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22 10:18:0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审计最基本的特征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国家的审计体系一般包括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审计体系内容三个层面的划分,通常是基于各审计主体地位的差异及其目标的不同而形成的,由此形成各自在审计体系中的目标、功能定位及其工作职责的分工。国家审计主要是服务于公共治理,内部审计主要是服务于公司治理,注册会计师审计主要是服务于市场规范(市场治理)。
一般来说,审计职能包括经济监督、经济评价和经济鉴证三个方面。其中,经济监督是审计最基本的职能,在审计职能中是本原的、第一位的。经济评价和经济鉴证是审计职能的发展,是随着审计范围的扩展和审计目标的提升而发展的。在当代审计体系中,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就当前我国的情况来看,基于我国公共治理的现实需要,国家审计更多地发挥的是经济监督功能;基于我国公司治理的现实需要,内部审计要更多地发挥经济评价功能;从当前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及市场规范和治理的需要看,注册会计师审计更多地发挥的是经济鉴证功能。
尽管在审计体系中,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有着各自明确的职责定位和分工,但是,就审计治理体系整体功能作用的发挥来看,各审计主体的职责定位和分工是相对的,并且审计监督功能的基础和前提是必不可少的。从审计基本层面看,发挥经济监督功能对三种审计都是责无旁贷的,内部审计的经济评价和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经济鉴证都离不开经济监督这一前提。从审计监督功能作用的发挥来看,内部审计监督是最基本的,是审计监督体系的基础防线。
二、审计治理中内部审计基础防线的特征和效用
(一)内部审计治理功能基础防线的特征
内部审计是我国经济监督体系中的重要力量,其工作成效已经成为外部审计监督和其他经济监督所依靠的基础。分布于各个经济社会组织中的内部审计部门,处于审计监督的最前沿,在国家审计监督体系中发挥着最为基础性的作用。内部审计作为审计治理体系的基础防线,具有如下特征:
1.内生性
内部审计是基于组织内部管理和控制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是一种内生性的组织内部治理机制。根据委托理论,现代内部审计既是监督成本,也是守约成本。作为监督成本,内部审计成本是委托人(所有者)为了保护自身的经济利益而发生的监督费用;作为守约成本,其发生是高管层为满足外部股东监督委托责任履行情况的需求而采取的主动行为。但是,在内部分权控制体系下,组织内部还存在多层次的委托关系,如高层管理者和中层管理者之间、中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之间、管理者和员工之间的委托关系。因此,内部审计还有助于缓减组织内部的成本。内部审计师熟悉企业内部系统,并且具有专门的行业知识;同时,由于内部审计成本低,审计频率和覆盖面较高,因而“内部审计的存在实际上是一种契约成本的节约” 。而且内部审计作为一种反馈机制,可以减少组织内部的信息不对称,管理部门可借此弥补各种程序上的缺陷,以避免可能会对内部控制系统、组织财务状况甚至整个组织产生的重大不利影响。这些对于防范组织运营中的不法行为和提高组织运营效率都是必不可少的。
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组织中极具价值的资源,是组织治理的基石之一。从根本上看,内部审计的目标与组织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即通过内部审计,防范组织风险和改善组织营运,为组织增加价值,促进实现组织的发展目标。只有建立和完善内部审计机制,才能全面加强组织管理,增强组织的自我约束机能,提高组织运营的效率和效果,这是内部审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内在根源。
2.广泛性
内部审计广泛分布于各个组织系统和各个基层单位内部,在审计监督体系中发挥着最为基础性的作用。目前,上市公司治理机制中都普遍要求建立内部审计制度。《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也明确要求:国家机关、金融机构、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以及其他单位,都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企业内部受托责任结构层次的增加,企业经济活动与外部联系的日益密切,是现代内部审计产生和发展的一个充分条件。内部受托责任以完成外部受托责任为基本目标,是外部受托责任在组织内部的延伸。随着时间的推移,内部审计对受托责任“重认定、重评定、重判定”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展,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内部受托责任。内部审计作为确保受托责任履行的一种内部治理机制,是组织内部治理规范的基础,已经广泛成为董事会、高管层和外部审计可以利用的极具价值的资源(王光远、瞿曲,2006)。随着单位之间经济活动联系的日益密切,要求实施和强化内部审计的社会呼声愈益强烈,形成了内部审计在更大范围内开展的新动因。
3.预防性
李越冬(2010)认为,对企业经营运作、风险管理与控制情况的审核,应该是内部审计职能的重点发展方向。内部审计以独立、客观的身份实施监督,基本宗旨之一便是通过审计手段向有关部门或人员提供真实信息,以降低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并对人形成直接的约束,减少人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影响,预防各种不法行为和低效率事项的发生。
内部审计既是组织内部控制机制的重要一环,又对其他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价,是组织风险管理的核心环节。在审计工作中,内部审计部门通过充分了解组织的风险管理过程,对存在的风险作出合理评估,提出风险管理建议,帮助改进组织内部控制和业务活动中的薄弱环节,从而促进组织不断规范财务管理和其他业务活动,增强组织免疫力,有效防范和控制各种风险,促进组织活动的健康开展。在审计工作中,及时发现组织经营管理和内部控制执行方面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提前发出预警,并及时整改和完善,对后续事项起到警示和指导作用,防患于未然。内部审计由传统的事后审计逐步过渡到“事前预防,事中跟踪”,充分发挥审计的预防性作用。
一、审计理论基础的概念界定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理论作为一种系统化了的理性认识,是人们由实践概括出来的关于自然界和社会知识的有系统的结论。由此,我们是否可以认为,审计实践活动就等同于审计理论基础呢?审计理论基础与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审计基础理论之间又存在一种怎样的关系呢?笔者认为,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尤其是对某一事物的概念的界定,通过与其相关事物的比较,在差异中寻找本质的区别,就更能体现该事物质的规定性。
1.审计理论基础与审计实践。根据辩证唯物主义
认识论,我们可得出,审计实践活动是审计理论的基础和来源,正是审计实践的不断丰富推动着审计理论的不断发展。然而,理论的形成并不是实践的简单堆砌,而更需要一种理性的思维去引导实践,并发现和提炼实践中存在着的有规律的东西,只有完成了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理论才得以最终形成。因此,审计理论基础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思想,它体现了审计的本质,并不断地引导和推动审计实践活动的发展,促成审计理论的形成,从而为整个审计理论体系的构建提供了一个支撑点。
2.审计理论基础与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审计理论结构,即审计理论系统内各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或程序,是一个按一定逻辑关系组成的有机整体。其逻辑起点应是构成这一有机整体的最基础的部分,是理论思维的初始点,起着统驭全局的作用。加拿大审计学家安德森于1977年提出的审计目标起点论认为:任何领域的研究都要确定其研究的界限和目标,审计理论结构研究应以审计目标为逻辑起点,由其层层演绎出整个体系,其他审计要素都应围绕审计目标而展开。由此可知,审计理论基础与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如果将审计理论体系比喻为一座建筑物,那么其基础部分就是审计理论基础。
3.审计理论基础与审计基础理论。审计基础理论是指可以通用于任何独立审计活动、具有普遍指导性的审计理论(如审计本质、审计职能等)。审计基础理论与审计应用理论是根据理性化程度对审计理论的一种划分,二者构成了完整的审计理论体系。因此,审计理论基础是理论体系的根基和起点,而审计基础理论则是审计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是支撑与被支撑的关系。如果把审计理论基础比作是建筑物深埋于地下的部分,它支撑着整座建筑物,审计基础理论则是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由梁、柱等构成的建筑物的基本框架。
综上所述,审计理论基础是在一定的时空中,支撑着审计理论形成并不断发展的根基与起点,是其他学科向审计理论转化的“关节点”。
二、审计理论基础的基本特征
由定义出发,审计理论基础的基本特征如下:
1.交叉性。作为其他学科向审计理论转化的“关节点”,审计理论基础本身就是诸多相关学科相互渗透的结果。在相关学科理论中,与审计存在本质相关性的部分构成审计理论基础,而该基础或其中一部分又同时构成其他相近学科的理论基础。可见,同一学科理论中可能包含着几个不同分支学科的理论基础,而某一学科的理论基础又是多个相关学科相互渗透的结果,审计理论基础就具有明显的交叉性特征。
2.抽象性。审计理论基础并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它属于一种意识,是人们辨别审计实践,并从中提炼出某些规律性的一种思维凝结。同时,审计理论基础的抽象性特征并不能否定其客观存在性。
3.独立性。审汁理论基础虽然支撑着审计理论体系,但它并不像审计基础理论那样属于审计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它虽然是审计理论的根基和起点,但并不等同于审计理论结构体系的逻辑起点。审计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审计理论基础,但作为理论支撑,审计理论基础在整个审计理论体系中处于相对独立的位置,其发展并不受制于审计理论的现状。
4.动态性。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审计理论基础也在不断地发展。每一个新学科的诞生,都丰富了这个“关节点”的内容。审计理论基础的动态性特征,决定了审计理论处于不断地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审计理论基础的发展为审计理论提供了充分的营养,并成为其发展的动力。
三、审计理论基础的具体内容
根据与审计理论的相关性程度,可以从内涵和外延两个角度对审计理论基础的内容进行界定。根据对审计初始性理论起点的考察与分析,审计理论基础的内涵有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哲学基础。审计本质是决定审计区别于其他客观事物的根本同性,也正因为如此,罗伯特·莫茨和侯赛因·夏拉夫在其《审计理论结构》中,在考察哲学性探索本质的基础上探讨审计本质。而作为应社会需求出现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审计最基本的职能就是监督。因此,从审计职能抽象出来的审计本质蕴涵了深刻的监督思想。监督思想最深的根源来自于哲学中关于人性的认识。“性本恶”论认为由于人的内在动力不足以使其自觉地履行义务、遵守规则,因此主张通过法制等外力来约束人的行为,而监督恰是一种有效的对人进行约束和管制的手段。西方的监控制度正是基于对人性恶的认识,才得到了今天的发展。此外,哲学作为反映事物普遍发展规律的科学,其对各学科都具有普遍的理论指导意义,也为审计理论提供了辨证的、唯物的思维方法。
2.管理学基础。在学科的划分上,会计学本身是管理学的一个分支,而审计学又是从会计学中分立出来的一门学科,因此审计学也同于管理学科,管理学的某些思想和理论理应构成审计理论的基础。尤其是管理心理学的出现,它集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以及人类学等学科为一体,在现今的管理中得到越来越多的认识和应用。而管理审计学科的诞生及制度基础审计理论的提出,无不体现了管理学对审计理论发展的深远影响。
3.法学基础。法学对审计理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审计范围和审计责任等基础理论的构建上。正如迈克尔·查菲尔德所说:“审计的范围和审计人员的责任通过法庭对一系列划时代事件的判决而得到了明确。”此外,各国《公司法》、《证券法》等也对审计理论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法学作为审计理论基础的内涵,为建立协调审计主体、委托人与被审计单位三者关系的审计理论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4.经济学基础。作为,门古老的科学,经济学在经历了几次划时代的变革之后、其理论体系日臻完善,不仅使本学科得到了迅速发展,还为审计理论的构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尤其是经济学中理论的提出,为我们认识审计本质及审计职能开辟了新的思路。根据经济学中的“理性人”假设,委托人和人都是最大效用的追求者,而各自利益目标的不一致:导致了行为上的偏差。委托人为了使人朝着自身利益的方向努力需付出成本,监督则是能够降低成本、维系关系的有效手段。此外,监督也体现了审计最根本的思想,成为审计最基本的职能。另外,产权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都极大丰富了审计理论基础的内容,为审计理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关键词】审计理论;逻辑起点;审计基本动因
一、引言
1961年,莫茨和夏拉夫共同出版了《审计理论结构》一书,开创了审计理论研究的先河,自此之后,众多专家学者便展开了对审计理论的研究。代表性的有美国会计学会出版的《基本审计概念说明》(1972年),C·W·尚德尔(美)编著的《审计理论—评价、调查和判断》(1978年),之后安德森以及汤姆·李和大卫·费林特也对审计理论结构作了深入的研究,对后世影响较大。国内对审计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在近二十年的研究中,国内学者对审计理论的发展和完善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审计实践也有了长足进步。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没有达成统一的共识,比如对于审计理论研究逻辑起点的问题众说纷纭。
二、审计理论研究逻辑起点的不同观点及其局限性
由于不同学者研究方式、研究背景的差异,审计理论界对逻辑起点也存在多种不同见解。国内外学者的观点主要包括:
1.以审计假设作为逻辑起点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期,以审计假设为逻辑起点的模式,以莫茨和夏拉夫、尚德尔为代表。这种观点认为审计假设为审计理论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在审计假设的基础上推导出审计原则,由此推出审计概念,然后用它们来指导审计准则,形成审计规范。
其局限性表现在:首先,以审计假设作为逻辑起点会造成审计理论与社会环境相脱离;其次,审计假设是审计人员对无法证明的现象根据客观规律做出合乎逻辑的推理,它可以作为审计理论结构的理论基础,但是不能作为研究的逻辑起点。
2.以审计目标作为逻辑起点
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以审计目标为逻辑起点的模式,以安德森为代表。以审计目标作为逻辑起点受到会计研究目标导向的影响,这种观点认为审计目标出发是整个审计理论体系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素,其他的审计要素都是围绕审计目标展开的,因此,将审计目标作为逻辑起点。
其局限性表现在:审计目标是审计人员接受委托,对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进行审查的导向,它是审计人员的一种主观判断,并不能直接反映经济发展的需求。另外,审计目标会随着时间或其他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如果从审计目标出发进行审计理论研究,就会缺乏稳定的基础,所以以审计目标作为逻辑起点也是不恰当的。
3.以审计本质作为逻辑起点
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以审计本质为逻辑起点的模式,以汤姆·李和大卫·费林特为代表。这种观点认为审计本质是审计的固有属性,是稳定不变的。只有准确把握了审计本质,才能正确把握审计理论的研究方向,其他审计要素的提出才有基础可言,从而进一步构建审计理论体系研究框架。国内十几年的审计理论研究,大多选择“审计本质”作为逻辑起点。
以审计本质作为逻辑起点也有其局限性,表现在:认识审计本质离不开具体的审计环境,人们对审计本质的认识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等循环往复的过程,只有弄清了审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才能进一步认清审计的本质,因此,将审计本质不能作为审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
4.以审计环境作为逻辑起点
以审计环境作为审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以刘明辉教授为代表,在《高级审计理论与实务》一书中有所体现。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审计环境是一种真实的存在,是审计系统中最简单、最普遍、最基本的现象。同时,审计环境具有高度的综合性,是一切审计实务存在的基础,也是一切审计理论要素产生的源泉。审计环境是沟通审计理论与审计实践的桥梁。
但是,审计环境是审计赖以生存的客观条件,不能决定审计的存在和发展,审计的本质、职能和目标是由审计的本质属性决定的。另外,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审计环境处于不断变化中,知识和信息网络已经成为不可忽略的审计环境,将来还会出现新的审计环境,因此,以审计环境作为逻辑起点所构建的审计理论结构框架缺乏足够的稳定性。我们应当重视审计环境对审计所起的重要作用,但是以此作为审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是不合适的。
此外还有二元或多元导向型,持这一观点的人认为,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如果仅为审计假设、审计目标、审计本质、审计环境中的一种,对于正确、全面研究审计理论是不完善的。因此,他们提出了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的二元论、多元论,但是,它违背了了审计理论研究逻辑起点的唯一性,因此也是不可取的。
三、审计理论研究逻辑起点应具有的特征
1.唯一性
进行审计理论研究必须从一个切入点入手,这个切入点就是逻辑起点,从这个点出发研究审计的其他相关问题,才能对审计有进一步的认识,从而形成审计理论,并以此指导审计实践,构建审计理论体系。
2.联系性
审计理论研究逻辑起点应该是审计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并与审计理论体系中的各要素相互联系,构成一个逻辑严谨、内容完整的理论体系。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审计也是如此。一方面,逻辑起点联系审计系统与审计环境;另一方面,逻辑起点联系审计理论与审计实践,以逻辑起点产生的审计理论指导审计实践,自身也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完善。
3.初始性
审计理论研究逻辑起点应该具有初始性,是审计理论体系中各种复杂要素的基础。逻辑起点的实质内容应表现为审计理论体系中最抽象、最简单、最基本的思维规定。对审计理论的研究是以逻辑起点为出发点的,在它的指导下,审计理论研究的其他问题才得以解决。
4.一致性
这里说的一致性是指历史起点与逻辑起点应该是一致的。任何理论的诞生都是历史过程的抽象,因此,逻辑起点应该与历史起点保持一致,而不能超越历史起点。
四、审计理论研究逻辑起点的提议
基于以上研究,笔者认为应将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基本动因,即维护产权,作为审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理由如下:
首先,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动因有多种不同观点,目前比较流行的有“两权分离观”和“受托责任观”,但基本动因只有一个,即维护产权。符合审计理论研究逻辑起点唯一性的要求。其次,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基本动因反映社会环境对审计系统的客观要求,是环境需求与审计本质、基本职能结合的统一与概括。在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基本动因推动下,形成审计本质和审计职能,进而产生审计基本目标。再次,维护产权这一基本动因是审计理论体系中最简单、最初始的思维规定。正是从这个因素出发,才出现了审计主体与客体,进一步衍生出审计本质、假设及审计目标、审计规范等。产权动因论是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动因,是制约审计本质、职能和目标的。审计理论体系实际上是围绕维护产权这一基本动因展开的。最后,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基本动因是审计基础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又是审计工作的历史起点。审计的产生、发展和变革追溯到底是为了体现产权结构、反映产权关系、维护产权利益。从这一方面来看,其逻辑起点与历史起点是一致的。
审计本质是以审计基本动因为基础的,进一步衍生出审计假设、审计目标,并以此为依据制定审计准则、审计程序和方法,最终形成审计报告。另一方面,审计理论结构作为一个理论系统与审计所依存的社会经济环境还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审计环境对审计理论体系的作用表现在,要求理论结构的构建必须适应环境的需要,并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革,与此同时,审计理论通过审计实践的反作用而不断改善环境的状况。因此,进行审计理论研究、构建审计理论体系框架就应该将审计基本动因作为审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
参考文献:
[1]审计理论研究课题组.审计基本理论比较:前后一贯的理论结构[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9:72-82.
[2]赵红莉. 审计理论结构研究的新思考[J].财会通讯,2010,(09).
[3]祖建新,石道金.论审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J].财会通讯,2006(2).
[4]杨蓉.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新思考——审计本质目标[J].中国证券期货,2011(6).
论文摘要:科学的审计理论对审计实践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审计理论的发展也应该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之上,应该与其他学科一起蓬勃发展,该文分析了审计理论基础的界定和应该具备的条件,提出了审计理论的建立和发展所依据的理论基础。
理论知识是一种社会战略资源,科学研究在世界各国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审计学大约产生于1930年前后,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审计理论日益完善,科学的审计理论对审计实践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科学的审计理论不是空中楼阁,它应该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之上,审计理论基础是审计学科理论大厦的根基,只有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的理论才能蓬勃发展。本文对审计的理论基础问题做一初步探讨。
1.审计理论基础的界定
研究审计理论基础,必须弄清楚审计与其理论基础存在什么样的关系,以及审计理论基础和审计基础理论的区别。所谓基础是指事物发展的根本和起点,形象讲就是事物从哪里开始产生与成长,“基础”中蕴涵着事物最初萌芽与发展所需的相关因素,是事物发展的“源头”。那么审计理论基础运用基础的语言学定义,可以理解为:审计的理论基础应该是其产生与成长的源头,审计学只是科学这个体系中的一个分支,那么它的理论基础是位于科学母体中的生长点,即与其他科学共同的关节点处。
2.审计理论基础所应该具备的条件
并不是所有与审计学有联系的学科都可以成为审计学的理论基础,它应该具备一定的条件:1)作为审计学理论基础的理论必须能够体现审计的本质和特征。基础是理论产生与成长的源头,作为审计学的理论基础必须能够体现审计的本质和特征。2)从审计学包括其理论基础的意义上看,理论基础应当构成整个审计体系的自然的逻辑起点,是审计学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的交叉点,只有这样,才能把审计和其他学科紧密联系,构成整个的科学体系,孤立的理论是不能成为审计的理论基础的。3)作为审计理论基础的理论必须要早于审计理论体系产生的时间。审计学大约产生于1930年左右,所以,作为基础的理论必须早于1930年,这样才能符合时间序列顺序,这样才能对审计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指导作用,促成审计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3.审计理论基础的内容
3.1哲学基础
哲学是科学的科学,是对从实验科学、合理学问、普遍经验或其他事物中获得的所有知识的批判吸收、系统化和组织化,它构成某一学问的基础原则体系和实务规范体系,因而哲学可作为所有学科理论的基础,将哲学的方法、观念运用于审计理论,就是审计理论的哲学基础。
审计本质是决定审计区别于其他客观事物的根本属性,审计作为应社会需求出现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它最基本的职能就是监督。因此,从审计职能抽象出来的审计本质蕴涵了深刻的监督思想,监督思想最深的根源来自于哲学中关于人性的认识。“性本恶”论认为由于人的内在动力不足以使其自觉地履行义务、遵守规则,因此主张通过法制等外力来约束人的行为,而监督恰是一种有效的对人进行约束和管制的手段。西方的监控制度正是基于对人性恶的认识,才得到了今天的发展。此外,哲学作为反映事物普遍发展规律的科学,其对各学科都具有普遍的理论指导意义,也为审计理论提供了辨证的、唯物的思维方法。
3.2法学基础
法是阶级社会中维护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的工具,法国著名法学家孟德斯鸠在他的代表作《论法的精神》中,提出法是由事物性质所产生的必然关系,因而一切事物都和法有一定的关系。法对审计理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审计范围和审计责任等基础理论的构建上,审计过程本身就是执法过程,在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中,审计表现为间接控制,以对经济活动的监视为宏观经济协调输送信息;以对经济活动的监督实现宏观控制。审计的范围和审计人员的责任通过法庭对一系列划时代事件的判决而得到了明确。法学作为审计理论基础的内涵,为建立协调审计主体、委托人与被审计单位三者关系的审计理论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3.3经济学基础
西方经济学中的精髓也可以为我所用,以丰富和完善我们的审计理论,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尤其是劳动价值学说,是我们认识经济活动的过程和本质、定量和定性分析有关概念和范畴、总结有关经济规律的重要依据,它应该是审计理论基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经济学中的“理性人”假设,委托人和人都是最大效用的追求者,而各自利益目标的不一致,导致了行为上的偏差。委托人为了使人朝着自身利益的方向努力需付出成本,监督则是能够降低成本、维系关系的有效手段。此外,监督也体现了审计最根本的思想,成为审计最基本的职能。另外,产权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都极大丰富了审计理论基础的内容,为审计理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3.4管理科学理论基础
管理科学理论成为审计理论基础的组成部分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制度基础审计是以测试和评价内部控制制度为主要内容的,而内部控制制度是控制论在经济管理中的具体运用,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产物;其次,管理审计近几十年来的悄然兴起,说明了企业管理活动的日益重要,管理审计迫切需要现代管理理论的指导以客观地评价企业的经营管理,为企业改进经营管理提出富于建设性的意见;管理科学理论中分权管理的思想为国家审计实行分级管理、审计机关独立设置、建立机构内部的责任制、进行部门间和上下级之间的沟通协调以及职能约束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3.5数学理论基础
数学中的概率论和数理统计都是先于审计理论而单独存在的两种理论,具体而言,概率论为抽样审计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数理统计为它提供科学化和具体化的方法论基础。审计中的统计抽样是依据数理统计原理从被审单位资料中抽出一部分进行审查,以推断全部被审资料的审计结论的方法。概率论中的大数定律也为审计工作提供了一种方法,审计工作所面对的是繁杂的会计记录和其他资料,从表面上看是杂乱无章的,所以我们可以视其为大量的相互独立的随机因素,利用大数定律,我们可以抽取样本资料进行审计,对其特征进行归纳和总结,归纳总结得出的结果会使这些个别资料的影响相互抵消,能够显现出被审对象的总体特征。所以概率论也是审计理论发展的基础之一。
3.6伦理学基础
的首要任务在于揭示事物的本质。认清了事物的本质,才能把握其运动的。因此,审计本质的研究在整个审计的研究中具有导向的作用,决定着整个审计理论的发展方向。
人们对审计本质的认识,据其深刻程度,大约可划分为三大阶段,即从“查账论”到“过程论”再到“监督论”。也可以说,在审计本质认识上已发生两次大的飞跃:
第一次是从“查账论”到“方法过程论”的飞跃。
第二次是从“查账论”和“方法过程论”向“经济监督论”的飞跃,但这种变化并非质变。
笔者坚定地认为,审计在本质上是一种确保受托经济责任全面有效履行的特殊的经济控制。换言之,审计活动实际上是一种控制活动;审计行为实际是一种控制行为。而以审计在整个经济系统中的作用来看,它实际是一种特殊的控制机制。笔者将这种审计本质认识论称为“经济控制论”或“经济控制观”。
之所以说审计的本质是控制,是因为审计本身就是作为控制手段而产生的,它与控制之间有着天然联系和亲密无间的血缘关系。“经济控制论”的提出与确立具有重大意义。
第一,它更深刻、更准确地揭示了审计的本质。
第二,可以此为基础构建全新的审计理论结构,促进审计理论的发展。
第三,有利于将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等科学新成就有机地运用到审计理论的研究之中,创造出更丰满的审计理论;第四,更有利于审计职能作用的发挥,使其更好地为社会经济服务。
审计理论结构基点及其要素
审计理论结构的构建基点可有三种选择,即审计假设、审计目标和审计本质。笔者认为在需要大力发展审计理论的现阶段,选择审计本质作为整个审计理论结构的构建基点更为恰当。主要理由是:
(1)只有准确地揭示了审计的本质,才能把握住审计理论的发展方向。
(2)只有在审计本质认识上有所创新与突破,才能带动整个审计理论研究的发展有质的飞跃。
审计的本质乃特殊的经济控制。以此为出发点,笔者构建审计理论结构的基本思路是:
第一,需要研究审计这种特殊的经济控制存在的基本前提,这在理论上即属于审计假设的范畴。
第二,控制与目标紧密关联,审计这种经济控制必须有其特定的目标,因此,审计理论结构中应有审计目标这一要素。
第三,控制目标的实现必须依赖特定的控制手段与控制方式,因此,在以“经济控制论”为基点构建的审计理论结构中必然有审计控制手段与方式这一要素。
第四,控制系统的运作和控制手段与方式之作用的发挥又必须通过符合特定质量要求的信息流动来实现,而且还须有约束与引导审计行为的控制规范(或标准),因此,审计信息与审计规范也自然构成审计理论结构之要素。
基于这种思路,笔者提出的审计理论结构由(1)“审计本质”、(2)“审计假设”、(3)“审计目标”、(4)“审计信息”、(5)“审计规范”和(6)“审计控制手段与方式”这样六个要素构成。相应形成六大审计理论板块,即“审计本质论”、“审计假设论”、“审计目标论”、“审计信息论”、“审计规范论”和“审计控制论”。该审计理论结构各要素之内在联系是严谨的和符合逻辑的。“审计本质”要素处于该结构的最高层次,起着统驭整个审计理论结构的导向的作用:“审计假设”要素介于“本质”要素与“目标”要素之间,作为前提条件,支撑起审计理论结构大厦,具有基石作用,同时,又指导审计目标的确立。“审计目标”要素直接决定和制约着“审计规范”、“审计信息”与“审计控制手段与方式”这三个要素的选择与确定,反言之,这三者都是直接服务于如何保证审计目标之有效实现的。当然,它们本身还得反映“审计本质”和“审计假设”的要求。
由此可见,该审计理论结构的建立是合理的,它是一套完全浑然一体、首尾相应的命题体系。
审计目标
“Accountability”一词在我国20世纪8O年代有多种译称,如责任、受托责任、经管责任、经济责任和责任性、责任制等。笔者在1989-1990年撰写博士论文期间,综合各种译称之优点并结合审计、会计之特点,将其译称“受托经济责任”,并运用到博士论文之中,得到我的导师李宝震教授和闫金锷、闫达五、杨纪琬、杨时展和郭道扬等多位会计、审计大师的赞同和充分肯定。随后,“受托经济责任”这一概念在我国审计与会计界得到广泛。
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的存在是审计产生、发展之首要前提。审计的本质目标就是确保受托经济责任(Accountability)的全面有效履行。不确立这一目标,审计也就失去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受托经济责任的基本涵义是指按照特定要求或原则经管受托经济资源和报告其经管状况的义务。由此,我们可将受托经济责任划分为行为责任与报告责任两大方面。从这一定义中,我们还可以看出,受托经济责任的实质就是按照特定要求(或原则)行事,其就是一系列的特定要求。从这些特定要求的来源看,它们来自委托人群体对受托人理想行为的期望与要求。由于委托人群体中的成员来自社会的方方面面,因而其期望与要求实际代表或反映了某种社会需要。从角度看,由于委托人的这种期望与要求是从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不断发展变化的,因而受托经济责任的内容也是由单一到多样不断扩展着的。
从行为责任方面,受托经济责任的主要内容是按照保全性、合法(规)性、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社会性以及控制性和环境性等要求经管受托经济资源,它们分别构成受托经济责任的某个方面,即保全责任、遵纪守法责任、节约责任、效率责任、效果责任、社会责任以及控制责任和环境责任等;从报告责任方面来说,受托经济责任的主要内容是按照真实性、公允性或可信性的要求编报财务会计报告或年度报告以全面反映行为责任的履行情况。
审计正是作为保证受托经济责任之全面有效履行而存在的一种特殊的经济控制手段或机制。审计师通过其独立、客观、公正的检查,对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状况予以确认,看其是否符合“全面有效”之目标要求,一旦发现偏离此目标要求之情形,即通过审计反馈进行直接或间接的纠偏,以促使受托经济责任得到全面有效的履行。
审计假设
审计作为一种客观的社会经济现象,它的产生与发展必有其基本前提与约束条件。揭示这些基本前提与约束条件既是审计科学的首要任务,也是发展审计理论的必然要求,这也属于审计假设研究的范畴。笔者认为,审计的基本假设可有五项,即:
①责任关系假设。
②正当怀疑假设。
③可确认假设。
④独立性假设。
⑤有效性假设。
这五项假设代表了决定审计事物产生与发展的最普遍、最基本的前提与条件,反映了审计最本质的东西。
(1)关于“责任关系假设”
该项假设认定各种受托经济责任的确立与解除必须由独立的第三者进行客观、公正的评定,充任这种第三者的人叫审计人,他所实施的行为活动就是审计。因此,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的存在是审计产生的基本前提或首要前提。
(2)关于“正当怀疑假设”
该项假设的基本涵义是,由于没有充分的理由完全信任受托人的责任履行过程是全面有效的,没有充分的理由完全信任受托人提供的说明其责任履行状况的经济信息都是真实、公允和可信的,因而,必须对受托经济责任履行状况及其表达信息之可信性进行审计。因此,“正当怀疑假设”的关键意义是明确了审计的直接原因,为实施审计明确了目标、提供了依据。同时,从“正当怀疑假设”中还可合乎逻辑地推导出审计上的一些重要概念或观念,如应有审慎态度或应有审计关注,在权责划分基础上建立内部控制等。
(3)关于“可确认假设”
该项假设的基本涵义是,假定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状况可以通过收集、评价相关证据、验证相关信息而得到确认。这包括三层意思:
第一,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状况是可以确认的。
第二,这种确认是通过收集与评价相关证据以验证表征责任履行状况的信息来实现的。
第三,为实现此种确认,必须要求确立审计标准,并实施恰当的审计程序。
这一假设非常重要。正因为受托经济责任履行状况是可以确认的,审计标准的制定,审计证据的收集与评价以及审计程序的实施才具有实际意义,否则,也就失去了实施各种审计手段之依据。因此,“可确认假设”是审计准则理论、审计程序理论与审计证据理论之基础,也是审计中运用概率理论之前提和确立审计师责任界限的依据。
(4)关于“独立性假设”
审计的独立性是审计机构和人员排除干扰及个人利害关系,秉公实施检查并提出客观、公正的审计意见的一种特性。独立性是审计之最根本的特征,是审计的灵魂。失去独立性之审计也就不可能成其为审计。
“独立性假设”的基本涵义就是假设审计机构和人员始终能保持其地位、精神、操作以及伦理上的独立,并有能力排除各种干扰与约束,进行独立审计。该项假设的重要意义在于确立了审计的本质特征,使之区别于其他检查活动,成为一种自成体系的检查活动,成为一门独立的。该项假设是公认审计准则和审计职业道德中有关独立性要求及道德行为概念的基本依据。
(5)关于“有效性假设”
该项假设的基本涵义在于假设审计师与管理部门之间不存在必然的利害冲突,即使有时存在,也可以避免或不至于妨碍审计行为的有效实施。我们可以设想,如果审计师与管理部门之间存在必然的、不可避免的利害冲突,那么,审计的独立性就没有保证,即使实施了审计,也失去了审计的本来意义。因此,“有效性假设”的确立为实施有效审计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也进一步巩固了“独立性假设”的地位。
以上五项假设相互联系,结为一体,共同构成了整个审计与实务的基本前提与条件。“责任关系假设”确立了审计存在的基本前提:“正当怀疑假设”解释了审计直接原因:“可确认假设”提供了实施各种审计手段的基本依据:“独立性假设”确立了审计的本质特征;而“有效性假设”则是实施有效审计的坚强后盾。
效益审计
审计在实现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即“两个根本转变”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帮助实现两个根本转变的最重要的手段或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没有健全有效的审计手段,两个根本转变的完成是不可能的。两个根本转变的共同核心是效益问题,由此决定了经济效益审计在促进两个根本转变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应当发挥决定性作用。为了更好地适应两个根本转变的需要,更好地发挥效益审计在其中的作用,应当对效益审计的和重点作出必要的扩充和调整,即应当建立并实施“利润目标导向审计”和“投资报酬率导向审计”相结合的新型效益审计,并促进审计重点由财务向效益的转变。在财务审计中应当把企业经营成果(利润)和投资报酬率同时予以披露,并对企业资产保值增值情况重点予以关注。
国家审计对国有企业的审计权
国家审计对国有企业的审计权本不应该是一个问题,但随着国有企业审计环境的变化,它又似乎成了一个问题。笔者认为,国有企业的审计环境主要由经济因素、民主因素、因素、文化因素和审计职业因素等构成。
国家审计对国有企业应该拥有审计权,其基本依据在于:
①国际审计惯例的要求。
②保证和促进公共受托经济责任履行的需要。
③国家审计与审计固有差异所决定。
④充分的法律支持。
国家审计如何实现对国有企业的审计权,笔者提出了五个方面的选择思路,即:
①国家审计应把国有企业审计作为重点来关注。
②通过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法律制度,明确界定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在国有企业审计上的职责权限,使两种审计协调配合,共同强化对国有企业的审计权。
③按照国有企业分类改革战略,划分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对国有企业审计权的实施范围。
④国家审计对国有企业审计的重点逐渐由财务合法性和合规性转向效益性,建立并实施“利润目标导向审计”和“投资报酬率导向审计”相结合的新型效益审计。
⑤积极稳妥地推进国家审计对国有企业厂长经理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
企业制度与现代审计的关系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既定方向。现代审计与现代企业制度之间存在深刻的内在联系。主要表现为建立基础的一致性——财产(资源)的委托受托经营。以法人财产制度和有限责任制度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企业制度是建立在财产(资源)委托受托经营关系基础上的。在此种关系中,委托人是财产的终极或原本利益所有者,而受托人是作为企业法定代表的经营者、管理者和决策者;委托人作为出资者对企业财产拥有终极所有权,而受托人作为经管者则对出资者投入的资本(财产)拥有法人产权,即独立运作的经营权。
现代与现代审计也是建立在财产(资源)委托受托经营关系上的。此种关系即会计、审计理论上所谓的受托经济责任关系(Accountability Relationship),即委托人与受托人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在此种关系中,委托人将其财产(资源)托付给受托人并赋予其相应的行为指令(示)、报酬和权力;受托人接受委托并对其承担特定的经济责任(如管好用好受托财产)。对现代企业而言,此种受托经济责任关系实际上是现代企业制度中法人财产制度与有限责任制度基本要求的逻辑延伸。
在受托经济责任关系中,委托人希望受托人能够诚实地、令人满意地履行受托经济责任,不仅要求实现其受托财产(资本)保值,而且要实现其财产(资本)的增值;而受托人也具有向委托人交待或表明其在诚实地、认真地履行受托经济责任,以便继续获得委托(投资)的内在需要与动机。基于受托人的需要与动机产生了会计的需要,即借助于会计来反映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具体表现为:
(1)通过会计确认、计量与记录,反映和控制受托经济责任的具体履行过程,即经管受托财产的过程。
(2)通过会计报告总括地反映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状况。在实践中,后者对于委托人来说更为重要,它是委托人了解受托人责任履行状况的最基本的依据。
基于委托人的愿望和保证受托人会计反映的真实公允性(Truth and Fairness)或可信性(Credibility),产生了对审计的需要,即委托人借助于审计来控制受托人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过程和状况,以及受托人提供的会计报告的质量(即真实公允性或可信性)。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与受托人,特别是经营管理活动存在着法律上、空间上和时间上的分离性,以及专业知识障碍和时间、成本方面的若干限制,委托人往往不能直接控制受托人的责任履行过程和会计报告之质量,必须借助于一个独立的第三者来实现这种控制,这即审计产生的重要原因。而受托人为了表明其责任履行情况并取信于委托人,也愿意接受此种控制。按审计动因理论中的“人理论观”(Agency theory)受托人通过审计可获得至少四方面好处:
(1)解除(脱)受托经济责任。
(2)提高企业的社会声誉。
(3)扩大企业对市场的力,增强盈利能力。
一、什么是军队会计信息质量
与普通工业企业、公司组织会计信息不同,军队不是以盈利为目的的集团,而且运行机制也存有较大差异,使得对军队会计信息质量也具有十分特殊的要求,不可与普通的公司组织一概而论。军队作为特殊的团体,其会计信息质量的优劣对其合理运营而言,具有重大的军事意义。
军队会计信息质量是指在军队一系列军事经济活动中所涉及到的会计方面的行为,并依靠一般会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结合军事行动的特殊性所产生的有关财务方面的基本信息。通过编制会计报表等一系列的会计活动来体现军事活动当中所涉及到的资金流动等方面的基本信息,这些信息产生的数据规范效应(或称为大数据效应)对未来的军事活动也具有积极的知道作用。
二、军队会计信息主要特点
(一)军队会计信息的及时性
军队会计信息的及时性是指会计报表的编制、报送要及时,即在会计年度终了较短时间内报送会计报表。军队会计信息的及时性是信息质量的重要要求,随着经济的发展,信息使用者对信息的及时性要求越来越高,会计报告每年报送一次并且在年度终了若干时间后才报出的传递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
(二)军队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军队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是指会计信息必须真实可靠。对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遵循会计要素定义的要求,使其在会计报表上所反映的各项会计要素均符合其质量特征。 财务报表应当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对于重要的经济业务应当单独反映。可靠性是会计的本质属性,是会计信息的灵魂。
(三)军队会计信息的有用性
军队会计信息的有用性指决策有用性。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FA SB) 的《 财务会计概念公告》 构建的会计概念体系就是以“ 决策有用性”为核心,将相关性、可靠性等会计质量特性连成一体。 决策有用性是会计信息最基本的质量特征,会计信息质量直接关系到决策者的决策及其后果。
三、军队会计信息质量的现状
军队会计机信息质量体现着军队会计信息使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军事资源能否被
合理配置、军事经费是否取得了较高程度的使用效率,而这也直接与军队后期服务系统等相关联,对军队的建设与发展有积极作用。当前,由于受制于主客观多方面的约束,军队会计信息质量普遍不高,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会计信息失真度较高
军队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所反映出来的内容并不与真实的军事活动相一致,会计核算与制度的复核型程度越来越低,无法反映出真实的军队财务基本状况。
(二)军队会计人员业务开展所受限制较多
目前军队会计工作的参与人员较多,会计人员在主客观方面缺乏较高的独立性,难以通过自身工作取得必要的晋升与奖励,因此工作的积极性不高,而这直接影响着会计工作的质量好坏。另外,关系主义倾向也严重影响着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趋向,会计工作的质量好坏以及会计信息的处理优劣并非其追求的目标,而在自身工作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程度的变通则逐步演变为军队会计人员的普遍价值取向,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基本质量。
(三)相关法规制度尚不够完善
对于军队会计制度而言,会计业务的授权与分工是其制度焦点所在,而目前这类制度仍然存在较大的欠缺。首先是缺乏必要的会计监督,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对于不同部门的职责进行了确定,但不同部门之间的业务通常没有必要的交叉,部门之间的监督作用几乎不存在;其次是上级主管部门对具体会计业务工作有不合理的干涉现象。会计工作是一项较具技术含量的工作,对会计工作的分权处理是十分必要的,但目前仍存在上级主管部门集权的现象,将经营、控制、监督等权利统于一身、不仅削弱了下属部门的工作权利,使工作不能合理运转,而且也容易出现随意性与模糊性管理的现象,影响着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
(四)军队审计工作的监督力度不强
根据我军的相关法规,会计部门即是会计工作的执行部门,又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上级主管部门执行审计工作,而这种双重的工作身份,不仅有可能导致会计工作的不合理开展,也难以起到审计工作的监督作用,这就是极大地削弱了审计工作的效果,并最终影响着会计信息的质量。
四、提升军队会计信息质量的几点对策
(一)加强有关法规建设
首先,军队各级有必要对《会计法》、《会计准则》及相关会计法律进行系统的宣传贯彻,并严格按照这些法规要求,在法规的指导之下开展相关活动;其次,军队内部的专门审计部门应构建属于军队自身的会计职业规定,在加强对会计工作质量有效监督的同时,打击违规的会计行为和虚假行为;再次,进一步完善报表制度,提升报表自身质量,从而进一步削弱虚假会计信息,对提升会计信息质量有基本的保障作用。
(二)提升会计人员素质
军队相关部门有必要定期对会计从业人员进行法纪观念、思想政治等方面的培训,从而保证军队会计从业人员对法制法规、是非标准有着清晰认识,从而高标准地要求自己爱岗敬业。
(三)优化会计工作制度
首先,要加强军队会计内部制度的建设要结合自身的组织特征,将现行现金会计准则融入到自身会计工作当中,并构建符合自身特征的会计工作规章制度,加强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建设;其次,要加强军队会计外部环境的建设;再次,要加强军队会计从业人员资质评价制度,以逐步提升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保证由于业务水平不够导致的会计信息质量不高情况逐年减少。
关键词:电网;审计;文化
中图分类号:F239.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24-000-01
一、电网企业内部审计文化构建目标
内部审计文化是企业管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审计机构及人员在履行审计职责、实施经济监督行为时,培育形成的价值观体系及其表现形式的总和,体现在审计工作所恪守的理念、所追求的价值、所遵循的规范、所体现的风骨、所展示的形象等各个方面。构建企业内部审计文化的目标,就是通过内部审计文化建设,形成具有企业特点的内部审计理念和价值观,积极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评价和咨询职能,构建企业内部审计文化的主要任务,就是大力宣贯企业内部审计理念,牢固树立内部审计价值观,积极构建内部审计文化体系框架。
二、电网企业内部审计价值
依据国际内部审计实务标准,电网审计人应以“独立、依规、公正、进取、奉献”作为内部审计价值观。
(一)独立是内部审计文化最本质的特征
独立性是内部审计的生命,是其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主要体现:一是组织独立。审计机构单独设置,与被审计对象没有组织上的隶属关系。二是人员独立。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对象不存在经济利害关系,不参与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管理活动。三是工作独立。审计机构及其人员依法独立开展审计工作,不受来自其他职能部门、经济组织和个人的干扰。四是经费独立。审计机构履行职责所必需的经费,依照审计办法的规定单独列入企业财务预算。
(二)依规是内部审计机构最基本的行为规范
依规审计是企业制度管理在审计监督活动中的具体体现。一方面要求审计机构必须以国家法规和企业制度规定作为审计的依据与标准;另一方面要求审计机构及审计人员依法履职时,规范自身行为。
(三)公正是审计人员履行职责时基本的价值取向
审计的客观性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工作时必须保持一种公正的、不偏不倚的精神状态。内部审计人员在履职时,不应有任何质量妥协,要依法办事,在搜集审计证据、评价审计事项、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时,从企业发展大局出发,维护企业整体利益出发,谨慎执业,客观评价。
(四)进取是审计人员开拓创新的基本品质
当前,电网依法治企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审计工作必须渗透到企业各项管理活动中,审计人员需要适应新的形势需要,不断钻研新业务,不断提高专业胜任能力。保持专业技术的适应性,积极进取是审计人员基本品质。
(五)奉献是整个内部审计价值体系的道德基础
廉洁奉公,无私奉献是内部审计工作有效运行的必要保证。审计工作的定位和职责,要求审计人员要技高一筹、德高一筹。审计人员必须廉洁自律,不从被审计单位获取任何可能妨碍职业判断的利益;必须诚实守信,不得损害国家利益、企业利益;必须严守秘密,按规定使用履行职责时获取的各种信息和结论。
三、内部审计文化体系架构探索
为有效地落实审计文化建设任务,需要要从“物质、制度、行为、精神”四个方面构建。
(一)夯实物质基础,构筑保障机制
物质文化建设理念是:机构独立、保障有力。审计物质文化是内部审计存在和发展必要的物质基础和工作环境。相对独立的审计机构、运作正常的审计委员会、符合程序的审计干部任免、必要的经营管理会议参与度、定期的工作报告制度等,构成审计工作必需的运作机制。必备的办公场所、相对充裕的业务经费、适当的工资福利待遇、必要的现代化办公设备等,构成审计工作物质保障。
(二)完善制度规范,构建制度体系
制度文化建设理念是:体系健全、执行到位。审计制度文化是保证审计工作正常运行、审计人员行为规范、审计组织职能有效履行的关键。涵盖广泛、相互衔接且落实到位的审计制度体系,代表着审计文化建设所达到的水平和高度。电网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建设可从三个层次建设,一是审计工作办法;二是审计业务办法和审计管理制度;三是具体的审计业务指南。
(三)积极引导,营造良好氛围
行为文化建设理念是:爱岗敬业、争先创优。营造健康向上的审计氛围,有助于形成生动活泼的工作环境、爱岗敬业的道德风尚、争先创优的进取精神、团结友爱的人际关系。通过规范审计程序和审计行为,加强对审计人员工作业绩考核评价,引导审计人员严格遵守审计职业道德规范和审计承诺。通过竞争的、动态的审计人才管理制度,加速人才培养,营造一个“学习、创新、务实、诚信”的人才辈出的激励机制。
(四)塑造形象,培养精神
精神文化建设理念是:客观公正、无私奉献。审计精神文化是审计文化的核心和灵魂,要引导审计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注意培养自身的沟通协调能力,提升个人的道德修养。牢固树立“独立、依规、公正、进取、奉献”的企业内部审计价值观,做到“正直、客观、保密、胜任”,建立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共有的精神家园。
四、内部审计文化构建与实施
文化理念的形成不能靠一朝一夕的灵感和热情,而是来自于水滴石穿的潜移默化,需要遵循审计文化建设的内在规律,有计划有步骤地积极推进。
(一)加强组织,持续推进
审计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要按照审计文化建设的总体框架,进行长期的、持之以恒的工作努力。因此必须要加强对审计文化建设的领导工作,分解细化建设任务,将审计文化建设与审计工作目标管理、审计工作规划、年度工作重点有机的结合起来,持续地加以推进。
(二)大力宣传,形成氛围
审计文化建设是一个新的文化理念,要通过各种宣传形式,利用系统内的各种信息宣传载体,就审计文化建设的内涵外延、重要意义、总体规划、实施方案等方面,向企业审计人员及相关人员宣传交底,引导审计人员提高认识,积极参与并形成自觉行动。
(三)突出重点,分步实施
审计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渐进的系统工程。要按照总体规划,根据本单位实际,选择不同的突破口,抓住物质、制度、行为和精神四个层面审计文化的关键内容,精心策划,逐步实施。在文化建设上要力戒本本主义和形式主义,更不能把文化建设狭义的理解为“搞活动”。
【关键词】经济责任 审计 全面性
大型国企不同于中小型企业,其一般表现为企业资产规模大、所涉业态广、企业层级多,每次审计一般涉及到企业3年的经营控制活动,由于安排审计的时间有限,还受到审计人员素质不一等因素的制约,要想准确描绘企业全貌并不是件容易的事。经济责任审计作为中国特色的国家审计创新,直接把自然人作为审计对象,审计结果报告将作为组织部门考核管理者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全面反映管理者履职情况无论对个人还是对企业而言至关重要。本文侧重于分析对大型国企经济责任审计“全面性”的把握。因此,如何恰当地为大型国企画好“全身像”,从而客观反映企业管理者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是本文关注所在。
一、整体范围特征――全面性目标
1.把握整体,不能“盲人摸象”。大型国企无论其资产量还是经营量,都呈现出较大规模:净资产从几亿到几百亿不等,下属企业多达上百家,企业层级大于三级以上,主要经营业态少则五六个多则几十个,经营链条又错综复杂。这些客观情况,使得把握好大型国企经济责任审计的全面性就显得较为困难。审计如以局部代替整体,好比“盲人摸象”,查到哪审到哪,审计的全面性目标就成了空中楼阁。笔者认为,把握整体应该是两个层面:一是能反映大型国企在经营发展、政策执行、重大经营决策、资产质量、内部管理、遵守廉政规定等重大方面的情况;二是能从总体上反映大型国企的成绩和问题,不能仅停留于关注某项主营业务、某件重大交易事项等情况就作出审计评价,出具审计报告。
2.明确范围,不能“画蛇添足”。对大型国企的经济责任审计,应把审计范围严格控制在经营管理者应履行的经济责任内。何谓经济责任范围,从长度上看,应关注其具备控制力的下属企业;从深度上看,至少应关注三个层级以内的企业;从宽度上看,应对管理者主要职务、兼任职务、个人法定职责等方面予以关注。换言之,凡经营管理者不具有控制力的下属企业,或者层级非常低的企业,都不属于经营管理者职责范围内的直接责任;如过多关注就成了“画蛇添足”。以偏概全的审计报告只能体现其冗余性,并不能体现“全面性”。
3.凸显特征,不能“画虎成猫”。大型国企由于受主营业务性质、管理模式的不同,竞争环境迥异等外部因素影响,以及企业领导风格、风险偏好等内部因素影响,无论从发展质量、发展速度还是发展轨迹等方面各不相同,因此无法以一个标准来评价不同的企业。以企业经营发展状况评价为例,一家大型生产类企业要更多关注其自主研发能力;一家大型商贸类企业要更多关注其品牌经营能力;一家大型房地产开发类企业要更多关注其资金风险指数及持续开发能力和水平等。如果不能抓准这个大型国企发展的脉络和个性,也就不能抓准企业的特征,容易“画虎成猫”。
二、一摸二看三细想――全面性做法
1.勾勒画像先要“摸清楚”。画像的第一步是勾勒出一个轮廓,此时并没有要求做到“嘴是嘴、腿是腿”,但是也要尽量确定“高矮胖瘦”的模样,以便建立一个初步的审计框架结构。笔者认为,对大型国企“全面性”把握的初期要做到三个“摸清楚”。
一是把企业基本架构“摸清楚”。企业总部具体划分有哪些职能部室,各自分别承担哪些职责,管理模式又如何,总部对其下属的控制力,下属单位的数量、层级、所涉行业,总量资产以及运转情况等都需要在第一时间掌握。把部室及其职能“摸清楚”,便于在审计前期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访谈提纲,了解企业运作的基本通道。把企业管理模式“摸清楚”,便于掌握该企业是总部集约型还是事业部制或是多总部管理型,以对企业的管控能力有直观的理解和初步评价。把下属单位数量和层级及其主要行业“摸清楚”,有助于对整个企业的运作规模有直观了解,对下一步的审计选点至关重要。对总量资产以及运转情况的了解,便于突出重点、全面安排。
二是把企业发展战略“摸清楚”。企业发展战略代表了企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长至十年、五年规划,短到三年、一年计划,这些都是需要“摸清楚”的内容。一般情况下,企业的长期战略规划和短期工作计划是审计赖以评价其发展水平和能力的标准。标准搞清楚了,就看各项经济活动是否围绕这个大方向来运行,并看相关指标的制订情况如何,利润结构及变化趋势,负债水平及偿债能力等,以此可分析企业经营发展趋势以及经营者的总体经营状况。
三是把企业固有风险“摸清楚”。对大型国企的审计监督是个持续而长期的过程,一般要经历国家审计“三年审一次,一审审三年”的过程。在勾勒企业总体情况时要特别加强对企业固有风险的关注,包括对企业所处外部环境的初步了解。例如,世博会的召开对本地服务类企业会有较大推动作用;世界金融危机期间,由于有效需求不足或产品生产受到限制等,大型制造业、金融业受到的冲击会更明显等。掌握途径包括通过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访谈及了解企业的发展进程,判断经营管理者的风险偏好等。高风险的经验管理者属于激进型,可能在资本投融资、业务扩张等各方面呈现出“大手笔”,低风险的经营管理者属于保守型,情况则恰好相反。掌握途径还包括阅读前任审计报告、内部审计报告、外部年报审计对已有问题的揭示等,并追问其产生的原因和整改效果,还可利用同行工作结果佐证重要交易或事项的风险程度,分析判断对本次审计可能带来的影响。
2.描绘画像要“看仔细”。要画好“全身像”,轮廓勾勒出来后,就要着手细致地描绘了。这个过程通常存在于审计实施阶段,只有在那些关键点、关键环节上再“看仔细”,才能统揽全局、降低审计风险,把握企业全貌,“画像”才能画得像。
一是把企业高风险点“看仔细”。企业在经济运行中由于项目所涉金额、性质等不同,所面临的风险点也各有不同。例如,一家大型制造类企业的废料处置收入与其出售产品的主营收入相比并不起眼,但每年累计处置规模可达上千万元,由于废料处置易被管理者所忽视、数量测算不准、行情上下起伏大等特点,反倒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高风险领域。因此,应结合企业行业特点,排查出企业可能面临的高风险点,并予以重点关注。还应围绕企业经营管理者权力运行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在重大股权及固定资产投资、重大筹资活动、土地等重要资产转让、风险投资、对外担保及资产抵押、工程建设、重大未决和已决诉讼案件等方面,对高风险点领域给予足够的审计关注。
二是把企业问题所在“看仔细”。这里的问题主要从“点”和“面”两方面来考虑。“点”指的是阐述问题的立足点,要从产生问题的根源来捕捉;“面”指的是问题的普遍程度,千万不能以偏概全。例如,审计发现一项重大投资事项出现了严重亏损,并整体趋势很难扭转。基于这项基本的判断,就要从多方面分析该问题产生的原因,可通过经营责任者决策时是否充分考虑了市场、产品、企业等多方面影响因素,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否充分有效,是否符合企业的发展规划和国家政策鼓励方向等来判断是否存在决策失误的情况。如果上述工作都做得周到细致,那么就要考虑是否派专人管理、是否有相关制度约束、是否有定期跟踪检查等投资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更要看经营管理者是否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是否尽到应有责任,只有把问题所在看仔细,才能客观反映问题本质。此外,不论所发现的问题是个别存在的还是普遍存在的,一定要体现总体与个体的关系,注意覆盖面的清晰表述。比如抽查的100个项目中有1个项目有问题或者50个有问题,对企业整体的风险判断、审计评估都将有完全不同的概念。
三是把企业所处环境“看仔细”。企业发展离不开市场大环境,犹如鱼儿活动离不开水。市场大环境向好,政策面宽松、市场需求旺盛,企业固然受益,各项指标预期良好,这时候审计要注意横向及纵向比较,谨防“一俊遮百丑”,反之亦然。其可以比较的方面包括:一要与企业所处行业的同类企业(一般取上市公司)公开数据相比较,在充分考虑业态规模、发展阶段、主业占比等因素后,作出客观判断;二要与企业前后年度发展情况相比较,追踪连续年度发展走向,判断其属于经常性还是非经常性、持续性还是非持续性,为全面把握企业发展脉络进行客观评判。
3.画像成型要“想明白”。经过画像勾勒和细致描绘阶段以后,画像初稿已基本成型,但是审计报告的披露和画像一样,不仅要形似,更要神似。因此,注意后期的修正工作尤为重要。通过思考和探讨,把对企业的整体报告表述“想明白”。
一是在总体评价中“想明白”。企业发展的每一项决策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因此要把对企业的评价放在客观的历史背景和市场中去考量。对于那些程序合法合规、决策考虑充分、管理有序跟进的失败项目给予一定的宽容;对于那些有创新精神、开拓精神、符合企业发展轨迹的管理者给予一定的宽容;对于那些工作不规范、因为偶然因素而成功的项目给予及时的预警;对于那些在企业发展中固步自封、不求突破的管理者要给予预警,这样的评价才能更为客观有效。
二是在反映问题中“想明白”。反映问题的核心是归类和定性,准确是最基本的要素,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沟通。项目主审既要与分项目主审达成充分沟通,听取他们对问题的理解和把握,对类似的情况采用先反映总体、再揭示个体的方式进行表述;也要和企业达成充分的沟通,给他们辩解的权利,从而进一步掌握问题背后的原因,并对其性质轻重作出进一步的判断。要和审计机关的审理部门充分沟通,进一步从法规、程序和事实等方面来推敲和论证,使问题表述全面而准确。
关键词:高校;经济责任;风险;审计
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是任何审计工作都无法避免的,在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导向模式下,审计风险也是客观存在的,并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全过程,对研究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导向审计模式下审计风险的防范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导向审计模式下的审计风险
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导向审计模式下的审计风险,是指高校审计人员对经济责任人的履责报告中存在的重大错报发表了不恰当的审计意见、作出了不恰当的审计评价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高校经济责任导向审计模式下的审计风险的总体框架为:
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评估风险
检查风险=误受风险+误拒风险
经济责任导向审计模式下,审计风险的总体框架包括以下三个层面。
第一,在经济责任导向审计模式下,经济责任人的履责报告存在重大错报,而审计人员发表无保留意见的风险是最基本的审计风险。经济责任导向审计模式下的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由于采用了不恰当的审计流程和审计方法,对审计客体作出了错误的判断,出具了与事实相悖的审计报告,未能揭示经济责任人重大的未全面有效地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而受到有关利益关系人的指控并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第二,在经济责任导向审计模式下,审计的主要风险是审计人员发表不恰当的审计。
首先,经济责任人呈报的履责报告在整体上公允地反映了经济责任人履行经济责任的状况,而审计人员认为没有公允地反映的风险。这实际上就是把客观上是正确的事项判断为错误的事项,也称为误拒风险。在审计事务中这种风险出现的可能性较小,一般不予考虑。因为,审计人员为了避免误拒风险,会扩大审计测试范围,以获取更加充分的审计证据,进而发表恰当的审计意见。这样,虽然会增加审计成本,并影响审计效率,但不影响审计质量,不会造成严重后果。但在经济责任导向审计模式下,由于误拒风险存在着对审计客体产生负面影响的可能性,所以审计人员不应忽略此类风险。
其次,经济责任人呈报的履责报告在整体上未公允地反映履行经济责任的状况,而审计人员认为已经公允地反映的风险。这实际上是把客观上错误的事项判断为正确的,也称为误受风险。在经济责任导向审计模式下,审计人员应重点关注误受风险,因为它不仅影响审计质量,并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给审计主体带来损失。
第三,在经济责任导向审计模式下,审计人员作出不恰当的审计评价的风险,是审计风险的关键点。经济责任导向审计模式的审计目标,是确认和解除经济责任人履行经济责任的状况。在经济责任导向审计模式下,不仅要审计经济责任人的履责报告情况,而且要评价经济责任人履行经济责任的状况。在审计评价中,由于受诸如难以确定的经济责任人的目标经济责任、不规范的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审计评价方法的选择与运用的不合理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审计人员有可能作出不恰当的审计评价,这不仅会涉及到经济责任人的切身利益,并且可能会造成一系列后果甚至引起法律诉讼,所以审计评价成为经济责任导向审计模式的关键环节,审计评价风险是经济责任导向审计模式下审计风险的关键点。
二、高校经济责任导向审计模式下的审计风险模型
高校经济责任导向审计模式下的审计风险模型应该符合审计风险模型的一般规律,基本的表达式表述如下:
审计风险=审计客体风险×审计主体风险
其中,审计客体风险=履责报告风险
审计主体风险=检查风险×评价风险
从审计客体的角度来看,经济责任人履行经济责任的状况都须通过其呈报的履责报告予以反映,履责报告的编报所运用的方法和原则,是否符合公认性、履责报告的内容是否充分反映所有与履行经济责任有关的重大事项等,不仅关系到履责报告的公允性,还会直接影响审计风险,所以履责报告的风险会导致审计风险。
从审计主体的角度来看,审计人员如果没有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制度及审计评价标准实施审计,就会对经济责任人作出不恰当的审计评价,从而导致审计风险,包括检查风险和评价风险。
综上所述,经济责任导向审计模式下的审计风险应由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和评价风险三个要素构成,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又各自独立。其审计风险模型可以表述如下: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评价风险,其中,审计风险指履责报告存在重大错报时,审计人员作出不恰当审计评价的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指履责报告经审计前发生重大错报的风险;检查风险指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是重大的,而审计人员未能发现的风险;评价风险指审计人员对经济责任人履行经济责任的状况发表不当评价的风险。
三、高校经济责任导向审计模式下审计风险的成因与特征
高校经济责任导向审计模式下的审计风险,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成因是复杂的,但总体来看,可以划分为外生性因素和内生性因素两个方面。外生性因素是外部因素引起的风险,包括环境因素、审计客体因素等,属于重大错报风险的范畴;内生性因素是审计主体引发的风险,包括审计人员的胜任能力、审计方法、审计评价等因素,属于检查风险和评价风险的范畴。
高校经济责任导向审计模式下的审计风险具有审计风险的一般特征,如审计风险的客观性、潜在性和可控性;同时,它作为一种新型的组织审计工作的方式,其审计风险又具备了不同于审计风险一般特征的个性特征。主要表现为审计风险成因的独特性和审计风险控制的艰巨性。
第一,风险成因的独特性。在经济责任导向审计模式下,审计目标指向经济责任人行为本身,经济责任人履行的经济责任包括行为责任和报告责任,其中目标经济责任是行为责任目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履责报告是对经济责任人履行目标经济责任的反映。同时,经济责任人往往是掌握一定权力的领导者,所以经济责任导向审计模式与其他导向审计模式相比,审计的内容更多、范围更广、难度更大。可见,经济责任人层次的多样性、确定目标经济责任的合理性、审计评价指标的科学性、履责报告表达的公允性等,是形成经济责任导向审计模式下审计风险的特殊原因。
第二,风险控制的艰巨性。经济责任导向审计模式下审计风险成因的独特性,决定了对其进行控制有一定的艰巨性。因此,一方面,审计人员应该加强对审计风险存在区域的识别,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规避;另一方面,审计人员应通过改进审计方法、完善审计流程等方法,最大限度地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从而降低审计风险。
四、高校经济责任导向审计模式下审计风险的防范措施
高校在经济责任导向审计模式下,防范审计风险应该是通过审计人员对内生性因素的控制,将审计风险降低到审计人员可接受的水平,从而达到提高审计质量的目的,并促进外生性因素的治理和完善。在总体对策上,应当重点完善审计规范体系、恪守审计独立性原则、提高审计人员的胜任能力。在具体对策上,应该将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贯穿于审计流程的全过程。
(一)经济责任导向审计模式下审计风险防范的总体对策
1.完善审计规范体系
审计规范是对审计行为的规范,它是审计行为的一种约束与引导机制,包括技术性规范与社会性规范两部分。审计的技术性规范主要指审计准则,审计的社会性规范主要指审计职业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
在经济责任导向审计模式下,为了审计目标的实现,发挥其审计功能,应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及时建立与经济责任导向审计模式相适应的审计规范体系,引导审计行为在审计规范所确立的标准体系内进行,并按照审计规范所确立的行为方向不断完善。
2.恪守审计独立性原则
独立性原则是审计的灵魂,是审计的本质特征,没有独立性的审计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审计。
在经济责任导向审计模式下,审计独立性是实现其目标并取信于社会公众的必要条件。
审计独立性原则要求审计主体在执行审计或鉴证业务时,保持形式和实质上的独立。实质上独立就是要求审计人员在执行业务时,保持客观的态度,不受外界意见左右。形式上独立是对第三者而言的,即审计人员在第三者看来,是独立于审计授权或委托人的。因此,恪守审计独立性原则,是保证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赢得社会公众信赖的重要手段。
3.提高审计人员的胜任能力
审计人员的胜任能力是防范审计风险的决定性因素。在经济责任导向审计模式下,审计业务的政策性强、综合性强,审计对象复杂多样,审计人员应具备够强的胜任能力,即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并应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态度,才能提高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
(二)经济责任导向审计模式下审计风险防范的具体对策
1.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指对经济责任人的了解和对经济责任人所在特定组织及环境的了解,是经济责任导向审计模式下防范审计风险的必要程序,可以为审计人员实施风险评估,采取风险应对措施,为将审计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提供重要基础。
了解经济责任人,主要包括经济责任人的诚实与职业道德、胜任能力、管理理念、履责经历等内容;了解经济责任人所在特定组织及其环境,主要包括行业状况、法律环境与监管环境等因素、组织的性质、组织确定经济责任人目标经济责任政策的选择和运用、组织对经济责任人履行经济责任的考核与评价、组织的内部控制等内容。
2.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指审计人员利用其职业判断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产生重大错报风险的环节或事项,为采用风险应对措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总而言之,风险评估包括对履责报告层次和经济责任人履行经济责任行为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
3.风险应对
风险应对指审计人员应针对评估的履责报告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确定总体应对措施,并针对经济责任人行为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审计流程,以致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刘炎.经济责任审计的风险及其防范[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0(12).
2.常人兵.经济责任审计的质量.风险与控制[J].四川会计,2003(10).
3.陈波.经济责任审计的若干基本理论问题[J].审计研究,2005(5).
4.秦小丽,常丽娟.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及其防范刍论[J].审计研究,2005(6).