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独处的心理学定义优选九篇

时间:2023-12-13 11:24:0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独处的心理学定义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独处的心理学定义

第1篇

心理学家英格里希曾经明确表示,“所谓心理健康,就是某种持续心理状态,当事人身处此种状态之下,将会做出良好反映,具备较强生命活力,并且能够将自身潜能最大限度发挥出来。此种状态极为积极,不仅限于免除个人心理疾病。”

本研究认为:心理健康是指生活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个体,在高级神经功能正常的情况下,通过不断地与外部环境发生相互作用,受到环境的影响并对这种影响做出良好的适应,同时具有协调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及特性。

[关键词]心理健康 理论分析

[中图分类号]B8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1-0044-01

健康包含的是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健康,这两者必须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相辅相成。至今都没有一个标准对心理健康做出一个公认。但是有很多的心理学家已经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心理健康,并提出了一些观点。

一、人本主义学派心理健康观点

(一)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

马斯洛曾经提出了“自我实现”这一理论。这一理论对心理健康问题研究可谓是最系统化的,与此同时,也是影响力最大的。它主要是由自我实现者这一角度深入,有效提出了心理健康的14条标准:(1)自身对现实感觉良好;(2)全面接受自己的同时也接受他人跟大自然;(3)坦率、自发、真实;(4)将事业以及工作视作核心;(5)自立以及独处所需;(6)将自身潜能最大限度发挥;(7)持续的鉴赏能力;(8)高峰体验较为神秘;(9)对社会产生兴趣;(10)较为深刻的人际关系;(11)性格解构极为民主;(12)为人处世较为风趣、幽默;(13)创新精神极为丰富化;(14)坚决反对盲目遵从。马斯洛对个人所需进行划分,主要包含五层次,即安全所需、尊重所需、生理所需、自我实现所需、社交所需。此项理论对心理学研究而言,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罗杰斯的“机能充分发挥者”理论

罗杰斯曾经明确表示,每个人对事物的认知都不尽相同,个人对事物所做出的反映也全部相同,这主要就是因为人们总是喜欢生活于自己的世界中,自身主观世界仅仅只是反映出自身所知晓的现实物质,而不是真实存在的物资,现象世界跟客观世界两者之间能否实现一致,这要因人而异。就罗杰斯而言,心理健康的核心之处就是有效协调经验跟自我之间的关系,假使不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就是引发自身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而若对其加以关注,就能够有效纠正抑或是避免此种状况的发生。假使要让自身机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就必须具备下述五点特性,即:(1)乐于接收到所有经验;(2)让自身时时刻刻都保持充实状况;(3)对自身给予充分信赖;(4)对自身给予重大关注;(5)对他人给予关注。

二、精神分析的理论

弗洛伊德作为一名著名的精神病学家最早提出要对焦虑问题展开研究。1894年,弗洛伊德由神经衰弱中分离出焦虑神经症,此种症状较为特殊化。弗洛伊德将焦虑问题放置在“自我、本我、超我”构成这三部分的人格结构里,并对其展开细致研究,他曾明确表示,之所以会产生焦虑,其重点在于自身潜意识跟现实社会之间的矛盾。

三、心理健康理论中的应激理论

诸多学者对应激的研究已经长达七十多年,Hans.Selye是最先对其展开研究的,它将应激作以全新定义,即机体在外界影响下所产生反应,将能够刺激到机体的外界环境称之为“应激源”。在此之后,诸多研究者开始着手从各种研究方式、研究目的以及研究对象等深入,从而形成了诸多的应激理论模型以及应激概念。将其作以划分,具体情况如下:

刺激—反应互动模型,也被称之为交互作用模式。Lazarus等人曾经认为,应激就是环境跟人们之间的某种较为特殊的关系。一旦环境远远超出个人所评价的范围之外,那么就会严重影响到人们的身心健康,此时就会出现应激。Lazarus等人曾认为,应激就是个体对外界刺激进行认知评价之后个人身心所反映出的状态,重点强调的是认知评价的中介效用。在外界环境刺激下,每个人的解释方式以及知觉都是不尽相同的,如此一来,应激程度将会是不一样的。由此可以看出,所谓应激,就是环境变量跟个体变量两者间相互作用的总过程,而不仅仅只是单纯的因果产物。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 小学生 社会退缩 特点 亚型 影响因素 干预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对儿童社会行为的研究是当今心理学与教育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除了认知、技能方面的教育之外,如何做一个“社会人”也是儿童教育中关注的重点。儿童的交往行为对其心理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对儿童的社会化、个性与品德的形成、情绪情感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学习等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社会退缩儿童由于其在社会交往情境中的挫折经历或其它原因导致社交能力缺失,这种缺失反过来又影响他们的交往活动,最终形成社交孤立状态。而且社会退缩行为如不及时加以干预与训练,会持续到成年期,对他们的行为功能的发挥造成严重障碍。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在小学生社会退缩行为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的综述。

1小学生社会退缩行为的概念概述

社会退缩行为被看做是内化行为行为问题,对它的研究起源于发展病理学的进展,并且在20世纪80年代,“研究个体行为的不适应原因和过程”成为发展病理学的新领域。80年代以后,关于社会退缩行为的研究日渐增多,但是,对社会退缩的概念界定,至今没有得出统一的标准。社会退缩行为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幼儿或中小学生,而且一般认为,社会退缩是指在社会环境下,游离于他人之外的独处行为。Rubin等(1993)用“抑制”定义儿童在新异环境中的敏感和害怕行为,用“社会孤独”来形容遭到同伴排斥的幼儿的孤独行为,但杨光辉等(2008)年提出社交退缩与社交孤立不同,前者是个体自愿、主动的脱离交往群体,没有对群体造成损害和干扰;后者是个体被群体所排斥、拒绝,被动地处于交往群体之外。

郑淑杰(2005)根据Rubin1993年提出的社会退缩的概念,把社会退缩定义为孤独的行为,泛指跨时间、情境,在陌生与熟悉社会环境下表现出来的不与他人交往、独自游戏、消磨时光的行为和活动。社会退缩也称为退缩行为或行为退缩,指在群体背景下儿童独自玩耍的行为,但常与抑制、害羞和社会性孤独等属于混用,但他们之间是有区别的。

退缩儿童在同伴互动中比较自我为中心,较少使用语言互动,施动行为积极性不高,且难以获得积极的反馈,与同伴互动的成功率也比较低。 “社会退缩”与“被拒绝”、“被忽视”相比,强调的是一种主动行为,是儿童主动从社会活动中退出来,是儿童拒绝与他人交往,而不是被他人拒绝。

2小学生社会退缩行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社会退缩行为是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中备受关注的课题之一。儿童社会退缩行为会预测青少年社交障碍,进而预测年轻的成年抑郁症。父母对儿童所施加的控制的类型和程度小学生社会化有很大的影响。

关于社会退缩的亚型,不同的研究者得出了不同的分型。由于社会退缩不像攻击行为那么明显,因此早期的社会退缩行为并没有引起教育者的注意,只是将它视为“听话的表现”,研究很少,之后Rubin(1982)首次将社会退缩分为“安静退缩”和“活跃退缩”两种亚型,而Coplan(1994)采用方差分析将儿童社会退缩分为矛盾害羞和弱社交两类。有的研究更加深入地对社会退缩进行了分类,将其分为三种亚型,如Asendorp(1990)从行为、认知和动机的角度将社会退缩分为主动退缩、被动退缩和沉默行为。而孙玲等人(2004)则将社会退缩分为安静退缩、活跃退缩和焦虑退缩。Harrist等人(1997)又增加了第四种―悲伤沮丧,但未进行讨论。迄今为止,只有主动退缩和被动退缩两种类型得到了普遍认可,对其他类型分歧较大。

影响社会退缩行为的因素有很多,研究者主要从内外两个方面来讨论。内部因素主要为生理特点、认知模式和动机。外部因素主要有家庭和同伴。家庭对儿童的影响是通过亲子间互动来完成的,不安全依恋与行为退缩有关且能对其进行预测(郑淑杰等,2005)。最新研究表明亲子依恋和自我知觉对4-5岁幼儿社会退缩行为具有预测作用。可见父母对儿童采取不同的控制方式将对儿童的社会行为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已经有研究试图通过干预来改善退缩儿童的状况。干预的对策主要有社会技能训练,以提高儿童的互动能力;将退缩儿童与社交能力好的儿童配对,后者提供榜样;让退缩儿童参与学校各类活动的设计和组织,提高互动动机;安排乐群和社交能力好的儿童主动与退缩儿童互动等。干预不仅要聚焦于训练社会技能,而且要调节情绪;不仅要让熟悉和非熟悉的同伴参与,而且让教师、家长等相关人员介入。

综合国内外研究,有关社会退缩行为的研究成果还不多,对社会退缩行为的调查缺少数据报道,而且关于社会退缩的干预如技能训练和游戏也只是针对退缩行为本身,而很少考虑儿童成长环境,缺少生态效度。对社会退缩儿童的各种亚型特点和成因的研究不足,不同的社会退缩儿童是否有文化差异和地区差异等,几乎没有研究。众多研究儿童社会退缩的成果多是横断研究,几乎没有纵向追踪研究成果,导致很多问题(如儿童社会退缩行为的稳定性)不能更深入地分析和探讨。

参考文献

[1] 陈会昌,张越波.两岁儿童的行为抑制―非抑制特征[J].心理学报,2000(4).

第3篇

“宅”到底源自哪里?有人说取自中国古语“宅”,意为“住所、房子”,终日呆在家里的人被称为“宅人”,不过这是“国产宅”。追根究底,“宅”源于日本的“御宅族”,特指20个世纪80年代日本的一部分ACG迷恋者,对二次元具有超出一般人的知R面和鉴赏、游玩能力。他们乐于沉浸在充满自己爱好的环境中,这样的场所多半是室内,但并不是为了逃避社交,甚至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人很乐于社交,包括在网络上和现实中。

最初“家里蹲”并不是“宅”,它们之间有着非常清晰的界限,正统御宅族对其他类型的“待在家”都嗤之以鼻,称之为“伪宅”。而现在“宅”的使用已经变得很宽泛了,喜欢“家里蹲”的个体都算得上广义的“宅人”。

打开“宅”世界之门

对待“宅”,我们既不能“妖魔化”地将它归结于社交恐惧和懒惰无能,更不能渲染夸张成一种潮流。打开“宅”世界的大门,“宅人们”多样的“宅”法也尽收眼底――

次元宅――“深陷幻想世界”

群体特征:迷恋动漫、游戏、小说等,忽略现实,追求幻想中的“共感”。

一开始,人们对次元宅存在着比较刻板的印象:颓废、幼稚、神经质、不善交际等。这些标签从何而来?一是普通大众对二元和三元属性的明显区分,对次元宅来说本身就形成了一道“人际阻碍”;加上次元宅对动漫、游戏、影视等的热爱与投入,不免与现实社会认知脱节,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社会交往能力。于是次元宅在挚爱的世界里获得了愉悦,与现实中的人际挫折相比,会更加沉迷虚拟,渐渐回避真实世界。

“趋利避害”是人类的本能。对深度次元宅而言,“利”是非三元带来的自在和可以掌控的舒适,“害”则是大众的有色眼镜和社交生活不可控带来的焦虑。遗憾的是这样的“趋利避害”,非但没有带来安全,反而筑下一圈护城河,关闭城门,里面的人不进不出。久而久之便成了这样一种状态:次元宅说你们根本不懂我;大众也表示不是很懂你们。其实,多一些接纳,少一点沉迷,何乐而不为呢?

技术宅――“强化创造一切”

群体特征:对互联网或其他技术相当精通,不局限于“家里蹲”,领地涵盖学校、图书馆、公司等。

现代社会对技术宅有两层认识:一层是科技爱好者,拥有超强的技术水平,在“宅”世界中,将技术与现实联结;而另一层是专注于自己技术和知识领域的人,因过分专注而忽略社交,极端“栗子”是油头垢面、衣着邋遢的形象。

在网络上搜索“技术宅”,“逆天”“改变世界”等附加词数不胜数,迷妹更是无数,但他们在现实中交友、恋爱却渺渺,甚至坎坷。这些网络世界的“大神大触”,为何在普通的人际关系上遭遇“滑铁卢”?美国心理学和行为科学家斯金纳等人的“强化理论”认为,“技术”为技术宅们带来网络上的赞赏和报酬,强化他们对技术的专注,而拙于现实交往则让他们产生焦虑感,萌发想要避开这种感受的念头,“生活交际”就成为负强化,在生活的天平中他们便更加偏向技术,那么之后的发展也就显而易见了。不过正是有了这群乐于奉献的技术宅,才有越来越多的人想成为技术宅。我们震撼于他们带来的技术进步,但同时也希望他们能够勇敢站出来,拙而不怯,获得有温度的赞赏!

纯宅――“充电需求大过天”

群体特征:蹲完沙发蹲电脑桌,蹲完电脑桌进击葛优躺……

从积极心理学角度来看,这一类型的宅行为,多出于需要自我的“充电”时间,因为在独处时,才能从他人和事务中抽身出来,回到自己,独处是为了内外的自我整合。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提出的人格理论中,“自我、本我、超我”之间趋于利益平衡,个体在“超我”的约束下,满足“本我”追求快乐是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当出现新的经历和感受时,这类人会将其投放到内在记忆中的某个恰当位置,经认知调整、消化,他们的“自我”才能成为一个既独立又生长着的系统,蓄积力量,再次面对外部世界。

尤其对于内向者而言,大脑神经活动水平本身就高于外向者,刺激过多则容易疲劳,更加需要适当“浅宅”进行平复。当然,适当纯宅无可厚非,培养出不同的兴趣,走出“自我”世界,则是更佳的“充电”!

此外,还有一类虚无宅,也叫“尼特族”(“不上学、不就业,也不接受就业培训”,简称NEET)。形成原因比较复杂,比较常见的是逃避现实生活的学习、交往、就业等多方面压力,倾向把从外界感受到的压力在内心世界缓解,容易导致心理障碍。

不做迷失与放逐的小船

我们必须承认“宅文化”很容易被演绎成“懒虫文化”,但在标榜“自我”与“独立”的同时,宅人们是否也正在迷失与放逐呢?树立时间管理的自我意识是防止迷失自我的有效办法,只有明白时间“不可再生”的性质,才能珍惜和有效利用时间。

第4篇

什么是人格?正如我们前面讲到的许多概念一样,人格也是一个存在着很大分歧的概念,不同的学者由于所站的角度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因而对人格一词的理解也就不同。阿尔波特G(.w.AlPlor)t曾对人格定义做过一个系统研究,他罗列了约50多种不同的人格定义,并对这些定义进行了归类,其中心理学领域下的定义可以分为6种,这类定义把一个人所有的特质的总和称为人格,其实质是把特质不分大小,一律相加;②综合性定义(integrativeandconfiUgrationdefinition),强调人格是人各方面特征所组成的一个整体:③等级性定义,这类定义将人的各方面的特征分为不同的等级层次,其最高层次的特征对其它特征具有统合的作用。④适应性定义(definitionintermsofadjustment),这类定义强调人格的功能在于适应社会;@区别性定义(definitionintermsofdistinctiveness),这类定义强调人格是一个人独有的特征:⑥本质性定义(definitinonitemrsoftheeSS。nec。fhtePerosn):此类定义认为人格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不同,而且更是个体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特征。当代心理学一般认为,人格是支持个人生活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复杂组织,它既包含了人先天的基因因素,同时也包含了人后天的生活经验。尽管学者们对人格的定义有着不同的看法,但对于人格特点的理解却有着基本接近的观点。第一,人格具有统一性。统一性有两层含义:首先人格是一个人认知、情感、行为等多方面交互作用的面貌展示,认知、情感或行为的单方面特点都不能代表人格本身;其次,人格所包含的各个组成部分是一个统一整体,它们之间的变化具有连带性,也就是一个方面的变化必然会引起其它方面的变化。第二,人格具有稳定性。稳定性意味着人格是跨时间、跨情景和跨场合的,人们可以通过个体在某一个时间、情景或场合卜的人格特点来推断其在其它时问、情景或场合下的人格特点。但人格的这种稳定性并不意味着它是永久的、不可改变的,人格是可塑造的也是可培养的。因为人格本身包含有个体的生活经历,当个体的生活经历本身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时,个体的人格自然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不过,人格的变化是很缓慢的,它·般滞后于生活事件的变化。第二人格具有复杂性.复杂性是这个世界的特性之一,世界上的许多事物、现象都具有复杂性,但人格的这种复杂性却有其本身的特点.首先,这种复杂性体现在它是对人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综合反映,因而这种复杂性就既具有结构上的特征,同时也具有功能上的特征。其次,这种复杂性还体现在人格的“变”与“不变”上,从本质上说,人格的“变”与“不变”都是相对的,这就意味着人们总是要在运动和变化中来把握人格。再次,人格经常会受现象或情景的影响,它的展现经常会被情景性事件所掩盖,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把握人格本身就是一个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过程。第四,人格具有独特性。独特性是指每一个人的人格面貌是独一无二的,也就是说不同的人的知、情、行是以特有的方式相结合,又以特有的方式去展现。人格的独特性一直是心理学研究和关注的重点,对于人格独特性的把握,现在·般是通过人格的特质维度来进行。从古代始人们就一直对人格有着浓厚的兴趣,这主要是丛于人都有一种强烈的真正了解他人的愿望。很明显,我们不能只靠别人的言语、动作、行为等来了解·个人,因为这些很可能是假象,是一种欺骗。有鉴于此,人们很早就开始运用一些专门的手段、技术等来对一个人的人格做出鉴定,这种鉴定甚至可以追溯到有历史记录的年代。如公元前10世纪,古巴比伦的占星家们就根据一个人出生时行星所处的位置来判定一个人的人格和命运。到了古希腊、古罗马时代,人们又发明了一种新的手段,通过相面来对一个人的人格做出判定,就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学者之一的亚里士多德也曾说过,前额大者偏呆板,前额小者用情不专,天庭阔者好激动,天庭突者易发脾气。现代医学、生理学和行为科学等早己证明这是一种迷信的无稽之谈,但这种观点到现在似乎仍有很大的吸引力,许多城市的大街小巷,特别是一些风景名胜的地方我们仍然会看到这种看面相、看手相的情景.到了十九世纪,由于生理学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一些人又发展了一门新的鉴定人格的学科—颅相学(Phernology,也称骨相学),它根据人头骨的大小、形状等来判定一个人的人格。当时的德国解剖学家加尔(Gal)l是颅相学积极提倡者。他在大量观察了监狱

和疯人院的许多人的基础上,把人的颅骨划分为37个区域,并对每一个区域的特征与人心理的关系进行了分类,如,加尔认为头骨隆起的人具有扒手的人格特征。当心理学成为一门科学之后,心理学家们又在人格研究中出现了新的争论,主要是遗传论和学习论的争论。遗传论者—女一高尔敦(Galton)、格达德(Goddard)、推孟(Terman)等人认为:人格主要是遗传的,只不过这种遗传是以一种回归的方式出现,人们不易从现象中直接发现,需要借助于一定的统计测量手段。他们拿出了许多的调查数据来证明自己理论的正确性,其中最典型的是“名人的后代更可能成为名人”的统计资料,高尔敦甚至还写了一本书来说明他的这种观点,书名就叫《遗传的天才》H(erdeitaryGenius)。现在看来,高尔敦的心理遗传理论虽然有失偏颇,但它的真实性也许也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样荒唐。至少目前的许多事实(如利用家族图谱分析法、双生子比较法等获得的事实)己经能够证明人心理的很多方面都是来自于遗传,只不过是或多或少的问题。学习论者—如巴甫洛夫(Pavlov)、华生(watson)、斯金(skinner)等人(主要是一些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则认为:人格是由后天的学习而来,后天的社会文化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人格发展状况,这-部分心理学家用了很多的实证实验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到目前为止,这种争论仍在人格心理学研究中继续着,似乎谁也说服不了谁。不过这种遗传论与学习论在今天己演化成为另外两种相对立的人格理论,一种是实体论(entitytheory),另一种是渐变论(inerementaltheory)。实体论(Mueller,&Dweck,1998)认为人格特性是固定不变的,它华本上不受人后天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如一个人的努力程度、行为动机和特定的情景等。实体论者相信人格是由人格特质构成的,人格特质从根本上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模式,一个人的行为其实就是一个人的特质的外显过程,人格特质和行为之间存在着简单的对应关系。因此,实体论相信一个人的行为具跨情景性、跨文化性和跨时间性,也就是说只要具有了某种人格特质,那么他不管在什么条件卜都会具有和这个特质相对应的行为。当然实体论也承认外界环境和情景的影响作用,但他们认为外界的环境和情景条件只是起着一种表层装饰作用,它只能影响人格特质活动的具体方式,而不能改变其所导致的行为的性质。因此,环境和情景条件从某种程度上说只是附加在心理系统上的随机千扰,受环境和情景条件干扰的行为也一定最终可以还原为个体所具有的潜在特质。在实体论者的心月中,人的行为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较低的可变性,心理学学家只要考察行为本身就能准确地把握到一个人的真实的人格特质。实体论的这种关于人格特质的不变性信念因其比较符合科学主义的精神而受到许多心理学家的推崇,在许多人看来,心理学的根本日的就是要寻找隐藏在事物背后的客观规律,并希望最好还能把这种规律还原到个休的生理机制上。和实体论相对的另一种人格理论是渐变论。渐变论者坚信人格是可塑的,在不同的情景条件一人的行为与人格是可以分离的。在这里渐变论主要有两个观点:首先,尽管人先天的神经构造对个体的人格具有一定的影响,但人格主要还是受一个人后天的努力、动机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人格会受这些因素的影响而形成,同时又会随着这些因素的改变而改变。其次,人的许多行为尽管受到人格的影响,但也可能随环境或情景条件的变化而显示一定的意义变化,人格与行为之间并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渐变论坚信个体人格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是动态中的平衡,因此对人格的认识过程也应是一个动态过程。只有对一个人的心理过程—如需要、动机、认知、情绪等动态性的研究(尽可能多的了解对象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情景「的心理过程与行为表现之的关系),才能真正准确把握或解释个体的人格。不过,渐变论者也经常使用人格特质这个心理学专业术语,但他们在使用这个术语时和实体论者有着明显的区别。渐变论者主要把特质当作是个体行为的一种社会性概括,也就是说,渐变论在使用特质这个词时更主要是突出其在一定时间、一定情景一F的社会意义,而实体论者则更强调特质的生物属性意义,强调其跨时间、跨情景的一致性。关于实体论和渐变论的心理模型的具体比较我们可以参阅下面的。 第二节积极心理学关于人格的基本观点

积极心理学对人格的研究,是以反思和批判传统心理学关于人格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来进行的。积极心理学认为传统的人格心理学研究—不管是实质论还是渐变论,它们都存在二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过分强调了人格的独特性而忽视了人格的共同性,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但世界土也似乎不存在两片完全不同的树叶;二是传统的人格心理学有着消极的特性,即过分关注了问题人格,从精神分析人格理论到现在比较流行的特质人格理论,它们的最终归属点都无一例外地落实到了对问题的分析和研究上.

一、积极心理学人格理论的主要观点

积极心理学主要是在个体水平上对人格进行了研究,从目前来看,积极心理学的人格理论还不尽完善,甚至可以说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系统,但从已有的研究来看,积极心理学的人格理论主张主要有以下三个突出的观点:

(一)提倡研究积极人格特质

人格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最大的心愿是试图以少数荃本类型来对整个人类进行分类,这当然是一个有益的尝试,也是一个可作为的尝试,现代心理学流行的方法是通过特质纬度来对人格进行分类.所谓特质“是指个人的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对刺激发生反应的一种内在倾向;不作严格区分,也可以将特质理解为性格特征。”(黄希庭,1991,p.672)也就是说,一种特质可以归结为一个人以相对长久和一贯的方式而表现出与别人的不同(有文化的差异),是个体的一种持久性的性格特征,它和具体的生活情景共同影响着一个人的行为、认知和情感等。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自己或他人进行描述时,我们常会使用一些特定的形容词,如“好争斗的”、“聪明的”、“易激动的”、“少耐心的”、“谨慎的”等,这实际上就是一个特质术语的使用过程。特质是从一个人具体的行为过程中抽象出来的,但我们又不能简单地把特质作为原因而回到这个人的行为本身。如我们说某人是一个好争斗的人,但如果这个人在一次活动中无故地殴打了他人,我们不能说这是因为他有好争斗的特质使他这样争斗。积极心理学同样也采用特质纬度来对人格进行研究,在这方面,积极心理学秉承了它的一贯做法,主张人格研究不仅要研究问题人格和影响人格形成的消极因素,更要致力于研究良好人格以及影响人格形成的积极因素,是·种积极的人格理论.人格心理学中最著名的特质理论是“大五”人格理论,所谓“大五”是指形容人格的五大因素(关于到底是几大因素,目前心理学界还有争论,如艾森克认为只要三个因素就行了,而卡特尔则认为要有16个囚素等),这瓦人因素是从所有描写人格的形容词「!,运川囚素分析法而抽取出来的,它们分别是神经质(neuroti。ism)、外倾性(extraversion)、开放性(openness)、宜人性(agreeableness)和尽责性(eonseientiousness)。这五个词本身都是川来描写人面对外部事件时的表现,本身并不具有特定的价值意义,是一种中性词,如神经质指人在面对外部事件时的表现是有勇气还是焦虑、是平静还是生气、是快乐还是消沉、是自我控制还是冲动等;外倾性指人在面对外部事件时的表现是好交际的还是自我封闭的、待人热情的还是冷淡的、是活跃的还是保守的等;开放性指人在面对审美、情感、价值观、行为等时是好幻想的还是墨守成规的;宜人性指人在面对外部事件时的表现是信任的还是怀疑的、乐于助人的还是不合作的;尽责性指人在而对外部事件时的表现是自我约束的还是放任的、是讲秩序还是混乱的、是精心计划还是一时冲动等。所以从“大五”人格特质理论的本质来看,人格心理学相信在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存在着两股抗争的力最。一股力最是消极的—它代表压抑、侵犯、恐惧、生气、悲伤、悔恨、贪婪、自卑、怨恨、高傲、妄自尊大、自私和说谎等;另一股力量是积极的—它代表喜悦、快、福乐、和平、爱、希望、负责任、宁静、谦逊、仁慈、宽容、友谊、同情心、‘慷慨、真理、忠贞和幸福等。这两股力量谁都可能战胜谁,关键是看每一个个体自身到底在给哪一股力量不断注入新的能量,在给哪一股力量创造更适宜的生存心理环境。在第只章中我们曾经把积极体验分为两种,一种是感官偷悦,主要由感觉器官的满足而带来的体验;另一种是心理享受,它是由于个体全身心地投入活动、并在活动中能充分发挥

自我的积极力量时(大多数情况「伴随着取得某种实现或成就)而产生的一种体验。个体自我的积极力量具有性格类特征,它在促使人获得积极验的同时,也对人美德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作用。Peterson和Seli叨an(petesron&seli脚an,2001)曾做过一个积极)]量的行为分类评价(theValuesinAetionClassifieationofStrengths)系统,在这个系统里,良好品德(智慧、勇气等)是核心,而培养性格类积极力量则是确保个体能获得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径(具体见表5一1),表5一l中所列的24种性格类积极力量就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24种主要积极人格特质。如果一项性格类特征是积极人格特质(也就是性格类积极力量)的话,它一般要满足二个方面的标准:第一,“是特质类的、和幸福生活的实现相联系、满足道德价值、不会损害其它人的利益、受到公众社会的肯定、在社会角色中有较高的价值意义、可以被有杰出成就的人作为自己之所以成才的例证。(AlnaCarr,2004,p.51)”第二,除了以上这些标准之外,积极人格特质还有一条最重要的标准,即和每一条积极人格特质涵义相反的性格类力量不应同样具有的积极价值意义。如“灵活性”的反义词是“坚定性”,坚定性在社会生活中也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灵活性就不属于积极人格特质。后来Peterson和Selimgan又把这两条标准细化为12个方面,它们分别是:普遍存在性(在不同文化中都存在)、满足感(有助于自我实现感、满意感、幸福感的产生)、道德性价值(有自己的社会价值意义)、不影响他人的成长(能被他从敬仰或崇敬)、对立面具有消极意义、特质类(具有相对稳定性)、可测量、独特性(和其它积极力量没有共同的地方)、个体性(和个体的生活相联系)、惊奇性(可成为年轻人或孩子学习的榜样)、选择性缺少(不是姆个人身上都能表现出来)、社会性(是社会行为或各种仪式要培养的目标)(Selimgna,etl,2005,p.411)。当然一个人要想获得良好的品德,并不是说就一定要具有一项美德所包含的全部积极人格特质,许多时候一个人只要具有其中的一项或二项也许就够了。同时这也少补不表示一个人只要具备了这24条积极人格特质,就·定能形成这6大美德。事实上,个体良好品德的最终形成还需要一定的保障条件,如教育、社会环境、家庭文化等。顺便说明一卜,表5一l中所列的6大美德被认为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具有生存价值意义的心理机制,它们己经具有了某些生物性特征。人格心理学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过分关注了问题人格或人格的问题方面,这使人格心理学的发展出现了一种不平衡:即一方面解决各种人格问题的技能、技巧日益成熟,而另一方而却对良好人格的形成或发展一无所知。积极心理学强调人格心理学必须研人内心所存在的积极力量,只有人所固有的积极力量得到培育和增长,人性的消极方面才能被消除或抑制。如果人格心理学仅仅只是以帮助人们消除问题人格或人格中所存在的消极方面为中心,那么,即使当人所有的问题都被消除后,人本身所具有的积极力量也不可能得到自然的增长,

这样的人也不可能成为一个完善的自我实现的人。当然积极心理学倡导研究积极人格并不意

味着人格心理学就是要忽视或放弃对人格问题的研究,它只不过是强调人格心理学要成为一

种平衡的人格心理学,要在既研究消除各种人格问题的同时,也要致力于研究助长良好人格

的积极方面。

(二)强调人格形成过程中各因素的交互作用

首先,积极心理学承认个体特定的生理机制会产生与它相应的行为模式,但这种生理机制对行为模式的影响既不是直接的,也不是不可避免的,更不是持久的。也就是说,“人不是按照由基因图谱规定的固定路径来发展自己的,人格主要是在人与社会文化环境的交互作用所形成的一个复杂的因果活动过程中得到发展,内在因素、外部行为、社会文化环境三者是交互作用的。”(CPaaarr&Cevrone,2003,p.62)如Magnusson在研究中发现,生理成熟较早的女孩子,其发育早期常常容易出现各种问题行为,从表面看来这似乎是一个典型的生理因素所导致的结果.但对这一现象作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后发现,这一现象其实并不完全是由先天的生理机制所决定的.同一年龄组的女孩实际上生理成熟相差很大,这就意味着那些成熟早的女孩和其他同年龄的女孩有着完全不同的生理性和心理性的动机和需要(Mganusosn,1992,PP.119一138).这种动机和需要使得她们会去追求和同龄人比起来有明显不同的人际交往关系(这种人际交往关系主要是由一定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决定的),但社会却不考虑这个问题,仍然把她们和其他女孩一样对待,这就导致了她们可能会出现某些问题行为。也就是说,正是这种特殊的人际交往关系决定了她们的自我形象和自我评价,从而导致了她们的不良行为方式—问题行为。事实上,当这些女孩子在后期改变了她们早先的人际关系后,她们和其他一般孩子的行为也就没有什么差异了。Mganusson等人的这一研究说明生理机制既对人格产生着重大影响,但又不完全决定着人格的发展模式,人格应是生理机制、外在行为和社会文化环境共同影响的一个合金。其次,积极心理学认为外在的行为和社会文化环境对人的生理机制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会改变人的某些生理机制的功能、结构等。积极心理学的这一观点己被最新的神经科学研究所证实,Gott11eb(1998,P.79一802)等人在一项研究中就发现,当人面临一个全新的行为方式时,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会显示出相应的可塑性和变化性,期间人的荷尔蒙水平和细胞质均会发生·定的变化。而日.敏新的REP实验研究也表明,不同社会文化背景条件「学习的个体,其同一种知识在大脑中的脑定位也可能不同,如北京师范大学舒华教授等人的研究就显示,中国孩子和美国孩子在学习英语时,他们的英语知识在大脑中的定位位置是不同的。因此,从一定程度上说,个体现有的生理机制既是生物体属性本身进化的结果,同时也是个体行为和社会环境起作用的结果。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积极心理学在人格研究中虽然也不忽视先天生理因素的影响,但更强调后天社会文化环境对人格的影响。在个体的生理机制、外部行为和社会环境只者的交互作用中,积极心理学强调人格首先是一种外在的社会活动,然后在一定的生理机制的作用「而内化为个体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品质。因此,人格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个体内化其外在活动的结果,正如美国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WihtamJmaes,1842一1910)所说的,如果你播一一个行为,你将收获一个习惯:播下一个习惯,你将收获一个性格;播下一个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而在外在的社会活动内化为个体内部的心理活动过程中,积极体验则在其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中介作用(关于这一问题的论述请参阅本章后面部分的相关内容)。

转贴于 (三)强调人的能力及潜力在人格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目前流行的人格心理学是在过分强调人的局限性而忽视了人的潜力的框架内进行的,在一些观点看来,人格由一些在不同生活情景中较少发生变化的先天遗传特质倾向所构成;另外一些观点则认为,即使环境影响能改变人己有生理机制的激活阑限,但人格总是由那些在不同的生活场景中结构和功能都不变的、主要由进化而形成的特定领域的机制所组成.”(叩arar&Cevrnoe,2003,.P62)其实,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人类的毕因力量早已和人的某些行为功能相结合而成为了一种受主体控制的能力(或者是潜在能力)。因此,忽视了人的能力和人的潜力在个体人格建构过程中的作用也就是忽视了人在发展过程中的主动性(或说是忽视了人的主体性)。积极心理学之所以强调人格是由人的内部生理机制、人的外部行为和社会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主要是为了更好地说明自己的理论观点:即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个体主动建构的过程,人格心理学在研究人的各种心理问题时也应研究人的积极力量,也就是研究影响人积极人格的成长因素。因为,既然良好的行为和外部环境是积极人格形成的一个重要来源,而人在自己人格的建构过程中又具有主动性,那么我们就能通过发展人的良好的行为和良好的社会环境来达到建构或改善个体的格。而要发展人的良好行为和建构良好的社会环境,我们则又可以通过发展人的主动的积极行为能力,因为当个体具有了主动的积极行为能力之

后.他就可以对自己的心理体验、行为方式以及周围的环境有意识地施加一定的积极影响,从而影响自己的人格建构.这样,一个人的现实能力(包括人对自己行为的评价能力、制定日标的能力、实现目标的计划能力等所有涉及到行为形成的能力)就被纳入到了人格的建构之中,并且成为了影响人格的一个重要力量。不仅如此,这种交互作用的观点也使人的潜力也被纳入到了个体的人格建成构之中,因为潜力总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和其它事物发生关联时就能被人意识到(也即上述三种因素的交互作用就必定使个体的内在潜力得到表现),而个体的潜力一旦被意识到后,它就会表现出与现实能力同等的作用。正如Kagan在1998年时曾讲到,一块躺在湖底的大石头被人称为潜在的危险,但这一危险的意义并不是它本身固有的,也不是在它孤立时所能表现出来的,但当它在和其它具有社会意义的事物发生联系时,它就开始显示其危险的意义。因此人类在积极人格的建设过程中就不仅要关注人的外在能力,也要关注人的内在潜力。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积极心理学眼中的人格心理学已不仅仅只是对个体的差异做出描述,或者利用其理论来对某些人的人格问题进行纠正,更主要的是要通过对人格的分析来唤起心理学对积极力量的关注,并以这种积极力量来帮助所有人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也就是一种积极的人格观。

二、积极心理学对人格的分类

积极心理学是以解释风格为标准来分类人格的,这种分类在心理学历史上还是第·次所谓解释风格就是指人们对发生于自己身上的事(也就是外在的刺激)的理由所做出的一种持续一贯性的解释方式。具体地说,就是不同的人喜欢用不同的方式来解释外在刺激事件的理由,而这种解释又是相对稳定的或持续一贯的。解释风格这一概念首先是由塞里格曼提出的,它是从60年代的“习得性无助”这一概念发展而来的.

(一)习得性无助理论和归因控制点理论

前面第二章中我们曾提到塞里格曼在二十世纪60年代末的一次实验中发现了“习得性助”现象,在发现这一现象之后,塞里格曼随后和他的同事进行了一系列的“习得性无助”实验。他们先把一些狗一只只轮流拴在有电击的笼子里,让它们分别受到多次电击(让它们学会习得性无助)。然后,再把这些狗和其它几只没有受过先前电击的正常狗关进同·个笼子,装狗的笼子里有一只电灯不时打开,电灯亮后10秒钟给予一次电击。这样几次之后,笼子里所有的狗都形成了把灯光和电击联系在一起的条件反射。这时突然打开电灯,所有没有经过前面单独处理的狗在笼子里挤作·团,到处乱窜,它们很快跑到笼子的另·端而逃避电击。而所有经过前面单独处理过的狗则呆在原地,不知道做出任何努力去逃避。依据这个发现,塞里格曼对人类做出了大胆的假设,他认为许多人存在的诸如压抑等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可能也是具有了“习得性无助”—对现实有了一种无可奈何的信念,而不是他们真的无法解决自己的问题。但这个理论一提出来就遭到了许多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和心理治疗师们的反对,他们用许多的生活事实和临实证明了这种推论的不可靠。在这种情况「,塞里格曼和他的同事们开始寻找另一种更好的方式来解释人类的这种心理压抑,他们于是把“习得性无助”理论和罗推尔(Rotte)r的归因控制点理论相结合。罗推尔在上世纪50年代是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他既是一位心理治疗师,又是一位实验主义心理学家。尽管总的来说他是一位行为主义者,但他长期的心理治疗实践经验却让他特别重视人的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他发现,许多病人的生活态度通常是由、些关键性的生活经历所造成的,而一旦形成了某种态度,这种态度则会泛化到他其它的一切行为上。罗推尔和他的研究生做’f一个实验,他拿出一些卡片,这些卡片上有正方形或圆形图案,但他只是把没有图案的一面呈现出,他让俄亥俄州立大学的一些本科生猜测卡片上的图案到底是什么?他告诉这些本科生说这是一个超感觉实验,但实际上这只不过是一个幌子,用来掩盖实验的真正日的。当这些被试猜测之后,由实验者来说是对或错,也就是说不管被试猜测的真实状况如何,实验者才真正决定着被试的对或错。当他进行了一组10次之后(分别根据需要给被试以不同的强化,目的是让其中的有些人具有相信自己真的有某种超感觉的信念),他让被试自己估计他在后面的一组中会猜对几个,并说明理由。这时就出现了差异,有些学生会认为自己在后面会做得很差,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完全是凭运气猜中的;而另·此学生则认为自己下次会做得更好,因为他们认为自己猜中是由于自己有超感方面的技巧,而且这种技巧会随着练习而更加熟练。在对这个实验进行分析整理的同时,罗推尔还发现他督导培训的一个名叫费里的心理治疗师有一个病人很有趣。这位病人是一个40岁左右的中年人,他总是抱怨自己没有社交能力,但在费里的敦促一「,他参加了一个免费的校园舞会,在舞会上,这位病人和好几位女孩子跳了舞。可当费里事后跟他谈论这些时,他却说:“这完全是运气,这样的事以后再也不会发生了。”当罗推尔把以上两件事联系起来后,他一下子就产生了一种新的想法,这种新想法就是我们今天社会心理学上所讲的“归因控制点理论”。归因控制点理论认为,人在血临·定的生活事件时时,要么把其原因归咎一J几外部川段,如运气、机遇、命运或者其它人的力量等,要么把其原因归咎于自己的内部力量,如智力勤奋或者其它一些个人的特征等.前一种人的归因控制点在外部,具有外部控制点的人常常会觉得自己对外在事件无能为力;后一种人的归因控制点在内部,具有内部控制点的人常常会觉得自己是生活的主人,自己能控制事件的发生或发展。依据这一思想,罗推尔还编制了一个归因控制点的测验量表,这个量表共有29条项目,每项题目都有2个不同的答案可供选择,我们选择其中的几条作一个说明。如:

2、()a人生不幸多是运气不好所致;

()b人生不幸多是人自己所犯错误的结果。

4、()a天长日久,人总会得到他应该得到的尊敬:

()b很不幸的是一个人的价值经常会被埋没,不管你自己多么的努力。

11、()a成功是努力工作的必然结果,它与运气无关;

()b得到一份好工作主要取决于合适的时间与合适的地点。

25、()a我经常感到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无能为力;

()b我几乎不相信运气会在我的生活中起什么重要的作用。

在以上项目中,如果你选择2a、b4、1b1和25a时,你就是一个外部控制点的人,你就倾向于把自己的失败或成功归因于运气、命运或其它人的力量,这些都不是个人自己所能控制的;反之,你就是一个内部控制点的人,人就倾向于会把自己的失败或成功归因于自己的智力、勤奋或其它个人的特质,这些都是个人自己所能控制的。 (二)“乐观型解释风格”与“悲观型解释风格”

塞里格曼发现自己的“习得性无助”理论和归因控制点理论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也就说,个体在不同的外界条件的作用’一F,会习得不同的归因控制点,个体的心理压抑等问题的出现更主要是由于习得了归因外部控制点。这一理论在土世纪七十年代未提出以后,受到了许多心理学研究(包括心理学调查和心理学实验)的确认。到了八十年代,塞里格曼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将其理论进行了修改和扩展,他把修改和扩展后的理论命名为“解释风格”理论。他把人格分为“乐观型解释风格”和“悲观型解释风格”,这一理论莫定了积极心理学人格理论的基础,同时它还直接导致了一种新的心理治疗技术的产生—认知疗法(通过归因的改变来改变一个人的解释风格)。塞里格曼认为,在面临失败和挫折时,所有人都会自我去寻找其原因。“乐观型解释风格”的人会认为失败和挫折是暂时的、是特定性的情景事件、是由外部原因引起的,而且这种失败和挫折只限于此时此地:而“悲观型解释风格”的人则会把失败和挫折归咎于长期的或永久的原因、具有普遍性、是由自己内在原因引起的,并认为这种失败和挫折会影响到自己所做的其它事。而在面临成功和成就时,人们也会去自我寻找原因,但“乐观型解释风格”的人这时会认为成功和成就是自我的内在原因所致,而且是长期的,并会泛化到自己的其它活动中去;反之,“悲观型解释风格”的人会认为自己的成功是因为外在的原因,是一种暂时的现象,它只限于此情此景.因此,具有“悲观型解释风格”的人就容易形成压抑、焦虑等心理问题,随后的一些心理学家(Peterosnet!a.,2002)做了许多的调查研究,结果都证实了塞里格曼的这一观点.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塞里格曼的这些观点和他的积极心理学主张结合在了一起,从而形成了积极心理学的人格理论.不过,尽管赛里格曼是由习得性无助而提出其“乐观型解释风格”和“悲观型解释风格”、理论的,但有调查显示,有些孩子虽然生活在恶劣的消极环境下,但他们也会形成乐观型的解释风格。这说明个体所具有的解释风格不仅仅只是学习的结果,它在一定程度.上也受个体的一些先天因素的影响.Schulman、keiht和Selinglan等人在一项研究中发现,虽然生活在同一个家庭里,但同卵双生子解释风格之间的相关要远远大于异卵双生子,前者之间的相关最低为0.48,而后者之l’de的最低相关则为0(S。hulman,keith&Seligman,1993)。但这二情况也并不意味着人就有一种解释风格的丛因存在,事实上墓因也许是以一种间接的方式在起作用,也就是说,毕因很可能首先影响到一个人的外表长相或智力状况,而相貌和智力等因素则在一个人后天的学习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也许才是真正影响·个人解释风格的直接因素。从人生活的实际来看,一个人解释风格的形成应该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除了丛因囚素之外,其它重要的影响因素有父母的教养方式、老师的教育风格、个体自身的生活经历、社会媒体等。父母的归因风格—尤其是母亲的归因风格和的归因风格有着一定的相关,但己有的研究表明,母亲的归因风格绝不是一个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因素,而且在这方面研究还存在着很大的矛盾。一部分心理学家的研究认为母亲的归因风格和其子女的归因风格有影响,如No1en一Hoeksema、ParsonS、Adler和Seli叨an等人的研究而另一部分的心理学家的研究则认为母亲的归因风格和其子女的归因风格没有影响,如Holloway、Hess、Kaslow、Turk和Ymaauehi等人的研究(Pet。r、on&St。en,。对于父亲的归因风格,一般认为它对孩子的归因风格基本没有影响,但这个结论有可能是不完全的,因为现在心理学尚没有就子女与父亲、子女与母亲的接触时间长度、谈话内容等方面的差异性做出进一步的研究。教师作为个体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引路人,他的教育态度、风格等对儿童解释风格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形响。如有研究农明,老师的教育方式一一特别是反馈方式对儿童的解释风格影响很大,老师经常性的表扬对儿童乐观型解释风格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但即使是表扬,如果其针对儿童的不同方面,这也会产生很大的差异:当儿童在面临困难或挫折时,那些经常被老师在智力纬度方面表扬的儿童要比那些经常被老师在努力纬度方面表扬的儿童更有可能表现出习得性无助的态度(Dweck,一999,p,78一79)。随着科学技术的越来越发展,社会媒体己日益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早在上世纪的70年代,心理学家(Gerbner&Gross,一976)就曾做过这方面的研究。他们发现如果电视节目老是播放有关暴力事件的节日,而且不管这些事件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这都会引起儿童产生强烈的不安全情绪体验,这些情绪体验将严重影响儿童产生稳定的自信心。中国的媒体目前正出现一股不好的风气:热播涉案性暴力电视剧,许多电视台是一播再播。而月.制作人在这方面毫不吝尚自己的才华,大肆渲染夸张,想象出的细节比真实的细节更“真实”,以致一个涉案电视剧要连续播上好几天,有些甚至要连续播上几周的时问。同样些报刊杂志也热衷于刊登一些暴力案件的细节,记者们为了所谓的更全面的报导,常常从各个角度来全方位地展示案件的全过程,其中一些专业人士也参与到其中。要知道从解释风格的角度来看,展示暴力的过程比展示暴力的结果对社会造成的伤害更深刻,因为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对观看人心理活动的暗示,甚至是一种“榜样”。个体自身的生活经历无疑是影响个体解释风格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参阅本章“积极人格形成的主要途径”方面的有关内容),其中尤以个体在生活过程中所受到的心理创伤对其解释风格的影响最大。有人(Bunce、Laerne&Peetsrno,1995)曾以大学生为被试做过一个相关的调查研究,他们发现和那些正常的大学生比,那些经历过重大心理创伤(如父母的死亡、被或家庭)的大学生的解释风格更具有悲观型的特点。对女性进行性暴力侵害一直是一个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从人格发展的角度来看,犯绝不是一个简单的身体伤害,它更主要的是一种心理伤害,如Gold(1986,pp.471并75)就在一项研究中发现,受到犯的女性在生活中更容易形成悲观型的解释风格。除了上述这些程度较大的心理创伤之外,其它一些程度较小的消极生活体验也会影响到个体的解释风格,如父母的离婚、家长的长期责骂、老师长期的故意冷落等都会使对象形成悲观型解释风格。父母的教养方式、老师的教育风格和社会媒体等都是外在因素,而个体的先天生理因素和自身的生活经历等则是内在因素,那么这些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又是怎样被个体整合成为自己的看法和态度呢?这一整合或转化过程的主要动力又是什么呢?对于这些问题,自我决定理论(se一-rdetemrination由eo砂,简称snT)进行了很好的回答。自我决定理论认为,和人的其它各方面的发展一样,人格的发展也需要某种动力,这种动力主要来自于个体的动机—内在动机和外部动机。我们都知道,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做出某种活动、并促使该活动朝向某一特定目标的心理向或动力,而这种动力的荃础就是需要。从严格意义上说,自我决定理论是根据有机体元理论(。grnasimcimetahtocyr)的观点,利用传统的实证方法来研究人行为或活动过程中动机所起的作用。有机体元理论是在达尔文进化论思想墓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假设人类是一种天生就具有 积极倾向的生物(为了保持自己或所在种族的存在),具有将自我的生活和实践经验整合为一个整体并进而促进心理的成长和发展的心理功能。但在这一过程中,人类的这一积极倾向并不是自动的,它需要外在社会条件的支持,外在社会条件既可能助长、也可能抑制这种倾向的成长和发展。这正如语言能力是人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天生的倾向,但人的这种天生倾向如果没有外在条件的支持的话,它就不会得到任何的发展。有机体元理论比较注重研究人类进化过程中所形成的一些先天内部资源在人格发展和行为的自我调节中的作用.它常常要进行大量的数据调查,特别是对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下人类的各种行为及心理进行广泛的调查,然后对调查所获得的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和概括,并最终从有机体进化的角度来形成某种结论。从一定程度上说,有机体元理论既是一种心理学观点,也是一种心理学研究方法,它在当代进化心理学研究中运用得比较多。如嫉妒在我们今天的社会被看作为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问题,但有机体元理论认为,嫉妒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种心理保护机制,这种机制最初是为了保持个体具有良好和稳定的伴侣关系,也即是为了保持伴侣的忠诚而形成的,因此,嫉妒是保持良好婚姻关系的原动力。自我决定理论的核心是强调人固有的发展倾向和先天的心理需要的重要性,它假定每个人都有争取自由和不受压制并在自己的行为中体现力量和能力的愿望,主张通过研究人心理需要的满足来说明各种动机在人格发展中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关注个体为什么会在某一时刻选择某些信息而不选择另外一些信息作为自己人格材料的一部分。在这方面,SDT理论首先研究了内在动机在个体积极人格发展中的作用。 转贴于 一、内在动机

所谓内在动机,就是指活动的动机是出于活动者本人并且活动本身就能满足活动者的需要。狄赛(Dec)i和雷扬(Ryna)曾概括了内在动机的四个特征:没有任何明显的外在奖励、由个体自身的兴趣引起、满足个体内在心理需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由于个体的内在动机和其先天的需要和积极的倾向紧密联系,因此,人的内在动机就能反映出人本性中一些积极的潜力,如好问、好奇和好动等,这样,由内在动机支配的行为不仅容易成为个体人格的组成部分,同时它也能增进主体的幸福感。有机体元理论认为,人固有的发展倾向和先天的心理需要是个体自我动机、人格整合以及促进这些积极心理加工过程的外在条件。一些心理学家在实证的基础上提出了人的三种先天心理需要,它们分别是胜任的需要(hteneedsofreo娜etenee)、自主的需要(theneedsofrautonomy)和交往的需要(hteneedsofrerlatendes)s.这三种需要的满足既是个体内在动形成的荃础,也是自尊人格形成的直接动力,同时它更是建构个体的社会性发展和个人幸福的必要条件。为了更好地说明和解释一些外在相关因素在个体内部动机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狄赛(Deci)和雷扬(砌阴)在1955年提出了一个认知评价理论(co即itiveevaluationtheo叮)作为自我决定理论的亚理论。这一理论主要是从认知的角度来说明外在的相关条件、人先天的内在需要满足程度与人内在动机之间的关系。认知评价理论主要涉及到人的两种最基本需要:胜任的需要和自主的需要。这一理论认为,在某一个行为过程中,如果社会情景事件或外在行为方式(如反馈、交流和报酬等外在条件)能导致行为者产生胜任感,则这些情景事件就能增强个体在这一行为过程中的内在动机,因此,快乐的挑战、让人愉快的反馈等都被发现有助于增强人的内在动机。但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的胜任感都有助于增强行为者的内在动机,只有那些和行为者内在的认知归因点相一致的胜任感才能真正增强行为者的内在动机。这也就是说,行为者一方面必须要有胜任的体验,但同时另一方面,行为者又必须从内心深处坚信这种胜任完全是因为自己个人的自主决定而不是由于其它外力的帮助或胁迫,这时候的胜任感才能增强行为者的内在动机。而反过来,如果胜任的体验被行为者归咎于外在的认知归因点时,则这种胜任的体验非但不会增强、反而会减弱行为者的内在动机。比如: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成绩,如果他认为自己的所取得的这些成绩完全是由于他个人的能力所致,则他在学习过程中的内在动机就会被进一步的增强;但如果他总认为自己的这些成绩主要是在家长的帮助下或在其它同学的帮助下才取得的,那么,这个学生的这种学习胜任感就会降低—至少不会增强—他在学习过程中的内在学习动机。由此可见,认知评价的全过程主要有二个子过程组成:首先,个体在行为上必须被认知评价为胜任,只有被认知评价为胜任的行为,才能增强行为者的内在动机;其次,个体的行为应被评价为是自主的(自己能够主宰的)而不是受控的,如果一个人的行为总是受控的(受他人、外在事件的直接控制或间接控制,如奖励等),那么即使这种行为是胜任的,它也不能增强行为者的内在行为动机。根据认知评价理论的这种特点,心理学家们在研究环境事件对人的内在动机的影响时,更多地从环境事件本身的特性来分析其对内在动机的影响,也即是把自己的研究重点放在环境事件本身的特性上—是自主性还是受控性。一般说来,凡是在具体的外在物质奖励条下或在外界的威胁、期限限制或压力性评价条件下完成的行为,都有另外强加的行为目的,不论这些外在行为目的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它们都能促使行为者把自己的行为胜任归咎于外在认知归因点,因而,这些行为大多减弱了行为者的内在动机。与此相对的是,自由选择、给予充分的自主机会、对活动本身的兴趣等这些因素大多有利于增强行为者的内部动机,这些因素不仅仅使行为者体验到了自主的需要,而且它还能促使行为者把自己的行为胜任归咎于内在认知归因控制点。根据以上这一原理,一些心理学家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假设:如果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性支持条件(如让学生根据兴趣自由选择学习方法和学习内容等),就能很好地激发和增强学生的内在动机、好奇心和接受挑战的愿望:而如果只给学生提供控制性支持条件(如严格规定相应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内容等),则学生不但会失去学习的内在动机和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其学习的效率也不会高,尤其是在创造性和创新性方面的表现会更差。钊‘对这一‘假设,狄赛(Deei)、内扎莱克(Nezlek)、谢尔曼(sheimnan)、,di’扬(助an)、格洛尔尼克(Gornlikc)和犹它曼(Utmna)等许多心理学家都做了相应的4沂究,他们的研究结果最终都证实了这种假设(助na&Deci,2000)。尽管胜任的需要和自主的需要对个体的内在动机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而且人们也通常认为,一个具有强烈内在动机的人,他会更偏爱独处的环境,更愿意单独从事自己感兴趣的工作。但也有研究表明,交往的需要也对个体的内在动机有着一定的影响作用。如美国研究幼儿依恋理论的心理学家波尔比(Bowbl,yJ.)在1979年的一项研究中发现,幼儿在和其母亲的交往过程中会获得一种安全的心态,在这种安全的心态条件下,幼儿就会产生去探索外在世界的内在动机,从这个意义上说,交往需要就促进了儿童探索环境的内在愿望。“对各个年龄的孩子来说,一旦他们感到安全,他们就会离开所依恋的人去探索外面的世界。但当遭到警告,感到焦虑、疲倦或者不情愿的时候,他们就有一种渴望亲近的愿望。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在安全的丛础上探索构成了儿童和父母间典型的交往方式。只要父母在身边并月.能够对孩子的需要做反应,每一个健康的孩子都会有足够的安全感去探索。’,B(。wbl,y1979,.P3)弗洛第等人(Fordietal.,1985)在一个相关的研究中也发现:如果母亲在早期幼儿的抚养中能给一予幼儿较多的自主性母爱支持,则幼儿不仅会具有安全的心态,而且其行为方式也会表现出更多的主动性和拓性,表现出更多的内在行为动机倾向。所谓自主性母爱支持是指母亲对幼儿的爱是根据幼儿的实际状况而确定,幼儿在具体的生活过程中可以任意有自己的行为自由,母亲只是对幼儿的自主行为给予母爱支持。这种母爱不是刻板性的和固定模式的,更不是用某种爱的方式来诱导或限制幼儿的行为。心理学家安德森(Andesron)等人的实验研究发现,当一个幼儿在做着自己很喜欢的活动时,这时候如果一个故意用非友好方式和该幼儿进行交流的陌生人出现在旁时,则该幼儿的内在动机就立即会呈现显著下降。许多教师(包括本人)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也发现,哪些内在学机较低的学生总是会把教师与他们的交往方式作为一项重要的抱怨内容,如这些学生经常会抱怨教师对待他们太冷淡或不关心等。也许以上的这些研究并不足以说明交往需要能像胜任需要和自主需要那样直接导致个体内在动机的形成,但这些研究至少可以说明一点:那就交往本身会给人带来不同的心态,而不同的心态则能助长或削弱个体己有在内在动机,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良好的交往关系会给内在动机的形成提供必要的背景支持。安全而宁静的心态条件下人的内在动机会得到增强,人在这种心态条件「也会产生更多、更大的幸福感;反之,紧张而恼人的心态条件则能降低人的内在动机,并能使人产生孤独感和烦躁感。

二、外在动机

尽管内在动机在积极人格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它并不是积极人格形成的唯一动力源,人在做出某种自我决定时,他还经常受到另外一种形式的动机的影响,这就是外在动机。外在动机是指由活动的外在因素或追求活动之外的某种日标所引起的动机,这种动机在成年人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这是因为当个体成年以后,他的许多行为都是迫于外在的社会压力和社会责任感。许多人常把内在动机行为和外在动机行为完全对立起来,把前者看作是自主性行为,把后者看作是非自主性行为。其实不然,外在动机性行为有时也能表现出明显的自主性。如:一个孩子在理解了他现在的学习和他将来的工作的意义后,他的学习就可能是自主性的,这种学习行为在表现形式上几乎和内在动机行为没有任何区别。为了具体地说明不同的外在动机行为的性质特点,狄赛(Deci)和雷扬(Ryna)在sDT理论框架内提出了一个sTD的子理论—有机整合理论(Ryna&Dec,2000)。有机整合理论根据自我在外在动机行为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或说是调节风格的不同)而把外在动机行为分成了四种:外部调节行为、内摄调节行为、认同调节行为、整合调节行为(具体参见附图5一1)。在这些外在动机行为中,自我投入得越多,行为的自主性就越高。有机整合理论还特别引入了两个重要概念—内化和整合来具体说明自我在这些行为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内化是指个体接受了某种外在价值观或某种外在调节意义,整合是指个体己把某种外部价值观或某种外在调节的意义转化为了个体自我的一部分,它有时也常被称为同化。外在调节是第一种外在动机行为,这是一种明显缺乏自主性特征的行为。它和内在动机行为完全相对立,其归因认知点在外部。个体的外在调节行为完全是为了满足外在需要和外在奖励,受外在压力和外部因素的严格控制和调节.如:新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行为主要就是属于此类。

第二种外在动机行为被称为内摄调节,内摄调节行为中的主体己接受了活动的外在要求,但这些外在的活动要求并没有全部融入个体的思想,人们在活动过程中只是服从和遵从了这些外在要求,也就是说并没有达到同化的程度。如:因为害怕犯罪、希望逃避焦虑或为了将来获得某种利益而做某种行为等。这种行为一方可点类似于弗洛伊德所谓的“自我”(Ego)行为,“自我”的行为要受“伊底”(Id)能的驱使,同时还要受“超我”(superEng)的约束和监督。另一方而这种动机行为更像罗杰斯和其他一些动力心理学家们的思想,强调内部的压力感和内疚感。尽管内摄调节行为表现出一定的内在驱动特征,但它仍然属于外部归因认知点行为,自我这一主体在这过程中并没有真正的自我投入.附图5一1自我决连续体中的各类动机(Ryan&Dec1.2000,p.70)

第5篇

关键词:人格 能力 性格 需要 人力资源 激励

所谓人格,是区别于他人的,在不同环境中一贯表现出来相对稳定的,影响人的外显和内隐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也称为个性,包括人格心理特征和人格倾向性两部分。其中人格心理特征包括性格、气质、能力,是人格结构中比较稳定的成分;人格倾向性包括人的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人格结构中较活跃的成分,决定着个体的趋向和选择。

人力资源激励的目的是激发内在潜能,充分发挥个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提高工作效率和组织绩效,达到员工和企业的双赢。而激励的难点在于人与人之间差异的存在:不仅存在年龄、性别等外显差异,还存在人格方面的内隐差异。人格差异体现了人与人根本的不同,通过分析使能管理者更加理解和尊重个体,在人力资源激励中能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本文选取人格的能力、性格、需要这三部分进行阐述,其意义在于:了解个体的能力对于企业至关重要,是判断“能为企业做什么”的依据;个体的性格不同,选择的激励方法也不同,性格是判断“适合什么激励方式”的依据;“需要”是从个体需求的角度判断“想要什么激励方式”的依据。

一、能力、性格、需要的定义及理论

1.能力的含义及能力结构理论

能力是指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该定义有两个要点:第一,能力是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比如人力资源管理者需要具备良好的协调和沟通能力,能处理好员工与公司,员工与员工间的各种关系;公司管理者不仅需要对下属进行工作指导,还需要激发下属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等。第二,能力是一种个性的心理特征,即使两人都具备同样的能力,但仍存在着高低之分,需要进行比较和甄别。

把能力看成由多种成分组成的复杂结构,形成了能力结构理论。20世纪初,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采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对大量与能力相关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能力二因素理论。他认为能力由一般因素G和特殊因素S两个部分组成。一般因素指大多数活动所共同需要的能力,又称为普通能力,适用范围广泛,包括注意力、观察力等;特殊因素指为某项专门活动所必需的能力,又称为专门能力,只在特殊活动领域内发生作用,如数学能力、体育能力、绘画能力等。

2.性格的含义及内、外倾性格理论

性格是一个人在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性格是在与客观世界互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经形成便比较稳定,会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下表现出来。

1913年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在慕尼黑国际精神分析会议上提出了内倾型和外倾型性格理论。荣格认为,一个人的兴趣和关注点可以指向内部(内倾型),也可以指向外部(外倾型)。内倾型的人,重视自己的内心世界,好沉思、善内省、谨慎、易害羞、爱独处,较难适应环境的变化。外倾型的人重视外部世界、活泼开朗、爱社交、自信、勇于进取、容易适应环境的变化。

3.需要的含义及需要层次理论

人为了求得个体和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必须具备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基础,如食物、衣服、睡眠、人际交往等。这些条件是不可缺少的,缺少了就会给人造成机体的不平衡感,使人产生对所缺东西的欲求,这种欲求就是人的需要。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1943年所著《人的动机理论》一书中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该理论把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分别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及自我实现的需要。

生理需要:与人们的衣食住行有关,包括饮食、休息、排泄、性等,是维持个体生存和种系发展的需要;安全需要:是人对生命财产安全、秩序、稳定、免除恐惧和焦虑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的需要,如结交朋友,成为群体中的一员,得到相互关心和交流,希望爱别人也渴望被人爱,希望获得家庭温暖等;尊重的需要:希望有实力,有成就,有信心,能胜任,同时也希望有名誉和威望,得到他人赏识、重视和高度评价;自我实现的需要:位于需要层次最高峰,指人希望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潜能,不断完善自己,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事情,实现自己理想的需要。

二、某药店人力资源激励中存在的问题

1.药店概况

成都某某药店是一家以经营中药材为重点,并设有名老中医馆的药品零售企业。药店成立于2009年底,占地面积700平方米,目前有员工20人。药店周边有大型的购物中心和商用、民用楼盘,客流量较大;地处成都市二环路旁,交通便利;周边同类药店少,从药品质量、店面装修以及规模来看具有优势。经过两年的运营,药店并非像最初设想的那样稳健发展,因此急需理清问题、分析原因并找到改善措施。

2.问卷调查

为了了解药店人力资源管理激励的现状及员工的意见和建议,笔者在得到药店管理者许可后对药店进行了一次全员的问卷调查。药店共有员工20人,除去换班休息的3人及休产假1人,共有16人参与调查。发放问卷16份,回收率100%。为确保调查的有效性并保护被调查者的隐私,调查采用匿名方式填写。运用Excel2007版本统计软件对调查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1)关于工作积极性

第6篇

对尴尬(embarrassment),心理学给予了许多界定,Goffman(1956)认为尴尬情绪是个体违背了被认可的管理行为的社交规则导致的。Sharkey则认为尴尬是个体的理想身份与他表现出来的身份之间差异的结果。Sabini等学者认为尴尬是一种不愉快、不安、强有力的情绪状态,本质是社交的,对社交行为和社交互动有调节作用。上述观点或多或少都是从尴尬产生的条件出发来下定义。而事实上,造成尴尬的原因多种多样,因此,从这个角度来描述尴尬总显得不够全面。目前,国内外学术界最常使用的对尴尬的定义来自于Miller,他认为:“尴尬是慌张、笨拙、不安的急性状态,它增加了对不想要的评价的威胁,这些评价来自真实的或想象的观众(Miller,1996) 。”这种定义侧重于从现象学的角度定义尴尬,同时涉及尴尬情绪的某些社交功能。

在情绪分类中,尴尬属于自我意识情绪。与快乐、悲伤、愤怒、害怕这些与生俱来的基本情绪不同,自我意识情绪的产生需要一定智力基础,因此出现的时间也比较晚,大概在一岁以后。学术界对基本情绪的了解比较成熟和全面,对自我意识情绪的了解则不够深入。尴尬情绪的研究可以追溯至达尔文,从心理学层面对尴尬情绪进行研究始则于20世纪50年代的Goffman。此后,心理学家逐渐开始把尴尬作为一种独立的情绪看待,并从先行事件、经验过程和评估过程、面部表情、生理反应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20世纪90年代,研究者们发现尴尬具有缓和、平息功能,并重点关注尴尬情绪的社交意义,这些研究让人们关注尴尬情绪与亲社会性的联系。

二、尴尬与羞耻、内疚的区别

尴尬与羞耻(shame,也有学者译为羞愧)、内疚(guilt)、自豪(pride)同属自我意识情绪(Miller, 1996)。Ekman(1992)提出的情绪分类理论第一次把尴尬作为一种独立的自我意识情绪来看待。 Keltner 和 Buswell(1997)总结前人研究,提出区分情绪的几个要点:先行事件;经验过程和评估过程;面部表情;生理反应。首先,典型的尴尬先行事件是因为违反社会规范而引发的过度社会暴露,例如身体失衡(比如摔倒),认知缺陷(比如忘记某熟人的名字)等 ,而羞耻和内疚都是由更严重的失败和道德错误引发的(Tangney, Miller, Flicker & Barlow, 1996)。

其次,经验过程和评估过程方面,Tangney(1996)的研究很有代表性,他罗列了31个项目,让被试根据自己的经验分别给尴尬、羞耻、内疚打分,结果发现尴尬有别于羞耻和内疚。另一些研究也发现,旁观者对尴尬和羞耻的反应也是不同的(Tangney et al., 1996)。

再者,关于尴尬的面部表情。在不同的尴尬情境下,人类的尴尬反应均包括回避凝视,眼神位置变换,微笑的控制和压抑,头部向下及两侧运动,用手紧张地触碰面部和紧张地笑(Keltner&Buswell,1997)。尴尬的微笑是非杜氏微笑(non-Duchenne smile)――不真实的笑,是人们刻意摆出的。这种独特的微笑作为情绪线索,能够让人们区分出尴尬、快乐和羞耻。

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尴尬与羞耻、内疚的关系并不十分密切,反倒是羞耻与内疚有着许多相似之处(Menesini & Camodeca, 2008; Lewis, 2008)。鉴于以上这些发现,后来的研究者逐渐把工作重点放在了区分羞耻与内疚情绪上,尴尬则被视为与此二者有些距离的“近亲”。

三、尴尬的亲社会意义研究

近几年,学者们逐渐开始关注尴尬的亲社会意义,认为尴尬这种“自我意识情绪”具有社会交往剂的作用。

亲社会行为的定义有很多种,我们采用如下定义:亲社会行为指关心他人利益,以及避免做出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Simpson & Willer,2008)。这个定义不以外显的行动为衡量亲社会的标准,而是以行事动机和目的为衡量标准。由此,亲社会行为不仅仅是指做出利他的行为,也包括按照规则行事、自觉避免可能冒犯他人的行为(比如不在公共场合吸烟),照顾他人的情绪和想法,适当的顺从甚至服从等等。尴尬、羞耻和内疚不仅是“自我意识情绪”,也是“他人意识情绪”(Tangney, Miller, Flicker & Barlow, 1996)。人们之所以体会到这些情绪,是因为意识到自己正处于他人的评价之下。对于尴尬,还意味着明白自己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成为他人评价的焦点。能意识到他人的存在,尤其是知道他人的评估会对自己产生影响,是避免伤害他人、展现亲社会特质的前提。

1、尴尬的缓和、平息功能

早在1956年Goffman开始有关尴尬的研究时,就增对尴尬进行过功能上的分析,他认为尴尬有助于社交相遇的顺利进行。从这一视角看,尴尬不只是避免不愉快体验,也具有一定的社交功能。

随着时间的推移,后来的研究发现,尴尬同脸红一样,是一种具有缓和功能的情绪,能够平息社会越轨行为(Dijk,de Jong& Peters, 2009; Dijk,Koenig,Ketelaar& de Jong,2011; Feinberg,Willer&Keltner,2011)。这种观点暗含进化心理学的视角,其核心是把尴尬看成关乎生存与社会适应的进化结果:作用是恢复社会越轨所破坏的关系(Keltner&Buswell,1997)。与之类似,Harris(2006)提出尴尬的三种功能:平息冒犯,防止再次侵害以及促进尴尬者修复社交失误。

有心理学家从进化的角度提出,非人类物种的顺从表现,比如露出牙齿,低下头上下摆动,以及顺从的咕哝(Keltner&Buswell,1997)与尴尬类似。动物的顺从行为,意味着被迫将自己的利益出让给其他个体;尴尬或许略有不同,它是想告诉别人:我明白自己的不小心有可能侵害到他人的利益,并对这种不小心表示抱歉,是一种主动的行为。尴尬代表着对他人利益和社会规范的觉知,知道个体应该约束自己的行为,避免侵害到他人。当个体由于不可控制的原因没能完成这一任务的时候,尴尬情绪就会出现。从避免侵害他人这一点来说,尴尬具有亲社会意义。

Feinberg,Willer和Keltner(2011)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尴尬的亲社会性功能,这也是对尴尬平息、缓和功能的总结。他们为检验尴尬的亲社会性设计了5个实验,在其中的一个实验中,他们筛选出高尴尬和低尴尬被试讲述自己尴尬经历,并录制下来。然后找来94名被试观看录像并为录像中人物的亲社会特质(如慷慨、合作、有,道德、遵守规定和社会规范、值得信任)和反社会特质(支配的狡猾的自私的不能信任的)打分。结果发现,被试认为高尴尬被试更具有亲社会特质,低尴尬被试更具有反社会特质。在另一个研究中,研究者采用人物照片为研究材料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此外,研究者还发现,尴尬表情甚至能影响观察者的行为:比起呈现中性表情和自尊表情的互动对象,人们愿意把更多的资源分给尴尬的人,也认为这些人更值得信任。这些研究结果支持尴尬是亲社会功能的推断,也支持了尴尬是信任与合作行为的诱导因素的观点。

2、特殊群体的尴尬情绪与亲社会表现

有学者将尴尬研究扩展到一些特殊群体,例如自闭症群体和婴幼儿群体。对婴儿和儿童的尴尬研究能够大概勾勒出尴尬情绪的发展过程,尴尬情绪可能是最早出现的自我意识情绪,大概出现在15~24个月(Lewis, 2008),且性别差异显著,女孩通常比男孩能更好地识别情绪。18~24个月的婴儿在某些情境下(例如,成为被关注的对象,被过分夸奖或者被要求唱歌跳舞)会表现出垂下头、双手捂脸、难为情的表现(Lewis, 2008)。5岁以后,大多数儿童产生尴尬情绪,且性别差异消失。4~5岁的儿童能够识别和理解尴尬情绪,但是用语言对尴尬进行表达要等到8~9岁才能实现。

自我意识情绪的出现与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是分不开的,尴尬情绪需要将自身或他人行为与个体内化的文化准则 、规范和目标进行比较的能力(范李敏,2013)。年龄较小的婴儿还不能内化道德规范和准则,他们的所做所想都是“自我中心主义”的,在缺少尴尬情绪的同时,他们也缺少利他、合作等亲社会行为。王昱文等研究表明,小学儿童自我意识情绪理解能力与其亲社会水平成显著正相关(王昱文,王振宏, 刘建君,2011),范李敏的研究表明,尴尬情绪的激发对小学儿童的合作行为有显著影响,体验到尴尬情绪的小学儿童表现出更多的合作行为,这或许能从侧面说明尴尬情绪与亲社会之间的联系。

关于自闭症群体,有研究表明,高功能自闭症(HFA)/自闭症(AS)儿童的情绪概念相对完整,他们具有识别快乐、悲伤、恐惧和愤怒等非自我意识情绪的能力(Capps et al., 1992)。自闭症儿童能否识别自我意识情绪,研究者们对此存有疑问。研究显示自闭症儿童的社交推断和观点采择能力有限,可能在感受自我意识情绪方面存在问题(Capps et al., 1992)。还有学者认为,自闭症儿童只会在社交违规明确地引起了他们注意的前提下,才能感受自我意识情绪(Kasari,Chamberlain&Bauminger, 2001)。给8-15岁的自闭症儿童呈现尴尬和羞耻的照片,结果表明,HFA/AS儿童的问题不是无法区分尴尬和羞耻,而是不明白这两种情绪的意义。他们常常把尴尬描述成“高兴”,而把羞耻描述成“困乏”。

四、小结与展望

尴尬情绪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情绪,它的亲社会意义可以从两方面得到验证:一方面,尴尬的缓和、平息功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挽回社交损失,善于表达尴尬的人容易获得他人的好感和社会资源,被认为具有更多的亲社会特质;那些感受到更多尴尬情绪并且表露出更多尴尬行为的个体,不仅可以展现更多的值得信任、亲社会的态度,而且他们还可以从别人那里获得更多的信任和合作。另一方面,自闭症群体、婴幼儿群体、反社会人格者等亲社会功能不完善的人群,在尴尬情绪的表达和识别上也存在困难,说明二者之间存在某种联系。但是,尴尬情绪亲社会领域的研究还不够全面,尚处于理论验证阶段。通过梳理该领域的已有研究,可以为今后的研究指明方向。

1、研究方法的扩展

回顾过往研究,可以发现研究者们在尴尬情绪亲社会性领域的研究方法是比较单一的,大多采用让被试观察表情图片(包括尴尬表情和与之配对的其他表情),然后给图片人物的亲社会/反社会特质打分的模式。这种方法的弊端在于不能避免被试打分的主观性,而且由于被试识别尴尬表情的能力不同,研究结果可能因所选被试的不同而改变。针对这一问题,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法是进行尴尬情绪与亲社会之间的内隐联想测验,Feinberg等人曾预想过这种前景,但目前还没有研究者将其变为现实。

此外,也有学者尝试更加生态化的研究方法。例如Krach等(2011)在一项fMRI研究中,利用50张速写,将不同的场景呈现给被试,从而激发起被试的尴尬情绪。这种激绪的方法也许要比单纯的表情图片刺激更接近真实生活。未来的研究或许可以考虑直接让被试参与到尴尬场景之中,以检验该情绪的社交功能。

第7篇

“天昏昏令人郁郁。”意思就是在阴雨连绵的季节,人们的精神较懒散,心情也不畅快。我国的医疗气象工作者通过深入研究发现,阴雨天气之所以影响人的心理健康,主要是因为阴雨天气下光线较弱,人体分泌的松果激素较多,这样,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的分泌浓度就相对降低,人体神经细胞也就因此“偷懒”,变得不怎么“活跃”,人也就会变得无精打采。

秋冬季节抑郁症病人明显增加

气象条件是组成人类生活环境的重要因素,气象条件及其变化不仅影响人的生理健康,对人的心理情绪的影响也非常明显。有利的气象条件可使人们情绪高涨、心情舒畅,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提高;而不利的气象条件则使人情绪低落、心胸憋闷、懒惰无力,甚至会导致心理及精神病态和行为异常。

在秋冬季节,患抑郁症的人数明显增加,比平时多出大约10%。其中男性患者比女性患者多,且多为中年人。按照定义,所谓的季节影响的精神紊乱(SAD,SeasonalAffectiveDisorder)就是受季节影响的精神疾病。一般来说,北半球这种季节性的抑郁症在10月至11月开始发作,3月至4月结束。大多数病人发展成非典型抑郁症状,如嗜好甜食,体重增加等等。另外还有一些症状,如持续疲乏,喜欢独处,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容易激动等等。SAD的发生和精神、社会压力无关,过了发病季节症状又会消失得无影无踪。维也纳大学的一项研究指出,在中欧国家大约有13%的人口患有轻度的SAD,4%的人口患有严重的SAD。

想摆脱坏心情,去阳光下走走

第8篇

关键词: 儿童 社会性退缩 综述

社会化是儿童成长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所必须不断内化的过程。而社会交往是社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社会退缩却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儿童社会化进程,对儿童自身发展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如发展病理学观点认为,社会退缩是控制社会失调的例证或被看做内隐行为问题,是儿童发展的危险因素,与青春期甚至成人早期的问题行为有关[1]。它产生的不良后果会导致家庭内部产生矛盾,形成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对国家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为此近年来关于儿童社会性退缩已经成为儿童成长的热点问题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美国家已经在这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相比之下,虽然近年来我国该领域研究不断加强,但是还是有待于深化研究。本文拟对近年来关于儿童社会性退缩研究进行梳理,并提出有待解决的问题。

一、社会退缩的概念

至今研究者在社交退缩的概念上仍没有达成一致。早期研究者对其概念界定有两种不同观点:

一种观点是从行为描述角度来定义社会退缩,认为“社会退缩”是一种交往频率低的独处行为[2],即把具有社会退缩儿童定义为那些自愿地、以低于正常的频率与同伴交往的儿童。并认为社交退缩源于儿童的害羞、抑制性等气质特点或社交焦虑等内隐性困难[3]。

另一种观点是从社会学角度把“社会退缩随”界定为低水平的同伴接纳或高水平的同伴拒绝[4],认为儿童的社会退缩原因是缺乏交往动机、害羞、害怕,或者是行为的攻击性导致同伴群体拒绝与他们交往。但后来有学者对这两种方法的相关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它们相关程度并不高,社会测量中的被忽视儿和被拒绝儿童并不等于社会退缩儿童。之后人们更多地采用行为描述的方法来界定社会退缩。

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对于童年期社会退缩行为的内涵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研究表明,行为退缩是一种多维度结构,反映了儿童的心理、气质和动机属性,很大程度上被视为由于心理上过度控制而作出的行为反应,并且这种结构随儿童年龄和社会背景的变化而转变[5]。

二、社会退缩的研究方法

社会退缩行为研究近年来主要采用了观察法、评价法两大类。

其中观察法主要包括对儿童在经过研究者精心设计在一定的试验控制,一定的场所(如行为观察室)下进行观察,即实验观察法,以及在儿童熟悉的自然环境下通过无干扰参与进行观察的自然观察法。其中多数研究采用鲁宾等编制的《儿童游戏行为观察量表》,这一量表把儿童游戏的认知分类嵌套在社会参与分类中,通过界定社会退缩的操作定义――所有形式的非交往游戏和单独行为,从而记录儿童不进行任何游戏的无所事事、观望行为和单独活动,并采用时间取样的方法。

评价法主要包括教师评价法、父母评价法。其中教师评价法主要采用学前儿童游戏量表(操作定义和行为指标与观察法相同),根据儿童活动场的所略有改动。此外,也有一部分研究者采用加利福尼亚儿童Q分类问卷,采用其中的“害羞―抑郁”维度[6];父母评价多用于考察儿童的气质特点,用于社交性抑制的研究。

三、社会退缩的分型及类型间关系

(一)社会退缩类型

经过对以往的研究进行分析整理,发现研究者们近些年来以鲁宾1982年提出的“安静孤独”、“活跃孤独”两种类型,和艾森道夫1990年在鲁宾研究基础经过深入剖析从而分离出的“沉默寡言”型为基础,经过持续的临床实验研究并结合我国具体文化特征,最终提出了我国儿童社会退缩类型,目前普遍公认的三种儿童社会退缩类型为:安静退缩型;焦虑退缩型;活跃退缩型。

1.安静退缩型:是指有同伴在场时儿童独自的、安静的探索活动和建构活动,通常是一种久坐不动的独处行为。从社会交往的动机来讲,在儿童早期,安静退缩行为源于儿童较低的社交趋近动机而不是较高的社交回避动机,反映出儿童对物比对人更感兴趣[7];但到儿童中、后期,陌生同伴面前的安静退缩行为逐渐与儿童的行为抑制性相联系,研究者指出,在儿童中、后期安静退缩行为可能成为抑制的儿童应对其内心焦虑的一种方式。

2.焦虑退缩型:具体指儿童的无所事事和观望的行为。研究者认为这种行为反映了趋避式动机冲突――既想参与又怕参与同伴活动,从而表现出了儿童羞怯、抑制、拘谨等气质特点。其根源可能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抑制性气质,这种气质的儿童在陌生环境中表现为抑制、害羞,不能与他人很好互动;二是负面评价期望或不利的交往地位,如被拒绝和被忽视的儿童。这种行为最后可能发展成为交往焦虑[8]。

3.活跃退缩型:表现为频繁、夸张的独自游戏,包括喧闹、重复、攻击和多动的行为,以及夸张的戏剧性表演。该类儿童喜欢参与同伴互动,交往趋近动机高,回避动机低。但由于冲动、不成熟的行为,因而常被同伴拒绝,长此以往便形成了这种活跃退缩的行为模式。

(二)社会退缩类型的关系

研究者发现在儿童早期,焦虑退缩与安静退缩和活跃退缩彼此没有关系,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在陌生同伴面前的焦虑退缩行为逐渐与安静退缩联系在一起,出现了两种形式的社会退缩相融合的趋势。随着儿童早期到儿童中期的发展,三种退缩行为均普遍减少,且安静退缩、焦虑退缩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活跃退缩不稳定[9]。

四、社会退缩产生的影响因素

(一)遗传与生理基础因素

许多研究发现,儿童的抑制性气质可以预测以后的退缩行为[10],鲁宾也认为社会退缩可建立在抑制性气质之上。因此两类研究应该是紧密相连、相互促进的关系[11]。早期,凯根和他的同事经过对抑制性气质生理基础的研究,得出婴儿的气质在社交退缩的发展中是一个遗传的病因因素。他认为一些婴儿出生时就有一种生理特征,这种特征使婴儿在遇到陌生的环境时表现出害胆怯和害怕。婴儿时期两种行为的结合可以预测后期的抑制:一种是高频率的身体运动,一种是在陌生环境中经常啼哭。鲁宾指出这些不同因素的相互作用会导致社交退缩的发展。内在的社会化和早期关系的相互作用使儿童逐渐产生不安全感,使他们逃避所面对的社会环境。这些研究说明,抑制性气质和社会退缩具有一定的生理基础,情绪调节能力不佳容易处于紧张和压力下,从而出现退缩行为。

(二)早期亲子关系因素

我在此处所指的亲子关系是儿童早期与主要抚养者之间的依恋关系。依恋只最初的情感连接,也是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具体可分为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和反抗性依恋。儿童心理发展和社会化进程起源于他们与家长建立的最初关系。当双方建立良好的关系是可形成安全性依恋,从而促进儿童社会探索与同伴互助,并一步促进社会情感和能力的发展。相反,如果关系建立不好而形成反抗性依恋,儿童将建立起不愉快、不负责任、不喜欢探索周围环境的行为模式。实证研究表明,反抗型依恋的孩子在2岁时比同伴更容易烦躁更脆弱和社会抑制,容易被他们的老师评价为依赖、无助、紧张和恐惧,在4岁时缺乏信心和果断,在7岁时被观察为社会退缩。有研究发现,反抗型依恋与行为退缩有关且能对行为退缩进行预测[12]。

(三)家庭因素

近年来研究表明影响儿童社会社会性退缩的家庭因素主要包括教养方式、家长个性和家庭结构。

其中教养方式对儿童影响最大,它包括教养观念、教养策略及教养类型。在教养观念上鲁宾和梅尔1989年的研究得到这个结论。若父母认为社会技能不重要,则他们的孩子在实现社会目标过程中更容易哭,解决社会问题的成功率低。在同伴交往中,如果母亲认为儿童的社会技能是由先天因素决定的,那么儿童则表现为缺乏自信,成功率低。教师对这些儿童的评价是焦虑、害怕、退缩。另外,如果父母采用硬性掌控策略如指导、重复自己的要求、恐吓等将不利于儿童自己解决人际关系问题。鲁宾和梅尔1990年的研究也验证了硬性掌控策略更易造成儿童退缩行为。在教养类型方面,权威性、放任型和溺爱型相比民主性更易出现社会退缩行为。

由于儿童期儿童的身心结构决定儿童接触信息量少、活动范围小得特征,使得父母行为和个性对儿童具有很强的参照作用。研究发现,生活中父母内向畏缩、胆小怕事、易紧张焦虑等性格,也会在子女身上再现,这说明家长的退缩表现常会起榜样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子女[13]。

另外,对单亲离异等家庭结构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的研究表明:家庭结构的完整也是儿童正常社会化的的有力保证,而单亲家庭更易使儿童产生社会退缩行为[14]。

(四)社交因素

影响儿童社会退缩的社交因素主要包括父母关系、同伴关系和教师关系。

由于前文已经阐述了儿童与父母间关系对社会退缩的影响,此处将不再赘述。对于同伴关系因素,艾森道夫(1990)曾经指出,儿童的同伴关系,以及他们对这种关系的感觉中介着儿童在社会或陌生情境下的行为。近年来的一些研究表明:具有社会退缩行为的儿童往往是那些在同伴交往中被拒绝或被接纳的个体,因此他们常伴有低的自尊水平、焦虑及羞怯。造成这样的原因可能包括该类儿童在交往过程中缺乏有效的交往技能和行为被动及退缩,另外由于被同伴拒绝后造成的心理伤害也能进一步强化他们的退缩行为。

就师生关系而言,相比前两个因素,研究力度相对较浅。不过近年来,研究表明:师生关系也会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和行为恰当程度。研究发现,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情感与儿童的社交能力及自信心有明显的正相关。那些受老师信任和赞扬的儿童往往表现出社会交往能力强并且富有自信。而那些被老师忽视甚至责罚的儿童伴有社会性退缩行为的数量明显大于与老师建立起良好关系的儿童数量。

五、社会退缩的干预研究

目前国内对社会退缩的干预研究还比较欠缺,但近些年来随着该领域的深化证实社会退缩是可以被矫正的。

具体研究主要是从心理学操作技术着手,包括以行为主义为基础的优化交往空间法、行为模式专训法[15]和阳性强化法的研究,以认知主义为基础对人际关系认知法[16]、情感情绪针疗法[17]的研究。

此外,近年来研究游戏疗法对儿童社会退缩的矫正也逐渐成为热点。游戏治疗强调在预备的环境中,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逐渐克服自己的问题,可用于社交退缩矫正。近些年来,随着游戏治疗的应用和发展,心理学家们认为通过游戏给儿童创设一种温和、信任及自由的环境,让儿童在游戏中察觉自身存在的问题,挖掘自己的潜力,从而发生内心世界的变化[15]。针对社会退缩儿童的治疗和矫正主要为集体游戏矫正,这种方法被证明是有效的,治疗者运用直接、主动的方法,在一种生动有趣的集体游戏氛围里,通过社交技能训练使儿童掌握社交技能。

六、现有研究的评述和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一)评述

通过对以往研究的梳理可以发现,研究儿童社会性退缩是以国外研究为基础,通过结合我国国情和国内儿童的具体特征,逐步深化发展的。研究经历了由浅入深、由模糊到具体、由“拿来”到“中国化”、由单因素到多维度的发展历程。

虽然以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在有些研究内容上还未达成一致,但心理学家对于研究的许多方面已经达成基本共识。儿童社会退缩的概念是从行为描述和社会学角度来界定的;儿童社会退缩类型主要包括安静退缩、焦虑退缩和活动退缩三种分型;稳定性方面,认为儿童社会退缩是从低到中等的稳定性;儿童社会退缩影响因素既有先天因素又有社会因素;并且证实社会退缩说可以得到矫正的。而这些研究成果也将为今后的深入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二)展望

纵观儿童社会性退缩的研究历程,针对儿童社会退缩研究的不足和目前国内的研究趋势,未来研究可从以下几点着手。

1.儿童社会退缩的概念首先应对其进行进一步探究。这将促进社会退缩研究中行为指标的统一,从而促进研究的标准化,提高儿童社会退缩研究的信度与效度。

2.加强儿童社会退缩的纵向研究。这样可弥补目前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儿童早期和以横向研究为主的不足,从而纵向、全面考察儿童社会退缩的心理机制及情绪变化。

3.扩大对社会退缩儿童的矫正研究。该研究的加深不仅可弥补目前在该领域的缺陷,更重要的是他的研究成果对社会退缩儿童的治疗具有深远意义,从而促进儿童更好地发展。

4.针对文化与性别差异研究的不足,从复杂的理论视角探讨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性别对社会退缩儿童的影响也可作为未来研究的方向之一。

参考文献:

[1][5]侯超,孙文瑶.儿童社会退缩的研究述评.产业科技论坛,2006.12,(12):125-126.

[2][8]叶平枝.儿童社会退缩的概念、分型及干预研究述评.调查与研究,2005,(11):22-24.

[3][7]孙玲,陈会昌.儿童社会退缩亚类型及社会适应关系.心理科学进展,2004.12,(3).

[4]胡宓,蔡太生.自我意识及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会退缩行为的关系.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16(3).

[6]马丽萍.儿童期社交退缩研究综述.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10,9(2):10-11.

[9]孙玲,陈会昌.儿童早期到中期社会退缩行为的发展,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4).

[10]侯静.儿童2―7岁间的行为抑制性及其与家庭教养、学校适应的关系[D].西安: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2003.

[11]叶平枝.儿童社会退缩影响因素及发展路径研究.广州大学学报,2008.11,7(11).

[12]郑淑杰.学前儿童社会退缩行为的影响因素、亚类型及其行为适应[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13][14]邹先云,冯维.儿童社会退缩行为的原因与对策.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报,2006.6,23(2).

第9篇

    1心理韧性的概念

    心理韧性,源于早期心理学上用以形容遭遇不幸而不脆弱的儿童。对心理韧性的定义,学术界至今没有统一的认识。

    美国文化传统词典将心理韧性定义为:从疾病、抑郁、变化或不幸中快速恢复的能力;恢复正常的能力;是一种物质特性,即在被弯折、拉长或压迫后恢复其初始形状或位置的能力;弹性。美国心理学会把韧性定义为个人面对生活逆境、创伤、悲伤、威胁或其他生活重大压力时的良好适应,它意味着面对生活压力和挫折的“反弹能力”。GailWagnild总结:心理韧性意味着内在力量、能力、乐观、灵活以及面临逆境时有效应对的能力。李海垒等总结大量心理韧性的研究文献,认为主要存在三种定义:结果性定义、过程性定义和品质性定义。结果性定义重点从发展结果上定义tD理韧性,如心理韧性是一类现象,这些现象的特点是面对严重威胁,个体的适应与发展仍然良好;过程性定义将心理韧性看成是一种动态的发展变化过程,如心理韧性是个体在危险环境中良好适应的动态过程;品质性定义将心理韧性看作是个人的一种能力或品质,是个体所具有的特征,如心理韧性是个体能够承受高水平的破坏性变化并同时表现出尽可能少的不良行为的能力。

    胡月琴等认为,目前国外对心理韧性的概念界定主要存在三种看法:①心理韧性是个体经历高危后的积极结果;②心理韧性是压力、逆境等生活事件与保护性因素同时作用的动态过程;③心理韧性是个体应对压力、挫折、创伤等消极生活事件的能力或特质。结果说、过程说、特质说都反映了心理韧性的本质属性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都应归人到心理韧性的概念范畴中。心理韧性是人类机体中存在着的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它会在逆境下自然地展现出来,推动人们克服生命威胁、追求自我实现、维持精神和睹。心理韧性因情景、时问、年龄以及生活环境而水平不同。心理韧性也可理解为是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起初,心理韧性原本是指人格特征,而近年来,更多地将其重新定义为是一个动态的、可变过程。葛秀杰等认为,心理韧性的研究实质是关注影响个体应激反应的积极因素和过程。这样以心理韧性为基础的干预措施的发展,实施干预后结果的实验性研究都得以认可。心理韧性的概念虽然多年来已引起不同专业领域的研究兴趣,但在护理行业,也只是近十几年才开始意识到心理韧性在不同临床护理领域的潜在价值.

    2心理韧性的测量工具

    研究者使用不同的方法测量心理韧性。多数研究者选择多种尺度和工具,包括自尊、道德品行、生活满意度、从属感等。Wagnild&Young于1993年发表的韧性测量量表RS已经作为有效可信的测量工具被广泛应用。心理韧性的五项基本特征:毅力、镇定、人生有意义、自立自信和独立自由的品性是Rs的概念基础?.此外Connor和Davidson编制的CD—RISC、Friborg编制的RSA也影响很广。CD—RISC来自于临床治疗,包括25个项目,涉及能力、忍受消极情感、接受变化、控制感、精神信仰5个因素。RSA包括43个项目,主要测量个体面对应激的保护因素,包括个人能力、社会能力、家庭和谐度、社会支持、个人组织性5个因素.

    3研究手术室护士心理韧性的背景及意义

    3.1背景

    手术室是一个复杂的特殊工作环境,手术的特殊性使手术室工作节奏快、负荷大、易变性强。地理性限制的区域内同时协作工作的人员涵盖多个专业领域:医疗、麻醉、护理、技师、工程师、保洁工等。手术室是一个多等级人员共存的环境,人们因信息、价值观、信念、经验、角色、兴趣以及目的不同而常发生人际冲突。冲突的程度从小的争议、观点的不同、性格不合,到明显的敌视对抗,甚至身体对抗。 3.2意义

    3.2.1提高手术室护士工作适应能力心理韧性是在复杂环境工作的必要素质元素,是能够习得的重要品质,拥有韧性品质的人能将逆境转化为机会,能身处逆境直到情境变得和谐一致和得到理解.手术室的工作性质要求护士能适时应变多变的紧张环境,所以,对手术室护士的心理韧性水平要求高。反过来说,没有心理韧性或心理韧性水平低的护士不仅不能适应、胜任手术室工作,不能满足手术患者护理需要,就其本身的生理、心理也备受折磨,甚至最终不得不离岗离职。

    因此,研究手术室护士如何习得心理韧性对提高工作适应力具有现实意义。

    3.2.2指导手术室护士遴选心理韧性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显示,心理韧性有其定义性属性或保护性因素,Marie总结6位研究者的结果发现:心理韧性的保护性因素包括自我价值感、自信、自我效能、幽默感、有理想、积极的正面关系、正面社会取向、非正式社会支持网、富有批判性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决策力、内在控制力等。其中,前四项6位研究者均认可。而这些因素也能预测个体的心理韧性,通过认识相关因素预测个体心理韧性水平,从而可在遴选适合手术室工作性质的护士时作为参考.研究手术室护士的心理韧性,可以在遴选手术室护士、培养和提高手术室护士的心理韧性,增强手术室护士的应变能力、适应能力,促进一个团结、稳定、上进的手术室团队建设等诸方面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4影响手术室护士心理韧性的相关因素

    4.1个人特征

    个人特征如年龄、工作年限、T作经验、教育水平等能预测护士的心理韧性,这一点并未被很多人认可。

    但不少研究已显示这些个人特征能影响护士对压力的应对和管理。Moore等通过对小样本研究发现,急诊外科护士工作压力影响易感性与年龄、工作年限呈正相关。年纪较大的护士(>50岁)压力水平最低,提示年长护士比年轻护士更容易应对工作压力,可能更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卫生行业,具有心理韧性特征。另外一些相似的护理研究倾向于支持这一观点。一些研究者测量了年龄和工作年限对护士稳定性的影响。这些研究中,护士年龄与工作满意和稳定心态显着相关。

    也说明年纪较大的护士倾向于稳定,因为他们已经对服务机构有了承诺。不过也有一些研究结果反驳这一观点。Adams等发现年龄、工作年限和教育水平与工作满意水平没有相关性。

    4.2续聘计划

    计划继续受雇是护士留下来的重要标志,可能与心理韧性有关,表明护士具有在临床环境中坚持的能力。就护士工作年限、教育水平与继续受雇的计划之间的相关性,也是有相冲突的研究结果。Chan等在一个114名新加坡护士的小样本随意抽样调查发现,工作年限长和教育水平高的护士倾向于继续雇佣关系。而Shields等对英国护士大样本概率抽样研究表明计划离开、教育水平与雇用期限相关,研究认为较高学历的护士比低学历者更有职业灵活性。

    因为抽样方法和样本量不同,Adams等和Shields等的结果更易接受。研究测量个人特征对护士心理韧性的影响并不多。

    而且其他领域的研究也反映了不一致性。测量老人心理韧性的研究推测年龄的增加与高水平心理韧性没关系。相反,Leipert等和Bowman等“的研究发现心理韧性发展与年龄相关。样本量、抽样方法、研究方法可能是造成不一致的原因。这些不一致提醒将来的护理研究去调查这些特征对护士心理韧性的预见性效果。为描述和测量个人特征对手术室护士心理韧性的影响,Brigid等对澳大利亚手术室协会成员进行系统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应用CD—RISC心理韧性测量表测量手术室护士心理韧性;量化与年龄、工作年限和教育水平的相关性以及这些相关因素预测护士心理韧性。研究结果显示,手术室护士心理韧性与年龄、工作年限显着相关,但不能确定因果关系。多元回归模型分析显示,个人特征中只有工作年限可以预测手术室护士心理韧性。但是该研究同时指出,手术室护士的心理韧性不一定依赖于年龄、工作年限和教育水平,而是可能受手术室环境文化影响。如那些经常与暴虐手术医生合作的护士会有不同的应对策略适应工作。手术室护士通过暴露于压力环境的经验,逐渐发展人际技巧,使其能够有效应对这种情形。其研究也指出,手术室护士的心理韧性虽然与工作年限显着相关,但实际工作经验,如经常配合难度大、复杂手术的护士与只是配合小手术的护士,仅靠年限为尺度的工作经验对其心理韧性水平的影响可能不一样,但这是目前研究尚未涉及的领域。Waller提出,当个体遭受逆境挑战时,他们经常变得更强大,未知的、潜在的能力被激发使之能够克服逆境。所以,心理韧性是可发展的,而且不限于或不全依赖于个体的年龄或经验。其他因素如环境和特殊情况有助于增强个人发展心理韧性的能力。

    4.3其他因素

    研究者证实15J,心理韧性的保护性因素包括:个体觉得人生有意义、具有平和的性情、自强、有恒心毅力以及能够独处;社会家庭的支持、与社会家庭的密切关系、内在精神力量、自我价值、同情心等有助于个体韧性的提高。这些对所有人共性的保护因素自然也是手术室护士的保护因素。另外,手术室护士的其他个人特征,如婚姻状况、工作经历也可能是心理韧性的相关因素。Brigid揭示,心理韧性是人生中任何阶段都能发展的一个动态过程,而非生来具有的人格特征。而且,心理韧性的发展是在个体与环境和经验协同作用的基础上的。适应性强的个体认为他们能够直接影响发生在生活中的事件,并将这种信念转化为行动。这种能力包括自我效能概念、希望和成功应对。

    5前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