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保护黄河生态环境的建议优选九篇

时间:2023-12-10 16:47:5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保护黄河生态环境的建议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保护黄河生态环境的建议

第1篇

关键词 国务院八七分水 水权调整 优化完善 生态补偿 省区

1. 国务院批复八七分水方案

1.1八七分水方案

1987年9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计委和水电部“关于黄河可供水量分配方案报告的通知”。这是我国首次由中央政府批准的黄河可供水量分配方案。该水量分配方案由国务院办公厅以(1987)61号文通知各省(市、区)作为西线南水北调工程生效前黄河可供水量的分配方案。分配方案是基于黄河地表水资源量580亿m3,可供分配水量为370亿m3,输沙水量210亿m3。

1.2分配方案的局限性

现在看来,在那个时期已经考虑到了黄河水资源承载能力,统筹考虑生活、生产用水,但并没有生态环境用水,仅协调河道内与河道外用水。方案经历了较长时段的枯水期和严重断流的考验。

但是25前各省区对于水资源需求不像现在一样严峻,同时受其局限性不可能分配的十分科学和完美,比如山西省能源发展估计需求相当大,文件称“以山西为中心的能源基地大部分位于黄河流域,工农业需水量较大,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当时分配43.1亿 m3,时至今日该省使用耗水15亿 m3,只占其分配指标的三分之一,当然有其山高水低,利用困难因素,导致山西省大量开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和水污染严重而引发生态环境问题,可以预见其未来即使扭转目前用水状况,其用水量也很难达到分配指标。

2.南水北调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2.1西线南水北调工程不确定性

八七分水作为西线南水北调工程生效前黄河可供水量的分配方案,由于西线的不确定因素,很难说何时能够上马。西线经过了几十年的前期工作,近年国务院一度暂停了前期工作。西线主要问题在于生态环境的要求,以及长江及西南地区水资源遭遇枯水期和水利水电工程的大力发展,特别是我国政府承诺的节能减排目标,促使我国大力发展绿色水电能源,随着规划和开工建设大型水电站,生态补偿机制还没有建立,这都给西线的建设增加了不确定性因素。

2.2南水北调工程中东线的确定性

随着2014年南水北调中东线的通水,我国海河和淮河流域各省区水资源短缺得到局部缓解,受水区局部地区地下水严重超采得到遏制,生态恢复有了可能。原来黄河受水区缺水状况将有所变化。

因为黄河流域自身的水资源供需矛盾问题一直很突出,特别是西北干旱荒漠地区的治理更是需要安排一定水量来保证,黄河的水资源应该首先满足本流域生产生活和西北荒漠治理的需要为前提。基于上述南水北调西线引水工程不确定性和中东线引水工程的通水,要必要对黄河“八七分水方案”进行适当调整,使其逐步趋于合理和完善。

3.各省区政府相继批复了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细化方案

黄河水量分配方案是我国大江大河中首次制定的分水方案,作用明显,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黄河流域各省区的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

国务院八七分水方案是省区总量,没有划分干流、主要支流,需要细化到干支流以及地市。黄河取水总量控制指标细化体系是精细调度的基础。因此,各省区政府在流域机构的协调下相继批复了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细化方案。

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细化方案的颁布实施,将有利于加强分级总量控制,在有效遏制引黄用水需求的快速增长之时,有利于避免区域水资源配置格局的失衡和协调省(区)内部用水矛盾;有利于水权转让;有利于流域与区域的统一管理;有利于黄河水资源的统一配置和调度管理。各省区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细化方案的实施,将更易显现干支流、各省区内部各市、各省区间实际用水与方案的不协调性及不合理性,将有助于“八七分水方案”的调整与完善。

4. 国务院批复第二次水资源综合规划

2010年国务院批复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到2020年,全国用水总量力争控制在6700亿m3以内,到2030年,全国用水总量力争控制在7000亿m3以内;在该规划里涉及到黄河总水量由国务院八七批复的580亿m3减少到现在的535亿 m3,也就是说现状黄河来水量比国务院批复“八七分水方案”时减少了45亿m3,即处于逐步减少趋势,而流域各省区用水量却趋于增加,这其中尚未考虑流域生态环境用水量及其趋势。

各省区政府在流域机构的协调下相继批复了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细化方案仍然是按八七分水指标进行的,以后如何协调或调整需要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使其适合流域和各支流水量的变化。

5.对八七分水中优化、完善与调整

结合国务院分水的背景与现状的黄河水量变化、流域各省区用水量增加以及荒漠治理和生态环境需水,在南水北调西线生效前和东中线2015年前通水后,有必要对八七分水中370亿m3做必要的完善与调整,进一步优化。

5.1青海省增加生态保护补偿水量

“三江源”地区号称“中华水塔”,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江河发源地,是我国最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功能区,不但对维护西北地区的生态安全十分重要,也是遏制西部荒漠化向东侵袭的天然屏障,三江源生态保护区应当建立起一个长效生态补偿机制。青海省提供了黄河水量的一半以上,当年仅分配14.1 亿m3,建议给予生态环境用水2~3亿m3或更多。

5.2宁夏、内蒙古适当增加水量

八七分水方案已经考虑了黄河最大可能的供水量,特别指出:山西省因能源基地发展的需要,增加用水量50%以上;宁夏、当前农业用水较多(但有效利用率不高,今后主要应在节水中求发展)增加用水量10%左右;河北省、天津市今后一个时期需从黄河引水接济,分配用水量20亿m3。其它沿黄各省(区)一般增加用水量约30~40%。

宁夏、内蒙古属于少数民族地区也是国家发展侧重地区,其用水量早已超指标,并大幅度地实施了水权转换措施解决工农业、城市与农村用水矛盾,而当时并没有考虑生态环境治理用水量,为了持续发展和荒漠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议给予两自治区区各5亿m3,重点解决荒漠治理用水。

5.3河北、天津随着南水北调中东线的通水减少依赖黄河水量

八七分水方案中河北省、天津市今后一个时期需从黄河引水接济,分配用水量20亿m3。随着南水北调中东线的通水减少依赖黄河水量,建议核减河北天津的水量,以解决黄河自身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所需要增加水量。当然,随着“引黄入邯(邯郸)”2010年11月开始引黄河水,规划中河北省将来达到15亿m3。同时,北京有可能利用黄河水。

5.4山东省的用水指标水权置换方式

山东省也已超过了国务院分水指标,虽然有东线南水北调的补给,但由于山东省经济和工农业发展迅猛,用水仍依赖黄河水。建议山东省的用水需要增加指标可通过水权置换方式获取,以解决超指标用水问题,比如给予用水指标富余的陕西省、山西省初始水权不同方式的补偿机制。采用什么方式可以探索,如通过援建对口支援等方式,主要还是针对解决两省水资源利用存在问题,是否可以探索把省区内部采用水权转换解决工农业、城乡和区域用水矛盾问题,引用到流域各省区件,以解决流域内各省区存在用水指标余缺问题,或者采用递进收取水资源费,至少要对超指标用水部分加倍收取水资源费,从经济上给予制约。

5.5甘肃省用水

甘肃省也面临荒漠化治理需要更多水资源,特别是石羊河流域用水除了“引硫济金”,以及通过甘肃“景电”向民勤供水,将来黄河黑山峡河段开发如大柳树水利工程的建设“引黄济民”工程,将极大改善石羊河流域的生态。

5.6充分利用水资源使其发挥最大效益

在我国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需要进一步高效利用水资源,但是节约用水毕竟是有限度的,要认识到水资源年年更新的大背景,如何减少入海出境水量,是最根本的出路。

其实,水资源是天然可再生资源,每年都在不断更新。从年内角度看,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汛期,其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0%以上,经对汛期和冬季降水统计,扣除雪山冰川融水外,中国水资源每年更新来源于海洋季风大气降水超过90%以上。根据中国水资源公报,我国每年超过2.2万亿m3河川径流水资源没有被利用入海或出境了,而这些水量主要集中在南方,特别是西南。

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20%,但流域之间差异很大。特别是南方河流水能资源丰富而开发利用程度低,华北地区接近100%,海河和淮河每年大约引黄河水100亿m3,而长江流域只有18%,潜力巨大。

作者通过对黄河流域预测2013年将结束自1986年以来较长时段的枯水少水年,有可能出现一个平水年较丰的时期,随着污水资源化的全面使用,结合跨流域调水以及“洪水资源化”,,2015年将是北方环境修复成为一个“拐点”。

5.7建议调整的水量首先用于生态环境建设

在我国大江大河中,我们母亲河黄河是生态环境最为脆弱、大面积环境恶化,急需治理的河流,黄河流域还是水资源时空分布差别极大、人均占有量和耕地占有量较少的河流,同时还是水资源利用千差万别的流域,怎样合理把有限的黄河水用好,在解决好流域自身发展需要同时,把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好。

黄河流域西北宁夏、内蒙一带生态环境恶化,不但影响下游,而且对我国华北地区也带来不利影响,所以两自治区生态环境治理事关重大。

建议调整的水量首先用于生态环境建设,改造荒漠化地区如河套地区相邻的毛乌素沙漠、库布其、乌兰布和沙漠和腾格里沙漠南缘。

把少量黄河水留到生态脆弱区改善生态环境,充分利用有限水量进行生态工程建设,再造“河套”和沙漠变绿洲将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李东.浅析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与水电开发率(J).中国水能及电气化,2010(5):31~35

[2] 中国水资源公报[R].水利部,2008

[3] 李东.高坝大库是我国大江大河长治久安的工程性保障措施. 2010-11-20

[4] 李东.地下水利用与保护规划技术分析.水信息网2009.12.28

第2篇

关键词: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模糊AHP法

中图分类号:X8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70(2014)03-0033-08

一、引言

自2009年11月《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经国务院正式批复以来,中国最后一个正在开发的大河三角洲――黄河三角洲,成为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国内首个被明确定位为“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国家战略发展区,“高效、生态”是国家对该区域发展模式的核心定位。这是其区别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的最大特点。

《规划》提出,加快发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不仅关系到环渤海地区整体实力的提升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全局,也关系到环渤海和黄河下游生态环境的保护。近年来,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受到人们的持续关注[1]。所谓生态系统健康,是指一个生态系统所具有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即在时间上具有维持其组织结构、自我调节和对胁迫的恢复能力,是生态系统的综合特性。湿地作为生态系统的一种,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之一,不仅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多种资源,而且具有巨大的环境功能和效益,其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净化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2]。因此,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进行评价尤为重要。

(二)对策建议

根据以上评价结果所反映的问题,今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湿地管理应在以下若干方面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强化治理措施。

(1)加大治沙治碱力度,逐步改善相对脆弱的生态环境。针对土地沙化,要从源头开始进行治理。就目前来看,遏制沙化土地扩张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其一,在入海口地区上挖沙、降河、造地,把黄河下游降为地下河,把黄河河区沙质化土壤变成良田,在有水源之后,经过开发种植生态系统自然会得到保护。其二,引水冲沙,可以通过引莱州湾海水注入到黄河利津以下河段,造成水面和河床跌差,进而能够减少泥沙淤积,冲深河槽。另外,由于咸水、淡水的混合可能产生异重流,导致泥沙远离河口区。其三,当来水量足够时,要进行配套的生态工程建设,在沿海、沿河、沿路等地段设立防护林带,在滨海地区营造海浪防护林带,在沿河设风景防护林带,加强植被建设,搞好环境绿化,重点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2)加强清淤工程和黄河流路的治理,防范风暴潮的侵蚀和生态环境的恶化。首先要最大限度地减少进入河口地区的来沙量,切实搞好清淤工程。要设法推动黄河中上游水土流失的治理,从根本上减少进入下游河道的泥沙量,同时在下游引洪放淤,疏通河道。通过有效的“疏”、“导”措施,加大输往三角洲滨海范围以外的沙量。其次,要尽可能扩大河口三角洲堆沙范围或空间,有计划地实施改道工程。要尽量扩大尾闾流路在三角洲入海的范围,并利用海洋蚀退的动力向外输沙,以减缓岸线的延伸。第三,加高加固三角洲沿岸堤防,并充分考虑风暴潮对黄河口延伸造成的影响,逐步建立包括保护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系统在内的较为完善的风暴潮防护体系,还可考虑将防潮大堤与沿海公路相结合,不仅可以少占土地,还可以节省投资,而且也能提高防潮大堤的防护抗灾强度。

(3)合理引进淡水资源,强化水资源统一调度,缩小水资源供需矛盾。一要统筹规划,统一调度和强化水资源管理。水资源是流动的多功能、多用途的实体资源,一条河流既不可能分割开发、治理,也不可能为单一目标开发、治理。黄河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能只考虑当地局部利益和一时的利益,而应该从全局出发包括全流域乃至全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出发,统筹考虑黄河流域各行业、居民生活、生态环境和景观旅游等多方面对水资源、水环境的需求,使有限水资源发挥最大作用。为此,统筹规划和统一调度水资源,在黄河流域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和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二要加快兴建、加固骨干水库,切实搞好蓄水工程。针对黄河水干流水量60%集中在汛期的特点,在沿黄地带要因地制宜,多建水库,把汛期的水尽量蓄积起来,在黄河下游有计划地修建平原水库,相机引黄河汛期或冬季来水,做到以丰补缺,丰蓄枯用。通过积蓄黄河水,达到蓄淡压碱、有效遏制海水侵蚀之目的,维持湿地生态的良性发展。三要合理使用水源,限量开采地下水。针对沿黄地区地下水位高的特点,要采取科学合理的用水方法,尽量把现有的各引黄渠道尽量衬砌起来,减少渗漏。四要针对水土保持进行综合治理,防止水土流失。必须认真搞好水土保持工作,不断增加蓄水能力,提高降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目前,通过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可更有效地拦蓄降水,有利于缓解人畜饮水困难,提高土壤水分存贮,增强抗御旱灾能力。同时,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还能大大增加植被和作物的面积和生物产量,改水分无效蒸发为有效蒸腾,提高降水资源的利用率。

参考文献:

[1]蒋卫国,潘英姿,侯鹏,等. 洞庭湖区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J]. 地理研究, 2009 (6): 1665-1672.

[2]彭益书,杨瑞东. 草海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J]. 地球与环境, 2014 (1): 68-81.

[3]PARKER K,HEAD L,CHISHOLM L A, et al. A Conceptual Model of Ecological Connectivity in the Shellharbour Local Government Area,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8, 86(1): 47-59.

[4]VASSALLO P,FABIANO M,VEZZULLI L,et al. Assessing the Health of Coastal Marine Ecosystems: A Holistic Approach Based on Sediment Micro and Meio-Benthic Measures[J]. Ecological indicators, 2006, 6(3): 525-542.

[5]胡志新,胡维平,陈永根,等. 太湖不同湖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研究[J]. 农村生态环境, 2005 (4): 28-32.

[6]袁军,吕宪国. 湿地功能评价研究进展[J]. 湿地科学, 2004 (2): 153-160.

[7]袁军,吕宪国. 湿地功能评价两级模糊模式识别模型的建立及应用[J]. 林业科学, 2005 (4): 1-6.

[8]汪朝辉,王克林,许联芳. 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3 (4): 63-64.

[9]郝文渊,李文博,王忠斌,等. 拉萨河谷拉鲁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3 (5): 95-99.

第3篇

黄河三角洲蕴藏着丰富的油气、盐卤、湿地、动植物以及土地资源。概括来讲可分为以下几类:

1水资源该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仅为537mm,地下水位低但因矿化度高含盐量大而不能被利用,因此黄河、引黄干渠、数量多面积大的人工水库蓄水是其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无可替代的水源,也是形成和维持本区生态环境的主导因素。根据利津水文站的实测资料,20世纪80年代以来,黄河进入河口地区的年径流量为286亿m3,上世纪90年代后年平均径流量仅为140亿m3左右。除黄河外,该区还有溢洪河、挑河、神仙沟等排污、排涝河道单独入海,且均为季节性河流。

2湿地资源黄河三角洲共有天然和人工湿地402071公顷。其中以浅海湿地面积最大,有167940公顷,占湿地面积的41%;其次是滩涂湿地,有101913公顷,占25%;再次是沟渠湿地,有35150公顷,占9%;沼泽和草甸湿地,有23459.7公顷,占6%;其它类湿地所占面积均不超过5%。黄河三角洲湿地分布是沿海区(县)湿地面积广阔,分布集中,随着向内陆的深入,主要湿地面积逐渐减少,分布也较零散。从行政区划来看,湿地在该市各区(县)的分布也不均匀,以河口区的湿地面积最大,占全市湿地的41%;其次是垦利县,其湿地占全市湿地的35%;东营区占全市湿地的10%;利津县和广饶县分别占8%和6%。进入21世纪后,特别是黄河经过了10次调水调沙后,黄河三角洲湿地面积显著增加,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3动植物资源黄河三角洲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三角洲保护区是1992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自然保护区。据初步调查,该保护区内有海洋浮游植物116种,有各种植物393种,海洋浮游动物有79种,陆栖动物331种。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该地区有鸟类265种,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的有7种,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的有31种;世界上鹤类共有15种,中国有9种,该地区已观察到灰鹤、丹顶鹤等5种。

4后备土地资源黄河三角洲国土总面积805300公顷,人均占有土地0.48公顷,高于山东省人均水平。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黄河平均每年携带1亿吨泥沙进入河口地区,使该地区每年新增淤地1230公顷,为该地区的开发建设提供了可靠的后备土地资源。

5矿产等其他资源黄河三角洲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盐矿和地热资源,是我国第二大石油生产基地;其独特的黄河入海景观和极富特色的动植物景观,是开展生态旅游的主要内容;大量天然和人工湿地的存在,不仅成为东北亚内陆和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徒的重要越冬地,而且改善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局部气候;湿地的部分水域更是水产养殖的良好场所。

黄河三角洲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1黄河入海流路不稳定对地区环境生态系统造成影响黄河三角洲是我国大河三角洲中海陆变迁最活跃的地区,黄河口造陆速度之快,尾闾河道迁徒之频繁更是世界罕见。黄河高含沙水流和河口弱潮作用,使黄河在给河口地区带来丰富的水沙资源的同时,也造成了大环境的不稳定。黄河自1855年在黄河三角洲实际行水156年,较大改道变迁有11次,决口50多次,入海口门摆动弧线距离近150km。黄河尾闾每次改道、决口和口门摆动,就使原天然湿地遭到破坏,水文生态系统演替,又发育成新的湿地生态系统。黄河泥沙淤积造成的河口频繁变动以及洪水、冰凌,给油田和三角洲的开发建设带来了困难和威胁。随着油田建设的不断发展和三角洲地位及作用的日益重要,保持黄河入海流路长期稳定、确保防洪安全的要求更加迫切。

2黄河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黄河三角洲特殊的地理条件使得该地区水资源严重匮乏,已成为制约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黄河三角洲地区人均水资源仅有288m3/a,低于山东省334m3的平均水平,仅为全国人均水平的1/7。黄河是该地区生产和生活的主要供水源,但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黄河流域的经济发展和用水量增加,加上降水偏少等原因引起的水资源量减少,黄河天然径流量呈现出一定的减少趋势。以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的主战场东营为例,该市多年平均引黄量为9.55亿m3,但是按照国家的分水方案,东营的分水指标为7.3亿m3,超指标引水30.82%。黄河水量持续减少,不能满足黄河三角洲地区居民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需求,加之水资源浪费和水质恶化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供需矛盾,从而危及到该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严重制约了区域社会经济的高效、快速和可持续发展。

3风暴潮灾害严重三角洲沿岸是我国风暴潮的多发区,平均约10年一次。建国后到20世纪90年代前期,渤海沿岸发生风暴潮12次,平均3-4年一次,其大风暴潮4次,也平均10年左右一次。每次风暴潮,特别是特大风暴潮,都发生较大的风暴潮灾害,不仅给三角洲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和威胁,还对三角洲生态环境系统造成严重破坏。为抵御风暴潮灾害,三角洲地区20世纪50年代就修建了部分防潮堤;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工农业生产发展的要求,防潮工程建设发展迅速,为减轻风暴潮灾害损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已建防潮堤大部分标准偏低且不连续,有的经海潮多年侵袭,损坏严重,已失去防潮作用,与防护对象经济发展状况不相适应。

4生态环境脆弱,土壤盐渍化严重20世纪90年代以来,黄河每年以13km2左右的速度造陆,给当地带来了丰富的土地资源,但多数地区土壤以粉细沙为主,成土时间短,质地均匀,草甸发育程度不够,海拔低,潜水位高,盐分易升地表,导致土地盐渍化,加之旱涝灾害影响以及海潮的侵袭,使得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5工农业生产、油田开发建设与保护生态环境存在矛盾黄河三角洲原为农业区,但近年来工业发展、城市建设突飞猛进,中小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是三角洲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其负面影响之一就是生态环境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大片的林木、草地、池塘等被工厂、企业、城镇、油田开发建设所代替,不但在利用面积上把天然植被全部破坏,而且在周围相当大面积范围内的天然植被和动物资源也受到严重破坏,湿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经济开发存在矛盾。

三角洲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与措施

1加大河口尾闾部分的治理力度,使入海流路尽量保持长期稳定黄河尾闾的每次改道和决口,都使原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水文生态系统演替,又发育成新的水文生态系统。为此,必须加大河口尾闾部分的治理力度,使入海流路尽量保持长期稳定,以求原自然生态环境系统保持相对稳定。

2强化水资源统一调度,缩小水资源供需矛盾要解决黄河水资源供需矛盾问题,首先要统筹规划,统一调度和强化水资源管理。水资源是流动的多功能、多用途的实体资源,一条河流不可分割开发、治理,也不可单目标开发、治理。开发利用黄河水资源不能只图一时一地的经济利益,而应该从全流域乃至全国的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总体规划出发,统筹考虑各行各业、城镇生活、生态环境和景观旅游等方方面面对水资源、水环境的需求,力争使有限资源在上、中、下游都发挥作用。为此,统筹规划和统一调度水资源,在黄河流域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和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其次要继续实施调水调沙工作,使黄河下游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再次,结合南水北调工程,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与调度,南水北调后水量到黄河后,通过河道可以将清洁的水资源直接送到河口地区,通过现有的引黄渠道可以把调来的水量配置到广大的黄河三角洲平原,这样做不仅将大大减少调水、配水工程投资、节省工程占地,同时也改善了三角洲地区的生态环境。

3提高防潮大堤的标准和高度为了降低风暴潮所带来的经济损失,今后应继续提高风暴潮的防御标准,并考虑风暴潮对黄河口延伸形成的影响及如何逐步形成包括保护三角洲生态环境系统在内的完整的风暴潮防护体系,还可考虑防潮大堤和沿海公路相结合,一方面可少占用土地,另一方面可节省投资,而且也提高防潮大堤的防护抗灾强度。

第4篇

关键词:鲁西北; 黄泛平原; 沙化; 动态变化; 分析

中图分类号:P20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6)12023802

1鲁西北黄泛平原沙化土地现状

聊城位于冀鲁豫交界处,西靠漳卫河,东部及东南部濒临黄河,南依金堤河,受黄河多次改道及自然侵蚀等多种因素影响,形成了局部微度起伏,岗坡洼相间的平原微地貌形态,缓平坡地、河滩高地,决口扇形地纵横其间。全市黄河冲击平原面积8467 km2,占全市面积的98.6 %。全市有1/5的耕地林地为沙化土地。经第五次沙化荒漠化调查显示,全市有沙化土地105852.51 hm2,人工半固定沙地55.97 hm2,人工固定沙地33330.76 hm2,沙化耕地72456.32 hm2,风蚀劣地9.46 hm2。全市土地利用构成情况见图1。

鲁西北黄泛平原主要指聊城辖区,地处东经115°16′~116°30′,北纬35°47′~37°03′,鲁西黄泛平原的沙化土地涉及11个县(市、区)的97个乡镇,3个林场,1个苗圃,主要是指处于黄河故道及其周围黄泛冲击区的沙荒地、沙质耕地、盐碱地和其它退化土地,由于具备丰富的沙物质基础,并受季节性干旱和多风的同步影响,季节性风沙危害十分严重,可用耕地多属中低产田,农业生产低而不稳,生态环境不断恶化。黄河故道风沙区虽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防护林体系以及退耕还林建设,并取得一定成效,但生态修复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必须加快该地区生态修复进度,遏制风沙危害,扭转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的被动局面,改善黄河故道及其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

2沙化土地动态变化情况及原因分析

第五次沙化监测是2014年开展的,通过采用地面调查与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判读相结合划分小班,现地调查各项因子,并利用“GIS”技术建立沙化土地资源档案、图库及属性数据库,提供各级行政单位的沙化土地面积和分布。通过本次监测数据和第四次监测数据的对比,可以看出沙化土地的动态变化情况,植被状况的变化情况,以及沙化治理所取得的成效等。

2.1沙化土地动态变化情况

通过5年的沙化治理,沙化土地面积比第四次监测时少了9879.93 hm2。其中,人工固定杀敌减少了5966.96 hm2,沙化耕地减少了3968.25 hm2。由于东阿大桥镇1个小班、鱼山镇2各个小班、牛角店2个小班黄河覆堤工程和其他工程措施的影响以及茌平博平1个小班、洪屯2个小班的树木轮伐后栽植苗木小郁闭度小于0.5,有55.97 hm2的人工固定沙地转化为人工半固定沙地。由于阳谷闫楼1个小班和阿城1个小班由9.46 hm2风蚀劣地(表1)。

2.2沙化程度变化情况

通过保护性耕作、人工造林(乔、灌)、间作、轮作、作物配置、植被改良等治理措施的治理,本次比5年前,极重度沙化土地减少了420.93 hm2,重度沙化土地减少了265.9 hm2,中度沙化土地减少了3443.82 hm2,轻度沙化土地减少了6143.02 hm2(表2)。

2.3沙化土地分布区土地利用变化情况

新农村建设和其他工程建设及沉沙工程蓄水占用,以及开发建设等影响,有林地减少了8706.38 hm2。由于有保护性耕作和轮作等治理措施的治理,沙化耕地减少了3968.25 hm

2.4沙化土地分布区植被盖度变化情况

14 %植被盖度大于等于80,16 %的土地上植被盖度在50~79,剩下不足2 %的沙化土地上植被盖度低于50。通过与第四次监测数据对比,变化幅度较大的有植被盖度大于等于80的少了14145.03 hm2,植被盖度在50~59之间的增加了6821.78 hm2(表4)。

3结论及建议

第五次监测结果与第四次监测(2009年)相比,黄泛平原地区的沙化程度有明显好转,呈现整体遏制、持续缩减、功能增强的良好态势。

全市依然有1/5的耕地林地为沙化土地,沙化状况依然严重,保护与治理任务依然艰巨,防治工作依然任重道远。

沙区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系统脆弱,破坏容易恢复难。加强沙化综合治理,是建设生态文明、改善沙区生态和民生的迫切需要,也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选择。要坚持保护优先、科学治理、适度利用的原则,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策措施,强化依法防治,依靠人民群众和科学创新,推进重点工程建设,努力抓好沙化防治工作,为沙区群众建设更加美好的绿色家园。

参考文献:

[1]

张重阳,董杰,王倩 聊城市土地沙化现状及防治对策[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4(5):51~52.

[2]姜岳忠,秦光华,马玲 .鲁西黄泛平原沙化土地的成因及防治对策[J].林业科技开发,2003,17(3):11~13.

[3]山东省第五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实施细则[R].济南:山东省林业监测规划院(2014).

[4]山东省第四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数据汇编.[R].济南:山东省林业监测规划院(2009).

第5篇

关键词:沿黄河旅游风光带;SWOT分析;对策

一. 沿黄河旅游风光带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

(一)沿黄河旅游风光带发展的优势

1. 资源优势

鄂尔多斯沿黄河地区在特殊的地理环境和长期的历史进程中留下了丰富的旅游资源,为沿黄河旅游风光带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截止2010年底,鄂尔多斯市拥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数量已达31家,其中仅有的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家,国家AAAA级景区7家,国家AAA级旅游景区13家,建成“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4家,这当中多个A级景区就分布在沿黄河旅游风光带的地域范围内。

2. 区位优势

在自然区位方面,沿黄河旅游风光带沟通了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联系,成为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的“脊梁”,并对周边省区产生一定的辐射带动作用。在经济区位方面,鄂尔多斯市地处经济发展中心—呼、包、鄂“金三角”地区,区域内赋存着十分丰富的自然资源。沿黄河旅游风光带是鄂尔多斯市正在建设的重要经济带,沿河布局的六大工业园区,成为全市经济发展新的重要增长极。在交通区位方面,鄂尔多斯、呼和浩特、包头、乌海、银川、榆林六座城市的民航机场环绕在沿黄河旅游风光带区域周围,共同形成了便捷的航空网络;包(头)—兰(州)铁路、包(头)—神(木)铁路以及正在规划建设的鄂尔多斯沿河铁路、呼(和浩特)—准(格尔旗)铁路使沿河地区的铁路交通更加便捷;在原有公路体系的基础上,2012年7月建成通车的准格尔旗大路至杭锦旗巴拉贡的沿黄一级公路,为开发建设沿黄河旅游风光带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二)沿黄河旅游风光带发展的劣势

1.政府主导,三方联动机制尚未建立。

就该区域而言,旅游合作更多的只是一种政府层面上的链接和表面化的呼应,政府、企业、社会联动发展的机制仍未实质性地建立,旅游企业介入合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各地的旅游产业布局和功能定位也存在比较明显的各自为政问题。

2.旅游企业规模小,竞争力弱。

沿黄旅游风光带中的旅游企业普遍存在“小、弱、散、差”的状况,规模化、集团化、综合化经营程度低,旅游规模经济不显著,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产业内部竞争过度,外部竞争乏力,从而导致了该区域总体竞争力不强。

(三)沿黄河旅游风光带发展的机遇

1. 旅游市场需求旺盛

近年来我过旅游业一直保持持续、稳定、快速的增长态势,旅游正逐步成为居民闲暇时间的首选休闲活动。再加上良好的区位条件,沿黄河旅游风光带的客源市场还可以延伸东北、西北、西南、华南、华中等地区,可以说,该区域市场需求旺盛,开发潜力巨大。

2. 政策的支持

旅游业作为国家重点扶持的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十二五”期间将继续得到国家宏观政策的支持。同时,《内蒙古以呼包鄂为核心沿黄河沿交通干线经济带重点产业发展规划》《鄂尔多斯市沿黄河旅游风光带发展战略规划》这两大战略举措的实施必然伴随政策方面的大力支持,将有力的促进沿黄河旅游风光带的建设和发展。

(四)沿黄河旅游风光带发展的威胁

1. 脆弱的自然生态环境

近年来,全市经济迅速发展,尤其是能源、化工、建材工业发展,对生态环境形成巨大的压力,对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也形成了巨大的威胁。同时,不合理的旅游开发也必将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程度不同的影响,尤其是旅游流量超过了旅游环境容量时,将会对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2. 周边地区替代性产品的竞争威胁

沿黄河旅游风光带主要突出的是当地的草原、黄河、沙漠和民族风情资源,可是以草原风光和蒙古族风情民俗为依托的旅游产品在全区范围内雷同现象严重,另外,鄂尔多斯市的黄河和沙漠旅游资源也与周边地区存在竞争之势。

二. 沿黄河旅游风光带旅游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SWOT分析表明:沿黄河旅游风光带一体化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并存。要发展沿黄旅游风光带,推动区域旅游一体化进程,需及时抓住机遇,善于迎接挑战。

(一)树立“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的区域旅游模式

当代旅游开发,观念先行。“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是区域旅游合作的关键。在旅游的开发建设和经营上,利用资本的手段,打破所有制的界限,充分发挥该区域民营经济的积极性,促进建立跨行政区域的旅游企业,并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旅游经营体系,向更大的区域范围扩展。

(二)树立统一形象,突出主题特色

沿黄河旅游风光带树立区域整体思想,就要打破行政区划的局限,从区域范围着眼,在进行外部环境分析和目标市场选择后,应针对市场的需求,充分利用区域资源特色优势,扬长避短,合理营销,最有效的开发利用市场。

(三)建立区域性机构,统一行政管理

沿黄旅游风光带的发展,除了在规划上形成一体化发展格局,还需要在管理上形成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建议成立沿黄旅游风光带管理委员会,统一行使资源保护、旅游开发、招商引资等权利,通过规划对区域内的产业形成合理的科学分区,推动产业升级、产品升级和效益升级。

(四)统一规划,注重区域生态效益

沿黄旅游风光带的建设和实施,可按风光带建设要求统一进行生态建设规划、制定统一的环境建设标准、科学选择和合理布局。这样,可以更好的避免边建设边破坏情况的发生,使区域经济得以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滩涂;开发;保护;可持续发展

2009年加快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发展区上升为国家战略,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开发与资源利用成为近年来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天津滨海新区发展战略以来国家实施的又一重大发展战略。黄河三角洲资源丰富,蕴含丰富的滩涂资源、海盐资源、石油资源、矿产资源以及海洋生物资源等重要资源,尤其是其丰富的滩涂资源,为高效生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发展空间。但是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脆弱,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保护与开发并行,才能促进高效生态经济顺利发展进行。

一、目前黄河三角洲滩涂主要开发利用的方式

黄河三角洲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具有种类多、蕴藏量大、开发利用价值高等特点。黄河三角洲凭借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廉价的地租,吸引了大量化工产业和加工制造业在此落户。

(1)海产养殖和石油开采

黄河三角洲浅海地区滩涂地区平坦开阔,潮上带为黄河淤积平原, 潮间带跨度大,淡水径流量比较大,地势比较平缓,水质肥沃,饵料生物资源极其丰富。当地居民充分发挥黄河三角洲滩涂的这一优势,加大了海水养殖的力度,扩大海水养殖的范围,在黄河三角洲沿海滩涂建立了众多养殖基地。海水养殖的品种有中国的对虾、鲈鱼、梭鱼、梭子蟹等,养殖产品不仅销售国内,而且远销日韩等国。三角洲内浅海及滩涂油气田资源丰富, 现有油气田16 个, 年产石油能力达到460×104 t。

(2)填筑滩涂,扩建城市、交通及港口

近几年来,由于环渤海经济圈和半岛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带动,黄河三角洲沿海滩涂开发也迅速展开,相关部门加大了对滩涂的开发利用和城镇的建设。依托丰富的土地资源,黄河三角洲通过填筑滩涂,以达到扩建城市、交通和港口的目的。现有油、商、渔港11 处, 分布在沿海10个港址上, 有东营港和黄河港2个对外开放港口, 港口吞吐量约264.65×104t, 其余均为二、三级渔港自然港口和盐、油专用港口。

(3)制盐与盐化工业的发展

近几年来,由于当地廉价的地租和丰富的海盐资源,沿海化工正在逐渐形成规模。三角洲盐业原料海水和地下卤水资源丰富, 是盐业及盐化工业发展的优良场所, 盐场遍布东营市三县两区的沿海地区, 主要有广饶盐化集团公司盐场、东营区王岗盐场、垦利县盐场、垦利县永丰制碱厂、利津县及乡镇制溴厂、河口区新光盐场、新户盐业一、二场等。

(4)滩涂围垦种植

近年来,由于黄河三角洲沿海地区人口稠密, 耕地稀少的矛盾十分突出。近几年来,黄河三角洲地区对滩涂进行了大量围垦,来扩大耕地面积,进行发展种植业,以缓解人地矛盾。这些地方现已成为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及温带水果生产地。

二、目前黄河三角洲滩涂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滩涂资源过度围垦和无序开发,导致滨海湿地退化

由于黄河三角洲地区人口稠密、耕地稀少,人地矛盾十分突出。为了增加耕地面积,近年来黄河三角洲加大了对滩涂的围垦,大量湿地遭到过度开垦和无序开发,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生态平衡。不仅使湿地生物失去了栖息地,滩涂埋栖性贝类赖以生存繁衍的栖息地被破坏,埋栖性贝类资源衰退,使湿地景观急剧减少。

(2)众多化工企业和养殖业的发展,污染日益严重

由于黄河三角洲滩涂廉价的地租,众多工矿企业纷纷落户,在发展过程中片面追求发展速度而忽视了环境的保护。例如溴厂和农药厂的设立,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的灾难。工业“三废”污染严重,加上沿岸生产生活污水的无度排放、入海河流的污染、海上泄漏油事故的不断发生、海水养殖自身造成的富营养化等原因,陆地有害物质入海量增加,海岸脆弱的生态环境受到破坏,致使黄河三角洲浅海滩涂环境污染状况不断恶化。当地居民由于长期生活在污染的环境中,身体健康水平显著下降,部分当地人也因污染而得上一些疑难杂症,遭受病痛的折磨。

(3)滩涂开发利用程度低、效益差,经济结构不合理

从黄河三角洲现有的滩涂开发利用方式和程度来看,总体说来存在技术落后,经营粗放,滩涂开发科技水平低、效益不高等问题。黄河三角洲滩涂开发目前的种植技术、养殖技术基本上都是传统的技术,属于高消耗、低产出的类型。在品种改良、新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方法均滞后于滩涂开发的需要。在黄三角的滩涂经济结构中,传统的盐化工、石油化工业、海水养殖业仍占据着主导地位,新兴产业刚刚起步,旅游业尚未发展。长此以往,开发沿海滩涂靠消耗资源而不是优化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不仅无法持久下去,还会造成对滩涂资源环境的破坏。

三、建议与结论

随着省政府和国家战略的出台,我们必须以客观正确的姿态重新对黄河三角洲未来的滩涂利用与开发做出准确的定位,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到真正适合当地发展的新路径。笔者认为加强黄河三角洲滩涂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高效生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遵循三条原则:其一,坚持保护和利用并重的原则;其二,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符合国家现有滩涂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政策的原则;其三,维护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不能破坏生态系统。

在坚持以上原则的基础上,加快当地产业结构升级,优化资源利用方式,加强科学研究,探索滩涂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关注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的发展,加强滩涂盐田改良,海水养殖生态农业,建设盐生经济作物的开发以及生态环保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切实加强生态经济模式的研究,为合理利用滩涂资源提供科学的研究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互协调,从而促进黄河三角洲地区滩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同时,政府部门也需要注重滩涂保护,建立完善滩涂的保护政策体系,建立起滩涂保护和发展的管理协调机制,理清各部门之间的关系,统一规划,合理分配职能。(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张高生,李克勤,战立伟.现代黄河三角洲湿地动态变化及保护对策.生态环境学报.2009.18(1)394—398

第7篇

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建设一直备受关注。日前,山东大学山东发展研究院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报告:2013》,其副院长魏建作为本报告主要负责人对黄河三角洲的经济、社会、生态等领域作出具体诠释:“产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企业创新能力增强,园区实现规模效应,城市群推进城镇化,坚持生态优先、低碳节能等加快新型工业化、循环经济的绿色发展模式。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已经成为引领山东科学发展的重要引擎”。

发展高效生态经济区

特色产业园

据了解,黄三角地区将现代农业、石油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轻工纺织、现代物流及旅游五大高效生态产业作为建设的重要突破口和着力点。2012年,黄三角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274.0亿元,同比增长11.8%;固定资产新开工项目4057个,同比增长13.1%,完成投资总额4650.4亿元,比2011年增长23.3%。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实现533.5亿、4457.0亿、2283.5亿元,增速分别为5.2%、12.6%、11.7%。

“一二产业比重逐渐降低,第三产业占比逐年增加,但仍低于全省40%的平均水平,经济增长主要靠第二产业带动。”魏建对黄三角产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作出分析:品牌化做优第一产业,高端化推进第二产业,规模化拓展第三产业。

园区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载体,山东提出了从产业规模、产业集聚度、科技创新等方面加快特色产业园,截止到2013年6月,全省共有8个特色园区被认定为第一批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特色产业园。截至2012年底,仅滨州市50个重点特色产业园区入驻企业就达到8235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716家。

低碳节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注重生态建设,低碳发展循环经济促使黄三角战略转型意义重大。”魏建介绍,黄三角能源消费结构单一,煤炭和原油占一次能源消费的98%以上,特别是煤炭消费占80%左右。东营市2012年全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性指标均完成省下达任务。2012年,乐陵市以8.96%的工业用电量负增长支撑了工业销售收入26.3%的增幅。

黄三角地区长期致力于产业结构调整,对当地的循环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该地区注重结合产业集聚及结构调整,依据山东鲁北企业集团总公司、华泰集团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东营市重点培育了30家循环经济型企业,滨州市重点培育23家循环经济型企业。

第8篇

黄河九曲十八弯,甘肃南部的玛曲便是“天下黄河第一曲”。

玛曲地处青藏高原东端,是甘肃、四川、青海三省交界之处。

黄河独爱玛曲。黄河从青藏高原东流,出青海省久治县进入甘肃,东流至玛曲县的木日河,经阿万仓、齐哈玛及采日玛乡,从曼日玛向西北方向流经县城所在地尼玛乡,又西上经欧拉乡、欧拉秀玛乡,再次进入青海境内。黄河环绕玛曲全境,流程长达433公里,流域面积9 590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94%。

玛曲是黄河的“蓄水池”。黄河在玛曲境内支流众多,较大的一级支流有27条之多,较小的二三级支流达300多条,这些支流均发源于阿尼玛卿山和西顷山南翼。据黄河水文部门的测量数据显示,黄河从青海门堂乡进入玛曲时流水量只占黄河总水量的20%,而从玛曲县欧拉秀玛乡再返入青海省河南县时,流量增加到黄河总流量的65%左右,补充水量达黄河总水量的45%以上。充沛的雨水,众多的支流,使玛曲成为黄河径流主要汇集区, 成为黄河上游至源头的重要水源涵养区,成为黄河的主要补充地。

玛曲是青藏高原上范围最大的湿地。玛曲域内海拔虽然较高,但地势平坦,黄河在这里流速缓慢,落差不大。尤其在玛曲县的阿万仓等乡,由于地势平缓,河岸平坦,河水渲泄不畅,河岸上多沼泽地。大大小小的水潭、湖泊、沼泽地,在黄河两岸星罗棋布,在高原的阳光下闪烁明灭,宛如天上银河。

玛曲被誉为“亚洲第一优良牧场”。自汉代就有“羌中畜牧甲天下”之称,现在也草原辽阔、水草丰美,是天然的优良牧场,被誉为“亚洲第一优良牧场”。玛曲县草地面积达86万公顷,占其土地面积的近90%。由于黄河从该县三面环绕而过,使许多地方形成了宽阔的滩涂地。这些地方地表平坦,水草丰美,成为亚洲最优良的牧场之一。主要畜种有“高原之舟”美称的牦牛,闻名全国的欧拉羊、河曲马等优良品种。

玛曲,也是濒危动物栖息的乐园。由于玛曲地形地貌多样,植被类型较多,形成了适应高寒气候特征的野生动植物区系。其中属国家保护的珍贵动物有马鹿、麝、雪豹、白唇鹿、梅花鹿、棕熊、猞猁、丹顶鹤、黑顶鹤、天鹅、雪鸡、蓝马鸡、藏原羚等十多种。

被沙丘“蚕食”的草地

出玛曲县城南行3公里,就到达黄河岸边,黄河两岸至远处的山脚下,便是一望无际的草原了。眼前的情景让人触目惊心:临近黄河的岸边不是如茵的草滩,而是一座座高大的沙丘,从黄河岸边向草原深处绵延而去!被高大沙丘威逼之下的草原,已经失去了阔大辽远的气势,正悄然向后退缩。

下黄河首曲桥,沿着道路旁的草地步行至那些高大的沙丘。草地上的草稀稀疏疏,而这稀疏的草也是生长在沙地上。脚踩在上面感觉不到草的存在,更像是在沙漠里行走。在沙丘与草地的接壤处,能真切地感受到沙丘“蚕食”草地的景象:沙丘上的流沙在向下流动着,在沙丘与草地的接壤处,一棵棵草茎被沙粒压得倾斜着,而离沙丘三五米的地方,成片的草被沙粒埋压得只剩下两寸多长的草尖,那些刚被沙丘压埋的草多已发黄腐烂。

眼前的沙丘有十几米高,坡度较缓,但登爬起来相当困难,一迈步,脚便被沙粒埋没,而且身体下滑。这里的沙丘沙粒疏松,显然是新堆集起来的,不像甘肃西部一些大沙漠中的沙丘,经过岁月的沉淀容易登爬。

登上沙丘,黄河就在脚下,河面宁静如一袭赭黄的丝绸,飘向玛曲草原的深处。黄河两岸蜿蜒的白色沙梁,如两把寒光闪闪的刀子,插入草原的深处。而在草原的边缘,成群的牛羊悠然自得地啃食着青草,全然不知沙丘的逼近。

下了沙丘,走上一条简易公路。这条简易公路沿着黄河向西北方向至玛曲县的欧拉乡和欧拉秀玛乡。

过毛日扎西滩时,有人告诉我们:刚在玛曲黄河大桥上看到的沙丘,被当地人誉为玛曲的“鸣沙山”。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欧拉乡沿河一带只有零星的小沙丘,30多年后,座座“鸣沙山”连成了一道数十公里长的沙阵,而且正在以每年6~10公里的速度向草原深处蔓延。

在宗喀草原的一处牧点,沙地已经连片分布,每天都有流沙直接流进黄河。而成片成片的沙丘上,一群群牛羊正在啃食着星星点点的草苗。见我们到来,几个正在放牧的牧民过来和我们搭话。他们说:30年前这里的牧草足有一人高,也有星星点点的露沙地。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草原上的风大了,沙地也多了。先是出现了一个个沙窝,后来一堆堆沙丘出现了,而且沙丘越来越高,面积越来越大,草原越来越少。几位牧民忧心忡忡地告诉我们:照这样发展下去,要不了多少年,这里就没有草原了。

第二天,我们沿黄河南行,没有多长时间就到了曼尔玛乡境内。曼尔玛是玛曲县南一大片湿地,面积超过150万亩,与四川若尔盖湿地连成一片,构成了黄河上游最重要的水源涵养区。然而,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沼泽干了,湿地一天天缩小,只剩下星星点点的水洼,而且现在已经成为玛曲草原沙化的中心。在被誉为“飞禽乐园”的乔科沼泽地,我们没有看到“乐园”里的飞禽,却看到了草原上大大小小的黄沙沙丘。脚刚一踩下去就感到了沙丘在下陷。稀疏的牧草大多根茎,几近枯死。在黄河边上,草地被黄河水长期浸蚀,草地下面的泥沙层也被掏空,形成大面积塌陷沙滩。

崩溃的绿色屏障

据有关部门统计,玛曲境内433公里长的黄河沿岸,已有200多公里严重沙化。黄河首曲湿地是当地生态系统的绿色屏障,一旦失去这个屏障,整个生态系统就向无序发展,甚至导致系统崩溃。

有专家进行过计算:玛曲县草原平均沙化速度超过14%!

玛曲草原出现严重沙化现象并非始自今日。甘南州环境保护部门提供的材料显示:20世纪五六十年代,玛曲县草场基本上没有沙化,呈现出一片“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自然界的变化,以及社会环境中政策和人为作用,草场开始出现零星沙化。到20世纪80年代,玛曲草原的生态环境开始急剧恶化。80年代初,玛曲县草原沙化面积超过2万亩,80年代末,其境内的草原沙化面积急增20多万亩。20世纪90年代,玛曲境内的草原沙化面积增加到近70万亩。

玛曲县目前沙化面积集中连片且达到国家治理标准的超过4万公顷,有沙化点36处。其中流动沙丘200多公顷,固定沙丘400多公顷,部分沙丘高达12~15米。全县草场退化面积达40%以上。全县20.8%的草场已不能使用或失去利用价值。

玛曲草原严重沙化的现象已经引起国际有关组织的重视。前几年,国际湿地组织的专家在玛曲进行考察后,深感忧虑,他们呼吁,如不治理这片沙化草场,任其恣意扩大,黄河首曲在不远的将来会变成高寒荒漠,其结果是流淌了数千年的母亲河会慢慢变成小河小溪,直至消失。

玛曲草原的沙漠化和干旱还导致黄河首曲湿地地下水位下降,玛曲境内数千条泉眼已经干涸,流入黄河的27条主要支流中,已有11条常年干涸,另有不少成了季节河。数百个湖泊水位明显下降,地表径流量和土壤含水量锐减,全县干涸的沼泽面积高达160万亩。

从玛曲县城东到大水沟一带,大片大片干涸的沼泽绵延十多公里。以前这里是大片的水域,野鸳鸯、水鸭、水獭很多,尤其是在夏天的时候,十分漂亮。但现在,沼泽干涸了,我们看到的是龟裂的地皮。更可怕的是大片大片的地皮上已经没有草了。

更严重的是,被称为黄河“蓄水池”的玛曲湿地萎缩之势仍在继续。

天灾人祸导致生态恶化

玛曲草原沙化、湿地退化是人为活动和自然因素双重作用的结果。

从自然变化的角度分析,主要原因是地理环境的特殊性与全球气候变暖。

有专家通过研究后发现:玛曲草原沙化的沙源是该地地质环境的产物。通过地质演变史考证,距今115万年前,黄河流域内河流之间不相贯通;距今105万年左右,黄河水才形成雏形;直到距今10万年到1万年之间,黄河才形成从河源到入海之间上下贯通的全国第二大河。玛曲草原究竟是昔日的古河床还是大湖泊,已无从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这里曾是一片,如今浮出地面的沙子就是最古老的见证。昔日的大湖床或者河床,在自然和人为的双重作用下,已经渐渐浮露出来,成为玛曲草原沙化的沙源。这样的生态环境非常脆弱。

另外,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气候日趋干旱。在玛曲地区,干旱的气候使地表径流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导致亚高山灌丛草甸中灌丛面积不断减少,湿地面积减小或干枯,天然草场植被大面积枯死,草场土地,草场严重退化,水土流失,草地沙漠化。

干旱少雨导致玛曲草原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致使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这一地区补充黄河水量减少了15%左右,直接导致了黄河下游连续多次断流。

与此同时,鼠害给玛曲县草原造成了极大的危害。黄河沿岸的曼日玛、阿万仓和欧拉秀玛等地的草场有大面积的黑土包,是鼠类打洞吃草根时推出了大量的黑土覆盖在植被上形成的。鼠害特别严重的地方因为草的根茎被咬断,草原上的草大面积枯死;草场上的土壤,沙层漫延,形成“鼠荒地”。这种大片的“鼠荒地”逐渐演变为沙化区。

除了自然灾害,人为破坏也是导致玛曲草原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因素。

玛曲草原牧场超载过牧是导致草原沙化、湿地干涸的原因之一。牧民们认为草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多养牛多养羊才是惟一的致富路,只求多产,不管草原的承受能力,掠夺性经营和超载过牧日趋严重,使本来十分匮乏的草地资源得不到休养。许多牧民习惯于粗放的游牧方式,逐水草而居,靠天养畜。资料显示:20世纪50年代初期,玛曲县牧民不到1万人,牛羊仅20余万头。近年,这个主要以游牧为主的县,有3万多牧民,牛羊100多万头,大大超过了草场承载力。草原超载导致草场退化、质量下降,造成生态环境失衡,诱发草地沙化。

玛曲是一个纯牧业县,国民生产总值将近一半来自畜牧业,牧民生活主要依靠畜产品。在玛曲牧区,提高生活水平,发展经济的主要手段就是多养牛羊,而多养牛羊势必会导致草场超载。

人为破坏草原的现象也相当普遍。近50年来,我国出现了四次草原大开荒,1 930多万公顷的优良草原被开垦。在这种大背景下,玛曲境内的草原也不可能幸免。在玛曲,采挖药材这种人为破坏尤为严重。现在的玛曲草原,冬虫夏草、秦艽、贝母、红景天等珍贵药材已难觅踪迹。据统计,在过去20年里,玛曲草原每年因滥采滥挖药材资源毁损草场达300万亩以上。玛曲县草场的土壤分布为垂直分布,从上到下为黑土层、黄土层和砂岩层,这些土层一旦出露,遇风则使沙土漫延,导致草场沙化。

另外,道路建设和开采矿产资源的非规范施工也能导致草场沙化。在合作到玛曲的道路上,可以看到修建道路对草原的破坏性威胁:宽阔的道路伸向草原的深处,有些路段旧道路在不断拓宽,有些地方旧道路被废弃,又在附近开辟出一条新道路。那些废弃的旧道路在风霜雪雨的侵蚀下,有可能成为新的沙源。

保卫“天下黄河第一曲”

“天下黄河第一曲”的生态的状况,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从1996年起,甘南州及玛曲县便大力推行草场承包制,开始实施草场围栏、人畜饮水、人工种草、牧民建房、棚圈建设、退化草场治理、治虫灭鼠等草原生态环境建设保护措施。1996年以来,玛曲县财政专户设立育草基金,每年投入100万元用于草原围栏和草原灭鼠,先后控制鼠虫害面积522.3万亩。1996~1998年,投资400万元,围栏改良退化草场万亩,人工种草2 010亩。1998年香港乐施会和兰州大学干旱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组织实施的高效畜牧业生态示范工程,总投资227万元,通过围栏补播、除莠、施肥、灭鼠等综合改良措施,改良治理草场面积1万余亩。

2001年1月,甘肃省政府向国家环保总局提交了黄河首曲为“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的申请报告,得到了国家环保总局的大力支持,并很快批准同意。

第9篇

关键词:水土保持; 生态环境;治理;研究

一、 水土保持建设现状与问题

1 水土流失现状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国家之一,其水土流失的基本特点是:分布广、类型多、强度高、危害深、治理难度大。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条件,使水土流失成为主要的环境问题。中国的水土流失分布范围广、面积大,根据公布的全国第2次遥感调查结果,中国的水土流失面积达356万km2,占国土总面积的37%,其中水力侵蚀面积达165万km2,风力侵蚀面积191万km2。在水蚀和风蚀面积中,水蚀、风蚀交错面积为26万km2,侵蚀形式多样,类型复杂,水力侵蚀、风力侵蚀、冻融侵蚀及滑坡泥石流等重力侵蚀特点各异,相互交错,成因复杂。

2水土流失的危害

2.1耕地减少,土地退化严重

水土流失使土层变薄,土地石化和砂砾化,失去农业利用价值,减少了耕地面积。水土流失使植被减少,地面覆盖率降低,土壤拦蓄地表径流能力减少,流失后坡地土壤持水力小,一旦遇干旱则农业产量下降,甚至绝收,人畜饮水也出现困难。近50多年来,中国因水土流失毁掉的耕地达267万hm2以上,平均每年5万hm2以上,因水土流失造成退化、沙化、碱化草地约100万km2,占中国草原总面积的50%。进入20世纪90年代,沙化土地每年扩展2 460 km2。

2.2泥沙淤积加剧了洪涝灾害,影响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加剧了干旱的发展

由于大量泥沙下泄淤积江河湖库,降低了水利设施的调蓄功能和天然河道的泄洪能力,加剧了下游的洪涝灾害,大量的泥沙淤积使黄河河床每年抬高9 cm左右,形成名副其实的“地上悬河”,增加了防洪的难度。每年长江发生全流域的特大洪水的成因之一就是中上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加速了地面径流的汇集过程。黄河流域50%以上的雨水资源消耗于水土流失和无效蒸发。为减轻泥沙淤积造成的库容损失,部分黄河干流水库不得不采用蓄清排浑的方式运行,使大量宝贵的水资源随着泥沙下泄,黄河下游每年需用200亿m3左右的水冲沙入海,以降低河床。

3存在的主要问题

3.1人为破坏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我国生态环境受到较严重破坏,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不合理农业结构所致。据遥感调查,1989年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为46.5万k,其中水蚀面积为34.52万k,风蚀面积11.98万k;1999年水土流失面积41.11万k,其中水蚀面积35.05万k,风蚀面积6.06万k。从两次遥感调查对比看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经十年治理,治理面积增长7.11万k。但由于近期在采矿、交通、冶金、建材等生产建设开发中,不重视水土流失防治,在开发建设中出现生态环境破坏。

3.2 农业产出效益差,产业化困难重重

长期以来,我国在农业内部以粮食种植为主,高产值、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及畜牧业比例过低,导致整体农业产出效益差。农业产业化对经济发展的重要带动作用已成为当地干部群众的共识,但目前尚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主要问题一方面是产业化对经济发展的重要带动作用已成为当地干部群众的共识,但目前尚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主要问题一方面是产业化的思路尚不清晰,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和产业基地的保障;充分利用不同类型区的自然条件特点和资源优势发展各自的支柱产业,尚需进一步研究。另一方面,我国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大部分群众的主要投入及大部分耕地资源用来生产粮食,以解决温饱问题,尚未从小农经济生产模式中解脱出来,缺乏产业化意识和资金投入。

二、 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发展的战略

1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

1.1 长远规划,分步实施

我国的水土保持必须从国情(区情)出发,长远规划,分步实施,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制订切合实际的治理目标。

近期目标(2001-2010):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坚决控制住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使水土流失面积不再扩大。25°以上坡耕地退耕还草,水土保持措施平均年减少入黄泥沙4-5亿吨,有效林草覆被率提高到25%,人均基本农田0.13-0.2h,粮食占有量达到人均350-400kg,生态环境治理度达到40%。

中期目标(2011-2030):部分15°以上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占流失面积的60%以上,有效林草覆被率达到35-40%,退化、沙化、碱化的草地基本行到恢复,人为水土流失全面得到制止,已产生的人为水土流失80%以上得到恢复治理,水土保持措施多年平均年减少入黄泥沙6亿吨左右,农村人民生活初步步入富裕,达到或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生态环境治理度达到80%。

远景目标(2031-2050):退化、沙化、碱化的草地得到改良,大部分荒山的自然植被得以恢复,宜林地全部绿化,有效林草覆被率达到50-60%左右,坡耕地实现梯田化,水土流失和沙漠化基本得到控制,水土保措施多年平均年减少入黄泥沙8亿吨左右,建立起基本适应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生态系统,黄土高原大部分地区实现环境优美、农林果牧全面发展、人民富裕的目标。

1.2生态环境建设与农业开发相结合

通过生态环境建设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建立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互相促进的新机制,不断改善生存环境,提高全社会成员的素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以水土保持为核心,寓富民增收于生态建设之中,把恢复植被作为突破口,实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带动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开发替代产业和增加就业,大力开发人力资源,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为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1.3 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农业结构

我国农业生产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不能满足市场对农产品优质化和多样化的需求。退耕还林还草并不仅取决于粮食,在有粮无钱的情况下做到全面退耕具有一定困难。因此,国家除了"以粮代赈"投入粮食和资金、促进生态环境建设之外,还应积极推动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产足本地,面向全国,考虑国际。既要适应农产品市场的现实需要,又要研究和预测潜在的、未来的市场需求趋势,以满足社会对农产品的数量及多样化、多层次、优质化和动态发展的需求。

三、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与利用现状

在基础性研究方面,对不同地区水土流失的形成机制、发生过程、发展赵势以及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作用,开展了近百项专题研究。特别是通过微观与宏观、机理与形态、室内模拟与野外观测、自然因素与人为活动综合研究,初步摸清了我国不同类型区水土流失的方式、类型、面积及发生发展规律,在对水土流失影响因子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不同地区的坡面与小流域侵蚀产沙预报模型。

在应用研究方面,开展了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保持措施及其优化配置、水土保持效益分析等多项研究,试验推广了以改变小地形和高效利用水土资源为主的各种耕作措施;以恢复植被,增加地面覆盖为中心的造林种草技术;以减少径流、拦蓄泥沙为重点的各种水保工程措施。先后建立了上百个试验示范小流域。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研究,因地制宜地提出一整套比较成熟的治理模式与配置技术,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效益。

四、 几点具体建议

1 注重历史经验,坚持综合治理

以县为基本单位,以小流域为治理单元,以修建基本农田和发展经济果木为突破口,山水田林路沟综合治理的做法是成功的,应当加以肯定。但大规模的退耕还林还草和有计划地封山育林育草,这一综合治理中的关键环节未能取得突破。工程措施和耕作措施既是治理水土流失综合措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有效实施造林种草的必要条件;特别是在半干旱区进行人工造林(含灌木)时必须强调以工程整地为前提;而在发展人工种草的同时,如果不将草纳入正式种植制度之中,并与发展畜牧业与饲草加工业相结合则很难持久下去。建议各地制定的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必须是一个全面的综合治理规划,而不是单一的林草建设规划。

2 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生态优先

退耕还林还草是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关键,但如何具体实施却大有讲究。我们认为,对于25°以上的陡坡地,不是退耕后不再种粮就算完成了任务,而是要强调退耕后主要应作为营造水土保持林灌草的生态保护用地,即在一定期限内不再进行任何方式的收获和采伐。为此,必须进一步完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加大补偿力度。前一时期限内在拍卖"四荒"中,一些地方将牧荒坡地翻耕改种经济林果、药材,甚至粮食的做法,实际上是将天然植被变为生产用地了,应考虑其后果。至于25°以下坡地退耕后的利用问题,则应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处置,同样应遵循生态保护为主的原则。对于地少人多、特别困难的少数地方,为保证群众生活和保护生态环境,则应考虑采取移民搬迁工程的办法加以解决。

3 把对天然植被保护、改良放在与退耕还林还草同等重要位置

人工植树种草无疑是使我国生态环境和农业发展步入良性循环的一个关键步骤,但必须把天然植被保护放在同等重要位置才能达到既定目标。黄土高原人工造林种草要取得成功很重要的一条是要依据植被地带分布规律和地形地貌条件确定适宜的乔灌草植被类型,选择适生树种,特别是乡土树种,以及在本地区经长期种植引种并取得成果的树草种,培育新的速生多抗体树草种当然十分重要,但不是马上能够实现的。相比之下,保护和恢复天然林草植被的措施就比较简单,最主要的一条是封育,其次是补播、补植。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