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工商管理专业存在的问题优选九篇

时间:2023-12-07 15:42:5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工商管理专业存在的问题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工商管理专业存在的问题

第1篇

一、工商管理专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存在的主要矛盾

从我们的调查结果看,当前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教育中存在的主要矛盾是:

1.学校与学生之间。学生已经显示出对校方提供的培养目标、模式、内容、方式等方面的诸多不满,集中表现在对学校整个培养体系的系统性、实践性和全面素质培养方面存在不满,并对培养方式的陈旧、单调和不够科学提出了批评。同时,学生对知识教育表示认可,并对教师在讲授理论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满意度较高。

2.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矛盾集中在毕业生的综合能力、发展能力、自我认知和由此形成的就业期望,与用人单位在聘用、使用人才方式之间的冲突。大部分毕业生进入企业后直接从事基层管理工作,在工作中显示出一定的能力,有相当一部分还逐步进入高一层的管理岗位。

3.学校和用人单位之间。首先是各学校大都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同时也无法给予企业正确的甄选信号;其次是教学内容与企业管理需要有差距,企业希望学校能够更进一步强化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我们的调查分析,下例问题在被调查的高校中带有普遍性。

1.照抄西方的管理教育理论和教育模式。认真学习西方先进的理论和经验本身是应该大力提倡的,尤其是在全球一体化发展日益深入的今天,更是要不断学习国外先进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以适应国际化的挑战,但是,我们目前采用的工商管理教材有相当部分是舶来品,从理论观点到案例分析都与西方教科书如出一辙。介绍西方管理的图书已是“汗牛充栋”,而西方的经取回来后,并没有解决众多企业的困难,西方的经再好,也难免“水土不服”。

2.课程设计方面忽视教育内容的实用性。(1)课程设计与市场需求脱节,培养目标不明确,许多课程仿佛为专门研究管理学的人士开设的,工商管理课程与普通管理类课程的差别不大。(2)涉及面广但不精不专,学的多反而变得肤浅,使学生无法融会贯通,无法灵活运用。(3)案例缺乏。对应中国市场、中国企业情况的案例少之又少,即使是国内企业的案例也都是大中型企业的案例,中小企业的案例是凤毛麟角,学生感觉这些案例中看不中用,无法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这使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丧失了不少模拟现实的机会。

3?郾教学方式单一。在被调查高校中,教学活动基本上都是在教室里进行的,实践教学活动很少。这种教学方式就如同在教室里传授学生们游泳技巧一样,最后培养出来的只能是熟读理论的理论家,而不是工商管理教育应该培养的职业经理人。

4.教师缺乏企业管理的实践经验。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没有管理企业的实践经验,就不能感悟到管理学的精妙之处。因此,从事工商管理专业教育的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企业管理经验,并最好能同时在公司兼职。而我们相当多教师往往看不起具体的日常操作,从而成为“空中飞人”,相当一部分人毫无管理企业实际运作的经验,这种从未下过水的“游泳教练”,又怎么能教会别人游泳呢。

二、改革建议

工商管理教育主要是培养技术型、应用型的高级职业经理人才,为了实现此目标,高校工商管理教育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改进。

1.突出培养目标的职业性,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工商管理教育应特别强调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突出知识的应用,重视培养学生职业适应能力和职业竞争能力。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开办模拟公司或到公司实习等办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吸收知识,培养管理能力。

2.突出实用性和岗位针对性。专业管理人才的岗位适应能力强,更符合目前人才市场的需求,也能提高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中的竞争力。在教学过程中,一是应切实重视和强化案例教学,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必须坚持尊重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强调学生学习自立性的原则,应要求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并自主地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从而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得到强化和提高;三是应广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深入开展专业实践,积极组织和开展各种有利于培养学生管理能力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3.采取企学共建的办学模式,尝试定单式教学。国际国内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企业和学校联合办学,企业参与到工商管理教育中来,发展商界与学界的良性互动关系,至少有以下几个好处:首先,使教师积极参与公司和商界的运作,从而不断通过实践来充实教学;其次,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和更好的实践条件;最后,可以实现专家和企业家教学相结合,课堂教学和企业实践相结合。

4.优化教师队伍。工商管理专业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而且要有丰富的管理实践经验。根据这种客观要求,学校一方面应积极引进具有企业管理经验的人才充实教师队伍;另一方面应派出教师到企业实践,参与企业的决策与管理,积累管理经验和案例,提高教师的工商管理水平,以便更好地做好教学工作。同时,应强化激励和约束机制,从建立健全师资队伍建设制度入手,鞭策中青年骨干教师快速成长,重奖与高压并施,推行顾问教师制度,提倡互助和团队合作精神,整体提升师资实力。对青年教师实行导师制度,定期开展讲课竞赛和科研竞赛活动,促使他们健康成长。

课题主持人:尚云仙

课题组成员:尚云仙、张红、赵清华、李东升、董芳、孙静、刘改芬

第2篇

【关键词】 工商管理;培养模式;创新能力

长期以来,受传统高等教育体制的制约,我国高等学校不少专业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长期不变,离社会的需求越来越远。特别是入世之后,与社会经济联系十分紧密的工商管理专业普遍反映出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陈旧,不适应入世发展的需求,弊端日显突出。

一、目前我国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快速变革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全球化和市场化的大背景下,就业结构和就业模式已经发生改变,管理类人才供求错位矛盾日益突出。社会对管理专业人才的就业需求与大学对管理类人才的培养输出还存在很大差距。

1.现行的课程体系明显体现出专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上,一般院校的工商管理专业仅将目标定位于满足某一个岗位的专门人才。在这一目标的指导下,专业课程设置过细、过专、过窄,对必修课的重视大大超过选修课。选修课不仅课时少,课程类别也比较单一,培养出来的学生共性有余而个性不足。在教育模式上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这既不能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也无法满足学生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综合能力的需要。事实上,很多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在比较广泛的领域就业,因而专才教育限制了学生的知识面和全面的就业能力。

2.教学内容及课程设置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差距较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院校注重引进一些国外经济管理的最新理论和实践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设置了一些新课程,或对原有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修订。比较典型的课程有组织行为学、电子商务、人力资源管理、管理沟通和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等,这些课程的设置使我国工商管理专业教育水平有了长足的发展,与我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的中国经济的发展现状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比较突出的是教材缺乏。目前,大部分教材是舶来品,即使是国内编写,从理论到案例分析都与西方教科书如出一辙。中国与外国的社会历史文化不同,所处的发展阶段也有很大差距,用传统的经济和管理理论已很难解释中国当前的经济现象和企业发展现状,用一种固定的管理模式更难套用中国的客观实际。

3.轻就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忽视对学生的职业生涯的开发和教育。在1999年高校扩招以后,我国的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未来还会转向“普及教育”。在这种背景之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加大。无论是一流的大学还是一般的高等职业学校,也无论是全日制本专科教育还是成人教育,工商管理专业是设置最普遍的专业之一,工商管理专业教育要培养能在各种组织中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管理人才,必须体现与市场接轨,为社会需求服务的宗旨。我国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教育并非如此,程度不同地存在“关门办学”的倾向。在课程设置上,专业理论课的开设越来越多,而传授应用性知识、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实践环节受到轻视和排挤。有些课程设置了实践环节,也仅仅留于形式。其结果是,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越来越差,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越来越弱。

二、构建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模式

1.优化课程体系

(1)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应以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为核心、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管理能力为核心去优化课程设置,不同的专业方向应根据与自身相适应的能力来选择课程,尤其是教学内容要突出企业管理基础理论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除了必要的理论教学外,要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力度。实践教学体系的组成部分可由课程实训、各种模拟实训、综合实训、毕业实习和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等各个环节相互联系、递进的系统构成。具体而言,可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模拟实训、拓展训练、企业经营沙盘模拟训练、企业顶岗实习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相关技能的培训。

(2)实行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相衔接(“即双证沟通”)。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应结合“双证沟通”的要求,设置的课程要涵盖职业资格证书要求的所有知识和技能,把职业资格标准中要求的知识技能融入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大纲中。对于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来说,可获得的职业资格证书有人力资源师系列、营销师系列、秘书系列等。

(3)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独立学院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宽、素质高等特点,在教育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即在业务能力素质中注重与岗位相关的技术技能的要求;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中注重对职业道德素质的要求;在文化素质中注重技术与社会、技术与人文相结合的发展方向。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扩宽教师队伍的专业结构。管理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的交叉学科,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应该掌握多方面的基础知识,具备从事管理工作的综合性技能。相应地,工商管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应该着眼于建设一支多学科、多门类相结合的综合性师资队伍。在专业教师队伍组合上,具备经济、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等多元化的专业背景,这种师资结构比较适应工商管理专业的综合性。一方面在引进教师时,要注意与现有教 师的专业互补性;另一方面要加强现有教师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教师进修,建立其终身学习的观念。可以通过派出教师参加各类教师培训班和学术研讨会,通过学习交流和参观、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和相应的专业技能。

(2)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对于工商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现有专职教师的培养。首先要积极支持教师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要求专业教师充分利用校内的实习、实训基地,进行基本技术的训练,为专业教师提高实践能力和指导学生实习、实训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要积极拓展校企合作关系,鼓励教师深入企业生产管理一线,及时了解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工作流程、新技术、新技能以及产业发展基本情况,促使教师通过项目开发等活动,积累教学所需的职业技能、专业技术和实践经验,使教师由单一教学型向教学、科研、生产实践一体化转变,要积极鼓励专业带头人主动加入相关行业协会,努力成为本行业域内的专家。二是注重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工商管理专业应积极主动地从企业引进一些具有一定专业知识、有丰富实践经验或操作技能的基层管理人员及专业技术人员来校担任兼职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也可考虑从科研院所聘请一些知名专家、教授来校讲授本专业最前沿知识,这样也可以对校内专职教师起到“传、帮、带”的作用。

3.进行校企合作

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决定了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可建立由校内专家和企事业单位的管理者组成的专业委员会。专业委员会成员参与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课程内容的确定等工作,保证人才培养规格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另一方面学校必须与各类企业展开合作,将企业作为校外教学实训基地,让学生在学习期间有机会到企业顶岗实习。在企业实习期间,可聘请现场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实习指导老师,使学生有机会进入生产、管理的实际领域,获得真正的职业训练和工作体验。

参考文献

[1]普林林.应用型本科教育解构及其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J].教育与职业.2009(9)

[2]官灵芳,王峰.高职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人力资源管理.2009(2)

第3篇

关键词:工商企业管理 存在问题 对策分析

1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程度的逐步加深与市场化竞争体制在国民经济各行各业地位的确立,当然,部分仍然由政府完全控制或者由政府占主导支配地位的部门除外,如水、电、交通等等,对管理类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进一步地,我国的国民经济已经进入了工商产业链条时代,一件商品从原材料采购到正式为消费者占有和支配,中间经过大量的环节,如大量的分销商与零售商等等,在这一过程中就为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然而,现实情况恰恰相反,即将选择或者已经选择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对这一专业一知半解,加之高职院校对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科建设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笔者从事民办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的教学与管理工作已经两年多了,对此感触颇深。对民办高职院校而言,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往往是学校的特色专业,也是招生规模较大的专业,因此,在一定程度内决定着高职院校盈利的多寡;对整个社会而言,相对稳定的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的有效供给是保障国家对管理类人才需求的前提。基于此,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为研究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科特色、发展及未来就业等问题,近年来,国内不少专家、学者做了这方面的大量工作,收获颇丰,如文献[1] 对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的特点,从理论和职业技能以及校内课堂和校外课堂两个角度去探寻该专业中的适合教学方法;文献[2]主要分析了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地给出了操作性较强的解决对策;文献[3] 分析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准确定位问题;这些研究成果对帮助分析工商企业管理学科的发展趋势,帮助民办高职院校发展这一专业,进一步地,让学生对该专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与参考价值。

与上述文献不同之处主要有:结合当前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建设领域存在的问题,充分考虑到我国国民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与经济结构正处于转型期的特点,分析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问题。分析表明,民办高职院校影响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有:①师资力量不足;②专业课程设置与市场对该专业人才的能力需求不相匹配;③实验实训设备严重不足;④对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科特点、专业课程与未来的发展就业方向缺乏必要的引导。进一步地,解决措施主要有四点:①加大重点师资力量的引进力度,建设一支高学历、高水平的教学团队与高稳定性、较强战斗力的招生团队;②专业课程设置要紧密结合市场对专业人才能力需求培养的需要;③加大实验实训设备的投入,逐步扭转民办高职院校重理轻文的现状;④对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相关信息加以必要的宣传引导,做好大学新生的学前教育工作。

2 民办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发展现状

笔者认为,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是教育部门在吸收工商管理与企业管理优点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来,同时,又紧密结合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发展对知识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而设立,体现了其时代性、前瞻性、应用性的特点。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是一个薪酬福利方面极具提升空间的专业;是一个培养大学生毕业之后工作3到5年,具备丰富的经营管理能力之后逐步走向开始独立或者合伙创业道路的专业;更是一个未来具有无穷潜力和发展空间的专业。然而,我国部分民办高职院校在发展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方面存在着某些问题,已经制约了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健康发展。进一步地,影响到了相关专业,如市场营销、物流管理、会计等文科类专业的发展。本人仅就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存在的问题浅谈一下个人看法。

2.1师资力量不足,制约了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科建设与发展。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没有优秀的专业课教师,很难期待培养出来的学生真正有多少是优秀的。然而,民办高职院校在生源日益萎缩与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要想生存下去,只能在加大招生投入的基础之上,逐步减少或者控制办学经费的不断提高。相比公办的高职院校、一本、二本院校,动辄一个博士7万以上的年薪,教授10万以上的年薪(包括科研等项收入),外加五险一金的待遇,民办高职院校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逐步形成了一支以本科学历教师为主,研究生、博士学历教师为辅的青年教师队伍,年富力强的教授、副教授团队由于引进成本太高无从谈起。师资力量的不足制约了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发展,专业发展滞后又无法保证对学生产生持久吸引力,反过来又会阻碍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发展。

2.2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市场对专业人才的能力需求不相匹配。

目前,在民办高职院校,尤其是部分大二、大三的学生中间存在着一种焦虑、不安的情绪,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大而无用,不能跟上经济发展形势的需要,这跟专业课程设置密切相关。很多民办高职院校混淆了工商管理与工商企业管理的概念,后者的课程设置严格参照了前者,如设置了《经济学基础》、《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等课程,与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开设的课程大同小异。进一步地,会产生一个恶果,即在同等条件下,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的竞争力要高于民办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生,这点毋庸置疑。从而,在高职生里面产生厌恶、恐慌、乃至无所适从的情绪,究其根本原因,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缺乏核心竞争力,学科培养模式与市场定位错误。结合市场经济形势发展需求,开设一批市场亟需的,学生充满浓厚学习兴趣的专业课程迫在眉睫。

2.3实验实训设备严重不足,学生缺乏动手能力。

目前,在我国高等院校,尤其是民办高职院校,理科类专业的实验实训设备人均占有量要多于文科类专业实验实训设备的人均占有量。换言之,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存在专业设置,但是缺乏专业发展所亟需的实验实训设备,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昏昏欲睡,老师也感觉缺乏上课与教学的激情。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未来发展与就业方向,如ERP方向,出于节约办学成本的需要,部分高职院校只愿意购买ERP物理沙盘,而对于学生未来就业所亟需的ERP电子沙盘闭口不谈;如人力资源管理方向,一本教科书加一名教授该课程的老师,仅此而已等等。实验实训设备、场所的严重不足,已经制约了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发展,大力度引进紧密结合市场发展形势的实验实训设备成为高职院校获得持续发展能力的必要措施。

2.4对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科特点、专业课程与未来的发展就业方向缺乏必要的引导。

在21世纪信息化爆炸的的今天,经济条件尚可的学生及其家长可以很容易的获取他们所亟需的与专业相关的所有信息。笔者以从事民办高职院校教学与管理工作的经验得知,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大部分来自于信息相对闭塞,经济尚不太发达的农村地区,他们缺乏对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系统认识。他们在选择专业之前或之后存在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对专业认识的空白期。如果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科带头人,不对本专业进行适当宣传,做好大学新生的学前教育工作,这种情况会相当长一段时间得不到扭转。

3 对策分析

针对民办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科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人提出以下几点解决问题的措施:

3.1加大重点师资力量的引进力度,建设一支高学历、高水平的教学团队与高稳定性、较强战斗力的招生团队。

诚然,民办高职院校存在办学经费紧张的问题,但是基于民办高职院校建立长效发展机制目的考虑,必须克服困难,开源节流,加大师资力量的建设力度,这就需要不断提高广大教职员工的薪酬福利待遇,从物质到精神领域提高他们对学校的忠诚度。以我国某民办高职院校为例,招生形势还一片大好的前几年,在校生规模达16000人左右,据网络消息称,到了2012年招生规模只有300人左右,学校面临倒闭的境地。进一步地,在民办高职院校形成了一支战斗力强,不以教学为目的团队,即招生团队,他们为民办高职院校的发展同样也做出了重要贡献,高职院校的主要领导,尤其是创办人,也需要不断考虑他们的利益诉求,提高他们的薪酬福利待遇,以较高的待遇吸引人,进而留住人。

3.2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要紧密结合市场对专业人才能力需求培养的需要。

在这里,民办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科带头人要尤其注意,既要善于发现市场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又要改革学科发展思路,做到以市场为导向。目前,我国的国民经济仍然处于发展上升期,社会经济结构正处于激烈的变革过程中,传统的生产组织方式遭到破坏,社会对复合型、知识型工商企业管理人才的需求量将越来越大。基于此,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之外,还需要多学习一些会展或者营销策划与管理、金融、财政、法律等等方面的知识,如果有余力的话,还需要系统学习一些软件方面的知识,如EViews软件,SPSS软件等等。传统、单一的专业知识结构就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情况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3.3加大实验实训设备的投入,逐步扭转民办高职院校重理轻文的现状。

目前,在民办高职院校,甚至某些公办大专院校里面存在着重理轻文的现象。以工商企业管理为例,要逐步加大对实验实训设备的投入,如建立适应专业发展需要的ERP电子沙盘实训室;建立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操作实训室,采购大批与国际贸易相关的实验实训器材;建立财务管理操作实训室等等。结合工商企业管理的学科特点,可以单独设立实验室,也可以与其它文科类专业,如会计、物流管理、市场营销等等专业的实训室放在一起,交叉使用。进一步,民办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建设与发展,要逐步建立一种学校、政府、企业共同管理、合作发展的模式,以德国高职教育的发展模式为借鉴,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既要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也要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

3.4对与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相关的信息加以必要的引导,做好大学新生的学前教育工作。

针对大学新生对工商企业管理这个专业知之甚少,存在认知空白的实际情况,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科带头人要做好学前教育工作,系统讲授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科特色、培养目标、培养方向、课程设置、就业方向等等内容,让学生对该专业有一个系统的认识,确立一个可行的目标,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尤其,重点讲授一下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就业问题,这也是学生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如人力资源方向、财务管理方向、ERP方向、国际贸易方向、生产运作管理方向、运营管理方向、营销管理方向等等,给学生竖立一个良好的发展与奋斗目标。

4 结论

论文主要分析了民办高职院校在发展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方面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地,提出了必要的对策分析,即加大师资力量的引进力度;专业课程的设置要紧密结合市场对专业人才能力需求培养的需要;加大实验实训设备的投入,逐步扭转民办高职院校重理轻文的现状;对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相关信息加以必要引导,做好大学新生的学前教育工作。由于本人从事民办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教学与管理工作时间尚短,经验存在欠缺,难免存在疏漏和不足的地方,希望能够对民办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李丽红.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学方法探析[J].商业文化,2011年09期

[2]刘俊虹.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第4篇

1.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内涵与外延研究

国内学者关于实践教学的内涵与外延说法不一,郭水兰认为教学实践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实践教学目标包括培养目标和学习目标,实践教学手段必须考虑教与学的双因素,实践教学的结果是教师和学生都满意。梁心见进一步概括了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内涵,认为其不仅是一种教学形式或手段,更是一种教学过程,贯穿了整个专业教育的始终。杨勇从实践教学的本体论内涵、实践教学的认识论内涵、实践教学的方法论内涵三个方面精细解读了实践教学的内涵。师生教和学的互动活动是实践教学研究的首要问題,实践教学具有普遍性与现实性两个特质,其既是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又是实践教学的现实依据,并且实践教学又是一种思维方式。高等农林本科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组研究得出实践教学的外延是实践教学的不同种类,实践教学的外延包含实践教学所有元素的集合,而不是指某一个特定的教学方式或教学方法。邬移生认为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外延主要是指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特征,提出了实践教学居于主体地位,其内容体系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实践教学具有社会现场性特征;实践教学注重校企合作,具有产学结合性特征;实践教学环节以实训和综合训练为主,具有技术应用性特征。

2.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问题研究

我国各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积极响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强调要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号召,积极有序地进行教育改革,大力发展工商管理实践教学。虽然我国高校工商管理实践教学改革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工商管理实践教学依然存在问题与不足。部分学者对现阶段工商管理实践教学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

夏文莉、喻红莲提出我国工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教育观念落后的问题。工商管理专业教育观念落后于专业发展,忽略了工商管理专业的应用性和实践性的显著特点,导致校企供需结构性失衡,致使学校培养的学生与企业需求的人才不匹配,实践教学的主体性地位急需得到强化。雷发斌研究发现,工商管理实践教学不但存在观念落后的问题,还存在实践教学重计划轻实施、教学计划与目标偏离的现象。其主要表现在,某些高校缺乏相关经费支持,缺少实践教学基地及设备;实践教学的课程总量少,教师对于实践教学的执行力不够;学校缺少紧密合作型企业,校外实习流于形式。张余华认为我国工商管理实践教学缺乏“双师型”的师资力量。现阶段任教的工商管理专业教师专职于学校教职工岗位,理论知识和授课经验丰富但缺少工商管理的实际经验,这不利于实践教学的深入开展。孙忠才、陈军分析了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不足,实验室规模偏小、设备落后、功能单一,实践基地流于形式等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硬件投人存在的问题。马同涛认为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制度和管理存在很大缺陷,实践教学管理没有形成以能力为核心的保障体系,实践教学人事管理缺少严明的奖惩机制。

3.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改革研究

为培养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我国高校工商管理专业需要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分析与探索工商管理实践教学现存问题的基础上,如何构建与改革以就业为导向的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成为国内学者研究的热点。

陈虎(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互动式教学方法,包括探究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管理模拟教学法和行为示范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方法是工商管理实践教学的外延,有利于实践教学理论的丰富。沈爱华构建了“2+0.5+1+0.5”的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把大学四年划分为时量不等的四个时间段,“2”为大学一、二年级学习理论课程,“0.5+1+0.5”为大学三、四年级安排实践教学,“0.5”为大三上学期进人校内实训教学,“1”为大三下学期与大四上学期在企业进行校外实践教学,“0.5”为大四下学期进行毕业实习。“2+0.5+1+0.5”的教学模式增加了实践教学课时总量,提高了实践教学在工商管理教学中的地位。李蓓蓓、苗雨君等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了探索,提出构建ERP沙盘模拟实训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朱柏清对于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认识从部分延伸到整体,从实践教学指导思想到实践教学保障体系较为系统的构建了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王晓光依据系统原理,在我国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基础上,从系统构建“平台+基地”的实践教学体系、完善实验教学体系、实行全面考核的实习方法、实行开放性实训体系和整合校内外实践教学资源方面,系统研究地方高校工商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问题。孙亚范、李群峰、莫鸣等认为实践教学平台对于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加强实验室建设和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是构建“认知一实践一毕业实习”多环节的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内容。吕亚丽为提高高校工商管理专业MIS课程的教学质量,提出了“问题+案例”教学法,基于实践教学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基于案例教学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强调教学内容因学生专业不同而有所侧重,强化校内外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的环节与方法得到完善。刘永等构建了“一体四翼”模式,所谓“一体四翼”是指以校园理论导向教学、企业现场实践、大型案例模拟规划与分析、学生独立自主学习为四翼,以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综合应用能力、理论力、实践力为主体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工商管理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并设计了与“一体四翼”相配套的保障和评价措施。

4.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研究

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是促进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对于提高实践教学水平、改进实践教学方法具有积极的作用。

对于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观点。孙爱东和沈爱华认为,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指标体系由5项一级指标和语言表达能力等13项二级指标构成,借助模糊数学的评判方法,对实践能力这一复杂的、涉及多因素的事物进行综合评估。张旭辉和王宇把实践教学评价指标划分为实验条件、实验水平、实验态度、实验效果四个指标,并把工商管理专业实习分为认识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三部分,在评价时需根据各类活动的具体特点从组织准备、实施过程、总结评比、取得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李春晖等引人全过程质量管理的思想和方法,构建一套学生评价、管理机构评价和同行专家评价的“三位一体”综合评价体系。“三位一体”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是对实践教学基础设施、管理模式、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完成情况、各教学环节的组织情况、实践教学全过程的实施情况、教师的教学改革创新、学生综合素质以及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等全面的、系统的综合评价。张庆华等结合工商管理背景,提炼出了含有学校、教师、企业3个维度,相应分为10个指标的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监督体制考核表,通过模糊矩阵分析得出相应权重,最终实现工商管理实践教学监督机制院系的对接。费畅提出工商管理学科实习可分为专业实习与毕业实习,根据专业实习与毕业实习的主体特征,通过层次分析法、专家调查法评价各个指标的权重系数与等级标准,对实际工作条件、实习工作过程和实习效果进行控制和评价。

5.结语

国内学者对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内涵与外延、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改革、实践教学评价体系进行了系列研究,丰富了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促进了工商管理实践教学的快速发展。部分学者的理论研究成功应用于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并形成了一些典型的实践教学模式,如西安交通大学的“三段式”实践教学模式、天津财经大学的校企结合“三赢式”实践教学模式、西南财经大学的“四个支撑点”多元实践教学模式等。但从整体现状来看,我国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仍然存在高校实践教学的观念薄弱、培养内容与培养目标有所偏离、“双师型”师资力量不足、保障和评价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科学的、综合的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过程,为保障高校本科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进一步顺利实施,我国高校需要正确理解应用型人才的内涵,正视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之处,学习与吸收国外相关成功经验,应从指导思想、培养目标、课程结构、教学手段、保障系统、评价监督体系这几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构建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社会经济需求的变化。

第5篇

       毕业论文选题太大太难,自己短时间内不能完成是不行的,选题太小太简单,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也不行。应从实际出发考虑选题是否切合自己的特长和兴趣,是否可以收集到足够的材料和信息。小编采编了工商管理博士论文题目给大家参考。

1.工商管理博士项目国际认证研究 

2.法国尼斯大学工商管理博士学位班(贵州)招生启动  

3.从工商管理博士项目看AMBA认证的价值诉求、实施路径及对我国的启示 

4.工商管理学科博士学位论文研究的关键过程与要点 

5.国企当自强——访华彩咨询集团董事、工商管理博士白万纲  

6.浅析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7.解析工商管理对促进经济发展的影响  

8.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9.工商管理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的国内外比较

10.基于动态过程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11.新时期工商管理的职能探索

12.工商管理学科实验教学方法改革 

13.探索工商管理专业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14.工商管理学科实验教学研究综述

15.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探析 

16.浅析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17.关于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探讨

18.我国工商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思考

19.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设计与实施 

20.基于嵌入式学习的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模式探析

21.提升工商管理类学生专业能力的ERP实验教学探讨

22.工商管理案例研究作者成熟度的文献计量分析

23.工商管理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 

24.基于文献计量方法的“十一五”期间工商管理学科国内外研究热点比较与分析

25.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案例教学模式及其评析

26.地方高校创业创新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27.我国工商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思考

28.企业工商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探索 

29.工商管理专业特色建设研究——以普通财经类院校为例

30.试论工商管理学科的案例研究方法 

31.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

32.加强工商管理培训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33.工商管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模糊综合评价

34.关于工商管理教学案例库建设的思考

35.我国工商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思考

36.国外工商管理教材浅析 

37.工商管理情境教育体系的内涵、架构与协同效应 

38.对工商管理类重点大学教育管理流程再造的思考 

39.论工商管理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40.工商管理函授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提升路径探析  

41.论工商管理的人才培养及现状的分析  

42.工商管理学科实验教学方法改革研究  

43.工商管理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44.以ERP模拟实验室平台打造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45.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46.浅谈如何加强工商管理培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47.论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48.浅论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分析 

49.基于创业教育的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

50.Wiki环境下“工商管理模拟”教学的探索  

51.浅谈如何加强工商管理培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52.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探析

53.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54.区域经济视角下的广西高校工商管理特色专业建设研究 

55.中国工商管理案例研究现状和发展动向的计量分析

56.创新教育视域下高校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基于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的实践与探索

57.我国工商管理研究的知识来源与结构——基于文献计量法的分析

58.地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59.论案例教学价值取向的变革——基于对工商管理案例教学的分析 

60.工商管理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61.工商管理学位论文质量分级评价问题的探讨 

62.基于培养工商管理类应用型人才的ERP沙盘模拟实训探析 

63.谈工商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思考

64.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体系

65.浅析企业工商管理现状及改革方向 

66.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67.浅析工商管理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68.关于工商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69.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内涵与界定标准 

70.论工商管理如何促进经济的发展

71.工商管理特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探讨

72.工商管理课程实验教学若干问题的探讨

73.企业工商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及管理模式探索研究分析

74.论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的区别

75.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措施

76.工商管理专业体验式教学方式的探索与实践

77.工商管理专业案例教学质量学生满意度探讨——基于一项案例教学实践调查

78.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分析 

79.工商管理大类专业内分流研究——以西安石油大学为例

80.浅谈企业工商管理类人才应用能力的培养 

81.关于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的研究 

82.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研究

83.工商管理教学中的案例教学与知识转换

84.工商管理信息化发展对策研究

85.工商管理类毕业生市场适应能力的调查与分析

86.应用型工商管理本科人才知识与技能的分析 

87.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培养现状研究

88.创业大赛实践与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的互动研究——以《市场营销学》为例

89.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方式探析

90.论知识经济时代的工商管理本科教育创新

91.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就业状况及培养模式研究——来自广东工业大学与广州大学城其他高校的研究启示

92.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的探索

93.论新时代下工商管理的职能研究

94.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学生培养模式之我见

95.工商管理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96.地方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97.走特色之路建设工商管理专业 

98.论高等农业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

99.对开放大学课程体系的分析——以英国开放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群课程体系为例

100.工商管理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101.构建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

102.工商管理对企业转型的影响分析 

103.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宿迁学院为例

104.本科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析

105.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分析

106.工商管理案例教学规范化八个问题 

107.以能力为本构建高职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实践探索 

108.中外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

109.我国工商管理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

110.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问题与对策分析 

111.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112.工商管理专业模拟实训教学模式研究 

113.独立学院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对策探析

114.我国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115.新时期工商管理的职能探索

116.普通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研究

117.试论企业工商管理现状分析及发展方向

118.工商管理培养系统思维创新:面和脸的辩证法 

119.基于系统原理的地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120.工商管理专业案例教学困境及制约因素分析

121.从工商管理教学改革机遇看应用型人才培养

122.高职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分析

123.我国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培养模式改革取向的探索

124.重庆工商大学工商管理特色学科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思路与实践

125.浅析工商管理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126.工商管理的热点问题分析及发展趋势

127.浅论高职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

128.论概念、人际与技术“三位一体”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第6篇

【关键词】工商管理;教学水平;提升;策略

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是,能够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生产服务一线实用性职业化管理人才。要有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必须要提升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水平,通过高质量教学保障学生专业水平和思想道德素养的全面培养。目前,在高职院校工商管理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解决教学问题,提升教学水平,应该成为每一位教育者积极思考的问题。

一、工商管理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单一落后。在工商管理专业教育中,教师多是照本宣科进行教学,课本以外的知识,工商管理行业内容的知识内容在课堂中很少涉及,工商管理专业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需要联系不够紧密,内容单一、落后是客观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经济结构正处于深度调整期,产业升级科技发展的速度极快,工商管理教育内容必须要能够与时俱进,才能满足社会的实际需要。但课堂内容的单一,落后是急需要进行改革的。

2、教学重理论,轻实训。工商管理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训教学的问题。在课堂上教师多是讲解课本理论知识内容,很少组织学生参与实训活动。在考核中,也多是考核一些死记硬背的理论知识,实训内容严重缺乏。很多工商管理教师不能很好处理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两者的比例关系,教学突出理论教学,忽视实训环节教育导致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导致学生很难满足用人单一的用人要求。

3、教学还是以老师讲课为主。在工商管理具体教学课程教授中,依然是以专业教师讲课为主。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互动严重缺乏,教师没有考量学生的内在需要,也没有考虑所传授的知识,学生能不能有效理解并掌握,只是一味地进行填鸭式教育,这种教育忽视了学生的内在需求和情感需要,导致学生处于学习的被动地位。师生之间缺乏沟通和互动,不仅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全面准确把握和理解,也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抵触学习知识的情绪,导致学生上课不专心,屡犯版规班级,导致课堂气氛低沉,教学水平效率低下。

二、提升高职院校工商管理教学水平的策略

1、构建完整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完善的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才能保障课程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实用性,保障教学水平的稳步提升。高职院校要组织专业团队,开展课程体系构建与完善工作,要紧紧围绕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课程内容进行研究,对现有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明确要解决的问题。要明确课程体系组织要素,保障课程体系设置的完整性。学校不仅要组织专业教师开展课程体系建设工作,还需要能够聘请一些工商管理行业专家,企业中的高层管理人员等参与到课程体系建设中,保障能够把实用性的内容融入到课程体系中去。在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要遵循实用性和适应性的原则,突出实践性原则。要根据社会需要对工商管理人才的职业能力进行挖掘,以职业能力为依托,进行课程内容和结构的选择设计。要将从事工商管理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能力素养作为核心课程进行设计,保障课程体系设置的实用性、适应性和先进性。具体而言,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中,重点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第一、构建理论课程体系。理论课程体系的构建,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依据进行内容选择。在具体内容构建中,要围绕人才培养需要对职业岗位群进行研究,围绕岗位群要求设计理论课程。理论课程体系一般可以分为基本素质课程,职业基础课程,职业技能课程三个板块,每一个板块内容的选择设计都需要以社会人才需要为标准进行设计,以必须、够用为度选择内容,突出内容的实用性和综合性。第二、构建实践课程体系。实践课程体系构建要重视技能训练内容的选择设计,根据学生的职业素养要求,设置课程实习,技能训练,毕业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环节。在这些环节的设计中,主要要突出基本技能训练,模拟实验训练等内容,以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操作能力。在实训课程体系构建中,要能够营造仿真的职业环境,使学生能够在这种环境中进行综合技能训练,以达到较好的实验实训效果,不断提升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水平。

2、建立多维教学模式。在工商管理专业教育中,存在着教学互动性差,以教师为中心的现象,这种现象严重制约了教学水平的提升。要构建互动课堂,突出学生学习主体性,必须要建立多维教学模式,改革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构建多维教学模式操作如下:第一、教学引入企业实际操作过程。在教学中引入企业实际操作过程,能够以校内外实际基地为载体,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以合作的方式进行专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企业实际操作过程中能够了解企业工商管理实际操作流程,了解企业问题。以这种方式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解决实际企业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针对企业工商管理案例创设一种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分析工商管理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这种途径,以提升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到企业中参观,组织一些访谈活动,使学生能够有针对性地了解自己需要学习的内容。还可以引导学生与社会专业人士进行交流,掌握工商管理行业发展动态,最新知识,以促进学生综合素养能力的提升。第二、引入多种创新性教学模式。在工商管理专业教育中要积极引入创新性教育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独立操作的能力。工商管理专业教育可以大胆应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引入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现代教育模式开展教学,可以大胆尝试,实现教学创新,改变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以提升教学质量。慕课、微课和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能转变传统师生角色,突出学生的主体角色。在这些模式下,学生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先进技术手段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学生有了更多的自由支配的时间,可以实现在线学习,学生可以灵活控制自己的学习进度,根据需要进行学习。同时,师生之间可以通过新技术手段进行交流。这种新教学模式和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工商管理专业教学的效率,丰富学生的主观体验和感悟,对于传统课堂是一种超越。第三、突出项目化训练教学。在工商管理专业教学中,提升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突出项目化训练教学。通过项目化训练教学,使学生进入项目实践活动,参与具体的项目设计与实践,可以拓展学生的能力,有益于学生创新意识和专业综合素养能力的培养。教师要能够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依托,选择设计项目化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形式,要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项目实践活动,激发学生项目活动的兴趣,使学生在活动中,能够相互合作,完成项目任务。通过项目化训练教学,有效提升学生的组织沟通能力,项目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信息资源搜集分析能力,表达能力,通过这种教学方式的引入,真正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综合素养强的工商管理人才,以有效提升教学水平。

三、打造双师型的教师队伍

教师素养能力的高低对于教学水平的高低有着直接的影响。学校要通过各种途径,提升教师的能力水平,真正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工商管理教学水平。打造双师型的教学队伍,第一、学校要落实好教学评优工作。通过教学评优评先工作,有效调动教师学习实践的积极性,营造成良好的竞争氛围,不断提升教师不断学习,不断奋斗的积极性。通过评优评先,学校要能够选出一批优秀的教师,给予这部分教师以一定的奖励,比如,在给予金钱和物质方面的奖励,或者是在教师关心的职称评问题方面,给予优秀教师以优惠。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升个体教师的进步热情,同时对整个教师队伍也是一种激励。第二、组织教师做好集体备课工作,集体备课是个体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通过集体备课明确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完善教学环节,对于提升个体教师的教学能力是一种促进。通过集体备课,能够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通过反思总结,能够解决问题,完善课堂环节,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工商管理教学水平。集体备课能够发挥组织的力量,促进个体教师尽快成长,这是提升教师素养的重要方式。第三、重视教师培训,鼓励教师多学习,积极到企业中锻炼,学校要重视教师的培训工作,要鼓励教师多学习,通过培训和学习,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专业教育能力和综合素养。教师通过深入到企业中去,可以对工商管理实际操作过程有更为全面的理解和认识,对企业情况有深入的了解,这对于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指导能力,提升教学水平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赵秋涛.浅析高校工商管理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青年,2016(23)

第7篇

1.中美大学工商管理本科课程比较研究 

2.中美工商管理本科专业培养体系比较研究

3.我国工商管理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

4.江苏省工商管理本科教学体系调研与创新研究

5.工商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改革研究——创新篇

6.创新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7.基于胜任特征模型的本科专业课程设计研究:以工商管理专业为例

8.“三加一”创业教育模式之创业通识教育课堂教学探索——以福州大学工商管理本科课堂教学为例

9.工商管理本科专业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探析

10.论知识经济时代的工商管理本科教育创新

11.地方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12.新经济环境下对工商管理本科教育的重新思考

13.生态文明视域下高校工商管理本科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索

14.工商管理应用型本科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15.中国工商管理本科人才的培养模式探索

16.工商管理本科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若干思考

17.工商管理本科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探讨

18.开放教育工商管理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提升的思考

19.浅议工商管理本科教育中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20.应用型大学工商管理本科专业课程实施探索

21.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22.基于创业教育的工商管理本科教育改革探究

23.从管理胜任特征反思工商管理本科教育

24.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问题探讨

25.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26.工商管理本科应用人才人际交往技能的影响因素与培养途径探讨

27.工商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研究

28.中美大学工商管理本科教育课程实施比较

29.应用型工商管理本科人才知识与技能的分析

30.基于MCTE模型的医药工商管理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探讨

31.素质模型在本科课程体系改革中的应用研究——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工商管理专业为例 

32.加强新疆电大开放教育工商管理本科专业综合实践环节教学质量的对策

33.案例教学方法在工商管理本科课程中的应用 

34.中国高等学校工商管理本科专业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35.应用性工商管理本科专业课程整合创新研究

36.基于德国模式的应用型工商管理本科教育的思考

37.工商管理本科实践教学现状调查与教学改革探讨

38.武汉1+8城市圈中小企业工商管理类本科人才社会需求现状研究

39.托利多大学工商管理本科专业网络资源与教学过程的整合与启示

40.工商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改革研究——实践篇

41.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42.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法初探

43.关于工商管理本科专业《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44.高校工商管理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

45.独立学院工商管理应用型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研究

46.工商管理本科专业管理学教学改革探索 

47.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体验式教学体系的设计及实施策略研究

48.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构建“一体四翼”应用型本科教育视角

49.浅析中美工商管理本科教育课程设置

50.应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51.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52.以标杆管理促进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提高——一般地方高等学校工商管理本科教学探讨

53.工商管理本科专业实验教学方案创新设计和教学模式优化探索

54.关于工商管理本科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

55.工商管理本科应用案例教学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56.本科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57.学生虚拟公司模式在工商管理本科教学中的应用

58.应用型工商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问题探讨

59.新形势下工商管理本科教育发展模式探究

60.工商管理本科层次实践教学创新设计——以ERP课程为例

61.工商管理本科专业全程双语教学中的问题与思考

62.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案例教学模式及其评析

63.浅谈本科院校工商管理课程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64.对地方高校新建工商管理本科专业开展实验教学的思考

65.德国高等职业教育对我国应用型工商管理本科人才培养的启示

66.中美工商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比较研究

67.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68.工商管理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69.广西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教学的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

70.注重工程管理能力的工商管理本科培养模式

71.民族院校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其实现途径探析

72.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以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为例

73.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内涵与界定标准

74.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探究

75.应用型本科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76.工商管理本科论文指导和答辩问题探讨

77.应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建设特色分析

78.应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

79.地方本科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转型发展的认识与实践

80.工商管理函授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提升路径探析

81.关于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专业的校企合作

82.案例教学法在工商管理本科专业的特殊性与思考

83.构建工商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

84.以能力为导向的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85.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86.高校工商管理学科本科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探讨

87.新形势下非重点高校工商管理(本科)专业改革探讨

88.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民办本科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办学构想

89.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实践与优化研究——以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建设为例

90.马来西亚工商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马来西亚理科大学(USM)为例

91.大学工商管理学科本科专业案例教学法探析

92.案例教学法在工商管理本科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93.工商管理类应用型本科实习教学改革的思考

94.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专业教材体系建设研究 

95.应用型本科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校内经营性实训基地的构建——以宿州学院经管实训超市为例

96.工商管理本科教学目标及方法探讨

97.应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综合模拟实践教学的构想

98.探索新时期普通高校工商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途径

第8篇

    1.目前我国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对于企业管理人才的要求也逐渐提高,新型应用人才成为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目前我国的工商管理专业主要对学生进行管理经验和管理技术的理论教学,致使学生缺少企业管理的实践应用能力,毕业以后走上工作岗位不能很好的解决企业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难以满足企业对于管理人才的要求。目前我国工商管理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1培养目标不合理

    合理的培养目标不仅能为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提供方向,同时还对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有着推动作用。目前我国的工商管理专业大都将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为高级的企业管理人才这一定位没有很好的划分理论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今后一段时间我国的大学教育将会逐渐普及,高校所培养的高级的工商管理人才将会供过于求,目前的工商管理专业指定的培养目标与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不相适应的。

    1.2培养课程体系不健全

    工商管理专业今后的应用方向主要是企业的管理,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应该与企业的管理相适应,但是目前我国学校所设置的工商管理课程体系并不能很好的为企业管理服务。首先,课程主要以理论为主,缺少实践。我国现在的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主要是经济学管理学的理论知识,实践较少导致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缺乏实际操作能力。学生毕业后因为缺乏实际经验将很难有效的解决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其次,由于我国的工商管理专业的设置时间比较短,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主要引进了国外先进的企业管理经验,但是这只是培养了学生的理论能力,同时也没有结合我国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致使很多学生毕业后在从事我国企业的工商管理工作时常常生搬硬套国外的管理经验。

    1.3人才培养缺乏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新时代对于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对于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来讲,创新能力对于企业的管理也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我国的工商管理专业主要是对学生进行管理学和经济学理论知识的讲授,加上学校对创新能力重视不足,因此导致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严重缺乏创新能力,不能有效的应对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面对企业发展所提出的新挑战,更需要新型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促进企业的长足健康发展。培养新型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是工商管理教学改革的重点,同时也是企业发展的要求。

    2.工商管理专业新型应用人才的培养方法与措施

    工商管理人才对于企业的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如何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培养出工商管理专业新型应用人才发挥出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应有的作用,为企业的发展出谋划策是今后培养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重点。

    2.1确立合理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市场经济发展对企业提出的新要求,对于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应该制定出合理的培养目标。对于现代企业管理来说新兴应用型人才是企业管理中所需要的人才,重视工商管理人才的实际应用能力是未来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的重点。学校应该改变以前只重视培养高端的工商管理人才目标,使工商管理人才培养与现代企业发展相适应,能够更好的为企业发展服务。

    2.2完善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走出学校之后需要运用学过的知识进行企业的管理,解决企业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因此完善的工商管理课程体系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完善工商管理课程体系,改变以往不合理的课程教学是培养工商管理应用人才的关键。首先在今后的课程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应用型人才注重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培养新型应用人才的重中之重。其次,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灵活运用国外工商管理的经验。国外的工商管理经验虽然先进,但是要结合我国企业发展的实际进行运用,不能生搬硬套。

    2.3提高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创新能力

    在市场经济竞争十分激烈的现代社会,创新能力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于企业的管理人员来说,创新能力的提高是适应企业发展的新要求。首先要提高创新意识。对于培养新型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来说,提高创新意识是提高创新能力的关键。因此在培养新型工商管理人才的过程重要增强人员的创新意识。其次在课程设置上要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培养新型工商管理应用人才的课程设置上增加培养创新能力的课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最后,提高工商管理应用人才的实践能力。工商管理理论的学习最终是要为实践服务的,因此培养应用人才的实践能力是对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和检验。应用人才对于实践能力的要求是很高的,重视实际操作能力才能更好的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使人才培养适应企业发展的新形势。

第9篇

【关键词】工商管理;运作效率;新看法;

一、企业工商管理的必要性

当前,由于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和企业组织的日益复杂化,使得工商管理的职能作用越来越重要。我国自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加快,经济实力有大幅度的提升,使得综合实力不断提升,从而工商管理的运作效率成为政府关注的重要问题,工商管理既对社会管理体系的组织和监督起到直接影响,也对政府对市场的监督和行政执法起到重要作用,从而更好的促进市场的持续、高效和稳定发展。因此,工商管理部门要跟上新形势,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和改进工商管理水平,使其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二、工商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工商管理部门面临着新的形式和要求。但是,现今的工商管理自身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工商管理职能的发挥。下文主要就工商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叙述。

1、工商管理体制不够健全。随着市场经济体系不断完善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工商管理所发挥的作用和职能也越来越大。然而,现在的工商管理体制是按照行政区划分进行管理,将原本的区域性市场分为条条块块,导致各业务部门各自为政,不利于形成整体的合力管理,对于一些地方保护工具无法彻底摆脱。而地方政府采取的各种地方保护措施,不利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工商管理的力度。

2、缺乏工商管理的专业人才。工商管理的相关人才分初级工商管理人才、中级的工商管理人才和高级的工商管理人才。截止到2010年年底,人才市场上对初级的工商管理人才有一定的需求量,对中级的工商管理人才有很大的缺口,而对高级的工商管理人才的缺口则更加严重,由此可以看出专业的工商管理人才严重缺乏,尤其是高级的工商管理人才。现代化的市场经济要求每个工商管理人员都要有一定的竞争意识,并且还要具备国际经济、国际贸易以及国际金融等思想和知识,以此适应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发展需要。而工商管理部门的人才培养又偏重于传授知识,只想尽快培养具备专业知识的人员,使得禁锢了一些人才的思想,不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

3、执法力度不够,致使工商管理的运作效率不高。工商管理部门既要对流通领域的市场和行政执法进行监管,也要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和依法治国。因此,工商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一定要严格的依法行政,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并且还要不断的对执法效能进行提高,能够做到联系实际,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履行工商管理的职能。但是,当今的现实并非如此,现在社会关系日益复杂,工商管理部门的执法手段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导致其不能在当前复杂的社会中应对自如。

4、工商管理的内部控制存在问题,需要完善。在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工商管理的内部存在着一些管理问题,也同样影响着工商管理的运作效率。工商管理部门的职能部门冗杂,国家投入资金多,而财务管理体系不健全,导致国有资产流失严重。

三、提高工商管理运作效率的措施

工商管理影响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就是影响着国家的整体经济发展,其职能作用不容小觑,但是,现状告诉我们工商管理部门存在的问题严重的制约了工商管理部门的职能发挥,从而影响其运作效率。因此,一定要对工商管理存在的问题加强关注,并及时解决,从而提高工商管理的运作效率,促进市场经济的更好发展。下文就对提高工商管理运作效率的措施进行阐述。

1、根据新时期的实际情况,积极调整工商管理意识。把思想意识和理论知识投入到实践中的过程就是管理,一个优秀的管理者要适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的调整管理思维,学习和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水平。管理意识就是一种思想意识,对指导管理实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确的管理意识能够正确的引导管理实践,从而提高管理水平,错误的管理意识则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或者损失。因此,树立正确的管理意识是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方面之一。这样才能使工商管理的职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提高提高工商管理的运作效率。

2、完善工商管理的内部职能机构。目前,工商管理存在职能部门繁多,且职能互相交叉,并且管理不够,出现分头执法不良的现象,使得监管的执法力度在很大程度上被削弱。因此,工商管理部门一定要根据相关要求,对所有下属职能部门进行明确划分,将一些不必要的部门去掉,把职能类似的部门进行合并,对人员也做出相应调整,从而加大工商管理的执法力度和运作效率。

3、对工商管理的监管和执法方式进行改革与创新。由于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监管的需要,工商管理以前旧的监管和执法方式很难满足新形势下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因此,工商管理部门应该进行一些改革创新,一方面,运用当前的科学技术,将其与人脑相结合,提高运作效率;另一方面,要改变只监督、执法的思想,在监督和执法的同时还要对那些违反规定和法律的人员进行思想教育,并且在平时也可以组织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市场规定的演讲教育,提高人们的法律知识和意识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提高工商管理的运作效率。

4、培养专业的工商管理人才,为工商管理输入新的血液。现在需要工商管理人才,而对工商管理人才的要求不仅仅是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还要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市场经济是多变的,所以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需要一定的灵活性和创新思想。在今后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中,要注意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也要注意其创新能力的培养,这种既专业又具有创新精神的新型工商管理人才才是工商管理所需要的。

四、结束语

工商管理对维护经济秩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工商管理的要求也发生变化,因此一定要充分发挥其职能,提高其运作效率,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从而促进市场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潘凤焕.关于提高工商管理培训质量的思考;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02.15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