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05 11:32:3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国有经济的发展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1、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它掌握着国家的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2、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对于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的国际地位,具有关键作用;
3、有利于在整体分布上的优化和经济素质、技术素质、管理素质等方面质的提高和影响力的扩大。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国有经济 经济发展方式 战略新兴产业 主导作用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我国社会发展已经进入转型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是关键。国有经济作为我国经济的中坚力量,在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过程中,应该勇担重任、敢于作为,成为引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导力量。
国有经济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
国有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既有一般的经济作用,也有转型中的特殊作用。
一般作用。国有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起主导性作用。首先,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其对国民经济的控制上。目前,关系国家安全、重要公共产品供给、自然垄断的行业以及部分高新技术产业和支柱产业都控制在国有经济领域,而这些行业关系到社会的基本运行和经济的平稳发展,因此可以说国有经济把握着我国的经济命脉。其次,国有经济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对社会资源配置进行调控和管理,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经济自身的调控功能是按照经济规律发挥“看不见的手”的基础性作用,而国有经济则是通过制订计划、产业政策、财政和货币政策、法律规制以及行政手段发挥“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国有经济的宏观调控主要作用是掌舵社会经济整体的发展方向,对市场的总供给和需求有所控制,弥补非国有经济功能上的不足。比如,国有金融机构可通过货币、信贷、利率等金融手段政策对社会的总供给和总需求进行调控。在遭遇金融危机时,国有银行通过金额巨大的投资来刺激社会经济发展,从而起到宏观调控的作用。国有经济的宏观调控对于保证国家经济稳定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特殊作用。经济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也随时代不同而有所变化,因此在我国经济发展转型期,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又有了新的变化,它在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一是带动作用。我国国有经济与非国有经济二者虽然都在经济体制范围内,但国有经济还担负着一定的社会责任,而这种责任又是由国家赋予的,在某些特殊时期,国有经济的社会责任功能是高于其盈利性的经济目标的。在社会经济转型期,各方面处于不稳定状态,此时国有经济更要起到身先士卒的带头作用,对新的经济发展形式进行大胆尝试,并以先试先行的经验刺激社会经济发展。2001年至2008年间,我国国有经济对社会固定资产的投资从17606.97亿元上涨到53024.32亿元,逐步加大的投资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较好的带动作用。在历次的国际金融危机中,我国国有经济都保持了较为稳健的状态,这为我国经济社会稳定发挥了极大作用。在金融危机中,国有企业还担负着带动社会经济发展的责任,将国民经济从金融危机的低谷逐步带向稳定和复苏,从而保证了我国经济在国际金融危机的打击下,仍能保持稳健的发展势头。
二是辐射作用。国有经济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始终保持主导地位,能够对我国其他性质企业产生重大影响,我们应该利用国有经济这一特性,积极发挥国有经济的影响力,使之对其他性质企业产生辐射作用,促进社会其它性质企业在国有经济的影响下主动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国有经济的这种辐射作用已经被各级政府充分重视,比如地区省市在进行招商引资时极力邀请国企,并希望利用国企的实力、影响力和辐射力来带动地方企业的发展和转型。
国有经济发挥主导性作用的优势
首先,国有经济实力雄厚,为其主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物质基础。在中国企业500强之中,国有企业占据了大多数,在2013年的中国500强企业名单中,国有企业有310家,占到了总量的62%,其在资产总额与营业收入上也占据了绝对优势。这表明我国的国有企业始终把握着国民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主导性作用,能够在关键领域发挥自身的领导力和影响力,因此其在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生产方式等方面能够对其他企业起到带动作用,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载体。
其次,国有经济作为创新的主体,引领科技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近年来,国有企业加大对科技研究的投资力度,据统计,2011年我国规模以上的国有企业中设立研发机构的占比11.6%,其中研究与发展的经费投入为467.8亿元,比2009年增长了近41.4%,而且国企的研发投入在数量和强度上都要高于私营企业和集体企业。大量的科研投入也为国有企业带来了丰厚的科研成果,截至2011年年底,我国国有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专利21.4万项,成为科技创新的主导力量,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提供了科技动力支持。
最后,国有企业在“走出去”战略中发挥主导作用,起到领军作用。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要想在国际竞争中保持发展实力,必须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海外市场与资源的开拓与开发。目前,我国的国有企业是海外投资的主力,据《2011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截至2011年年底,在中国非金融类对外投资存量中,国有独资企业占63%。其投资方向逐步从单一的能源、资源开采领域走向多元。这种走出去战略,不仅为中国发展提供了能源和资源,还带动中国技术、劳力、设备等走入国际市场,为国内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国有经济发挥主导性作用的难点
我国的国有经济在政府支持下迅速发展,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以及社会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国有经济旧有体制下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需要根据时代的变化进行调整和改革,才能使其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国有产权的政府及其问题。国有制作为公共产权的国家制度,具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国有经济是以强制性国家政权为依托的关系,并不需要得到作为初始委托人的全民授权;二是人在获得委托权后,其不仅具有公共财产的控制权,还具有剩余索取权,而且这种委托关系的维护是以剩余索取权不可转让为必要条件的,而初始委托人则是通过国家再分配渠道来获取国有资产收益的其他剩余收益;三是由于国家概念的抽象性,政府成为公共产权的行使者,政府在逻辑上成为国家的选择,相应地,公共财产的控制权和剩余收益分配权由等级制来界定;四是政府进行公共产权的运作,其最大目标并不一定是利润的最大化,目标具有多元性。
我国国有产权的委托问题在于委托人与人之间效用函数不一致以及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巨大成本。作为初始委托人的全民,期望在国有资产的运作下带来自身福利的最大化。而政府作为人,其目标却具有双重性:一是要促使租金最大化,完全产权结构竞争与合作的规则;二是要实现社会总产出的最大化,在确定规则的情况下降低交易成本,最终达到税收增加的目标。但这双重目标在实践过程中却存在着动机冲突,政府要想实现社会总产出量的最大化,必然要实现产权的高效率,这使得政府具有改善产权结构的动机,但当政府要想实现租金最大化的第一个目标时,其必须通过歧视性的政策来维护低效率的产权结构。由此可见,初始委托人的目标与政府这个委托人之间存在冲突,导致最终结果是生产资源被低效率配置,初始委托人的利益受到损害。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模式的弊端。庞大的国有资产使国家不得不建立一个纵向授权系统来完成对国有资产的管理,而且为了保证国有资产正常运作,国家必须建立一定的监督机制,但目前我国的国有资产监督系统并没有解决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政企不分的问题。
在委托关系中,委托人在满足委托约束条件的前提下,会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且委托人本身是风险的中性者,具有监督人的积极性,委托人可以行使退出权以此来转让剩余索取权,从而起到惩罚人违约的问题。在这种背景下,目前我国的国有资产监督机制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国有资产的出资人角色并不明确。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可以代表国家行使国有资产出资人权利,与此同时,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和地方人民政府可以设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这些法律规定没有明确出资人角色,且在具体的运作中,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与其他政府部门并无本质区别。二是委托者与者在国有资产运作中的效用函数不一致,导致国资委的行为异化。作为委托人的政府,其目的是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而国资委作为人,除了担负起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责任外,还要考虑部门利益,包括权力、地位、声望以及规模等。制度设计的矛盾与缺失,使得我国的国有资产监督体系中出现了“谁来监督监督者”的问题。三是目前国有资产中委托人与人之间仍然具有行政上下级关系,难以形成真正的监督和约束。
国有企业治理机制的弊端。现实中,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都普遍存在委托问题,但国有企业自身的特殊性使之在委托中面临更加复杂和特殊的问题。在国有企业的委托关系中,委托人一般为政府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但其在法律上有定位不清、权限边界模糊的问题,这容易导致出现两种状况:一种是委托人对国有资产处理并没有足够重视,从而出现管理上的缺位;另一种恰恰相反,委托人过度重视国有资产管理,出现委托人对人干预过多甚至侵犯人的越位问题。此外,在国有资产的治理上还存在委托人与人信息不对等的问题,国有企业的管理层对企业的信息掌握得更加全面,而委托人获得国有资产的信息往往是间接的,其获得的信息内容也具有片面性,甚至会出现人故意向委托人隐瞒国有企业信息的情况。而人往往利用自身具有的授权与信息优势,产生在管理经营中的渎职等机会主义行为,甚至为了自身获取更多利益而侵蚀国有资产。
发挥国有经济主导性作用的建议
正确处理政府与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政府与国有企业之间存在利益博弈。地方官员升迁与当地经济政绩挂钩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激励地方积极推进经济建设。大量的投资是实现地方GDP增长的最简单直接的方式,但这种发展是粗放的,实践中阻碍了社会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新时期,国家鼓励推动经济、自然与社会协调发展,必然期望国有企业在实现发展方式转型方面有所作为,这就导致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在经济发展方式上存在利益分歧。要改变这一状况,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减少政府以奖励方式推动地方政府进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行为,代之以完善政府监管机制,最大程度压缩权力寻租空间,减少地方政府在国有企业运营中的非生产;二是严惩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国有企业,增加国有企业保持传统发展方式的成本,优胜劣汰,促使国有企业尽快转变发展方式。
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制。为促使国有资产更好地主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需要建立严密而有效的国有资产监督机制,要需要考虑到国有资产的特征、运用方式与目标等,实现差异化监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针对各种不同类型的国有资产制定相应的监管条例,细化监管法律法规,使其具有可操作性,形成一套完整的国有资产监督体系,实现国有资产监督的法制化、规范化和系统化。其次,明确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改变以往政企不分的状况,使市场在国有资产的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帮助国有企业适应市场规律,防止国有资产陷入权力寻租而受到侵犯。再次,解决国有资产监管中的监管权分割问题,逐步探索建立一套能够覆盖所有国有资产的监督体系。最后,将国有资产的监管从实物形态向价值形态转变。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原本以实物为监管方式的国有资产监管已经不能适应我国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形势需要,因而要以监管资本为主,加强对国有资产资本的管理,这也就意味着要改革国有资本的授权经营体制。根据当前的发展形势,可逐步推行“国资委―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生产经营企业”三级管理模式。要发挥国有企业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主导作用,首先要组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这将为国有企业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提供基本条件。国有企业担负的重要社会责任,决定了国有资本的运营投资主要服务于国家战略,国有资本投入行业关系着国家安全与国民经济发展命脉,要重点发展具有前瞻性的战略产业、支持科技进步、保护生态环境等,这些行业都需要国有企业进行生产方式的转变和升级。
推动国有经济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技术创新的转化平台,代表着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其技术的创新与转化能够给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带来深刻变革。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和渗透性,其产业发展能够带动相关基础产业研究的技术突破,进而扩散到相关行业,引起整个产业的技术革新,这必将淘汰传统生产方式,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对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至关重要的,但其作为一种新的产业发展方式,也存在资金不足、技术不完善、市场不成熟等情况,面对这些问题,需要国有资产给予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大力支持,使国有企业发挥其自身影响力和控制力,促进战略新兴产业稳定快速发展,主导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
早在2009年国家就提出要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见,国有企业纷纷将新的发展目标转移到节能环保、新材料、生物能源等方面,但在几年的战略转型过程中,国有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逐渐暴露出体制弊端,而且国有企业的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电子元件制造、通信设备、医药制药等方面,造成重复性投资生产,导致资源浪费。因此,有序推动国有经济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首先,国有企业向新兴产业集中时需要科学地选择行业,防止重复建设和投入;其次,要提高国有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是其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支持,也关系着国家经济增长的持续与稳定,影响着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实力。最后,要在国有企业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向新兴产业转移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实现预期效益,国有企业应建立一套适应战略新兴产业的考核模式,提高国有企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生动力。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 国有资本 推动作用
一、绪论
(一)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涵义
所谓后金融危机时代即是从金融危机过后世界主要经济体都相继出台救市措施,使全球经济从谷底缓慢地回升至下一个经济繁荣期的到来之前,这样一个时间段都属于后金融危机时代。
(二)研究背景介绍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迅速转变成为一场国际金融海啸,再转为全球性经济衰退,最后演变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受其影响,国际制造业大幅萎缩,失业率不断攀升,主要经济体国家的增长速度大幅下降,我国经济发展也受了到前所未有的困境。
二、后金融危机背景下国有资产的改革措施
(一)大力推进国有资产市场化
金融危机的冲击不能影响国有资本的市场化,我国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营运体制的改革,要结合我国的具体实际进行大胆的创新和实践。国有资产改革需要开放市场,一方面开放市场使得资产加以有效运作变现或生产经营创收增效增值。国有企业上市不仅可以改变股权结构,还能提高效率、改善整个市场结构。另一方面国有资产市场化可以有效发挥市场竞争机制。市场优胜劣汰机制本身会对企业经营者形成激励和约束,这样可以弥补监督不力造成的不足,自动矫正经营者的行为,完善市场竞争机制还可以防范和减少道德风险的产生。
(二)探索服务发展新路径,发挥国有资本示范引领作用
坚持出资人主导原则,把有限的国有资本集中到公共服务事业和创新型经济的现代产业集群中,发挥国有资本的控制和引导作用,带动国民经济、社会事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继续发挥国资公司建设主体和融资主体的作用,加大国有资本投入,创新国有资本融资方式,进一步加强项目管理,挖掘融资潜力,降低筹资成本,保质保量完成建设任务和投融资任务。
(三)进行科学投资决策
1.提高投资决策水平
国有企业决策者应当摒弃凭经验或主观感觉、靠拍脑门定决策的旧的管理模式,而要重视对投资的科学论证和分析,注重充实自己的财务管理知识,提高投资决策的水平,提高投资项目的成功率。
2.避免盲目扩张
鼓励国有企业走“小而专”的道路,稳健、谨慎地进行投资,反对有些国有企业“大而全、小而全”式的盲目多元化经营。同时,国有企业在决定投资项目大小的时候,要依据自己的资金实力情况而定,要“以筹定投”,充分考虑企业的筹资能力再作决定,不能超出自己能承受的范围去投资,否则会因为资金链的断裂、资金供应不足,而使自己的主营业务都受到牵连而不能正常运转,使企业陷入破产的危机。
(四)引进职业经理人,重建内部激励机制
目前我国的国有企业的经理人90%以上是政府通过行政手段来任命的。对国企经理人的评价考核不是来自市场而是来自于政府。政府的评价实际上往往只是变相的公务员考核,不能很好地体现职业经理人的产权价值。在激励方面,解决委托――成本可以将所有者与经营者的身份合为一体,通过一定的方式使国企经理拥有企业的部分股权,使经理的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紧密联系,使国有企业获得较快发展。
三、后金融危机背景下国有资本对经济的引导意义
(一)有利于及时有效的发挥宏观调控作用
面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国有资本能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迅速地落实中央的扩大投资的决策。同时,可以引导发展优势特色、安全高效产业,加快发展先进行业,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进一步扩大内需,使中央的宏观调控政策迅速落实到位。2008年面对突如其来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我国经济能迅速摆脱并顺利度过危机,一直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这与国有资本的引导与推动作用密不可分。因此要我们一定要加强国有资本在我国经济中的作用,使其成为我国经济的一根定海神针。
(二)完善管理制度,提升监管水平
1.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在后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以机构改革为契机,围绕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国有经济转型升级大局,坚持寓监管于服务中的工作理念,进一步梳理完善国资办的规章制度,修订工作规程,健全防控机制,以完善的制度保障国资工作顺利开展。
2.完善企业现代法人治理结构
正确处理好出资人、行业管理部门和企业三者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理顺我国国有产权关系,实现政资分开、政企分开。加强企业董事会和监事会建设,强化企业董事会职责。调整各公司监事会,建立完善监事会制度建设和工作机制,明确各国资公司监事会的工作任务,探索试行外派监事工作。
(三)有利于促进企业的“自主创新,高端引领,转型升级,跨越发展”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扣推动科学发展、按照“自主创新,高端引领,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要求,以聚焦高端产业技术创新为核心,以培育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为重点,以深化产学研合作为载体,着力加大投入,着力激发活力,着力集聚人才,着力优化环境,协调推进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大幅度提高企业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
市场经济中作为产业结构调整主体的企业,必须是真正的企业。企业能够真正做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时刻关注市场环境的变化,并及时对能反映资源稀缺状况和供求关系的价格信号作出反应,结合自身的实际能力和约束条件,选择合适的要素和技术,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生产社会需要的产品,去争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在这样的机制下,资源会较多地流向效率高的部门,资源得到优化配置的同时也使产业结构得到了合理的调整。在这方面,民营企业相对于国有企业而言,有明显的优势。
民营企业的微观效率优势分析
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任何企业都面临着三个难题:集体行动的天敌――“偷懒”、“搭便车”,即个人或更小的团体在集体行动中不支付或少支付成本也能获取整体行动的收益;“信息不对称”,即作为企业资本的所有者的委托人与作为企业资本运营者的人二者比较,前者不如后者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人、财、物和产、供、销信息了解得多、具体和及时;“激励不相容”,即委托人和人之间存在着行为动机上的差异,造成各当事人的努力动机不能互相刺激、互相促进。
民营企业由于产权清晰,所有者能够获得所有权带来的几乎全部收益,就有更强的激励机制去严格监督并防止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偷懒行为;而且民营企业大多数都是中小企业,所有者本身就是经营者,自己掌握企业的真实信息,基本不存在“信息不对称”和“激励不相容”的情况,企业的生产效率就高。即便民营企业成长壮大以后需要采取新的企业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如现代企业制度等,民营企业家也会去认真思考,慎重从事,一般不会拿自己的财产去开玩笑。相关的实证分析也表明:我国企业的效率从所有制结构方面来分析,私营个体企业效率最高,三资企业次之,股份制和集体企业再次之,国有企业效率最低。同样,对于等级制变量的效率比较发现,由于较低隶属等级的非国有企业效率高于那些等级地位高的国有企业,结果使得后者的规模优势丧失。非国有经济部门用10%左右的资金提供了50%以上的工业总产值也充分说明了民营企业相对于国有企业的效率优势。
民营经济资源配置效率优势分析
比较优势
民营经济之所以能够迅速发展,在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中能够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并非因为它得到了政府的保护,而是因为它按照正确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产品供需变动的市场信号进行资源配置,是凭借自己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来求发展。正是这种市场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使民营经济在进行产业选择和技术选择时能较好地利用劳动力相对丰富的比较优势。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各个国家或地区应该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选择最有利的生产结构,这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选择自己的产业结构的过程。因此,在处于经济发展初期,劳动力资源非常丰富而资本十分稀缺并构成发展瓶颈的国家或地区,就应该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
但仅仅作到这一步还不够,即使撇开国际贸易不谈,国内的生产也有一个技术选择问题。生产同一产品可采用资本多一点的技术,也可以采用劳动多一点的技术。这些可用技术对每一个国家来说都是相同的,但一个国家的生产者到底采用哪种技术,必须视劳动和资本的相对价格而定。
如考虑一个具有柯布-道格拉斯形式的成本函数c(w1,w2,y)=Aw1α w2βy,其中w1,w2为投入要素,y为一个固定的产出水平。由谢泼德引理可知,条件投入需求可以由求关于投入品的价格的微分获得,因此:
如果我们取条件投入需求的比率,则有:
x1(w1,w2,y)
aw2
―――――=――――――
x2(w1,w2,y)
βw1
即具有该成本函数的厂商使用其投入要素的比例只依存于投入品的相对价格,并且完全独立于产出的水平或者规模。
在劳动力紧缺、资本相对丰富的国家,劳动的相对价格高,资本的相对价格低,则成本最小化的原则会诱导生产者采用资本密集的生产技术,每个劳动力支配的资本多了,劳动生产率自然就高。反之,在劳动力相对丰裕的国家成本最小的生产技术是劳动密集型的技术。由此,对劳动生产率的高低也要辩证地看待,技术上的高效率要结合经济上的低成本。
比较优势的动态性
通常,在土地、劳动和资本这三种基本生产要素中,在较低的发展阶段上,资本通常是最为稀缺的要素,具有比较优势的是土地和劳动相对密集的产品即农产品;随着资本积累和劳动力的增加达到一定的水平,土地的相对稀缺性有所提高,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成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进而,随着经济增长进入更高阶段,劳动成本也逐渐提高,资本成为相对丰富的要素,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相应成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因此,无论经济发展处于何种阶段,每个经济皆有自身的比较优势;由于经济发展有先行和后来之分,因而比较优势在不同的经济组别之间具有转移性和相继性,形成比较优势的动态性。
如图1所示,设一个经济投入生产要素劳动L和资本K生成一定的产量Y,而且劳动和资本之间有一定的替代性。初始的资源禀赋为劳动力丰富,资本稀缺,劳动的相对价格低,表现为图中的成本线C1,则理性的生产者必然选择等产量线Y和等成本线C1的切点处B的投入要素组合点进行生产,多用劳动,少用资本,这种选择表现在产业上就是多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资本相对于劳动的快速增长,资本变得相对充裕,资本的相对价格降低,则等成本线变动到C2的位置,则投入要素的均衡点也相应变动到新的切点A。在该点资本的投入较劳动为多,自然是以资本密集型产业为选择方向。均衡点由B到A的变化反映了在比较优势动态化的过程中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是随着要素禀赋的相对价格的变化而不断地发生变化,从而使产业结构得到调整和优化。
更为重要的是,在比较优势动态化的过程中,在生产要素的价格不发生扭曲的情况下,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的民营企业能够获得并维持较强的“自生能力(Viability)”,即如果一个处于自由竞争市场环境,具有正常管理水平的企业,无需依靠政府的或者外部补助就可以获得一个社会可接受的正常的利润水平,这就是企业具有的自生能力。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在一个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它的自生能力取决于它的生产是否能达到可能的最低成本水平,高于这个水平,它就有被淘汰的危险。而它的最低成本技术最终由其所处社会的要素禀赋结构决定。民营经济多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并能够保持较高的竞争优势,并逐步涉足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领域,从而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正是能够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并因此而保持自生能力的结果。
由上述分析可见:民营经济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自身效率的提高提升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效率,另一方面通过发挥比较优势带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参考文献:
1.林毅夫.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2.(美国)杰里、瑞尼.高级微观经济理论[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3.刘小玄.中国工业企业的所有制结构对效率差异的影响[J].经济研究,2000(2)
一、为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从市场和经济结构这两个高度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一,可以增强市场经济活力。非公有制经济有助于打破垄断,有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还可以促进创业。第二,非公有制经济有利于解决二元经济结构问题。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可以吸收更多的劳动力,可以鼓励农民进城创业或者就业。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政务环境、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法制环境和市场环境。1999年和2003年的宪法修正案,以国家最高法律的形式确立了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2005年2月,非公有制经济36条出台,是我国首部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中央政府文件,建立了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基本理论、基本方针、基本政策、基本框架。2010年5月,非公有制经济新36条的颁布又为非公有制经济、民间投资的发展提供了政策空间。
二、制约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制环境问题
1.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法律和制度安排缺乏可操作性
虽然《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的实施,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政策平台和法制环境。《物权法》《行政许可法》《公司法》等法律的颁布或修订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但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尚未完全成为具体的制度安排,许多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还停留在宏观层面,另外,这些政策性文件规定过于原则化,对于哪些行业和领域允许或禁止非公有制经济进入缺乏明确的清单,更缺乏具体的、易于操作的措施和办法。
2.市场准入方面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法制障碍
在那些传统的国有经济控制的行业和领域,非公有制经济仍面临着市场准入方面的各种或明或暗或直接或间接的限制与阻碍,一直是非公有制经济投资涉足最少、进入最为艰难、最难以扩张的产业领域。公用事业领域目前仍然没有实行政企分开,政府没有退出,民营资本无法投资。即使在竞争性领域,非公有制经济在市场的进入上也受到来自不同部门和地方的行政力量的干预,经济垄断和行政垄断相互结合。
3.税收方面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制阻碍
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绝大部分是中小型企业,虽然它们在支持国企改革和提供就业机会和保证社会稳定等方面作用巨大,但是我国在税法的制定和修订中经常忽视非公有制经济的特殊需求,非公有制经济也不能与公有制经济、外资经济一样享受到各种税收优惠。与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享受的种种优惠相比,在增值税、营业税、个人所得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方面,非公有制经济都面临着税负过重的问题。
4.金融方面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制阻碍
我国金融体系以银行为主导,证券市场不成熟,金融资源配置低下。金融体系的滞后已经成为阻碍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特别是融资难的问题,已经是我国非公有制企业的头号问题,而且一直都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一是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直接融资限制较多。在现有的上市公司中公有制企业占大多数,在企业债券融资方面国内95%以上的企业债券是公有制企业发行的,非公有制企业多数无法通过证券市场进行融资。二是金融体制改革尤其是银行体系改革的滞后使得间接融资制度对非公有制经济限制较多。另外,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还存在着某些非法集资和利用不正当手段的贷款,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非公有制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资本稀缺,但也能从侧面反映出现行的金融体制和立法方面还存在着诸多不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障碍。
三、切实营造良好的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制环境
1.进一步转变法制观念,不断营造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制环境
从法律制度上,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私人性质,需要更加科学、严格、合理的规制: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社会公共属性,于国、于民、于社会发展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需要更加科学、严格、平等的保护。这既是客观实际,也是立法、司法、社会管理者观念转变、与时俱进必须面对的现实。要由过分依赖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调控逐步过渡到政策的支持、引导与法律法规调整并重,在法律法规上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扫除体制障碍,要加快清理和修订那些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使非公有制经济在投资、财税、土地使用和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与国企享有同等待遇。
2.切实做好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的细化与配套
在国家加快相关立法工作,切实将政策上升到法律层面方面。一是制定适用全国统一的基本法。以《宪法》和国务院两个“非公有制经济36条”为基础,制定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基本法——《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法》,同时修改与之有冲突的法律法规,使各法做到无缝对接。二是依据《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法》的原则制定具体实施细则或办法。针对不同行业各自的特点,可分别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具体实施细则。对于一般领域,则应完全向非公有制经济开放。三是以“非公有制经济新36条”为基础,完善行政许可制度。加快实现行政审批制向行政许可制的转变,最大限度地减少审批事项,简化审批程序,发挥行政许可制度的作用,保证市场主体在市场经济中自由竞争,激发竞争活力。
3.制定有效的产权保护制度,切实保护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财产
根据非公有制经济的特殊存在形式,制定有针对性的产权保护制度。通过不断完善我国现有的产权基本制度,制定相配套的具体产权保护制度,并落实为具体制度安排,来保护好公民的这些合法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另外。《物权法》里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让各类市场主体在市场经济中处于平等地位,享受相同的权利,遵守相同的规则,承担相同的责任。然而,在执法过程中非公有制经济多半处在弱势的地位,这也是法制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在司法行政工作中要切实保障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权益。
4.建立公平的市场准入制度,拓宽非公有制经济准入的领域和范围
一是坚持非禁即入原则。清理行业准入中不合理的限制性规定,让非公有制经济畅通地进入到电信、邮政、石油、金融等行业和领域。二是进一步细化市场准入法律法规。制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非公有制经济准入基础设施、石油石化、电力通信、社会事业等领域的实施办法,规定具体的出资限额、经营范围等准入资格和条件,将鼓励型政策尽可能落到实处,切实破除玻璃门现象。三是加大政策支持和扶持力度。从中央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应积极鼓励通过联合、联营、集资、入股等方式,引导非公有制经济投资经济效益较好的领域。
5.建立公平合理的财政税收制度,使非公有制企业获得公平的税收待遇和财政支持
一是公平合理对非公有制企业征收税款。税收部门要以切实减轻非公有制企业负担为目的,在总量上减轻我国非公有制企业的税费负担。二是加大对非公有制企业的税费减免。对那种创新型、成长型非公有制企业,给予更多的减免优惠政策。三是规范各类行政事业收费。要加强治理向中小企业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现象,坚决取缔重复的收费项目,切实减轻非公有制企业负担。四是加大国家对非公有制企业的财政支持。加快设立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带动社会资金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6.加速金融制度创新。拓宽非公有制经济的融资渠道
烟草是一种有着巨大社会需求的嗜好性消费品,但它具有一定的健康危害性、消费成瘾性和负外部性。对于烟草这种特殊商品,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允许放任自流地生产和流通,对其实行严格管制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中国拥有世界最多的吸烟人口和最大的烟草市场,在实行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决定实行烟草专卖体制以加强对烟草行业的管制。
概括中国现行的国家烟草专卖制度,主要内容:一是实行严格的计划管理,烟叶种植、收购和卷烟生产必须严格执行国家计划部门下达的指令性计划。二是实行许可证管制,凡从事烟草专卖品生产、批发、零售业务,必须获得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发放的准运证、许可证。三是国家烟草专卖局、中国烟草总公司及所属工商企业对国内市场进行专卖专营,其中各层级烟草专卖局和烟草公司“政企合一”,负责所属行政区域内的专卖行政管理和市场销售,卷烟工业企业负责生产制造,不允许对零售户和消费者直接销售。四是外商在中国投资的商业企业或者个体工商户不得从事烟草专卖品批发或者零售业务。国家之所以建立和不断巩固烟草专卖制度,其重要性和必要性有以下几方面内涵。
一、实行烟草专卖制度能有效掌控烟草生产流通环节,堵截假、非、私、超的大量流入
烟草虽然有巨大的社会需求,但由于它有害健康,因而国家必须对其进行控制,不能放任生产和流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烟草的负面作用,如:降焦减害。从维护居民健康和树立良好国家形象角度出发,中国绝不是要努力成为烟草大国或烟草强国,而是要努力遏制烟草的流行,尽可能约束烟草的生产和消费。为达此目的,最好的方式就是实行国家烟草专卖制度,通过严格的计划管理和国家专卖专营,较为有效地控制产销总量,平衡供求关系,减少库存积压,避免资源浪费。同时,可以把烟草产品生产经营全过程纳入有效控制和监管之中,有利于提高烟草制品的质量,能更好地维护消费者的健康权益。更重要的是,能够有效堵截假、非、私、超的大量流入。
二、烟草是重税产品,实行专卖制度有利于促进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
烟草是有害健康的产品,对这种产品征收重税能有效增加财政收入。中国和许多国家一样,对烟草产品采取了“寓禁于征”的重税政策,鉴于烟草税收的重要性,通过实行国家烟草专卖制度,可以把税收作为考核评价和激励约束烟草企业的重要指标,可以全过程加强对烟草企业的监督管理。这些对于防止偷税漏税、节约征税成本、增加税收收入都是十分有效的。目前烟叶税是中国取消农业税后唯一保留的农业税种, 2008年全国烟草税收总额高达3880亿元,2009年实现工商税利突破5000亿元,为增加国家财政积累和满足消费做出了新的贡献。
三、中国拥有世界最大的烟草市场,实行烟草专卖制度有利于抵御跨国烟草公司的进入冲击
全球烟草产业是一个几大跨国烟草公司占主导地位的产业,2007年奥驰亚集团,英美烟草公司等四家最大跨国烟草公司占中国以外国际卷烟市场的份额已接近70%,中国吸烟人口和卷烟消费数量均占全球总量的1/3左右,各跨国烟草公司一直渴望进入中国市场,随着“特种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的取消和WTO基本规则在国内市场的实施,他们必然会千方百计加大对国内市场的侵占。与包括菲利普.莫里斯公司在内的几大跨国烟草公司相比,中国烟草企业的劣势是非常明显的。第一,中国烟草企业长期在计划经济模式下运行,对“专卖专营”的制度依赖过强,其参与市场竞争的意识和能力较为缺乏。第二,技术及管理水平较低,缺乏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就现状而论,中国烟草在减少产品有害成分、节约生产及交易成本、提升品牌竞争力等方面处于相对落后的水平。第三,长期以来,中国烟草企业基本依托于国内市场甚至是更为狭小的区域性市场生存和发展,其“走出去”拓展境外市场的经验和能力严重不足,在国内市场承受外来竞争压力的素质较为欠缺。因而,我国实行专卖制度对于国有独资的中国烟草企业具有重要的保护和支持作用。
实践证明,国家烟草专卖制度是有效率的制度,有着关息我国经济命脉的重要位置
中国实行国家烟草专卖制度以来(从1982年中国烟草总公司成立为起点,到2007年)全国卷烟企业由192家(不含400多家计划外烟厂)减少到31家,烟叶和卷烟生产绝大多数年份都严格控制在国家计划之内,各地扩大烟草生产的投资冲动得到有效遏制。据统计,2008年全国种植烤烟1685万亩,同比减少44.5万亩,烟草市场总体上仍保持供求平衡;卷烟焦油含量从30毫克/支下降到13毫克/支,滤嘴烟比重从6%提高到100%。作为中央所属国有独资企业,烟草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状况一直较为良好,为增强国有经济的影响力和控制力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总体来看,实行国家烟草专卖制度以后,烟草行业在有计划地组织生产经营以遏制烟草流行、提高烟草制品质量以维护消费者利益,依法缴纳烟草税收以促进国家财政收入,实现资产保值增值以增强国有经济实力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绩效,比较好地实现了国家实行烟草专卖的各项目标。由于跨国烟草公司的强力渗透而导致原有市场份额的不断收缩和减少,这是中国烟草企业必须正视的最大威胁。避免像近邻韩国在放开烟草市场后痛失60%江山的命运。近30年来的实践证明,国家烟草专卖制度是一项有效率的制度,这也是得以坚持和不断强化的最根本原因。
国家实行烟草专卖制度近20年间,行业发展形势发生了更加深刻的变化,在面临一些有利条件和宝贵机遇的同时,各方面的压力和挑战也更趋严峻。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对外更加开放,随着国家对垄断行业改革的深化,随着全球控烟运动的日趋高涨,烟草行业所受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中国烟草面临的外部压力越来越大。目前,烟草行业拥有一些较为积极和有利的因素,中国烟草面临一个十分宝贵但可能稍纵即逝的战略机遇期,烟草发展拥有较为有利的需求基础和外部条件;在WTO框架内来自跨国烟草公司的竞争压力以及来自各方面的控烟压力在短期内还未大规模出现;国家对垄断行业的市场改革虽在积极推进,但未对烟草专卖制度构成实质性冲击。烟草行业积极进入全面调整的历史性时期,所采取的主要改革和发展举措如下。
一、严格专卖执法,加强宏观调控
我国的国家烟草专卖制度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为保障的法定专卖制度,其核心是由国家对各种烟草专卖品的生产、销售和进出口业务实行专卖专营和统一管理,其立法宗旨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为此,烟草行业大力提倡和宣传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的行业共同价值观,严格按照国家计划组织烟草专卖品的生产和销售,始终保持打假打私的高压态势,切实维护专卖主体的权威性,不断健全完善行业宏观调控体系。通过努力,烟草系统逐步提高了对烟草市场的控制力和占有率,在全国人口吸烟率略有下降的情况下,仍然实现了卷烟产销的稳定适度增加,烟草税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增长。
二、狠抓内管、注重行业自律
在国家烟草专卖制度下,烟草行业实行的是“政企合一”的
管理体制,为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一体制的优势,解决企业“内部人控制失控”的问题,国家烟草专卖局反复强调,全行业要始终把维护国家利益、维护消费者利益作为烟草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高度重视内部管理监督,注重自律建设,努力树立负责任的良好形象。从实践来看,为了在国家烟草专卖制度下切实有效加强内部管理监督和自律建设,烟草行业一是加大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立法宗旨的宣传与实施,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的共同价值观,使“两个至上”真正成为烟草行业共同的价值追求。二是针对行业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先后集中展开了烟叶流通秩序、财经秩序和卷烟体外循环等专项治理整顿,制定了烟叶收购的“七条要求”,财经管理的“四个严禁”、卷烟生产经营的“五条纪律”等刚性措施并严格执行,有效的规范了行业内部管理。三是加强制度建设,加大监管力度。国家烟草专卖局先后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行业内部管理监督工作的意见》、《烟草行业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实施意见》,全面调整充实了行业各级整顿办的机构和人员,形成了“两烟经营是基础、财务审计是关键、领导干部监督是重点,纪检监察是保障”的行业加强内部监管工作格局,积极构建加强内部管理监督长效机制,不断提高烟草行业自我调节、自我完善的能力和水平。
三、完善集中交易,健全销售网络
关键词:旅游 经济 发展
旅游经济是以旅游活动为前提,以商品经济为基础,依托现代科学技术,反映旅游活动过程中,游者和旅游经营者之间,按照各种利益而发生经济交往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总和。近年来我国旅游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高,因此发展旅游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
一、旅游经济的作用
1.增加国家外汇收入,平衡收支
随着国际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发展,作为国家支付手段的外汇,其作用日益显著。作为外汇收入的旅游业在国家创汇,平衡国际收支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这已经为各国实践所证明,为人们所认识。
2.回笼货币,积累资金
旅游收入的另一重要部分是国内旅游收入。国内旅游收入对于国家回笼货币,积累资金起着积极的作用。据统计,我国在群众手里的节余资金超过2万亿人民币,而且每年以30%左右幅度增长。如何引导消费,更有效地回笼货币,渠道很多,而旅游就是一个新的渠道。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闲假时间的增多,人们对精神的需求和消费日益迫切。
3.增加就业机会
由于旅游业促进了许多行业的发展,使整个社会就业机会增多。旅游业是一种综合性的行业,它不但能直接向社会提供就业机会,而且能间接地为社会提供就业机会。按国际的习惯测算,旅游业直接就业与间接就业的人员比例大约为1:5。每增加旅游业的一间客房,可以直接提供0.75的就业机会,并间接地为2.5人在有关部门(饭店、商业、交通业)提供就业机会。目前,我市直接从事旅游业工作的人数已达3万之多,间接的达20万,占全市总人口的五分之一。
二、发展旅游经济的途径
1.借鉴国际旅游经济的发展经验
西方发达国家,为吸引游客发展旅游业,努力使凡与旅游经济相关联的行业,包括宾馆饭店、景点设施、娱乐、交通、购物等配套设施都做到尽善尽美和富有特色。我国目前因财政困难,对旅游业仅有少量投资,而且近几年不会有大的改变。在这种情况下,我国要发展旅游业及相关设施的庞大需求与资金短缺的现实形成尖锐的矛盾。因此,只有在更大范围内扩大对外开放面,对与旅游经济相关的各行各业,积极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设备及管理经验是可行之路。只有这样,才能在较短时期内改善我国的旅游环境。
2.建立市场竞争机制,加强宏观管理
长期以来,我国的旅游经济业,经营国际旅游业务的因受国家高度保护的影响,经营国内旅游业务的因缺少各种设施和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以致服务质量普遍低下,导游素质差。为全面提高旅游业与相关服务的质量,应加强宏观管理,严肃纪律,提高企业和有关人员的素质。其中,特别对国有旅游企业,首先要转换经营机制,实行政企分开,然后把企业推入市场,取消特权和保护,使企业能在市场机制下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者,提高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并按国际惯例和市场需求来组织生产经营活动以促进旅游企业提高服务质量。
三、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方向
1.加大生态旅游发展
生态旅游是指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关系,确保旅游事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共存、共赢,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方式;同时也包括到森林、海滨、乡村这样一些生态环境好,让人可以和大自然结合在一起的旅游方式。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得到很大发展,但由于缺乏科学指导,我国目前有近四分之一的自然保护区遭破坏,有十分之一强的旅游景观出现旅游资源退化,有些地方甚至破坏了当地的生态平衡。青藏铁路开通带来的旅游热潮,向人们打开了我国最大的绿色净土,若不注意生态环保,这块净土终将消失。发展生态旅的关键在于节省资源,保护资源保,护自然环境与社会生态平衡。
2.促进文化旅游
文化旅游是指以景点内涵的历史、文学、艺术、民俗风情为主要观赏对象的旅游方式。文化动机是旅游者最重要的旅游动机之一,旅游活动主要属于精神文化活动的范畴,历史文化、名胜古迹等更具精神人文和心灵感悟性,能使人得到更多的教益。一流品位的山水和自然景观,也都在不断加工中被注入、融合了文化因素,并因此而大大增强了其审美价值。如果没有了那些早已融入了它们肌体风骨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诗词文章,楼台亭阁、殿堂庙宇、碑刻雕塑、民俗风情等等,那么它们的价值、品位和吸引力,就会大打折扣。发展文化旅游的基础是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经营,形成特色突出、层次分明的各级各类文化旅游产品。
3.发展特殊群旅游
随着国家对农业生产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准不断提高,相当一部分农民会成为旅游市场的消费者或潜在的消费者。他们的旅游以城市风光和游乐项目为主,对吃、住、行的要求不高,只求开心、新奇。和一般旅游者不同的是,他们不但是旅游者,还是农业生产的经营者。如果能在旅游的同时,还为他们设计一些先进农业生产的观光,农产品信息的交流,会更受他们的欢迎。大力开发农民旅游市场,设计适合他们需要的线路、项目,为他们提供耐心热情的服务,我国这样一个人数最大的群体,会逐渐成为旅游市场最大的顾客群。这不但对发展旅游业,更主要的是对提高农民群体的文化素质,都有极大的意义。
Abstract: To investigate the significance of fruit and fruit tree principle, analysis of fruit trees in the garden in the way.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tatus of fruit tree in garden, so that more excellent fruit varieties applied to city greening in city greening, add to add luster.
Key words: fruit; Landscaping; significance; principle
中图分类号:TU986.3
前言 传统中果树的栽培管理及植保工作,都是为了保证果树的丰产、稳产和优质,形成果树生产经营单位经济产量和经济效益。是以果品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衡量成败。果树在具有经济效益的同时在园林绿化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果树具有春花秋实的景观效果,春季花香四溢,秋季坠满枝头的各色的果实,硕果累累,给人一种室外桃源般的收获感。这一点是很多常规绿化植物无法比拟的。
1.推广果树的意义
1.1提高综合效能,提升城市品位不同的果树生物学特性、物候期也不同,在城市街道、公园、居民小区及庭院栽植果树,在不同的季节就会有不同的景观:有的花香、有的果奇、有的叶美,果树集观叶、赏花、看果等独特景观效果于一身;同时果品也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它营养价值高, 有的还具有药用价值,有很好的医疗效能;另外,果树不仅能美化城市,还能有效降低城市的废气、粉尘、噪音等污染。充分利用果树资源特别是观光果园,既可以丰富城市园林景观,提高绿化效果,又可为市场提供大量果品,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生活需求。
1.2有利于实现“城乡绿化一体化”现代社会正向着“城乡一体化”趋势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城郊建设观光果园,可以作为市民身边的科普教育和道德教育基地,有利提高市民素质,提升城市形象。把农村和城市拉近,使农民和城镇居民互融,将进一步促进“城乡一体化”快速发展。
1.3促进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果树是一类具有多种功能的特殊绿化树种,有计划地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增加果树品种数量,符合发展生态林业、建设生态城市要求。果树进城有利于调整城市树种结构,而且果树多是良好的引源植物,花期和果实成熟季节能够吸引大量的虫媒和鸟类,利于以鸟治虫,减少城市绿化树病虫发生率,丰富城市森林生物链,形成良好自然生物链,促进城市生物的多样性。
2、果树树种选择的原则
2.1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原则果树种类繁多,不同的果树树体高低、生物学特性以及绿化应用效果不同,所以我们在绿化的时候首先要了解绿化地的自然环境条件,把自然环境条件与进城绿化的果树生态习性结合起来,以便选择合适的树种、品种,提高成活率。以“适地适树”为基本原则,将温度、光照、水分、土壤等因素综合考虑,认真分析栽植区域的土壤和小气候特点,以选择“乡土果树”树种为主,尽可能的选择本地已经多年栽培实践、表现良好的地方优势果树树种、品种,根据城市立地类型有针对性的选择果树树种。避免引种、移植和管理不当所带来的损失。选用植物种苗时,尽可能地在本地选取和培育,坚持种苗本土化。
2.2可行性原则結合城市建设规划,选择日常管理容易、寿命长、抗性强、管理粗放、病虫害少、耐修剪、愈合力强的树种,通过修剪能够抬高或压低树冠,从而避免对车辆、行人和架空线路的影响。同时城市绿化地带和一般果园不同,栽培管理条件一般不如农户果园。因此城市绿化区栽培的果树要求适应强的树种,而且能够为其提供良好的栽培技术和管理条件。树种、品种的选择要坚持科学性、可行性原则,以保证绿化果树的正常生长和造景效果。
2.3树种多样性原则绿化树种的多样性是维护景观多样性和实现自身循环发展的基本条件。用于绿化的果树不同于一般果树,树种选择时应尽可能多一些品种,做到品种多样化,兼顾各种植物类型,使景观富于变化,不单调,让多种类型的植物,各展风姿,互为补充,相得益彰,以提高观赏价值。同时,不同的果树开花和结果时节不同,可以在不同时期展现不同的花相,向人们提供不同种类的水果产品,其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均能体现。将园林模拟成自然生态群落,充分考虑植物、动物、微生物之间的生态交互性,兼顾生态系统之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尽量减少以人的暂时需求为中心,片面种植单一植物的现象,尽力避免因植物搭配不当而破坏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只有品类多样化才有生态稳定性,只有植物生态系统稳定,才能对病虫害有较强的抵抗力,从而实现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2.4观赏性原则用果树做绿化树在实现绿化美化功能的同时,可以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但必须注意把绿化美化功能放在首要位置,不能本末倒置。不能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它的根本功能。因此,在选择果树的时候应选择观赏价值高、能够自花结果的果树品种,除了要考虑它本身的生态习性外,还要考虑与绿化地段的配置情况。如行道树以提供绿荫为主,要选择冠大荫浓、生长快的树种,风景区可选择冠、叶、花或果实部分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种类等。使不同的果树在不同的时期、地点以其叶、花、果展示异样的观赏功能。
3、果树在城区绿化中的几种方式
3.1道路绿化果树的配置方式行道树在城市道路绿化中起着骨架作用,道路景观的好坏与行道树的选择有着重要的关系。要根据道路两侧绿化带的宽度和道路地形的实际情况选择树种和定植模式。树种的选择上要考虑立地条件和冠幅大小,同时要考虑树木果期长,少落果,花香果艳、叶色具有季相变化。配置形式可单一品种,使骨干树种形成果树大道;亦可与其他园林树种间植,形成乔灌结合、景观色彩丰富、文化内涵突出的园林景观。城市交通主干线和河道两侧绿化带较宽可以考虑以形成特色廊道,可选择冠富幅较大的树种;道路绿化带较窄、两边楼群拥立的,可栽植冠小、干高的树种。适宜树种有银杏、梨树、核桃、板栗、柿树等,适宜在道路中间隔离带种植的果树有石榴、枇杷、桃、山楂等。
3.2小区、庭院绿化果树的配置方式 在居民区和单位绿化时可以把观赏性与经济效益有机结合起来,绿化树种选择根据院落大小,建筑物高低而定:单位、小区较大的,可选择高大的果树,使绿化、赏花、观果、采果和遮荫融为一体形成独具特色的都市果园;绿化空间较小的小区,要以特色小冠幅果树孤植或丛植作为点缀;以别墅为主的小区,栽植一些大冠幅的果树;以住宅楼为主的小区可以栽植一些瘦冠幅和小乔木果树。在考虑层次搭配的基础上,可配置攀缘性的果树种类,形成绿廊,适宜人们放松休闲或作临时车棚;在阳台、窗台、门庭入口、楼顶上可配置大小适宜的盆栽果树作为装饰,让人们在赏心悦目之余又有新鲜果实收获。适宜树种有柿、梨、银杏、枣、石榴、葡萄、枇杷、樱桃、李、杏、桃、苹果等。
3.3公园、绿地果树的配置方式公园和大型绿地栽植果树,其品种的选择与栽植形式可根据立地条件、果树特点及造园手法,与环境景物和其它绿化植物密切配合,赋予果树以独有性格,达到情景交融的美化效果。树种选择上以观赏性强的多花重瓣品种为主,栽植形式可以孤植、丛植、群植、片植,采取多种方式,以自然美观为宜。适宜孤植的果树有银杏、枣、石榴、枇杷等,适宜丛植的果树有石榴、樱桃等,适宜群植的果树有银杏、柿、桃、李、枇杷、樱桃等,适宜片植的果树有杏、桃、李、梅、梨、樱桃等。
3.4厂区绿化果树的配置方式厂区栽植果树一般不以采摘食用为主,而以绿化和观赏为主要目的。应选择栽培一些能够吸收烟尘和有害气体的抗污染能力强的果树。栽植形式上除道路等附属绿地外,在车间周围可搭棚架或沿墙栽植藤本果树,增加空间绿化面积,达到最佳抗污防尘效果。适宜树种有石榴、枇杷、无花果、葡萄等。
3.5采摘、观光果园的配置方式在城市近郊建设水果生产、绿化美化、观光休闲三位一体,集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于一身的采摘观光果园,能够较好地完善城市森林系统,为城市建设注入新的活力。果树的运用形式多种多样,应依据园区位置特点、环境条件和果树的生物学特性,点、线、面相结合,进行合理布局与规划,以达到科学、经济和有效的目的。可建立果树分类园,利用不同花期、果期,形成四季花果飘香的观光采摘园,让人们在不同时期前来赏花、采摘、品尝鲜嫩欲滴的累累硕果;也可以与其它观果观花类植物搭配组景,共同构成稳定持久的人工生态景观群落,丰富景观层次,充实观赏内容。营造一个集果品生产、休闲观光、科普示范、娱乐健身于一体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乡土风情和林果生产相結合的生态观光采摘园,使市民在城市中就能感受田园生活的乐趣。适宜树种有柿、梨、枣、石榴、葡萄、枇杷、樱桃、山楂、无花果、李、杏、桃、苹果等。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世界旅游经济;发展;启示;战略对策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一、世界旅游经济的发展趋势
1、世界旅游经济的增长将继续快于全球经济的增长。第一,居民用于旅游消费支出的增长快于其消费总支出的增长。第二,政府用于旅游消费支出的增长快于政府总消费支出的增长。第三,国家、地方、企业和个人用于旅游业投资的增长速度快于社会总投资额的增长速度。第四,用于旅游的净出口物品的产值的增长速度快于国际外贸净出口物品的增长速度。
2、世界旅游从业人员人均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呈增加趋势,但与其他产业相比,其增长速率呈减缓趋势。这是因为其他行业应用高新技术促使劳动生产率提高得更快。旅游业虽然也在不断地采用新的科学技术,但毕竟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行业。
3、世界旅游产业为全社会提供的就业人数呈增长趋势,但每百万美元国内生产总值创造的旅游就业人数呈下降趋势。(原因在于成本提高)
4、在世界旅游产业中、发展中国家的国际旅游收支在过去十年中一直保持顺差并呈逐步增加趋势,发达国家的国际旅游收支也逐步由逆差转为顺差。
5、世界旅游产业中,各地区的国际旅游收入在过去十年中其变动趋势是、从增加量看,欧洲、北美和东亚太地区排在前列;从增长速率看,以南亚和非洲地区最快。
二、我国旅游业发展战略选择
2.1、不同类型的旅游发展现
2.1.1经济动力型发展观。经济动力型发展现是指从经济或产业角度出发,国家和企业将旅游发展的经济功能置于首位的发展观念。经济动力型发展观指导下旅游业发展的主要特征。第一,旅游业的发展以入境国际旅游为主。第二,政府主导下的超常规发展。第三,外延型的数量扩张。其主要特点是以旅游资源的大量消耗来换取旅游业产值的数量增长,是一种外延型的数量扩张。
2.1.2双重动力型发展观。双重动力型发展现是指从经济和社会相结合的角度,既考虑旅游业发展的经济功能又考虑其社会功能的发展现念。双重动力型发展现指导下旅游业发展的主要特征。第一,旅游业的发展主要是由居民的消费需求推动的。第二,旅游业的发展主要由市场机制调节。在正常情况下主要通过供求、价格和竞争等机制进行,政府很少干预,只在特殊情况下,政府才采取某些限制措施,如提高旅游税收、限制居民出境旅游所携外汇数额等。第三,旅游业发展的规模较大,速度相对较低,但质量高。效益好。
2.1.3可持续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现是指旅游的发展要从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等领域相协调的角度出发,确保旅游发展可资利用的资源能用来“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不危及满足今后各代人需要的能力”的发展观念。可持续发展现下旅游业发展的特征。第一,政府主导下的循序渐进发展。第二,资源得以永续利用的发展。第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发展。
2.2、制定旅游经济发展战略的依据
2.2.1旅游经济发展战略,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其旅游产业的发展所作的长期谋划和指导原则。主要内容有:第一,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它是制定旅游经济发展战略的首要问题,主要包括旅游产业发展所要达到的数量指标、增长速度、产业结构的变化、技术进步,以及提高旅游经济效益和社会综合效益的要求等;第二,实现旅游产业发展战赂目标的对策、途径和手段,即战略重点、战略步骤等。实现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对策、途径和手段主要为:旅游产品的发展、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设施的建设、旅游市场的开拓、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旅游人才的培养以及资金的筹措等。
旅游经济发展战略可分三个层次,即全国旅游经济发展战略、地方旅游经济发展战略和旅游企业经济发展战略。
2.2.2制定旅游经济发展战略的依据。第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和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经济发展战略的基础条件。第二,旅游资源的丰富程度与开发潜力。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旅游资源状况是其旅游产业发展的前提条件,对制定旅游经济发展战略有直接影响。第三,旅游产业发展所处的不同阶段。不同的发展阶段意味着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不同,进一步发展的要求也不同,这对旅游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也有影响。
总之,影响制定旅游经济发展战略的因素除上述三个主要方面之外,还有其他因素,如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模式、产业政策、旅游市场需求与格局、周边环境利国际环境等。
三、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战略
3.1适度超前战略。
3.1.1适度超前战略包含三层含义。首先,是指在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前提下,在与旅游发展密切相关的其他产业(如民航、铁路等)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旅游业的发展速度略高于回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其次,是指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旅游业的总体发展水平适度超前,即在旅游资源丰富、配套设施相对完备、可进入性强、商业价值高、经济效益比较好、发展旅游比较利益显著的城市和地区超前发展,而那些暂时不具备这些条件的地方不能盲目超前。最后,是指在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整个阶段的适度超前,并不排除在个别年度发展速度相对滞后的情况。
3.1.2采取适度超前战略的主要原因
第一,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第二,旅游业自身发展的需要。第三,我国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已有设施为旅游业发展适度超前奠定了基础。我国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不仅非常丰富、而且很具特色,对境外游客吸引力很强。建国后,我国先后建设了一批旅游住宿设施,加上政府的主导作用,旅游业适度超前发展是有保障的。第四,我国旅游客源市场广大,旅游需求旺盛,它为我国旅游业适度超前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外部条件。第五,改革开放为引进外资和技术创造了条件。发展旅游业需要投人大量资金,尤其是在发展初期阶段,所需资金更多,进行旅游基础设施和地面设施建设,这对国家经济来说是一项沉重的负担。在国家政策引导下,旅游业率先和大量引进外资,国家、地方、部门、集体、个人一起上,使旅游投资多元化,为旅游业适度超前发展提供了资金上的保证。
3.1.3适度超前发展战略取得的成效
第一,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第二,旅游产业的地位逐步提升。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步提升,目前已占相当重要的地位。第三,旅游产业的效益稳步提高。第四,我国旅游业的国际地位迅速上升。
3.2可持续发展战略
旅游业作为社会经济的一个行业,其发展也应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实现人口、环境、资源、技术和制度上的协调统一。在经济发展上,既要重视数量上的增长,更要注重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以及资源的节约;在生态环境上,既要注重保护,更要使保护与发展形成良性互动关系;在社会发展上,既要促进社会的进步,又要注重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1994年我国政府制定了61国《21世纪议程》,将可持续发展战略列为国家发展的两大战略之一。我国旅游业坚持可持续发展战赂既是国家经济和发展的要求,也是旅游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因为保护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是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旅游是满足人们较高层次需要的活动,它的发展同自然生态环境的维护高度相关。旅游业发展的目标就是要通过不断维护和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以提高满足游客旅游过程中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这一目标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