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18 10:17:2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企业文化空间设计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办公;空间;设计;企业文化;价值观
企业的发展和规划是依照企业文化为纲领而开展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核心的体现。而作为企业员工工作场所的办公空间,不但发挥着其空间作用,还展现着企业的整体形象。因此,将企业文化植入办公空间,不仅能够为企业员工构建一个集舒适、艺术与技术性综合于一体的工作环境,还能够为企业塑造一个良好的形象。企业员工在融入了企业文化的办公空间内进行工作,一方面可以使员工的工作态度更加积极,使员工的凝聚力增强,从而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另一方面还能够使企业获得更好的公众信任,从而利于企业市场的开拓,为企业吸引更多的人才。因此,融入了企业文化的办公空间,能够促进企业健康持续的发展并且能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1企业办公空间设计与企业文化概述
1.1企业办公空间设计概述
人类在社会中从事工作所需的活动空间即为办公空间,开放和封闭并存是它的显著特征。同时这个空间还具有良好的交流性,人们可以在这个空间中开展人际交流,促使个人精神得以升华。现代化的社会经济发展使得企业的办公空间对企业的发展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使企业的竞争力得以增强,企业在布局办公空间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对企业员工等级差别的分配,使办公空间在具备开放性的同时还具备可视性,这样不仅可以使员工之间的沟通交流更为方便,还能够促进员工工作效率的提高。企业的办公空间也正是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由传统的单一办公功能的企业办公空间设计演变发展成为目前这样更具人性化和多元技能的办公空间,在设计过程中也更注重信息化、人性化、技能型的融合。
1.2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一般是由企业领导层制定出的能够带动企业发展的内部组织文化,也是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使企业员工能够共同遵守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需要能够将企业的价值观、经营理念和行为规范综合地体现出来,企业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也需要通过它而得以充分地激发,进而充分展现员工对于企业的重要价值。企业的环境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但是如果企业没有良好的企业文化作为核心来正确引导员工开展各项工作,那么员工的价值观将无法达成共识,工作中无法形成更加有效的合力,企业的凝聚力无法得到增强,更无法促进企业的良好发展。
2办公空间设计中如何植入企业文化
2.1办公空间设计主题要符合企业文化内涵
企业文化是每个企业发展的核心,企业文化的精华也就是企业的标识。因此,在企业的办公空间设计当中,一方面要能够将企业文化的内涵融入到其中,另一方面还要选择显眼的位置,将基于企业文化而制定的企业理念和品牌要素凸显出来。员工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能够通过办公空间设计中所提炼出的企业文化内涵而增强自己的企业责任意识,进而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使员工的工作效率得以更好地提高。
2.2通过色彩彰显企业文化
人们的情绪、行为和精神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周围环境色彩的影响,这种影响往往是通过视觉感官效应而造成的心理作用,进而会使人的情感受到影响。在办公空间设计当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色彩的应用,比如说含有古典韵味的金色是人民大会堂的传统色彩,淡雅细致的装饰风格中完美地融入了传统的装饰纹样,这种主题鲜明的装饰清晰明朗地彰显了人民大会堂的肃穆与庄重。因此,在企业办公空间的设计当中,不仅要运用色彩来凸显美感,更要充分发挥色彩的功能性,使其能够通过视觉效果让人们感受到企业文化的内涵。一般来说,人们的兴奋、热烈和紧张这类感觉可以通过暖色来刺激,而优雅、宁静和安定的气氛则可以通过冷色来构建,色彩的冷暖不仅可以给人视觉上带来冲击,对于人们情感影响更是发挥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比如说企业文化是以“踏实、勤劳”为主旨,那么在色彩的选择方面可以选择像褐色这类较为浓重的色彩来进行装饰,人们可以通过颜色所带来的厚重感觉从而体会到淳朴、勤劳的企业文化本质。除此之外,不同明度的色彩给人的感觉也不同,人们的沉闷和压抑感觉往往会在低明度的色彩环境下尤为明显,而人们的心情也会在高明度的色彩环境下变得格外兴奋和明快。所以在办公空间的设计当中,颜色对于彰显企业文化而言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同的颜色带给人的感受不同,进而会直接影响人们对企业文化的理解。
2.3企业文化在办公空间秩序中的融入
人们在不同环境中的心理感受和反应也是不同的,企业文化的主旨是以人为本,所以在办公空间的设计过程中需要着重考虑“人”这一重要因素。从人对空间的需求方面来说,合理的空间能够为员工营建出心理上所需的安全感空间,这种隐私空间是不希望被其他人所打扰的。但是,作为办公空间来讲,开放的空间又是员工开展工作所必须的客观条件。因此,在办公空间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每个员工都需要一个小的个人空间来维持自己的安全感,又要确保预留的这个小空间是不会影响工作效率的开放空间,它不能在视野上影响员工之间的沟通交流,比如说可以通过玻璃、矮墙、隔扇等手段来隔离空间,由此来促使企业文化的全面展现。
3结语
对于工作人员而言,他们的主要工作场所就是办公空间,企业文化战略需要通过办公空间设计来实现。良好的企业文化不仅能够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还能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但是对于这种精神展现的企业文化,则需要将其植入到办公空间设计当中,才能使其精神文化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企业的凝聚力才能得到更好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伟峰.建筑企业文化管理刍议[J].兵团工运,2008.
[2]刘岩.环境心理与办公空间人性化设计探析[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7(4).
[3]李洋,魏峰,马松影.办公空间舍内设计中的心理环境因素研究[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2009(2).
关键词:企业文化;办公空间;延续
1 企业文化与办公空间
“企业文化是由公司领导层提倡,公司员工共同遵守的文化传统和不断革新的一套行为方式,它体现为企业价值观、经营理念和行为规范”。可见企业文化不同于社会文化和民族文化,它是企业内部形成的一种独特的组织文化。
企业文化集中表现在企业价值观上,企业获得成功的秘诀不在于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利润指标,也不在于资金设备,而在于充分重视人的因素,充分地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教育和启迪企业员工,使价值观达成共识,并在变化的企业环境中,使共同的价值观念一代接一代地传承下去,成了企业文化的核心。
随着企业领导逐步重视企业文化,企业在对员工的教育与启迪上的投入也不断增加,而且形式上也体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企业员工在其与企业相关的行为活动中,接触与感受最多的是其办公地点,因此,企业领导者在灌输企业文化时,无一例外地将办公空间作为一个重点,这就要使企业文化在不知不觉中深入人心,让其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2 企业文化在办公空间设计中的延续
在办公空间中体现企业文化,室内设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在设计的同时深入了解企业的文化与底蕴,了解企业的过去与现在以及其长远的发展目标,更为重要的是要在设计中无处不在地体现企业最为根本的价值观,让处于其中的人无时无刻都感受到企业文化的存在,真正做到这一点,才能称之为成功的办公空间设计。
企业是近代商业繁荣的产物,而企业精神与企业文化从生产到发展至今也不过百年历史,在办公空间中体现企业文化,更是只经历了几十年而已,但就是这几十年,其发展已经完成了从表现到体现,从外观到精神的转变。
1904年的拉金大厦办公空间可谓早期办公空间的代表,赖特将办公空间分布在几层楼内,环绕一个中庭布置,大家规整地坐在一排排的桌椅间,密封的空间,单调的色彩,气氛严肃,在沉重的工作压力下精神同样压抑。由此可见,办公空间还未引入企业文化的思想,办公室只是雇佣劳动的集中场所而已。赖特于1936年设计的拉辛市约翰逊制蜡公司办公楼,虽然在室内采光和建筑造型上做出了努力,但空间氛围仍旧缺乏交流,没有关于企业文化的信息。
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期,德国AEG电器公司首先将商标应用到系列电器产品和办公用品上,企业文化才真正被提上台面,成为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之,办公空间的设计也发生了快速的变化。
50年代末,欧洲的德国出现了景观办公室,它的出现是对早期现代主义办公空间忽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的反思,而人在提高办公效率中的主导作用和积极意义也越来越受到公司老板的重视,企业文化成为各公司争相发展的元素。
早期的企业文化在办公空间的体现大多较为直观,多以文字或图形的形式在办公空间中出现,将企业的文化与精神较为直观地传达给身处其中的人,这种形式较为直接,但意思清晰明了,现在依然被一些企业所沿用。但这种新式多给人一种标语或符号的感觉,对人的影响力较小,其直白的语言更是含有强行让人接受的感觉,若表达不当甚至会引起人的反感或抵触情绪。例如,早期的中国企业多以民族精神为其主要企业文化,侯德榜在1935年创办的用例制碱厂就将“振兴中华”写在了工厂的大门上。20世纪50年代鞍山钢铁公司也是将“以厂为家,埋头苦干”写在了各个车间。这与早期缺少了解企业文化的专业室内设计师有关。早期的室内设计多由建筑师组成,他们多注重室内造型与建筑造型的关系以及室内结构的可行性及技术上的突破性,而对企业文化则关注很少。因此公司老板只能采取这种手段来弘扬企业的精神。
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文化的表达逐步向图形化过渡,尤其是在企业办公空间设计形成的早期,设计者为了满足企业文化的需要,经常将企业的标志或文字的变形应用于企业办公室的设计中。具体表现为在吊顶与墙面的装饰上采用企业的标志图形,或在地毯上印有企业标志与花纹等。这种形式在应用的早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随着企业完善自身形象上,特别是企业形象在CI设计上的形成与发展,这种形式逐步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在企业办公空间中以企业的CI形象为设计的依据,企业的标准色、标准字被用在了企业办公空间的设计中。这样做不仅增强了企业的可识别性,同时也让身处其中的员工有了一种主人翁的意识,时刻意识到自己是企业的一员,是企业的主人,这对于企业中建立统一的价值有较为有利的促进作用。随着室内设计的发展,人们开始感觉到以上的形式较为简单和肤浅,仅企业的标准色已无法满足人们对空间形式多样性的要求。因此,室内设计逐步摆脱企业CI设计的束缚,进而向表现企业精神的方向上发展。它将企业的价值观、发展目标等深层次的文化通过造型、材料、色彩等设计语言表达给企业员工,成为企业办公空间室内设计追求的目标。例如,位于美国圣路易斯的Kiku Obata公司,设计主要反映公司的团队精神和创造力,这也是其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被很好地体现在企业的办公空间设计上。材料上,主要以无污染的绿色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为主要标准,金属栅隔板可以随意推动,帷幕的后方则设置了储存间。空间的通透成为其追求的目标,空间的通透使外部自然的气息尽可能多的进入室内,办公空间与自然融为一体,更是多了份平和自由的心态。装饰上,统一了空间的色调,自由变化的室内空间充分地体现了公司“团队精神,创造力”的主题。这类深层次的探索,使得体现的企业文化更加深入人心,存在于办公时段的所有空间,作为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于形成员工的企业价值观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办公空间的设计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企业文化并非一成不变。它具有动态化和相对稳定性,动态性是指企业文化的一般会随着企业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和深化,而相对稳定性是指企业的精神一旦被作为一种文化固定下来,一般就不会轻易去改变。企业办公空间作为这种文化的重要承载形式,也需要更具有可变性的空间来适应这种动态性和稳定性,这就要求设计师在设计一个办公空间时,要充分考虑到动态和稳定,并充分体现在功能安排、流线、布局上,使空间更加灵活,与动态的企业文化相适应。
3 结束语
企业文化在办公空间设计中,从表现到体现、从外观到精神的转变经历了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它与不断细化的设计师队伍及技术的发展等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不断更新的企业文化,办公空间的设计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将高科技运用在办公空间的设计上所占的成分会越来越高,办公场所的概念也变得十分模糊,在不久的将来,企业文化也许会无处不在。
参考文献:
[1] 约翰・派尔(美).世界室内设计史[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 张仁德,霍红喜.企业文化概论[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3] 王伟峰.建筑企业文化管理刍议[J].兵团工运,2008.
一、企业文化的特点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整体团队所认同并遵守的价值观、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行为规范的总称。
企业文化是伴随着企业的成长而逐渐形成的,企业文化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甚至几代经营者的精心培育、身体力行,才能逐步化作全体员工的自觉行动。文化是不能强加于企业的,否则它将无法真实反映该企业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经营哲学及管理风格等,也不能使全体职员产生强烈共鸣,不能发挥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作用,反映不出该企业的特点。良好的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就成为企业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企业的良好的控制环境也就有了坚强的保证。
企业文化是动态的,而非绝对静止一成不变,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的。任何企业文化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制定。社会环境发生变化,企业文化当然需要适应变化的社会环境。企业文化应与企业目标相适应,处于不同的生命周期的企业,各自的目标不同,企业文化也应该不同。成功的企业保持了企业文化和内部控制与企业环境动态的一致。
二、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企业文化及内部控制环境建设对策
以美国管理学家伊查克·爱迪思博士的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结合我国企业发展的主要特点,本文将企业的生命周期简化为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进行讨论。
(一)初创期
1、初创期企业特征。初创期的企业一般规模小、人员少。企业的主要任务就是打开市场,保证资金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企业的管理层级简单,没有明确的方针和制度;创建者个人作用突出,决策权高度集中;员工之间以及员工与领导之间关系密切,员工之间比较齐心,上下级间关系比较平等融洽,民主气氛浓厚;创新精神强,企业处于求生存阶段,必须采取灵活多变的经营战略,不断创新,开发新产品,以便迅速获得市场份额。
2、初创期企业文化及内部控制环境建设的重点。初创期企业应建立与企业特征相适应的家庭式文化。这种文化强调人际关系,企业就是个大家庭,员工彼此帮助,忠心与传统成为重要的价值观。创建者作为家长,他的创业意识、经营思想、管理风格以及其胆量、魄力、品德对家庭式文化的形成影响重大。
初创期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建设的重点是创建者的素质和管理哲学。由于初创期企业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机制,企业由创建者掌控。如果企业创建者有良好的管理哲学和经营风格,在家庭式文化的作用下,企业全体成员对企业价值观形成共识,企业就会加快进入成长期。
(二)成长期
1、成长期企业特征。发展速度快,新产品和新服务不断被推出,市场占有率持续攀升,销售收入及利润随之快速增长;部门、岗位设置逐渐细化,规章制度不断健全,专业管理人员陆续引入,各项管理日趋规范。管理方式逐步由集权制向分权制发展。注重长远利益,重视客户关系的维系,建立起了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意识。
2、成长期企业文化及内部控制环境建设的重点。成长期的企业适合建立创新型企业文化。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处于成长期的企业,首先需要通过开发新产品、新服务来不断拓宽市场,满足多变的市场需求。因此,企业需要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鼓励各种创新。其次,建立创新型文化还体现在如何将创业团队的管理理念与后来引进的专业管理人才的经营风格和谐地融为一体,形成建立在企业长远发展的基础上被所有员工共同认同的企业价值取向。
成长期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建设的重点是重视人力资源政策及执行。良好的人力资源政策不仅能够留住人才,而且能够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性,提高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可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坚持“以人为本”的文化策略做好管理者与员工的有效沟通;通过有效的聘用机制,留住企业中的有用人才;建立人才选拔机制从实践中发现培养未来的管理者;建立多样化的激励机制,增加员工培训的机会等。
(三)成熟期
1、成熟期企业特征。成熟期是企业发展的黄金期,此时的企业组织结构和各项规章制度均较为完善,并能充分地发挥作用。内部的组织结构也相对稳定,部门及岗位设置得到固化,人员分工严密,工作程序较为规范。一方面以销售为导向,不断扩大销售量,确保市场份额;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手段降低成本,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但此时企业的创新精神减弱,思想日趋保守。
2、成熟期企业文化及内部控制环境建设的重点。成熟期的企业适合建立市场式文化。市场式文化强调部门之间的合作,因此在内部必须打破部门间的“墙”,建立跨部门的团队,保持创新精神,杜绝出现骄傲自满情绪,倡导以顾客为中心,顾客需求和市场变化得到普遍重视,提高顾客满意度,促使客户保持对企业的忠诚度,维持及提高公司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份额。成熟期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建设的重点是调整组织结构使之与企业发展相匹配。因为企业在不断壮大的发展过程中会滋生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官僚主义等症状。此时的企业为了提高组织的效率,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第一位的问题就是调整组织结构,可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对各部门的责任及权利进行科学的界定,以相互牵制、相互作用的原则,构建合理的组织授权和分派责任体系;从官僚的层级制向鼓励员工参与和权利下放的组织结构改变。
(四)衰退期
1、衰退期企业特征。衰退期是任何一个企业最不愿步入的阶段,当企业处于成熟期时,若没有进行二次创新改革则会逐步进入这一尴尬的阶段。此时企业规模较大,管理层次多,决策和执行的效率低下,部门间矛盾增多,协调困难,员工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利润最大化成为企业追求导向,为了达到利润最大化目标,企业开始削减广告、研究和开发等。企业缺乏市场调研以及与顾客的沟通,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反应迟钝。企业丧失创新精神,思想僵化。
2、衰退期企业文化及内部控制环境建设的重点。进入衰退期的企业,不是重生,就是灭亡。要想获得重生,需进行二次创业,因此需要变革型文化。这种文化强调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建立跨部门团队,以便快速灵活地对外部环境做出反应,强调实现组织目标是第一位的,从而克服部门利益以及个人目标最大化的短视行为。
衰退期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虽已经处于低效率的状态,但是企业长期形成的核心价值观仍在。企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定的核心价值观,但此阶段该价值观需要导入变革式的创新思想、创新理念,重新制定企业二次创业的战略方针,对员工进行激励,打破衰退期员工墨守成规、思想僵化的精神面貌,激发员工的能动性,活化员工的创造力,以适应企业二次创业的需求,才有望化解企业的危机。同时在企业组织管理结构上进行变革,打破僵硬的阶层式结构,适当减少组织层级,使组织扁平化,加强上下级沟通,使企业内的智慧能平均地分布在整个组织内。
三、结束语
关键词:内部控制环境;企业文化;生命周期阶段
课题来源:2014年河北省审计厅重点研究课题《企业文化视角下内部控制环境建设研究》(课题编号:201439)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8月15日
近年伴随着“中航油事件”、“三鹿毒奶粉”、“双汇瘦肉精”等企业失败案例的出现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的相继出台与实施,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建立实施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但是,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只能为企业发展提供“合理的保障”而非“必然有效的保障”。只有将内部控制制度有效地执行,才能使其发挥最大作用,为企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而使内部控制能够有效执行的基础或前提则是企业要建立起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认为,内部控制环境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和企业文化等内容。而本文认为企业文化不仅是内部控制环境的组成之一,还是内部控制环境建设与实施的主线,发挥基础性作用。在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发展阶段,企业文化可以指引方向,凝聚力量,帮助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企业文化的特点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整体团队所认同并遵守的价值观、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行为规范的总称。
企业文化是伴随着企业的成长而逐渐形成的,企业文化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甚至几代经营者的精心培育、身体力行,才能逐步化作全体员工的自觉行动。文化是不能强加于企业的,否则它将无法真实反映该企业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经营哲学及管理风格等,也不能使全体职员产生强烈共鸣,不能发挥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作用,反映不出该企业的特点。良好的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就成为企业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企业的良好的控制环境也就有了坚强的保证。
企业文化是动态的,而非绝对静止一成不变,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的。任何企业文化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制定。社会环境发生变化,企业文化当然需要适应变化的社会环境。企业文化应与企业目标相适应,处于不同的生命周期的企业,各自的目标不同,企业文化也应该不同。成功的企业保持了企业文化和内部控制与企业环境动态的一致。
二、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企业文化及内部控制环境建设对策
以美国管理学家伊查克・爱迪思博士的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结合我国企业发展的主要特点,本文将企业的生命周期简化为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进行讨论。
(一)初创期
1、初创期企业特征。初创期的企业一般规模小、人员少。企业的主要任务就是打开市场,保证资金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企业的管理层级简单,没有明确的方针和制度;创建者个人作用突出,决策权高度集中;员工之间以及员工与领导之间关系密切,员工之间比较齐心,上下级间关系比较平等融洽,民主气氛浓厚;创新精神强,企业处于求生存阶段,必须采取灵活多变的经营战略,不断创新,开发新产品,以便迅速获得市场份额。
2、初创期企业文化及内部控制环境建设的重点。初创期企业应建立与企业特征相适应的家庭式文化。这种文化强调人际关系,企业就是个大家庭,员工彼此帮助,忠心与传统成为重要的价值观。创建者作为家长,他的创业意识、经营思想、管理风格以及其胆量、魄力、品德对家庭式文化的形成影响重大。
初创期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建设的重点是创建者的素质和管理哲学。由于初创期企业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机制,企业由创建者掌控。如果企业创建者有良好的管理哲学和经营风格,在家庭式文化的作用下,企业全体成员对企业价值观形成共识,企业就会加快进入成长期。
(二)成长期
1、成长期企业特征。发展速度快,新产品和新服务不断被推出,市场占有率持续攀升,销售收入及利润随之快速增长;部门、岗位设置逐渐细化,规章制度不断健全,专业管理人员陆续引入,各项管理日趋规范。管理方式逐步由集权制向分权制发展。注重长远利益,重视客户关系的维系,建立起了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意识。
2、成长期企业文化及内部控制环境建设的重点。成长期的企业适合建立创新型企业文化。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处于成长期的企业,首先需要通过开发新产品、新服务来不断拓宽市场,满足多变的市场需求。因此,企业需要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鼓励各种创新。其次,建立创新型文化还体现在如何将创业团队的管理理念与后来引进的专业管理人才的经营风格和谐地融为一体,形成建立在企业长远发展的基础上被所有员工共同认同的企业价值取向。
成长期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建设的重点是重视人力资源政策及执行。良好的人力资源政策不仅能够留住人才,而且能够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性,提高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可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坚持“以人为本”的文化策略做好管理者与员工的有效沟通;通过有效的聘用机制,留住企业中的有用人才;建立人才选拔机制从实践中发现培养未来的管理者;建立多样化的激励机制,增加员工培训的机会等。
(三)成熟期
1、成熟期企业特征。成熟期是企业发展的黄金期,此时的企业组织结构和各项规章制度均较为完善,并能充分地发挥作用。内部的组织结构也相对稳定,部门及岗位设置得到固化,人员分工严密,工作程序较为规范。一方面以销售为导向,不断扩大销售量,确保市场份额;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手段降低成本,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但此时企业的创新精神减弱,思想日趋保守。
2、成熟期企业文化及内部控制环境建设的重点。成熟期的企业适合建立市场式文化。市场式文化强调部门之间的合作,因此在内部必须打破部门间的“墙”,建立跨部门的团队,保持创新精神,杜绝出现骄傲自满情绪,倡导以顾客为中心,顾客需求和市场变化得到普遍重视,提高顾客满意度,促使客户保持对企业的忠诚度,维持及提高公司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份额。
成熟期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建设的重点是调整组织结构使之与企业发展相匹配。因为企业在不断壮大的发展过程中会滋生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等症状。此时的企业为了提高组织的效率,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第一位的问题就是调整组织结构,可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对各部门的责任及权利进行科学的界定,以相互牵制、相互作用的原则,构建合理的组织授权和分派责任体系;从官僚的层级制向鼓励员工参与和权利下放的组织结构改变。
(四)衰退期
1、衰退期企业特征。衰退期是任何一个企业最不愿步入的阶段,当企业处于成熟期时,若没有进行二次创新改革则会逐步进入这一尴尬的阶段。此时企业规模较大,管理层次多,决策和执行的效率低下,部门间矛盾增多,协调困难,员工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利润最大化成为企业追求导向,为了达到利润最大化目标,企业开始削减广告、研究和开发等。企业缺乏市场调研以及与顾客的沟通,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反应迟钝。企业丧失创新精神,思想僵化。
2、衰退期企业文化及内部控制环境建设的重点。进入衰退期的企业,不是重生,就是灭亡。要想获得重生,需进行二次创业,因此需要变革型文化。这种文化强调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建立跨部门团队,以便快速灵活地对外部环境做出反应,强调实现组织目标是第一位的,从而克服部门利益以及个人目标最大化的短视行为。
衰退期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虽已经处于低效率的状态,但是企业长期形成的核心价值观仍在。企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定的核心价值观,但此阶段该价值观需要导入变革式的创新思想、创新理念,重新制定企业二次创业的战略方针,对员工进行激励,打破衰退期员工墨守成规、思想僵化的精神面貌,激发员工的能动性,活化员工的创造力,以适应企业二次创业的需求,才有望化解企业的危机。同时在企业组织管理结构上进行变革,打破僵硬的阶层式结构,适当减少组织层级,使组织扁平化,加强上下级沟通,使企业内的智慧能平均地分布在整个组织内。
三、结束语
成长期和成熟期在企业生命周期四个发展阶段中最为关键。结合各个阶段企业特点去完善企业文化和内部控制环境,及时发现潜在危机,有针对性监督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才能使内部控制体系较好地发挥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刘欣.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现状及其优化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
【关键词】中小企业;信息化;内部控制
结合内部控制及信息化的定义,本文将内部控制信息化定义如下:内部控制信息化是企业根据自身规范需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内部控制规范制度中涉及的管理、经营流程及关键控制点以数据信息形式固化,旨在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的过程。
内部控制信息化以保护资产安全、防范舞弊行为、保障财务报告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活动的投入产出效率、并由此提高企业价值、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为目标。由于信息资源是信息化的主要客体,而信息资源具有多样性,另外,信息化是一个历史过程,在不同的阶段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所以内部控制信息化的表现形式就多种多样。随着会计信息化在企业的普及应用,信息技术已成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导技术,在改变人们生活及工作方式的同时,也将对企业的竞争环境、对财务会计理论及实务界产生深远影响。而随着内部控制制度在企业的应用及完善,也将推动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在企业的应用。近年来,中小企业在会计信息化普及应用中取得了一定成绩,如何推动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问题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一、中小企业在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与先进大型企业及企业集团比较,中小企业在应用内部控制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一)起点低。虽然会计信息化已实施多年,计算机在中小企业的应用已经普及,但大部分中小企业目前尚处在内部控制建设的初级阶段,主要还是通过起草下发制度办法来实施内部控制,而且办法主要以财务会计控制为主,还是依靠人工来实现控制,个别企业还存在内控制度形同虚设现象。不少企业未将会计信息化与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有效结合起来。
(二)投入少。近年来,部分基础管理规范、市场化程度高的中小企业开始意识到内部控制信息化的作用,特别是资金形势普遍吃紧的情况下,如果财务和业务之间链条不紧密,企业经营及资金风险将会加大。这部分企业也自行或委托开发了相应的管理模块,旨在加强合同管理、资金预算及动态、应收账款结算等过程中的财务与业务衔接,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从中小企业整体来看,这种投入是极少的。而且,不少企业的下属网点由于各种原因目前还无法连接到局域网或互联网,网络建设相对滞后,影响了信息传递的及时性,也对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带来阻力。
(三)人才缺乏。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相比较大型企业集团专设的信息管理部门及一批专业技术人员来说,中小企业大都未设专门机构负责信息化建设,技术人员也十分稀少,既懂财务又懂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更是稀缺。
(四)缺乏系统性。由于缺少信息化组织机构的统筹推进,不少中小企业及部门都是单打独斗,基于自身管理需要都开发了各自的管理模块,数据无法共享,缺少信息集成,出现了重复开发建设现象,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加之财务与业务管理模块分立运行,客观上容易造成财务与业务数据的不一致,出现“两张皮”现象,而且由于目前受技术、开发手段及管理层次限制,也无法形成数据共享。
二、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的相关建议
会计信息化的推广应用使内部控制框架的内部构成产生新的变化,推动了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提高了企业内部控制效率、增强了内部控制效果、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风险,新的风险的产生并不能阻止内部控制信息化的推广应用进程。因此,可以预测,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内部控制制度信息化建设将是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主要方向。如何跟上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步伐,作为中小企业来说,是摆在其面前的重要课题。以下结合内部控制框架的五个基本要素,对如何推进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提出相关建议:
(一)培育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提高企业整体的信息技术能力。一是要重视对员工的内部控制及信息技术知识的培训及宣传教育,以提高员工的职业道德修养及专业胜任能力;二是要重视网络建设,确保每个企业的部门及网点都能纳入到网络体系,使信息资源渠道畅通;三是要成立相应的信息化组织机构,并充实调整相关成员,在由会计信息化逐步向企业信息化过渡过程中,做到由单一的财务内部控制向企业内部控制转变;四是加快人才培养及引进速度,通过每年招聘大学生及对突出员工进行在职培训等方式,重点培养及引进计算机、财会、经营管理及复合型人才,以取得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中的人才智力支持。
(二)评估与现行业务过程和信息过程有关的风险,利用信息资源进行风险控制。一是要建立风险控制体系,特别是于对市场化程度高的多经企业,要有效利用信息技术为企业服务,利用信息资源及时将资本及市场信息、客户的资质信息、资金回笼信息、近年销售比重信息、政策法规信息进行搜集及整理,建立相关信息档案,确定赊销额度及风险预警额度,并使财务的财务处理程序与业务活动有效结合起来,及时调控经营风险,完善决策机制;二是要组建风险分析团队,在自身专业人员有限条件下,可以聘请外部专家进行相应的分析工作,严格按规范程序操作,确保风险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以此对各种内外部风险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
(三)内部控制手段中应充分结合运用会计信息化。一是无自行开发管理软件条件的中小企业要在应用大型软件公司开发的成熟软件基础上,确保核算系统的正常运转,确保下属企业会计科目的统一,争取做到财务数据的实时动态反映业务过程,从以往的事后控制发展到事中控制;二是有条件的中小企业可以自行开发或委托开发相应的管理系统,针对关键控制点制定相应的控制手段,如配合增收节支活动的开展,可以对重点行业的收入及重点支出项目进行控制,利用信息技术将控制流程嵌入到相应的管理信息系统中,以此来控制相关业务操作及对规章制度的遵守情况,这样可以做到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或更进一步,借鉴先进企业的ERP系统,规范企业的内部基础管理工作,通过信息化手段完成产、供、销业务的一体化集成管理,实现财务与业务的同步,建立一套有效的企业运营信息系统。
(四)建立信息与沟通制度,促进内部控制有效运行。一是要强化财务与业务等部门的衔接。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会计信息化及相应的信息系统具有开放化、实时化、电子化、共享化等特点,使财务与业务实现同步化、并行化。财务在企业管理中,应充分发挥牵引作用。即财务部门应重视对业务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的引导作用,通过细化目标(结果)来引导业务等其他部门的实施过程,从而使公司财务管理更具全面性;二是要取得员工及管理层的理解与支持,使员工能清楚了解内部控制控制制度、流程及各自的责任,使管理层及时掌握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及生效情况,并从中获取对决策有用的重要信息。
(五)定期对内部控制信息化进行评价。内部控制信息化实施形成了人工控制和程序控制相结合的财务内部控制,一旦程序发生差错或失效,由于人们对计算机系统的依赖性,将会使失效控制长期不被发现。另外,随着新的业务和信息流程出现后,原有控制程序是否匹配并符合控制目标,也需要企业定期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总之,中小企业在实施内部控制信息化过程中,要避免盲目跟风,应做好相关基础工作(庞大详实的数据资料、流程分析、成本效益分析等),要本着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量体裁衣,选择适合自身的内部控制信息化发展模式才是最好的。
参考文献
[1]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秘书处.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研究与实践[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51-56.
[2]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S].财会(2008)7号,2008-05-22.
摘 要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飞速发展,通讯工具和交通工具的普及,人们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人们出行倾向于选择方便舒适的交通工具。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和航空运输的发展,飞机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对机场的运营也有更高的要求。机场是民航运输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联接民航运输市场供给和需求的作用,但机场相对于航空公司来说,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相对被动,给机场的建设投资和经营理念造成一定的困难。加强机场企业文化建设,创建最具体验式机场和最具特色航空城,是机场建设的重点。
关键词 机场 文化建设 航空城 融合发展
一、机场企业文化概述
企业文化从狭义上说是指在企业中形成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等意识形态,企业文化重视人的作用,强调文化的力量,用企业中无形的文化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企业和员工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能够凝聚企业和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能够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员工为企业和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机场企业文化除了具有企业文化的共通性特点之外,还具有自己的特点。第一是社会性。机场是地区交通的一部分,代表着一个地区的形象,对地区发展有重要作用,地区发展能够带动机场的建设,机场运输的客流量也能够带动地区经济和文化发展,为地区发展做贡献。第二是安全性。民航有安全性的风险,高速度有高风险,安全是航空业发展的基础,在机场企业文化建设中要加强对安全的强调。
二、建设机场文化对机场和航空城发展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和机场企业的发展,机场企业文化越来越重要,成为机场企业发展和特色航空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最具体验式机场和最具特色航空城融合发展有重要意义。
首先,机场企业文化建设是适应我国民航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开放程度的提高,民航企业迎来了对自己企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这就需要根据社会形势和国家政策改变机场文化建设,使文化形式和文化氛围符合社会要求。机场企业要在国家的指导思想下提高竞争力,规范企业行为,为人们出行和经济发展做贡献。其次,能够提高机场安全水平。保证安全和质量是民航工作的根本,机场企业文化建设要以安全和质量为出发点和中心点,安全质量的主题要全面贯穿民航工作。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开展安全工作,能够保证民航工作的持续安全。再次,能够提高民航企业的综合竞争力。现代企业竞争不光是在市场营销方面的竞争,还有经营理念和思想文化方面的竞争。就目前民航企业的发展来说,机场企业硬件设施日益完备,经营能力也逐步提高,现代企业的发展要求建设与时俱进的企业文化理念,提高民航机场的竞争力。
三、机场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机场管理系统性有待进一步加强
虽然机场的管理制度经过时间的考验相对规范,但在管理过程中主要沿袭了经验式的管理,科学系统性不强,存在制度本身不合理,与文化匹配度不高的问题。人力资源与文化建设联系紧密,但是机场企业文化普遍存在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文化缺少认同,对机场发展缺少战略支持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会影响机场战略目标的实现。机场企业在文化建设方面要加强管理制度与企业文化相匹配,更好地解决不合理的问题。
(二)部门间合作效率有待进一步提升
机场企业各部门中还存在本位主义和部门主义的现象,这种作风影响了机场各部门之间的团结协作,不利于机场营运效率的提高。有对机场的调查显示,管理者和员工反映机场企业的团队承诺较低。团队承诺是指员工以自己为组织一员而自豪,每个人都能够在工作时付出自己的努力,也相信组织中的其他人努力实现共同目标。部门之间的协作力度弱,整体工作效率低,员工并没有表现出强烈的自豪感,部门之间和员工之间往往不会帮助其他人共进退。部门之间缺少合作精神,这些问题也是机场企业文化建设应该关注的问题。
(三)市场竞争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加
由于机场企业特殊的行业特点,虽然民航单位引进了先进的机场管理经验和理念,领导层也进行了进场的管理改革和创新,但机场内部安于现状的思想比较普遍,机场的管理者和员工相对缺少市场竞争意识。机场存在相对稳定的工作环境使员工缺少危机意识,认识不到市场的竞争压力,不能付出全力提高机场企业的竞争力,不能主动接受改革理念和新鲜事物。机场企业文化建设要强化员工的竞争意识。
四、机场企业文化建设的措施
(一)根据安全管理建设安全文化
机场的安全文化氛围能够潜移默化地提高员工和旅客的安全意识,机场企业在抓安全管理的同时也要注意强调安全文化建设,做好两手到要抓,两手都要硬。通过开展安全工作,将机场安全管理水平进行强化,通过安全教育,使机场企业员工将安全理念渗入到实际工作中,将安全教育落实到每个工作岗位,把安全意识深入到每个员工的思想中,这样可以强化机场企业安全氛围。
(二)结合优质服务建设服务文化
机场企业要丰富服务内容,根据新形势和时代需要为不同客户群提供有特色的服务,提高服务品质。还要加强对员工服务技能和态度的培训,提高服务人员的沟通能力。营造积极向上的企业形象,树立服务形象,抓住机遇进行对外宣传,扩大品牌社会影响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三)根据市场需求建设经营文化
目前航空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机场企业要根据市场形势和市场需求建设企业经营文化。在企业竞争中,要强化企业的经营理念,使经营理念符合社会发展。在市场推广中,要根据市场需求明确企业经营方向,结合同行业成功案例,强化企业经营手段。
(四)根据管理方法建设管理文化
管理文化首先要以人为本,强调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把全体人员结合在一起的行为方式,代表组织的目标和价值观,培育企业的共同价值观。通过有效的激励手段发挥员工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挖掘员工的潜能为企业做贡献。要制定完善管理制度来建设管理文化,使员工在受管理文化熏陶后的行为有规章制度的依据。还要提炼管理理念,通过有效的管理手段,创造出适合企业发展的管理方法,并根据时代和社会形势不断创新,形成优秀的企业管理文化。
参考文献:
[1] 朱敬钟.从企业战略管理看民航企业文化的建设[J].中国民用航空,2008(10).
[2] 王凤云.试论中国民航企业文化模式及选择[J].中国民航学院学报,2001(2).
优秀、成功的商业展示空间设计,以市场经济需求为基本依据,充分把握消费者的心理需求,结合先进设计理念和特色设计形式,以突出显示企业品牌形象,展示企业内涵,两者之间有着直接关系,相辅相成。商业展示设计中要以企业品牌文化为设计核心,以品牌文化为展示设计的主要内涵,通过外在设计形式以及相关设备展示呈现给消费者。消费者通过直观的商业展示设计进一步认识到企业品牌文化,在自我认知中形成品牌形象认识。例如法国昂热购物中心、泰国是拉差商场以及中国东湖万达广场。以中国东湖万达广场为例,展示空间设计以金色和银色为主,用球形灯烘托出敞亮、高端的氛围,这与万达企业设计理念有着共同性。通过具体的空间设计形式传达出企业品牌文化的创新、开放,充分利用空间设计的直接性特点与消费者拉近距离,进一步感受企业文化内涵,促进消费。消费者在企业特色设计的商业展示设计中感受企业文化、特性营销等,进一步拉动消费。
二、商业展示空间设计与品牌形象塑造的方法
1.空间布局设计
商业展示空间设计过程中要注重空间布局,主要布局风格为展具围合,通过展具的合理搭配和组合建立一个空间。在空间布局过程中要注重展具的合理应用,通过组织和搭配创建一个完整的空间。根据商业需要要保证布局具有良好的人员流通性。
2.展示色彩设计
色彩是商业展示空间设计中的关键元素,通过色彩的搭配和应用形成一定的视觉冲击效果,达到宣传和展示的目的。在色彩设计中要注意不同位置的不同搭配,包括背景色设计和主题色设计,另外还要突出强调色,即广告招牌的色彩设计以及装饰品等。色彩设计与应用主要是根据色彩的三要素,以及人们对色彩的识别和心理感受等。在设计过程中要遵循三个原则:①统一性。商业空间设计要保证色彩与风格的统一,色彩的应用不能过于突出,要利用色彩的作用弥补设计的不足,进一步完善观众的情绪。②对比性。色彩的设计要注重对比,冷色调与暖色调的对比,明度对比等等,通过不同的色彩关系对比形成具有层次感的设计,突出空间的视觉效果。③标准性。色彩的设计与应用目的在于更好的服务于空间展示设计,而空间设计则主要是以企业文化和企业形象为主,因此在进行色彩的设计中要注重选择与企业标准色相协调的颜色,突出主体色彩。例如,在空间设计中柜台、展台等色彩较吸引人眼球,因此在进行颜色选择和应用时要格外注意其搭配性,通过背景色和主体色的搭配展示出展品的特色,通过良好的室内环境为消费者带来愉悦的心理感受,进而促进消费,成功实现空间设计目的。
3.照明设计分析
利用展示空间设计的照明效果,能够协调室内整体环境,营造气氛,直接影响顾客的视觉效果和心理感受,达到设计目的。合理的照明设计是符合人们审美需求的,通过照明感受到店铺不一样的气氛,提升商品的吸引力,凸出商品,使展示效果有效提升,促进顾客消费。如SK-II的灯光设计,利用灯光照明进行氛围营造。在白色区域和展品区域使用较强灯光,把展品凸出显示,同时也于红色背景形成强烈的对比。
三、商业展示空间设计与品牌形象塑造注意事项
关键词:办公空间;多元化;人性化;文化;功能
中图分类号:J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9-138-1
一、新办公模式对设计空间的需求
新办公模式在布局、格局、空间的物理和心理分割上适应着办公文化的发展。其最终目的是要为工作人员创造一个舒适、方便、卫生、安全、高效的工作环境,以便更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因此办公空间设计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多方面的,涉及科学、技术、人文、艺术等很多方面。随着中西方设计观念的不断融合,新设计技术的运用,在一定意义上传统的办公空间设计只限于满足大众化的需求。目前办公空间的设计已经开始进入到一个多元化的时代。新的办公模式在这种多元化背景之下,也要求办公环境的设计更多的有表达自己的创造性与个性的空间,而不只满足于办公时的基本功能需要。
二、多元化设计在国内办公空间设计的应用
目前,国内的设计师们不断引进国外新的办公技术、新的设计理念,深入研究新型的办公模式、智能建筑、办公家具,争取探索出符合国内办公空间发展的新形式。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外资企业涌入中国,大量最新的办公模式和办公技术引入国内,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好的办公环境对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性,因此,也有设计师在不断地大胆尝试多元化的设计理念。例如上海Quiksilver中国区采购中心的设计建筑,部分材料和饰品采用了Quiksilver旗下的设计产品,点滴设计之间折射出企业文化的力量。再如由上海明合文吉主持设计的GCL协鑫地产办公空间,在设计过程中注重空间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整个项目最大的特色是对现代中式风尚的完美诠释;另一个特色就是,此项目虽然是办公空间,但是明合文吉却糅合了不少居家布局的设计理念,使得严肃的办公室显得亲切、温和,体现了人性化的企业文化。
三、办公空间未来的设计趋势
(一)更加个性化和标识化
在办公环境设计的过程中为了满足专业化的办公需要,要增加具有职业特点的功能性考虑。设计师不能把自己局限于大众化的设计风格,要在设计当中大胆采用各种元素,甚至在表现手法上可以借鉴一些更加符合设计环境的手法。办公空间的设计日益强烈地表现出代表空间使用者的形象、体现其气质、宣传其品牌和企业文化的倾向。
(二)更加注重数字多媒体技术应用与办公家具的艺术性的改变
数字与多媒体技术应用已经成为新办公空间设计的关注点,除了体现在与办公空间的艺术性结合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它为办公行为的变革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因此对新技术的掌握和灵活运用,在现代办公空间设计中体现得也同为重要。无纸化办公跨入了高速度、大容量的数字信息传输与共享的数字办公时代。于是,功能强大、形式多样、易于操作的多媒体家具贯穿在各种现代办公空间中。
(三)更为人性化
现代办公空间设计更加专注于人性化的设计,充分考虑职场人士的多种行为与身心状态,得以使他们在工作状态与工作效率之间达成平衡。新的办公空间中包含了满足个人工作、学习、团队合作、正式与非正式的交流与沟通、休息与娱乐等多种行为需求的空间类型,它从过去单一空间类型的设计变为了复合型的空间创造,因此处理和整合多种空间的相互关系便成了设计的首要任务,并且是整个设计成败的关键。其次在室内空间的设计中,如何平衡公共性和私密性的关系是当今办公空间室内设计的一大挑战。在现代办公环境中,公共性的交流与沟通以及团队协作被作为发挥集体智慧的主要方式而得到倡导。同时,个人私密性的思考与学习同样被视为发挥个人才智的重要途径而得到鼓励。
四、结论
为了适应现代办公模式的多元化趋势,并与“新办公空间”的概念相结合。我们提倡的新型办公空间概念,有别于传统的办公模式,更多侧重于办公空间的生态、节能、自然、个性、灵巧等特征,追求办公空间设计和服务功能的多样性。结合企业的文化、地域要求、员工喜好,打造新时代的办公空间,改变死板的办公模式,用新元素创造更有活力和朝气的办公空间是当代设计师研究的方向。
室内设计师运用多元化的思想为企业的办公空间设计创造企业文化,为公司的员工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可以鼓舞士气的办公空间,从而使企业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保持良好的发展,同时给那些潜在客户留下深刻的印象,真正把企业的办公空间看作是企业的空间资源,而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办公场所。
参考文献:
[1]周宇.浅析办公模式的演变对办公空间室内设计的影响[J].广西轻工业,2011,(06).
[2]COHEN,EDIE.AndersenConsultingProject[J].InteriorDe-signMagazine,1999,(02).
[4]周轶兰.关注未来8小时办公生活[J].建筑装饰材料世界,2006,(10).
关键词:商业环境,商业文化品质,以人为本,专卖店空间设计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群众消费水平日益提高。现今,文化在商业领域里也凸显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最初的提篮叫卖,到小门小店,再到商店、商场、商业街,其中的变化无不说明人们在不同时期对商业文化的需求变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商业文化品质的提升可以表现出很强的亲和力,在商场上迸发出惊人的精神潜能。企业的商业文化核心是人,在经营时,应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商业文化,在商业因素分析中,空间设计环节是不容忽视的。品牌专卖店是商业空间中典型的一类,它集形象展示、沟通交流、产品销售、售后服务为一体。空间设计对品牌专卖店销量的提升、品牌形象的塑造、消费者的吸引,商业文化的宣传,产品陈列和推广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专卖店设计与商业文化品质的关系
专卖店空间设计是对品牌和商品进行的二次包装,不仅能够烘托出产品的品质,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从市场中得到立竿见影见影的利益回报,更重要的是它强有力推动着整个品牌在形象、文化、品质上的提升。
专卖店空间设计要遵循现代商业发展的前沿经营思想,以独有的企业商业文化为主旨,紧紧围绕人、环境、商品,营造高品质的购物休闲空间。所有设计语言元素的终极都要关注商业环境的受众主体,以经营需求为主线,关心顾客群内心深处细节活动的心理需求,满足和丰富顾客的体验感,营造生动的、人性化的充满诱惑力和文化感召力、视觉吸引力的购物空间环境,是专卖店空间设计的最高境界。如宜家,它的服务理念是:“使购买家具更为快乐。”因此,在宜家商场布局和服务方式的设计上,尽量使其显得自然、和谐,让每个家庭到宜家就像是“出外休闲的一次旅行”,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宜家商业文化的特点。
销售终端竞争的成败最终决定着企业竞争的成败,宜家有效地利用了终端,把商场当作家庭来布置,进行彻头彻尾的终端文化建设,作为传播企业文化的大舞台,通过一切可用的传播手段来全方位地吸引和引导顾客,使顾客在潜移默化中了解宜家、钟情宜家。这对专卖店的空间设计是一个重要启示。
2专卖店空间设计原则
以人为本,物为人用,是专卖店设计的社会功能基石。“以人为本”的专卖店空间设计是提升企业商业文化品质的重要途径。
人的消费行为的心理特征与功能分析、交通流线和视觉引导的相互关系。动线是根据经营布局、品类划分的功能需求而展开的。从顾客进入专卖店开始,动线的进程,停留,转折处,都应考虑视觉引导,并从视觉构图中心选择最佳的视点,设置商品的展示台,陈列柜和商品信息标牌,来引导顾客动线方向并使顾客视线注视商品的重点展示台与陈列处。充分考虑空间结构、客流方向、商品落位、商品个性和顾客生理、心理等因素制定几条动线规则,刺激购买欲,增加购物情趣。
商业文化渗入专卖店空间设计中。在卖场气氛营造上,到过宜家的人,没有一个不觉得清新,宜家要传递的正是“再现大自然,充满阳光和清新气息,朴实无华”的清新家居理念,使整个卖场充满了人情味。
以人为本的专卖店空间设计的原则。根据经营性质、理念、商品的属性、档次和地域特征,以及顾客群的特点,确定空间设计的风格和价值取向。创新意识突出,展现整体设计中商业品牌的个性化特点,将企业商业文化渗入专卖店空间设计中。具有诱人的入口,空间动线和吸引人的橱窗,招牌,是整体统一的视觉传递系统的手段。具备准确诠释商品,营造出商品环境氛围且个性鲜明的照明和形、材、色形式,能激发购物欲望和潜意识。商品的展示和陈列根据种类分布的合理性、规律性、方便性,进行总体布局设计,有利于商品的促销行为,创造为顾客所接受的舒适、愉悦的购物环境。设备、设施完善,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安全通道及出入口通畅,消防标志规范,为残疾人设置无障碍设施和环境。
综上,专卖店是建立品牌形象的一种便捷的宣传推广形式,从多个角度向消费者传达着品牌的个性。顾客、商品、空间、文化四大要素相互渗透、相互作用。随着商业竞争的日益激烈,市场对品牌的营销理念不断提出要求,专卖店空间设计也会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商业氛围和文化品质并重,以人为本的空间设计理念将会对专卖店品牌发展、营销战略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车伟,蔡荣光。专卖店——实现销售与利润最大化的利器[EB/OL].全球品牌网,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