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养殖业的发展趋势优选九篇

时间:2023-12-07 10:22:5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养殖业的发展趋势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养殖业的发展趋势

第1篇

摘 要:2013年的11月8日大连商品交易所正式上市了鲜鸡蛋期货品种,之后鸡蛋期货吸引了大量资金的关注,在2014年端午节鸡蛋消费小高峰到来前期,鸡蛋期货主力品种1409合约持仓量更是突破了30万手的大关,按每手6000元保证金来计算,保证金总额超过了18亿元。刚刚上市不久的鸡蛋期货品种就受到如此的关注,充分说明了蛋鸡养殖业存在较强的套期保值的需求,随着鸡蛋期货的上市,又会对蛋鸡养殖业带来哪些变化呢?

关键词 :鸡蛋期货 蛋鸡养殖业

2013年的11月8日大连商品交易所正式上市了鲜鸡蛋期货品种,之后鸡蛋期货吸引了大量资金的关注,在2014年端午节鸡蛋消费小高峰到来前期,鸡蛋期货主力品种1409合约持仓量更是突破了30万手的大关,按每手6000元保证金来计算,保证金总额超过了18亿元。刚刚上市不久的鸡蛋期货品种就受到如此的关注,充分说明了蛋鸡养殖业存在较强的套期保值的需求,2013年11 月8日鸡蛋期货上市当日,鸡蛋期货首单花落武汉神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这是一家上规模的蛋品生产企业,这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可以说大连商品交易所鸡蛋期货品种的上市是中国蛋鸡养殖业的一个里程碑时刻。随着鸡蛋期货的上市,又会对蛋鸡养殖业带来哪些变化呢?

推出鸡蛋期货并不是我国首创,美国和日本都曾推出过鸡蛋期货,其中美国蛋鸡养殖在产量和消费规模上都和中国具有可比性,因此美国鸡蛋期货的经验对中国具有借鉴意义,我们可以通过美国的鸡蛋期货和蛋鸡养殖业的发展历程来窥探中国蛋鸡养殖业可能的一些发展趋势

一、鸡蛋期货将发挥套期保值和价格发现两大功能,避免市场大起大落式的波动,促进市场平稳发展。

近些年来农产品在经历了诸如“豆你玩”、“姜太公”、“糖高宗”、“蒜你狠”等一出出“闹剧”后,2014年上半年终于轮到“火箭蛋”上演了。由于2013年秋冬禽流感疫情爆发造成蛋鸡存栏量下降,春节过后随着需求的恢复,供应却跟不上,供求矛盾突出导致蛋价节节攀升。农副产品价格犹如过山车似的波动说明我国农产品小散多的生产格局容易造成生产局面的无序,行情好时大家一窝蜂似的扩大生产规模,接下来的必然是供大于求导致的价格暴跌,价格下跌后大家又纷纷减少生产,供小于求时价格又暴涨。鸡蛋期货上市以后,生产企业可以利用期货合约套期保值,所谓套期保值就是将期货合约作为其现货市场未来要进行交易的替代物,以期对冲价格风险的方式。当远期合约价格合理时,生产企业可以在远期合约上销售产品提前锁定利润,然后再组织生产,这样即使到交割时现货价格大幅下跌企业也有利可图,避免生产遭受因价格暴跌带来的冲击。期货合约还具有价格发现的功能,由于期货价格具有连续性、权威性、公开性和预期性,生产企业可以依据期货价格研判未来现货价格走势,合理组织生产,避免盲目生产给自身和市场带来的伤害。

二、将促进我国蛋鸡养殖业规模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我国目前蛋鸡养殖业的现状是小、散、多,养殖规模不足1万只的占比最多,不足5万只的占大多数,据大连商品交易所公布的资料显示,在2011年规模养殖中,以存栏2,000-9,999 和10,000-49,999只规模的比重最大,占到规模蛋鸡存栏总量的36%和20%。蛋鸡养殖规模(笼位)在1 万只以上的蛋鸡养殖场可称为标准化蛋鸡规模养殖场,2011年中国蛋鸡养殖的标准化规模程度仅为27%,而美国养鸡场平均养殖规模在30万至100万之间,我国鸡蛋生产的规模化仍有待提高。从世界蛋鸡养殖业的趋势来看,小规模、低效率、高污染的传统方式也将被规模化、自动化的现代养殖方式替代,目前中国蛋鸡养殖业的小多散的局面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也弱,容易造成市场的大幅波动,随着我国鸡蛋期货的上市,上规模的企业将会利用鸡蛋期货进行套期保值以求化解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这将有利于他们扩大养殖规模,节约成本,获得更多的市场竞争优势,那些小而散的养殖户将因为失去竞争力而逐步退出市场。美国鸡蛋期货上市以后,养殖企业的数量持续减少,而单个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可以预见,将来中国蛋鸡养殖业一定是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规模化程序将进一步提高。

三、将助推我国蛋鸡养殖业金融服务市场的发育和完善,有助于市场化解价格风险,促进蛋鸡养殖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一般的生产商不具备期货操作的专业知识,因此生产商尤其是中小生产商将会寻求专业机构的帮助,专业机构的出现将极大的促进农产品金融服务市场的活跃和完善。从美国来看,一般的农户不具备期货操作能力,他们会依靠专业机构完成套期保值交易,这些专业机构包括农业合作组织、农业套期保值服务公司、经纪人、期货公司、资讯服务商等,这些专业机构贯穿于整个风险管理过程。随着我国金融市场改革的深化以及现代服务业体系的不断完善,将会形成现货市场、交易所期货期权市场和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一体的农产品交易体系,一个完善的农业金融服务市场将会对农业生产起到正向推动作用,鸡蛋期货的上市有助于相关金融服务市场的发育和完善。

四、更多的养殖户将加入合作社,农业合作社将进一步发展壮大。

和美国不同,我国规模较小的蛋鸡养殖场在数量上仍然占绝大多数,它们大多由农户自营,由于自身发展的需要,许多养殖户联合起来组成合作社。合作社在品种选育、科学养殖、防病防疫、产品销售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在风险管理方面还有待加强。在美国,农业合作组织既是大宗农产品现货和期货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同时也是农户化解市场风险的重要一环。中国鸡蛋期货上市以后,合作社将可以和其它专业化组织合作在化解市场风险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这将吸引更多的养殖户加入合作社,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化经营之路。

五、生产商将提供更加标准化的产品,产品品牌意识将强化。

期货合约对交割的鸡蛋有严格的要求,包括规格、质量、卫生检疫、包装运输等各方面,这将促使生产商按更高的标准组织生产。同时,基于食品安全的考虑,也要求企业进行标准化的生产。在中国,鸡蛋消费中生鲜鸡蛋消费占绝大部分,消费者更多的是购买散装的零售鲜鸡蛋,来源和供应商都很难追溯,而在美国,消费者在超市购买的盒装鸡蛋,包装上产地和供应商等信息都会明确标注以便于追溯,2010年美国鸡蛋遭沙门氏菌污染,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责令生产商召回了5.5亿多只问题鸡蛋。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和中国政府食品安全监管水平的提高,农产品的追溯体系将逐步建立完善,生产商也将提高生产标准,产品质量也将更有保证。更多有实力的生产商将树立自己的产品品牌,走品牌化发展道路,以此获得更多的市场利润。

六、将促进蛋鸡养殖业其它服务体系的发展。

其它服务体系包括生产预测、风险预警、检验检疫、存储运输、技术支持及咨询服务等,金融服务市场体系有助于化解市场价格风险,但并不能化解所有市场风险,比如政策变动、突发事件等等带来的风险。随着现代服务业和蛋鸡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分工将进一步细化,企业将更多的购买相关服务而自身更多的关注生产经营本身,其它相关服务业将进一步发展,这将有助于进一步化解价格风险以外的其它市场风险。

综合以上分析,对中国蛋鸡养殖业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重点扶持一批实力强、规模大的龙头企业,在融资、税收、技术创新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将提高整个蛋鸡养殖业的规模化程序,并且也有利于稳定市场供求关系,另外,龙头企业还有很好的带着示范作用,能带动更多的养殖户向规模化、科学化养殖方式转变。

二、组织更多的养殖户加入合作社,走联合经营道路。通过合作社把数量众多的散而小的养殖户联合起来成为大的经营主体,既可以提高农户的经营水平增加收益,又可以降低风险,还可以减少因养殖户无序生产造成的市场波动,促进市场平衡健康发展。

三、加快构建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尤其是现代农业金融服务体系,继续完善交易所大宗农产品金融衍生品交易,适时在有条件地方发展衍生品场外交易市场,丰富衍生品工具种类,鼓励和培训农业生产主体利用金融市场化解经营风险。

四、继续扶持和发展现代农业服务业,在品种选育、卫生检疫、包装运输、物流仓储、电子商务等方面培育专业化服务企业,让生产企业专注生产活动,提高生产水平和效率,降低成本和风险。

五、提高蛋制品的深加工水平 。目前我国鸡蛋消费以鲜鸡蛋为主,深加工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扩大蛋制品加工种类,提高蛋制品加工水平,既可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还可以出口到国外,扩展国际市场。

第2篇

一、我区养殖产业的基本情况

目前,我区的养殖产业主要包括渔业养殖和畜禽养殖。

(一)渔业养殖基本情况

我区发展鱼类养殖具有优势。嘉陵江__段长45.1公里,鱼的种类达163种,渔业种质资源较为丰富。全区现有各类宜渔水面30,482亩,渔业发展潜力巨大。发展名优鱼类养殖,是我区鱼类养殖的重要方向。目前,中华倒刺鲃、中华鳖、奥尼罗非鱼、南方鲇、岩原鲤等16种名优鱼类在我区养殖试验成功,正在向规模化养殖迈进。全区现有水产养殖面积13,299亩,水产品总产量5060吨,其中名优水产品产量600吨,实现渔业总产值6300万元,占全区农业总产值的9.1%,全区农村人口人均来自渔业的收入为151元。

(二)畜禽养殖基本情况

1.生猪生产现状。近年来,我区生猪养殖呈逐年下降的趋势。20__年由于受去前年饲料价格上涨而生猪价格过低,以及我区城市化建设的推进和猪蓝耳病疫情等因素的影响,我区母猪数量、育肥猪存栏量、商品猪出栏量都出现了大幅度下降。随着我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生猪规模养殖一时难以形成等因素的影响,我区生猪养殖量、出栏量都还将下降。预计全年生猪出栏仅为18万头(包含农民自食部分)。

2.奶牛生产现状。全区现有奶牛1388头,日产牛奶约9.5吨。我区奶牛分布的特点是江西片区相对集中,江东片区零星分散。目前,我区奶牛产业在农业产值中的比重较低,约为0.1%,但发展潜力很大。我区发展奶牛产业,起步较早,效益较好,并逐步向城区周边延伸,规模养殖开始起步,为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天友乳业公司在澄江镇建立了种奶牛场,歇马镇还成立了奶牛协会。

3.家禽养殖现状。全区平均年出栏商品鸡260万只,主要是商品肉鸡和农户散养的土鸡。区内规模禽类养殖场养殖量不大。除正大集团在东阳街道西山坪建有10万只商品蛋鸡场外,区内的其他禽类养殖场养殖量都在2万只以下。目前,区内尚无一家禽类的二级良种繁育场。区内养殖户规模饲养的家禽主要是从区外引进种苗或种蛋在区内进行孵化,这种情况制约了我区家禽养殖业的发展。

二、我区养殖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区养殖产业已经发展成为全区农业的六大支柱产业之一。但是,在养殖产业发展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制约或影响了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主要表现在:

(一)养殖规模量小。在生猪养殖方面,全区年出栏生猪上千头的养殖场不多,20__年只有8户,比20__年的14户减少42.86%。在奶牛养殖方面,牛奶产量低,农户养殖呈萎缩之势。目前,我区奶牛存栏量少,总体规模偏小;部分养殖户将后备奶牛外卖,导致存栏量下降而且出现奶牛断层。散养农户的奶牛年产奶量远远低于公司养殖。一般农户的奶牛年产奶量为4500公斤/头,与天友牧业公司单产6500公斤/头相比,相差20__多公斤/头。

(二)经营管理不规范。多数畜禽养殖场户没有建立饲料、兽药、添加剂、防疫、消毒、及无害化处理记录,这种状况极易造成重大动物疫病发生以及食品安全等问题,同时加大了饲养成本,降低了养殖效益。养殖户饲养方式粗放,区内奶牛养殖户多是在以前的猪圈或房前屋后搭建牛舍,设施简陋,绝大多数采用人工挤奶环境卫生差。

(三)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户养殖多是凭经验,对科学饲养畜禽知识了解不多,肉料比偏高,养殖效益差,养殖场户抗风险的能力弱。养殖奶牛多是依靠国营、集体农场发展起来的,在国营、集体农场相继退出奶牛生产领域后的10年来,奶牛的饲养技术、配种技术、疾病治疗技术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流失,兽医站专业技术力量不足。

(四)畜禽重大疫病防控意识淡薄。许多养殖户防疫意识淡薄,对防疫、检疫存在不同程度的抵触。区外购进仔猪不与当地畜牧兽医部门联系,购回后也不与所在地畜牧兽医防疫部门接洽。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动物疫病在我区时有发生,对生猪生产构成了极大威胁。口蹄疫、炭疽、牛出败、结核病等动物疫病极易影响奶牛。防疫管理体系不健全,防疫经费严重不足,畜禽产业存在动物重大疫病发生的潜在风险。

(五)发展养殖的市场风险大。去前年,育肥猪价格直线下滑,养猪亏损严重,养殖场户大量宰杀母猪,不再饲养育肥猪。今年以来,仔猪价格飙升,养殖成本加大,饲料、人工等也大幅上升,增大了生猪养殖成本,增加了生猪养殖的市场风险。同时,牛奶面临销售困难问题,花费的人力多、成本高。销售量受季节影响波动大。

(六)畜禽良种体系不健全。区内生猪主要以荣昌猪和长白猪杂交猪、荣昌猪与长白猪及杜洛克杂交猪、pic猪为主,没有标准的种猪良种繁育场。区内家禽主要是靠区外引进禽源,没有相应的良种繁育体系,既制约着禽类养殖业的发展,也不利于禽类重大疫病的防控。

(七)规模养殖贷款困难。由于养殖场户多是租用土地或建设简易场地,固定资产不多,因此,采用抵押方式取得贷款不是很现实,而其它途径的贷款特别是无抵押的小额贷款困难,养殖户要扩大生产规模受到融资困难限制。

三、关于加快养殖产业发展的建议意见

(一)统一规划,分类指导,合理布局。明确全区养殖业的功能区域划分,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充分考虑养殖的需求和城市发展因素,合理设计和调整水产和畜牧产业布局,划定养殖区域和限养区域。积极稳妥调整全区奶牛布局,重点发展澄江镇沿澄八线一带,复兴、三圣镇一片,积极稳步发展龙凤街道、东阳街道、歇马镇、天府镇奶牛,并将主城周边北温泉街道、蔡家岗镇、童家溪镇的奶牛迁出城市规划区。

(二)制定扶持政策。要进一步解决养殖用地政策,落实规模养殖资金补贴,建立畜牧生产发展资金,实施培训计划,要由政府组织对从事畜牧产业的技术人员、防疫人员进行免费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水平,同时加大对畜禽饲养知识的宣传 力度,以提高广大养殖户的饲养技术和防疫意识。

(三)大力培育骨干龙头企业。推进产业化经营,选择产业优势较突出、经济实力较雄厚、外向程度较高的企业,加大扶持力度,引导发展一批带动能力强、辐射面广的区级龙头企业,同时鼓励他们利用产品超市、连锁配送和网上销售等现代流通方式,拓展市场营销渠道,培育主导产业,不断壮大规模,加速向外延拓展型经济转化,为__养殖业大发展打开一条通道,带动农民共同致富,促进全区养殖业产业升级。

(四)建立多渠道多元化的养殖业投入机制。以国家投入为导向,以集体、渔农和业主投资为主体,鼓励社会性投资,特别是有较强经济实力和先进投资理念与经营策略的社会资本投入养殖业领域,促进产业发展。协调各金融部门,增加对渔业的贷款,特别是小额信用贷款,简化办贷程序,减少审批环节,并给予优惠利息或一定额度的无息支持。

(五)加大科教投入力度。提高科技贡献份额,推广最新养殖技术,提高病变综合防治技术,加快养殖业科技创新。强化技术培训和指导,全面提高养殖业从业人员的科技文化素质,深入养殖生产第一线,为养殖户送技术,解难点,降本节支,提高养殖经济效益。保持和西南大学等科研院所的横向联合,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大成果储备,解决产业发展中的技术“瓶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投入产出率和经济效益,进一步探索奶牛高产技术。同时,搞好品种资源保护工作,与畜牧兽医技术学院一起,联合科研攻关,尽快把资源优势变成商品优势和经济优势。

(六)大力发展各种类型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组织化程度,充分发挥其行业管理及市场、信息、技术和服务功能,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运作管理机制,不断增强行业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能力,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第3篇

关键词:渔业执法;专属经济区;海洋

中图分类号:D9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4-0071-02

一、执法范围和任务

中国渔政的执法范围覆盖中国全部管辖海域。海区渔政局的管理范围是:“海洋机动渔船拖网禁渔区线”以外水域;重要渔场、渔汛;国家颁布的保护区、休渔区以及中日、中韩、中越渔业协定的保护区、休渔区。此外,东海区渔政局兼管长江流域的渔业资源及渔政管理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监督管理的范围是毗邻的“机动渔船底拖网禁渔区线”内侧海域,国家另有规定者除外。

组织实施所负责海区的专属经济区渔政巡航是各海区渔政局一项重要职责。执行专属经济区渔政巡航任务的渔政船由海区渔政局具体落实。海区渔政局的渔政船不足时,可抽调符合条件的地方渔政船承担巡航任务。渔政船在执行巡航任务期间按照下级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的原则,由海区渔政局统一调度指挥。在专属经济区,根据渔业局《专属经济区渔政巡航管理规定》,中国渔政指挥中心负责中国专属经济区渔政年度巡航的组织和指挥工作,包括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农业部各海区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局制定各海区专属经济区渔政巡航年度巡航计划,并报指挥中心备案。

《专属经济区渔政巡航管理规定》第11条规定,“渔政船在执行巡航任务期间按照下级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的原则,由海区渔政局统一调度指挥。指挥中心视情况可直接调度指挥。”根据该规定第17条,“海区渔政局应对本海区每季度的巡航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形成书面材料,并于下一季度的前10个工作日内报指挥中心。年度巡航工作结束后,要对本海区全年的巡航工作进行总结,并于翌年的1月底前报指挥中心。”第18条规定,“国家渔政局和指挥中心对承担专属经济区渔政巡航任务的单位、人员及渔政船进行监督,不定期对巡航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先进单位、个人、渔政船进行表彰,对执行专属经济区巡航任务的渔政船给予经费补助。”

二、执法依据

中国渔政的主要执法依据包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物权法》、《专属经济区渔政巡航管理规定》(渔业局)、农业部《行政处罚程序规定》、农业部《农业行政处罚规定》等法律、法规、规章。

中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渔业管理是中国渔业执法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中国在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渔业资源权益。中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渔业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农业部1999年18号令《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外国人、外国渔船活动管理暂行规定》、农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港航监督行政处罚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局于2000年6月颁布的《专属经济区渔政巡航管理规定》(国渔政[2000]8号)。此外,自1994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以来,在专属经济区有关规定的框架下,中国分别于日本、韩国、越南签订了新的渔业协定。这些渔业协定的签署和生效,对中国周边海域的渔业管理和渔业生产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形成了中国周边海域的渔业新形势。

三、渔业执法的管理机制

中国渔业行政执法队伍成立已有二十多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国渔业行政执法队伍是专职负责渔业行政执法的执法机构,主要有渔政管理、渔港监督和渔业船舶检验三大行政职能,负责有关渔业法律法规的监督执行,保护渔业资源和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维护国家海洋渔业权益,维护渔业生产秩序,协调处理各类渔业生产纠纷,保障渔船安全生产,查处各类违规渔业生产行为。中国的渔业管理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

从中央到地方,中国已建立了渔政、渔港、渔业船舶检验监督管理系统。在农业部,设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局,统管全国的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工作;设有中国渔政指挥中心,负责重大渔政执法行动和维护国家海洋渔业权益的组织、协调工作。此外,在南海、东海、黄渤海设立海区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局,负责本辖区渔政执法的监督、指挥、协调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也设有渔政管理、渔港监督或渔业船舶检验机构,负责辖区内有关渔业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同时,接受上级机关的业务指导,参加上级机关统一组织的渔政执法行动。

《渔业法》第7条第1款规定,“国家对渔业的监督管理,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从法律上把“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确定为中国渔政管理的基本原则。统一领导就是中央对渔政监督管理工作的集中管理;分级管理是地方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渔政管理机构的区域性管理。贯彻统分原则是符合渔政管理对象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符合渔业活动的内在规律,也符合中国渔业资源、自然环境和国情实际。处理好“统一领导”与“分级管理”两者的关系是健全渔政管理机制的重要环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实施细则》(1987年)重视各涉海部门的协作和协调,第8条规定,“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所属的渔政监督管理机构,应当与公安、海监、交通、环保、工商行政管理等有关部门相互协作,监督检查渔业法规的施行。”

四、存在问题

1.渔业执法力量薄弱。仅从数量上看,管理任务和管理力量就存在着明显的不匹配,导致粗线条管理普遍,存在管理死角。特别是在县级等基层渔政部门,由于管理力量薄弱,致使海上执法检查、渔船进出港签证等很多管理措施无法完全落实到位,管理效果难以保证。渔业执法机构分散进一步分散了渔业执法力量。目前,中国的渔业行政管理机构很多,主要有海洋渔业管理、渔港监督和渔船检验等部门,造成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而且难以形成合力,达不到依法治渔的预期效果。

2.渔业执法经费不足。目前,各级渔业行政执法机构的经费来源大致可分为全额拨款、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三类。其中县级机构为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许多全额拨款的渔业行政执法机构也仅是财政上确保人员工资,而执法经费和办公经费并不在全额拨款之列。而且,随着财政体制改革的深入,实行收支“两条线”,有关渔业收费及罚没款都上缴给财政部门,但有关执法费用、执法船燃油费、维修费等却未纳入财政预算,致使渔业执法经费不足。

3.执法装备落后。由于渔业执法经费不足,全国渔业安全执法装备普遍比较落后,不少执法船艇是由其他部门退役的船只或生产渔船改装的,使用年限长,抗风和续航能力差,有的甚至超期服役,照相、摄像等必要的取证设备匮乏,影响执法机关调查取证工作正常开展。特别是渔政承担维护中国在所管辖的专属经济区内渔业和养护生物资源利益的任务,由于执法海域范围广,需要吨位大、设备先进的执法船只以及飞机,但中国渔政目前仍然缺乏这些必要的装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执法力度和效果。

五、发展趋势

近年来,中国近海渔业资源日益枯竭,全球针对外大陆架、公海和国际海底等区域的海洋资源的争夺日趋激烈,中国渔业捕捞能力和劳动力闲置趋势加剧,渔业劳动力与捕捞能力大范围转移等刚性需求越来越强,对包括海洋渔业资源在内的海洋生物资源进行养护的任务加重。同时,有些海上周边国家对中国渔业捕捞设置障碍,采取限制措施,不断抓扣我渔船,从而引发海上渔业纠纷。外国渔船越界捕鱼事件时有发生。海洋渔业维权形势复杂、多变。

针对以上形势,本文认为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中国渔业执法的发展趋势应为:

1.加强海洋生物资源养护。世界海洋渔业捕捞量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即已达到了产能极限,进入21世纪后,由于渔业资源的过度捕捞、生境破坏等因素,海洋渔业产量逐年下降。

2.加强专属经济区渔政巡航。渔业局于2000年6月颁布了 《专属经济区渔政巡航管理规定》(国渔政[2000]8号),并于2005年修订。中国渔政执法机构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派出渔政船对在中国专属经济区从事渔业生产和生物资源调查等渔业活动的中国和外国船舶、人员,依法实施监督检查和行政处罚。渔业局主管中国专属经济区渔政巡航管理工作,中国渔政指挥中心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农业部各海区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海区渔政局)负责制定各自海区专属经济区渔政巡航年度巡航计划,并具体实施。渔政巡航是维护中国在专属经济区的渔业权益的一种方式,根据中国专属经济区的生物资源养护和管理需要,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专属经济区渔政巡航将得到加强。

3.加强与中国海监等其他海上执法队伍的协调、合作。海上执法不同于陆地,由于海洋的特殊性和复杂的海况,人类必须借助于一定的装备才能进行执法活动。渔业执法装备数量虽在不断增加、技术不断升级,仍需在执法过程中加强与其他海上执法部门的协调与合作,如专门负责中国海上维权的中国海监。由于多种原因,统一中国海上执法队伍尚有难度,但从维护中国海洋权益的角度出发,海洋渔业权益作为海洋权益的一种,执法队伍之间的协调与合作是维护中国海洋权益的内在需要。

参考文献:

[1]徐芳.中国渔业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建设问题研究[EB/OL].中国知网,2008-03-11.

第4篇

关键词:蚌埠市;养殖产品;产品营销

蚌埠地处我国南北分界线,千里淮河穿城而过,境内山水相连,四季分明,位于黄淮平原,紧临淮河,极具发展农业的传统优势,但是随着种植业的发展成本不断提高,造成了种植业经济效益日益下降的局面。因此,近几年蚌埠市的农民更加倾向于发展经济效益更好的养殖业,养殖业的发展确实使一部分农民走上了致富之路,因此蚌埠市可以积极利用这个契机加快其重返安徽省第一方阵的步伐。然而抓住这个契机的关键在于提高养殖产品的销量,扩大养殖产品的销售规模,这不仅仅能够促进蚌埠市养殖业的迅速发展,更能够改善当地农村经济结构,帮助当地农民增加收入,发展蚌埠市的重点产业。

一、蚌埠市养殖产业发展和养殖产品市场营销现状

当今,在传统种植业的经济附加值不断下降的农业环境下,有部分农民已经率先走上了发展养殖业的道路。养殖业具有传统农业所不具备的许多优势,例如,进入门槛低、投资安全、成本低、产量高和效益高的优点,加之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支持,促使蚌埠市的养殖业在近几年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养殖规模也越来越大。据2014年最新数据统计,全市生猪存栏量105.6万头、出栏100.8万头,分别同比增长09%、3.9%;肉牛存栏量17.4万头,与去年持平,出栏肉牛12.6万头,同比增长2.8%;羊存栏86万只、出栏73.4万只,分别同比增长10.7%、5%;家禽存栏量2417万只、出栏家禽4638万只,分别同比增长1.4%、9.8%;完成肉类总产量18.3867万吨,同比增长5.3%;禽蛋产量5.5吨,同比增长6.5%。但是随着养殖业在本市的迅速发展,养殖产品产量持续激增,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怎样更好的扩大养殖产品产品销售的问题。

养殖产品市场营销活动的好坏,直接影响养殖业的生产效益和再生产过程以及农民的养殖积极性,进而对当地养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带来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市场营销是指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而实现产品潜在交换的活动过程,对于养殖产品来说 就是养殖者与经营者个人和群体在产品从农户到消费者的流通过程中,实现个人和社会需求目标的各种产品创造和产品交易的一系列活动。近年来,由于交通等各方面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蚌埠市的一些特色产品实现了“走出去”的初步转变,也打造出了一些在省内颇有一定知名度的特色农产品品牌。

二、 蚌埠市养殖产品市场营销存在的不足

1.养殖者劳动力素质较低,市场营销观念薄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舒尔茨在长期的农业经济研究中发现,人的技能与知识已成为促进农业经济迅速增长的重要原因,而蚌埠市农村居民大多数受教育程度低,知识文化水平有限,综合素质普遍较低。从而,导致村民的市场营销观念薄弱,长期以来一般只根据自身的条件和需求来决定养殖那些禽畜及其养殖规模,一般很少关心市场的需求,而且也不知道如何进行市场营销活动,就算是意识到了营销的重要作用,但由于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的限制,很难开展有效的产品营销。

2.养殖产品市场体系建设不够完善,现代流通业发展步伐缓慢。目前,蚌埠市的养殖产品的市场功能不够完善,信息传播不畅通,基础设施、交通运输条件和工业技术较为落后,批发市场、配送中心、加工企业等不能有效协作互动对养殖产品的流通带来较大的不利影响。流通成本相对较高,直接抑制了养殖户的生产积极性。加之养殖产品生产技术落后、深加工能力欠缺、市场信息不透明、保鲜设施不健全等导致了养殖产品流通体系不顺畅,严重削弱了产品的销售能力。而目前蚌埠市在养殖产品直接提供配送、连锁经营、农超对接等现代流通业态体系的建设方面,仍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很难满足其发展要求。

3.养殖产品深加工不足,产品附加值低。养殖产品加工,是解决养殖产品销售难、价格低的重要举措。蚌埠市现有的养殖产品多为初级产品,而且加工力度不足只能生产一些低附加值的产品,加之养殖产品的加工率较低和养殖产品的生产之间存在着极不协调的关系,养殖产品的深加工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因此,蚌埠市在发展农产品即时配送、冷链物流、转运储存、分级加工等增值服务上也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特别是在对特种产品和生鲜水产品的增值保值服务方面。

三、发展多渠道养殖产品营销策略的对策建议

1.提高养殖产业人员素质,树立科学的市场营销观念。蚌埠市养殖业人员整体素质较低,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对当前农村相关人员开展教育、培训和进行技术指导。政府等相关部门应当重视对相关人员的培养,比如聘请一些专业技术指导人员,对养殖者们进行定期培训,鼓励当地青年选择营销专业进行学习,培育适应社会发展的现代化人才。

2.加快养殖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步伐。完善产品市场流通体系,首先,要完善农产品流通网络,增强流通效率。一方面要积极利用现代物流蓬勃发展的服务优势,减少养殖产品在流通中的损耗;另一方面要减少流通环节,开发多种流通渠道和直销渠道。然后,要深化市场信息服务引导,提高养殖者生产的目的性和时效性。我们要积极利用当前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发挥信息服务方便、快捷的指导优势,建立和健全各种相关市场信息服务机构,发展开放式的电子商务平台,完善农村网络建设服务和电子商务服务体系,为养殖者提供最直接、最有效的指导。最后,加大政府的扶持保护,减轻流通成本压力。政府要积极加大对产品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降低市场运行成本,改善消费环境,为养殖产品流通提供更广泛和直接的外部环境,从而增强养殖者的销售能力。

3.加强养殖产品深加工,延长养殖产业链。首先,要加快养殖产品深加工的步伐。有针对性地搞好农产品深加工,以当地的龙头企业为支撑,鼓励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养殖产品深加工。然后,政府要加大对养殖产品进行深加工的扶持力度,合理的制定一些专门针对养殖产品深加工发展的鼓励政策,如给企业相关的优惠税费政策、与养殖户相关的一些信贷支持政策等,带动企业和养殖户的相互合作和发展。最后,发展工业带动农业的生产模式,使得养殖产品的生产具有专业性和针对性,从而使其更好的满足市场的需求,从而可以大幅提升养殖产品市场占有份额。

4.转变养殖产品营销模式,开辟多样化营销渠道。首先,可以大力发展以农村经济社为载体的营销模式。农村经济合作社作为我国农产品营销最重要的主体,一方面农民合作社可以更好更有效地组织农技推广,加工储藏,产品销售;另一方面合作社可以在农户的生产中间形成一个有效的监督机制,使农民的养殖活动更具有规范性和高效性。然后,可以发展创新型的“公司+基地+农户”的订单养殖销售模式。在订单养殖模式下,养殖户可以根据企业的订单,以市场定生产,从而稳定养殖产品的生产,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最后,开展电子商务和网上销售渠道。要通过电子商务开展养殖产品营销,政府就要做好多方面的配套工作,比如加强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畅通农业信息、培养网络人才、建立科学高效的养殖产品物流配送网络系统、增强养殖产品网络营销的主体实力,构建专业的养殖产品网络营销站点等,从而为养殖产品销量的大幅度增加提供完善的设施保障。(作者单位: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参考文献:

[1] 兰H.市场营销学[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2] 王华.山西省特色农产品营销对策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 2008 ,12-16

[3] 段德君,陈晓燕.农产品营销渠道研究述评[J].安徽农业科学, 2005(10) :2-5

[4] 李伟克,国外农产品市场体系与产销一体化组织的发展情况[J].农业技术经济,1997:,(06):6-8

第5篇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汽车与交通学院 天津 300222)

摘要:随着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操作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处于不断提升与发展变化之中。目前,我国职教师资队伍的素质尚不能适应未来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思考和研究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契机,以满足社会需求为依据,以培养能力和技能为主线,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的一体化教师队伍的培养、聘任和管理机制就成了职业院校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 :职业院校;一体化教师;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1-0065-03

职业教育承担着为国家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现代生产技能的管理人员及技术工人的光荣使命。随着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区域经济的发展和行业技术的升级,各行各业对具有一定操作技能的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发展变化,而且需求量越来越大。职业院校肩负着培养既懂理论知识又掌握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的重任。这就要求职业院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传授理论知识,更要注重理论结合实践。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职业院校拥有一支能够将“课本理论”与“企业实践”有机融合的能文能武的一体化教师队伍。所以,建设一支满足职业院校教学要求的一体化教师队伍也就成了职业院校的当务之急。

职业院校一体化教师的基本要求

一体化教师应擅长将专业理论知识教学和专业专项操作能力教学融为一体,并善于将企业实际生产、管理过程和社会核心能力的教学贯穿于其中。一体化教师应该具备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专业操作、技术服务和咨询服务、专业研发和工程实施、实训设备改造和开发、实验实训室建设和改造、专业开发、项目课程和教材开发等方面的能力。

职业院校一体化教师培养现状

总量和比例偏低 目前,从全国职业院校的整体情况来看,真正既懂理论又懂实践,能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的一体化教师总量和比例都严重偏低。

来源途径单一 目前,职业院校引进师资的途径无外乎到相关高等院校招聘、职业院校优秀毕业生留校以及招聘引进企业高技能人才。到高校招聘的应届优秀毕业生年轻、有活力、理论知识扎实,但他们的专业技能、工作经验相对较弱、教学经验不足。这种“从校门到校门”的教师,大凡遇到职业院校授课内容与实践结合比较紧密的情况,问题便凸显出来。比如,汽车故障诊断课程,不少年轻教师自己从未到过企业,也从未进行过实际的汽车保养及维修,讲课只能是照本宣科,授课效果可想而知。因此,这部分教师必须经过较长时间的企业实践才可能成为一体化教师。留校的优秀毕业生在职业院校里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作为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他们对学校的感情与信任比一般教师要强烈得多,他们对学校的教学、环境以及管理等一切都了如指掌,他们非常容易进入角色。然而他们也有诸多不足,如工作经验不足、专业理论的深度及广度不够、真实企业锻炼缺乏等。当前,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一些职业院校引进了符合教师要求的企业高技能人才作为专职或兼职教师。他们中很多人理论造诣较高,有多年的企业实际工作经历,对企业的技术、技能、环境、管理、文化等非常熟悉,他们的专业经验、专业技能水平是普通职业院校教师难以具备的。应该说,这部分人才是现阶段职业院校一体化教师的中坚力量。

一体化教师培养的误区 当前,很多职业院校的一体化教学是由不同的理论教师和实训教师分别承担,二者之间很难做到有机融合。这样的结果是容易形成教学“两张皮”现象。真正意义上的一体化教学就是将理论与实践合二为一,即与课程相关的所有理论与实践授课内容均由一位教师担任,这对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融会贯通是至关重要的。

职业院校一体化教师的培养途径

构建面向企业工作岗位需要的人才培养体系,是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职业院校应围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契机,以社会需求为依据,以培养能力和技能为主线,以校企合作为基础,选拔和培养一体化教师队伍。这样才能保证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建立校企“双赢”合作机制,激发企业参与职业院校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是根据企业需要,及时调整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计划,开发符合企业实际岗位能力要求的课程体系;二是为企业培养能为企业所用的优秀毕业生;三是职业院校要心系企业,为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如帮助企业培训员工,进行员工学历提升,与企业一道进行项目研究等等。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为基础,校企共议“一体化”教学体系 职业院校要在行业企业及有关部门的帮助下,对学校各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工作和职业教育状况进行分析,对岗位工作性质、任务、责任、相互关系以及任职工作人员的知识、技能和条件进行全面和系统的调查分析,召开实践专家访谈会,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将教学课程与工作任务融为一体,以此作为课程教学的重要依据。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为基础,校企共建一体化教师队伍 (1)校企共同研究制定一体化教师标准,并制定相应的认定、颁证制度。(2)校企合力加大教师培养培训力度,提高一体化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要制定和实施一体化教师国内外考察、企业实践等发展提高的计划举措。要鼓励一体化教师定期或不定期地到企业、生产一线见习和实践,及时进行知识更新、拓宽视野和调整知识结构,使自己的知识储备能够与社会及行业发展同步。要针对每位一体化教师的不同特点,设定不同层次的培养培训目标要求,采取达标过关的办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邀请有关专家和企业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举办培训,开展技术指导,开阔教师视野,促进一体化教师综合素质以及专业水平的提高。要建立职业院校一体化教师培养培训考核评价制度,将教师参加进修培训等有关情况作为教师的聘期考核指标,并与教师的职位晋升、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挂钩。(3)建立严格的一体化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制度。认真制定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的计划,分层次、分类型、分阶段组织教师到企业实践。要求教师带着任务去学习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充分了解企业的现代生产和管理过程。

引入激励机制,提高一体化教师的待遇 我们应吸收和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建立健全和完善一体化教师激励政策,使更多企业单位符合教师条件的技术人员愿意进入学校从事教师工作。例如,德国的职业教育之所以师资充足,是因为其职业院校教师工资高、福利好,享有国家公职人员的各种待遇,同时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因此,政府和职业院校有必要在薪酬、福利等方面进一步提高一体化教师的待遇,努力为一体化教师创造良好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使一体化教师岗位真正成为专业课教师追求的目标,进而促进一体化教师队伍的建设。

拓宽职业院校教师引进渠道,广泛吸引企业高技能人才充实教师队伍 应创新人事管理制度,使更多企业单位的技术人员进入学校成为可能。(1)建立多元化的职业院校专业教师选聘渠道,实行面向社会、积极开放、灵活多样的教师招聘方式,广泛吸引具有工作实践经验、符合教师资格要求的优秀人才到职业院校担任一体化教师。(2)要根据专业发展的需要,注重技能型紧缺教师的引进和储备。(3)要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多渠道从社会上特别是企事业单位聘请在职、离职待岗或退休的专业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承担专业课或实习指导教学任务。

加强一体化教师队伍的督导及考核管理制度建设 一要对职业院校教师的技能提高进行目标管理及考核。根据情况,给每个教师定一个技能提升目标,确定达到的时限,并进行实时跟踪考核,从制度上促使教师去学习和提升,从而培养出更多的准一体化教师。二要建立完善的职业院校一体化教师听课、评课制度,促使已有的一体化教师进一步提升和完善自己。三要设立职业院校一体化教师荣誉称号,如“优秀主讲教师”、“教学名师”等,并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及精神鼓励,使优秀的一体化教师成为职业院校教师成长的目标。

总之,随着社会经济以及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企业对生产一线技术人员、操作人员综合知识与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教育方法已越来越不适应职业教育的发展,一体化教学势在必行。建设一支素质过硬的一体化教师队伍是进行“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前提。因此,不断探索一体化课程建设和一体化教师培养新途径是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保证,是职业院校当前的重要工作,也是现阶段职业教育改革的关键。

参考文献:

[1]王琴.变化着的工作世界与职教师资培养[J].职教论坛,2013(1):56-60.

[2]孙祖复,金锵.德国职业技术教育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

[3]闫志刚,张韦韦.透视中职师资“困境”[J].教育与职业,2011(34):37.

[4]杨京楼,申小军,陈新.关于高职院校兼职教师聘任及管理的几点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0):23.

[5]高艳,荆静,高丙云.高职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3(25).

[6]菲利普,葛洛曼.国际视野下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7]童华强,蔡夕忠.职业院校一体化教师培养方法初探[J].中国培训,2013(8).

[8]赖建斌.职业院校一体化教师培养的实践与探索[J].职业,2010(12).

[9]刘学军.浅谈职业院校一体化教师的培养[J].职业,2012(3).

[10]潘意志.试析职业院校物流类专业一体化教师队伍的建设[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3(3).

[11]张凤林.论职业院校“一体化课程”和“一体化教师”[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5).

[12]王建林,陈亚.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师资格标准的初步研究[J].职业,2013(15).

[13]薛魁国.浅论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职业,2013(8).

[14]滕朝晖.如何培养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师的专业素养[J].职业,2013(30).

第6篇

一、发展情况及主要模式

“鱼稻”、“鸭稻”和“蟹稻”等种养殖相结合的生产模式在我国早已有之,最早起源于稻田养鸭,但由于受各种因素制约,在北方特别是像黑龙江这样的高寒地区,“鱼稻”、“鸭稻”等种养殖相结合的生产模式则很少有人运用。近年来,在省有关部门的大力提倡和指导下,全省各地以发展绿色有机食品为载体,以生产企业或农民合作社为主体,在原料主要是水稻种植和生产过程中,将水稻、玉米的植物生产与鸭、鱼、蟹、蛙、鹅等动物养殖结合起来,形成复合生态系统,取得比较明显的综合效益。据统计,2016年,全省有38个县(市、区)建设种养殖相结合基地71个,面积20.3万亩。其中水稻基地195个,19.9万亩,分别占种养殖相结合基地的96%和98%,基本覆盖了全省水稻主产区。

模式之一:“鸭稻共作”模式。以五常市杜家镇王家屯合作社为代表。选择野性大、爱吃草、不会飞的鸭种,在出生20天左右放到稻田里,鸭稻共同生长,待到水稻抽穗鸭子离开稻田。利用鸭子在水田里行走,吃掉和踏没田间杂草,同时摩擦水稻叶片,提高防病菌能力;鸭子不仅吃害虫,而且鸭子身上的气味也能趋避害虫,起到除虫作用;此外,鸭子粪便为水稻提供氮磷钾等营养元素。

模式之二:“鱼稻共生”模式。以桦川县五良纯生水稻专业合作社为代表。水稻与田鱼共生是一种自我平衡的生态系统,由于没有化学农药的投放,对周遭的生态环境有重大的保护作用。水稻与田鱼之间有种相互依存的关系:田鱼啄食稻杆下多出来的谷以及周边的杂草,使稻米营养更为集中,田鱼日常于田里畅游,更可以为水稻提供天然肥料、翻松泥土以及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而水稻引来的各种昆虫又为田鱼提供食物。

模式之三:“蟹稻共育”模式。以绥滨县为代表。主要根据稻养蟹、蟹养稻,蟹稻共生的理论,把两种不同的生产场所合并在一起,充分利用人工新建的生态系统,使其发挥各自的作用。稻田养蟹好处很多,蟹能清除田中杂草,吃掉害虫;排泄物可肥田,促进水稻生长,而水稻又为河蟹的生长提供丰富的天然饵料和良好的栖息环境,互惠互利,形成了良性的循环系统。

模式之四:“蛙稻共成”模式。以桦川县春鹏水稻专业合作社为代表。“以稻养蛙,以蛙护稻,以蛙促稻”,全程不使用农药和化肥,巧妙利用自然食物链,通过生态农业的方法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二、推动种养殖结合水稻生产确定的成效

在水稻生产过程中,推行“鱼稻”、“鸭稻”和“蟹稻”等生态生产模式,不仅降低了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实现农田可持续种养、节约种养成本,在保护农田环境的同时,又生产出优质稻米、鸭肉等农畜产品,走出了一条通过保护和改善资源,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绿色生态之路。

成效之一:经济效益明显。以鸭稻模式为例:鸭稻亩产340公斤,出成品大米170公斤,每公斤售价60元,亩产值10200元;鸭市场售价50元,每亩18只鸭子,每亩收入900元;亩种植成本为1400元,养鸭成本1800元(18只×100元/只),总成本3200元;每亩效益7900元。其他如蟹稻、鱼稻和蛙稻亩均效益也都在6000元以上。

成效之二:生态效益突出。调查显示,当稻田载鱼量达每公顷1,500公斤以上,B鱼一年后土壤中的氮、磷、钾含量可分别提高57.7%、78.9%及34.8%,土地的营养大大提升,更有助稻谷增加产量约5至15%。从一些基地看,推行“鱼稻”、“鸭稻”和“蟹稻”等生态生产模式,各地都更严格地执行绿色食品标准,增施农家肥,减少或停止化肥施用,进一步改善了基地及周边环境。

成效之三:社会效益多样。推行“鱼稻”、“鸭稻”和“蟹稻”等生态生产模式还带动各地积极采取互联网等现代营销模式,扩大了农产品影响面,提高了品牌竞争力。望奎县龙蛙米业建设的鸭稻有机基地,以“土地认养”方式的销售,目前客户认养土地500亩。

三、发展思路和建议

作为政府部门,对于“鱼稻”、“鸭稻”和“蟹稻”这些利国利民、有利于生态建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这项工作,应切实纳入日程,强化措施,积极予以推进,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建议之一:抓好典型,做好示范。各地要把推广特色种养殖模式工作纳入日程,安排专人负责,树立典型,示范带动当地绿色、有机食品基地发展。

建议之二:精心组织,做好培训。要及时总结稻田生态种养殖生产的经验和做法,制定操作规程,指导更多的基地按照标准生产。开展特色种养殖生产技术培训,组织基地人员相关知识,为推广特色种养殖做好技术储备。

建议之三:加大宣传,推广产品。要深度挖掘鸭稻、蟹稻、鱼稻等基地的特色,找准产品卖点,吸引公众注意力,推广产品。

第7篇

关键词:畜禽养殖;现状;发展趋势;江津区

中图分类号:X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8006303

1 引言

随着我国畜禽生产的快速增长,畜禽粪便排放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1]。畜禽粪便已成为与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相并列的三大污染源之一。畜禽粪便主要处理途径是作有机肥施用,农田长久过量的施用畜禽粪便会导致土壤中污染物累积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1-2]。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数据显示,畜禽粪便污染已居农业环境污染源之首。虽然我国对畜禽污染防治管理逐渐加强,但是我国畜禽养殖业粪便管理力量依然薄弱且不完善。为此,全面深入研究江津区畜禽养殖业污染现状,通过对主要畜禽种类粪便污染排放情况进行了分析,结合近两年政府采取的管理措施和《江津区现代畜牧产业发展规划》,预测江津区2020年畜禽养殖发展趋势,为江津区土壤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2 研究方法

2.1 信息采集区域

江津区是重庆市城市发展新区和规划建设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位于东经105°49′~06°38′,北纬28°28′~29°28′之间,东西宽80 km,南北长100 km。幅员面积3219 km2,辖28个镇街,总人口150万人。境内地形南高北低,以丘陵兼低山地貌为主,分平阶地、丘陵地和山地,其中丘陵占78.2%,低中山占21.8%。江津辖区内长江干流127 km,约占全市1/5,跨区域次级河流众多且均处于下游。

2.2 信息采集方法

以江津区境内存栏生猪当量100头的畜禽养殖场为对象,统计猪、肉牛、羊、鸡等主要养殖种类污染源的存栏量、现有污染治理设施及其运行状况(原始数据从略)。根据《江津区现代畜牧产业发展规划》和管理措施,预测2020年江津区畜禽养殖发展趋势及排污情况。

2.3 信息采集参数

重庆地区畜禽养殖参数见表1[3~5]。

3 结果与讨论

3.1 江津区主要畜禽养殖种类现有养殖量及发展趋势

2015年江津区主要畜禽养殖总存栏量为40.2万头猪当量。江津辖区内水域面积大,水环境保护与监管的压力较大。因此,政府逐步建立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体制机制,引导畜牧业合理布局、适度规模发展,2015年完成了29家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场关闭或搬迁工作,开展了3.4万头存栏生猪当量污染治理。根据《江津区现代畜牧产业发展规划》,结合江津城市发展新区定位,可以预测出2020年的主要畜禽养殖总存栏量为15.2万头猪当量,比2015年明显下降。从图1可以看出,除羊的养殖量略有上涨,其它畜禽养殖种类比2015年显著下降。

3.2 江津区主要畜禽种类粪便和尿污产生量及发展趋势分析

从图1、图2和图3可以看出,畜禽粪便和尿污产生量与畜禽养殖量成显著的正相关,如猪的养殖量大,粪便和尿污产生量也大。2020年,随着畜禽养殖规模的减小,畜禽粪便和尿污产生量明显下降。随着猪和牛的养殖量显著下降,2020年粪便排放量将减少一半,尿污产生量将减少2/3。不同畜禽种类粪便和尿污产生量不同,畜禽养殖结构的调整对排污量将产生很大的影响[2]。

3.3 江津区主要畜禽种类氨氮和化学需氧量产生量及发展趋势分析

从图1、图4和图5可以看出, 2020年,随着畜禽养殖量的减小,氨氮和化学需氧量产生量比2015年显著下降。统计发现,其它种类畜禽粪便氨氮和化学需氧量产生量与畜禽养殖量一致,蛋鸡的养殖量小于羊的养殖量,其粪便氨氮和化学需氧量产生量反而高于羊。畜禽养殖种类和数量直接影响到畜禽粪便的产生量,各类畜禽养殖数量的差异会引起区域禽粪便产生总量以及粪便养分总量的不同[6]。

4 存在的问题

4.1 投入不足

随着畜牧业养殖规模化、集约化,畜禽粪便对环境污染的压力将会越来越大,环污问题越来越突出。畜禽养殖业是微利行业,受市场需求影响大,部分规模养殖场(户)投入不足粪污处理基础设施不配套。

4.2 布局规划不合理

部分规模化畜禽养殖基地布局规划不合理,种养殖业脱节,造成生态链断裂,人为破坏了当地生态平衡,使局部地区养殖污染加重。

5 对策及建议

5.1 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治污投入

畜禽养殖业是微利产业,而进行畜禽养殖排泄物综合利用和环境治理需要较大的投入,政府应积极争取国家相关投入和政策支持。大力实施农村生态家园富民工程,降低畜禽养殖造成的农村面源污染。加强集约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畜禽粪污大中型沼气工程项目建设,对有条件的养殖区域要配套建立有机肥生产线,消除畜禽养殖污染的潜在环境风险。

5.2 严格畜禽养殖区域管理,优化畜禽养殖结构

优化畜禽养殖“三区”划分,严格畜禽养殖区域管理。禁养区内禽养殖场严格按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搬迁,限养区、适养区内畜禽养殖场采取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并根据各个养殖场周围的土地消纳能力,引导优化调整畜禽养殖内部结构,大幅提高生态土鸡、兔、羊等粪便产生量较小畜禽养殖的比重。以畜禽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和改善环境质量为重点,结合江津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要求,调整、优化江津区畜禽养殖业的生态布局,开展畜禽养殖业的污染综合防治,推行生态化养殖,促进畜禽养殖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5.3 加强宣传和引导,实现科学布局

要广泛开展畜禽养殖区域划分及污染防治的宣传工作,在全社会营造整治畜禽养殖污染的舆论氛围,使“种养结合、生态养殖、循环养殖”的观念深入人心。提高畜禽养殖业从业人员的环保意识,增强环保的紧迫感和责任心。畜禽规模养殖不能在政府依法划定的畜禽禁止养殖区域发展,畜禽粪便主要由相应的土地消纳,新发展的畜禽规模养殖应尽可能与养殖业结合。

5.4 落实责任,强化监管管理

畜禽养殖区域划分及污染防治工作,关系到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城市环境质量,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及时依法查处各种畜禽养殖环境违法行为,重点加大对畜禽禁养区、限养区综合整治工作的督促检查和责任追究力度。

参考文献:

[1]仇焕广,廖绍攀,井月,等.我国畜禽粪便污染的区域差异与发展趋势分析[J].环境科学,2013,34(7):2766~2773.

[2]张绪美,董元华,王 辉,等.中国畜禽养殖结构及其粪便N污染负荷特征分析[J].环境科学,2007(6):1311~1318.

[3]肖艳平,雷 毅,陈清莉,等.江津区畜禽养殖区域分布与粪污产生量分析[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15,33(3):23~27

[4]彭 里.重庆市畜禽粪便的土壤适宜负荷量及排放时空分布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博士论文,2009.

第8篇

1水产养殖业发展创新性趋势

创新性养殖模式:低密度、高效益。目前来说,养殖的高密度、低收益往往是制约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因素之一。在高密度的养殖作业中,鱼病虫害的发病率往往较高,收获的鱼类身体内往往残留有大量的农药等化学残留物,水质也会因此恶化。在今后的水产养殖中,必然会在低密度的养殖环境中进行自然养殖,尽量避免农药的使用及污染。创新性养殖方法:立体型、复合型养殖模式。水产养殖的模式不再仅仅局限于单一性养殖,会慢慢趋向于复合型和立体型养殖模式。创新性思想:改变养殖从业人员的思想观念,改变营销策略。从业人员不再仅仅局限于技术性、单纯性的养殖作业,在今后的发展趋势中,养殖人员的养殖方向将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真正做到将生产重心转变到水产营销上来。创新养殖资本:养殖业的发展是以市场需求为风向标的。在国内水产养殖渐成规模的今天,应当紧抓机遇,创造自己的特色品牌,走健康、环保的水产养殖路线,例如号召水产养殖低脂肪、高蛋白、高营养等特色养殖,真正做到特色养殖,提高养殖资本。创新性养殖品种:我国养殖业逐渐发展的今天,多品种的区域养殖将逐渐偏向于独一品种的特色化养殖,单一的养殖品种更加有利于形成强势品种,加强养殖业的地域独特性,拉大与周边养殖业的差异,在激烈的养殖产业竞争中加大自己的养殖优势和竞争力。

2对于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建设性意见

2.1继续深化养殖结构改革养殖结构的改变应当从养殖属性和养殖方向来进行更新改革。例如沿海地域的滩涂养殖比较普遍,但也有必要尝试工厂化作业养殖或者深海养殖,将养殖空间最大化扩张。在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心理需求也在不断发生着改变,从前满足于温饱,而现在观光旅游已然较为常见,所以养殖业可以向观光类、休闲类方向发展,利用养殖业天然的地域优势来吸引消费,带动地域化养殖业的发展,继而带动该地域相关产业的共同发展。

2.2加大养殖品种优化在养育品种上,需要注意的是必须选一种稳定性较强的鱼种,类似于草鱼、鲈鱼、大白鱼等需求量较大的淡水鱼类就可以大规模养殖,另外也可以引进其他有优势的鱼种进行实验性养殖,例如一些高蛋白低脂肪的鱼种在市场上就颇受欢迎。需要注意的是,养殖珍稀或者外地鱼种过程中必须有相关技术专家的监督和指导,尽量避免因鱼种养殖的技术性问题所造成的资源和资金的浪费。

2.3不断提升养殖区域优势在水产养殖业中,往往地域化较普遍,在这个基础上引进政府的参与,建设区域性的养殖培育基地,最大化利用地方政府的牵头作用。地方政府需要尽量调动水产养殖业的群众参与性和企业合作性,建立公众的技术小组,真正带动该地域的水产养殖业共同发展,从而提高该地区水产养殖业的整体优势。

2.4保证养殖品种的质量安全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水产养殖业也面临着更大的发展机遇和空间,然而市场竞争和挑战也是相应增大的,对于水产品的质量和价格要求也越来越严苛。以前的高产量、低质量的养殖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国际化市场的需求。所以渔业产品的质量安全已经成为我国养殖业能否具有国际化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在这种发展需求之下,首先考虑养殖的标准化操作,监理一套完整而又科学的养殖操作流程,摒弃旧有的人工化、经验化养殖,其次考虑引进先进的质量监测系统和模式,为水产品提供更加完整的质量保证,在生产过程中也必须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实行更加严格和规范的管理系统,加大监管力度,提高养殖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从主观上杜绝不安全因素的产生。

第9篇

关键词 高密度 养殖技术 水产

中图分类号:S96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高密度水产养殖技术是数字化和信息化时代应运而生的产物,并且注定了高密度水产养殖技术向智能化转化的必然趋势,高密度水产养殖技术已经给我们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效益。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渔业发展成就辉煌,特别是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不仅成功解决了我国城乡居民“吃鱼难”问题,而且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扩大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改善水域生态环境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对高密度水产养殖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操作过程中的细节问题做出了详细论述。

1国内外水产养殖的现状

水产养殖最为发达在世界范围来看属亚洲,主要有以下诸国:中国、日本、印度和东南亚。我国已经列入世界上从事水产养殖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列,具有丰富的养殖经验,广泛的养殖技术普及。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渔业重新调整了发展重点,明确确立了以养为主的发展方针,因此我国的水产养殖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产业发生了巨大的布局变化,已从长江、珠江流域以及沿海地区和传统养殖区迅速扩展到全国各地。养殖品种多样化、优质化,并且海水养殖的种类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实现了海珍品全面发展;我国已进行大规模化、自动化养殖的水产品种类已达50多种,工厂化养殖、生态养殖、深水网箱养殖等高密集度水产养殖得到了迅速发展。从各项数据显示来看我国水产养殖业已是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当前农村经济的主要增长点之一,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目前有4800万吨水产品全球供人类消费,源自水产养殖仅占45%,而全球人口在迅速增加,估计到2030年世界人口将增加20亿人,假设人均消费量还是维持不变的话,到那时所需水产品数量将增至约8500万吨。分析全球当下水产养殖已达到最大产量水平,所以发展先进的水产养殖技术是填补水产品供需缺口的有效途径。我国作为人口大国,渔业这方面更需要不断地开发新资源,因此高密度水产养殖技术是我国水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世界水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并且会迅速向智能化转化。

2国内外高密度水产养殖技术研究和发展的概况

由于改革开放政策,实现了我国水产业的巨大发展,我国水产业在国际上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并且对国际水产养殖技术研究和发展上起到了强大的促进作用。我国水产业在国民经济,特别是农业经济发展中占有越来越不能忽视的地位。

中国渔业类型由捕捞业为主向养殖业为主的转变已率先完成了。随着科技和经济的不断发展,高科技新兴养殖行业开始崛起,其中高密度水产养殖就是一个刚兴起的科技水产养殖行业,我国由于改革开放的促进,我国的高密度水产养殖技术已站在了世界的前列。

我国渔业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一个重要的因素是科技、经济进步对水产养殖业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极大地拓展了水产养殖的生产领域。

(2)大幅度提高了水域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

(3)提高了增强了开发新资源、新品种的能力。

(4)高度促进了渔业生产方式的变革。

3高密度水产养殖技术的一些相关简介和分类

高密度养殖技术就是利用湖泊、水库、河沟等,改变以往的养殖方式,加入新的科技手段和科学管理,以达到更高效、环保的养殖。其种类可分为:网箱养鱼、围栏养鱼、流水养鱼

4我国高密度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及展望

根据对我国资源现状的分析,进一步扩大发展我国水产养殖业生产具有相当大的潜力。但有很多新情况、新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渔业水域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并不断化,不健全的病害防治体系;不完善的水产养殖种苗培育体系,不合理的养殖品种结构;渔业基础设施薄弱,以及不够完善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的产业链结构。就是这些问题,对我国渔业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极大地制约作用,更是水产养殖科技工作的不懈努力方向。针对以上问题,高密度水产养殖技术便是顺应时代的必然产物,是水产业的发展趋势。下面是就高密度水产养殖的发展趋势的几点分析:

(1)注重改善养殖生态环境,发展健康养殖,提高养殖效率

(2)进一步优化养殖品种结构,加强优良品种开发利用

(3)不断加强水生生物营养与饲料研究,普及高效配合饲料的使用

(4)积极开发技术设施养殖,发展高效养殖业并向智能化方向转变

5总结

网箱养鱼十几年来迅速发展,已成为海水、淡水鱼类养殖的主要生产方式,所以高密度养鱼技术将是一种必然趋势。重点研究海、淡水工厂化养殖技术,解决相关的养殖工艺、水质控制和净化处理、增温、自动控制等工艺及设备;开发相关的养殖工程设施和自动控制技术,把高密度水产养殖技术快速走向智能化,引领中国水产业再次飞跃,不过也更是因此而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参考文献

[1] 蒋高中.20世纪中国淡水养殖技术发展变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

[2] 胡海燕.水产养殖废水氨氮处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