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防治光污染的方法优选九篇

时间:2023-12-14 11:47:3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防治光污染的方法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防治光污染的方法

第1篇

夜幕降临后,商场、酒店上的广告灯、霓虹灯闪烁夺目,令人眼花缭乱。有些强光束甚至直冲云霄,使得夜晚如同白天一样。在这样的“不夜城”里,夜晚难以入睡,扰乱人体正常的生物钟,导致白天工作效率低下。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光污染。

什么叫光污染?从广义上来说,指影响自然环境,对人类正常生活、工作、休息和娱乐带来不利影响,损害人们观察物体的能力,引起人体不舒适感和损害人体健康的各种光。从波长十纳米至一毫米的光辐射,即紫外辐射,可见光和红外辐射,在不同的条件下都可能成为光污染源。光污染虽未被列入环境防治范畴,但它的危害显而易见,并在日益加重和蔓延。如何防治光污染,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有关部门制订必要的法律和规定,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但人们在生活中应注意,防止各种光污染对健康的危害,避免过长时间接触污染。首先,在企业、卫生、环保等部门,一定要对光的污染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要注意控制光污染的源头,要加强预防性卫生监督,做到防患于未然;科研人员在科学技术上也要探索有利于减少光污染的方法。在设计方案上,合理选择光源。要教育人们科学地合理使用灯光,注意调整亮度,不可滥用光源,不要再扩大光的污染。其次对于个人来说要增加环保意识,注意个人保健。个人如果不能避免长期处于光污染的工作环境中,应该考虑到防止光污染的问题,采用个人防护措施:戴防护镜、防护面罩、防护服等。把光污染的危害消除在萌芽状态。已出现症状的应定期去医院眼科作检查,及时发现病情, 以防为主,

防治结合。

防治光污染主要有下列几个方面:

1、加强城市规划和管理,改善工厂照明条件等,以减少光污染的来源。

2、对有红外线和紫外线污染的场所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第2篇

关键词:环境保护;光污染;危害;防治对策

1、光污染的分类

1.1白亮污染

当今城市许多高楼都采用玻璃幕墙,这些玻璃幕墙时尚亮丽,但是它们的反射光比阳光直接照射更强烈,反射率高达82%~88%。早在2002年就有许多的士司机反映,镶嵌在建筑物上的玻璃幕墙反射的刺眼强光经常给他们经过的行驶过程带来麻烦,头晕、烦躁、甚至刹那间看不见路况。而许多城市喜欢建设的大广场,树荫率和地面的植草率往往很低,经常是大面积的水泥地面或石材地面,看起来整洁大气,但是每当晴好天气,地面反射的阳光也经常使行人头昏目眩,大大超过了人体所能承受的范围。专家研究发现,长时间在白色光亮污染环境下工作和生活的人,视网膜和虹膜都会受到程度不同的损害,视力急剧下降,白内障的发病率高达45%。而且受白亮污染损害的人容易产生头晕、失眠、心悸、食欲下降及情绪低落等类似神经衰弱的症状,乃至诱发疾病。

1.2人工白昼 夜幕降临,遍布城市的各式光源照亮了城市的每个角落,形成了不夜城,这就是所谓的人工白昼。人工白昼扰乱人体正常的生物钟,夜晚难以入眠就导致了白天工作效率低下。人工白昼还会扰乱其它生物的生物钟。有的地区就有报道,路灯边的草莓园,只长茎叶而 不开花结果,越靠近路灯情况越明显,这给农民造成了不小的损失。而市民们也经常反映演武桥栏杆上的灯影响了周边居民夜间的睡眠,很多人即便在炎热的夏季也不敢开窗休息。《自然》杂志研究报告指出,让二岁以下幼儿睡在开灯的房间中,将大大地增加日后近视的机会。根据实验数据统计,幼儿二岁前若是睡在黑暗房间近视比例是10%;二岁前若是睡在小夜灯的房间中,近视比例是34%;二岁前若是睡在开着大灯的房间中,近视比例则高达55%。

1.3彩光污染

彩光污染主要指夜总会和迪吧安装的黑光灯、旋转灯、荧光灯污染。但是家庭中普遍采用的照明灯、户外闪烁的各色霓虹灯、广告灯和电视、电脑等带屏幕的家用电器也是彩光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很多的的士司机师傅们就反映疏港路高架桥栏杆上的照明灯高度与开车时眼睛相近,刺眼的灯光使他们在夜晚上高架桥行驶特别疲劳。娱乐场所经常使用的黑光灯能产生波长为250-320纳米的紫外线,据测定其强度大大高于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对人体伤害影响持续时间甚至长达15-25年。科学家最新研究表明,彩光污染不仅会损害人的生理功能,而且对人的心理也有影响。要是人们长期处在彩光灯的照射下,会不同程度地引起倦怠无力、头晕、阳痿、月经不调和神经衰弱等身心方面的病症。 2、光污染的危害 2.1对人生活的影响 光污染会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在炎炎夏日,玻璃幕墙等会将强烈阳光反射进附近居民家中,不仅产生耀眼的光线,还会使室内温度平均升高3―4℃,影响居民正常生活,近年来我国环保部门多次收到关于光污染的投诉信。其中多数为白亮污染导致的纠纷。

2.2对人心理的影响

人在缤纷多彩的环境中待一段时间,就会感觉到心理和情绪受影响,如果城市“人工白昼”使居住环境夜晚过亮,人们会难以人眠,扰乱人体的正常生物钟,使人白天头晕心烦,食欲下降,情绪低落,从而导致工作效率低下,造成心理压力。科学研究也表明,彩光污染会影响人的心理健康。如过多杂乱的霓虹灯所提供的光照纷乱朦胧,人的视觉会不清晰,长期接触会使人心理环境不平衡,心理健康受损。 2.3对人身体的影响 光污染对人身体的危害和影响就更多了,首先是眼睛,长时间在白亮污染环境下工作和生活的人,白内障的发病率高达45%。白亮污染会使人头疼心烦。甚至发生失眠、食欲下降、情绪低落等神经衰弱症状。人工白昼会引起人睡眠质量降低、失眠,扰乱人体生物钟。研究发现夜间有开灯睡觉习惯的婴幼儿成人后近视眼发病率比在全黑环境下的高出很多。彩光污染源黑光灯所产生的紫外线强度远高于太阳光的紫外线且对人体有害影响持续时间长,人如果长期受这种照射,可诱发流鼻血、脱牙、白内障。甚至导致白血病和其他癌变。彩色光源让人眼花缭乱,不仅对人的眼睛不利,而且干扰大脑中的脑神经。 2.4对交通安全的危害 烈日下驾车的司机会网玻璃幕墙的反射光而引起突发性暂时失明和视力错觉,极易发生交通事故,且眼睛长时间受强烈刺激,极易引起视觉疲劳,导致驾驶员出错。由此可见,不合理的玻璃幕墙建筑威胁着城市交通安全。为了保障夜间交通顺畅安全的道路照明系统如果设置不合理,反而会更易发生交通事故。降低交通安全性。夜间的光污染对轮船和航空也有相同的不良影响,同时由于这两种交通方式在夜间对灯塔等灯光导航系统有更高的依赖性,安装得不合理的照明设备会对驾驶员产生误导,机场附近的光污染就多次使驾驶员将公路当跑道 。

2.5对能源利用的影响

现在我国很多地方用电极度紧张,对不少居民和工厂采取“拉闸限电”或”限时供电”的措施。另一方面,我国的照明电2/3为火力发电,其中又有3/4是使用燃煤。城市光污染不仅耗电多,消耗能源,加剧城市用电紧张,而且耗费资源,污染自然环境。 3、光污染危害的防治对策 当前大家对光污染并没有足够的重视,迄今光污染并没有列入环境防治的范畴。在法律上也仅有《物权法》明确写明土地所有人或使用人对于光的入侵有权予以禁止。但是对于光污染这样一个可测量的东西,却没有测量的标准方法,而且也没有明确级别标准,这就使很多深受光污染危害的人在向有关部门投诉的时候会觉得模棱两可,不知道自己这种情况算不算光污染。这给《物权法》的具体实施带来了困扰,使法律条文仅仅停留在纸面上。 光污染就在我们的身边,但是很遗憾,目前光污染还没有妥善的防治技术,只能以防为主,从源头上减少由于光污染造成的损伤。建议在技术方面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

3.1建立监管机制、完善立法的同时提高监测水平,订立相关标准方法和评价标准做到有法可依、有法能依,不使法律成为一纸空文。 3.2限制建筑物使用大面积的玻璃幕墙采光,并对玻璃幕墙材质的反射率、幕墙安装的形状、弧度都要根据建筑物周边的环境条件进行评价和限制。 3.3多建绿地,对道路两旁和广场等实施绿荫工程,大力植树种草,将反射光改为漫反射,从而达到防治光污染的目的。 3.4限定夜景照明时间,改造已有照明装置。准备新设灯光照明时,在设计阶段就进行干预,合理选择光源、灯具和布置方案,尽量使用光束发散角小的灯具,并在灯具上采取加遮光罩或隔片的措施,将防治光污染的规定、措施和技术指标落实到工程上,严格限制光污染的产生。

第3篇

[关键词]居住区 夜间灯光 灯光污染 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S3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6-0340-01

前言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建设的突飞猛进,许多城市实施了“光彩”、“亮化”等工程,在繁华的街区,夜幕降临后处处流光溢彩,商场、酒店的广告牌、霓虹灯闪烁夺目。灯光照亮了黑暗,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光明,然而使用得不当,就会给我们带来危害。有关照明污染问题的研究,国外起步较早,并且也逐步形成了系统的灯光污染控制的法律法规体系,并对灯光污染的监测和评价有一定的研究[1]。国内有关灯光污染的研究相对较少,天津市1999年颁布了《城市夜景照明技术规范》,这是我国第一个有关夜景照明的技术规范。2004年9月1日起上海正式实施的《城市环境(装饰)照明规范》,被誉为上海市乃至全国首部限制灯光污染的地方性标准。2006年《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06》对居住区道路照明也给出了更高的照度评价指标。2010年12月1日北京市正式实施了《室外照明干扰光限制规范》,该规范对城市环境亮度区域进行了划分,并且规定了居住区建筑窗户表面上垂直照度、朝向居住建筑窗户方向的灯具光强、夜空照明灯具上射光通比、道路交通干扰光阈值增量以及人行道两侧照明灯具眩光的限制[2]。

本文随机抽取了重庆市主城区的若干居住小区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对重庆市居住区夜间灯光污染的特点进行了分析讨论,并提出了设计中相关的改进措施,旨在能为科学合理的进行居住区照明设计提供建设性意见。

1 问卷调查概况

本次调查问卷的发放地区为重庆市典型的居民小区,小区分布于重庆市沙坪坝区、江北区、渝北区、渝中区、南岸区、九龙坡区、大渡口区等。问卷的填写、回收是通过委托专业问卷调查网站实施开展,问卷开篇的指导语对灯光污染的有关知识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90份,根据问卷答题的有效性,对问卷进行了筛选,最后完成有效问卷80份,有效率89%。

参与本次调研的的人群样本中,男女比例为1:1。参与问卷调查的年龄分布见表1,受教育程度分布见表2。本次问卷调查的区域涵盖了重庆市的主城区,另外在选择参与问卷调查的人群男女比例、年龄分布以及受教育程度基本代表了重庆市的人群整体,保障调查结果具有代表性。

2 问卷调查结果

2.1 居民居住环境主要涉及的灯光污染要素

此次问卷调查采用自由开放式的问卷形式,通过对搜集到问卷答案进行筛选、归类、统计,得出重庆市居住区居民涉及到的夜间灯光污染要素有:居住区道路灯光、商业广告灯光、建筑反光、车辆灯光、工地夜间施工灯光、居民生活灯光等,在询问到“您所居住的环境主要涉及那些灯光污染要素?”,调查统计结果详见下图1。

上图数据显示,重庆市居住区夜间灯光污染的6个要素中,居住区道路灯光是引起居住区夜间灯光污染的主要因素,其后依次是工地夜间施工灯光、商业广告灯光、居民生活灯光(建筑反光)、车辆灯光。通过分析灯光污染影响的重要程度,我们可以有的放矢的采取的措施治理灯光污染问题。

2.2 灯光污染问题对城市居民的影响

居住区夜间灯光污染问题给居民带来的影响首先是眼睛的影响,长时间在高亮度、彩色灯光环境下生活的居民,不仅白内障的发病率高达45%,而且大脑中的脑神经也会受到干扰,据研究数据表明:灯光污染会使人头疼心烦,甚至发生失眠,食欲下降,情绪低落等神经衰弱症状[3]。其次,灯光污染对人的心理和情绪也会造成影响,“人工白昼”的居住环境容易扰乱人体正常生物钟,使人入眠困难、头晕心烦等,进而导致人的工作效率的下降,产生心理压力。最后,灯光污染问题也会对道路交通安全造成威胁,灯具产生的眩光、闪光极易对车辆驾驶人员造成视觉盲点和疲劳,很大程度的提高了车辆驾驶人员出错的概率,给城市道路交通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本次问卷调查发现,近84%的居民认为严重受到夜间灯光污染问题的影响,4%的居民认为受到轻微灯光污染的影响,11%的居民认为未受到灯光污染的影响。针对灯光污染问题给居民带来的不同影响,本次调研进行了统计分析,统计结果具体见下图2。

由上图可知,约56%的居民有由于夜间灯光污染问题而影响睡眠的经历,26%左右的居民有因受夜间照明污染问题影响而出现头晕、目眩、心烦意乱等生理、心理反应症状,约4%的居民则有因车辆灯光照射而受到人身安全威胁的经历。以上数据显示,灯光污染问题对重庆市居民生活、工作等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需合理、有针对性的采取一定的措施对其加以治理。

2.3 灯光污染问题原因分析

通过本次调研发现引起重庆市居住区夜间灯光污染问题的原因比较集中,大体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光源亮度太大,问卷调查显示近90%的居民经历的灯光污染问题是由强光光源引起。人们普遍使用的灯光亮度范围约为80~120勒克司,如果亮度过高,超过了180~200勒克司,就会对人眼造成伤害,引起近视、失明等症状,甚至会带来精神上的刺激[4]。二是光源频闪或光色变化设计不合理。三是照明时长和时段不合理。

3 居住区夜间灯光污染治理的对策建议

毋容置疑,现代化的城市建设为市民提供了绚丽、优美的生活环境,然而我们在一味追求绚美的生活环境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健康和生态,城市夜间灯光污染俨然已成为城市建设中一种新的环境污染,其危害日趋严重,为了有效减弱、消除灯光污染问题,本文根据灯光污染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如下对策措施、建议。

3.1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

目前,我国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已经基本形成,但至今没有一部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将灯光污染纳入其中,虽然我国部分地区也出台了一些有关防治照明污染的规范、标准,然而法规的滞后性使得有关灯光污染的投诉仍无“法”解决。而国外一些国家针对照明污染问题已经制定了相应法规或标准,如国际照明委员会(CIE)就对居住区干扰光线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其中针对城市住宅区干扰光线的限定为宵禁前10lx,宵禁后2lx,同时CIE对照明灯具的光强也具有明确规定,另外CIE和一些发达国家对灯具的最大发光强度或亮度也进行了限定[5]。因此,建议我国在国家或地区性环境保护法规中增加有关灯光污染的内容,组织相关机构开展对灯光污染标准的专项研究,参照国际照明委员会(CIE)和一些发达国家的有关规定和标准着手制定我国照明生态安全的标准和规范,制定完善我国有关灯光污染的防治措施和监督管理机制。

3.2 完善城市管理,优化照明设计

控制城市居住区夜间灯光污染问题,应加强城市管理,优化城市布局。因此建议如下:首先,为控制由于玻璃幕墙而引起的建筑反光问题,在城市居住区不宜设计玻璃幕墙,或大片玻璃采用隔断和直条在中间加以分隔(如铝板幕墙间隔使用),或采用技术先进的反射率小的幕墙玻璃[6];其次,加强对夜间商业广告牌、霓虹灯等的管理规划和彩灯污染的管理;另外,针对道路灯光照明,应进行科学合理的工程规划和设计,合理选择光源、灯具和布局方案;最后,科学合理的控制道路照明时长、时段、方式,目前道路照明设施开关时间一般采用人工掌控、时钟掌控、光电掌控以及微机掌控等方式,在采取以上方法的同时还可以通过适时关闭一些照明设施以降低灯光污染,同时也可降低能源消耗,例如深夜道路行人、车辆较少时,关闭其中的一些照明设施或者采用节能型的电感镇流器,使功率转为最低[7]。

3.3 加强宣传教育,推进技术研究

加大宣传灯光污染对人类和生态环境产生的危害,充分发挥群众的舆论监督的力量,以求引起更多人关注灯光污染问题。只有更多的关注,才可有力地推动我国有关灯光污染的立法、监控、规划、管理和技术研究等工作。应加大宣传防治灯光污染的知识,提高居民防范灯光污染的意识。

借鉴相似环境污染问题的治理经验、技术,探寻灯光污染监测评价方法和技术,力求推进灯光污染问题管理的技术研究。

4 结语

本文就重庆市主城区居住区夜间灯光污染问题的调查研究,归纳总结出了重庆市主城区居住区夜间灯光环境污染的因素,同时也针对灯光污染问题给居民造成的影响进行了统计分析,以探寻灯光污染问题对居民的影响程度,最后就具体的灯光污染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 高成康,刘政稳,唐寒梅,陈署腾.沈阳居民光污染认知度的调查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8:1210-1212.

[2] 室外照明干扰光限制规范

[3] 谢俊彪.当代的新污染――光污染[J].干旱环境监测,2004,02:127-128.

[4] 刘旭东.光污染的危害及防治措施[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04:60-62.

[5] 曹猛.天津市居住区夜间光污染评价体系研究[D].天津大学,2008.

[6] 李玲,牟瑞芳,潘海泽. 光污染与城市建设[J]. 工业安全与环保,2006,12:56-57.

[7] 夏勇虎. 城市道路照明管理中的措施探讨[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7:282.

基金项目

重庆科技学院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项目编号:YKJCX2013021

第4篇

1 噪声污染及其防治

在《声的世界》这一章中对噪声的定义是:无规律的、难听刺耳或污染环境的声音叫做噪声。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噪声是发声体做杂乱无章的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噪声是妨碍人的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以及对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在日常生活中,噪声通常来自汽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电机、机床等工业机械,以及空调、冰箱等交用电器等。学校里的大声喧哗,课堂上的窃窃私语和手机来电时的铃声,实验时有的仪器本身会发出强烈或较强的噪声,实验过程中仪器撞击的声音、移动桌椅声和因操作不慎造成仪器特别是玻璃仪器损坏声,这些噪声严重影干扰教学环境,影响教学质量。

噪声对人们的心理和生理都会有伤害。轻则分散注意力,影响情绪;重则伤害身体,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在实践中,我们要针对不同噪声的特点,选择不同方法防治噪声。例如,给摩托车和汽车安装消声器可以减弱气流噪声;在道路两旁多植树可以有效地减弱噪声的传播;课堂上要保持安静,手机调成震动;实验中应尽量采用低噪声仪器,用泡沫塑料、海绵等避免撞击声,尽量减少桌椅移动,保持安静的环境。

2 光污染的危害及其防治

光污染是指超量的光辐射对人类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的现象。光污染还包括由于大气污染、云雾凝聚使光照强度降低,从而给航空、航海、测量、摄影和交通带来不便的问题。光污染可以分为:可见关污染,红外线污染和紫外线污染。

可见光污染的光源主要是:高大建筑物的玻璃幕墙、汽车挡风玻璃反射的太阳光;来自城市和乡镇居民家的灯光、高楼大厦亮丽的装饰灯和现代化都市通宵达旦的霓虹灯光等;歌厅剧院的灯光等等。在教学的光学实验中用到一些强光源,学生长时间注视,也会引起眼睛的不适。可见光污染可能使人头晕目眩、失眠心悸、神经衰弱,严重可导致白内障、精神疾病和心血管疾病。

红外线污染和紫外线污染主要是对人体的皮肤和眼睛有不同程度的伤害。光污染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易造成交通事故,有时还有可能引起火灾,对天文观测,航海、航空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我们应当尽量避免光污染:高楼大厦不使用光滑的玻璃幕墙,少使用或尽量不使用强光源,避免直接的红外线和紫外线照射。

3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在《内能与热机》和《能量与能源》两章中都曾提到能源的大量开发和使用,会造成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煤、石油、天然气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气体和烟尘。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过高,可以导致温室效应。温室效应改变不同纬度和竖向的温度分布状况,影响大气循环。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与水蒸气相结合,以酸雨的形式降落到地面。酸雨给地球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经济都带来严重的影响和破坏。酸雨使土壤酸化、肥力降低,有毒物质更毒害作物根系,杀死根系、导致发育不良或死亡。酸雨还杀死水中的浮游生物,减少鱼类食物来源,破坏水生生态系统;酸雨对森林的危害更不容忽视,酸雨淋洗植物表面,直接伤害或通过土壤间接伤害植物,促使森林衰亡。酸雨对金属、石料、水泥、木材等建筑材料均有很强的腐蚀作用,因而会严重损害建筑物。在人口集中的大城市,向大气排放大量的烟尘和废气,使大气浑浊度增加,可见度降低,给交通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多不便;大气中的烟尘和废气对人体也有很大的影响,这些可吸如物随人的呼吸进入体内,或滞留在呼吸道不同部位,或进入肺泡,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

防治大气污染的主要方法是提高热机效率,使燃料充分燃烧;尽量不使用煤、石油等燃料,控制废气与粉尘的排放;开发新能源,使用水能、风能和太阳能等无污染的能源。

4 水污染及其防治

《从水之旅谈起》一章中提到,缺水已是一个世界性的普遍现象。据统计,全世界有100多个国家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问题,其中有28个国家被列为缺水国或严重缺水国。

地球的大部分面积分布着水,但咸水占97.74%,包括海洋水、湖泊咸水和地下咸水。淡水资源数量很少,只占全球水体的2.36%,而且分布不均匀,大部分淡水是目前难以利用的冰川水和深层地下淡水,占淡水资源的99.7%,容易利用的淡水主要是江河水、湖泊淡水和浅层地下淡水,只占淡水资源的0.3%。全球能真正利用的淡水资源并不多。然而,就是这有限的可利用的淡水资源,现在正在遭受严重的污染。人们向江河湖泊源源不断地排放的污水中含有大量的病原体和有毒的化学物质,这能够引起感官性状恶化、损坏人的各个器官,严重时可能造成死亡。水体中由于含有过多的N、P等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元素而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某些浮游生物在水里爆发性繁殖,由于这种生长量特别巨大的浮游生物是粉红色或红褐色,因此染红了海水,导致赤潮。另外,石油污染、耗氧物质污染和核物质污染也给水体带来很大危害。

第5篇

关键字: 光污染、环境污染、环境侵权

一、 问题的提出

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特别是自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同时,由此而造成的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于是环境污染问题成了近年来全球普遍关注的热门问题。环境问题是指因自然变化或人类活动而引起的环境破坏和环境质量变化,以及由此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1]环境问题最主要的就是常说的环境污染。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的原因致使环境发生化学、物理或生物学等方面的不良变化而影响人类生存的现象。[2]其实自从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来,环境污染就一直是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特别是近现代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环境污染出现了许多新的形式,如噪音污染、电磁辐射污染等。本文拟从下面一个案例入手,探讨人们生活别是在城市生活中日益引起人们重视的一种新的污染形式-光污染,进而分析光污染侵权损害的有关问题。

由于不堪忍受对面高楼玻璃幕墙的反射光每天长达十余小时的照射,家住历下区武库街的一居民以“光污染”为由,将山东华能大厦有限责任公司告上了法庭。原告李某系济南市历下区武库街17号院内的一户居民,被告华能大厦则位于泉城路17号,原被告相距近百米。1996年,22层的华能大厦建成竣工。原告诉称:由于华能大厦的玻璃幕墙及楼顶的金属球的反光从原告的后窗直射进屋,一天14个小时的光照导致室内温度过高,不但使人根本无法休息,而且让原告及其老伴的高血压、心脏病等病情加重,先后花去医疗费2000多元。为了降温,原告家里的电风扇从早到晚地吹,近几年来,已相继烧坏了3台电扇,落地扇也修过两次。为此原告要求被告立即停止侵权,排除防碍,并赔偿经济及精神损失共计28000元。但华能大厦认为,自己不应对此承担任何责任。因为大厦是按规范要求设计建设的,该大厦与原告住房相距百米,其反光不会对人体及财物造成任何损坏;且原告所说的“光污染”,目前没有法律规定,其诉讼请求于法无据。受理后,历下区法院即对该案进行了审理。审理中法院查实,被告华能大厦顶部的两个金属装饰球确实存在反光现象。但目前我国法律没有有关光污染的规定,因此,华能大厦顶部金属装饰球的反光现象是否达到光污染标准,应当承担什么责任,由于没有法律依据而无法定论,且原告不能证明其病情加重及财产损失与反光现象之间存在必然联系。因此,原告要求被告停止侵害、排除妨碍、赔偿经济及精神损失的要求,法院不予支持。一审宣判后,原被告双方均未提出上诉。[3]

至此,这起“光污染”侵权损害案件因为我国没有“光污染”的相关规定而以原告败诉而结束。那么,光照是否能构成环境污染侵权呢?“光污染”侵权的构成要件又如何呢?我们不妨从外国立法例中加以研究分析。

二、 国外有关立法及理论探讨

1、 德国立法-不可量物侵害制度

从历史上看,对于他人土地权利之享有或使用而发生排他害(亦即妨害)的情形,德国自中世纪开始即以概括性名词“Immission”称之,进而形成为独立的“Immission”制度。大约于13世纪,该制度开始成为德国法制上的一项重要制度,并受到相当重视。[4]所谓“Immission”制度,一般被理解为“不可量物侵害”制度。德国对于光污染没有做明文规定,但其不可量物侵害制度实际上包含了光污染这种侵权类型。

对于不可量物侵害制度,德国现行民法典有明文规定。其民法典906条规定:不可称量的物质的侵入:(1)土地的所有人,以干涉不侵害或只是非重大侵害对其土地的使用为限,不得禁止煤气、蒸汽、气味、烟气、煤炱、热气、噪声、震动和来自他人土地的类似干涉的侵入。依法律或行政法规确定和估价的干涉不超过在此种规定中规定的极限值或标准值的,通常为非重大侵害。对于在依《联邦公害防治法》第48条的,并且能够反映技术发展水平的一般行政规定的数值,适用相同规定。(2)在重大侵害为因按当地通行的使用方法使用他人土地而引起,并且不能通过在经济上可以要求此种使用人采取的措施加以阻止的限度内,适用相同规定。所有人依此应容忍干涉的,在干涉对按当地通行的使用方法使用其土地或对其收益所造成的侵害超过可以要求的限度时,可以向他人土地的使用人请求适当的金钱补偿。[5]

由此可见,德国民法典对不可量物侵害指的是煤气、蒸汽、气味、烟气、煤炱、热气、噪声、震动七种及来自他人土地的类似干涉的侵入。至于“类似干涉的侵入”,依其司法判例看大致包括下述物质所生侵入:尘埃、砂、采石之粉、灰、火花、湿气、真菌类、雪、铳弹、电流、落叶及“光的有意图之侵入”。此外,仅有较小体积且其侵入之防止成为困难的某些动物,如蜜蜂、鸠、耗子所生侵入亦包括在内。[6]

对于德国的不可量物侵害制度,可以说其民法典第906条已规定的相当详尽可行,对七种典型的不可量物侵害作了列举式规定,而对于那些不典型的不可量物侵害,以及随着社会生产力、科技的发展而新出现的不可量物侵害全部包括在“类似干涉的侵入”之中。对这些“类似”侵入,不可能作完全详尽的列举式规定,因为这些侵入具体包括哪些种类很难确定,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对生活环境要求的提高,会产生出许多新的不可量物侵害类型,作此“类似干涉的侵入”的立法规定符合社会实际,体现了法律的灵活性,同时赋予法官以自由裁量权,在司法实践中以判例的方式确定“类似干涉的侵入”的具体类型,有利于实现立法的目的。正是因为有此“类似干涉的侵入”的规定,且由法官以判例的方式确定了诸多种类的“类似侵入”,如电流及“光的有意图的侵入”等,才真正完善了不可量物侵害制度。而且,随着社会的继续发展,不可量物侵害所包含的范围仍会不断扩大,因为科技的发展给人类带来巨大物质财富和方便的同时,也可能给人类带来新的“不可量物侵害”类型。

参照德国立法及判例可发现,德国对不可量物侵害的规定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认,例如在其司法判例中就确认“光的有意图之侵入”构成不可量物的干涉侵入,对被侵入方构成侵权,这实际上就是对他方生活环境的侵权,是环境侵权。从某种意义上讲,“光的有意图之侵入”就是对环境的一种污染,因为它造成了人们生活质量的下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干扰了人们正常的生活环境,是一种新的环境污染类型(相对于传统的环境污染类型而言,如废气、废水、废渣等)。当然,若仅是轻微的光的侵入就不认为是侵权,因为被侵入方负有一定的容忍义务,即有一定的容忍限度,如何来确定这一限度应由法官自由裁量。

2、 法国立法-近邻妨害制度

在民法立法上,法国民法典并未象德国民法典那样就不可量物之侵害问题设置特别规定。对于社会生活中的近邻妨害如烟雾、音响、震动、声、光、电、热、辐射、粉尘等不可量物侵入邻地造成干扰性妨害,对于邻地之日照、通风、电波障害(电波干扰),以及因挖掘、排水致邻人侵害等,法国民法典并未作出规定,而是将其纳入“近邻妨害制度”之中,因为,法国长期以来的司法判例与学说理论经过不断的探索与积极的讨论,以至于时至今日,基于判例形成、学说构筑的近邻妨害制度已成为一种较为成熟的定型的制度,实现并积极发挥着与德国法的不可量物侵害制度同样的调整功能。[7]当然,法国的近邻妨害制度与德国的不可量物侵害制度在法律要件及法律构成上有所不同。

由于法国的近邻妨害制度主要是由司法判例与学说构筑而成,因而更具有灵活性,能随着社会的发展,根据实际的需要而及时确立各种类型的“近邻妨害”侵权类型。从其判例来看,其近邻妨害侵权不仅包括实物侵权(粉尘、落叶侵害、光害、煤、烟、噪音等,这类似于德国的不可量物侵害),还包括观念侵害(如家之营业等)。对于光侵害,法国也是以判例的方式予以确认,其典型判例为:

Pairs 24 mars 1936,Graz.pal. 1936.1.757

Y机动车公司在与邻地相接近的境界处安装了一个霓虹灯广告招牌(一共6个字,招牌本体与地面垂直,霓虹灯发出的光成橙色,分外耀眼)。亦正是因此,其邻地之居住者X1等,每每在该招牌的霓虹灯被接通电源之时起,即必须马上把窗帘等遮蔽物拉上。同时,因在窗户旁边有如此强烈的光,致使在窗户旁边进行工作及居住都成问题(尤其是三、四层之住户遭受的损失更大)。为此,X1等提起诉讼(其提出的请求事项不明)。控诉院维持原审判决,指出,以霓虹灯作广告活动,即使其与国家的有关公共道路之行政规则相和,也不得对近邻不动产的居住者之平稳生活与他们日常进行的通常的业务活动施予重大妨害。因此令Y撤去其霓虹灯广告招牌(于判决后1个月内完成),并赔偿损失(25000法郎)。[8]

从法国立法及司法判例来看,对光的侵害也认定为是近邻妨害侵权的一种类型,是属于相邻关系的范畴。

3、瑞典的《环境保护法》

瑞典由于地处北欧,环境优美,国民对环境污染也相当关注。与此相应,该国《环境保护法》(1969年第387号,1995年修订)详细列举了众多造成环境污染的情形,其中就有光污染。该法第一条规定:本法适用于:3、(1、2两款本文略)以可能造成大气污染、噪声、震动、光污染或其他类似方式干扰周围环境的方式对土地、建筑物或设施的使用,但暂时性干扰除外。[9]可见,瑞典对光污染这种造成环境污染的情形在立法中作了明确规定,这在各国立法中是比较少见的。

综合国外各国的有关立法及司法判例可以发现,对于光污染这一侵权类型,虽然大多数国家没有在立法中明文规定(当然,瑞典作了明文规定),但从各国的司法判例来看,对于光污染这种侵权形式都作了确认,有的认为它是相邻关系侵权之一种(如法国),有的认为它就是一种环境污染(如瑞典)。其实,虽然德国、法国等国家没有将“光的侵入”规定为一种环境污染形式,但是归根结底,“光的有意图的侵入”(即因人为因素非自然地侵入他方),实际就是侵害了他人享有舒适生活的环境权,因为大气、水、日照、通风等自然环境是人类的共有财产,各个人都享有在良好的自然环境中享受舒适生活的所谓环境权。如果因为人为因素(如新建筑物反光、新增发光设施等)而使光(包括日光及各种灯光光线)侵入他方,实际上就是干扰了他方工作、学习、生活的生活环境,影响了他人的正常生活、工作,有可能给他方造成财产甚至是人身上的损害,这种损害实际上就是通过改变环境因素,使他方的环境发生某些变化而发生的,因此,应当视为一种环境污染侵权。

三、 我国立法的有关规定

1、 宪法

宪法第26条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宪法的这条规定实际上是赋予了公民享有舒适环境的环境权,任何影响他人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的行为都构成侵权,都应当被禁止。但宪法对哪些行为、现象属于侵权并未作出规定,这就需要其他法律法规予以确认。

2、 民法通则

民法通则第83条规定:不动产的相邻各方,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确处理截水、排水、通风、采光等方面的相邻关系,给相邻方造成妨碍或者损失的,应当停止侵害,排除防碍,赔偿损失。

民法通则的这条规定是规范相邻关系的,这与法国的近邻妨害制度是类似的。依现今通行的说法,该条规定并不适用于“光的侵入”这种侵权形式,因为防碍“采光”都被解释为影响(一般是阻止)他方正常采光(一般指自然阳光),对于这种“光的侵入”情形,如本文开头案例中所指的情形及其他灯光的人为侵入等,似乎不是本条立法的规范范围。但是作为处理相邻关系的基本条款,仅仅作这种字面的狭义解释,也未免不符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相邻关系的侵权类型也在日渐增多,而且该条文在列举了截水、排水、通风、采光之后又加上“等方面”的相邻关系,这也类似于德国民法典906条之中的“类似干涉的侵入”。至于“等方面”具体应包括哪些方面,应当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思想观念认识的不断变化,在司法实践中作出具体的判断,也就是应当赋予法官以自由裁量权来判断哪些情况还会构成侵害相邻关系的侵权类型,这样的话,本文开头所举的案例似乎也有适用该条文的余地。

3、 环境保护法

环境保护法第24条规定:产生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单位,必须把环境保护工作纳入计划,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度,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在生产或者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粉尘、恶臭气体、放射性物质以及噪声、振动、电磁波辐射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这条规定是我国进行环境污染侵权认定的最基本的条款。本条列举了废气、废水等众多的环境污染类型,但是对“光的有意图的侵入”是否是一种环境污染也未作出明文规定。但是根据环境保护法的立法精神,“光的有意图侵入”应该构成环境污染,因为光的有意图的侵入是因为人的活动而引起的,它能引起环境质量的下降,如温度的升高,光线过于强烈而影响视觉等,这些都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所以“光的有意图的侵入”与其他污染形式一样是一种环境污染,构成侵权,当然轻微的情况下可不认为构成侵权。

4、 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

本草案建议稿第134条规定:不可称量物侵入的禁止:土地所有人或使用人,于他人的土地、建筑物或其他工作物有煤气、蒸汽、热气、臭气、烟气、灰屑、喧嚣、无线电波、光、振动及其他相类者侵入时,有权予以禁止。但其侵入轻微,或按土地、建筑物或其他工作物形状、地方习惯认为相当的除外。[10]

该条实际上是仿照德国民法典第906条加以发展完善而制定的。不可量物侵入的禁止实质上是保护居家安宁和生活环境,其立法目的是保护环境,所以说不可称量物侵入这种侵权类型实际上侵害的是环境权,这些侵权类型实质上是基于物权(所有权)的环境侵权。如果是仅仅是禁止不可称量物的侵入,则可依据该条文予以请求禁止。但如果这种侵入给他人造成财产、甚至是人身损害,仅仅依据该条文予以禁止似乎还不够,除禁止外,还应当请求损害赔偿,这时的侵权损害就应当归于环境侵权。将不可量物侵入侵权类型归为环境污染侵权,更有利于维护受害方的合法权益。

该条文明确列举了“光”这种侵入形式,对于光侵入既可以基于物权(所有权)要求予以禁止,同时也可以基于环境侵权要求侵权赔偿。

5、 有关地方法规

《山东省环境保护条例》第10条规定:“城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国家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指标,制定本区域环境综合整治目标和措施,加强对废水、废气、粉尘、固体废物、噪声和光污染的防治”;《珠海市环境保护条例》第32条规定:“产生废气、废水、废渣、粉尘、恶臭气体、放射性物质以及振动、电磁波辐射、光污染等对环境有污染和危害的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必须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采取有效措施,防治环境污染”;《厦门市建筑外墙装饰管理暂行规定》第14条规定:“对周围环境会产生光照污染的玻璃幕墙或金属幕墙,应采用低辐射等镀膜或非抛光金属板,不得采用镜面玻璃或金属板等材料。”

可见,诸多地方法规对光污染这种环境污染类型已作了明确的规定,这实际上是依据宪法及有关民法、环境法等的立法目的及宗旨,针对实际情况及社会的发展在不违背法律的前提下,对相关法律及时作出的补充性地方规章。可以说这些地方规章符合社会的发展需要,体现了有关环境法方面的立法方向,在司法实践中具有积极的意义。

综合以上我国的立法可见,对“光侵入”这种侵权形式,我国的现行立法虽无明文规定,但根据立法精神、目的及学理解释,光污染侵权损害这一侵权类型实际上已经包括在有关立法之中,特别是许多地方规定已作出了明确规定。对于光污染侵权,可以根据民法通则的相邻关系的规定请求予以禁止并请求赔偿,也可将其作为一种环境污染根据有关环境保护法规予以禁止并请求赔偿。特别是即将制定的物权法可能对此问题作出更详细的规定,但物权法是基于所有权来规范光的有意图侵入,更重要的是应当在环境立法中将其确认为一种环境污染形式,同时纳入环保法的范围,以保护当事人及整个社会的利益,维护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

四、 光污染侵权的构成要件

光的有意图的侵入作为一种环境污染侵权,其构成要件与一般的环境侵权相类似,主要有以下几项:

1、 必须有因光的侵入而污染环境的行为

也就是说,光的侵入使环境发生了变化,如温度的明显上升,影响视觉等,从而降低了环境质量,改变了原先的生活环境,影响了被侵入方的正常生活,降低了被侵入方的生活舒适度,如本文所举案例中原告房屋内温度明显上升等现象。

2、 必须是人为因素而造成光的侵入

造成光污染必须是人为改变光的自然状态,如新建建筑物玻璃幕墙反光以及设置各种灯饰等。这些情况下,光经过了人的活动而改变了其原来的状态。若仅仅是天然的阳光等,而且未经过人为的反射等活动来改变其自然状态,则不存在光污染问题。

3、 必须超过一定的限度

并不是只要有因人为活动而造成光的侵入就会产生光污染侵权。作为环境污染的一种,只有超过一定的限度方可构成光污染,也就是被侵入方负有一定的容忍义务,轻微的光侵入并不构成光污染侵权。那么如何来确定这一限度呢,立法中可以确定一定的判断标准,并赋予法官以自由裁量权根据个案的具体情况予以判断。

4、 要有一定的损害事实

这种损害包括财产损害(包括直接和间接的财产损害),但更重要的是人的精神损害。因为光的侵入影响了他人的正常生活,降低了生活的舒适度,给人的身心带来了极大的损伤,影响了工作、学习和生活,所以光污染最关键的在于造成精神损害。

5、 侵权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

也就是说,光污染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具有关联性,即光污染行为直接或间接造成了损害事实。没有因果关系,则不存在光污染侵权问题。

五、 光污染侵权损害赔偿的举证责任

对光污染侵权损害赔偿的举证责任问题,应当参照一般环境侵权的举证原则,即由受害方举证存在光污染侵权事实以及所遭受的损失,只要对方不能证明这种光污染事实是自然形成的,或是污染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或者这种污染行为显著很轻微,就应当承担停止侵权并赔偿的责任。

小 结: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看得越来越重要,光污染也被人们逐渐重视起来,不管现行立法对此是否作出明文规定,司法实践中都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及立法精神对此种侵权形式予以认定,以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从而维护和改善整个人类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 吕忠梅。环境法新视野[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5 15。

[2] 刘士国。现代侵权损害赔偿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8.2 205。

[3] 田连锋。省城首例“光污染”案居民败诉[N].生活日报, 2002.4.9。

[4] 陈华彬。德国相邻关系制度研究[A].梁慧星。民商法论丛(第4卷)[C].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6.2 276。

[5] 杜景林,卢谌 (译)。德国民法典[Z].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8。

[6] 陈华彬。德国相邻关系制度研究[A].梁慧星。民商法论丛(第4卷)[C].北京:法律出1996.2 276-277。

[7] 陈华彬。法国近邻妨害问题研究[A].梁慧星。民商法论丛(第5卷)[C].北京: 法律出版社, 1996.7 302。

[8] 陈华彬。法国近邻妨害问题研究[A].梁慧星。民商法论丛(第5卷)[C].北京: 法律出版社, 1996.7 338。

第6篇

关键词:市政工程 环保施工 管理

1.市政工程环保型施工的必要性

(1)废水污染问题。在市政工程施工中开挖沟渠会导致产生的水泥浆、冲洗混凝土输送管道的水、施工员工生活用水以及工程排水等排放。另外,因为一些公司疏忽导致现场的污水外泄,一些泥浆经常堵塞居民生活的下水道,对居民的日常生活产生严重的影响。

(2)施工大气污染问题。施工大气污染主要包括废气和粉尘污染。在施工过程中废气主要来自车辆及设备的尾气污染、油漆涂料的施工以及一些化学建材的热熔加工等。市政工程施工中会用到很多的石灰、石砂等原料,一旦处理不当就会造成粉尘污染,由此引发施工环保问题。

(3)噪声污染问题。市政工程施工中,无论是车辆运输还是各种设备的使用,都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相应的噪音,尤其是一些打桩机、切割机等设备,在工作时产生的噪音是非常大的。此外,为了保证进度,施工现场多种设备同时运作,噪声强度高、影响范围广。

(4)固体废物污染问题。在市政工程施工中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废弃建筑物的拆迁、材料废弃包装、员工生活垃圾等。如路基开挖废土,如果随意处置,那么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员工生活垃圾如果随意排放,会对整个环境卫生和施工人员健康造成重要的影响。

2.利用环保型技术减少市政工程中的污染

2.1颗粒物污染防治措施

针对市政工程管理中的颗粒物污染问题,我们可以针对污染的三个源头,分别采用不同的环保型技术来降低污染问题。首先,在进行废弃建筑和老旧设施的拆除时,采用现场洒水降尘的方法,安排专门人员对拆迁现场进行大规模洒水,减少拆迁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等颗粒漂浮物。如果拆迁过程中出现大风天气,还要适当停止施工,以避免粉尘颗粒物污染的大范围传播。其次,要加强对颗粒状建材的管理,在建材装载和卸载过程中尽量轻拿轻放,避免建筑颗粒物泄露,此外在建材运输中要采用毡布覆盖和喷水降尘等方式,避免粉尘等颗粒物污染在运输时扩散到空气中。最后,在对颗粒状建材进行混合搅拌等工程作业时,要安排专门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洒水处理,减少搅拌时产生的颗粒物漂浮物。

2.2噪音污染防治措施

针对市政工程管理中的噪音污染问题,要根据具体的施工环境,采用相应的环保型施工技术进行防治。首先,对于建筑材料运输过程中机动车辆产生的噪音,施工单位要合理规划运输路线,尽量选择远离住宅、学校和商业闹事区的路线来运输建材;此外还要及时排查运输车辆是否故障,杜绝车辆超限超载等现象,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运输过程中机动车产生的噪音。其次,对于施工过程中机器设洳生的噪音,可以通过在施工现场安装隔离带和消音设备来消除一部分噪音,此外还要严格选用符合国家噪音标准的施工器械等,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工程施工对于周围居民正常生活的干扰。最后,还要严格控制施工时间,对于噪音较大的大规模施工作业,应尽量选在白天进行施工,避免夜晚施工对周边居民的正常休息造成干扰。

2.3水污染防治措施

针对市政工程管理中的水污染问题,要针对不同的水污染源头,采用相应的环保型技术进行防治。首先,对于施工用水的污染问题,要在相应的施工设备处安装专业污水处理设备,及时处理施工用水,严禁施工用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例如,对在搅拌机前台和运输车清洗处安装沉淀池,对于搅拌机产生的废水进行多次沉淀,沉淀处理之后的水还可以回收利用,进行洒水降尘等施工作业。其次,对于有毒建材随意放置而产生的污水问题,要安排专门的人员对有毒建材进行分类管理,将其归入专门的存储仓库,并做好防水和防漏处理,以避免雨水和生活用水接触后引发水污染。最后,对于驻地施工人员生活用水的污染问题,要对生活用水进行污水处理,如使用隔油池等设备对生活用水进行过滤,过滤之后再按照国家规定进行合理排放。

2.4光污染防治措施

针对市政工程管理中的光污染问题,要针对光污染的不同来源,选用相应的环保型技术进行防治。首先,对于建筑材料外表面光滑而产生的光污染问题,市政单位应该尽量选择反射系数低的建筑材料,如果由于工程的需要必须采用易反光的材料,可以通过在建材的反光层粘贴防反光膜等方式来降低建材的反光,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建材反光对于城市交通安全的危害。其次,对于大功率照明灯和电焊施工时产生的光污染问题,可以在施工现场的安装高层防护栏,防止施工产生的光污染外泄,以减少市政工程光污染给周围居民正常生活带来的不良影响。此外,防护栏还能从一定程度上降低电焊等市政施工时产生的飞溅火花引发火灾事故的可能性。

2.5节能与能源利用

合理选择施工机械设备,杜绝使用不符合节能、环保要求的设备、机具、和产品,选择的设备功率与负载相匹配;加强施工机械管理,做好设备维修保养及计量工作;施工现场照明采用节能照明灯具。办公区内所用电脑、空调等用电设备,下班后关闭。生活区及办公区照明灯具选用节能型灯管,办公室及生活区门口粘贴“节约用电下班关好电源”等宣传标语。

总之,在市政工程建设施工中,为落实建设工程节地、节水、节约材料等节能和保护环境的技术经济政策,巩固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成果,建设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最大程度的节约资源,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施工活动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保护施工人员的健康与安全。从源头抓起,切实做到以人为本,减少污染源的产生、扩散,从而防止因人为的原因使环境污染扩大。

参考文献

[1]潘春晖.市政工程管理中环保型施工的应用浅谈[J].建材与装饰.2016(09).

第7篇

但是调查发现某些光直射对眼睛却有损害,于2013年3月16日上午,我们在马投涧乡一中学校对周边生活人群进行了光污染的调查。 我们采访了不同工种的人对光污染的看法及建议.下面是我们的调查结果:

1.调查眼科医生

阳光照射强烈时,城市里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和各种涂料等装饰反射光线,明晃白亮、眩眼夺目。专家研究发现,长时间在白色光亮污染环境下工作和生活的人,视网膜和虹膜都会受到程度不同的损害,视力急剧下降,白内障的发病率高达45%。还使人头昏心烦,甚至发生失眠、食欲下降、情绪低落、身体乏力等类似神经衰弱的症状。

2.调查眼镜店

视力低下:又称为视力不良或视力低常,指裸眼远视力达不到正常标准。视力低下以单眼判断,裸眼视力达不到正常标准的眼,统称为视力低下眼。我国儿童正常远视力的设置标准为:3岁0.5,4岁0.7,5岁0.8,≥6岁1.0.

我国儿童正常远视力的设置标准为:中小学生视力低下程度划分标准在防治工作中具有实际意义,它是评价和判定患病状况和防治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国内采用的标准不尽一致,对防治工作的评价和资料的可比性产生了不利影响.

3.调查司机

汽车夜间行驶时照明用的头灯,厂房中不合理的照明布置等都会造成眩光

玻璃幕墙强烈的反射光进入附近居民楼房内,增加了室内温度,影响正常的生活。有些玻璃幕墙是半圆形的,反射光汇聚还容易引起火灾。烈日下驾车行驶的司机会出其不意地遭到玻璃幕墙反射光的突然袭击,眼睛受到强烈刺激,很容易诱发车祸。

4.对焊工工人的调查

某些工作场所,例如火车站和机场以及自动化企业的中央控制室,过多和过分复杂的信号灯系统也会造成工作人员视觉锐度的下降,从而影响工作效率。焊枪所产生的强光,若无适当的防护措施,也会伤害人的眼睛。长期在强光条件下工作的工人,也会由于强光而使眼睛受害。

5.对广场百姓的调查

夜幕降临后,商场、酒店上的广告灯、霓虹灯闪烁夺目,令人眼花缭乱。有些强光束甚至直冲云霄,使得夜晚如同白天一样,即所谓人工白昼。在这样的“不夜城”里,夜晚难以入睡,扰乱人体正常的生物钟,导致白天工作效率低下。这种“污染”主要是指过强的光源影响了他人的日常休息。例如夜间的灯火让人难以入睡,等等。目前各国已经有相关的法律来保护自己的人民免受侵害了。

6.对舞厅工作人员的调查

舞厅、夜总会安装的黑光灯、旋转灯、荧光灯以及闪烁的彩色光源构成了彩光污染。据测定,黑光灯所产生的紫外线强度大大高于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且对人体有害影响持续时间长。人如果长期接受这种照射,可诱发流鼻血、脱牙、白内障,甚至导致白血病和其他癌变。彩色光源让人眼花缭乱,不仅对眼睛不利,而且干扰大脑中枢神经,使人感到头晕目眩,出现恶心呕吐、失眠等症状。科学家最新研究表明,彩光污染不仅有损人的生理功能,而且对人的心理也有影响。要是人们长期处在彩光灯的照射下,其心理积累效应,也会不同程度地引起倦怠无力、头晕,神经衰弱等身心方面的病症。

7.对八年级在读学生郑某的调查

据光学专家研究,镜面建筑物玻璃的反射光比阳光照射更强烈,光几乎全被反射,大大超过了人体所能承受的范围。长时间在白色光亮污染环境下工作和生活的人,容易导致视力下降,产生头昏目眩、失眠、心悸、食欲下降及情绪低落等类似神经衰弱的症状,长期下去会诱发某些疾病。

8. 对农民王某的调查

人工白昼还会伤害鸟类和昆虫,强光可能破坏昆虫在夜间的正常繁殖过程。

我们并从各个途径中搜集的资料为以下几种:

光污染主要来源于日光、灯光以及各种反射、折射光源造成的各种逾量和不协调的光辐射。国际上一般将光污染分为3类,即白亮污染、人工白昼和彩光污染。

白亮污染,在城市繁华的街道上,不少商店用大块镜面或铝合金装饰门面,有的甚至从楼顶到底层全部用镜面装璜,人们几乎置身于一个镜子的世界,而分辩不出方向。长时间在白色光亮污染环境下工作和生活的人,视网膜和虹膜都会受到程度不同的损害。彩光活动灯、荧光灯以及各种闪烁的彩色光源则构成了彩光污染,危害人体健康。

预防措施

由上可知,光污染的后果主要是影响了大脑和眼睛的功能,依据中医养生学理论,只需平素加强脑保健和眼保健,即可抗御光对其二官的损害,主要措施如下:

一是脑保健:

①科学用脑

在生活中,应该了解光污染的知识,减少光污染对健康的危害。勤奋工作,积极创造,可以使脑细胞再生,恢复大脑活力,是延缓人体衰老的有效方法。但大脑不宜过度使用,一般说来,连续工作时间不应超过2小时。在眼睛感到疲乏时宜停下来闭目休息、放松。

②改善工作环境

在夏天,光照强烈时,应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如:使用窗帘,太阳镜等。其次是良好的采光。明暗适中的自然光不仅有助于注意力集中,并且阳光中紫外线还可帮助恢复身体疲劳。

③现在的书本虽然纸质光滑颜色鲜艳,但会发生强烈的镜面反射,危害人的眼睛。建议出版社选用合适的纸质。

④像大厦玻璃上贴的反光膜,虽使楼内的人避免光照,但外面却造成了严重的光污染。这种利己而不利人的做法社会大众并不支持

二是眼保健:

①运目保健

运睛:具体做法是:早晨醒后,先闭目,眼球从右向左,从左向右,各旋转10次;然后睁目坐定,用眼睛依次看左右,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反复四五次;晚上睡觉前,先睁目运睛,后闭目运睛各10次左右。

第8篇

科技教育活动作为素质教育理念施行的重要手段之一,是以实践项目为载体,以发展学生的科学精神、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能力、行为与习惯为目的的教育活动。长期以来,一线教育工作者在组织科技教育活动时,往往面临着度浅(活动研究深度不够)、面窄(活动参与人数较少)等诸多的困扰。根据“多元智能理论”“丰富教学模式”的指导,针对不同智能类型、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设计不同方向、深度的项目活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困扰。下面,我们以“多层次城市夜空光度测量科技教育活动”为例,谈谈如何基于项目来实施分层次的科技教育活动。

一、活动背景

光污染是继水、气、声和渣污染之后的一种新型污染,主要包括白亮污染、人工白昼和彩光污染。光污染的影响首先在于破坏天文观测环境,历史上天文台因此而被迫搬迁的案例屡见不鲜。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早在1948年就为躲避光污染和大气污染而迁往东南沿海环境优美、观测条件更好的赫斯特蒙苏堡地区。在美国、加拿大、日本、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多个著名天文台都曾几次迁址。我国紫金山天文台的观测工作也全部转移到了其他观测站点,紫台园区则已改建为天文博物馆,以天文科普和天文旅游为主,仅保留了少量与太阳观测有关的科研工作。

光污染的影响其实并不局限于天文观测。居高不下的学生近视率、迷途的海龟幼崽、撞上玻璃幕墙的飞鸟、爆发性增殖的水藻、能源紧缺与气候变暖,这些看似并无关联的人与事,其实背后都与灯光之扰息息相关。

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无锡的光污染较为严重。在距市中心三阳广场约6.2公里远的天一中学校园里,天空是白的是灰的是橙的是多彩的,北斗七星中的天权是看不到的,狮子座的镰刀是认不全的……在距三阳广场16.9公里远的斗山山顶,连仙女座大星系M31和猎户座大星云M42都仅能勉强分辨,山脚下的路灯和远近城镇的光源清晰可见,天空泛着浅浅的灰白色……在与市区间隔有10公里的太湖十八湾地区竟连天顶附近的银河都彻夜不现,三角座星系M33也必须要通过双筒镜才能被观察到……

为提高学生及公众对光污染的认识,学校针对性地引进了一批测光仪,并依托天一天文社加贺谷穰工作室(文化宣传部)、达盖尔工作室(学术委员会)、伽利略工作室(普及委员会)和斯科特工作室(项目办公室),设计了“多层次城市夜空光度测量科技教育活动”,策划并实施了多个文宣、教育、科普和研究性项目。

二、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夜空光度、光污染的概念,了解导致夜空光度增大的主要原因。

2.掌握夜空光度分级的方法,并能运用器材测量夜空光度值。

3.了解背景光对天文观测的影响,

学会设计反映此原理的科普实验。

过程与方法:

1.开展观星活动、光污染摄影与夜空光度测量活动,掌握天文观测及夜空光度测量的基本方法。

2.了解策划、组织活动的过程,学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实验设计的一般结构。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了解城市对自然地理环境的改变,不合理的城市亮化带来的环境问题,敢于解决问题。

2.在活动中,提升科学素养,发展科学思维、合作创新精神。

三、参与对象与活动形式

活动对象以天一天文社社员为主体,包括国际分社约40人,少年分社约40人,高中分社约70人,荣誉分社约20人。此外,还包括无锡市中小学天文联合会(锡天联)下属成员学校约150人,以及其他相关单位的学生约300人。

活动主体――天一天文社社员参与了“多层次城市夜空光度测量科技教育活动”的全部项目、环节的活动,包括项目研究、实验设计、科普观测和摄影活动。锡天联成员学校、无锡市少年宫等其他相关单位的学生主要参与了科普观测和摄影活动。

四、活动的重点、难点、创新点

活动重点:搭建天文研究平台,以光污染研究为抓手,调动学生积极性,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天文活动中来。

活动难点:城市夜空光度测量研

究,光污染相关实验设计。

活动创新点:由中学发起并组织

的使用国际顶尖测光仪对城市进行高覆盖度的夜空光度测量研究,夜天光监测站点建设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唯一性;由中学生开展科普实验设计与教材编写同样具有开创性;以光污染为主题的摄影大赛在当今世界也是少见的。

五、可利用的各类科技教育资源

1.技术指导: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部、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高爽老师、国家天文台刘博洋博士等以技术顾问的身份,参与了“城市夜空光度测量”的相关活动指导。此外,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北京天文馆的专家教授们也曾多次来校指导天文课程建设。

2.团队建设:锡天联成员学校、无锡市少年宫等作为天一天文社紧密的合作伙伴,不仅为开展与夜空光度相关的科普活动提供了场地与学生支持,而且还有一批教师参与共同开展天文教研活动,形成了教研团队。

3.资金支持:天一中学为开展天文教育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已多批次采购天文实验器材如望远镜、测光仪、相机、野营设备、图书等,并已建设完成天文创新实验室一间;天文创新实验室作为学校“STS综合创新课程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得到了省市区各级教育部门的专项建设资金支持;锡天联成员学校、无锡市少年宫等单位也配套投入了相关的天文基地建设。

六、活动内容

“多层次城市夜空光度测量科技教育活动”的全部项目、环节的活动,包括项目研究、实验设计、观测实践和摄影活动等多个层次,分别由天一天文社斯科特工作室(项目办公室)、伽利略工作室(普及委员会)、达盖尔工作室(学术委员会)和加贺谷穰工作室(文化宣传部)等四大工作室具体负责。表1为各工作室的智能类型列表。

(一)主题活动一:城市夜空光度测量(项目研究)

1.选题背景及意义:

无锡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经济发达,城市光污染情况总体比较严重,但是不同区域的污染程度也存在明显差异。夜空光度是衡量城市光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通过使用专门的测光仪器,对无锡城区进行高覆盖度的光度测量,从而了解无锡城区整体的污染程度,不同区域的污染水平差异,以及分析光污染产生的背景,并尝试提出防治的建议,有利于提高公众对光污染的认识,也能为城市管理部门在优化城市灯光设置时提供参考。

2.活动过程和步骤:

(1)编写《无锡市夜空光度测量指导》方案。指导学生收集、整理与夜空光度测量相关的研究论文及其他材料,对“光污染”“夜空光度”等概念进行界定,并组织编写《无锡市夜空光度测量指导》方案,就测量时间、地点、方法及报告填写的格式予以统一规范。

(2)撰写开题报告。指导学生撰写《无锡城市夜空光度测量》开题报告,对研究背景、要解决的问题、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核心概念的界定、相关现状、参考文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研究思路、研究计划,预期成果等内容进行项目论证。经论证后的项目被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研究性学习课题专家组立项。

(3)开展测量活动。指导学生开展城市夜空光度测量活动,具体步骤有:

①仪器编号:为支持本课题组

的研究工作,学校从加拿大购置了9台SQM测光仪,并予以编号(以分辨仪器本身存在的机械误差)。

②路线设计:将无锡市区划分为

不同的片区,并设计好测光的具体行

进路线和测光任务。

③实地测量:将课题组成员分成不同的小组,每组由3人组成,分别负责仪器操作、数据记录和坐标定位,每个坐标点测5个数据,以减小误差。

④数据处理:将测光所得的数据(经度、纬度、时间、测光值)输入EXCEL表格,进行误差分析,取平均值,得到各坐标点夜空光亮度的最终值。

(4)撰写结题论文。指导学生根据开题报告中预期成果的要求对收集的数据进行不同角度的分析,并将结论撰写成结题论文《无锡城市夜空光度测量研究》。结题论文主要结构包括:夜空光概述,测量仪器及方法,数据分析及测量结果(数据测量与分析步骤、夜空光亮度的地区分异、夜空光亮度的地区变化、夜空光亮度的地平高度及方位分异、夜空光亮度的时间变化),反思及讨论等。于2015年第4期《地理教学》杂志。

3.活动效果及呈现方式:

活动进行过程中及之后,我们得到了诸多媒体的关注:指导教师受邀赴上海复旦大学为2015年第六届全国天文社团发展论坛作了《也谈高中天文社团建设》的专题报告,赴江阴为2015年第二届无锡市高中生峰会作了《城市天文学》的专题报告。项目组还收到了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普及工作委员会及香港大学物理系的邀请函,受邀加入国际夜空光度监测网络并赴香港大学开展项目交流与培训。

在前期活动的基础上,天一天文社发起成立了锡天联、无锡城市夜空光度监测网络两个组织,吸引了南菁中学、青阳中学、山明中学、旺庄实验小学等多家单位参与,将在无锡建设若干城市夜空光度监测站,并以此为抓手,开展进一步的天文教育活动。

(二)主题活动二:光学相关实验设计(科普实验)

1.选题背景及意义: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情,培养并学习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与技能是我国进行素质教育的目的之一。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能至少应包括:分析和观察周围世界的技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安排实验的技能,真实地记录观察结果与数据的技能,按照正确方法处理数据的技能。

天文因为不属于中小学必修课程而不被大多数学生所了解,中学阶段非常缺乏天文科普实验或科技制作的教学内容,非常有必要利用天一天文社的资源优势整理、设计一些科普天文实验或制作,这些源自我们身边的天文科学知识将极大地激发学生对天文的兴趣,增加他们对天文的认识,促进天文知识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普及。

2.活动过程和步骤:

(1)编写“光学相关实验设计”模板。指导学生学习《高中物理实验手册》等专业书籍,在此基础上,编写“光污染相关实验设计”模板:活动目标、概念与方法、材料准备、活动步骤、活动建议、活动拓展等,同时,设计一份样稿《在微光中辨认颜色》。

(2)开展“光学相关实验设计”。指导学生开展“光学相关实验设计”,具体步骤有:

①创意征集:发动学生提出光学

相关实验(及制作)设计的创意,组织人员从投稿的创意中精选可操作性较高的方案。

②方案编写:制订编写计划,并为课题组每一位学生分配编写方案(草案),指导他们根据模板和样稿的格式及要求进行方案编写。

③实验验证:将课题组成员分成不同的小组,每组2人,以小组为单位对所编写的方案进行实验验证。

(3)组织“光学相关实验设计”比赛。面向全校师生组织开展“光学相关实验设计”比赛,吸引对天文有兴趣、乐于动手实践的学生参加“在微光中辨认颜色”“彗星为什么长尾巴”“简易望远镜制作”等比赛,并评优颁奖。

(4)举办“光学相关实验设计”科普活动。面向锡天联成员学校、无锡市少年宫及无锡地区其他中小学、幼儿园开展“光学相关实验设计”科普活动,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受众举办光污染科普讲座或科普游戏。

3.活动效果及呈现方式:

学生编写的“光学相关实验设计”将被编入校本教材《中小学生天文学习指南3》,这是一本专门介绍天文相关科普实验及科技制作的教材,受众定位为中小学天好者及天文指导教师。

上述科普实验及科技制作被引入天文社“宇宙意识”少儿天文科普项目及“天文全球化”社区天文科普项目,作为寓教于乐的教学素材向少年儿童及社区的天好者推广。

(三)主题活动三:星空光害旅行团(观测实践)

1.选题背景及意义:

对业余天好者来说,观星是极大的乐趣所在。然而,严重的光污染正将灿烂的星空从我们身边

夺走。

为便于普通学生及其他业余天好者通过对比观测,直观地了解无锡各地的光污染情况,我们依托天一天文社组织的“天一观星营”项目,开展了“星空光害旅行团”活动,带领旅行团的团员们利用晚上的时间,去往锡城不同的地点,实地观测、考察并对比分析星星的数目,从而普及光污染的防治意识、夜空光度的概念。

2.活动过程和步骤:

(1)编写观测方案。指导学生编写观测方案,使用最常见的目视极限星等法,即通过肉眼能观察到的最暗星等来进行估算:选择2个或2个以上地平高度大于40°的定标天区,数出该天区内能观察到的恒星数目,与国际流星组织提供的表格对应来确定极限星等。同时,为便于零天文基础的团员参与,我们设计了简易观测法,请同学们观测标志性星座所在天区的恒星数量,来比较不同地点的光污染程度。

(2)开展观测实践。带领旅行团的团员们利用晚上的时间,去往无锡城不同的地点,实地观测、考察并对比分析星星的数目。具体观测过的地点有太湖广场、馨和苑广场、天一中学、斗山、保利广场、崇安寺广场、南禅寺广场、安镇高铁新城、太湖十八湾等。(见图9、图10)

3.活动效果及呈现方式:

通过“星空光害旅行团”活动,结识了一批无锡地区的成年及未成年业余天好者。以此为抓手,天一天文社发起成立了“无锡市业余天

好者协会”QQ群。以此活动为素材撰写的《星星都去哪儿了》发表在《天好者》杂志2016年第2期。

(四)主题活动四:光污染摄影大赛(文化艺术)

1.选题背景及意义:

为推动公众思考光污染在无锡及其所在社区的状况,让公众参与光污染活动,我们发起了“光污染摄影大赛”活动。邀请公众使用摄影设备捕捉各种光污染的画面,从而了解及思考无锡地区乃至全世界日益严重的光污染问题。比赛主题分为:光污染与生态、光污染与健康、光污染与能源、光污染的分布、光污染的来源等。评选标准主要有:摄影照片视觉美感、作品说明表达技巧、光污染意涵、手法创意等。

2.活动过程和步骤:

指导学生起草“光污染摄影大赛章程”,包括组织单位、大赛目的、比赛主题、参赛资格、参赛设备、照片格式、相关权益、比赛日程、评选规则等。

章程起草完毕后,通过锡天联官网、锡天联微信公众号(AUWS2015)、无锡市业余天好者协会QQ群(91462404)、牧夫天文论坛无锡天协专版等渠道向外比赛信息。

投稿截止后,组织专家对作品进行评审,并举办颁奖仪式。

3.活动效果及呈现方式:

通过光污染摄影比赛,一方面间接了解了无锡地区光污染的来源、分布情况,另一方面,在公众中对光污染进行了有效的宣传与普及。光污染摄影作品还被制作成海报,用于专题展览。

七、活动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预案

1.项目研究中的技术问题:

考虑到光污染问题在大陆地区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即便在世界范围内也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我们在开展夜空光度测量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技术问题。对此我们的解决方案主要是:

(1)开题报告与测量指南两个指

导性文件必须花大力气保证质量,保证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2)争取学校在测光仪采购上的

支持,以及年级组、班主任在学生活动时间上的支持。

(3)遇到实在难以解决的技术问题,请教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等相关研究机构。

2.科普实验中的素材问题:

中学生的专业知识储备毕竟是有限的,对生活的观察能力也仍有待提高,这直接导致了科普实验素材的缺乏。对此我们的解决方案主要是:

(1)大量、深度阅读中小学阶段及国外的实验手册,学习实验编写的一般结构,积累与光学相关的实验和科技制作素材。

(2)通过天文科普书籍和天文历

史故事,寻求实验和科技制作素材。

(3)面向全校发起光污染相关实

验和科技制作素材的征集活动。

3.观测实践中的安全问题:

夜间开展天文观测实践活动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人身与财产安全问题,很多学生、家长或教师不支持天文活动也主要是对此有深深的顾虑。对此我们的解决方案主要是:

(1)与参加活动的学生签订合同,

并要求学校同意、学生签字、家长签字。

(2)统一、强制购买意外险,分担风险。

(3)与有资质、口碑好的旅行社合作,联系包车或食宿。

(4)对每一个观测地点进行事先

的实地探访,确保观测地的安全性,远离陡坡与水体。

4.摄影大赛中的发动问题:

摄影大赛看似简单,就是摁一下快门的事。但真正要发动公众参加,激发大家的热情却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对此我们的解决方案主要是:

(1)通过锡天联成员学校的天文

指导教师,发动学生中的天好者参赛。

(2)通过官网、微信公众号、QQ群等网络平台推送摄影大赛比赛通知。

(3)积极联系赞助,为获奖选手准备证书、奖杯及奖品。

八、效果评价标准与方式

在评价的过程中,坚持“主体多元”“方式多样”“向度多维”等原则。

1.主体多元:

在活动过程中,要求学生首先进行自评和互评,不同组别之间也可以进行他评。这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评价标准的认识与理解,可以促进学生自我反思和自我发展。教师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自评、互评及他评进行再评价,保证了评价的指导性。

2.方式多样:

在活动过程中,灵活运用即时评价与延时评价。即时评价有利于表扬先进,纠正缺陷;延时评价则体现了尊重、关爱与期待。此外,还将口头评价与书面评价,一次评价与多次评价,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等多样化的评价方式相结合,以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强化学生的成就感。

3.向度多维:

第9篇

关键词:玻璃幕墙;光污染

引 言

玻璃幕墙,是指由支承结构体系与玻璃组成的、可相对主体结构有一定位移能力、不分担主体结构所受作用的建筑护结构或装饰结构。墙体有单层和双层玻璃两种。它是一种美观新颖的建筑墙体装饰方法,是现代主义高层建筑时代的显著特征。作为当代的一种新型墙体,它赋予建筑的最大特点是将建筑美学、建筑功能、建筑节能和建筑结构等因素有机地统一起来,建筑物从不同角度呈现出不同的色调,随阳光、月色、灯光的变化给人以动态的美。

在世界各大洲的主要城市均建有宏伟华丽的玻璃幕墙建筑,如纽约世界贸易中心、芝加哥石油大厦、西尔斯大厦都采用了玻璃幕墙。香港中国银行大厦、北京长城饭店和上海联谊大厦也相继采用。

那么,玻璃幕墙是怎么做成的呢?玻璃幕墙是指作为建筑外墙装潢的镜面玻璃,它是在浮法玻璃组成中添加微量的Fe、Ni、Co、Se等,并经钢化制成颜色透明板状玻璃,它可吸收红外线,减少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降低室内温度。它既能像镜子一样反射光线,又能像玻璃一样透过光线。

然而事物总有两面性,玻璃幕墙在给人高科技,高品位的视觉享受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从1996年上海四川中路458号玻璃幕墙光污染投诉事件以来,各种光污染的时间屡见不鲜。因此,警惕玻璃幕墙的光污染,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是每个玻璃幕墙的设计者,施工者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

1 光污染的危害性

1.1 光污染的含义

光污染,是燥光对环境产生的污染。燥光,是环境污染物。

1.2 危害性

(1)光污染是制造意外交通事故的凶手。矗立在交通繁忙道路旁或十字路口上的一幢幢玻璃幕墙大厦,就像一大块几十米宽、近百米高的巨大镜子,在太阳光下熠熠闪光,并对地面车辆和红绿灯进行反射(甚至是多次反射)。反射光进入高速行驶的汽车内,会造成人的突发性暂时失明和视力错觉,在瞬间会刺激司机的视线,或使他感到头晕目眩,给行人和司机造成严重危害。据北京的一些司机反映,下午4点左右从西往东开车时,强烈的反光刺得眼睛都睁不开了,若不警惕,这种光污染可能造成交通事故,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

(2)光污染也给附近的居民生活带来了麻烦,尤其是那些建在居民小区附近的玻璃幕墙,会对周围的建筑形成反光。据光学专家研究,镜面建筑物玻璃的反射光比阳光照射更强烈,其反射率高达82~90%。夏日阳光被反射到居室中,使室温平均升高4~6℃,空调开支大幅增长,影响人们的正常居住使用。更有甚者,长时间在白色光亮污染环境下工作和生活的人,容易导致视力下降,产生头晕目眩、失眠、心悸、食欲下降及情绪低落等类似神经衰弱的症状,使人的正常生理及心理发生变化,长期下去会诱发某些疾病。国家环保局每年都接到全国各地对光污染的多起投诉,并对此予以高度重视。

2 光污染的防治

光污染虽然危害很大,但只要采取适当措施还是可以预防的。我们要从城市规划、环境设计、建筑材料等方面综合解决这个问题。

2.1 加强规划控制管理

城市建筑群的布局欠妥,特别是玻璃幕墙过于集中,反映了城市规划缺乏管理。城市规划管理部门要从宏观上对使用玻璃幕墙进行控制,要从环境、气候、功能和规划要求出发,实施总量控制和管理。

具体来说,在制订城市主要干道规划时,首先应当制订临街的光环境规划,限制玻璃幕墙的广泛分布和过于集中,尤其注意避免在并列和相对的建筑物上全部采用玻璃幕墙。在周围环境开阔而且景观优美的地段,对于商业、贸易、旅游、娱乐建筑可以全部建造玻璃幕墙,但也要考虑适当的建筑间距,并且要控制这一地段玻璃幕墙分布的总量。绝大多数的大型建筑物包括宾馆、酒店、餐厅、文娱场所等可以采用局部玻璃幕墙。例如在建筑底层采用不反射光的石材墙或铝塑墙。上海市建设委员会关于建设工程中使用玻璃幕墙有如下规定:建筑物使用玻璃幕墙面积不得超过外墙建筑面积的40%(其中包括窗玻璃)。这一规定不仅考虑了城市功能、环境和经济效益等因素,而且还可相应地减少光污染。对于住宅、公寓、宿舍、医院等建筑,根据它们的功能要求和节能政策,不宜采用玻璃幕墙。至于办公建筑,由于采用了大面积玻璃窗,已经能够满足室内光环境的要求,建议不再采用玻璃幕墙。

例如,北京在建造京广中心时,除选用反射率低的镀膜玻璃外,还调整原设计方案,将圆弧转向三环路,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光反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说明全面规划和精心设计,是可以防止玻璃幕墙产生光污染后遗症的。

2.2 加强环境设计

在设计玻璃幕墙时,旁边应尽可能安排林阴道和绿地,使反射光被树木吸收,以改善和调节光照环境。

近年来,各国政府和有关学术团体对光污染问题十分重视,先后公布了一系列技术文件、标准和法令,控制光污染。我国对幕墙建筑的问题也给予了高度重视,建设部于1996年颁布了幕墙工程技术规范,1997年又颁布了《加强建筑幕墙工程管理的暂行规定》,使控制幕墙工程质量有了法规依据。各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也采取了一些相应的可行措施,如广州市的幕墙玻璃安装将执行新的标准。

自玻璃幕墙诞生之后,高科技的发展已经将幕墙的材质从单一的玻璃发展到钢板、铝板、合金板、大理石板、搪瓷烧结板等等,通过合理设计,将玻璃幕墙和钢、铝、合金等材质的幕墙组合在一起,不但可使高层建筑物更加美观,而且可更有效地减少幕墙反光而导致的光污染,还能进一步减轻高层建筑物的自重,充分发挥幕墙建材的优点。

玻璃幕墙反射光的影响程度,取决于定向反射光的强度。我们可以采用全透明或半透明的玻璃来减弱反射光的强度,但是这样一来,大部分光线的热量都直接射入室内,势必造成室内温度升高,因此,必须采用适当的构造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

目前,可以采用的构造形式有两种:

(1)双层玻璃通风构造。这种构造在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作用。夏季,放下半透明卷帘,开启排风管道和通风口,通过卷帘反射后能除去大部分辐射热;冬季,封闭通风口,关掉排风机,双层玻璃又可起到保温的作用,防止室内热量散失,这种构造的缺点是投资费用较大。

(2)红外吸热构造。这种构造通过介质膜镀层的透红外线特性,利用吸热水管能够将阳光中的热能用来将水烧热,无论夏季和冬季都能有效地使用。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