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01 10:17:1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区域旅游经济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为了提高人民生活的快乐指数,国家在大力发展经济建设的同时开始越来越多地把注意力放在人文关怀这一领域。在这一治国思路的影响下,国民收入可以用来支配用于购买基础生活物资之外的收入占比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而且国民可以用来休闲的假日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各种形式的旅游来享受生活,感受快乐。这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下,内蒙古区域旅游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旅游设施和旅游形象得到显著改善,对内蒙古区域经济的发展作用逐步增强,同时对拉动当地社会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虽然内蒙古区域旅游产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由于长期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与西方发达国家以及我国旅游发达省市相比,内蒙古旅游产业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距离旅游强省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因此,如何借国家发展旅游、建设边疆的良好势头,提升自身的旅游形象,从而提升内蒙古旅游产业的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真正使内蒙古成为我国旅游强省,是未来内蒙古旅游产业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2区域旅游形象的理论概述
2.1区域旅游形象的概念
形象是指可以对人的思维和情感状态产生影响的具体形态,是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区域形象是区域景色、气候和交通等方面的实际状况在人脑中形成了总体印象。区域旅游形象是指区域内旅游的相关服务和景色给旅游者留下的感知形象。
2.2区域旅游形象的形成
通常情况下,区域旅游形象的形成主要通过区域内旅游景观的整体印象、旅游基础设施印象、相关服务印象以及区域内旅游文化的印象所共同构成的。区域旅游形象通过景区在社会媒介上的广泛宣传,将其旅游形象传递给广大公众,从而在其心里留下印象,最终对其旅游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当游客到达区域旅游目的地后,其客观形象会对其主观印象造成一定的影响,游客会将这种印象再反馈给区域中,从而对区域旅游形象进行改造。同时这个过程是不断周而复始的。
2.3区域旅游形象的影响原因
通常情况下,区域旅游形象的影响原因包括旅游者原因、区域旅游目的地原因、信息原因以及外力原因共同构成。
3内蒙古旅游总体情况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3.1内蒙古旅游总体情况
尽管内蒙古发展旅游起步较晚,基础薄弱,但是内蒙古旅游资源潜力深厚,优势明显。近年来,在国家有政策、地方有资源、群众有愿望、市场有需求的条件下,内蒙古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多元经营,扎实有效地实施“旅游兴省”战略,不断完善设施、提升品位,旅游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建设发展很快,内蒙古旅游产业显示出更加广阔的前景。
(1)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逐年上涨。近年来,内蒙古旅游业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截止到2013年,内蒙古旅游总收入达到了2.9万亿元,旅游人数达到了32.5亿人次,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2)入境游旅客明显增加。随着内蒙古综合实力持续上升、国际影响不断扩大、市场拓展更加深入,在这一大背景下,国家又出台了各项优惠政策,如离境退税等政策的出台,在吸引境外游客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再加上新的国际航线不断开通,内蒙古各旅游景点入境游客明显增加。
3.2旅游对内蒙古经济产生的影响
(1)推动地区经济建设。经济建设是全社会工作的重中之重。开发旅游产业,辅助多种多样的旅游形式的开发,可以有效地改善内蒙古的经济产业结构,有助于经济建设工作的开展。内蒙古旅游包罗万象,可以开发的方向点非常的多。比如自助烧烤、绿色养生、放牧生活体验等等。这些方向上产业的开发,将带来大量的资金,这将对内蒙古的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2)提高了当地牧民的经济生活水平。内蒙古当地的旅游基本上是以乡村为区域,以家族为主体开展的。每个旅游接待的实体多数都是一村的牧民。他们向客人提供导游、饮食、居住、烧烤、放牧、渔猎等多种多样的服务,并通过服务赚取利润。而在这样的经济环境当中,实现了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提供旅游服务而赚取较高利润的经济现象。这对提高当地牧民的经济生活水平,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3)改善了内蒙古区域的软硬环境建设。在内蒙古地区推动旅游产业,就要有能够吸引旅游消费者来旅游的优良环境。在这个利益驱动下,无论是地方还是当地的牧民都将会产生极大的主观积极性,来建设和改善当地的环境。地方政府将会乐于将财政支出投入这一层面。而当地牧民也将会发扬蚂蚁啃大象的精神,群策群力,发挥广大群众的力量参与建设。这是由旅游业的特点而带来了益处。而这样的改变又将反过来促进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久而久之,在推动旅游产业建设的过程中,当地的卫生、医疗、交通、通信、居住、商超购物等物质环境和绿化、环保、等软环境都会得到巨大的改善。
(4)可以提高当地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了能够在激烈的旅游产业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旅游产业地的软环境必然要有所发展有所提高。从服务的理念到服务的具体细节,从地区人民的精神风貌到地区人口素质的提高。这些都在对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形成着影响。在我国很多的旅游城市,市民在旅游产业发展以后得到了较大的经济实际利益,也因此产生了全民共建发展旅游的主观积极性。由此可知,内蒙古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可以提高当地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4努力保持内蒙古旅游形象提升,切实推动其旅游经济发展
4.1保持稳定的内蒙古旅游形象定位
内蒙古的地质地貌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旅游资源丰富多样,但是由于内蒙古和黑龙江在旅游资源上具有一定的重复性,因此在旅游形象定位的选择上,要避免发生同质性。因此在对内蒙古旅游形象提升之前,必须对内蒙古旅游形象进行定位。就内蒙古的旅游资源来说,草原旅游和民俗旅游是比较突出的,因此,在宣传时要注意保持形象的稳定,这样才能切实推动其旅游经济发展。
4.2制订旅游产业整体发展规划
文献[13-15]中旅游投资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方面作了一定的探讨,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旅游投资经济影响基本体现在以下几个基本方面:第一,可以有效增加目的地的游客数量。借助旅游投资,旅游地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环境可以得到有效地改善,从而极大地加速区域人才、物资、信息的流动,提升旅游地的可进入性,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增加旅游地对游客的吸引力,从而增加旅游地的游客数量。第二,发展旅游业,是优化区域产业结构的重要手段,尤其对旅游资源高禀赋的经济欠发达地区而言,旅游投资的增加,可以有效地提升区域城镇化水平,有效促进社会剩余劳动力向旅游业及相关产业转移,提高全社会就业率。第三,旅游投资直接增加了全社会的经济需求,一方面增加旅游产业各个部门如饭店、景区、旅行社、交通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可以增加旅游相关产业如建筑业、金融业、制造业、房地产业等的配套发展,从而提高当地的GDP。
2旅游投资经济影响SD模型构建
根据上述系统分析,适当引入其他相关变量,可建立旅游投资影响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图1所示。
3实证研究
文章以地区作为研究对象,考察其旅游投资行为的经济影响。根据《旅游卫星账户:建议的方法框架》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以及自治区的实际,文章确定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环境管理业、公共设施管理业、文化体育娱乐业6个行业作为自治区旅游特定行业,以这6个行业的投资总和作为旅游投资。模型仿真步长为一年。
3.1模型检验
文章选取模型中的三个积累变量GDP、就业人口与游客数量进行历史检验,检验的起始时间为1999年~2008年,共10年。选取的建模工具是系统动力学建模软件VENSIM。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从仿真结果与历史数据的比较可以看出,GDP仿真值与历史值绝对相对误差的均值为1.52%,标准差为1.3%;就业人口仿真值与历史值绝对相对误差的均值为0.41%,标准差为0.33%;游客数量仿真值与历史值的绝对相对误差的均值为2.57%,标准差为2.2%。因此,从历史检验的结果可以看出,模型的拟合度较高,可以代表现实系统的运行状况。
3.2积累变量模拟输出
在未改变任何参数的情况下进行仿真模拟,得出GDP、就业人口与游客数量等三个积累变量的模拟曲线,如图2的run所示。仿真时间从1999年~2030年。由模拟结果可知,在已有的旅游投资条件下,到2030年,自治区GDP值约为3431.89亿元,年平均增长率约为10.3%;就业人口288.967万人,年平均增长率约为2.62%;游客数量达到2050.75万人次,年平均增长率约为7.15%。通过仿真结果,自治区2030年旅游收入将达到410.15亿元,旅游收入增加值143.55亿元,占GDP总量的4.18%。模拟结果与当前旅游市场的发展现状较为吻合,并且与《自治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5———2020》的预测大体相同。
3.3决策分析
利用建立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改变旅游投资比例,分析旅游投资对自治区GDP、就业人口与游客数量的贡献,如图2所示。图2中,run表示未作任何参数改变的模拟结果,run1表示旅游投资比例降低5%的模拟结果,run2表示旅游投资比例增加5%的模拟结果。从run到run1,随着旅游投资比例的下降,GDP、就业人口以及入藏游客数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GDP的模拟数值在2030年由3431.89亿元减少到3190.26亿元,减少了7.04%;就业人口的模拟数值由288.967万人减少到236.13万人,减少了18.28%;游客数量的模拟数值由2050.75万人次减少到1842.64万人次,减少了15.02%。从run到run2,随着旅游投资比例的增加,GDP、就业人口与入藏游客数量都有所上升。GDP的模拟数值在2030年由3431.89亿元增加到3845.24亿元,增加了12.04%;就业人口的模拟数值由288.967万人增加到315.04万人,增加了9.02%;游客数量的模拟数值由2050.75万人次增加到2397.41万人次,增加了16.9%。由此,文章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今天,加大对旅游及其相关行业的投资,重点发展旅游事业可以使得经济继续维持高速平稳的发展,并且对扩大就业也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第二,通过追加旅游业投资,可以极大地增加的旅游吸引力,吸引更多的游客前往;第三,随着人口数量的逐年增加,就业岗位的供需矛盾慢慢凸显出来,闲置劳动力的增加无论对经济还是社会的稳定都有着负面的影响,而通过加大旅游投资发展旅游业,以旅游业来带动就业的增加,是一个十分现实可行的战略决策。
4结语
[关键词] 区域经济 体育旅游 奥运会
一、体育旅游的认知
国内外学术界对体育旅游的概念有许多种解释,现在的体育理论和旅游学理论还没有对其给予统一的比较贴切的的定义。我国体育旅游的概念,更多的是旅游学者从旅游学理论对体育旅游进行的界定。1992年美国的体育产业学家们将“以参加或参观体育比赛(或活动)为目的,离开日常生活的非商业性旅行”定义为“体育旅游”,并体育旅游纳人了体育产业。综合大多数学者的观点,我们可以将体育旅游分为狭义、广义两个方面。狭义的体育旅游则是为了满足和适应旅游者的短程体育需求,借助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充分发挥其诸种功能,使旅游者的身心得到和谐发展,从而达到促进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目的的一种社会活动;广义的休育旅游是指旅游者在旅游中所从事的各种身心娱乐、身体锻炼、体育竞赛、体育康复及体育文化交流活动等与旅游地、休育旅游企业及社会之间关系的总和。
在休育旅游和经济关系的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将体育旅游分为如下几种市场类型:健身类体育旅游、休闲类体育旅游、观战类体育旅游、刺激类体育旅游、竟技类体育旅游等(见表)。旅游消费者需求的差异性是进行这样划分的基本标准,它是由消费者的生理特征、社会经济地位和心理性格的不同所共同决定的。
二、休育旅游对区域市场经济的带动
体育旅游能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别是区域经济带来巨大的市场经济效益,体育旅游具有其他一些旅游项目难以比拟的优势。许多国家将体育旅游作为一种高产出的旅游项目大力扶持和发展。根据国际奥委会出版的《奥林匹克杂志》的材料显示:旅游业从1997年起,单单因为举办奥运会给澳大利亚带来的旅游收人就达到了42.7亿美元。英国通过发展体育旅游业所得到的年产值近90亿英镑,超过汽车制造业和烟草工业的产值;以“足球工业”为主体的意大利,发展体育旅游的年产值在20世纪80年代末已达180亿美元,跻身意大利国民经济10大部门的行列,目前已达500亿美元;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举办期间,吸引了几十万旅游者,直接带动收人约32亿美元;1990年北京亚运会时,4月~10月北京旅游外汇收人超过13亿美元;1998年曼谷亚运会使泰国创汇50亿泰株,约1.39亿美元。由此可见体育旅游对区域性经济发展带动影响非常巨大。
瑞士洛桑对欧洲几个发达国家进行了一次调查,发现体育旅游带来的经济效益约占一个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1%~2%。日本旅行社从1993年开始设专门负责海外体育观战旅游的营业部,该旅行社组织的团队频繁出现在世界体育热点赛事当中,体育观战旅游收人的份额每年上升。体育旅游不仅能带来巨大的市场经济效益,而且对社会地区的发展也具有十分显著的带动作用。可见,休育旅游作为第三产业旅游业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着社会就业机会的增加和地区经济的增长,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带动作用。
体育旅游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文化现象,它市场广阔,是当前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经济增长点。据相关资料显示,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带动了当地体育旅游业的发展,为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地区创造了近7万个就业机会;1988年第25届汉城奥运会通过体育旅游业的带动,为当地服务业提供了16万个就业机会,为制造业提供了5万个岗位,为建筑业提供了9万个岗位;1996年巴塞罗那奥运会通过体育旅游的连锁带动,为该市增加的就业机会达8万个;2000年,奥运会人大推动了体育旅游业的发展,使澳大利亚增加了15万个就业机会,其中3万多人投人了设施建设,10万多人被雇佣组织各项赛事,单体育旅游业就为国家出日创汇1.5亿美元。
三、体育旅游影响带动区域经济的分析
体育旅游通过有效促进旅游业的兴旺,为当地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根据加拿大学者史密斯的系统模型理论,旅游业每增加3美元收人,就将增加1个直接就业机会和2.5个间接就业机会,而就业机会的增加,又带动和促进了休育旅游地区的经济增长。与体育产业紧密联系的6大产业之中,旅游业的关联度指数最高。这表明体育产业与旅游业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效果最为明显。两大产业相结合而成的体育旅游业与其他关联产业相比,更能加速区域经济的增长。
体育旅游业发展迅速,区域经济发展就会加快,因为体育旅游为当地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使当地就业人数大大增加。初始状态下,某地区劳功的需求曲线AB与供给曲线L1L11相交于E1点,决定的均衡工资为OWL。由于体育旅游业的带动,该地区就业机会、就业岗位增加,大大提高了当地劳动供给量,即在过去原就业职工量的基础上增加了许多新的就业职工,使劳动力的供给曲线由L1L11移到L2L21。从而均衡工资由OWl降到OW2,在该地区休育旅游业尚未启动,劳动供给量尚未提高之前,该地区原就业职工工资总额为OW1×OL1即区域面积,所代表的金额。劳动供给量提高之后,该地区原就业职工工资水平降至OW2,工资总额变为OW2×OL1即区域OW2CL1所代表的金额,因此该地区因劳动供给量的增加,会使原就业职工工资数额减少OW1×OL1―OW2×OL1=W1W2CE1 (见图)。
在体育旅游业尚未启动,劳动供给量尚未提高之前均衡劳动使用量为OL1,该地区总产值为这OL1个工人边际产出之和即图中面积OAE1L1,所代表的数额由于工资总额为OW1E1L1, 故该地区资本所有者得到面积为W1AE1=OAE1L1―OW1E1L1量的收人。该地劳动供给量提高之后,均衡劳动使用量为OL2地区总产值为OL2这个工人边际产出之和,即图中面积OAE2L2所代表的数额,此时工资总额为0W2E2L2,该地区资本所有者将得到面积为W2AE2量的收人。与体育旅游业尚未启动,劳动供给量尚未提高之前的W1AE1量相比,增加了W2W1E1E2量的收人,该地区原就业职工损失了WlW2CE1量的收人,而资本所有者增加了W2W1E1E2量的收人,显然W2W1E1E2>W1W2CE1,即资本所有者的资本总收人的增加量超过了该地区原就业职工工资额的损失量,其差额为CE1E2。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体育旅游业的兴旺,使体育旅游区域劳动就业量提高,增加了体育旅游地区的经济收益,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对该地区整体来说是十分有利的。
北京成功举办了2008年夏季奥运会,标志着中国历史性的体育旅游时刻已经到来,这次盛会的召开对中国体育旅游业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北京奥运会是世人关注、了解中国五千年历史文明的契机,以后将会有大批国内外客人来中国观光旅游,必将带动一条集交通、住宿、餐饮、购物为一体的“旅游消费链”,从而大大增加体育旅游所带来的经济收益。据有关方面估计,在奥运会准备期7年中我国的就业压力会得到缓解,北京游客每年增长20%,旅游收人每年将增加20亿元。奥运会举办期间的游客增加100万人,增加旅游收入50亿美元。总之,体育旅游业对安置劳动力保持社会稳定,带动地区经济增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应把握好2008奥运会后带来的体育旅游契机,大力促进体育旅游业的发展,更好地发挥它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
四、结论
1.体育旅游的内容比较丰富,能适合不同类型人的需要。各国在体育旅游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上均取得了显著成效。
2.体育旅游能积极有效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特别是在奥运会期间会更有效刺激经济发展,奥运会后期会持续拉动经济发展。
3.体育旅游的发展能有效产生大量的就业机会,给国民总产值积极向上发展提供广阔平台。
参考文献:
[1]鲍明晓:2008年奥运会对中国及首都经济的深刻影响[J].前线,200l,(8):78~79
[2]吴正林:浅议我国体育旅游市场的开发[J].商场现代化,2008,17:251~252
[3]孙大利 王祥全等:现代体育旅游的特征分析[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8,23(1):115~116
[4]刘 辉:体育旅游资源核心竞争力研究[J].科技广场,2007,12:11~13
关键词:资源诅咒;旅游经济;地区差异;资源丰裕度
一、引言
“资源诅咒”现象主要存在于自然资源和经济增长的相关研究中,徐康宁,韩剑从“资源诅咒”出发分析我国经济的地域差异,认为“资源诅咒”是西部区域经济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姚予龙、周洪等,通过分析1990~2007年期间“资源诅咒”变化趋势,将我国分为“资源诅咒”高危区、“ 资源诅咒”严重区、“资源诅咒”边缘区和无“资源诅咒”区。邵帅、齐中英等通过对西部地区1991~2006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分析,计量检验了能源开发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
在分析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差异时,方法林以江苏省13个市的相关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标准差、聚类分析等对江苏省旅游资源禀赋与旅游经济发展进行分析,证明江苏省旅游存在“资源诅咒”现象。韩春鲜对新疆15个地、州、市进行了旅游资源优势度分析,发现旅游资源优势区的旅游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慢于旅游资源劣势区。王玉珍以山西省的相关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变异系数、旅游经济区位熵、等方法,证实了资源与收入之间存在空间同步性和错位性同时并存的现象。目前国内对旅游资源与旅游经济水平的“资源诅咒”研究多是针对一个省份的研究,对全国的省份研究几乎没有,鉴于此,本文以我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为研究对象,收集了2004~2015年的各省份的旅游收入,通过对旅游收入增长率与地区资源赋存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区域旅游经济存在长周期上的“资源诅咒”效应,并且我国省际旅游资源禀赋与旅游经济增长呈负相关关系。
二、旅游收入与旅游资源的相关性分析
(一)全国旅游资源赋存与旅游经济增长的关系
吴必虎在《旅游学概论》中提到凡是足以构成吸引旅游者的自然和社会因素,亦即旅游者的旅游对象或目的物都是旅游资源。可见,旅游资源是一个地方的比较优势,是旅游吸引物,通过对资源进行开发形成有直接价值的旅游商品,为地方旅游发展带来大的经济收益。所以说旅游资源对旅游经济的增长有很大的影响作用,若一地的旅游资源抑制了旅游经济的增长,则说明存在“资源诅咒”现象;若旅游资源促进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增长,则说明不存在“资源诅咒”现象。
本文选取我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的A级以上景区代表各省份的旅游资源状况,旅游总收入来代表各省份旅游经济发展状况,数据来自国家旅游局网站和各省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通过对全国A级旅游景区和旅游总收入的分析,绘制出2004~2015年我国旅游资源赋存与旅游总收入增长速度的关系图(图1)。同时,为了更清晰的展示变量之间的关系,采用软件SPSS17.0对相关数据做了线性相关分析,分析结果在每张图下面的表格中(表1)。
总体而言,旅游资源与旅游总收入基本上保持同方向的增长趋势,旅游资源增加率与旅游总收入增长率基本上保持一致的波动,两者相关系数为0.17。这说明,在全国层面而言,旅游资源对旅游经济增长有着一定的支撑作用,两者具有并不显著的正相关性,所以无法证明“资源诅咒”在我国旅游业中存在,但是这并不能说明“资源诅咒”也不存在于我国的省际之间。
(二)各省旅游资源赋存与旅游经济增长的关系
我国幅员辽阔,旅游资源分布极不均衡,同时区域旅游经济存在很大的差异,各省份的旅游收入增长率差异正好可以反映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速度差异,一些旅游资源较富裕的省份的旅游收入增长并不定是快速的。究其原因是否与“资源诅咒”有关,本文通过具体的数据来展示各省旅游资源丰裕度与旅游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大致关系。
各省市旅游资源丰裕度:
TR=Mi/W(1)
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率:
IR=∑Ii/12(2)
其中,Mi表示i省份的旅游资源总量,一个地区旅游资源总量由A级景区数构成;W表示全国旅游资源总量;Ii表示i省份每年的旅游总收入增长率。
根据2004~2015年国家旅游局及各省市的旅游统计年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获得相关数据进行计算。同时,为了综合显示旅游资源丰裕度与各省旅游总收入增长率的关系,根据各省旅游资源丰裕度与旅游总收入增长率绘制出了散点图,并做了线性回归(图2)。
为了更清楚的看出两个变量的线性关系,将两组数据运用最小二乘法进行计算,得到两组数据的拟合。
方程:
y=-0.0328x+0.0395
首先,从旅游总收入增长前15名来看,旅游经济增长速度前5名的贵州、山西、内蒙古以及排名第7的,其旅游总收入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全国21.90%的水平,但是旅游资源丰裕度远远低于全国3.23%的水平,尤其是宁夏和青海省,旅游资源丰裕度只有0.77%和0.61%,但是却取得了惊人的旅游经济绩效。
其次,从旅游资源丰裕度前15名来看,许多旅游资源大省的旅游经济增长速度确实差强人意。如江苏省的旅游资源丰裕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6倍,但是旅游经济增长速度却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类似的省份还有浙江、河南、云南、黑龙江、陕西、广东,尤其是北京,旅游资源丰裕度为5.26%,但是旅游经济增长速度却远远低于全国水平。
最后,从各省市资源丰裕度与旅游总收入增长拟合方程式来看,线性方程式的系数为-0.0329,可以判定拟合曲线是一条向右下倾斜的趋势,所以就全国各省市来说,旅游资源丰裕度与旅游经济增长速度呈负相关的关系,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了“资源”诅咒现象的存在。
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发现,所谓“资源诅咒”,即丰裕的旅游资源并不一定带来良好的经济绩效,在我国一些省份中这种现象确实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也不能否认旅游资源丰裕的省市确实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三、“资源诅咒”现象存在省份的确定
通过上面对各省份旅游资源与旅游总收入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资源诅咒”现象在我国一些省份是客观存在,但并非所有的省份都存在。本文将利用“资源诅咒”判定系数确定受“资源诅咒”现象困扰的省份,从而为我们将来进一步研究突破“资源诅咒”现象的对策和方法,使这些省份的旅游业能够快速的发展,获得较大的旅游经济收益。
通常认为,一个地区应当获得和它的旅游资源丰裕度相匹配的旅游经济增长速度,即拥有较多旅游资源的省市应当有较快的旅游经济增长速度,如果一个地区的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获得了较低的旅游经济增长速度,那么它可能是受到了“资源诅咒”的困扰;相反,一个旅游资源较贫乏的地区若获得快速的旅游经济增长,那么这个地区已经摆脱了旅游资源的限制,是一个新型旅游经济地区;那些旅游资源赋存与旅游经济增长速度相协调的地区则为正常地区。
(一)“资源诅咒”的测度方法
1. 旅游资源丰裕度指数
一个地区的旅游资源丰裕度为TR,旅游资源丰裕度指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TRI=×100(3)
其中,TRI表示地区的旅游资源丰裕度指数,TRi表示i地区的旅游资源丰裕度,TRmin表示所有地区中旅游资源丰裕度的最小值,TRmax表示所有地区中旅游资源丰裕度的最大值。
2. 旅游收入增长率指数
一个地区的旅游收入年均增长率为IR,旅游收入增长率指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IRI=×100(4)
其中,IRI表示地区的旅游收入增长率指数,IRi表示i地区的旅游收入年均增长率,IRmin表示所有地区中旅游收入增长率的最小值,IRmax表示所有地区中旅游收入增长率的最大值。
3. “资源诅咒”判定系数
一个地区的旅游收入增长率指数IRI,旅游资源丰裕度指数TRI,“资源诅咒”判定系数R为:
R=TRI/IRI(5)
其中,当R>1时,说明旅游资源丰裕度指数大于旅游收入增长率指数,存在“资源诅咒”现象;当R=1时,说明旅游资源丰裕度指数和旅游收入增长率指数相等,两者发展相一致;当R
从表2中可以看出,我国受到资源诅咒的省份有江苏、山东、浙江、北京、辽宁、新疆、湖北、河南、云南、黑龙江、上海、广东,其中,广东省的旅游收入增长率指数为0,旅游资源丰裕度指数为0.3864,存在较严重的“资源诅咒”效应;北京、江苏和浙江的“资源诅咒”判定系数较大,说明这些地区的旅游收入增长率较缓慢,旅游经济发展平稳,虽然拥有较丰裕的旅游资源,然而旅游资源并没有促进当地旅游经济的增长,存在一定的“资源诅咒”效应;其他的8个省份存在较弱的“资源诅咒”效应。
同时发现,一些偏远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较好,例如贵州、宁夏、青海、和内蒙古这5个地区,“资源诅咒”判定系数较小,旅游收入增长率指数远远大于旅游资源丰裕度指数,说明这些地方的旅游经济发展十分旺盛,处于快速上升阶段。
四、结论
通过对旅游资源赋存与旅游收入增长率的相关性分析,发现国家层面上的旅游资源与旅游经济增长具有并不显著的正相关性,省际旅游资源与旅游经济增长存在一定的负相关性,说明存在“资源诅咒”现象。
通过“资源诅咒”判定系数对我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资源诅咒”现象进行定量分析,发现江苏、山东、浙江、北京、辽宁、新疆、湖北、河南、云南、黑龙江、上海、广东等省份存在不同程度的“资源诅咒”效应,一些西部偏远地区的旅游经济呈现快速上升阶段,中东部一些发达省份的旅游经济呈现稳定发展状况。因为“资源诅咒”理论是一个涉及时间因素的理论,所讨论的经济现象具有明显的历史阶段性,可能本文选取的时间段较短,刚好选择在西部旅游快速崛起而中东部旅游稳定成熟发展的这个时间段,所以本文的研究结果可能受到了时间段选取的限制,无法精确地反应出我国存在“资源诅咒”现象的省份,但这并不能否认我国省际旅游经济发展中存在“资源诅咒”效应。
参考文献:
[1]徐康宁,韩剑.中国区域经济的“资源诅咒”效应:地区差距的另一种解释[J].经济学家,2005(06).
[2]姚予龙,周洪,谷树忠.中国资源诅咒的区域差异及其驱动力剖析[J].资源科学,2011(01).
[3]邵帅,齐中英.西部地区的能源开发与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2008(04).
[4]方法林.江苏旅游“资源诅咒”现象实证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2(05).
[5]韩春鲜.基于旅游资源优势度差异的新疆旅游经济发展空间分析[J].经济地理,2009(05).
[6]王玉珍.旅游资源禀赋与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研究:基于山西的实证分析[J]. 生态经济,2010(08).
[7]吴必虎.旅游学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关键词:全域旅游;辽宁沿海经济带;竞合条件;区域合作
本文系2015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旅游+’战略背景下辽宁沿海经济带区域旅游合作模式创新研究”(项目编号:L15BGL034);项目负责人:王晓宇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10月22日
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在全域旅游中,各行业积极融入其中,各部门齐抓共管,全城居民共同参与,充分利用目的地全部的吸引物要素,为前来旅游的游客提供全过程、全时空的体验产品,从而全面地满足游客的全方位体验需求。“全域旅游”所追求的不再停留在旅游人次的增长上,而是旅游质量的提升,追求的是旅游对人们生活品质提升的意义,追求的是旅游在人们新财富革命中的价值。
辽宁沿海经济带所包含的主要城市为大连、丹东、锦州、营口、盘锦、葫芦岛等,地处环渤海地区重要位置和东北亚经济圈的核心地带,工业基础优势和资源优势突出。旅游业基于其较强的带动作用,在辽宁沿海经济体系中的比重逐年增加,现已成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不可或缺的产业部门。随着旅游开发的逐步深入,旅游业发展环境的日趋成熟,旅游业发展面临众多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进行有效资源整合,实现企业转型升级,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优势的旅游产业链,实现陆岛一体化发展,包容性增长等方面已经成为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发展概况
辽宁沿海经济带主要包括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大连、丹东、锦州、营口、盘锦、葫芦岛六个沿海城市所辖行政区域。海岸线长2,920km,其中陆域、海域面积分别为5.65万km2和6.8万km2。辽宁沿海经济带凭借其明显的区位优势、优良的资源禀赋,较强的工业实力和较为发达的交通体系在环渤海和东北亚经济圈中占有重要地位。与日本、韩国、朝鲜、蒙古、俄罗斯贸易往来频繁,已经发展成为东北地区对外开放、进行旅游贸易的重要门户。同时,该经济带也是省内优质旅游资源的集聚地,形成了以大连、丹东、营口、盘锦、锦州、葫芦岛为主体的滨海旅游城市群。自然与人文景观丰富,是国内外知名的旅游胜地。
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六市在资源类型、发展历程方面既存在一定的共性,又各具特色。因此,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取长补短、实现优势互补、密切合作势在必行。杜绝恶性竞争、重复建设,加强旅游产品联合研发,打造特色,提升经济带整体形象是实现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旅游竞合模式。竞合模式是针对主导旅游资源相似的临近地域而提出的一种旅游发展模式,旅游竞合即旅游地的竞争与合作,是基于竞争的前提下的有机合作,其实质是推动区域旅游一体化,促进和实现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合的动力以区域旅游的整体发展为背景,以相关地方利益为基础,市场交易为基本方式,以政府协作为补充,在塑造和发挥各相关地方及景区特色的基础上,最终建设富有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竞合是旅游发展的较高阶段,在竞争与合作的基础上,既竞争又合作。
(二)旅游竞合优势。资源、区位交通、政策优势是沿海经济带六市旅游竞合较为突出的优势所在。
1、资源优势。辽宁沿海蕴藏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优美的海滨风光、金黄色的海滩、独特的自然景观、奇特的人文景观、发达的社会景观、浓郁的民族风情、丰富的地下温泉资源和一批大型人造景观,让辽宁具有建成中国沿海旅游大省的诸多要素。诸如,分布在黄海北部的金州区、旅顺口区沿岸和辽东湾东岸的盖州市及西岸的兴城绥中一带的海岸景观资源;分布在黄海北部东段和辽东湾顶部的平原淤泥质海岸地带,景观自然性别具特色的海滨湿地景观资源;以及83处天然海水浴场资源等。
2、区位交通优势。辽宁沿海经济带是中国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窗口,是连接欧亚大陆与太平洋的桥梁与纽带。辽宁滨海大道的建成及投入使用拉近了沿海六市的距离,重要港口云集、通航国家和地区已达160多个,是东北地区出海唯一的、重要的门户。加之烟大轮渡、多条国内外航线、铁路干线、多条高速公路的开通使辽宁沿海经济带的交通运输线路四通八达,区位优势日益凸显。
3、政策优势。政府在辽宁沿海经济带的旅游发展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自1993年起的“大旅游发展战略”的实施,“多层次、立体发展”新格局的努力构建进一步加强了沿海六市相互联系和合作。辽宁省委、省政府于2005年提出打造“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的战略构想;2009年7月,辽宁沿海经济带作为整体开发区域上升为国家战略;2009年10月,《辽宁滨海大道六城市联合体丹东宣言》的签署,使沿海六市的旅游合作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与此同时,“海洋旅游年”成为2013年旅游的主题,更是为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业的进一步合作发展,实现有效区域联合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陆岛一体化发展方面存在的障碍
一、山东省区域旅游经济差异分析
本文采用旅游总收入作为衡量指标对山东省行政区划所划分的17个地市进行研究,利用2005-2011年的统计数据分析其区域差异性。通过计算各地市旅游总收入与全省平均旅游收入的比率来反映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差异性。计算结果见表1。
根据表1的计算结果,从总体上看,2005年到2011年期间,比率大于1的地市与小于1的地市比例为1:1,这表明全区旅游收入高于全省平均值的地市与低于全省平均值的地市数量基本持平。在旅游收入高于全省平均值的地市中,青岛市的旅游经济远高于其他城市,为全省平均水平的3~4倍,是旅游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从2005年到2011年以来,青岛、济南和烟台一直占据省内旅游经济前三名的位置,济南与烟台旅游经济是全省平均水平1.7~1.8倍,旅游业发展迅速,是旅游经济发达地区。比率值都在1.0~1.5之间的泰安、济宁、威海、淄博、临沂、潍坊等地,属于旅游经济较发达型,这些地市的旅游资源还存在较大的开发潜力,旅游经济或可谋求新的增长点。比率值在0.5~1.0之间的日照市仅有全省平均水平的0.68,属于欠发达型,旅游业的发展并没有因毗邻青岛而受益,亟待进一步开发。聊城、德州、东营、枣庄、滨州、菏泽、莱芜7个地市的旅游收入与全省平均旅游收入的比率值在2005~2011年中发生了不断增减的变化,但均没有超过0.38,远低于全省平均旅游发展水平,未能对全省旅游经济做出较大贡献。地市间旅游收入与平均水平比率的差距表明山东省区域旅游经济空间差异存在严重的不平衡现象。
二、区域旅游经济空间差异的形成原因
(一)旅游资源禀赋
旅游资源禀赋决定了一个特定地理区位上发展旅游产业的潜力。旅游地的旅游资源的品位度垄断度和集聚度等禀赋是刺激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的根本原因。东部地区旅游资源及其景区开发明显优于西部地区,特别是青岛、烟台、威海这三个地区旅游资源种类繁多、数量庞大,有较高的丰度与良好的地域组合。属于旅游经济较发达型的城市也依赖于旅游资源禀赋。泰安的泰山、曲阜的孔子故里都被列入世界物质文化遗产中,吸引了大量游客;淄博是齐文化的发祥地,文物古迹众多;潍坊作为“风筝城市”而闻名,一年一度的风筝节更是热闹非凡;临沂的沂蒙山区风光也是红色旅游的必选之地;威海作为典型北方海滨城市,以其特色海景风光成为游客的优选城市。
(二)区位因素
区位因素在区域旅游经济空间差异的形成中也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东部沿海城市由于靠近韩国、日本,吸引了大批国外游客入境旅游,形成了外向型的旅游经济,旅游业起步较早,后期发展表现出良好的持续性;而西部的内陆城市,由于不具有海港、空港优势,未能成为国外旅客的旅游首选城市,加之起步较缓,后期投入不大,旅游业发展缓慢。
(三)交通可达性
现代旅游业的产生和发展与现代交通业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旅游交通便利程度,不仅是开发旅游资源和建设旅游地的必要条件,而且是衡量旅游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旅游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交通可达性,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的前提条件首先是要具备航空交通方式和高速便捷的道路。东部沿海各地的水路、陆路交通都相对比较发达,济南、青岛、威海、潍坊与烟台等地有发达的航空体系,极大地推动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西部内陆地区有山区阻隔,交通不便,制约了旅游经济的发展。
(四)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基础对于旅游目的地旅游业发展的作用表现为供给能力,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为旅游业发展所需的基础设施建设配套旅游服务设施完善的能力就越强。东部沿海地区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兼之较为优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外向度较高、投资与融资能力强的旅游经济,同时沿海地区拥有无法替代的黄金海岸线,滨海旅游资源优势十分突出。而西部内陆地区由于经济发展起步较晚,经济基础薄弱,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导致旅游接待能力相对较差,旅游经济的发展受到了限制。
(五)产业结构
旅游业的发展需要不仅依赖于城市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其他产业的发展水平也至关重要,尤其是需要商业、餐饮娱乐等第三产业的支撑,才能形成良好的发展态势,维持稳步增长的局面。东部沿海地区有较发达的工业基础,第二产业的发展增强了对基础设施和旅游设施的投资能力,进而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较为完善,对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助推作用。相比较东部而言,中西部地区不利的区位条件和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使得旅游业的发展迟滞不前,与东部地区的绝对差距逐渐拉大。
三、区域旅游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可以发现,目前山东省的旅游经济处于非均衡发展的状态。沿海地带旅游经济的发展水平远远高于内陆地带。但是,由表1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地区间旅游经济不平衡的发展态势并未使差距无限拉大,反而呈现缩小的趋势。作为旅游龙头的城市青岛由2005年的全省平均水平的4倍缩小为2011年的3倍水平,其它城市的旅游经济正蓬勃发展,发达旅游城市与欠发达的旅游城市之间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因此,区域旅游经济差异现象的存在有其合理性,如何把握这种非均衡的发展态势,适当引导非均衡发展,对促进山东省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全面提高至关重要。
为了协调区域旅游经济的平衡发展,提高山东省旅游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在此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一)开展区域旅游合作
观光时代,旅游主要靠文化的差异性与唯一性吸引游客。各地市应根据当地旅游资源禀赋,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旅游形象品牌,采取差异化发展的竞争策略,避免地区间低水平的重复开发利用,从而防止恶性竞争等不良局面的出现。各地方政府之间应加强合作,不能仅仅局限于行政区域分割的限制,应加强联系建立区域旅游联盟,推进区域间旅游经济的横向联动发展。与此同时,各地区旅游企业之间也应在多个层面上建立合作机制,摆脱地方保护主义思想的束缚,对各地市的不同旅游资源进行空间上的优化组合,最终达到山东省地市间旅游资源的整合,实现城市共赢。尤其是要加强东西部的区域合作。西部固有的天然旅游资源可以借助东部先进的人才、设备及理念,吸引东部地区资金、技术,真正成为资源型旅游目的地。
(二)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力度
对西部地区旅游经济发展提供一些优惠政策,促进东西部旅游经济的协调发展。在保证青岛、威海等旅游经济发达城市为发展中心的前提下,政府应在政策上适度向旅游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偏移,加快对德州、聊城、滨州、东营、莱芜、枣庄、菏泽旅游欠发达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步伐,依托西部地区自身旅游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开发城市内部潜力,化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加大对相关支撑产业发展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形成良好的旅游经济发展环境,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旅游经济发展模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特定时期旅游发展的总体方式,是对某一类型的旅游经济系统所做的理论概括和理论抽象。不同的国家或地区,由于国情或地区情况不同,其旅游发展模式可能完全不同。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不但在调整传统产业结构、发展多元经济以及实现互利多赢等方面潜力巨大,也是实现我国民族团结和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认为,根据市场配置社会资源的机理和市场化条件下的发展规律,区域发展差距在一定条件下存在自动弥合或自均衡的趋势,但是,市场在区域发展自均衡过程中的作用是有限的,政府对资源配置的宏观干预和调控对不发达区域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选择和相对优势产业的扶持和培育,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我国民族地区的经济增长及其关联的主导产业的选择必须依据现阶段经济发展周期给定的市场条件和民族地区产业条件来确认,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是我国民族地区实现增长和发展的结构转型的重要途径。我国民族地区产业总体发展水平弱,产业结构化与高度化水平低,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受限于其产业结构的发展。具体而言,我国各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整体上起步较晚,属后发型产业发展类型。由于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程度一般差异不大,所以存在发展特征上的共性。与此同时,由于我国各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存在着由资源、环境及社会历史发展水平等原因导致的起点、规模和档次的不平衡性,所以,我国不同民族地区在旅游发展模式上也具有不同的选择。
2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发展模式的比较
我国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在西南和西北地区,其中,西南民族地区主要包括、云南、四川、贵州及重庆等省市区,西北民族地区包括宁夏、新疆、青海3个民族省区以及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甘南藏族自治州、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天祝藏族自治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阿克赛哈萨克族自治县等民族自治地方。由于自然条件、交通、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异,我国民族地区在旅游发展模式上也具有不同的选择。对于我国典型的民族地区——西南民族地区和西北民族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模式,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比较。
2.1民族地区旅游开发模式
不同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具有不同的模式,其中影响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因素主要有民族特色与民族知名度、交通条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客源市场和决策者行为等。民族旅游的开发模式从空间角度可分为原地开发模式和异地开发模式。
2.1.1原地开发模式。原地开发模式是在民族文化保留较好的地区或少数民族的居住地直接进行旅游开发。为了便于游客充分了解或体验当地少数民族的文化精髓,地方政府或投资者在少数民族居住地区选取合适地段,建设以当地民族文化为主题的民俗村、文化园等。一些经济比较发达,但少数民族文化特色已经有所淡化的地方,为保留该地区的民族文化传统和便于游客参观等需要,也多采用这种方式进行民族旅游开发。在我国西南和西北民族地区的旅游业发展中,西北民族地区只是利用原生自然式的模式来吸引游客,而在西南民族地区,除了采用原生自然式的开发模式,原地浓缩式也有所运用,如西双版纳州府景洪市内的民族风情园。这种开发方式的优点是能够使游客在最短的时间内充分了解当地少数民族的特色,人造景观靠近旅游接待中心或交通便利的地方,服务配套设施较好,既方便了游客进出,也有利于投资者的经营管理。
2.1.2异地开发模式。指在经济发达,客源市场广大,旅游需求旺盛,交通便利的大中城市郊区,将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少数民族的建筑、服饰、歌舞等集中于一个主题公园内表现出来。这一模式的优点是可以让游客用最短的时间、最短的路程领略民族文化。目前在我国民族地区,这种开发模式的典型案例是昆明的民族文化村。游客在民族村里,除了能够欣赏迷人的村寨风光,还能看到惊险的傈僳族“上刀杆”、万人欢腾的景颇族“目脑纵歌”、多姿多彩的民族歌舞、妙趣横生的大象表演等,只要游览了这个村寨,就能大致了解云南一些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此外,根据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并综合考虑云南民族村的开发条件、影响因素等具体实际情况,不断地增强云南民族村的内在吸引力,实现以度假为主、观光与度假相结合的项目集群,形成适应旅游市场不断变化的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然而,这种开发模式在加工和复制过程中,会损失很多原有的民族文化内涵,甚至会歪曲真正的少数民族文化,所以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不适合采取这种开发模式。在我国民族地区的旅游发展中,民族旅游开发应选择符合当地实际,体现当地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的适当形式,兼顾少数民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合理分配所得利益,以保证民族旅游业的长久持续发展。
2.2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调节机制
从旅游业发展的调节机制出发,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可分为市场型发展模式和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①市场型发展模式。是指主要依靠市场机制来推动旅游业发展的一种发展模式。市场机制对旅游业发展的调节作用主要通过价格、供求和竞争手段来实现,从而实现旅游资源的配置,使旅游供求关系在不均衡一均衡一不均衡和不适应一适应一不适应的矛盾运动中实现。②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是指由政府有关部门制订各时期的旅游业发展规划或通过相关产业政策来推进其发展的一种发展模式。这种模式一般发生在政府干预和控制经济力度较大的国家或地区,以及需要在短期内推进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国家或地区。这两种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在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上具有时间承续性。一般来说,旅游业处在发展初期的民族地区常采用政府主导型模式,通过政府与民众的力量扶持旅游业的发展,如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等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皆属于政府主导型。在这些地区,政府不仅通过制定有关政策和法规对旅游业的发展进行规范,而且还对旅游业的发展规模、发展速度加以控制。因此,在这个阶段,国家产业政策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主要侧重于旅游供给。当旅游业发展进入成熟期或稳定期后,作为产业主导力量的政府将逐渐退出,政府的作用更多体现在旅游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制度安排制定与实施标准和区域旅游形象一般营销等方向,市场逐渐在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如云南丽江、香格里拉,四川九寨沟等民族地区的旅游业都已经发展成市场主导型。在这种模式下,旅游业的发展主要依靠“看不见的手”自觉地发挥作用,政府主要是通过一定的市场参数间接调节。在这个阶段,国家政策对旅游产业的影响主要侧重于市场需求。事实上,在我国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这两种模式都普遍存在,只是由于西南和西北民族地区在旅游发展阶段方面和经济发展方面的差异而使它们在存在范围和程度上有所不同。
2.3对民族地区旅游目的地的影响旅游活动涉及范围十分广泛,包括吃、住、行、游、购、娱等多个方面,给旅游目的地带来多方面的影响,从而促进地区旅游经济实现多元发展。旅游活动在对民族地区旅游目的地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必然也会对其产生消极影响。除了对当地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之外,也对各方面的发展造成了阻碍。笔者集中从当地文化和当地居民两个方面来加以论证。
2.3.1对民族地区旅游目的地文化的影响。随着旅游活动的开展,旅游者不可避免地会将自己生活地区的文化带到民族地区旅游目的地,使得不同文化相互融合、相互影响,引起文化上的变迁。传统的民族文化具有传承性,民族旅游的开发有可能使这种模仿与习得的过程被中断、扭曲,从而阻碍了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因此,协调好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是实现旅游资源持续利用的前提。在西南民族地区,东巴文化是丽江独有的高品位世界级旅游资源。它的绝大部分属于精神文化,对其开发利用与保护难度较物质文化及其他的物质性旅游资源更大,也要更为谨慎。近年来,云南省对东巴文化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已越来越完善,已经根据东巴文化目前的状况与特点制定了可持续发展原则、保护性原则、原真性原则和效益原则。东巴文化作为世界级的精品旅游资源,不但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而且拥有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因此,在对东巴文化进行开发利用和保护的过程中,除了坚持以保护为核心的原则,还必须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做到既有利于东巴文化的保护,又有利于丽江旅游业及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但我国大部分民族地区,特别是西北广大民族地区,尚未形成旅游目的地的文化保护机制,需要在保护的途径和规划中做出进一步的工作。
2.3.2对民族地区旅游目的地居民的影响。发展旅游的目的是为了人的生存、享受和发展,而首先是基于当地人的生存、享受和发展。也就是说,旅游业只有首先保证当地社区的利益,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对民族地区居民而言,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旅游开发,更重要的是自身得到发展,从而永久地摆脱贫困。在我国,民族旅游发展所产生的收益在参与利益获得的群体中的分配形式在很多地区是不同的。在我国西南民族地区中,社区参与模式比较成功的是云南泸沽湖摩梭社区中里格村的租赁经营旅游发展模式。该模式主要是以外地经营者向当地村民租地,并由外来投资者出资筹建不同风格的家庭旅社的方式发展里格村的旅游业。这种模式的特点是村民不用承担还款压力,每年都有固定的收入,而当租期满l5年后,旅社和地块一并归还村民。这一做法不仅帮助当地脱贫致富,同时,通过聘请外村摩梭人还能带动整个摩梭社区的共同致富和有利于旅游业的持续发展,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村民的经营能力。但是必须要提高村民教育水平,给村民提供培训机会,让他们更好地参与到社区旅游发展的决策当中;要保护摩梭文化在不损害当地民族文化、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传人与民族文化相适应的先进的管理和经营理念;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从而使当地旅游业往更优的方向发展。西北民族地区的农牧民参与程度较低,在个别地区,广大农牧民甚至基本上被排斥在旅游产业的发展之外,也有个别地区旅游投资商或企业组织与当地人民群众在旅游业发展问题中存在利益冲突。对于西北民族地区来说,广大农牧民是旅游发展的主体及重要的相关利益者。因此,只有让广大农牧民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充分受益,才能使他们自愿合作,对民族文化资源产生保护意识和开发利用的积极性,从而营造出和谐的旅游软环境,提高旅游目的地的好客度,增强游客的体验度和满意度,更好地发展当地旅游经济。
3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发展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透过西南、西北民族地区的旅游业发展可见。虽然我国很多民族地区的旅游发展模式正在逐步完善和成熟,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但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着不足和缺陷。
3.1旅游市场定位不明确,旅游产品开发缓慢
不考虑环境与社区承载力,对资源进行过度开发的现象在我国民族地区的旅游资源开发中仍然普遍存在。此外,旅游产品开发进展缓慢,产品结构单一,旅游客源市场开发定位仍然比较粗放,客源结构不合理的现象依然比较突出。因此,亟需处理好开发、保护、继承与发展之间的关系,明确民族地区旅游市场的定位,延伸其旅游产业链,更好地使发展与保护并进,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3.2旅游发展的调节机制分工职能混乱
我国民族地区旅游业最初是以政府主导型的方式发展起来的。在我国目前的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中,政府是一种垄断组织,而垄断条件下,任何组织都有可能丧失追求成本最小化与效益最大化的动力,因此,政府决策面临的不完全信息问题可能破坏帕雷托最优的资源配置,影响整个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前进发展。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地处偏远的西南、西北等民族地区的旅游市场可能会因管理的缺乏和市场的不完善而受限制。政府、市场和企业等在旅游发展中的分工和作用混乱,尚不能根据具体的发展情况和阶段进行合理的分配和布置。
3.3旅游地生态环境管理落后
民族地区多为环境资源区,生态环境较脆弱,加上区域性环境意识相对薄弱和民族文化的特殊性,加强地域旅游的生态管理就显得更加重要。旅游业与传统工业相比,是无污染产业,而一旦旅游活动过于频繁,人流量过多,导致废物大量堆积,从而超越了当地自然环境的能力时,旅游活动的污染性质就会明显地表现出来了∞。它除了破坏当地自然资源,还会破坏当地的文化资源,从而给当地社会环境带来消极影响,损害游客的利益。
4结论
4.1实行“局部开发,限制游客”的开发模式
如在一些区域,可以对游客完全开放,允许将民族文化内容包装成旅游开发产品;同时设定核心区域发挥文化功能,尽可能保持该空间的独立性和封闭性,限制游客的人数,实施严格的民族文化保护管理模式;在封闭区域和开放区域之间设立缓冲地带,即半开放区域,作为商业文化和原生态文化的过渡区,实行控制性开发,使其基本保持社会生活的原貌。这种模式有效地兼顾了保护与发展两方面,在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实践中也初见成效。
4.2实施“政府主导一政府规制一市场主导”的产业发展战略
在产业发展初期,必须借助政府的力量和宏观经济调控职能,进行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基础设施条件的建设和改善,协调区域内所有产业和部门,以提供结构合理和完整的旅游服务和产品;当旅游产业发展的各类软硬件条件和设施都基本具备时,就可以充分发挥微观组织配置资源的功能,使企业成为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主体;当企业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主体力量时,应辅之于政府的管理,这就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产业运行模式。
1.旅游资源禀赋差异
旅游资源直接影响着旅游地的发展,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好的旅游资源能带动旅游地的发展,提升旅游地的档次,扩大旅游效应。即西部地区各省市的旅游资源禀赋差异对各地区的旅游经济区域差异影响很大。
国家旅游局按照一定的考核标准,将旅游资源分为五个等级,等级越高则说明该景区的资源禀赋更好,可进入性更好。由于不同等级的旅游景点对游客的吸引力不同,所以文章在进行分析时,参考前人的研究,将不同的景区赋予不同的权重得到景区密度公式。Y = 5Y1 + 25Y2 + 15Y3 + 075Y4 + 025Y5。其中Y为旅游景区密度值,Y1、Y2、Y3、Y4、Y5分别表示5A、4A、3A、2A、1A级景区的个数。通过查询2012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上的数据并结合公式Y的计算可知西部地区旅游经济较发达的地方加权得分也较高,其中四川、新疆、广西、内蒙古这四个地方的得分较高,其中这五地中5A级数量占到了西部地区的366%,4A级景区数量占到了西部地区的5292%,而在因子得分中前五名的只有四川、新疆两地,说明广西和内蒙古两地虽然旅游资源丰富,旅游资源禀赋较高,但是旅游业经济的发展受到其他如交通、地理位置等各方面的影响。西藏、青海、宁夏三地的加权得分较低,旅游资源的不足成为了制约西藏、青海、宁夏三个地方旅游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2.旅游基础设施条件和旅游服务水平差异
旅游基础设施条件及旅游服务水平对旅游地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具体来讲旅游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食、住、行、游、购、娱所能接触到的一系列设施,旅游服务水平则是在这一系列活动中所能体会到的服务。
看到:内蒙古、云南、陕西、四川的旅游行数量占西部地区旅游社的比重为153%、126%、1182%、1049%,四个地方的比重和为5021%。超过了西部地区12省市旅行社数量的一半。从星级酒店数量来看,云南、新疆、四川、广西的星级酒店数量占到了西部地区的比重为144%、135%、121%、104%。这四个地方的星级酒店数量占到了整个西部地区的507%,超过了西部地区星级酒店数量的一半。
3.区域经济背景差异
区域经济的发展能够带到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同时旅游业的发展也对当地的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区域经济的发展能够对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如旅游地旅游设施的完善。增加旅游地交通的可进入性。同时只有居民有可支配收入时,旅游动机才会更强烈,进而参与旅游活动。为了更好的说明区域经济背景差异对旅游地发展的景响,相关数据表明固定资产的投资越大,旅游外汇收入也较高,从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来看,地区生产总值较高的地区有:四川、内蒙古、陕西。且这些地方的固定资产投资额也较大。从旅游外汇收入来看四川、内蒙古、陕西的旅游外汇收入也相对较高。区域经济背景的差异对旅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4.产业政策环境差异
产业政策是国家政府实施的一系列推动产业发展的方针和准则。产业政策的支持可以推动旅游地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对一些发展较弱的旅游地,产业政策的扶持显得尤其重要,旅游欠发达地区必须走政府主导道路才能寻求更好的发展。国家提供的优惠政策为我国西部地区的旅游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云南把旅游业作为支柱性产业,政府支持力度大,所以旅游业发展较好。相反的西部地区的宁夏由于煤炭行业、电力行业的发展,政府对于旅游业的扶持力度较低,同时由于受到旅游资源各方面的原因。旅游经济发展较弱。比如政府提出的“重庆模式”、“云南模式”就是产业政策扶持的表现。不同地区的产业政策环境不同会影响区域旅游业经济发展。
5.促进旅游经济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西部地区入境旅游经济区域发展综合水平较高地区的发展对策。这些地区的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交通可进入高。因为此类地区的旅游业发展很好,所以此类地区在发展的过程中应利用自身的交通、旅游资源等优势打造特色旅游精品。突出其旅游地的特色,旅游地要结合自身资源、文化等各方面因素,开发一些特色鲜明、游客参与度较高的旅游项目,同时加大旅游宣传,加强与旅游发展较好的相邻省市的合作,实现强强联合,形成特色旅游项目,进而提高其吸引力,实现旅游地的更好发展。带动起西部地区旅游合作、人才交流。实现由极化作用不断转变为辐射效应。
关键词:旅游业;区域经济;成都市;互动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F59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0-000-02
旅游业的健康发展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性的助力。旅游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层面所涉及的产业十分广泛,直接拉动了旅游目的地城市的经济增长;此外,旅游这一行为需求加强了产业之间的关联度,间接促进了产业体系和产业集群,使产业经济更具有规模化效应。
一、旅游业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基本理论
(一)旅游业特点与界定
旅游业是依托旅游资源发展的为满足旅游者消费需求而派生的一系列相关行业。旅游业具有开放性,近年愈来愈热的国际旅游活动带动了国际和区域间的经济往来,促进了国家间的收入和创汇效应,此外旅游业还具有关联性和敏感性的特征。
(二)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是区域所生产的物质与劳务的数量。区域经济实力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一大指标,区域经济产业链条的连锁反应和发展可以拉动地区的收入效应、就业效应等一系列效应,并以此带动区域经济的整体快速增长。
(三)旅游业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关系
旅游业与区域经济具有关联带动作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表明人的需求是不断递增的,不断追求一种优化的享受,游客对旅游的需求就是在满足基本生活之后(及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经济实力大幅度增长)的更高一层的追求,旅游需求刺激了旅游市场的发展和壮大,旅游市场则进一步带动了资本的市场运转效率。
二、成都市旅游业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实证研究
(一)成都市旅游业发展基础与优势
1.成都市旅游业现状
从近十年成都市的发展状况来看,旅游业已经成为成都市的支柱性产业,旅游的特性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了餐饮和交通行业的发展。成都市的旅游城市形象十分优秀,其对旅游资源的掌控和开发尺度把握得非常到位,成都的著名旅游景点很多(如杜甫草堂、宽窄巷子、武侯祠、锦里等),其对景点的开发都是基于其原有的文化内涵和旅游资源进行的,最大程度的保障了旅游的本真性。
2.成都市旅游业发展优势
旅游经营的优劣主要取决于对人、景、媒介三个方面的把握,人的需求和实现这一需求的行为拉动一个产业的系统化发展(同时直接间接的促进派生产业的发展),旅游业需要基本的有特色的资源作为旅游发展的最基础的依托,现代信息技术以及传统媒体则提供品牌塑造这一渠道。成都市作为四川省的省会城市,旅游经营最基础的三方面发展成熟,且其自身提供的发展机会吸引了大股人潮,本身的文化底蕴也对外流露出神秘的吸引力。
(二)成都市经济发展的内外部条件
1.成都市经济发展的内部条件
成都市地理位置优越,其位于四川省中部,地形以平原为主,是四川省的省会城市。成都市被誉为西南地区科技、商贸、金融和交通中心,同时是西南地区的教育中心和文化中心,成都天府软件园是目前中国目前最大的专业软件园区,而其区域性金融中心地位则最有效的达到了就业的内销。成都市自身优势达到资金、技术和人才的三效合一,其优越的内部条件带来了强大的招商力度,使产业优势趋向明显。
2.成都市经济发展的外部条件
近两年,国家各方面发展水平不断提升,顺时展潮流提出“经济新常态”、“互联网+”的发展方式。新理念的提出和政策的下发为经济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渠道,传统的市场经济发展模式有了更多元的呈现方式,出现了“B to C”、“C to C”等商务发展方式,在这一改变的冲击下,商品与资本市场的联系更加密切。成都作为西部的战略执行高地,顺应号召综合运用自身优势抓住机遇进行经济的多模式发展。
三、旅游业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制约因素
旅游I作为一个涵盖多要素的具有高度产业关联度的综合性产业,在市场机遇和政府政策的双重作用下,呈现积极、快速的发展态势,但在不断创益和塑造的进程中也遇到一些瓶颈问题,需要进行长期的斟酌检验。
(一)旅游产品缺乏特色,经济效益较差
目前,各旅游目的地提供的产品雷同,缺乏特色,旅游产品所带来的经济效益逐渐降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市场操作愈加透明化,旅游业在这一影响下也承受着巨大的挑战,游客的眼光越加挑剔,更多的选择通过互联网购买世界各地的旅游产品。传统的产地产品外销形式受到严重冲击,这一竞争压力下,缺乏特色的旅游产品势必会被淘汰,也将带来经济效益的下滑。
(二)旅游体制结构落后,活动营销失衡
旅游业受到国家的高度保护,国家出台众多针对旅游经营的政策文件,国有企业在旅游行业占据经营特权,这使旅游的引进和激励机制逐渐偏离主题路线。除此之外,旅游作为无实体消费模式,游客只能通过感官进行消费评价,在旅游品牌的塑造上有一定的局限性,然而在这一失衡的状态下,还缺失了对旅游活动的营销策划和宣传,造成旅游经济整体规模的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