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英语语言文学理论优选九篇

时间:2023-12-11 10:06:2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英语语言文学理论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英语语言文学理论

第1篇

【论文摘要】作为英语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迁移兴趣、创设情景、口诀记忆、制作教具、自编短剧、开展竞赛等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众所周知,在学习过程中,“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许多学生不愿学英语,关键是他们对英语没有兴趣。因此,作为中学的英语教师,首先应该先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古往今来,凡是教学上有所建树的教师,无一例外的,他们的课都让学生着迷。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用教育的艺术把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引向英语学习领域,用兴趣的火花去点燃智慧之火。为此,在英语教学中,我始终坚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他们高兴地学;激励学生学习英语的意志,使他们努力地学;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使他们有成效地学;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使他们精力充沛地学。

1.迁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欲望。学好英语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而学生缺乏的往往就是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如果只是从正面向他们大谈学好英语的好处,恐怕收效甚微。若能把这些学生在其它方面的兴趣,迁移到学英语中来,则可事半功倍。有一次,我把班上的几个常逃学到街上打电子游戏的学生叫到宿舍,打开电脑,让他们进入“红色警戒”的游戏世界。很快地,他们就融入游戏之中,但就在他们指挥着千军万马激烈战斗时,屏幕上却出现了英文提示,学生全傻眼了,这时我就在旁边轻描淡写地给予翻译。学生顿悟:下世纪,玩,也要懂英语。事后,我发现英语课上,这几个学生“重新做人”了。可见,巧妙地迁移学生的兴趣,对培养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大有益处。

2.教唱英语歌曲,设计游戏,形成轻松的学习气氛。教唱英语歌曲,这有助于激发兴趣和分散难点。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融音乐与英语为一体,能帮助学生理解对话,表现情景内容,创设有声语言环境,使学生自然投入。如在教学七年级StarterUnit2的时候,我让学生模仿儿歌两只老虎的曲调学唱What’sthis?It’sa…Whatarethose?Theyare…学生很快记住了句型。在唱歌过程中,可以根据歌曲内容进行问答或分角色对话,体现歌曲中的交际情景。英语小笑话和英语小故事不仅老师讲,而且要让学生学会讲,让学生从机械、呆板、单调、紧张的学习环境中解脱出来,消除学习疲劳,并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效率。设计游戏情景,复习巩固对话内容。在对话复习教学中设计适合学生口味的游戏情景,是寓教于乐的好方法,能帮助教师把单调乏味的复习工作变得生动活泼,为学生在轻松自然的气氛中进行语言操练创设了条件,使学生乐而好学。

3.用口诀帮助记忆,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英语语法规则、词的用法区别、发音规则等常让学生迷惑。鉴于此,教师可编些口诀来帮助学生记忆,降低学习难度,使学英语的热情升温。如音节发音口诀:两个元音中间断,一个元音后面跟,字母组合拆不散,复合词按原词分。

对初一学生讲“be”的用法,记口诀:I用am,you用are;is跟着他,她,它。要问复数用什么?其后全部都用are。对初三学生讲被动语态时,要学生记:主动变被动,各部都要动,主宾打颠倒,谓语动词分两条,加be不能掉,过去分词不能少,时态和人称,一定要看清。教师只要常归纳、多积累、勤总结,口诀就会源源不断,教学也定会趣味横生。

4.让学生制作教具,激发学习英语兴趣。对初学者,直观教学尤其显得重要。由于条件限制,农村学校缺乏必要的挂图,我就发动学生自己动手画。对教学中所要用到的图片,提早一个星期布置下去,要求他们用彩笔画在白色硬纸片上,在纸片的背面再写上图画所表达的单词及其音标,为了便于以后保存,我对纸片的大小作了统一的规定。一周后,一些“作品”被运用在课堂上。这样,在课外学生都兴趣盎然地制作图片,课上他们都期待着自己的“作品”出现。开展画图片活动,其意义已经超出图片的本身,它让学生体会到成功,这种成功的喜悦大大激发了他们学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愿意来上英语课。此外,画图片也培养了学生的绘画能力,开发了他们的智力,还可让他们先熟悉一下将要学的新课,达到预习的目的,真是一举多得。5.自编短剧,调动学习积极性。学习要“学以致用”,而英语的学习更是如此。我们要让学生学了英语后,要会开口说英语。为此,每节课,我都花五分钟左右时间让学生在讲台前表演他们自编的课本剧。具体做法如下:上课前,当天的值日生先用英语作DutyReport,内容有:星期、日期、出席情况、天气等。然后由这两个值日生或者他们再邀请两三个同学一起表演他们课前已编排好的短剧,剧情可依照已学过的课文的情景,也可自己创设情景,但是台词必须要运用已学过的句型。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复习旧课,而这种复习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一种创造,是语言的活用,从而加深对新学内容的理解,最终达到“学以致用”。自编自演课本剧,让学生在笑声中复习、巩固旧知识,避免了让学生紧张、窒息的提问复习法,而收效却远远超过后者。这点,我深有体会。一些学生毕业后,仍念念不忘他们英语课上的五分钟表演。这种方法能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也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第2篇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当今英语教师普遍采用的课堂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相对比较简单。教师根据教学计划给学生安排学习任务,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每个小组完成相同的任务或者是不同的任务,之后进行小组汇报,交流自己的任务完成情况,发现问题,师生在讨论中完善学习任务,最终实现高效教学。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教学模式的优势作用,让学生在任务驱动中进行自主合作与交流,在交流中完成知识点的认知,培养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提高语言实践技巧。例如,在进行Howdoyoustudyforatest?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进行Step3:Consolida-tionandextension环节的教学中,通过groupwork方式进行语言教学点的巩固与检测,通过groupwork这个环节的教学,让学生对本单元的基本句型进行机械操练,做到够脱口而出,句式、语法、短语、发音等准确规范。尤其是通过对“A:Howdoyoustudyforatest?B:Istudybyworkingwithagroup.”这样的核心句型训练,使学生轻松理解本节课的重难点,并能够熟记于心,运用自如,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二、为学生搭建英语交流活动的平台,将语言教学应用到生活实践中,积淀学生的英语语言素养

开展英语实践活动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最好载体。学生愿意参加英语展演活动,具有强烈的表现欲望,很多学生具有独特的表演才能。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适时开展英语展演活动,活动内容要紧贴教学实际,要适合学生的表演,活动的形式要灵活多样,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活动的频数要高,活动要有总结,让学生通过活动掌握知识点,丰富知识视野,延伸课堂深度,积淀语言素养。每次活动之后,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实现高效教学。例如,在进行Howmucharethesepants?的教学时,教师让学生进行购物的情景剧表演,通过表演展示本节课的学习资源,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学习效果很好。通过表演,教师发现的语言运用规范性和科学性等问题,在表演之后统一更正,极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尤其是通过表演使学生深刻理解了“howmuch”在不同句子里的意思,以及“CanIhelpyou?”和“Letmehelpyou.”的用法等,理解了“Whatcolordoyouwant?”“Iwantabluesweater.”等多种句式的表达方法,综合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运用技巧,实实在在地提高了学生的语言素养,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全面落实三维教学目标。另外,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利用QQ聊天室进行英语交流,或者是在线与英语教师进行对话,收看英文原版电影,阅读英文书籍等。通过各种途径拓展学生的英语阅读与交流方式,提高英语运用和实践能力。

三、结语

第3篇

“游戏”一词是现代语言哲学研究中的重要概念,很多哲学家及语言学家都常常用它来阐述自己的观点,而在这之中,维特根斯坦是最有影响力的一位。他是语言哲学的奠基人,在西方乃至整个世界的哲学史上都占据着无可替代的位置。他的“语言游戏论”是现代西方哲学、语言转向的代表性理论,以其注重实践性、多样性和规律性的语言观对外语教学有着深刻的启示和广泛的意义,更为改善小学英语教学提供了深层的语言哲学依据。语言游戏[Sprachspiel]这个概念是他在《蓝皮书》里提出来的,是他在考察语言的复杂现象时用的主要分析方法。“语言游戏”是一种把语言比作游戏的隐喻:人们在语言中用词语进行游戏,词语的意义在语言游戏中体现出来,也就是在词语的具体使用中体现出来。维特根斯坦把语言游戏定义为:“把语言和活动———那些和语言编织成一片的活动———所组成的整体”。在他看来,语言是生活的一部分,语言只有作为生活的一部分才能被理解,像一种普通游戏是一种社会活动那样,语言游戏也是社会活动的一部分,语言总是跟人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语言游戏是“语言的原始形式”或“原始语言”。

二、小学英语教学中实施语言游戏的意义

面对好奇心强烈的小学生,面对灵活的英语教学,面对丰富多彩的小学英语教材,面对独特的英语文化背景,我们为何不充分利用小学生与生俱来的对“游戏”最普遍、最浓厚的兴趣呢?英语课堂,尤其是小学英语课堂应该是多元化、多功能、多层次的教学活动,因此课堂的教学活动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所谓“教育有法,教无定法”就是这个道理。然而,一直以来,我们的英语课堂一直处于中规中矩的套路,拿到教材读单词、读句子、讲解课文、翻译,然后背诵,整个程序根本体现不出英语课堂的任何特色,小学生对于本身就比较陌生的英语早早地失去了兴趣。即使存在一些有创造性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穿插游戏教学,也只是依据自己的经验进行,并没有完善的理论作指导,收效甚微。因此,在语言游戏论视野下研究小学英语教学是很有必要的。

1.语言游戏是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对英语感兴趣是学生学好英语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没有兴趣就没有智力的发展,兴趣是注意和理解的先决条件,激发生命有机体朝着适合自己的方向发展,最自然的方式就是快乐,快乐是激发生命力的一种正常而健康的方式。将游戏有效地实施到小学英语教学中,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游戏中能够感受到快乐,以快乐的感受引导学生爱上英语,爱上英语课堂。要让学生能够大胆地说英语,积极参与到会话练习中,且能够促进学生主动参加表演,提高改编对话的能力。所有的游戏教师都必须根据语言游戏理论精心设计,游戏的内容是学生未知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学生在持续的游戏中反复练习语言,实现知识的内化,比单纯强调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更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有效教学。在课堂上,一些活动性较强的游戏,可以在促进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交际能力;一些开放性的游戏,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开拓思维和创新能力;一些创造性的游戏,可以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充分的想象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从数量上来说,游戏使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游戏教学中来,使参与课堂教学的学生数量达到最大值。从质量上来说,游戏能够使学生有效参与其中,独立思考能力达到最大值。在英语课上,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够达到教学目标。

2.语言游戏是促进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手段。

在我国很多地方,尤其是比较落后的农村地区,小学英语老师依然沿用陈旧的英语教学方法教学生,他们长期形成的一些习惯工作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着教师智慧的形成,以及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这些习惯方式主要表现为两类:一类是“搬运工”,即把所要教的知识内容从教科书、教参搬到教案上,然后再把教案搬到课堂里告诉学生,一个教学流程就算完成了;另一类是“捆绑式”教学,即对学生的思考、问题解答、整个思维活动进行人为控制、牵制。这两种教师习惯的教学方式降低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即使在一些较好的学校有老师避免了以上这两种习惯方式,创造性地在自己的教学中实施游戏教学,但也只是停留在经验层面上,理论认识上的不足直接导致实践中课堂教学仍然呈现机械、僵化的局面,并没有充分发挥游戏在英语课堂上的作用。教师在语言游戏理论指导下进行课堂游戏的设计和指导,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丰富教师的教学法知识,从而使教师在设计、实施并指导游戏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并提高教师的英语专业化水平。

3.语言游戏是推进英语课程改革的客观需要。

传统英语课堂一味重视语法的讲解和词汇的传授,忽略了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忽略了趣味性对于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更忽视了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在课堂中实施游戏教学,其实就是要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强调学习英语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实践、体验、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性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使学习英语的过程变成一种愉快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思考、大胆实践。游戏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学生最感兴趣的游戏作为英语学习最有利的工具和方法,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语言、感知语言,在参与和合作中发展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能力。因此,在语言游戏视野下推进游戏教学非常符合英语课程改革的要求,对于促进小学英语教学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三、“语言游戏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实施游戏教学具有如此重大的意义,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根据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理论来设置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游戏呢?如何才能最大地发挥游戏的功用呢?

1.教学中一定要有游戏规则,且每个学生都要严格遵守。

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理论的第一个重要观点就是“遵守规则”的相关性。维特根斯坦在他的著作《哲学研究》中说:“遵从一条规则类似于服从一道命令,我们通过训练学会服从命令,以一种特定的方式做出反应……共同的人类行为方式是我们借以对自己解释一种未知语言的参照系。”维特根斯坦之所以将语言活动与游戏作比,其目的之一正在于让人们关注两者在“遵守规则”这一点上的相似性,都要有一个“依之行事的规则”。进行任何一种游戏都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语言游戏”的进行也不例外。维特根斯坦关于语言游戏遵守规则性的论述有两点值得注意:(1)遵守规则的过程是不进行选择的,是“盲目的”,是无需引导的行为。(2)维特根斯坦还坚持认为,遵守规则是一种习惯———“遵守规则,作报告,下命令,下棋都是习惯(习俗,制度)”。语言游戏之所以是一种游戏,不接受游戏参与者的活动是任意的而必须有所规定,语言游戏的参与者必须要遵守这个规定,否则儿童对语词的学习是任意的,因为语词与所指关系是任意的。以上分析可知,语言活动本身作为一种游戏,它就拥有自己的规则。而且处于生长期的小学生,他们的自控能力很弱,多动现象比较普遍,如果不在英语游戏教学过程中设置一定的规则来约束学生的行为,那课堂就会过分混乱而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因而,我们在英语课堂上设置游戏时就更应该设置好游戏的规则,老师和学生都要严格遵守。而且在游戏过程中,老师如果发现游戏的进行与当初设想有出入,有不妥当之处,可以边玩边进行修改,以使游戏的规则能够达到让学生尽可能多地使用英语的目的,从而达到游戏教学效率最优化。

2.教学中游戏的设定要尽量与生活形式紧密联系。

语言游戏理论的第二个观点就是与“生活形式”的不可分离性。语言作为人类交流的普遍形式,与人们的生活形式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语言游戏应该与生活形式密不可分。维特根斯坦指出:“想象一种语言就意味着想象一种生活形式。”他提出“语言游戏”的概念,完全不是把语言看作一种静态固定的东西而将之与“游戏”简单相加,而是在于要突出“语言的述说是一种生活形式的一部分”。“语言游戏”与“生活形式”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生活形式”包含了“语言游戏”,又不仅限于“语言游戏”;而“语言游戏”是人们生活形式的一部分,有时甚至是最重要的部分。语言游戏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孩子不是空着脑袋进课堂的,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知识经验。因此,这就要求教师要有一定的敏感度,注意观察我们的生活,将周边最容易见到的元素加入到游戏当中。本着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原则去设计和实施游戏,让孩子们在自己的生活经验基础上更容易理解游戏,更简单地参与到游戏中去,从而获得更大的快乐和收获。比如,在设计对话时要注意情景的设置:和父母去超市购物、和好朋友一起去电影院看电影、和同学周末去露营等等。要把人物、地点、场景都清晰地安排成孩子们熟悉而又喜爱的,孩子们都曾经经历过这些场景,自然很容易地就能融入到老师设计的情景中;而且整个课堂的氛围肯定是相当轻松而又愉悦的。

3.教学中游戏的设定要注意多样性、娱乐性和竞争性。

第4篇

英语也是一种语言,学习语言,练习最为紧要,但练习最容易变成机械练习。小学生的英语课堂练习,一变成机械,就显得呆板无味。在英语课堂,我们巧用游戏方法教学英语,一样的练习,但是可以免去干燥无味,而且小学生做游戏总不愿中间停止,总喜欢连续做下去,因此多设计游戏,小学生练习英语的机会可以增多。以下是我在教学中的尝试:

一、充分利用实物游戏,调动学生积极性。

Guessing游戏对于小学生来说具有神奇的吸引力,这一游戏对于复习、巩固单词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学文具这一单元,课前我把所有学过的文具收到一书包中,课堂上我让一生上前逐一取出文具,放到身后问:“What''''sthis?”然后让其他学生猜:“Isitapencil?”如猜中,全体学生说:“Yes,itisapencil.”猜中的学生可换下,自己出迷让别人猜。如此反复,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习积极性高,在反复猜的活动中,学生自然记住了单词。还有一种方法就是令全体学生把手放到背后,教师拿出eraserpencilsharpener......等实物,一件一件给他们看,这是eraser,这是ruler,......等等。再令他们全体闭眼,拿出一种物品,送到任何一学生手中,然后问:“Whohasaruler?”由学生猜,没有的学生猜“Johnhasaruler.”或者“Maryhasaruler.”等等。如果John手里有一尺子,他就站起来说“Yes,Ihavearuler.”如果他没有也立即回答:“No,Ihavenoruler.”教师也可以同时对学生说:“DoesJohnhasaruler?”他们回答:“Yes,hehasaruler.”教师可用多种方法变更问语,让学生有更多的练习机会。

二、合理利用角色游戏,增强学生主动性。

儿童最喜欢模仿大人动作,这种模仿动作扩大出来就是表演,所以儿童也是喜欢表演的,因此我们可以利用表演教英语。在角色分配中,对一些总要抢当主要角色的孩子要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当配角,而对一些胆小怯弱的孩子应鼓励他们去当主要角色。在角色表演中,既要有利于孩子发挥特长,又要使孩子受到角色的限制,克服某些缺点,在角色中受到教育。如教学family这一单元,我设计了一下介绍家庭成员的表演:John和Tom是同学,John到Tom家玩,Tom向John介绍自己的家人:“Thisismymother.Thatismyfather.”然后有介绍JohnheisJohn.Tom也说:“Iamgladtomeetyou.”正说时,Tom的爷爷奶奶从外面回来了,Tom又介绍说:“Heismygrandfather.Sheismygrandmather.”John则说:“Goodmorning.”Tom的爷爷奶奶也对John说:“Goodmorning.”John离开Tom家时,可说:“Goodbye”游戏结束,在游戏过程中,儿童通过角色扮演来满足自己的愿望,能在角色中练习英语,不发生厌倦心。

第5篇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听力焦虑;应对策略

一、引言

Krashen曾指出:“语言学习中头等重要的是听力理解,听力训练应放在首位。”二语习得理论指出,学习者的情感因素是影响外语学习的重要原因。情感因素包括焦虑、抑制和动机等。其中,焦虑被认为是阻碍外语学习的最大障碍之一。焦虑是一种紧张不安,带有恐惧感的情绪状态,是一种经历紧张、担忧、烦乱和恐慌等感受的不良状态和极力摆脱这种负面情绪的紧张反应(Burger.1997)。而听力焦虑是外语学习过程中所特有的一种复杂心理现象,是学习者因外语学习过程的独特性而产生的一种与课堂语言学习相关的自我意识、信仰、感情以及行为的明显焦虑情绪(Horwitz.1986)。有研究证实,合理的应对策略在调节、干预学习情绪方面具有重要作用(DeAnda.2000)。

二、相关理论研究

1.有关焦虑的研究

对焦虑的研究是学习者情感因素研究的重要内容。一般认为焦虑感是有害的。然而也有人持不同看法,认为并不是所有的焦虑感都对学习有害。只有适当的焦虑感对学习有利,过高和过低都会妨碍学习(Maelntyre,1999)。Brown.认为焦虑分为两种:抑制性焦虑和促进性焦虑。前者包括一些妨碍学习的不良情绪,如紧张、担忧、畏惧等;而后者对学习则有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本文主要讨论前者,即抑制性焦虑对听力学习所产生的影响。

2.有关应对策略的研究

应对(coping)过程指人们对超出自己认知范围极限的认知要求所进行的认知或行为调控过程,可分三个阶段:(1)初始评价阶段,(2)继续评价阶段,(3)执行应对策略阶段。应对策略包括着眼于问题解决的策略和着眼于情绪的应对策略。着眼于问题解决的策略指为消除或减少给自己带来压力或负面影响的事件发生而采取的行动、策略及持有的意念、想法等,比如积极考虑、规划下一步的学习行为。而着眼于情绪的应对策略指为调整和减轻某事所带来的消极或压抑情绪而采取的行动、策略及持有的意念、想法等,如发泄情绪、放弃学习。应对策略在调节挫折所带来的负面情绪的同时必然对学习效果造成影响。

目前应对策略研究主要从一般性和特定性两个角度入手。然而,学生不大可能会按照一贯方式来应对特定情境下的压力和困难,而是根据实际需要制定合适的策略,所以两者有区别。本文研究英语听力学习过程中的应对策略,属特定性研究。

三、非英语专业学生听力焦虑现象分析

为了更客观直接地了解学生听力焦虑现象,笔者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法和深度访谈对济宁学院2009级计算机科技和体育教育专业四个班的144名学生的听力焦虑状况进行了分析。该问卷由12个题目组成,其中9个选择题和3个开放性问题,该问卷涉及大学英语课堂的各个方面,包括课堂气氛、听力材料难易程度、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教师指导与评价等。共回收139份有效问卷。问卷由笔者自行设计,参考了关于情感、焦虑的一般心理学量表,并在进行试测的基础上进行了加工。为了尽可能真实客观地反映学生听力焦虑的情况,笔者在问卷调查基础上对部分学生进行了访谈,要求他们描述听力课堂上所表现的焦虑症状、原因以及减缓焦虑的方法。

调查结果显示:听力材料的难度的越大学生越容易产生不自信的心理,由此引发对听力材料的担忧和恐惧,进而形成焦虑心理,这部分学生占到61.9%,另有25.7%学生认为听力材料难度太大,听不懂,进而产生抵触心理,甚至放弃听力学习。从学生英语学习的基础能力和心理素质差异来看,学生各自的英语基础,英语能力,理解能力以及词汇量的差异也会使学生在听力课堂中的焦虑程度不同。由于这些基础能力的欠缺而在听力课堂中产生焦虑情绪的学生占77.6%。其次由于不自信导致焦虑的学生占19.2%,由于教师的负面评价而引起焦虑感的学生占到10.6%。第三个方面就是教师和课堂气氛在学生焦虑心理的形成中起到很大的影响,大约38.1%的学生害怕被提问,提问到自己时会感到慌乱、焦躁;也有26.1%的学生赞成老师的提问,认为老师的提问可以促使自己保持高度紧张的状态从而更加专注地学习。有大约57.2%的学生认为老师正面的合理中肯的评价、鼓励和微笑会减轻他们的焦虑感。

以上统计数据显示英语听力课堂上可能导致学生产生焦虑情绪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听力材料的难易程度、学生英语基础的好坏、学生自信心的强弱以及包括老师的指导与评价在内的课堂气氛等,其中最主要的还是听力材料的难易程度和英语基础的好坏。因为在听力课堂上,学生得主要任务是听,处于一种相对被动的状态。听的过程稍纵即逝,极其短暂,学生必须在短时间内对所听到的语言材料进行识别、理解、加工、连接、记忆等一系列的处理,同时还要不断唤醒头脑中积累的知识以配合所听的材料。因此学生在听力课堂上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在听的过程中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基础知识,否则使听力效果大打折扣。至于上面提到的其他因素都是在听前或是听后产生作用,间接地影响到学生的心理,使他们产生焦虑情绪。

四、针对听力焦虑的应对策略

1.选择合适的教材和教学模式

在教材和教学模式的选择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有效的教材和授课方法。课堂上可以采取由浅入深的方法,先准备一些清楚易懂的材料活跃学生思维,放松他们的心境,慢慢引导他们接受新的知识。同时教师还应该讲解听力材料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识,促进学生对听力材料通篇的理解。

2.加强学生的英语基本功的训练

要加强学生英语基本功的训练,不断扩充词汇量提高理解能力。在进行听力练习的时候,要遵循听单词-短语-句子这一由简到难的原则,突出听辨训练,不仅要听辨音素、单词、短语和句子,还要听辨重读、弱读、连读、同化等。当学生具备一定的词汇量、语法知识和较强的听辨能力时,自然就减少了听力理解的障碍,听的时候就会有收获感、成功感,焦虑心理就自然会缓解。

3.正确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首先,教师应该让学生知道听力焦虑是一种普遍的现象,从听力课的自身的特点和性质向学生解释,听力焦虑是一种正常现象。其次,教师要知道自己的负面评价可以导致学生焦虑的产生或加剧,过多或不当的纠错会打断思路、阻碍交流,导致强烈的焦虑感。因此,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比较放松的环境和氛围,以积极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要适当地允许学生犯错,而非每错必纠。如果对纠错的时机、次数和方式处理得当,势必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五、结语

听力焦虑情绪在大学英语课堂普遍存在,过度的焦虑对听力效果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必须缓解听力教学中学生的焦虑心理,要有的放矢地设计最轻松有效的应对策略,尽力将焦虑控制在理想范围内。

参考文献:

[1]Burger,J.M.Personality[M].Brooks:ColePublishingCompany.1997.

[2]Horwitz,E.K.,Horwitz,M.B.,andCope,J.ForeignLanguageClassroomAnxiety[J].ModernLanguageJournal.1986,

[3]DeAnda,D.SBaroniL.Boskin,L.Buchwald,J.Morgan,J.Ow,J.S.Gold,&R.Weiss.Stress,stressorsandcopingamonghighschoolstudents[J].ChildrenandYouthServicesReview,2000.

[4]Maelntyre,P.D.Languageanxiety:Areviewoftheresearchforlanguageteachers.1999.

第6篇

一、直观教学和建立错题档案

英语是一门实践和技能性都很强的学科,要想学好英语,需要花许多时间和精力进行记忆和操练。心理学家桑代克认为外界的刺激和反应有一个联结,学习的实质是情景与反应的联结。根据这一学说,我认为在学生第一次接受英语新知识时,一定要让这个刺激在他脑海里有一个强烈的反应,即深刻的印象。老师可以采用现实生活中的实物,或创设真实的语言情景,或运用有声、有图画、有动感的多媒体电脑课件、挂图、简笔画等多种直观生动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一下子就会被吸引住,并且久久难忘。同时桑代克又指出,学习是不断地尝试错误的过程,是一个应用率不断加强、失用率不断减弱的过程。根据这一理论,我让学生建立错题档案,让学生把平时练习和小测试做错的题归纳总结到一个本子上,反复琢磨、领悟,直至掌握。每次考试前,让学生再重新复习一下错题本上的题,使其尝试错误的重复率大大降低,考试时准确率大大提高。

二、兴趣教学

1、引入竞赛

中学生好胜心强,有强烈的参与意识,把比赛引入课堂,并贯穿课堂,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着重要的意义。老师可把班级分成若干组,用比赛积分的方式展开组与组之间的竞赛。比赛内容可以包括必答题、抢答题材、对话表演、单词背诵等。在每一节课结束前进行总结。比赛的优胜者给予表扬和鼓励,而落后者也会不甘示弱,他们会在下一次比赛中发奋努力,表现更好。在比赛过程中,每位同学为了整个组集体的荣誉,都会积极准备,上课很少出现走神或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并且通过比赛,也给了他们自我展示的机会,满足了学生的成就感。

2、直观教学

上课利用实物、挂图、简笔画、投影、多媒体等多种手段,让语言更加真实和具体,创造学习英语的气氛,让学生沉浸其中,在无意识中培养自己的英语思维。比如,初一的人称代词和物主代词易混且难以掌握,我们既可以利用一些挂图,如爱因斯坦、居里夫人等学生较为熟悉的人物来练习Who’sthis?He’s/She’s…What’shis/hername?也可以在班级指定几个同学来进行练习,这样学生既容易理解,也容易接受。

3、英语歌曲

利用琅琅上口,简单易学的歌曲旋律来总结一节课的内容和重点不失为一种巩固知识、增加趣味的好方法。例如用《找朋友》、《丢手绢》、《两只老虎》等旋律把课本的重点、难点编成歌词,让学生在歌声中既巩固了知识,又感到趣味无穷。

4、课外活动

学生英语兴趣的培养,不应该固定在课堂短短的四十五分钟内,课外活动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广播,收看英语节目,排练英语小品,猜谜语,快速反应,击鼓传花等。学生在做游戏的过程中既玩得开心,又轻轻松松的复习和巩固了英语知识。这样,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会越来越浓,学习的主动性会大大增强。

三、分层次教学

孔子很重视因材施教,那么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应研究分析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学习程度和心理,采取不同的方法,也就是我们现在所倡导的分层次教学。我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按照量力和可接受性原则,把学生分为好中差三个层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提出不同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让成绩好的学生做有一定难度的练习,以达到提高的目的;让中等学生做有把握的练习,以保护他们的学习热情;让成绩差的学生做一些比较容易的练习,以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这样每位学生都有了实践外语的机会。在课外辅导和作业要求方面,也应根据学生层次的不同而要求不同,对中等以上的同学,要求做些课外的练习题,鼓励多读英文原著,以扩展知识面。对一些学习能力欠佳,成绩稍差的同学同要求他们掌握课本上最基本的单词、词组、句型,总之,对上、中、下三个层次的学生分别采取“放开走”、“拉着走”、“抱着走”的策略,尤其对差生,更要多加“偏爱”,因为要想提高班级整体成绩,差生的工作非常重要,所以在课堂上,无论学生成绩好坏,我都一视同仁,平等看待。教学中以表扬鼓励为主,不在大庭广众之下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课下,对一些成绩差的学生在知识的技能上的缺欠,分别采取不同措施,满腔热情地给予及时的帮助和辅导。

四、激发动机,强化记忆

根据教育心理学原理,学习阶段分为动机阶段——领会阶段——获得阶段——保持联合会——记忆阶段——概括阶段——操作阶段——反馈阶段。其中动机阶段列在学习阶段的首位,可见学习动机影响学习效果。激发正确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英语成功的关键,所以我们要激活学生学习动机,明确其学习目的。当前社会对高素质英语人才的需求,2008年奥运会将在北京举办,以及出国留学深造等,这些都是激励学生学习英语的外在因素,而学生的主观意愿、需要是学习英语的内在动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如果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没有求知欲望,那么学习就很被动,成绩就很差。因此要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使其转变思想观念,通过英语学习,增强国际意识,拓展国际视野。

学习的第五阶段为记忆阶段,而英语需要记忆的内容又很多,所以对于英语学习,这一阶段显得尤其重要。这了强化记忆,克服遗忘,我做了以下尝试:

1、小步子,快节奏

平常记忆的内容要控制量和度。量多了,消化不了,反复少了,记不住。所以要进行适当的集中和反复循环。在教学过程中,课前5分钟听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把前一天学习的知识简单的归纳总结后,第二天及时听写,时间不长,量也不大,学生容易记住。

2、趣味记忆

趣味记忆法就是将疑难知识加以高度概括后,再用诗歌、顺口溜的形式将其要点、规则、变化规律等串联起来,用于指导学生学习的巩固记忆。比如在教序数词构词法时,我教给学生“一、二、三,特殊记,八去t,九去e,ty变成tie,遇着ve变f,再加th,寥寥几句,把从第一到无穷大的序数词构词细则都包罗在内了。再比如在教可跟不加to的动词不定式做宾语不足语的动词时,我用例句逐字逐句讲解了“一感(feel),二听(listen,hear),三让(let,make,have),四看(see,watch,notice,look),还有一帮助(help)”这句简单的话。其实这是个出错率很高的知识点,也一直是一个让我非常头疼的难题,几乎届届如此,现在简单的一句话就把它痛快地解决了,容易记且不易忘。

3、发挥内隐记忆力

心理学认为人的内隐记忆力即无意识记忆力很重要,那么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内隐记忆力。平时可以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内容可涉猎各种各样的语言资料,既可以读教科书,也可以增加课外阅读,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如果能力许可,可以读英文原著,总之要加大阅读量,使信息量的输入要大,这对培养学生语感很有帮助。

五、建立大的语法观

第7篇

1.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目前独立学院师资队伍主要由专职教师构成,而专职教师队伍偏年轻化,要经历从学生到教师的转变,教师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对现代教育理念和语言学习特点以及高效的课堂教学方法等缺乏基本的了解和认识,集中表现在对于教案设计、课件制作等均无法做到熟练掌握,形成无效课堂教学情况居多。教师往往不知道从何入手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更不用谈科研水平的提升了。与此同时,学生也体会到英语学习过程中较强的挫败感,无法找到英语听、说、读、写、译技能全面提升与应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关联点,整体通过率偏低,这些都对学院大学英语教学总体质量构成致命的威胁。随着招生专业不断增加,招生数不断扩大,作为独立学院,我院已经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应用技能型人才”,这势必要求大学英语的教学观念要更新,教学及评价方法要创新,教学质量更要快速提升,这样才能使人才培养质量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2.教师在大学英语改革中的作用。

合格的大学英语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师德,较高的英语素质,一定的教学理论水平,较熟练的教学技能技巧,熟知英语国家文化习俗,掌握并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来组织语言教学,并能自觉参与本专业教科研项目的申报和学术论文的撰写。大学英语教师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践活动开展的直接承担者,也是教学改革的直接实施者。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也就成了实现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关键因素,因此大学英语教师教学与科研水平的提升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首要任务。

二、课例研究促进大学英语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的途径

1.课例研究的基本步骤。

刘波(2006)在对课例研究进行理论层面的探讨时,认为课例研究(Lessonstudy)是由两个以上的教师组成的一个小组,基于对有效教学理念的追求,以真实课堂教学为载体而进行的一种教学行动研究。其基本操作过程为:①定义教学内容。②备课目标放在如何使授课促进学生学习。③授课小组观摩教学并录像。④个人课前课后反思和集体评课。⑤修改教案。⑥用修改了的教案在另一个班授课,进一步评价和反思。

2.课例研究与大学英语教学实践结合举措。

我院自2010年起选用外研社出版发行的《新标准大学英语综合教程》教材。2013年伊始,公共英语教研室在每周一次例会上,开展课例研究理论与大学英语教学实践环节相结合的研究措施。第一轮研究选定第一册第五单元文化阅读部分教学作为操作点(ReadingacrossCultures———LoveMakestheWorldGoRound),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研究:①课前反思与教案设计。公共英语教研室在开学初,第五单元授课前数周,布置任课教师完成课前反思写作,要求每位任课教师就已阅课例研究理论及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结合即将讲授的这一单元模块,独立完成一节课教案设计(全程授课50分钟,其中40分钟用于讲授,10分钟用于随堂测试),教案务必涵盖词汇和国内外文化对比讲授内容。②课件制作与课堂讲授。选定3~4位教师作为研究与观摩的主体,研讨课件制作及其在课堂运用所占的比例并集体制定统一的随堂测试题。这几位教师逐一授课并将授课过程进行全程录像,其余教师可随堂观摩也可课后通过观看视频录像进行评课,重点评议是否完成了原定的授课计划。③课后反思与视频转写。教师在授课后一周内完成课后教学反思写作及其视频课程转写工作。课后教学反思要求其对原定教学计划完成情况,重、难点把握以及学生实际掌握情况进行详细描述;视频转写要求教师务必真实、完整再现课堂上的话语,以便教师集体对每一授课环节处理得当与否、成效好坏等做相关分析研究。④随堂测试成绩分析与新一轮教案设计。授课班级随堂测试题由教研室组织教师统一批阅,记录学生成绩,作为分析研究新一轮文化模块的教案设计、课件制作以及力求达到高效课堂的依据。

3.在课例研究指导下,大学英语教师发现了诸多问题。

①课前反思与教案设计环节。教师在进行课前反思写作时,发现自己虽然知晓以生为本的重要性(学生是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教师只是起到辅助学生学习的导师),但是究竟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何将教师的导学作用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相结合?如何在教案设计时既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又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即学习有困难以及学有余力的学生)呢?教师普遍发现,只有在以生为本的前提下,发挥师生合作的原则,才可以有互动良好的有效课堂。这一单元的文化模块主题是关于爱情的,其中穿插有关于中外婚俗的文化对比,教师可以在教案设计时,先提出两个导入这一主题的问题,例如:(1)Whenitcomesto“LOVE”,Whatcanyouthinkof?(2)Howdopeopleshowthattheyareinlovewithsomeone?随后利用10分钟左右疏通拓展词汇,给学生5~8分钟随堂阅读篇章,找寻6个阅读理解问题的答案;紧接着利用10分钟逐一提问学生,核对答案;再将各个自然段的含义与学生一起梳理,辅助阅读能力较差的学生再次理解篇章,着重讲解学生答案有误的地方;再利用10分钟,利用PPT音频和视频的功能,将中外婚俗进行对比,板书与此有关的拓展词汇,在寓教于乐的情境中结束课程讲授;剩余10分钟,用于随堂测试(篇章理解问答题和相关词汇汉英互译),测试结果可以让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教师下一单元文化阅读篇章教案设计提供更为合理、科学的依据。②课堂讲授环节。无论是授课教师还是观摩教学的教师都能发现,原本以生为本的教案设计,在实际运用时,往往受学生已有英语水平和学生参与课堂意识的制约,有的班级师生互动良好,教师能顺利按部就班完成教学任务,形成了以生为本的主体多元化高效课堂;有的班级互动欠缺,课堂气氛沉闷,教师难以按照既定计划展开教学,在反复鼓励未果的情况下,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只能以自问自答的形式进行授课,最终只能形成以知识为本的低效课堂。究竟该如何针对不同班级学生的整体特点和个体差异,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教授并且使得学生吸收最大量的知识,成了教师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③课后反思、视频转写及随堂测试结果。在授课后一周内完成课后反思和视频转写的过程中,教师发现了原本自己毫无意识、不断重复的课堂用语,口误也时有发生,还存在表扬学生用语过于单一,提问学生的面过窄,或者过多相信集体反馈的阅读理解水平,忽视了个体差异的学生,尤其是阅读能力较差且沉闷内向的学生。随堂测试的结果分析显示,有的教师对学生英语学习水平把握不够准确,因此在教案设计时重、难点把握不够合理,这也为今后教师提高教与学的契合度、改进教学方法提供了依据。

三、课例研究对大学英语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的重要意义

课例研究理论与大学英语教学某个环节相结合,既有教师个人的课前课后反思,又有集体研讨教案设计、课件制作,还有课堂观摩教学以及课后随堂测试的批阅和成绩记录分析,研究和教学的一体化可以在教师发展中起到如下三个作用。

1.帮助大学英语教师及时掌握教学中的优势与不足。

从课例研究相关理论的研读,到课前反思、教案设计,一直到课堂讲授与观摩教学、课后反思及随堂测试结果分析评估,每个环节都有教师个体和群体的参与,教师既是研究者又是被观摩评价者,能深切感知自己教学经验不断增强,也能了解自己在教学方法和水平上的不足之处。

2.提供大学英语教师之间相互学习交流的有利平台。

大学英语教研室全体教师的参与,促进了教师间有关教学经验的交流,综合知识以及诸如教案设计和课件制作技能的分享,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授课全程被录像保存,有利于促进青年教师在观摩学习中完成快速从教学生手到熟手的转变。

3.促使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反思中发现研究的新视角。

第8篇

[关键词]英语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Abstract:Tocultivatelearners''''abilityforautonomouslearningisnotonlytheinevitablerequirementofcurrentsituationofcollegeEnglishteaching,thetheoryoflife-longlearningandthetheoryofmodernlanguagesteachingbutalsotheguaranteeofimprovingtheefficiencyofEnglishteaching.Inorderto

developlearners''''abilityforautonomouslearning,Englishteachersshouldimprovelearners''''learningsurroundings,developtheirmotivation,usecreativeteachingmethodsandmakefulluseofmultimediatechniqueandnetworkresources.

Keywords:Englishteaching;autonomouslearning;abilitycultivation

一、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2004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在二语习得领域,随着语言教学重点从侧重语言知识的教学转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技能和能力训练,培养学习者的自主性显得尤为必要。

1.英语教学现状要求:应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

《大学英语教学要求》指出:“传授知识要有学生加以理解、吸收,能力的培养要靠学生的实践……学生应成为真正的主动学习者。”然而,我国目前的大学公共英语教学还存在许多不足。一方面,英语教学中存在严重的应试教育的倾向,尽管四、六级考试体系正在改革,本应遵循语言教学规律的英语教学依然残留应试教育的成分,重“教”轻“学”,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传授”轻“学习方法或策略教学与指导”。另一方面,“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及模式,不仅不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更使学生的创造性难以发挥,独立自主学习能力难以培养,造成大学生对教师和课堂的过分依赖。此外,部分大学生英语基础薄弱,英语应用能力差,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在积极性和主动性上也存在着差异,缺乏独立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2.现代语言教学理论要求:英语教学应提倡自主学习

语言学习是一个积极的动态过程,是学习者综合运用各种策略模式对信息进行加工,并监控、检查各个加工过程,最终达到灵活自如地运用语言的过程。语言学习本身是一种目标取向的行为。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掌握语言知识,语言学习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也不以人们背诵了多少词汇、多少语法规则为标准,而是看人们是否能熟练地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用语言来完成各种任务,更重要的是,是否掌握了自己日后继续学习所必须的方法和技巧,即学习的策略。语言学习的这一目标称为语言学习的程序性目标,即达到自我管理学习过程,也就是学习自主。“语言学习中有两种态度至关重要,一种是学习者对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所持的态度,另一种是他们对自己作为学习者的能力所持的态度”[1],如果学习者坚信“语言是学会的,不是教会的”,必然会促进学习的自主性。

3.自主学习:提高英语学习效率的强力保证

语言教学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语言知识的传播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但不是唯一的目标,更不能占据英语教学的全部过程。语言技能的掌握主要有赖于学生个体的实践,教学效果主要取决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参与性。英语教学在我国属于外语教学而不是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由于缺乏应有的语言环境,就需强调学习者在课外主动学习,不断实践。而且,课堂教学时间极为有限,教学内容多、信息量大、覆盖面广。因此,教师在课堂传授的知识与技能不可能立即被学生全部掌握,学生需要一个课外自主学习巩固的过程,通过不断的自练,尽可能地消化吸收的语言输入,寻找更多的使用目标语的机会。同时,每一位教师总有自己相对稳定的教学方法与风格,而他所面对的学生具有不同的语言天资、认知风格、学习风格和情感特征,教师很难面面俱到,满足每一位学生的需求和爱好,所以学生必须学会自我学习,剖析自我学习特征,选择合适的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二、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途径

学习自主性是一种学习者自我承担学习责任的能力,这种能力有待于开发,也需要外部条件支持,因此,应在语言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创造、挖掘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1.改善英语学习者的学习环境

当今高校的英语教育体系、教学大纲的要求、课程的安排以及评估制度都严重制约着学习者的需求。为了给学习者一个更为开放的学习环境,各高校应顺应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潮流,制定科学、系统、个性化的教学大纲,鼓励任课教师编写教材,将学习责任从教师向学习者转移,课程设计尽可能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求,并以学生为中心来组织活动。同时,还应积极探索英语水平测试体系改革,改变英语四、六级考试这一“一刀切”的评估制度对大学英语教学带来的诸多负面影响。

创设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更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因此,教师应调整角色,成为学生信息的提供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合作者、指导者、激励者,课内外讨论及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参与者。同时师生只有在平等和谐、相互尊重、共同学习的良好气氛中,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创造性才得以发挥,学习潜能得到释放,自主学习的能力也能得到逐步提高。

2.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动机

“学生自主学习的意愿取决于他们的动力与自信程度,取决于它们的知识与技巧的水平”,“意识和动机是自主学习的两大重要构建元素”[2]。没有意识和动机,要谈能力的培养也是枉然。因此,教师要经常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英语意识和动机的培养。英语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英语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因,是语言学习者的一种自觉能动性和积极性的心理状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生活经历、能力范围、智能因素、认知能力等,以行为的结果来强化其学习动机,并对外部行为表现进行奖励或惩罚。所设计的教学活动接近学生的语言水平或略高于学生的语言水平时,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和积极参与的欲望,从而自主地去完成学习。

3.创设发展性的课堂教学

外语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主要在课堂。提倡学习者自主性,意味着对学习做出决定的责任转向学习者,但自主学习决不是没有教师参加的学习,教师在促进学习者自我实现并定期向他们提供帮助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理想的课堂教学,要求施教者在向受教者呈现学习内容时充分考虑到认知结构的存在并操纵认知结构本身。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在缺乏英语环境,学时又较少的情况下,培养学生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在于创设发展性的课堂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个体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帮助学生制定近期和远期的目标和任务,并在实施的过程中加以指导。近期目标能更好地激发个体的内在兴趣,而长远目标始终引导着努力的方向,使学生有效地、自主地进行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在英语课堂中还应选择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和真实性的语言教学材料,给学生以明确的学习任务,并以任务为中心,组织学生主动参与多种形式的课堂互动交流活动,并在必要时给予适当的引导、帮助和鼓励。同时,要充分估测学情,注意学生间的层次差异与课堂提问技巧,倡导合作学习的精神,鼓励学生主动、踊跃、大胆发言,巧妙地化难为易,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验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从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4.加强对英语学习策略的训练

语言学习策略的训练与自主学习之间是一种手段与目的的关系。学习策略的训练不仅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更好地实现学习目标,而且有利于学生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途径,增强他们的独立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研究发现,理想的语言学习者具有以下7个特点:1)愿意猜测,且猜得很正确;2)有非常强的交流动力,愿意在交流中学习;3)没有心理抑制感;4)愿意在交流的同时,注意语言形式;5)乐于练习和实践;6)注意倾听别人说的话;7)注意意思的表达[3]。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由认知策略的培养和元认知策略的培养两部分组成。通过认知策略的培养,可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各种学习策略技巧,如:听的技巧、交际策略、阅读策略、写作技巧、翻译技巧和解题技巧;通过元认知策略的培养,可使学生养成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式、安排学习任务、监控学习过程、评估任务完成情况的习惯,从而一步步走向自主,逐渐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主的语言学习者”。

5.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引导自主学习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络的发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不仅可以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补充,大大拓宽学生英语学习渠道,还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的内容和采取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和利用英语教学资源,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听觉和视觉手段,例如:图片、音像等,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促进学生课堂学习;要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软件,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要开发和利用广播电视、英语报刊、图书馆和网络等多种资源,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

美国未来学家AlvinToffler曾经说过,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由此可见,是否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关系到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应当通过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的能力,使他们由“被引导的语言学习”逐步过渡到“半自主语言学习”,最终达到“完全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Wenden.A.LearnerStrategiesforLearnerAutonomy[M].GreatBritain:

PrenticeHall,1998.146.

[2]Littlewood,W.DefiningandDevelopingAutonomyinEastAsianContexts

第9篇

[关键词]图式理论听力理解听力教学

一、图式理论

图式理论是认知心理语言家们用以解释理解心理过程的一种理论。最早由著名哲学家康德于1781年提出。20世纪30年代初,英国心理学家巴特利特应用并发展了图式概念。所谓“图式”是指每个人过去获得的知识在头脑中储存的方式;是大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或积极组织;是被学习者储存在记忆中的信息对新信息起作用的过程;是怎样把这些新信息丰富到学习者知识库中的过程。大量的认知理论证明,图式是认知的基础,人们在理解、吸收、输入信息时,需要将输入信息与已知信息(即图式)联系起来。对新输入信息的解码、编码都依赖于人脑中已存的信息图式、框架或网络。输入信息必须与这些图式相匹配,图式才能起作用,完成信息处理的系列过程,即从信息的接受、解码、重组到储存。

二、听力理解与听力理解过程

语言学家Widdowson指出,听力理解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听懂说话的语法结构,听到并接受相关语音及语法的信号系统所组成的句子,这种理解仅限于理解句子的字面意义;二是从语言的功用来理解,即除理解字面意义外,还得理解所听到的说话的交际动能,这样的活动可以称之为听力理解。“听力理解过程决不是一种单纯的语言信息解码过程,而是一种解码过程与意义再构建的结合。”也就是说,听力理解过程决不仅仅是听者在词汇、句法、语义层面上对所得到的语言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还是听者根据语言理解加工过的信息,在记忆中搜寻与之相关的经验和背景知识并加以运用,对话语信息进行预测、假设、推断和得出结论的过程,是语言理解和问题解决的过程。

三、听力理解模式

听力理解包括“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和“交互”三种模式。“自下而上”的听力理解模式是指听者在词汇、句法、语法层面上对听力材料进行加工、处理和解析来确定单词、句子或篇章的意思。“自上而下”的听力理解模式是指听者运用与话题相关的背景知识对所听信息进行推测或假设以及对预测或假设的确认。“交互”的听力理解模式是指“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理解模式交替使用的听力理解模式。

四、图式理论对听力理解的作用

听力理解是一个将头脑中的图式与接收信息联系起来的过程,因此图式在听力理解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总的来讲,图式有利于加强对听力资料的理解。

1.图式有助于听者对上下文的预测。预测能力是听力理解的重要技巧,是听者根据背景知识预知和上下文推测说者意图的活动。学生从所给的文字材料中找出微观背景知识,建立信息框架,弄清所听文章的类型、结构和大意,就能激活相关的背景知识。当听者的图式被具体的听力材料激活时,就可以有效的预测出所听材料接下来的内容。

2.图式有助于克服心理焦虑。有些高职学生在听力理解过程中一遇到生词或不理解的句子就烦躁不安,有些学生甚至还没开始听就产生了畏难情绪。这种焦虑情绪无形中阻碍了信息的输入,降低了信息加工的有效性,从而影响了对听力材料的理解。因此降低听力过程中的焦虑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图式为学生理解听力材料提供了心理框架,使其处于一种积极的准备状态中,焦虑情绪自然就得到了缓解。不少学生表示,如果教师在听力训练前对将要听到的材料作相关的背景介绍,他们则会感觉心中有数,在听的过程中,能更能专注于重要的信息。这是因为学生所具备的相关图式越多,就越能在听力过程中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从整体上把握语言传达的信息,不会因未听懂个别生词而感到紧张、焦虑。

五、图式理论在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图式理论对提高高职学生听力水平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师要注意引导和训练学生正确运用图式理论。

1.图式的激活与建立。高职学生英语基础薄弱。教师要耐心地、有意识地在听力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激活已有图式、构建新图式。图式通常被分为两类:形式图式和内容图式。

形式图式是语言知识及运用语言的能力,它是听力理解的前提和先决条件,主要包括听者对词汇、语法和语言习惯的掌握和使用能力。有了这种图式,学生就可以比较顺利地应用它浏览听力材料的练习,根据问题和选项对文章大致内容进行预测。高职学生英语词汇量小,语法知识支离破碎,听力训练前教师要帮助学生回忆其已掌握的单词、句型,补充可能遇到的新单词、句型,并对相关的语法知识进行讲解。间接降低听力材料的语言难度,使学生有信心听懂材料的内容。

内容图式指关于语篇的文化背景知识。语言理解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语言学习者所具有的文化背景知识决定的。而大部分高职学生对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缺乏了解。因此,在教学中,经常有学生反映能听懂一段话中的每一个句子,但却不理解整段话的意思,或理解上有偏差。

2.图式理论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图式理论为基础,Underwood提出了三段式听力课堂教学模式,即听前阶段,听力理解阶段和听后阶段。

听前阶段主要是教学词汇和激活与听力材料相关的图式。通常采用视听手段,利用图片、照片、幻灯、多媒体等形式,引导学生讨论有关内容,并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扫清语言和文化障碍。听前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兴趣和欲望、熟悉话题、预测大意等。

听力理解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一方面运用自上而下的信息处理方式对材料进行预测,推理,掌握文章大意;另一方面运用自下而上的方式抓住关键词句,进行细节的听辨。

听后阶段,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听过的材料进行讨论、角色扮演、口笔头转述所听内容、写梗概等,以巩固他们在大脑中建立的新图式。

英语听力方面的长进会促进阅读、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因此听力教学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至关重要。把图式理论引进听力教学,使得它有序和有效地进行,对听力教学有效进行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图式理论的运用,改变了教师和学生对以往听力理解的传统观念,为英语听力教学带来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参考文献:

[1]Widdowson,H.G.TeachingEnglishasCommunication.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1978.

[2]丰玉芳.图式理论与英语听力理解[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01,(1).

[3]郭艳英,高玮.图式理论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促进作用[J].长春大学学报,2007,(2).

[4]胡春洞.英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5]李宏然.图式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J].职教与经济研究,2007,(2).

[6]刘冬阳.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听力障碍分析及应对策略[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2007,(4).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