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17 15:23:2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计算机技术培训课程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教师 信息技术 培训措施
1.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调查
笔者在2013年4月份对某区县的中小学教师进行了调查,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对信息技术培训的认识、各校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教师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应用计算机技术的现状等。通过调查结果我们发现,中小学教师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其中,只有百分之四十的中小学教师中会利用计算机网络来获取教学需要的信息,只有百分之二十的教师会使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教学,只有百分之十的教师会经常在教学中应用网络媒体,而只有百分之三十的教师会将幻灯投影媒体应用到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依然采用的是粉笔和黑板相结合传统教学模式。其中,有百分之三十的老师接受过计算机培训,但是只有特别浅的培训内容,有超过百分之二十的教师不会使用计算机。
2. 信息技术培训的核心
针对调查结果,我们发现还需要大力培训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而在信息技术培训中,为了保证培训效果和培训质量,就需要掌握到这些核心问题:
一是要想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效果,就需要从动机着手:要想提高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效果,就需要让中小学教师认识到信息技术应用的重要性。目前各个学校都要求教师掌握丰富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当中,信息技术已经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但是大部分教师因为自身素质不高,还不可以有效地将计算机应用到教学当中,那么他们就会产生信息技术学习的热情,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二是信息技术培训的核心是课程:在设置信息技术培训课程的时候,需要将实践性和新颖性给充分体现出来,要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的教师素质水平差异,对培训目标和要求进行差异化设置,突出层次性和专业差异性,在培训过程中,需要将信息技术有机的结合学科教学。因此,在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课程进行设置时,需要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时数进行合理确定。
3. 信息技术培训的内容
一是信息技术基本理论:信息技术教育不只是简单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还会伴随着教育教学而长期存在,会出现巨大的变革,那么在变革过程中,就需要先进的指导理论,因此,在培训的过程中,就需要积极讲授信息技术基本理论,提高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基本理论知识储备。
二是教学模式和教学设计:教学模式指的是一种教学计划和示范形式,来对课程进行设置,对教学材料进行设计,对课堂进行指导等,传统教学模式,往往任意夸大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样就会出现很多的弊端;但是我们需要清晰的认识到,在中小学阶段,教师的主导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这样,才可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学设计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项技能,需要教师来熟练掌握,它发挥的是桥梁的作用,来将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以及教学实践给连接起来,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比如多媒体组合教学知识、教学评价的方法、教学模式的应用评价等等。在对中小学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的时候,需要对这个方面特别重视。
三是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主要包括这些方面的内容,首先是信息工具的使用能力,比如可以对文字处理工具进行熟练使用,可以利用浏览器以及其他的搜索引擎工具来查阅教学需要的资料等;信息搜集获取能力,可以结合教学的目标,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来将外界信息载体中的有用信息给获取到。信息分析识别能力,教师从外界信息载体中会搜集到很多的信息,其中有些是有价值的,有些是没有价值的,那么就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识别和筛选,将那些无用的信息给剔除出去。信息加工处理能力,指的是人们结合使用目标,来整理、归纳和筛选所获信息,对信息使用价值进行提高。还有是信息的再生创造能力,指的是从全新的角度和更深的层次上来加工处理人们所搜集和掌握到的信息,然后将其抽象升华,使其成为自己的观点。信息相关能力,指的是与信息相关的其他各项活动的能力,比如人们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公关能力等。
4. 结语
通过上文的叙述我们可以得知,随着时代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但是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教师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对其进行必要的培训,以此来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郭姣.中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24):123-125.
一、一体化培训课程分析与设计
短期培训业务:2016年9月,润建通信股份有限公司送培一批新入职员工,委托广西工业技师学院完成对该批新入职人员的低压电工作业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工作,考取低压电工作业人员安全技术操作证。
企业调研:学员大多是农民工学员(初中、高中毕业或初中、高中未毕业),文化基础和技能水平较薄弱。经过短期培训,入职人员完成安全技术培训和考核,能上岗完成通信网络工程设施设备安装和维护的基础性工作。
一体化培训课程设计:一体化培训课程的设计,关键是将短期培训目标、岗位技能需求和职业规范(标准)结合,确定典型工作任务,设置学习情境。为此结合企业需求、低压电工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要求(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编写了《低压电工作业人员培训指导书》。低压电工作业人员典型工作任务:触电急救、电工安全基本技能、低压配电及电气照明、电气控制线路。
二、一体化教学的实践
1.一体化培训课程学习资源库的建立
构建《低压电工作业人员培训指导书》学习资源库,如电工作业相关书籍资料、网络学习资源(安全标志、低压电气设备原理、生产岗位技能实例)、视频课件、配线仿真软件等。培训学员根据自身的学历能力,反复观看(阅读)相关学习资源,不断学习巩固技能知识和仿真练习。学习资源库的建立可以兼顾能力不同的学员需求,同时解决了企业用工时间和培训时间安排上的冲突,学员可以根任务指引,自主完成网络学习和仿真练习,最终完成项目工作任务。
2.一体化教学过程和效果
贯彻“做中学,学中做”的一体化教学理念,以项目任务为载体,结合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等一体化教学方法,以培训学员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模式,是教师指导、学员独立完成操作的一体化教学过程。一体化教学过程有效调动了培训学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材施教,因需学习,培训针对性较强、效率高,学员和企业培训反馈满意率高。
三、短期培训一体化教学实践的几点思考
1.培训课程的设计与改革应结合培训需求及专业特色
短期技能培训的学员每一期都不同,每个企业培训的需求和专业重点不同,因此在进行短期培训一体化课程设计和改革时不能生搬硬套,应研究企业岗位技能需求,学员基本情况,培训实际场地设施设备,现有培训教材、资料等因素,综合分析研究与设计,提高短期培训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短期培训实现一体化教学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力是短期培训目标实现的关键因素。培训教师不仅要做好前期的调研工作,完成培训大纲、培训计划和适合短期培训需要的一体化教学教材的编写,还要借助信息化的手段完成相应课件、视频、网络资料的制作、设计和整理,一体化教学方式方法的应用和改进,这些对培训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其他能力都是很大的挑战和促进。
3.辅助教学资源的积累和更新是提高短期培训效率的重要手段
计算机信息是指通过计算机获得或通过使用计算机获得的一种电子形式的信息。现今,在这个以科技为向导和以经济为基础的社会,信息化成为了时展必然的趋势。因此,保障信息的安全对于任何企业和个人都是相当重要的;计算机安全甚至也已经与国家的权益、利益、安全问题有直接的联系,比如美国很早以前就提出了要实施“信息战”战略。计算机信息所面临的安全问题主要是信息泄露,而造成计算机信息的泄露的主要原因通常是因为黑客的攻击,广大用户缺乏信息安全防范意识,或各大企业内部的管理不善以及内部员工职业素质不高、监守自盗等。计算机信息安全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甚至是国家利益,因此如何保障计算机信息安全的问题应该得到广泛重视。
二、计算机信息安全存储与利用存在的问题
2.1计算机信息在网络泄露。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逐渐呈现网络化,从而加大了计算机信息安全的风险。例如,窃取者只需在计算机系统中截取端点、信道、节点就可以获得相应的信息;如果用户没有设置入网权限,计算机信息就更容易被不法分子窃取,给企业、单位或个人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2电磁波辐射导致泄露。
计算机运行要以计算机设备为基础,而这些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电磁波,不法窃取者可以使用相关仪器检测分析产生的电磁波,从而获取计算机中正在运行的信息或数据,这就导致了计算机信息的泄露,不利于计算机信息安全存储和有效利用。电磁波辐射导致的信息泄露是比较客观的安全隐患,企业或单位应加强周围环境的安全防范。
2.3存储介质造成的泄露。
计算机需要依靠存储介质实现对信息的存储功能。其中,存储介质包括移动硬盘、U盘以及光盘等等。要对计算机信息进行存储,就必须把存储介质连接到计算机,通过复制粘贴来实现计算机信息的存储功能。而由于人们使用存储介质不当,即在删除存储介质时操作不当,没有彻底删除相关文件信息,如果这些遗留的信息被不法窃取者利用,就会造成信息泄露。
三、实现计算机信息安全存储与利用的策略
对于保障计算机信息的安全,应该多个方面着手,对各相关部门进行严格控制,才能最有效的解决计算机信息安全问题,以提供安全有效的信息为企业所用。企业要做好信息管理工作,通过完善的管理来控制计算机信息存储利用。笔者将实现计算机信息安全存储与利用的策略分为如下四个点,即提高员工计算机技术水平、更新安装信息安全保护软件、对计算机信息进行加密防护以及使用身份认证技术。
3.1提高员工计算机技术水平。
随着社会的持续进步发展,计算机技术也在加速发展,但即使计算机的优越性再大,都离不开人的操控。同时,员工要想更好地操作计算机,就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以便更好地为其所在的企业、单位或政府部门计算机信息安全存储与利用服务。保障计算机设备运行的基础是技术,离开计算机技术,拥有再高端的计算机设备也无法保障计算机信息的安全。因而,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以提高员工计算机技术水平。第一个方面,定期给员工开展计算机相关培训课程,为员工提供专业化的计算机技术培训,使他们能够掌握最新的计算机技术,以应用于实际工作当中,做好计算机信息安全存储与利用的管理工作。第二个方面,企业或单位内部要建立相关的激励机制,组织计算机技术比赛或活动,通过奖励激发员工对工作的热情,提高他们工作的积极性,进而提升企业或单位的工作效益。例如,可开展年终联欢会,给予对计算机信息安全有显著贡献的员工物质上的奖励,以示表彰;或者,平时可举办“打字大比拼”,让员工在打字水平进行较量,对在最短时间内打出指定的篇幅而且出错率最小的员工给予奖励,此外还能从中培养员工的工作兴趣,员工带着热情工作,势必能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
3.2更新安装信息安全保护软件。
威胁计算机信息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病毒入侵。病毒入侵能导致整个计算机系统瘫痪或崩溃,从而造成计算机信息的泄露或者丢失。因此,企业或相关单位应该给每一台计算机安装安全保护软件和杀毒软件,比如常用的“金山毒霸”、“360杀毒软件”等,这样才能增强计算机防护病毒入侵的能力,实现保护计算机信息安全的目标。此外,信息大爆炸使得网络上充斥着各色各样的信息,若不能有效识别有益信息,就不能提高信息的利用率,因此计算机需要装载具有信息识别功能、自动分类信息的软件控件以利于提高信息使用水平。
3.3对计算机信息进行加密防护。
对计算机信息尤其是重要信息进行加密是保证计算机信息安全存储和利用的重要方式之一,进行加密就好比为计算机信息上了一道防护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计算机信息的安全性。当前比较常用的一种计算机信息加密程序是密码算法,其通过使用密匙对秘密信息进行加密,信息发送者在发送信息时需将,密匙一齐发给接收者,这样接收者才可以通过密码算法对加密的文件进行解码。使用密码算法可以保证计算机信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有效防范计算机信息遭受窃取和劫取的安全隐患。
3.4使用身份认证技术。
身份认证技术也是一种计算机信息保护手段,其通过设置访问权限,让访客需通过计算机识别来确认自己的身份,认证身份成功才能进入计算机数据库系统查看所需的数据。应鼓励企业或相关单位引进身份认证技术,给各员工设置个人专属的身份认证数据,即包括用户名和密码等的基本信息资料,以达到限制外来访客的目的。此外,许多较发达的国家已采用了先进的指纹识别技术进行个人身份,该方法更是能有效地保护计算机信息安全。总之,身份认证技术是实施网络安全防护的第一层保护栏,需对此技术给予重视并引进使用,为计算机信息安全存储和利用提供有力保障。
四、结束语
近年来伴随社会经济发展与保险制度的不断改进,社会保险的信息处理与工作量也在与日俱增,原有的人工操作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且容易在处理过程中发生失误与遗漏,影响社会保险工作的效率与准确性。基于此工作要求,在社会保险管理中引入计算机信息技术就显得极为必要而关键,其技术能大量节省社保人员的工作成本并提升工作精度。但目前计算机技术在社会保险工作的应用中还存在着一些局限与问题,影响社保工作质量的进一步优化,笔者以此为研究重点,就其应用问题与改进策略做相应的探讨。
1 目前社会保险工作中计算机应用的问题
计算机信息技术引入社会保险工作中虽极大节省了人工操作的工作量,并提升了处理工作的效率与准确性,但在实际应用中还是存在着一些局限与隐患。
1.1 社会保险数据收集与掌握不准确,影响计算机处理结果
计算机技术虽能给社会保险工作在数据信息处理方面带来诸多便利与帮助,但许多社保部门与企业对参保人员数据信息的收集工作不仔细、不彻底,其掌握到的个人材料往往并不符合实际情况。同时在引入计算机技术前许多部门企业收集参保人员信息的手段都是手工记录,常易发生偏差与失误。这些情形都导致实际录入计算机的社会保险资料存在着偏差与遗漏,计算机技术虽高效快捷但无法辨别出录入信息的错误,使得社会保险工作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提升了工作过效率与进度。但社会保险信息的各类重名、漏报等错误仍时有发生,影响社会保险工作的效果与质量。
1.2 各地社保工作所用信息技术系统不统一、不标准
目前对于社会保险工作所用计算机技术系统并没有一个统一性的应用标准,造成各地社保部门与企业自行安排与选用计算机软件、通信方式、网络设备等网络系统。全国各处的社保信息系统差异极大,给统一性的社会保险信息管理与监督、各地社会保险资料的传输转移带来了极大的阻碍,并且也给未来社会保险制度的修改造成了执行上的困难。同时部分企业在自行选择计算机系统过程中,也经常因使用现有的管理软件用作社会保险数据处理作业,使得其处理结果与政府社保部门的数据信息不匹配,造成企业社保结果还需经第三软件做二次转换才能将其录入社保部门数据库中。给社保部门与企业都增加了工作量和成本,影响社会保险工作的效率。
2 社会保险工作中计算机应用的改进策略与方法
2.1 建立统一的社保信息数据库与网络系统标准
优化社会保险管理与处理效果,其关键的措施在于建立起统一的社保信息数据库与网络系统软件标准。一方面通过资源数据库将各地社会保险参保数据与离退休、在职人员的个人信息资料结合于一体,以便对每个公民的社保信息做到准确掌握。一旦出现变动可及时调整数据库社保资料,跟进参保人员的信息变更情况,并在更新过程中及时将过去收集不完整的资料做补充修正,解决收集掌握过程中数据偏差带来的信息错误。同时,将各地的社会保险资料做统一性管理与处理,能极大优化社会保险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在社保信息共享的基础上有效完成本地区、本部门、本企业的社会保险信息管理处理工作,从而实现社保工作的现代信息化建设。此外,通过社保部门制定统一的社保工作计算机系统标准,规范调整全国社保工作所用的网络系统软件,让各地社保部门与企业使用最成熟最主流的计算机软件技术、网络体系结构、通信协议、网络设备等。防止软件系统不统一给社保信息数据传输与共享带来的障碍,从而优化社会保险信息的管理效率,并节省计算机系统不统一造成的浪费开支,由各地区的社会保险信息网络共同构建一个整体统一的大社保网络系统,实现社保数据在其中的便利传输与共享。
2.2 提升社保人员素质能力,培养信息化社保工作人才
随着社会保险工作引入计算机技术进程的推进,对能通晓社保专业知识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信息化社保人才的需求也愈发增加,社保部门与企业为应对社保业务与计算机技术结合贯通人员的应用缺口,就需要加大对社保队伍的建设力度。一方面,需着力加强社保人员的业务素质能力,保障其专业社保技能符合操作计算机软件的需求。同时开设对社保人员的计算机技术培训课程,提升社保工作人员的信息技术能力,使其成为掌握社保专业知识与计算机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从而帮助部门与企业应对人才需求,并提升社会保险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另一方面,还需要规定严格的计算机网络管理章程,确认社会保险信息网络操作人员与管理人员的规范职责,以明确与强化相关人员规范操作、尽职监管的责任意识。让企业社保人员在信息化处理过程中严守工作规范与职责,保证社会保险工作计算机处理进程的稳定与可靠,通过对社保网络工作的制度与章程化建立,实现社会保险管理与处理成果的高效准确性。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 高职院校 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4-0045-02
一 引言
在过去的十来年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到了迅猛发展,在规模扩张的同时,不少院校尤其是示范性高职院校也渐渐由规模发展转向内涵建设,依托校企合作办学,坚持特色,以深化改革的思路来谋划科学发展。培育高职院校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专业群是形成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每个专业群都要围绕一到两个核心专业,为适应区域经济的人才需求,探索和建立校企深度合作的长效机制,实践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课程体系,建设高素质的教学团队和校内外实训基地,并同时带动专业群的建设和发展,增强社会服务和辐射能力。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龙头,带动网络系统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图文信息技术等计算机类专业群的建设和发展,夯实基础,强化特色,提升内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笔者根据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的具体情况,对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工作谈几点认识。
二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的基础
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于2003年开始招生,是学院重点建设专业。经过国家示范性重点培育高职院校5年的建设,本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1.拥有一支力量较雄厚、结构较合理的专业教学团队
几年来,通过引进专家、选送中青年骨干教师到国内外进修、以老带新、互相学习等方法和途径,本专业基本形成了以高级职称教师领头、中级职称教师作为支撑、初级职称教师为后备力量的专业教学团队,大部分教师直接来自企业生产、管理岗位,持有行业权威职业资格认证。
在兼职教师聘用方面,通过建立兼职教师数据库,收集大量的行业、知名企业的专家信息,并且指定专人与专家保持密切的联系。从2007年建库至今,在册专家人数已达到了50多人,可以满足本专业对兼职教师的需要。
2.初步建立了以项目为载体、校企共建的课程体系
建立了以专业技能为主线、以职业素质为核心的校企共建课程体系。教材的编写以项目为载体,注重实效性和实用性,努力做到内容与实际工作需要零距离。多门核心课程与企业合作开发了项目化、“教学做一体化”的教材并运用于实际教学。如CCNA认证课程则直接采用思科官方开发的最新权威教材。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Windows组网技术”已建成省级精品课程,“交换机与路由器原理及配置”、“Linux系统管理与组网技术”、“网络数据库SQL Server”已建成院级精品课程。
3.实训基地具备一定规模
校内实训基地中建有网络技术中心一个,包含网络基础实训室、网络系统集成实训室和网络综合布线实训室;校企合作实训基地中包含有思科网络技术学院;生产性实训基地中包含有校园网。
4.引进行业权威认证,在校内建立认证考试中心
学校引进思科的CCNA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和考试,把CCNA培训课程融入本专业课程体系,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此外,还设有高新技术ATA认证考试点,开设有华为网络助理工程师、工信部网络安全工程师等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和考试项目。
5.科研、教改成果显著
2007年以来,学校承担区级以上科研、教改课题4项,院级课题9项。学生在许多全国性的比赛中取得骄人的成绩。如在第四届“思科网院杯”2009年度大学生网络技术大赛中,本专业学生与国内著名大学本科学生同台竞技,以广西第1名、全国第11名的成绩进入复赛,在复赛中取得了全国第12名的成绩。
6.社会服务能力强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在为社会输送合格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区域经济的发展作出应有贡献的同时,依托学院的教学设施和实训设备,对中职教师和社会行业从业人员进行了计算机技术培训,先后培训中职教师250人次;同时,专业教师与合作企业的技术人员还进行横向科研开发,成功开展了2项课题的研发工作;并且积极扶持兄弟院校计算机类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三 专业建设改革的内容
1.建立校企深度合作的长效机制
在校企合作的推进过程中,在实训基地建设、人才培养、认证培训、项目开发、技术服务等方面,只要找准切入点,找准校企合作的结合点,是可以做到互利互惠的。学校通过把美国思科公司的CCNA认证课程融入到网络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而得到该公司的大力支持,不仅在认证考试费用上给予低折扣的优惠待遇,而且给予教师免费培训和赠与网络设备等帮助,该公司也表示今后还将长期合作。
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国内外知名网络相关企业的内在需要,发挥学校在人才培养、师资力量、场地安排等方面的优势,通过沟通和协商,建立深度合作的长效机制。
2.实践“企业引领、职业化训练”人才培养模式
依据区域经济对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特点和高技能专门人才规格确定专业培养目标。依托行业企业,按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培养学生“建网、用网、管网”三项职业技能;基于工作过程进行岗位能力分解,重构专业课程体系。根据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与校企合作共同构建以项目训练为主线的“企业引领、职业化训练”的人才培养模式。
把职业认证教育贯穿整个学习过程。积极推行“双证”毕业制度,规定学生在领取毕业证书前必须获得一个以上相应的职业资格认证证书。目前,学校已经把CCNA认证课程融合到正常教学体系中,考取CCNA证书成为了基本要求;而且计划在选修课中增加CCNP课程,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能考取CCNP证书;鼓励优秀的学生自学CCIE,争取获得CCIE等顶级国际认证。加强校企合作,以项目训练为主线,采取工学交替的方式进行教学。依托广西工业职业教育集团,通过北部湾园区学院进行“厂中校”的学习。每学期分为三个阶段:校内学习阶段、北部湾园区学院实习阶段和到企业顶岗实习阶段。三个阶段交替进行,每个学期至少安排学生到北部湾园区学院参观实习一周,了解行业的发展动态和将来的工作环境,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达到职业认知的目的。校内学习阶段以项目为主线,整个学习过程都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内完成,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岗位技能,实现职业认同的目的。每个学期最后五周安排学生直接到企业实训,让学生熟悉网络组建的基本流程、企业生产工艺及岗位技能,三年当中学生反复多次到企业实训。一方面,学生对职业有了较深入的认知;另一方面,也掌握了企业先进的技术。每个阶段均采用项目教学方法,把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操技能,而且又在教师有目的的引导下培养了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通过学生到企业岗位工作实践,让学生在真实企业环境中提升岗位技能。通过多阶段的顶岗实习,确保学生在毕业前累计都到过企业从事网络相关专业工作一年以上,保证学生毕业后能够无缝过渡到实际工作环境中。
3.构建基于工作过程、项目化的课程体系
第一,职业认证课程融入正常教学,使学生所学知识更符合实际工作岗位的要求。继续完善CCNA认证课程教学。在学校建立VUE考试中心,强化学生认证考试,提高认证通过率。
第二,提高认证课程级别,培养技术全面过硬的高级技能人才。在完善CCNA认证课程的基础上,学校进一步把CCNP和CCIE等思科网络技术的顶级认证培训融入到实际教学中,以更好地为社会培养计算机网络技术方面紧缺的高技能高技术型人才。
第三,校企合作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训练课程。通过校企合作,深化课程改革,深入分析“建网、用网、管网”工作岗位及典型工作任务,制定网络技术人才的职业能力标准,校企共同开发并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案例专业课程,编写具有鲜明职业特色、“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教材,将Cisco、华为等国内外知名IT企业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职业认证课程融入实际教学,实现职业资格认证课程与基础专业课程相融合,使课程更加贴近实际工作岗位对技能和知识的要求,对学生实施职业化训练。
4.建设一支专兼结合、“双师”素质高的教学团队
通过校企互派教师、合作教学、合作开发项目、合作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提高专业教师“双师”素质,使具有“双师”素质的专业教师比例达到90%以上,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学时比例达到50%,形成一支专兼结合、“双师”素质高的教学团队。
5.建设具有“校中厂”、“厂中校”特征的校内外实训基地
针对国内外知名网络设备生产企业、网络安全系统集成企业和通讯与互联网运营企业在员工培养、客户培训、设备和软件系统潜在用户的培育、项目开发、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内在需要,发挥学校在人才培养、师资力量、场地安排等方面的优势,与企业共同合作,在校内建设以企业名字命名的网络设备系统集成实训室、网络安全实训室、项目开发中心、技术服务中心、职业资格认证培训与考试中心等具有真实企业环境特征的“校中厂”实训基地;在企业内建设具有“厂中校”特征的校外实训基地。
6.带动计算机类专业群的建设和发展
通过重点建设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带动网络系统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图文信息技术等计算机类专业的建设和发展。积极探索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全面推动专业群各专业的整体水平提升,形成群体优势,做到资源共享,提高为区域经济服务的综合能力。
7.增强社会服务和辐射能力
发挥本专业及专业群在IT技术人才培养、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培训、职业认证等方面的优势,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岗位培训,与政府职能部门合作开展再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积极开展网络系统集成和软件项目开发技术服务,主动承担区域内中职和高职院校的带动责任,加强对口帮扶服务。通过多种渠道对北部湾经济圈的工业化建设提供信息化支持。
四 结束语
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有其自身特色,在实践过程中要不断改进和完善,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围绕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信息化建设服务的需求,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已初步形成了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龙头,以计算机应用等专业为主干,以软件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图文信息处理技术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并且在专业改革和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为专业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树超、范唯.以专业改革与建设践行高职教育科学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9(9)
近年来,由于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的应用需求越来越广泛,我们实验室存在着严重的四多现象:
教学任务多:几年来,我们实验室平均只有1~2人,除了正常的实验室管理维护外,还承担多媒体信息技术、计算机基础、网络管理、职称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考前培训课程和实验课等教学任务,平均每学期直接承担(即管理人员授课)和接收其他教学培训任务共十几门课,数百人次。繁重的教学任务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和计算机的效力。
培训级别多:除了正常的本科教学任务外,我们还承担了多种形式的教学培训任务。有与国外联合办学的研究生班,有计算机专项技术培训班,例如:网络管理班(下称“网管班”), 有为教师职称计算机考试的考前辅导班,有为教师普及推广和应用提高的各种培训班。多种形式的教学任务要求我们的计算机管理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才能根据需要灵活多变,应变自如。
人员层次多:由于培训级别多,我们所面对的学员的层次差别很大,文化水平从小学到研究生,计算机基础从对计算机一窍不通的初学者,到熟悉计算机并从事计算机网络管理或教学的专业人员,职业有学校教师、行政管理、后勤服务等各部门人员。巨大的基础和层次差异要求我们的教学内容和形式都要有广泛的适应性。
学员要求多:由于人员层次和计算机基础的不同,各类学员对计算机实验室及计算机使用要求差别也很大。例如,初学者要求手把手教,有的希望网上教学;有的学习只为了用于日常办公所需,有的则要求协助开发专用软件;有的仅仅需要一般配置计算机即可,而有的却要求有多媒体配件甚至有高档设备,等等。多元化的计算机学习和应用需求给我们的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以多对多,各行其道
面对多种教学级别和种类,面对各种人员的多元化的需求,我们的策略是以多对多,各行其道,使各种教学各得其所,互不干扰。
2.1多操作系统
众所诸知,计算机操作系统是计算机工作的指挥系统,没有操作系统,计算机不能工作,有了操作系统,版本不同,所能兼容的应用软件也会不同,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计算机的应用。通常,一台计算机只安装一个操作系统,由于Windows的强大功能,对于大多数的单机固定用户来说,一个操作系统足以胜任各种日常任务。但是对于我们面对全校甚至校外的中心实验室,由于任务的多样性,就常常暴露出单一操作系统的弊端。首先,我们举办的网管班,就需要用到Windows 98、Windows 2000 Sever和Linux等多个操作系统。其次,一个应用软件常常需要同时安装不同版本,这时如果把它们安装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中,对不同的用户来说就会有很大的方便。
由于上述原因,我们在计算机中安装了多个操作系统,如图1所示。
当启动计算机时,首先出现系统选择菜单,用户可根据需要选择Windows XP或Windows 2000 Server ,进入Windows XP 后又可根据需要进入虚拟操作系统选择菜单,选择所需操作系统。
2.2多应用软件
由于各种各类课程内容不同,要求计算机安装很多软件。从理论上说,计算机安装应用软件的多少只涉及速度和容量问题,随着计算机配置的不断升级,这个问题一般不会成为应用的主要障碍。这里所谓的“多应用软件”,特别指同一种应用软件的不同版本或同一类型不同公司的产品。
由于面向对象的不同,我们常常要安装同一应用软件的不同版本。例如,中国学生希望安装中文版,而有些外国学生习惯于使用英文版。而准备出国学习的中国学生,在国内学习期间,也需要英文环境。这样我们就有必要同时安装中英文两种版本。例如,使用最多的Office 2003, 还有编制教学软件的专业制作工具Authorware,都需要中英文两种版本。从图1可以看出,我们把应用软件分别安装在不同的系统中,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进入不同的系统应用自己的软件。在Windows XP操作系统中安装了中文Office 2003和各种多媒体处理软件,以满足计算机基础、多媒体方面实验课程的需要;在Windows 2000 Sever下安装英文Office2003、SQL Server 2000、Java、WinRAR3.6等软件以供赴澳洲留学的“信息技术”、“计算机”专业的实验课程使用。
由于任务多对象多,对软件要求的多元化现象是必然出现的。我们的原则是尽量满足教学需要,安装多种必要的软件,使各类用户使用方便,各得其所。
2.3多硬盘分区
硬盘分区对计算机使用者来说已是一般的常识,我们这里要强调的是如何使用分区才能适应多任务对象的需要。根据我们的经验一般硬盘分区最少分4个区(即通常讲的4个盘,物理上是一个硬盘)。对分区的使用注意如下几点。
(1)设置保护盘与非保护盘
除系统盘(C盘)必须保护外,还可另设一个保护盘(D盘),用于安装第二套操作系统,存放重要的软件和常用的实验素材。非保护盘为用户盘,用于存放学生作业等临时资料。
(2)设置“内外有别”的用户分区
由于用户来源广泛,层次差异大,用户对计算机的操作水平也千差万别,某些用户常常会由于误操作而把别的用户资料删除。为此,我们将用户分成两类,内外有别,相应地提供两个分区,即用户盘又分成两个盘(E盘和F盘)。教师和较高水平的学生的资料可放到E盘,对初学者则规定只能在F盘练习。经验告诉我们,针对不同用户的分区是非常重要的,把相当一部分学员的实验限制在专门的分区内,对管理有很大的好处,不仅可避免初学者的误操作带来的损失,也很容易清除有些学员带来的无用或有害资讯,必要时还可专门对该区进行格式化。
3 以一对多,事半功倍
面对多种教学需求,从设备经费、教室空间等实际问题考虑,我们并不总能采取以多对多的策略去应对日益增长的教学需求。例如,我们不能无限制地增加硬盘容量去安装所有要用的软件,也不能根据层次不同任务不同而建立任意多个实验室。然而,事情总有两面,在考虑问题的共性时,我们却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以一对多,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1一个网络
我们多媒体网络计算机实验室充分利用自己建设工作组的局域网,同时接通到学校的校园网和Internet连通,实现资源共享。网上的资源的及时性、流通性、大容量、易检索、可复制的特点,大大方便同学和教师实验课程所需素材的索取查询、实时调阅。
在实验室的局域网中,设置网络打印机和服务器,在服务器中存放教师资料,教学软件;在校园网,有各种常用软件如Office,各种音视频播放软件和编辑软件,图形图像编辑软件,各种各样的网络课程,还有校内的各级行政管理信息资源,当然,Internet的资源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了。
3.2一套设备
由于空间和资金的限制,我们不能依据教学层次的需要建立多个实验室:基础实验室、多媒体技术实验室和网络实验室等。我们用一套设备、一个实验室来满足各种教学层次的需要。
所谓一套设备是指对每一台计算机,我们尽可能根据现有教学任务,适当考虑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的形势,配备成套的计算机设备。例如,我们的实验室分学生机和教师机分别配置如下:
学生机:主机,扫描仪,摄像头,耳机麦克,打印机(共享)。
教师机:主机,扫描仪,摄像机,耳机麦克,打印机,照相机,液晶投影仪……
这样的配置,既可满足计算机基础教学需要,也可满足多媒体、网络管理教学的需要。
3.3一个母机
众多计算机,安装软件是一种费时费力的工作。而且,当我们要更新某种软件时,如果重复单机操作,也是一种枯燥乏味的劳动。我们采用一个母机,安装好系统软件和各种应用软件,利用备份还原软件Ghost快速广播安装其余多台计算机。
当计算机广播安装完软件后,需要对每一台机器进行设置,其中包括:IP地址、工作组和为每一台计算机起名等。
4 以不变应万变,忙而不乱
确保计算机的安全、稳定运行,是验室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多人长时间频繁操作的计算机,出现这样那样的故障是难免的。如何尽快消除故障,恢复正常工作,是我们日常管理的首要任务。我们从技术上和制度上采取必要措施,以不变应万变,使故障率减小到最小,做到工作忙而不乱。
4.1坚持计算机保护功能不变
当计算机工作中不正常时,需要将计算机尽快恢复正常,以保证教学和实验正常进行。这就要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确保计算机恢复到系统刚刚装好时的初始状态。我们主要采取如下保护措施。
(1)系统还原保护
计算机能否正常工作的关键是操作系统能否正常运行。因此我们要确保系统能在意外发生时还原。通常采取的方法有:安装硬盘还原卡和安装还原精灵软件。使用还原卡不仅需要资金,而且占用硬盘空间,系统开机启动变慢,故我们采用还原精灵软件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使用它可自行设置保护区,例如,我们可以设置C盘和D盘为保护盘,这样,不仅系统盘受到了保护,重要软件和资料也得到保护,防止学生误操作而丢失重要数据。
(2)主板CMOS设置保护
对主板的BIOS程序添加密码,是一项很重要的不可忽视的工作。
(3) 预防病毒侵犯
4.2坚持落实管理制度
以上措施从技术上保证了计算机的正常运行,然而再好的措施也要靠人去执行。为了保证技术措施的落实,还应有相应的管理措施做保证。为此,我们制定了《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办法》、《教师值班职责》、《教学培训部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教学培训部岗位责任制》、《培训部临工工作范围》、《实验室仪器设备损坏赔偿规定》、《学生实验室守则》、《值班学生职责》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这些制度不能停留在纸面上,挂在墙上,而是要落实到管理人员和相关人员的行动中。
5 结束语
实践证明,由于采取了以上“以多对多”“以一对多”“以不变应万变”等多种措施,使我们实验室基本适应了计算机实验室必然出现的“四多”的局面。通过多年的运行,我们计算机实验室运行良好:整个系统性能稳定、可靠性高、易于维护、扩展性好,将来还有很大升级和应用余地,从而保障了教学与实验工作的正常开展,满足了信息化教学的要求。
关键词:高职教育;计算机专业;工学结合;教改症结
经过二十年的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目前已经进入了从追求规模到注重质量的转变阶段。2006年教育部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了高职院校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此后,国内高职院校掀起了一股工学结合的教学改革热潮。在借鉴世界发达国家成功的高职课程模式基础上,对工学结合的课程模式进行了极为有意义的探索。但是对于计算机相关专业,有关工学结合教学改革的系统探索和研究相对滞后,即使是为数不少的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至今也鲜有较为成功的工学结合课程模式,见诸报道的大多是某门应用工具软件型课程的案例教学或项目教学方案。本文针对高职计算机类专业的工学结合教学改革所面临的关键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工学结合课程设置的指导原则。这对于高职计算机类专业的工学结合教学改革模式的探索具有实际意义。
1 专业课程设置的两个误区
我国高职教育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是一些早期积累的缺陷逐渐显露无疑。其中最主要的表现是高职院校毕业生按专业培养目标对应的岗位就业率偏低,在计算机相关专业尤其突出。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与我国实际就业岗位需求相脱节、与高职院校整体生源的知识能力水平相脱节是重要原因。以下两种专业课程建设方式在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中具有代表性。
1.1“压缩饼干”式的课程体系
这类课程体系虽然在形式上也按照就业岗位群划分了不同的专业课程模块,课程内容也部分采用了案例化教学方式,然而无论是课程体系还是课程内容,其本质还是沿用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科体系和教学大纲。其专业课程一般分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必修/选修课。专业基础课程往往包括了完整的计算机学科基础课:离散数学、数字电路、微机原理、汇编语言、C语言、操作系统原理、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安全等。此基础上,按照各自的培养方向以专业必修/选修课的形式增设专业课程模块。例如,软件工程方向增加VC、C++、Java、.NET和C#、J2EE、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软件工程、软件测试等课程;信息管理方向增加Windows XP/Windows Server、Linux Desktop/Linux Server、SQL Server、ORACLE、Web数据库技术、网站设计开发等课程。
这种方式的出发点是强调了专业知识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完整性,有利于学生拓展就业渠道和适应计算机专业知识日新月异的发展需要。然而,由于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强调宽专业、厚基础,对学习时限以及学生的文化基础要求较高。简单照搬大学的专业课程体系必然与我国高职院校的生源实际学习能力水平有较大差距,其结果是学生难学、教师难教,预定的教学目标难以完成。
1.2高职院校按照专业方向自行设置课程体系、编写校本教材
这种课程体系的设置基本上是由学院的任课教师自行完成的,所作的企业调研往往采用座谈会或问卷调查方式进行。由于我国高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任教师中普遍缺乏高层次的计算机专业教学骨干,多数教师是由其他专业改行过来的。由于没有专业权威的参与,无论是在专业就业岗位技能知识调研以及专业教材内容的开发都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弊病,导致所编教材缺乏科学性和适用性。以下问题在高职计算机类专业教材中具有典型性:
问题之一:课程内容随意设置,教学大纲因人而异。由于缺少权威性,专业教材往往由任课教师决定,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缺乏稳定性和延续性。其结果,一方面,教学质量难以有效保障;另一方面,无法保证前续、后继课程的有机衔接。
问题之二:一味迎合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合理地删减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由于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对理论知识有畏难心理;加之对“工学结合”课程改革的理解简单化,以为“就业导向”的课程就是只讲授操作技术,不需要原理知识。有的院校便将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删除殆尽,代之以软件实操课。例如,将操作系统原理代之以Windows XP/Windows Server操作,将数据库原理代之以SQL Server。这种简单化的做法使得所传授的知识失去完整性和延续性,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之感。此外,由于教材编撰者或讲授者知识的局限性,很难把握删减尺度,容易导致教材内容的科学性、合理性受到损害。
计算机类教材在我国因为全民信息化教育的普及而曾经热销一时,出现了许多以编教材为生的职业出书人,商业化泛滥的结果是导致计算机教材质量低劣、错误百出,几年前国家教委曾为此专门发文要求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使用国外影印版教材。然而,高职类计算机专业教材的问题依然严峻。自编教材的质量普遍不高,很少考虑专业知识体系的严谨性、完整性和连贯性,以及学习认知规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编写校本教材决不是任课教师一个人能做好的,一定要从专业知识体系的整体衔接性出发,做到既能兼顾知识的前继后续性又能兼顾学生的认知能力,简单地参考本科教材或者行业培训教材进行改编都很难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2 目标就业岗位的特殊性
2.1专业技术的二重性
高职培养的是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其从业人员需要掌握相应的专业技术知识。与传统工科专业技术不同,计算机技术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呈现出独特的专业特性。由于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它不但成为二十实际发展最快的产业,而且已经渗透到所有的行业中,计算机技术作为专业知识往往表现出“二重性”:
一方面,计算机技术可以作为应用技术直接对应产品生产岗位的工作技能。典型的如软件开发公司以及硬件系统设备研发企业。在这种情形下,计算机专业知识对于就业岗位技能需求来说具有充分必要性。但是这类工作岗位对于系统的专业学科知识、理论分析能力以及学习能力有较高要求。
另一方面,计算机技术也可以作为应用工具而成为其他行业的岗位技术基础,如多媒体技术、数控技术、动漫制作、电子商务、电子政务以及信息系统管理等。从业者不需要深而全的计算机专业理论知识,只是需要简单的系统应用维护知识以及专业软件的应用能力。
从国内外的经验来看,高职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应该侧重于后一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2.2目标就业岗位
高职教育工学结合必须体现职业性,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要目的。工学结合的课程改革必须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主体,以职业或岗位所需能力为导向。高职计算机类专业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准确定位目标就业岗位。
从我们多年来对高职院校计算机类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经验来看,高职层次毕业生最广阔的就业空间是我国众多的非IT类中小私营企业。而对于与软件开发、硬件系统研制和生产相关的IT企业工作岗位,要么需要具有较强的系统分析能力,要么需要掌握扎实的程序开发知识,并且要求具有很强的专业知识的自我学习能力以适应日新月异的IT技术发展需要。这类岗位更适宜于本科及其以上层次的专业毕业生,高职毕业生不具备竞争优势。
与此相反,我国中小企业则需要大量的计算机系统管理和维护人员。这类工作岗位对计算机专业的知识深度相对要求较低,但是对于专业技能要求较广。相应的岗位技能涵盖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维护、网络管理和维护、网站建设和维护,以及人事管理、财务管理、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企业信息系统的应用管理和维护,不少企业还要求具有MS系统开发和网站设计开发能力。由于高职层次的毕业生无论是在专业学科知识的深度还是广度方面都比中职层次的毕业生略胜一筹,并且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拓展和专业知识更新能力,因此这些岗位应该是高职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目标岗位。
2.3 专业目标定位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计算机技术已经融入各行各业的日常工作之中。巨大的专业岗位需求催生了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专业教育或培训模式。在高职计算机类的专业课程设计当中,需要明晰高职层次的专业培养目标,注意与应用型本科、社会培训机构以及中等职业教育相区别,并保持与目标就业岗位技能需求的一致性。
高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以及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的区别主要在于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不同。从目标就业岗位技能要求层面看,应用型本科偏向于具有较强的系统分析设计能力和程序开发能力;高职侧重于具有系统维护管理和简单的程序开发能力;中职则更突出具有相对固定的、重复的技术性工作技能特征,比如计算机硬件系统安装维护、网络管理维护以及日常管理系统维护等等。
社会培训主要有两类,一种是企业专有产品技术培训,如SUN、微软、CISCO等;另一种是社会机构培训,如NIIT、北大青鸟。第一种培训的技术知识有明确的针对性,强调企业产品的应用操作和维护管理,往往还提供企业专业技术资格认证。第二种类型的专业培训就课程体系来说与学校专业教育有很多相似性,有的甚至直接与高校专业培养相对接,实现学分双认证,如NIIT。这类培训的专业覆盖面较广,几乎涉及计算机相关的所有应用专业,学习形式多采用模块化课程和项目训练方式,在社会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它们与学校教育的最大区别在于仅仅强调了专业能力的培训,而没有涉及个人综合能力、人文素质的培养。此外,就专业知识的传授来说,其教学目标直接针对岗位工作技能需要,没有基础知识铺垫,因而更适合于在职人员充电的需要。
3 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设计
3.1工学结合课程设计原则
我国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课程改革的复杂性主要来自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我国高职计算机类专业的目标就业岗位的职位需求呈现出分散性和差异化的特点。一个企业往往只需要一、两个毕业生,而且不同企业的岗位技能差异很大,有的甚至涉及计算机学科的若干专业技术知识。例如,同样是系统维护,有的要求FOXBASE,有的则要求SQL Server或者ORCALE;同样是网络维护,有的是神州数码的产品,有的是华为产品,有的可能是CISCO的产品。还有不少企业希望毕业生既能够进行硬件系统和网络维护,又能够从事MS系统和网站开发。即需要高职毕业生具有“小而全”的专业技能需求特点。第二、我国高职院校的学生生源文化基础参差不齐。高职院校的生源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普通高中毕业生,另一类是职业高中毕业生。前者的文化基础相对比较扎实,学习能力相对较强。后者虽然学过一些专业课程,但是基础较差,学习能力相对也较差。
计算机专业是工科专业,其专业核心基础课程需要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如何兼顾上述两方面的实际条件设置合理有效的课程体系是进行工学结合课程改革的关键所在。如果考虑分散性和差异化的目标就业岗位技能需求特点,“宽专业、厚基础”的课程设置思想并不能一概加以否定,否则就会制约学生的职业选择能力,不利于学生适应差异化的就业岗位要求。但是,简单的采用“拿来”主义进行“压缩饼干”式的课程设计,这种方式与我国高职生源的知识素质和学习能力水平有较大差距。其结果是必然导致学生难学、厌学,教师难教,也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们认为高职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应该体系专业知识的充分性和完整性。完整性要求是为了保证专业知识传授的科学性和延续性,知识传授决不能不能断章取义更不能曲解原义,并且所传授的知识应该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以保证学生能够适应日新月异的计算机技术发展要求。专业知识的“适当前瞻性”是高职教育不同于中等职业教育的关键。充分性是体现目标就业岗位技能需求的当前够用原则。这是高职教育既区别于本科教育又不同于中等职业教育的核心,也是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核心要求。高职的专业课程体系如何把握“当前够用”,以“最少的理论”诠释“最多的技术”是衡量高职课程设计优劣的主要标准。
高职计算机类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必须在保证当前就业岗位群的最低知识需求前提下,同时兼顾行业技术更新的知识增量需求。其目标是合理兼顾专业知识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相对宽的岗位就业能力以及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
3.2工学结合的课程设计模式
考虑到计算机专业知识具有的技术“二重性”以及我国高职的目标专业就业岗位技能需求特点和高职生源的差异性,我国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课程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设计不能简单套用传统工科专业的模式。纵观国内外高职教改历程,已有多种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应用于工学结合教学改革之中,代表性的有:
CBE/DACUM模式:加拿大社区培训课程开发模式,强调以职业能力需求而非以学科体系为出发点来构建专业课程,缺点是没有体现非技能型能力培养以及完整的岗位技能需求,知识的系统系统性差。
MES模式:国际劳工组织为在职职工培训设计的课程模式,特点是按照就业岗位的工作描述制定学习单元和顺序组合,强调“干什么,学什么”。这种模式适合简单的操作性工作岗位培训,不能满足学校培养高级应用技术人才的需要。
国内蒋乃平先生提出的“宽基础、活模块”模式:这种模式借鉴美国的职业群课程模式思想,将课程分为通用技能和专业技能模块两部分。前者包含文化基础类、职业群专业板块;后者则包含相关的、可以独立的专业课程,并且可以根据不同的就业目标岗位需要进行任意组合。
国内姜大源先生借鉴德国行动导向的课程设置方式提出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体系课程模式:认为职业教育课程具有目标“定向性”、内容的“应用性”、实施与评价的“整体性”特点,并且要体现教育的根本目标――促进人格发展。课程开发强调三个原则,即科学性原则、情景性原则和人本性原则。
我国高职计算机专业目标就业岗位技能需求特性决定了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无法简单套用上述已有的模式实现。国家有关高职工学结合课程改革的指导性意见虽然明确了专业课程体系应该体现完整工作过程,但是对于高职计算机专业的目标就业岗位,由于其分散性和差异性特点难以提炼出相对统一的岗位技能知识模块,例如同样的企业信息系统管理岗位,可能涉及到所有的计算机方向的专业基础知识,这很难在一个高职的专业培养方向中实现。“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体系设计思想,以及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内容设计理念比较适合高职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要求。关于这方面的深入研究,已经作为学校教改课题内容并在申报之中。
4 结论
由于计算机专业知识的技术二重性、相关就业岗位需求的分散性和差异性以及高职生源的多元化,高职计算机专业工学结合教改难以直接从国内外现有经验模式中进行移植,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必须在保证当前就业岗位群的最低知识需求前提下,同时兼顾行业技术更新的知识增量需求。其目标是合理兼顾专业知识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相对宽的岗位就业能力以及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蒋乃平.课程目标与综合职业能力[J].教育与职业,1999(1).
[2]高林.论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J].职业技术教育,2003(28).
[3]刘涛.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的技术路线[J].职业技术教育,2005(34).
[4]戴明来,杨丽娜.国外高职专业设置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7(3).
[5]王川.职业教育的概念、学科及学科框架[J].职教通讯,2007(6).
一、高校教育技术培训现状及培训中存在问题
为了提高高等学校教师应用教育技术的水平,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教育部委托“全国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协作委员会”在高校教师中开展培训工作。根据教育部的要求,该协作委员会成立了培训工作委员会,组织制定了培训计划和培训大纲,编写了培训教材并组织认证了一批适合培训的教材,初步建立起了全国高校教师教育技术的培训体系。到2003年为止,已在127所高校建立了教育技术培训中心,共培训教师约30000余人。三年来,培训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从培训人员的数量和培训的质量来看,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第一,教师对培训学习缺乏积极性。由于高校对教育技术培训没有特定的要求,而且教师对教育技术的理论与实践又没有较高的认识,使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根据培训工作委员会的工作计划,“十五”期间,应对10万左右的高校教师进行培训。按照这个安排计算,每年参加培训的教师应在2—3万人左右,而2001年实际参加培训的教师只有1.4万余人,与预期的人数有较大差距。
第二,培训尚未建立质量保证体系。高校师资缺少严格的训练和认证,没有统一的考试要求,培训内容和培训的质量标准都得不到保证。
第三,培训工作不能持续有效开展。目前,各培训中心的培训模式均是采用面授方式进行。由于教师的教学工作较忙,时间不能保证,培训的效果也受到较大影响。同时,全国知名教育技术专家的作用得不到发挥。
二、创设体化”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质量保证体系的研究策略
如何促进和加强高校教师教育技术素养的培养,构成合理的高校教师教育技术的培训体系,实施有效的教育技术培训,已经成为了当前教育领域亟待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教育技术的本质之一是利用技术手段,尤其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来优化教学过程,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教学效率与效益的目标。要让教育技术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就需要依靠教师进行实施。教育技术培训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但是如何在高校持续有效地开展教育技术培训工作,解决上述教育技术培训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在高等教育过程中,又如何改变传统观念、将教育技术与教学过程紧密融合?又该用什么方法、通过什么模式来保证教育技术培训的质量?这些都是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
在这一大背景下,北京市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创设“一体化”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质量保证体系的研究方案开始实施。
(一)创设“一体化”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质量保证体系的指导思想
1.“大视野”
“一体化”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质量保证体系以高等教育现代化与教育技术之间的紧密联系为培训模式的实施背景,希望通过培训模式的实施逐步改变高校教师和管理者只把教育技术视为教学手段、忽视它和教学过程有机融合的传统观念;提高高校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传授知识为主、学生被动学习的传统教学模式。培训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教育技术和教学的深度融合,促进高校教师教学角色的转变、教学能力的整体提高,从而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
2.“一体化”
“一体化”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质量保证体系以系统化的方法为指导,以现代教育技术为载体,希望突破传统培训模式在培训内容、培训体制和培训质量保障等方面“碎片化”的局限,避免教育技术培训的理论脱离实际、所学非所用、学习效率不高和学习效果差的局面,做到理论与技术互相融合、理论与技能共同提高并形成有内容、有方法、有组织、有制度保障的“一体化”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质量保证体系。
3.“双能力”
“一体化”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质量保证体系以“双能力”提高为基本目标,即促进高校教师两种能力一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教学能力的整体提高。这一基本目标是与教育信息化建设背景下,高校教师需要不断提高综合素质、提高教学和科研能力、完善教学技能的目标相一致的。
(二)培训目标的制定
培训的目标为:根据教育部提出的“教育技术是提高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是推动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方面”的指导方针,通过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的学习,基本技能的实际操作训练和优秀教学案例的示范研讨,使教育技术和教学有机融合,增强高校教师应用教育技术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促进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教学能力的双提高。
此外,该培训体系对北京市属高校教师在教育技术培训数量、培训内容、培训质量及其教学应用的效果提出了要求:在培训人数上突破万人,涵盖北京市属高校90%以上的教师;在培训方法上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要理论联系实际,在培训质量上突出实效。
三、体化”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质量保证体系的架构
(一)“一体化”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质量保证体系的基本框架
创设一个有效的“一体化”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质量保证体系,第一步是正确了解、判断北京市属高校教师教育技术的应用现状。笔者通过与北京市属各高校负责培训的主管人员座谈和问卷调查(调研对象主要是市属高校教师、实验人员和管理人员,其中教师占49.5%,实验人员占12.9%,行政管理人员占18.8%)等方式了解了北京市属高校教育技术的应用现状。
1.对教育技术的重视程度
91%的北京市属高校教师认为教育技术在改进教学方面有重要作用,74%的北京市属高校教师希望使用教育技术来改进教学,66%的北京市属高校领导对教育技术培训工作很重视。
2.对教育技术的认识程度
85%的教师视教育技术为一种应用手段,对教育技术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认识单一;把现代教育媒体视为教学演示工具,没有也不能很好地将教育技术和教学有机融合,也不能充分利用教育技术媒体去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3.对学习教育技术必要性的认识程度
89%的高校教师认为学习和应用教育技术非常必要,对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非常重要。为了更好地制定教育技术培训的策略,中心聘请了专家研讨、制定了教育技术培训的具体实施方案。
1.制订指导原则
在培训理念上,要使高校教师充分认识到教育技术在高等教育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培训的第一步是使高校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观念。在培训内容上,要适应教师教学应用能力的需要,满足不同学科教师的需求。在培训方法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解决高校教师在职业发展过程中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在培训目标上,要促进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教学能力的整体提高,从而促进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全面发展。
2.提高培训者水平以往教育技术培训是在北京市属高校内部进行的,培训教师的水平参差不齐,培训内容也不尽相同。为了提高培训质量,首先,将各高校自行组织的培训改为主要由中心统一组织培训;其次,通过聘请教育技术方面的专家统一授课,同时对培训者进行培训,普及、提高原有培训师资队伍的水平,从而建立一支合格的培训师资队伍。
3.制定培训大纲
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关于开展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文件的精神,结合北京市属高校教师教育技术的现状,中心组织制定了《北京市属高校教育技术等级培训大纲(一级和二级)》。针对教育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培训的异同,培训大纲注重了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将教育理论作为教育技术培训的重要内容,注重更新高校教师的教育观念;二是将教育技术与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有机融合,注重提高高校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和教学能力。
4.编写培训教材
统一、高质量的培训教材是培训质量的重要保证,是培训实施的指南和纲要。以往大多数教育技术培训因为没有统一的培训内容,培训质量也存在很大差异。为此,中心按照全国教育技术协作委员会制定的教学大纲,组织专家编写了教育技术等级培训教材:《现代教育技术教程(一级)》和《现代教育技术教程(二级)》以及与之相配套的教学光盘。培训教材将教育理论、计算机硬件与多种多媒体编辑制作软件融于一体,统一了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满足了教学需求和教师的学习需求。
5.采用个性化学习方法
教育技术培训采用的是理论加实践的模式,需要进行大量上机操作,因此中心采用了集中面授、教师上机操作的学习形式。为了方便教师的业余学习,满足不能参加集中学习的教师需求,中心还制作了多媒体教学光盘供教师在家学习。此外,还安排教育技术专家到市属高校进行专题辅导、定期指导市属高校教师研讨交流。
6.建立分级量化评估体系
为了切实有效地保证培训质量、评估培训效果,中心建立了一整套与课程密切相关的模拟仿真软件考试题库系统,并配以相应的模拟考试练习指导光盘,指导高校教师在模拟环境下进行练习、考核和评估自己的教育技术水平。经过有效的探究和实施,中心在组织形式、教学内容、培训方法、能力评估四个方面进行了科
(二)“一体化”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质量保证体系的完整框架
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是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以教育信息化为特征,实现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整体改革[1]。可以说,现代教育技术正在对高等教育传统的课程理念、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资源产生深刻的影响和变革作用。教育技术与教学进行深度融合是通过学科课程把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实现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的融合是通过将教育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1.形成制度化保障机制教师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毋庸置疑,鼓励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推进适合于信息社会的深层次的教学改革是各个学校的重要工作。采取必要的激励措施,是推动教育信息化进程的重要保证。
2003年,北京市教委和人事局联合下发了(京人发[2003]52号《关于高等学校教师计算机应用术水平(能力)考试有关问题的通知》,决定从2004年开始将教育技术等级考试作为北京市属高校教师职称评定申请的必要条件之一。同时,中心每年统一组织两次教育技术等级培训考核,考核合格者由北京市教委统一颁发教育技术等级合格证书;在全国首次将教育技术等级考试作为高校教师职称评定申请的基本条件;2005年实现了教育技术等级考试完全替代了计算机等级考核;北京市教委还将教育技术培训列为“人才强教计划”的组成部分,又一次拉开了高标准、求创新、讲实效、重能力的教育技术培训序幕。
2.完善培训教材体系
在培训的组织形式上,中心在全国聘请专家成立了教育技术专家指导组,指导中心教育技术的培训工作。在学习内容上,为了使教学内容更加紧密联系大学教学工作,设计出千余份调查表,对已经参加培训和未参加培训的教师,针对教育技术的培训内容和在教学应用的实际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征求对教育技术培训内容的修改意见,在此基础上,2006年和2009年二次修改了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重新编写了第二版和第三版《现代教育技术教程(一、二级)》培训教材。
第二版教材从理论讲述到实际操作与第一版培训教材相比有了很大的改进:进一步加强了理论在教学中的指导性和应用性;软件技能操作方面本着从实际应用出发的原则,选择了更适合教学应用的Office信息化办公软件和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去掉了教学应用较少且学习难度又较大的Flash和Dreamweaver操作软件。在学习形式上,以实例带动知识点,改变了原教程侧重软件知识点讲授的形式,增加了大量的教学案例,更有利于广大教师学以致用。在量化考核上,为了使高校教师能在实际真实的软件环境下进行考试,使所学、所考与教学工作密切相关,中心探索设计了全真软件考试系统,使考试体系从仿真的软件环境转变为全真的软件环境。
为了进一步满足北京市属高校各学科教师的需求,实现教育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2009年中心第三次修改和完善了教育技术等级培训的内容,重新组织专家编写了第三版《现代教育技术等级(一、二级)》培训教材,与第二版相比,第三版教材无论是在教学内容还是在编写体例上又有了较大的创新,内容更加精练实用。
第三版教材以丰富的实例贯穿知识点的讲授,加大了对案例的分析,充分切合教师的需要,让学习者以“DIY”的方式迅速掌握有关内容。在叙述方式上,第三版教材摒弃了传统的章节式叙述结构,创造性地提出了“模块一单元一环节一问题一学习材料一案例分析”式的新体例结构,采用了“情境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方法,使学习者置身于丰富的问题情境中,通过环环相扣的环节设置和问题引导将学习的学习不断引向深入。
3.实践在线培训的新方式
为了扩大培训规模和方便高校教师的个性化学习,打破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中心2005年起开始筹建北京市高校教师网。经过2年的努力,将培训学习的8门课程全部制作成网络课程,教师可以自主在线学习,使中心编制的文字教材、音像教材和计算机网络课程三者构成了立体化的教材。2008年10月,北京高校教师网正式运行,除了为教师提供了教育技术远程培训课程以外,每年还为北京地区各高校5000余名教师的岗前培训提供了学习平台。
四、体化”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质量保证体系的创新与实践
(一)实现“一体化”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质量保证体系的创新“一体化”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质量保证体系突破了传统培训模式在方法、资源、质量和培训体系等方面“碎片化”的局限,以“双能力”取向的培训模式将教育技术和教学有机融合,以能力的提高改变了仅把教育技术视为教学手段的传统观念,用教育技术推动了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为整体提高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找到了一个有效、可推广的模式。
1.制度保障创新
在制度保障方面,北京市人事局和北京市教委共同认定将教育技术能力等级标准纳入北京市属高校教师职称评价体系,使教育技术培训成为北京市教委“人才强教”系列计划的组成部分,成为北京市属高校教师职业发展过程中的必要环节和必要的能力成分。
2.培训平台创新
以教育技术为载体,以专家队伍、制度保障和全真模拟考试系统为支撑平台,通过自主编写的《现代教育技术教程(一级、二级)》培训教材和研发的教育技术培训网络课程,构建形成了“一体化”与“立体式”的现代网络培训平台。
3.能力评估方法创新
【关键词】电子档案;管理;保护;问题;策略
在信息时代下,现代科技得到了广泛运用。电子档案管理技术能够对大量档案文件进行收集整理,因此在社会的工作实践中得到了日益广泛的运用。同时,社会对电子档案技术的操作性与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提高电子档案管理的效果,本文对电子档案在管理与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应对策略。
一、电子档案管理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电子档案即以计算机的磁盘为载体,对实体的档案信息进行数据化处理并储存在计算机网络中,通过将虚拟数据可转换为网络用户能够认知的文字、符号、图像等档案信息,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由于电子档案技术依赖于一定的内外部条件,因此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现阶段的电子档案管理与保护存在以下问题[1]。首先,计算机、磁盘以及内外部网络空间作为电子档案信息传输的主要载体,其检修与维护工作重视性不足;其次,电子档案的安全性需要健全的安全机制进行保障,在电子档案的使用过程中,可能在防火墙、电子印章、数字证书等方面产生部分漏洞,形成安全隐患;最后,电子档案的正常传输依赖于信息管理与维护人员的技术水平,部分技术人员的技能难以满足电子档案的需求,影响了电子档案的维护与运行。
二、电子档案管理保护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注重软硬件设施维护,保障档案系统运行
电子档案存储技术是新型的信息科学技术,其作业能力的发挥依赖于软硬件设备的正常运行,因此,对软硬件设施进行检修与维护具有重要意义。电子档案系统的软硬件设施包括电子计算机、磁盘、光盘,以及内部的局域网和外部的公用网络空间,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有机器老旧、故障以及网络平台的恶意攻击等威胁。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重视对设施的定期检修和维护,同时注重设备和技术的革新,以保障系统的正常运作。
硬件设施的检修包括对计算机内部组成零件的检测、更换,以及对光盘、磁盘等电子数据存储载体的质量保护,检修工作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开展:第一,招聘专业的设备检修人员与网络环境安全工程师,该类技术人员均经过专业的检修知识以及检修技能的学习,对计算机的组成原理、磁盘光盘的维护以及网络环境的监测具备一定的了解程度与丰富的操作经验,能够有效执行对软硬件设施的检修[2]。第二,信息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软硬件设施的革新速度不断加快,因此,档案管理系统应注重软硬件设施的更新换代,及时淘汰系统中的老旧硬件设备,同时关注先进的网络安全应用技术,不断提升软件环境的兼容性与革新度。通过软硬件设施的双重维护,保障档案系统的正常运行。
(二)健全安全防御机制,提升档案信息安全
档案信息的传输依赖于内部的局域网与外部的公共网络空间的数据交换,在传输过程中,面临着计算机黑客以及电脑病毒带来的安全隐患,对信息的保密性造成威胁。因此,安全防御体系的建立健全具有重要意义。网络的安全及防御机制的主要内容包括对局域网的安全维护、对网络病毒的防范、对TCP/IP协议的管理,涉及到各服务点的防火墙维护以及虚拟内部网的划分[3]。通过对网络安全防御机制的完善,提升电子档案系统的安全性能。
电子档案完善的安全防御措施包括身份认证措施、信息加密措施、访问控制管理措施等,身份认证措施包括数字信封、数字签名等安全管理认证技术,可以有效保证电子档案的信息传输的准确性和终端定位的安全性。信息加密措施包括对称密钥与非对称密钥,两种加密系统配合使用,将电子档案进行加密、解密处理,降低信息内容的泄露威胁。访问控制管理措施包括网络权限和入网访问,能够有效避免电子档案资源遭到非常规性使用。除对安全加密技术的采用,还可使用网络入侵的检测防御设备,实时监测电子档案系统的网段中出现的外部入侵或内部破坏行为,对其进行及时的警报或拦截,以弥补部分网络防火墙软件在网段边界保护上存在的漏洞,保障电子档案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三)强化人员技术培训,提升档案管理效率
传统的档案文件以纸质材料为主要载体,对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水平要求较低,现代档案管理方式的革新,使得档案内容由实体文字、图片转换为字节、比特等虚拟数据形式,在管理工作中涉及到对各类机器、设备的操作以及对网络环境的基本配置方式的掌握[4]。部分工作人员由于缺乏计算机信息知识培训,在实际作业中不能按要求完成电子数据的复制、刻录和存盘操作,并且作业流程缺乏规范性,易造成对设备的人为损害,影响档案管理的效率。
对电子档案管理人员的能力培训可通过以下途径:第一,在管理人员内部开设培训课程,根据其计算机技术基础的掌握程度进行分班教学,目的在于提升基础较弱学员的计算机基本操作原理,强化基础较强学员的理论知识梳理,教学内容包括电子档案管理软件(如超易、智信等)理论知识介绍,以及相关设备的规范操作方法,通过教学全方面提升管理人员整体的技术水平。第二,通过向管理人员叙述实际工作中的电子档案安全保护案例,直观地介绍由于操作失误或技术能力缺失所导致的安全隐患,为用户隐私及和社会安全机制带来的威胁,从而提升管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
三、结语
社会的快速发展造成了档案文件的大量产生,电子档案技术的运用也日益广泛深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子档案系统在安全方面的发展将日益完善、健全。在电子档案的使用过程中应始终注重对系统设施的维护、对防御机制建设以及对人员技能的培训。通过全面的保障策略,促进电子档案技术的长效发展。
参考文献
[1]包晶飞.试论电子档案管理面临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民营科技,2014,15(01):101.
[2]丹.关于电子档案整理与保护的探讨[J].黑龙江史志,2014,24(05):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