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07 10:22:5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纺织服装行业发展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8月28日,“2013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社会责任年会暨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社会责任报告联合会”召开,这是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纺联)自2006年以来连续举办的第八次社会责任年会。会议以“美丽纺织,责任发展”为主题,总结了过去一年纺织服装行业的社会责任工作,并根据十提出的“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的发展理念和国家战略,探讨了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并为未来在行业内外开展社会责任工作提出了思路和规划。
会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指出,中国的纺织行连续8年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责任管理之间探索着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优势的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社会责任工作对于行业发展自身,提供着不断自我完善、持续改进的健康原动力,形成社会责任与行业进步两者相生相长良性循环。王会长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已成为全球企业提升竞争力和企业品质的核心要素。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瑞哲了《2012—2013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社会责任报告》,7个产业集群和10个企业也了各自的社会责任报告。可喜的是,通过连续8年召开纺织服装行业社会责任年会,行业和企业普遍认识到了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孙瑞哲分析了当前纺织行业面临的形势和挑战,出口市场的需求不旺加上国内原材料及劳动力成本的上涨,提醒企业通过社会责任建设的努力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他认为,中国的纺织服装行业正处于忍痛蜕变的历史节点,未来我国纺织服装的发展模式将主要取决于行业如何致力于可持续发展,以及如何以创新行动履行对员工、客户、消费者等相关方的责任。
摘 要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迅速崛起,形成了支付宝一家独大、独立第三方支付机构与非独立第三方支付机构并存的格局。在该行业为使用者带来便利的同时,其问题也随之出现。央行四批“牌照”的发放一定程度上规范了这一新兴行业,但市场监管依然存在空白。本文将引入消费者调查问卷结果,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以及将支付宝、快钱作为典型案例进行研究,分析得出目前国内该行业现状以及其发展前景。
关键词 第三方支付 现状 发展前景
自1998年以来,伴随着易趣网、当当网、阿里巴巴、卓越等一大批电子商务网站的诞生,网上交易信用问题亟待解决,在此背景下,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迅速崛起。在全球经济持续低迷的情况下,我国第三方支付市场却呈现了逆势增长,据艾瑞咨询公司统计数据显示, 2003年我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行业交易规模不到10亿元,2004年上升至74亿元,2010年达到11324亿元,2011年达到22038亿元,而2012年第1季度其市场交易规模则达到7583亿元,环比增长2.7%,同比增长90.9%。
第三方支付行业如此强劲的增长动力源自何处?是否将持续下去?随着央行第四批第三方支付牌照的发放,未来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发展前景又将如何?本文将就这一系列问题展开研究。
一、第三方支付概述
(一)概念
第三方支付是指以消费者、企业和银行之间建立的独立支付平台作为支付渠道,借助网络完成从付款方到收款方的货币资金转移、查询统计等一系列过程。在网络市场中,交易双方彼此陌生,卖家担心先发货后不能收回货款,买家则担心先支付后拿不到商品、商品质量得不到保证,使交易无法进行。为满易需要,第三方支付便由此产生,其运作实质是在收付款方间建立过渡账户,实现划转款项的停顿,当双方意见达成一致后再实现资金转移交付。在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交易中,付款方选购商品后,使用第三方平台提供的账户进行货款支付,由第三方通知收款方货款到达、进行发货;付款方检验物品后,就可以通知第三方付款给收款方,第三方再将款项转至收款方账户。
(二)发展历程及作用
1999年3月首信易支付公司的正式营运标志着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的起步;而2004年12月由阿里巴巴集团CEO马云创立的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支付宝公司)则积极促进了第三方支付市场迅速崛起;2006年3月,腾讯财付通的正式运营将我国第三方支付企业市场进一步扩大。
第三方支付有效地保障了交易信用、货品质量以及退换等环节,并在整个交易过程中对交易双方进行约束和监督,即构建了交易信用体系,又通过与多家银行建立合作关系降低了客户资金转移成本、打破各银行卡间交易壁垒提高交易效率。
二、第三方支付行业现状
(一)行业类别及机构占比
据央行网站公告显示,截至2012年7月2日,共196家企业获得央行发放的《支付业务许可证》(以下简称“牌照”),可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支付宝、财付通为代表依靠自身电子商务网站的非独立第三方支付平台,另一类是以快钱、汇付天下为代表的完全独立第三方支付平台。各类第三方支付机构市场占比分布如下:
从整体支付业务状况来看,2011年,支付宝以49.0%的市场份额位居首位;财付通以20.4%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二;银联在线、快钱和汇付天下,分别以8.4%、7.5%和7.4%的市场占比分居三至五位。
(二)市场监管
在行业起步之初,缺乏监管机构,处于惯有“非金融机构”的头衔的尴尬境地,如同没人管的孩子。国内众多银行并不看好这一市场,因此在缺乏竞争的情况下,支付宝等迅速做大。后来中国银行看见其迅速发展,为了分一杯羹,才联合推出了“Chinapay”银联在线,并凭借着与各大银行天然的合作关系和良好信誉争夺了相当的市场份额。
然而,直到 2010年6月,央行《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10】第2号,下简称《办法》),才正式将第三方支付机构和业务纳入监管范畴。《办法》有了三方面的约束,一是明确规定了第三方支付机构定义和服务范围;二是建立了明确的牌照发放制度以确定准入门槛,三是制定客户备付金存管等一系列监管要求及相关罚期。
《办法》首先明确规定了第三方支付机构的资金管理,业务范围,其次严格管制客户备付金存管,不足之处在于没有把反洗钱、规范虚拟货币方面的要求纳入其中。有消息称中国银行将对这方面监管改进。
(三)存在问题
尽管央行已经出台了相关管理办法,但众多第三方支付企业在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多起利用支付平台的网络违法犯罪活动极大利用了网络交易的匿名性,这是因为第三方支付平台很难辨别资金真实来源和去向,易被用于从事洗钱、贿赂、非法转移、逃税漏税和赌博等活动
其次,因缺乏有效流动性管理导致的大量沉淀资金积累会引起各机构借用此资金投资高风险活动而引发支付风险和道德风险。
此外,第三方支付行业目前存在较严重的盲目竞争,导致行业利润微薄。而这种盲目竞争主要由严重的产品同质化引起的大量企业介入第三方平台,除了缴给银行的固定合作利率,自己为了吸引客户,只能加上很少的毛利率,这就是向客户收取的手续费了。可见自己真正获得的利润微薄。更严重的是一些企业为争取客户,甚至不惜血本将向客户的提成份额一降再降或赔本赚吆喝。究其原因,行业缺乏牌照指引和规范不够严格,导致企业过多,加之受限于 “市场占有率理念”,各企业以零利润甚至是负利润抢夺市场份额,而忽略提高产品服务质量。若是行业继续这样失去健康竞争,必然导致行业混乱,缺乏活力。
(四)消费者态度
为充分了解目前消费者对第三方支付行业的认知及态度,我科研立项小组针对该类问题以电子调查问卷的形式对网络消费者进行抽样调查。此次调查样本共涉及200名受访者,其中有效调查样本为191份,调查结果如下:
在受访的191人中,听说过支付宝的人为94.77%。听说过网银在线,银联支付的分别为72.88%,69.74%。有40.34%的人听说过快钱,35.78%的人听说过易付通,20.95%听说过paypal,10.31%听说过汇付天下。不到10%的人听说过上海收汇宝,百付宝,易宝,首信易。
在第三方支付信任度的问题上,87.93%的受访者信赖支付宝,62.75%的受访者信赖网银在线,59.83%的受访者信赖银联支付,20.23%的人信赖快钱。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知晓度成正比。
在是否会使用第三方支付的问题上,调查的191人中,有153人表示“顺其自然就用了”,35人则是“在多种支付方式中,特别选择它”,只有3人选择“不信任,不会选择使用”。
在在第三方支付的使用频率问题上,一半以上的受访者为“每月使用1-2次”,没有受访者每日多次使用。
对于第三方支付的期待的问题上,一半的受访者希望“信誉良好”,三分之一的受访者则希望“方便快捷”
下面就各以支付宝、快钱为例,对非独立第三方支付平台以及独立第三方支付平台做更进一步的分析。
三、典型非独立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
作为非独立第三方支付的典型,成立于2004年的支付宝公司以其特有的发展契机及与淘宝、阿里巴巴的关联交易的优势占据了第三方支付市场半壁江山。为充分了解支付宝,我项目组于2012年7月到公司所在地进行了实地调研,并通过与其员工沟通对其有了更近一步认识。
(一)概述
支付宝的主要业务为在线支付。截止2012年6月,支付宝的注册用户数达到7亿,平均日交易额45亿元。日交易笔数峰值达3369万笔,具有庞大又稳定的客户群。
(二)盈利方式
支付宝的盈利手段主要来自四个方面:1.沉淀资金:由支付宝转给收款方的货款按周甚至按月结算,由此可获得这部分资本的利息。2.服务佣金:而采用支付宝作为收费方式的商户、企业需付一定的手续费。3.广告收入:支付宝主页广告。4.其他金融增值服务:代买飞机票,代送礼品等。
(三)竞争优势
自2009年从阿里巴巴集团独立,支付宝一直希望突出自己作为独立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角色。但是正是之前借助于淘宝的平台,使得支付宝拥有其他第三方支付公司难以企及的客户数量。从问卷调查结果看出,消费者对于支付工具没有特别的偏好,而在于使用的习惯性与可获得性。庞大的客户群只是支付宝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客户活跃程度,使其从众多支付方式中脱颖而出。在第三方支付行业服务同质化和拥有极强复制能力的今天,其他支付平台在细分行业的领先优势,都不足以让竞争门槛变得足够高,支付宝可凭借其强大的客户基础后来居上。
(四)存在问题
目前支付宝的业务版图面积覆盖了非常多的合作银行、商户、行业,相继推出众多新型业务。如何在如此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依然确保良好的用户体验和安全措施是支付宝面临的一大问题。此外,作为中国第一大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应付庞大的沉淀资金数额和便利的转帐平台的同时,对许多网络诈骗行为难逃其咎。而作为其最大优势的庞大客户数量反而成了其监管上的负担。
(五)发展趋势
2012年初,马云表示,支付宝的定位是“要用互联网的技术为未来的金融服务做支撑”。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新的《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手机以3.88亿人超越台式电脑的3.80亿成为中国网民第一大上网终端。早在2011年底,中国移动支付客户数已达到1.45亿户。预计在2015年移动支付将成为中国主流的支付手段。移动支付时代的来临,使手机支付无疑成为了第三方支付平台新一轮争夺的焦点。
相比通过电脑支付,手机显得更加快捷、便利。许多用户信息都是早已认证、保存在手机里,只需通过几次的点击就可以完成支付,大大增加了消费者的支付意愿。目前,支付宝的手机方式拥有快捷支付和条码支付两种,分别针对一般网络的消费者和微小电子商务商户。“担保买卖”“团体收款”等微应用则是支付宝针对微博独有的微博营销和互动活动推出的最新网络业务。
与快钱等其他第三方支付公司希望通过渠道增加的盈利方式不同,支付宝则更是希望进行大众的口碑营销,成为消费者心中支付工具的首选,真正做到“支付宝,知托付”。支付宝专注于国内市场,凭借海量的客户资源以及客户数据,其未来的发展增长点在于和银行证券等金融投资机构的合作,而在移动支付行业建立自己的信用体系则是支付宝希望树立的又一独特优势。
四、典型独立第三方支付平台——快钱
(一)概述
作为独立第三方支付的典型、国内领先的信息化金融服务提供商,截止2012.8.21,快钱已拥有1.12亿用户。2011年,快钱交易量总额突破了12,000亿元人民币。同年5月,快钱荣获央行首批颁发的《支付业务许可证》并担任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常务理事。
快钱针对个人提供了还信用卡、手机游戏充值、房租房贷、保险续费等生活服务。对商家提供了充值卡支付、信用卡分期支付、POS收款、分账支付等收款类服务。还有优惠券平台、自动出票等增值类服务。
(二)盈利方式
快钱的收益主要来源于手续费,“独立”被认为是区别于支付宝的有效竞争力,其独立的身份也更容易争取到商户的信任与合作。
(三)竞争优势
快钱在竞争中赢在比对手领先一步启动某一项业务。例如2008年5月,快钱在上海地区向消费者提供免费的公共事业缴费服务,而直到同年10月支付宝才开辟了此项业务。如今,快钱拥有超过139家商业合作伙伴,不仅涉及商旅、保险、电子商务、物流等现代化服务产业,也渗透到制造、医药、服装等传统领域。
(四)存在问题
由于支付手续费的收益会进一步降低,快钱将朝着混合型方向发展,但依照央行即将出台的《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分支机构的运作、专业人才解决以及风险防范问题将会成为制约其发展的几大障碍。
(五)发展趋势
现今中国POS机数量增速远不及信用卡,而快钱开创了“快刷”业务,将智能移动终端变为POS机,改变了传统的的刷卡方式。随着智能手机在中国的普及,快刷的市场前景看好。 此外,快钱关注、涉足基金行业已有三年多,并通过信息化创新解决基金的资金流动问题。此前,快钱业已推出了“跨行通”、“货币基金信用卡还款”等产品,方便基民转账和还款。截至目前,30余家基金公司都与快钱达成了合作。但在保险方面,快钱只是人寿保险众多合作机构中的一家而已,其市场前景有待观察。
五、总结
从以上数据以及两个案例分析可以发现,总体看来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依然在迅速发展中,但增长率已经逐渐放缓,整个行业即将踏入成熟期。以支付宝为首的非独立运行第三方机构占据了市场交易量的大部分,各机构基本收益主要来自于手续费。激烈的竞争以及业务同质化使得整个行业盈利不易,但逆势增长的蛋糕十分诱人,各机构因此不会轻易放弃已有成果,短期内挤出效应不明显。
央行牌照的确立了行业的合法性,但刚起步的市场监管依然存在漏洞,今后预计央行将就第三方平台沉淀资金存管问题、匿名交易问题做出进一步规定。
目前,支付宝、财付通等非独立第三方支付机构借助所依托的平台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然而消费者对于第三方支付平台选择无特别偏好,需求弹性小,代替效应明显,因此快钱等独立第三方支付机构凭借自身创新点赢得部分市场后,由于非独立第三方支付机构既有的市场占比,加上创新容易被复制,独立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优势很快丧失,于是它们不得不寻求新的创新点,并以此推动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发展。
长期看来,希望在该领域立稳脚跟的独立第三方机构会把重点放在新业务的开发、新收入来源的开辟上;而非独立第三方机构则会更专注于对已有业务的做大做强以及对主流旋律的把握,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迅速渗透到独立第三方支付机构创新领域,挤出效应,尤其是独立第三方支付机构,将会逐渐明显。
作者附注:北京市大学生科研立项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项目组。
参考文献:
[1]分析师谢春.艾瑞咨询:2011年中国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达22038亿元.2012.1.12.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在中纺圆桌论坛第十届年会上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结构调整、动力转换的新常态,消费及投资需求、生产组织方式、市场竞争格局、资源环境因素等方面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的变化。纺织服装行业当前正处于深化转型升级,加快强国建设的重要时期,新形势使发展的任务更显得紧迫和艰巨。全行业必须正确把握宏观经济新常态下自身所面临的外部形势特征和内在特点,进一步明确行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和任务,更好地适应新常态要求,谋求实现更高水平的新的发展。
新趋势
王天凯表示,从外部形势看,纺织服装行业主要面临4个方面的新常态趋势。
首先是内需消费结构升级加快。纺织服装个性化、多元化已取代数量扩张,日益成为新的消费趋势特征。满足消费者对衣着产品时尚性、功能性、生态性等方面高品质的要求,成为纺织服装行业在新时期的重要使命。纺织服装的内需潜力不断转化为现实的市场机遇,积极加强跨产业链、跨部门合作,促进市场机遇成为现实生产力,也是纺织服装行业的重要任务。
其次是国际竞争格局调整重构。国际市场长期处于缓慢复苏周期。发达经济体进入了理性消费常态,市场需求端增长平缓,发达国家重启工业化进程,加强控制纺织产业链高端,新型经济体深入参与国际产业布局调整。纺织服装制造能力快速提升,逐步加强纺织产业体系建设,促进国际竞争更为激烈。我国纺织服装行业成本比较优势显著下降,参与国际竞争的压力凸显。需要通过资本输出拉动跨国研发设计、品牌渠道和原料及加工基地建设,并以技术、人才、高水平的引进等方式,深度参与国际产业体系分工合作,创造新的国际竞争优势,稳定国际市场份额。
再次是生产要素比较优势改变。我国劳动人口增长进入拐点,大众就业偏好改变,使纺织服装行业人力资源结构短缺成为常态,用工成本快速提升,比较优势基本不复存在,天然性的短缺矛盾随着消费需求的增长日益凸显。国内棉花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尚未完成。纤维原料供给的素质、品质、价格等仍是行业面临的重要挑战。行业发展必须更多依靠人力资源质量提升和技术、支持、管理等非物质要求投入,才能有效地破解要素制约和成本压力。
最后是资源环境的约束不断增强。纺织服装行业面临的资源环境瓶颈制约不断增强,国家对水体、大气污染排放的控制标准更趋严格。行业现在的软硬件实力与强制标准之间存在着差异,使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成为行业面临的最紧迫任务。各种资源稀缺以及成本提升,使得加强资源综合利用与循环再生,日益成为企业的常态选择和自觉行动。
新特点
面对这些外部形势的新变化,纺织服装行业自身发展将主要呈现4个方面的新常态特点。
一是经济增长逐步减速换挡,但随着外在市场环境和要素成本的改变,行业经济总量增长已开始从高速向中速逐步转变。行业纤维加工量、工业增加值、出口总额、利润总额等指标,“十二・五”以来增速明显低于“十一・五”时期。到2014年已减缓为一位数的增长。“十三・五”期间的行业增长、总量增速仍处于趋缓的空间,但这不意味着衰退,行业调整深化和行业竞争力提升,仍将在中速水平保持发展。
二是结构调整支持纺织服装行业稳定发展。行业在新原料、终端产品、产业布局、生产能力、企业组织等方面,存在着结构性的矛盾和问题。必须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逐步强化海外产业布局、生产业等新增长点对行业的带动作用,同时化解阶段性产能过剩、中小企业竞争力不足等风险问题。产业结构优化带动的效益提升,将有利于对冲行业经济增速下行的影响,成为行业经济稳定增长的根本支撑。
三是创新驱动行业的转型升级。加强创新驱动是行业有效满足内需升级的要求。破解生产要素和资源环境制约,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根本途径,是行业适应新常态发展的必然要求。
2012年我国纺织服装行业整体步入低谷,大部分服装企业面临寒冬。尤其是高库存问题,使部分企业资金链断裂,难以为继。整个服装行业,国内和国外都处于复苏阶段。国内市场终端销售、去库存、出口订单量未见好转迹象的情况下,明年形势仍然难以乐观。
纺织服装行业的高库存压力主要源于内需无力和出口低迷。去年我国整体社会消费品总体销量增速放缓,在此背景下,纺织服装行业的零售终端也不能例外。受欧、美经济低迷影响,去年国内大型服装公司出口订单量相对都出现削减,出口形势非常不利,三大贸易对象中只有美国市场有所增长,今年的出口情况依然难乐观。产量方面,增速最高的是纱产量,而色织布产量萎缩。进入下半年,纺织业和服装服饰的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平缓或略有下降。此外,棉花价格对纺织制造业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
经历了近几年的高速上升期,服装行业整体价格偏高。并且在当前物流、地价、租金以及工资等众多因素提升下,服装价格仍有继续上升之势,但其速度和当前普通市民工资水平提升速度明显脱节。而消费者对于服装消费渐趋冷静,市场需求进一步减缓,库存压力就成为必然。
此外,服装行业还面临突出的供需矛盾。2012年以前,服装行业市场前景看好,尤其是内需市场火热,各服装加盟商基本都保有大量订货和存货。而进入2012年以来,虽然销量放缓,但厂家不能及时得到这种市场信号,仍然按照常规思维继续保持全力生产甚至增产扩产,造成供大于求。企业为了取得一份好看的报表,保证实现销量增长,只能通过包括折扣在内的各种方式给销售商施压,促使经销商继续保持高订货量,这就造成经销商的高库存压力。
市场需求和供给是一个负反馈的机制,从国内外服装行业现状对比来看,高库存压力的根本在于服装市场的销售体系。我国幅员辽阔,服装厂商想在各地区搞定当地零售终端,并与之建立起长远关系,势必会选择加盟商的模式。不可否认,这种模式在前几年对服装行业起到非常大的推动作用。但随着行业发展以及竞争的加剧,这套模式的弊端日渐凸显,直接或间接导致决策滞后,产生供销失衡。反观国外,包括优衣库在内的大型服装商都采用直营模式,而并非类似于我国的加盟体系。相对而言,直营模式下企业可以更加有效监控零售终端,信息反馈更加及时准确。
为了减轻库存压力,各地区的零售终端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来实现优化升级,包括网购。但从长期来看,解决高库存的根本途径还是要减少销售中间环节。只有如此,企业才能快速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通过调整生产环节,主动性地适应市场变化和需求。2013年各服装企业主要任务除了去库存化,更主要的是及时完成销售渠道改革,建立适合市场需求的营销渠道,才能在新一轮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服装行业发展至今,企业转型升级也是一个难以忽略的课题。随着国内人口红利消失、劳动力成本上升,部分中小企业只能被市场淘汰,而大型企业可以把厂房迁往东南亚或者我国中西部等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地区。此外,企业转型也应该更加注重高附加值,以及含设计成分更高的产品。
随着3D打印的兴起,及其在服装领域尝试性的应用,长远来看也将推动服装行业的转型升级。目前3D打印在服装行业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无缝针织方面,而且成衣效果所见即所得,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服装行业的成品水平。但由于其局限性,包括西服在内的大量正装目前还不能完全靠3D打印技术来实现。
从产业链来看,中国的服装原材料是能够和国际接轨的,包括原材料的供应都不比国际差。而国内企业的高端化路线之所以很难走出来,还是因为品牌建设不到位。“微笑曲线”的两端是设计和品牌,而这也正是国内服装企业所缺少的。
国内服装行业高端化路线,尤其是盲目性的高端化,也是行业转型升级需要克服的弊端。通过价格对比不难发现,国内衣服价格存在盲目虚高的现象。同样的品牌款式服装,国内价格会比国际价格高一倍甚至更多。
品牌服装企业走高端路线无可厚非,毕竟高端产品利润相对较高。但价格升高以后,势必面临消费群体的流失,尤其在当前中国,同样价格在欧洲或中国香港可以淘到更好的国际品牌服装,性价比会更高。国内部分服装品牌定价偏离市场消费实际,最终将影响行业正常发展。
国家城镇化政策的确立和逐步展开,对服装行业虽然没有直接利好,但在城镇化过程中,人工和地产成本上涨,居民收入也会提高,意味着国内三、四线城市的购买力提升,这些地区的消费增长将继续快于一、二线城市,纺织服装企业在上述地区的竞争也会增强,尽早实现布局的企业才能占领先机。
一、大力推进服装行业自主品牌建设,具有极为深远的重要战略意义
首先,加快我国服装自主品牌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纺织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的需要。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纺织服装行业步入快速发展轨道,产业规模迅速扩大。2006年,纺织服装出口1470亿美元,占全球纺织服装贸易额的25%,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国和出口国。但纺织行业的发展数量型增长特征较为明显,随着国际竞争加剧,资源环境压力增大,纺织数量型增长方式将受到严重制约,产业发展面临诸多严峻挑战。新形势下要保持纺织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尽快实现从数量型增长向质量效益型增长的根本性转变。品牌是质量、效益、文化、价值的综合体现,品牌创新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提升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当前大力推进服装行业自主品牌建设,并以此为契机,带动整个产业从粗放型向集约型,从资源消耗型向资源节约型转变,是实现纺织增长方式转变的需要,也是纺织服装行业牢固把握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其次,加快我国服装自主品牌建设是实现由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迈进的需要。纺织服装产业是我国市场化程度最高的产业,也是我国在国际上最具竞争优势的产业。尽管中国纺织服装业的迅猛发展令世人瞩目,但与纺织服装大国的地位相比,我国服装品牌的发展现状却令人堪忧,不仅在世界服装品牌之林中难觅中国服装品牌的踪迹,即使在国内市场,中国服装品牌也同样面临着种种压力。长期以来,由于没有强势品牌,即使拥有世界一流的装备和工艺,也只能成为别人的加工厂,替人作嫁衣裳,其结果是长期耗用大量资源和廉价劳动力换取微薄的加工费。自主品牌的缺失已成为我国服装行业大而不强的主要症结,成为制约我国服装行业由大变强的关键因素。要提高我国服装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以及在国际产业体系中的地位,实现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的迈进,就必须加强服装自主品牌建设。
第三,加快服装自主品牌建设是关注民生、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纺织服装业既是关系国计,又是关系民生的基础性产业。服装产业对农业、化工、纺织、印染、织造、服装市场等多个产业的发展都有着直接的带动作用,并引领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的提升与转变。同时,作为富民产业,服装产业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为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致富一方经济、创建和谐社会等多个方面均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在当前服装产业由东南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进行梯度转移的背景下,服装产业更是在繁荣中西部地区经济、解决当地劳动力就业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当前和今后,进一步注重和发挥纺织服装行业推动地方经济发展、解决就业压力、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就必须迅速转变“以量取胜”的观念,走出“打工经济”的思维,摆脱“世界工厂”的定位,抓紧品牌建设。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发挥服装行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应有的作用。
第四,加快服装自主品牌建设是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服装产业属于品牌驱动性产业,国际上服装强国的发展经历充分表明,服装产业上下游链条上的不同资源配置都是以品牌为中心而展开的。品牌在整个产业的发展中起到了核心作用,成为整个产业发展的带动者、整合者及推动者。从国际纺织产业发展的轨迹可以看到,纺织产业业态发展一般都经历过大规模低端加工制造到出口加工带动型,再发展到原创设计开发和品牌经营等几个阶段。当前,国际服装产业已进入品牌竞争时代。通过强势品牌的核心带动,整合产业链,实现全球资源的有效配置,从而确立在世界服装产业格局中的强势地位,已成为发达国家纺织服装业发展的基本战略和国际产业发展的总体趋势。
第五,加快服装自主品牌建设是全面推进我国自主品牌建设的需要。纺织服装产业是我国市场化程度很高的产业,也是我国在国际上最具竞争优势的产业。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已经基本具备率先推进品牌建设的基础、条件、优势和时机。服装品牌建设对于全面推动我国自主品牌建设具有重要的引领示范作用。为此,国家发改委在《关于加快我国自主知名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将服装作为全面加强我国自主品牌建设的重点行业率先推进,研究探讨加快我国服装自主品牌建设的政策措施,从而以点带面,全面推动国家自主品牌战略的实施。
二、我国服装自主品牌建设已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也面临严峻挑战
加入WTO,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强势拉动下,我国服装产业飞速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更是促使我国服装产业再度升级。目前,国内一批具有一定竞争力的品牌已经形成,企业创建品牌的意识普遍增强,服装行业向品牌化发展已成为业界共识。同时,一批具有行业发展特色的产业集群初步形成,各服装产业集聚地之间和企业之间已经开始了全新、深化的合作模式,通过充分发挥各产业集聚地专业化生产的优势,共同创建区域品牌。尽管我国服装企业已经具有了强烈的创品牌意识,但我国服装自主品牌建设的道路还很艰难,还面临着严峻挑战。国内高端市场目前已被一批国际顶级品牌在一定程度控制着,90%的国际顶级服装品牌都已进入国内市场;在中端市场上,随着快速时尚品牌ZARA、H&M以及一批国际二、三线品牌陆续进驻中国,一批在价格上与其相近,但在设计、快速反应、品牌运营等各方面尚无法与之抗衡的国内服装品牌正在受到强烈的冲击;对于国内大量服装品牌而言,目前只能在二、三线市场以及县级市不断拓展市场份额,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也还面临着同质化严重等一系列问题;加之国外产业资本越来越多地以合资形式进入我国市场,可以说,国际服装品牌的本土化竞争之势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危及到了国内服装产业的产业发展甚至安全。
综合分析,我国服装自主品牌建设目前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是培育自主品牌快速成长的大环境尚未形成。尽管各部门都在推进服装品牌建设,但尚未形成合力,难以对现有资源进行集中整合;个别地方政府对本地企业制假售假打击不力,品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有待加强;各种评比、摊派、也加大了企业的负担;消费者盲目崇拜洋品牌的心理等状况,使服装自主品牌的创建步履艰难。
二是企业创建品牌的实力仍然不够。创建品牌实力不足主要表现在资金和人才两方面。我国服装企业仍处于资本积累阶段,自身资金实力不足,无力维系海外市场的营销成本,资金制约了硬件的提升、品牌的宣传、销售网络的建设和人才的引进,而品牌国际化经营的人才匮乏又从根本上制约了产品、品牌、管理、运营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三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仍然没有形成。十多年来,中国的服装企业虽然有了一些耳熟能详的品牌,但这些品牌在国际市场仍然力不从心。主要原因是没有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没有形成独特的服饰文化,没有形成稳固的消费群体,同质化竞争越来越激烈,每一个品牌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不可避免地走向价格战。即使一些服装界的领军品牌,他们的市场成功也不是品牌的胜利,而更多的是渠道终端模式的胜利,剔除终端营销模式的因素,品牌的贡献十分有限,而且相当脆弱。我国服装企业大多创新能力不足,不少企业没有自己的自主品牌,主要是以仿制、翻版为主,原创性的设计明显不够。有品牌的多数没有自己的独特风格,仍在实施“跟进战略”,服装品牌的文化内涵不够深度,始终显得过于直白或比较肤浅。这是导致我国服装贴牌加工企业多,原创品牌企业少;产品风格雷同多,独创特色产品少;外贸加工低附加值产品多,高附加值产品少的重要原因。创新能力的不足和信息化建设的迟缓,又是对市场反应能力低下的必然反映,这两点的不足直接影响了我国服装核心竞争力的形成。
三、大力推进我国服装行业自主品牌建设任务极为紧迫
服装自主品牌建设是一项关系到增强我国服装行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的产业链整合能力,促进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的结构调整和优化,建设“纺织服装强国”的长期性任务。推进我国服装行业自主品牌建设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培育服装自主品牌为基础,以推进服装自主创新设计为支撑,以大力推动品牌营销为依托,以提升服装行业发展水平为目的,走政府推动、社会参与、企业主体相结合的自主品牌发展之路,全方位、多层次推动服装产业自主品牌建设。我们争取用5―10年的时间,建立并完善多元化的自主品牌推进体系:创建不同层次的国家级、省级和重点企业的服装设计服务中心,支持企业提高营销运作能力,在服装行业中形成多个拥有市场优势地位、具备消费引导能力的原创服装品牌;鼓励加工型服装企业转变增长方式,提升设计创新水平,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强化采购和营销能力,经过一个时期的不懈努力,使一大批加工型企业发展成为可以主动向客户提供设计样品、一定数量的企业以自有品牌出口;促进服装产业集群向高质化发展,加强现代产业供应链,扶持服装产业集群创建一批公共性品牌。
为此,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强化服装企业创新的主体作用,树立正确的品牌发展观,不断加强企业研发能力的建设,逐步提升服装品牌的综合运营能力,全面推进自主服装品牌的创意提升。
其次,要加大对服装品牌建设的引导扶持。要积极创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服装人才培训服务平台、多方位品牌推广服务平台,加大对服装品牌建设的引导及扶持。
“十二五”社会责任建设进入新阶段
“纺织服装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在过去5年取得了明显进步,这是中国纺织工业转变发展方式进程中的另一重要表现。”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在致辞中说道。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在2005年制定CSC9000T社会责任管理体系之后,在“十一五”期间开展了大规模培训,推广企业执行试点,实行了“十百千”工程。同时,加强了国际交流合作,开始了行业和典型企业社会责任公开。在试点过程中,又进一步制定了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纲要,中国纺织企业报告验证准则等文件。
“‘十一五’期间社会责任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了体系,扩大了试点,丰富了经验,促进了企业和谐和社会和谐,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产生了保护生态环境效应和维护市场秩序的效应,增进了国际交流与合作,改善了纺织行业社会责任国际声誉。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今年的社会责任年会既是以行业和企业2010年社会责任报告作为‘十一五’时期落实社会责任起点,又是‘十二五’全行业建设的开局活动。”杜钰洲说。
杜钰洲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进一步做好在全行业开展社会责任自律工作推广和发动工作:二是以企业责任信息披露为抓手,加大实施推进纺织工业社会责任建设;三是围绕行业转变发展方式,开展落实社会责任重点专项推广;四是继续扩大开展与国内相关产业,和国际相关产业,或者国际相关组织之间有关社会责任的交流与合作。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朱宏任致辞时指出,在新的经济发展中,建设现代纺织产业体系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面临更高要求。他提出了建设更加和谐的劳资关系、进一步树立环境友好和绿色发展理念、增强企业质量诚信意识、加强社会宣传和舆论监督等四项建议。
跃变中推进价值提升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孙瑞哲为大会作了《透明、包容、创新――社会责任与价值经济的和谐共振》的主题报告。孙瑞哲表示:在从“纺织大国”转变为“纺织强国”过程中,中国纺织工业的发展使命、发展路径以及发展规律将发生重大的跃变,将从“规模经济”到“价值经济”的跃变,从“发展是硬道理”到“科学发展是硬道理”的跃变,在这跃变中,纺织服装行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的建设与有效推进,将成为纺织工业实现跃变的“隐形翅膀”,助推纺织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使中国早日达成“纺织强国”。因此,产业发展需加快实现“四个转变”:即从“个体到系统的转变”、“封闭到开放的转变”、“有形到无形的转变”以及“无序到有序的转变”。“从无序到有序”的转变,意味着以“公平竞争”、“以人为本”、“绿色发展”为主旨的社会责任实践,将有效地推进产业发展向健康、规范、有序的逻辑演进。
在透明、合作与优化三个主题词下,孙瑞哲回顾总结了一年来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社会责任建设的实践经验与体会。他表示,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CSC9000T,始终秉承的一个思维理念是,以实现纺织工业在全球经济范围内的“代际公平”为使命,在价值理念与方法论之间,“依于仁,游于艺”,寻求系统、开放、睿智、和谐的发展。在这一理念指导下今后将主要做好:第一,在行业发展政策中持续强化社会责任导向;第二,在其他行业系统化推广社会责任建设经验;第三,在节能减排方面探索低碳供应链形成机制:第四,在供应链上深化并拓展社会责任体系合作等项工作。
开放透明展示创新理念与行动
连续第五次的行业社会责任报告一《2010~2011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社会责任报告》系统、开放、透明地向社会各界披露了行业一年来社会责任建设推广工作的实践,并传达了行业社会责任建设的新理念,新规划。报告共分四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在说明2010年度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各种行业宏观因素的变化及其对行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影响;第二部分主要介绍2010年行业社会责任建设的主要工作及其进展;第三部分专门分析了社会责任标准及倡议合作与融合的趋势及现状,并着重介绍了CSC9000T和BSCI在这一领域的共同尝试:最后一部分则说明中国纺织服装行业2011年度到2012年度的社会责任工作规划。该报告是中国纺织工业协会连续第五次的行业社会责任报告。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目前,今年全国各行业企业报告会超过600份,纺织行业企业公开的社会责任报告有44份,涉及纺机、服装,针织、印染、产业用、丝绸、棉纺、化纤、毛纺及配件等十个细分行业。自纺织行业第一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2008年到现在一共有86份企业报告,其中近40%的报告经过了国际权威第三方验证和行业协会鉴证,在各行业中居领先地位。百隆、达利、海冬青、经纬、丹毛、海天、好麦尔、志向、恒田、天圣、富丽达、乔顿、彩虹庄、红绿蓝、嘉名、华峰氨纶等16家中国优秀纺织服装企业在大会上了根据CSR-GATEs编制的社会责任报告,这充分体现出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社会责任建设的深度和广度,以及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规范性。也展示出近年来行业开展社会责任建设所取得的可喜成果。
体系融合社会责任建设新的里程碑
6月28日上午,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主办的2011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社会责任年会“社会责任体系融合与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专题论坛举行。BSCI、SA8000等国际、国内相关社会责任体系机构的代表共同出席探讨交流体系融合,推进社会责任事业的发展大计。社会责任体系融合的探索与实践是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方式的巨大创新,CSC9000T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与国际通行的社会责任标准、体系的融合将是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事业新的里程碑,也是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走向世界迈出的第一步。
孙瑞哲在会上做了题为“加快社会责任体系的融合与‘软实力’升级”的主题发言,孙瑞哲认为:跨国社会责任的履行与实践正在实现着从“COC―C2B―C2C”的“代际进化”。成本降低、公信力提升,成为了责任体系进化的一个主旨。而社会责任体系的三代进化,贯穿着这样一条主线――
即:从“点对点”,到“系统对系统”的责任主体:从繁冗的审核压力,到成本集约化的履责标准;从封闭的单方意志,到开放的第三方监督。
“社会责任体系的进化与融合,令社会责任本身的内涵在发生着显著的扩容。即,以往社会责任的实践,更多将关注的视角停留在内部的劳资关系和谐,以及‘以人为本’的理念倡导之下,而随着社会责任体系的高度融合与价值交汇,环境保护、绿色供应链管理、可持续发展等理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孙瑞哲说。
为产业转移保驾护航
6月27日,2011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社会责任年会“产业转移背景下的社会责任:产业的梯度转移和国内市场的崛起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专题论坛举行,此论坛是国际范围内首次就产业转移与社会责任建设、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深入探索的专题研讨会,旨在通过纺织服装行业的社会责任实践,探索以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建设,避免重复东部地区发展过程中走过的弯路,为产业的成功转移保驾护航,实现中西部地区的科学、可持续发展。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张莉在讲话中表示: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同时,应充分考虑到企业社会责任因素,如员工权益保护、劳资关系及环境保护等。一是要汲取东部沿海企业在近三十年发展过程中企业社会责任的优秀经验,推广和复制到中西部地区,使其在发展企业社会责任方面具有一个较高的起点。同时,也要吸取教训,避免重蹈当年东部粗犷发展的覆辙。我们应当认识到,产业转移不仅仅是厂房、设备、人员等硬件的转移,更是管理、制度、企业文化等软件的转移。企业不但要将先进的生产技术、管理经验带到西部;更要将以人为本、和谐企业的理念带到西部:不但要做好本企业的社会责任,还要影响更多的当地企业重视社会责任。
节能减排你我同行
江苏服装教育与产业发展高峰论坛
由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国际服装节组委会主办,江苏省服装协会、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承办的“江苏服装教育与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南京国际展览中心举行。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在江苏服装产业面临转型、更加重视服装人才创新发展的新形势下,各院校的教育家与服装行业的企业家们就服装行业人才培养的成功模式为话题,探讨服装人才培养与校企合作未来的方向和支撑点。就“面对新形势,传统的服装产业如何在新的市场环境下面对挑战、整合资源,培育核心竞争力;如何根据生产要素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的新要求,实现产业的创新、突破和发展优势;服装产业集群在新形势下如何寻求一种内生性的发展力量,塑造一种创新变局,提升产品的高附加值,寻求产业链的稳健延伸,提升企业与产业在全球市场下的优势竞争力”等问题进行交流研讨。与会的教育和实业两大领域的各方精英,将汇聚智慧,共同商讨、交流服装教育与产业发展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式、新合作,使传统的服装产业在新一轮的市场竞争中更加朝气蓬勃,同时促进纺织教育在优化人才培养、服务行业发展等方面实现历史的新超越。实业领域的专家就服装教育“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办好学校,办什么样的学校”这两个问题,从“如何提高纺织教育质量,如何提升办学理念和实际运作能力,如何更好地实现校企合作共赢”等多角度,为江苏纺织教育,同时也是为江苏纺织产业的持久健康发展,提出建议。以便进一步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积极支持行业、企业参与纺织服装教育办学,鼓励和支持相关院校与行业、企业开展多形式、多途径、多层次的合作,不断增强院校对服装行业产业的服务能力,以及行业企业对服装教育的支援力度。
雅鹿・中国服装品牌创新与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
雅鹿・中国服装品牌创新与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将邀请有关领导、专家学者、著名企业家就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现状、品牌文化及营销传播创新路径、提升企业品牌竞争力、推动品牌建设的策略及措施等展开讨论,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对服装品牌创新及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
顾山-中国内衣产业调整提升高层论坛
“顾山-中国内衣产业调整提升高层论坛”,研讨中国内衣产业调整提升步骤的几个关键因素,为产业转型,管理升级进行有益的探索。
纺织服装行业是一个分布地域广泛、就业人口众多、涉及门类复杂、大学生所占比例稀少的行业,全国各地的纺织服装类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维持在很高水平。以东华大学为例,2014 年,其纺织学院和服装学院毕业生共 1211人,就业率分别为 96.39% 和93.86%。在就业形势严峻的大环境下,如此高的就业率,也再一次验证了不断注入新鲜血液的纺织服装行业所拥有的持久生命力。
众所周知,纺织服装行业属于传统行业,近年来,由于社会上对纺织服装相关专业存在一误解,故将其归类于“冷门”专业。然而在各大招聘会上,这些所谓的“冷门”专业,由于人才少,反而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稀缺、高待遇的“热门”专业。
相比于长三角地区,新疆对纺织人才的渴求则更加明显。据悉,新疆自治区现有纺织产业就业人员约20 万人,目前,其对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产业工人都还存在较大需求。作为全疆高校唯一的纺织培训基地,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郭江就表示,目前,在自治区大力发展纺织服装产业的背景下,学院通过订单、定向培训所培养的纺织服装类专业学生,在大二、大三时就与用人单位签订用工协议,就业率达 100%,可见纺织服装人才正成为稀缺人才。
就业率固然重要,但唯有就业质量才是保证人才可持续的根本。我们发现,近年来,虽然纺织服装类毕业生就业率很高,但跳槽频繁。就像东华大学的一位老师所说,有时候,推荐一个学生给熟悉的企业,企业精心栽培,花费大量时间金钱对其培训,还未见“收成”可能学生就辞职了。这样的事情,我们也屡见不鲜。
其实,学校不仅要在专业上保证毕业生的“出厂质量” ,还要在人生规划、工作态度和社会责任等等方面给予学生正确的规划指导。近日,麦可思研究院了一份《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报告对一些专业的就业率作了分析。 最值得关注的是,该报告最后还给出了就业的绿牌、黄牌以及红牌专业,尽管似乎让人有一种一目了然的感觉,但是,细细品味,却是五味杂陈。
最近,刚高考完的考生们就要选择自己的专业,而很有可能大多数人对自己即将要学什么专业是无概念的,他们主要依靠家长指导、市场上的热门专业,甚至是口口相传而去选择。
(征求意见稿)
为深入落实《关于加快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及“紧盯前沿、沿链谋划,龙头牵引、培育壮大,打造生态、集群发展”工作部署,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推动产业链优化提升。充分发挥龙头企业规模效应及行业带动作用,提高中小企业质量效益水平和为大企业配套能力,建立产业合作机制,打造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营造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良好产业生态。加快完善纺织服装产业“链长制”推进机制,以工程化、项目化方法抓好产业链规划设计。加强重点项目策划,聚焦产业链创意设计、品牌营销、高端面料等短板弱项,省市一体化谋划实施一批延链补链强链项目,集聚资源要素、完善产业链条。举办产业链领航龙头企业、关键节点企业、重点配套企业以及科研单位、基金、智库、工业互联网平台等支撑服务机构对接活动。成立山东省纺织纤维产业链联盟、山东省纺织服装全产业链工业互联网联盟等更多行业组织,依托联盟和协会开展常态化行业服务。
二、促进产业集群升级。建立全省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沟通交流、分工合作、产品配套等协调机制,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提高产业集群整体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开展产业集群观摩暨能力提升行活动,挑选省内外知名度较高、发展程度较好,规模较大的产业集群进行调研观摩,促进相互学习、交流提升。重点支持培育壮大滨州市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市、青岛市即墨区中国童装名城、淄博市淄川区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市、烟台市海阳市中国毛衫名城、潍坊市昌邑市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市、潍坊市高密市中国家纺名城、枣庄市市中区中国针织服装名城、滨州市惠民县中国绳网名城、菏泽郓城县中国棉纺织名城9个在全国具有较高影响力的特色产业集群。
三、培育六大产业基地。基于各市产业基础与优势,依托重点企业,开展精准招商,增强产业链配套协作能力,重点建设6个全国知名产业基地。(一)研发创意、品牌运营、展会赛事基地。依托青岛、济南、烟台、威海等市的研发、品牌优势,打造全国重要的纺织服装技术研发、时尚创意、品牌运营基地。(二)新型纤维材料基地。依托烟台、潍坊、济南、泰安、威海、青岛等市技术与产品优势,重点发展芳纶、石墨烯纤维、莱赛尔纤维、海藻纤维等新材料,打造全国领先的高端纤维材料基地。(三)高端纺织研发制造基地。依托滨州、淄博、德州、济宁、烟台、泰安等市产业优势,加快多纤混纺纱线、多组分机织坯布的技术研究,打造全国领先的高端纺织研发制造基地。(四)智能绿色印染基地。依托泰安、青岛、滨州、淄博、烟台等市在智能化印染以及印染关键技术的领先优势,打造全国领先的智能化印染产业基地。(五)时尚家纺服装基地。依托威海、潍坊、淄博、济宁、烟台等市设计及品牌优势,打造全国重要的先进服装产业基地。依托滨州、潍坊、烟台等市创意设计及产品开发优势,打造全国重要的床上用品产业基地;依托聊城、潍坊、滨州等市毛巾行业的全国领先优势,打造全国重要的毛巾产业基地。(六)高端产业用纺织品基地。依托德州、泰安、东营等市产品及技术优势,打造全国领先的高端产业用纺织品产业基地。
四、提升创新创意能力。发挥大企业科研与人才优势,聚焦行业前沿技术,引领带动行业科技创新 能力提升。支持国家先进印染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推动产学研合作,加快研究成果在我省转化。积极培育国家级纺织服装创意设计试点示范园区(平台),通过整合资源、人才引进、品牌孵化、成果转化、服务共享等途径,打造全省纺织服装产业 资源聚集高地。举办“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纺织服装分赛,办好中意服装设计大师班和中国国际华服设计大赛。成立山东省时尚产业联盟,推动纺织服装与鞋帽配饰、珠宝首饰、文化艺术等时尚产业跨界融合发展。到2022年,全省力争培育壮大纺织服装领域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1个,国家级单项冠军示范(培育)企业12个以上,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5个以上,国家级纺织服装创意设计试点示范园区(平台)10个以上。
五、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完善纺织服装产业重点项目库,瞄准原创设计、新型纤维、工业互联网平台等附加值高、带动力强、市场前景广阔的重大项目,健全服务机制,强化要素保障,加快推进重点项目落地。定期组织重大项目专题推介,综合运用股权投资、引导基金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纺织服装产业项目。树立产业链招商思维,集聚资源、集中力量、集成政策,精准招引一批产业带动强、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重大项目。到2022年,第一批重点跟踪协调并支持推进20个产业链重大项目(总投资202亿元)。
六、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智能化技术改造工程,支持引导企业加大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应用,实现管理、设计、制造、营销等全流程数字化转型,推广柔性化生产、个性化定制和精准化营销。建立企业与数字化服务商常态化对接机制,开展线上线下多种形式的对接活动,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技术支持、服务保障等。开展行业数字化转型诊断活动,一企一策制定数字化建设方案,指导企业进行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改造。大力培育推广纺织服装行业互联网平台,推动企业上平台、用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和产业链重构,促进企业间结成更紧密的生态伙伴。到2022年,全省诊断培训纺织服装企业500家以上,重点培育推广纺织服装行业互联网平台5个以上。
七、深入推进“三品”战略。深入推进纺织服装行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战略,组织企业参加春秋两季上海五大联展,集中展示和推介山东省纺织服装优势产品,提升“山东纺织”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鼓励纺织服装企业利用天猫、淘宝、京东、必要商城、亚马逊跨境电商平台等网络购物平台以及抖音、快手等直播带货平台,重点客户微信群等多种渠道,实现线上线下快速、精准、高效营销。到2022年,全省累计培育纺织服装行业新技术、新成果、新模式100个以上,重点培育品牌企业50个以上。
八、强化人才培训。举办纺织服装产业高端人才培训班,针对纺织服装行业董事长、总经理、二代接班人及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从企业管理、数字化转型、品牌打造、市场营销等多个方面,进行系统化培训,持续提升企业家能力素质。利用中意国际服装设计大师班线上线下授课及大赛赛前专题辅导等方式,高水平培训指导企业及高校设计人才3000人次以上。针对互联网经济时代行业发展趋势,依托山东省纺织服装全产业链工业互联网联盟,开展“蒲公英百千万”数字化人才培训活动,就3D数字化设计研发、柔性快反智能制造、智慧零售等方面进行培训,到2022年,联合30所高校,赋能200家企业,为行业培养超过3000名数字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