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影视后期发展规划优选九篇

时间:2023-12-20 15:17:4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影视后期发展规划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影视后期发展规划

第1篇

30年积淀,锻造了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品牌专业

在区域经济尚处于起飞阶段的1984年,学院的老一辈建设者们就敏锐地意识到建筑行业的广阔前景,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初期百废待兴的背景下,学院把建筑专业作为龙头专业来建设,并在后来不断的发展中,逐步把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成了北京市重点专业。多年来,学院的建筑专业已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建筑人才2,000多人,他们中的很多人成为了建筑集团的负责人,这些校友又反过来用他们所掌握的资源来协助学院的专业建设,使学院建筑专业成为了紧跟社会需求、面向区域未来发展的品牌专业。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学院所在地怀柔区现代旅游产业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学院不失时机地建设了另一个北京市重点专业:旅游管理专业。随着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学院再一次对区域内未来人才需求作出了前瞻性判断,适时地开设了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在北京市发展高端制造业尤其是汽车产业的步伐不断加快,怀柔区及与之相邻的顺义区汽车产业的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再一次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而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也为学院相关专业的优化建设提供了正向激励,形成了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良性互动的格局(多年来,学院坚持的专业建设思路如下图所示)。

2007年中影基地落户怀柔,同时与影视相关的产业都相继随中影入驻怀柔,怀柔成为北京的影视集聚区,也是北京影视之都的重要承载地,集聚影视企业350家,年均拍摄制作影视作品1,100部。通过与企业座谈,了解到企业急需“影视管理”专业人才,学院及时申办电视制片管理专业,2009年开始招生,2012年电视制片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供不应求。根据怀柔区文化科技新城的发展定位及怀柔区大力发展影视文化创意产业的规划,2012年学院又申请了影视舞台技术专业,以培养更多的影视技术人才,满足怀柔区在发展过程中对影视技术人才的需求。2010年北京市政府将怀柔区的功能定位为生态发展示范区,并决定将其建成国际一流的会议会展区和生态发展示范区,具备接待G20首脑会议等大型国际会议和开展大型高端商务会展活动的能力,结合这个功能定位,学院又新建了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

区域经济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提出了新的需求

为贯彻《北京市国民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战略要求,《北京市怀柔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怀柔区十二五发展规划》)将“文化科技新区、国际交往新城、现代产业基地、生态宜居典范”作为怀柔区未来五年的区域经济发展目标。为此,在“十一五”发展的基础上,《怀柔区十二五发展规划》对怀柔区产业结构布局进行了调整:加大产业龙头项目和重大功能性项目的引进和推进力度,加快构建以休闲会展旅游业、影视文化创意产业、科技研发及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商贸物流业、现代制造业及都市型工业、现代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业六大产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重点打造休闲会展、影视文化、科技研发、汽车工业和商贸服务五大产业功能区,奠定北京市文化科技高端产业新区的基本框架。根据相关的规划,到2015年,怀柔区需要休闲旅游人才19,500人、影视人才10,000人、专门会议人才2,000人。这些高素质技能技术型人才的培养主体将是拥有“小、快、灵”特色的高职院校,作为怀柔区唯一的高职院校,学院的专业设置和建设将自觉与北京市、怀柔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状况及未来规划保持高度一致,即瞄准怀柔区第二、第三产业进行专业设置和调整,进而实现高职教育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双向良性循环。

面向未来,“专业建设”要继续“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在过去近三十年的时间里,学院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主动适应北京市产业结构调整,积极优化专业结构,确立了“重点专业引领、短线专业补充”的专业格局。未来学院专业建设的总体思路是:根据北京市、怀柔区经济发展状况及未来规划,结合学院现有资源优势,围绕怀柔区“影视文化、科教研发、会议会展”三大新城建设,设置新专业,提升老专业,优化专业结构,主动、灵活地适应市场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力求将专业建设调整到经济结构的焦点上,提升到区域经济发展的热点上。学院确立了“为首都北京世界城市建设、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以及文化创意产业等领域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办学定位,专业设置和建设要突出重点、兼顾全面,加快对现有专业的整合、调整,改造落后专业,取消社会需求不足的专业,根据市场调研,加快建设社会需求量大的新专业,同时集中力量,打造精品专业、建设品牌专业,在实践中将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依托重卡生产基地,拓展汽车制造与装备技术专业方向

学院将根据怀柔区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及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凭借怀柔区现有汽车产业,依据学院既有教学资源,针对怀柔区打造全球最大重卡基地的经济发展策略,着重发展与重卡汽车相配套的专业,寻求本地区现有的欧曼、福田、四维约翰逊、中冀福庆等企业的支持,走校企深入合作办学模式。

2.面向社会服务需求,创设高端服务专业方向

随着北京世界城市、服务型城市建设平台的升级,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对高质量服务需求的日益加大,高端消费和随之相伴的高端服务行业也必将成为服务行业的后起之秀。为充分利用怀柔区的旅游、休闲、会议会展、创意文化等服务行业优势,学院将凭借现有优势资源,联合北京市、怀柔区现有高端服务行业,有针对性地开设高级护理、户外服务、高级管家等专业,培养面向高端服务行业的一线专业人才。

3.凭借文化创意产业优势,打造舞台影视技术专业群

第2篇

中影基地一期在怀柔落成,制作规模将占全国60%

历经两年建设,国家中影数字制作基地一期工程在怀柔落成。2008年7月31日,基地落成仪式在怀柔区隆重举行,这个航母级的大型国企由此正式进入中国(怀柔)影视基地。

落成仪式上,中影集团董事长韩三平致辞说:“中影基地迎来了它的发展期,中影将和怀柔共同努力,把影视的各个关联产业吸引到怀柔,使怀柔在中国的影视产业中占有巨大份额,使怀柔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电影产业的聚集地。”

中影基地,全名“中影集团电影数字制作基地”,由中国电影集团于2005年开始投资修建,目前一期工程已经落成。基地占地50公顷,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耗资20多亿元人民币,影视制作设备达到1500台(套),拥有国内最为完善的影视后期制作中心和专业技术服务中心,其中包括剧本中心、16个摄影棚、后期制作中心和光盘生产中心等。

中影数字制作基地最让人引以为傲的是它的16个摄影棚,这是目前全世界最大最集中的专业摄影棚群,其中最大的面积达5000平方米,室内可以容纳下整架波音747客机。

据悉,中影基地一期主要由摄影棚、置景、服装化妆道具、影视器材服务、后期制作、光盘生产、外景拍摄、宾馆餐饮服务等区域组成。这里拥有亚洲规模最大最集中的现代化摄影棚群,包括世界第一的5000平方米超大摄影棚以及放映厅、大小混录棚、对白棚、动效棚、音乐录音棚等。预计年生产胶片故事片80部、数字电影100部、电视电影200部、电视剧500部(集)。投入使用后,其制作规模将占目前全国影视生产能力的60%,另外还可承担全国50%以上的影视后期制作。一部电影从剧本创作到最后进入影院,全部“一条龙”在这里生产,“带着剧本来,拿着片子走”,为投资方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中影集团总经理韩晓黎自豪地说:“中国电影在后期制作上与世界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满足不了高科技电影的需要,特别是特技、动漫,很多都要到外面去制作。中影基地完成后,这些大的电影可以在这里制作,中国电影对世界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大。”

怀柔区委书记王海平在致辞中说,两年来的实践证明,中国电影集团落地怀柔这块肥沃的土壤,必定会茁壮成长,秉承中国电影的文化精髓,秉承民族传统和艰苦创业的精神,在中央和市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在具有21世纪理念、具有创造精神的探索群体的带动下,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开始一个辉煌的历程。

怀柔影视产业升级,致力打造“中国影都”

中影制作基地迁入怀柔只是一个原始支点,下一步,怀柔将重拳打造影视后期制作、专业技术服务、影视拍摄、影视展示与传播、影视版权交易、影视动漫制作、影视教育培训、影视制片公司集聚、影视旅游等九大功能中心,建设国内首个国际化新一代专业功能聚合型国家级影视基地,开启怀柔“中国影都”的发展序幕。

其实,怀柔区发展影视产业的开端在十几年前就形成了,中影制作基地的迁入,则使怀柔区影视产业实现了升级,跃上了新的高度。

1995年,北方地区最大的影视节目外景地――飞腾影视城落户怀柔区杨宋镇。自1997年建成投入使用至今,曾先后拍摄了《玉碎》、《大宅门》、《铁齿铜牙纪晓岚》等300多部电影电视作品,飞腾影视城为怀柔影视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0年之后的2005年,中影集团数字电影基地与飞腾影视城毗邻而建,不仅为怀柔影视产业发展提供了先进的设备资源、强大的人力资源、完善的基础设施资源,还带来了具有号召力的品牌资源和强大的市场资源,使怀柔成为离中国影视产业最近的地区。

2007年,《红楼梦》古都文化园和《西游记》文化创意产业基地也在怀柔选址。《红楼梦》古都文化园坐落于雁栖湖畔,建成后将用于新版《红楼梦》电视连续剧的拍摄。《西游记》文化创意产业基地除用于电视剧的拍摄外,还是一个综合的、观赏与体验并存的娱乐场所。

至此,怀柔已初步形成了“南影北视”双轮驱动,“文有红楼,武有西游”项目联动的影视文化产业发展格局。

《中国(怀柔)影视基地发展规划》中,将中国(怀柔)影视基地定位为一个立足国内、辐射亚洲、面向国际的新一代专业功能聚合型国家级影视基地。按照规划,中国(怀柔)影视基地以中影基地为核心,将其周边1公里左右范围作为集聚产业发展的核心区,总面积5.6平方公里,范围包括杨宋镇建设区及其周边地区;核心区为影视基地辐射区,范围包括庙城镇、怀柔镇、雁栖镇的部分区域和怀柔新城一部分区域。截至目前,中国(怀柔)影视基地入驻企业已达131家,涉及影视制片、拍摄、制作、专业技术服务、展示与传播、教育培训等。怀柔的影视产业领域进一步拓宽,门类体系逐步完善,核心竞争力及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结束了单打独斗的生产方式,进入了产业链建设时期。

中影进入怀柔并非万事大吉,文化创意产业仅是萌芽状态

“中影基地这样航母级的企业进入怀柔,实现了企业自身的布局调整,但是它真正的增值部分,它的交易、发行并没落在怀柔,而摄影棚、后期制作、光盘生产这些环节的附加值并不高,单单靠摄影棚、外景场地的出租收入也是非常有限的。影视交易在哪儿发生,税就留在哪儿,这是最为关键的。所以说中影进入怀柔并不是万事大吉了,在产业衔接上,能不能象浙江横店那样逐步培育出当地的产业呢?怀柔能不能成为东方的好莱坞、迪斯尼呢?能不能由此催生出新的旅游市场,带动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这些都还是一个未知数。”在采访中,有关人士也流露出了这样的担忧。

除了产业衔接不足之外,土地资源也成为怀柔影视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随着诸多的影视文化创意产业项目不断地向怀柔集聚,寸土寸金的土地资源越来越成为影响怀柔影视产业继续发展的“瓶颈”。 无论“横店”还是“好莱坞”,都以低廉甚至无偿的土地价格、优惠的税收政策、完善的市场投融资机制,作为吸引企业入驻的制胜法宝。以“横店”为例,因其远离大城市、位置偏僻,主要靠土地和税收吸引制作公司,被定为国家级影视改革试验区后,其快速审批和高效服务也成为吸引企业投资、入驻的重要手段。而怀柔区目前在土地价格、税收政策灵活度、快速审批和高效服务等方面的欠缺仍旧对影视产业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制约。

记者了解到,为给影视企业提供更为广阔的舞台,怀柔区制定出台了北京市第一个区级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政策――《怀柔区促进生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若干政策》和相关的实施细则,设立6000万元的专项引导资金,通过贷款贴息、项目补助、政府采购服务、奖励、资助等方式,重点扶持影视、文艺演出、艺术品制作交易等文化创意产业领域的项目建设、产品制作和活动举办。凡具备条件的,均可获得贷款贴息或100万元至500万元的补贴资金。

同时,依托怀柔区综合行政服务中心,在为客商提供“一站式”服务的基础上,怀柔区还搭建了3个平台:投融资平台着力提高投融资便捷性,加大风险投资公司引进力度和对中小企业担保力度;生产性技术服务平台加大对中小企业生产技术服务支持,提供技术、设备等租赁优惠,促其快速发展;高效便捷的服务平台,加快项目审批、注册、登记及会展交易等手续办理。

另外,怀柔还建立了人才保障体系,采用引进和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对区外引进、聘用的高层管理人才、技术人才提供支持保障,鼓励中高等职业学校培养相关人才,设立了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特别奖,每两年评选一次用以表彰对怀柔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

最新的数据显示,怀柔区文化创意产业培育已显现初步成效,今年1-6月份,全区新引进影视文化企业9家,注册资金4000万元。7月份,怀柔区共新增文化创意企业42家,其中文化艺术类新增注册12家,广告会展类新增6家,艺术品交易类新增6家,旅游休闲娱乐类新增5家,新闻出版类新增2家,设计服务类新增2家,其他辅助服务类新增9家。截止目前,怀柔区累计文化创意企业已达2073家。

第3篇

关键词:数字特效;影视动漫产业;应用研究

中国分类号:J9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5-59-1

随着影视动漫产业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数字特效合成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我国本土影视动漫创作中。要深刻理解数字特效合成技术在我国影视动漫产业中的现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研究,才能切实有效地运用好该项技术,探索数字特效合成技术在我国影视动漫产业发展中更大的发展应用空间。

一、数字特效合成技术在我国影视动漫产业中的发展现状

我国影视动漫产业相比西方发达国家起步较晚,又受到美国电影中数字特效的冲击,近几年观众和媒体对数字特效合成技术表现出一定的关注度。但从整个行业的发展现状来看,笔者认为还有几点问题亟待解决。

(一)我国影视动漫产业发展中缺乏自主的新型数字特效关键设备与技术的研发能力

制作完成一个节目的数字特效合成工作,硬件和应用软件是两项关键因素。目前,我国无论是专业影视、广告、动漫制作企业还是中小型的制作公司、工作室,乃至一些的个人爱好者在进行节目编辑创作时,从前期的拍摄到后期包装、合成基本上采用的都是欧美、日韩的软件产品,缺乏自主的软件开发能力。这一点也造成了我国的技术人员使用的技术工具软件五花八门,没有形成某个制作方面的国际顶尖团队或者个人的必备条件。同时在无法通过针对性的技术研形下,很多编剧、导演的构想在数字特效合成效果上无法实现,这样又必然会让节目的制作效果大打折扣。

(二)数字特效技术应用在我国没有形成统一的行业执行标准与运营机制

影视动漫行业具有投入高、周期长、见效慢、工作人员数量少的行业特点。目前,在政府大力提倡发展动漫影视行业的号召与鼓励下,全国各地涌现出各类规模不一的中小型影视动漫公司。而这些中小型动漫公司往往迫于生存需要,极力扩展经营范围。这样的运营模式极大地阻碍了我国本土影视动漫作品的数量的提升和产业化规模的扩大。同时,受到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就产生了对于同类业务在完成标准与价格收费上也无法规范化,缺乏统一的行业执行标准等问题。

(三)数字特效制作人员、制作团队的培养针对性不强

目前我国影视动漫产业人才市场缺口较大,且学历层次较低,人才数量和师资力量薄弱,制约了我国影视动漫制作产业的发展。国内从事数字特效制作的人员大多是计算机专业或美术专业的专业背景,他们对活动影像的理解还不够透彻,在领悟导演和编剧的创作意图时就容易出现偏差。数字特效技术的应用需要影视动漫产业的生产人员是具备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高级人才,不仅要了解艺术创作,同时也要了解软件应用技术,这也是我国影视动漫专业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但国内数字特效制作人员、制作团队的培养还比较滞后。

二、数字特效合成技术在我国影视动漫产业中的应用改革和发展趋向

影视动漫产业中的数字特效合成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技术,在国内的发展和应用过程中存在上述普遍现象,究其原因是受到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一些基础设施与理念不够完善,使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影视动漫制作产业要在摸索中不断前进。笔者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一)利用国家政策和社会环境的支持,提高国内数字特效软件自主研发能力,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影视动漫产业

2012年7月,国务院印发的《“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纳入到新兴产业发展规划重大工程领域。有了国家政策的导向引领,便开启了国内数字特效软件研发积极的外部环境。我国的影视动漫数字特效制作除了要在有选择地引进国际先进设备与技术的基础上,还要坚持进行相关的项目自主研发。从本国实际出发,结合自身优势,将本土文化特色纳入技术研发的相关领域,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影视动漫产业。

(二)积极探索,挖掘适合中国国情的影视动漫产业商业运营机制

中国大多数观众的传统观念认为,“动漫就是儿童的专属产品”,这一观念大大阻碍了影视动漫产业的发展。笔者认为,影视动漫产业要想实现商业化资本运作,就要大力开拓延伸产品市场。这样,影视动漫作品就能够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次、各个领域,被大众所接受所认可。同时,还要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将本土文化融入现代科技,提升国产影视动漫作品的社会影响力,形成良性的商业运营机制。

(三)拓宽思路,积极探索影视动漫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方面,可以在高校影视动漫专业试行“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在高校取得高等学历教育毕业证的同时即可考取相应行业认可的工程师职称。另一方面,要不断加强高校与企业实习基地的校企合作工作,以保证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实践教学比例。学生的实践教学应与企业具体项目相结合,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

笔者相信,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持续加大国际之间的文化与学术交流,强化以本土原创文化为基础的创作意识,深入开展应用性人才培养,我国的影视动漫行业必然可以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真正实现影视动漫的产业化。

参考文献:

[1]耿强.多媒体数字影视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2]魏长增.数字视频特效合成基础与表现Combustion[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第4篇

关键词:河北;数字影视;需求现状;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04-0096-02

The Cultivation of Digital Video Talents to Meet Market Demand

HAO Xiao-fang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Qinhuangdao 066004,China)

Abstract: While digital technology brings great changes to the film and television produc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it also brings great challenges to traditional film and television educati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digital film and television talent demand in Hebei province is investigated. The types of professional post, status quo and ability requirements of personnel,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of professional posts are analyzed. The cultivation strategie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digital television talent in Hebei province are put forward: The cultivation should be market oriented and make sure the training direction. The cultivation should emancipate the mind and explore open education mode. The cultivation should adjust the majors and specialty to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the talents for post-production of film.

Key words: Hebei;digital film and television; status quo of demand; cultivation strategy

21世纪是数字的时代,手机、电脑、网络、云技术……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正在经历着一场全面的数字化革命,特别是电影和电视,更是受到了数字技术的强大影响。数字摄影、数字美术、数字声音、数字舞台表演,数字影视合成与特效,整个影视制作环节都在经历着一场全面的“数字化革命”。如何面向市场需求,培养数字影视人才,如何做好传统影视教育向数字影视教育的转变是教育者面临的重要课题和巨大挑战。

1 河北省数字影视行业人才需求现状

1.1数字影视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分析

本次调研主要通过走访的形式对京、津、冀区域内的30多家影视公司进行了考查,其中以河北省内影视制作类公司为考点。调查中以了解公司发展现状和规划为基础,重点对企业岗位需求现状及发展要求做了深入考查,通过访谈法较深入地了解了公司管理人T及在岗员工的实际情况,调查后经数据分析较全面地掌握了我省数字影视行业的人才需求现状。

近几年,随着影视文化的发展我省新注册的影视制作公司数量激增,截止2016年底,我省正常运营的影视制作公司有2800多家。2011年至2016年,我省经营影视制作的公司增加了2200余家。通过对影视公司的经营项目进行详细统计,以学生就业方向为标准可将影视行业的就业岗位大致分为九类。①电视台类: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全国各地各级电视台及影视剧组;②传媒公司类:为各地各级电视台服务的各大传媒制作公司;③影视公司类:各影视制作公司;④网络视频类:各大门户网站、视频网站、播客类网站等;⑤移动通信类:3G内容服务商、各大手机内容服务企业;⑥广告婚庆类:广告公司、婚庆公司、宣传活动等服务企业;⑦多媒体制作类:多媒体软件开发企业、新媒体制作企业;⑧动漫游戏类:各大动漫、游戏设计开发公司;⑨自主创业和独立影像制作类:自由编剧、影评人、签约摄像师、导演、开办影视制作工作室、开展影视制作业务。近年来,数字技术的发展已经将影视专业的就业方向拓展到网络、通信、计算机等新领域。作为人才培养主力军的高校,及时了解公司对数字影视人才的需求情况才能进一步明确培养方案,及时调整专业方向及课程内容。

1.2职业岗位人员现状及能力要求

此次调查的影视从业人员中,大中专学历占55%,本科学历占42%,研究生学历占3%,工作岗位对在职人员的学历要求不高,但分工明确,需要在职人员具备很强的实践能力。导演、表演、摄像、灯光、剪辑、录音、后期合成与特效等所有的岗位均要求在职人员能够独当一面,他们既是合作的整体又是独立的个体。90%的从业人员具有影视专业背景或相近专业背景,且在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从企业培训来看。新入职的员工平均需要1-2年的适应期才能独立完成相关工作,培训的方式多是老员工带新员工,边工作边学习。其中新设备、新软件、新技能很多是学生在校期间接触不到的,教学条件的限制相应地延长了企业新员工的适应时间。调查中,85%的在职员工都认为自己需要不断地学习增强自身技能才能适应当前岗位。由于影视行业工作强度大,节奏快,其岗位要求的专业性和行业知识的高速更新,企业和员工都需要不断地进行对外交流和学习才能与时俱进。近几年,IT技术与影视传媒的融合,是机遇更是挑战,为适应影视技术的“数字化”进程,调研中了解到,所有影视公司都对员工进行过再培训,培训的方式以企业内部培训和外送专业培训为主,企业内部培训以加强内部交流,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为目的,而外送专业培训则以学习更高层次技术知识为主旨。另外,员工为自我提高和职位晋升,借助于网络资源或其他方式来吸收新知识、新技能,进行随时“充电”已成为行业员工的“常态”。

1.3职业岗位需求空间及发展方向

调查中重点走访了电视台、影视公司、婚庆公司以及网络公司,用人单位普遍反映随着数字技术对传统影视的冲击,影视后期制作技术的重要性日益提高,影视后期制作人才的需求量也日渐增长,但影视后期人才难招,高端的后期人才更难觅。

目前,影视后期制作的主力军多是35岁以下的青年人,他们大多上学期间接触过影视后期制作的个别软件,后为适应工作的需要都经历过系统性的专业培训。目前从业者普遍反映,工作任务重人员少,熬夜通宵,加班加点是经常的事。而且由于影视合成与特效涉及的软件繁多且更新快,利用业余时间不断地充电学习才能适应工作需要。同时,该行业的平均薪资远远高过于其他行业,高端影视后期人才的年薪更是吸引新人,可谓“朝阳产业”。据2015年搜狐网报道的数据显示,影视后期制作人才的缺口达到20万左右,很多企业求贤若渴。调查中发现,一些影视公司迫于“用人荒”率先开展了内部培训。例如,“河北秦唐健达影视制作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承接影视剧后期合成与特效的影视公司,公司总部设在北京,分部在秦皇岛,由于分部在地区难以招到合适的影视后期人才,分公司自2013年成立以来,一边抓培训一边接项目,培养的优秀人才“自给自足”,很好地解决了公司的用人问题。与此同时,社会上以培养影视后期人才为主旨的培训班发展迅猛,如“中影培训基地”“火星时代“完美动力”等培训机构的发展规模已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通过对企业经营现状的详细调查,分析数字影业人才需求现状,才能明确我省高校影视专业的办学方向,确保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促进影视业 “数字化革命”的顺利进展。

2 河北省高校数字影视人才的培养策略

2.1面向市场,明确人才培养方向

企业由于性质不同,规模不同,地域不同,对数字影视人才的需求呈多元化状态。我省高校依据办学目标不同可分为“研究型”院校和“应用型”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院校,应结合自身的办学条件,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方向。

依据数字影视专业职业岗位分析,数字影视专业技能可分为: ①数字高清摄像:高清电影、高清电视、高清视频短信创作、策划、拍摄、制作、;②数字高清剪辑:苹果Final Cut视频工作站、DPS工作站;③数字合成与特效包装:电视节目包装、影视后期合成与特效、数字声音合成与音效、录音、调音、音响与音乐的配制;④影视动画与游戏开发:动画、动漫、游戏设计与开发。⑤电子出版物视频产品制作:出版级VCD 、DVD制作,多媒体视频编辑、卡拉OK字幕等;⑥网络视频分享:网络视频编辑、网络电视、网络直播、流媒体影视作品的策划及拍摄、网络直播和点播等; ⑦活动视频制作:各类讲座、会议、典礼、晚会、展览、婚宴等活动的摄制。⑧影视类型片制作:影视短剧、专题片、新闻片、纪录片、广告片、MV、企业宣传片;我省高校可参考上述技能标准确立数字影视教育方向,明确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目标。教育者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还要关注行业发展近况,追踪毕业生的实习就业情况,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使培养的人才更贴近社会的需求。总之,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是动态的、多元化的,高校数字影视人才的培养目标也应该是各具特色的。

2.2 解放思想,探索开放式办学模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办好开放大学”。无论是从落实纲要出发,还是立足于数字影教育的自身需要,解放思想,探索开放式办学模式都是重要的战略课题。开放式教育包含内容很多,针对省内高校实际情况,这里重点强调开放式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方式。

新形势下,传统的封闭校门式的培养模式不可行,尽快地解放思想,与业界接轨,与国际接轨,才能使教学与时俱进。国外院校在与业界合作方面有着比较成熟的经验,在美国,许多知名的制作公司都愿意与专业院校合作,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的项目创作,许多功成名就的大腕也都在专业院校中任教。迪斯尼之所以取得今天的成就,在于人才机制,它把金融机构、教育公司、游戏公司、动画公司、演出公司等都集聚起来,做成了一个大企业[1]。我国影视行业的许多企业,迫于招人难的现状,主动走进高校洽谈协商人才合作培养模式,如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南京艺术学院等专业艺术院校的影视动画专业都与企业达成了订单培养,高校与企业联合办学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我省高校也应开阔思路,在教学方式上,变传统“课堂教学”为“实地教学”,如摄影、摄像之类强调动手能力的课程,可以带领学生实地拍摄,在操作做中学习和交流。在教学环境上,拓展空间,走出校园去企业中实习。可以委派教师到企业学习培训,也可以将业内一线技术人员请进课堂。教师带领优秀学生走进企业协助企业“项目”,学生通过“项目制”完成实践和实训教学内容,可大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接触业界,毕业后才能更快融入到业界的实践创作中。通过交流合作,学生可以接触到最先进的设备、技术、经验,也可以增长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在教学内容上,拓展范围,开拓课堂外的教育资源,利用网络教育平台,共享国内外优质的教学资源。聘请国内、国际一流电影制作专业人士、技术人员和艺术家,对学生进行讲学和指导,通过加强对外交流及时获得前沿信息。总之,影视教育工作者只有拓宽思路,才能使教学不脱离现实,才能培养出现代化、实用型、复合型的数字影视人才。

2.3 调整专业,全面促进影视后期制作人才的培养

影视后期制作,主要包括影视后期合成与影视后期特效两大模块,从分工来看可细化为视频剪辑、视觉特效、声音制作、调光配色四大环节,各环节人员分工明确。从学习内容来讲包括软件学习以及理论学习两大部分。软件学习部分包括:Maya,3dsmax,Houdini,After Effect,Nuke,Cinema4D,Realflow,PFTrack,Roto,Mocha,Premiere,Photoshop等十多种专业软件,另外还要学习上述软件配套的相关插件。理论学习部分包括合成、跟踪、抠像、擦除等技术性课程和理论性课程。可见,系统地掌握影视后期制作需要一个系统而漫长的学习过程。但目前,国内高校尚没有独立设置“影视后期制作”专业,只开设了相关专业,如动画、数字媒体、影视摄影与制作等,但这些专业通常只能接触到影视后期制作的几个软件,在知识的深度与广度上远远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学生为就业参加的社会培训班往往难以保证教学质量且会造成经济压力。为推动影视文化的“数字化”进程,切实解决影视后期人才紧缺问题,作为人才培养主力军的高校,可以增设影视后期制作专业,细化影视后期人才培养方向,如开设影视后期合成、影视后期特效、影视剪辑与包装设计、影视模型与渲染等培养方向。通过增设新的专业和人才培养方向,不断完善课程内容,从根本上解决影视后期人才的需求问题。

3 结语

在全球数字电影领域,好莱坞的数字技术可谓“独霸一方”。好莱坞今天的成绩与它150多年的发展史分不开,更得益于它背后人才进入体制的优秀。近几年,韩国数字影视异军突起,受益于政府的大力支持,韩国企业在海外每拿到超过一定资金数额的项目,政府有相应比例的资金支持。我国的数字影视教育起步晚,数字影视人才的培养任重而道远,高校影视教育需要国家政策的扶持和科研单位及影视制作机构长期的共同合作与努力。河北省高校只有依据数字影视人才需求现状,依据办学条件和优势,不断探索,才能抓住机遇,走在数字影视教育的前端。

参考文献:

[1] 车兰兰.数字影视制作的困惑与机遇[N].北京商报,2012-7-20(A06).

第5篇

2月15日下午,,国家发改委举行《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新闻会,、国家发改委、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等部门的分管负责人出席。

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田进透露,广电总局要组织实施剧本精品创作工程,设立优秀剧本奖励基金,扶持优秀剧本项目。每年拿出3000万元,向全社会征集奖励好剧本,每个优秀影视剧本给予100万元到300万元的奖励。

现状:影视剧产量多 整体质量不高

近年来我们国家的影视创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011年我国生产的电影故事片558部,生产的电视剧约1.5万集,生产的电视动画片超过4000个小时,应该说保持了发展创作质量提高的势头。

从创建的数量来看,我国的电影数量名列世界第三大国,电视剧多年来在数量上一直位居市场第一。从这个角度我国已经成为了影视大国,但是从人民的需求、时代的要求和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追求来看,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优秀作品还是很少,质量不高的问题异常突出。

对此,田进表示,我们提出要推动影视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也就是要实现从数量规模的增长为主向质量效益提高为主的转变。要强化努力创作更多的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更高,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电视作品。

广电总局的五大举措

一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提高质量为重点,抓好重点影视作品,继续扶持现代题材、重大和革命历史题材的作品,以及工业题材、农村题材、少儿题材、少数民族题材作品的创作。

二是要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己任,以提高原创能力为根本,进一步完善选题的规划、资金的投入、表彰奖励等机制,着力扶持原创精品创作生产。从今年开始,广电总局要组织实施剧本精品创作工程,设立优秀剧本奖励基金,着力扶持优秀剧本项目。每年拿出3000万元,向全社会征集奖励好剧本,每个优秀影视剧本给予100万元到300万元奖励。

三是要以真实可信为生命,以导向正确为灵魂,发挥历史题材影视剧以史为鉴、传承文明的重要作用。

四是要以人民满意为最高标准,以积极健康的文艺批评为推动力,加强影视创作引导,着力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要开展积极健康的影视批评。

五是要以提高工作科学化水平为目标,以加强管理和人才队伍建设为抓手,为影视剧繁荣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要切实完善各项影视创作管理机制,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健全备案、审查、准八工作机制。准备用5年左右的时间,每年选拔100名左右的编剧、导演等进行系统培训。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影视产品和服务走出去工作的力度,要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努力扩大国际的影响和竞争力,使影视作品能够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做出应有的贡献。

各方热议

新版《红楼梦》、电影《山楂树之恋》的编剧顾小白表示这本身肯定是个特别好的事:“出发点肯定是特别好的,但怎么能把这个完整的评价体系建立起来是最重要的――到底什么样的剧本是好剧本?由什么样的人来评审?有没有一个评委会?好剧本是指它的创意特别好还是取得的票房特别好?”

第6篇

关键词:忆梦;微电影;发展;背景;业绩;规划

中图分类号:J9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4-0232-01

忆梦微电影工作室是大连艺术学院影视学院、传媒学院几名本科毕业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创业的实体。自2013年成立至今,已历时一年多。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对工作室未来的发展进行系统化研究与规划,不仅具有理论指导价值,而且具有实践指导价值。

一、微电影与微电影工作室产生的时代背景与发展前景

对忆梦微电影工作室的发展进行系统化研究,第一个层是对微电影与忆梦微电影工作室产天的时代背景与发展前景进行具体的分析与研究。

微电影是近年来产生的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属于影视艺术范畴。它是在已经兴起并盛行的婚礼记录片的基础上,进一 扩展延伸而形成的。新颖性、时尚性、普及性、先进性、独特性、小巧性、灵活性等,是它的艺术特点与优长。

微电影是在改革开放、思想自由、“以人为本”的大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它作为一种自由的思想交流方式,受到广大观众的青睐。尤其是青年学生,更是它的铁杆粉丝。校园微电影,已经引领大学生沟通与志趣的新潮流,正在推动着校园优秀文化的健康发展。与此同时,它的低成本、高技术、短生产周期,也使电影从“旧时王射堂前燕”的高高在上,“飞入寻常百姓家”,走到人人皆可参与的“草根”时代,真正形成了“全民皆导,全民皆星”的发展态势。可见其发展前景之广阔和美好。

忆梦微电影工作室,正是瞄准微电影的广阔发展前景和它接地气的本体特征而成立的一个作为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实体。它产生的时代背景与发展前景,都是与微电影产生的时代背景与发展前景同步一体的,也是广阔可观的。

二、工作者已取得的经营业绩

对忆梦微电影工作室的发展进行系统化研究,第二个层面是工作室已取得的经营业绩。经过一年的实际市场运作,忆梦微电影工作者已经取得令人可喜的经营业绩:

其一,确立并不断丰富了经营项目。其中包括一般经营项目16种,即:企业宣传片、亲亲宝贝录、儿童童年录、结婚纪念录、老人回忆录、姐妹录、惊喜录、求婚录、节假日旅游录、主题系列MV录、各式活动晚会典礼录、金婚钻石婚回忆录。还有特色经营项目:演员梦想录,系专门为梦想当演员的顾客所特制的。

其二,取得了经营成果。自工作室成立至今,在短短的一年之内,已经完成作品及模板33部、平面效果图149幅。其中毕业生话剧演出视频制作1部,大学生小品汇报视频制作2部,企业宣传片视频制作3部,LOGO视频制作6部,栏目包装视频制作3部,个人生活实践记录6部,特效小作品视频制作10部,影视学院禁烟海报20幅,影视学院新校区教室标准1幅,后期制作素材模板集数4个。

其三,形成并确立了经营宗旨:独特视角、完美体验、超强制作、诚挚服务。

三、工作室未来发展规划

对忆梦微电影工作室的发展进行系统化研究的第三个层面,是对工作室未来发展的规划,这是一个“硬系统”,也是本文研究论述的重点。具体而言,对忆梦微电影工作室未来发展的规划,有以下几个要素:

(一)坚持经营宗旨,扩大服务范围。继续坚持工作室的经营宗旨,不断开辟新的经营产品,扩大服务范围。并做到服务项目与经营理念的不断创新,以创新为创业的生命。

(二)加强科学管理,实行团队合作。忆梦微电影工作室既是一个“工作室”,又是一个“合作室”。工作室由5人组成,各有专业分工,实行岗位责任制,并共同协合,充分发挥群体优势。共同经营、共同管理,并注重细节管理,即“在实际管理中,每一个组织、每一个成员都要围绕自己的目标,系统地做好各方面的工作,以免细节上出现漏洞,从而影响目标的达成。”明确“细节决定成败”的道理。

(三)加大资金融入,确保今后发展。工作室采取家庭出资、亲友投资、政策性贷款、商业性贷款、合作融资等多渠道、多形式的办法,努力解决资金支持问题,为工作室未来发展提供强大的资金保证。

(四)加强硬件建设,购置设施设备。工作室要加强硬件建设,购置先进的专业摄像、摄影、灯光、后期制作等设施设备,做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进行顾客消费心理需求及客源的调查,增强与顾客的互动,扩大工作室知名度。推出免费体验卡、亲+亲优惠套餐、会员卡消费等具体举措。与时同时,确保产品质量,树立“质量就是企业生命”的经营理念,做到产品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艺术性与技术性的完美结合。明确地认知:“任何挑战归根结底是如何使顾客满意的挑战;任何竞争归根结底是对客源的竞争。”。

参考文献:

[1]王成慧.现代服务管理理论与实践―基于创新与质量的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

[2]汪中求.细节决定成败[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7.

第7篇

关键词:东阳影视文化产业;全域化;人才培养

金华市第六次党代会报告首次提出,要大力推动东阳文化产业全域化发展,并与“义乌国际贸易改革试点”、“金义都市区”并列,成为推动金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重大战略之一。推动东阳影视文化产业全域化发展的重中之重就是加快人才队伍建设。2012年9月,浙江省委省政府批复设立浙江省横店影视文化产业实验区。《关于设立浙江省横店影视文化产业实验区提升影视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的意见》提出“将试验区打造为全国影视文化专业人才高地”。目前东阳影视文化人才难以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在人才培养上存在诸多问题,在分析东阳市影视文化人才培养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主要原因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议,是东阳市影视文化产业全域化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1东阳影视文化人才培养现状

2004年,原国家广电总局批复设立浙江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这是全国首个集影视创作、拍摄、制作、发行、交易于一体的国家级影视产业实验区,旨在为入驻影视企业打造一条从剧本创作到发行交易、从人才培养到产业孵化的完整产业链。据调研数据显示,截止到2015年10月,实验区影视文化从业人员近万人,以横店影视城和横店院线为主,从业人员中大专以上学历占20%左右,本科以上学历占5%左右,研究生以上学历占1%左右。30岁以下占47%,30~40岁占24%,40岁以上占29%。

2东阳影视文化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影视文化人才队伍结构不够合理一是从人员总体分类而言,台前演员偏多,幕后服务人员偏少。二是从专业人员工作时间而言,常驻人员少,流动人员多。三是从演员的结构而言,专业演员少,非专业演员多。四是从人员层次而言,高层次人员少,低层次人员多。2.2“双高型”影视文化人才严重匮乏一是从事影视文化产业规划和管理的高层次人才稀缺。二是后期制作与发行管理的高技能人才较为缺乏。另外,在调研过程中,很多影视文化企业反映急缺推广发行、院线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这也日益影响着东阳影视文化全产业链的发展。2.3影视文化人才尚缺乏科学的界定标准人才资本是影视文化产业的核心,由于业界缺乏科学、可行、详尽且涵盖面广的影视文化产业人才评价标准,致使在东阳工作的相当一部分影视文化专业人才未能被界定为影视文化人才或是高级影视文化人才。

3东阳影视文化人才培养问题的主要原因

3.1东阳影视文化产业起步晚,影响力偏弱《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5)》明确提出要依托东阳横店影视的知名品牌,构筑浙中影视与流通文化产业带。东阳市提出“文化产业全域化”发展理念已经成为金华市三大战略之一。但与一线大城市相比,东阳影视文化产业的起步较晚,产业结构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对影视专业技术人才的吸引力不足。3.2东阳影视文化人才政策力度不大,缺乏针对性目前东阳市出台的人才政策中,还没有专门针对影视文化人才的政策,影视文化产业人才普遍存在学历偏低的现象,无法满足“国千”“省千”计划中的准入门槛,限制了东阳影视文化人才的入选,导致计划中没有影视文化专业方面的人才。东阳市政府出台的实验区优惠扶持政策中,针对人才的优惠扶持政策也仅免征个人所得税和横店影视职业学院引进人才享受事业编制这两项,未形成完整、细致的人才引进政策,对入区影视文化企业高端影视人才的引进吸引力度不大,无法支撑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3.3东阳基础设施配套不够完善,不能满足影视文化人才的生活需求受立体交通条件的制约,东阳影视文化人才集聚没有北京、上海等地明显,加上住房、就学、医疗、消费娱乐场所等配套设施不健全,也导致很多高端的影视文化人才宁愿在东阳工作,而家安在北京、上海。据调研显示,95%以上的影视文化企业认为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子女入学等因素都是影响东阳市影视文化人才培育和集聚的主要因素。3.4影视文化产业竞争日益激烈,影视文化人才分流严重随着国家对文化产业的进一步重视,不少地区都欲借助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推动一方经济发展,因而纷纷投资建设大规模的影视拍摄基地,并出台各项针对影视文化企业与影视文化专业技术人才的优惠政策。各影视基地为吸引影视文化企业入驻,纷纷出台税收(地方留存部分)和奖励政策,甚至引发降免税和作品高额奖励的恶性竞争,如海宁的政策是前5年奖励100%,后5年60%;天津的政策是永久奖励100%,导致各类影视文化人才分流。3.5东阳影视企业落地不生根,实验区人才集聚效应难以体现调研显示,实验区从2004年至今已拥有入区注册企业572家,其中不乏像华谊兄弟这样的上市企业,但绝大多数企业为仅有十几个人甚至是几个人的小企业。入区注册中的绝大多数企业还是“落户不落地,落地不生根”,公司注册地在东阳,但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和真正的业务开展都还在北京、上海等地。因此,数量众多的入驻影视企业未能带给东阳全域化发展所急需的影视专业技术人才,没能吸引影视文化人才来东阳就业。3.6政府管理部门服务不够到位,限制东阳影视文化人才的培养一方面,科学管理不足,指导作用有限。试验区管委会作为东阳市政府派驻实验区的行政机构,目前还缺乏专业的影视管理和影视研究人才,存在“外行管内行”现象,难以对实验区进行科学、有效的指导与管理。另一方面,办理手续繁琐,管理效率低。虽然实验区管委会作为副处级派出机构,行使相当于县级政府的影视文化产业类有关事项的审批、备案工作,但是很多省级、市级影视文化产业类审批备案事项的权限仍未下放。

4建议

4.1制定专门的东阳影视文化人才培育政策由实验区管委会牵头制定《关于加强东阳影视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培育的意见》。一是建立健全专门针对东阳影视文化人才的评审机制。针对影视文化人才的特殊性,降低或取消学历、年龄等各项要求,突破人才计划准入门槛,通过评审的方式,使更多影视文化人才能享受相关的扶持政策。二是加大东阳影视文化人才奖励扶持力度。对在实验区内开设影视文化企业、工作室的影视文化人才,在符合条件的前提下,给予创业启动资金和免息创业基金贷款,并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三是提高对东阳影视文化人才服务水平。对列入资源数据库的影视文化人才,享受在住房、医疗、子女就学等方面“一对一”的跟踪服务,解决其后顾之忧。4.2创新影视文化人才引进模式一是拓展融资渠道。立足东阳市实际,大力培养和引进人才,组建高水平后期制作团队,创作精品,树立自身的行业地位和影响力。二是建立人才柔性引进和人才间接拥有机制。通过建立影视文化产业研究院,邀请国内影视文化产业研究权威人士作为客座教授,参与相关影视文化课题研究,配合影视文化论坛,定期形成权威报告,使东阳成为中国影视文化产业的理论高地和权威数据中心。三是设立相应影视投资部门。与影视企业和艺人工作室开展合作,参股、投资影视作品项目,开展长久有效的合作,实行“为我所有”到“为我所用”的转变,从而达到人才间接拥有的目的。4.3立足本土资源培养东阳影视文化人才一是发挥好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人才培养优势。对人才全域化培育坚持“外引”和“内培”两手抓,加强理论型和实践型相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培养,对影视学院高级人才引进的编制问题上予以政策倾斜。二是加强影视学院人才培养顶层设计,改革影视文化人才培养模式,在影视文化人才培养目标,能力体系架构、课程模块和培养模式等方面与市场深度互动,实施校企的深度合作。三是打造好“横漂”品牌。发挥演员公会的作用,在服务“横漂”中发现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对各类人才进行有侧重的培育提升,真正使“横漂”演员成长为专业人才。4.4完善东阳影视文化人才培养体制建设一是完善政策扶持措施。了解掌握同类影视产业园区的政策优惠扶持政策,针对影视产业发展现状和影视企业特点,研究出台差异化和个性化的扶持政策。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和重点企业的开展合作对接,推动企业上新三板和浙江中小企业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二是提供创业干事平台。探索实施“东阳影视文化人才创业园”项目,在横店镇划出一片办公用房,租借或免费提供给影视文化人才作为个人工作室,在政策、税收等方面给予相应的扶持,在短期内形成规模并发挥集聚效应。三是建立沟通交流平台。着力将影视人才书苑和圈会所打造成为一个供东阳影视文化人才免费交流、沟通、学习、研讨的平台。4.5构建高效的试验区服务运作体系一是整合壮大影视人才管理力量。不断完善实验区党工委实体化运作体系,进一步整合市内影视文化人才资源,真正发挥管委会组织人事局作用,把市内文化人才资源集中到横店这个平台上来。二是着力解决“外行管内行”的管理难题。积极引进高端、专业、紧缺型影视管理人才,采取聘任制,实行年薪制,充分发挥其在影视产业研究和管理方面的优势,加强对影视文化产业政策的规划研究与引导。三是优化服务功能。争取浙江省、金华市各级有利于文化企业注册登记、业务开展的相关权限下放到浙江省横店影视文化产业实验区,使企业在实验区内就能享受从立项到审片的全流程服务,以真正做到服务创新。

参考文献

[1]孔伟.高职影视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艺术百家,2012(3).

[2]胡慧源.文化产业人才培养:问题、经验与目标模式[J].学术论坛,2014(5).

第8篇

记者:李院长您好!请简单介绍一下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影视动漫学院好吗?

李院长:好的。四川大学锦江学院是经同家教育部批准、由百年名校四川大学举办的独立学院,是一所按照新机制、新模式运行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影视动漫学院是我校在原有影视动漫专业方向办学经验基础上新组建的一个教学单位,专门培养影视动漫行业所需的影视动漫商业产品创意、设计、创作、制作等方面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影视动漫学院采用校企深度合作、产学研全面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最佳途径,是学校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的新举措,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实践。目前,学院开设三个专业:艺术设计专业(影视动漫艺术创作方向)、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影视动漫编导方向、影视动漫制作方向)、软件工程专业(影观动漫技术方向)。

记者:据我们了解,贵校选择了四川艺森文化传播公司作为合作伙伴,这是基于何种考虑?

李院长:四川艺森文化传播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影视动漫产品生产、经营的新兴公司。这家公司经济基础雄厚,技术实力强大,具有校企合作的坚实基础。公司的高层领导思维敏锐、眼光远大、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是校企长期合作的先导。公司成员和谐团结、素质优秀、技术高超、经验丰富,是校企长期合作的保证。公司与中央电视台有牢固的长期的影视动漫产品生产发行的合作关系,与杭州影视动漫公司等有广泛的合作关系,是校企长期合作的纽带。因此,我们与四川艺森文化传播公司深度合作,共谋发展。

记者:请您谈谈影视动漫学院下设各专业方向的培养目标。

李院长:影视动漫艺术创作方向:主要培养影视动漫前期设计的高级技术人才,掌握较强的美术、影视、动漫等基本理论,具有影视动漫的台本设计、原画设计、影视动漫设计、影视动漫前期创作、影视动漫制作等方面能力。

影视动漫编导方向、影视动漫制作方向:主要培养影视动漫中期编导的高级技术人才,掌握影视动漫前期策划、剧本创作、导演、剪辑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具有影视动漫编导、策划、剧本创作、制片等方面能力。

影视动漫技术方向:主要培养影视动漫后期制作的高级技术人才,掌握影视动漫软件设计、开发、应用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具有影视动漫软件设计开发、三维电脑影视动漫创作、影视动漫后期制作等方面能力。

记者:贵校的师资力量配备如何?

李院长:在校企深度融合、产学研全面合作的理念和模式中,学校是教学的主体,为各专业提供优秀的通识课,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教师。企业是专业实验实习实训的基地,为各专业提供专业课、专业实验实习实训和产品设计、制作的具有丰富产业经验的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教师都是业内最有实力的教授、专家和高中级专业技术人才。

记者:我们知道影视动漫学院着力于实现学生“零距离”就业,那什么是“零距离”就业?

李院长:所谓“零距离”就业是指学生毕业后不需经过岗位培训,就可以直接胜任相关专业工作,这正是我院人才培养特色所在。我们的学生在校四年的学习中,有近两年时间是在企业里学习、实验、实训和实习。这是一个从基础到高级,从理论到实践,从入门到成熟的过程。两年行业工作经验、个人作品以及参与电视台的项目制作,这些是传统教育模式培养的学生所无法达到的。他们踏出校门的那一刻,已经具备过硬的知识和能力。就业靠实力!学生能够创作自己的产品、能够参与电视台项目的制作,这就说明实力了。他们受到行业的欢迎是毋庸置疑的。

记者:这些专业对报考的学生有什么要求?

李院长:影视动漫艺术创作方向、影视动漫编导方向、影视动漫制作方向属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属于艾学门类(艺术学科),招收艺术类考生,毕业生授子文学学士学位;影视动漫技术方向属软件工程专业,是工科专业,招收理科考生,毕业生授予工学学士学位。需要说明的是,影视动漫技术专业方向的学生,要求学生具有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好的数学功底、较强的计算机科学、计算机编程和计算机应用的爱好和兴趣。影视动漫艺术创作、影视动漫编导、影视动漫制作这三个专业方向招收的是艺术类的考生,我们将按照艺术类考生的标准来招考,也就是说考生须参加相应艺术考试和文化考试,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艺术素质和修养,较好的想象力,以及对编导和影祝动漫的爱好和兴趣。

记者:影视动漫学院下设各专业学生的就业去向是什么?

第9篇

影视基地最早兴起于美国的好莱坞。好莱坞制片公司特意把拍摄电影的外景留下来,既供以后拍片重复使用,又让观众参观游览,以获得电影票房之外的收益,影视基地由此兴盛起来。我国影视基地最早起源于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各大影业公司的片场、摄影棚和外景地,三四十年代在上海、长春等地已见雏形。改革开放3O年来,中国广播影视事业取得辉煌成就,广播影视业发生了深刻的历史变革,听广播、观电影、看电视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改革开放给中国百姓带来的最显著、最愉悦的实惠之一。短短十几年间,中国电影已从计划经济的僵硬体制中彻底走出来,以商业化运作实现了与国际接轨。2008年,我国电影票房收入首次进入全球前1O名,达到43.41亿元,较2007年增长30.48%。2009年上半年中国电影生产量超过250部,一线影院市场票房成绩达到了22亿元,比前一年同期的15.8亿元增加了近40%。2008年以来,全国广播电视产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2008年全国影视节目出口总额已接近30亿元人民币,比2007年增加了9亿元人民币。2009年1月1日,国务院的《关于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陛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和支持文化企业发展两个规定的通知》正式执行,中国的影视产业必将能取得更大的辉煌。中国影视市场迅速扩大,影视拍摄服务需求旺盛,旅游市场持续增长,中国是世界上媒体娱乐业增长最快的国家。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的20多年问,我国掀起了影视基地的建设热潮。影视基地的建设首先是得到了当地政府在政策、土地等方面的支持,并给予了一定的优惠条件。将影视剧及明星效应与伴生的旅游产业效益相互依托,是我国影视基地发展的重要特征。部分影视基地已经成为当地著名的旅游景点,是当地经济的重要助推器。

二、影视基地存在的问题

中国的影视基地最早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以成立于1987年的央视无锡影视基地为首,国内的影视基地迈开了迅速发展的步伐。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影视基地以及形成相当的规模。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目前有中等规模以上的影视基地100余个,其中大多数基地在经营方面经历了火爆、平淡到低谷的过程,目前大部分影视基地已处于惨淡经营的状况。我国影视基地起步较晚,而与之相应的政策和市场等环节都还没有形成固定的发展模式,还处在探索发展阶段,所以我国影视基地的发展面临的问题还比较多。一是很多地方政府和企业对影视基地的认识不够深入,在缺乏规划论证的情况下就仓促上马项目,进而导致影视基地没有明确的定位和发展战略,后续发展乏力。二是我国尚未对影视基地的规划、认定、评估、管理、运营等方面制定明确的标准,主管部门对影视基地的管理和扶持无“法”可依,影视基地粗放发展的模式无法得到真正的遏制。三是影视基地集中度、品牌影响不够。目前我国影视基地过多过滥,大多数影视基地优势和特色不明显,无法形成有影响的影视基地品牌,低水平盲目建设现象导致了市场严重饱和、资产沉积及恶性竞争,造成资源的浪费。四是影视资源配置不合理。我国很多影视基地往往把关注的重点放在土地、基础设施的投入上,对影视专业性资源的投入不足,导致基地产业结构优化度低,主导产业不强,难以吸引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大影视企业、大影视集团的人驻。进入新世纪以来影视基地建设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影视制作的市场化对影视基地发展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政府对文化产业的高度重视也为影观基地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影视基地的发展过程不会的一帆风顺的,需要企业、行业协会及政府部门的共同努,来谋求影视基地的快速良性发展。

三、影视基地发展模式

目前,国内外影视基地形态各异,规模不一,运作方式各有特点,据我们的研究,较有代表性的有三种模式:一是以长影世纪城为代表的影视主题娱乐园模式。长影世纪城作为中国第一家大型电影主题娱乐园,引进和模仿了好莱坞环球影城与迪斯尼游乐园的若干项目。该模式作为旅游休闲元素的聚集形式,主要以影视创意内容作为核心元素,为大众提供生活娱乐享受。其基本赢利模式包括:门票收入、体验消费收入、节庆会展收入、房地产开发收入、生活消费收入、授权商品收入。其发展受到影视内容知识产权的支配和娱乐技术项目的制约。二是以横店影视城为代表的影视制作拍摄基地模式。作为影视产业元素的聚集形式,此类影视城主要提供专业影视拍摄场地、设备、服务,逐渐向影视产业集群方向发展。这类影视产业基地的发展,必须依赖核心产业要素和服务性产业要素的完备,以及影视制作项目的众多来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效益的获取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影视内容的生产数量。三是以上海车墩影视基地为代表,以基地为核心,集影视基地、旅游观光、文化传播为一体的模式。这类影视城在拍摄基地与娱乐旅游点之间寻求平衡,但:是两种功能的冲突,也往往制约着发展的思路。理想目标:部是以影视拍摄制作、展示与传播、版权交易、影视教育、影视动漫制作、影视体验等为重点发展方向,实现产业与服务体系建设有机对接。这种模式集前两类模式的优势于一身,进可向好莱坞模式发展,退可侧重于某一方面的重点发展。

四、影视基地可持续发展方向

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国内已有百余家成熟或在建的影视基地。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错位经营、寻求特色发展之路是影视基地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建立分工协作的产业网络体系,提升创新能力

影视产业链包含创意、剧本、融投资、制作、营销、播出、后产品开发等主要环节,要整合各种资源,与业界形成互动,共同构筑一个资源共享、互补的产业生态环境;也可以与周边地区的影视基地或文化旅游设施联合成为产业共同体,共同做强区域影视产业。加强纵向专业化分工,建立协作关系,提高集群内部各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从而增强集群的竞争优势,同时要形成产品差异化,产品差异化的路线才能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只有在内容和形式上都独树一帜,成为与众不同的影视基地,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彰显影视基地特色,就必须进行服务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满足顾客(主要是影视制作和旅游者)不断提高的需求。

(二)影视基地要加强品牌建设

品牌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条件和动力,只有拥有品牌,影视基地才能真正走出生产业链的低端。从竞争趋势来看,当今影视基地之间的市场竞争,已经跨越了产品竞争和服务的阶段,进进了品牌竞争的时代。影视基地要赢得市场,就必须走品牌化建设之路,就必须打造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品牌。

(三)影视基地需要政策扶持

一个成熟的影视基地具有强大的辐射力,能够有力的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但是其成长过程需要政策的扶持。我国应该加大对影视基地的政策扶持力度,促进影视基地进一步突破要素制约,实现产业聚集,进而推动影视制作的基地化、产业化、专业化、社会化。

(四)注重文化内涵的挖掘,提升产品的文化内涵

“文化是产生高附加值的重要手段”,要使影视基地各个景点鲜活起来,就应将文化内涵装入景点,必须依靠文化内涵延续影视基地的生命力,影视基地应当成为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影视文化与文化相结合,功能叠加能够产生倍增效应。缺乏文化内涵的影视基地,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挖掘每一个影视拍摄基地所代表的历史朝代中的文化内涵,用适当的方式展现出来,以体现其文化性、历史性。在影视基地建设中要增加影视元素,强化影视氛围,只有具有文化内涵的产品,才能与影视基地互相促进,开发新兴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传媒、出版、会展和音像制作等相关产业,形成极具文化创意的影视旅游市场。国内成功的影视基地大多将影视、旅游、文化三者纳入了影视基地的定位当中,创造出具有鲜明特色的旅游文化。

我国影视基地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还应植入国际化元素。影视基地应实现经营管理理念的国际化,认真深入研究好莱坞发展历史和运营模式的,更借鉴好莱坞经验、建设我国影视基地的真知灼见;实现管理人才和服务水准的国际化。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