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乡村旅游概念规划优选九篇

时间:2023-12-10 16:47:5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乡村旅游概念规划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乡村旅游概念规划

第1篇

乡村生态旅游的本质是它的乡村性和生态性。就其乡村性而言,乡村生态旅游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助推器,它在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上有着积极带动作用,并进一步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就其生态性而言,其是现代生态旅游新趋向,在满足现代游客新需求和促进整个旅游业发展方面有积极促进作用。究竟什么是乡村生态旅游,它可以分为哪些类型,具有哪些特点,如何进行开发以及面临什么样的困境等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就上述内容对我国近十年来的关于乡村生态旅游研究的文献进行综述整理,期望为后续研究的延续有所帮助。

二、乡村生态旅游概念的界定

乡村旅游活动的大力开展和生态旅游概念提出以来,乡村生态旅游的相关研究就逐渐得到广大学者的热忱关注。尽管已有很多研究对乡村生态旅游概念进行了较完善的界定和解释,但由于各个学者研究出发点有差异,国内目前还没有对乡村生态旅游的内涵做出一个准确的界定。但各界习惯用乡村旅游、民俗旅游、农业旅游等名词来描述其相关内涵。关于乡村生态旅游的界定有很多种,例如中国旅游协会区域开发专业委员会会长孙文昌教授认为,乡村生态旅游是以农业生产为依托,将田园生态景观、农事活动、农俗文化的深层次开发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具有观光、休闲、娱乐、科普教育、环保等多种功能的旅游形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寇明婷博士认为乡村生态旅游是以乡村为背景,以大自然和乡村文化为资源基础,以可持续发展观和生态文明理念为核心导向,旅游者在享受自然和文化的同时,有着明确的了解和学习自然和文化的目的,并负有保护责任,同时不乏促进目的地的经济效益的一种特殊的旅游活动。当然还有很多研究人员给出了乡村生态旅游概念的界定,对于我们的进一步研究很有意义。何晓芳在其硕士论文中提出乡村生态旅游是指发生在乡村区域,以乡村原汁原味的自然生态环境、朴素的乡土文化与人情、娴静的田园风情为基础,用景观生态及生态美原理与方法为游客建立起一个欣赏乡村景观、认知自然、培养与体验生态的旅游环境,充分展现乡村旅游的景观美学价值、乡村居住的宜人价值、乡村文化的追忆价值与乡村生态的教育价值,并最终使得乡村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笔者对近年来有关乡村生态旅游的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后发现,尽管研究者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乡村生态旅游进行界定,但笔者认为何晓芳在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得出乡村生态旅游的内涵,并从规划角度,生态发展角度以及可持续发展等多个角度对乡村生态旅游做了很好的阐述。该表述对乡村生态旅游的界定科学合理,体现出乡村生态旅游的本质。

三、乡村生态旅游的类型和特点

(一)乡村生态旅游类型

现阶段的乡村生态旅游研究中,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乡村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和分析,提出其具有的特点,大致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分类。

1.按照空间区域布局划分陈文君的《我国现代乡村旅游深层次开发探讨》中根据空间地域上的不同,明确地给出了分类方式,其类型主要有景区边缘型、都市郊区型和老少边穷地区型。王嘉学、明庆忠、杨世瑜在《云南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地域模式初步研究》也根据空间上的不同给出了不同的划分。笔者认为其空间划分中也有一定的经济因素和资源的利用上的考虑,该种划分有利于研究者弄清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在那些地域更加合适,其对各个具体地方应用这种空间区域开发有积极的指向性作用。

2.按照经济贡献差异划分云南大学的王静博士在《试论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的旅游产业组织模型》中根据乡村生态旅游的经济意义把其分为五种类型,分别是:企业带动型、主导产业拉动型、农庄经济聚合型、生态经济型、对内联合型。同样的,贺颖华、贺蓓滢在《昆明乡村生态旅游理论研究与探索》中也提到了将乡村生态旅游分为:景区带动型,乡村组织型,公司农户型,综合开发型。他们针对乡村生态旅游中的一些经济参与者和合作模式给出了不同的分类,但本质上都是从乡村生态旅游的经济意义上给予区分的。

3.按照旅游活动类型划分中国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系的谢花林在《乡村生态旅游探析》中明确地指出了乡村生态旅游的三大类型,分别是观光型(观光农业园,景观农业),民俗型(民族乡寨,特色村寨)和休闲型。段景春在《我国乡村生态旅游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中同样以这种分类方式为要点论述。这种分类方式具有简明和概括的特点,而且从宏观的层面把握住了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也重点突出了休闲型旅游,很多的研究者在进行论述的时候都会应用到该种分类方式。

(二)乡村生态旅游的特点

乡村生态旅游的基本属性是与具体的乡村地区的特性相关的,针对具体的案例分析,不同的学者对于乡村生态旅游的特点都做出了相应的陈述。马勇、舒伯阳在《区域旅游规划———理论,方法,案例》一书中指出乡村生态旅游具有基础性、观赏性、娱乐性、文化性和经济性等特点;章家恩教授的《关于农业生态旅游的几点看法》一文中指出了乡村生态旅游具有可持续性、融自然景观和文化传统于一体、地域多样性、动态性、可塑性、高效益、低风险、参与性等特点。也有学者对这一问题做了定量的研究,例如林刚和石培基在《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认识———基于对20个乡村旅游概念的定量分析》中,根据对20个乡村旅游概念的定量分析,界定了乡村生态旅游的6个标准:乡村地域为依托、乡村田园风情为吸引、农业生产活动为吸引、民俗文化为吸引、农家生活体验为吸引、休闲观光游览度假活动。通过对文献的阅读整理,对研究者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笔者认为乡村生态旅游的特性虽然很多,但乡村生态旅游的本质特点就是乡村性和生态性。旅游内容上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表现形式上具有民俗性和原真性,旅游活动安排上具有很强的参与性和体验性,并且在现实意义上具有很强的文化性和经济性等一系列特征。

四、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的研究模式

随着国家对农业的大力扶持和近来生态旅游的升温,乡村生态旅游产品越来越受到广大旅游者热衷,国内各省市相关的乡村生态旅游得到了极大推动,特别是在一些乡村资源丰富的省份更是受到了极大重视,学界对于乡村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研究十分重视。越来越多的学者投入到乡村生态旅游研究中,出现很多研究成果。笔者收集到的关于乡村生态旅游的相关文献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模式:

(一)研究案例地的现状、问题和对策的研究模式

这类文章的研究模式一般包括研究地的乡村旅游的资源现状以及开发生态旅游的优势和劣势,然后根据综合考虑得出结论,并提出进一步开发乡村生态旅游资源的对策和建议。这类文献有游茜的《大湘西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研究》、胡晓聪的《诸暨赵家镇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探讨》、万幸的《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以湖北省木兰天池官田村为例》、苏珍的《安徽乡村生态旅游开发模式初探》《诸暨赵家镇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探讨》、李晓阳的《打造黑龙江省乡村生态旅游品牌的对策研究》等。该种研究模式是国内学者较为熟悉的研究方式,但由于学者的研究功力不够等多种因素,不少的文章都浮于解释问题式的回答问题,对理论的延续和加深缺乏相关贡献。

(二)应用相关理论模型和数据分析方法的研究模式

这里面包括张丹的《柳州市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研究》、李明月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开展乡村、生态旅游的探讨———以山东省滨州市为例》、张禹的《乡村生态旅游社区参与模式研究———以苍南县五凤乡为例》。胡志毅、张兆干在《中国社区旅游模式探讨———以徽州古村落社区旅游为例》中将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个别参与、组织参与、大众参与和全面参与,并描述了“近S形”的总体发展曲线模型。杨兴柱、陆林、王群等人在《农户参与旅游决策行为结构模型及应用》就很好地应用了农户参与旅游决策行为结构模型来分析影响农户参与决策的8个重要变量。该种模式应用定量的分析方法,从实际出发,从调查出发,针对具体的案例地进行调研得出相关结论,一般比较有说服力,是比较规范的研究模式,很多根据研究成果翻译得出的研究文章都到国外的顶级期刊得到发表,与国际研究范式较为切合。

(三)引用国内外成功案例进行对比性分析的研究模式

该种模式把本地区甚至本国的一些乡村生态旅游开发模式和国外的一些相关开发经验做一个对比性研究,从国外的一些先进管理经验中找到自身发展的出发点,得到很多的启示。例如凌强的《日本生态旅游发展的措施、问题与启示》,和张兵、尹弘的《浅析国外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模式》进行了很好的对比性研究。其中,邓冰、吴必虎的《国外基于社区的生态旅游研究进展》提到基于社区的生态旅游(community—basedecotourism,CBET)是国外生态旅游研究的一个新趋势。该种模式走在理论研究前沿,对国内旅游研究方向起到带头作用,引导我国广大学者发现新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如社区参与式乡村旅游、社区增权式旅游等多种旅游研究新方向逐渐得到广大学者的认知和研究。

(四)利用旅游规划理论和开发手段进行分析的研究模式

部分研究者利用相关的旅游规划开发理念和手段提出很多好的开发模式,如董宁、徐颂军等的《广州乡村生态旅游深层次开发模式探讨》中以广东为例,举出了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的条件,主要有: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地理区位优越,可进入性强;旅游产业体系完善;宏观环境良好这几个主要方面。在开发广州乡村生态旅游的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从旅游者的行为转变,旅游业的相关特性,乡村生态环境以及政府引导、监督及当地社区居民的参与这4个方面对乡村生态旅游的开发模式做了探讨,得出了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的一些条件和相关模式。何晓芳的《乡村生态旅游规划方法研究》中详尽地给出了详细的规划原则、规划程序和规划内容。其按照乡村生态旅游功能分区、乡村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确定、乡村景观生态设计、乡村服务设施的生态设计和相关社区参与的顺序对规划内容进行了分章节的论述。文章通过分析安吉县禹山坞村的旅游资源、发展潜力和发展目标,以及功能区分和环境容量测量等,提出了该地方的乡村生态设计、相关旅游产品设计、旅游服务设施生态设计以及相关规划保障措施。

五、乡村生态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在国内有关乡村生态旅游的资源规划与开发中,很多的学者都结合相关地区的特点提出了一些问题,各地的乡村生态旅游开发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不少文献都是根据具体的案例来阐述乡村生态旅游开发中的一些问题。例如晏磊、詹斌的《关于发展江西乡村生态旅游的若干思考》中结合对江西乡村旅游的分析,明确表示在对乡村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旅游产品综合开发程度低,缺乏市场竞争力;乡村文化特色不强,开发存在变异迎合性问题;宣传力度不够,知名度不高;乡村旅游人才缺乏,经营管理水平低等严重问题。类似的,林龙飞、陈辉的《发展乡村旅游对策研究———以阳朔为例》中以缺乏规划、生态项目缺乏、开发无序、缺乏合作和缺乏特色这五个方面总结阳朔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此外,李录堂教授专门从生产经营与管理的角度指出乡村生态旅游的开发目前存在经营者认识不足、管理人才的缺乏以及资金投入不足对乡村生态旅游的影响。何晓芳、王莉红则从乡村生态旅游资源规划开发的角度指出了国内在该领域普遍存在的问题,他们在《乡村生态旅游规划方法研究》中指出:乡村旅游总体上处于自发性发展阶段,乡村景观受损现象严重;环境基础设施落后于旅游开发,生态安全隐患明显;乡村旅游产品单一,缺乏竞争力;乡村旅游开发对实现农村经济发展贡献有限这些问题。通过文献的整理和分析,笔者认为当今乡村生态旅游的问题主要包括:旅游资源开发上缺乏整体规划观念和可持续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经营上运营管理不善和综合开发力度不够;旅游客源市场定位上客源细分不明和品牌知名度不高;相关的旅游产品开发上同质性产品过多和乡村特色产品优势不明显;相关的制度规定不健全和旅游人才缺乏等。

六、乡村生态旅游研究的展望

乡村生态旅游是生态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绿色经济的重要产业,也是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乡村生态旅游有效地促进了我国广大农村的发展,并有效利用了当地旅游资源,在满足广大消费者回归生态和体验农村生活的同时,有力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整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怎样对乡村生态旅游资源准确、科学、合理地定位,结合本地区的区域特色提出合理可行的旅游开发策略和对策,既使得各方利益得到充分的体现,又让旅游业得到良好的发展是我们关注的核心问题。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检索和阅读,笔者认为,今后的乡村生态旅游研究应该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一)界定乡村旅游的概念

我们要明确乡村生态旅游研究的重要性和其指导意义,尽早明确乡村生态旅游的定义以及相关概念的界定,以便在调查、开发和保护当中更有针对性,这也有利于我们在学术上的长足进步。在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中逐渐形成该领域的科学学科体系,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为广大农村地区乡村旅游开发提供有利支持。

(二)借鉴国外开发经验

乡村生态旅游在很多发达国家都得到了很好应用,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在乡村生态系统设立和社区参与共建等很多方面形成了较多研究成果。我国关于国外经验借鉴的对比性研究还不是很多,该方面值得进一步加强,让我们可以更好借鉴经验教训并不断加强自身建设,这有利于我们国家乡村生态旅游的长远发展。

(三)应用定量研究方法

现阶段的很多文章在对乡村生态旅游的问题研究还处于定性研究阶段,很可能只是对一些问题泛泛而谈,缺乏深入细致地研究。现代乡村生态旅游在规划与开发上需要更多的定量分析和实证研究,以便于真正弄清楚乡村生态旅游中各相关要素的主次要关系和决定程度,以便于构建更加科学和合理的乡村生态旅游规划程序和管理决策模型。

(四)使用现代化仪器设备

在信息化时代浪潮中,学者们应该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一些较为先进的测量设备对具体地区的环境承受力以及相关旅游资源概貌进行具体的地理测绘和分析。信息化管理与地理资源测绘方面在乡村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应用还不是很多,学界应该充分意识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利用现代化设备做出更多、更好的科研成果。

第2篇

【关键词】乡村旅游;乡村景观;乡村旅游景观;乡村旅游景观规划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the tourism had developed rapidly. As rural tourism can improve the rural environment and promot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rural regional economic, it gets great attention. How to carry out the planning of rural tourism landscape to make full use of existing resources and create the greatest benefit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ask.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practical research,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relevant information home and abroad, summarized the related concepts, the rural tourism landscape planning content, planning principles, problems and solutions.

【Key words】Rural tourism; Rural landscape; Rural tourism landscape; Rural landscape planning

经济的飞速发展,一方面使得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另一方面现代城市工作的紧张、繁忙和巨大的压力,使得人们在紧张工作之后身心疲惫,再加上生活交际面狭窄,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年轻人精神情绪烦躁不安,处于亚健康状态,需要通过一定的活动方式进行调节,以重新恢复身心的平衡,在这种背景下,以陶冶性情,放松心情为目的的新型休闲旅游项目“乡村旅游”在各地纷纷兴起并毫无疑问地成为人们最喜爱的旅游方式之一。鉴于此,本文在研究了国内外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总结了相关概念、乡村旅游景观规划的内容、原则、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以期为相关的实践研究提供借鉴,以减少由于旅游开发对乡村地区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从而推动乡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1 基本概念

1.1 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空间环境为依托,以乡村独特的田园风光、农村聚落、乡村文化、民俗风情、森林景观和农业生产形式等社会文化因素为吸引源,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展开的以领略乡村风光、体验生产劳作、了解风土民俗和尝试回归自然为主要目的,集观光、游览、娱乐、休闲、度假和购物为一体的一种旅游活动[1]。

1.2 乡村旅游景观

乡村旅游景观是在乡村地域范围内,以乡村自然景观和乡村人文景观为载体、能够体现乡土文化和地域特色、具备生产价值、生态价值、审美价值以及旅游价值,能引起审美与欣赏活动的综合性景观[2]。

2 乡村旅游景观规划的内容

乡村旅游景观规划的内容主要决定于乡村景观的属性、特征、规划的目标、要求、任务等,其内容主要包括整体意象规划、整体格局规划、乡村聚落规划和乡村遗产保护与规划四个方面。

2.1 意象规划

何谓乡村景观意象规划呢?它是在景观思想、景观精神和景观灵魂层面上对乡村景观进行的最高境界规划,是对乡村景观旅游规划的核心,是对乡村景观感知的心理图式进行塑造。

2.2 整体格局规划

是指在乡村景观环境调查、评价的基础上,以景观规划设计技术系统为支撑,以乡村人居环境建设为中心,以乡村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确定乡村景观的总体特征、格局和发展方向,是对乡村景观环境进行景观功能分区和空间布局,着重做好斑块和廊道的规划。

2.3 乡村聚落规划

农民生产、生活的空间比较小,而且相对来说较集中,习惯上把这样空间称为乡村聚落。乡村聚落规划可分为村落形态控制和村落景观规划两部分[3]。

2.4 乡村遗产保护与规划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乡村景观遗产正面临着毁灭地威胁,现实需要我们有一种前所未有的醒悟感和珍惜感,不能让历史的瑰宝流失,应加强乡村遗产的保护和合理规划。

3 乡村景观旅游规划的原则

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就其自身的特殊性,可以将其指导性原则分为以下几种:

3.1 保护乡村自然环境和历史人文的原则

乡村地域广阔,大面积的景观是自然或近乎于自然景观的地域,人类活动干扰程度低,景观结构保存完好,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本场所。美国Frederick Law Olmsted 认为景观规划不仅要提供一个健康的城市环境,同时也要提供一个受保护的乡村环境。此外,了解乡村旅游的特质,才能准确的把握聚落区域在整体中定位,才能在充分发挥其潜能,精心营造出恰如其分的规划项目,延长其旅游地的周期。

3.2 尊重适用人群的审美观念、心理需求的原则

作为长期的居住者,乡村旅游地居民的审美观念和对环境的需要是要认真考虑的。当景观环境与居民的行为心理相一致时,便会起到调剂居民的情绪,改变居民的行为的作用,因此设计师在设计时应当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巧,潜移默化的更新人们的观念。

3.3 凸显乡土特色的原则

乡土特色是乡村旅游景观内在品质的体现,在规划设计时,要坚持凸显景观的乡土特色的原则,一方面要在尊重当地人的生活方式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当地独特的景观资源,就地取材;另一方面还必须考虑到对当地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继承,充分利用和发挥其固有特色,开发潜在的景观资源,弘扬乡村文化,丰富乡村旅游景观的内涵,形成独具一格的地方特色,从而避免景观雷同现象的发生。

3.4 公众参与性原则

乡村旅游景观的建设与居民的生活环境、游客的游憩环境息息相关,因此在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公众参与原则,在前期的调研,中期的规划及后期的建设过程,都要征求居民和游客的意见,确保乡村旅游景观建设的有效性、合理性。

3.5 谋求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工业化、农业生产及乡村旅游开发的负面效应,使乡村资源和环境受到很大程度的破坏,若其影响超出资源环境的可承受范围,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在景观规划设计中必须坚持可持续性原则,善待乡村自然环境,只有保护好农村生态环境,才能实现乡村旅游健康、快速、可持续的发展。

4 乡村旅游景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乡村旅游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也出现了不少的成功案例,积累了大量的成功经验,但在取得成果的同时,仍有一些不足之处值得注意。

4.1 旅游产品单一

目前,乡村旅游活动主要停留在观光、采摘、垂钓等项目上,以满足游客的物质需求为主,尚未深人挖掘旅游资源和民俗文化内涵,缺乏精神需求和氛围。旅游产品单一,不能满足多层次游客的需要,重游率低。

4.2 基础设施不完善

乡村旅游地区大都位于城市郊区或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农村,基础设施满足不了游客的需要,落后的设施条件难以让游客接受,也难以留住游客。

4.3 管理不规范

规划是一个不断发展、动态的过程,整个过程始终贯穿着的是管理因素。规划初始阶段就与管理紧密相连,建设完成之后应注重各项设施尤其是设施周围的环境整治工作。

4.4 景观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有待加强

旅游开发后,大量的游客涌入乡村,原来的生态系统受到影响,日益暴露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迹象。因此乡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利用,是以后景观建设中必须谨慎处理的。

4.5 各自规划,恶性竞争

一村开展了乡村旅游并取得不错的成果后,都会引发周围各村的争相效仿,致使同一区域内多村均进行各自为政的、单独的乡村旅游规划。

5 解决方案

5.1 增强整体保护规划意识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提速,使得乡村的青年产生了断档,传统的乡土文化得不到传承,再加上现代人热衷于外来的文化形式,进而丢失了文化自信心,针对这种情况,在进行规划时就必须加大和增强整体保护规划意识,不能丢掉自己的文化基因。

5.2 避免经济效益主导,过度开发

乡村旅游的迅速升温,过急的开发和利用不仅使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而且对乡村环境产生了巨大的负面作用,因此在进行规划时,我们应充分考虑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规划,从整体大环境考虑,找出自身优点,形成合力,最终达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最大化。

5.3 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没有政策,没有法规,就难于管理,也不能保证其健康、持续发展。因此政府应积极制定发展乡村旅游的优惠政策,制定乡村旅游管理法、观光农业管理法、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管理法、“农家乐”管理法等。使得乡村旅游景观规划、实施有法可依,有规可循。

5.4 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群众作为乡村旅游景观开发的主力军,如果对发掘和利用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极不关心,会严重影响到乡村旅游景观的成败。乡村非物质文化和当地百姓的关系就像鱼和水的关系,它必须是在良好的环境中才能鲜活的传承下去,仅靠政府一己之力是得到对乡村文化保护和发扬的应有效果的。

【参考文献】

[1]王云才.乡村旅游规划原理与方法[M].北京:科技出版社,2006.

第3篇

乡村旅游主要是以农村的自然风光、人文古迹以及民生生产、乡村生活以及环境作为主要的旅游吸引物,同时以城市居民作为目标市场对象,来满足旅游者休闲、度假以及观光娱乐等需求的一系列旅游活动。乡村旅游在欧美等国家发展至今已经超过了一百年以上,受到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我国的乡村旅游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起步的时间较之欧美国家较晚,但是整体的发展速度较快。2006年,我国的国家旅游局将全国的旅游主题定位“中国乡村游”。

乡村旅游虽然发展速度较快,并且发展规模在逐渐的扩大,但是由于乡村旅游存在着旅游项目开发程度低、旅游产品单一化发展以及旅游本土特色不突出、经营落后等问题,导致了乡村旅游管理落后、文物破坏严重以及旅游服务水平低等问题。

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和进步,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重主要的是乡村旅游人才的匮乏,以及对乡村旅游人才培养问题的忽略。

一、乡村旅游人才的发展现状

(一)乡村旅游人才从业人数多,文化素质低

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技能以及高水平的旅游行政人员和经理人、旅游经营者以及服务者,其中旅游行政人员数量不多、乡村旅游经理人严重不足以及乡村旅游经营者和服务者虽然在数量上有发展优势,但是整体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发展水平低下。

由于乡村旅游大部分的从业人员文化素质较低,导致在乡村旅游进行开发的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况:

(1)观念落后

乡村旅游工作者中很多都是农民,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教育培训,同时也缺乏旅游开发经营管理经验,对于旅游认识不足。城市近郊虽然已经开始享受旅游开发的成功,但是乡村现今还没有实现旅游开发,以湖南永州市作为研究对象,永州虽然是一个千年古城,拥有着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是,对外开放的旅游业仍然是空白区域。

(2)经营管理能力低下

由于乡村受教育的水平较低,导致乡村村民对于旅游缺乏概念认识,只是单纯的认为农村的空房子能够用于接待旅游者,对于旅游景点的规划问题以及景点建设和旅游接待、旅游产品开发等问题完全没有概念,因此,导致乡村旅游出现经营水平低下、收入水平不足以及发展水平落后等问题。

(二)乡村旅游人才培训严重不足

从我国乡村发展至今,各地开始逐渐的增加对乡村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但是发展速度较慢,大部分从事乡村旅游的人员主要来源于农村本身的劳动力,专业的旅游人员严重缺乏,并且,由于乡村旅游的发展,很多的人开始投入到乡村旅游事业中来,很多的非专业人员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对乡村旅游的发展起着严重的负面作用。同时,针对乡村旅游人才的培训严重不足,国家和地方政府并没有进行重点关注,同时也没有进行相关的投入发展,导致乡村旅游一直处于专业化欠缺的发展背景下。

(三)院校培训的旅游专业人才多,到农村进行就业的数量少

伴随着乡村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旅游专业人才队伍也在不断的发展、壮大,根据相关的数据统计分析,旅游学院的专业旅游学生的数量足够满足旅游业的发展,但是,对于乡村旅游的发展来说,虽然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但是由于乡村旅游工作地点以及生活条件的限制问题,导致大部分的旅游专业学生或者工作人员并不会主动的选择进入乡村旅游业,很多的旅游专业人才宁愿进行改行发展,也不愿意去从事乡村旅游事业,这就导致旅游装爷人才的大量流失,对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产生严重的影响。

二、乡村旅游人才的培养

(一)政府的引导和管理

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政府进行管理和引导,并且政府部门还要为乡村旅游制定相应的旅游规划,积极的为乡村旅游开发提供基础设施,并且进行积极的对外宣传。针对乡村旅游人才的培养,主要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着手:

第一,政府首先要高度重视乡村旅游人才的专业培养问题,并且将规划问题放在旅游规划中,对乡村旅游报务标准进行严格的规定,为乡村旅游人员指导相应的行业标准,保证乡村旅游人员能够做到专业性发展。

第二是,政府部门要从乡村村民观念和农民的旅游知识技能两个方面进行重点培养,政府部门通过积极的资金投入,逐渐的对乡村旅游进行旅游开发观念的灌输,并且对农民进行乡村旅游专业知识以及技能的培养和训练。

(二)院校参与

随着乡村旅游的不断发展,高素质、高技能水平的专业人才出现严重缺乏的情况,因此,乡村旅游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必须要引进学院培训的专业人才对乡村旅游进行专业化的管理,还可以通过将原先乡村旅游者送往学院进行再培训的方式,来提升乡村旅游从业者的专业能力,为乡村旅游培养更多的人才。

第4篇

一、雅安市旅游发展现状

(一)旅游发展中的“三驾马车”

通过对原始资料的进一步分析,发现大部分措施中都能体现动作发出的主体,主要为政府、市场、社区3个主体,其中政府和市场这两个主体体现较多,且参与者更强调政府的引导作用。如政府负责旅游规划、区域合作等措施;市场主要进行市场营销策划等活动;而在产品打造及地脉和文脉的保护和发展等方面,需要政府、市场、社区三驾马车并驾齐驱,这也从侧面反映出雅安旅游的发展,有赖于这三者充分的合作。

(二)旅游发展类型

通过对雅安市旅游规划和本文资料挖掘可知,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乡村旅游,是其旅游发展的三个重要类型,其中后两者被参与者多次强调。在这两种旅游类型发展中,以茶为核心要素的相关发展途径被体现。例如,“茶园采摘、茶园观光、茶家乐;茶马古道、茶文化教育旅游”等。这与雅安市是世界茶文化发祥地之一,是茶马古道和南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相关。其次,要不断推进产业融合。这种融合不仅体现在不同的产业,同时也体现在同一产业的不同类型。在不同产业方面,要加强旅游业和传统产业的融合,例如生态特色农产品打造,并以旅游业为平台,进行产品销售。在产业间融合方面,打造创意农业旅游,比如“依托连片茶园打造骑游茶乡,进行采茶、制茶、茶文化教育、骑游发展模式”。

(三)重视地脉和文脉的开发和保护

雅安主要沿龙门南段山脉分布,生态环境优良、地质条件复杂;同时该地文化积淀深厚、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使该区域的文化资源呈现历史延续、民族融合、空间分布均衡的立体结构。鉴于此,地脉和文脉的开发保护是始终贯穿于地区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地脉方面,强调“乡村原有房子的保护和开发”,以及湿地、森林的建设和保护。这表明了保护生态优势赖以体现的相关资源、及保护乡村建筑为主的乡村风貌两者间的结合。文脉方面,强调“藏彝文化”、“汉文化”的挖掘、宣传及保护;同时,地区特色手工艺,比如荥经县砂器、彝族漆器和绣品以及专业手工艺人,也需要保留发扬和培训。在整个地脉和文脉的开发和保护过程中,还要注重对旅游相关从业人员进行教育培训,比如“自然学校”的建立,加强相关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环境保护意识。同时还需要加强社区参与,让居民切实投入到环境保护中去。

二、建议

(一)“反城市”方式的乡村生活空间改善

乡村,具有不同的聚落形态和乡村景观。真正美丽的乡村,一定不是繁荣的“小城市”,而是一种充满个性与“乡愁”的反城市聚落形态。留得住游客和当地人的乡村,一定是能实现“诗意的栖居”。目前的乡村规划往往忽略了农业生产,简单对住宅进行风貌整治,搬进统一规划的农村小区,为村民的农事生产活动带来很大的不便利。规划中整齐划一的逻辑和当地农户盲目追随潮流的行为,使乡村基础设施尤其是旅游接待设施体现城市化倾向。因此,要保持乡村原有建筑特色和聚落空间形态,进行乡村人居环境的改善和公共社交空间的规划提升。当前我国乡村旅游开发单一,体现在乡村建筑景观、服务方式与内容以及活动方式上。作为乡村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宿不同于传统的酒店旅馆,也许没有高级奢华的设施,但它能让人体验当地风情、感受民宿主人的热情与服务、并体验有别于以往的生活。可以说,民宿提升乡村的个性和吸引力,是乡愁和地区品牌打造重要载体。然而,乡村在旅游接待设施上追求的“洋”和游客旅游追求的“土”有冲突。在民宿构建过程中,以强化乡村风情为导向,以现代化设施为辅助,尽量使用原有景观的材料和工法,营造一种乡村传统氛围。同时,每家民宿都有自己的传承,这种传承与特色伴手礼(如店家亲手种植的茶叶)、别具特色的美食(如家常小菜)、独一无二的故事有关(如店家切身经历)。民宿的发展从粗放单一向精致、熨帖、多样发展。民宿跟主人的魅力是息息相关的,在民宿的规划中,“人”这一元素至关重要。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需要被重视。

(二)产业间融合:加强旅游业和当地传统产业的融汇

生态资源丰富的地区,由于其独特的地理气候特性,具有特色生态农业、休闲农业发展优势。绿色农产品是乡村核心吸引力之一。这些东西保持了乡土性和生态性,是城市人“舌尖上的乡愁”。因此,产业间融合中,尤其要强调旅游业与农业的互动,其目的就是要让地区特色农副产品,依托旅游谋发展。特色产品的推广有利于地区形象品牌构筑,这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契机。绿色农副产品打造是两者间良性循环的重要环节。茶是雅安市地区具有优势的特色产业之一,当地人可以将茶叶开发成产品,并结合当地绣品或砂器进行包装和配套售卖。

(三)旅游业间融合:促进产品创新、改良、升级

在地区文化旅游和乡村旅游的融合下,开发体验旅游、创意旅游产品。或可结合亲子游,开发创意亲子农场。体验的方式多样:从农作物的播种到收获,从生长时的生理特征到加工制品;从对动物认识、观赏、喂养到烹饪制作;从农庄居住到与当地人闲聊;从拜访民俗相关展室到参与民俗节庆活动,这都是体验的过程。因此体验旅游产品,不要只进行初级体验,要结合乡村生产方式的整体流程打造。体验旅游还要配合相应制度,打造地方依恋或“乡愁”。

(四)区域合作:打造跨区域观光圈

第5篇

关键词:乡村旅游;旅游景观;鹿田村;景观建设

1引言

当前,乡村旅游正在各地农村蓬勃发展,但不论哪种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一般都只注重直接经营与服务设施的建设,忽略了旅游赖以发展的景观。而作为乡村旅游主要的目标对象,旅游景观也是旅游持续发展的保证。本文从乡村旅游、旅游景观分析入手,以双龙风景区鹿田村区域景观建设策划实例,对乡村旅游景观进行了探讨。

2乡村旅游概述

2.1乡村旅游的产生

综合各类咨询,乡村旅游起源于19世纪的法国,并很快在欧美等工业化国家流行。这是由于工业革命后,大量原来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向城市聚集。其中一部份人群不定期地回老家探亲,还有一部分人则以“回老家”度假的形式,从城市暂时回到农村。这种从城市向农村,短暂的人口逆向流动,在发达国家规模不断扩大,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和刺激了所在农村经济的发展。随着这种“返乡”规模的扩大,渐渐形成了一种产业趋势。同时,这种服务于短期“返乡”的相关生产和服务等经营活动也走上了规模发展的轨道,形成了工业革命以后的传统的乡村旅游。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的高度聚集,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不但要承受快节奏的生活,工作的高强度和压力,同时还要承受经济发展的副产品——环境污染对人们造成的生理和心理的伤害。所以,人们纷纷选择逃离城市,回归自然。故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农村区域的一种新型的旅游模式,尤其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迅速发展。这就是前往农村的旅游者的动机,明显区别于回老家的传统旅游者,形成了现代乡村旅游。其主要特征是:旅游时间不仅仅局限于假期,旅游经营者也提供更加周全、到位的服务。旅游者则更加充分地享受农村区域的优美景观,良好的自然环境和建筑、文化等资源。同时也给当地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收益,促进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

2.2乡村旅游的发展

由于旅游业与其他产业高度关联,吸纳的就业人员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对相关产生的拉动作用大,被誉为21世纪“世界第一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旅游业得到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和重视,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乡村旅游作为一种贴近自然的体验模式,其发展则更加迅猛。据资料显示2001年意大利有1万多个乡村旅游企业,共接待游客2100万人次,营业额达4.3亿美元,比上一年度增加12.5%。美国有多达30个州明确针对农村区域的旅游政策,其中14个州在旅游总体规划中包括了乡村旅游。以色列、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许多国家都认为,乡村旅游对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以及经济多样化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我国,乡村旅游近10年来发展迅速,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极大地丰富了城市居民的休闲生活。同时,也增强了城乡间的有效互动,成为了促进乡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以“魅力乡村、活力城市、和谐中国”为口号的年度旅游主题.[1],就是“中国和谐城乡游”。近年各地大力开展的“魅力乡村”建设评比等,也都极大地促进了我国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快速发展。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年接待游客人数已达3亿人次,产生直接旅游收入400亿元。另乡村各种业态的旅游经营生产活动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对当地的经济、生产方式和理念、观念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3乡村旅游的含意

乡村旅游目前尚无一个确定、统一的标准。西班牙学者Gilbert and Tung(1990)认为:乡村旅游(Rural tourism)就是农户为旅游者提供食宿等条件,使其在农场、牧场等典型的乡村环境中从事各种休闲活动的一种旅游方式。

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委员会(OECD,1994)认为:在乡村开展的旅游,田园风味(rurality)是乡村旅游的中心和独特的卖点。

以色列的Arie Reichel 与Oded Lowengart和美国的Ady Milman(1999)简明扼要地提出:乡村旅游就是位于农村区域的旅游。具有农村区域的特性,如旅游企业规模小,区域开阔和具有可持续发展性等特点。

国内也有对乡村旅游含意的不同解释和定义,概括地说,乡村旅游是指在乡村地区,以具有乡村的自然和人文客观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其概念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发生在乡村地区,二是以乡村性作为旅游吸引物。

但是,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其内涵和外延已不仅仅是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或依托农村区域优美环境、建筑和文化等资源基础上的农村观光。休闲和农事体验等传统的游览方式,且进一步拓展了会务度假、文化娱乐和养生保健等许多新兴的旅游內容与形式。

2.4乡村旅游类型

尽管乡村旅游的内涵和外延在不断变化发展,其概念和含意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具体的旅游模式和旅游产品也呈现出多样化.[2]。但是,综合国内外乡村旅游的现状和有关学者的研究成果,其基本类型可归纳为以下几类:以绿色景观和田园风光为主题的观光型;以农庄或村域游为主,包括休闲农鱼庄、茶果园、农业教育科普园等,体现休闲和增长知识为主题;以乡土文化为主题,包括民俗、民族传统文化的乡村游;以康乐养生为主题,包括康体休闲疗养和健身娱乐型的乡村旅游。

3乡村旅游景观分析

3.1旅游景观类型

乡村旅游的兴盛,既有旅游需求增加的因素,也有乡村旅游景观特质所具有的独特吸引力.[3],即乡村游会给旅游者带来不一样的旅游体验与享受。这是因为,乡村旅游景观不仅仅是指乡村所在地域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简单展示,是在乡村开发旅游过程中智慧的结晶,形成了特有的旅游景观格局,包括优美的地貌,优良的环境,丰富的地域文化和多彩的乡情民俗等构成的景观聚合体系。

乡村旅游景观作为一个完整的景观系统,从旅游的主体——游客感知的角度出发,就审美或体验(感受)的对象(景观)的空间属性和范围而言,可分为如下四个层面(村域、村落、村貌、院落)。

(1)村域景观。指开展旅游活动乡村所在地及周围区域的地理景观综合体,是一个总体感觉和大尺度的整体评价,可以由山川、河流、森林、草原、农地和村落等斑块构成。它涉及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动植物和社会经济与人文历史,是一个大范围和区域的概念。某种意义上是乡村的基础景观或背景,是大多数乡村开展旅游的基础条件,有时甚至是这一区域的特色景观或主景观,成为开展旅游的决定性条件。如罗平梯田、婺源油菜花等著名景观,它一般由不同特质的数个主导性的景观斑块来影响旅游主体,即游客对村域景观的认知(感知、取舍和体验)。

(2)村落景观是指乡村聚落及近旁空间所形成的景观构图,是一个复合型多视角的景观斑块,为村域景观的一个特殊分区,是游客对乡村聚落整体轮廓观赏审美和感知的对象。如浙江武义的俞源阴阳太极景象村景观,浙江兰溪的诸葛八卦村景观,江西婺源的江湾村景观等,是村落的外在形象构图或印象,是中等尺度上的视觉景观概念。

(3)村貌景观是指旅游村庄具体的建筑风貌、街道、广场、标志性设施等公共性、共同性或共有性特色所形成的,让游客具体感知所形成的综合性印象。当前大多数古村庄和风情村游所宣传或向游客展示的,大多属这类景观,其实质是许多具体景观复合、叠加所产生的抽象化了的感知。如安徽的西递村,江苏的瑶里村,浙田的洞背村等的旅游景观,是一个意念化了的抽象化的聚合型感知的概念。

(4)院落景观是一个小范围的具体的景观,是对构成村落的具体而又一般性的建筑体单元空间的感知概念。如浙江东阳卢宅的萧雍堂、福建永定的土楼、江西婺源的大夫第院落,是游客对某一院落进行具体游览感知层面的景观尺度,包括院落房舍布局、门栏柱式或建筑构件雕饰等印象。

3.2旅游景观属性

乡村旅游景观根据其存在形态.[4]、构成属性及组成元素等要素的属性,可分为自然、建筑、农耕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等类型。

自然景观是指在自然界自然存在的,非人类作用形成的景象,如山川、河流、天象、森林景观等。建构筑物景观指建筑物本身或其与花草树木等元素相互组合构成的景致。农耕文化景观是指由于人类农耕生产和生活,形成与创造制作的景象和景物等,如生产生活工具,作物果实景象等。非物质文化景观指特点范围内人类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所形成和累积,并流传的非物质的文化现象。如艺术、语言、风俗、民间技艺、传说等。这些非物质文化现象一但通过某种形式表现出来,供游客感知,也就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旅游景观。

3.3旅游景观现状

我国的乡村旅游起步晚,发展却很快。经过十余年的迅猛发展,在旅游产业中已有相当的比重,为乡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当前,乡村旅游经营的模式主要有:A).农家乐。主要以提供住农家屋.吃农家菜为主。B).果园农庄游。主要是开展采摘活动,以及参观了解农耕活动。C).村落观光游。主要是开展古村落和民族村寨观光与风情表演观光。

由于上述乡村游模式的局限性,都较普遍地存在项目单一,游客逗留时间短等缺陷。究其原因,从游客的需求和出游动机层面分析,作为开始旅游活动基础的旅游景观建设存在短板,未能与乡村旅游协调发展。归纳而言乡村旅游景观建设不足,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缺乏景观建设规划与有效实施。主要表现在开展乡村旅游过程中未进行景观建设规划,或有效实施规划。造成直接开展旅游经营可获收益的设施是到位了,但开展旅游活动的基础——景观建设则缺位。这以农家乐表现最为突出。

(2)旅游景观原始单调。这主要表现在“村域”和“村落”景观上,村庄周围缺乏必要的景观建设和保护措施。以开展乡村观光游的表现突出。

(3)景观设施粗糙简陋。主要原因是投入不足和赶时髦,比较集中地表现在“村貌”和“院落”层面的景观建设,以及“农耕文化”、“建筑”属性的景观打造方面,以乡村观光游类的乡村旅游表现较为突出。

(4)景观设施华而失味。这与设施陋糙正好相反,钢筋水泥代替了原生态的石木材料,与环境融合协调的院落被洋房取代等,其在各类型乡村游中均有表现。

4鹿田村环境资源

4.1双龙风景区简介

双龙国家级风景名胜区.[5]位于浙江省金华市区北侧,金华山中段南坡,面积80km.2。金华山诸峰迤延,山势险峻,绵延180km,主峰大盘尖高1313m,千米以上的山峰十余座。这里层峦叠嶂,林森树密,水石争奇,温暖宜人,是一处不可多得的旅游、休闲、避暑胜地。

双龙风景区于1994年被批准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务院函4号文件),1996年由北京大学编制完成“总体规划”.[6],并于2008年完成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总规确定,双龙风景区是以山岳地貌和森林为背景,赤松祖庭,岩溶奇观为特色,观光度假、康体休闲、文化朝圣等为主要旅游活动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风景区根据资源禀赋和保护资源与科学利用的原则,划分为六大景区,有双龙洞景区、黄大仙景区、大盘天景区、赤松景区和家园里景区。其中,黄大仙景区以黄大仙(赤松) 文化为主题,道教文化为主线,黄大仙祖庭(祖宫)—— 赤松宫为核心,开展大仙朝拜,传统文化游览,休闲避暑和健体养生为主要内容。

4.2鹿田村概况

鹿田村座落于双龙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黄大仙景区内,全村人口280余人,分属99个家庭户。村落处海拔550~600m,是金华山南坡的第二级平台。域内少农田旱地,计划经济年代由政府提供返销粮,历史上以高山作物和采售薪柴为主。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逐步转向旅游经营,至目前除少部分村民栽培园林大苖外,主要收入来源于旅游的相关经营活动,包括农家乐(餐馆)和依托“祖宫”从事香烛等祭拜用品售卖,近年有少量农家住宿和旅游休闲食品零售。

双龙风景区不计进入景区休闲避暑(无需购票) 的人数 ,近年仅凭票 (含各种优免) 游览溶洞和宫观等封闭管理景点的游客,年游客量就达50余万人次。而鹿田村距离双龙风景区核心景点双龙洞仅10min车程,沿游步道步行约30min,且紧邻黄大仙祖宫。故到双龙风景区游览的游客到达率超过60 %(双龙)。另外,鹿田村傍有鹿湖(水库)水上乐园,距金华市区中心也仅约20km,故有很多市民专程到鹿田吃农家菜、休闲或消暑。再有,近年来祖宫道教委每年都举办规模不等的道教养生培训班。时间短的一周,长则近月,人数少则几十人,多的达近400人,参培学员一般来至全国各地,甚至有的来至欧美。

4.3旅游景观资源

鹿田村区域(几乎涵盖黄大仙景区的大部分) 其旅游景观资源十分丰富,除有被称为“江南道观之冠”的黄大仙祖官外。还有鹿田水库(鹿湖);是明清贡茶“举岩茶”的发源地和茶叶基地,“举岩茶制作工艺”还是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据相关史料和文献记载,鹿湖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大仙传说”中黄大仙入道、修炼、牧羊和得道成仙之地;村中尚存有建于清代的“婺学讲堂”鹿田书院;村庄及村西南侧向与鹿湖间有数百亩的石浪景观;据明清地方志记载,鹿田还曾出产一种叫“蜂儿蜜”的优质香榧,村北有听雨轩;中国游圣徐霞客当年考察金华山时,还曾投宿村傍的西寺庵。

2012年11月绿色科技第11期5鹿田村旅游景观建设

5.1指导思想

鹿田村旅游景观资源丰富,但鹿田村区域是双龙风景区两大核心景区之一的黄大仙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故其建设必须依从风景区的总体规划,并在景区详规的具体指导下,科学合理开展区域景观建设。根据相关规划和鹿田村的资源情况,结合规划、策划和景观学原理,以及工作体会和经验借鉴,旅游景观建设的指导思想是:服从风景区的相关规划;以自然生态为基础,文化体现为目标;围绕大仙圣地黄大仙祖宫营造仙境氛围(总体景观或景观整体印象);不进行小而全和喧宾夺主的景观布设。

5.2原则分析

鹿田村旅游景观建设,依照指导思想,结合地形地貌和旅游资源现状,从合理、可行、经济的角度,其原则是:利用地形地势、植被、文脉等资源禀赋,构建不同的景观斑块,形成各具特色的分区景观;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地貌,科学地进行仙界环境氛围建设;利用自然生态的材料和手法实施村落及其环境设施的建设;根据历史文化遗存,突出文化积淀,展现古朴、自然、生态的风情和生产场景,以及日常生活风貌,彰显景区规划思想;村舍建设依山就势布局,构建仙境农舍村落。

5.3旅游景观建设

为了充分吸纳现有乡村旅游景观建设的成果经验,结合鹿田村的实际情况,根据拟定的建设指导思想和原则,以及前述的景观分析方法(范畴层面和构成属性),对鹿田的旅游景观建设进行规划布局和策划。

鹿田村旅游景观总体格局和风貌,是与景区各类规划和定位相适应,营造“仙山胜景、大仙祖庭”的环境氛围与风貌,让人感觉是一个养生修炼(对道教而言,还可以得道成仙)的风水宝地。具体景观类型(幅度属性范围),结合景观要素分类,景观布局,对区域(视野范围,约1.5km.2)内的旅游景观进行建设策划。

5.3.1鹿田区域景观

区域景观由八个分区景象构成,分区叙述如下。①村落分区——见后村落景观。②稀树坡地区,以村落为中心,南及西南侧为稀树石浪草坡地自然景观,除散落的大小不一的岩石和古樟、枫香、板栗、榆树外,增加附石生长或团簇状分布的茶树。以自然原生态的实景,展现“举岩贡茶”产地和黄大仙牧羊地两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地的风貌。③鹿湖分区,在二区(稀树坡地区)南侧为鹿湖(水库),保持一定水位和良好的水质,并在水位涨落带(消落区)及库尾湖湾等立地条件较好的局部,布设自然态的植物,增加区域灵气。④举岩明珠区,鹿湖东侧游道内的三座小山包,其中两座梯阶水平带的举岩贡茶茶叶基地,增植少量独立大树和丛状小乔或灌木,丰富茶园景观构图;南侧的一座小山包,则严格保护,促进形成繁茂的常绿针阔混交林,似一颗点缀在鹿湖的绿色明珠。⑤ 延年益寿区,村落西及西北侧山体坡度小于30°的区域,保持现有散生的松、樟、苦槠和椤木石楠等大树外,栽植香榧树。香榧不仅树形林相优良,且是优质高档干果,并暗喻养生益寿和道教修炼之长生不老的洞天福地意境。香榧树寿命长,且从开花、结果、成熟要三年,故树上呈现三代同堂景象,历来是长寿安康和繁荣兴旺的象征。⑥四季景象区,在五区和村落北侧(山体坡度常大于30°) ,为次生常绿落叶阔叶天然林,春有烂漫的紫藤、樱花等山花宣柒的灿烂春光,秋有枫香等红、黄色的色叶树种形成的多彩秋色,夏季争荣浓绿,冬时常显素裹银妆,林貌的季相变化明显,通过人工定向促进措施,强化季相变化的显著程度和提升景象的优美度。⑦祖庭圣地区,村落(一区) 的东北侧为黄大仙祖庭圣地,祖宫与村落间有大片的毛竹林和园林绿化大苗基地,以营造道教氛围和提升大仙祖庭“气场”为主。⑧自然林相区,四区(三座小山包)外侧山体(游道外侧),为次生天然林,属典型地带性植被——针阔混交林,通过严格的封山育林强化森林景观。

5.3.2村落景观

村庄整体依山就势向北呈“L”型布局,院落根据具体的地形和地物(如大树、巨石)等高低前后错落布设。并尽量保护村落原地貌,对村傍、路边古木大树进行留植,如香树、马尾松、水杉、榆树、弹子树等,形成村落忽隐略现,仙气缭绕(特殊的地形条件使其在春夏常出现飘浮的云雾)的恬静山村景观。

5.3.3村貌景观

总体风貌是恬静、祥和、古朴和自然。除进村路外,道路采用块石铺筑。具体村民庭院和各类公共建构筑物的布置,根据具体的地形,并与其它建构筑物、古树和巨石的位置相协调,力争和谐构图,错落布局。建筑物高度两层,采用类似于徽派建筑的黑瓦白墙形式。

5.3.4院落景观

在建筑风貌总体一致的前提下,具体建筑物和庭院的形式根据地形地物确定。但院落的庭院围隔采用栅栏等开放式结构,并尽量利用巨石大树等进行庭院构景。庭院合理布设茶叶制作、品茶和修炼养生元素,构造出两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的仙境文化氛围。

5.4措施与方法

乡村旅游景观的建设,涉及自然地理和旅游资源,更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相关,故在景观建设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和可行的方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景观建设前期,应根据区域相关发展规划,如风景区总规、详规等,编制乡村区域的景观规划,指导景观建设。

(2)充分利用既有的地物地貌元素构建目标景观,如地形地势、古树、天然林木、石滩地等,形成自然和谐的景观。

(3)通过工程措施,加强保护,定向培育和改造等方法,实现规划的目标景观效果。

(4)景观建设过程尽量使用当地元素,不仅节省投资,总体协调自然,同时更能体现景观效果。

(5)在保护环境和文化的前提下,景观建设必须为旅游发展服务,且无不良影响,并按计划实施。

(6)景观建设应以大众共享为宗旨,既考虑旅游业发展的需要(经营者、游客) ,同时惠及当地及周边居民,否则将难于实现。

(7)立足于持续和谐发展,量力而行。

6结语

乡村旅游景观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考量,本文主要是从旅游发展和操作的方面,尝试性地以感知构图和组成元素对景观进行了一些肤浅的分析,并以此为线索,在注重自然环境和文化等资源的理念指导下,对鹿田村的景观建设进行了策划性的探讨,并强调了其与区域发展规划相协调。

参考文献:

[1] 张春辉,白凯.乡村旅游地品牌个性与游客忠诚:以场所依赖为中介变量[J].旅游学刊,2011(2):67~68.

[2] 丁妍妍.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探析[N].中国旅游报,2012-09-03(11).

[3] 王寿鹏.基于旅游者的旅游价值模型及其应用[J].旅游科学,2011(6):112~114.

第6篇

【关键词】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1.陕南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问题

1.1 陕南乡村旅游的现状

陕南包括秦岭以南的汉中、安康及商洛地区。其乡村旅游工作起步较晚、历史短,尚未形成规范化、规模化发展态势,目前尚处于从导入期向成长期过度的阶段。在管理方面,目前各地都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管理机构对乡村旅游发展进行协调与管理,并且缺乏相应的政策法规,多头管理、各自为政,影响了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在乡村旅游规划方面,任由经营者进行盲目的投资与开发,甚至出现了遍地开花和重复建设的现象,导致资源开发的特色不强、形式单一、水平不高、档次低下,从而缺乏对客源市场的吸引力;最后,由于产品单一,档次不高,经营管理不善,服务质量不高等多方面原因,导致乡村旅游效益不明显,而乡村旅游发展对环境保护等一些负面影响则有所加剧。

1.2 陕南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

1.2.1 缺乏科学的总体规划

乡村旅游基本上是以乡村企业、农民自主开发为主。由于缺乏总体规划,乡村旅游项目在开发建设上随意性较大,基本上是简单地利用现在的农田、果园、牧场、养殖场发展旅游,存在市场定位不明确、低层次开发、粗放经营现象,使得乡村旅游的巨大潜力远未开发出来;而且由于没有没有进行统一规划,利用布局不合理、功能雷同,旅游景点之间也缺乏有机联系,无法实现区域内资源的有效整合,地域上分布较广,组织线路的难度较大。

1.2.2 产品开发层次低,文化含量不够

许多乡村旅游产品只是表层开发,产品粗糙,深度开发不够,缺乏创新设计和深度加工,特色不突出;片面强调对乡村自然资源的开发,而忽视了对乡土文化、乡村民俗等文化内涵的开发。大多数乡村旅游提供的服务几乎相同,例如吃农家饭、观赏、采摘,缺乏差异,雷同且长期不变,而对于那些有很强参与性、知识性、娱乐性的乡村文化传统和民风民俗资源挖掘不够。

1.2.3 基础设施及环境建设落后

陕南许多地区都具有资源优势,但地处偏远,交通不通或通而不畅,去目的地需要几经辗转,使城市内的游客只能“望景兴叹”。其次,乡村的客房卫生条件差,尤其是厨房和厕所的卫生条件与国家标准相差甚远。基础设施与环境建设落后,制约了乡村旅游接待水平的提高,成为陕南乡村旅游发展的瓶颈。

1.2.4 乡村旅游人才匮乏,旅游服务素质低

目前,陕南乡村旅游业服务队伍数量少、素质低,乡村旅游人才匮乏,管理水平低。乡村旅游项目政府投入不足,大多以村民自我管理为主,人才的严重匮乏导致管理的不到位,一般从业人员也因为缺乏正规的培训而服务不规范,标准不统一,相关部门对行业的管理指导也还没有完全到位。

2.发展陕南乡村旅游的对策建议

2.1 科学规划,整合资源,细分乡村旅游市场

北京师范大学卢云亭教授将传统乡村旅游细分为8类,将现代乡村旅游划分为6类。在乡村旅游开发中,可以根据概念对陕南三市旅游市场进行细分,整合资源,针对不同的市场需要开发旅游产品,保证乡村旅游市场和满足旅游者需求的多样性。

2.2 挖掘文化特色,提高参与性

要深入挖掘陕南地区的民俗风情、民俗文化、民间技艺等乡村旅游的本土核心文化资源,利用独具特色的地方戏剧打造旅游线路,突出各个地方剧种的特点,让游客欣赏最具代表性的节目,学习到一些精髓和出彩的技艺,并将其学习录像作为旅游纪念品珍藏。同时糅合陕南三市最具特色的民俗成为系列产品,提高参与性,满足旅游者对文化的需求,提升乡村旅游产品的档次。如商洛可以把鼓花、道情以及民间的山歌、号子。汉中的锣鼓、焰火、汉调二簧、汉调桄桄等,乡土习俗有枪花灯、合食蛋、拜树王、乞巧等。安康的紫阳民歌、赛龙舟、舞狮子、玩船等,把三市各自最具鲜明的民俗风情和浓郁的地方特色文化加入到乡村旅游中,让游客参与其中,提高乡村旅游的趣味性和参与性。

2.3 做精“陕南茶文化游”和“药材摇篮”

陕南最早有“紫阳毛尖”、“陕青”、“秦巴雾毫”、“午子仙毫”以及“富硒茶”等品牌,后来陆续出现了“宁强雀舌”、“定军茗眉”、“城固银峰”、“灵岩仙茗”、“商南泉茗”等,在国内茶叶市场上有一定知名度和爱好者。在旅游产品设计中可以整合茶叶资源,开发有关茶文化、茶艺等精品线路,同时宣传茶叶产品,一举两得。建茶园农家乐,培训专门人员,带游客进茶园参观,为游客讲解陕南茶叶的特色,教游客如何采茶,品茶,参观茶叶的制作,可以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让游客自己采茶,制茶,购买自己制作的茶叶,这样不仅可以让游客了解更多的茶叶的知识和制作过程,而且买的开心和放心。同时为陕南的茶叶做了宣传。

打造“南北分水岭药材基地精品旅游线路”品牌,构建大陕南体系,区域联动发展。择选三市在相同季节具有代表意义的若干种野生中药材资源产品,推出季节性线路,让游客体验药材的种植、培育、挑选、加工等全过程。同时可以将中药材进行精品包装,作为旅游纪念品出售。在旅游淡季,可以开辟中药材知识讲座等作为补充。使陕南乡村旅游的形象饱满,内容丰富。此项旅游产品要求打破行政区域阻碍,三地政府联合,并由专门机构协调,使旅游产品完整、连续。同时采取网络营销、旅游推介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构筑市场营销体系,形成品牌效应。

2.4 完善基础设施

目前应重点抓水、电、路等村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治理等项目建设。设立一定金额的乡村旅游专项经费,用于乡村旅游规划、形象宣传,建简历公共信息平台,厕所、路牌标识建设,服务人员培训等公共服务投资。发展乡村旅游首先要使交通方便畅通,通往景区的道路要重点打造,景区的卫生间既要符合乡村环境又要干净卫生,景区要有垃圾筒,休息场所要安全卫生,要有指定的停车场,健全配套设施。其次,客房卫生、厨房卫生和厕所卫生条件要按行业标准,经营者要改变观念,只有健全的基础设施和优质的服务才能吸引游客

2.5 强化人才管理,提高经营水平

要想使乡村旅游有序发展,首先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教育,强化旅游服务意识,提高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在对素质培训的同时,加强对旅游业知识的培训。是村民认识到他们是乡村旅游最大的受益者,是村民努力提高环保意识、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整体的接待水平。

乡村旅游要完善管理制度,实施规范管理,对从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必须推行行业质量标准,规范乡村旅游服务,对旅游企业服务质量进行等级评定,督促乡村旅游食品卫生、环境保护、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改进和提升。还要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发挥其主体作用,提高乡村旅游的品位和规范化程度,推动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勇,赵蕾等.中国乡村旅游发展路径及模式——以成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为例[J].经济地理,2007,27(2).

[2]蒲姝.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以成都市乡村旅游为例[J].生态经济,2010,5

[3]孙丽坤.新农村建设与辽宁乡村旅游品牌化战略初探[J].生态经济,2009,10.

第7篇

关键词:循环经济 山西省 乡村生态旅游 发展要素

近年来,乡村生态旅游已成为人们出游的主要目的地,乡村生态旅游也成为活跃乡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但我国仍处于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初级阶段,缺乏对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过程的引导、管理和控制,这些都阻碍了我国乡村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在某些过分注重乡村旅游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的乡村社区,对旅游资源没有合理有效的规划利用,同时,旅游者在进行旅游活动时对乡村旅游地的环境重视不够,污染环境的行为时有发生,破坏了原乡村旅游地清澈干净的自然环境,给当地的资源造成了极其严重的负面影响。

1.相关理论概述

1.1 循环经济的概念

循环经济实际上是一种生态经济,是运用生态学的循环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开发活动,是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理念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1.2 乡村生态旅游的概念界定

乡村生态旅游就是“以乡村资源、乡村生态环境作为旅游资源,以乡村为旅游目的地,处于乡村的乡村旅游与生态旅游融合的旅游活动;是通过乡村生态旅游发展为主题,融乡村旅游资源整合、产业结构优化、生态环境优化、社会经济发展、农民收入提高于一体,培育农村科技文化,带动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解决的乡村社区产业建设、经济发展的方式;是适合我国国情、可促进新时期旅游产业与农业经济互动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旅游活动。

2.山西省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发展要素分析

近年来,我省推出了10余个最佳观光农业示范点。虽然我省乡村生态旅游潜力大、发展快,但其发展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科学规划重视不够,重复建设严重。目前,我省的乡村生态旅游基本上是以乡村企业、农民自主开发为主,他们按照自己的理解或模仿他人的经营开发模式仓促上马,为了降低成本,都会省略前期的可行性研究、审查评估,没有深入的市场调研、整体规划和科学论证,项目设计雷同,布局不尽合理,功能不配套,市场定位不明,简单仿效,粗放经营,在开发建设上随意性较大,存在着一定无序性和盲目性,造成不少旅游区功能设计简单、重复,层次较低,缺乏特色和新意,市场竞争力不强等问题。

3.循环经济视角下山西省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政策建议

3.1 政府加大对乡村生态旅游资金支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应该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原则,政府虽不是投资主体,但政府的引导性资金的投入仍是不可缺少的,尤其是发展初期,市场风险大,没有政府启动性资金投入作示范,很难引导社会投资。另外政府要加大对山区基础设施的投资,帮助山区把旅游路网建立完善起来,打通旅游景区景点的断头路,加宽道路,解决交通堵塞现象。应当优先解决景区景点的通讯问题,争取尽快使所有旅游景点覆盖移动通讯网络。完善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兴建不同档次的住宿设施。

3.2 加强规范化管理,提高服务水平

政府部门要建立和完善领导体制,并尽快出台相应的各种规章制度,以消除开发和经营管理者的盲目性,做到项目审批、人员上岗、安全和卫生保障、价格制定、经营管理和接待服务各方面都能按章办事。政府也应加强对经营管理者的培训,提高服务水平。可在政府的引导下聘请经验丰富的旅游从业人员和旅游研究专家培养适合当地特点的旅游人才队伍。

3.3统一规划开发,加强宣传力度

一是要进行全面考察,有机整合乡村旅游资源,将自然生态旅游区与历史人文旅游区统筹结合,以市场为导向,以游客需求为原则,进行规划论证;二是要要贯彻、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近期与远期相结合,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的原则,在发展乡村生态生态旅游的同时,做好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三是要要加强旅游部门与农业部门的沟通联系,使乡村生态旅游的开发和发展与当地农村、农业发展相互协调,在开发乡村生态旅游的同时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四是要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山区旅游新形象。山区旅游宣传要做到整合宣传,整体推销。

以循环经济为指导的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要将乡村生态旅游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完善起来,同时也要发挥政府在乡村生态旅游发展以及循环经济的过程中起到的主导作用,当地社区在乡村生态旅游的开展中也要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我国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应该以政府为主导,通过制定有力政策、财政贷款支持、科学的指导、人员培训、合理规划等手段来支持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这样才能更好更快地实现目标,进而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促进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最终做到乡村生态旅游在循环经济下持续、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杜江,向萍.关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旅游学刊,1999(l):15-18.

[2]谢花林,李蕾,等.开发乡村生态旅游探析[J].生态经济,2002(12):69-71.

[3]吕军.中外乡村旅游研究的比较[N].暨南学报.2005(6):67-69.

第8篇

[关键词]乡村旅游 社区 社区参与

一、相关概念界定

1. 乡村社区

“社区”一词源于拉丁语,意思是共同的东西和亲密的伙伴。20世纪30年代,等将“community”的概念引入中国,翻译为“社区”,并指出,“社区是若干社区群体(家庭、民族)或社会组织(相关团体)聚集在一定地域里形成一个在生活上互相关联的大集体。”当代众多学者对“社区”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角度各不相同,在此我们认为,社区是聚集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社会生活共同体,通常具备以下特征:①具有一定的地域范围;②具有相同的文脉和共同的价值观;③具有相同的生活习惯和风俗;④成员间有共同的利益。按照此定义,乡村居民长期以来形成了共同的文化、价值观、生活习惯和风俗,无疑是最接近“社区”特征的社会单位。乡村社区就是在一定乡村地域上具有相对稳定和完整的结构、功能、动态演化特征以及一定认同感的社会空间,是乡村社会的基本构成单元和空间缩影。乡村社区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小型、封闭性、同质性和欠开发性,社区内部成员之间拥有亲密的关系、共同的生活方式、强烈的群体感。

2. 乡村旅游

对乡村旅游的研究在国外已经历了数十年,焦点之一就是乡村旅游的概念界定。学界普遍认为“乡村旅游”是具有复杂性和复合性的概念。欧盟(EU)和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 (1994)将乡村旅游(rural tourism)定义为发生在乡村的旅游活动,并进一步认为“乡村性(rurality)是乡村旅游整体推销的核心和独特卖点”。因而,认为乡村旅游应该是发生于乡村地区,建立在乡村世界的特殊面貌、经营规模小、空间开阔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的旅游类型。Bernard Lane(1994)对乡村旅游的概念做了较为全面的阐述,认为乡村旅游的概念远不仅是在乡村地区进行的旅游活动那么简单,乡村地区本身就难以界定,不同的国家标准差异很大,乡村旅游是一种复杂得多侧面的旅游活动。

我国对乡村旅游的研究起步较晚,可搜索到的文献大都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前期主要是对国外的理论和实践的介绍,创新性的研究集中产生于1998年以后。马波(1995)认为乡村旅游是“以乡村社区为活动场所,以乡村独特的生产形态、生活风情和田园风光为对象系统的一种旅游类型”。杜江和向萍(1999)认为,乡村旅游是以乡野农村的风光和活动为吸引物、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娱乐、求知和回归自然等方面需求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何景明等(2003)认为狭义的乡村旅游是指在乡村地区,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刘德谦(2006)认为乡村旅游是以乡村地域及农事相关的风土、风物、风俗、风景组合而成的乡村风情为吸引物,吸引旅游者前往休息、观光、体验及学习等的旅游活动。

无论学界从哪个角度进行定义,有一点基本达成共识,那就是“乡村性”是乡村旅游的本质属性和独特卖点。

3. 社区与旅游业

王刚,汪丽萍(1998)认为社区参与是“社区居民作为社区管理的客体,更作为社区管理的主体,参加社区各种事务的行为”。其中,“社区居民”包括居民、政府、单位和社会团体等,社区的各项事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方面,社区参与的目标取向是社区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以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业是一项社会化的产业,乡村作为一个典型的社区,发展旅游业将对其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各方面产生影响。笔者曾于2004-2005年间选取浙江省安吉县的两个村落进行了有关乡村旅游对社区影响的情况调研,得出了如图1的影响模型:

另一方面,乡村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依托,居民对于发展旅游业的积极或消极的态度对产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将乡村居民纳入到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积极的“社区参与”就成为乡村旅游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世界旅游组织、世界旅游理事会和地球理事会联合颁布的《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明确提出将居民作为关怀对象,把居民参与作为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和不可缺少的环节。刘纬华(2000)认为社区参与是把社区作为旅游发展的主体进入旅游规划、旅游开发的决策和执行体系中。

二、乡村旅游发展中的社区参与现状

1. 乡村旅游发展中社区参与的基本方式

(1)自主经营模式

这是乡村旅游发展初期的一种参与模式,由农户自发经营,项目的所有权和经营权不分离。这种模式通常投入较少,接待量有限,乡村文化保留得最真实和完整。但受管理水平和资金投入的影响,旅游的带动效应有限。

(2)“农户+企业”模式

该模式通过引进旅游公司的管理,对农户的接待服务进行规范,避免因无序竞争而损害游客的利益。吸纳农户参与乡村旅游的经营与管理,能够充分利用农户闲置的资产、富余的劳动力和各种农事活动,来丰富旅游活动。利益分配是这一模式中非常关键的因素,在实践过程中往往成为矛盾的焦点。

(3)“社区+企业+农户”模式

这一模式是“企业+农户”模式的延伸。旅游公司与社区(村委会)进行合作,再通过社区组织农户参与旅游发展。公司一般不与农户直接接触,但会对其进行专业培训,并制定相关规定,规范农户的经营行为,确保旅游服务质量。在此模式中,社区是旅游公司与农户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同时,还可对公司起到监督作用,保证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

(4)股份制模式

这一模式将乡村旅游资源界定为国家产权、乡村集体产权、村民小组产权和农户个人产权四种产权主体,通过合作的形式发展旅游业,国家、集体和农户参与各方按照各自的股份获得相应的收益。这种模式,产权关系明晰,风险共担,利益均沾,有利于调动农户参与发展旅游的积极性。

2. 基于社区参与的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乡村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领域较单一

乡村居民参与旅游业的领域很多,参与范围应贯穿旅游发展的全过程。但目前,乡村居民参与旅游业发展主要体现在提供旅游接待服务、参与利润分配、接受旅游培训等,还缺少对很多实质性环节的参与,如旅游规划和决策过程、乡村文化和自然环境的保护。事实上,当居民意识到自己能够对旅游开发施加影响时,他们就更倾向于对发展旅游业持积极的态度(Inskeep,1991);乡村的自然和文化环境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更是乡村居民赖以生存的根基,其保护和传承必须要有社区居民的支持和参与。

(2)社区居民的经济收益有限甚至出现负收益

尽管发展乡村旅游能给社区及其居民带来一定的经济收益,但实际上,除了少部分自主经营的居民能够获得较为丰厚的收益外,参与旅游业的居民从事的主要是接待服务工作,经济收入低,大部分利益为外来企业和从业人员所得。一部分居民由于旅游开发丧失了土地和赖以生存的传统产业(如农业、养殖业),所得的补偿款不足以弥补损失。此外,由于发展旅游业而带来物价上涨、生活成本增加,抵消了一部分经济收益,甚至出现负收益。

(3)社区居民的社会关系日益紧张

在部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导致了居民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张,其中较为重要的原因是抢夺客源和旅游资源的产权。一部分人因为旅游业而“先富起来”,引起其他居民的嫉妒;旅游业所带来的环境污染、交通堵塞等后果则需要整个社区及其居民来承担,这也引起了居民的不满,从而导致摩擦甚至冲突事件。此外,个别乡村居民经受不住诱惑而采取不法手段谋利,以次充好、偷盗、诈骗等事件屡有发生。上述情况不但有损旅游业的健康发展,长期来看,将严重影响乡村社区的稳定和“乡村性”的传承。

三、展望

1. 基于社区参与的乡村旅游创新模式

前文介绍了几种常见的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的方式,经过实践的检验,都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局限性。鉴于当前乡村旅游社区参与中存在的问题,亟须创新模式,提高社区参与的绩效。

(1)“政府+农户+NPO”模式

这种模式适用于经济相对发达、基础设施条件较好、依托城镇客源的乡村社区。政府介入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包括乡村旅游的规划决策、基础设施建设、规范和指导经营、环境监测和保护等,有利于乡村旅游的有序发展。NPO(Non-profit Organization)意为非营利组织,例如乡村旅游协会,主要起到自律、管理、监督和协调的功能。当NPO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时,政府可逐步退出运作。

(2)“政府+农户+企业+NPO”模式

这种模式适用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但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较好的地区。当地方政府无力承担所有开发费用时,旅游开发企业可为其提供资金支持,并且承担提供就业、培训等责任;旅行社负责开拓市场,招徕客源。

由于乡村地区经济落后、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偏低,其对乡村旅游的参与度往往较低,主要局限于提供旅游服务、文艺表演等相对较浅的层次。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居民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其对参与的认识和能力。

2. 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机制设计

通过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机制的设计,包括引导机制、咨询机制、利益保障机制和监督机制,为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引导机制包括教育培训和舆论宣传,提高乡村旅游各参与方的认知水平,明确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权、责、利,并掌握一定的参与技能,如民主意识、沟通技巧等。

咨询机制应贯穿于乡村旅游发展的全过程,对旅游开发的目标、途径等战略性问题,旅游发展的具体思路等问题,广泛征求社区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NPO的作用,拓展乡村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的广度和深度。

利益保障机制通过立法明晰产权、规范土地流转过程、严格执行征地补偿标准以及确立利益分配制度等手段,切实保护社区居民的利益,以此提高其参与旅游发展的积极性和满意度。

监督机制为乡村社区居民的合法权益提供保障,可由地方政府或人大成立专门的执法和监督部门,也可由参与各方共同组成监督机构,或由NPO履行监督职责,确保社区居民的普遍利益得到保护。

结语

十七届三中全会将发展农村经济列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并指出,必须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将改革创新作为农村发展的根本动力。同时,将切实保障农民权益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乡村旅游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面临着很多新问题和新机遇。通过创新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模式,引入引导、咨询、利益保障和监督四大机制,将有助于推动乡村旅游健康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敏娴.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硕士论文,2005.3.

[2] 何景明.国外乡村旅游研究述评[J].旅游学刊,2003,(1):76-80.

[3] 刘纬华.关于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若干理论思考[J].旅游学刊,2000,(1):47-52.

[4] 马波.开发关中地区乡村旅游业的构想[J].国土开发与整治,1995(6),5(2):59-64.

[5] 王刚,汪丽萍.社区参与简论[J].城市研究,1998,(5):53-55.

[6] 郑群明,钟林生.参与式乡村旅游开发模式探讨[J].旅游学刊,2004,(4):33-37.

[7] 王昆欣,周国忠,郎富平.乡村旅游与社区可持续发展研究[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第1版:94,100,201-202.

[8] 夏根林.乡村旅游概论[M].东方出版中心,2007年6月第1版:159,167.

第9篇

一、概述

(一)乡村旅游的基本内涵

乡村旅游是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依托农村区域的优美景观、自然环境、建筑和文化等资源,在传统农村休闲游和农业体验游的基础上,拓展开发会务度假、休闲娱乐等项目。乡村旅游的概念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发生在乡村地区,二是以乡村性作为旅游吸引物,二者缺一不可。

(二)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

随着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新概念和新理论的提出,使乡村旅游内容丰富化、形式多元化,有效缓解了乡村旅游同质化日益严重的问题。2014年,乡村旅游的游客数量达12亿人次,占到全部游客数量的30%。2014年乡村旅游收入3200亿元,带动了3300万农民致富。目前,全国有200万家农家乐,10万个以上特色村镇。

二、乡村旅游面临的瓶颈

(一)政府规划、管理缺位

乡村旅游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但由于政府缺乏统一的管理机构,使得管理职能难以履行。在发展乡村旅游时,有些地方政出多门,使得经营者和开发商无所适从;而有些地方却各方推辞,造成都不管的局面。由于乡村旅游的个体经营者缺乏长远的发展眼光,在缺乏管理的情况下,各种不良经营时有发生,只顾眼前的利益,忽视了长远的利益。

(二)基础设施不完善

乡村旅游的载体自然是乡村,而乡村自身由于自然条件与经济发展的先天不足,使得基础设施的建设远远落后于城镇。这些基础设施的不足包括交通设施不健全、饮食卫生问题突出、配套设施不完善。这严重影响了旅游接待的质量和消费者的满意程度,限制了游客的逗留时间和消费基础设施的不足,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三)乡村旅游产业单一趋同化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千差万别,民族众多,文化差异明显,不同地区的乡村旅游其特色也应丰富多彩。然而各地在发展乡村旅游时,其产业不但单一,而且各地趋于同质化。以“明清古建筑”为代表的建筑风格在各个乡村旅游建设中的存在为例发现,规划者在借鉴成功经验时只看到了表象,并没有注重其内涵。而一些乡村在旅游开发上过度依赖于自然资源,忽视了对本地区地方特色、民俗风情、人文内涵等内在方面的建设。

(四)乡村旅游人才的匮乏

在我国城市化的过程中,大量的人才从行业、地域方面都流向了城市建设中去,使得乡村旅游人才的普遍匮乏,严重制约了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而当前乡村旅游的经营者和服务人员本身素质较低,没有经过相关的培训,在旅游产品开发、经营管理、服务意识、服务技能、宣传促销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不能适应乡村旅游发展的需要。

三、突破乡村旅游发展瓶颈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政府主导,完善政府行为

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中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各级政府在乡村旅游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作用,成立专门的机构,完善自身行为。在以市场为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的情况下加大政府的管理,宏观上把握整体规划与微观上进行具体的指导与管理。政府在这一方面不仅是一个管理者,也要是一个服务者,充分发挥引导带头作用的同时,做好乡村旅游的宣传、培训、金融、技术、信息等多方面的服务。

(二)突显乡村的生态与文化,定位明确

乡村是乡村旅游的标识,而乡村的生态与文化是乡村旅游的核心。保持相对完好的绿色生态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在乡村旅游建设的过程中,应从规划到理念注重生态的传承与开发。打造乡村旅游,以生态、绿色、自然、和谐为主题,在产品设计、开发再到营销上以绿色生态为理念。乡村文化也是乡村旅游不可忽视的一部分,独特的乡村文化往往开发成为自身独特的旅游产品,使得旅游者得到更好的旅游体验,提升了自己的品牌价值。因此做好乡村的生态与文化,是乡村旅游发展所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三)整合资源,构建乡村旅游产业体系

乡村旅游要做大做强,必须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整合相关有利的资源,建立起整个乡村旅游产业体系,使乡村旅游由单一的“观光型”向“休闲旅游度假复合型”的转变。在统一规划的整体下,以餐饮、住宿、娱乐、交通、购物等一系列消费行为提升乡村旅游经济效益。利用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针对消费行为的各个环节,进行别具特色的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开发,以高附加值的商品提高经济效益。通过一系列资源的整合与重新设计开发,构建起一个完整的乡村旅游产业体系,增强品牌价值,提高经济效益。

(四)加强旅游人才建设,促进乡村旅游持续发展

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保障乡村旅游持续发展。一方面要加强对乡村旅游经营管理者和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引进、培养乡村旅游经营管理人员,提高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素质的同时,建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并具有长远的发展眼光。另一方面要加强旅游部门的自身建设,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深入了解基层,增强服务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依靠经营管理者与政府人才素质的共同提升,使乡村旅游的发展具有源源不断的力量。

四、结论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