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15 15:48:1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减少自然灾害的措施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自然灾害:农产品:应急预警
生产革命带来了生产力发展与经济的繁荣,大工业的兴起使得城市人口逐u从农村迈向城市,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工业化越来越严重,全球气温变暖,加剧了自然灾害的进程,特别是自然灾害本来就严重的地区,因为长期的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使得人们对灾害不能采取更好的防范措施,各个地区经济差距逐步加大,因此我们应该对农产品所遇到的自然灾害有更深入的了解与分析,加大对自然灾害农产品与应急预警的投入,让自然灾害来临之前能够提出好的防范措施,
一、建立自然灾害农产品应急预警的客观必然性
1.自然灾害发生日趋严峻
黑龙江省位于我国的最北端,地处暖温带和寒温带,属于湿润向半干旱区过度的地带,地势独特,属于灾害较多的地区,黑龙江的自然灾害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受他们所特有的地势影响,所以我们无法对它带来的自然灾害有根本性的解决,只能让当地部门采取有效的措施,由于黑龙江分布地域比较广阔,有着幅员辽阔的地势,环境优美,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工业化越来越严重,加速了全球气温变暖,自然灾害的频繁出现,造成了农产品严重的损失,黑龙江地区的地域独特给自然灾害的发生带来了一定的季节性,季节性的灾害发生已经让农产品的生长受到很大的影响,目前自然灾害呈现了上升趋势,逐渐的给黑龙江的农产品劳动者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2.人类的破坏自然灾害日益加剧
生产革命带来了生产力的发展与经济的繁荣,大工业的兴起加快了城市人口逐渐从农村迈向城市,加剧了城市化的进程,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工业化越来越严重,全球气温的变暖,加剧了自然灾害的发展进程,东北地区因为天气长年寒冷,导致很多农作物都无法在当地进行种植,农产品收入很低,给很多劳动者带来了巨大的困难,所以当地的劳动者不得不对当地地区进行额外的树木砍伐,以赚取费用,到农产品快收成的季节,劳动者会对农产品使用大量的农药促使农作物生长,随着农药的大量使用,让一些农药流失到环境之中,通过蒸发,被空气中的尘埃吸附住,随风扩散,造成了大量的大气污染,环境污染,大气的污染又会通过水的循环流入到生物圈中,造成水的污染,然后通过人的呼吸作用造成对身体的污染,由此来看环境的污染归根揭底都是由人们自己所造成的,东北地区常有干旱问题,因为东北经济发展水平低,基础设备不完善,所以大部分的雨水随之流走,即使有大量的雨水降落也无法使用,在供水不足的情况下又对地下水资源进行挖掘,导致地下水位迅速下降,土地荒漠化也越来越严重,所以对于水资源短缺无法得到根本性的解决,也极大的增加了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严重问题。
二、黑龙江省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现状
长期的自然灾害对黑龙江的影响深远,因此黑龙江地区人们对自然灾害的防范措施加强,黑龙江地区的人们一直都十分重视预警检测,黑龙江省自然灾害预警检测工作一直都在不断地发展,在检测设备和技术手段方面也加大了投资,目前,当地有关部门为了更好的防范自然灾害的发生,防止自然灾害给劳动者带来不必要的后果采取了一些措施,目前黑龙江省植保机构有501人,平均每个市、县不到5人,目前乡级没有专职植保人员,二是目前黑龙江省有53个市、县、完成了有害农产品预警,与控制区域站的建设,平均拥有办公室面积和实验近1000平方米,有健全的观测场地,基础设施非常完善,而有的地区与建设面积少规划不合理,基础设施也很缺乏,自然灾害的防范机构差别很大。
2.自然灾害预警存在的问题
(1)自然灾害知识的宣传力度不够,导致民众的防灾意识不强,由于我国政府机构对自然灾害的防范措施不够强烈,对自然灾害防范措施这方面的教育不够重视,很多人对有关知识也缺乏了解,自然灾害的不断发生,导致农产品的灾害更加严重,因为政府宣传力度的不够,所以劳动者也不知道怎么做能够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这严重影响了自然灾害救助工作的充分性和有效性。
(2)我国的自然灾害应急系统和专业队伍的水平有待提升。自然灾害工作频繁发生导致农产品的产量下降,从自然灾害的情况来看,很多因素是由于自然灾害的救助者能力不够,即使自然灾害来临时会因为很多救助者的能力不足而影响最好的救济时间,另一方面因为救助者的文化素质不高,因为文化素质水平低所以对关键性的知识理论存在很大的缺失,加剧了自然灾害的发生的严重性。自然灾害知识的宣传力度不够,使我国的自然灾害应急系统和专业队伍的水平不能够预见自然灾害的发生,对病害虫发生情况的掌握和发生规律的研究工作不能够很快的得到提升。
三、黑龙江自然灾害监测监测应急预警的对策建议
国际减灾十年是由原美国科学院院长弗兰克·普雷斯博士于1984年7月在第八届世界地震工程会议上提出的。此后这一计划得到了联合国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联合国分别在1987年12月11日透过的第42届联大169号决议、1988年12月20日透过的第43届联大203号决议,以及经济及社会理事会1989年的99号决议中,都对开展国际减灾十年的活动作了具体安排。1989年12月,第44届联大透过了经社理事会关于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的报告,决定从1990年至1999年开展“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活动,规定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为“国际减少自然灾害日”(InternationalDayforNaturalDisasterReduction)。1990年10月10日是第一个“国际减灾十年”日,联大还确认了“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的国际行动纲领。2001年联大决定继续在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纪念国际减灾日,并借此在全球倡导减少自然灾害的文化,包括灾害防止、减轻和备战。
“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国际行动纲领首先确定了行动的目的和目标。行动的目的是:透过一致的国际行动,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减轻由地震、风灾、海啸、水灾、土崩、火山爆发、森林大火、蚱蜢和蝗虫、旱灾和沙漠化以及其它自然灾害所造成的人命财产损失和社会经济的失调。其目标是:增进每一国家迅速有效地减轻自然灾害的影响的能力,特别注意帮助有此需要的发展中国家设立预警系统和抗灾结构;考虑到各国文化和经济情况不同,制订利用现有科技知识的适当方针和策略;鼓励各种科学和工艺技术致力于填补知识方面的重点空白点;传播、评价、预测与减轻自然灾害的措施有关的现有技术资料和新技术资料;透过技术援助与技术转让、示范项目、教育和培训等方案来发展评价、预测和减轻自然灾害的措施,并评价这些方案和效力。
国际行动纲领要求所有国家的政府都要做到:拟订国家减轻自然灾害方案,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将之纳入本国发展方案内:在“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期间参与一致的国际减轻自然灾害行动,同有关的科技界合作,设立国家委员会;鼓励本国地方行政当局采取适当步骤为实现“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宗旨作出贡献;采取适当措施使公众进一步认识减灾的重要性,并透过教育、训练和其它办法,加强社区的备灾能力;注意自然灾害对保健工作的影响,特别是注意减轻医院和保健中心易受损失的活动,以及注意自然灾害对粮食储存设施、避难所和其它社会经济基础设施的影响;鼓励科学和技术机构、金融机构、工业界、基金会和其它有关的非政府组织,支持和充分参与国际社会,包括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拟订和执行的各种减灾方案和减灾活动。
关键词:公路;极端自然灾害;应对措施
地球及其地球周围环境(大气圈、水圈、岩石圈)运动、变化的本质规律及其人类社会利用自然资源的活动后所产生的灾害(人的生命及其技术和所创造的财富之不能承受的威胁),随时威胁着人类局部地区的生命财产的安全,而不论人类的科学技术如何发达,人类在一些极端自然灾害面前却显得无能为力(世界上因灾害遭毁灭的城市有53座,因地震而毁灭的为27座,另一半为水灾所致。地震造成死亡的人数占54%大多数是被震垮的房子压死的),但人类的技术和综合能力可以避免或减少极端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的损失。
一、自然灾害的种类
我国地域、海疆辽阔,江河湖泊水系发达,山高盆低,地质构造复杂,气候变化异常,雨量不均,植被不匀,湿地减少,人口较多,各种复杂因素的构成和地球及其地球周围环境运动、变化的本质规律,其自然灾害的潜在与发生是客观存在的。
(一)原生自然灾害的种类
原生自然灾害的种类大致有:地震(特别是地表15公里以内的6级以上的强震)、火山喷发(伴有地震)、海啸(5米以上)、高海潮(5米以上)、大洪水、山洪暴发(强降水)、飓风、龙卷风、台风(12级以上)、砂尘暴、雹雨、暴雪、雷暴、自然森林火灾、沙漠化、泥石流、山体滑坡、大雪崩、连续的高温干旱、连续的低温冻雨等。
以上自然灾害的发生都将造成人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尤其是大地震,范围大、波及面广,对人的生命(动物)和财产损失最为严重。
(二)次生自然灾害的种类
次生自然灾害是原生自然灾害发生后所产生的另类自然灾害。同时也包括人类行为工程(采油、采矿、开山、围湖、改河、建筑、化工、战争等)后所导致的自然灾害。
次生自然灾害的种类大致有:地震时所造成的海啸、火灾、爆炸、堰塞湖;水灾和地震过后的疫情;环境污染(空气污染、水污染、金属污染、放射性污染、固体污染、液体污染、声污染、光污染、磁污染等);气候异变(气候变暖、冰雪消融、海平面升高)、悬河、悬湖、水库决口(堤);地面变形(地陷、地裂);地下水位下降;水土流失;山体失稳等。
二、自然灾害对公路及交通运输的危害
各种自然灾害都会对人的生命和财产造成损失。有的自然灾害虽然不是直接对人的生命和财产造成损失,但是,它会恶化人类的生存条件,制约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极端自然灾害的发生,都将造成人的生命和财产的巨大损失,不但打乱了人们正常的生活工作秩序,制约了人们的衣食住行,而且给减灾救灾工作造成极大的困难。有的原生极端自然灾害发生后所产生的次生自然灾害,如不及时排除或处理不当,将会再次造成人的生命和财产的损失。比如说,发生原生自然灾害是“致命打击”,那么,次生自然灾害则会“产草除根”。
(一)地震自然灾害发生时对公路及交通运输的危害
我国地域的地震大多属于地质构造性质的地震。浅地表强震(大于6级以上)往往造成桥梁倒塌,隧道、路面、路基开裂,设施倒塌,路基路面坍塌,山体塌方堵塞路面,电源、通信、交通运输中断。地震发生时,严重威胁着公路工程建设和公路运输过程中人员及其财产的安全。地震发生后,一段时间内还会存在震级不同的、彼此起伏的余震发生。
(二)海啸自然灾害发生时对公路及交通运输的危害
海啸是沿海地区或海洋区域发生强烈地震所引发的自然灾害,海啸形成的海浪高度可达30多米,海啸能量推进可达数千海里,冲击海岸线陆地,对海岸陆地的生命财产将造成重大损失。海啸对沿海公路、桥梁及其设施将造成严重破坏。
(三)台风(飓风、龙卷风)自然灾害发生时对公路及交通运输的危害
台风影响范围较大,台风经过的区域将对公路设施造成破坏。台风不但风力强劲,而且都伴带大量的降水,台风经过的局部区域将造成山洪暴发,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塌(坍)方,损坏公路绿化,冲毁或掩埋公路、桥涵及其设施,造成公路交通运输中断。
台风的形成时段如遇天文某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沿海区域将产生较大的风暴潮。飓风、龙卷风经过的区域,公路的设施及其桥梁的局部将遭受破坏,但对公路的影响面比较小。
(四)砂尘暴自然灾害发生时对公路及交通运输的危害
砂尘暴是内陆地区某些特定地理环境(山口、风区、戈壁)和大气气流共同作用下所产生的自然灾害。发生砂尘暴时的风速可达14级,在风力作用下,刮起尘、砂、石。砂尘暴持续时间可长达28小时。发生砂尘暴时,大量的砂石会堆积公路局部路段,公路被砂石掩埋深度可达2.6米,交通运输被迫停止,砂尘暴对公路标志及其附属设施造成严重创伤。
(五)洪水自然灾害发生时对公路及交通运输的危害
大面积持续的强降水将导致洪水泛滥成灾,一般情况下,洪水持续的时间在3~6天,1998年的长江特大洪水持续了28天。洪水会淹没(冲毁)公路、桥涵及其设施;水面上的各类漂流物随着水的流速会撞击下游的各类桥梁,给桥梁的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强降水还会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塌(坍)方,冲毁或掩埋公路、桥涵及其设施,造成公路交通运输中断。
地震时所造成的堰塞湖如不及时排除以及江河、水库决口(堤),同样会淹没(冲毁)公路、桥涵及其设施。
(六)高温干旱、低温冻雨自然灾害发生时对公路及交通运输的危害
持续的高温(38℃以上)干旱会造成砂石路面结构松散,尘土飞扬,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块拱起,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层发软,强度降低,产生拥包、波浪、车辙等病害。持续的低温(-10℃以下)冻雨会造成公路路面严重结冰,路面打滑,车辆无法通行,还会造成电力设施倒塌,电源及通信信号中断。持续的低温天气也会产生大暴雪,导致公路交通运输中断。
(七)雪崩自然灾害发生时对公路及交通运输的危害
雪崩是常年积雪的高原地区的一种自然灾害。大雪崩所形成的“雪龙”速度可达97米/秒,对高原地区的公路作业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大雪崩产生的大量积雪将会掩埋公路局部路段及其公路设施,导致公路交通运输中断。
三、公路安全应对自然灾害的原则及措施
极端自然灾害发生所产生的危害(破坏)大,波及面广,持续时间长,其抗灾、救灾的工作任务单靠一个行业、一个部门是无法完成的,而是需要全社会的力量、多方面的配合与协作才能完成。
(一)应对自然灾害的指导思想
应对自然灾害的指导思想:应从社会全局角度出发,综合利用全社会的力量,建立与完善技术、监测、跟踪、预报、预案、制度、规章、法律、行政和科普为一体的防灾、避灾、减灾、救灾、赈灾工作体系。
运用科学技术,把水土保持、固沙育林、保护湿地、增加植被、江河治理、节制汲取等工作做好,努力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的环境。
加强调查研究,把地质、水文、气象、天文等因素相互作用所产生自然灾害的宏观、微观规律认识清楚,依靠现有技术与手段,认真做好自然灾害及次生自然灾害的监测、跟踪、预报工作,依照相关法律及时灾害信息,努力实施防灾、避灾、减灾、救灾的具体方案。
大力开展科普,把先进的思想、科学的技术、防灾的理念、救灾的原理、减灾的方法、成功的经验进行宣传与普及,努力提高民众自身防灾、避灾、减灾、救灾的综合素质和水平。
(二)行业、部门(实体、部落)应对自然灾害的思路
认清与把握行业、部门(实体、部落)自身所在地理位置的特征、特点,发生极端自然灾害对本行业、部门(实体、部落)所造成的破坏(危害)程度,以及自然灾害或本行业、部门(实体、部落)遭遇自然灾害所产生的次生自然灾害对社会造成的危害程度。
发生极端自然灾害时,行业、部门(实体、部落)是遭遇自然灾害的第一人,也是第一见证人。因此,行业、部门(实体、部落)一定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一切资源和科技手段,建立静态、动态预警机制和联防机制,并认真做好应对各种自然灾害的防范措施。对可预见性的自然灾害,要做好相应的工作《预案》,对突发性(不可预见性)的自然灾害(事件),要做好相应的《应急预案》,并用自身的规章制度和工作任务保证《预案》、《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开展各种《预案》、《应急预案》演练,完善各类《预案》、《应急预案》,不断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和水平,以达到避灾、减灾、救灾的目的。
(三)公路应对自然灾害的原则及措施
公路安全与畅通是减灾、救灾工作中的生命线。因此,保证公路的安全与畅通是交通公路部门的天职。公路在遭遇极端自然灾害时也将遭到严重破坏,为此,抢通公路就成为交通公路部门的首要任务。
1.针对不同地区、自然灾害的种类与特点,合理提高公路工程的技术设计标准,以增强公路工程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同时,公路工程的技术设计要严格遵循自然环境自身运动规律,设计与工程施工都要尽最大努力减少对自然环境自身运动规律的破坏。
2.严格把好公路工程施工的质量关。同时,要努力保护公路沿线的地质、地貌、水流等自然环境;因公路工程建设需要而对公路沿线的地质、地貌、水流等自然环境所造成破坏的,要采取保护性技术措施,加以修复,确保地质、地貌、水流等自然环境的稳定。
3.加强公路安全、畅通的全面养护、巡查与管理,开展公路隐患的排查与整治。同时,要对公路沿线的地质、地貌、水流等自然环境的稳定性进行技术检测、监测,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确保公路畅通和交通运输的安全。
4.必须坚持重新设计和提高技术标准的原则。公路及公路设施遭受自然灾害破坏需要重新修复时,必须做好工程相关技术的调查分析,重新设计,以避免或减少同类自然灾害对公路造成新的破坏
5.根据行业、部门(实体、部落)应对自然灾害的思路,要以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指挥组织系统、人员力量调动、机械设备调配、通信联络手段、生命线路保障、抢救医疗安排、心理调节安抚、食品调集分发、资金物品管理、次生灾害处治、灾情技术监控、新闻报道主线、发动赈灾方法、恢复生产生活、灾后重建思路等方面的工作任务为模式,建立起应对各种自然灾害的《预案》和《应急预案》。
如:《地震公路抢通应急预案》(最高层次的应急预案)、《公路、桥梁、隧道突发性应急预案》、《砂尘暴公路应急预案》、《山洪暴发公路应急预案》、《泥石流、山体滑坡公路抢通应急预案》、《公路防汛、防洪工作预案》、《公路防台风(飓风、龙卷风)工作预案》、《公路防冻、防滑工作预案》、《公路防暴雪、防冻雨工作预案》、《公路春节运输保畅通工作预案》、《公路设施防雷暴工作预案》等。
6.开展各类《预案》的演练,验证《预案》的有效性,充实和完善《预案》,保证《预案》的科学性和存在的应有价值。
7.加强公路安全信息体系、应急技术储备、应急物资储备、应急抢险队伍和应急指挥系统的综合建设,不断增强公路应急的总体水平。
8.加强公路应对自然灾害工作的立法和规章制度建设,把公路应对自然灾害的任务列入工作日程。
9.以人为本,加强公路应对自然灾害工作的宣传,大力普及自身防灾、避灾、减灾、救灾的科学技术和知识,不断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和管理水平。
(四)认真研究和判断严重自然灾害后果的潜在危险的防范
极端自然灾害发生后,需要紧急调集大量的人力和各种资源,即时应急救援,同时还要认真应对和消除极端自然灾害发生后的各类次生灾害。
这里需要指出,极端自然灾害发生后,同时也产生各类次生灾害,当人们在一段时间内实施应急救援、消除各类次生灾害取得阶段性胜利的时候,我们还必须冷静地认真思考、分析、研究、评估、判断极端自然灾害发生后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相对地域内存在的潜在危险。一是同类自然灾害的继续发生和各类次生灾害的再次产生,需要认真防范和再次消除。二是极端自然灾害发生后对原有地质构造的严重破坏,在严重破坏了的地质构造状态下,再加上气象环境各因素变化的作用下,将会发生另类极端自然灾害并产生各类次生灾害,同样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的安全,公路桥梁同样将会遭受再次破坏(2010年8月13日,四川遭受强降雨,汶川县城、映秀镇遭受特大山洪泥石流的袭击,河道上形成了雍塞体、堰塞湖。8月19日,四川一天垮塌四座桥,宝成铁路广汉石亭铁路大桥、安县先林大桥、华阳通济古桥、崇洲怀远老定江大桥。此次降雨至22日)。
极端自然灾害发生后,抢险、抢修、抢通、临时建设是必须的,但在改建、新建、重建决策时,则要做好全地域范围内复杂多因素综合性的科学考查与论证,并就改建、新建、重建的时间段给出一个合理起建的时间表。
四、结语
一、在地理教学中进行灾害教育的指导思想
(一)提高认识,形成正确的灾害观
通过地理教学,使学生知道虽然自然灾害的发生有其必然性,不可能完全避免,但自然灾害的发生有其规律性,只有当条件具备时才会发生,从而形成正确的灾害观。自然灾害其实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我们讲这些自然现象是灾害是因为它们发生时会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带来损失,但对自然本身,许多自然现象是非常重要和必须的。例如,台风可以将水汽从一个地方带到另外一个地方,从而调节水资源的时间和空间分布;洪水可以将一个地方的不能净化甚至会危害生态环境的污染带到大海使之得以净化。从另一个角度看,自然灾害促进了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循环,对自然界是非常有益的。形成正确的灾害观就是要正确地看待自然灾害。灾害并不可怕,没有灾害意识和不具备防灾减灾知识和能力的人,才会导致可怕的自然灾害的增多,在面对自然灾害时才会有可怕的事情发生。
(二)授以知识,认识灾害发生的原理
结合地理教学进行广泛的灾害知识教育,灾害前兆、灾害过程、灾害原理、灾害预防、减灾减灾措施、灾害后果等内容,尤其是要结合有关知识点的教学,让学生明白各种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和机制。例如,在讲气旋和反气旋时,要告诉学生台风就是一种气旋,只不过是发生在热带洋面的强烈气旋,所以水汽充足,除带来狂风外还会带来暴雨;寒潮就是反气旋的活动,只不过是一种发源于寒冷大陆上的反气旋,所以其气流更干燥更寒冷。学生知道了自然灾害发生的原理,有利于学生对灾害形成正确的认识,不会产生惧怕感,有利于在灾害发生时根据其原理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
二、中学地理教学中灾害教育的内容
(一)防灾减灾思想
在地理教学中进行灾害教育时,最重要的就是宣传防灾减灾的思想,使预防灾害的发生和尽可能减少灾害发生时的损失程度的思想深入学生头脑之中。让学生知道虽然有些自然灾害(如地震、火山等)人类不能完全阻止,但这些灾害发生时往往有许多前兆,我们可根据这些前兆做好预防工作,我们还可以建立预警预报和应急机制与体系,使灾害发生时人们的生命财产损失减到最低程度;有些灾害(如滑坡、泥石流、水旱灾害等)如果事前有充分的重视和预防措施,是完全可能避免的。让学生知道许多人为造成的灾害也是完全避免的。
(二)灾害的危害程度
结合有关内容的教学,做些拓展介绍,让学生知道各种灾害的危害程度。例如,在讲地震时就要详细介绍震级(每增加一级能量增加30倍)与破坏程度的关系,并介绍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哪些不同程度危害的地震,让学生对地震的危害有个清楚的认识。在讲水旱灾害、寒潮、台风、赤潮、咸潮时,可以结合我国的国情做一些专题介绍让学生知道它们每年对我国造成的生命和财产损失。通过这些介绍让学生明白自然灾害的危害性,同时也可巩固学生的防灾和减灾思想,并让学生觉得地理是很有作用的,进而产生学好地理的热情与欲望,更加喜欢地理。
(三)灾害发生时的应对措施
结合有关知识的教学,让学生掌握灾害发生时的应对措施。例如,在讲山坡水流的方向时,就可在黑板上绘出相应的示意图,让学生根据山地水流的方向明白当山洪爆发或泥石流发生时的逃生方向。在讲地震时,结合地震波分为横波和纵波,因横波传播得快些,纵波传播得慢些但其破坏程度大的知识,让学生明白当地震发生时如能在横波传来后(左右摇摆)纵波还没有达到的几分钟内迅速逃到空旷的地方就可以有效地降低人身损害;而且地震发生后往往有几次余震,那么第一次地震后就不会掉以轻心保持警惕从而有效减少余震带来的损害。
三、地理教学中进行灾害教育的方法
因地质灾害的特殊性,其教学方法应与其他知识点的方法有所不同,而且也不能千篇律地采用讲述的方法。
关键词:科技创新 防灾减损 能力 措施
1、今年来自然灾害特点分析
虽然自然灾害的发生具有很强的突然性,但是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及地球再次进入活跃期,其引发的自然灾害则呈现以下特点。
1.1、类型多。我们看到,近几年发生的自然灾害,从气象灾害到地质灾害,如地震、旱涝、暴风雪、飓风、火山喷发等无所不有,甚至出现了以前很少遇到的冬雨灾害。
1.2、频率高。我们上述列举的几类个灾难只是近几年来发生的具有典型性的少数几个灾难,如地震,仅从08年开始,影响较大的地震就有汶川地震,海地地震,智利地震,玉树地震以及这次的日本地震等。
1.3、灾情重。这几年发生的自然灾害,级别都非常高,以至于我们总能听到几十年甚至百年不遇这样的描述,但是却变成了年年有。
1.4、破坏大。这些自然灾害的发生,往往并不局限于其本身带来的破坏,还伴随着次生灾害的发生,更增加灾害的破坏程度及救援进展。如汶川地震其本身带来的破坏就使得全国5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共造成近乎十万人的死亡及失踪,但这仅仅是其产生的直接影响,它还引发山体滑坡、植被毁坏、地质结构破坏等次生灾害,这些次生灾害造成的损失更无法估算。
我们知道,自然灾害的发生我们无法避免,但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出,有效及时的预警、高效的救援,可以有效降低自然灾害给我们带来的破坏。平时注重对地震等自然灾害的预警及救援演练。
2、我国现有的防灾机制及缺陷分析
2.1、我国防灾机制的现状
2.1.1、建立了自然灾害预警机制。目前我国的自然灾害预警工作主要由相关的灾情预测部门负责,灾害的预警、预报体系主要包括,气象灾害监测预报体系、地震监测预报体系、大江大河的灾害性洪水预警预报体系、森林和草原防火预警体系、农作物和森林病虫害测报体系、海洋环境和灾害监测体系以及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体系,民政系统则负责灾情的统一汇总等。
2.1.2、建立了自然灾害救援机制。各级政府成立了应急救援中心,各职能部门都成立了应急救援组织,并成立的专业的应急救援队伍。
2.1.3、建立了自然灾害应急预案体系。政府应急救援中心协调指挥,各职能部门联动协作,应对自然灾害。
2.2、我国现有救灾机制的缺陷分析
2.2.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缺陷。一是宣传不到位,作为灾害的直接承受者――普通百姓不知晓具体内容。二是主要对象是突发性社会公共事件,对自然灾害的规定内容不明确。如第三条规定本法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三是内容上主要规定了政府的职责,对普通民众没有要求。四是仅做一般规定,无具体灾难应急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缺乏实践,如有关地震灾后过渡性安置、灾后管理、救灾资金和物资的监管等许多内容亟需完善。
2.2.2、预警机制的缺陷。一是预警方式单一。行政机关内部以文件或电话方式预警,对社会则以天气预报为主要预警方式,不能做到最大范围的预警通知。二是预警内容不清。只以简单的等级或代号预警,没有灾难的严重程度说明,使人们无所适从。
2.2.3、救援机制的缺陷。一是条块分割,缺乏整体合力,多支职能单一的应急救援力量并存,互不隶属。多个应急抢险救援方面的“中心”并存,各自为阵,客观上造成了遇险求助不便、接警出动迟缓、联动响应滞后、合成指挥不力等,影响救援效果。二是多头投入,缺乏成本观念。各职能部门根据自身特点,各自进行自然灾害救助建设,没有协同观念,致使救援成本居高不下,并且多支救援力量并存形成闲置较多,高精尖设备不多,浪费严重,救援能力止步不前。如地震局,防汛办,医疗机构等。三是职能单一,缺乏常备主力。这种部门分割状态下进行的救援建设,因缺乏有效配合与沟通,使得各救援队伍职能单一,而且由于这种建设只购买设备,不配备人员,也影响了救援的效率。没有一支政府直接指挥下的,能妥善处理各种事故灾害的常规、常备、综合性救援力量。
2.2.4、自然灾害应急预案体系的缺陷。一是政府及民众防灾意识不强,防灾减灾教育欠缺。政府及民众都有侥幸的思想,不认为灾难总是经常性发生。致使政府缺乏防灾意识,民族缺乏防灾教育。二是灾害救助缺乏法律依据。三是救灾应急队伍和专业救援队伍的数量和素质亟待提升。四是灾害救助资金筹集运作困难,救灾储备不足。
3、地方政府防灾减损能力建设路径
3.1、自然灾害预警机制完善建议
3.1.1、加强宣传,增强预警意识。这是建立建全预警机制的根本性要求,只有在觉悟和意识上有认识,才能在根本上对其提高重视程度。这也是建立预警机制的前提和基础,基础不牢,后继的工作哪怕再出色也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2.建全预警管制政策和体制。建立一个完善的,从上到下,统一领导,分级管制的体制。上级政府发出指示,下级各部门收到指示后,立即履行自己的职责,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积极开展各项工作以保证以最短的时间、最有效的措施来避免灾害的发生。这种分层管理模式是积极有效的。
3.1.2、信息的有效沟通。信息有效沟通包括信息的有效正确输入、处理、输出、反馈,来保证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和及时性。可以构建一个信息平台来完成,一个良好信息平台的建立可以保证信息传输渠道的顺畅,也可以保证从上到下都及时地得知情况,了解动态,知晓措施。政府可以迅速将有关情况向公众通报,保证公众知情权,有利于民族减少恐惧心理,配合政府采取措施应对灾难。
3.1.3、建立专业专家灾害评估组。预警机制的完善需要一个理论扎实和实际经验丰富的专家评估团体来对一些突发事件进行评估预测,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紧急方案,采取最得力的措施。
3.1.4、合理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对预警机制的支持。合理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支出,积极完善各地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3.1.5、多措并举,分类预警。临时预警与经常预警相结合,经常性预警应有措施、有计划、有警示,临时预警应在自然灾害诱因发生时采取24小时不间断预警,并按事先约好的预警警示预警。对不能早期预警的自然灾害,应在平时工作中,以应对自然灾害的要求工作。如建筑质量的要求应能应对几级地震等。
3.2、自然灾害救援机制的完善建议
3.2.1、成立地方政府常设应急救援中心。这个中心不应是自然灾害发生后根据应急预案临时成立的,而是常设机构,平时负责情报的收集分析及自然灾害的预警,指导各救援机构进行救援演练,灾害发生时能马上转入救援指挥工作程序。
3.2.2、根据各职能部门的特点,落实部门在应对不同类型、不同等级的自然灾害时的具体职责。
3.2.3、地方政府划分灾害的等级应结合当地实际。地方划分自然灾害的等级,应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地形地质条件,生产生活习惯等相结合,一般来说,一个地方工业经济越发达,其经济受损度越大,所以地方应急预案关于自然灾害的等级划分可以与国家的级别有所不同。
3.3、自然灾害应急预案体系的完善建议
3.3.1、打破思维定势,走出思维误区,用新理念认识防灾减损体系建设。改变政府及民众以往应对自然灾害的理念、思维、习惯,既自然灾害不可避免,能预警减少损失更好,不能预警则采取措施处置救援,都是临时性工作,毕竟灾难不是经常发生的,与平时工作关系不大。用全新的理念去认识自然灾害,应对自然灾害。既应对自然灾害是工作的一部分,应在平时注重对自然灾害的预防,将本职工作与自然灾害的预防结合起来。
3.3.2、成立常设的多功能、高集权的应急处理中心。这个应急处理中心应该集情报的收集、分析、评估、预测于一身,及时评估灾难发生的可能性、危害性,并及时制定出应对方案。并且该中心只对党委和行政首长负责,有权调动各部门并指挥其进行防灾救灾行动,指导各部门平时的救援力量建设。
(一)制订预案,常备不懈
应急预案应包括对自然灾害的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预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响应、应急处置、应急保障、调查评估等机制,形成包含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等各环节的一整套工作运行机制。通过培训和预案演练使广大群众、灾害管理人员熟练掌握预案,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预案。
(二)以人为本,避灾减灾
以人为本,把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防灾减灾的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危害。
面对自然灾害,科学防御,从早期盲目的抗灾到近年来主动地避灾,体现了在防灾减灾中的科学发展观。
(三)监测预警,依靠科技
气象灾害是可以有较长预警时效、较高预测预报准确率的一类突发公共事件,加强灾害性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加强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制作工作,加强气象预警信息工作,是提高防灾减灾水平的重要科技保障。依靠科技,提高防灾减灾的综合素质。通过加强防灾减灾领域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采用与推广先进的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及设施,并充分发挥专家队伍和专业人员的作用,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科技水平。
(四)防灾意识,全民普及
社会公众是防灾的主体。增强忧患意识,防患于未然,防灾减灾需要广大社会公众广泛增强防灾意识、了解与掌握避灾知识。在自然灾害发生时,普通群众能够知道如何处置灾害情况,如何保护自己,帮助他人。政府与社会团体应组织和宣传灾害知识,培训灾害专业人员或志愿者。有关部门通过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广播、电视、网络等,广泛宣传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常识,增强公众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有关部门应编写自然灾害防御宣传手册与宣传材料,广泛宣传与普及灾害知识、应急管理知识、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基层群众参与应急管理能力与自救能力。
(五)应急机制,快速响应
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建立“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防灾减灾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政府组织领导,各个部门积极响应。在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中,气象部门在内部上下联动的同时,加强了与新闻、水利、民政、安全监督、海洋、农业、林业、环境等部门的横向联动和紧密协作,建立应急联动机制,把气象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的公共服务体系。需要加强以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处置队伍建设,建立联动协调制度,充分动员和发挥乡镇、社区、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志愿者队伍的作用,依靠公众力量,形成规范、高效的灾害管理工作流程。来源:考试大的美女编辑们
(六)分类防灾,针对行动
预防和减轻台风灾害,应根据台风预警级别,及时疏散沿海地区居民,人员应尽可能待在防风安全的地方,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船只走锚、搁浅和碰撞,拆除高层建筑广告牌,预防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灾害。
对暴雨洪涝灾害,根据雨情发展,及时转移滞洪区、泄洪区人员、财产,及时转移城市低洼危险地带以及危房居民,切断低洼地带有危险的室外电源。
浓雾发生时,大气能见度与空气质量明显下降,机场、高速公路、航运采取停运、封闭措施,交通驾驶人员控制速度,确保安全,居民减少外出或外出时戴口罩。
雪灾发生时,相关部门做好交通疏导,必要时关闭道路交通,做好道路清扫和积雪融化工作,驾驶人员小心驾驶,防范道路结冰影响。
(七)人工影响,力助减灾
人工影响天气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减灾科技手段。在合适的天气形势下,组织开展人工增雨、人工消雨、人工防雹、人工消雾等作业,可以有效抵御和减轻干旱、洪涝、雹灾、雾灾等气象灾害的影响和损失。
新闻背景:
江西省处自然灾害多发地区。统计显示,发生在江西省的自然灾害中,90%和“天气、气候和水”密切相关。近年来,江西省每年气象灾,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害造成的损失,大约占全省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3%至6%,严重时可达15%到20%,而全国平均值为3%至4%。省减灾委专家介绍,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经济的发展,省自然灾害发生频率高、经济损失大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十一五”期末,江西省将力争实现天气预报准确率在现有基础上提高5%,气象预报警报公众覆盖率达95%,气象灾害对国民生产总值的影响率在现有水平上降低20%至25%。
2005年,是继1998年以来自然灾害对我省影响最大、损失最重的一年。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在江西省发展史上刻下了不同寻常的印记——经济损失达125.3亿元,115人死亡。
3月23日,又是一年一度的“世界气象日”,其“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的主题,对自然灾害频繁的我省无疑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客观而言,我们尚无力阻止自然灾害的发生。但如何避免使灾害变成灾难,却大有可为。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尽管农村和城市在防御和减轻自然灾害上各有特点,但灾害监测、预警和完备的应急措施,仍是保护城乡和谐发展所必须的基本手段,而上述措施的完善以及实施效果,则要依靠社会防灾、减灾意识保障。
农村:重在获取预警信息
对于刚刚步入小康的农村群众来说,“天灾”不仅容易导致返贫,而且使生命安全受到极大威胁。增强农村防御和减轻自然灾害的能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所必须攻克的难关。
专家介绍,在各种自然灾害中,尤以洪涝、地质灾害、雷电对农村群众的生命安全威胁最大。由于农村通信、电力、交通、住宅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居住地偏僻分散且多在灾害易发的山区,使得农村成为防御和减轻自然灾害的薄弱区域。
以地质灾害的防御为例,每年雨季,江西省全南—安远—寻乌以及崇义—余都—石城地质带上发生群发性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可能性非常大。但在赣南,农村切坡建房随处可见,一旦地质灾害袭击,往往造成不堪设想的严重后果。
据统计,2005年,江西省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25.3亿元中,农业占88.5亿元;因灾死亡的115人中,绝大多数为农村群众。
记者了解到,2005年9月,瑞昌市政府将36户住在岩溶塌陷坑上的村民整体搬迁;同时搬迁的,还有码头镇黄沙林场和花园乡黄坑村两个重点地质灾害危险点的160户748人。不过,组织危险区域的群众搬迁,固然是万全之策,但由于经济条件所限和自然灾害类别的不同,江西农村群众不可能完全摆脱灾害的威胁。
江西省气象局专家认为,准确地把灾害信息可靠、及时地送到处于危险之中的人群,是农村灾害预防的前提条件。2005年6月17日,省气象台与国土部门制作了“暴雨型地质灾害预测”。正由于准确的预测赢得了宝贵的时间,面对入汛以来时间最长、强度最大、范围最广的罕见暴雨,我省未发生人员伤亡。
不过,尽管有成功的经,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验可资借鉴,专家还是认为:由于广大农村通信基础设施薄弱,在今后的一定时期内,信息不畅依然是农村群众避免灾害威胁的“瓶颈”。
城市——重在预案
经济越发达的地区,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就越大。2003年6月23日到28日,南昌市降水超过400毫米,全市积水泛滥,多处交通受阻,直接经济损失6.47亿元。据统计,作为江西城市化进程中的“领头羊”,南昌平均每年因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30亿元以上。
江西省处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城市自然灾害一般以暴雨洪涝、雷电、大风、热害等为主。专家认为,相对于农村,城市拥有便捷的信息渠道,因此城市防灾、减灾的关键,在于制度的完善。
3月中旬,南昌市遭受7至8级大风的侵袭,广告牌等悬挂物被大风刮倒伤人事件屡屡发生。而记者了解到,由于缺乏相关的管理部门,公共场所的悬挂物不需经过抗风能力的评估即可顺利“上岗”。
另外一个对比鲜明的例子是,2003年6月24日至25日,南昌出现日雨量达309毫米的特大暴雨(195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新高),但由于南昌市气象局研发的城市积涝灾害预警系统投入使用,政府得以及时采取强有力的排涝措施,使城区积涝时间比预期减少了5至8小时,损失大为减少。
【关键词】地理;灾害;教育
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自然灾害有日益增加的趋势。不管是发生的频率、种类,还是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以及人员的伤亡都呈上升的势头。随着人口的增长,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加速开发和利用所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是自然灾害加重的直接原因。另外,人类对灾害的认识不够、防灾避灾的措施不力,也是使灾害加重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中小学的各个学科中,地理学科在进行灾害教育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地理教学所涉及的气象气候、地质地貌、水系水文、植被土壤以及人类的生产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等内容,涵盖了主要的自然灾害,如地震、火山、海啸、台风、洪涝、干旱、滑坡、泥石流、沙尘暴等,并不同程度分析了它们的形成原因和机制。那么,结合中学地理教学,如何对学生进行灾害教育呢?本人认为,具体来说要做好以下几方面。
1 在地理教学中进行灾害教育的指导思想
1.1 提高认识,形成正确的灾害观:通过地理教学,使学生知道虽然自然灾害的发生有其必然性,不可能完全避免,但自然灾害的发生有其规律性,只有当条件具备时才会发生,从而形成正确的灾害观。自然灾害其实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我们讲这些自然现象是灾害是因为它们发生时会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带来损失,但对自然本身,许多自然现象是非常重要和必须的。例如,台风可以将水汽从一个地方带到另外一个地方,从而调节水资源的时间和空间分布;洪水可以将一个地方的不能净化甚至会危害生态环境的污染带到大海使之得以净化。从另一个角度看,自然灾害促进了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循环,对自然界是非常有益的。形成正确的灾害观就是要正确地看待自然灾害。灾害并不可怕,没有灾害意识和不具备防灾减灾知识和能力的人,才会导致可怕的自然灾害的增多,在面对自然灾害时才会有可怕的事情发生。
1.2 授以知识,认识灾害发生的原理:结合地理教学进行广泛的灾害知识教育,灾害前兆、灾害过程、灾害原理、灾害预防、减灾减灾措施、灾害后果等内容,尤其是要结合有关知识点的教学,让学生明白各种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和机制。例如,在讲气旋和反气旋时,要告诉学生台风就是一种气旋,只不过是发生在热带洋面的强烈气旋,所以水汽充足,除带来狂风外还会带来暴雨;寒潮就是反气旋的活动,只不过是一种发源于寒冷大陆上的反气旋,所以其气流更干燥更寒冷。学生知道了自然灾害发生的原理,有利于学生对灾害形成正确的认识,不会产生惧怕感,有利于在灾害发生时根据其原理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
2 中学地理教学中灾害教育的内容
2.1 防灾减灾思想:在地理教学中进行灾害教育时,最重要的就是宣传防灾减灾的思想,使预防灾害的发生和尽可能减少灾害发生时的损失程度的思想深入学生头腑之中。让学生知道虽然有些自然灾害(如地震、火山等)人类不能完全阻止,但这些灾害发生时往往有许多前兆,我们可根据这些前兆做好预防工作,我们还可以建立预警预报和应急机制与体系,使灾害发生时人们的生命财产损失减到最低程度;有些灾害(如滑坡、泥石流、水旱灾害等)如果事前有充分的重视和预防措施,是完全可能避免的。让学生知道许多人为造成的灾害也是完全避免的。
2.2 灾害的危害程度:结合有关内容的教学,做些拓展介绍,让学生知道各种灾害的危害程度。例如,在讲地震时就要详细介绍震级(每增加一级能量增加30倍)与破坏程度的关系,并介绍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哪些不同程度危害的地震,让学生对地震的危害有个清楚的认识。在讲水旱灾害、寒潮、台风、赤潮、咸潮时,可以结合我国的国情做一些专题介绍让学生知道它们每年对我国造成的生命和财产损失。通过这些介绍让学生明白自然灾害的危害性,同时也可巩固学生的防灾和减灾思想,并让学生觉得地理是很有作用的,进而产生学好地理的热情与欲望,更加喜欢地理。
从近几年的高考命题情况来看,有关本专题内容的试题侧重于对我国的自然灾害进行考查,主要涉及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文灾害等,包括成因、分布、危害、预防措施等内容。从试题呈现形式上看,该类试题主要以图表、文字材料呈现灾害的有关信息,并结合具有生活化、时代性特征的热点材料,考查学生区域定位、提取有效信息,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提高防灾减灾的能力。从设问特点看,全国文综新课标卷中该类试题多为一问,其他单独命题省份的高考试卷中该类试题多为两问。预计2013年高考对本专题内容的考查将继续以社会生活中的热点材料切入,综合考查学生区域定位、提取有效信息、综合判断问题的技能。从考查形式上看,该类试题多以综合题的形式出现。
【重点剖析】
一、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1.自然灾害及其影响
方法点拨:判断一些现象或事件是否属于自然灾害,关键是看其是否以自然变异为诱因,是否有人、财等承灾体。
2.自然灾害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与表现形式
强调:一定灾害强度下,防灾抗灾能力强,有利于减少灾害损失。经济发展水平高,意味着单位面积的经济密度大,灾害损失的绝对数量也大,但这些地区生产自救能力强,灾后恢复较快,灾害损失的相对数量小。而那些经济发展水平低且防灾抗灾能力弱的地区易受灾,受灾后经济损失绝对数量小、相对数量大,缺乏自救和快速恢复的能力。
二、主要自然灾害的成因、分布
1.主要自然灾害的成因、分布、影响
自然
灾害
类型分布成因影响典型灾害气象灾害热带气旋孟加拉湾北部及沿海、中国东南沿海、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加勒比海和美国东部海岸广阔的温暖洋面(热带、副热带);充足的水汽;下热上冷的大气层狂风、暴雨、风暴潮干旱:渐发性,降水不稳定的干旱半干旱区
寒潮: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的深秋到初春地质灾害地震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和环太平洋地带岩层断裂或错位,地球内部能量的急剧释放建筑物遭破坏、交通线路中断、人员伤亡等滑坡和泥石流:山区,危害极大水文灾害洪涝中低纬度,河流中下游地区强降水形成洪水,排水不畅,积水形成涝渍淹没农田、村庄、道路等热带风暴潮:由台风引起,来势猛、破坏力强
温带风暴潮:增势相对平缓生物灾害病害农作物分布区、森林分布区与作物所处环境有关农作物、树木染病枯死虫灾(松材线虫最具危险性)、鼠灾(重灾区是农田、牧场及森林区)(1)台风、飓风都属于热带气旋中强度最强的一级。西北太平洋上热带气旋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及以上的称为台风,印度洋、大西洋及太平洋东岸的称为飓风。
(2)自然灾害并非百害而无一利,要注意其“功效”。洪水泛滥能带来肥沃的土壤;台风能缓解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地壳运动活跃的地方多地热能和温泉;火山灰富含矿物质,能形成肥沃的土壤等。
2.世界两大自然灾害带的分布
灾害带主要的自然灾害太平洋沿岸几百千米宽的自然灾害带火山、地震、台风、海啸、风暴潮北纬20°~50°之间的环球自然灾害带水旱、风暴潮、台风、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3.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三、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
1.我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比较
台风干旱寒潮时间夏秋季节华北地区春旱3~5月,长江中下游地区伏旱7~8月冬半年,春秋季节危害大分布东南沿海我国西北地区、华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除青藏、滇南以外的广大地区成因热带、副热带海区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长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灾害
特点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给生命财产带来危害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强降温、大风、雪灾,影响范围大,使农作物受冻害防御
措施加强预报,营造沿海防护林,提高公众防灾意识保护生态环境,节约用水,营造防护林,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旱作农业加强预报,作好防寒准备2.我国主要地质灾害比较
泥石流(滑坡)地震火山分布
规律山区。坡陡谷深、岩石破碎、植被覆盖率低、暴雨骤降或冰雪融水迅速汇集主要集中分布在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地带,地中海和东非的火山带,大西洋洋底典型
地区青藏高原边缘山区,如云南、四川西部,低山丘陵与平原交界处也会出现①东部沿海地区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
②、云南处在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山西大同附近――死火山群;长白山、白头山、黑龙江省五大连池――休眠火山;台湾大屯火山群七星山――活火山3.我国的生物灾害比较
生物
灾害虫害鼠害病害类型①常见的农作物虫害有:蝗虫、黏虫、水稻螟虫、棉铃虫等。其中危害最大的是蝗虫
②常见的森林虫害有松材线虫、松毛虫、杨树蛀干害虫、泡桐大袋蛾等。其中松材线虫是世界上最具危险性的森林虫害,被列为国际、国内重大检疫对象亚洲东部喜湿鼠类危害区
亚洲中部耐旱鼠类危害区常见的农作物病害有:稻瘟病、小麦锈病、棉花枯萎病、烟草炭疽病等
常见的森林病害有:杨树烂皮病、松疱锈病、溶叶病、泡桐丛枝病等原因①有适宜繁殖的气候条件
②自然或人为因素造成的天敌减少等①气候变化等造成的不良环境使得作物对病害的抵抗能力降低
②外来病原体入侵也是病害流行的主要原因危害导致农作物减产、林木生长量减少、森林枯死,其不仅对我国森林工业造成极大损失,而且对森林生态功能造成严重破坏害鼠啃食植株,在地下打洞,危害植物根系,使农业减产,森林草地遭到破坏病害使农作物、树木染病枯萎甚至死株,导致大面积农田、森林被毁坏防御
措施农药灭虫;投放天敌;人工诱捕;加强检疫,阻止有害生物进入国门4.我国的水文灾害比较
(1)我国的洪涝灾害比较。
类型洪水来源主要分布地区发生时间暴雨
洪水主要是台风、锋面等带来的暴雨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与暴雨的时空分布高度一致,在东部季风区,暴雨集中发生在每年的4~9月,并自南向北推移融雪
洪水由积雪融水和冰川融水形成的洪水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和东北山区受气温升高制约,融雪洪水一般发生在每年的4~5月,冰川融水形成的洪水主要发生在7~8月冰凌
洪水冰凌堵塞河道主要发生在黄河上游的宁夏、内蒙古河段和部分下游河段,松花江部分河段主要发生在河流封冻和解冻的季节学法指导:洪水的形成还与流域的汇水速度和河道的排水速度有关。当流域的汇水速度大于河道的排水速度时,就容易形成洪水;反之则不会形成洪水。流域的汇水速度与流域的地面坡度、土壤含水量、植被覆盖率等有关;河道排水速度与河谷弯曲程度、通畅程度、纵向坡度等因素有关。
(2)我国的风暴潮比较。
类型发生季节发生地区特点主要危害台风引起的风暴潮多在夏秋季节台风鼎盛时期东南沿海,其中长江口、钱塘江口、珠江三角洲、台湾、海南等地受灾最为严重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温带风暴潮春秋季节我国北方沿海地区增水过程相对平缓不仅毁坏船只,而且破坏房屋、农田、海堤以及码头、港口等工程设施,并造成不同程度的人员伤亡。受灾体的价值越高,造成的损失越大5.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的原因
(1)特殊的地理位置。我国处在两大自然灾害带的交汇处,一是环太平洋灾害带,处在太平洋板块和其他板块的交界处,地壳不稳定,是灾害点位最多的地区。二是北半球中纬度灾害带,沿地中海―喜马拉雅一带灾害点位密集。
(2)强烈的地壳运动。我国处在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3)多山的地貌。我国2/3的面积是山区,地貌类型复杂多样。
(4)受不稳定的季风环流控制。季风气候不稳定,尤其是夏威夷高压势力的大小及位置的移动常导致我国频繁发生旱涝灾害。
6.我国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
强调:西南地区最常发生的地质灾害为地震、滑坡、泥石流,而这些灾害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再加上这里气候和地形的特点,就形成了多种地质灾害群发的特点。
7.长江流域水文灾害多发的原因
强调:我国长江流域水文灾害多发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虽然人类难以改变自然规律,但我们可以从减少人为不合理的开发利用、降低生态环境脆弱性等方面减轻灾情。人类的合理活动,如生物措施(植树种草)、工程措施(修建水库,打坝淤地)、保护水域和合理利用土地等,都能最大程度地减少洪水灾害的威胁。
8.华北地区气象灾害多发的原因
强调:华北地区地处我国北方,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由于夏季风强弱不定,从而使得降水的年际、季节变化都很大,因此,旱涝灾害频发。再加上距离冬季风源地较近,地势平坦,冬春季节强劲的冬季风也带来了多种灾害。所以,该地区的灾害主要是由气象灾害造成的。
【强化训练】
1.2012年1月底,亚欧大陆遭遇了寒冷天气袭击。下图为有关此新闻报道的图片。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指出本次极寒天气可能给遇灾国家或地区带来的危害,以及政府部门应采取的措施。
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某省区农业虫害发生地和≥10℃积温等值线分布图。
材料二材料一图所示省区是我国农作物病虫害较严重的地区,小麦吸浆虫和稻瘟病是该省重要病害之一,其中长期连阴雨、长期灌深水是稻瘟病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1)描述该省农业虫害的主要分布特点。
(2)说出该省南部主要的农业病虫害类型,并说明该病虫害发生的气象原因。
3.读长江中下游地区2011年春夏季节降水比较图,完成下列问题。
说明:图中“平均值”为1971~2011年该季节降水量平均值。
(1)结合图示,分析2011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曾发生过哪些自然灾害。
(2)在长江中下游的山地丘陵地区,上题所指自然灾害会带来哪些次生灾害?
4.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大。读各类自然灾害对农业损失面积比例图,回答问题。
(1)从各类自然灾害对农业损失面积比例图上可以看出:危害我国农业生产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是和。形成这两种灾害的自然原因是什么?
(2)自然灾害对我国农业造成的损失较为严重,请从防灾减灾方面对我国农业的发展提出建议。
5.下图为我国三类地区的划分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说出“一类地区”多发的两种不同类型的自然灾害,并分析其产生的自然原因。
(2)总结我国“三类地区”的区域分布特点,并分析其经济损失相对较小的原因。
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发生在我国的地震约占全球大陆地震发生次数的1/3,地震死亡人数约占全球的1/2。除贵州、浙江两省外,其他各省级行政区都发生过6级以上的强震,但是各省(市、区)之间地震灾害发生的情况仍有很大的差异。上图显示了我国各省(市、区)地震灾害风险程度的差异。
(1)说出我国地震灾害风险等级的区域分布特点并简述其主要原因。
(2)我国应采取哪些措施以“缩小”地震灾情?
7.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泥石流灾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泥石流分布图。
材料二中国泥石流成因的地域差异。
区域成因类型特点青藏高原东
南部山地冰川泥石流规模巨大,频繁而猛烈川滇山地降雨泥石流较频繁,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黄土高原暴雨激发的泥石流频率、规模、强度均不及山区泥石流华北和东北
山地暴雨引发的泥石流频率低,但规模大且来势凶猛(1)分析黄土高原泥石流形成的主要原因。
(2)我国泥石流多发于哪一季节?其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1.危害:危害人体健康,造成人员死亡;破坏电力设施;阻断交通;造成能源供应紧张;农业生产遭受低温冻害等。措施:加强天气预报,提前寒潮预警信息;完善救援机制,备足救援物资;加强防灾减灾宣传等。
2.(1)集中分布于4800~5200(≥10℃积温)等值线之间;中东部多,北部、西部少。
(2)类型:稻瘟病。原因:稻瘟病发生时气候温暖,阴雨连绵,光照不足。(答出两点即可)
3.(1)春季降水大幅减少,导致该地区出现严重干旱灾害;夏季降水大幅增加,导致该地区出现严重洪涝灾害。
(2)春季干旱易引发火灾(虫灾)。夏季暴雨易引发水土流失,土壤肥力降低;夏季暴雨冲刷导致滑坡、泥石流灾害。
4.(1)干旱洪涝原因:我国主要是季风气候,季风不稳定,降水变率大,容易引起旱涝灾害。
(2)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加大农业防灾减灾的科技投入,开发抗灾能力强的新品种。
5.(1)地震:处在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地震频繁。滑坡和泥石流:山区面积广大,地表起伏大;夏季多暴雨;植被覆盖率低;地壳运动活跃,地表物质破碎。(西北干旱:距海遥远,高山阻挡,天然降水少)
(2)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原因:属于经济发达地区,由于人口多,经济总量高,抗灾减灾的基础雄厚,抗灾能力强,灾害对该地区危害程度较低,所以自然灾害的直接经济损失相对较小。
6.(1)分布特点:我国地震灾害风险等级的地区分布不均,中西部地区地震灾害风险大于东部地区。主要原因:我国西部地区处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而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抗灾能力强。
(2)加强地震监测与预报;采取有效的避震措施;增强房屋等建筑物的抗震性;增强抗震意识;提高震后救灾应急能力等。(答出两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