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工厂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优选九篇

时间:2023-12-17 15:23:2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工厂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工厂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第1篇

【关键词】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结合点

一、经济发展

经济是一个国家的命脉,经济发展是每个国家和民族永恒不变的首要目标。经济发展是一个国家摆脱贫困落后状态,走向经济和社会生活现代化的过程。经济发展一般包括四种含义:

一是经济增长。即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产品和服务的实际产量的增加。经济增长的实质是社会再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和社会财富不断增值的过程。测量指标一般用国民生产总值来衡量经济增长水平和速度。

二是结构变迁,即指产业结构的变化,包括分配结构、职业结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等,以及各个层次上的经济结构的变化。

三是福利的改善,即社会成员生活水平的提高。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居民收入水平存在巨大差异,政府必须采取有力的政策措施使欠发达地区的教育、医疗、文化、营养、健康、公益事业等有基本的保障。

四是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即经济发展不能以危害环境为代价,可持续发展要求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不应影响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发展,可持续性意味着维持人类福利的自然资源基础,使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就是采取行政、经济、科技、宣传教育和法律等方面的措施,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使之适合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环境保护至少包含三个层面的意思:

一是自然环境的保护。自然环境,是指对人类的生产和发展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各种自然形成的物质和能量的总体。防止自然环境的恶化包括对青山、绿水、蓝天、大海的保护。这就要求人们不能过度开发自然资源,破坏生态平衡。

二是人类居住和生活环境的保护。要求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各方面都要符合科学、卫生、健康、绿色的要求。这就要做到不能在居住区附近建有污染的工厂。还要求居民不能乱扔垃圾,不能破坏各种设施,比如道路、绿化区等。

三是对地球生物保护。包括物种的保全,植物植被的养护,灭绝物种的恢复,栖息地的扩大等等。这要求人们不能滥伐森林、滥杀动物,特别是稀有动物。同时要植树造林,保护湿地,保持生态平衡,促进人和自然和谐相处。

三、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一方面,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传统社会发展模式中的一对固有的矛盾。从短期来看,发展经济必然会消耗资源、破坏环境。国际著名的思想库罗马俱乐部指出,“经济和生态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生态遭到破坏的世界里,是不可能有福利和财富的。”另一方面,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又是相互促进、密切联系的。

首先,经济发展为环境保护提供了充足的租金、先进的技术和大量剩余劳动力。环保不是空头口号,喊喊就可以起效了。践行环保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而经济发展为这些提供了保障。环保这个事情,不是思想有觉悟就可以做到的,所以很多国家并不是因为没有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而忽视环保,而是因为实在没有能力去做。

其次,环境保护又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经济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及其复杂的系统,这个系统中的任意一环出了问题都会对经济发展的进程有所影响。环境保护就是这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例如没有一定的自然资源,经济发展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结合点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因此,我们应化解矛盾,使其趋于协调。

当今世界的环境之所以日益恶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失调,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到经济系统对环境系统的影响以及两个系统的密切相关。就以我国为例,近年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但为此我们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我们呼吸的空气变得污浊了,我们喝的水变得浑浊了,我们的“蓝”天不在“蓝”了。生态环境直接成了发展经济的牺牲品。现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已经发展到不可调和的境况。那么,应如何解决这对矛盾呢?发展经济必然会对环境造成破坏,而经济又不可能不发展,环境又不能不保护。那就只有使它们平衡,找到二者的最佳结合点。在这个结合点上,既有较好的经济效益,而环境损害最小。那么,如何确定这个结合点呢?

先来看看经济分析法学的著名代表人物波兰斯基的经济分析案例:

有一个产生污染的工厂,该工厂附近居住着一户人家。工厂能够生产0、1、2或3部机器。在每一个生产水平上,工厂获得一定水平利润,居民遭受一定程度的损失,如下图所示:

在表中给定的条件下,当工厂生产一部机器时,利润最大,而且对居民的损失也最小,因此是最佳结合点。

现在我们把上面表格里的居民的损失换成环境的损害。

首先,对环境的污染不像对居民的损失那样直观,能直接用金钱表现出来。其次,对于环境的损害没有直接的、特定的被害人。所以这种损失难以得到赔偿。在可持续战略实施以前,环境问题是不被考虑到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中的。如此一来,此工厂的总利润不要再减去对环境损害而作的赔偿,在这种情况下,生产3部机器对工厂来说是最理想的,也就是使利润最大化了。这也正是我们国家乃至世界,近几年来经济发展了,但是环境却在日益恶化。环境一旦恶化,经济也会遭到毁灭。所以,为了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任何发展经济的项目,都得考虑环境问题。需要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作衡量。那么,在上面的例子中,把环境问题考虑进去,就成这样:

在这种情况下,工厂生产1部机器的时候,利润最大,对环境的损害也最小。这就达到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最佳结合点。

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今天,为使环境不受破坏,许多工厂和企业被迫关闭,试图建立的新项目也因此受到严格限制。这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损失,这仍然是不平衡的。事实上,根据上面的分析,许多工厂不是要限制其建立,而是要限制其产量。上面的例子就是如此。因为一些工厂只要它的产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即使对环境有一定的破坏,但是这种破坏是环境本身可以承受的。比如,在水源附近建工厂,只要工厂对水源的污染能控制在水的自净范围内,是可以被允许的。

但是,要实现这种理想状况,要依靠国家的适度干预。如果国家不干预,环境问题根本不会被考虑在经济发展的范围内。这样就会出现前面提到的,经济虽然发展了,但环境却日益恶化。所以,对于因发展经济而开发的项目,国家有关政府机构应该对该项目的利润和环境的破坏程度作出分析,找出最佳结合点。让其在环境能承受的范围内进行生产经营。事实上,只要分析一做出来,经营者会自觉按照要求生产。就像上面的例子一样,工厂只有选择生产1部机器,否则利润会是负增长。当然,如果企业只要一生产就会给环境造成严重损失,那就要禁止其建立。

第2篇

1.要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环保意识,作为地理教师首先必须放眼世界的自然环境,具备环保意识,提高环保觉悟,自觉学习,掌握环境保护方面的科学知识,了解地理与环境、地理与生产、地理与生活、地理与社会等多方面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自觉地把握教学中的每一个机会,适时地向学生传授环境保护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现在已全面实现了新课改,改变过去那种比较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各种学科都已意识到了自然环境中所存在的种种问题。而作为专门了解地球环境的地理,更要把自然环境保护放在首位。

2.通过一些环境问题,让学生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许多知识点里面都渗透着环境问题,而作为教师,在传授知识时,要把这些问题现象化、生活化。例如,在学习“世界的天气与气候”这章书时,有一节主要是分析“保护大气环境”的内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生活中所产生的大气污染逐渐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全人类倍加关注的问题。目前全球性的大气污染主要有三类:第一,是温室效应的危害,它会导致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海平面上升,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等。第二,是臭氧层被破坏的危害,科学家指出,随着大气臭氧越来越少,射向地面的紫外线就会越来越强,这样,将会带来以下危害:对人类健康危害严重,可引发和加剧眼部疾病、皮肤癌、传染疾病;50%以上的陆生植物产量会急剧下降;森林草地衰退,危及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全球气候变暖,产生“温室效应”,海平面上升。第三,是酸雨的危害。危害水生系统,会丧失鱼类和其它生物群落,改变营养物和有毒物的循环,使物种减少和生产力下降;对土壤和植物及人体也会产生影响;对建筑物、机械和市政设施的腐蚀等等。造成大气破坏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我们人类的生活生产,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环境问题比比皆是,例如工厂、交通、家电等都有可能造成大气污染。使学生认识到大气环境破坏的危害和原因,从而提出防治大气环境破坏的措施,提出希望,这样进行环境污染、环境保护知识的教育可谓顺理成章。教师应把握这一机会,向学生传授环境道德观念,使学生知道“环境保护又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懂得“污染环境可耻,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常识和道理。

3.依纲靠本,联系教材,把握机会,在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课堂上进行环保教育,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培养。例如,在学习“巴西的热带雨林”这个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向学生进一步扩展世界性的环境问题。热带雨林原本是个生机勃勃的生态环境,是全球最重要的森林植被,产生了全球约1/2的新鲜氧气,对环境所起的重要性可见非一般。而今天,世界的热带雨林却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对全球造成严重的温室效应,影响水循环,地力衰退,物种减灭,燃料不足,洪水爆发等,可以说关系到全人类的生存。近年来,关于对热带雨林的保护已逐渐受到各个国家的关注,世界环保组织明确提出了要保护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保护地球的生态平衡。作为当代中学生,对全球的环保问题形成一定的忧患意识,认清进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树立起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将来自觉参与、支持、推动环境的保护工作,为日后参与环保工作打下基础。

4.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开展有关环保问题的课外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环境优劣与人类健康及经济发展的关系,增强学生接受环保知识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例如,可以让学生在节假日对周边的环境进行调查,住在城镇的主要针对城市的交通、家用电器、工厂等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工业的“三废”,生活垃圾污染等存在的危害。郊区或农村的学生可以对周围耕地的土壤、水质、农作物等进行调查,了解化肥、农药的影响。针对环境的保护问题提出“为什么”和“怎么办”,进而积极开动脑筋思考,利用所学的知识努力去解决问题,想办法去保护环境。然后在课堂上搞一次发言活动,主要针对学生调查的结果及解决的方法,并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例如政府官员、工厂老板、农民、居民等提出环境保护,主要措施如下:政府官员:应该合理进行城市总体规划,合理规划城市的道路,实施减少汽车尾气的技术措施,广种花草树木等。工厂老板:工厂对空气、水源污染较为严重,应合理选择工厂的位置,尽量远离居民区。农民:尽量少用或不用化肥、农药,防止土壤的酸碱化,保证农产品的安全性。居民:为了保护大气环境,不吸烟,不使用含有破坏臭氧层气体的物品,减少小汽车尾气排放,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洁净能源等。通过这样的一种活动,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习惯,爱护环境,宣传大气环境保护的意义。为保护当地环境提出合理化建议,少开空调,节约用电,建议周围的人使用无氟冰箱,爱护树木和草地,参加义务种树,不燃放烟花爆竹等。

二、通过环保教育,提高地理教学

第3篇

一、介绍环境污染的重大事件,增强学生环保的责任心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了解我国目前面临的环境问题,让学生具备保护环境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如:2002年9月11日,贵州都匀坝固镇多杰村上游一个铅锌矿尾渣大坝崩塌,上千立方米矿渣流入清水江,大量农田被毁,严重污染环境;2008年9月8日,山西省襄汾县新塔矿业有限公司尾矿库发生特别重大溃坝事故;2009年8月,湖南武冈县文坪镇、司马冲镇因工厂污染,导致上千儿童血铅超标;2010年7月3日下午,福建省紫金矿业集团有限公司铜矿湿法厂发生铜酸水渗漏事故;2011年6月初,美国康菲公司与中海油合作开发的中国近海最大油气作业项目蓬莱19-3油田发生了严重漏油事故。把这些问题结合课堂内容告诉学生,可以让他们切身感受到存在于身边的环境现状,以及对人类造成的危害,使他们增强保护环境的责任心。

二、利用生物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在生物教材中有许多内容都体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教师通过深入研究,挖掘出与环境保护有密切关系的内容来,可利用其对学生进行很好的环保教育,使学生既获得生物学知识,又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例如:讲“光合作用的意义”时,通过列举有关数据来说明植物光合作用可维持整个大气含氧量和二氧化碳的量的平衡。又如:在讲授“碳循环”知识点的时候,在一开始上课,引导学生得出“全球气候正在变暖”的结论。什么原因导致了气候变暖?我们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去讨论,去解决问题。再如:讲“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时,结合教材出现的关于DDT对环境的污染的例子和生物圈Ⅱ号的资料告诉学生,我们的生物圈是不能替代的,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唯一家园。教师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认识到保护自然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三、通过调查当地环境状况,增强学生环境保护意识

在生物教学中除了结合课堂内容进行环保教育渗透之外,还可紧密联系当地实际,组织学生对当地环境进行社会调查,了解当地的生态环境状况,使学生亲自体会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紧迫性。例如,给学生介绍河西堡火力发电厂、金川公司等的生产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相信很多学生对于甘肃省金昌市的环境污染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见解。引导学生调查中注意工厂周围的绿色植物是否蒙上了一层灰色的尘埃?灰霾天气空气中有无刺激的气味?可想而知,在如此严重的刺激性气味中生活的人们健康状况会是怎样的。要求住在工厂附近的同学,注意观察工厂排出的废水、废气的情况,以便及时向环保部门反映,建议有关部门采取措施,加强工厂的排污、排气的治理。这些学生耳闻目睹的环境现状都是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好素材,使学生增强了对环境的保护意识。

四、积极参与环境宣传工作,把环境保护落实到实际行动上

第4篇

一、地理教师要重视地理知识在课堂上的渗透

结合有关地理教学内容,讲解环境污染对人类的危害及保护环境的意义,养成保护环境的美德。整个课本的知识体系是以地球的宇宙环境为开端,最后又归结到人类和环境及如何协调人类和环境的关系上。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贯穿了整个教材的始终。向学生讲解在人类征服自然的过程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在失败的教训中,最重要的是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同时,没有注意保护大自然,而由此引起了严重的后果。教师应注意资料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善于把握环境道德教育的契机,结合化学教学,寓环境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

二、可以让学生直接调查现成的企业

组织学生参观本地的造纸厂、酒厂、化工厂,“三废”处理工程等,调查本地污染情况通过我校学生的调查表明,不少工厂在生产中,不按环保条例办事,任意向周围非放废气、废渣、废水,致使环境污染严重。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厂职工的环境意识淡漠,没受过环境教育。因此,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加强环境教育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三、开展课外活动

成立环境保护监测小组。水污染监测小组走出校门到自来水水库参观学习,请技术人员实地讲解水资源的利用和污染现状。使学生明白,有两个因素加剧了我们水资源的紧张状况,一是不注意环境保护造成水源污染;二是没有节约用水的观念,水的浪费严重。

大气污染监测小组到街道上数每小时过多少车辆,一张白纸一天内能落多少灰尘。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深刻地了解本地空气污染的状况,他们就积极行动起来改变现状,让绿叶吸附空气中的灰尘。学生的绿化意识提高了,校园的绿化工作也上了一个大台阶。

第5篇

关键词 农村社区环境;环境保护;环境自治意识

农村社区环境是指以农村居民为中心的乡村区域范围内各种天然的和人工改造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和。它不仅包括该区域内的土地、大气、水、动植物,还包括人工修筑的交通道路、各种建筑物等。农村社区环境保护是指对农业或与农村相关联的环境资源的保护与管理活动。

当前,我国环境保护的重点放在城市,污染防治的资金投入主要放在城市和工业,广大农村的环境问题却长期不为人们所重视。我国作为一个农业人口大国,农村人口在我国人口结构中占有很大一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社区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影响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务必重视农村环境问题,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本研究通过对农村进行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了解农村社区的环境现状和村民的环境保护态度、意识,揭示农村社区存在的环境问题。

一、调查方法

(一)实地走访入户,随机调查

通过发放问卷的形式,采取分层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对海南省儋州市那大镇菜园村进行了实地走访入户调查。该村是个人口相对密集的农村,全村共有175户人家,总人口803人。随机抽查各个群体,包括年轻男性和年轻女性、老年男性和老年女性。为确保调查结果具有客观性和可靠性,要求被调查者如实回答问卷的问题,每个群体均占调查总人数的四分之一。

(二)问卷

根据对部分村民的访谈结果自行编制问卷,本次问卷内容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对环境污染的认识和对环境保护的关心程度,自身的环境保护行为,社区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三)问卷收集整理

本次调查共发放了100份调查问卷,回收的问卷有95份,回收率95%,其中有效问卷95份,有效率100%。采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对身边环境的了解,不同群体表现的态度

在调查中发现,被调查的100位村民,对身边环境的认识有着不同的态度,不仅表现在思想上的差异,在年龄上也有不同的认识。例如,在“环境问题,比如说污染,科学技术总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上,有53%的人持同意的态度,而这53%里面有85%是属于年轻人群体。这种认识具有思想上的差异,主要原因有三方面:一是老年人和年轻人的社会经历不同;二是老年人和年轻人所接受过的教育不同;三是在整个村落里,由于大家长时间居住在一个环境中,对外界的接触认识较少,缺乏对生活的一种相对标准,在很多问题上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

(二)对环境污染的认识

环境污染,一直是我们身边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对环境污染的关心程度,不仅关系到我们切身利益,更是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历程有着很大的影响。虽然有很多人的态度是积极的,关心的。但还是有部分人在面对环境污染的一些知识,表示不关心,或者不知道。在面对“汽车尾气和牛羊放屁产生的气体会导致气候变暖”这个问题的认识上,就有5%的人选择没听说过,更有17%的人选择不知道。而在村落里,由于村委在日常生活中,没有及时强调保护环境卫生的重要性,没有一种思想上的制约,导致了村民平常的不良生活习惯成为一种自然行为,觉得别人做了这件事没什么影响,结果自己就跟着一起做了

(三)村民环境自治意识不强

经过调查统计发现,在该村落里,村民环境自治意识不强,农村社区环境管理意识不高,这是导致农村社区管理现状的重要原因之一。全体民众的参与是农村社区环境管理健康发展的动力所在。现一阶段存在的普遍现象是,农民对于村落的主人翁意识不强,对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严重不足,这直接导致了农村社区环境管理建设工作中没有足够的动力支持。

(四)调查发现的环境问题

通过调研,发现农村的社区环境存在很大的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饮用水的安全问题。在村落里面,由于经济等各种原因自来水并没有普遍使用,村民大多使用井水,甚至存在用河水的现象。饮用水水质超标主要集中在总大肠菌群指标上面,这是由于饮用水受到了生活污水、农业污水、工业污水等的污染。水源水井大多缺少必要的提示和保护措施,直接暴露在雨水之下,容易造成污水的直接渗透。

在调查的村落中发现,使用自来水的有78户人家,使用手压井水的有25户人家,使用地窖的有10户人家,其他饮用水的有5户人家。而在这些被调查的农户中,在使用非自来水的情况下,有16户人家是不经过过滤处理而饮用的,还有7户人家是有喝生水的习惯。该村附近5公里内有一条河流,河流的上游总有两家工厂,一家是水泥厂,还有一家是糖蔗厂,这两家工厂的污水排放口设立在旁边的一条河流,而这条河流正是下游该村的生活用水主要来源之一。

2.生活垃圾问题。生活垃圾未能得到及时的处理,这是由于村落并没有建立完善的垃圾集中收集和清运体系,不能够做到很好地回收利用,生活垃圾多以“垃圾堆”的形式散布在山涧沟渠中,直接暴露在空气之中。生活污水也是未经处理而被村民随意排放,这是由于没有建立完善的下水道系统。生活污水没有经过任何处理而被农民直接排放在河边田间,会渗透到土壤里,最终污染水源,威胁居民的健康。

3.畜禽养殖污染。被调研的村落的养殖业主要为养鸡和养猪。养鸡的养殖方式主要为放养,造成畜禽粪便还田的比例低、危害直接。笔者调查发现,在该村里面,养鸡养鸭的有25户人家,养猪的有13户人家,而养狗的则有10户人家。养猪虽然是圈养,但是粪便池工程没有完全建立,也无法让粪便得到充分的利用,发挥其应有的效益。畜禽粪便的直接排放,一方面会造成地表水的有机污染和富营养化污染以及大气的恶臭污染甚至地下水污染,养殖一般离居民住宅较近,会直接影响居民的生活环境;另一方面畜禽粪便中所含病原体和寄生虫卵也对人群健康造成较大威胁,影响居民的身体健康。

4.农业污染。农业污染主要指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化肥、农药对土壤、水源造成的污染。化肥、农药的使用一方面造成农产品的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制约农产品质量的提高,人们长期食用这样的农产品也会影响自身的身体健康;另一方面会造成土壤肥力的下降,不利于生态农业、可持续农业的发展。除此之外,地膜的大量使用和焚烧秸秆也对土壤危害极大,不仅造成大量的白色污染,还会影响土壤的肥力。

5.工业污染。该村所在县是一个农业大县,重工业极不发达,只有一个发电厂;主要以轻工业为主,如纺织厂和造纸厂。纺织厂有大量的工业烟尘、粉尘,这极不利于职工的身体健康。造纸厂所用的原料为桔梗,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工业废水,为了节省成本而只经过粗略的处理而直接排放到附近的河流。发电厂采用燃烧桔梗、树根等发电,在这一过程中大量工业废气排放到大气中,严重影响了农村的周围生存环境。这些都说明了该县存在特别严重的工业“三废”污染,严重影响周边农村社区的环境。

三、结论

农村社区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有饮用水安全问题、生活垃圾问题、畜禽养殖污染、农业污染、工业污染;很多村民对环境问题抱着无所谓的态度,缺乏一些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环境自治意识不强。政府应提高对农村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把保护农村环境作为维护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大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认真系统地研究农村社区环境保护工作,着力解决农村环境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改善农村环境状况2。农村社区环境保护必须要动员全体村民共同参与,应加强农村社区环境保护的宣传和教育,提高村民环境保护的意识,调动农民参加环境保护的积极性,激发广大农民群众参与和支持环保工作的自觉性。

第6篇

人们每天都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一个良好的环境对于人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都非常重要。如果你置身在鸟语花香、绿树成荫和远离都市繁喧的环境,你就会有心矿神怡、身心舒畅的感觉。

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经济的发展,人类为了追求经济成长,不断污染环境、破坏资源,使我们的地球有数也数不清的绿色的烦恼:蝴蝶大迁徙的烦恼、厄尔尼诺现象的烦恼、熊猫保育的烦恼、疯牛病的烦恼、登革热的烦恼、垃圾山的烦恼、口蹄疫的烦恼、人口大爆炸的烦恼、生物灭种的烦恼、热带雨林的烦恼、犀牛灭种的烦恼、海洋资源的烦恼、杀人蜂的烦恼、野鸟灭绝的烦恼、太平洋的烦恼……

由于环境污染已经到了不得不引起我们去高度重视的地步,因此保护环境已经是每个人的职责,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一是我们爱惜身边的一草一木,不乱掉垃圾,不随地吐痰,积极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大搞绿化建设;二是我们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考虑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对于那些污染空气、噪音严重的工厂,要设在远离都市的工业区,对于污水严重的工业,要加强对重点建设项目的审批把关和环保指导,加强以污水处理厂建设为主的环境基础设施,确保工业废水处理达标率达100%,大力整治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生活噪声污染;三是加大环保执法监管力度,要采取各种措施加强污染监控,要强化环境监察,严肃查处各种环境违法行为。

我们希望通过共同努力,营造经济发展、生态良好的优美环境,把我们身边的环境变成为“春踏芳草,夏栖树荫,秋观红叶,冬赏白雪”的美好家园,开创新世纪环境保护的新局面!

第7篇

【关键词】 环保教育 直观形象 环保实践 节日活动 家庭资源

我国从1983年起就将"环境保护"列为基本国策,并建议从幼儿园到大学开设有关环境教育的课程,提倡"保护环境,从小做起,从我做起"。所以开展环境保护教育,首先必须从幼儿抓起。《新纲要》中也明确指出:幼儿园应培养孩子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的美好情感,具有初步的环保意识。那么,如何对幼儿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呢?下面,我就谈谈在实践工作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首先要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习惯,形成环保意识。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他们的思维方式仍是以具体形象为主的,也已有一定的认知水平,他们对自己需要的、有兴趣的事物都会去追问去探索。幼儿期孩子主要靠模仿来学习,只有直观形象的教育才能给幼儿留下深刻的印象。针对这一特点我在教育活动中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1、通过实地参观,加深幼儿对环境污染危害性的认识。

对幼儿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必须加强孩子们的感性认识。带孩子到附近的工厂、工地、马路走走,听听喧闹的汽车喇叭声、机器的隆隆声,感受噪音的嘈杂难耐;看看工厂烟囱里冒出来的滚滚浓烟,怎样使湛蓝的天空变成灰蒙蒙的一片,了解空气污染的严重性;看看工业污水的排放如何污染了城乡的水源,大量的森林砍伐造成的水土流失怎样导致河水日渐污浊,还有满山遍野的"白色垃圾"如何剥夺我们不多的青山绿水……所有这一切都会让幼儿强烈感受到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和危害性,逐步确立环境保护的意识。

2、组织幼儿观赏电视节目,阅读画报、图片。

我们可以借助于幼儿喜爱的电视节目和幼儿文学作品对其进行环保教育。例如动画片《地球超人》、童话故事《嘟嘟鸭星球》等都是对孩子进行环保教育的好教材。另外,我们可以经常给孩子讲解那些宣传环境保护的画报、图片,让孩子了解一些环保的基本知识,这样,就可以让幼儿比较容易的接受有关环境保护的内容,树立起环保意识。

3、寓环保教育于游戏活动。

游戏是幼儿的主体性活动,在游戏过程中,孩子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了真正的发挥,他们在享受自己成功的喜悦和满足的同时,也获得了相应的知识。幼儿园开展游戏需要大量的材料,教师可以与幼儿一起商讨,利用生活中无毒无害的纸盒、饮料罐、胶卷筒、纸板等废物,制作游戏材料,让幼儿懂得"废物的根本出路在于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比如"我是小小环保员"是孩子最喜欢的游戏之一。每当开展游戏时,孩子们像放飞的小鸟,在教师的指导下,给附近花园里的花和小树浇水,拔掉花坛里的杂草,捡起地上的废纸及丢弃的废品,放在准备好的废品袋中,孩子们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所感受到的比单调的说教要有意义得多。

二、开展幼儿的环保实践活动,增强环保观念。

环保行动的开展,可以使幼儿的环保意识,环保观念得以实现,在实践中,更加强了幼儿的环保决心。开展环保行动,应从小事做起,让幼儿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并从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动手的乐趣,继而转化为更积极的动力。环保教育不仅要使幼儿对环保知识有所了解,更要使幼儿去练习保护自然生态必须具备的技能。教他们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小环境做起。老师在日常生活中,密切注意幼儿的一举一动,及时进行环保教育。如发现幼儿平时乱摘花、乱丢纸屑、随地吐痰或下课后高声喧哗等现象,教师就及时地晓之以理,让幼儿既克服了自身的不良行为又增强了环境保护的意识。

例如农村幼儿园可开展"捡垃圾"活动,并将捡到的东西归类,可利用的做成各种玩教具,或卖掉;无法利用的就处理掉,或送到环保部门。比如,教师和幼儿到木工厂收集小木块、木屑、刨花,开展木工活动;到造纸厂收集切割丢弃的边角纸,开展纸工活动等,废物的再循环使用,不仅减少了垃圾和物资的浪费,而且还会使幼儿感悟到生活中的许多事物都是宝,不应随手抛弃,而应用心珍藏。教师还应注意随时提醒和督促,例如帮助幼儿把喝完饮料的空罐压扁,放到指定的地方;指导幼儿将垃圾分类置放。老师还可以组织幼儿认领小树苗,关心爱护小树,冬天给小树穿上棉衣,让小树安全过冬,还可开展"和小树一起成长"、"小鸟是我的好伙伴"等活动。

三、利用"节日活动"渗透环保教育。

节日是幼儿生活的一部分,是教育幼儿的有利时机;幼儿园开展节日活动,对于幼儿的全面发展,尤其是环保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如:3月12日植树节,4月22日世界地球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我们都可以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我们通过"植树节"活动,让幼儿了解树木的种类、生长过程、生长条件,树木与气候和季节的变化,树木和地形的关系,乱砍乱伐对人类造成的危害等,让孩子们意识到植物对人类的重要性,初步懂得保护自然就是保护自己的道理。 在"世界地球日"活动中,我们设计了"地球是我家"的教育主题系列活动。活动一:"认识地球仪";引导幼儿观察地球仪,认识几种明显的标志,如海洋、河流、山脉、陆地、城市等;活动二:"地球生病了",教师用地球仪表示地球,通过讲故事《地球生病了》,组织幼儿讨论地球为什么会生病,怎么办?活动三:"地球小卫士",活动四:"地球的病好了"等,通过上述主题活动的开展拉开了生态教育的序幕。通过一系列有组织、有目的的主题教育活动,让幼儿理解生物,人和各种环境因素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培养幼儿关心、爱护环境的态度和行为。这些为幼儿成长后,能与自然和睦相处,都起到积极的影响和不同程度的培养。

节日活动还有"爱鸟周、无烟日、世界粮食日"等,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结合教育目标,对幼儿以不同的形式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第8篇

环境恶化已成为人类生存、发展的最大障碍,保护环境刻不容缓。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是每一个化学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那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呢?

一、培养学生环境意识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环保”是21世纪的首要课题,随着科学技术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产生了大量的化学污染物,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遭受了严重破坏。地球环境与人类的生存问题密切相关,如今环境保护问题已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环境保护与化学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许多污染物的成分、特性、形成过程、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危害以及如何防治等,都蕴含着化学知识。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化学教学中,通过帮助学生了解化学制品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懂得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去治理环境,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化学资源,逐步学会从化学的角度认识自然与环境的关系,分析有关的社会现象。”因此,在化学教学中进行环保教育是每一位化学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是一件事关未来、影响深远的大事情。

二、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策略

1、明确教育教学目标,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为培养初中学生的环保意识,化学教师要制定好环境保护教育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有意识的渗透环境保护教育,让学生中在学习中建立起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观念。

1)让学生了解化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从化学的视角去认识传统的化学工业给环境带来的污染和危害,并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理解绿色化学的重要性,学会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产品,会运用化学原理消除污染。

2)充分利用教材、网络和社区资源,参加社会实践,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环境污染带来的危害,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感。

3)让学生树立“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的环保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环境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珍惜生命、爱护环境、关爱他人的人生价值观,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2、环保教育应与化学实验有机结合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所以结合化学实验进行环保教育则显得优为重要。

初中学生刚接触化学,必须指导学生要严格按照实验操作的程序,正确地闻气体、取药品。虽然所做实验毒性不大,但为了加深学生的环保意识,在没有废水回收流程这一前提下,每次学生实验都提供一个回收仪器,对收集的废液稍作处理后再行排放。实验结束后把仪器洗涤干净放回原处,擦洗干净实验台面。这样从一开始就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受到直观的环境保护的教育。

对于学生实验要尽可能采用微型化学实验(如氯气的性质实验),即对常见实验仪器进行微缩,对常用试剂给出限量。这样既节约了药品,又减少了废液、废气、废渣的产生和排放。总之,通过改进一些实验装置,不仅可收到良好的实验效果,还可把化学实验与环境教育有机结合,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环保体验。

3、抓住教材的环保内容渗透环保教育。

国家应把环保教育列入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考试项目中。在此之前,化学教师应该结合化学教材中的许多章节向学生介绍相关的环保知识。教师在处理这部分教材时最好能结合本地情况加以分析,有条件的可以实地考察,或利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树立从我做起的环保意识。课堂是教师的第一阵地,作为化学教师,要抓住这一阵地,紧密联系教材,在日常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让学生理解环保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逐步培养起环保意识。

4、规范实验操作养成环保习惯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化学实验中,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是化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学要有效地结合实验,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许多化学实验,生成物中都有有害气体、液体、固体等物质生成,不可避免的产生一些环境污染。所以在实验时要特别加强对学生环境保护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初中化学实验大多数是通过观察化学反应现象定性探究物质的性质,药品的用量不影响反应结果,所以在教学中,不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学生的分组实验,都提倡化学药品用量的微型化。微型化实验不仅节约药品还减少污染。同时,加强知识的系统性学习,合理安排实验顺序,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等待时间,以减少污染物的产生。例如,在做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实验时,二氧化碳一经产生就是连续的,所以,提倡学生制取气体之前,做好收集气体和探究气体性质的准备,实验一气呵成,减少药品用量,降低污染。实验结束时,要求学生对实验废液、废物不能乱倒、乱扔,应倒入教师指定的容器里,能够回收的,尽量回收。要求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从自我做起,从点滴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第9篇

一、在课堂上,将化学知识和环境保护联系起来

众所周知,化学和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且有很多与环境保护有关。老师在讲解化学知识的同时,把与之相关的环境污染方面的知识穿来,既可以丰富课堂知识、活跃课堂的学习气氛,又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何乐而不为呢?

例如,①在讲解硫的氧化物时,介绍“空中死神”——酸雨,介绍酸雨的形成、危害;②在讲解“烃、石油、煤”时,介绍“温室效应”以及危害;③在讲解原电池后,介绍电池对环境的影响,让学生养成不随手丢弃电池的好习惯;④在讲解乙烯的知识后,介绍“白色垃圾”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困扰。

还有很多很多的例子,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在讲解化学知识的过程中,将化学知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与环境保护联系起来,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也接受了环境保护方面的教育。在这样的潜移默化中,对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一定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二、利用环境污染的严重事实,引起学生的心灵震撼,唤起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为了起到更好的效果,可以利用多媒体讲解。计算机辅助教学是一种新型的现代化教学方式,集合图、文、声、像的综合表现功能,能使学生更直观、生动的学习和理解一些理论知识。老师可以下载一些有关环境污染方面的图片或视频,在课堂上放映,让学生看到环境污染给人类带来的裸的危害,引起学生心灵上的震撼,从而让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对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也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设计对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有用的化学实验

设计化学实验要有的放矢,精心准备,要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渗透。在教材中,Cl2、HCl的制取强调要在密闭系统或通风橱中进行,可以联系Cl2、HCl的毒性向学生讲解这样做的目的。而在做Cl2、H2S、SO2等性质实验时,特别是实验室分组实验,实验的尾气直接排放到教室中,对学生危害较大,也污染了环境。可以据此向学生讲解实验室条件下有毒气体的排放量与工厂的排放量相比是微乎其微的,由此可以扩展开来:工矿企业排放的有毒气体,必须经收集处理后才能排放,否则会对环境造成多么严重的污染。这样结合实验情境,因势利导,环境教育水到渠成,并且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解决的办法,以巩固被唤起的环保意识。

四、充分利用各种实践活动,将环境知识转化为环保意识

课堂教学渗透环保意识,日程行为中要体现知识的应用。环境意识的形成必须依赖于学生的实践,而且只有在他们的实践中才能表现出来。如果没有接触过与环境有关的活动,那么,热爱环境、保护环境只能是一句空话,所以,教学中必须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加强环境教育。所以,在生活中,要开展多种活动、深化环保教育、培养环保意识。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