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会计核算的环节优选九篇

时间:2023-11-30 11:22:0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会计核算的环节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会计核算的环节

第1篇

1、填制或取得会计凭证;

2、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

3、复式记账;

4、登记账簿;

5、成本计算;

6、财务清查;

第2篇

关键词:会计集中核算 存在问题 管理优化 方案设计

我国公共财政体系的健全,离不开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应用,为此我们要确保会计监督的强化,以促进行政单位内部资金使用率的提升,促进腐败现象的减少。为此我们对会计核算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合理分析,以找到目前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采取措施,积极目前会计核算运作环节中的难题。

一、会计集中核算的特点剖析

会计核算集中核算制度是应用于单位资金使用系统的有效模式,它满足了行政单位的内部经济管理的需要,通过对相关环节的财产部门会计核算中心的设立,实行其内部系统的财务系统管理,它实现了对单位出纳环节、会计环节的取消,通过对报账员的设立,以促进行政单位内部的财务管理的发展。在此过程中,实现对会计委托记账方式的有效应用,实现会计核算环节、监督环节等的有效统一,确保行政事业单位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目前来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全,我国的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基本运作模式日益发展,实现了机制环节的有效创新。

会计集中核算过程中,该模式实现了由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到会计核算中心集中处理的过渡,缺了会计人员的独立性,单位领导阶层与会计人员之间没有领导联系,有效避免会计信息作假现象的发展。会计集中核算模式实现了会计监督环节和财务审批环节的相脱离,这种脱离,形成了一种有效的相互监督,行政单位拥有财务审批的能力,会计核算中心拥有会计监督的能力。这一系列的监督体系的优化,促进了会计集中核算模式的健全发展,此模式的不断健全,也促进了会计凭证业务和存放管理工作的相脱离。其中,会计凭证的处理权利由会计核算中心掌握,会计稽查人员按照会计稽核制度的相应制度规范,进行会计凭证任务的监督,确保财务管理环节的有效监督。会计核算中心在运作过程中,要受到不同环节的制约,比如财政内部的监督制约、各预算环节之间的相互监督。审计部门要做好审查环节的工作。实现对预算单位财务环节的有效控制,确保会计凭证任务的稳定运行。

2.会计集中核算模式的推动,促进了会计业务相关环节的公开,这促进了会计业务活动的透明性运行,一项会计业务的开展要经过相关会计人员,比如会计核算中心的审核会计、会计主管等环节,一些涉及资金较多的业务环节,还要经过会计核算中心相关领导的审批。这种业务处理受到各国环节的有效控制,能够有效避免暗箱操作,确保舞弊行为的减少。

二、关于会计集中核算存在弊端的分析

1.在会计集中核算过程中,也容易出现一系列问题,比如财务管理工作环节和核算工作环节的脱离,不能实现这两者的有效协调,在具体会计工作中,财务管理环节是由原单位掌握的,而相关核算工作却由核算中心的相关会计人员去执行,这不利于会计核算环节与财务管理环节的有效结合,不利于财务管理的有效展开。一般来说,行政单位的有效发展,离不开其内部会计核算环节与财务管理环节的结合,两者相互促进,而现在两者出现分离的情况,显然是不利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管理环节的稳定运行的。有些行政事业单位对此缺乏必要的认识,不能实现与相关环节的有效协调,从而导致了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管理质量效率的低下。

2.在会计集中核算时间过长中,也出现了实际支出与财务支出标准较大差异的情况。这不利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对于资金管理的有效控制,出现相关规则制度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如何确保工作制度的落实,如何促进经费的节约,是摆在行政事业单位面前的关键问题,这个问题关系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相关环节的稳定运行。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也出现工作环节本身与行政事业单位本身规范制度相背离的情况,一些硬性的规则也不利于实际工作的正常展开,比如对超标开支的严格规范,不利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各个业务环节的正常展开。我们也要确保财务管理制度的统一规范性。确保其财务制度开支标准的统一性,以有效促进行政事业财务系统内部各个环节的有效协调,促进对超出规定开支的财务业务进行监督合适,严格按照财务制度行事,确保会计监督工作的稳定运行,以有利于减少腐败的情况。

3.我国的会计核算中心的相关操作环节依旧是不健全的。缺乏有效的监督,不利于实现对会计集中核算过程的整体环节的监督控制,出现核算中心对财务单位的监督职能的滥用情况,却难以实现对自身会计核算中心的有效监督。我国的会计核算中心的运行缺乏必要的激励制度,难以有效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也缺乏相应的会计人员考核与考评制度。 监督面难以拓宽,难于真正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由于核算中心人员有限,而财务单位又非常多,根本没有能力和条件对单位实施严格的会计监督。对行政事业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从形式上起至了监督作用,但由于各单位的财政自,资金使用权没有改变,核算中心会计人员只能从形式上认定凭证的合法性,这就给单位造成了可乘之机。

三、会计集中核算的优化措施

为了促进会计集中核算模式的有效推展,我们要进行预算会计制度的深化,确保相关环节的核算方法的更新,以满足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实行对实物资产管理环节、预算编制环节、备用金等使用环节的有效规划,促进会计核算中心相应环节的改革,确保预算编制环节与资金支出计划环节、实物资产总量控制环节的有效协调,促进行政单位的内部管理控制。合理设置银行账户,会计核算中心在央行开设预算内专户、在商业银行开设预算外资金专户、在商业银行开设财政专户,以便用于与财政国库、预算单位在行开设的财政零余额户、单位零余额户的清算。预算单位还应分别在商业银行开设单位零余额户、小额现金账户和其他资金账户。

第3篇

EPC是“设计、采购、施工”三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的缩写,EPC总承包模式是指建设单位作为业主将建设工程发包给总承包单位,由总承包单位承揽整个建设工程的设计、采购、施工工作,并对所承包的建设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造价等全面负责,最终向建设单位提交一个符合合同约定,满足使用功能,具备使用条件并经竣工验收合格的建设工程承包模式。这种模式在当前的工程中被广泛使用,它在节约成本、缩短工期、强化工程安全等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然而EPC总包模式下的各个环节更为复杂,会计核算对整个承包项目的完成速度以及完成质量有着重要影响,而这种模式下的会计核算存在较大的税收风险,一旦操作失误,将会给建设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形成不良的影响。因此,尽快找到解决会计核算中各种可能出现问题的方法,这就是现代EPC总包模式下的重要工作。

二、EPC总包模式下的建设企业会计核算现状

(一)涉及的法律法规复杂,不利于会计核算。由于EPC总包模式包含的三个环节:设计、采购、施工,所涉及到的法律法规不同,尤其是在税收政策方面,每个环节、企业的业务流程和习惯都不同,很可能出现遗漏现象,因此,建设企业的会计核算很容易因为触犯某项法律法规而受到处罚,增加企业进行其他会计业务的风险,不利于会计核算。

(二)建设企业间接接触各项施工会计数据,容易失真。建设企业将工程项目承包给总承包单位,只需要盯紧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工作量虽然减少很多,但是失去了从中把握会计数据的便利条件,各项会计核算数据在整个施工进度中几经周转,数据失真现象时有发生,给建设企业的会计核算造成了很大的困扰,成为影响EPC总包模式发展的重要原因。

(三)会计核算方法不适应现代工程建设的发展。EPC总包模式是现代工程施工建设中被普遍采用的模式,符合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然而建设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依然比较单一传统,不能适应现代复杂的工程建设的发展要求,出现会计核算过程繁琐复杂,导致会计核算结果与成本预算形成很大偏差,降低会计核算的效率。

三、提高EPC总包模式下建设企业会计核算质量的途径

(一)明确相关环节中涉及到的法律法规。首先,政府应该为EPC总承包模式下的会计核算制定详细的规章制度,将其中的三个环节分开,明确各个主体的责任,明确会计信息一旦发生问题应该如何惩罚,达到政策监督的目的。其次,聘用优秀、高端人才承担建设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提高此行业的准入门槛,为建设企业会计核算奠定人才基础,提高会计核算人员的素质对明确法律法规具有重要作用。

(二)建设企业在会计核算方面应加强与承包单位之间的

沟通。建设企业作为业主,对建设工程各个环节的费用应该有全面的把握,尤其是资金流向方面,掌握全面的资金流向情况才能更好的把握整个工程的进度。为了提高两者之间的沟通质量,承包单位应该定期向建设单位汇报会计核算工作,形成详细的会计报表,确保真实有效。

第4篇

关键词:商品;会计主体;商品主体;会计核算;连续性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6—0137—04

引言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商品作为会计核算的主要内容之一,其会计核算的理论探讨变得日益活跃。现行的会计核算是在会计主体假设的前提下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的[1],主要是从会计主体的角度提供商品的会计信息,但由于商品具有流动性的特点,某一会计主体的会计核算一般只能提供商品某阶段的会计信息,很难提供商品全面完整的会计信息。由于商品生产、流通、消费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若以商品主体假设进行会计核算,则可以获得商品全面完整的会计核算信息。

商品生产、流通、消费整个过程包括设备材料采购、加工、包装、运输、储存、出售、使用、报废等,是价值转移、价值增值和价值耗费的过程,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规定,企业自身发生的交易或事项都应进行会计核算,因此针对商品发生的交易或事项都应进行会计核算[2]。商品生产、流通、消费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完整过程,针对商品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也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完整过程,因此针对商品发生的交易或事项的会计核算也是连续完整的。因此,针对商品生产、流通、消费的会计核算在时间序列上是具有连续性和完整性的,只是在会计主体假设下,大家更注重以会计主体为中心的会计核算,而忽视了以商品主体为中心的会计核算,从而也就看不到其会计核算在时间序列上具有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一、商品生产、流通、消费过程及现行会计核算方式

商品生产、流通、消费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很多环节。商品生产前期涉及产品研发设计、设备购置、原材料采购、原材料保管储存等环节。商品生产过程涉及原材料领用、原材料加工、设备折旧摊销,设备修理维护、人工费用摊销等环节。商品生产后期涉及产品检验、产品验收入库、产品保管储存等环节[3]。商品生产的各个环节都会涉及到价值转移或价值增值。商品流通涉及产品储备或商品采购、商品推介、商品销售、商品运输储存、售后服务等环节。商品消费主要涉及商品折旧摊销、维护保养、报废处理等环节。商品流通和消费的各个环节也会涉及到价值转移或价值变化。现行的会计核算是在会计主体假设的前提下,在商品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发生交易或事项时对商品价值进行的会计核算,主要从会计主体的角度来进行会计反映,其目的是核算会计主体生产、销售商品发生的成本费用,获得的收入,实现的利润或发生的亏损。当商品在生命周期的某一时段属于某一会计主体时,对商品该时段的会计核算是连续的;当商品在生命周期中归属于不同会计主体时,不同会计主体对该商品的会计核算是相互不关联的。

二、商品生产、流通、消费过程中价值变化分析

商品生产、流通、消费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撇开商品生产、流通、消费的具体形式,可用时间和价值两个因素来描述商品生产、流通、消费过程。商品生产、流通、消费是一个时间序列,在时间序列中不同时点上都有对应的商品价值,构成一个时间价值序列。在某个时点上商品的价值与前面时点上商品的价值相比,可能没发生变化或发生了变化。在某个时点上,导致商品价值发生变化的因素可能是一个因素,也可能是多个因素。若Tj表示商品生产、流通、消费中的某个时点,Aj表示Tj时点商品价值的变化(商品价值增加时Aj为正数,商品价值没有发生变化时Aj为0,商品价值减少时Aj为负数),Pn表示Tj时点的商品价值,则商品价值Pn可表示为:

(j=1,2,3,…,n)

由于在Tj时点引起Aj变化的因素至少有一个以上,假设这些因素分别为a1j、a2j、…、amj,则Aj可表示为:

(i=1,2,3,…,m)

这样,商品生产、流通、消费过程中引起商品价值变化的各环节和各因素可用矩阵表示为:

其中,aij为不全为0的实数(引起商品价值增加的因素用正数表示,不引起商品价值变化的因素用0表示,引起商品价值减少的因素用负数表示);i=1,2,3,…,m;j=1,2,3,…,n。商品生产、流通、消费中价值变化的过程可通过矩阵及其运算规则表示出来:

由于

=( a11+ a21+…+ am1,a12+ a22+…+ am2,…,a1n +a2n+ …+amn)

=(A1,A2,…,An)

A1,A2,…,An正是商品在不同时点的价值变化值。

= A1+A2+…+An ==Pn,正好是Tj时点的商品价值。

所以有

从前面的分析可看出,商品生产、流通、消费过程中商品价值变化会经历多个环节,在每个环节中,引起商品价值变化的因素有一个或多个,每个环节都对应一个时点,每一个时点都对应一个价值变化值(价值没发生变化时,价值变化值可视为0),以商品为主体就可把商品生产、流通、消费过程中商品价值变化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前后逻辑相连的连续完整整体。

三、商品生产、流通、消费会计核算连续性分析

第5篇

关键词:种子企业;会计核算;弊病;策略

一、前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改革,市场环境的空间不断扩大,同传统经营模式相比,各行各业均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尤其是种子企业,其经营体制以及管理形式的复杂多样,导致种子企业经营的风险不断加大。在此背景下,种子企业会计核算的标准化以及规范化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方向,但是现阶段我国许多种子企业在其会计核算管理中依然存在诸多不足,严重影响企业的健康、长远发展。种子企业相对较为特殊,其生产过程与销售过程存在紧密联系,只有建立与企业发展特点相符的会计核算制度才能适应企业的需求,实现种子企业经营过程中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

二、种子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弊病分析

(一)种子成本核算资料不完善

种子成本核算资料不完善是我国种子企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由于我国种子企业大部分管理人员知识文化相对较为欠缺,缺乏对会记核算工作的认识,因此,在其会计核算过程中,仅进行简单记账,而未将成本核算、产品会计核算等工作落到实处。同时,农业生产较为特殊,种子企业管理者自身会计管理水平有限,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出现会计信息错误或者数据可靠性不高等情况。

(二)种子生产环节管理不当

与市场环境中其他企业相对比,种子企业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为突出,一般来说,种子经营包括品种选育、生产、加工、营销等环节,由于种子经营所涉及主体较多,管理者难以全方位管理种子的生产与销售,难以形成有效的会计核算资料。同时,在我国当前的财会管理人员中,大部分人员缺乏工作经验,能够熟练掌握财会理论知识,但无法有效运用于实际工作中,很容易导致企业决策的失误。

(三)未树立正确的会计核算意识

现阶段,我国种子企业的品种来源主要为外购品种或者育种机构购种,该市场交易方式缺乏一定的规范性。同时,我国种子企业数量较多,但行业整合程度较差,且缺乏相关龙头企业,难以建立市场正规营销渠道。通常情况下,品种的育种周期相对较长,这一现象不利于会计核算工作的效率,且难以保障会计数据的准确性。

(四)会计核算制度不健全

在九十年代,国家专门针对农业制定企业会计核算制度,但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以及市场环境的变化,传统的会计核算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现阶段,种子企业的经营范围不断扩大,经营模式也发生转变,但许多种子企业目前的会计核算制度难以保障现代种子经营资料的质量,与现实相脱节。

三、提高种子企业会计核算水平的策略分析

(一)优化种业企业核算模式

企业会计核算人员应当根据其自设生产经营模式以及业务实际内容,对会计核算进行专业化、分类化管理。首先,针对小微制种农户来说,其会计核算管理模式应当充分体现其生产及其经营中的特点,小微制种农户的生产主体包括种植、收获以及经营,一般来说,小微制种农户的文化知识水平不高,并且缺乏会计核算相关专业知识,也不具备开展会计核算的基本设备。因此,对于该类生产经营者来说,企业会计核算人员可以要求其准确记录种子经营过程种的收入以及支出,以便为下一环节的种子生产经营提供依据。其次,在中小种业企业中,企业会计核算人员可以执行国家所指定的企业会计核算制定,待自身相对成熟时,可跟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会计核算体系,以保障其逐步发展。最后,针对大型种业企业来说,企业应当制定统一化的会记核算制度,在我国,大部分大型种子企业均由多个种业分公司构成,通过集团化管理保障企业各环节工作的有序进行,有的分公司主要从事种子的包装、加工以及运输工作,与种子生产并无直接关系,因此,为了保障企业个分支的协同发展,对其会计核算进行分类化管理十分有必要。对于涉及种子生产的业务,企业会计核算人员应当根据其日常会计核算方式进行系统化处理;而对于设计包装、运输等环节的财务活动而言,会计核算人员可执行企业统一化核算标准。这样通过系统化、分类化财务管理,不仅能够确切反映企业的整体经营状况,而且能够提供经营过程中各环节财务信息,充分体现企业经营特点,为管理人员的经营决策提供有利支持。

(二)构建货币资金支付新体系

强化会计核算力度是明确种子企业生产及其经营方向的必要途径,一般来说,种子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包括品种的研究、生产、加工以及销售等环节,而种子企业的各生产经营活动离不开会计核算。因此,种子企业应当有效分析自身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问题,并采取人性化解决措施改善当前不足,强化种子生产经营环节的管控力度,降低各个环节的成本,并构建货币资金支付新体系,主要包括:(1)提高种子企业货币资金管理水平,即企业会计核算人员提前预算种子生产、加工以及销售等各个环节的资金情况,全面制定企业种子投资方案,设计营销模式,以保障企业经营过程中资金管理的科学化。(2)企业会计核算人员应当把握管理重点,提高对资金支付工作的重视,比如,在种子企业品种开发研究所获得的收益方面,企业会计核算人员可将其作为新品种研发资金,以此鼓励育种工程的有效推进,将创新技术作为企业的收益中心。同时,对其种子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费用,尤其是资金量较大的费用,应当予以重视、并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3)企业会计核算人员应当不断优化其业务流程,创新财会管理模式,将种子企业发展国际化作为根本出发点,并通过必要的整合与调整,实现种子企业品种研发、生产、销售以及售后服务的一体化,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调整自身经营模式。同时,在会计核算的过程中,应当尽可能降低生产成本,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实现各生产要素的协同运作,提高生产资料利用率。

(三)提高财会队伍人员素质

提高种子企业会计核算水平是保障企业在市场环境中平稳发展的基础,而提高财会队伍人员素质则是提高会计核算水平的最直接手段。在新的市场环境中,企业对会计核算人员的专业素质、职业道德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种业发展的新变化,种子企业管理人员应当定期组织企业会计核算人员开展培训活动,在提高会计人员会计核算专业知识水平的同时,注重其个人综合能力,保障其具备全面挖掘市场信息的意识。另外,在种子企业会计核算人员的招聘过程中,企业应当提高人才选拔门槛,将人才综合素质纳入考虑范围,以此确保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有效性。

(四)引进会计核算信息化技术

社会已经逐渐面向信息化、数据化发展,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在会计核算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同时,随着市场空间的不断扩大,种子企业的外部竞争不断加大,其内部管理要求也随之提高。因此,在新背景下,种子企业会计核算人员意识到信息技术在会计核算中的优势,并积极将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会计核算的信息化技术能够将企业种子的繁育、加工、生产以及销售等紧密结合为一体,根据企业发展目标制定种子企业企业的各项会计核算制度,评估经济指标,提高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效率。另一方面,信息化技术是产业发展的助力,其发展促进了实体经济的进步,为种业的创新与改革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提高了互联网种业发展的可能性。因此,企业会计核算人员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种业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经营效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当前大部分种子企业的会计核算体系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为了促进我国种子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关人员应当积极分析=其会计核算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根据企业自身实际情况,不断优化企业核算模式、构建货币资金支付新体系、提高会计核算队伍人员素质并印记会计核算信息化技术,以此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其经营过程中的经济效益。

作者:李淑霞 单位:北大荒垦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北安分公司

参考文献:

[1]高萍,吴政春.对松江区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核算规范化问题的建议[J].上海农业学报,2014,06(18):209-211

第6篇

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事业单位在各个环节进行了相应的改进。事业单位为了提升自己在经济管理方面的能力,就会通过会计信息和开展会计工作对经济活动进行控制调节,以避免财务流程出现不科学不规范的现象。健全的财务管理组织结构和一套系统性的会计处理程序与方法,是事业单位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有效方法。近年来,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问题越发凸显,致使严重制约了单位内部的财务管理水平。本文首先阐述了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重要意义,其次根据当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型阶段,会计核算作为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具体的工作中往往会出现各种问题,就需要事业单位就具体问题进行有效地解决。我国市场经济的进步与发展促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逐渐显露,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标准还处于发展完善阶段,为了充分发挥会计核算的积极作用,各事业单位应该加强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做好会计核算工作,才能使事业单位资金成本的使用效率提升,确保会计信息质量得到提高。

一、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重要意义

合适的会计核算制度是事业单位发展的基础,也是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体现。若事业单位缺少合理的会计核算制度,将难以保证会计核算工作顺利开展,单位内部的真实资产状况将难以体现[1]。由于事业单位在性质上与普通企业存在区别,其所有活动的费用大多数来源于政府拨款,所以,必须做好会计核算工作。对于普通企业而言,会计核算内容主要偏重于利润方面,而事业单位更偏重于收支和分配的核算。会计核算主要有事前核算和事中核算,事前核算相当于预算,影响着单位进行各大重要决策,事中核算是检验预算执行的重要手段。会计核算是事业单位长远发展的基础保证。

二、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基础环节薄弱会计基础环节薄弱,原因来自两个方面:其一,财务人员的财务意识较差。当前的财务人员由于受事业单位编制的影响,使得其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上有待提高。主要表现在一些财务人员并没有系统的经过岗位培训,并且缺乏理论知识,实践经验也不够,最终致使会计核算在基础环节上就出现问题,对会计核算有非常大的负面影响[2]。其二,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主要是通过原始凭证的核查来评判的,但是由于单位内部管理上存在缺失,致使会计凭证存在各种不规范问题。会计凭证由于缺少稽核责任制度,事业单位在稽核方面的工作存在不规范,会计机构负责人或者会计主管履行职责不到位,责任不明确,大大增加了稽核工作出现失误的情况。会计凭证问题主要分为四点:第一,原始凭证失真,例如编造劳务款项;第二,记账凭证不规范,不符合单位内部现实状况;第三,账簿设置不合理,账目混乱;第四,财务报告不完整,不规范。

(二)会计核算制度不完善由于国家对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重视,更新了事业单位的会计准则。完善的会计核算制度是会计信息真实的有效依据,但是,从当前的事业单位现状来看,单位缺少依据会计准则而制定的单位会计制度。目前,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制度缺少与财政改革相适应的修正策略,且并未遵守新准则的原则。除此之外,事业单位在建立会计制度时,并未考虑使用我国大部分企业采用的权责发生制的会计核算基础,致使会计核算权责不明,会计核算效率和准确性较低。在会计工作中,对资产、负债和收入费用的会计处理也没有依据市场的变化进行适时的调整。同时对负债进行会计核算时,没有充分考虑事业单位存在潜在的风险。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形成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信息质量问题。

(三)会计核算缺乏监督机制会计监督检查是会计核算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当前的事业单位在会计监督检查方面还未多加重视。一般情况下,会计核算监督不仅包括事业单位内部的监督,而且还包括各监管部门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监督。事业单位内部的监督是审计监督,监督检查缺少针对性,缺乏实效性。事业单位外部的监督约束力和控制力较差,检查监督的作用难以发挥。

三、针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的解决路径

(一)做好会计核算的制度建设提升会计核算人员的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是做好会计核算的制度建设的重要部分。由于会计核算人员是影响会计核算工作过的重要因素,所以,会计核算人员的业务素质会间接地影响到核算工作的信息质量。事业单位首先需要保证财务工作的相关人员都是持证上岗的,再通过定期组织培训或者指导等方式来提升会计核算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知识,还需要执行考核制度。会计核算人员的核算意识得到提高,制定会计核算制度就会更加顺利。完善会计核算制度需要考虑三个因素:首先,考虑会计核算的会计准则;其次,会计处理方式根据市场的变化进行调整;最后考虑单位现实状况,分析财务风险。另外,之前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采用收付实现制,其之所以未能客观的反应事业单位的具体经营状况,是因为缺少权责发生制的约束[3]。采用收付实现制,不仅难以真实体现事业单位预算执行状况和当期具体的收支状况,而且也不利于单位间收支的横向对比和纵向对比。而权责发生制可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二)做好会计核算的监督检查工作加强审计监督检查是会计核算工作一项重要内容。而要强化审计监督职能,各种与核算相关的内容要实现透明化,其中包括各项财务支出,收支范围和标准以及审批程序等[4]。同时,核算过程要公开,其中不仅包括会议费、车旅费、专项业务以及基本建设费等既定范围内的内容,而且也要包括超支部分的内容。最后就是需要成立监督审计小组去执行相关制度,审计方式要符合事业单位现状。除了事业单位内部做好会计核算监督检查工作,各相关审计部门也要加大管理力度,重视对事业单位进行审计监督。这样内外结合的监督机制才能确保会计核算工作顺利进行,充分发挥效用。

(三)规范会计核算的方法若不规范会计核算的方法,就难以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会计核算的方法是应用在会计核算基础环节的重要手段,是确保原始凭证真实有效、记账凭证准确、财务报告完整的重要方式。对于事业单位而言,在经济活动中出现的发票、票据是会计核算的基础信息[5]。若会计核算方法不规范,很可能造成这些基础信息不准确,从而造成资产流失等现象。因此,必须确保会计核算方法的规范性。作为会计核算的重要环节,确保会计核算方法的规范性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会计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以及财务报告等在管理上,要有严格的管理规范要求,否则,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以及财务报告会出现虚假等情况;其次,由于事业单位类别较多。所以,在提取折旧方面也要做好规范要求;最后,会计核算操作流程要进行具体的规范要求。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是事业单位财产安全和完整的有效保障。事业单位必须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大环境中加快改革步伐,通过提升会计相关人员的业务水平,做好会计核算的制度建设,规范会计核算的方法以及做好会计核算的监督检查工作。解决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同时也要做好会计核算相关知识宣传工作来营造良好的环境,让会计核算的作用充分发挥,为推进我国事业单位市场化进程做出贡献,帮助事业单位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走的更加稳健。

参考文献

[1]齐丽英.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若干问题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02:76-77.

[2]王洪萍.关于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引入权责发生制问题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5:291.

[3]牟广敏.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若干问题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4,09:139-140.

[4]杨勇.关于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5,04:203.

第7篇

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烟叶复烤;会计核算;标准化;财务管理

烟叶复烤加工是卷烟生产过程中关键的环节之一。近年来,随着全国52家烟叶复烤企业重组整合步伐的加快,逐步形成了“一个法人,多个加工点”的集团经营模式,在这种经营模式下,符合企业需求的具体的核算标准亟待深入和细化。烟叶复烤企业一直执行的是《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制度》,在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不断加入了《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的部分内容。2008年行业统一会计核算软件的实施对于统一政策和集中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的核算标准的制定迫在眉睫。在此背景下,国家烟草专卖局出台了《烟草行业复烤加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为行业会计核算指明了方向。但由于该办法在许多事项的界定上都属于在逐步与会计准则衔接过程中的过渡性规定,同时各加工生产点情况千差万别,《办法》不可能细化到每一个经济事项的操作层面,因此,烟叶复烤企业急需建立符合集团公司财务管理的需要的会计核算标准体系。

一、烟叶复烤企业推行会计核算标准化的意义

会计核算标准体系可以分为会计核算基本前提标准、会计信息质量标准、会计确认标准、计量标准、记录标准和报告标准,其中会计核算基本前提标准和会计信息质量标准应位于第一层次,其他核算标准都受到这两种标准的共同指导和制约。会计核算标准化对于集团化的烟叶复烤企业其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为会计人员提供了规范化的操作蓝本,使会计核算的精细化和规范化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也为烟叶复烤企业平稳过渡到《企业会计准则》做好准备。

第二,预算的基础是核算,核算的标准化尤其是按预算口径梳理经济事项,对具体经济事项进行标准化核算,是预算管理科学化的前提,也使核算、预算和资金结算的“三算”有机结合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

第三,为行业“对标”工作落到实处提供保障,先进企业标杆作用的树立是以真实可比的数据为前提的,核算的标准化正是为此提供基础。

第四,为财务职能全面转型夯实基础,向“管理型”转变的标志之一是能够服务于经营管理和领导决策,

二、烟叶复烤企业目前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烟叶复烤企业重组整合后,虽然在行业统一软件过程中对会计科目进行了统一,通过确立环节明确了精细化核算的方向,但各生产加工点的会计核算流程标准,对特殊经济事项的会计确认标准,会计记录标准,会计报告标准等还存在着差别。焦点问题在于不同生产点的不同操作者对相同的经济事项的会计处理方法有差异,对会计科目核算内容的理解不一致,如物流环节、挑选环节的成本归集不同造成信息的不完全可比,各生产点同部单据格式的不统一,造成单据不规范、不科学等。

三、会计核算标准化工作指导原则

一是系统规划、立足长远,以新准则为基础,在考虑现行制度和办法的同时,兼具前瞻性和可拓展性。二是突出重点、攻克难点,以业务或事项为起点,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成本、费用、利润、其他业务收支等,以费用项目为重点,细化所有经济业务和事项,费用核算、环节核算、归口管理是难点。三是突出创新、注重应用,充分考虑与预算管理、定额管理及对标工作相关的事项,其中以经济业务为起点以及按预算口径梳理经济事项。四是成立标准化工作组,分工协作、整体推进。

四、构建有效的会计核算标准化体系的步骤

烟叶复烤企业会计核算标准化工作的实施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成工标准化工作组,制定实施方案

企业可以聘请财务方面的及各加工点的财务人员成立标准化工作小组,明确标准化小组成员的分组情况及其工作地点、工作方式和工作流程。标准化小组在专家的指导下,对于会计政策及法规体系、会计核算体系、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体系标准化的内容和项目进行详细界定。必要时可以组织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

第二,整理制度、确定重点、规范业务流程

重点梳理现行的相关制度和办法,分三个层面即国家法律法规、行业规章制度、烟叶复烤企业相关制度及办法等。将现行《烟草行业复烤加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与《企业会计准则》进行比对,找出其异同。对于当前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调查和分析,确定重点和难点,寻求关键问题的突破途径。对成本核算业务、货币资金业务、存货业务、固定资产业务等流程进行规范。

第三,会计核算体系的标准化

结合预算管理的口径,列示经济事项,梳理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形成相应的会计核算流程,生成相应的会计凭证。

以委托加工主营收入为例:

1.收入的确认及核算范围

烟叶复烤企业的打叶复烤加工费的10个主要价外收费项目,包括分级选片费、分级选把费、回潮费、烤梗费、烤末费、理化检测费、叶片包装费(出口包装、国内包装)、梗条包装费(纸箱包装、麻袋包装)。

2.收入的初始计量

委托加工业务复烤加工费收入以委托加工合同为依据,待烟叶加工完毕,且经对方验收后确认为当期收入。收费项目必须执行国家烟草专卖局下达的收费标准。

业务流程:

账务处理:

摘要:xxx(客商)销售收入

分录:借:应收账款\烟叶\加工费[客商辅助核算]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贷: 主营业务收入\加工费[客商辅助核算][加工费收入项目]

第四,撰写会计标准化工作指南

对前期资料进行整理,运用各种分析方法,借助先进的会计信息平台,形成完整的、内容详实的会计政策体系、会计科目体系和会计核算标准化体系操作指南。

综上所述,核算的标准化是会计工作标准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会计核算标准化要结企业管理标准,充分考虑与预算系统的有机结合,做到可以和预算系统、资金结算系统相互转化、相互能用。做好会计核算标准化工作必将促进我们的财务工作迈上新的台阶。(华环国际烟草有限责任公司涡阳烟叶复烤厂;安徽;涡阳;233600)

参考文献:

[1] 高方露,《企业会计标准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9

第8篇

一、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传统会计核算即记账,核算,报税,出报表,是事后核算,是数据的记录者,游离于经营绩效之外。

财务管理是从各项数据中识别、收集、验证各种信息并分析数据,对现状进行评估,经过计划、执行、检查,对计划进行回顾调整并不断改善,推动企业不断优化业务流程,支持企业的管理和经营决策。

2.联系。会计核算是基础,财务管理是核心,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会计核算是对企业经营过程和结果以数据形式进行反映,为财务管理服务。

二、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职能融合的前提

1.数据基础。财务核算通过标准化、流程化的处理流程和操作规范,保证所有的基础数据从产生的源头起就遵循统一的逻辑规则,大大减少了数据加工过程中的数据转换和数据假设,使报告和决策支持在数据层面得意裨益。

2.管理基础。“相同的标准”贯穿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全过程,这里相同的标准是指企业必须具备五个统一:即统一的会计政策、统一的会计科目、统一的信息系统、统一的核算流程和统一的数据标准。

3.组织基础。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的融合需要将财务大量基础工作人员,即核算类岗位人员与财务管理类岗位人员适当分离,使管理类岗位人员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业务支持和战略决策支持中,真正实现财务融合变革。

三、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职能融合的过程

1.会计核算自动化。会计核算自动化要求企业建立会计信息系统,如ERP、SAP系统等,实现共享费用财务报账系统,实现核算数据前端采集;通过ERP、SAP系统业务接口,实现业务核算自动导入会计核算;通过定义财务标准核算规则,实现总账核算自动化。

2.财务管理系统化。财务管理系统化是将企业的预算管理、资金管理、资产管理、成本管理等与会计核算一体化,实现全过程控制。

3.管理决策信息化。通过财务管理BI商务智能系统,及时获取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信息,为管理提供数据支持,实现管理决策全信息化。

四、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在企业中的融合性运用

在信息系统建立并不断完善的基础上,要正确处理好财务核算与管理的关系,以核算为基本,以管理为重点,推动公司全面数据化,在数据的基础上预测生产,精准营销,支持决策。

1.全面预算管理。会计核算作为全面预算管理的一部分,企业对会计科目的设置、部门核算、项目等应按预算管理的要求进行。财务明细账设置时,必须考虑预算责任中心分类的需要,并与预算口径一致。

会计核算的历史数据是预算编制的基础,以预算执行的数据发现与目标的距离,调整管理的方向,以决算的数据作为次年预算编制的依据。同时,当期会计核算信息是预算考核的主要依据。严格按照预算完成情况实施业绩考核,会计核算真正演变为预算的一部分。

2.商务定价及项目收益。商务报价和合同评审管理是财务核算的数据应用。

在订单报价阶段,在对现有同类产品成本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测算目标收益值,并以此作为对外报价的依据。在合同评审阶段,和合同签订价格与既有成本进行比较,其预测收益一方面可以了解合同实际签订价格与报价的差异及变化原因,并作为合同评审中对价格部门的确认依据,另一方面作为项目实施后的成本控制及收益预算目标。

在合同实施阶段,对项目产品交付过程中的实际成本及收益进行归集分析,实现会计核算数据的获取和应用。

在项目关闭阶段,对项目进行实际收益分析,找出偏离预算目标的影响因素,特别是对成本影响较大的因素分析,并作为今后同类产品报价及收益预测的依据,实现用会计核算数据指导财务管理。

3.成本管理。在采购环节,推行应用信息化系统的供应链流程,根据历史采购数据及现行生产计划,考虑一定的安全库存,排定主辅材的采购计划。

在存货管理环节,根据企业存货特点,建立不同的库存控制模型,采用滚动的方式进行采购控制,结合询价比价方式以降低采购及服务成本,同时在定额稳定的基础上进一步控制材料出库及消耗量。

在生产环节,技术人员及时修订工艺BOM,完善定额管理,并将生产废品率严格与企业与员工个人绩效挂钩。

在销售环节,通过ERP系统实现发货动态跟踪、运费跟踪考核以及货款结算催收。

第9篇

一、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体系建设常见的问题

1.成本会计核算条件不充分具体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其一,企业管理者重视程度不够。现代企业制度逐渐普及,成本会计核算作为与现代企业制度配套的体系,发展却比较迟缓。究其根本就是因为企业的管理者对成本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成本会计核算具有很强的系统性,需要企业各部门、员工的共同参与。然而,当前一些企业内部分工、协调存在严重的问题,成本会计核算难以顺利进行,无法有效地进行成本控制。其二,会计环境不佳。成本会计核算的进行,需要完善的制度保障。而当前企业各部门职能交叉、核算项目混乱,成本会计核算环境不佳,成本会计核算质量难以保证。其三,成本会计核算方法落后。从当前的情况来看,企业的成本会计核算范畴狭窄,难以与企业的成本核算发展的需求、科学技术的发展相适应,会计核算方法落后,无法为企业决策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2.成本会计核算监督不到位一些企业的成本会计工作,缺乏有效地内部监督机制,难以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完成成本核算工作。个别部门核算流程不细致、纰漏很多,会计信息不完整、可靠性不高,严重影响了成本会计核算的质量。3.成本会计核算理念较落后目前,市场经济快速发展,成本会计核算的宏观、微观环境变化较大,一些企业仍旧沿用传统成本控制观念,对现代化的成本会计核算理念了解不深,在成本核算、控制过程中,以“节约”为唯一标准,对减少支出过分看重,忽视成本管理效益,导致了一系列的成本核算问题,诸如核算效率不高、成本信息错误等。4.专业会计人才比较缺乏很多企业的会计人才聘用不规范,未进行从业资质审核;一些会计人员缺乏创新意识,对成本管理认识不深刻,使用的会计核算方法较为落后,难以为企业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二、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体系建设对策

如上所述,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体系建设还有诸多不足之处,为解决如上问题,应采取如下建设对策:1.转变企业成本管理观念成本管理也是一门科学,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成本控制理论的完善而不断变化。为此,企业应该更新成本管理理念,及时汲取成本管理经验,提高成本控制效果。国外在成本管理上走得更远,企业可以借鉴、吸收其成本会计核算方法、成本会计管理经验、成本管理流程、成本核算体系等,为己所用,确保成本管理理念的先进性。只有如此,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2.改善成本会计核算环境为了更好地开展成本会计核算工作,完善成本核算体系,企业应该建立健全成本会计核算机制,建立专门的成本核算部门,明确企业各个部门的权责,落实生产责任制。为更为有效地进行成本核算,应该进行成本核算分工,设置系统的项目安排体系,优先处理核心项目,提高成本核算效能。3.加强成本会计核算监管具体来说,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其一,完善外部监管环境。政府应该加强对企业成本核算效果的监督、审查,并鼓励社会大众发挥监督作用,针对企业出现的成本管理、核算问题,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其二,完善内部监督体系。为了更好地提高企业的成本核算质量,企业应该加强内部监督体系建设,对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优化成本控制的各个环节,培养员工的成本管理意识,降低生产成本。4.优化配置成本核算人员人员是成本核算的基础,建设成本会计核算体系,首先要建立一支专业化的会计核算队伍。队伍应该包括如下几类人员:其一,财务人员。企业应选聘在成本管理上有丰富经验的财务人员,其不但要了解企业生产情境,拥有生产车间实习的经验,还需要了解企业的产品、工艺、设备、人员等系统常识。只有如此,才能确保成本核算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及时发现、解决成本核算中出现的问题。其二,统计核算人员。企业应该聘请具有财务知识、统计知识、成本管理知识,且熟悉生产环节、生产工艺的统计人员,植根生产环节,确保统计数据的有效性、准确性,及时将相关问题反馈给成本核算主管。其三,表单记录人员。企业要聘请拥有统计知识、成本管理知识,且耐心、细致的人员完成这项工作。

三、总结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