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互联网时代的便捷优选九篇

时间:2023-12-21 11:29:2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互联网时代的便捷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互联网时代的便捷

第1篇

2015年中国经济最大的变化就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又称为互联网2.0时代。“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它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通过“互联网+ ”, 将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

“互联网+”或互联网2.0时代最重要的改变来自两个根本的(生产)要素,一个要素是行业本身发展,另外一个要素是价值增长逻辑。这两个要素的改变,决定了企业的创新价值。工业化时代企业谈盈利主要是资本与技术的驱动。互联网1.0给企业竞争带来了变化是规模聚集加快,使技术跟资本的结合更加强大。“互联网+”使得规模盈利可能有了新的冲击。

今天虽然每个行业的发展要素并没有改变,但从2015年起在“互联网+”后会有一个根本性的改变,这个改变实际上是行业增长的要素变了。我们遇到最大的挑战是并不知道未来的企业应该是什么样子(行业发展方向),也就是在“互联网+”下是什么样子和如何提升客户价值(满足消费者需求)。

“互联网+”或互联网2.0时代,行业竞争与发展取决于有效市场和精准用户。 “互联网+”企业发展或盈利主要是精准用户给企业带来流量、大数据和价值创造。如果今天还停留在原有的经验和认知当中,你就没有机会了。目前最大问题就是企业发展与顾客没有建立真正关系,或并不真正了解顾客。哪怕今天企业是千亿的规模,对于顾客来说,产品满足是唯一的,千亿规模跟顾客没有任何的关系。客户关心是产品是否适合我或企业是否找到了精准用户。

“+互联网”概念,即传统产业是主体,互联网只是工具。而此时工具的最大特点是被动。只有被利用才有价值。“互联网+”中“+”,不仅是技术上的“+”,更重要的是思维、理念、模式上的“+”,其中以创新推动管理与服务模式变革是重要内容。在“互联网+” 时代增长逻辑其实是一个量级的增长,取决流量、大数据和价值创造,不再是一个规模增长。量级增长跟规模增长最大的区别在于后者是一个非连续性的增长逻辑,也就是说在变化当中寻找增长点,通过对变化的认知,找到你的发展机会。这是一个非连续性的增长逻辑。

长期以来当价值增长驱动要素变了就去找技术创新。但不管怎么去做,一定要知道价值创新到底从哪个地方来。互联网1.0和2.0是不同的,互联网1.0是一个消费互联网,解决的是消费端的问题。而互联网2.0时代是一个产业互联网。任何一个互联网企业,如果仅仅是做互联网,一定走不下去,必须回归到产业创造价值当中来,如何通过价值创造驱动实现企业发展。企业能够提供非常好的产品,同时又具有专业的服务能力(认识客户需求),相信互联网+ 就会跟你组合在一起。O2O模式成功就是这个道理。

再如移动互联网微信营销,也是“互联网+”的例子,很多人在今年的春节不得不为一块钱去疯狂,即使只得到一分钱也很高兴。之前不少人不肯手机捆绑消费卡,但是今年为了发红包,也不得不捆绑了。2015年微信和春晚的组合,也是一个极其成功的案例。其中的根本原因就是他们找到了顾客的价值,把这个价值做了一个非常完整的交流。你会发现今天世界是非常好玩,它其实是一个轮回和互动的过程。

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它已经成为全球性最迅捷和最方便的信息沟通与传播渠道。到2020年互联网下的产业将对GDP贡献超50%。 “互联网+”发展原因就是科技、媒介与人文三个既相互关联又渐进影响的结果。科技的换代,媒介的延伸,最终引起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变化。这就为“互联网+”提供了无限的空间。

“互联网+”对社会与经济发展产生了四大影响:

1 思维方式更新,从理性时代到理性与感性结合时代;

2 时间感更新,从慢时代到快时代;

3 空间感更新,从层积(科层)时代到扁平时代;

4 目标感更新,从奋斗、竞争时代到娱乐、体验时代。

这些影响将导致商业模式和规则发生重大的变化。

面对“互联网+”企业家变革是需要勇气的,即自我颠覆。变革中企业更应该建立一种互联网化的文化,叫不断进化适应。移动互联网的环境天天都在变,你又不可能天天力挽狂澜!只有自我颠覆和不断进化才能适应互联网环境下的发展。

美国心理学家罗尔・德韦克在《心理定向与成功》一书中专门介绍了固定型思维定向和成长型思维定向,企业家也同样如此。固定型思维定向是指人们会极力地自我保护,不愿意承认错误,不愿意改进,不愿意冒险,看到新的商业计划首先就是否决,面向的一定是失败。若你是固定型思维导向,在“互联网+ ”时代你的机会大门一定紧紧关闭的。成长型思维定向,则相反而是致力于自我改进、勇于冒险,对未来充满好奇,形成更为开放、更为接受外界的新生思想。成长型思维定向面向“互联网+ ”时代一定会试图去创造N种机会和可能――最重要的是有这种思维的人并非看中在某一时、某一刻、某一城的暂时领先,而是整个成长型的方向,这才是构成了企业转型长期的进化优势。

在互联网时代,商业机会几乎都是平等的、透明的、开放的,但是为什么有些企业能顺势崛起,而很多巨大的商业帝国衰落陨落――有众多的原因,重要的是思维的定势以及对环境的长期麻木――多年辉煌的温床让创新的神经已经退化,对于新兴互联网带来的消费者消费习惯、生活方式以及竞争格局毫无觉知,积极学习和进取之心锐减,对未来趋势的正确判断力减弱。这一切都是未来必须要克服的。

针对“互联网+”,未来企业发展有二点思考:

第一,战略思维和创业思维。战略思维是以未来决定现在,判断三年内行业有什么变化,这样来做,就会保持持续性。创业是讲今天决定未来,今天有什么机会我要去做。很多企业正在做企业内部创业,海尔、美的在做,同时创业也必须符合战略思维。

第2篇

【关键词】消费者 移动互联网

今天移动互联网已经迎来了全面的爆发,而且它已经不仅仅是概念上的一个新兴产业,它更是影响着数以亿计人的生活方式。可以不夸张的说,我们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每天都要和移动互联网打交道,都离不开移动互联网。

要说移动互联网时代,它是在前面几个时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能称得上时代,一定要有足够多的用户量来支撑,而统计表明移动互联网时代接入的终端数在上一个时代即互联网时代的基础上用10年增长了10倍,移动终端、系统平台、应用服务都在迅猛发展。更多的人可以在更多的地点和更多的时间去接触到互联网。都说互联网无国界,移动互联网更是做到了无地界。目前移动互联网正全面超越桌面互联网,据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新的统计调查报告显示,截止2013年12月中国网民已达6.18亿,其中利用手机上网的网民比例已超过81%,达到4.8亿人,手机网民规模已全面超过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终端。手机网民的剧增,乃至桌面互联网的内容和服务快速向移动互联网转化,进一步印证了中国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也催生了用户行为的变化,用户的行为习惯和需求也反作用于移动互联网行业,因此研究移动互联网与消费者的相互影响很有必要,消费者得到便利,行业得到发展,这是双赢的发展前景。那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到底是如何影响消费者的行为习惯的呢,又有何影响呢,我认为大致有如下三点:

一、设备的移动化、便捷化

移动互联网之所以成为移动互联网就是因为设备的移动化,便捷化,使用随时随地是移动互联网的重要特征。因此,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场景是随时切换的,移动终端让人们接触互联网的地点从室内到室外到无处不在的任何一个角落, 而进一步扩大互联网的应用范围,这种扩大最直接的作用就是同时增加了人们使用互联网的时间。之前人们只能在公司、住宅等固定场所才能有接入互联网的机会, 而现在走在路上、商场里、交通工具上都能接触到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可以说占据了人们最后的一点碎片时间。你可以随时随地在电梯、餐厅、地铁里看到人们拿着手机上网、玩游戏、使用各种移动应用。因此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快速发展起来,而它们正是基于设备的移动化,利用了人们的碎片时间,也丰富了人们的社交需求。

二、本地化服务

依托基于运营商基站及GPS定位带来的本地化服务,用户能够方便地找到身边所需的服务,甚至可以通过移动终端依据相同位置建立起用户之间的互动联系。有了移动互联网之后,这样一个本地化的趋势很自然就形成了,而这是传统互联网无法实现的。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你在一个地方购物之余想了解一下周边的哪一家餐厅的食物好吃、你在开车时想找到最近的购物中心或者停车场的入口,这一切移动互联网都已经帮您实现了。而人们天生有一种被认可被采纳的需求,即社交的需求,这在马斯洛需求理论里面也有提及。因此各种应用如果能够有助于使用者得到他人的肯定,促进社交关系的发展,那一定也会蓬勃发展。2013年微信朋友圈可以说有全面超越微博的发展势头,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朋友圈具备了微博不具备的私密性、社交促进性。因此,微博的发展受挫也就不奇怪了。

三、简单化、操作方便

因为是移动便捷设备,那简单化、操作方便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比桌面互联网的操作还要繁琐,那一定不是移动互联网所追求的。因此各种热门应用如导航、找餐厅、临时性的消费需求都是简单便捷至上。你无法想象你突然想看场电影,购买一张电影票要花费10分钟以上的时间,买好后还得去影院继续排队选座位。这样的应用是不可能成功的,你一定希望所有的工作在5分钟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完成,比如选择电影、查看评价、选择场次座位,还有支付。

基于上述3点,移动互联网时代消费者一定会产生如下的消费需求,这也将带来更多的商机,继续影响移动互联网行业的发展:

(一)随机性消费

当消费者去到一个特定的场所时,他会有购物、餐饮、娱乐的各种需求,这个时候拿出移动终端,应用需要能够满足他快速的消费需求。这样的应用开发公司以及消费场所需要退出自己的应用,方便消费者。谁先重视,谁先受益。

(二)比较性消费

消费之前,消费者可能会做一些比较参考,因此应用的评价很重要。评价体系的建立需要一定的时间,需要具备一定的数量,否则不具有太大的参考价值。

(三)尝试性消费

当消费者来到一定的地方或满足一定的用户群体条件,他可能会收到一些商家的推送信息,基于一些官方或权威的推荐,他可能会进行尝试性消费,因此定位及群体细分需要能够满足要求。而在这方面移动运营商具备较大的优势。

(四)快捷性消费

消费者出门在外无论是出差还是旅游,可能随时会产生手机话费充值、订酒店、餐厅甚至找厕所等需求,那快速充值、预定酒店等消费需求一定会非常突出。

基于上述需求,每一个商家几乎都要做到:确保应用使用的安全性、便捷性;可靠的自有或第三方支付方式;真实、丰富的评价体系。

第3篇

在最近几年里,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市场潜力最大、前景最诱人的两大业务,它们的增长速度都是任何预测家未曾预料到的。迄今,全球移动用户已超过59亿,互联网用户也已逾21亿;中国移动通信用户总数接近10亿,互联网用户总数则近5亿――中国,成为世界移动与互联网领域增长最快的国家!

随着信息手段的发展和普及,移动智能终端的数量将会超过个人计算机的数量(包括台式PC和笔记本PC),而移动智能终端不仅仅指手机,还包括了更多具备无线宽带、智能操作系统的便携设备,例如各种Pad、联网的游戏设备等等。随着互联网和电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和互联网的融合是大势所趋,“移动互联网”顺应了这一发展大势应运而生。这一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高速增长现象反映了随着时代与技术的进步,人类对移动性和信息的需求急剧上升。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在移动的过程中高速地接入互联网,获取急需的信息,完成想做的事情。所以,现在出现的移动与互联网相结合的趋势是历史的必然。

既然这样,移动互联网究竟是什么呢?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是移动和互联网融合的产物,不是简单的加法,而是乘法――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继承了移动随时、随地、随身和互联网分享、开放、互动的优势,是整合二者优势的“升级版本”,移动互联网就是下一代互联网――web3.0。

无线互联的时代就要到了。

我们以前总觉得无线互联网离我们很远;但是现在移动互联网因为智能终端的普及,就这样真真切切的出现在眼前,未来我们将会实实在在地置身在无线互联的海洋中,你会发现,你的生活充满了移动互联网。在上班的路上,更多人使用手机阅读与社交;在家里,pad产品正在逐步取代家庭娱乐中心;移动电子商务更是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不管是京东还是淘宝,亦或是垂直的电商网站,纷纷调整部门,进军移动互联领域。

被众多专业认识所看好的移动互联网,究竟有哪些优势呢?

第一,精准优势:广告界的鼻祖、奥美公司创始人大卫奥格威曾经说过:“我们都知道广告费里有一半会打水漂,但不知道是哪一半”;但是这一非精准的命题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被大为改观了。

当智能终端拥有一定覆盖面的时候,由于其良好的互动性和对用户行为可跟踪的特性,自然可以对其目标用户形成深入了解。我们可以感知用户的人口学指标,能了解用户的使用地点,用户的使用习惯,从而可以实现广告的精准投放。

此外,移动互联网更容易促发个性化定制服务。个性化定制服务来源于三个层面:一是通过许可营销了解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二是通过用户自学习能力的跟踪实现个性定制;三是基于群体智能的需求挖掘。

第二,社交优势:技术的发展能带来变革,但是却不能从本质改变需求。千百年来,人们的主要需求就是社交。

移动互联网带来的社交变革已经在席卷我们的生活社交圈。首先,移动社交可以实现随时随地,打破了pc端对设备和网络的限制;其次,移动社交可以实现近场通信,更加便于维护和扩大社交;最后,设交应用的出现解决了我们在实际生活中的社交拘束,给未来的社交应用留下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第三,商务优势:移动电子商务仍处于起步阶段:手机屏幕较小,操作不方便;手机支付发展不完善,用户尚未建立在手机上大额支付的习惯;位置明确、身份唯一等手机的优势未被充分利用到移动电子商务之中……

但是,我们也可以清楚地看到未来移动电子商务的优势。

首先,移动互联实时操作的优势可以将位置相关信息的收集转化为行为触发的许可营销。简单地说,当你使用移动互联网完成定位,表达了你的诉求后,附近的商家按照你的需求提供相关信息服务。

其次,移动互联网的随身性使得比价与选择成为可能。我查查、条码购物的出现使得用户更加方便地使用移动互联网进行选择和购买。

综上所述,移动互联网由于其移动性、独一性、便捷性使得其具有了很多传统互联网无法比拟的优势。与此同时,移动互联网产业链横向分层,营销和社会化应用前景光明;产业链纵向分层、开放功能带来业务模式多样化。

1.未来智能手持终端将占比高于70%,pad产品更便于成为家庭娱乐中心。

2.便捷的信息获取是移动互联网核心诉求,搜索仍将是移动互联网的主要应用,广告业务仍将是主流盈利模式之一。

3.移动与桌面互补。可以预见的一段时间里,移动终端还无法取代pc的商务作用。

4. 移动互联网是开放的世界。互联网的本质就是开放、平等、共融,这一特性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将更加的明显。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包括上传,下载和浏览都是用户自己决定的,无论平台、应用以及终端,都应当遵守开放、自由、公平的原则,让用户真正得到最好的应用,才能获得用户的欢迎。

第4篇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创新 商业银行

近年来,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企业积极开拓金融领域,引发社会对互联网金融的广泛关注。本文深入研究了互联网时代人们行为特征及互联网金融经营理念和模式等变化,辩证分析了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认识与看法,并对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创新发展思路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一、互联网金融的产生背景与特征

在以创造、交互、分享为特征的互联网WEB2.0时代,随着电子商务、社交网络、移动终端等技术创新的广泛应用,人们的生活习惯与行为模式发生了较大改变,催生了互联网商业模式与运作理念,渗透并改造着零售、通讯、媒体、及金融等行业。

整体看,互联网金融主要具有以下本质特征:一是开放性,注重协同共享。从服务对象看,互联网金融面向所有客户提供金融服务,不区分自身客户与竞争对手客户。从合作伙伴看,互联网金融以开放共享的姿态与各类服务商开展全面合作,不局限于单一金融机构,具有高度的开放性。二是互动性,注重客户体验。互联网金融为金融机构与客户间的交流与互动提供便利,一方面从客户思维和评价出发推动产品“接地气”,努力将产品名称通俗化、复杂操作便捷化、营销手段多元化,重视客户“我的”个人体验,使客户充分享受产品操作与服务过程;另一方面积极将海量客户引入产品创新与推广过程,实现客户驱动的自我创新与自发传播,使产品与服务品牌深入人心。三是普惠性,注重聚沙成塔。互联网金融改变了中小客户信息获取方面的相对弱势、降低了金融产品与服务的准入门槛,激发了草根阶层客户意愿与活跃度,使大量低净值长尾客户通过互联网形成海量聚合,推动客户层级下沉。四是粘性高,注重平台建设。互联网金融通过类型丰富便捷的信息、游戏、通讯、购物、社交等多元化功能应用汇集海量客户,全面渗透客户日常需求,提高客户迁移成本、提升客户粘性,并将金融服务内嵌其中开发冗余流量价值。五是精准性,注重大数据运用。互联网金融综合运用大数据理念与技术,通过对大量价值密度极低的数据进行抽取、转换、分析等模型化处理,深入挖掘客户潜在需求并提供精准营销与金融服务,提高创新与营销效率。

二、对互联网金融的认识与看法

应该看到的是,互联网企业在金融领域进行了许多尝试,创新推出P2P网贷、众筹等新业态。互联网金融对互联网企业而言通常是在既有互联网平台内嵌金融服务,而对金融机构而言则是运用互联网技术提升金融服务效率、拓展金融产品使用范畴、创新业务营销与经营理念和方法。

(一)互联网金融改变了商业银行经营模式,要积极应对

一是客户服务理念受到冲击:由放弃小微客户向抓大不放小转变。二是渠道优势面临挑战:由物理的网点渠道向电子渠道转变。三是中介角色有所弱化:由资金中介向金融产品与服务提供者转变。四是盈利模式发生变化:由关注单笔收益向注重流量收入转变。

(二)国内互联网金融火爆现象具有阶段性,需理性看待

一是国内互联网金融尚处野蛮生长阶段,终将回归正常发展道路。二是国内互联网金融飞速发展与当前监管方式密切相关。

(三)互联网金融与现有金融领域互为补充,应辩证借鉴

一是二者定位有别,金融机构不宜盲目跟随。现有的互联网金融总体规模相对还比较小,大众容忍度更高,意味着其可以较低成本“摸着石头过河”;而大型金融机构具有庞大的客户与业务规模,其品牌关注度与声誉风险远高于互联网企业,如单纯采取跟随战略,一旦行差步错,后果或将难以承受。二是双方互为补充,金融机构需辩证借鉴完善。

三、互联网金融形势下商业银行创新发展思路

(一)不断创新迭代推出接地气、聚人气的热门产品与营销活动,将海量客户“引进门”

一是加强互联网运用,全面拓展电子渠道。加快实现商业银行网络渠道全覆盖,推动各类产品线在网上银行、手机银行、自助终端及电子商务平台的全面上线;创新探索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社交网络等互联网企业合作拓宽网络渠道。二是迭代创新推出接地气、聚人气的热门产品,快速提升市场口碑。三是不断打造吸引客户眼球的营销活动,提高客户吸引力。改变传统媒体广告投放模式,充分借力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开展口碑营销,引入漫画、谜语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丰富营销方案内容与形式,不断制造客户关注点,提升市场知名度。

(二)努力打造简单、好用的集成化产品体系,使进门客户“留下来”

一是打造一站式的集成化网络金融平台,实现客户操作便捷可感。加快形成并持续丰富商业银行产品线,以便捷、可视、可感的金融超市一站式陈列各类金融产品,实现相关业务的关联推荐与实时跳转,提供全方位、一条龙的金融服务,便利客户操作。二是全面实施开放式改造,引入行外客户。研究推出可支持不同银行、不同支付工具的网络交易账户,不区分我的客户与竞争对手客户,允许所有互联网用户购买商业银行产品与服务,将商业银行“人无我有”的产品优势快速转化为竞争力与经营效益。三是引入粘性较高的互联网工具,提高客户迁移成本。积极引入对战游戏、即时通讯等社交性较强的互联网工具,全方位渗透客户日常需求,提升客户对一体化平台依赖度。

第5篇

一、互联网金融业务的特点

互联网金融业务立足于现代经济发展,关注小微客户,在网络虚拟平台中开展灵活多变的金融服务,满足客户的现实需求。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互联网金融业务的特点可以归为以下几点:

(一)低成本

互联网金融业务是在现代互联网发展的基础上出现的,其运行后台具备海量数据、计算迅速、覆盖范围广泛的特点。互联网交易过程中省去了金融中介环节,减少了交易成本,加快了交易效率。大量的数据信息和计算机技术减少了信息处理成本,减低内耗,维护了交易双方的根本利益,使得互联网金融业务发展壮大起来。

(二)金融产品的实惠性

互联网金融业务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于金融产品的实惠性。通过互联网的智能筛选、数据库综合性处理,将客户分为不同的类别,针对性的推出个性化金融产品,贴近客户的现实需求。金融产品的门槛普遍较低,对客户需求的满足程度比较高,使得长期收益较低的银行客户转向互联网金融。

(三)网络金融便捷、高效

互联网金融彻底改变了传统的银行金融业务办理形式,提高了客户对资金的利用效率。大量的用户通过移动终端进行第三方支付;发达的互联网技术根据客户的浏览和网络痕迹进行信息处理,及时提供针对性内容;计算机监测系统,交易跟踪体系,快速处理各种交易漏洞,确保网络金融的安全。客户处于时间和便捷程度的考虑,适应了网络金融的处理方式,接受便捷、高效的服务,促进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四)更新速度快

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给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带来巨大的动力。不同的经营模式和发展理念都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尝试。近些年,淘宝、滴滴打车、美团外卖多种经济活动转移到网络平台上,以其较低的价格和快速的传播速度,迅速打出较大市场。互联网金融业务也随着网络经济内容的变化而不断改革,几乎所有的行业都可以找到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影子。互联网金融更新速度是银行无法相比的,这也为互联网金融发展提供了机会。

二、银行金融业务的结合点和发展趋势

(一)银行与互联网金融的结合点

银行在金融领域有着特殊的地位,具备一定的优势。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的金融形式还存在着不足。虽然互联网减少了金融中介对交易的影响,降低了总体的交易成本,但是,虚拟平台无法进行开户业务,资金储备无法完全独立。只有将银行实体与互联网技术的结合,才可以进一步做大、做强电子金融市场,让现代人体会到科技力量带来的便捷服务。

银行的资金雄厚、经营业务广泛,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银行的实体特性,使得银行具有优于互联网的业务处理能力。银行开展的网上银行和电商平台在网络金融领域发挥着巨大作用,带动了其他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发展;互联网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都是在虚拟平台进行的资金转化和流通,虽然达到了交易双方的目的,但是,资金的落脚点在银行。虚拟平台无法彻底摆脱银行,独立运行与金融市场。电子网络平台和银行虽是竞争对手,但是,二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一同进退。因此,银行和互联网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将双方的优势和特点结合起来,才可以取得最理想的效果。

(二)银行金融业务的发展趋势

1、P2P业务

P2P业务指的是依靠互联网技术进行网络上借贷双方额的直接交易。网上银行成为交易中介,为交易双方提供真实有效的信息,提供一定的参考内容,避免资金难收,影响金融产业的稳定。P2P模式的审核机制和门槛还需要做详细规划,将信用不良、无偿还能力的部分客户分离出来,保障银行利益。

2、网络第三方支付业务

人们的日常消费逐渐走上网络支付的路线。电子支付手段已经成为现代生活的一部分,在生活中得到了极大的推广,各种移动扫描设备满足现实电子支付需求;支付宝、掌上银行等多种网络支付软件满足网络电子支付需求。银行需要认清时代的发展需求,建立稳定的第三支付平台,为电子支付提供便捷服务,处理消费和支付的关系,让银行有效的占据电子支付市场。

3、网银

其开展时间高,但是,操作方式比较复杂,需要利用“盾”设备进行网络转账和交易,大大影响了交易的效率。因此,银行需要改变其运行方式,简化操作流程,融入互联网技术,发展出新型网银,让银行客户充分体会到网上银行的便捷性,进一步冲击支付宝在电子支付中的作用。

4、融入电商平台

电商时代给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发展带来极大的促进作用。电商平台是金融行业及其衍生行业的重要支撑点。比如:网络购物、网络红包、网络转账等。银行需要认识到电商在整个互联网金融中的重要性,进而融入电商,为电商提供更多便捷服务,拉近与电商之间的关系,稳定整个互联网的金融秩序,突出银行的地位。

第6篇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中小企业;国际贸易模式;创新方案

互联网+作为当下互联网技术飞跃式发展的全新概念产物,对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各行各业在互联网技术方面的相关需求都提出了全新的发展思路。其中,在国际贸易方面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得以在空间与信息获取等方面得到极大的便利,因而互联网+技术为世界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各国之间经济贸易得到了相关的促进。中小型企业由于其发展前景良好,且在我国贸易市场中占据着较大的成交份额,因而中小企业在国际贸易市场上存在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是我国对外贸易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互联网+环境下,能够对当前相关网络技术进行更合理的应用,进而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中提升企业自身竞争力,对形势的发展进行深化的了解与认知,能够为中小企业的国际贸易发展提供极大的推动作用。因而就笔者观点看来,对中小企业进行国际贸易方面的模式创新能够有效帮助中小企业在互联网+时代进行更良好的发展与企业的自我提升。

一、互联网+时代概述

互联网+时代是当下互联网+相关技术发展背景下提出的一大新型理念。自进入21世纪以来,在计算机以及互联网领域的发展中取得了越来越多的技术突破以及相关企业的革新发展。其中,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尤其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性。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当下已然突破了技术层面的限制,成为了面向社会发展、人类社交需求的新型领域。受到社会发展需求的刺激,互联网技术又发展分化成为了云计算、大数据平台等诸多新领域,为人类的知识社会建设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突破。为了在社会体制建设以及相关领域发展中对于互联网相关技术进行更好的认知以及利用,我国政府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会议中提出了互联网+这一概念,旨在刺激我国相关领域发展中对于这一技术层面进行更加深化的运用,为我国互联网经济发展带来全新的思路。

二、互联网+时代对中小企业国际贸易的发展影响

众所周知,互联网技术对于当今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诸多便利,其中在信息获取渠道上尤其带来了突破性的发展。世界经济形式收互联网技术成熟的影响,在各国之间贸易中得以更好的进行信息的交换以及目标信息的直观获取。因而在互联网+时代中,国际经济贸易形式正发生着较为积极的改观。其中,对于中小型企业而言在这一环境下无疑存在着诸多的便利条件以及机遇存在,在国际贸易中由于互联网+技术的成熟,中小型企业的自身优势得以更加便捷的发挥,在各国贸易拉近的同时企业自身发展也得到了诸多的挑战。因此对这一形势环境进行深化的理解与分析,将有助于中小企业在互联网+时代中得到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以及良好的企业生命力。

1.互联网+时代对中小企业带来的发展机遇

由于互联网+相关技术对信息获取以及资源搜索等方面存在着积极作用,因而就这一环境来看中小企业在国际贸易发展中主要存在着两方面的机遇。首先,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使得国际贸易市场的格局以及国际贸易的环境均出现了较大的改变,这就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较大的空间。由于中小企业不同于大型企业,在新环境之下无论是企业形式的转变还是管理模式的转型都能够相对轻易的实现,因而在国际贸易市场格局转换中中小型企业具有着更大的发展优势。其次,国际贸易形在受互联网+技术进行着改变的同时也间接推动着中小企业的发展。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使得国际贸易市场中无论在时间还是空间上都能够节省巨大的成本,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需求来看,互联网+相关技术作为全新的发展形态为企业节省了极大的成本,且为企业发展的渠道选择打破了在时间空间方面的传统限制。相关技术的成熟使得企业在其发展需求中对于信息的获取更加便捷,不需要较为密切的贸易往来即可获得目标信息以及市场的风险评估等企业信息需求的满足。在某种方面来讲,互联网+环境甚至可以说在整个国际市场贸易中优化了市场整体的资源配置,变相的加强了企业之间的联系与沟通。

在传统的国际经济贸易市场中,由于中小企业所占资源比例普遍较小,贸易成交额度与大型企业相比更是毫无优势,因此在国际贸易市场中虽然中小企业整体所占额度较大,但从个体层面看来,中小企业往往面临着较为悲观的发展前景以及企业生命力的不断流失。据统计,我国中小企业的平均生命力不足五年,这一现象不仅对中小企业发展的前景造成了较大限制,且在市场整体视角来看,也不利于市场整体的协调发展。但在互联网+时代创造的新环境之下,中小型企业在国际贸易市场中得以受到更加公平的对待,企业存在的所有传统劣势不复存在,规模有限、资金有限等劣势不足以在这一时代背景之下对中小企业的发展进行限制,因而互联网+时代存在的推动力对中小型企业的国际贸易方面打了一针强心剂。

第7篇

互联网是集通信技术、信息技术、时间技术为一体的网络系统。具有开放、分享、实时、价格低廉等特点。在互联网上,任何人都可以享有信息的自由,所有信息的流动传播皆不受限制,网络的运作可由使用者自由地连接,任何人都可以加入互联网,因此网络上的信息资源是共享的。互联网的这种核心特征,体现出连接、传输、互动、存取各类形式信息的功能,使得互联网具备了商业交易与互动沟通的功能。就这些功能而言,互联网可以很好的解决艺术品市场中的信息流通问题。对此,已有不少现成的直观例证。加之互联网本身的发展异常迅猛,有关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网民的数量每年以50%的增长率飙升。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十九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表明,目前中国网民总数达到1.37亿人、年增长率为23.4%,域名总数4,109,020个、网站总数843,000个、网页总数44.7亿个、IP地址数98,015,744个。就此数据来看。互联网对于艺术品市场发展作用,无需多言。艺术品市场产业运作与网络经济模式就信息流通与互动这一重要内容来说确实存在深层联系;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可以同时也是有必要适应网络经济的新时代。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互联网科技给艺术品市场的繁荣带来什么;互联网科技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又提供了哪些机遇;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传统市场的同时是否也给艺术品营销发展带来了停滞?

这就需要我们从两个角度来分析互联网科技的发展对于艺术品营销的营销。

网络科技发展使得艺术品营销市场与网络结合,最大力度地实现了对艺术品消费者心理的满足。就艺术品经营活动来说,满足艺术品收藏、投资者的需求,乃是市场营销工作的核心。这种对消费者需要的满足不仅仅是针对消费者需要的某件艺术品上,也包含对消费者当下消费观念的满足。艺术品消费行为的观念的三大特点;

一、个性消费是艺术品收藏、投资的根本观念特点。

艺术品的消费基本都是以个人收藏的心理愿望为基础挑选购买艺术品或相关服务的。自己不喜欢而去购买一件艺术品的状况应该是非常少的。心理上的认同感是作出购买决策的先决条件,因此个性化的消费乃是艺术品消费的最大特点。而网络的开放性和交互性以及实时性则可以很方便的把大规模的目标市场向个人目标市场转化变成现实。艺术品经销者通过网络使用交互式的营销沟通模式把商品信息传递给能上网的所有艺术品收藏、投资者,最大程度地促进与购买者和潜在购买者之间的信息沟通。同时艺术品经销者还可以通过网络收集到大量反映消费者不同需求的信息,从而使艺术品经销者与目标客户之间直接实现不受时空限制的“双向信息交流”,客服了传统艺术品营销中的“单向信息交流方式”。

极大的方便艺术品经销者及时了解商情并对产品和服务作出调整,进一步满足顾客的个性化需要。

二、主动性消费是大部分收藏、投资者的观念特点。

个性化消费的根本特点决定了大多数艺术品收藏、投资者具有主动性消费的观念特点。大多数消费者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根据自己的期望、喜好有目的地主动寻找某种艺术品。而网络恰好具备强大、独有的信息搜索功能,可以非常便捷地实现艺术品收藏、投资者在全球范围内自由地搜寻自己感兴趣的艺术商品信息,完全打破时空的限制。这与传统艺术品营销方式相比,可以说是颠覆性的进步。同时艺术品一般作为一种高价格、高文化含量的特殊商品,决定了购买者在做决策前必然需要获取与商品相关的各种信息进行分析比较,从而减少购买失误的可能。为购买者及时提供该艺术品的各种相关信息,就便捷、全面而言互联网的特点是其他所有信息收集方式所不具备的。

三、对购买活动的方便性追求是艺术品收藏、投资活动的普遍观念特点。

现代人生活节奏普遍加快,消费者希望购物方便、时间和精力支出尽量节省无疑是当下一种普遍的消费观念的需求。而通过网络营销而建立的电子商务,其便捷性也是传统销售方式难以企及的。目前活跃于互联网并为人们熟知的当当网、淘宝网、卓越网、阿里巴巴网正是以其“随时随地,用鼠标轻轻点击即可完成购物”的魅力创造出电子商务便捷到家的奇迹。美国的亚马逊网上书店,其销售业绩就连传统零售商巨头沃尔玛都不敢小墟。事实上,中国艺术品市场中使用网络作为销售手段的经典例证也不胜枚举,早在2000年11月19日,中国绘画大师徐悲鸿的油画《愚公移山》在嘉德在线网上竞拍成功,这件艺术品由台湾的一位买家通过互联网以250万元人民币购得,开创中国大陆首宗艺术品网络交易。而这种便捷性对于艺术品藏家、投资者来说无疑是一种福音,他们可以迅速的掌握艺术品信息,迅速的进行购买行为,大大避免了与心仪已久的艺术品失之交臂的惋惜。

网络中高价艺术品中介的高门槛,能有资格和能力征集到优秀艺术品的网站太少,不能形成规模效应,征集到的中高价艺术品在数量上毕竟是有限的。即使征集到相当出色的艺术品,由于中高价(尤其是高价)艺术品总体并不适合在网络营销,一般成交价也大多不太理想,往往起了事以愿违的效果,形成了恶性循环。因此,中价位艺术品在网上还能看到些,高价位艺术品在网上见到恐怕只能是机缘了。

第8篇

关键词:互联网经济;组织结构;治理

一、引言

互联网经济是以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基础,以企业电子信息化及网络化为核心,以网络交易为主要手段而从事商业活动的新型企业组织形式。它通过网络技术,快速地实施企业内部人力资源规划、材料采购、经营管理、财务管理等企业活动,同时高效地实现与贸易伙伴之间的合作关系,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流互动活动,从而提高管理效率,降低企业经营与管理成本,提升企业获利水平。

企业组织结构是企业组织内部各个有机构成要素相互作用的形式,以求有效、合理地把组织成员组织起来,为实现共同目标和履行、承担社会责任而协同努力。面对互联网经济企业快速高效的特点,企业组织结构与治理方式的转变成为传统企业当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

二、 互联网时代企业治理特征

(一)中小股东易于参与公司治理,公司管理成本降低

互联网时代企业治理克服了传统上时间、地点、信息、渠道的交流瓶颈,使得原来因为各种限制对公司治理缺乏积极性的中小股东可以通过社群表达个人观点,以网络投票、手机选举等方式能够更加便捷地参与到企业治理的重大决策中。互联网时代信息的获取更加便捷、更加精准,具有共同利益诉求的中小股东更加易于相互沟通交流,通过一些专门的社交网络群体传递相关信息,从而成为企业外部治理中重要的群体。

(二)大数据的应用,使得互联网时代企业治理更加精准化

随着中小股东通过微信、博客、微博、日志等网络社交群体表达个人观点,传播企业信息形成的大数据使得产品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这些大量的信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企业效益,而这些在以往的企业治理中处于被动或弱势地位的中小股东,在互联网经济时代可能成为最后左右公司决策的重要一环。一些顾客的投诉意见与投资者的意见成为互联网经济时代改善企业治理参考的重要“大数据”,分析这些数据,便于管理层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管理决策,进而对症下药,使得互联网时代企业治理更加精准化。

(三)信息共享减少了企业治理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的影响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信息的披露与共享渠道具有多元化、互动性的特征,同时信息的获取变得更加容易,这些都成为企业信息公开中重要的补充内容。这一方面有利于市场中的投资者更加快捷精准地获得有利的投资信息,从而实现资本的合理投资;另一方面,企业管理层通过移动互联网能够更加广泛地了解和共享公司信息,从而避免信息的层层传递,从而降低成本。从而弱化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因为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影响。

(四)扁平化的企业组织结构成为互联网时代企业治理模式改革的方向

互联网经济的显著特征是技术革新快,传统的科层制组织结构不利于团队的写作,对于技术导向的企业不能发挥其主动的创造性,同时忽视员工之间非正式的信息交流,不利于技术的自由流动。科层制的管理模式已不能适用互联网经济时代企业治理的需要,因此,企业治理必将构建以技术为核心的更加灵活的“扁平化”治理模式。

三、 互联网经济时代企业组织结构构建

与传统工业经济时代不同的是,互联网经济时代企业没有特别明晰的边界,生产经营弹性化,因此,要求企业的组织结构必须适应现代科技的发展节奏、竞争环境及市场实际情况,这使得互联网时代企业的组织结构必须改变传统的等级组织,转向扁平的组织结构,实现多向互动的组织形式。其主要特征有以下几方面。

(一)信息流通多元化

互联网经济时代,企业各主体之间借助移动互联网能够更加快捷、高效地沟通。管理人员之间、上下级之间的沟通更加普遍,克服了信息之间多纵向交流的弊病。扁平化的企业组织结构减少企业管理层的数量,通过高效率的运营水平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从而提升企业效益。

(二)决策过程大众化

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使得企业利益相关各方的主体都能通过各种途径参与到企业的决策过程中,避免了传统组织决策高度集中而无法克服的造成的沟通壁垒。互联网经济时代企业的经营决策将由各个部门,不同利益主体参与其中,增强员工参与企业管理活动,因此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及决策水平。

(三)组织运营虚拟化

互联网经济时代,企业的运营打破了传统企业组织运营中时间、空间的限制,借助移动互联网集合现有各种资源构建一种虚拟的经营综合体。虚拟的组织形式可以是统一企业内部不同部门之间的要素组合,也可以是利益共同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通过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资源共享,风险同担,利益共享。

四、总结

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企业各部门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交流更加便捷,因此企业面对市场状况的变化,必须要迅速地做出合理决策,这就要求企业组织结构运营更加灵活、高效。企业只有高效率地适应市场变化,高质量地满足客户需求,企业才能在激烈地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程刚,陈传明.基于企业信息化的组织结构变革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4(02).

[2]李树,蒲勇健.知识经济与企业组织结构的扁平化[J].经济师,2001(02).

[3]曹虹剑.网络经济时代模块化组织运行于治理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08.

第9篇

【关键词】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策略;内容;方法

一、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机遇

新时代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的广泛应用,让师生间交流互动变得更加方便,同时也给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机遇。(一)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时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受时空束缚。而在新时代背景下,随着计算机、互联网、微信等广泛应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摆脱时间与空间束缚,形成“时时教育”“处处教育”的局面。例如,辅导员在互联网支持下,利用微信、微博、QQ等就可以不受时空束缚,与不同学生联系。进而增进互动,及时解答他们的疑惑,妥善解决他们遇到的困难。(二)变革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新时代,随着计算机、互联网、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得到变革。例如,在互联网、智能手机支持下,家长可以不受时空束缚与学生联系,及时、详细掌握学生在学校的生活与学习情况。高职学生也能随时将自身情况及时、详细反馈给父母。此外,新时代在智能手机、互联网、微信等支持下,高职院校与家长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有利于增进了解,实时互动,相互形成合力,进而共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这对提升工作实效性也具有积极作用。(三)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前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主要来自书本和经验,内容比较单调,难以及时更新,甚至许多内容陈旧,不能有效适应时展要求。而新时代在互联网和计算机支持下,这一现象发生转变。例如,辅导员可借助互联网、智能手机获取丰富、新颖的信息,包括典型案例、法律法规、视频资料等。进而充实教育内容,满足学生需要。

二、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

除机遇外,新时代还给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以下挑战:(一)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挑战。以前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比较单调,主要来自书本和老师介绍,学生自主获取的内容相对较少。而新时代在计算机与互联网支持下,能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丰富的内容。但不能忽视的是,互联网上信息参差不齐,不良信息可能对学生产生不利影响。此外,高职学生所获取的信息也不再局限于书本和任课老师讲解,通过互联网能获取海量信息。对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带来挑战,要求为学生提供更多、丰富的信息和资料。(二)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挑战。以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有讲道理、举例子、摆事实、启发、说理等。这些方法虽然能起到一定效果,但方法相对比较单一,形式呆板、固定,缺乏新鲜感和时代感。在新时代,高职学生所获取的信息资源更加丰富,他们更乐意接受新的教育方法;部分学生对传统教育方法不感兴趣,甚至不愿意配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因而有必要变革与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三)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挑战。以前高职学生活动范围局限于校园,主要与老师和同学交流。辅导员观察学生言行举止,与他们进行交流和沟通,就可能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有利于精准采取对策,更好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新时代背景下随着互联网和计算机的普及,学生常常通过微信、微博、QQ发表看法,其言行具有隐匿性。由于网络具有虚拟性特征,不利于辅导员了解学生思想动态,也难精准地采取工作对策,不利于准确地、有针对性地加以辅导,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三、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

为顺应新时代要求,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实效性,有必要采取以下创新策略:(一)了解新时代的特点,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新时代为推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把握时代脉搏,了解新时代的特点,注重发挥互联网、计算机、微信、微博、手机APP等的作用,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让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更好效果。例如,部分高职学生在利用互联网学习与获取信息时,可能受不良信息影响,因而要利用互联网的便捷性特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并通过微信、微博等形式,为学生传授网络信息鉴别技巧,让他们增强鉴别能力,远离不良信息侵蚀。还要发挥互联网的作用,注重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排解学生心理困惑,让学生保持良好心理状态。总之,在新时代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善于把握时代脉搏,利用互联网、网络平台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满足学生学习需要。(二)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更新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坚持与时俱进,发挥互联网、微信公众平台等优势,准确把握新时代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和特点,推动方法创新。例如,学工处、宣传部门可利用互联网开通思想政治教育微博,建立微信公众号和专属网页。通过这些新颖的方式,能为师生间便捷交流创造有利条件,同时也有利于及时掌握学生基本情况,然后有针对性地开展辅导,确保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还可以发挥互联网、网络平台的便捷性特征,与学生及时交流互动,采用对话式、互动式、情景式等方法;解答学生遇到的疑问,为学生的生活与学习营造良好环境,确保工作实效性。(三)把握新时代的脉搏,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应该善于把握新时代的机遇,利用互联网、微信、微博等打造思想政治教育新平台,开拓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为各项工作开展创造良好环境。要净化网络环境,加强监管,构建有序、健康的网络空间,避免学生受负面影响。还要加强学生管理,让他们掌握网络技术应用技巧,净化网络空间。并利用网络传递正能量,确保工作实效性,为学生健康全面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四)加强工作队伍建设,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新时代,互联网在高职院校已得到普及,校园网络已实现全覆盖。为此,要重视工作队伍建设,乐于接受互联网、微信、微博等新事物,对其进行合理利用,确保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同时还要提高自身信息媒介素养,增强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详细掌握学生基本情况,并有针对性地辅导,确保实效性。

四、结束语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