进行认真总结,找出成绩和不足、经验和教训,并在一定的范围内对项目经理和项目班子给出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这种评价不但是对该项目管理人员的激励,也是对其它项目管理人员的激励,以此来形成企业内部互相学习,比学赶帮的竞赛氛围。还可以开展“优秀项目经理部”和“优秀项目经理”考评活动,进行荣誉激励。
三是强化项目质量与造价管理。质量与造价是工程建设的核心,也是管理的核心工作。做好质量管理和控制应采取以下措施:(1) 确定事故的范围、性质、影响和原因等,通过调查为事故的分析与处理提供依据。其内容包括:工程概况,重点介绍事故有关部分的工程情况;事故情况,事故发生时间、性质、现状及发展变化的情况;是否需要采取临时应急防护措施。(2)事故原因分析,对调查提供的数据、资料进行详细分析,找到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进行事故处理。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把工程质量关,始终贯彻“至精、至诚、更优、更新”的质量方针,各级质量自检人员定点、定岗、定责、加强施工工序的质量自检和管理工作真正贯彻到整个过程中,采取防范措施,消除质量通病,做到工程一次成型,一次合格,杜绝返工现象的发生,避免造成因不必要的人、财、物等大量的投入而加大工程成本。工程造价管理不仅是衡量建筑工程项目的一个重要经济技术指标,也是维护建筑产品供需双方的经济权益的关键所在。
实施有效的工程造价管理,可以保证在建设项目中合理地使用人力、物力、财力,使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最大化。降低项目成本的方法有多种,概括起来可以从组织、技术、经济、合同管理等几个方面采取措施控制。(1)采取组织措施控制工程成本。首先要明确项目经理部的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明确公司、项目经理部和施工队之间职权关系的划分。项目经理部是作业管理班子,应对公司整体利益负责任,协调好项目经理部与公司之间的责、权、利的关系。其次要明确成本控制者及任务,从而使成本控制有人负责,避免成本大了,费用超了,项目亏了责任却不明的问题。(2)采取经济措施控制工程成本。采取经济措施管制工程成本包括人工费控制:要严格控制人工费。要从用工数量控制,有针对性地减少或缩短某些工序的工日消耗量,从而达到降低工日消耗,控制工程成本的目的。材料费的控制:材料费一般占全部工程费的 65%~75%,直接影响工程成本和经济效益。一般作法是要按量、价分离的原则,主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对材料用量的控制,二是对材料价格进行控制。机械费的控制:尽量减少施工中所消耗的机械台班量,通过全过程施工组织、机械调配,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同时,加强现场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降低大修、经常性修理等各项费用的开支;加强租赁设备计划的管理,充分利用社会闲置机械资源,从不同角度降低机械台班价格。
3.小结
总之,在土建工程的项目管理中,作为建设单位的项目管理人就要及时采取行动,从技术、协调关系及经济角度对施工单位施以援手,从而促进项目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袁建明. 论土建工程的项目管理[J]. 山西建筑. 2009(07) .
关键词:园林项目管理 成本控制 合同管理 招投标 施工管理等
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正文:一个项目管理的程序在整个项目占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园林工程项目管理的程序依次为:编制项目管理规划大纲,编制投标书并进行投标,签订施工合同,选定项目经理,项目经理接受企业法定代表人的委托组建项目经理部,企业法定代表人与项目经理签订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项目经理部编制项目管理实施规划,进行项目开工前的准备,施工期间按项目管理实施规划进行管理,在项目竣工验收阶段进行竣工结算、清理公众债权债务、移交质料和工程,进行经济分析,做出项目管理总结报告并送企业管理层有关职能部门审计,企业管理层组织考核委员会对项目管理工作进行考核评价并兑现,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中的奖惩和承诺。以下是园林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工作及工作时所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1项目施工成本控制
做好园林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就要有一个健全的科学的园林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体系和具有相当准确实用的施工成本控制依据。
1.1问题1:两个极端的出现,一是以包代管,强调结果而不注重过程;二是越俎代庖,造成责任不清,互相推诿,影响了项目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解决方法:建章立制是管理工作的基础,要严格成本控制,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健全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操作方法,分工明确、关系明晰。
问题2:编制的目标责任成本是否合理
解决方法:投标报价的确定应通过市场询价、估价、报价3个阶段预测出直接成本,最后由公司的高层管理人确定需要在这个预测成本上另加的公司管理费、期望利润、不可预测的费用所组成的投标报价。中标后责任成本的确定要根据自己内部定额进行拆分,绝对不能使用以往以定额为基础和费用系数的测算办法,必选按照每一个子目对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分析后进行单独测算,其他直接费、现场管理费需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和方案进行核算。责任成本预算的编制是以投标预算为基础,根据不同情况,可以适当调整,一个严重脱离实际的责任成本预算是毫无意义的,因此,必须在项目开工前将它完成,确保责任成本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使管理层和项目层两方面利益不会因为客观情况的影响而产生巨大的内耗。
问题3:成本管理过程的控制是否落实
解决方法:
1.人工费的控制:坚持以劳动定额为基础,制定责任单价,以完成合格工程数量的多少来确定的原则,减少重复用工,改变传统的按出勤天数的结算计价以及流于形式的工程数量测定不准、验工计价把关不严、乱签点工、乱签费用的承包方式。也可以结合现场的实际,进行计件承包,保证人工费的节约,管理层重点进行总量控制,定期指导单价。
2、材料费的控制:由于供货渠道不一,加上市场波动因素,选购材料时应当货比三家,价比三家。各层次责任人需根据公司和项目部的采购权限,分别承担各自的责任,建立材料单价逐级审核制度;项目部消耗的各种材料,需进行限量领用。
3、机械费控制:关键在于机械的使用采取租赁和自购的方式进行价格比较,同时需对施工方案进行不断优化,提高机械使用率。
4、费用管理:严格控制非生产人员数量,加强固定资产投资、使用的管理,规范办公、通讯、差旅、招待费的指标控制,对日常使用的水、电、煤气要有节约措施,本着合理、高效的原则,控制各项费用。
问题4:项目管理部责任不明确,缺乏对《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1)的学习
解决方法:企业应对《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1)进行学习,了解成本管理的主体是施工项目部,项目经理应是成本管理主体的责任人。
二、进度控制
问题1 :工程进度控制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矛盾比较突出的问题
解决方法:应采用适当的方法定期跟踪、检查工程实际进度状况,与计划进度对照、比较找出两者之间的偏差,并对产生偏差的各种因素及影响工程目标的程度进行分析与评估,并组织、指导、协调、监督监理单位、承包商及相关单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调整工程进度计划。在工程进度计划执行中不断循环往复,直至按设定的工期目标(项目竣工)则是按合同约定的工期如期完成,或在保证工程质量和不增加工程造价的条件下提前完成。
三、质量控制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质量控制主要表现为施工组织和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控制的内容包括工艺质量控制和产品质量控制。
问题:由于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往往造成了质量的影响
应对“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这五方面因素进行严格控制,来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方法如下:
(一)、人的因素
人的因素主要指领导者的素质,操作人员的理论、技术水平,生理缺陷,粗心大意,违纪违章等。施工时首先要考虑到对人的因素的控制,因为人是施工过程的主体,工程质量的形成受到所有参加工程项目施工的工程技术干部、操作人员、服务人员共同作用,他们是形成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
(二)、材料因素
优选采购人员,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质量鉴定水平、挑选那些有一定专业知识。忠于事业的人担任该项工作。
掌握材料信息,优选供货厂家。
合理组织材料供应,确保止常施工。
加强材料的检查验收,严把质量关。
抓好材料的现场管理,并做好合理使用。
搞好材料的试验、检验工作。
(三)、方法因素
施工过程中的方法包含整个建设周期内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组织措施、检测手段、施工组织设计等。施工方案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工程质量控制能引顺利实现。往往由于施工方案考虑不周而拖延进度,影响质量,增加投资。为此,制定和审核施工方案时,必须结合工程实际,从技术、管理、工艺、组织、操作、经济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考虑,力求方案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工艺先进、措施得力、操作方便,有利于提高质量、加快进度、降低成本。
(四)、机械因素
施工阶段必须综合考虑施工现场条件、建筑结构形式、施工工艺和方法、建筑技术经济等合理选择机械的类型和件能参数,合理使用机械设备,正确地操作。操作人员必须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加强对施工机械的维修、保养、管理。
(五)、环境因素
影响工程质量的环境因素较多,有工程地质、水文、气象、噪音、通风、振动、照明、污染等。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而多变的特点,如气象条件就变化万千,温度、湿度、大风、暴雨、酷暑、严寒都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往往前一工序就是后一工序的环境,前一分项、分部工程也就是后一分项、分部工程的环境。因此,根据工程特点和具体条件,应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严加控制。
四、合同与合同管理
全园林工程包括:合同订立前的管理、合同订立中的管理、合同履行中的管理和合同发生纠纷时的管理。
问题1:是否按照合同的内容来管理
解决方法:1)健全园林工程合同管理法,建立和发展有形园林工程市场2)完善园林工程合同管理评估制度3)推行园林工程合同管理目标制4)园林工程合同管理机关必须严肃执法
问题2:园林工程合同管理是否采用综合管理的手段,来达到预期目的
解决方法:1)普及合同法制教育,培训合同管理人才2)设立专门合同管理机构并配备专业的合同管理人员3)积极推行合同示范文本制度4)开展对合同履行情况的检查评比活动5)建立合同管理的微机信息系统6)借鉴和采用国际通用规范和先进经验
五、信息管理
问题:信息管理中的信息传输是否合理组织和控制
解决方法:通过各个系统、各项工作和各种数据的管理,使项目的信息能方便和有效的获取、存储、存档、处理和交流。项目的信息管理的目的旨在通过有效的项目信息传输的组织和控制为项目建设的增值服务。现代主要是利用信息技术的手段进行信息管理,起核心手段是基于网络的信息处理平台。信息管理建设工程项目信息的分类、信息编码的方法和信息处理的方法。
六、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
问题:安全控制措施是否严格要求
解决方法:
1、必须取得安全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安全施工许可证》后才可开工。
2、总承包单位和每一个分包单位都应持有《施工企业安全资格审查认可证》。
3、各类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执业资格证才能上岗。
4、所有新员工必须经过三级安全教育。
5、特殊工种必须持有特种作业操作证,并严格按规定定期复查。
6、对查出的安全隐患要做到“五定”,则定整改责任人、定整改措施、定整改完成时间、定整改完成人、定整改验收人。
7、必须把好安全生产“六关”,则措施关、交底关、教育关、防护关、检查关、改进关。
8、施工现场安全设施齐全,并符合国家及地方有关规定。
9、施工机械必须经安全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七、竣工验收管理
问题:对园林工程项目进行验收是否详细、全面
解决方法:所有参加预验收的人员均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并在可能的检查范围内,对工程数量、质量进行全面地确认,特别对那些重要部位和易于遗忘的都应分别登记造册,作为预验收的成果资料,提供给正式验收中的验收委员参考,同时有利于承接施工单位进行整改。
八、招投标管理
招投标工作是通过公开招标或邀请招标或在特定范围内议标的形式,将工程项目的任务分解后,给予资质符合要求并能承诺各项指标的承包公司承揽,或将机电设备和主要材料分类后给予符合技术要求、价格合理、售后服务好的供应商负责供应。招投标管理工作实际是目标分解的过程,也是合同管理环节前的必要的一种手段和准备工作。招投标管理工作认真与否,将直接影响到机电设备及主要材料的供货质量、供货时间、建筑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工期和工程造价等指标的实现。
问题1:由于招标工作的人员招投标计价概念模糊而造成相应的招标指标的影响
解决方法:企业除负责招标工作的人员应该熟悉《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3 )。
问题2:企业管理者及项目经理仍习惯于沿用传统的“量价合一”的计划模式想问题、办事情,缺乏对当前计价管理的“控制量、指导价、竞争费”的动态管理的了解。
解决方法:企业管理者及项目经理应该对当前计价管理的“控制量、指导价、竞争费”的动态管理进行了解。
小结:
总的来说,作为建设单位负责项目从立项到竣工、移交直至审计的全过程,其管理的观念和方法至关重要。首先应从管理的思路上进行创新。实践证明拘泥于一种一成不变管理模式是行不通的。时代在变,对管理的要求也不断在变。思路创新则来源于多年的管理总结,来源于对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手段学习和提炼。其次,管理的方式也应进行创新。从被动到主动、从简单到规范、从松散到科学。只有将管理的方式更具适应性,才能将管理者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此外,由于社会新科技产品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因此在管理的手段中也需要进行不断创新。如网络化的运用,由于其管理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英特网上可随时随地查阅和处理文件、信息和指令,使管理者从繁琐的事务工作中解脱出来,向无纸化管理迈进。同时具有一定的透明度,参建方相互制约和监督,避免了主观愿意的影响,创造了全新的工作方法。园林工程的建设管理是全行业面临的共同目标和任务,它的发展需要全行业的共同努力和支持,并将随着时代和社会的进步日益完善。我们相信,未来的园林事业将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蒋庆铸,葛晨主编.生产率系统.2000年第二期31页加强园林管理提高绿化水平.
2.中国建筑业企业项目经理培训教材编写委员会主编.施工项目管理概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中国建筑业企业项目经理培训教材编写委员会主编.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关键词:裂缝成因 预防措施 处理方法
一、混凝土裂缝的成因:
1、温度的变化产生裂缝
温差裂缝一般由于水泥水化热或环境温差过高引起的,混凝土硬化期间水泥放出大量水化热引起混凝土内部和混凝土表面的温差过大,就会产生温度变形,由此产生附加应力,当这种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裂缝。
2、湿度的变化产生裂缝
湿度裂缝是通常是因为养护不良造成的,在混凝土成型后,受到风吹日晒,表面水分蒸发快,体积收缩大,而内部湿度变化很小,收缩也小,因而表面收缩变形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出现拉应力,引起混凝土表面开裂,而出现干缩裂缝。
3、收缩变形
混凝土在空气中结硬时体积要缩小,产生收缩变形,这种变形不同成度地受到边界的约束作用。对于这些受到约束而不能自由伸缩的构件,混凝土的干缩就可能导致裂缝的产生。另外在配筋较高的构件种,即使边界没有约束,由于钢筋对周围混凝土的约束作用增强,混凝土的收缩也会受到钢筋的限制而产生拉应力,有可能引起构件产生局部裂缝。
4、施工方面
混凝土制备及浇注过程中由于混合料搅拌不均、搅拌时间过长、浇注速度过快、浇注接缝以及模板、支撑刚度不足、养护措施不到位、现场模板拆除不当或拆模过早、预应力张拉不当(超张、偏心)或者强度没有达到要求就开始张拉等因素均可能导致混凝土开裂。
5、沉降裂缝
多为深进的或贯穿性的,其位置与深陷方向一致,较大的沉陷裂缝往往有一定错位,裂缝宽度与沉降值成比例。产生的原因是结构构件落在未经加强处理的回填土或松软地基上,混凝土浇灌后,因地基浸水引起不均匀沉降而导致裂缝,特别是平卧生产的薄形构件。再有模板刚度不够,支撑间距过大或底部松动以及拆模过早,也常导致这类裂缝。
二、混凝土裂缝预防措施
根据混凝土裂缝成因,采取适当措施进行预防要比事后补救有效得多,采取预防为主的方法,归纳起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提高全员质量意识、充分认识裂缝危害
随着建设事业的飞速发展,混凝土技术也在向功能型和智能型方向发展,这就要求参建的技术管理人员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和提高,对工程中的重要部位、关键工序、施工措施,与施工班组研究讨论,共同努力实现控制质量目标,有效地避免有害裂缝的产生。
2、设计构造
(1)建筑平面选型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力求简单。平面复杂的建筑物,容易产生扭曲等附加应力而造成墙体及楼板开裂。
(2)控制建筑物的长高比。长高比越小,整体刚度越大,调整不均匀沉降的能力越强。
(3)减少地基的不均匀沉降。除了前述的措施外,在基础设计中还可以采取调整基础的埋置深度,不同的地基计算强度和采用不同的垫层厚度等方法来调整地基的不均匀变形。
(4)正确地设置沉降缝。沉降缝位置和缝宽的选定合适,构造要合理,可以和其它结构缝合并设置。
(5)层层设置圈梁、构造柱,可以增强建筑物的整体性,提高砖石砌体的抗剪、抗拉强度,防止或减少裂缝。即使出现了裂缝,也能阻止其进一步发展。
3、施工过程的工艺、质量控制
由于施工质量原因而产生的裂缝发生率95%以上。如果在施工阶段控制住了裂缝,则在使用阶段开裂的可能性就很小。因此,施工阶段是裂缝预防的主要阶段,在施工阶段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混凝土要有合适的配合比,选择合适的配合比,不仅要满足强度要求、施工要求,还要从预防产生裂缝的实际出发,适当地选择好水灰比,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原则下,尽可能减少水泥用量。
其次钢筋的成型和模板安装位置要准确、牵固,以免施工中变形。钢筋上的污物和氧化皮要清楚,以免影响粘结力。
第三是浇注、振捣操作合理,混凝土尽可能地连续浇注,如必须间隔时应尽量缩短时间,每次移动距离不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且操作时应快插慢拔,振捣棒在每一点震动延续时间约在20~30秒,以混凝土表层呈水平并出现浮浆和不再有气泡、不再沉落,禁止震动棒接触及钢筋、模板、预埋件等。
4、养护
养护的目的是使混凝土正常硬化,强度增加,不受或减受外界影响。技术关键是设法使混凝土温度慢慢下降到接近外界气温,缩小降温过程中的温差。以便较少温度应力,阻力裂缝的产生。
常规养护方法是喷水,对一般混凝土结构,减小表面收缩,防止龟裂是可行的。大体积混凝土由于体内外温度不一致,强度增长不同,常常是在强度增长慢的表面开裂,其养护就不能只满足于用常规方法。具体说,尽量晚拆模,拆模后要立即覆盖或及时回填,避开外界气候的影响,养护期应以混凝土强度增长最快的阶段为准,即7至28天,最好能长些。
5、模板工程
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预防,在模板工程中应注意以下各点:模板构造要合理,以防止模板各杆件间的变形不同而导致混凝土裂缝。但也不能太晚,尽可能不要错过混凝土水化热峰值,即不要错过最佳养护介入时机。
三、裂缝处理方案及效果
混凝土拆模后若发现裂缝,通常如下处理:
1)一般性表面细小裂缝,可将裂缝部位清洗干净,干净后用环氧浆液灌缝或表面涂刷封闭。
2)裂缝较大时,可将裂缝凿成八字形凹槽、洗净湿润,刷一层水泥浆,用1:2水泥砂浆分层压实抹光后用环氧胶泥嵌补。
参考文献:
[1]《建筑工程常见病多发病防治》,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石云姜晓伟张令诺桥梁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及防治.《路基工程》,2007年6期,127-128页
关键词:土石方;土石方工程;施工控制;监控要点
一、土石方工程的涵义及在工程建设中的意义
土石方工程通常是指在土木工程建设项目中,对土体进行开挖、运送、填筑、压密以及弃土、排水、土壁支撑等相关工作的总称。在土木工程中较为常见的土石方工程主要包含平整场地、开挖基槽和管沟、开挖人防工程和路基、填筑路基、回填基坑、进行密实度检测、土石方平衡及调配以及保护地下设施安全等内容。由于土石方工程项目较为复杂,所以必须科学安排施工的计划,选择安全环境下作业,施工要避开雨季等对工程有影响的天气,同时要合理施工,降低土石方工程的施工成本,遵守国家建设施工原则和标准,尽量少占用可耕地和农田等良田面积,做出积极、合理的土石方调配方案,整体统筹施工安排。土石方施工方案主要涉及工程施工方法、工程爆破方案、土石方平衡调配与运送、工程施工程序、组织施工现场、架构项目组织、相关环节布置、对基础设施保护方案等。
控制好土石方的施工方案对工程项目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只有实现工程项目的场地平整,才能为整体工程项目的基础开工创造有利条件,同时才能保证完成场地景观的初步构建。土石方施工方案为完成项目后期的土石方平衡调配有着重要作用,还能在场地允许的情况下,为后期的路基和基坑储备资源。更为重要的是土石方工程施工方案是整个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关键环节,能最终完成施工场地的标高控制。
二、土石方工程项目的设计及技术要求
1、土石方工程项目的基本设计要求
土石方工程项目施工要严格依照基本的设计要求进行,才能保证整个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同时保证工程质量。土石方工程项目的基本设计要求包括:要合理利用自然条件,比如地形条件,尽可能地节约土石方工程项目的施工量;要确保能实现工程项目的功能布置要求,满足工程管线敷设、建筑基础埋深的要求;同时要解决好施工现场排给水等相关问题,确保现场排水系统顺畅,保证地面干燥无积水;要满足工程项目技术指标要求,确保工程项目建设和使用期间的安全;根据具体施工项目的难易程度,灵活、合理地设计平场施工图的比例;总体平面图以及平场施工图要综合考虑现场与周边环境的连接、协调关系;在平场施工图中要反映建筑底层总体平面图,反映建筑物与挡墙的关系,建筑桩基与锚杆的关系等。总之,在满足工程项目的景观效果和整体功能的基准下,尽力做到经济合理。
2、土石方工程项目的相关技术指标要求
土石方工程建设在遵循基本设计要求的同时,施工建设中也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技术指标参数,才能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在土石方工程施工前,要进行综合平衡测算,选择土石方运程最短、最合理的施工程序,做好平衡调配,减少工程施工量;对岩土区进行挖方时,若开挖区高差大,标高较为复杂,且岩石硬度较高时,通常需要爆破,在进行爆破时要采取减震措施,以免因爆破行为破坏建筑物基础持力层和原岩的完整性;对填土区进行挖方时,要按1:0.5~1:0.75对临时土质边坡进行放坡,同时采取加固斜坡土方的措施;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采取有效措施对周边和场内下管网,同时完成平基工作;回填土方前要确保清除基底杂物,选用砂夹石、碎石、土夹石、黏性土及破碎的岩石作为填料;在灾害性季节施工时,要采取有效的防水、排水措施,避免出现“橡皮土”而影响施工进程;对场地表面的坡度进行平整时要遵循合理的设计规范要求。
三、土石方工程的施工控制要点分析
因为土石方工程在整个工程建设项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搞好土石方施工控制,按照设计原则以及质量控制要求施工是实现整体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下面主要对土石方工程的施工控制进行简要阐述。
1、土石方填筑质量控制要点
为了确保土石方的质量满足基本设计要求,提高整体工程质量,就要对土石方填筑的质量进行控制,主要是指对土石方的填筑材料性质和压实质量进行控制,在施工中结合施工程序随时检测土石方填筑质量,并参考设计标准对不符合标准的环节采取及时的调整措施,选择最为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法。
2、土石方填料材质控制
对土石方填筑材料要进行严格把关,除在规定范围内进行开挖取料外,也通常在现场进行抽样检测,对材料的性质、防渗料的含水量、塑性指数、黏粒和最大粒径以及粗粒含量等进行控制,对于过渡料、反滤料要对颗粒组成情况进行检验。土石方的填料不得使用生活垃圾、含草皮或者树根的土,也尽量避免使用易溶性岩石、崩解性岩石、强风化石料等劣性不稳固的材质,若选用的填料岩性相差比较大时,要将岩性不同的填料进行分层分段填筑。
3、对现场质量进行控制
对现场质量进行控制一般通过控制试验进行,质量控制试验的基本要求是快速和准确,主要包括容重试验和含水量试验两种方式。容重试验基本包括灌砂法、环刀法、γ射线密度计、压实计、灌水法等;含水量试验主要以快速测定为主,通常采用电炉炒干测量法、红外线灯泡烘干测量法、酒精燃烧测量法、高电波电流干燥法以及中子湿度计等。经过不断的改进技术,中子湿度计和γ射线密度计已经达到了快速、安全和准确的性能要求,将中子湿度计和γ射线密度计融为一体就是核湿度密度计,在施工现场质量控制试验中应用较为方便,在土石方的工程质量控制试验中已被广泛采用。有些国家也会采用压实计,压实计是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左右的电子仪器,在实际工程的现场测量中也被普遍采用。
4、土石方工程全面质量控制
全面质量管理也被称为全面统计的质量控制,是在20世纪50年代新兴的质量控制方法,是把数理统计和经营管理结合在一起而建立的一整套体系,包括生产施工环节的有效质量管理体系。全面质量管理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对施工的质量、工程成本、施工工期进行的综合的质量控制;工程施工全程的质量控制;全部门、全体员工参与的质量控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