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中医护理基本知识优选九篇

时间:2023-12-14 14:53:3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中医护理基本知识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中医护理基本知识

第1篇

构建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法律制度是创新性较强的立法工作,可供借鉴的经验较少。而此项法律制度的建设又是基于现实的紧迫性,目的是为了解决与中医药行业发展和国家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不容再回避和拖延。因此,在此项法律制度的内容上必须坚持一些基本原则,从而保障其实效性。

(一)保护与利用相结合原则

中医药传统知识是在实践中形成,又从未间断的处于医疗实践的应用当中。立法保护的目的,是使中医药传统知识得到更有效的利用,使其能够更好的为人类健康事业和国家发展服务。在法律制度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大部分中医药传统知识已经被众所周知且广为利用的现实。不能因保护的目的而使中医药传统知识丧失可及性,阻碍其在医疗实践中的应用。而应通过保护来促进其应用,实现对中医药传统知识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二)分类确权原则

中医药传统知识法律保护中的首要问题是其权属不清,正是由于其权利主体不明,造成了保护机制和权益维护机制的缺失。面对现实中的对中医药传统知识的不当利用和境外投资者的商业掠夺行为,没有明确的权利主体来启动维权机制,制止侵权行为。因此,确权是对中医药传统知识进行法律保护的首要任务,也是实现对其有效保护的前提。当前,大部分中医药传统知识在我国医疗实践中被大家所共同应用,也就是为业界所周知了。与之相对应的,是有些中医药传统知识仍然掌握在个别的或少数的传承人手中,而并不被公众所知,也没有在医疗实践中被广泛应用。在法律制度建设过程中,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两类传统知识在权属上有着明显的区别。对于已经为公众所周知、被广泛应用的中医药传统知识,应确认其国家所有权。因为中医药传统知识是我国历代劳动人民和中医药人才在医疗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是属于全民族的财富。事实上也已经被全国中医药界所共同应用,已不可能将其界定为个人或某个组织的权益。只能确立这部分中医药传统知识的国家所有权,由政府相关部门代表国家作为权利主体,这是现实的选择,也符合基本的法理精神。对于那些仍然掌握在个别人或少数人手中、不被公众所周知、没有在医疗实践中被广泛应用的中医药传统知识,则应针对具体情况确认个人或单位为其权利主体。尊重和保障持有人的权利,能够鼓励持有人将秘方、秘技等不为公众周知的中医药传统知识向社会公开,才能促进其更好地在临床中得以应用,也有利于促进中医药学的发展和繁荣。这样的立法思路符合基本的公平原则,也符合现代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立法思想。

(三)体现价值原则

中医药传统知识作为一种在商业上有用的信息,其本身是具有法律上的财产属性的,这种财产属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可以通过在法律上赋予权利来体现。在构建中医药传统知识法律保护制度时坚持体现价值原则,就是在承认中医药传统知识自身价值的基础上,以法律上赋权的形式来体现中医药传统知识的价值,阻止对中医药传统知识的不当占有和不当利用,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权利人与使用人之间的惠益分享。为了实现体现价值的原则,在立法中可以通过设定财产性权利和人身性权利两个方面加以规定。财产性权利主要可以包括赋予权利人对其持有的中医药传统知识拥有使用权、处分权和惠益分享权等项权利。人身性的权利主要可以包括赋予权利人对中医药传统知识的传承权、冠名权和知情同意权等项权利。

(四)国家利益原则

建立中医药传统知识法律保护制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阻止国际投资者的无偿商业利用,并非是要限制国内中医药界对中医药传统知识的临床应用。因此,在进行法律制度建设时,我们可以明确地按照内外有别的方式进行规定,从而维护国家的经济利益。对于已经为界内所周知、被广泛应用的中医药传统知识,在确立国家所有权的基础上,仍然应该允许国内中医药界在临床上自由应用。这样的制度设计符合现实状况,也与国家所有权的法理并不违背。而对于境外商业组织使用我国中医药传统知识的情况,则应该坚持知情同意和惠益分享原则。境外商业组织利用我国传统中医药知识进行商业开发和利用应向我国相关部门提交申请,并按其利用程度支付相应费用。对境外投资者无偿利用和开发我国中医药传统知识进行有效制止和限制,是进行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立法的关键点之一,也是实现难度最大的一点。我们在制度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量和利用经济反制措施来实现这一目标。例如,对那些不经许可擅自对中医药传统知识进行商业开发的境外企业和个人,可以考虑建立限制其到我国境内开展营业活动,禁止其从我国购买中药材等原材料,禁止其产品在我国境内销售等相关反制措施。由于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中药材出产国,也是中医药产品的主要销售市场,建立相应的经济反制措施是可行的,也是有效的。

(五)政府主导原则

由于大量的中医药传统知识都处于为公众所周知、业内共同利用的状态,其使用、传播等方面基本都处于自由状态。这种现实状况为中医药传统知识权利保护机制的运行造成了较大困难。例如,建立中医药传统知识数据库、开展境外维权活动等都需要高昂的成本,实施难度也很大。因此,必须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的权利保护机制,强化政府在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中的责任和义务。对于已经进入业界公知状态的中医药传统知识,要在确立其国家所有权的基础上,明确由特定政府部门来代表国家作为权利主体,行使相关权利,履行相应义务。在现实状态下,只有政府部门和在政府部门主导下的社会组织才有可能有能力行使好对中医药传统知识的所有权,才有可能履行好保护中医药传统知识的历史责任。

二、立法进程上的基本原则

业界呼吁对保护中医药传统知识进行立法已经多年。国家启动《中医药法》的立法工作,让我们感到建立系统的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法律制度成为了可能。但是,系统的制度构建是不能一蹴而就的,必须把握好立法进程,加快进行针对性的立法研究,推动相关法制建设。

(一)先易后难原则

法律制度的建设需要一个从无到有、从不完善到逐渐完善的过程。在进行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立法的过程中,要依靠《中医药法》建立起制度框架。对于相对成熟的内容和操作性强而又易于组织实施的内容应首先出台规定。对于立法研究不足、实施难度较大的内容,可以暂不做规定,留待日后完善。总之,要先做到“有法”,然后再从“执法”的实践中去积累经验、促进立法研究,从而不断地完善法律制度。不能不顾实际操作可能而盲目立法,更不能因为有难点和疑点就停滞立法。

(二)协调配合原则

第2篇

开展培训

1评估实习护生对中医护理操作的了解和掌握程度

中医护理操作是在中医基本理论的指导下开展的护理工作,掌握中医基本理论知识是开展中医护理操作的前提[2]。医院收到实习护生的名单之后,护理部根据实习护生所在院校开设的课程,评估实习护生对中医护理掌握的程度,制表分组。每组实习护生中,有的系统学习过中医基本知识和接受过中医护理操作培训;有的只是简单学习过中医基本知识而没有接受过中医护理操作培训;还有的在学校了解过一些中医基本知识,但没有系统学习过中医理论,更没有参加过中医护理操作培训。

2医院岗前培训

作为一所三级甲等中医院,开展中医护理和突出中医护理特色是我院的核心工作。因此,在进行实习护生的岗前培训时,护理部会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展示我院日常中医护理工作流程,并就中医护理操作进行集中培训。让实习护生对中医护理操作有直观的认识,以逐步实现护生从理论到实践,从护生到护士的转变[3]。并且,医院护理部会根据对实习护生中医护理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估结果,在实习护生对中医护理操作有简单的感官认识之后,分层次提出明确的实习要求,为其进入临床科室实习打好基础。

3临床科室一对一的带教培训

对实习护生的带教培训,医院有严格的要求和标准。首先,带教教师须由具有5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和护师资格的护士承担。其次,科室根据实习护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程度,制订相应的带教计划。在我院,绝大多数的临床科室选择一对一的带教培训方法。护士长根据实习护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制订一对一带教培训计划。

(1)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在整个带教培训过程中,注重让护生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强调在中医护理操作中,充分体现人性化的护理[4]。在培训操作的过程中,不断把护士素质中的耐心、关怀、体贴、敏捷、轻柔、沉着、冷静贯穿于整个护理实践,充分体现对患者的关心和爱护,以期进一步拉近与患者的距离,融洽护患关系,使患者了解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加对护士的信任,不断实现护理工作的专业价值,增强实习护生的职业认同感和敬业精神[5]。

(2)带教培训

每周二或周三下午为我院临床科室对实习护生集中培训的时间。在这一时间段,科室护士长与总带教教师在病区示教室或者办公室按实习培训计划对实习护生进行中医护理操作流程的演示和培训。带教教师把每一项中医护理操作制作成内容直观、步骤详细的多媒体课件,将相关的中医理论知识、操作目的、操作步骤、操作全程中的注意事项等进行详细讲解、示范。护士长或带教教师组织实习护生一起讨论学习心得。在带教过程中,要求实习护生做学习笔记、带教教师做带教记录。每一项中医护理操作只有在经过科室集中培训后,实习护生方可在带教教师的指导下为患者进行护理操作。

4考核实习护生

实习护生在临床科室的实习周期一般为4周左右,在进入科室实习之初,科室护士长或总带教教师即给他们做入科介绍,讲明在本科室的实习计划和出科考核要求。每结束一项集中培训实习,护生在带教教师指导下进行5人次以上的操作之后,可根据自己的操作情况申请考核或带教教师给予再次系统的培训。考核时,要求实习护生自己准备操作用物和相关患者。在做好准备之后,告知带教教师,带教教师和护士长一同前往病室,按中医护理操作评分标准进行现场考核、打分。

思考

1对带教教师的影响

为确保对实习护生开展科学、有序的中医护理操作培训,要求临床科室的带教教师熟练掌握扎实的中医护理理论和操作技能,通过对实习护生进行中医护理操作培训,不仅提高了带教教师的中医理论水平和中医护理操作技能,也提高了带教教师的实践培训技巧。我院骨科一名工作刚满5年、具有护师资格的护士在担任带教教师的第一年年底,就被实习护生一致评为优秀带教教师,被医院评为“星级”护士。

2对实习护生的影响

医院和科室对实习护生在中医护理操作培训上,制订了详细的计划和可行的措施,使实习护生在这种“节奏”下,一步一步跟进,积极应对培训及考核。实习护生都高度重视中医护理操作的培训,对于每周固定培训,不管是调休还是下夜班,都能积极参加,认真学习,在带教教师示范后同学间相互练习。这种学习态度更大地激励了带教教师的热情,增进了师生感情,提升了培训效果。实习护生在掌握护理操作技能的同时,也逐渐学会了如何与带教教师、患者、医生进行良好的沟通,如何适时有效地进行健康教育,如何科学规范地掌握中医护理,从一名懵懂的护生逐步成长为一名护士[6]。我院每一个护理单元均开展两项以上的中医护理操作项目,全院共有14个细化科室,均开展中药塌渍治疗,广泛应用于骨伤科的患者,具有通调腠理、疏通血脉、消散肿疡之功效,对颈椎病、腰腿痛、风湿骨病等疗效显著;蜡疗法、中药热奄包疗法在风湿骨病科广泛应用,对治疗、缓解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疗效显著;中药足浴在内分泌科广泛开展,几乎人人足浴,对调理内分泌,提高免疫力有很好的疗效;在针灸科拔罐疗法、推拿疗法等已深入广泛开展;在肛肠痔瘘科坐浴疗法、熏蒸疗法对围手术期患者缓解症状收到满意疗效;在小儿科,捏脊疗法常用于治疗小儿疳积、消化不良、厌食、腹泻、呕吐、便秘、咳喘、夜啼等症,临床疗效显著;在外科,运用艾灸箱在散寒穴和补阳穴进行艾灸,对手术前低体温进行干预,已取得一定疗效。为了提高中医护理操作培训技巧,护士在中医护理操作中更加注重规范的操作流程和专业的健康宣教,使患者对中医护理有进一步的认识,易于接受。这些操作简单、易行、直观、疗效确切,见效快,大大激发了实习护生的学习兴趣。

第3篇

摘要: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包括两大方面,即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中医学十分重视人体自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因此将中医护理引入基础护理教学实验十分必要,根据辨证理论所施行的护理原则和方法,其有效完成离不开中西医结合护理,是两者互补的共同结果。因此可将中西医护理的优势结合起来,并加以发展巩固。具体做法有:重视学习和交流,运用当前护校中现有的中医方面的资源进行交流式教学,将中医知识贯穿于基护教学实验中,重视护生操作技能与课后考核与反馈,既学会了知识的融会贯通也发扬了祖国的传统医学。

关键词:中医; 整体护理; 基础护理教学; 辨证施护

中国有几千年的文明历史,传统医学至今仍在不断地应用与发展,这对护理学有着深远的影响。表现在临床护理方面,除了西医护理外还存在着我国特有的护理类型中医护理和中西医结合护理。中医护理在预防、治疗和康复护理中,在中国人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预防和康复护理[1]。因此,作为护校的学生有必要学习中医护理知识和技能,运用这些理论维护自我健康和病人的健康,并不断实践上升至高层次的中医护理理论,使祖国的医学护理事业发扬光大。

1 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

它包括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两大方面[2]。整体就是统一性完整性。中医学十分重视人体自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它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互相协调、互相为用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同时也认识到人体与自然环境有密切关系,人体的生理和病理是变化不断受到自然界影响的,人类在能动地改造自然的斗争中,维持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这种内外环境的统一性,机体自身整体性的思想,称为整体观念。这一思想贯穿到生理、病理、辨证和护理等各个方面。人体是由若干脏器、器官和组织所组成、各脏器、器官和组织都有着不同的功能。但五脏各自的功能又都是整体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从而决定了人体各脏器、器官和组织和生理上是互相影响,以维持其生理活动的协调平衡,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另一方面人体局部和整体也是辨证的统一,因此,我们在护理病员过程中,必须从整体出发,通过观察病人的外在变化,了解机体内脏病变,从而提出护理问题和采用护理措施,使疾病早愈。如临床上见到口舌糜烂的局部病变,实质是心火亢盛的表现。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同时,自然界的变化又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而机体相应地产生生理性反应,若超越生理范围,则产生病理变化。辨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又一基本特点,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护理方法。所谓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本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施护,则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护理方法。辨证是决定护理的前提和依据,施护是护理疾病的手段和方法。通过施护的效果可以检验辨证的正确与否。辨证和施护,在护理过程中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又是理论联系实践的具体体现。

2 将中医护理引入基护教学的必要性

整体护理是当前我国护理学理论与实践发展的重要特征,整体护理的核心是以人为中心,将人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看待[1],保持人与内外环境的平衡。辨证施护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根据辨证理论所施行的护理原则和方法,其有效完成离不开中西医结合护理,是两者互补的共同结果。因此将中西医护理的优势结合起来,并加以发展巩固,对提高护理的价值和地位是十分必要的。整体护理是在中医整体辨证观指导下的护理方法,中医整体护理思想贯穿于护理过程的始终。如口腔溃疡以补充维生素、口含消炎片等法治疗,往往收效欠佳。如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从整体护理的角度进行护理,就可在疾病的初期收到良好的效果。“心开窍于舌,舌为心之苗”,即心通过舌窍与外界相连。中医认为,口舌生疮是心火上炎或小肠实热所致,治疗除选用清热解毒、导热下行的药物外,还应选取一些寒凉清火食物,如鸭、鳖、豆芽、豆腐、藕、海带、梨、西瓜、白萝卜等,勿食辛辣温燥之品。同时要避免情志过激,以免出现过喜伤心、急躁伤肝之弊。

转贴于

3 具体方法

3.1 学习和交流教师首先要懂得中医护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参加有关中医护理知识的培训,到中医医院参观学习,到社区参加社会实践,可与中医系或中药系教师共同探讨中医护理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可以利用学校中医康复系从事过中医诊疗技术的老师来参与中医护理的临床实践与教学,从中学习不同教师应用中医护理知识的技巧,探讨在基础教学中应用中医护理的知识。在基础护理实验课教学中,结合中医学的基本特点,认识和理解整体护理。可以在理论课讲授时先进行中医方面知识的穿插,先在学生头脑中有一个认识,再在基护实验操作课中具体讲解中医学的知识的运用。如在褥疮护理教学中,结合中医护理的特点,重点讲解褥疮的分期和各期护理的要点;运用中医知识讲解褥疮的形成是由于长期受压,血液循环受阻,持续的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导致的组织溃烂、坏死。在具体操作实验课中,可结合中医的穴位知识,进行按摩,从而完成褥疮护理的实验课教学,既讲解了它的原因,又具体操作了它的预防方法,这样把中医知识结合起来,学生既好懂也好学,效果不错[3]。又如在讲给药法实验时,指导学生根据病情和医嘱用药,不要自己滥用药物,以免延误病情,用药中还要根据年龄、性别、环境、气候等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从而使学生具备中西医结合的护理知识基础,也就是新的护理观,即对人、环境、健康、护理要领的认识。又再例如对高热不退者,可采用物理降温法。当热入营血时,护理上应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当热病后期、余热未尽时,护理上应在”调“字上,通过调养使病症得到痊愈。这些也是运用了中医护理的知识。

3.2 基护技能的培养重视学生操作技能的学习与提高,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运用知识的能力。如基护操作中“灌肠法”与中医的“导便法”相似,在保留灌肠中,学习运用中药灌肠治疗某些疾病,重点讲解各种不同的灌肠液及浓度与温度等,使学生掌握灌肠的技术。又如按摩法,是运用医护人员的双手,在患者身上推穴道,循经络,并结合有关部位进行按摩,使机体内部产生发散、宣通、补泻等作用。在基护操作教学中,主要是针对一些常见疾病的护理:如发热、咳嗽、疼痛等,通过布置护生这些疾病的护理操作,使同学们更加理解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及中医护理理论对医学事业的贡献。针对中医护理基本知识在基础护理操作实验课中,除了要练习基本操作技能外,更重要的是要掌握操作的步骤和要领及实践的运用。运用中医护理的知识到基护操作实验中,除了在操作过程中提问及讨论外,还可以留置课后习题,运用所学知识写出中医的护理诊断这个方法,具体体现在写实验报告中,规定学生要写出中医的一项护理诊断,既可完善护理诊断计划,又可复习中医护理的知识,也学会了知识的融会贯通。将中医护理的基本知识运用到基础护理的实验教学中,是可行的。它不仅发扬祖国医学的长处,又促进了基础护理学实践的发展,使中西医护理相互促进与提高并产生积极影响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燕京.将中医护理引入基础护理教学的尝试[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4):231.

第4篇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法;中医护理实训;中医护理技术

中医护理实训是本科护理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是在中医理论体系指导下,体现整体观念、辨证施护特色,研究有关预防、保健、治疗、护理、康复的一门学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课堂应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和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1]。参与式教学是一种旨在促进个体参与群体教学活动,最大限度发挥自身潜能,以达到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教学群体之间积极互动,实现群体教学活动中个体间互动学习和共生发展的教学活动[2-3]。对于中医护理技术原理及操作,学生普遍反映记忆困难,知识抽象。因此,将参与式教学法引入本门课程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走上临床打下坚实基础。

1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辽宁中医药大学2016级本科护理专业4个班的学生,共120人,研究时间为2018年10—12月。120名学生都是通过高考录取的普通本科生,均为第一志愿,4个班同步教学,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专业课、基础课完全相同,授课教师一致。将120名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0人。实验组男4人、女56人,年龄21~23岁,平均年龄(21.9±0.7)岁。对照组男3人、女57人,年龄20~23岁,平均年龄(21.8±0.8)岁。两组学生在年龄、性别、是否喜欢学习中医护理技术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研究方法

2.1教学方法

我校中医护理实训课程开设时间为一学期,共16学时,两组学生所用中医护理实训教材相同,且学时数、上课地点和教学大纲完全一致。其中,对照组按照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实验组采用参与式教学法。两组教学方法见表2。

2.2教学实施

采用五步教学法开展参与式教学[4]。由于学生间已较熟悉,故让其自由分组。将学生分成8个小组,每组7~8人。这样分组的目的是让小组成员之间建立更加密切的关系。课前,教师提问,了解学生对中医护理技术的熟悉程度,介绍教学目的,学习中医护理技术课程的重要性及其应用价值。在教学辅助措施方面,避免照本宣科,可以图片和短视频的形式进行讲解。同时,在每个阶段教学任务完成后,可以通过分享文献链接等方式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教学过程中,教师把控时间,在学生分组练习、讨论时,了解进度及完成情况,及时点评。

2.3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包括客观评价和主观评价两种,客观评价为学生技能考核成绩和病案分析成绩,主观评价为问卷调查结果反馈。

2.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别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技能考核成绩

技能考核包括客观题和主观题两部分,客观题占70分,内容包括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和中医护理技术基本知识,考查目的是了解学生中医护理技术掌握程度和中医护理技术基本知识掌握情况;主观题30分,为两道病例分析题,考查目的是了解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对两组成绩进行分析,结果见表3。实验组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2问卷调查结果

教学结束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5-8],发放调查问卷120份,收回有效问卷120份,两组统计结果见表4。可以看出,实验组采用的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理解、技能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理论联系实践等能力,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3学生课后反馈

分组讨论[9-11]的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大部分学生反映,中医护理实训作为护理专业基础课,内容难以理解,虽然有影像学资料,但仍不能很好地提升操作能力,学生进入临床后仍感到能力不足。开展参与式教学时,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和小组内操作练习掌握相关技术,认为课前准备、课堂参与、课后考核的形式能督促其查阅资料,了解相关知识。学生通过自主查阅文献或相关资料,巩固了课堂所学知识,并且能够不断发现新的问题,形成良好学习习惯。

4讨论

4.1角色及教学模式转变

调查显示,传统的中医护理实训教学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占用了大部分课堂时间和学生精力,对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效果并不理想[12]。中医护理实训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操作能力[13-14]。传统教学模式是教师讲授并操作演示,学生观摩学习,有时注意力不集中,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进度,而课堂时间有限,不能一对一指导,所以部分学生很难掌握。参与式教学模式下学生同教师一起承担教学任务。课前,师生一起准备教学用具,学生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查阅相关资料;课上,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课后,顺利通过考核。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置临床情景[15-18],提出问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制订并实施护理计划,更易掌握相关知识。通过情景教学,不但可以激发学生思维,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可以提高学生操作能力。

4.2增强自主学习能力

以往的中医护理实训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参与度不高,注意力不集中,而中医护理技术应用性很强,理论抽象,学生学习兴趣不浓,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参与式教学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参与度,而且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营造教学情景,针对真实案例进行讨论[19-21],回顾中医护理技术理论知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利用临床案例加深学生对疾病相关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能力。在案例分析前,学生会先了解相关问题,主动查找相关资料,以便在课上更好地应用,这样也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第5篇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护理;临床教学

随着医疗体制的深化改革,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法日益在临床医疗中显示出其优势。作为综合性医院的中西医结合科,我们承担着西医院校护理学生的中西医临床教学任务。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临床教学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向临床一线输送的护理人才的质量,西医院校护理学生在中西医护理中的临床教学已引起高度重视。

1 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教学的必要性

1.1 将“辨证施护”融入“整体护理”,构建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

“整体护理”是当前我国护理学理论与实践发展的重要理念,其核心是以人为中心,将人看作一个统一的整体,保持人与内外环境的平衡。中医认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与自然和社会相统一。这种将患者置于自然和社会的整体中通盘考虑的护理理念与现代护理所提倡的对病人进行系统、整体、全身心的护理理念不谋而合[1]。而其中“辨证施护”又是中医护理的特色,其通过运用望、闻、问、切的方法收集患者资料、运用中医理论进行护理评估,进而辨病辨证,用具有中医特色的护理方法实施护理措施。因此,“整体观念”及“辨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为丰富整体护理的内涵,近年来有人提出将辨证施护融入现代护理的新观点[2],认为中医“辨证施护”和“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有利于整体护理模式的发展,是现代护理理论的有效补充,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在继承祖国医学基本学术思想如整体观、辨证论治观等基础上,吸收现代护理理论及工作模式和护理技术操作技能,将中西医护理的优势结合起来形成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模式,已在临床工作中逐渐成为防治疾病,解除病痛的重要护理手段。因此,对此加以发展巩固应用,对提高护理的价值和地位是十分必要的。

1.2 加强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教学,使学生具有中西医护理双向技能

在西医院校开设中医学课程是我国医学教育的一大特色,也是培养中西医结合人才的重要途径。但课程设置时间较短,往往只着重于介绍中医学理论体系中最基本的知识,如中医基础、中医诊断、中药方剂学、针灸经络学等基本理论,对针灸学等在临床上更有实践意义的内容则浅尝辄止[3]。而一些常用的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如穴位按摩、拔火罐、刮痧、熏洗疗法、敷脐疗法、捏脊等,至今在临床护理上仍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手段,在预防、治疗和康复护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4]。因此,西医护理的学生有必要学习中医护理知识和技能,将在中西医结合或中医科室的临床护理实习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进一步掌握中西医护理的双向技能,将中西医护理的优势相结合,从而提高护理实践的有效性。

2 中西医结合护理的临床教学方法

2.1 重视临床师资培训,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临床护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主导作用,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临床护理教学的质量。要使学生真正掌握中医护理操作技能,带教老师首先要懂得中医护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而目前临床教师都是西医护理或中医护理专业的毕业生,缺乏中西医兼通的护理人才,中西医护理方法和手段也未能真正系统有效地结合,使得临床上中西医两套护理理论与技术并行,而且普遍存在重西医轻中医的现象。因此,作为临床护理教育者,首先,要确立正确的中西医结合护理理念和教育观念,正确认识中西医结合护理的科学性与必要性,认识各自优势和护理内涵的共同之处,并将其有机结合起来应用于实践。为此,我们组织西医护理专业的带教教师系统地学习了中医护理理论,并组织所有带教教师进行中医护理操作技术集中培训,共同探讨中医护理知识和技能,规范带教流程和方法,鼓励开展中西医结合护理的临床科研。最后,经过层层筛选严格考核才授予带教资格,提高带教教师的中医护理操作水平与实践能力,使教师能够有的放矢地将中西医护理操作紧密结合,为临床实习教学打下良好基础。

2.2 探索有效教学方案,提高临床带教水平

在临床教学中,首先,建立科学的临床教学管理体系,设立教学总带教,负责安排临床理论授课、护生的理论操作考核、及时听取带教教师及护生之间的相互反馈,进行经验总结,改进教学方案,确保教学工作管理科学到位。其次,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一带一”临床教学模式,安排一名带教老师带一位学生,分管4~8个病人,运用护理程序对所管辖的病人实施整体护理,开展从入院至出院的全程护理,运用“望、闻、问、切”采集病史评估资料,采用辨证施护的方法确立护理诊断实施护理措施,并完成健康指导、医护患的沟通、中西医结合护理病历的书写等工作。整个过程中自始至终一对一随师带教,并注意结合PBL教学法,带领学生到床边结合实际病例进行实地讲解、手把手操作示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随时根据学生薄弱环节进行重点指导及时整改。并开展中西医结合的护理病例讨论及教学查房,提高和巩固临床所学的中西医结合护理的理论及技能。

2.3 结合中医护理基本技术,开展中西医结合技能培训

通过改革带教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并随时与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相联系。在相关项目的基础操作练习中增加中医操作方面的知识,如在注射练习中结合中医的穴位进行穴位注射,在大量不保留灌肠练习中结合示教中药保留灌肠,护理肿瘤化疗病人时采用药物止吐的同时配合穴位按摩、耳穴敷贴等方法,可以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由于中医的护理操作技能较多,而实习课时有限,并且有些项目在带教中也不能由护生直接在病人身上练习,对于常用的中医护理操作技术我们便通过开展强化训练完成,让学生和师生之间相互操作共同提高。操作训练时由简到繁、循序渐进,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医生查房、典型病例讨论等,着重培养其临床分析判断的能力,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为以后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把现代护理理念与传统中医护理方法相结合,创建出中西医结合的最佳护理模式,是中西医护理同仁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临床教学是护理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积极探索中西医结合的最佳护理路径和临床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将中医护理和西医护理的优势进行互补,才能培养出适合新形势的中西医结合复合型护理人才[5]。

参考文献

1 黄君,毛喜莲,秦锋,等.临床护理教学中融入“辨证施护”的探讨.湖南医科大学学报,2009,11(5):85-87.

3 Tanner CA. Nursing education: current themes, puzzles and paradoxes .Community Nursing Research,2007,(40):3-14.

3 陶衔玥,区鸿斌,李华锋.临床西医院校中医教学现状分析及改革思考.西北医学教育,2009,17(5): 892-893.

第6篇

护理(三年制高职)

一、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具备人文社会科学、医学、预防保健基本知识及现代护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中医特色,能在护理领域内从事临床护理、护理管理、预防保健和社区卫生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主要课程: 解剖组胚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中医护理学基础、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急救护理学、护理管理学、社区护理学、康复护理学、护理心理学等。

三、修业年限:三年

四、就业方向:在各级各类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养老院从事临床护理、预防保健等工作。

五、职业资格:本专业毕业生可获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保健按摩师中级职业技术证书、养老护理员中级职业技术证书。

市场营销(药品营销)(三年制高职)

一、业务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药学和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药品营销业务与管理实践能力,能在各类医药工商企业、药品监督管理及相关机构从事有关药品、生物制品营销业务与管理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主要课程: 实用药物学基础、药剂学、药品市场营销学、中医药学概论、临床药物治疗学、药品经营企业管理学基础、市场调查与预测、医药营销技术、药事管理与法规、商务谈判与礼仪、物流管理学等。

三、修业年限:三年

四、就业方向:在医药生产经营企业、医药外贸企业、医院药房及社会零售连锁药店等部门从事医药行业市场营销业务,药品经营、保管、养护及管理工作。

五、职业资格:本专业毕业生可获取高级营销员、物流师、电子商务师、营销师、市场营销经理助理。

药物制剂技术(三年制高职)

一、业务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药物制剂技术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医药行业从事药物制剂的生产、质量控制、生产工艺改进及其企业管理与药品营销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主要课程: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医学基础、中医药学概论、实用药物学基础、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制剂技术、药物检测技术、药物制剂设备、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药物制剂辅料与包装材料等。

三、修业年限:三年

第7篇

【关键词】基层医院;中医护理管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R19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035-01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医疗事业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的中医护理管理也要与时俱进。现代的医院,必须加强各方面的竞争意识,不仅是设备的竞争,也是人才的竞争。人们对中医护理管理工作的需求就要求我们医院要配备更多更齐全的中医护理人才,需要我们的护理管理者更加用心的学习护理知识和管理知识。中医护理的独特护理条件和护理方法需要完善的管理体系去支撑,但目前我们的中医护理管理还有很多缺憾,尤其是在基层医院。所以需要我们不断的去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1]。

1 基层医院中医护理管理现存的问题

1.1缺乏专业的中医护理人才

早在前几年,就有人对各级医院的护士在编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百分之八十几的医院存在护士缺编的情况,尤其是基层医院的中医护士缺编更加严重。目前,基层医院的护理工作者普遍工作量大,因为很多医院因为人手缺乏,经常把中医护理人员安排去从事西医护理工作,从而导致真正从事中医护理的人员变少,很多只是走了个形式而已。

1.2 中医护理人员的护理基础知识薄弱

一般而言,护理人员的业务技能、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关系着护理质量的高低。但是在中国,到目前为止的护理人员都是以中专教育为主,缺乏真正高水平的护理人员,医护人员的教育层次普遍较低,这种现象在基层医院中尤其反应明显。很多基层医院的中医护理人员对中医护理的基本知识掌握较差,理解不全面,就难以在工作中真正去实施中医护理。再加上在中国,普遍存在“重医疗、轻护理”的意识,所以护理人员一般都是按医生的要求去执行护理工作,从而缺乏自身对护理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因此导致了中医护理人员一直保持着基础知识薄弱的状态[2]。

1.3 中医护理内容定位不清

因为中国的教育模式,导致基础医院护理人员的教育层次较低,很多中医护理的护士并没有真正理解何为中医护理,怎么去进行中医护理,从而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中医护理特色不明显。护士在护理的过程中,比较重视患者生理方面的问题,而忽视对患者的心理护理,比如对疾病的预防和预后的不良行为等知识的传播,因此,常出现护理问题判断失误,护理工作缺乏可操作性。

1.4 缺乏对中医护理人员的培训

虽然现在很多基层医院会组织中医护理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但是目前的培训内容大多流于形式,缺乏实用性,与临床护理脱节,无法真正的起到指导作用。所以在今后的护理培训工作中,需要我们不断提高对中医护理健康教育水平培训的规范性和实用性[3]。

2 改进基层医院中医护理管理的措施

2.1 改变基层中医护理人员的护理观念

首先,基层医院管理者和中医护理人员必须改变护理观念,从心理上重视中医护理。坚持学习相关中医护理理论,在工作中注重发挥中医护理特色,并把自己掌握的现代护理知识与传统中医护理知识相结合,为患者的护理工作提供最大的帮助。同时,要深化护理模式改革,在护理工作中尽量做到中西医结合,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医院的管理层也要重视中医护理工作,正确处理和安排中医护士的护理工作,让中医护理真正发挥作用。

2.2 中医护理人员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

中医护理人员要重视自身的知识学习和丰富,在工作中结合实际多思考,多发挥中医护理的特色。医院也要多组织相关培训,定期邀请专家进行培训讲座,不断提高基层医院中医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不断改进基层医院中医护理人员的护理理念。医院管理部门也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管理,不断提高中医护理管理的质量。

2.3 提高中医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只有切实提高中医护理人员的素质,才能更好的保障护理管理质量,才能把管理理念深入到中医的日常管理之中。护理管理者和护理人员的素质包括很多方面,比如职业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业务技能等,这不是一两天就能改变的事情,需要我们的在平时的工作中结合实际,解放思想,不断的加强学习,才能最终提高我们整个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4]。

2.4 建立符合实际的管理体系

中医护理的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还是要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在工作中,必须结合实际,把中医护理的理念深入到平时的护理工作当中,加强思想教育,

运用奖励机制,制订一套完备的管理体系。比如,加强各级护理人员的责任制,做到一级管一级,增强责任感,平时严格规范查房制度,明确岗位责任。目前,中医护理的管理工作还有许多弊端,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需要我们医院在工作中不断的进行探讨和改进,从而制定一个真正可行的管理体系制度[5]。

随着医学的发展,护理工作在医院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是目前很多医院还是更注重西医的护理。从而造成我们传统的中医护理缺乏人才、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现如今,随着我们中医护理与国际交流的日益增多,要求我们要不断发扬祖国的传统医学,改变中医护理人员的思想观念。中医学是我国的精髓,是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其内容的丰富和知识的渊博不是简单的培训和学习就能改进的。我们的护理管理人员必须坚持走中西医结合的护理路线,同时也要发挥中医护理的特色和优势,将基层医院的中医护理事业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彩玲,李娟. 基层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难点与对策[J]. 中国民康医学,2014,01:91-92.

[2] 陈美华. 中医护理管理的难点与对策[J]. 中国医药指南,2013,22:678-679.

[3] 彭兰英. 基层医院护理质量管理的难点与对策[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8,07:769-770.

第8篇

关键词:护理专业;中医护理;课程设置

2013年3月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湖南省卫生厅颁布了湘中医药[2013]10号文件“湖南省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1]。文件提出总体工作目标:通过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到2015年全省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部分,课程设置是培养目标的直接体现,课程设置情况会影响护理专业中医护理方向学生人才培养质量。本研究采取专家咨询法进行高等中医院校专科护理专业中医护理方向课程设置的研究,旨在为高等中医院校专科护理专业中医护理方向的课程设置的改革及完善提供思路和方向。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本研究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抽取湖南省直中医院从事中医护理教育、中医临床护理的护理专家30人。专家入选标准为:主管护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本科及以上学历,从事中医临床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工作10年以上,曾经或现在担任护士长职务。年龄35岁~40岁16人,40岁以上14人;工龄10年~19年12人,工龄≥20年18人;学历均为本科以上;职称为中级、副高级的专家依次为18人、12人。发放问卷30份,回收有效问卷30份,有效率100%。1.2方法1.2.1研究工具①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由研究者自行设计,内容包括年龄、性别、职称、学历、工龄、工作单位、工作的科室等。②专科护理专业中医护理方向课程设置调查问卷:应用文献检索法、小组讨论法,在目前护理专业课程设置的基础上设计专科护理专业中医护理方向课程设置调查问卷,问卷分为4个模块,分别为公共课(10项)、专业基础课(9项)、专业课(12项)、选修课(10项)。条目采取likert5级评分:很重要(5分)、重要(4分)、一般重要(3分)、不太重要(2分)、不重要(1分)。以重要性赋值同时满足<3.50、变异系数>0.2、满分比<20%作为剔除课程的标准,课程内容重复选择权重更高的课程[2]。1.2.2收集资料的方法采取问卷咨询法及问卷访谈法等形式发放和回收问卷。1.2.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收集资料进行处理。

2结果

2.1专家的积极性和权威系数专家的有效回收率为100%,同时专家提出了许多修改意见,充分表明专家对专科护理专业中医护理方向课程设置具有较高的积极性。本组专家权威系数为0.72~0.85,说明专家对本课题研究内容的权威性较高,其函询结果具有较高的可靠性。2.2专家意见集中程度和协调程度专家意见集中程度用重要性赋值均数和变异系数来表示。访谈的指标重要性分别为3.70~4.93,变异系数分别为0.01~0.30,说明专家意见集中程度高。

3讨论

第9篇

为更好地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医学技术进步的形势,促进护理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高护理质量和专业技术水平,维护人民群众健康,卫生部近日《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纲要指出,我国护理事业发展迅速,成绩显著。截至2004年底,护士数量发展至130.78万名,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29.8%。护士队伍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达到25.6%。同时,护理理念、工作内涵、专业技术和服务领域得到一定发展;护理教育从单一层次的中等护理教育逐步转向为中专、大专、本科及本科以上多层次的护理教育体系;建立了护士执业准入制度。而高职教育是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明确了高职培养的目标,必须有适度的基础知识,更应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知识。其人才培育方向应是技能型、应用型、职业型人才。而中医药以其疗效好、成本低、毒副作用小等优点而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中医护理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工作,它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在新形势下对《中医护理学》这门课程进行改革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是一个应该积极探讨的问题。

1 高职的人才培养方向决定《中医护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方向

高职教育的护理人才培养方向,现阶段乃至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将是以市场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和高新技术在诊疗工作中的运用,临床护理专业技术水平显著提高,护理在急危重症、疑难症患者的救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需求,护理服务不断向家庭、社区延伸,家庭护理、临终关怀、老年护理、日间病房等多样化的社区护理服务有所发展;面向农村基层及城镇社区,面向各医药行业,面向各级医疗机构的医技岗位,面向各级各类康复保健机构,以职业教育和岗位培训为中心,培养技术应用型、高级技能型、劳动服务型的全方面发展的专门护理人才。而衡量高职教育毕业生素质的标准主要是毕业生的应用能力和技能及综合素质。由此可见,高职教育的生命力在于及时满足社会生产的需求,其发展的动力源于行业对劳动者职业技能的要求和变化。

在我国广大农村,仍普遍存在技术力量薄弱、设施简陋、人才匮乏等问题。这就决定了高职护理专业毕业生在广大农村有着广阔的的就业前景。而培养适合农村基层工作、能中能西、能医能药、能防能护的“学得广、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型人才就是势在必行。在农村基层,中药的种植、养殖、加工、生产、销售必须向产业化方向发展。而培养掌握一定的中药基本知识的高职毕业生,对于中药的产业化和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也是一个有效途径。

当前城市医疗体制改革已经启动,社区医疗作为城市医疗体系的基础,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就业市场也相当可观。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大力发挥护理服务的作用和功能,提供符合社区人群健康服务需要的多样化护理服务。社区护理服务应当关注高龄、诊断明确的慢性病患者、残障人群、妇女和儿童的护理服务需求,丰富服务内涵,创新服务方式,为人民群众提供便捷、贴近生活的护理服务。提高社区护士队伍的业务素质。一方面,逐步建立和完善社区护士规范化岗位培训制度,依托高等医学院校,开展社区护理继续教育;另一方面,建立社区与医院之间的护理业务协作关系,发挥医院的护理专业技术力量,对社区护士进行经常性的业务指导。社区医疗同样需要中西结合,并且需要的是与综合医院专科医生有别的全科医疗工作人员。这些医务人员必须是能中能西、能医能药、能防能护、有较强的动手能力,甚至是可深入居民家庭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的人才。而针灸推拿技术,因其适用范围广、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等优势已成为康复保健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职生的《中医护理学》课程中就应突出对针灸推拿技术的学习。随着政府加大对康复保健服务机构行业的整顿,各地的康复保健服务机构已向着健康化、规范化、法制化的方向发展。而掌握一定的针灸推拿技术、中药知识,对于拓宽高职护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亦是十分有帮助的。

2 《中医护理学》课程改革的思路

2.1 在教学计划的制订上要特别突出技能培训,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基础理论教学本着“必需、够用”为度。要使学生明确自己毕业后的职业定位,使学生明白学习这门课程可以使自己拓宽就业渠道,从而使其认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并达到增加学习兴趣的目的。同时又能使学生自觉地早实践、多实践。亦可根据中医学的特点,边学习理论,边实践。或直接从临床见习入手,再学习理论知识。就是要让学生先知道做什么、怎么做;再让学生认识到为什么要这么做,怎样才能够熟练地做、融会贯通地做。也可以通过带领学生深入基层,参加社区医疗保健服务等途径,强化能力培养。使《中医护理学》课程从以往的知识?能力型,向知识?能力?素质型教学模式转变。

2.2 授课形式多样化 教师课程讲授应改变传统主动教、被动学的单一模式,应以课堂讨论、启发式提问、角色扮演、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方式,开拓学习思路,增加学习兴趣,在理解中记忆,活跃课堂气氛,避免学习过程中的枯燥乏味。例如常用中药知识的学习应采用多种教学模式。除常用课堂教学外,还可带学生参观中药标本实验室、药用植物院、甚或是中药种养殖生态基地等形式,使学生在课堂外也能学习。在生产与学习实践中搭建桥梁,不但能拓宽知识面,加强记忆,更能方便学生更早地参与到实践中,走向社会后就能更快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还应该尽可能多地利用多媒体课件,使学生能通过图片视频看到中药的鲜药、成药、饮片等性状以及中药的产业化发展,便于通过形象记忆加深印象。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所以还应根据中药性能的分类,讲授相关的常用食物的性味和中医食疗的基本知识。因为在社区保健康复护理工作中,定会经常接触到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食物的运用。掌握一定的食疗知识,亦能使学生毕业后能更好地融入到社区工作中。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