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伦理学基本原理优选九篇

时间:2023-12-10 16:47:5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伦理学基本原理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伦理学基本原理

第1篇

关键词:《基本原理概论》课堂教学 实效性 创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6-237-02

根据2005年3月、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的规定,将原来在高校开设的《哲学原理》和《政治经济学原理》两门课程整合为《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并增加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容,从而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理论教育,是在高校中面向本科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原理》课的开设能够帮助大学生准确地、系统地把握理论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该课程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干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显现的教学效果与我们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严重地影响着《原理》课教学的实效性。切实提高《原理》课教学的实效性是每一位授课教师不得不面临和思考的问题。

一、《原理》课的教学现状

2010年开始笔者所在的潍坊医学院进行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相应地对《原理》课的教学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课程考核等方面都有了新变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我校和大多数高校一样,《原理》课的教学是以大班授课的形式,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以教师讲和学生听为主的教学模式,师生之间缺少主动积极的交流。所以在《原理》课的课堂上时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学生看其他书籍,有的玩手机,有的干脆趴在座位上睡觉,个别的学生甚至基本不来上课……课堂上能自始至终认真听课的只是一部分学生,学生也缺乏主动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很少能积极主动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老师在课堂上得不到学生的积极回应,课堂气氛不活跃,授课情绪自然受到影响,教师的教学水平不能充分发挥出来,自然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从而影响了《原理》的教学实效性。

二、《原理》教学实效性的影响因素

针对《原理》课教学存在的种种现象,我们需要进一步分析影响其教学实效性的因素,以使我们能够认清问题的实质所在。

(一)学生对《原理》课的认识存在着误区

我们每年在上课期间都要召开学生座谈会,以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反映学生对教师的授课方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态度等的要求,以利于教师有针对性地提高教学水平。我们的具体做法是从每个上课班级抽取一定的学生以自由发言的形式进行,也可以是师生对话交流。从学生的发言中我们听到了对《原理》课肯定的声音,当然也有学生认为,《原理》课内容枯燥难懂,且与自己的专业学习和就业前途没有多大关系,只要在考试前突击复习就能过关,自然也就认为《原理》课不那么重要;有的同学还认为由于《原理》课是研究生政治理论课考试非常重要的课程,希望老师讲课的过程中与研究生考试结合起来等等。可以看出学生对《原理》课的理解存在着一些误区,这直接影响着《原理》课教学实效性的提升。

(二)教师的专业素质存在差异

《原理》是整合了哲学原理、政治经济学原理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容,而授课教师基本是由原来的从事哲学原理和政治经济学原理的教师调整过来的,教师的知识储备和专业背景参差不齐。比如我们教研室的教师有哲学背景的,有思想政治教育背景的,有伦理学背景的,这样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会注重自己的研究领域,将授课重点放在与自己的专业背景相关的内容上,不利于体现原理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有时由于授课教师较少,而教学任务又比较重,我们不得不聘请其他教研室的教师讲授《原理》课,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原理全面深入地理解和学习。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灵活性不够

我们对《原理》课进行了教学改革,教师也都采取多媒体教学,但是教学方法和手段还是相对落后,不少教师仍旧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授课方式,在课堂上主要还是老师讲,学生听,这种教学形式不仅不能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而且挫伤了学生主动探索的积极性;有些年轻教师拘泥于书本的理论,理论联系实际相对较少,理论分析也不够深入,不能及时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从而也就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课程的考核方式单调

目前,我们通过改革虽然改变了原来一张期末试卷“一锤定音”的课程考核方式,但也主要是采用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这种考核方式有了一定的改进,对学生平时出勤、课堂纪律与参与教学情况等都有所反映,但是由于大班授课的模式影响,教师并不能够真正全面地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当然也不能保证完全公正地给予学生平时成绩。

三、提升《原理》教学实效性的创新路径

(一)提高学生认识,注重素质教育

为了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在第一次上课时,我们就给学生布置了“当代大学生为什么要学习?”的讨论题,以引导学生思考学习的意义。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目的不仅仅是掌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用的基本原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为成为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奠定基础。

(二)整合教学内容,注重实践教学

《原理》包括了哲学原理、政治经济学原理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容,这样我们进行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要使当代大学生从整体上去理解和把握。为了较好地解决整体把握理论的问题,我们主要是采用了集体备课的方法,不仅自己教研室的教师参加集体备课,还邀请其他专业和其他高校相关专业的教师参与到集体备课中来。通过集体备课使不同知识背景的教师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给予授课教师以理论上的指导,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也提升了《原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在讲授《原理》课的过程中,我们面临的很大挑战是如何解决理论与实际的相结合问题。理论只有同现实相结合才能被大部分学生所理解和接受,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及时发现社会的新变化,科学、准确地把握社会上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为教学提供现实的素材,使教学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提升《原理》课教学的实效性。为此我们积极开展实践教学,主要是引导学生运用的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我们把《原理》总学时分割为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课堂教学占2学分,实践教学占1学分,即课堂教学学时为36学时,实践教学学时为12学时。为了保证实践教学的落实,教师从课程内容和现实问题的实际出发,设计出实践教学的具体课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们的具体做法有:撰写课程小论文,如“运用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原理阐述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组织课堂讨论,我们根据教学内容,设计题目“宗教与迷信的异同”、“大学生在追求中国梦的过程中如何把握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能趋同吗?谈谈你对‘趋同论’的看法”等;运用影视音像教学资料辅助教学,使课堂教学有声有色,结合教学内容,我们选择《大国崛起》、《复兴之路》和《货币》等电视纪录片的部分内容在课堂上播放。实践教学的开展,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课程的吸引力,提高了《原理》课的实效性。

(三)创新教学方法,注重教学效果

《原理》课程涵盖的内容多,知识范围广,加之学生所学专业不同,兼有文科和理科的学生。而当代大学生自我主体意识较强,获取信息的渠道比较多,知识面比较广,自主性和独立思考能力较强,重视知识的实际应用等等,客观上要求我们《原理》课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创新教学方式,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经典案例教学法。生活中的典型事例引入课堂教学环节,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原理去分析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是理论课教育教学理论联系实际的主要途径。比如我们在学习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联系的原理时运用了“蝴蝶效应”和“六度分割理论”,使学生形象地理解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原理。在学习价值规律的原理时,运用现实中“菜贱伤农”的实际案例,有助于学生理解价值规律发挥作用是客观的,违背规律就要受到规律的惩罚。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发现案例的选择和编写是关键,案例要有典型性、新颖性、时代性和启发性等特点。经过几年的积累,我们已经编写适合《原理》课堂教学的案例50多个。

2.重点问题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针对重点、难懂的原理性问题,通过提出问题,以问题为教学切入点,然后展开问题,解决问题并进一步延伸引出相关问题,使学生专注于教学过程,不断地去思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比如在学习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时设计辨析题“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增加单位时间的商品数量和价值量”,以引起学生思考并进一步正确理解这一原理。在授课过程中我们在重点和难点问题的学习中设计一些选择题、辨析题、材料分析题等,以有利于帮助和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使比较难懂的理论通过习题的形式也容易让学生接受,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使较为难懂的理论问题容易为学生所理解和掌握。

3.课堂互动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问题,以课堂讨论、学生走上讲台、主题发言、学生辩论等形式进行,方法可以灵活多变。例如,在讲授商品的二因素原理时让学生思考并讨论问题“商品交换的实际比例取决于对异种劳动的估价和对商品的需求迫切程度等主观因素吗”。在讲授历史唯物主义的如何评价历史人物时首先布置题目让学生准备,制作课件,挑选几名学生走上讲台主讲,然后学生和教师进行共同点评。课堂互动式教学方法的运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原理》的积极性,受到了学生的欢迎,自然也就提高了教学效果。

(四)改革考核方式,注重能力培养

《原理》的考试内容应该能够反映学生对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运用能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考试真正能够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进行全面测试评价。在考试的题型上力求多样化,注重学生运用所学原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要有联系实际的分析题和材料题,在论述题和分析题中给予学生以选择的机会。比如论述题,可以出三个题目,让学生选作其中一题或两题。在考核机制上建立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实践能力、课堂发言等全面考核的综合考核制度,从而全面提高《原理》的认同度和吸引力。平时成绩占40%,由平时考查(考勤、小测试、回答问题等)、课堂讨论、课程论文或读书报告等成绩组成。期末考试的卷面成绩占60%,以闭卷的形式进行,我们也设想用口试的形式,把口试和笔试结合起来,但是《原理》大班授课的方式,使口试的形式很难推行。我们力求探索能够全面反映学生对基本原理的掌握水平,又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课程考核方式。

综上所述,《原理》教学实效性的提升,需要多方面的坚持不懈地探索和努力。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教学主体的转换,教学环境的不断完善等等,需要我们授课教师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前提下,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全面提升《原理》教学的实效性。

[基金来源: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改革发展思想的哲学基础研究》(批准号:14CXJJ12)]

参考文献:

[1] 江丽.《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实效性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1):105

[2] 张晓燕.论《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中的互动式教学法[J].经济师,2011(6):123

[3] 杨松.“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方法改革新探[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5):58

(作者单位:潍坊医学院 山东潍坊 261053)

第2篇

[关键词]福禄培尔 学前教育 泛神论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7-0036-01

弗里德里希·威廉·奥古斯特·福禄培尔(Friedrich Wilhelm August Fr?bel)是被公认的19世纪上半叶德国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近代学前教育理论的奠基人,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的创立者,大教育家裴斯泰洛齐(Johan Heinrich Pestalozzi)的笃定追随者。其学前教育理论的基本原则,长久以来对世界幼儿教育的发展产生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一、顺应自然的原则

福禄培尔学前教育理论顺应自然的原则主要受到费希特(Johann Gottlieb Fichte)“行动哲学”、谢林(Friedrich Wilhelm Joseph von Schelling)自然哲学和克劳泽(Karl Christian Friedrich Krause)万有在神论的影响,他认为宇宙中不灭的法则是万物赖以生存,并支配及统一万物的神,神性是人性的本质和根源,人性本善。幼儿时期是教育发挥导其向善的最关键时期,此间的教育、教学和训练必须是容忍的、顺应的,保护性的和防御性的,“一切专断的、指示性的、绝对的和干预性的训练、教育和教学必然地起着毁灭的、阻碍的、破坏的作用”①。他很早即感受到所谓神造自然和人类心灵的关系,由自然到神,由有限到无限的哲理。他提出学前教育应顺应自然,将人、自然与造物融为一体,并达到三者的和谐共荣。教育活动应尊重教育对象的基本意愿,令幼童尽可能自己决定和掌控其行为,成人不盲目干涉,通过幼童的自主实践活动,来认识自己,进而启发他们的潜在力量。福禄培尔在勃兰登堡(Brandenburg)开办幼儿园期间,每周一次带幼童到郊外玩耍,引导他们亲近自然,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和思考的生活习惯,启迪幼童心智,化育幼童情感,谨慎遵循儿童本性,由简到繁,循序渐进,让儿童发现和了解自己,这些教学法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大家的好评。

二、持续发展的原则

福禄培尔在教育史上首次提出了“进化”与“持续发展”的概念。他认为人类具有与生俱来的渴望完美与健全的思想,“人的发展过程也和自然界的进化过程一样,经历了从不完善到完善、从低级到高级和由简单到复杂的前进序列”②。人类的成长过程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而“教育乃从受胎同时开始”,他将人类初期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即:婴儿期、幼儿期、少年期和青年期,并主要讨论了前三个时期的教育,他强调人类发展的各个阶段不是彼此孤立和存在罅隙的,而是相互过渡和持续发展的,如果忽视其内部的关联,势必偏离教育的终极目标。他不提倡从小就对正常的儿童施予特殊的教育,要求采取相对普适性的方法,他认为人的发展是对立与调和中的持续发展,对立与调和法则是人类一切行为的原动力,儿童只有接受外界刺激,才能有了解外界的动机,才有机会对外界刺激进行反思,才有可能将自己对外部事物的认识通过活动表现出来。而这一切都不是断裂的,“每一个后继的阶段以一切和个别先行的生命阶段的强有力的、完全的和特有的发展为基础……因为只有每一个先行的发展阶段上的人的充分发展,才能推动和引起每一个后继阶段上的充分和完满的发展”③。学前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帮助儿童发展自己的这种天赋。

三、自我创造的原则

福禄培尔认为,创造性的活动是教育的重要方式。人是上帝创造的,上帝是富有创造精神的,“上帝创造了人,即创造了自己的摹本,他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因而人应当像上帝一样进行创造和发生作用”④。所以,人类的生存和教育的发展的前提是人类必须从事创造性的活动。他认为人类的劳动、生产,不应单单是维持衣、食、住等基本的生命所需,而应是将原本已经存在于机体内部的神性表现出来,这是劳动和自我创造对于人类和人类的教育事业的恩赐,劳动和创造是人性之要求,福禄培尔提倡幼童通过学习和实践来体验和理解自我创造的真谛,因为自主的自我教育活动所得来的成果,远比被灌输与被强迫要真切而且深刻。他还特别强调家庭和母亲在学前教育和幼童自我创造力开发中占有重要地位,并曾经有经典的语录,即:“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是操纵在掌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手中,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启发母亲——人类的教育者。”他充分肯定了创造性活动作为教育的方式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固然,福氏所提到的创造性可能仅仅是指“创造”出东西,或许与“制造”的概念更为接近,但这仍然是儿童身心发展过程的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对于当下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不无裨益。

注释:

①(德)福禄培尔(著),孙祖复(译).人的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6页.

②吴式颖主编.外国教育史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337页.

第3篇

关键词: 《基本原理概论》案例教学法准备案例使用案例

《基本原理概论》是高校的一门基础课程,我校政法系的法学专业也同样开设这门课。教师在《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中一方面要阐述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能够运用学到的知识回答在当展所遇到的重大问题。而后者是最重要的。这就要求学生把作为思想武器,在深刻理解原理的基础上,善于运用原理分析当代社会热点问题。而案例教学正是能让学生把理论和实践联系到一起的桥梁和纽带。

一般认为,古希腊苏格拉底的启发式问答法是案例教学法的雏形。案例教学法是20世纪20年代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所倡导的一种独特的案例式的教学方法,通过这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经过实践的检验,在1986年,案例教学法在美国卡内基小组的《准备就绪的国家:二十一世纪的教师》的报告书中,被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得到广泛的推荐。而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才把案例教学法正式地作为一项研究来探讨。简单地说,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以真实的事件为题材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一种启发式的教学方法,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且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施案例教学法一般分为两个阶段。

一、准备案例

教学前案例准备的是否充分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案例可以有多种来源。一种是教师根据平时生活观察积累经验,这样的案例最大的优点是时效性强。因为都是生活中遇到的事例,所以时间、范围方面不会太远,说服力强,较容易接受。但是毕竟我们生活的范围有限,这种案例的来源当然也有限,完全不能满足教学的要求。还有一种就是搜集来的现成的案例,包括书本中的案例,比如有专门的教学案例书,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的由杨惠民、洪晓楠主编的《“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式专题教学教师用书》,除此之外还可以到互联网上选取相关案例。

准备案例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识能力,这是教学的基础。因为案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如果选取的案例超过学生的理解范围就会适得其反。比如在讲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问题时,杨惠民等编著的《哲学基本原理教学案例》中有一个叫做《对称性革命》的案例:“这个案例通过介绍实验物理学家吴健雄认真做实验,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以及她在科研中始终坚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信条,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实践的作用,深刻理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哲学原理,进而结合当今实际情况,尤其是针对出现在学术界中的一些现象,引导学生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树立求实务实的科学态度。”①但是这个案例涉及很多物理学方面的专用名词,所以对于文科学生来讲,又要花费大量精力理解案例本身的物理知识,这使教学更加繁琐。所以,采取案例式教学首先要确定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选取适合学生特点的案例,这样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选取的案例要紧紧围绕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这是案例选取的关键点。在使用案例的时候,更多地要求学生参与理解、讨论案例,自己得出结论。如果案例中心思想有偏颇,将会使学生产生误导,对学习内容不明确。如果教师硬要从案例中选取一个非中心的点来说明问题,就不会起到启发学生的作用,也就不能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内容。所以,教师应紧紧抓住教学目标,为案例选取提供依据和指明方向。

最后,案例要有时效性。准备的教学案例与现实相吻合能够被学生理解。如果一个案例不符合生活,或是离生活很远,学生理解起来就会相当费劲,当然也不能取得好的效果。

二、使用案例

使用案例要讲究方法与策略。在基本原理教学中案例教学基本上可分为两类:一是讲解法;二是分析法。

讲解法的主角是教师,对于理论较强的、不容易理解的知识,教师就应该直接讲解。比如,在讲“平均利润率规律”时,直接用案例“利润流向了哪里?”“假设一个社会只有食品、纺织、机械三个部门,其资本有机构成分别是7∶3,8∶2,9∶1,每个部门各投入资本100亿元,其剩余价值率均为100%,那么,各个部门应当获得多少利润呢?是否食品部门获得的利润应该是30亿元,纺织部门获得的利润是20亿元,机械部门获得的利润是10亿元呢?如果是,那么从事机械行业的资本家或经营者还会继续在这个行业里经营吗?又会发生什么新的情况呢?”②由此引出现实经济生活中,在剩余价值规律和市场竞争规律的作用下,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规律。这样,学生就会对平均利润的形成有深刻的记忆。

分析法的主角是学生,通过分析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运用案例分析法教学时,教师可以先提出问题再展示案例,最后得出知识;也可以讲完知识后再展示案例,根据对案例的分析来深化对知识的认识。对于从案例中容易归纳出知识点的案例,教师可以先展示,让学生自己归纳知识点。如果是篇幅长的案例,教师应引导学生浏览型地阅读,注意突出主题的主要部分,并对要点给出解释。展示完案例可以组织学生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后推举代表发言,其他同学可补充,也可以直接各抒己见,教师也参与讨论。对于拓展能力的案例也可以在讲解完知识后展示。比如在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这一个问题上,教师就可以先交代知识,然后给出当今社会发生的新现象,让学生根据实际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解。案例还可以用于课后作业和考试中,可培养和检验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实施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其它教学方法所不能比拟的优越性。但运用案例教学法要注意这样的问题:案例固然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但是案例是为了课程内容服务的,它不能代替系统的理论教学。所以,教师一定要摆正案例在整个课堂的位置,不能主次不分,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生动,而不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否则,学生就只是听个热闹,下课后没有学到任何知识,也就失去了案例教学的价值。

注释:

第4篇

关键词: 《基本原理概论》 改进教学 思考

一、加快课程改革步伐,提升教学内容

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因牵涉面广,加之历史积重等,使得各种矛盾错综复杂,从当前情况来看,教学内容过多,课程负担过重,课程设置不合理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也是当前深化教学内容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近些年来,一些国家的著名院校都在大刀阔斧地开展课程改革,其特点之一就是优化课程设置。例如美国哈佛大学推行的“新途径”,大胆地对学科课程进行了精简改革,优化和整合了学科课程,大大减轻了教学内容过多和课程负担过重的压力。国内一些综合性大学也着手进行有关课程内容和设置方面的改革。如浙江大学提出了“转变观念、深化改革、稳定规模、提高质量”的总体思路和“加强基础、拓宽面向、注重素质、突出能力、因材施教、争创一流”的教改方针,经过几年的改革实践,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特别是人文科学教学,目前已经有针对性地进行了课程的优化和整合,不断精选和修订教材,更新教学内容,强调充分吸收当代哲学研究的新成果、新动向,实行多层次的课程教学。

《基本原理概论》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意识形态性,二者统一而不可分。既往课程教学过于侧重意识形态性,削弱其学术性,最终也削弱了意识形态本应具有的力量。因而,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应紧密联系实际,紧密联系当代科学发展的前沿,这也是理论具有“与时俱进”和开放品质的内在要求。

二、突出“经典文本”教学,在水中学习游泳

长期以来,《基本原理概论》教学的习惯模式就是老师讲解一些概念性理论,学生则死记硬背;相形之下,以“经典文本”阅读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教学方式则日趋式微。经典之所以是经典就在于其有超越时空的永恒魅力和价值,像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如《老子》、《庄子》、《论语》、《孟子》、《金刚经》、《坛经》等似乎永不过时地与后人保持着同时代精神对话的生命力,具有感应时代、陶冶人心智的潜能。

正因如此,对《基本原理概论》这样思辨性比较强的课程来说,阅读马恩等经典作家的经典文本是该课程教育教学不可绕过的必经之路与基本方式,也是当代大学生最重要的基本功训练之一。对此,国内一些著名高校已经引起相当的重视,如武汉大学加强原著经典的导读工作,通过必修与选修、课内与课外,引导学生通读若干经典著作,并规定学生必须撰写一定数量的读书报告,真正使得学生在水中而非在岸上学习游泳。

三、实施“对话”教学,激活个性思维

传统的灌输填鸭式教育教学,只能达到简单的单项传递,很难激发学生的深思和创新,其弊病与不足已经日益突出。而“对话”教学是将师生交互对话作为教学的表征与载体的一种教育教学活动。从存在论角度来说,它是一种超越“他”与“我”建立精神上相遇关系的教学,也就是师生间思维上的相互转向、心灵上相互回应的教学;而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理解,“对话”教学则是一种开放、自由探究的个性化理性思维碰撞,也是对话主体共同参与寻求真知灼见,并在此过程中启动、延伸睿智,培植创新思维的教育教学活动。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在《基本原理概论》中,加强“对话”教学,激活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思维都是极其重要的。

《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要逐步改变原先那种“教师讲,学生记”的单一填鸭灌输方式,大力提倡问题式、讨论等形式的“对话”教学,鼓励教师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围绕有关问题举行课堂讨论会,这样能够大大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学术的表达、应变等能力,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对理论课学习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理论素养,帮助他们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加强“体验”环节,回归理论本性

众所周知,基本原理的基石是哲学。而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智慧之学,是关于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问,是探究生命和存在意义的学问。因此,《基本原理》的教学目的之一就是增长智慧,启迪思维。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当然离不开传授知识、读书和考试等形式,但是对于《基本原理概论》这样哲学味较浓的课程来说,要使学生把所学知识真正变为智慧即“转识成智”,还必须有一个“体验”的环节。从某种意思上来说,这个“体验”环节或许就是理论课与其他课程教学的根本区别所在。

从历史上看,作为智慧之学的哲学教学一开始就不是按照实证科学教学的范式进行的,而是特别注重体验的。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就通过演讲和辩论来传授哲学,他将这种方法称为“精神接生术”,亚里士多德也是与弟子们边散步边讨论哲学问题。我国的孔子更是这方面的典范,《论语》就是他与弟子们对话的结晶。当然,我们今天不能完全照搬先哲们的办法,但是也不能不看到在现实的哲学教学和类哲学教学中存在着与哲学本性相背的现象,使得哲学或类哲学理论教学仅限于传授知识的层面,失去增进智慧的本。

理论的教学既强调理论的智慧性,又强调革命的实践性,两者统一而密不可分,所以加强“体验”环节应是其题中应有之义。由此,《基本原理概论》着重从思维、论辩和现实三个方面加强哲学体验,使学生真正体验到理论的魅力和价值,体验到学理论与未学理论的差别,体验到科学的观点、方法,体验到哲学论辩的魅力和价值,体验到理论本来是与现实生活息息相通的,学习理论有助于从根本观点和方法对现实问题作穷跟究底的思考,从而自觉地运用哲学思维去批判、反思现实问题。

五、利用信息平台,增强教学效果

第5篇

关键词:自学考试;教学体系;教材体系;整体性;概念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对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83年在全国推广至今,已经走过了三十余年的历史。那么作为通识性课程的《基本原理概论》,无疑在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教师的‘教’

《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往往因为其高度抽象、高度概括的语言,而成为90后自考学生群体对其形成价值认同难以逾越的藩篱。从教师‘教’的维度看,怎样更好地做到学术性、知识性与趣味性信息的传递,与学生而言,不仅仅获得‘鱼’,更重要的是‘渔’;与老师而言,从而形成课堂教学的‘绿色’GDP。鉴于此,笔者认为,在此环节,主要把握以下几点:

(一)深度把握教学体系与教材体系的整体性

1.首先明确一点――教学体系的整体性

何谓‘教学体系’即教学目标、教师的教学手段及两者的统一。《原理》教科书理论体系的基础和根据是经典原著,将经典原著的深邃思想通过一本全国通用的基本原理教科书来得以完整体现,其内容的阐述注定是比较概括,缺乏感性材料的支撑,某些地方甚至是‘蜻蜓点水’式一笔带过,缺乏系统的相关理论阐释,与学生而言,其呈现的难免有些‘突兀’,接受都成问题,更妄谈价值认同,加之《原理》本身的学科特点,从而让自考学生对其‘望而却步’。

如何克服以上缺陷,与教师而言,不得不说是一项挑战,是一项具有艺术性的工作。教师的工作不是简单地‘有声’地将教材内容进行录音式传递给学生,而是要将教材知识点转化到自己的教学体系中来,根据理论内容特点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下面相关部分会有详细论述),给学生一种情感体验,使学生形成一种价值认同,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2.明确教材体系的整体性即理论体系三个组成部分的整体性

自2005 年理论作为一级学科建设以来,关于《原理》的整体性问题的讨论一直不断,从而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其无论对于理论一级学科建设以及相应的二级学科建设,还是对于理论的科学理解,基本原理的整体性问题都至关重要。

(二)对概念的深度细化

首先,概念作为理性认识的最小单元,对理论的阐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原理》的哲学部分。哲学被称为所有学科之母,这也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哲学的高度概括、高度抽象。还有一种调侃式的哲学定义,哲学是制造概念的科学,这些人们对哲学的认识无不从不同的角度,说明了这些的概念与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所接触到的,以及我们头脑中自认为的那个涵义都相去甚远。以下同过举例说明。比如“物质”的概念,在物理学、化学以及其他学科研究领域,都从不同的角度,根据研究的需要对其有明确的界定,在我们的头脑中“物质”是最熟悉的“老朋友”,但到了哲学领域,我们乍一接触,这个老朋友却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在哲学领域,对其的界定“物质”就是“客观实在”。再比如“运动”一词,在我们的头脑中,就是物体方位的变化,涉及到的参数也无非是距离、速度及时间,这种直观性很强,甚至我们可以切身所感受到的。哲学对其的界定就是,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运动、变化、发展属于同一序列的范畴。再比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在初高中阶段,我们或许就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而烂熟于心,但却对何谓生产力,何谓生产关系而模棱两可,或者处于一种可意会却无法言传的状态。

其次,对概念的深度把握,离不开感性材料的支撑。感性材料的支撑除案例式教学外,还有重要的两点,一是,对概念的语句成分分析;而是引入该概念在经典原著的出处,以及相关理论的来龙去脉。以下以‘’概念的讲解为例。

作为教师,不能仅仅把‘就是这样的定义’而要求学生去熟记于心。首先应该分析‘’概念的中心词是‘理论体系’或者‘科学’,前边是一系列来界定的语句成分――谁创立,谁发展,以什么为目标的‘理论体系’,并教会学生如何运用不同的符号标注句子成分,以此达到一种精准的分析。

二、学生的‘学’

(一)学生亲自参与所学知识的体系建构

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曾经说过,一个人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认知结构组织起来的材料,最有希望在记忆中自由出入的材料。教师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学生亲自参与所学知识的体系建构,教学目的不仅仅是要学生记住教师和教科书上所陈述的内容,而是要培养学生发现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卓越的智力。这样学生就好比得到了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可以独立前进了。

在讲解‘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部分,通过观看《检察官与女囚》社会调查类节目,作为本节内容的切入点,让学生参与其中的讨论,节目中的悲剧看似是个人原因造成,其背后却隐藏着深层次的社会问题,最后将主题升华――撇开生存问题,道德只是妄谈,人只有在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之后,才会有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此处也可以引入马斯洛的层次需求理论。

在此过程中,不主张运用外在的、强制性的手段来刺激学生的学习,而是要把教学活动尽可能地建立在唤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建立学习型组织

确切地说在班级建立什么样类型的学习组织,是一个管理学的问题,尤其在信息化、网络化的社会环境下,教师在其“传道、授业、解惑”这一传统角色的效用较之前日渐式微,在当下社会环境下,教师该发挥怎样效用,完成自己的角色定位以及这种角色定位所赋予的使命,这无疑是一个重大的研究课题。就笔者所带的班级具体情况而言,同一个授课单位内,既有理科背景,又有文科背景,基础不一,只能通过分类管理。一个班级一般分为七个学习小组,小组分类以文理基础为主要参数,兼顾性别p年龄的搭配。相比师生型的教学组织,同辈人相互影响的扁平组织更有利于知识的传播。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60.

第6篇

一、“原理”网络虚拟实践教学的必要意义

如今,网络社会已经深刻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思维观念。事实证明,由于青年学生与网络的天然联系性,在情感上他们更倾向于通过网络虚拟的形式来进行学习活动。在“原理”传统教学模式中,课堂理论灌输成为束缚学生积极性的主要因素。网络虚拟实践教学则可以有效突破传统教学方式对“原理”课程的束缚。教学模式的改变必然对学生产生包括感观、态度、情感等在内的直接冲击,而网络虚拟则以其趣味性和多元性可以将抽象的理论知识拆解在一个个具体的形象的案例、比赛、故事、游戏等形式之中,从而引起教育对象情感上的共鸣,激发他们学习的内在潜能和主动性。

二、“原理”网络虚拟实践教学的教学设计

在教学目标设计方面,“原理”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的基本规律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学会运用的基本原理认识和分析现实问题。而“原理”网络虚拟实践教学则需要在教学目标设计上明确网络虚拟技术的重要地位,要求学生能够合理运用网络技术开展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

在教学内容设计方面,“原理”主要阐述的是的科学体系、本质特征和物质世界的本质规律,具有极强的理论性,所以,网络虚拟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就是要有效降低这种理论性所带来的枯燥感。因此,需要前期准备较多的素材,做好知识、数据、案例的储备工作,并能与课程内容有效结合。

在教学评价设计方面,“原理”网络虚拟实践教学评要构建由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并行的评价体系。同时要辅之以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的情况,从多个维度和方面综合衡量,着力构建多元评价体系。

三、“原理”网络虚拟实践教学的实施步骤

一是充实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是基础,教学方法是主线,而教学内容主要以教材为主,因此,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内容的解读和阐述就显得尤为重要。“原理”网络虚拟实践教学过程主要应以研讨式、启发式、访谈式等发散性教学方法为主,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达成充实教育过程的目的。

二是注重教学反馈。教学反馈是根据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进行搜集、汇总和整理,发现并梳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和不合理的地方。注重“原理”网络虚拟实践教学的反馈需要教学组织者做好网络搜集教学的基础工作,第一时间把学生的教学体验和教师的意见建议进行搜集和整理,明确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优势和问题等。

三是开展教学总结。教学总结主要是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合理意见和建,这不是一位教师或者一所高校能够单独完成的,因此,还需要做好教学总结的共享,打通高校、地区之间的沟通渠道,构建教学信息共享的平台,推广有益经验,共同为完善“原理”网络虚拟实践教学出谋献策。

四、“原理”网络虚拟实践教学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原理”网络虚拟实践教学专题平台。网络虚拟实践教学专题平台主要是指“原理”教学网站,其外延还涵盖移动客户端等各种集约式平台。“原理”网络虚拟实践教学平台是集学习、交流、研讨等各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平台,借助即时通讯、立体交流、虚拟互动等技术,教师与学生可以直接通过教学平台开展教学活动,这样就大大简化了繁琐枯燥的理论讲授,改变了教学活动开展的空间维度,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第7篇

关键词:;教学;可信;可用;人文关怀;贴近生活

“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必修课,是新课程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地位的主干课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之一,担负着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教育的历史使命。该课程通过系统讲授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三观”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与其他四门思想政治课程相比,“原理”课因理论色彩最浓、理论难度最大、理论基石地位最强,其教学难度相对较大。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理解、接受而且认同其概念、原理和理论,并最终转化为学生自己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始终是高校“原理”课授课老师的追求目标。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提升“原理”课的教学效果也一直是授课老师的努力方向。为此,在教学中更需要将授课与育人有机结合,将课堂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相互统一。

一、共同认识,走近你我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实现教与学的有机统一,离不开良好的教学氛围和教学秩序。纪律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前提,情感是课堂教学成功的纽带,质量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保证,育人是课堂教学最终的目的。纪律维护的是公平和秩序,但纪律是刚性的约束,需要情感的柔性去滋润。纪律与情感相融合,学生才可能身心愉悦地学习,自觉遵守纪律。由于纪律是部分学生最不愿面对和接受的,离开人性不讲究方式方法,学生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导致“人在曹营心在汉”,直接影响课堂效果,失去教学的本来目的和意义。而课堂是师生间思想碰撞、情感交流的重要场所,为此如何将重情感与讲原则并举,刚柔并济,绵里藏针,把握纪律与情感二者的“度”就是一门学问。因此在正式进入“原理”课教学前“立规”与“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第一次课在前言中从两个方面入手,即“走近你我”和“走进课堂”,转变、端正学习态度。共同认识,走近你我。从理念、劝学、聆听、教学以及课堂性质、课堂要求和课堂设想等方方面面与学生沟通与交流。这里既有针对老师的内容,也有针对学生的内容,目的是为走近你我、认识你我,营造和谐氛围,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与责任感,提供机会让学生参与教学设计,倾听学生的愿望和建议,师生共同制定学习规则[1],达成教学共识,教学相长。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多是合班课,少则2个班,多则3个班以上,学生来自于不同班级甚至不同的专业,其教学组织难度较大,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驾驭课堂,其教学效果必大打折扣,因此第一节课“立规”就非常重要。为了保证良好的教学秩序,第一次课不仅应让学生明白该门课的具体要求、学期成绩的构成及其细则,而且应让学生清楚学期成绩分布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由每一节课和每一个明细内容组成,并非是期末考试一锤定音,“我”的成绩“我”做主,学会对自己负责。学生学科成绩的每一部分的分值与给分标准坚持公开、公正、公平原则,整个过程公开透明,学期成绩贯穿于每次教学中,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与自己的学习成绩直接挂钩,学生随时可根据自己的变化算出自己的成绩,学生要重结果必先要重过程。

二、消除误解,走进课堂

消除误解,走进课堂。学生要心悦诚服地学习这门课,必须要消除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及的误解,才能真正走进基本原理课的课堂认识马克思,认真解读,把握的本来面目和精神实质[2]。在讲授“原理”之前,需要澄清学生的认识误区。从多年的问卷调查可知,学生每每在看到课表,拿到教材,头就大了,人就醉了,认为痛苦的时光即将开始了,计划着、忙乎着怎样打发“原理”课的时间,这一切都是源于对的误解,误解源于不了解,全球对的误解都持续了一个世纪,学生对马克思及其理论有误解也并不奇怪。由于是官方指导思想,是执政党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常常被误解为纯意识形态的教化、教条式的灌输,从而产生了本能的反感与误解,甚至抵触和抗拒。学生大多会认为在“原理”课授课中,空洞、枯燥、晦涩、乏味、苍白、无力、抽象、说教、虚伪将充斥课堂,是一种煎熬与折磨、痛苦和不幸。学习“原理”课没有任何价值和意义。许多同学甚至准备了很多方法和招数来打发漫漫无期的无聊课堂时光。因此,第一次课解决认识误区,端正认识态度显得尤为必要。但这个过程不应是生硬的、强行的、显性的而应是间接的、温和的、隐性的,不自觉的和潜移默化的,应讲究方式、方法和技巧,让基本原理的科学精髓在学习过程中渐行渐近地进入学生灵魂深处,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改变自己的观点。作为老师无须急于对学生的观点认识作出评判,只须将学生带进马克思的殿堂,让他们去看、去听、去寻找、去分析,让他们在全面了解后再重新作出客观的公正的评判。因此,老师需要以视频、图片、资料等为载体,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声音中解读马克思。

介绍马克思的生平,直面马克思及其在这一百多年的历史中所遇到的前所未有的责难;思考在人类历史上,谁是既拥有话语权又完全站在穷人立场上替没有话语权的穷人说话的思想大师,谁在指证揭示资本的恶行,谁在鉴照我们人性的异化、物化的人生、生命的缺陷,谁在帮助我们开显本真的生命,追求人的一切内外丰富性,计虑和守望此岸的圆满;分析马克思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为什么还会被西方评选为“千年伟人”,陈述马克思对人类社会所作出的贡献等等一系列的客观事实。通过一系列的感性接触,带领学生走近马克思、认识马克思、了解马克思、分析马克思、解读马克思、回归马克思,将学生的困惑和盘托出交给学生自己解决,由老师启迪、引导学生去独立思考、独立辨别、寻找答案,而不是回避问题,居高临下地灌输现成的结论。老师应启迪学生分析思考:如果说一个伟大的人物,一个伟大的头脑,一种伟大的思想,推动了全人类最伟大的进步,实现了地球上最不可思议的伟大的思想变革,这个人的思想我们是否应学习?如果说在人类社会近一千年历史中,一个人的理论虽诞生于19世纪却不停留于19世纪,虽产生于欧洲却跨越了欧洲,经久不衰地影响世界,对其理论批判赞同之声不绝于耳,一百多年来一直引起全球关注与争议,这样的理论我们是否应拜读?如果说一个理论的思想魅力不是为少数人的一己私利,而是源于为整个人类的解放事业,使人类受惠,使人民受惠,这样的思想是否值得我们推崇?带着这样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自发地去反思,让学生根据自己确立的敬仰标准去比对马克思,根据马克思的贡献去客观地、正确地评判马克思,通过自然浸润认同马克思,再到尊敬马克思,热爱马克思,从而彻底消除对马克思的误解。这样学生不仅对马克思没有了反感,而且还会怀着一种崇敬的心情去捕捉马克思理论中对他们有用的东西,立足于当代实践,思考现实问题[2],真正走进基本原理的课堂。

三、以人为本,真情关爱

人文精神贯穿于基本原理的始终,人文关怀是的基本维度之一,马克思的全部思想洋溢着人文意蕴和生命关怀,因此讲授“原理”课也应该而且必须注重情感投入,随时体现人文关怀的价值倾向,坚持以人为本,处处充满对学生的关爱,让课堂教学成为育人的重要载体。回归人文关怀,做到教学理念人文化。老师告知学生教育理念:教育本是生命与生命的碰撞与交流,真正的教育不仅应充满人性而且还充满智慧与启迪。永远欢迎同学们带着真诚、善良、理解、信任与求知的心,走进老师的“原理”课堂,一起领略哲学的智慧、思想的魅力。欢迎走进老师生命中的每一位学生,期望大家能一起在学习中学会思考,洞见深刻,滋养生命,共同成长,“亦师亦友”是老师心目中理想的师生关系。回归人文关怀,实现教学过程人性化。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并信任学生,加强学情研究,进而了解学生[3]。在“原理”课的教学中,由于时间短,课时少,内容多,理论性较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比其他几门思想政治课难度大,学生更需要老师的关爱,教学过程人性化能通过“身教”引导学生学“做人”。第一,老师在制作课件时就应注意体现人性化。首先,课件的每页应显示章节、目录和对应知识点的页码,这样即使学生在上课时短暂分神也能迅速回到教学中,跟上教学进度;其次,课件应由文字、图表、图片、音乐、视频共同构成,如在相应知识点可在课件中嵌入相关知识背景图作为该页的背景或模版,或嵌入相关的音乐和视频声情并茂,产生视觉冲击力,帮助学生借助形象思维的参与,理解掌握抽象思维的知识。例如通过《山不转水转》和《篱笆墙的影子》等歌曲让学生自己解读物质与运动的关系、相对静止与绝对运动的辩证关系;通过剪接《驯鹿与狼的生死追逐》《秃头的男人》的视频帮助学生理解对立统一规律,质、量、度的界定,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第二,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满人情味。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仅需要知识的教育,更需要“育人”的教育,需要润物细无声的心灵的引导。教育重在“育”,“教”作为一种方式手段是为“育”服务,其目的是要实现“育”,“育”的最佳途径是引导、影响。老师对学生的关爱越是具体化、质感化,学生越能感受到这暖暖的、沉甸甸的关爱。例如:学生在课堂中,有些知识要点喜欢在书上勾画出来便于复习理解,但有时学生听课时不能及时找不到书上对应的知识点而跟不上教学进度,这时老师可以在讲课时走下讲台,一边讲解一边帮助学生找到书上的知识点,这样一个小小的也许对于我们老师是非常不起眼的善举,会被学生刻意放大去感悟,因为她传递的是一份善意、一份暖意、一种关怀、一种温馨,学生经由他们的手将一个一个地传播下去。第三,老师在育人过程中应充满爱心。把老师的真心放到学生的手心,对学生进行心灵的塑造和影响,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体现人文关怀,也是“原理”课的目标之一。在大学,师生关系与中学有了很大变化。在中学,老师就是你的再生“父母”,无时无处不盯着你,想逃避老师的监督比登天还难。在大学,一切都变了,师生的接触主要局限于课堂,课堂虽提供了面对面交流互动的可能,但实际上面对许许多多的学生,尽管是在一个大教室里教学,也无法真正进行师生的交流与沟通,更不可能实现一对一的“对话”。而且在学生看来,大学老师上完课后,经常就不见人影了,老师就象天上的云,遥远得够不着。师生之间很难仅凭课堂教学变得亲近,平时师生的交流也少之又少,因此借助网络搭建师生沟通平台,加强网络联系,既能将教书育人延伸到课堂之外,又能增强师生的相互了解,增进师生感情。发挥网络平台的时空无限性等优势,利用微信、QQ、E-mail等网络工具与学生进行网络互动。在网络空间中既可进行思想交流、信息传播,又可进行学习合作、价值分享,师生既保持了共识又容忍了差距,拉近了师生的心理距离、情感距离,这对于我们的教育就显得尤为必要。由于网络可以不限制时间地点,学生常常在网上关注老师动向、老师的QQ空间。老师可以借助自己的QQ空间传播、激活正能量,影响学生、共享知识、启迪智慧,让学生接收你的思想共振和情感共鸣;同时老师也可以走进学生网络世界,通过虚拟世界看到自由而真实的学生,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增强师生互动,帮助解决学生的一些现实问题,进行情感投入,实现沟通无障碍。这样,学生在一系列的网络实践中能够逐渐思考、理解、领悟到基本原理本身就是流动的思想、心灵的追问、智慧的凝结、灵魂的享受。

四、贴近生活,真实可信

基本原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对具体生活的高度抽象与概括,学生在理解时有一定难度,而教材为突出学科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强调了连贯性和浓缩性,进一步增加了学生理解的难度。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怎样做到在保证教材体系完整性的同时,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枯燥的教材变为鲜活的内容;怎样将抽象理论具体化,将理论回归到生活之中,把重点讲深、讲透、讲活,又要把内容讲全面,充分展示的思想魅力,是每个教师所面临的挑战。在教学过程中,教材是静止的、平面的,而教学是生动的、立体的[4]。教材仅仅是我们的剧本,真正的导演是教师。因此能否上好“原理”课关键是看任课教师,教师的能力、水平和敬业精神决定教学的质量、效果。教师要上好“原理”课,首先自己要真信真懂基本原理。只有真信,既相信又自信,才会主动正视,积极探索,教学才投入,用情才真,才能烘托教学气氛,真情打动、感染学生;只有真懂,才不会居高临下灌输结论,也不会回避问题隔靴搔痒,更不会“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学生也不会在不解与无奈中“被迫接受”空洞、枯燥、简单的解释。其次,在教学中分析、阐释原理时,应贴近生活,还原生活,发挥实践性的特点,将理论生活化、通俗化[5]。将理论渗透到生活之中,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基本原理本身就是真理,因为“真”所以可信;领悟到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不仅给我们理论思维提供了逻辑力量,而且还给我们观察和分析问题提供了正确的方法。教育要实现其价值与意义,必须使教育的本质回归到人本身,回归于生活,走进学生灵魂深处。因此教师应尽可能地跟踪学生、了解学生、关注学生,把握学生的期待视野,知道他们在想什么、想要什么、想知道什么、想寻找什么、思考什么、需要什么……借助课堂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情感困惑,才能释放来自学生内心最真实的情感,与学生进行真实对话,帮助学生去追寻真、善、美,实现“原理”课的教学目标———传播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例如:在解读“矛盾”这个概念时,如果说从日常生活和经验的意义上而言是非常容易理解的现象问题,但哲学是从理性和逻辑推理来理解概念的,因此部分同学在理解上有难度。

在讲解时,从理性上、字面上来解读“矛盾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自身)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这一概念,不能抽象讲解,必须还原生活,注意几点:第一,对“关系”的理解,如我们生活中常用的词语“消息”的消与息、“抱负”的抱与负、“痛快”的痛与快、“舍得”的舍与得、“危机”的危与机都体现了双方既对立又统一、始终不可分割的关系。也就是说,对立不是矛盾,统一不是矛盾,必须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才是矛盾。第二,对“自身”的理解,对立统一的关系,无论是事物内部还是事物之间都存在,即是事物自身存在的。就事物内部而言,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水”就体现了事物内部自身所存在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如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言:“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柔者,水也;刚者,水也。水之柔,在圆则圆,在方则方,轻风亲近它,它便随风而去;阳光亲近它,它便扶摇直上。水之刚,无坚不摧,无强不克,滴水穿石,阻之不停,斩之不断,正如李白所说“抽刀断水水更流”。最柔的也是最刚的,最弱的也是最强的,柔与刚,弱与强是对立的两面,二者有机地统一于“水”这一事物内部之中。而我们生活中的很多成语刚柔相济、柔中带刚、以柔克刚、外柔内刚等都是对矛盾概念的具体诠释。就事物之间而言也同样存在着这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将原理与现实相结合,从现实中提炼理论,从生活中洞见规律。从理论上反思现实,反思生活,将社会现实作为教学的素材,在教学中做到既抽象又具体,既高度概括又还原生活,既有理论深度又能深入浅出,既有感染力又有说服力,这样学生在学习中既能理解其概念又能将概念融于生活之中,服务于生活,在体验中学习。让学生在生活中找事例,在事例中找真理,在真理中找答案,引领学生在“原理”课的学习中树立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而且将世界观转化为方法论,这样不仅能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实用性,提高育人效果,而且能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与实效性之间的矛盾,使“原理”课入耳、入脑更入心。

五、终极关怀,入脑可用

“原理”课“应当承载政治功能,但它却不是政治本身;它具有工具性,但不能以工具性取代价值性”[6]。“原理”课中的哲学部分就是对价值的探寻,对存在的追问,对社会生活的反思,不仅是人们认识世界、思考问题的工具,更是人们改造世界、解剖现实的利器。改造世界体现了哲学的终极关怀———可用。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它思考和昭示的是人们不断追问的宇宙、人生的真谛。只有反思、追问,哲学才会非常亮丽有用;不反思、不追问,哲学就是无用之学。从哲学的研究对象可知,任何人都无法脱离哲学,都不能阻止和哲学发生联系,所不同的仅仅是自发的、零碎的、朴素的、瞬间的与自觉的、系统化的、理论化的之分。也就是说哲学的有用既存在于民间的油盐柴米茶的生活琐碎中,更存在于治国平天下的大事中。“可用”离不开世界观的指导,行为的根源在于思想,用哲学眼光审视世界,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其最终目的是要将世界观转化为方法论。世界观帮助人们认识人生、认识社会、认识世界;方法论帮助人们指导人生、改造社会、改变世界。哲学虽不能解决实际的问题,不能直接地给人们带来名誉、地位和财富,但它能训练人们的思维,拓展人们的视野,提供科学的方法;树立整体性思维,培养总揽全局的眼光,提供战略性思维的世界观。正如詹姆士所言:“哲学烤不出面包,但它却能鼓舞我们的灵魂,使我们勇敢起来。”基本原理是对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的归纳总结、概括提炼和高度抽象,揭示的是事物的共性、本质、规律,是在零乱之中整理出的一种井然有序的秩序,其内容源于生活,与学生生活世界的内容本是相通的,有必然联系。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也是“原理”课教学的真正内涵,解决学生的困惑、迷茫、孤独、悲伤需要“原理”课中哲学这把万能的钥匙。哲学不仅仅要“追本溯源”“穷究会通”,更要启迪人们与宇宙万物相处的方式。仔细审视我们所有的烦恼、迷茫、孤独、悲伤,不外都是源于我们没处理好自身与外界的关系,也就是说没能正确地认识世界即自然、社会、人生、自我,没能有效处理好各种复杂的关系,于是烦恼、痛苦、失意等由此而生。而“原理”课教学就是要解决学生如何把握自我、如何正确对待人生的荣辱沉浮、喜怒哀乐,肩负着激发、调动学生从理论高度自觉意识到每个人都应追求自我发展、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重任,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原理”课是他们在人生道路中寻求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

将“原理”课由抽象还原到具体,引导学生运用原理,充分体现原理的生命力———“用”即改造世界的实践。实践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用”的过程,有用无用只有通过实践体现和检验,实践的观点是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思想与生命的成长,以学生学习、生活、情感等人生困惑为切入点,将高深的哲学原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教学内容与社会现实特别是学生个人实际融会贯通,以生活丰富哲学,以哲学透彻生活,让哲学为学生服务,发挥其人生导航作用,彰显基本原理的方法论功能。如:在讲授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时,让学生运用原理分析“每个人的人生支撑点究竟应在哪里?怎样找到这个支撑点?怎样学会处理好自己的个性与社会的共性之间的统一?”让学生在分析中认识到只有找到自己的个性与社会的共性之间的统一,这一点才是你人生的支撑点。在学习否定之否定规律,理解辩证否定观时以合作探究的形式,以疑引思,请学生审视今天中国的城市建设,思考各地的钢筋水泥是否正在掀起一场无情的、可怕的、摧毁一切的海啸?国家的过去是否正在被钢筋水泥埋葬?我们的历史是否正在被钢筋水泥肢解?没有灵魂的钢筋水泥究竟需要国民付出何种心理代价?让学生在反思、追问中寻找身为中国人的意义和身份,寻找正在被抹去的集体记忆,寻找逐渐被我们丢弃的历史。“可用”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自始自终挖掘人文内涵,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案例讨论中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点燃学生心中的精神烈焰,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热情,培养学生反思追问的习惯,滋养或救治学生心灵,使教学内容与学生困惑形成共鸣,发挥其精神引领、价值引导、服务现实的作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到只有哲学才能给出社会存在问题的最终答案,才能启迪智慧、洞见深刻、发现真理、印证价值。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理念应以育人为本,服务学生。基本原理课程的“教”必须要对学生有用,体现对学生生命价值的关怀和思想发展的引导,只有这样才能充满人性,真正入心;“教”必须遵循受教育者的本性,与受教育者的思想成长与人生发展的内在诉求相统一,形成思想共振、情感共鸣,对受教育者身心两方面的成长有帮助、有指导,“教”也才能转化为“育”,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价值与意义。

参考文献:

[1]熊晓琳,李海春.创新教学方法增强教学吸引力: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研讨会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2):120—121.

[2]丁国浩.试论“重读马克思”与“回到马克思”再到“发展马克思”[J].社科纵横,2013(1):17—19.

[3]丁国浩.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的基本经验与趋势[J].前沿,2013(1):145—148.

[4]羊森,王德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2(11):139—140.

[5]秦霞,陈怡,江雪华.基于学科特性的思政课教学方法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6):83—86.

第8篇

关键词: “基本原理概论”课 情境式教学模式 教学效果

情境式教学模式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针对学生注重情感感知而又崇尚社会正义的心理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到选定的典型情境中,调动学生参与“基本原理概论”课(以下简称“原理”课)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感悟受到教育的教学模式。情境式教学之“情境”,实质上是人为优化了的环境,这种充满美感和智慧的环境氛围,往往会与学生的情感、心理产生共鸣而契合,促使学生在现实环境与活动的交互作用的统一和谐中,充分发挥自我潜能,主动获取知识,最终实现素质的全面提高与个人的充分发展。

一、“原理”课实施情境式教学模式的现实依据

(一)从课程定位看必须引入情境式教学模式。

“原理”课旨在教会学生运用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和研究各种问题,它就像一座连接社会和理论的桥梁,一方面使学生汲取基本原理的精神营养,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把知识物化到实践的理论指导和精神动力。从内容看,理论多半是以抽象的概念、范畴和逻辑推理的方式表现的,对它的理解和掌握需要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从课程特点看,理论具有价值性和真理性相统一的理论品质,主要针对的是学生的主观世界,是触动学生心灵的学科。这就需要运用情境式教学模式触动学生心灵,启发学生思维。为此,把情境式教学模式引入“原理”课教学,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二)客观存在的教学现状需要引入情境式教学模式。

长期以来,“原理”课教学往往遵循这样一个模式,那就是机械地从基本概念出发,通过逻辑推理引出相关的原理,然后围绕这些概念、原理进行论证,或者结合某些具体事例加以解释。区别在于教师教案的厚薄不同,规定的学时不同,罗列的例证详略不同,而从章节编排、观点表述、论证思路等方面基本上大同小异。这种的教学模式,抹杀了教学对象的复杂性和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忽略了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忽略了学生所关心的实际问题,忽略了学生实际缺乏哪些精神营养,最后只能以一种说教的形象而导致教学对象的逆反心理,从而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效率低下,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运用情境式教学模式对于增强“原理”课的实效性尤为重要。

(三)现代大学生的思想特征要求引入情境式教学模式。

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一体化趋势日益加剧的今天,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都发生很大变化,当代学生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新信息非常迅速,学生思想呈现出比以往更多元和复杂的趋向。一是认知方式偏重感性化,多数学生注重自身感受和体验,忽视理论学习,情感因素更多地渗透在其认知方式之中;二是个体独立意识膨胀化,在认知、意志、情感等方面更注重自己意识的独立性,强调个性化;三是价值取向多元化,对统一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取向要求存在强烈的逆反心理。“原理”课要适应这种新变化的要求,必须运用情境式教学模式寻找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二、“原理”课情境式教学模式运用的基本要求

(一)把握学生的情感要求,是运用情境式教学模式的基础。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主要心理成分,它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并带有情绪体验色彩的意向。随着这种情绪体验的深化,会进一步产生学习需要,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在“原理”课中,由于抽象的概念和原理很多,学生常觉枯燥乏味。特别是有些教师常常把理论当做是单纯的知识识记,严重削弱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习时没有愉悦感,影响学生对基本原理的掌握和思想觉悟的提高。所以在授课时,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可以采取不同方法,让学生兴趣盎然,非听不可,从而激发相应的情感。事实证明,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促使他们的智力活动处于兴奋状态,从而达到对理论的认知的目的。

(二)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是运用情境式教学模式的条件。

当代学生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不再轻信和盲从,他们喜欢发表不同于他人的意见和看法,这就需要教师取得学生的信任感,发挥自己在情境教学中的导向作用。教师只有“台上是良师,台下是益友”,对学生亦师亦友,才能获得学生的敬爱和信赖。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关心爱护学生,并对学生寄予希望,学生就愿接近教师,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学生进步就快。反之,学生与教师关系疏远,甚至对立,进步就慢。师爱这种感情力量对学生非常重要,它是推动学生前进的心理动力。爱护和关系学生,要在理解的前提下,尊重学生人格,维护学生自尊,对学生一视同仁。并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让学生愿意敞开心扉,接受教育,这样就可以真正地做到“亲其师”而“信其道”。

(三)创设必要的情境,是运用情境式教学模式的关建。

运用情境教学法要以情生情,以理激情,借景生情,让学生置身特定情境中,以便根据教学预期触发学生某一方面的情感。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

1.情绪渲染法。教师要以自己真挚的情感感染、打动每一位学生。在传授理论的过程中,使学生对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在情感上引起共鸣。教师必须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典型材料,通过感人的讲解,调动和强化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教学要符合学生的特点,鲜明生动而不失逻辑性,准确简单而不失趣味性。要特别重视语言直观教学,通过丰富而准确的表情,恰到好处的动作等情绪渲染,感染和教育学生。

2.情境展示法。教学情境的展示,将深奥、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其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触景生情,营造热烈、活跃的教学氛围。可以通过诸如图片、影视资料、音乐、小品、漫画等手段,展示直观、具体、生动的教学情境,紧扣教学内容,将创设问题、展示资料、课堂讨论与正确引导四者密切结合,让学生带着问题欣赏、欣赏过后讨论,教师则加强引导,对资料内容进行梳理,以实现理论升华,以感染和教育学生。

3.自我体验法。通过角色效应,创设问题情境,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情境教学可以通过角色转换原理,使学生从教学过程中等待接纳的“被动角色”转变为“主动角色”,也就是为学生创设一种与教材密切相关的活动情境。学生若能成为学习的主动角色,就会主动投入、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意识就在其间逐步形成,逐步强化。也可以通过学生自己的“现身说法”进行自我教育,如学生社会调查的汇报、热点问题的辩论等,都会创设一种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

三、“原理”课情境式教学模式的运用价值

(一)利用情感的两极性特征,引导学生明辨是非美丑,提高认识能力。

情感的两极性,指人们在一定的情境中,对不同的事物会产生两种对立的情感,表现为积极肯定和消极否定两个方面,当学生对“原理”课有了感情,就会努力理解和掌握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真学习“原理”课的基本原理,提高认识问题的能力;反之,就会精神不振,无心向学,甚至厌学。再者,当学生耳闻目睹社会上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先进人物和事迹时,就会产生敬佩、仰慕的情感,当学生窥见那些损公肥私、损人利己的丑陋现象时,就会产生反感、厌恶情绪,这是因为以往的教育已使他们具有了一定的判别能力。教师可以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利用情感的两极特征,在学生已有的判断能力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真、善、美值得敬佩、仰慕及假、恶、丑应该遭唾弃、厌恶的原因,提高学生分析和认识问题的能力。因此,这种教学模式可以达到思想理论教育“润物细无声”的理想教学境界,使学生在体验中独立思考,交流学习,进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利用情感的感染性特征,互激互励,促进学生素质提高。

情感的感染性,是指由人与人之间情绪的相互感染而引起情感共鸣。寓理于情是进行“原理”课教学的基本方法,通过情境式教学模式,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积极的情感交流,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使知识交流借助情感交流达到应有效果。为此,一要言之有理,以理服人。教师凭借坚实的理论功底,讲出理论深厚的历史感、强烈的现实时代感和巨大的逻辑力量,方能凸显理论自身的魅力;二要声情并茂,以情动人。声即语言表达流畅、逻辑严谨、恰如其分;情即饱满的精神状态和富有激情的情绪,情真意切;声情交融、富有生气与热情,从而获得强烈的课堂艺术感染力;三要以自身人格的力量,教书育人。教师这种人格的力量是融理想、信念、品格、情操和教养于一身,教师基于这样坚定的理想和信念及扎实的理论功底之上的对的真情实感,对学生产生极大感染力,从而促进学生理论素质和思想素质的提高。

(三)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达到“原理”课教学最佳效果。

教学过程教师不仅是知识的简单传授者,而且是学生在知识取得与形成过程中的促进者和合作者,简单地说,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监测和帮助学生完成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整个活动过程;学生不是教学活动的随从者,而是教学活动的主角。在“原理”课的教学中,情境式教学能协调师生关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无形的群体凝聚力,这种凝聚力又能转化为催人奋进的动力和克服困难的战斗力。要创设良好的情境,将教师和学生同时纳入多种互动的情境之中,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师生之间才能形成情感“合流”,心心相印。实践证明“原理”课的最佳效果,是社会意志、教师意志和学生意志三者的和谐统一。建立和谐的师生情感关系,是增强教学效果的前提条件,也是“原理”课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梁桂麟,徐海波.当代高校公共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谢建芬,张小绿.“基本原理概论”课“主体性发展”教学模式的构建[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12.

第9篇

(一)“基本原理概论”专题式教学有利于体现的整体性

基本原理概论是由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这三部分内容构成的,这三部分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它们共同构成了这个整体,体系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理论体系也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它给人们提供完整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正确世界观导向下的科学的社会主义,以及政治经济发展的规律。马克思基本原理专题式教学通过分析这门学科中不同内容的联系,对教学内容进行高度概括、高度浓缩和深化,并通过若干个专题,将所要教授的知识融会贯通,在较短时间内将所要讲的内容讲授清楚,这一凝练过程恰恰有利于保障基本原理概论的整体性。

(二)“基本原理概论”专题教学有利于学生把握住基本原理概论的重点

专题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引导学生去把握基本的理论,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帮助学生分析、解决实际中所遇到的问题。而专题教学就是针对一些现实中经常需要分析、解决的问题而进行的专题性研究和教学活动,因而教师是有重点的选择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讲解。基本原理概论的专题讲座就是从“专、精、深、活、新、实”这几个方面出发的。“专”是指教师在选定题目的基础上,围绕选定的专题展开讲解,既要把专题讲通、讲深,也要抓住最主要的进行讲解,让学生把握住专题中的重点。“精”是指教师在专题选择上要有针对性、有侧重点,将专题放在基本原理概论的重点部分和现实中最需要进行讲解的方面。 使教师的讲课内容更聚焦,更贴近生活。 “深”是指教师专题讲课的内容程度、理论层次相对于教材要深一些,前卫一些,传输给学生更新的信息。“活”指教师要灵活选题,根据教材结合社会实际和学生的思想实际进行选题,在讲课方式上可以更加灵活,加强与学生的互动。

二、“基本原理概论”专题化教学的必要性

(一)是提高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实效性的需要

首先,从社会环境的变化来看,在国外,主要的发达国家都是资本主义国家,且发展速度很快,而社会主义国家力量小,且主要都是发展中国家。这使得不少人对马克思的理论产生了怀疑。在国内,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生把精力主要投向了和经济、生产有关的课程,而像马克思基本原理这类与经济相关程度不高的课程则较少受到关注。其次,当前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方法大体上还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即“以课堂为中心,在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跟着教学计划走,围绕教材转,课堂上一言堂,满堂灌,学生被锁定在课堂上”。1同时在教学中缺少实践教学,以理论教学为主,教学形式单一,导致学生学习马克思基本原理失去了主体性、自主性、参与性和能动性,学习的热情极度不高。

(二)是完善基本原理概论讲授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

首先,目前高校教师所使用的教材大都是全国统编的教材,教材中主要是理论性的内容,和生活相聚较远,理论总是很枯燥,因而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深入去学习、理解马克思基本原理。其次,许多马克思基本原理授课教师都面临着课时少,任务重的难题。大部分学校都只给老师54个学时来教基本原理概论,有的学校甚至缩短到32个学时,但基本原理概论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部分内容,涉及的要点很多,教师很难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将基本原理概论的知识讲完或者做更深入的分析,更谈不上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再次是教师水平参差不齐,一些从事其他课程授课的教师在课程改革之后转来教基本原理概论,他们对基本原理概论理解还不够深入,影响了教学的质量。最后,在教学方法上,大多老师采用的是理论传授法,单纯的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对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很少和实际案例联系在一起,这就影响了学生接受知识的程度,学生对这些理论难以有很深的印象。在这样的情况下,很有必要对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进行改革,通过专题教学的方式来整合内容、对重要的若干问题的进行专题化的讲解,加大学生对基本原理概论的理解,提高教学的质量。

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内容专题化改革思路

(一)教学中必须注重基本原理概论内容的基础性、整体性、系统性,即注重理论内在的联系,同时专题教学也要有重点的教学

一方面,基本理论是一个概念多、理论复杂、内容广博的学科,也是一个系统的理论,基本学科也是一个完整的学科,因而在马克思基本原理专题教学在内容上要从概念入手、从概念到概念、把握概念之间的联系、再从概念到体系,将传授的知识串成一个系统性的整体,提高学生对马克思基本原理的科学性、系统性认识。另一方面,专题教学是针对马克思基本原理中的重要内容和实际中很重要的需要讲解的内容进行的教学。因而在专题选题是要有侧重点的选题,在教学内容中有侧重点的讲授。

(二)教学中要注重经典文本的引用,明确讲授内容与经典文本之间的联系

由于是专题教学,其所讲内容具有侧重点,不是面面俱到,有些知识是没有讲到的,在专题讲课中灵活的贯穿经典文本,可以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帮助学生认识到更多知识,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去了解这些金典文本,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概论的理解、认识。也可以弥补教材编排中的不足。

(三)在教学内容上,坚持理论结合实际,始终做到 “三个结合”

一是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有针对性的教学。马克思基本原理教授的主要客体是大学生,为了让他们更好的学习、理解、运用这些原理,就要充分了解他们的思想、经历和关注的热点问题以及心中存在的疑惑题。根据他们的思想和需求,有针对性的教学。帮助他们理解是理;全面了解大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以增强教学的实效性。二是结合社会科学的最新理论成就进行教学。用最新科学成就丰富理论教学的内容,让空洞、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更加生动,增强课程的说服力。三是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组织教学内容,提高马克思基本原理的趣味性,同时也增强了共理论课教学的可信度。?

四、“基本原理 概论”实践教学专题化改革思路

(一)以“点”带“面”,突出“重点”

由于基本原理概论教学中存在“课时少、任务重”的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在专题教学实践改革中,就应该摒弃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授课方式,有重点的讲课。根据学生的需求,重点帮助学生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将马克思基本原理主要的内容专题化,以专题的“点”带出马克思基本原理的知识涵盖面。突出“重点”,争取在有限的时间内将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对马克思基本原理的理解更深入,完成教学任务。

(二)改革专题教学的手段和方法。

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程,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理论知识的传授为主,很少考虑到实践的重要性。但这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对实践有很大的指导作用。所以要高度重视专题实践性教学,这样才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和与时俱进,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通过采用各种方法提高专题实践教学的力度也能提高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热情。

1.在改革专题教学手段上,要采用多种教学方式。除了课堂讲授外,可以采用新媒体技术作为专题式教学的辅助教学手段。如教师可以通过QQ、MEN、博客、微博、手机、微信等信息传播渠道传播与基本理论相关的新闻、书籍等。同时也可以通过这些渠道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变化情况,同时有针对性的解决他们在价值观、世界观或者基本原理概论教学中存在的疑惑和问题。这样教师就打破了传统的“一笔、一本、一嘴”的面对面的授课模式,可以随时进行教学。采用新媒体教学既增强了实践环节,也激发了学生学习基本原理概论的热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在改革专题教学方法上,要 “坚持一个中心”。所谓“坚持一个中心”是指以改进课堂教学为中心。课堂教学是获得理论知识最重要方式。因而为了提高学生获得理论知识的效率,在马克主义基本原理教学上要大力改进课堂教学的方法,在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基础上,改变传统单一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注意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如让学生或老师提出疑问,然后针对疑问一起进行探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在实践教学中,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要想在基本原理概论的专题教学中保持学生的主体性,可以从以下四个环节出发:一是进行课堂诱思;教师先传授专题的理论知识,将理论知识讲通透后,然后提出问题,或者由学生提出疑问。二是社会实践;在问题提出的基础上,让学生直接去社会中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在实践中,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直观感受会产生新的问题和问题的答案。三是讨论交流;学生就参加社会实践后得出的结论进行讨论,力求达到共识,得出最佳的答案。同时在讨论的过程中,也能优化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然后针对新的问题进行讨论,找出答案。四是专题研究;将大家的观察研究结果进行理论性的升华,回到专题理论上来,同时也可以根据新发现的问题答案对原有的专题理论进行创新和补充。在这四个环节中,学生充分发挥了他们作为知识寻求者的主体地位。使专题教学更加贴切他们的需求,也充分调动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掌握到了更深的知识,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了专题的内容,甚至也发挥了他们的创新精神。

“基本原理概论”专题化教学是对传统的“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方式的优化,它的产生与发展是现实的需求,也对理论教学产生了重大的作用,所以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同时也要理清专题式教学的内容和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路,从而使“基本原理概论”专题化教学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温习勇.论影响“两课”教学实效的原因与对策[J].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6):96.

[2]陈锡喜.直面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结构性矛盾[J].思想理论教育,2005,(6):24.

[3]魏伟.“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基本原理概论”分教学指导委员会 2011 年年会纪要[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 7) .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